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41524A - 智能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智能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41524A
CN108741524A CN201810895866.1A CN201810895866A CN108741524A CN 108741524 A CN108741524 A CN 108741524A CN 201810895866 A CN201810895866 A CN 201810895866A CN 108741524 A CN108741524 A CN 108741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iture
goods
display
luggage carrier
intelligent lugg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58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958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41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41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1524A/zh
Priority to US16/449,688 priority patent/US11857050B2/en
Priority to EP19182002.6A priority patent/EP3598918B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04Trunks; Travelling baskets
    • A45C5/045Travelling bas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01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A45C5/141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the rolling means being formed by the trunk itself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上的动力轮、拉杆、控制系统和电池,所述电池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动力轮;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用以控制动力轮的无线控制器。本发明智能行李箱的拉杆上安装一无线控制器,无线通信相较于在拉杆中牵引信号线的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安装方便,可以保持信号通畅,运行稳定。

Description

智能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无线控制的智能行李箱。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中的助力行李箱包括箱体、安装在拉杆上的操控部、安装在箱体上的控制系统以及安装在箱体底部的动力轮。操控部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其信号线通过拉杆的中空部引入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驱动动力轮转动。用户使用操控部控制助力行李箱移动时,需要将拉杆拉升至相应高度以适应用户的手臂抓握姿势,以及在收纳行李箱时需要将拉杆复位至箱体内部;并且在操控过程中处于拉升位置的拉杆容易相对箱体发生左右晃动的现象。反复上下拉动拉杆以及拉杆相对箱体左右晃动容易导致信号线断折以及焊接头脱落的现象,继而发生信号消失而无法通过电力驱动助力行李箱移动。如何提高信号控制的稳定性还有待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无线控制的智能行李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上的动力轮、拉杆、控制系统和电池,所述电池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动力轮;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用以控制动力轮的无线控制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智能行李箱的拉杆上安装一无线控制器,控制器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将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控制信号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无线通信相较于在拉杆中牵引信号线的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安装方便,可以保持信号通畅,运行稳定。
优选的,所述无线控制器包括按键区、连接于按键区的触控感应模块、连接于触控感应模块的信号处理模块以及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按键区采用为弹性按键或液晶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为超宽带无线通信模块、蓝牙无线通信模块、超声波无线通信模块或红外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的,所述智能行李箱还包括安装于箱体底部的辅助轮、用以控制所述动力轮升降的摆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摆动装置的驱动机构;所述摆动装置包括第一摆件、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摆件的第二摆件、连接于第一摆件和第二摆件之间并可带动第二摆件相对第一摆件向箱体下方摆动的弹性件;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摆件连接,所述动力轮安装于第二摆件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摆件与第二摆件的枢转连接处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摆件上设有限制第二摆件相对第一摆件向箱体下方摆动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位于所述枢转连接处的下方,且位于弹性件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摆动装置上设有限制第二摆件相对第一摆件向箱体下方摆动时用以调节相对摆动角度的微调件;所述微调件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摆件且用以顶抵第二摆件的螺栓,所述第二摆件设有供所述螺栓顶持的抵挡块,该抵挡块位于所述枢转连接处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电机输出轴,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摆件;所