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6223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6223B
CN108766223B CN201810292989.6A CN201810292989A CN108766223B CN 108766223 B CN108766223 B CN 108766223B CN 201810292989 A CN201810292989 A CN 201810292989A CN 108766223 B CN108766223 B CN 108766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display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29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6223A (zh
Inventor
吴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929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6223B/zh
Priority to TW107135839A priority patent/TWI678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6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6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6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6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壳体、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壳体的一部分延伸至显示面板上方,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面对壳体的此部分。第一突起配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且不与壳体接触。第二突起配置于壳体的此部分的内表面且不与显示面板接触,其中第一突起邻近第二突起,第一突起的上表面不低于第二突起的下表面,且在平行显示面的第一投影平面上,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并不叠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触控式操作介面的盛行,因此将触控技术与显示器结合的触控型显示器已广泛使用。一般触控型显示器包含背光模块、显示面板、前框及触控面板,其中背光模块、显示面板、前框及触控面板依序设置。一般大都通过多个框体互相嵌合来固定触控型显示器,然而,也因此使得颗粒(例如:灰尘)容易经由框体之间的间隙而渗入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之间,降低显示效果,也同时影响使用者的观看体验。为了避免颗粒渗入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之间,会在显示面板与其上方的前框间贴附双面胶,使显示面板与前框彼此黏合,避免显示面板与前框之间有间隙让颗粒渗入,但显示面板因受双面胶黏附而与前框固定,会对显示面板产生应力形变,进而造成漏光,影响显示品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壳体、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壳体的一部分延伸至显示面板上方且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面对壳体的此部分。第一突起配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且不与壳体接触。第二突起配置于壳体的此部分的内表面且不与显示面板接触。第一突起邻近第二突起,第一突起的上表面不低于第二突起的下表面,且在平行显示面的第一投影平面上,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并不叠置。此配置除了可避免颗粒掉入显示区之外,亦可保护显示面板不受形变而产生漏光,进而提升整体影像品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阅读以下详细叙述并搭配对应的附图,可了解本发明的多个态样。应注意,根据业界中的标准做法,多个特征并非按比例绘制。事实上,多个特征的尺寸可任意增加或减少以利于讨论的清晰性。
图1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0、30、40显示装置
100显示面板
102第一基板
104第二基板
110壳体
110A第一部分
110B第二部分
120后壳
120A底板
120B侧壁
120C顶板
130框体
132凹陷部
134容纳部
135、136连接结构
140导光板
142光学膜片
150光源
160基材
170、270、370、470第一突起
180、280、380、480第二突起
172、174、182、184黏胶层
176、186基材层
1001显示面
1301底面
1302承载面
1303顶面
1701上表面
1801下表面
1702、2702、3702、4702第一侧表面
1802、2802、3802、4802第二侧表面
G间隙
S光源容纳空间
V1-V1第一投影平面
V2-V2第二投影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以下发明提供众多不同的实施例或范例,用于实施本案提供的主要内容的不同特征。下文描述一特定范例的组件及配置以简化本发明。当然,此范例仅为示意性,且并不拟定限制。举例而言,以下描述「第一特征形成在第二特征的上方或之上」,于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且亦可包括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额外特征使得第一特征及第二特征无直接接触。此外,本发明可在各范例中重复使用元件符号及/或字母。此重复的目的在于简化及厘清,且其自身并不规定所讨论的各实施例及/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此外,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方(beneath)」、「以下(below)」、「下部(lower)」、「上方(above)」、「上部(upper)」等等在本文中用于简化描述,以描述如附图中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结构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结构的关系。除了描绘图示的方位外,空间相对术语也包含元件在使用中或操作下的不同方位。此设备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上),而本案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相应地进行解释。
图1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显示装置10例如包含显示面板100、壳体110、后壳120、框体130、导光板140、光源150、基材160。
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的后壳120可具有底板120A、侧壁120B以及顶板120C。底板120A及顶板120C彼此相对,侧壁120B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20A及顶板120C互相连接。侧壁120B可自底板120A的边缘向上延伸,顶板120C可自侧壁120B的顶部向显示面板100的方向延伸(即往显示装置10的中心部分延伸)。于一实施例中,底板120A与侧壁120B实质上垂直,而侧壁120B与顶板120C实质上垂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于一实施例中,后壳120的底板120A的内表面可视为支撑面,导光板140可设置于底板120A上。光源150例如配置于侧壁120B上,并配置于朝向导光板140提供光线,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光源150亦可根据设计需求配置于所欲的位置。藉由导光板140导引光源150的光线,以提供显示面板100面光源。此外,显示装置10可包含光学膜片142,光学膜片142配置于导光板140上,且位于导光板140与显示面板100之间。光学膜片142可以譬如是一扩散片、一增光片、一复合式膜片或其组合。
