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48957B -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48957B
CN108748957B CN201810890543.3A CN201810890543A CN108748957B CN 108748957 B CN108748957 B CN 108748957B CN 201810890543 A CN201810890543 A CN 201810890543A CN 108748957 B CN108748957 B CN 108748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otary
air supply
sea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05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48957A (zh
Inventor
肖志林
杨晓东
陈华
庞阳
肖玮祺
卫锦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905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48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48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8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48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8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4Barrels, drums, tuns, va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机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设在支承机构上;供气回转座,与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连接;转臂固定座,与供气回转座固定,转臂固定座的外壁上有平台转臂固定接口,平台转臂固定接口上有平台转臂,平台转臂的下部设平台转臂气管接嘴;旋转冷却平台,其上有塑料桶静夹箍,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设在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上,旋转冷却平台的中部设喷气机构、回气机构;中心供气管,其上端位于供气回转座内、下端与支承机构固定;上轴柱,其上端连接冷却气引入管、下端与中心供气管的上部固定、中部位于转臂固定座腔内。减轻在线作业强度;确保冷却效果和效率;避免热辐射而损及身体;自动化效果好。

Description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吹制成型塑料桶主要指容积相对较大的如200L以上的塑料桶,这种大容积或称大容量的塑料桶在吹制成型后需要冷却。已往对大容量塑料桶的冷却通常采用随机冷却,即在吹塑机的模具内冷却,这种冷却方式由于表现为在模具管制下的冷却,因而塑料桶不太会发生变形,但是由于随机即随模冷却所需的时间较长,从而影响吹塑料机吹制成型效率。采用出模后的自然冷却方式对吹塑机的吹制成型效率影响相对较小,但塑料桶在冷却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严重时造成报废。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对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利用压力空气实施冷却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05058424U推荐有“一种塑料桶冷却装置”,该专利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兑现其在说明书第0007段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通过对该专利说明书的全文阅读,不难发现其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在对出模后的塑料桶实施冷却的过程中需由在线作业人员手持冷却装置进行操作,因而在线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其二,由于不能同时对复数个塑料桶同时进行冷却,因而冷却效率低,而如果需要满足与吹塑机的吹制速度相匹配的要求,那么必须增设工人,从而造成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其三,由于刚出模的尚处于高温塑料桶的冷却时间、冷却的均匀性等等完全受控于人的意志,因而冷却效果难以保障,因为冷却效果的优劣与工人的经验、责任心、情绪乃至体能等因素相关;其四,由于刚出模的塑料桶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因而工人遭受的热辐射程度严重,所处作业环境相对严酷甚至堪称恶劣,存在损及工人身体之虞。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工人以手动方式对刚出模的并且尚处于高温状态的塑料桶进行冷却而得以显著减轻在线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连续而不间断地对吹制成型的塑料桶进行冷却并且保障每个有待于冷却的塑料桶获得相同的冷却时间以及相同的冷却均匀程度而得以保障冷却效果、有益于同时对复数个塑料桶同时进行冷却而得以提高冷却速度并且满足与吹塑机的高效率吹制成型速度相适应的要求、有便于使在线作业人员远离高温环境而得以避免热辐射损及在线作业人员的身体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在使用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地坪上;一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该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支承机构上;供气回转座,该供气回转座以纵向状态对应在于所述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的上方并且与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连接,在该供气回转座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围绕供气回转座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而在对应于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的下方的位置并且同样围绕供气回转座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数量与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的数量相等的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转臂固定座,该转臂固定座在对应于所述供气回转座的上方的位置与供气回转座固定,在该转臂固定座的外壁上并且围绕转臂固定座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固定有与转臂固定座的转臂固定座腔相通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在该平台转臂固定接口上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平台转臂,在该平台转臂的下部配设有一平台转臂气管接嘴,该平台转臂气管接嘴与平台转臂的平台转臂腔相通,而该平台转臂腔与所述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相通,在平台转臂远离平台转臂固定接口的一端并且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旋转冷却平台和一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旋转冷却平台的数量与所述平台转臂的数量相等并且在该旋转冷却平台朝向所述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的一端延伸有一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该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与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固定,旋转冷却平台远离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的一端构成为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在旋转冷却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的部位固定有一塑料桶静夹箍,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上,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以及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管路连接,并且在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朝向所述塑料桶静夹箍的一侧连接有一塑料桶动夹箍,在旋转冷却平台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塑料桶动、静夹箍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喷气机构调整孔和一