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6198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6198B
CN108736198B CN201810344860.5A CN201810344860A CN108736198B CN 108736198 B CN108736198 B CN 108736198B CN 201810344860 A CN201810344860 A CN 201810344860A CN 108736198 B CN108736198 B CN 108736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ies
main body
housing
hol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48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6198A (zh
Inventor
弘田胜则
北川裕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36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6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6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6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8Covers sliding or withdrawing in the direction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7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 H01R13/4368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在具有长度不同的多种阳端子的情况下,能避免相邻的长尺寸的阳端子彼此短路。壳体(10)具有壳体主体(11)和向壳体主体的前方突出的罩部(12)。壳体主体具有供各第1阳端子(70)插入的各第1腔(13)和供各第2阳端子(80)插入的各第2腔(14)。第2阳端子具有比第1阳端子的第1突片(72)长的第2突片(82)。在壳体主体的前表面部(17)设置有凹部(23),凹部通过将第2腔的开口周围的区域比第1腔的开口周围的区域向后下沉而成。移动板(40)以能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嵌合位置的方式配置于罩部内。在移动板设置有极间分隔部(52),极间分隔部在嵌合位置进入凹部将相邻配置的第2突片间分隔。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块状的端子收纳部和筒状的罩部和移动板,罩部向端子收纳部的前方突出,移动板配置于罩部内,移动板被对方侧的阴壳体按压而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完成位置。端子收纳部和罩部构成一体的阳壳体。阳壳体具有端子收纳部,端子收纳部具有能收纳阳端子的多个腔。在罩部内突出配置有阳端子的突片状连接部。移动板具有将端子收纳部的前方覆盖的板主体,在板主体贯通设置有供突片状连接部(以下称为突片)定位插入的定位孔。随着移动板向完成位置行进,突片从定位孔向前方较大地突出而与对方侧的阴端子连接。突片被移动板定位,从而能在罩部内维持预定的姿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54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假设在阳端子的突片长度有长短的情况下,若想要减少各突片的顶端位置的位置偏离,则要求在端子收纳部的前表面形成凹部,长尺寸的突片从凹部的底面突出。但是,若在端子收纳部的前表面形成凹部,则当移动板到达完成位置,板主体以能与端子收纳部的前表面抵接的方式相对时,有可能在板主体与凹部的底面之间出现间隙。因此,有可能在凹部相邻并露出的长尺寸的阳端子彼此经由间隙而短路。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极间遮断部嵌合于在端子收纳部的前表面设置的嵌合凹部,但是由于极间遮断部设置于对方侧的阴壳体,嵌合凹部没有形成为突片从底面突出,所以即使适用这种方式,也无法避免相邻的长尺寸的阳端子彼此短路。