述第一摆件可围绕转轴摆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摆件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主体部、固定于主体部并连接所述转轴的转轴连接部、固定于主体部并铰接第二摆件的铰接部以及自主体部向下方突出并连接弹性件的凸耳部,所述铰接部可围绕转轴连接部摆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智能行李箱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智能行李箱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智能行李箱的第一分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智能行李箱的的仰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第二分体的第一视角的内部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第二分体的第二视角的内部立体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驱动机构连接两个摆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摆动装置与第二分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摆动装置与动力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第一摆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中动力轮凸出于箱体外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中动力轮收缩入箱体内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智能行李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移除箱体和拉杆后的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中驱动机构连接于动力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二中驱动机构连接于动力轮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文字描述以区别于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次序间的先后关系。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安装于箱体1上的拉杆2、安装于箱体1底部的四个辅助轮13和两个可升降的动力轮14、分别安装两动力轮14的两摆动装置3,连接于两摆动装置3并驱动两摆动装置3摆动的一驱动机构4以及安装于箱体1上的控制系统15和电池(图中未示出)。每一动力轮14连接一摆动装置3。两摆动装置3共同连接一驱动机构4。每一动力轮14包括车轮141以及外接于轮轴的驱动电机142。控制系统15信号连接于两驱动电机142,并控制两驱动电机142的转动方向与转速。辅助轮13可从动于动力轮14转动。辅助轮13采用为万向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动力轮14亦可以采用轮毂电机车轮。控制系统15亦信号连接于驱动机构4,并控制驱动机构4驱动两摆动装置3摆动。驱动机构4驱动两摆动装置3摆动时,能够带动两动力轮14相对箱体1上升或下降。两动力轮14相对箱体1下降时,两个动力轮14可抵靠于地面并与四个辅助轮13共同支撑箱体1,辅助轮13从动于动力轮14转动,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电动驱动模式,通过动力轮14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两动力轮14相对箱体1上升时,两动力轮14可分离于地面,智能行李箱通过四个辅助轮13支撑于地面,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手动移动模式,通过用户推动或拉动智能行李箱移动。用户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摆动装置3调整动力轮14相对地面的高度,使得智能行李箱能够方便的在电动驱动模式与手动移动模式之间切换,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本实施例中,箱体1包括第一分体11和位于第一分体11下方的第二分体12。第二分体12固定连接于第一分体11的下端。拉杆2安装在第一分体11上,辅助轮13和动力轮14均安装在第二分体12上。第一分体11具有第一收容空间,以方便于储放物品。第一分体11设有箱盖16,以方便于取放物品。电池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分体11的箱盖16内侧,方便于在安检时随时拆卸以顺利通过安检,或将电池分离于箱体1充电。电池为充电电池或干电池。电池电连接于动力轮14、控制系统15、驱动机构4及箱体1上其他电子设备并提供工作电力。第一分体11的箱壁上安装有USB接口,该USB接口有线连接于电池,以便于电池给手机充电。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电池亦可以安装于箱体1的外壁上。第一分体11上安装拉杆2的一侧箱壁凹设有一凹槽17,该凹槽17位于拉杆2的两支杆之间。凹槽17内安装有水杯架171,水杯架171可折叠的隐藏于该凹槽17内。第二分体12具有第二收容空间,两摆动装置3、驱动机构4以及控制系统15均安装于第二收容空间内。第一分体11与第二分体12设有相互贯通的用以安装导线的通孔18,以方便于安装在第一分体11上的电子设备有线连接于安装在第二分体12上的控制系统15。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在第一分体11上的电子设备亦可以无线通信连接于安装在第二分体12上的控制系统15。模块化独立设置的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使得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并且可以防止灰尘自第二分体12进入到第一分体11内,保证了物品储放时的清洁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箱体1亦可以无需分设为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只需要在箱体1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设有一隔板。
本实施例中,第二分体12的第二收容空间分隔为前容置空间121和后容置空间122。两摆动装置3和驱动机构4安装在前容置空间121内,控制系统15安装在后容置空间122内。第二分体12中部的底端面凹设有容置两动力轮14的中间容置部123。中间容置部123位于前容置空间121和后容置空间122之间。中间容置部123的壁体上开设有分别容两摆动装置3摆动的两开口124。两开口124分别对应于两动力轮14的上方。两摆动装置3可分别贯穿于两开口124并相应的连接位于中间容置部123的两动力轮14。四个辅助轮13分别安装在第二分体12底端的四角处。第二分体12的前端和后端各有两个辅助轮13。两个动力轮14位于前端两辅助轮13和后端两辅助轮13之间。两个动力轮14相对设置,并且两个动力轮14的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