回气机构调整孔,在对应于喷气机构调整孔的位置固定有一喷气机构,该喷气机构与所述的平台转臂气管接嘴管路连接,而在对应于回气机构调整孔的位置固定有一回气机构;一中心供气管,该中心供气管的上端位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内,而中心供气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与所述的支承机构固定,中心供气管的上部由中心供气管上封壁封闭,而底部由中心供气管底封壁封闭,在中心共气管的下端侧部设置有一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该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由管路与压力空气供给装置连接并且该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与中心供气管的中心供气管气道相通,在中心供气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的位置开设有一气槽通气孔,该气槽通气孔与开设在中心供气管的外壁上的C字形供气槽相通,所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与C字形供气槽相通,在中心供气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的位置开设有一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与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相通,所述的气槽通气孔以及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与所述中心供气管气道相通并且该气槽通气孔与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是彼此隔离的;一上轴柱,在该上轴柱的上端连接有一冷却气引入管,该冷却气引入管与冷却气气源装置连接,上轴柱的下端伸展到所述供气回转座内并且与所述中心供气管的上部固定,上轴柱的中部位于所述转臂固定座腔内并且围绕上轴柱的四周间隔开设有用于向转臂固定座腔内引入冷却气的上轴柱出气孔,其中,在所述的上轴柱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平台转臂固定接口中的其中一个平台转臂固定接口的位置固定有一封口板,该封口板与所述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彼此上下对应,所述旋转冷却平台的数量与所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的数量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承机构包括一基座和一底架,基座在使用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地坪上,底架与基座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底架朝向基座的一侧构成有一底架腔;所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底架上;在所述供气回转座的上端构成有一转臂固定座固定法兰,而在供气回转座的下端构成有一回转盘连接法兰,所述的转臂固定座与转臂固定座固定法兰固定,所述的回转盘连接法兰与所述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中心供气管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和所述底架并且在所述底架腔内与所述的基座固定,所述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在所述中心供气管的下端侧部位置位于所述底架腔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减速箱、回转盘轴套、回转盘和平台轴承,齿轮减速箱包括减速箱箱体、小伞齿轮和大伞齿轮,减速箱箱体与所述底架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小伞齿轮以及大伞齿轮设置在减速箱箱体的减速箱箱体腔内,并且小伞齿轮与大伞齿轮相啮合,回转盘轴套空套在所述中心供气管上,该回转盘轴套的下端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内,而上端向上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外并且与平台轴承转动配合,回转盘一体构成于回转盘轴套的上端,平台轴承设置在构成于减速箱箱体的上部的轴承腔内,电机与齿轮减速箱固定,该电机的电机轴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内,所述的小伞齿轮通过小伞齿轮平键固定在电机轴上,而所述的大伞齿轮通过大伞齿轮平键固定在所述回转盘轴套的下端,其中,在所述回转盘轴套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大伞齿轮的下方的位置以螺纹设置方式设置有大伞齿轮限定螺母,该大伞齿轮限定螺母与大伞齿轮接触,所述的回转盘连接法兰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的上方的位置通过回转盘连接法兰螺钉与回转盘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中心供气管的下端的位置通过中心供气管固定座螺钉固定有一中心供气管固定座,在该中心供气管固定座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中心供气管插固座,中心供气管的下端插入中心供气管插固座内并且由中心供气管销轴限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气机构包括一喷气嘴固定座和一喷气嘴,在喷气嘴固定座朝向所述塑料桶静夹箍的一侧固定有一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而在喷气嘴固定座朝向所述回气机构的一侧固定有一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移动地支承在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上,而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移动地支承在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上,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以及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在分别对应于所述喷气机构调整孔的两侧的位置与所述旋转冷却平台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喷气嘴与所述喷气机构调整孔相对应,该喷气嘴的下端与喷气嘴固定座固定并且配接有一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该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与所述的平台转臂气管接嘴连接,喷气嘴的上端探出喷气机构调整孔的上方,在该喷气嘴的纵向中央开设有一喷气嘴导气孔,该喷气嘴导气孔与所述的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相通;所述的回气机构包括一回气嘴固定座和一回气嘴,在回气嘴固定座朝向所述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的一侧固定有一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而在回气嘴固定座朝向所述塑料桶动夹箍的一侧固定有一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移动地支承在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上,而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移动地支承在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上,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以及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在分别对应于所述回气机构调整孔的两侧的位置与所述旋转冷却平台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回气嘴与所述回气机构调整孔相对应,该回气嘴的下端与回气嘴固定座固定并且延伸有一回气头,回气嘴的上端探出回气机构调整孔的上方,该回气嘴的纵向中央开设有一回气嘴导气孔,该回气嘴导气孔与所述的回气头相通,而回气头与外界相通。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气缸座和一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座固定在所述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上,驱动气缸与驱动气缸座固定,该驱动气缸的驱动气缸柱朝向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并且该驱动气缸柱的末端与一气缸柱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而该气缸柱固定板的两端朝向驱动气缸的一侧各固定有一导杆,该导杆与驱动气缸的缸体滑动配合,在驱动气缸上连接有一驱动气缸进气管Ⅰ和一驱动气缸进气管Ⅱ,驱动气缸进气管Ⅰ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连接,而驱动气缸进气管Ⅱ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连接,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在与所述塑料桶静夹箍相对应的状态下通过动夹箍固定板与所述气缸柱固定板固定。