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7718A -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7718A
CN108737718A CN201810237073.0A CN201810237073A CN108737718A CN 108737718 A CN108737718 A CN 108737718A CN 201810237073 A CN201810237073 A CN 201810237073A CN 108737718 A CN108737718 A CN 108737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machine
view
picture
finding
imaging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70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7718B (zh
Inventor
高宝岚
周金利
王雪松
马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o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o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o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o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370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77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7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7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8304 priority patent/WO2019179364A1/zh
Priority to TW108109735A priority patent/TW201941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7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识别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该方法能够实现无需用户自行调整站位以及确认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期,简化拍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提高拍照效率。此外,由智能设备控制器根据成像对象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和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自动确定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只有当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可以有效保障成像质量,提升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产品,例如机器人不断普及,用户可以使用机器人进行拍照,或者控制机器人完成预设功能。现有技术中,通过用户手动触发机器人的拍照功能,当机器人的拍照功能被唤醒后,用户需要自行调整站位,当预览到满意的取景画面后,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拍摄按钮,而后利用倒计时形式,拍摄照片。最后,通过用户从所拍摄的照片中选取一张质量相对较高的照片。
这种方式下,由于需要用户自行调整站位以及确认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期,操作步骤繁琐,导致拍照效率较低,且成像效果受到用户摄影经验限制,成像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拍摄方法,以实现无需用户自行调整站位以及确认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期,简化拍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提高拍照效率。此外,由智能设备控制器根据成像对象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和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自动确定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只有当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可以有效保障成像质量,提升成像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拍摄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设备。
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方法,包括:
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
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所述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识别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所述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相对位置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驱动所述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转动,以使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取景画面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范围,包括取景框内,或者构图框内,或者所述取景框和所述构图框之间的交叠区域,或者所述取景框和所述构图框覆盖区域;其中,所述构图框,用于指示所述取景画面中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驱动所述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转动,包括:
若所述取景画面中,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达到第一偏移量,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量,驱动所述云台转动;
若所述取景画面中,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达到第二偏移量,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量,驱动所述底盘转动;其中,所述第二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偏移量。
作为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之前,还包括:
当获取到拍照指令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判断所述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相对位置不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根据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构图框的偏移量,驱动所述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移动,直至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构图框内;
若判断出所述空间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输出提示信息,并继续识别所述空间距离,直至所述空间距离属于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空间距离范围。
作为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到拍照指令,包括:
根据最近采集到的预设个数的取景画面之间的相似性,确定所述成像对象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拍照指令;
和/或,确定所述成像对象的姿态符合预设姿态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拍照指令,所述姿态包括手势和表情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根据所述智能设备采集到的用户语音,生成所述拍照指令。
作为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包括:
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取景框横向的中心;
且,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不低于所述取景框纵向的预设高度。
作为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识别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成像区域的高度与所述成像对象的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图像传感器的焦距,确定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所述智能设备采集所述取景画面;
或者,根据深度摄像头采集到的深度数据,确定所述成像对象的空间距离。
作为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包括:
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连续拍摄至少两帧图像;
所述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之后,还包括:
根据图像质量,从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中选取用于预览展示的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拍摄方法,通过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而后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只有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本实施例中,无需用户自行调整站位以及确认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期,简化拍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提高拍照效率。此外,由智能设备控制器根据成像对象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和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自动确定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只有当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可以有效保障成像质量,提升成像效果。
