CN108776363A -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6363A
CN108776363A CN201810366247.3A CN201810366247A CN108776363A CN 108776363 A CN108776363 A CN 108776363A CN 201810366247 A CN201810366247 A CN 201810366247A CN 108776363 A CN108776363 A CN 108776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ntent
blue light
polaroid
silane coupling
sensitiv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62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6363B (zh
Inventor
陈运
万富斌
郑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Transport Prolab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Transport Prolab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Transport Prolab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Transport Prolab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62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6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6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6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6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6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该防蓝光偏光片主要是通过偏光片压敏胶层内添加防蓝光助剂达到吸收蓝光的效果,所述的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0%~3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60%~90%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0.8%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0.8%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3%~1.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5%~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3%~1.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将以上材料混合均匀后,涂布于离型膜上,形成压敏胶,将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从而制得防蓝光偏光片,本发明中所述的偏光片具有降低蓝光透过率的效果,具有优异的耐湿性、耐久性和耐高温性,并且稳定性也特别好。

Description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保护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吸收蓝光并且具有优异的耐湿性、耐久性、耐高温性和稳定性好的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显示设备的日益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屏时代”。然而,我们日常接触的手机、电视、LCD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OLED显示器和LED显示器等等各种电子产品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眼睛在无形之中遭受了大量高能短波蓝光的伤害。用于新一代显示产品的OLED(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基于其发光原理,不可避免的会发射短波长(<435nm波长)的蓝光。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没有单独的白光,蓝光与绿光、红光混合后呈现出白光,绿光与红光能量较小,对眼睛刺激较小,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部黄斑区,导致黄斑病变。
而近年的医学研究结果也表明,较短波长的蓝光会对人的视网膜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蓝光会加速视网膜黄斑区的细胞氧化,过量照射甚至会损伤视觉细胞,如果黄斑区长期接触蓝光,会增加年老时眼睛出现黄斑病变的风险,甚至有可能造成视力永久受损。因此,如何解决OLED、LCD等液晶显示器中的短波长蓝光成分便成为了液晶显示器是否能够以更健康的方式进入移动用户选择的关键点。如果我们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利用各种方法屏蔽掉这部分光谱,那么就能消除蓝光的光毒性,降低由于蓝光伤害导致的黄斑病变的发生几率。
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技术中常通过改进偏光片的性能来改进液晶显示器的性能,所以提供一种可以防蓝光的偏光片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追求的;但目前出现的偏光片其性能比较单一,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310236399.9中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偏光片,其仅仅具有耐高温的性能;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1410432654.1中公开了一种偏光片,具有防蓝光的效果,其仅仅解决了可减少通过显示屏进入人眼的蓝光的技术问题;但目前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偏光片的耐湿性、耐久性、耐高温性和稳定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基于上述现实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不仅可以防蓝光以解决蓝光对人眼造成伤害的问题并且其他综合性能也良好的偏光片,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降低蓝光透过率的防蓝光偏光片,同时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还具有优异的耐湿性、耐久性和耐高温性,并且其稳定性也很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为在离型膜的表面涂布了含有防蓝光助剂的压敏胶层的偏光片。
所述的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0%~3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60%~90%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0.8%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0.8%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3%~1.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5%~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3%~1.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5%~25%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70%~8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2%~0.5%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2%~0.5%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8%~1.2%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1%~0.3%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5%~1.0%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一种上述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0%~3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60%~90%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0.8%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0.8%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3%~1.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5%~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3%~1.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20~60μm的离型膜上,于50~110℃的温度下干燥1~6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所述的步骤(2)中的离型膜的厚度优选为30~45μm。
所述的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优选为70~90℃。
所述的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4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提出了一种能够吸收蓝光的偏光片,其可以应用于LCD液晶显示器或OLED显示器,达到降低蓝光透过率的效果,尤其可以使得可见光谱在420nm波长的透过率由40%下降为7%,降低了LCD液晶显示器或OLED显示器发出的蓝光对人眼的伤害,消除了蓝光的光毒性,同时本发明中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还具有优异的耐湿性、耐久性和耐高温性,并且稳定性也特别好。
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2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77.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3%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3%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2%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7%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上述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77.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3%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3%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2%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7%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38μm的离型膜上,于80℃的温度下干燥3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实施例2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5%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4.1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3%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上述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5%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4.1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3%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38μm的离型膜上,于80℃的温度下干燥3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实施例3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5%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0.1%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8%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8%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1.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上述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5%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0.1%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8%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8%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1.