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塑料桶静夹箍以及塑料桶动夹箍均腾空于所述旋转冷却平台朝向上的一侧表面。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塑料桶静夹箍朝向所述塑料桶动夹箍的一侧构成有一静夹箍半圆形腔,而塑料桶动夹箍朝向塑料桶静夹箍的一侧构成有一动夹箍半圆形腔,动、静夹箍半圆形腔彼此对应。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中心供气管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供气回转座的内壁密封配合的供气中心管上密封圈、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以及供气中心管下密封圈,所述的气槽通气孔位于供气中心管上密封圈与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之间,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回气孔位于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与供气中心管下密封圈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力空气供给装置为空气压缩机或气泵,所述的冷却气气源装置同样为空气压缩机或气泵。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转臂固定座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上轴柱让位孔,所述上轴柱的下端在对应于该上轴柱让位孔的位置伸展到所述供气回转座内并且通过上轴柱固定螺钉与所述中心供气管的上部固定,在上轴柱上并且在对应于上轴柱让位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上轴柱让位孔的孔壁形成密封的上轴柱密封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冷却气引入管将冷却气引入转臂固定座的转臂固定座腔并且冷却气依次经平台转臂固定接口、平台转臂的平台转臂腔、平台转臂气管接口和喷气机构,由喷气机构对置于旋转冷却平台上的塑料桶强制冷却,因而不需要工人以手动方式对刚出模的尚处于高温状态的塑料桶进行冷却,能显著减轻在线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之二,由于围绕转臂固定座的四周等距离设置了平台转臂固定接口,每个平台转臂固定接口上固定一个旋转冷却平台,并且由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带动供气回转座旋转,由供气回转座带动转臂固定座相应旋转,从而使旋转冷却平台载着置于其上的塑料桶在转动状态下冷却,保障每个塑料桶获得相同的冷却时间以及相同的冷却均匀程度,确保冷却效果;之三,由于能使各个旋转冷却平台上的塑料桶不间断冷却,并且能体现先进先出的循环接力效果,因而具有优异的冷却效率,得以满足与吹塑机的高效率吹制成型速度相适应的要求;之四,由于对塑料桶的冷却由机械自动完成,因而在线作业人员可远离处于高温状态的塑料桶,避免热辐射而损及身体;之五,由于具有良好的自动化效果,因而能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供气回转座以及转臂固定座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剖示图。
图5为图3的B-B剖示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旋转冷却平台的详细结构图。
图7为图1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3,示出了支承机构1,该支承机构1在使用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地坪上(后面还要说明);示出了一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该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设置在前述的支承机构1上;示出了供气回转座3,该供气回转座3以纵向状态对应在于前述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的上方并且与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连接,在该供气回转座3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围绕供气回转座3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图2、图3示),而在对应于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的下方的位置并且同样围绕供气回转座3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数量与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的数量相等的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图2、图3示);示出了转臂固定座4,该转臂固定座4在对应于前述供气回转座3的上方的位置与供气回转座3固定,在该转臂固定座4的外壁上并且围绕转臂固定座4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固定有与转臂固定座4的转臂固定座腔41相通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具体而言,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腔421与转臂固定座腔41相通,在该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上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平台转臂43,具体是:在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朝向平台转臂43的一端构成有一平台转臂固定接口法兰422,而在平台转臂43朝向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的一端构成有一平台转臂连接法兰434,在该平台转臂连接法兰434上并且围绕平台转臂连接法兰434的四周(即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平台转臂连接法兰螺栓4341,该平台转臂连接法兰螺栓4341与前述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法兰422连接,并且作为优选的方案而可在该平台转臂固定接口法兰422与平台转臂连接法兰434之间设置密封垫圈。在所述平台转臂43的下部配设有一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该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与平台转臂43的平台转臂腔432相通,而该平台转臂腔432与前述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相通,即与前述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腔421相通,在平台转臂43远离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的一端并且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在该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上开设有固定耳座螺孔4331(图2示);示出了旋转冷却平台5和一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旋转冷却平台5的数量与前述平台转臂43的数量相等并且在该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前述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的一端延伸有一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51,该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51与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固定,旋转冷却平台5远离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的一端构成为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52,在旋转冷却平台5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51的部位固定有一塑料桶静夹箍53,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设置在前述的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52上,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与前述的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以及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管路连接(后面还要说明),并且在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朝向前述塑料桶静夹箍53的一侧连接有一塑料桶动夹箍54,在旋转冷却平台5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塑料桶动、静夹箍54、5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