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事情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在具有长度不同的多种阳端子的情况下,能避免相邻的长尺寸的阳端子彼此短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阳端子,其具有第1突片;第2阳端子,其具有比所述第1突片长的第2突片;壳体主体,其具有相邻配置的多个第1腔以及相邻配置的多个第2腔,第1腔能收纳所述第1阳端子,第2腔能收纳所述第2阳端子,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前表面部,各个第1腔以及各个第2腔的各自的前端在所述前表面部开口;罩部,其从所述壳体主体向前方以筒状突出,将从所述前表面部向前方突出的所述第1突片以及所述第2突片一并包围,并且对方壳体能与所述罩部嵌合;以及移动板,其具有板主体,所述板主体以将所述前表面部的前方覆盖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罩部内,在所述板主体设置有多个第1孔以及多个第2孔,在所述多个第1孔中分别插通所述第1突片,在所述多个第2孔中分别插通所述第2突片,所述移动板被所述对方壳体按压,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即向与所述前表面部接近的朝向移动,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前表面部设置有通过将各个所述第2腔的开口周围的区域比各个所述第1腔的开口周围的区域向后方下沉而形成的凹部,在所述移动板设置有在所述嵌合位置进入所述凹部而将相邻配置的所述第2突片之间分隔的极间分隔部。
发明效果
在壳体主体的前表面部通过将各个所述第2腔的开口周围的区域比各个所述第1腔的开口周围的区域向后方下沉而形成凹部,所以就算相邻突出的第2突片彼此有可能在凹部短路,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移动板的极间分隔部在嵌合位置进入凹部而将相邻配置的第2突片间分隔,由此,能避免第2突片彼此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连接器中,移动板在罩部内配置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移动板移动到嵌合位置的状态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移动板移动到嵌合位置的状态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壳体的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壳体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移动板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移动板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与电线连接的第2阳端子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与电线连接的第1阳端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优选的方式。
优选为在所述板主体的后表面突出设置有筒部,所述筒部包含所述极间分隔部并将所述第2孔的开口周边部包围。根据该结构,极间分隔部因筒部被加固而被防止折损、破损等。并且,通过第2孔的内表面与筒部的内表面连续,从而第2突片的插通区域变长,能提高定位的信赖性。
优选为所述筒部形成为在所述板主体的后表面将相邻配置的所述第2孔的开口周边部连续包围的连续筒状。根据该结构,通过连续筒状的筒部能将极间分隔部更牢固地加固。
优选为在构成所述筒部的内表面和与其连续的所述第2孔的内表面的四个面中的相对的两个面设置有从前后方向的中途位置向所述筒部的后端扩开的先行引入部,在其他的相对的两个面设置有从所述第2孔的前端向前后方向的中途位置扩开的后行引入部。根据该结构,当使第2突片插通第2孔时,能有效利用筒部的内表面,实现由先行引入部以及后行引入部构成的两阶段的引入结构。其结果,能将当第2突片插通到第2孔时受到的冲击力(应力)分散并缓和。
优选为在所述壳体主体设置有第2矛状件,所述第2矛状件在各个所述第2腔内突出而将所述第2阳端子卡止为防脱状态,在所述板主体设置有第2治具插通孔,所述第2治具插通孔用于供将所述第2矛状件相对于所述第2阳端子的卡止解除的治具穿过,在所述筒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2治具插通孔连通的切口部。根据该结构,治具能支承为经由切口部与筒部抵接,当矛状件的卡止解除时能确保必要的强度。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实施例1所涉及的连接器具备壳体10、移动板40、操作柄60、第1阳端子70以及第2阳端子80。壳体10能与对方壳体90嵌合。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以当壳体10嵌合开始时与对方壳体90面对面的面侧为前侧,上下方向以图1以及图2为基准。
对方壳体90是合成树脂制,整体呈块状,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对方壳体90的内部收纳有小型以及大型的阴端子91、94。在对方壳体90的左右两侧面突出设置有一对凸轮从动件92。阴端子91、94与电线W3、W4的末端部连接。
第1阳端子70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一体成形,如图10所示,第1阳端子70的整体形成为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第1阳端子70具有:筒状的第1端子主体71;从第1端子主体71向前方突出的第1突片72;以及与第1端子主体71的后方相连的第1筒部73。第1筒部73由第1电线筒部74和第1绝缘筒部75构成,第1电线筒部74压接连接于在电线W1的末端部去除包覆而露出的芯线,第1绝缘筒部75配置于第1电线筒部74的后方,并压接于电线W1的末端部的包覆部。在第1端子主体71的周壁开口设置有第1矛状件接纳部76。