参阅图5至图7,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以及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转轴42。电机输出轴安装有第一齿轮43,转轴42上安装有啮合于第一齿轮43的第二齿轮44。控制系统15控制电机41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轴42转动。第二齿轮44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43的直径,可以减小电机41的输出速度。前容置空间121设有安装电机41的电机容置槽124以及支撑转轴42的支撑底座125。电机41容置于电机容置槽124内,槽口处设有一容置槽盖板126,可以使得电机41固定的安装于第二分体12上。支撑底座125自箱体1底壁延伸至转轴42的下方,转轴42通过轴套127安装于支撑底座125上。轴套12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支撑底座125。转轴42平行于动力轮14的轮轴。转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摆动装置3,转轴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44并贯穿第二齿轮44向另一个摆动装置3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另一摆动装置3。转轴42另一端的延伸部分亦安装有轴套127并安装于支撑底座125上。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智能行李箱仅安装一个动力轮14时,即驱动机构4只需要连接一个摆动装置3,此时,只需要转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一个摆动装置3,转轴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44即可。
参阅图8至图10,本实施例中,摆动装置3包括第一摆件31、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摆件31的第二摆件32、连接于第一摆件31和第二摆件32之间并可带动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的弹性件33。第二摆件32贯穿于开设在第二分体12中间容置部123壁体上的开口124并连接位于中间容置部123的动力轮14。
第一摆件31包括连接驱动机构4的主体部311、固定于主体部311并连接驱动机构4的转轴42的转轴连接部312、固定于主体部311并铰接第二摆件32的铰接部313以及自主体部311向下方突出并连接弹性件33的第一凸耳部314。转轴4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转轴连接部312。转轴连接部312与动力轮14分别位于铰接部313的两侧。驱动机构4的转轴42转动时,第一摆件31可围绕转轴42摆动。控制系统15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摆动装置3的第一摆件31围绕转轴42摆动时,第一摆件31的铰接部313能够带动安装在第二摆件32上的动力轮14跟随第一摆件31围绕转轴42摆动,并可带动动力轮14相对箱体1上升或下降。动力轮14相对箱体1下降时,动力轮14可凸伸出第二分体12的中间容置部123外(如图11所示),该动力轮14可抵靠于地面并与辅助轮13共同支撑箱体1,辅助轮13从动于动力轮14转动,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电动驱动模式,通过动力轮14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动力轮14相对箱体1上升时,该动力轮14可收缩入第二分体12的中间容置部123内(如图12所示),并分离于地面,智能行李箱通过辅助轮13支撑于地面,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手动移动模式,通过用户推动或拉动智能行李箱移动。控制系统15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摆动装置3调整动力轮14相对地面的高度,使得智能行李箱能够方便的在电动驱动模式与手动移动模式之间切换,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参阅图9,第一凸耳部314突设于第一摆件31的下端,第二摆件32上设有相对于第一凸耳部314的第二凸耳部321。第二凸耳部321相应的突设于第二摆件32的下端。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凸耳部314和第二凸耳部321。该弹性件33采用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位于第一摆件31与第二摆件32的枢转连接处的下方。通过拉伸弹簧的拉力拉动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弹性件33亦可以采用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第一摆件31与第二摆件32的枢转连接处的上方。通过压缩弹簧的伸展力推动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此时,第一凸耳部314突设于第一摆件31的上端,第二凸耳部321相应的突设于第二摆件32的上端。
第二摆件32通过弹性件33的作用力相对第一摆件31摆动时,能够带动动力轮14相对第一摆件31摆动。动力轮14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通过弹性件33的作用力能够保持向箱体1下方摆动的状态,并可抵靠于地面。此时地面对动力轮14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可以抵消部分的弹性件33的作用力,使得安装在第二摆件32的动力轮14保持与地面的接触状态,并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推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动力轮14与地面接触时,地面可以限制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的摆动角度。当动力轮14分离于地面时,即失去了地面对动力轮14的反作用力。此时弹性件33的作用力使得第二摆件32进一步向箱体1下方摆动,动力轮14跟随第二摆件32向箱体1下方下降。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智能行李箱移动于凹凸不平的地面时,例如:动力轮14当前处于地面的凹槽时,动力轮14失去地面对动力轮14的反作用力,此时第二摆件32通过弹性件33的作用力进一步向箱体1下方摆动,促使动力轮14向箱体1下方下降并接触于地面凹槽的底面,动力轮14依然能够与地面凹槽的底面产生摩擦力并推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反之,动力轮14当前处于地面的凸面时,地面对动力轮14产生的反作用力可以使得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上方摆动,即抬升动力轮14,动力轮14依然能够与地面的凸面产生摩擦力并推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动力轮14能够及时根据地面相对动力轮14的反作用力的变化情况,向上或向下调整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的摆动角度,以协调动力轮14与地面保持接触状态,提高了智能行李箱的运行稳定性。开设于中间容置部123壁体上的开口可以提供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上下摆动时最大摆动幅度的活动空间。