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38μm的离型膜上,于80℃的温度下干燥3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实施例4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2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78.72%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5%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5%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8%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4%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上述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78.72%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5%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5%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8%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4%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38μm的离型膜上,于80℃的温度下干燥3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实施例5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8%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77.7%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7%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6%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4%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4%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1.2%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上述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8%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77.7%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7%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6%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4%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4%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1.2%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38μm的离型膜上,于80℃的温度下干燥3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实施例6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7%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1.2%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2%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2%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8%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1%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5%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上述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7%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1.2%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2%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2%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8%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1%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5%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38μm的离型膜上,于80℃的温度下干燥3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实施例7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3%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3.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5%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5%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2%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3%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1%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上述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3%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3.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5%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5%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2%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3%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1%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38μm的离型膜上,于80℃的温度下干燥3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型膜的厚度为20μm。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型膜的厚度为60μm。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型膜的厚度为27μm。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型膜的厚度为50μm。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型膜的厚度为30μm。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型膜的厚度为45μm。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50℃。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110℃。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65℃。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95℃。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70℃。
实施例19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90℃。
实施例20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1分钟。
实施例21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6分钟。
实施例22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1.5分钟。
实施例23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5分钟。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2分钟。
实施例25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4分钟。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9%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0.42%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05%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05%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2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3%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2%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其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1%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83.4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85%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9%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1.7%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6%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1.5%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型膜的厚度为58μm。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型膜的厚度为103μm。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56℃。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105℃。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0.5分钟。
对比例8
与实施例1唯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7分钟。
对比例9
为根据中国专利申请201310236399.9中公开的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一种偏光片。
对比例10
为根据中国专利申请201410432654.1中公开的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的一种偏光片。
对比试验
表中部分项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
蓝光透过率测试方法:
将偏光片贴附于LCD液晶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上,用蓝光透过率测量仪测量显示屏发出的蓝光的透过率。
耐热耐水性测试方法:
将偏光片放入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经90℃、95%湿度20h后,测试其蓝光的透光率的变化率,变化率小于5%,则判断为OK;变化率大于5%,则判断为NG。
(1)将实施例1-7、对比例1-2和对比例9-10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如下:
实例 蓝光透光率(%) 偏光度变化(%) 耐热耐水性
实施例1 7 0.02 OK
实施例2 25 0.44 OK
实施例3 22 0.48 OK
实施例4 11 0.32 OK
实施例5 13 0.35 OK
实施例6 8 0.08 OK
实施例7 9 0.06 OK
对比例1 38 0.51 NG
对比例2 39 0.52 NG
对比例9 41 0.64 NG
对比例10 40 0.6 NG
本发明实施例1-7中偏光片的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0%~3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60%~90%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0.8%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0.8%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3%~1.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5%~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3%~1.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实施例1-7中制得的防蓝光偏光片其蓝光透过率均在30%以下,说明采用本发明中实施例1-7提供的配方制得的偏光片具有很好的防蓝光效果,并且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其蓝光透过率和偏光度的变化较小,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7中制得的偏光片相对对比例1-2和对比例9-10来说,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热性,可在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
(2)将实施例1、实施例8-13、对比例3-4和对比例9-10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如下:
实例 蓝光透光率(%) 偏光度变化(%) 耐热耐水性
实施例1 7 0.02 OK
实施例8 29 0.45 OK
实施例9 27 0.42 OK
实施例10 16 0.29 OK
实施例11 17 0.31 OK
实施例12 10 0.11 OK
实施例13 11 0.08 OK
对比例3 37 0.54 NG
对比例4 38 0.57 NG
对比例9 41 0.64 NG
对比例10 40 0.6 NG