于一实施例中,框体130可配置于后壳120内,且框体130可至少部分配置于导光板140上且被导光板140所支撑。框体130的底面1301连接导光板140。框体130可具有相对于底面1301的承载面1302,用以承载显示面板100。此外,框体130可具有高于承载面1302的顶面1303。于一实施例中,顶面1303例如具有凹陷部132,用以容纳后壳120的顶板120C。于显示装置10的组装过程中,后壳120的顶板120C与框体130的凹陷部132可以嵌合的方式互相连接。于一实施例中,框体130可具有背对凹陷部132的容纳部134。容纳部134与后壳120的底板120A及侧壁120B共同形成一光源容纳空间S,用以容纳光源150。
显示面板100具有显示面1001。显示面板100可设置于框体130的承载面1302上方,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01背对承载面1302。于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通过连接结构135附着于框体130上。连接结构135举例来说可为双面胶带,或是其他适合的材料,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显示面板100具有显示面1001,此处显示面1001指显示面板100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或者可以说显示面板100的背对于背光模块的表面。
于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具有第一基板102以及覆盖于第一基板102上方的第二基板104。显示面板10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因无法自行发光,其底下的背光模块(如包括导光板140、光源150以及光学膜片142等元件构成)可以提供显示面板100所需的光源。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2可具有下偏振片且第二基板104可具有上偏振片(图中未示)。另外,若显示面板100为可自行发光的显示面板,例如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或是反射式显示面板,例如电湿润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等,则显示面板100可以省略背光模块的设置。
壳体110具有第一部分110A以及第二部分110B。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10A与第二部分110B可实质上垂直,但并不限定于此。壳体110与后壳120例如可彼此卡合(未绘示)以容置显示面板100、导光板140以及光源150等元件。具体而言,壳体110的第一部分110A可对应至后壳120的侧壁120B,而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可经由后壳120的顶板120C的上方向显示面板100的方向延伸。于一实施例中,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延伸至显示面板100的上方,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01面对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
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更可包含基材160。基材160位于显示面板100的上方,且基材160连接于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的外表面。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可延伸至显示面板100与基材160之间。基材160例如可通过连接结构136连接至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连接结构136举例来说可为双面胶带、框胶,或是其他适合的黏着材料,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于一实施例中,基材160可为覆盖基板、触控基板、3D显像基板,或是其他适合的元件。
显示装置10更包含第一突起170以及第二突起180,其中第一突起170邻近第二突起180。第一突起170配置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01上,且不与壳体110接触,而第二突起180配置于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的内表面且不与显示面板100接触。换言之,第一突起170的上表面1701与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之间具有间隙,而第二突起180的下表面1801与显示面板100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壳体110与显示面板100并未因第一突起170或第二突起180彼此连接固定或抵接固定,故可避免显示面板100因应力形变造成的漏光,进而提升整体影像品质。
于图1中,第二突起180例如较第一突起170靠近显示面1001的中央。于一实施例中,在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V1-V1上,第一突起170可介于第二突起180与后壳120的顶板120C之间。此外,在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V1-V1上,第二突起180可与显示面板100重叠。
第一突起170的上表面1701不低于第二突起180的下表面1801。此处系以第一突起170的上表面1701高于第二突起180的下表面1801为例。举例而言,在垂直第一投影平面V1-V1的第二投影平面V2-V2上,第一突起170与第二突起180可至少部分叠置,如此会有更佳的防尘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突起170的上表面1701与第二突起180的下表面1801也可齐平。此外,在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V1-V1上,第一突起170与第二突起180并不叠置。换言之,第一突起170与第二突起180在显示面1001的法线方向上并不叠置,可避免组装的干涉或是使显示面板100承受应力。
一般而言,在显示装置10组装过程中,部分微小粒子(例如:灰尘)可能残留于显示装置10的内部。或者,于组装完成后,外界的微小粒子可能经由壳体110与后壳120之间的间隙G渗入显示装置10内。这些粒子若掉入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01与基材160之间,将影响显示装置10的视觉表现,进而影响用户体验。本发明藉由配置第一突起170与第二突起180,第一突起170配置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01上,且不与壳体110接触,而第二突起180配置于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的内表面且不与显示面板100接触,且第一突起170的上表面1701不低于第二突起180的下表面1801,且在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V1上,第一突起170与第二突起180并不叠置而错开,可阻挡微小粒子掉入显示区与避免显示面板100受到挤压变形而产生漏光的现象。因此,上述的配置除了可避免颗粒掉入显示区之外,亦可保护显示面板100不受形变而产生漏光,进而提升整体影像品质。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突起170可具有与上表面1701连接的第一侧表面1702,其中第一侧表面1702为靠近第二突起180的表面。第二突起180可具有与下表面1801连接的第二侧表面1802,其中第二侧表面1802为靠近第一突起170的表面。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侧表面1702与第二侧表面1802互相面对且相隔一间隙。意即,第一突起170与第二突起180于空间上并不接触。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突起170可包含相对的黏胶层172、174以及位于其间的基材层176。类似地,第二突起180包含相对的黏胶层182、184以及位于其间的基材层186。基材层176/186举例来说可为发泡聚氨酯、橡胶等弹性材料,或是其他适合的材料,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上述配置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一突起170的上表面1701包含黏胶层174,而第二突起180的下表面1801包含黏胶层184,使得显示装置10在搬运或是震动的过程中,黏胶层174及184可吸附弹跳的微小粒子,避免渗入显示区,可更提升整体影像品质。另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突起170与第二突起180皆可省略基材层,而分别以单一黏胶层取代,可视实际需求调整。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的显示装置20类似于图1的显示装置10。故,为简化起见,相同的特征将以相同元件符号表示并且不再赘述。