第一摆件31上设有限制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的限位件315。该限位件315位于第一摆件31与第二摆件32的枢转连接处的下方,且位于拉伸弹簧的上方。该限位件315采用为一销轴,销轴固定连接于第一摆件31。当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并抵靠至限位件315时,该限位件315即可限制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的角度。该限位件315可以防止第二摆件32在拉伸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无限制的相对第一摆件31摆动,通过限制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的摆动角度,能够避免第二摆件32磕碰到开设在中间容置部123壁体上的开口而损坏第二分体12,亦能够控制动力轮14相对第一摆件31的摆动角度并保持与地面的接触状态。该限位件315还可以在控制系统15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摆动装置3带动动力轮14上升过程中,使得安装在第二摆件32上的动力轮14收缩入第二分体12的中间容置部123内时,此时因动力轮14上升而减小地面对动力轮14的反作用力,第二摆件32通过弹性件33的作用力带动动力轮14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第二摆件32逐渐靠近于限位件315,当第二摆件32抵靠至该限位件315时,该限位件315限制了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的摆动角度,控制系统15继续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摆动装置3并带动动力轮14上升,使得动力轮14能够快速的收缩入第二分体12的中间容置部123内。
本实施例中,摆动装置3上设有限制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时用以调节相对摆动角度的微调件。微调件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摆件31且用以顶抵第二摆件32的螺栓34。第二摆件32设有供螺栓34顶持的抵挡块322。第一摆件31位于转轴连接部312的下方设有配合于螺栓34的螺孔316。该抵挡块322位于枢转连接处的下方。用户通过手动拧动螺栓34相对螺孔316的螺旋深度,可以调节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的摆动角度。该微调件可以配合于安装在第一摆件31的限位件315共同限制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的摆动角度。当然用户亦可以进一步增加螺栓34相对螺孔316的螺旋深度,以减小第二摆件32相对第一摆件31向箱体1下方摆动的摆动角度。另外,智能行李箱安装有两个动力轮14时,为了消除因安装工艺导致两动力轮14的轴心线不在同一轴线上的问题,此时用户可手动调节一个或两个摆动装置3上的微调件,使得两动力轮14的轴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
本实施例中,第一摆件31的第一凸耳部314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开关35和第二限位开关36。第一限位开关35和第二限位开关36均信号连接于驱动机构4的电机。控制系统15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摆动装置3并带动动力轮14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第一凸耳部314跟随第一摆件31围绕驱动机构4的转轴42转动,当第一凸耳部314触碰到第一限位开关35或第二限位开关36时,第一限位开关35或第二限位开关36发送信号至驱动机构4的电机41,并控制驱动机构4的电机41停止转动,防止电机41发生损坏,提高驱动机构4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开关35和第二限位开关36亦可以设于第一摆件31的主体部311两侧;另外,第一限位开关35和第二限位开关36亦可以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15,通过控制系统15控制驱动机构4的电机41停止转动。
再次参阅图1及图3,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第一分体11上还设有摄像跟随模块5和超宽带无线通信跟随模块。摄像跟随模块5和超宽带无线通信跟随模块通过有线连接于安装在第二分体12的控制系统15。相较于无线连接,有线连接不受无线通讯信号强弱的影响,保证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并且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
摄像跟随模块5安装于第一分体11的前端内壁上(如图3所示)。摄像跟随模块5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连接于图像处理模块并将实时采集的目标物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通过摄像跟随模块5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15。控制系统15根据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识别信息控制两动力轮14转动,四个辅助轮13从动于两动力轮14转动。使得智能行李箱运行于路面时可以通过视觉跟随的操控方式跟随于用户移动,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两动力轮14差速转动时可实现智能行李箱转向。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物可以是使用智能行李箱的用户,亦可以是其他移动设备。其他移动设备可以为另一智能行李箱,可使得多个智能行李箱呈前后队列状一起跟随用户移动。
本实施例中,电池给摄像跟随模块5提供工作电力。摄像跟随模块5组装于箱体1的第一分体11上时,其摄像头位于箱体1的内侧。箱体1的前侧壁上设有容摄像头摄像的通孔,该通孔的位置对应于摄像头的位置,摄像头位于箱体1的内侧可以透过该通孔进行拍摄。当然摄像头亦可以嵌入于该通孔中并透过该通孔进行拍摄。箱体1的侧壁安装有位于摄像头的透明基层,摄像头可以透过该透明基层进行拍摄,透明基层亦可以防止灰尘覆盖于摄像头的镜头表面。该透明基层的材质为玻璃、亚克力或树脂光学材料。摄像跟随模块5亦可以为智能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数码像机,降低了智能行李箱的生产成本,并方便于大众使用。箱体1上安装有用以固定摄像跟随模块5的固定件。摄像头连接于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用以拍摄使用者移动的图像信息,并反馈至图像处理模块,有利于智能行李箱伴随使用者移动和转向。该智能行李箱的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模块均集成于摄像跟随模块5中。工人在组装智能行李箱的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模块时,只需要将摄像跟随模块5组装于箱体1上,即可完成摄像头的组装,组装速度快,有利于提高安装方便性。并且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模块的信号线也集成于摄像跟随模块5中,行李箱在放置物品时不会存在磕碰信号线连接头的现象。
