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3065A - 智能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智能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3065A
CN108143065A CN201711411329.7A CN201711411329A CN108143065A CN 108143065 A CN108143065 A CN 108143065A CN 201711411329 A CN201711411329 A CN 201711411329A CN 108143065 A CN108143065 A CN 108143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wheel
babinet
shaft
fixed body
luggag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113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OB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113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430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43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30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A45C5/141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the rolling means being formed by the trunk itself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5/00Purses, bags, luggage or other receptacles covered by groups A45C1/00 - A45C11/00,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o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A45C2005/142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with spherical rolling means, e.g. ball cast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底部的辅助轮及动力轮模块,所述动力轮模块包括可升降的动力轮。本发明的可升降动力轮可以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当动力轮凸伸出箱体外时,辅助轮从动于动力轮并一起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非手动移动模式;当动力轮收缩入箱体内时,智能行李箱通过辅助轮支撑于地面,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拖动或推动智能行李箱移动,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手动移动模式。使用者通过调整可升降动力轮的高度,可以任意选择两种移动模式中的一种移动模式移动智能行李箱。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箱具有手动移动模式和非手动移动模式的优点。

Description

智能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升降动力轮的智能行李箱。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中通常有两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通过手动移动方式的普通行李箱或者是通过电力移动方式的电动行李箱。普通行李箱通过拖动拉杆使得行李箱移动,不具备自动移动的功能。电动行李箱仅通过电动轮驱动行李箱移动,通常不支持人力推拉。消费者希望有一种既可以通过手动拖动行李箱移动,又能通过电力驱动行李箱移动的行李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升降动力轮的智能行李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底部的辅助轮及动力轮模块,所述动力轮模块包括可升降的动力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智能行李箱包括安装于行李箱箱体底部的辅助轮以及可以带动辅助轮一起转动的动力轮模块。该动力轮模块的可升降动力轮可以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当动力轮凸伸出箱体外时,辅助轮从动于动力轮并一起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非手动移动模式;当动力轮收缩入箱体内时,智能行李箱通过辅助轮支撑于地面,使用者可以方便的通过拉杆拖动或推动智能行李箱移动,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手动移动模式,方便使用者推拉。
优选的,所述动力轮模块包括固定于箱体内的固定体、安装于固定体上的动力轮升降组件,所述动力轮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固定体上的转轴、连接于转轴上的连杆及能够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施力件,所述动力轮安装于连杆上,所述固定体设有容动力轮贯穿的第一开口,所述箱体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且容动力轮贯穿的第二开口,所述施力件能够带动动力轮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动力轮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固定于箱体内的第一固定体、安装于第一固定体上的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一固定体上的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连杆、安装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动力轮及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施力件;所述第二模块包括固定于箱体内的第二固定体、安装于第二固定体上的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二固定体上的第二转轴、连接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连杆、安装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动力轮及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施力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施力件及第二施力件为分别位于箱体两外侧的第一旋动件及第二旋动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