如表中所示,可以发现,本发明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8-13中制得的防蓝光偏光片其蓝光透过率要明显低于对比例3-4和对比例9-10,实施例1和实施例8-13中在制备过程中所述步骤(2)中的离型膜的厚度为20~60μm,说明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偏光片具有很好的防蓝光效果;并且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发现其蓝光透过率和偏光度的变化均较小,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8-13中制得的偏光片相对对比例3-4和对比例9-10来说,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热性,可在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说明在制备防蓝光偏光片时离型膜的厚度不宜过大或者过小,20~60μm为最佳。
(3)将实施例1、实施例14-19、对比例5-6和对比例9-10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如下:
如上表所示,可以发现,本发明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14-19中制得的防蓝光偏光片其蓝光透过率要明显低于对比例5-6和对比例9-10,实施例1和实施例14-19中在制备过程中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50~110℃,说明在该温度范围内制得的偏光片具有很好的防蓝光效果;并且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发现其蓝光透过率和偏光度的变化均较小,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14-19中制得的偏光片相对对比例5-6和对比例9-10来说,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热性,可在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说明在制备防蓝光偏光片时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最佳温度范围为50~110℃。
(4)将实施例1、实施例20-25、对比例7-8和对比例9-10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如下:
实例 蓝光透光率(%) 偏光度变化(%) 耐热耐水性
实施例1 7 0.02 OK
实施例20 25 0.44 OK
实施例21 22 0.48 OK
实施例22 11 0.32 OK
实施例23 13 0.35 OK
实施例24 8 0.08 OK
实施例25 9 0.06 OK
对比例7 38 0.51 NG
对比例8 39 0.52 NG
对比例9 41 0.64 NG
对比例10 40 0.6 NG
如上表所示,实施例1和实施例20-25中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1~6分钟,对比例7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0.5分钟,对比例8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7分钟;发现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1~6分钟时制得的偏光片对蓝光的透过率要低于该时间范围之外,具有很好的防蓝光效果,其应用在液晶显示器上,降低了LCD液晶显示器或OLED显示器发出的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同时发现在制备过程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1~6分钟的条件下制得的偏光片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热性,在高温度、高湿度的恶劣环境下,其蓝光透过率的变化率和偏光度的变化均很小,偏光片的光学性质稳定性强,防蓝光性质也很稳定。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为在离型膜的表面涂布了含有防蓝光助剂的压敏胶层的偏光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0%~3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60%~90%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0.8%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0.8%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3%~1.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5%~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3%~1.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敏胶层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15%~25%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70%~85%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2%~0.5%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2%~0.5%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8%~1.2%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1%~0.3%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5%~1.0%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10%~30%重量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60%~90%重量含量的乙酸乙酯、0.1%~0.8%重量含量的异氰酸酯交联剂、0.1%~0.8%重量含量的环氧交联剂、0.3%~1.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1、0.05%~0.5%重量含量的硅烷偶联剂-2和0.3%~1.3%重量含量的防蓝光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涂布于厚度为20~60μm的离型膜上,于50~110℃的温度下干燥1~6分钟,等待乙酸乙酯挥发后,形成压敏胶;
(3)将步骤(2)中所得的压敏胶与偏光片原板贴合,即可制得防蓝光效果的偏光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离型膜的厚度为30~45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温度为70~9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干燥步骤时的干燥时间为2~4分钟。
CN201810366247.3A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776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6247.3A CN108776363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6247.3A CN108776363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6363A true CN108776363A (zh) 2018-11-09
CN108776363B CN108776363B (zh) 2020-09-08

Family

ID=6402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6247.3A Active CN108776363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63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5956A (zh) * 2018-12-28 2019-04-19 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制蓝光与耐湿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5368A (zh) * 2022-01-10 2022-02-11 江苏鼎尚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蓝光辐射的车载显示偏光片用安装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1995A (zh) * 2009-12-14 2011-06-22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粘结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粘结剂组合物的光学元件
CN102190967A (zh) * 2010-03-18 2011-09-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合剂、光学用粘合片和具有粘合剂层的光学部件
CN103913792A (zh) * 2013-01-02 2014-07-09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包含该偏振板的光学显示器
CN104181626A (zh) * 2014-08-29 2014-12-0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偏光片的显示器
CN104403612A (zh) * 2014-12-26 2015-03-11 番禺南沙殷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紫外可吸收蓝光的光学粘着剂组合物及光学粘合片
KR20170136746A (ko) * 2016-06-02 2017-12-12 에스케이씨하이테크앤마케팅(유) 블루 라이트 컷 보호필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1995A (zh) * 2009-12-14 2011-06-22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粘结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粘结剂组合物的光学元件
CN102190967A (zh) * 2010-03-18 2011-09-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合剂、光学用粘合片和具有粘合剂层的光学部件
CN103913792A (zh) * 2013-01-02 2014-07-09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包含该偏振板的光学显示器
CN104181626A (zh) * 2014-08-29 2014-12-0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偏光片的显示器
CN104403612A (zh) * 2014-12-26 2015-03-11 番禺南沙殷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紫外可吸收蓝光的光学粘着剂组合物及光学粘合片
KR20170136746A (ko) * 2016-06-02 2017-12-12 에스케이씨하이테크앤마케팅(유) 블루 라이트 컷 보호필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5956A (zh) * 2018-12-28 2019-04-19 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制蓝光与耐湿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5368A (zh) * 2022-01-10 2022-02-11 江苏鼎尚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蓝光辐射的车载显示偏光片用安装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6363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4157B (zh)
CN102928992A (zh) 一种高效蓝光抑制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6363A (zh) 一种防蓝光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1777B (zh) 一种防蓝光的透光膜或板及其应用
CN110183996A (zh) 一种防蓝光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999B (zh) 防蓝光oca光学双面胶带
CN103823257A (zh) 一种防蓝光光学扩散膜
CN104181626A (zh) 一种偏光片、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偏光片的显示器
CN107828041A (zh) 一种复合聚酯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5191A (zh) 一种防蓝光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1608B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用低蓝光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3258B (zh) 一种阻隔蓝光扩散膜
CN207780296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用低蓝光光学薄膜
CN110423002A (zh) 一种稀土掺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71459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屏
CN104497903B (zh) 具有吸收蓝光功能的复合型光学胶带
CN111216386A (zh) 一种抗蓝光的光致变色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及工艺
CN205443162U (zh) 一种阻隔蓝光丙烯酸胶薄膜
CN109655956A (zh) 一种具有抑制蓝光与耐湿功能的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00520A1 (zh) 荧光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3761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用低蓝光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5015A (zh) 一种防蓝光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9238458B (zh) 一种视频播放过程中的非视觉生物效应评估方法
CN113267921A (zh) 一种防蓝光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53436B (zh) 一种镜片防蓝光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 blue light polariz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Pledgee: Bank of Jiangsu Limited by Share Ltd. Shenzhen branch

Pledgor: SHENZHEN YUNBAOL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