同样,第2阳端子80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一体成形,如图9所示,第2阳端子80的整体形成为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第2阳端子80形成为比第1阳端子70大一圈,且其前后长度比第1阳端子70的前后长度长。具体地讲,第2阳端子80以与第1阳端子70相同的方式形成,具有第2端子主体81、第2突片82以及第2筒部83。第2筒部83由第2电线筒部84和第2绝缘筒部85构成,第2电线筒部84压接连接于在电线W2的末端部去除包覆而露出的芯线,第2电线筒部85配置于第2电线筒部84的后方,并压接于电线W2的末端部的包覆部。在第2端子主体81的周壁开口设置有第2矛状件接纳部86(参照图1)。
壳体10是合成树脂制,如图5以及图6所示,壳体10具有大致方块状的壳体主体11和大致方筒状的罩部12,罩部12从壳体主体11的前端外周部向前方一体地突出。对方壳体90嵌合于罩部12内且移动板40能移动地配置于罩部12。
壳体主体11具有多个第1腔13及多个第2腔14,多个第1腔13在除了上下两端部以及左右中央上部以外的区域沿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第2腔14在上下两端部(除了左右中央上部以外)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
各第1腔13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出,且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以及后表面部18开口。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的各第1腔13的开口配置各第1突片72的突出基端部。
在各第1腔13的内壁面设置有能挠曲的第1矛状件15,第1矛状件15向前方突出。第1阳端子70从后方插入于各第1腔13。通过第1矛状件15嵌合卡止于第1矛状件接纳部76,从而第1阳端子70以防脱的状态保持于第1腔13。
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各第1腔13的前端开口成截面呈方形,且在各第1腔13的下方设置有使各第1矛状件15的前方开放的第1开放部16。第1开放部16也在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相邻的各第1矛状件15之间连通,整体沿左右方向较长地开口。
如图5所示,壳体主体11的后表面部18的各第1腔13的开口区域形成为比上下两端部向前方凹陷一截的凹面19。未图示的总括橡胶栓与凹面19密合,与第1阳端子70连接的电线W1的周围利用总括橡胶栓进行防水。
各第2腔14与各第1腔13相同,设置成沿前后方向延伸出并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以及后表面部18开口,在各第2腔14的内壁面设置有能挠曲的第2矛状件21,第2矛状件21向前方突出。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的各第2腔14的开口配置各第2突片82的突出基端部。
第2阳端子80从后方插入于各第2腔14。第2阳端子80通过嵌合卡止于第2矛状件接纳部86,从而以防脱的状态保持于第2腔14。
如图5所示,各第2腔14设置成整体在径向比各第1腔13大且前后长度比各第1腔13的前后长度长。各第2腔14的后部比前部在上下方向较大地开口,构成供嵌装于第2阳端子80的橡胶栓88液密地插入的密封部22(参照图2)。第2矛状件21形成为从密封部22向前方突出,且整体比第1矛状件15大。
壳体主体11的后表面部18的各第2腔14的开口区域配置成在上下两端部比凹面19(各第1腔13的开口区域)向后方突出。
另一方面,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的各第2腔14的开口区域在上下两端部配置于比各第1腔13的开口区域向后方凹陷一截的位置。如图5所示,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的上下两端部构成比各第1腔13的开口区域后方下沉而成的凹部23。如图6所示,凹部23形成为也与在左右方向相邻的各第2腔14之间的区域连通,整体沿左右方向较长地开口。在左右方向将各第2腔14之间分隔的分隔壁31(参照图3)没有设置于凹部23。通过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设置凹部23,从而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各第2突片82的突出基端部比各第1突片72的突出基端部靠后方,各第2突片82与各第1突片72的各个突出前端部在前后方向没有较大地位置偏离。
如图6所示,在凹部23的底面(壳体主体11的前端部的上下两端部),各第2腔14的前端开口成截面呈横向长方形,且如图5所示,在各第2腔14的开口缘部设置有斜面部24,斜面部24向外侧后倾。