本发明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所述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识别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拍摄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所述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之后,当所述相对位置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驱动所述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转动,以使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取景画面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范围,包括取景框内,或者构图框内,或者所述取景框和所述构图框之间的交叠区域,或者所述取景框和所述构图框覆盖区域;其中,所述构图框,用于指示所述取景画面中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驱动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取景画面中,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达到第一偏移量,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量,驱动所述云台转动;
若所述取景画面中,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达到第二偏移量,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量,驱动所述底盘转动;其中,所述第二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偏移量。
作为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之前,当获取到拍照指令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判断所述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
处理模块,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相对位置不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根据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构图框的偏移量,驱动所述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移动,直至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构图框内,若判断出所述空间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输出提示信息,并继续识别所述空间距离,直至所述空间距离属于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空间距离范围。
作为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最近采集到的预设个数的取景画面之间的相似性,确定所述成像对象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拍照指令;
和/或,确定所述成像对象的姿态符合预设姿态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拍照指令,所述姿态包括手势和表情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根据所述智能设备采集到的用户语音,生成所述拍照指令。
作为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包括:
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取景框横向的中心;
且,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不低于所述取景框纵向的预设高度。
作为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成像区域的高度与所述成像对象的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图像传感器的焦距,确定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所述智能设备采集所述取景画面;
或者,根据深度摄像头采集到的深度数据,确定所述成像对象的空间距离。
作为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拍摄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连续拍摄至少两帧图像;
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之后,根据图像质量,从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中选取用于预览展示的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拍摄装置,通过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而后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只有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本实施例中,无需用户自行调整站位以及确认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期,简化拍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提高拍照效率。此外,由智能设备控制器根据成像对象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和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自动确定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只有当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可以有效保障成像质量,提升成像效果。
本发明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拍摄方法。
本发明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拍摄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透视理论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姿态示意图一;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姿态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智能设备控制器,其中,智能设备可以为任意一种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例如智能设备可以为机器人,或者为其他设备,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该拍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中的图像传感器采集取景画面。其中,图像传感器可以为可见光图像传感器,或者,图像传感器可以包括可见光图像传感器和结构光图像传感器。可见光图像传感器利用成像对象反射的可见光进行成像,得到可见光图像;结构光图像传感器可以根据成像对象反射的结构光成像,得到结构光图像。
具体地,在智能设备的拍照功能被唤醒后,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中的图像传感器采集取景画面,而后,图像传感器可以将采集的取景画面发送至智能设备控制器,相应地,智能设备控制器可以获取取景画面。
步骤102,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识别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具体地,可以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图像特征,而后将识别出的图像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图像特征识别模型,确定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其中,图像特征识别模型是经过预先训练的,具体地,可以选取样本图像,而后基于样本图像的图像特征,对样本图像中各个物体进行标注,利用标注过的样本图像训练图像特征识别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取景画面识别成像对象,在取景画面中,若识别到的成像对象,确定识别出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
例如,可以基于物体识别技术,识别成像对象在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图像特征,而后将识别出的图像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图像特征识别模型,即可确定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成像区域的高度与成像对象的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图像传感器的焦距,确定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具体地,可以基于透视理论,确定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例如,参见图2,图2为透视理论的原理示意图。根据相似三角形AOB和COD,可以得到:
