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0475A - 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 - Google Patents

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0475A
CN108730475A CN201810325436.6A CN201810325436A CN108730475A CN 108730475 A CN108730475 A CN 108730475A CN 201810325436 A CN201810325436 A CN 201810325436A CN 108730475 A CN108730475 A CN 108730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in component
finger portion
pin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54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0475B (zh
Inventor
约瑟夫·S·巴伦德二世
瑞安·埃滕霍费尔
托马斯·E·甘森胡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filed Critical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730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0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0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0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12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2Bolts or sleeves for positioning of machine parts, e.g. notched taper pins, fitting pins, sleeves, eccentric positioning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F16H2048/085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characterised by shafts or gear carriers for orbital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差速器包括插销组件。壳体可围绕输出轴线旋转。第一侧齿轮和第二侧齿轮能围绕所述输出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和第三小齿轮可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所述插销组件可包括第一销构件、第二销构件和第三销构件,该第一销构件、第二销构件和第三销构件均具有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对应的圆柱体的近端的指部。所述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和第三小齿轮可围绕对应的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或第三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第一指部、第二指部和第三指部可沿着所述输出轴线重叠以将所述第一销构件、第二销构件和第三销构件不能旋转地联接在一起。

Description

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cross-pin assembly)。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其未必为现有技术。
一种类型的汽车差速器采用差速器外壳、一对锥侧齿轮和多个小锥齿轮。一些应用采用单对小锥齿轮,其与锥侧齿轮啮合地接合并由单个小齿轮轴支撑用于在差速器外壳中围绕轴线选择。其它应用采用三个等距隔开的小齿轮,其被支撑以在差速器外壳中围绕形成“Y”形状(即,每个轴线与另外的每个轴线之间形成60°角)的相交轴线旋转,并与锥侧齿轮啮合地接合。其它应用采用更多小齿轮,诸如四个等距隔开的小齿轮,其被支撑以在差速器外壳中围绕形成例如加号“+”形状的相交轴线旋转。
虽然这种构造对于其指定目的工作良好,但小齿轮轴相对于差速器外壳的联接可能是复杂和/或昂贵的。因此,在本领域中仍有对于具有能够相对于差速器外壳以有效且节约成本的方式结实地固定的多个小齿轮轴的改进差速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公开的概要,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
在一种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其可包括壳体、第一侧齿轮、第二侧齿轮、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三小齿轮和插销组件。所述壳体可被配置为被支撑以围绕输出轴线旋转。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可为能围绕所述输出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和所述第三小齿轮可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所述插销组件可被联接至所述壳体以围绕所述输出轴线与所述壳体共同旋转。所述插销组件可包括第一销构件、第二销构件和第三销构件。所述第一销构件可包括第一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一指部。所述第一小齿轮可围绕所述第一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所述第二销构件可包括第二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二指部。所述第二小齿轮可围绕所述第二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所述第三销构件可包括第三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三指部。所述第三小齿轮可围绕所述第三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所述第一指部、所述第二指部和所述第三指部沿着所述输出轴线重叠以将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不能旋转地联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指部可包括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汇聚至所述第一指部的顶端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指部可包括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汇聚至所述第二指部的顶端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三指部可包括从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汇聚至所述第三指部的顶端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可对着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侧可对着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侧可对着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二侧。