固定体设有与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一旋入定位槽及第一旋出定位槽;所述第二固定体设有与第二定位件配合的第二旋入定位槽及第二旋出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旋动件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第一手按部、可沿第一转轴滑动的第一滑体部及凸伸出第一转轴用以与第一旋入定位槽及第一旋出定位槽配合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滑体部与第一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二旋动件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第二手按部、可沿第二转轴滑动的第二滑体部及凸伸出第二转轴用以与第二旋入定位槽及第二旋出定位槽配合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滑体部与第二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智能行李箱包括拉杆底座,所述拉杆底座包括连接拉杆的承接体、自承接体延伸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或第二固定体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固定体及第二固定体,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固定体上、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固定体上;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动力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连接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动力轮及连接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动力轮。
优选的,所述施力件为位于箱体外侧的旋动件。
优选的,所述转轴设有定位件,所述第一固定体设有与所述定位件配合的旋入定位槽及旋出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贯穿所述旋动件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手按部、可沿转轴滑动的滑体部及凸伸出转轴用以与旋入定位槽及旋出定位槽配合的挡片;所述滑体部与转轴之间安装有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智能行李箱包括拉杆底座,所述拉杆底座包括连接拉杆的承接体、自承接体延伸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或第二固定体上。
优选的,所述施力件包括拉安装于箱体上的旋扭、一端连接于旋钮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的拉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智能行李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智能行李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动力轮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固定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动力轮升降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动力轮升降组件中各个配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动力轮模块中定位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旋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旋动件的A-A向的剖视图;
图10a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固定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0b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固定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1a为实施例一的第二固定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1b为实施例一的第二固定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的拉杆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的智能行李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14a为实施例二的第一固定体连接第二固定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4b为实施例二的第一固定体连接第二固定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的智能行李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16a为实施例三的第一固定体连接第二固定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6b为实施例三的第一固定体连接第二固定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安装于箱体1上的拉杆2、安装于箱体1底部的四个辅助轮10和动力轮模块3、安装于箱体1内部的用以安装控制系统的电机控制盒11、安装于箱体1内部的摄像模块12和电源13。动力轮模块3包括用以电力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的动力轮53。动力轮53可配合四个辅助轮10共同支撑智能行李箱;亦可以带动四个辅助轮10转动使得智能行李箱移动。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动力轮53转动。摄像模块12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摄像模块12包括能够透过箱体1摄像的摄像头14及连接摄像头14的图像处理模块。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2拖动或推动智能行李箱移动;使用者亦可以在四个辅助轮10均着地时平推智能行李箱移动;当然智能行李箱伴随使用者并位于使用者的前方或后方时,智能行李箱亦可以通过由摄像头14拍摄的有关使用者移动的图像信息,经图像处理模块信息处理后传送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驱动动力轮53转动,四个辅助轮10从动于动力轮53转动,使得智能行李箱在使用者的前方或后方,自动伴随使用者进行相应的移动和转向。