图像处理模块包括用以识别跟随目标的形状信息的第一识别功能模块、用以识别跟随目标的形状内的颜色信息的第二识别功能模块。第一识别功能模块根据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信息识别目标物的形状信息;第二识别功能模块用于识别形状内的颜色信息。第一识别功能模块和第二识别功能模块是依功能区分,而非物理实体上的区分。换言之,第一识别功能模块、第二识别功能模块可以是同一物理实体,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物理实体。
智能行李箱开始跟随目标物之前,摄像头采集目标物的图像信息,并发送给图像处理模块。第一识别功能模块根据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信息识别目标物的形状信息,并作为形状参照信息;第二识别功能模块用于识别形状内的颜色信息,并作为颜色参照信息;智能行李箱移动时,摄像头实时采集目标物的形状信息和颜色信息,并将实时采集到的形状信息作为形状比对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同时将实时采集到的颜色信息作为颜色比对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第一识别功能模块比对形状比对信息与形状参照信息,第二识别功能模块比对颜色比对信息和颜色参照信息,当形状信息与颜色信息均一致时,控制模块控制两个动力轮14转动并跟随目标物。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模块仅识别形状信息及形状内的颜色信息,并不识别比对摄像头实时采集的背景信息,以及形状内颜色随光线变化的信息,所以可以减少识别运算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智能行李箱的跟随灵敏度。
超宽带无线通信跟随模块安装于第一分体11的前端外壁上。超宽带无线通信跟随模块包括安装于接收器6以及微处理器。用户身体上佩戴有信号标签,例如:电子手环。该信号标签发送信号,接收器6接收信号标签发送的信号。接收器6安装于第一分体11的前侧壁上(如图3所示)并将接收的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信号计算处理后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信号处理信息控制两动力轮14转动,四个辅助轮13从动于两动力轮14转动。使得智能行李箱运行于路面时可以通过超宽带无线信号跟随的操控方式跟随于用户移动,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两动力轮14差速转动时可实现智能行李箱转向。
需要说明的是:该超宽带无线信号跟随的操控方式可以辅助于上述视觉跟随的操控方式共同实现智能行李箱的移动跟随控制。智能行李箱在跟随过程中,两种跟随方式能够彼此相互弥补,避免智能行李箱的跟随信号丢失,进一步提高了智能行李箱自动跟随时的运行稳定性。当然,上述的视觉跟随和无线信号跟随亦能够独立使用。
安装于第一分体11上的电池给微处理器、接收器6提供工作电力。具体的,电池通过POE接口经过直流稳压器转化为3.3V直流电为微处理器及其他设备进行供电。微处理器采用CortexM3内核的芯片STM32F系列,32位ARM微控制器。接收器6与微处理器之间采用SPI接口进行超宽带无线信号数据通信。该实施例中,还设有存储模块,存储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于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
UWB技术是一种传输速率高(最高可达1000Mbps以上),发射功率较低,穿透能力较强并且是基于极窄脉冲的无线技术,无载波。正是这些优点,使它在室内定位领域得到了较为精确的结果。基于UWB定位算法中常采用的TDOA测距定位算法,具体为采用的是到达时间差算法,受外界因素干扰影响较小,定位误差低,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低截获能力、系统复杂度低、可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等优点,测试时定位精度达到了1CM。接收器6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标签发出的信号,将不同信号的到达时间进行处理,生成到达时间差数据包,数据包传送至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根据数据包中的数据来计算位置信息,微处理器可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出智能行李箱与用户之间的实际距离值。存储模块中存储有智能行李箱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设定阈值。微处理器将实际距离值与距离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当实际距离值大于距离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控制两动力轮14加速转动,以达到距离设定阈值;当实际距离值小于距离设定阈值时,微处理器控制两动力轮14减速转动,以达到距离设定阈值。
实施例二
参阅图13至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驱动机构4的电机41与转轴42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摆动装置3及控制系统15安装于一容置盒体内(如图13所示,其中容置盒体的盖板未示出)。电机41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是减速机和电机的集成体。有利于节省箱体的安装空间。电机41的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轴向连接于转轴42。智能行李箱安装一个动力轮14,该动力轮14对应于拉杆2一侧。转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摆动装置3,并贯穿于摆动装置3的第一摆件31向箱体侧壁方向延伸,并可转动的连接于箱体1侧壁;转轴42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电机输出轴。当然,智能行李箱安装两个动力轮14时,电机41可以采用为双向输出轴的减速电机。两电机输出轴通过转轴4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摆动装置。
本实施例中,拉杆2上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用以控制动力轮14的无线控制器。现有技术中,安装于拉杆上的控制器的信号线均通过拉杆的中空部引入至箱体内的控制系统,用户使用拉杆时,因拉杆相对箱体发生左右晃动和上下拉动的现象,信号线容易断折及其焊接头容易脱落而发生信号消失的现象。无线通信相较于在拉杆中牵引信号线的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安装方便,可以保持信号通畅,运行稳定。
无线控制器包括按键区7、连接于按键区7的触控感应模块、连接于触控感应模块的信号处理模块以及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信号连接于安装在箱体1内的控制系统15。