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限定大约60°的第一内角。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限定大约60°的第二内角。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限定大约60°的第三内角。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指部可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指部可包括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三指部可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可面向相反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可对着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可对着所述第四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垂直于所述输出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差速器总成可进一步包括保持构件。所述第一指部可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二指部可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三指部可包括第三孔。所述保持构件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内以将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联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保持构件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的未压缩最外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中的每个可包括最外圆柱表面和从该最外圆柱表面凹进的润滑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差速器总成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四小齿轮。所述第二销构件可包括第四圆柱体。所述第四圆柱体的近端可被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二指部的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相反的一侧。所述第四小齿轮可围绕所述第四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销构件可包括一对侧壁,该一对侧壁从所述第二表面向外延伸以阻止所述第一指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销构件移动。
在另一形式中,本教示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差速器的插销组件,所述差速器包括壳体、第一侧齿轮、第二侧齿轮、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和第三小齿轮。所述壳体被配置为被支撑以围绕输出轴线旋转。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可为能围绕所述输出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和所述第三小齿轮可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所述插销组件可包括第一销构件、第二销构件和第三销构件。所述第一销构件可包括第一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一指部。所述第一圆柱体可适于支撑所述第一小齿轮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一指部可包括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延伸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朝向所述第一指部的顶端汇聚。所述第二销构件可包括第二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二指部。所述第二圆柱体可适于支撑所述第二小齿轮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二指部可包括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延伸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朝向所述第二指部的顶端汇聚。所述第三销构件可包括第三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三指部。所述第三圆柱体可适于支撑所述第三小齿轮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三指部可包括从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延伸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朝向所述第三指部的顶端汇聚。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可对着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侧可对着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侧可对着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二侧。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指部可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指部可包括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三指部可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可面向相反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可对着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可对着所述第四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垂直于所述输出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插销组件可进一步包括保持构件。