参阅图2至图7, 动力轮模块3包括固定于箱体1内的固定体4、安装于固定体4上的动力轮升降组件5。该固定体4为一设有开口的容置盒体,容置盒体的内部设有用以安装动力轮升降组件5的支撑体41。动力轮升降组件5包括安装于固定体4上的转轴51、连接于转轴51上的连杆52、安装于连杆52上的动力轮53及能够带动转轴51转动的施力件。该支撑体41自固定体4的底部向上凸出延伸,其延伸部自固定体4的外侧至内侧依次设有转轴定位部411、挡片换位部412和转轴连接部413。转轴连接部413、固定体4的侧壁和箱体1侧壁均开设有位于同一轴线的轴孔414。动力轮升降组件5的转轴51配合连接于该轴孔414,转轴51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开设在转轴连接部413和箱体1侧壁上的轴孔414。连杆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凸出于转轴连接部413的转轴51,另一端通过轮轴安装动力轮53。施力件固定连接于凸出于箱体1侧壁的转轴51。使用者手动扳动施力件,使得转轴51旋转,进而使得固定连接于连杆52上的动力轮53跟随转轴51作同方向旋转,动力轮53可以相对于转轴51上下摆动,即动力轮53相对于箱体1可上下升降。扳动施力件可以使得动力轮53与地面接触、亦可以远离于地面。
固定体4设有容动力轮53贯穿的第一开口415和容连杆52的轮轴安装端贯穿的第三开口416,第一开口415和第三开口416相互连通。箱体1设有与第一开口415相对且容动力轮53贯穿的第二开口(图中未示出)、与第三开口416相对且容连杆52的轮轴安装端贯穿的第四开口(图中未示出),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亦相互连通。施力件带动动力轮53上下摆动时,该动力轮53能够穿过第一开口415及第二开口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相应的连杆52的轮轴安装端可跟随动力轮53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在箱体1底部的四个辅助轮10因规格较小使得箱体1底部离地间距较小时,固定体4可以只设有容动力轮53贯穿的第一开口415,相应的箱体1亦可以只设有与第一开口415相对且容动力轮53贯穿的第二开口。此时连杆52的轮轴安装端不能跟随动力轮53凸伸出箱体外,只需要动力轮53的部分轮廓凸伸出箱体外即可。当动力轮53凸伸出箱体外时,控制系统可驱动该动力轮53转动,动力轮53带动四个辅助轮10转动使得智能行李箱移动。有利于智能行李箱自动伴随使用者移动。当动力轮53收缩入箱体内时,智能行李箱依靠四个辅助轮10支撑于地面,有利于使用者拖动或推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箱体1内可安装有平衡模块;动力轮53接触地面时,可以使得四个辅助轮10均分离于地面,此时智能行李箱可以作为平衡车使用。
参阅图1以及图7至图9,施力件为位于箱体1外侧的一旋动件54。旋动件54包括套接于转轴51的轴套541、自轴套541的部分外周面向径向方向凸出的手持旋转柄542、固定连接于轴套541端面的限位板543、自限位板543的部分外周面向径向方向凸出的转柄加强力臂544。转柄加强力臂544固定贴合于手持旋转柄542,转柄加强力臂544的长度大于手持旋转柄542的长度。轴套541与转轴5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箱体1上与转轴51连接的侧壁凹设一圆形沉孔15。该圆形沉孔15以转轴51的轴心为圆心,以手持旋转柄542的长度为半径。该圆形沉孔15的深度等于轴套541的宽度。手持旋转柄542安装于圆形沉孔15中,可以减少轴套541和手持旋转柄542外露于箱体1外侧的长度,以减少轴套541和手持旋转柄542磕碰于箱体1外侧的其他物体的磕碰概率;亦能提高箱体1的美观性。转柄加强力臂544超出手持旋转柄542的部分贴近于箱体1外壁,并位于圆形沉孔15的外周,方便于使用者扳动旋动件54。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以根据动力轮53围绕转轴51转动的摆动角度,确定扳动旋动件54的旋转角度范围,箱体1上与转轴51连接的侧壁在该旋转角度范围内凹设一扇形沉孔。该扇形沉孔以转轴51的轴心为圆心,以手持旋转柄542的长度为半径。
参阅图6及图7,转轴51安装有可以限制转轴51旋转角度的定位件55。转轴51为一空芯轴,定位件55可滑动连接于转轴51的空芯轴孔内。定位件55包括贯穿旋动件54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手按部551、可沿转轴51轴向滑动的滑体部552及凸伸出转轴51外周用以限制转轴51旋转角度的挡片553。转轴51上设有容挡片553伸出的容置槽511,容置槽511于转轴51上轴向延伸。挡片553自滑体部552凸出并贯穿容置槽511。定位件55的滑体部552相对于转轴51轴向滑动时,挡片553可以跟随滑体部552一起滑动。挡片553可沿容置槽511中轴向滑动,并由支撑体41的转轴定位部411滑动至支撑体41的挡片换位部412。支撑体41的转轴定位部411设有与定位件55的挡片553配合的旋入定位槽4111及旋出定位槽4112,旋入定位槽4111及旋出定位槽4112的两槽口均轴向设置。旋入定位槽4111和旋出定位槽4112分别限制动力轮53收缩入箱体内和凸伸出箱体外的摆动角度。支撑体41的挡片换位部412为一可以容挡片553围绕转轴51自由转动的中空空间。定位件55的挡片553滑动至挡片换位部412时,扳动旋动件54使得转轴51旋转,定位件55的挡片553跟随转轴51一起旋转,可以将挡片553旋转至旋入定位槽4111或旋出定位槽4112的对应位置角度。当挡片553位于旋出定位槽4112时,动力轮53凸伸出箱体外并和四个辅助轮10均与地面接触,各个接触点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动力轮53带动四个辅助轮10转动并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当挡片553位于旋入定位槽4111时,动力轮53收缩入箱体内,可以防止动力轮53与地面接触。
参阅图6至图9,定位件55的手按部551和滑体部552固定连接。手按部551为一凸伸出箱体1外侧的第一圆柱体。滑体部552为一与转轴51的空芯轴孔配合的第二圆柱体。手按部551的直径小于滑体部552的直径。旋动件54的限位板543的端面开设有配合连接手按部551的连接孔545,该连接孔545的直径亦小于滑体部552的直径,旋动件54通过限位板543可以限制滑体部552凸出于箱体1外侧。滑体部552与转轴51之间安装有弹性件56。弹性件56为弹簧,弹簧安装于转轴51的空芯轴孔内,其一端连接于定位件55的滑体部552,另一端连接于转轴51。转轴51上连接有弹簧的部位设有限位块512,可以方便于安装弹簧。定位件55通过弹簧的伸展力可以使得滑体部552向支撑体41的转轴定位部411方向滑动,以便于挡片553滑动至旋入定位槽4111或旋出定位槽4112内,并防止挡片553脱离于旋入定位槽4111或旋出定位槽4112;同时使得手按部551保持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状态。