其中,底片与镜头的距离为图像传感器的焦距,标记焦距为f,成像对象的实际高度为H,成像区域的高度为h,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为d,则可以得到: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智能设备可以包括深度摄像头,可以通过深度摄像头采集成像对象对应的深度数据,而后根据深度数据确定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式,确定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具体地,可以选取样本图像,对样本图像中各对象与摄像头间的距离进行标注,利用标注过的样本图像训练距离识别模型。而后,可以利用训练好的模型识别取景画面,确定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步骤103,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构图条件为预先设置的。可选地,为了保证构图质量,提升成像质量,预设构图条件可以包括: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取景框横向的中心。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成像效果,预设构图条件还可以包括: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不低于取景框纵向的预设高度。其中,预设高度为预先设置的,例如预设高度可以为智能设备的内置程序预先设置的,或者预设高度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比如预设高度可以为1/3,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对象距离智能设备太近,而导致取景画面中只有成像对象的局部区域或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过大,从而导致成像效果较差,或者,为了避免成像对象距离智能设备太远,而导致取景画面中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太小,从而导致成像效果较差,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构图条件还可以包括: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不低于预设的空间距离范围。其中,预设的空间距离范围为预先设置的,例如预设的空间距离范围可以为智能设备的内置程序预先设置的,或者预设的空间距离范围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可选地,标记预设的空间距离范围为[a,b],例如[a,b]可以为[0.5,3]米,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识别出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后,可以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当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表明此时的构图质量较佳,因此可以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而当未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表明此时的构图质量并未达到最优,为了避免降低成像效果以及用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
本实施例的拍摄方法,通过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而后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只有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本实施例中,无需用户自行调整站位以及确认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期,简化拍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提高拍照效率。此外,由智能设备控制器根据成像对象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和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自动确定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只有当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可以有效保障成像质量,提升成像效果。
为了清楚说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拍摄方法,图3为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拍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
步骤202,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
步骤201~202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102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203,判断相对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4。
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得较佳的成像效果,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需处于预设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构图框位于取景框中,当构图框位于取景框中时,预设范围可以包括取景框内,或者构图框内。其中,构图框,用于指示取景画面中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然而,实际应用时,可能存在构图框未完全位于取景框中的情况,此时,预设范围还可以包括取景框和构图框之间的交叠区域,或者取景框和构图框覆盖区域。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判断相对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若处于预设范围内,且未获取到拍照指令,则返回执行步骤201,若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无论是否获取到拍照指令,则触发步骤204。
步骤204,根据相对位置,驱动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转动,以使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取景画面的预设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于预设范围的偏移量较小时,可以通过驱动智能设备的云台转动,使得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取景画面的预设范围内。而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于预设范围的偏移量较大时,此时,可以通过驱动智能设备的底盘转动,使得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取景画面的预设范围内。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取景画面中,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达到第一偏移量时,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量,驱动所述云台转动,而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达到第二偏移量时,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量,驱动所述底盘转动。其中,所述第二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均为预先设置的,例如第一偏移量(或者第二偏移量)可以为智能设备的内置程序预先设置的,或者第一偏移量(或者第二偏移量)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5,判断是否获取到拍照指令,若是,执行步骤206,否则,执行步骤201。
现有技术中,通过用户手动触发机器人的拍照功能,即机器人的拍照功能为被动触发式,例如优必选-克鲁泽机器人、康力优蓝-U05机器人等,拍照方式单一。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时,可以自动触发智能设备的拍照功能。智能设备控制器可以识别成像对象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当确定成像对象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可以自动生成拍照指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智能设备控制器可以根据最近采集到的预设个数的取景画面之间的相似性,确定成像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其中,预设个数为预先设置的,例如预设个数可以为智能设备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的,或者,预设个数也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举例而言,当预设个数为5个时,如果最近采集到的5个以上的取景画面的相似性较高,此时,则可以确定成像对象处于静止状态。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智能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在生成拍照指令时,还可以生成文字和/或语音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做好拍照准备,例如提示信息可以为“我要拍照啦,321茄子!”。
和/或,
智能设备控制器可以识别成像对象的姿态是否符合预设姿态,其中,预设姿态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或者,预设姿态可以为智能设备的内置程序预先设定的,对此不作限制;成像对象的姿态可以包括手势和表情中的至少一个。当确定所述成像对象的姿态符合预设姿态的情况下时,可以生成所述拍照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当预设姿态为手势时,预设姿态可以包括单手做出的手势和双手做出的手势。当为单手做出的手势时,为了提升智能设备控制器识别效率,可以不分左手做出的手势还是右手做出的手势。举例而言,参见图4a,当预设姿势为“比心”时,无论成像对象是通过左手做出的“比心”动作,还是右手做出的“比心”动作,均确定该成像对象的姿态符合预设姿态。而当为双手做出的手势时,成像对象需准确做出预设姿态。举例而言,参见图4b,当预设姿态为“感谢”时,此时,成像对象需右手握拳,左手张开,并将左手掌心覆盖在右拳上。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智能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在生成拍照指令时,还可以生成语音提示信息,例如,提示信息可以为“这个pose(或者表情)不错哦,321茄子!”。
和/或,
还可以通过用户语音触发自动拍照,智能设备控制器可以根据所述智能设备采集到的用户语音,生成所述拍照指令。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智能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在生成拍照指令时,还可以生成语音提示信息,例如,当用户站好后,可以提示用户“拍照喽!”。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触发智能设备自动拍照,在丰富拍照方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用户的拍照体验。若获取到拍照指令,则可以执行步骤206,若未获取到拍照指令,则返回执行步骤201。