所述第一指部包括可第一孔。所述第二指部可包括第二孔。所述第三指部可包括第三孔。所述保持构件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内以将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联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保持构件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的未压缩最外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中的每个可包括最外圆柱表面和从该最外圆柱表面凹进的润滑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纵向轴线可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纵向轴线和所述第三圆柱体的纵向轴线形成60度角。
在另一形式中,本教示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差速器的插销组件,所述差速器可包括壳体、第一侧齿轮、第二侧齿轮、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三小齿轮和第四小齿轮。所述壳体可适于被支撑以围绕输出轴线旋转。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可为能围绕所述输出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三小齿轮和所述第四小齿轮可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所述插销组件可包括第一销构件、第二销构件和第三销构件。所述第一销构件可包括第一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一附接部分。所述第一圆柱体可适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销构件可包括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第二附接部分和第三附接部分。所述第二附接部分和所述第三附接部分可将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所述第二圆柱体可适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三圆柱体可适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三小齿轮。所述第三销构件可包括第四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四圆柱体的近端的第四附接部分。所述第四圆柱体可适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四小齿轮。所述第一附接部分、所述第二附接部分、所述第三附接部分和所述第四附接部分可沿着所述输出轴线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附接部分可包括第一指部,所述第二附接部分可包括第一孔口。所述第一指部可被能滑动地接纳在所述第一孔口内。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附接部分可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附接部分可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三附接部分包括第三表面。所述第四附接部分可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可面向相反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可对着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可对着所述第四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插销组件可进一步包括保持构件。所述第一附接部分可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二附接部分和所述第三附接部分可包括第二孔。所述第四附接部分可包括第三孔。所述保持构件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内以将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联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保持构件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的未压缩最外直径。
其它应用领域将从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变得明显。在此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仅旨在例示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的例示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配备有根据本教示构造的车桥总成的机动车辆的示意性图示;
图2是图1的车桥总成的分解透视图,例示车桥总成的差速器;
图3是图2的差速器的第一构造的插销组件的前视图;
图4是图3的插销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插销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教示的第二构造的插销组件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教示的第三构造的插销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教示的第四构造的插销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和
图9是图8的插销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在附图的若干视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
参见附图的图1,具有根据本公开的教示构造的车桥总成的车辆总体由附图标记10表示。车辆10可包括传动系12,传动系12可经由与动力系14的连接是可驱动的。动力系14可包括发动机16和变速器18。传动系12可包括传动轴20、车桥总成22和多个车轮24和26。在提供的示例中,车桥总成22是配置为驱动一组后轮24的后桥总成,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发动机16可沿着车辆10的轴线被安装在直列式或纵向方位中,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发动机16的输出部可经由常规离合器被选择性地联接至变速器18的输入部以在其间传输旋转动力(即,驱动转矩)。在提供的示例中,变速器18的输入部可与发动机16的输出部共同对齐以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变速器18还可包括输出部和具有多个传动比的齿轮箱,诸如在手动变速器中,或自动变速器中。替代地,变速器18可以是无级变速器。齿轮箱可以是可操作用于将变速器输入部以预定齿轮速比联接至变速器输出部。传动轴20可被联接用于随变速器18的输出部旋转。驱动转矩可通过传动轴20被传输至后桥总成22,驱动转矩在后桥总成22可被分配至左右车轮24。