使用者扳动旋动件54并配合按动定位件55的手按部551,可以使得动力轮53处于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或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当动力轮53由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转换至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时,使用者首先用力按压手按部551,使得定位件55克服弹簧的伸展力,定位件55的挡片553脱离于旋出定位槽4112,并滑动至支撑体41的挡片换位部412;再次扳动旋动件54,使得挡片553围绕转轴51旋转至旋入定位槽4111的对应位置的角度;然后使用者逐渐减小施加于手按部551的按压力,并小于弹簧的伸展力,定位件55的挡片553通过弹簧的伸展力滑动至旋入定位槽4111内,此时即可完成将动力轮53切换至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反之,当动力轮53由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转换至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时,使用者首先用力按压手按部551,使得定位件55克服弹簧的伸展力,定位件55的挡片553脱离于旋入定位槽4111,并滑动至支撑体41的挡片换位部412;再次反向扳动旋动件54,使得挡片553围绕转轴51旋转至旋出定位槽4112的对应位置的角度;然后使用者逐渐减小施加于手按部551的按压力,并小于弹簧的伸展力,定位件55的挡片553通过弹簧的伸展力滑动至旋出定位槽4112内,此时即可完成将动力轮53切换至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动力轮53凸伸出箱体外时,辅助轮10从动于动力轮53并一起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非手动移动模式;当动力轮53收缩入箱体内时,智能行李箱通过辅助轮10支撑于地面,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2拖动或推动智能行李箱移动,此时智能行李箱处于手动移动模式。使用者通过调整可升降动力轮的高度,可以任意选择两种移动模式中的一种移动模式移动智能行李箱。提高了智能行李箱的使用体验。
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安装有旋动件54的箱体1外壁标记有第一刻度线16和第二刻度线17。第一刻度线16和第二刻度线17为旋动件54的手持旋转柄542的两种扳动角度的位置线。第一刻度线16和第二刻度线17分别对应于动力轮53在两种状态下的转轴51的两种旋转角度。第一刻度线16对应于动力轮53处于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第二刻度线17对应于动力轮53处于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使用者在切换动力轮53的两种状态时,只需要观察旋动件54上面的刻度线是否对应于第一刻度线16或第二刻度线17,简单实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以在支撑体41的挡片换位部412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定位件55的挡片553位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动力轮53在两种状态下的转轴51的两种旋转角度。第一挡块的位置对应于动力轮53处于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第二挡块的位置对应于动力轮53处于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使用者在切换动力轮53的两种状态时,只需要在挡片553滑动至挡片换位部412时,通过扳动旋动件54,挡片553接触至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后无法旋转时,逐渐松开手按部551,即可完成动力轮53的两种状态的切换。无需观察,方便实用。
参阅图2、图10a、图10b、图11 a及图11 b,本实施例中,动力轮模块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模块3a及第二模块3b。第一模块3a及第二模块3b分别安装于箱体1底部的左侧和右侧,第一模块3a及第二模块3b对称布置。
第一模块3a包括固定于箱体1内左侧的第一固定体4a、安装于第一固定体4a上的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5a。第一固定体4a的内部设有用以安装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5a的第一支撑体41a。第一支撑体41a的延伸部设有第一转轴定位部411a、第一挡片换位部412a和第一转轴连接部413a。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5a包括安装于第一固定体4a的第一支撑体41a上的第一转轴51a、连接于第一转轴51a上的第一连杆52a、安装于第一连杆52a上的第一动力轮53a及能够带动第一转轴51a转动的第一施力件。第一施力件为位于箱体1外侧的第一旋动件54a。第一旋动件54a套接于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第一转轴51a上。第一固定体4a设有容第一动力轮53a贯穿的第一开口415,箱体1设有与第一开口415相对且容第一动力轮53a贯穿的第二开口。扳动第一旋动件54a能够带动第一动力轮53a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第一转轴51a上设有第一定位件55a,第一支撑体41a的第一转轴定位部411a设有与第一定位件55a配合的第一旋入定位槽及第一旋出定位槽。第一定位件55a包括贯穿第一旋动件54a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第一手按部551a、可沿第一转轴51a滑动的第一滑体部及凸伸出第一转轴51a用以与第一旋入定位槽及第一旋出定位槽配合的第一挡片。第一转轴51a上设有容第一挡片伸出的第一容置槽,第一挡片自第一滑体部凸出并贯穿第一容置槽。第一滑体部与第一转轴51a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为一弹簧。第一定位件55a通过弹簧的伸展力向第一支撑体41a的第一转轴定位部411a方向滑动,以便于第一定位件55a的第一挡片滑动至第一旋入定位槽或第一旋出定位槽内,并防止第一挡片脱离于第一旋入定位槽或第一旋出定位槽。当第一挡片位于第一旋出定位槽时,第一动力轮53a凸伸出箱体外并和四个辅助轮10均与地面接触,各个接触点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第一动力轮53a带动四个辅助轮10转动并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当第一挡片位于第一旋入定位槽时,第一动力轮53a收缩入箱体内,可以防止第一动力轮53a与地面接触。
第二模块3b包括固定于箱体1内右侧的第二固定体4b、安装于第二固定体4b上的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5b。第二固定体4b的内部设有用以安装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5b的第二支撑体41b。第二支撑体41b的延伸部设有第二转轴定位部411b、第二挡片换位部412b和第二转轴连接部413b。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5b包括安装于第二固定体4b的第二支撑体41b上的第二转轴51b、连接于第二转轴51b上的第二连杆52b、安装于第二连杆52b上的第二动力轮53b及能够带动第二转轴51b转动的第二施力件。第二施力件为位于箱体1外侧的第二旋动件54b。第二旋动件54b套接于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第二转轴51b上。第二固定体4b设有容第二动力轮53b贯穿的第一开口415,箱体1设有与第一开口415相对且容第二动力轮53b贯穿的第二开口。扳动第二旋动件54b能够带动第二动力轮53b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第二转轴51b上设有第二定位件55b,第二支撑体41b的第二转轴定位部411b设有与第二定位件55b配合的第二旋入定位槽及第二旋出定位槽。第二定位件55b包括贯穿第二旋动件54b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第二手按部551b、可沿第二转轴51b滑动的第二滑体部及凸伸出第二转轴51b用以与第二旋入定位槽及第二旋出定位槽配合的第二挡片。第二转轴51b上设有容第二挡片伸出的第二容置槽,第二挡片自第二滑体部凸出并贯穿第二容置槽。第二滑体部与第二转轴51b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为一弹簧。第二定位件55b通过弹簧的伸展力向第二支撑体41b的第二转轴定位部411b方向滑动,以便于第二定位件55b的第二挡片滑动至第二旋入定位槽或第二旋出定位槽内,并防止第二挡片脱离于第二旋入定位槽或第二旋出定位槽。当第二挡片位于第二旋出定位槽时,第二动力轮53b凸伸出箱体外并和四个辅助轮10均与地面接触,各个接触点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第二动力轮53b带动四个辅助轮10转动并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当第二挡片位于第二旋入定位槽时,第二动力轮53b收缩入箱体内,可以防止第二动力轮53b与地面接触。