按键区7包括前进、后退、加速及减速等操控健。按键区7采用为弹性按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按键区7亦可以为液晶触摸屏。用户手握拉杆并通过手指按压相应操控健,触控感应模块接受操控健的按压信息并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将按压信息进行运算并形成电信号传输至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根据通信协议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15,控制系统根据电信号控制智能行李箱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的手指离开按键区7时,控制系统即时控制智能行李箱停止移动,避免智能行李箱自行移动而误碰到其他物体。该无线控制器结构简单、操控方便。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采用为超宽带无线通信模块、蓝牙无线通信模块、超声波无线通信模块或红外无线通信模块。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采用的是到达时间差算法,受外界因素干扰影响较小,具有很宽的带宽、高速的数据传输、传输功耗低、安全性能高等特点,能够实现短距离内超带宽、高速的数据传输。
蓝牙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不必借助互联网,即能实现信号的传输。
超声波无线通信采用的是超声波信号传输,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 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红外无线通信采用的是红外线信号传输,红外线又称红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质。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灵敏度高,反应快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上的动力轮、拉杆、控制系统和电池,所述电池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动力轮;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用以控制动力轮的无线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器包括按键区、连接于按键区的触控感应模块、连接于触控感应模块的信号处理模块以及连接于信号处理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区采用为弹性按键或液晶触摸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为超宽带无线通信模块、蓝牙无线通信模块、超声波无线通信模块或红外无线通信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箱还包括安装于箱体底部的辅助轮、用以控制所述动力轮升降的摆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摆动装置的驱动机构;
所述摆动装置包括第一摆件、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摆件的第二摆件、连接于第一摆件和第二摆件之间并可带动第二摆件相对第一摆件向箱体下方摆动的弹性件;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摆件连接,所述动力轮安装于第二摆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摆件与第二摆件的枢转连接处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件上设有限制第二摆件相对第一摆件向箱体下方摆动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位于所述枢转连接处的下方,且位于弹性件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上设有限制第二摆件相对第一摆件向箱体下方摆动时用以调节相对摆动角度的微调件;所述微调件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摆件且用以顶抵第二摆件的螺栓,所述第二摆件设有供所述螺栓顶持的抵挡块,该抵挡块位于所述枢转连接处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电机输出轴,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摆件;所述第一摆件可围绕转轴摆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件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主体部、固定于主体部并连接所述转轴的转轴连接部、固定于主体部并铰接第二摆件的铰接部以及自主体部向下方突出并连接弹性件的凸耳部,所述铰接部可围绕转轴连接部摆动。
CN201810895866.1A 2018-06-22 2018-08-08 智能行李箱 Pending CN108741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5866.1A CN108741524A (zh) 2018-08-08 2018-08-08 智能行李箱
US16/449,688 US11857050B2 (en) 2018-06-22 2019-06-24 Smart luggage cas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n assisting luggage case
EP19182002.6A EP3598918B1 (en) 2018-06-22 2019-06-24 A smart luggage cas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n assisting luggage c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5866.1A CN108741524A (zh) 2018-08-08 2018-08-08 智能行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1524A true CN108741524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6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5866.1A Pending CN108741524A (zh) 2018-06-22 2018-08-08 智能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415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9741A (zh) * 2018-08-08 2018-10-19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111436189A (zh) * 2019-06-11 2020-07-21 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自驱式系统