显示装置20具有第一突起270及第二突起280。第一突起270与第二突起280的结构与材料类似于图1的第一突起170及第二突起180,下方不再赘述。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突起270的第一侧表面2702与第二突起280的第二侧表面2802直接接触。换言之,第一突起270与第二突起280在水平方向上不具有间隙,可更具有防尘效果。然应了解,于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V1-V1上,第一突起270与第二突起280并不叠置。
上述的配置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一突起270与第二突起280在水平方向上不具有间隙,可更减少粒子掉入显示区的机会。此外,第一突起270配置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001,且不与壳体110接触,以及第二突起280配置于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的内表面且不与显示面板100接触,故可避免显示面板100受到挤压变形而产生漏光的现象。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的显示装置30类似于图1的显示装置10。故,为简化起见,相同的特征将以相同元件符号表示并且不再赘述。
显示装置30具有第一突起370及第二突起380。第一突起370与第二突起380的结构与材料类似于图1的第一突起170及第二突起180,下方不再赘述。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突起370较第二突起380靠近显示面1001的中央。于一实施例中,在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V1-V1上,第二突起380可介于第一突起270与后壳120的顶板120C之间。通过此结构,可避免第二突起380占用到显示面板100的范围,有助于显示装置薄型化的趋势。
于一实施例中,于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上V1-V1,第二突起380与框体130的顶面1303可至少部分重叠,第二突起380位于框体130的顶面1303的上方且不与框体130的顶面1303接触。当第二突起380位于框体130的顶面1303的上方且不与框体130的顶面1303接触,可避免因制造公差或组装公差使第二突起380与框体130接触,导致壳体110受挤压而抵接到第一突起370。于本实施例中,于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上V1-V1,第二突起380与该显示面板100完全不重叠。然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于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上V1-V1,第二突起380与该显示面板100至少部分不重叠。
第一突起370具有第一侧表面3702,其中第一侧表面3702为靠近第二突起380的表面。第二突起380具有第二侧表面3802,其中第二侧表面3802为靠近第一突起370的表面。类似于图1的实施方式,侧表面3702与3802互相面对且相隔一间隙。换言之,第一突起370与第二突起380于空间上并不接触。
此外,由于第二突起380例如配置于靠近壳体110的第二部分110B与后壳120的顶板120C的交界面,故可阻挡自壳体110与后壳120之间的间隙G渗入的粒子掉入显示区中,进而提升整体影像品质。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的显示装置40类似于图1的显示装置10。故,为简化起见,相同的特征将以相同元件符号表示并且不再赘述。
显示装置40具有第一突起470及第二突起480。第一突起470与第二突起480的相对位置类似于图3的第一突起370及第二突起380,下方不再赘述。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突起470的第一侧表面4702与第二突起480的第二侧表面4802直接接触,可更具有防尘效果。换言之,第一突起470与第二突起480在水平方向上不具有间隙。然应了解,于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V1-V1上,第一突起470与第二突起480并不叠置。
上述的配置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一突起470与第二突起480在水平方向上不具有间隙,可增加阻挡粒子掉入显示区的机会。此外,在平行显示面1001的第一投影平面V1-V1上,第一突起470与第二突起480并不叠置,故可避免显示面板100受到挤压变形而产生漏光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壳体、第一突起以及第二突起。壳体的一部分延伸至显示面板上方且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面对壳体的延伸部分。第一突起配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且不与壳体接触。第二突起配置于壳体的延伸部分的内表面且不与显示面板接触。第一突起邻近第二突起,第一突起的上表面不低于第二突起的下表面,且在平行显示面的第一投影平面上,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并不叠置。此配置除了可避免颗粒掉入显示区之外,亦可保护显示面板不受形变而产生漏光,进而提升整体影像品质。
上文概述了若干实施例的特征,以便本领域熟习此项技艺者可更好地理解本揭示案的态样。本领域熟习此项技艺者应当了解到他们可容易地使用本揭示案作为基础来设计或者修改其他工艺及结构,以实行相同目的及/或实现相同优势的。本领域熟习此项技艺者亦应当了解到,此类等效构造不脱离本揭示案的精神及范畴,以及在不脱离本揭示案的精神及范畴的情况下,其可对本文进行各种改变、取代及变更。

Claims (17)

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
一壳体,该壳体的一部分延伸至该显示面板上方,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面面对该壳体的该部分;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
一第一突起,配置于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面,且不与该壳体接触;以及
一第二突起,配置于该壳体的该部分的一内表面且不与该显示面板接触,其中该第一突起邻近该第二突起,该第一突起的一上表面不低于该第二突起的一下表面,且在平行该显示面的一第一投影平面上,该第一突起与该第二突起并不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突起具有一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连接该第一突起的该上表面,与该第二突起具有一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连接该第二突起的该下表面,该第一突起的该第一侧表面与该第二突起的该第二侧表面彼此面对且相隔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突起具有一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连接该第一突起的该上表面,与该第二突起具有一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连接该第二突起的该下表面,该第一突起的该第一侧表面与该第二突起的该第二侧表面彼此面对且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突起的该上表面包含一黏胶层且该第二突起的该下表面包含一黏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突起相较于该第一突起靠近该显示面的中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该显示面的该第一投影平面上,该第二突起与该显示面板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突起相较于该第二突起靠近该显示面的中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该显示面的该第一投影平面上,该第二突起与该显示面板至少部分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框体,该框体具有一承载面以及高于该承载面的一顶面,其中该承载面用以承载该显示面板,且该显示面板的该显示面背对该承载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突起不与该框体的该顶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该显示面的该第一投影平面上,该第二突起与该框体的该顶面至少部分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后壳,该后壳包含一底板、一顶板与连接该底板与该顶板的一侧壁,该框体的该顶面包含一凹陷部,以容纳该后壳的该顶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该显示面的该第一投影平面上,该第二突起介于该第一突起与该后壳的该顶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具有背对该凹陷部的一容纳部,该框体的该容纳部与该后壳的该侧壁及该底板形成一光源容纳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更包含一导光板,该框体至少部分配置于该导光板上且被该导光板所支撑。