喷气机构调整孔55a和一回气机构调整孔55b,在对应于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的位置固定有一喷气机构56,该喷气机构56与前述的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管路连接(图6示),而在对应于回气机构调整孔55b的位置固定有一回气机构57;示出了一中心供气管7(图2和图3示),该中心供气管7的上端位于前述的供气回转座3内,而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穿过前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与前述的支承机构1固定,中心供气管7的上部由中心供气管上封壁71(图3示)封闭,而底部由中心供气管底封壁72封闭(图3示),在中心共气管7的下端侧部设置有一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73,该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73由管路与压力空气供给装置连接并且该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73与中心供气管7的中心供气管气道74相通,在中心供气管7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的位置开设有一气槽通气孔75a,该气槽通气孔75a与开设在中心供气管7的外壁上的C字形供气槽75b相通,前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与C字形供气槽75b相通,在中心供气管7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的位置开设有一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与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相通,前述的气槽通气孔75a以及前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与前述中心供气管气道74相通并且该气槽通气孔75a与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是彼此隔离的;示出了一上轴柱8,在该上轴柱8的上端连接有一冷却气引入管81,该冷却气引入管81与冷却气气源装置连接,上轴柱8的下端伸展到前述供气回转座3内并且与前述中心供气管7的上部固定,上轴柱8的中部位于前述转臂固定座腔41内并且围绕上轴柱8的四周间隔开设有用于向转臂固定座腔41内引入冷却气的上轴柱出气孔82。其中,在前述的上轴柱8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中的其中一个平台转臂固定接口的位置通过封口板固定脚831固定有一封口板83,该封口板83与前述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彼此上下对应,前述旋转冷却平台5的数量与前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的数量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并且依据图1的示意可知:由于前述的旋转冷却平台5的数量有八个,从而表明在前述的转臂固定座4的四周并且在同一水平面上开设有八个转臂固定座腔出气孔45,对应于每个转臂固定座腔出气孔45的位置配接有一个前述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于是,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的数量有八个,平台转臂43的数量也相应有八个,前述的旋转冷却平台5、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以及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的数量也相应各有八个。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冷却平台5的数量不受本实施例的八个的限制,其余相关部件同例。
为了体现不间断的循环接力效果,因而在前述八个旋转冷却平台5中,其中有一个属于换桶工位,正因为存在换桶工位(换桶工位是指将完成了冷却的塑料桶9取离并由下一个有待于冷却的尚处于高温状态的塑料桶9接替并引至旋转冷却平台5)。
请参见图4和图5并且结合图1至图3,正因为存在前述的换桶工位,因此在对应于换桶工位的旋转冷却平台5的位置不需要提供冷却气,故在前述上轴柱8上通过封口板固定脚831固定有一封口板8。也就是说,当由转臂固定座4带动平台转臂43连同旋转冷却平台5转动到换桶工位时,由于封口板8的封挡,平台转臂腔432不向处于换桶工位的旋转冷却平台5上的喷气机构56提供用于冷却的气体。图4中示出了八个供气固定座上出气孔31中的其中七个供气固定座上出气孔与C字形供气槽75b相通,而八个供气固定座上出气孔31中的其中一个供气固定座上出气孔不与C字形供气桶75b相通的情形,从而表明该其中一个供气固定座上出气孔对应于前述的换桶工位。图5示出了八个供气固定座下出气孔32中的七个供气固定座下出气孔被封堵而八个供气固定座下出气孔32中的其中一个供气固定座下出气孔未被封堵的情形,从而表明被封堵的七个供气固定座下出气孔32使七个旋转冷却平台5上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处于对塑料桶9的夹住状态,也就是说使塑料桶动夹箍54配合塑料桶静夹箍53将位于塑料桶动、静夹箍54、53之间的塑料桶9挟持的状态,相反地,前述未被封堵的一个供气固定座下出气孔32使对应于换桶工位的前述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反向工作,使塑料桶动夹箍54松开塑料桶9,以便由另行配备的机械手将换桶工位的完成了冷却的塑料桶9取离并由下一个有待于冷却的塑料桶9接替。
如果前述八个工位(七个冷却工位加一个换桶工位)的总耗时为四十秒(仅仅是举个例子而已,并不限定本发明),那么各工位分配的时间为五秒钟,八个旋转冷却平台5各自载着塑料桶9从换桶工位经一个周期的节律性转动再次抵达换桶工位(在换桶工位处停顿)而获得的降温冷却时间是相同的。
继续见图1至图3,前述的支承机构1包括一基座11和一底架12,基座11在使用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地坪上,这里所称的直接设置是指:将基座11通过开设其上的基座固定螺孔112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的预埋件固定,而所述的间接设置是指:将基座11通过开设其上的基座固定螺钉孔112与另行配备的一机架固定,再将机架与地坪预埋件固定,本实施例选择前者。底架12与基座1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底架12朝向基座11的一侧构成有一底架腔121;前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设置在前述的底架12上;在前述供气回转座3的上端构成有一转臂固定座固定法兰33,而在供气回转座3的下端构成有一回转盘连接法兰34,前述的转臂固定座4通过转臂固定座螺钉46与转臂固定座固定法兰33固定,并且在转臂固定座固定法兰33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转臂固定座4的内壁密封的法兰密封圈331,前述的回转盘连接法兰34与前述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连接;前述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依次穿过前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和前述底架12并且在前述底架腔121内与前述的基座11固定,前述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73在前述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侧部位置位于前述底架腔121内。
前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齿轮减速箱22、回转盘轴套23、回转盘24和平台轴承25,齿轮减速箱22包括减速箱箱体221、小伞齿轮222和大伞齿轮223,减速箱箱体221优选使用紧固件如螺栓与前述底架12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即与底架12的底架顶板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小伞齿轮222以及大伞齿轮223设置在减速箱箱体221的减速箱箱体腔2211内,并且小伞齿轮222与大伞齿轮223相啮合,回转盘轴套23空套在前述中心供气管7上,该回转盘轴套23的下端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2211内,而上端向上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2211外并且与平台轴承25转动配合,回转盘24一体构成于回转盘轴套23的上端,平台轴承25设置在构成于减速箱箱体221的上部的轴承腔2212内,电机21采用伺服电机,该电机21以水平悬臂状态与齿轮减速箱22固定,该电机21的电机轴211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2211内,前述的小伞齿轮222优选通过小伞齿轮平键固定在电机轴211上,也可将小伞齿轮222套固在电机轴211上后再用螺钉锁定,而前述的大伞齿轮223通过大伞齿轮平键2231固定在前述回转盘轴套23的下端,其中,在前述回转盘轴套2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大伞齿轮223的下方的位置以螺纹设置方式设置有大伞齿轮限定螺母231(本实施例为两个),该大伞齿轮限定螺母231与大伞齿轮223接触,前述的回转盘连接法兰34在对应于前述回转盘24的上方的位置通过回转盘连接法兰螺钉341与回转盘24固定连接。