另外,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设置有第2开放部25,第2开放部25将各第2矛状件21的前方开放。如图6所示,第2开放部25形成为也在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相邻的各第2矛状件21之间连通,整体沿左右方向较长地开口。在各斜面部24的一边部以将第2开放部25的一部分切削的方式设置有连通部26,能通过各连通部26从前方对各第2矛状件21的卡止突起27进行视认。
如图6所示,在壳体10的左右两侧外表面突出设置有一对支轴28。操作柄60能旋转地支承于各支轴28。在罩部12的左右两侧壁的各支轴28的前方设置有一对导入槽29,一对导入槽29沿前后方向延伸出并在罩部12的前端开口。对方壳体90的各凸轮从动件92进入各导入槽29并被引导。
操作柄60是合成树脂制,整体呈门型板状,如图4所示,由沿左右方向的操作部61和从操作部61的左右两端部突出的一对凸轮部62(在图4中仅一方图示)构成。各凸轮部62具有支承各支轴28的轴承部分且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出并在外周缘开口的凸轮槽63。操作柄60以跨于壳体10的方式装配,并能以各支轴28为中心进行转动。
移动板40是合成树脂制,如图7所示,移动板40的整体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盖子状,移动板40具有沿上下方向的平板状的板主体41和从板主体41的外周部向前方一体地突出的、大致方筒状的周壁部42。
板主体41以在罩部12内将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覆盖的方式配置,板主体41在与各第1腔13对应的位置具有多个第1孔43,并在与各第2腔14对应的位置具有多个第2孔44。各第1孔43形成为与各第1突片72对应的截面呈方形,各第1突片72以定位状态被插通于各第1孔43的内部。各第2孔44形成为与各第2突片82对应的截面呈横向较长的方形,各第2突片82以定位状态被插通于各第2孔44的内部。
在周壁部42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出并在前端开口的一对进入槽45,并且以跨越各进入槽45的后方开口部分的方式设置有截面为圆形且呈门型的一对销接纳部46。
移动板40被插入于罩部12内,移动板40构成为能从位于板主体41向前表面部17的前方分开的初始位置(参照图1)移动至接近前表面部17并与其大致抵接的嵌合位置(参照图2以及图3)。在移动板40配置于初始位置且操作柄60的凸轮槽63的入口朝向前方的状态下,各销接纳部46借由各导入槽29被插入于各凸轮槽63的入口。在该状态下,若对方壳体90浅浅地嵌合到罩部12内,则各凸轮从动件92经由进入槽45嵌合插入于各销接纳部46。若操作柄60被转动,则各销接纳部46被各凸轮从动件92按压而在各凸轮槽63的槽面滑动,在操作柄60与对方壳体90之间发挥凸轮作用,从而对两壳体10、90进行嵌合操作。
如图1所示,当移动板40处于初始位置时,各第1突片72的突出前端部被定位插入于各第1孔43,且各第2突片82的突出前端部被定位插入于各第2孔44。随着移动板40向嵌合位置行进,各第1突片72以及各第2突片82从各第1孔43以及各第2孔44向前方较大地突出,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与收纳于对方壳体90的对应的阴端子91、94连接。在该情况下,各第1突片72以及各第2突片82在罩部12内被移动板40保护并能维持直进姿势。
如图1以及图8所示,在各第1孔43的内表面设置有引入部47,引入部47从板主体41的前后方向(厚度方向)中途至板主体41的后表面扩开成锥形。另外,在板主体41,在各第1孔43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第1治具插通孔48。
那么,在板主体41的后表面的上下两端部设置有筒部49,筒部49从各第2孔44的开口周边部向后方突出。如图8所示,筒部49具有横向较长的大致方筒状的包围部51和多个极间分隔部52,包围部51在板主体41的后表面将在左右方向相邻的各第2孔44的开口外周部一并包围,多个极间分隔部52配置于在左右方向相邻的各第2孔44之间,包围部51的整体形成为左右方向长的连续筒状。极间分隔部52形成为沿上下方向的纵壁状(纵板状),上下两端与包围部51连结成一体。筒部49的内表面在各第2孔44形成为截面呈横向较长的方形,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与各第2孔44的内表面以同轴相连。
如图3所示,在各第2孔44的内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后行引入部53,后行引入部53从板主体41的前后方向(厚度方向)中途至板主体41的后表面扩开成锥形。各第2孔44的内表面的上下两侧沿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配置且没有形成为扩开形状。
另一方面,在筒部49的内表面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先行引入部54,如图1所示,先行引入部54从筒部49的前后方向中途至筒部49的后表面扩开成锥形。从第2孔44的内表面的上下两侧至筒部49的前后方向中途的范围配置成无台阶且大致水平。另外,如图3所示,筒部49的内表面的左右两侧除了后端侧的倒角部分之外沿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配置且没有形成为扩开形状。筒部49的内表面的左右两侧之间的分开距离设定为其尺寸比第2突片82的左右尺寸大。