步骤206,判断相对位置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若是,执行步骤208,否则,执行步骤207。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智能设备控制器获取到拍照指令时,可以判断相对位置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具体地,可以判断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是否处于所述取景框横向的中心,同时,判断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是否不低于所述取景框纵向的预设高度。只有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取景框横向的中心,且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不低于所述取景框纵向的预设高度时,确定相对位置符合预设构图条件。
步骤207,根据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构图框的偏移量,驱动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移动,直至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构图框内。
具体地,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构图框的偏移量较小时,可以通过驱动智能设备的云台转动,直至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构图框内。而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构图框的偏移量较大时,此时,可以通过驱动智能设备的底盘转动,直至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构图框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判断出相对位置不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还可以输出语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由成像对象根据提示信息,移动身体,使得成像区域处于构图框内。
举例而言,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未处于取景框横向的中心时,例如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位于取景框的左侧时,可以语音提示:请往右侧走两步。而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位于取景框的右侧时,可以语音提示:请往左侧走两步。或者,当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低于取景框纵向的预设高度时,可以语音提示:抬首挺胸,站直些!或者为:请往前走两步!
在输出提示信息后,智能设备控制器可以继续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即重新触发步骤206及后续步骤。
步骤208,识别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判断空间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若是,执行步骤210-211,否则,执行步骤209。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8是在步骤206之后执行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步骤208还可以在步骤206之前执行,或者,步骤208可以和步骤206并列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成像对象距离智能设备太近,而导致取景画面中只有成像对象的局部区域或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过大,从而导致成像效果较差,或者,为了避免成像对象距离智能设备太远,而导致取景画面中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太小,从而导致成像效果较差,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构图条件还可以包括: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不低于预设的空间距离范围。
因此,可以判断空间距离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即确定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否低于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空间距离范围,若是,则触发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10。
步骤209,输出提示信息,并继续识别空间距离,直至空间距离属于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空间距离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识别出的空间距离不属于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空间距离范围时,可以输出语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举例而言,标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空间距离范围为[a,b],当成像对象距离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小于a时,此时,表明成像对象距离智能设备太近,此时,可以输出语音信息:有点近了,退后一点拍照效果更佳。而当成像对象距离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b时,此时,表明成像对象距离智能设备太远,此时,可以输出语音信息:有点远了,请往前两步。
在输出提示信息后,智能设备控制器可以继续识别空间距离,即重新触发步骤208及后续步骤。
步骤210,控制智能设备连续拍摄至少两帧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表明此时的构图质量较佳,因此可以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可选地,为了进一步保障成像质量,可以控制智能设备连续拍摄至少两帧图像,从而后续可以从至少两帧图像中选取图像质量最佳的图像进行展示。
步骤211,根据图像质量,从至少两帧图像中选取用于预览展示的图像。
可选地,可以从至少两帧图像中选取图像质量最佳的图像进行展示,从而用户可以发送或者下载图像质量最佳的图像,有效保障成像质量,保障成像效果,提升用户的拍照体验。
本实施例的拍摄方法,通过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而后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只有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本实施例中,无需用户自行调整站位以及确认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期,简化拍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提高拍照效率。此外,由智能设备控制器根据成像对象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和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自动确定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只有当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可以有效保障成像质量,提升成像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拍摄装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拍摄装置100包括:获取模块110、识别模块120,以及拍摄模块130。其中,
采集模块110,用于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
识别模块120,用于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识别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识别模块120,具体用于根据成像区域的高度与成像对象的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图像传感器的焦距,确定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其中,图像传感器用于智能设备采集取景画面;或者,根据深度摄像头采集到的深度数据,确定成像对象的空间距离。
拍摄模块130,用于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6,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拍摄装置100还可以包括:
驱动模块140,用于当相对位置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根据相对位置,驱动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转动,以使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取景画面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预设范围,包括取景框内,或者构图框内,或者取景框和构图框之间的交叠区域,或者取景框和构图框覆盖区域;其中,构图框,用于指示取景画面中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包括: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取景框横向的中心;且,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不低于取景框纵向的预设高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驱动模块140,具体用于在取景画面中,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预设范围达到第一偏移量时,根据第一偏移量,驱动云台转动,而在取景画面中,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预设范围达到第二偏移量时,根据第二偏移量,驱动底盘转动;其中,第二偏移量大于第一偏移量。
判断模块150,用于当获取到拍照指令时,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判断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判断模块150,具体用于根据最近采集到的预设个数的取景画面之间的相似性,确定成像对象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生成拍照指令;和/或,确定成像对象的姿态符合预设姿态的情况下,生成拍照指令,姿态包括手势和表情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根据智能设备采集到的用户语音,生成拍照指令。