由图3所示,在前述基座1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的位置通过中心供气管固定座螺钉1112固定有一中心供气管固定座111,在该中心供气管固定座111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中心供气管插固座1111,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插入中心供气管插固座1111内并且由中心供气管销轴75d限定。
请参见图6和图7并且继续结合图1至图3,前述的喷气机构56包括一喷气嘴固定座561和一喷气嘴562,在喷气嘴固定座561朝向前述塑料桶静夹箍53的一侧(图6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固定有一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5611,而在喷气嘴固定座561朝向前述回气机构57的一侧(图6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固定有一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5612,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5611移动地即可调整地支承在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613上,而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5612移动地即可调整地支承在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614上,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613以及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614在分别对应于前述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的两侧的位置与前述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喷气嘴562与前述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相对应,该喷气嘴562的下端与喷气嘴固定座561固定并且配接有一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5621,该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5621与前述的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连接,喷气嘴562的上端探出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的上方,在该喷气嘴562的纵向中央开设有一喷气嘴导气孔5622,该喷气嘴导气孔5622与前述的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5621相通。
在图6中示出了开设在旋转冷却平台5上并且对应于前述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的一侧(图6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的一对第一固定螺钉孔55C以及对应于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的另一侧(图6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的一对第二固定螺钉孔55d,前述的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613通过一对第一固定螺钉在对应于一对第一固定螺钉孔55c的位置与旋转冷却平台5的下方(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而前述的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614通过一对第二固定螺钉56141在对应于一对第二固定螺钉孔55d的位置与旋转冷却平台5的下方(朝向下的一侧)固定。
前述的回气机构57包括一回气嘴固定座571和一回气嘴572,在回气嘴固定座571朝向前述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5614的一侧(图6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固定有一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5711,而在回气嘴固定座571朝向前述塑料桶动夹箍54的一侧(图6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固定有一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5712,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5711移动地即可调整地支承在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713上,而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5712移动地即可调整地支承在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714上,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713以及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714在分别对应于前述回气机构调整孔55b的两侧的位置与前述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回气嘴572与前述回气机构调整孔55b相对应,该回气嘴572的下端与回气嘴固定座571固定并且延伸有一回气头5721,回气嘴572的上端探出回气机构调整孔55b的上方,该回气嘴572的纵向中央开设有一回气嘴导气孔5722,该回气嘴导气孔5722与前述的回气头5721相通,而回气头5721与外界相通。由于前述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713以及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714与旋转冷却平台5的固定方式与前述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613以及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614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前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包括一驱动气缸座61和一驱动气缸62,驱动气缸座61固定在前述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52上,在驱动气缸62上开设有泄气孔624(也可称泄气阀孔),该驱动气缸62与驱动气缸座61固定,该驱动气缸62的驱动气缸柱621朝向前述的塑料桶动夹箍54并且该驱动气缸柱621的末端与一气缸柱固定板63的中部固定,而该气缸柱固定板63的两端朝向驱动气缸62的一侧各固定有一导杆631,该导杆631与驱动气缸62的缸体滑动配合,在驱动气缸62上连接有一驱动气缸进气管Ⅰ622和一驱动气缸进气管Ⅱ623,驱动气缸进气管Ⅰ622与前述的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连接,而驱动气缸进气管Ⅱ623与前述的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连接,前述的塑料桶动夹箍54在与前述塑料桶静夹箍53相对应的状态下通过动夹箍固定板541与前述气缸柱固定板63固定。
由图6所示,前述塑料桶静夹箍53以及塑料桶动夹箍54均腾空于前述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上的一侧表面。在塑料桶静夹箍53背对塑料桶动夹箍54的一侧中部即背对静夹箍半圆形腔531的一侧的中部延伸有一静夹箍固定座532,在该静夹箍固定座532上开设有静夹箍固定座螺钉孔5321,在静夹箍固定座螺钉孔5321上配设有静夹箍固定座螺钉53211,该静夹箍固定座螺钉53211与静夹箍抬高垫块533固定,而该静夹箍抬高垫块533与前述的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5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51通过固定耳螺钉511与前述的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固定。由前述的静夹箍抬高垫块533使塑料桶静夹箍53腾空于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上的一侧表面。由于驱动气缸柱621与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52朝向上的一侧表面之间保持有间距,又由于塑料桶动夹箍54与气缸柱固定板63固定,因而塑料桶动夹箍54同样腾空于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上的一侧表面。依据专业常识,塑料桶动、静夹箍54、53彼此保持于同一水平面上。
前述的塑料桶静夹箍53朝向前述塑料桶动夹箍54的一侧构成有一上面已提及的静夹箍半圆形腔531,而塑料桶动夹箍54朝向塑料桶静夹箍53的一侧构成有一动夹箍半圆形腔542,动、静夹箍半圆形腔542、531彼此对应。
重点见图2和图3,在前述中心供气管7的上端设置有与前述供气回转座3的内壁密封配合的供气中心管上密封圈76a、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76b以及供气中心管下密封圈76c,前述的气槽通气孔75a位于供气中心管上密封圈76a与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76b之间,而前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回气孔75c位于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76b与供气中心管下密封圈76c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压力空气供给装置为空气压缩机,但也可以是气泵,前述的冷却气气源装置同样为空气压缩机,但也可以是气泵。由此可知,分别向中心供气管气道74提供压力空气以及向平台转臂固定接口腔421提供压力冷却空气的装置可共用一台空气压缩机或气泵。