两个动力轮53在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和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之间切换时,使用者首先同时按动凸伸出箱体1两侧的两个手按部,然后扳动箱体1两侧的两个旋动件使得第一转轴51a和第二转轴51b同向旋转,再松动两个手按部即可。本实施例中亦可以仅采用一个动力轮53,即箱体1内只安装一个动力轮模块;亦可以在第一固定体4a和第二固定体4b的外围安装一个包围层,防止灰尘从两个固定体之间渗透进箱体1内部,污染放置在箱体1内部的物品。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动力轮模块中的第一转轴51a和第二转轴51b可以固定连接,以方便于使用者在扳动两个旋动件时,第一转轴51a和第二转轴51b保持同步旋转。
参阅图12,智能行李箱包括安装拉杆2的拉杆底座6。拉杆底座6包括连接拉杆2的承接体61、自承接体61向第一固定体4a方向延伸的固定部62、连接承接体61及固定部62的连接体63。连接体63呈弧形状,以缓冲由箱体1底部传递至拉杆2的反作用力。连接体63自承接体61向下倾斜延伸至第一固定体4a的上方,使得拉杆底座6的固定部62叠合于第一固定体4a的上端面,该固定部62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体4a。当然拉杆底座6的固定部62亦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体4b。连接体上开设有缺口64,可以节省材料加工成本,并有利于模具加工设计。
本实施例中,承接体61包括两拉杆插置座65及位于两拉杆插置座65之间的收容槽。拉杆2包括分别插置于两拉杆插置座65上的两支杆2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杆21的数量亦可以为一个或为三个以上,支杆21的数量取决于行李箱的规格大小。支杆21为多级可伸缩的空芯杆,并自箱体1内部延伸至箱体1外部,方便于使用者抓握拉杆2。每一拉杆插置座65包括一支撑底板651、自支撑底板651端面向支杆21方向凸出并伸入于支杆21内部的第一凸出块652、自支撑底板651端面向支杆21方向凸出并环绕于支杆21外周的第二凸出块653。第一凸出块652的外周的横截面匹配于支杆21的内周的横截面。第一凸出块652与第二凸出块653之间设有若干用以顶持支杆21外周的加强筋654。支杆21插置于第一凸出块652与若干加强筋654之间,可使得支杆21与拉杆底座6相固定。拉杆插置座65的螺钉固定孔位于第二凸出块653上,螺钉贯穿轮轴固定件的第五固定部和第二凸出块653的螺钉固定孔,并顶持于支杆21侧面,进一步使得支杆21固定连接于拉杆底座6。
请再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智能行李箱的电机控制盒11设置于两支杆21之间,有效的利用了箱体1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箱体1放置更多的行李。电机控制盒11包括盒体、盒盖、设于盒体上的盒体固定部112。盒体贴合于箱体1内壁,并通过螺钉固定于箱体1内壁上。盒体固定部112位于拉杆底座6的收容槽内并固定连接于拉杆底座6的承接体61。进一步提高了电机控制盒11的安装牢固性,减少电机控制盒11在智能行李箱移动于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发生松动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摄像模块12组装于箱体1上时,其摄像头14位于箱体1的内侧。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容摄像头14摄像的通孔,该通孔的位置对应于摄像头14的位置,摄像头14位于箱体1的内侧可以透过该通孔进行拍摄。当然摄像头14亦可以嵌入于该通孔中并透过该通孔进行拍摄。箱体1的侧壁安装有位于摄像头14的透明基层,摄像头14可以透过该透明基层进行拍摄,透明基层亦可以防止灰尘覆盖于摄像头14的镜头表面。该透明基层的材质为玻璃、亚克力或树脂光学材料。摄像模块12亦可以为智能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数码像机,降低了智能行李箱的生产成本,并方便于大众使用。箱体1上安装有用以固定摄像模块12的固定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摄像模块12可以固定连接于电机控制盒11,亦可以组装于电机控制盒11的内部,提高了摄像模块12的安装牢固性。摄像头14连接于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14用以拍摄使用者移动的图像信息,并反馈至图像处理模块,有利于智能行李箱伴随使用者移动和转向。该智能行李箱的摄像头14和图像处理模块均集成于摄像模块12中。工人在组装智能行李箱的摄像头14和图像处理模块时,只需要将摄像模块12组装于箱体1上,即可完成摄像头14的组装,组装速度快,有利于提高安装方便性。并且摄像头14和图像处理模块的信号线也集成于摄像模块12中,行李箱在放置物品时不会存在磕碰信号线连接头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摄像模块12和电源13安装于拉杆2的侧边并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壁上。摄像头14的摄像方向对应于两动力轮53的行进方向。当然摄像模块12和电源13亦可以安装于拉杆2的两支杆21之间。
两动力轮53均为轮毂电机车轮。控制系统与两轮毂电机车轮信号连接,实现智能行李箱的前进、后退和转向的操作。采用轮毂电机车轮的驱动结构相较于电机结合减速机、差速器的驱动结构,体积较小方便于安装在动力轮模块3中,仅占用箱体1内部的较小空间。箱体1的外壁凹设有分别用以安装四个辅助轮10的四个容置槽511,提高了智能行李箱的美观性。四个辅助轮10分别位于箱体1下方的四角处。智能行李箱伴随使用者并位于使用者的前方或后方移动时,四个辅助轮10从动于两动力轮53,共同转动使得智能行李箱移动。本实施例中,辅助轮10采用为万向轮。
实施例二
参阅图13、图14a及图14b,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固定体74a和第二固定体74b仅采用一个转轴71连接,并通过该转轴71连接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箱体外侧仅安装一个旋动件73,扳动该旋动件73可以使得转轴71旋转。
本实施例中,动力轮模块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模块7a及第二模块7b。第一模块7a及第二模块7b分别安装于箱体底部的右侧和左侧。