另外参见图2,示例车桥总成22被更加详细地例示。车桥总成22可包括外壳组件112、第一桥管114、第二桥管116、输入小齿轮118、差速器总成120、第一输出构件122、第二输出构件124、尾轴承126、头轴承128以及一对差速器轴承130。虽然在此参照后桥总成描述差速器总成120,本教示的差速器总成120可被用在其它构造中,诸如例如驱动桥(未示出)或其它的前轮驱动或全轮驱动传动系(未示出)中。
在提供的示例中,外壳组件112可包括主体134和盖体140。主体134可限定内腔146。在提供的示例中,主体134的前侧可包括输入孔口154,主体134的左侧可包括第一输出孔口158,主体134的右侧可包括第二输出孔口162,并且主体134的后侧可包括主孔口或差速器孔口166。输入孔口154、第一输出孔口158、第二输出孔口162以及差速器孔口166可在主体134的内腔与外部之间开放通过主体134。
盖140可跨越差速器孔口166以覆盖差速器孔口166。盖体140可被安装至主体134,诸如通过例如紧固件,以将差速器总成120装在内腔146内。
第一桥管114可在第一输出孔口158处被固定地附接至主体134,并可与第一输出孔口158同轴。第一输出构件122可被设置在第一桥管114内并支撑在其中以围绕输出轴线186旋转。第一输出构件122的内侧端可延伸到内腔146中。第一输出构件122的外侧端可在第一桥管114的外侧端之外延伸,并可被驱动地联接至对应的一个车轮24(图1)。
第二桥管116可在第二输出孔口162处被固定地附接至主体134,并可与第二输出孔口162同轴。第二输出构件124可被设置在第二桥管116内并支撑在其中以围绕输出轴线186旋转。第二输出构件124的内侧端可延伸到内腔146中。第二输出构件124的外侧端可在第二桥管116的外侧端之外延伸,并可被驱动地联接至对应的一个车轮24(图1)。
输入小齿轮118可包括小齿轮轴210、小齿轮214和输入法兰218。小齿轮轴210可延伸穿过输入孔口154。输入法兰218可被固定地安装至小齿轮轴210的一端并设置在主体134的外部。输入法兰218可被联接至传动轴20(图1)以与其共同旋转。小齿轮214可被固定地联接至小齿轮轴210的另一端并设置在内腔146内。小齿轮轴210可被接近输入法兰218的尾轴承126和接近小齿轮214的头轴承128支撑以围绕输入轴线222旋转。输入轴线222可横向于输出轴线186。在提供的示例中,小齿轮214是准双曲面齿轮并且输入轴线222垂直于输出轴线186并从输出轴线186偏移,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
差速器总成120可为配置用于从输入小齿轮118接收输入转矩并向第一输出构件122和第二输出构件124输出差动输出转矩的任意合适类型的差速器。在提供的示例中,差速器总成120包括开放式差速器,其包括差速器壳体226、齿圈230、插销组件234、第一侧齿轮238、第二侧齿轮242、第一差速器小齿轮246、第二差速器小齿轮250以及第三差速器小齿轮254。差速器壳体226可诸如由差速器轴承130支撑在主体134的内腔146内以相对于主体134旋转。齿圈230可诸如通过例如焊接或紧固件(未具体示出)被固定地联接至差速器壳体226以围绕输出轴线186共同旋转。
插销组件234可被安装到差速器壳体226以围绕输出轴线186与差速器壳体226共同旋转。插销组件234在下面被更加详细地描述,但可大致具有第一销构件262、第二销构件264和第三销构件266。第一销构件262可延伸穿过差速器壳体226的内部,使得第一销构件262的纵向轴线垂直于输出轴线186。第二销构件264可延伸穿过差速器壳体226的内部,使得第二销构件264的纵向轴线垂直于输出轴线186并与第一销构件262的纵向轴线形成60°角。第三销构件266可延伸穿过差速器壳体226的内部,使得第三销构件266的纵向轴线垂直于输出轴线186并与第一销构件262和第二销构件264的纵向轴线形成60°角。换言之,第一销构件262、第二销构件264和第三销构件266围绕输出轴线186等角度间隔开以形成等角Y形(例如三叉星形)。
差速器小齿轮246、250、254可位于差速器壳体226内。第一差速器小齿轮246可围绕第一销构件262设置,使得第一差速器小齿轮246被能旋转地安装到差速器壳体226内的第一销构件262以围绕输出轴线186与差速器壳体226共同旋转,同时能相对于差速器壳体226和第一销构件262围绕第一销构件262的纵向轴线旋转。
第二差速器小齿轮250可围绕第二销构件264设置,使得第二差速器小齿轮250被能旋转地安装到差速器壳体226内的第二销构件264以围绕输出轴线186与差速器壳体226共同旋转,同时能相对于差速器壳体226和第二销构件264围绕第二销构件264的纵向轴线旋转。
第三差速器小齿轮254可围绕第三销构件266设置,使得第三差速器小齿轮254被能旋转地安装到差速器壳体226内的第三销构件266以围绕输出轴线186与差速器壳体226共同旋转,同时能相对于差速器壳体226和第三销构件266围绕第三销构件266的纵向轴线旋转。
第一侧齿轮238和第二侧齿轮242可围绕输出轴线186设置并在差速器壳体226的相反轴向侧安装在差速器壳体226内,以相对于差速器壳体226围绕输出轴线186旋转。第一侧齿轮238可与差速器小齿轮246、250、254啮合地接合。第二侧齿轮242可与差速器小齿轮246、250、254啮合地接合。第一输出构件122的内侧端可诸如经由例如配合花键被不能旋转地联接至第一侧齿轮238以围绕输出轴线186共同旋转。第二输出构件124的内侧端可诸如经由例如配合花键被不能旋转地联接至第二侧齿轮242以围绕输出轴线186共同旋转。
另外参见图3-图5,插销组件234可包括第一销构件262、第二销构件264、第三销构件266和保持构件330。第一销构件262可包括第一圆柱体334和限定第一附接部分的第一指部338。第一圆柱体334可具有与第一销构件262的纵向轴线(即第一小齿轮轴线346)同轴的最外圆柱表面342。第一小齿轮246可围绕第一圆柱体334被能旋转地支撑。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圆柱体334包括可从最外圆柱表面342径向向内凹进的一对润滑通道350。在提供的示例中,润滑通道350均可具有从最外圆柱表面342径向向内凹进的平坦表面354。平坦表面354可凹进使得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至每个平坦表面354的垂直距离小于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至最外圆柱表面342的径向距离。
润滑通道350可在第一圆柱体334的直径上相反的侧上(例如前侧358和后侧362),使得平坦表面354可以彼此平行。平坦表面354可沿平行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的方向纵向延伸。第一圆柱体334的总纵向长度可大于每个润滑通道350的总纵向长度,并且每个润滑通道350的相反纵向端可与第一圆柱体334的相反纵向端(即第一圆柱体334的近端366和远端370)轴向间隔开。
第一指部338可被固定地联接至第一圆柱体334的近端366并可从近端366相对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轴向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指部338与第一圆柱体334一体形成。第一指部338可从近端366的后侧362轴向延伸。