另外,在板主体41,在各第2孔44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第2治具插通孔56。如图1所示,各第2治具插通孔56配置于与各第2矛状件21对应的位置,如图8所示,与各第1治具插通孔48相同,各第2治具插通孔56形成为截面为方形的开口形状。在筒部49的朝向上下中央侧的外表面,在与各第2治具插通孔56对应的位置开口设置有多个截面为有底凹状的切口部55。各切口部55与各第2治具插通孔56沿前后方向以同轴连通,各切口部55的内表面形成为与各第2治具插通孔56的内表面以无台阶大致水平地相连。
未图示的治具从前方插入到各第2治具插通孔56,治具从第2治具插通孔56经由第2开放部25与第2矛状件21抵接而进行解除操作,从而解除第2矛状件21相对于第2阳端子80的卡止,由此,能从第2腔14朝后方取出第2阳端子80。在各第1治具插通孔48也插通有治具,该治具将第1矛状件15的卡止解除的动作与上述相同。然而,因为在上述的情况下,在各第2治具插通孔56连通有各切口部55,所以能使治具与筒部49的各切口部55的凹面抵接而撬开等,能具有承受治具的撬开动作等的充分的强度。
接着,对本实施例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当组装时,各第1阳端子70从后方插入并收纳于壳体主体11的各第1腔13,各第2阳端子80从后方插入并收纳于壳体主体11的各第2腔14。由此,各第1突片72配置为从前表面部17的各第1腔13的开口向罩部12内突出,且各第2突片82配置为从前表面部17的各第2腔14的开口向罩部12内突出。
如图1所示,若移动板40在罩部12内被保持于初始位置,则各第1突片72的突出前端部被定位插入于板主体41的各第1孔43,且各第2突片82的突出前端部穿过板主体41的各筒部49内而被定位插入于各第2孔44。此时,各第2突片82的突出前端部在沿成为厚度方向的上下方向被各筒部49的先行引入部54引导插入之后,沿成为宽度方向的左右方向被各第2孔44的后行引入部53引导插入。即,各第2突片82从不同方向阶段性地被引入对应的第2孔44。
接着,对方壳体90浅浅地嵌合到罩部12内。在该状态下,若转动操作柄60,则对方壳体90进而深深地嵌合到罩部12内。另外,移动板40被各凸轮从动件92按压,与对方壳体90一起向嵌合位置后退移动。若移动板40到达嵌合位置,则板主体41配置为与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相对并几乎抵接。此时,对方壳体90隔着板主体41与前表面部17相对,两壳体10、90被保持为正式状态,如图2以及图3所示,小型的各阴端子91和各第1阳端子70、以及大型的各阴端子94和各第2阳端子80分别以正式状态电气连接。
另外,若移动板40到达嵌合位置,则筒部49在嵌合状态下被插入到前表面部17的凹部23。此时,筒部49的先行引入部54配置为能沿前表面部17的斜面部24抵接。另外,如图3所示,筒部49的各极间分隔部52配置于在左右方向相邻的各第2突片82的突出基端部之间,并与各第2腔14之间的分隔壁31沿前后方向以大致同轴相连。此时,各极间分隔部52的前端部配置为能沿斜面部24抵接。
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因为第2突片82设定为尺寸比第1突片72长,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部17通过将各第2腔14的开口周围的区域比各第1腔13的开口周围的区域向后方下沉而形成凹部23,所以就算相邻突出的第2突片82彼此有可能在凹部23短路,但是移动板40的极间分隔部52在嵌合位置进入凹部23而将相邻配置的第2突片82间分隔,由此,能避免第2突片82彼此短路。
另外,由于在板主体41的后表面突出设置有筒部49,筒部49包含极间分隔部52并包围第2孔44的开口周边部,所以极间分隔部52被筒部49加固而防止被折损、破损等。并且,通过第2孔44的内表面与筒部49的内表面连续,从而第2突片82的插通区域变长,能提高定位的信赖性。
另外,由于筒部49形成为在板主体41的后表面将相邻配置的第2孔44的开口周边部连续包围的连续筒状,所以极间分隔部52被更牢固地加固。
此外,在构成筒部49的内表面和与其连续的第2孔44的内表面的四个面中、在上下方向相对的两个面设置有从前后方向的中途位置向筒部49的后端扩开的先行引入部54,在左右方向相对的其他相对的两面设置有从第2孔44的前端向前后方向的中途位置扩开的后行引入部53,所以当使第2突片82插通第2孔44时,能实现由先行引入部54以及后行引入部53构成的两阶段的引入结构。其结果,能将当第2突片82插通到第2孔44时受到的冲击力(应力)分散并缓和,能防止尺寸较长的第2突片82折损、破损等。
此外另外,由于在板主体41设置有用于使得将第2矛状件21相对于第2阳端子80的卡止解除的治具穿过的第2治具插通孔56,在筒部49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2治具插通孔56连通的切口部55,所以治具能经由切口部55与筒部49抵接而被支承,能确保矛状件的卡止解除时所需的强度。
<其他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进行简单地说明。
(1)极间分隔部也可以从移动板的周壁突出将相邻的第2阳端子之间分隔。
(2)筒部可以不是连续筒状,也可以形成为与各第2孔的开口周边部单独地对应并并列排列。