第一模块7a包括固定于箱体内右侧的第一固定体74a、安装于第一固定体74a上的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75a。第一固定体74a的内部设有用以安装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75a的第一支撑体76a。第一支撑体76a的延伸部设有转轴定位部、挡片换位部和第一转轴连接部。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75a包括安装于第一固定体74a的第一支撑体76a上的转轴71、连接于转轴71上的第一连杆、安装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动力轮72a及能够带动转轴转动的施力件。施力件为位于箱体外侧的旋动件73。旋动件73套接于凸伸出箱体外侧的转轴71上。转轴71上设有定位件,第一支撑体76a的转轴定位部设有与定位件配合的旋入定位槽及旋出定位槽。定位件包括贯穿旋动件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手按部77、可沿转轴滑动的滑体部及凸伸出转轴用以与旋入定位槽及旋出定位槽配合的挡片。转轴上设有容挡片伸出的容置槽,挡片自滑体部凸出并贯穿容置槽。
第二模块7b包括固定于箱体内左侧的第二固定体74b、安装于第二固定体74b上的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75b。第二固定体74b的内部设有用以安装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75b的第二支撑体76b。安装于第一固定体74a上的转轴71延伸至第二固定体74b上,转轴71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固定体74a上、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固定体74b上。第二支撑体76b的延伸部设有第二转轴连接部,延伸至第二固定体74b的转轴延伸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部安装于第二固定体74b上。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75b包括连接于转轴延伸端的第二连杆、安装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动力轮72b。
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均固定连接于转轴71,扳动旋动件73可以使得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同时上下升降。第一固定体74a和第二固定体74b分别设有容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贯穿的两第一开口,箱体设有与两第一开口相对且容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贯穿的两第二开口。扳动旋动件能够同时带动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
定位件的滑体部与转轴之间安装有弹性件,弹性件为一弹簧。定位件通过弹簧的伸展力向第一支撑体76a的转轴定位部方向滑动,以便于定位件的挡片滑动至旋入定位槽或旋出定位槽内,并防止挡片脱离于旋入定位槽或旋出定位槽。当挡片位于旋出定位槽时,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均凸伸出箱体外并和四个辅助轮均与地面接触,各个接触点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带动四个辅助轮转动并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当挡片位于旋入定位槽时,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均收缩入箱体内,可以防止第一动力轮72a和第二动力轮72b与地面接触。
两个动力轮在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和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之间切换时,使用者首先按动凸伸出箱体外侧的手按部77,然后扳动旋动件73使得转轴71旋转,再松动手按部77即可。
实施例三
参阅图15、图16a及图16b,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施力件8通过一拉件81带动转轴91转动。
本实施例中,动力轮模块9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模块9a及第二模块9b。第一模块9a及第二模块9b分别安装于箱体底部的右侧和左侧。
第一模块9a包括固定于箱体1内右侧的第一固定体92a、安装于第一固定体92a上的第一动力轮95a升降组件93a。第一固定体92a的内部设有用以安装第一动力轮95a升降组件93a的第一支撑体94a。第一支撑体94a的延伸部设有第一转轴连接部。第一动力轮95a升降组件93a包括安装于第一固定体92a的第一支撑体94a上的转轴91、连接于转轴91上的第一连杆、安装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动力轮95a及能够带动转轴91转动的施力件8。
第二模块9b包括固定于箱体内左侧的第二固定体92b、安装于第二固定体92b上的第二动力轮95b升降组件93b。第二固定体92b的内部设有用以安装第二动力轮95b升降组件93b的第二支撑体94b。安装于第一固定体92a上的转轴91延伸至第二固定体92b上,转轴91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固定体92a上、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固定体92b上。第二支撑体94b的延伸部设有第二转轴连接部,延伸至第二固定体92b的转轴延伸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部安装于第二固定体92b上。第二动力轮95b升降组件93b包括连接于转轴延伸端的第二连杆、安装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动力轮95b。
施力件8包括拉安装于箱体1上的旋扭82、一端连接于旋钮82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杆上的拉件81。拉件81的另一端亦可以连接于第二连杆上。该拉件81为金属杆。使用者扭动旋扭82,旋扭82的扭力传递至拉件81,变化为拉件81的拉力,施力件8通过拉件81的拉力使得转轴91转动。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均固定连接于转轴91,扭动旋扭82可以使得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同时上下升降。箱体1上设有限制旋扭82旋转的卡位件(图中未示出),使得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能够保持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或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
第一固定体92a和第二固定体92b分别设有容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贯穿的两第一开口,箱体1设有与两第一开口相对且容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贯穿的两第二开口。扭动旋扭82能够同时带动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