第一指部338可随着离第一圆柱体334的近端366的距离的增大而变窄。换言之,第一指部338可具有大致三角形,其具有沿着第一圆柱体334的近端366、大致垂直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的基部374以及从基部374延伸到顶端386的第一侧378和第二侧382。第一指部338的三角形可为等边三角形,从而第一侧378和第二侧382形成60°的内角。当从前侧358或后侧362观看时,诸如图3所示,顶端386可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对齐,从而第一侧378和第二侧382均可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形成30°的内角。
第一指部338可具有背对第一小齿轮轴线346的朝外表面390。第一指部338的第一附接部分可具有朝向第一小齿轮轴线346的朝内表面394以及延伸穿过朝外表面390和朝内表面394的孔398。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指部338的朝外表面390为圆柱形的并与第一圆柱体334的最外圆柱表面342齐平,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第一指部338的朝内表面394可大致平行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并且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偏移。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指部338的朝内表面394可平行于润滑通道350的平坦表面354。在提供的示例中,从第一指部338的朝内表面394到朝外表面390的最大垂直距离可大约为第一圆柱体334的直径的三分之一,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
孔398可沿着孔轴线410延伸穿过第一指部338。孔轴线410可垂直于第一小齿轮轴线346和朝内表面394。孔轴线410可延伸穿过第一指部338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从而孔398可居中位于第一指部338内。孔398可在朝内表面394和朝外表面390处开口。在提供的示例中,孔轴线410可与输出轴线186(图2)同轴。因此,输出轴线186可延伸穿过第一指部338、第二指部418和第三指部486,从而第一指部338、第二指部418和第三指部486可沿着输出轴线186重叠。
第二销构件264可包括第二圆柱体414和限定第二附接部分和第三附接部分的第二指部418。第二圆柱体414可具有与第二销构件264的纵向轴线(即第二小齿轮轴线426)同轴的最外圆柱表面422。第二小齿轮250可围绕第二圆柱体414被能旋转地支撑。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圆柱体414包括可从最外圆柱表面422径向向内凹进的一对润滑通道430。在提供的示例中,润滑通道430均可具有从最外圆柱表面422径向向内凹进的平坦表面434。平坦表面434可凹进使得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至每个平坦表面434的垂直距离小于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至最外圆柱表面422的径向距离。
润滑通道430可在第二圆柱体414的直径上相反的侧上(例如前侧358和后侧362),从而平坦表面434可以彼此平行。平坦表面434可沿平行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的方向纵向延伸。第二圆柱体414的总纵向长度可大于每个润滑通道430的总纵向长度,并且每个润滑通道430的相反纵向端可与第二圆柱体414的相反纵向端(即第二圆柱体414的近端446和远端450)轴向间隔开。
第二指部418可被固定地联接至第二圆柱体414的近端446并可从近端446相对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轴向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指部418与第二圆柱体414一体形成。第二指部418可从近端446的中间部分(即在前侧358和后侧362之间且与前侧358和后侧362间隔开)轴向延伸。
第二指部418可随着离第二圆柱体414的近端446的距离的增大而变窄。换言之,第二指部418可具有大致三角形,其具有沿着第二圆柱体414的近端446、大致垂直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的基部454以及从基部454延伸到顶端466的第一侧458和第二侧462。第二指部418的三角形可为等边三角形,从而第一侧458和第二侧462形成60°的内角。当从前侧358或后侧362观看时,诸如图3所示,顶端466可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对齐,从而第一侧458和第二侧462均可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形成30°的内角。
第二指部418的第二附接部分可具有朝外表面470,并且第三附接部分可具有朝外表面474。朝外表面470、474可沿相反方向背对第二小齿轮轴线426,并且孔478可延伸穿过朝外表面470、474。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指部418的朝外表面470、474可彼此平行且平行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并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偏移。在提供的示例中,朝外表面470、474可距第二小齿轮轴线426相等距离,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指部418的朝外表面470、474可平行于润滑通道430的平坦表面434。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指部418的朝外表面470、474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可大约为第二圆柱体414的直径的三分之一,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
孔478可沿着孔轴线410延伸穿过第二指部418。孔轴线410可垂直于第二小齿轮轴线426和第二指部418的朝外表面470、474。孔轴线410可延伸穿过第二指部418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从而孔478可居中位于第二指部418内。孔478可在朝外表面470、474处开口。
第三销构件266可大致类似于第一销构件262,并可包括第三圆柱体482和限定第四附接部分的第三指部486。第三圆柱体482可具有与第三销构件266的纵向轴线(即第三小齿轮轴线490)同轴的最外圆柱表面488。第三小齿轮254可围绕第三圆柱体482被能旋转地支撑。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圆柱体482包括可从最外圆柱表面488径向向内凹进的一对润滑通道494。在提供的示例中,润滑通道494均可具有从最外圆柱表面488径向向内凹进的平坦表面498。平坦表面498可凹进使得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至每个平坦表面498的垂直距离小于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至最外圆柱表面488的径向距离。