(3)极间分隔部可以不是筒部的一部分,也可以形成为从移动板的前壁部或者周壁部独立地突出。
(4)移动板也可以未必与操作柄的转动动作连动。
(5)先行引入部也可以设置于筒部的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后行引入部也可以设置于第2孔的内表面的上下两侧。
(6)多个第2腔排列的方向也可以是上下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收纳于各第2腔的各第2阳端子沿上下方向相邻而配置。
(7)本发明也适用于不具备操作柄的连接器或非防水型的连接器。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壳体主体
12…罩部
13…第1腔
14…第2腔
15…第1矛状件
17…前表面部
21…第2矛状件
23…凹部
40…移动板
41…板主体
43…第1孔
44…第2孔
49…筒部
52…极间分隔部
53…后行引入部
54…先行引入部
55…切口部
56…第2治具插通孔
70…第1阳端子
72…第1突片
80…第2阳端子
82…第2突片
90…对方壳体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阳端子,其具有第1突片;
第2阳端子,其具有比所述第1突片长的第2突片;
壳体主体,其具有相邻配置的多个第1腔以及相邻配置的多个第2腔,第1腔能收纳所述第1阳端子,第2腔能收纳所述第2阳端子,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前表面部,各个第1腔以及各个第2腔的各自的前端在所述前表面部开口;
罩部,其从所述壳体主体向前方以筒状突出,将从所述前表面部向前方突出的所述第1突片以及所述第2突片一并包围,并且对方壳体能与所述罩部嵌合;以及
移动板,其具有板主体,所述板主体以将所述前表面部的前方覆盖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罩部内,在所述板主体设置有多个第1孔以及多个第2孔,在所述多个第1孔中分别插通所述第1突片,在所述多个第2孔中分别插通所述第2突片,所述移动板被所述对方壳体按压,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即向与所述前表面部接近的朝向移动,
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前表面部设置有通过将各个所述第2腔的开口周围的区域比各个所述第1腔的开口周围的区域向后方下沉而形成的凹部,
在所述移动板设置有在所述嵌合位置进入所述凹部而将相邻配置的所述第2突片之间分隔的极间分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主体的后表面突出设置有筒部,所述筒部包含所述极间分隔部并将所述第2孔的开口周边部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形成为在所述板主体的后表面将相邻配置的所述第2孔的开口周边部连续包围的连续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筒部的内表面和与其连续的所述第2孔的内表面的四个面中的相对的两个面设置有从前后方向的中途位置向所述筒部的后端扩开的先行引入部,在其他的相对的两个面设置有从所述第2孔的前端向前后方向的中途位置扩开的后行引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主体设置有第2矛状件,所述第2矛状件在各个所述第2腔内突出而将所述第2阳端子卡止为防脱状态,在所述板主体设置有第2治具插通孔,所述第2治具插通孔用于供将所述第2矛状件相对于所述第2阳端子的卡止解除的治具穿过,在所述筒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2治具插通孔连通的切口部。
CN201810344860.5A 2017-04-21 2018-04-17 连接器 Active CN1087361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4180 2017-04-21
JP2017084180A JP2018181786A (ja) 2017-04-21 2017-04-21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6198A CN108736198A (zh) 2018-11-02
CN108736198B true CN108736198B (zh) 2020-04-03

Family

ID=6371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4860.5A Active CN108736198B (zh) 2017-04-21 2018-04-17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0621B2 (zh)
JP (1) JP2018181786A (zh)
CN (1) CN108736198B (zh)
DE (1) DE1020180026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44125B1 (en) * 2018-03-19 2022-12-07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male connector