当松动旋扭82时拉件81向下位移,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均凸伸出箱体外并和四个辅助轮均与地面接触,各个接触点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带动四个辅助轮转动并驱动智能行李箱移动;当旋紧旋扭82时拉件81向上位移,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均收缩入箱体内,可以防止第一动力轮95a和第二动力轮95b与地面接触。
两个动力轮在凸伸出箱体外的状态和收缩入箱体内的状态之间切换时,使用者首先松动卡持于旋扭82的卡位件,然后旋紧或松动旋扭82,再将卡位件卡持于旋扭82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3)

1.一种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底部的辅助轮及动力轮模块,所述动力轮模块包括可升降的动力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模块包括固定于箱体内的固定体、安装于固定体上的动力轮升降组件,所述动力轮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固定体上的转轴、连接于转轴上的连杆及能够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施力件,所述动力轮安装于连杆上,所述固定体设有容动力轮贯穿的第一开口,所述箱体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且容动力轮贯穿的第二开口,所述施力件能够带动动力轮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凸伸出箱体外或收缩入箱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
所述第一模块包括固定于箱体内的第一固定体、安装于第一固定体上的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动力轮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一固定体上的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连杆、安装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动力轮及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施力件;
所述第二模块包括固定于箱体内的第二固定体、安装于第二固定体上的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动力轮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二固定体上的第二转轴、连接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连杆、安装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动力轮及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施力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件及第二施力件为分别位于箱体两外侧的第一旋动件及第二旋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固定体设有与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一旋入定位槽及第一旋出定位槽;
所述第二固定体设有与第二定位件配合的第二旋入定位槽及第二旋出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旋动件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第一手按部、可沿第一转轴滑动的第一滑体部及凸伸出第一转轴用以与第一旋入定位槽及第一旋出定位槽配合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滑体部与第一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二旋动件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第二手按部、可沿第二转轴滑动的第二滑体部及凸伸出第二转轴用以与第二旋入定位槽及第二旋出定位槽配合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滑体部与第二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箱包括拉杆底座,所述拉杆底座包括连接拉杆的承接体、自承接体延伸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或第二固定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固定体及第二固定体,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固定体上、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固定体上;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动力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连接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动力轮及连接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动力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件为位于箱体外侧的旋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定位件,所述第一固定体设有与所述定位件配合的旋入定位槽及旋出定位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贯穿所述旋动件且凸伸出箱体外侧的手按部、可沿转轴滑动的滑体部及凸伸出转轴用以与旋入定位槽及旋出定位槽配合的挡片;所述滑体部与转轴之间安装有弹性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箱包括拉杆底座,所述拉杆底座包括连接拉杆的承接体、自承接体延伸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或第二固定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件包括拉安装于箱体上的旋扭、一端连接于旋钮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的拉件。