润滑通道494可在第三圆柱体482的直径上相反的侧上(例如前侧358和后侧362),从而平坦表面498可以彼此平行。平坦表面498可沿平行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的方向纵向延伸。第三圆柱体482的总纵向长度可大于每个润滑通道494的总纵向长度,并且每个润滑通道494的相反纵向端可与第三圆柱体482的相反纵向端(即第三圆柱体482的近端518和远端522)轴向间隔开。
第三指部486可被固定地联接至第三圆柱体482的近端518并可从近端518相对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轴向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指部486与第三圆柱体482一体形成。第三指部486可从近端518的前侧358轴向延伸。
第三指部486可随着离第三圆柱体482的近端518的距离的增大而变窄。换言之,第三指部486可具有大致三角形,其具有沿着第三圆柱体482的近端518、大致垂直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的基部526以及从基部526延伸到顶端538的第一侧530和第二侧534。第三指部486的三角形可为等边三角形,从而第一侧530和第二侧534形成60°的内角。当从前侧358或后侧362观看时,诸如图3所示,顶端538可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对齐,从而第一侧530和第二侧534均可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形成30°的内角。
第三指部486可具有背对第三小齿轮轴线490的朝外表面542。第三指部486的第四附接部分可具有朝向第三小齿轮轴线490的朝内表面546以及延伸穿过朝外表面542和朝内表面546的孔550。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指部486的朝外表面542为圆柱形的并与第三圆柱体482的最外圆柱表面488齐平,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第三指部486的朝内表面546可大致平行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并且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偏移。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指部486的朝内表面546可平行于润滑通道494的平坦表面498。在提供的示例中,从第三指部486的朝内表面546到朝外表面542的最大垂直距离可大约为第三圆柱体482的直径的三分之一,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
孔550可沿着孔轴线410延伸穿过第三指部486。孔轴线410可垂直于第三小齿轮轴线490和朝内表面546。孔轴线410可延伸穿过第三指部486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从而孔550可居中位于第三指部486内。孔550可在朝内表面546和朝外表面542处开口。因此,孔398、478、550可同轴。在提供的示例中,孔398、478、550可具有相同直径,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
第一销构件262、第二销构件264和第三销构件266可被组装,使得指部338、418、486的附接部分可被彼此嵌套。基部374(例如第一销构件262的近端366)可对着并接触第二指部418的第一侧458和第三指部486的第一侧530。第一指部338的朝内侧394可对着并接触第二指部418的朝外侧474。基部454(例如第二圆柱体414的近端446)可对着并接触第一指部338的第二侧382和第三指部486的第二侧534。第二指部418的朝外侧470可对着并接触第三指部486的朝内侧546。在提供的示例中,基部374、454、526、第一侧378、458、530和第二侧382、462、534的长度可相等。因此,第一指部338的朝内表面394和第三指部486的朝内表面546可协作以限定狭槽,在该狭槽中第二指部418可被设置在第一指部338和第三指部486之间。
孔可沿着孔轴线410对齐,并且保持构件330可被插入到孔398、478、550中以将第一销构件262、第二销构件264和第三销构件266相对彼此进行保持。插销组件234可被组装在差速器壳体226内。
在提供的示例中,保持构件330可为大致圆柱体,其可相对于孔轴线410在径向方向上是弹性的。换言之,保持构件330可具有可大于孔398、478、550的自然(即未压缩)直径,并可被弹性压缩至等于或小于孔398、478、550的直径。因此,保持构件330可被压缩以被插入到孔398、478、550中,并随后弹性膨胀以对孔398、478、550的内表面施加径向向外的压力,从而使保持构件330保持在孔398、478、550内。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保持构件330可为辊销(roll-pin),也称为弹簧销或张力销。在提供的示例中,保持构件330为螺旋弹簧销,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诸如例如开有槽的弹簧销。
在替代结构中,保持构件330可为非弹性构件,诸如例如开口销,其可被插入到孔398、478、550中并随后变形以被保持在孔398、478、550中。在另一替代结构中,保持构件330可为非弹性构件,诸如例如可被压配合或拧到孔398、478、550中以被保持在孔398、478、550中的刚性圆柱销。
另外参见图6,例示第二结构的插销组件234’。除了插销组件234’可以没有孔398、478、550(图3和5)以及没有保持构件330(图3和5)之外,插销组件234’可类似于插销组件234。在图6中提供的示例中,带上标的附图标记指代与图3-5中由相似的不带上标的附图标记指示的元件相似的元件。因此,相似的元件的说明在此不被重复。
因此,本教示提供插销组件234、234’,使得当小齿轮246、250、254被装载时,它们可作用于第一销构件262、262’、第二销构件264、264’和第三销构件266、266’,导致近端366、446、528、366’、446’、518’作用于彼此,并将它们本身锁定至差速器壳体226。
另外参见图7,例示第三结构的插销组件710。除了在此另外示出或描述的之外,插销构件710可类似于插销构件234和234’(图3-6)。插销组件710可用在类似于车桥总成22(图2)的车桥总成中,除了差速器总成120(图2)可被配置有可围绕输出轴线186等距隔开的四个差速器小齿轮,每个差速器小齿轮与两个侧齿轮238、242(图2)啮合地接合。
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插销组件710可被安装至差速器壳体226(图2)以围绕输出轴线186与差速器壳体226(图2)共同旋转。插销组件710在下面被更加详细地描述,但可大体具有第一销构件714、第二销构件722和第三销构件726。第一销构件714可延伸穿过差速器壳体226(图2)的内部,使得第一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垂直于输出轴线186。在提供的示例中,输出轴线186可与第一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相交。
第二销构件722可延伸穿过差速器壳体226(图2)的内部,使得第二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垂直于输出轴线186且与第一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垂直。在提供的示例中,输出轴线186可与第二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相交。在提供的示例中,由输出轴线186和第一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形成的平面(未具体示出)可将第二销构件722二分为对称的两半,并且第一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第二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与输出轴线186的交点可为插销组件710的中心。