处理模块160,用于若判断出相对位置不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根据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构图框的偏移量,驱动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移动,直至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构图框内;若判断出空间距离不符合预设构图条件,输出提示信息,并继续识别空间距离,直至空间距离属于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空间距离范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拍摄模块130,具体用于控制智能设备连续拍摄至少两帧图像。
选取模块170,用于根据图像质量,从至少两帧图像中选取用于预览展示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拍摄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拍摄装置100,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拍摄装置,通过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而后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成像对象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只有当根据相对位置和空间距离,确定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本实施例中,无需用户自行调整站位以及确认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期,简化拍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提高拍照效率。此外,由智能设备控制器根据成像对象在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和与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自动确定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只有当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才控制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可以有效保障成像质量,提升成像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设备。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及存储在存储器701上并可在处理器7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7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拍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拍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
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所述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识别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所述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相对位置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驱动所述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转动,以使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取景画面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所述预设范围,包括取景框内,或者构图框内,或者所述取景框和所述构图框之间的交叠区域,或者所述取景框和所述构图框覆盖区域;其中,所述构图框,用于指示所述取景画面中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转动,包括:
若所述取景画面中,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达到第一偏移量,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量,驱动所述云台转动;
若所述取景画面中,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达到第二偏移量,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量,驱动所述底盘转动;其中,所述第二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一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之前,还包括:
当获取到拍照指令时,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判断所述取景画面是否符合预设构图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相对位置不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根据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相对构图框的偏移量,驱动所述智能设备的底盘和/或云台移动,直至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构图框内;
若判断出所述空间距离不符合所述预设构图条件,输出提示信息,并继续识别所述空间距离,直至所述空间距离属于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空间距离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到拍照指令,包括:
根据最近采集到的预设个数的取景画面之间的相似性,确定所述成像对象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拍照指令;
和/或,确定所述成像对象的姿态符合预设姿态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拍照指令,所述姿态包括手势和表情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根据所述智能设备采集到的用户语音,生成所述拍照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构图条件指示的相对位置,包括:
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处于所述取景框横向的中心;
且,所述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不低于所述取景框纵向的预设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成像区域的高度与所述成像对象的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图像传感器的焦距,确定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所述智能设备采集所述取景画面;
或者,根据深度摄像头采集到的深度数据,确定所述成像对象的空间距离。
8.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设备采集的取景画面;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成像对象的成像区域在所述取景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识别所述成像对象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
拍摄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和所述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取景画面符合预设构图条件时,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进行拍摄。
9.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拍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拍摄方法。
CN201810237073.0A 2018-03-21 2018-03-21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Active CN108737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7073.0A CN108737718B (zh) 2018-03-21 2018-03-21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PCT/CN2019/078304 WO2019179364A1 (zh) 2018-03-21 2019-03-15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TW108109735A TW201941103A (zh) 2018-03-21 2019-03-21 拍攝方法、裝置和智慧型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7073.0A CN108737718B (zh) 2018-03-21 2018-03-21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718A true CN108737718A (zh) 2018-11-02
CN108737718B CN108737718B (zh) 2020-10-16

Family

ID=6394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7073.0A Active CN108737718B (zh) 2018-03-21 2018-03-21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7718B (zh)
TW (1) TW201941103A (zh)
WO (1) WO201917936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8135A (zh) * 2018-11-21 2019-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788191A (zh) * 2018-12-21 2019-05-2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 拍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179364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CN110738142A (zh) * 2019-09-26 2020-01-31 广州广电卓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改善人脸图像采集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917968A (zh) * 2019-05-08 2020-11-10 朱钢 一种提高运动题材取景拍摄成功率的实现方法