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更包含一基材,位于该显示面板上方,该基材连接于该壳体的该部分的一外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该第一投影平面的一第二投影平面上,该第一突起与该第二突起至少部分叠置。
CN201810292989.6A 2018-04-03 2018-04-03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766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989.6A CN108766223B (zh) 2018-04-03 2018-04-03 显示装置
TW107135839A TWI678581B (zh) 2018-04-03 2018-10-11 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989.6A CN108766223B (zh) 2018-04-03 2018-04-03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6223A CN108766223A (zh) 2018-11-06
CN108766223B true CN108766223B (zh) 2020-06-23

Family

ID=6398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2989.6A Active CN108766223B (zh) 2018-04-03 2018-04-0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6223B (zh)
TW (1) TWI67858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1197A (ja) * 1995-02-15 1996-08-30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JP2708005B2 (ja) * 1995-03-03 1998-0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205618B2 (ja) * 2004-03-25 2009-01-07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バックライト
CN2852192Y (zh) * 2005-12-07 2006-12-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JP2007214737A (ja) * 2006-02-08 2007-08-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電話機及び携帯電話機の製造方法
CN100526948C (zh) * 2006-02-17 2009-08-12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JP4883523B2 (ja) * 2006-03-22 2012-02-22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124974B2 (ja) * 2006-04-21 2013-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4997594B2 (ja) * 2007-05-17 2012-08-08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BRPI0818466A2 (pt) * 2007-10-29 2019-09-24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JP5653249B2 (ja) * 2011-02-18 2015-01-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WO2015063852A1 (ja) * 2013-10-29 2015-05-07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203770416U (zh) * 2014-04-12 2014-08-13 浙江大裕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防尘罩
TWI589968B (zh) * 2016-10-21 2017-07-01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其應用之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8581B (zh) 2019-12-01
TW201942648A (zh) 2019-11-01
CN108766223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5530B (zh) 显示装置
US92442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7013290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91155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7025292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29317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8204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pping structure thereof
US890237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2614711B1 (ko) 전자 기기
TWI40844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677980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TW201323986A (zh) 顯示裝置及其彈性外框
WO2017140049A1 (zh) 显示装置壳体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9063256B2 (en) Display module having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splay panel
CN11175204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0022552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3963621A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01910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66223B (zh) 显示装置
JP379987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取付構造
US10203552B2 (en) Rubber fr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JP4941376B2 (ja) 照明装置、液晶装置、電子機器
US1119974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415620B (zh) Oled显示结构及oled显示屏
US20080049162A1 (en) Fix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