第三销构件726可延伸穿过差速器壳体226(图2)的内部,使得第三销构件726的纵向轴线与第一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同轴。
如下所述,第一销构件714和第三销构件726可在插销组件710的中心附近被可移除地联接至第二销构件722。第一销构件714和第三销构件726可沿反方向纵向延伸远离插销组件710的中心(即从输出轴线186径向向外)。换言之,第一销构件714、第二销构件722和第三销构件726的远端部分可围绕输出轴线186等角度间隔开以形成大致十字或加号(“+”)形状。
第一销构件722可包括第一圆柱体754和指部或第一附接部分756。第一圆柱体754可具有与第一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同轴的最外圆柱表面758。类似于小齿轮246、242、254的第一小齿轮可围绕第一圆柱体754能旋转地设置,并与两个侧齿轮238、242(图2)啮合地接合。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圆柱体754包括可从最外圆柱表面758径向向内凹进的一对润滑通道760。润滑通道760可类似于润滑通道742,除了在此另外示出或描述的之外。
第一附接部分756可被固定地联接至第一圆柱体754的近端,并可从第一圆柱体754的近端相对于第一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轴向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附接部分756与第一圆柱体754一体形成。第一附接部分756可从第一圆柱体754的近端的前侧轴向延伸。第一附接部分756可具有面762、一对侧表面764以及可延伸穿过第一附接部分756并穿过面762的孔766。
第二销构件722可包括通过指部或中间体736(即,在插销组件710的中心)被固定地联接在一起的第二圆柱体730和第三圆柱体734。第二圆柱体730可具有与第二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同轴的最外圆柱表面738。类似于小齿轮246、242、254的第二小齿轮可围绕第二圆柱体730能旋转地设置,并与两个侧齿轮238、242(图2)啮合地接合。第三圆柱体734可具有与第二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同轴的最外圆柱表面740。类似于小齿轮246、242、254的第三小齿轮可围绕第三圆柱体734能旋转地设置,并与两个侧齿轮238、242(图2)啮合地接合。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圆柱体730和第三圆柱体734均包括可从对应的最外圆柱表面738、740径向向内凹进的一对润滑通道742。润滑通道742可类似于润滑通道350(图3-图5),除了在此另外示出或描述的之外。
中间体736可被固定地联接至第二圆柱体730的近端,并可从第二圆柱体730的近端相对于第二销构件714的纵向轴线轴向延伸至第三圆柱体734的近端。在提供的示例中,中间体736与第二圆柱体730和第三圆柱体734一体形成。
中间体736可限定第二附接部分744、第三附接部分746和孔748。第二附接部分744和第三附接部分746可相对于输出轴线186被设置在中间部分736的相反轴向侧。第二附接部分744可为可在最外圆柱表面738、740处开口的凹口或通道,并包括可从最外圆柱表面738、740径向向内凹进的第一凹进表面750。第三附接部分746可为可在最外圆柱表面738、740处开口的凹口或通道,并包括可从最外圆柱表面738、740径向向内凹进的第二凹进表面752。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凹进表面750和第二凹进表面752可彼此平行并垂直于输出轴线186,并且可相对于输出轴线186面向相反轴向方向。
孔748可为圆柱形孔洞,其可相对于输出轴线186轴向延伸穿过中间部分736并可在第一凹进表面750和第二凹进表面752处开口。孔748可与输出轴线186同轴。
第一附接部分756可具有与第二附接部分744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从而第一附接部分756可被接纳在第二附接部分744中。第一附接部分756的面762可对着并邻接凹进表面750。在提供的示例中,侧表面764可对着并邻接第二附接部分744的侧壁以阻止第二销构件722相对于第一销构件714的旋转。孔766可与孔748同轴。
第三销构件726可大致类似于第一销构件714,并可包括第四圆柱体768和指部或第四附接部分770。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销构件762被构造为与第一销构件714相同,从而第一销构件714和第三销构件726可为可互换的,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第四圆柱体768可具有与第三销构件726的纵向轴线同轴的最外圆柱表面772。类似于小齿轮246、242、254的第四小齿轮可围绕第四圆柱体768能旋转地设置,并与两个侧齿轮238、242(图2)啮合地接合。在提供的示例中,第四圆柱体768包括可从最外圆柱表面772径向向内凹进的一对润滑通道774。润滑通道774可类似于润滑通道742、760,除了在此另外示出或描述的之外。
第四附接部分770可被固定地联接至第四圆柱体768的近端,并可从第四圆柱体768的近端相对于第三销构件726的纵向轴线轴向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第四附接部分770与第四圆柱体768一体形成。第四附接部分770可从第四圆柱体768的近端的后侧轴向延伸。
第四附接部分770可具有与第三附接部分746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从而第四附接部分770可被接纳在第三附接部分746中。第四附接部分770可具有对着并可邻接凹进表面752的面776。在提供的示例中,第四附接部分770包括一对侧表面778,其可对着并可邻接第三附接部分746的侧壁。第四附接部分770可进一步限定可延伸穿过第四附接部分770并与孔748同轴的孔780。因此,孔748、766、780可同轴并向彼此开放。在提供的示例中,孔748、766、780可具有相同直径,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
第一销构件714、第二销构件722和第三销构件726可被组装,以使第一附接部分756被嵌套在第二附接部分744中,第四附接部分770被嵌套在第三附接部分746中,孔748、766、780对齐,并且第一圆柱体754和第四圆柱体768沿垂直于第二销构件722的相反方向轴向延伸。因此,第一附接部分744、第二附接部分756、第三附接部分746和第四附接部分770可沿输出轴线186重叠。可类似于上述保持构件330(图5)的保持构件784可被插入到孔748、766、780中以将第一销构件714、第二销构件722和第三销构件726相对彼此进行保持。插销组件710可被组装在差速器壳体226(图2)内。
在替代结构中,未具体示出,插销组件710可被构造为不具有孔748、766、780并且不具有保持构件784。
另外参见图8和图9,例示第四构造的插销组件710’。除了在此另外示出或描述的之外,插销组件710’可类似于插销组件710(图7)。在图8和图9中提供的示例中,带上标的附图标记指代与图7中由相似的不带上标的附图标记指示的元件相似的元件。因此,相似的元件的说明在此不被重复。