由图2所示,在前述转臂固定座4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上轴柱让位孔44,前述上轴柱8的下端在对应于该上轴柱让位孔44的位置伸展到前述供气回转座3内并且通过上轴柱固定螺钉84与前述中心供气管7的上部固定,在上轴柱8上并且在对应于上轴柱让位孔44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上轴柱让位孔44的孔壁形成密封的上轴柱密封圈85。
前述的上轴柱8通过其上部的上轴柱法兰86与冷却气引入管81法兰连接。
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发明的使用,在吹塑机的切飞边工位与本发明之间配套有一机器人(即机械手),由吹塑机吹制成型的塑料桶9经切飞边工位处的切飞边机构切除飞边后便由机器人转移至本发明的旋转冷却平台5,塑料桶9的具体状态由图1和图7示意。依据专业常识,在塑料桶9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两个口子(使用时配有盖),当塑料桶9倒扣于旋转冷却平台5上,前述的两个口子分别对应于喷气嘴562和回气嘴572。当塑料桶9位于旋转冷却平台5上后,前述喷气机构56的结构体系的喷气嘴562以及回气机构57的结构体系的回气嘴572在对准前述的两个口子的状态下位于塑料桶9的塑料桶腔内。此时由冷却气引入管81将来自于冷却气气源装置(即空气压缩机或气泵)的压力空气从上轴柱8的上轴柱进气孔87(图2示)引入,由上轴柱8上的上轴柱出气孔82引出至转臂固定座4的转臂固定座腔41内,进入转臂固定座腔41内的冷却气(本实施例为具有压力的常温空气)依次经转臂固定座腔出气孔45、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腔421、平台转臂43的平台转臂腔432、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喷气机构56的结构体系的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5621和喷气嘴562的喷气嘴导气孔5622喷出至塑料桶腔,对塑料桶9实施强制冷却,进入塑料桶腔内的空气从回气机构57的结构体系的回气嘴572的回气嘴导气孔5722导出,并由回气头5721引至外界。在前述过程中,塑料桶9由塑料桶动、静夹箍54、53的配合而处于挟持(夹住)状态,具体是:由中心供气管接口73将来自于压力空气供给装置(即空气压缩机成气泵)的压力空气引入中心供气管气道74,再依次经气槽通气孔75a、C字形供气槽75b和驱动气缸进气管Ⅰ622,使驱动气缸62的驱动气缸柱621向缸体外伸展,由驱动气缸柱621带动气缸柱固定板63,由气缸柱固定板63带动动夹箍固定板541,由动夹箍固定板541带动塑料桶动夹箍54向塑料桶静夹箍53的方向位移,从而在塑料桶动、静夹箍54、53的共同作用下将塑料桶9夹住。在前述过程中,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处于工作状态,具体是:电机21工作,由电机轴211带动小伞齿轮222,由于小伞齿轮222与大伞齿轮233相啮合,因而由小伞齿轮222带动大伞齿轮223,由大伞齿轮223带动回转盘轴套23,由于回转盘24与回转盘轴套23构成一体结构,因而由回转盘轴套23带动回转盘24,由回转盘24带动与其固定的供气回转座3,由供气回转座3带动平台转臂43,由平台转臂43带动旋转冷却平台5连同位于其上的且处于由塑料桶动、静夹箍54、53共同挟持(即夹住)状态以及同时处于由喷气机构56喷气冷却状态的塑料桶9转动。当冷却旋转平台5转动到上面已作了详细说明的换桶工位时,电机21暂时停顿(暂时停止工作),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对应于换桶工位,压力空气依次经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回气孔75c、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和驱动气缸进气管Ⅱ623,使前述的驱动气缸62反向工作,驱动气缸柱621向缸体内位移,按前述相反原理由塑料桶动夹箍54对塑料桶9释放(解除挟持),由机械手将完成了冷却的该塑料桶9取离并由下一个有待于冷却的处于高温状态的塑料桶9接替,重复前述过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机构(1),该支承机构(1)在使用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地坪上;一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该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支承机构(1)上;供气回转座(3),该供气回转座(3)以纵向状态对应在于所述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的上方并且与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连接,在该供气回转座(3)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围绕供气回转座(3)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而在对应于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的下方的位置并且同样围绕供气回转座(3)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数量与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的数量相等的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转臂固定座(4),该转臂固定座(4)在对应于所述供气回转座(3)的上方的位置与供气回转座(3)固定,在该转臂固定座(4)的外壁上并且围绕转臂固定座(4)的四周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固定有与转臂固定座(4)的转臂固定座腔(41)相通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在该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上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平台转臂(43),在该平台转臂(43)的下部配设有一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该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与平台转臂(43)的平台转臂腔(432)相通,而该平台转臂腔(432)与所述的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相通,在平台转臂(43)远离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的一端并且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旋转冷却平台(5)和一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旋转冷却平台(5)的数量与所述平台转臂(43)的数量相等并且在该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所述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的一端延伸有一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51),该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51)与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固定,旋转冷却平台(5)远离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座(433)的一端构成为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52),在旋转冷却平台(5)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旋转冷却平台固定耳(51)的部位固定有一塑料桶静夹箍(53),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的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52)上,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以及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管路连接,并且在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朝向所述塑料桶静夹箍(53)的一侧连接有一塑料桶动夹箍(54),在旋转冷却平台(5)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塑料桶动、静夹箍(54、5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喷气机构调整孔(55a)和一回气机构调整孔(55b),在对应于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的位置固定有一喷气机构(56),该喷气机构(56)与所述的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管路连接,而在对应于回气机构调整孔(55b