CN113040487A (zh) * 2021-03-22 2021-06-29 南华大学 智能行李箱及其自动跟随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52734U (zh) * 2014-02-25 2014-11-26 狄生林平面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车型行李箱
CN205757767U (zh) * 2016-05-17 2016-12-0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载人的电动行李箱
CN106418998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制动方法、装置及旅行箱
WO2017067107A1 (zh) * 2015-10-21 2017-04-27 上海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动升降轮机构、智能行李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98320A (zh) * 2017-06-13 2017-09-26 合肥远科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移动的手拉箱包
CN108143065A (zh) * 2017-12-23 2018-06-12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108669741A (zh) * 2018-08-08 2018-10-19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209359830U (zh) * 2018-08-08 2019-09-10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209359829U (zh) * 2018-08-08 2019-09-10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52734U (zh) * 2014-02-25 2014-11-26 狄生林平面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车型行李箱
WO2017067107A1 (zh) * 2015-10-21 2017-04-27 上海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动升降轮机构、智能行李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5757767U (zh) * 2016-05-17 2016-12-0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载人的电动行李箱
CN106418998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制动方法、装置及旅行箱
CN107198320A (zh) * 2017-06-13 2017-09-26 合肥远科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移动的手拉箱包
CN108143065A (zh) * 2017-12-23 2018-06-12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108669741A (zh) * 2018-08-08 2018-10-19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209359830U (zh) * 2018-08-08 2019-09-10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209359829U (zh) * 2018-08-08 2019-09-10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9741A (zh) * 2018-08-08 2018-10-19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111436189A (zh) * 2019-06-11 2020-07-21 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自驱式系统
WO2020248109A1 (en) * 2019-06-11 2020-12-17 Lingdo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elf-driving systems
CN111436189B (zh) * 2019-06-11 2021-12-10 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自驱式系统
US11625046B2 (en) 2019-06-11 2023-04-11 Lingdo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elf-driving systems
CN113040487A (zh) * 2021-03-22 2021-06-29 南华大学 智能行李箱及其自动跟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41524A (zh) 智能行李箱
CN108669741A (zh) 智能行李箱
EP3281681A1 (en) Spherical mobile robot with shifting weight steering
US9539723B2 (en) Accessory robot for mobile device
CN209359829U (zh) 智能行李箱
CN209359830U (zh) 智能行李箱
CN107713230A (zh) 一种智能跟随代步箱包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59868U (zh) 激光遥控系统及其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US11857050B2 (en) Smart luggage cas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n assisting luggage case
KR20200015877A (ko) 이동 로봇 및 그 제어방법
TWM606669U (zh) 人體三維掃描裝置
CN201932254U (zh) 使用从动轮探测其运动状态的移动机器人
CN205384508U (zh) 全方位智能跟随高尔夫球车
CN102556193A (zh) 一种连续跳跃的弹跳机器人
CN105129102A (zh) 旋转式航测和空气质量采集于一体的无人机
CN116234751A (zh) 无人飞行器的系统和结构
CN209063106U (zh) 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图书盘点机器人
CN207282003U (zh) 无人机的智能控制手环及无人机系统
KR20230133592A (ko) 로봇
CN206436236U (zh) 躯体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N203552459U (zh) 激光遥控系统
CN105729485B (zh) 一种服务用机器人
CN209795696U (zh) 一种自平衡移动机器人
CN211166674U (zh) 一种智能跟随机器人
CN208305075U (zh) 一种递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