CN201711411329.7A 2017-12-23 2017-12-23 智能行李箱 Pending CN1081430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1329.7A CN108143065A (zh) 2017-12-23 2017-12-23 智能行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1329.7A CN108143065A (zh) 2017-12-23 2017-12-23 智能行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3065A true CN108143065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6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11329.7A Pending CN108143065A (zh) 2017-12-23 2017-12-23 智能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4306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9741A (zh) * 2018-08-08 2018-10-19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108741524A (zh) * 2018-08-08 2018-11-06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110341379A (zh) * 2019-07-22 2019-10-18 衢州东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万向轮
EP3598918A3 (en) * 2018-06-22 2020-04-08 Changzhou Airwheel Technology Co., Ltd. A smart luggage cas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n assisting luggage case
CN111631499A (zh) * 2020-07-01 2020-09-08 郝正伟 一种便捷式行李箱
CN114287720A (zh) * 2021-12-31 2022-04-08 苏州德锐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轴位置可调的滚轮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52734U (zh) * 2014-02-25 2014-11-26 狄生林平面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车型行李箱
CN204742931U (zh) * 2015-06-05 2015-11-11 薛志奇 一种智能行李箱
CN205197265U (zh) * 2015-12-19 2016-05-04 长江大学 一种助力式行李箱
CN106037197A (zh) * 2016-05-13 2016-10-26 上海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移动平台及包含移动平台的行李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52734U (zh) * 2014-02-25 2014-11-26 狄生林平面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车型行李箱
CN204742931U (zh) * 2015-06-05 2015-11-11 薛志奇 一种智能行李箱
CN205197265U (zh) * 2015-12-19 2016-05-04 长江大学 一种助力式行李箱
CN106037197A (zh) * 2016-05-13 2016-10-26 上海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移动平台及包含移动平台的行李箱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98918A3 (en) * 2018-06-22 2020-04-08 Changzhou Airwheel Technology Co., Ltd. A smart luggage cas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n assisting luggage case
US11857050B2 (en) 2018-06-22 2024-01-02 Changzhou Airwheel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luggage cas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n assisting luggage case
CN108669741A (zh) * 2018-08-08 2018-10-19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108741524A (zh) * 2018-08-08 2018-11-06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行李箱
CN110341379A (zh) * 2019-07-22 2019-10-18 衢州东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万向轮
CN111631499A (zh) * 2020-07-01 2020-09-08 郝正伟 一种便捷式行李箱
CN114287720A (zh) * 2021-12-31 2022-04-08 苏州德锐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轴位置可调的滚轮装置
CN114287720B (zh) * 2021-12-31 2024-02-20 苏州德锐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轴位置可调的滚轮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3065A (zh) 智能行李箱
US7316618B2 (en) Steering wheel controller for use with embedded portable game system
CN204659923U (zh) 电动车及其壳体
CN109990181A (zh) 摄像头翻转旋转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8308817A (zh) 载人行李箱
CN208639752U (zh) 智能行李箱
CN2916037Y (zh) 线圈型密码锁的密码更换结构
CN205010388U (zh) 一种两用平衡车
CN208189110U (zh) 一种显示视频广告和静态广告的广告牌
CN204548347U (zh) 一种平衡车的快速折叠关节
WO2019145295A1 (de) Stifthalter für mobiltelefone, stift, abdeckung und halterung für ein mobiltelefon
CN205226334U (zh) 一种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
CN202448664U (zh) 具有锁定装置的万向轮
CN208211672U (zh) 载人行李箱
CN208396484U (zh) 一种指纹锁
CN201422667Y (zh) 数码相框
CN212737791U (zh) 一种充电口插座固定结构
CN214648771U (zh) 一种高分辨率节能式电动自行车智能显示仪
CN101749314B (zh) 电子装置
CN208602511U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图书馆运输车
CN205150108U (zh) 一种新型骨架和平衡车
CN208643051U (zh) 一种用于喷胶机的移动限位装置
CN208211666U (zh) 助力行李箱
CN111816048A (zh) 一种三维立体全息沙盘
CN203986537U (zh) 一种行李箱的刹车轮制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