)的位置固定有一回气机构(57);一中心供气管(7),该中心供气管(7)的上端位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3)内,而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穿过所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与所述的支承机构(1)固定,中心供气管(7)的上部由中心供气管上封壁(71)封闭,而底部由中心供气管底封壁(72)封闭,在中心共气管(7)的下端侧部设置有一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73),该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73)由管路与压力空气供给装置连接并且该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73)与中心供气管(7)的中心供气管气道(74)相通,在中心供气管(7)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的位置开设有一气槽通气孔(75a),该气槽通气孔(75a)与开设在中心供气管(7)的外壁上的C字形供气槽(75b)相通,所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与C字形供气槽(75b)相通,在中心供气管(7)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的位置开设有一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与该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相通,所述的气槽通气孔(75a)以及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与所述中心供气管气道(74)相通并且该气槽通气孔(75a)与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是彼此隔离的;一上轴柱(8),在该上轴柱(8)的上端连接有一冷却气引入管(81),该冷却气引入管(81)与冷却气气源装置连接,上轴柱(8)的下端伸展到所述供气回转座(3)内并且与所述中心供气管(7)的上部固定,上轴柱(8)的中部位于所述转臂固定座腔(41)内并且围绕上轴柱(8)的四周间隔开设有用于向转臂固定座腔(41)内引入冷却气的上轴柱出气孔(82),其中,在所述的上轴柱(8)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平台转臂固定接口(42)中的其中一个平台转臂固定接口的位置固定有一封口板(83),该封口板(83)与所述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用气孔(75c)彼此上下对应,所述旋转冷却平台(5)的数量与所述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的数量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机构(1)包括一基座(11)和一底架(12),基座(11)在使用状态下直接或间接设置在地坪上,底架(12)与基座(1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底架(12)朝向基座(11)的一侧构成有一底架腔(121);所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底架(12)上;在所述供气回转座(3)的上端构成有一转臂固定座固定法兰(33),而在供气回转座(3)的下端构成有一回转盘连接法兰(34),所述的转臂固定座(4)与转臂固定座固定法兰(33)固定,所述的回转盘连接法兰(34)与所述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和所述底架(12)并且在所述底架腔(121)内与所述的基座(11)固定,所述中心供气管进气接口(73)在所述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侧部位置位于所述底架腔(1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齿轮减速箱(22)、回转盘轴套(23)、回转盘(24)和平台轴承(25),齿轮减速箱(22)包括减速箱箱体(221)、小伞齿轮(222)和大伞齿轮(223),减速箱箱体(221)与所述底架(12)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小伞齿轮(222)以及大伞齿轮(223)设置在减速箱箱体(221)的减速箱箱体腔(2211)内,并且小伞齿轮(222)与大伞齿轮(223)相啮合,回转盘轴套(23)空套在所述中心供气管(7)上,该回转盘轴套(23)的下端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2211)内,而上端向上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2211)外并且与平台轴承(25)转动配合,回转盘(24)一体构成于回转盘轴套(23)的上端,平台轴承(25)设置在构成于减速箱箱体(221)的上部的轴承腔(2212)内,电机(21)与齿轮减速箱(22)固定,该电机(21)的电机轴(211)伸展到减速箱箱体腔(2211)内,所述的小伞齿轮(222)通过小伞齿轮平键固定在电机轴(211)上,而所述的大伞齿轮(223)通过大伞齿轮平键(2231)固定在所述回转盘轴套(23)的下端,其中,在所述回转盘轴套(2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大伞齿轮(223)的下方的位置以螺纹设置方式设置有大伞齿轮限定螺母(231),该大伞齿轮限定螺母(231)与大伞齿轮(223)接触,所述的回转盘连接法兰(34)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24)的上方的位置通过回转盘连接法兰螺钉(341)与回转盘(24)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的位置通过中心供气管固定座螺钉(1112)固定有一中心供气管固定座(111),在该中心供气管固定座(111)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中心供气管插固座(1111),中心供气管(7)的下端插入中心供气管插固座(1111)内并且由中心供气管销轴(75d)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气机构(56)包括一喷气嘴固定座(561)和一喷气嘴(562),在喷气嘴固定座(561)朝向所述塑料桶静夹箍(53)的一侧固定有一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5611),而在喷气嘴固定座(561)朝向所述回气机构(57)的一侧固定有一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5612),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5611)移动地支承在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613)上,而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5612)移动地支承在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614)上,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613)以及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614)在分别对应于所述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的两侧的位置与所述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喷气嘴(562)与所述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相对应,该喷气嘴(562)的下端与喷气嘴固定座(561)固定并且配接有一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5621),该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5621)与所述的平台转臂气管接嘴(431)连接,喷气嘴(562)的上端探出喷气机构调整孔(55a)的上方,在该喷气嘴(562)的纵向中央开设有一喷气嘴导气孔(5622),该喷气嘴导气孔(5622)与所述的喷气嘴冷却气引入管(5621)相通;所述的回气机构(57)包括一回气嘴固定座(571)和一回气嘴(572),在回气嘴固定座(571)朝向所述喷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5614)的一侧固定有一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5711),而在回气嘴固定座(571)朝向所述塑料桶动夹箍(54)的一侧固定有一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5712),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Ⅰ(5711)移动地支承在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713)上,而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Ⅱ(5712)移动地支承在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714)上,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Ⅰ(5713)以及回气嘴固定座滑动杆座Ⅱ(5714)在分别对应于所述回气机构调整孔(55b)的两侧的位置与所述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回气嘴(572)与所述回气机构调整孔(55b)相对应,该回气嘴(572)的下端与回气嘴固