CN111935393A (zh) * 2020-06-28 2020-11-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55711A (zh) * 2020-02-28 2021-06-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6904A (zh) * 2020-12-30 2022-05-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云台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8778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tracking apparatus
CN104125395A (zh) * 2014-05-30 2014-10-29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自动拍摄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61599A (zh) * 2014-11-25 2015-02-18 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云台摄像机的标定及拍摄方法
CN104914864A (zh) * 2015-05-22 2015-09-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装置、移动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187719A (zh) * 2015-08-21 2015-12-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07094235A (zh) * 2017-04-07 2017-08-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53201A (zh) * 2017-06-14 2017-10-17 电子科技大学 物料射击机器人
CN107592451A (zh) * 2017-08-31 2018-01-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辅助拍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4055B2 (ja) * 2008-03-19 2012-05-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制御方法
CN105827933B (zh) * 2015-06-29 2019-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5007418B (zh) * 2015-07-03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16609A (zh) * 2016-01-29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及装置
CN107438155A (zh) * 2016-05-27 2017-12-05 杨仲辉 智能图像拍摄方法
CN108737718B (zh) * 2018-03-21 2020-10-16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8778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tracking apparatus
CN104125395A (zh) * 2014-05-30 2014-10-29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自动拍摄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61599A (zh) * 2014-11-25 2015-02-18 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云台摄像机的标定及拍摄方法
CN104914864A (zh) * 2015-05-22 2015-09-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装置、移动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187719A (zh) * 2015-08-21 2015-12-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07094235A (zh) * 2017-04-07 2017-08-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53201A (zh) * 2017-06-14 2017-10-17 电子科技大学 物料射击机器人
CN107592451A (zh) * 2017-08-31 2018-01-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辅助拍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9364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CN109348135A (zh) * 2018-11-21 2019-0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20103526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788191A (zh) * 2018-12-21 2019-05-2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 拍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17968A (zh) * 2019-05-08 2020-11-10 朱钢 一种提高运动题材取景拍摄成功率的实现方法
CN110738142A (zh) * 2019-09-26 2020-01-31 广州广电卓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改善人脸图像采集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38142B (zh) * 2019-09-26 2022-12-20 广州广电卓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改善人脸图像采集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955711A (zh) * 2020-02-28 2021-06-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68838A1 (zh) * 2020-02-28 2021-09-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393A (zh) * 2020-06-28 2020-11-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56904A (zh) * 2020-12-30 2022-05-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云台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22141271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云台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718B (zh) 2020-10-16
WO2019179364A1 (zh) 2019-09-26
TW201941103A (zh) 2019-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7718A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智能设备
CN108737717A (zh) 拍摄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246042A1 (en) Photographing compo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ovable object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5554385B (zh) 一种远距离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11566612A (zh) 基于姿势和视线的视觉数据采集系统
US7889886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JP4196714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8985225A (zh) 焦点跟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6191526A (ja) 最も好い時刻を選択できるデジタル撮影装置
CN107749952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无人摄影方法和系统
CN108875485A (zh) 一种底图录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1051338A (ja) カメラ
CN106131413A (zh) 一种拍摄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拍摄设备
CN105657238B (zh) 跟踪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09451240A (zh)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52208A1 (zh) 用于运动障碍病症分析的辅助拍摄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164060B (zh) 一种用于娃娃机的手势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娃娃机
CN105892668B (zh) 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04320285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Perra et al. Adaptive eye-camera calibration for head-worn devices
CN10745153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6579A (zh) 手持眼底相机拍照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94678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话题发起装置及方法
CN108732948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介质
TW201916669A (zh) 一種注視識別及互動方法與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