JP2019212404A (ja) * 2018-06-01 2019-12-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0080272A (ja) * 2018-11-14 2020-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0080269A (ja) * 2018-11-14 2020-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0080267A (ja) * 2018-11-14 2020-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10212349B (zh) * 2018-12-05 2020-04-1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组件
JP7232406B2 (ja) * 2019-06-25 2023-03-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CN210092424U (zh) * 2019-07-22 2020-02-18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用插座及电连接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889A (zh) * 2010-12-13 2012-07-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1606A (en) * 1993-04-01 1996-03-26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guide member
JP4317973B2 (ja) * 2004-12-14 2009-08-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24454B2 (ja) * 2008-01-29 2012-04-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6115461A (ja) 2014-12-12 2016-06-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889A (zh) * 2010-12-13 2012-07-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09223A1 (en) 2018-10-25
CN108736198A (zh) 2018-11-02
US10340621B2 (en) 2019-07-02
JP2018181786A (ja) 2018-11-15
DE102018002678A1 (de)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6198B (zh) 连接器
US10644416B2 (en) Connector
US10644430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US9379473B2 (en) Connector
EP302142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997867B2 (en) Connector
CN109428203B (zh) 连接器装置以及阳型连接器
CN107534257B (zh) 接头连接器
US20200036128A1 (en) Joint connector
JP2018190714A (ja) 安全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EP3678263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20170294722A1 (en) Connector
CN110945722B (zh) 连接器
JP6040911B2 (ja) コネクタ
CN110870143B (zh) 端子零件
US100794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twisted pair cable
US11189951B2 (en) Connector
US9196993B2 (en) Connector unit
JP6015628B2 (ja) コネクタ
US10128605B2 (en) Connector
WO2020246428A1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該電気コネクタ内の接続端子の係止方法
EP3866277A1 (en) Angled connector with a module sliding along a curved path
KR20220030634A (ko) 터미널고정구를 갖는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JP2022013178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