定座(571)固定并且延伸有一回气头(5721),回气嘴(572)的上端探出回气机构调整孔(55b)的上方,该回气嘴(572)的纵向中央开设有一回气嘴导气孔(5722),该回气嘴导气孔(5722)与所述的回气头(5721)相通,而回气头(5721)与外界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6)包括一驱动气缸座(61)和一驱动气缸(62),驱动气缸座(61)固定在所述旋转冷却平台水平悬臂端(52)上,驱动气缸(62)与驱动气缸座(61)固定,该驱动气缸(62)的驱动气缸柱(621)朝向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54)并且该驱动气缸柱(621)的末端与一气缸柱固定板(63)的中部固定,而该气缸柱固定板(63)的两端朝向驱动气缸(62)的一侧各固定有一导杆(631),该导杆(631)与驱动气缸(62)的缸体滑动配合,在驱动气缸(62)上连接有一驱动气缸进气管Ⅰ(622)和一驱动气缸进气管Ⅱ(623),驱动气缸进气管Ⅰ(622)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上出气孔(31)连接,而驱动气缸进气管Ⅱ(623)与所述的供气回转座下出气孔(32)连接,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54)在与所述塑料桶静夹箍(53)相对应的状态下通过动夹箍固定板(541)与所述气缸柱固定板(6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桶静夹箍(53)以及塑料桶动夹箍(54)均腾空于所述旋转冷却平台(5)朝向上的一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桶静夹箍(53)朝向所述塑料桶动夹箍(54)的一侧构成有一静夹箍半圆形腔(531),而塑料桶动夹箍(54)朝向塑料桶静夹箍(53)的一侧构成有一动夹箍半圆形腔(542),动、静夹箍半圆形腔(542、531)彼此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供气管(7)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供气回转座(3)的内壁密封配合的供气中心管上密封圈(76a)、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76b)以及供气中心管下密封圈(76c),所述的气槽通气孔(75a)位于供气中心管上密封圈(76a)与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76b)之间,所述的塑料桶动夹箍驱动机构复位回气孔(75c)位于供气中心管中间密封圈(76b)与供气中心管下密封圈(76c)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空气供给装置为空气压缩机或气泵,所述的冷却气气源装置同样为空气压缩机或气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臂固定座(4)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上轴柱让位孔(44),所述上轴柱(8)的下端在对应于该上轴柱让位孔(44)的位置伸展到所述供气回转座(3)内并且通过上轴柱固定螺钉(84)与所述中心供气管(7)的上部固定,在上轴柱(8)上并且在对应于上轴柱让位孔(44)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上轴柱让位孔(44)的孔壁形成密封的上轴柱密封圈(85)。
CN201810890543.3A 2018-08-07 2018-08-07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Active CN108748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0543.3A CN108748957B (zh) 2018-08-07 2018-08-07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0543.3A CN108748957B (zh) 2018-08-07 2018-08-07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8957A CN108748957A (zh) 2018-11-06
CN108748957B true CN108748957B (zh) 2023-10-20

Family

ID=6396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0543.3A Active CN108748957B (zh) 2018-08-07 2018-08-07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48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2881B (zh) * 2019-01-28 2021-02-09 广州百士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高均匀度塑料桶的吹塑装置
CN109732876B (zh) * 2019-01-28 2021-02-09 广州百士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高精度塑料桶的吹塑设备
CN109732877B (zh) * 2019-01-29 2021-03-12 广州市加简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料桶生产的防凝固的节能型吹塑成型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871A (en) * 1990-10-15 1993-01-05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Method of cooling a preform in a cooling tube
JP2004202728A (ja) * 2002-12-24 2004-07-22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合成樹脂製タンクの冷却装置並びに冷却方法
CN106003666A (zh) * 2016-07-07 2016-10-12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吹塑机的塑料中空容器下吹装置
CN207059197U (zh) * 2017-08-07 2018-03-02 安庆市阳光雨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吹塑机的环形冷却装置
CN208558270U (zh) * 2018-08-07 2019-03-01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871A (en) * 1990-10-15 1993-01-05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Method of cooling a preform in a cooling tube
JP2004202728A (ja) * 2002-12-24 2004-07-22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合成樹脂製タンクの冷却装置並びに冷却方法
CN106003666A (zh) * 2016-07-07 2016-10-12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吹塑机的塑料中空容器下吹装置
CN207059197U (zh) * 2017-08-07 2018-03-02 安庆市阳光雨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吹塑机的环形冷却装置
CN208558270U (zh) * 2018-08-07 2019-03-01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8957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48957B (zh) 吹塑机吹制成型塑料桶的冷却装置
CN111546176B (zh) 一种注塑件高速去边打磨机器人工作站
KR100949144B1 (ko) 회전형 고무 사출성형장치
CN214236242U (zh) 一种泵阀类铸件模型
CN109228141A (zh) 一种注塑模具清洁养护装置
KR20140126810A (ko) 다이캐스팅 주물의 후가공장치
CN203887188U (zh) 一种十工位离心铸造机床
CN104977134A (zh) 车用胶座气门嘴气密性及其内芯灵活性检测装置
CN210940072U (zh) 一种起动机电磁开关模具
CN208375900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防破损脱模装置
CN215882317U (zh) 头枕一体发泡生产线
CN210450931U (zh) 一种传动轴加工模具
CN208868931U (zh) 一种可移动机械手上料台
CN113071049A (zh) 头枕一体发泡生产线
CN216373034U (zh) 一种应用于塑料花加工用的冷却机构
JP5435924B2 (ja) 離型剤スプレー装置
CN220178941U (zh) 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的成型模具
CN116222888B (zh) 一种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内盖气密性检测工装
CN110774521A (zh) 多次成型立式注塑机
CN216460387U (zh) 一种带旋转接头的机器人冲洗装置
CN219191107U (zh) 一种开合快速的轮胎模具
CN217395530U (zh) 一种管材注塑机
CN221089819U (zh) 一种用于气缸盖加工的加工模具
CN219005573U (zh) 一种塑料盖加工用环形表面打磨装置
CN214642978U (zh) 一种阀门加工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