在图8和9中提供的示例中,第二附接部分744’和第三附接部分746’可为至少部分延伸穿过最外表面738’、740’的孔口。第二附接部分744’可至少开口于第二销构件722’的一侧,使得第一附接部分756’可沿着第一接纳轴线810滑动到第二附接部分744’中。第一接纳轴线810可垂直于输出轴线186和第二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第三附接部分746’可至少开口于第二销构件722’的相反侧,使得第四附接部分770’可沿着第二接纳轴线814滑动到第三附接部分746’中。第二接纳轴线814可垂直于输出轴线186和第二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在提供的示例中,附接部分744’、746’的开口均完全延伸穿过第二销构件722’的两侧,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
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附接部分744’的侧壁818相对于第二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朝向输出轴线186向内轴向延伸以接合并防止第一附接部分756’沿着输出轴线186轴向移动。侧壁818可接合第一附接部分756’的外表面820。在提供的示例中,外表面820可为可与最外表面758’同心的圆柱表面,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在提供的示例中,侧壁818不在中央相交。在替代构造中,未具体示出,侧壁818可相交,使得第二附接部分744’可为由侧壁818和凹进表面750’限定的完整孔口。
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附接部分746’的侧壁822相对于第二销构件722’的纵向轴线朝向输出轴线186向内轴向延伸以接合并防止第四附接部分770’沿着输出轴线186轴向移动。侧壁822可接合第四附接部分770’的外表面824。在提供的示例中,外表面824可为可与最外表面772’同心的圆柱表面,尽管其它构造可被使用。在提供的示例中,侧壁822不在中央相交。在替代构造中,未具体示出,侧壁822可相交,使得第三附接部分746’可为由侧壁822和凹进表面752’限定的完整孔口。
在替代结构中,未具体示出,插销组件710’可被构造为不具有孔748’、766’、780’并且不具有保持构件784’。
实施例前面的描述已经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其不旨在是详尽的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例的单独的元件或特征一般地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能互换并且能够用于所选实施例,即使未特别示出或描述。特定实施例的单独的元件或特征也可以许多方式变化。这种变化不视为偏离本公开,全部这种变更旨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示例实施例被提供使得此公开将全面,并且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范围。诸如具体的部件、设备以及方法的数个具体细节被列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见的是不需要利用具体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设备结构以及众所周知的技术未进行详细描述。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示例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如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以及“该”可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以其它方式清楚地另外指示。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为包括性的,因此明确指出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本文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将不被解释为必需要求其以讨论或例示的具体顺序执行,除非明确确定为执行的顺序。还将理解,另外的或替代的步骤可被采用。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连接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词语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邻近”与“紧邻”等)。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举的项目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段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与另一区域、层或段区分开。当诸如“第一”、“第二”的术语和其它数字术语在本文使用时不暗示序列或顺序,除非通过上下文清楚地指示。因此,在不偏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
为便于描述,诸如“内”、“外”、“下面”、“下方”、“下”、“上方”、“上”等等的空间相对术语在本文中使用,以描述如图中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可旨在涵盖设备在使用中或运行中的除了图中描绘的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翻转,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被定位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下方”能够涵盖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设备可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且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被相应地解释。
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元件均不旨在为35U.S.C.§112(f)的含义内的手段加功能要素,除非明确地使用短语“手段用于”记载要素,或者在使用短语“操作用于”或“步骤用于”的方法权利要求的情况中。

Claims (20)

1.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
壳体,适于被支撑以围绕输出轴线旋转;
第一侧齿轮和第二侧齿轮,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能围绕所述输出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
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和第三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和所述第三小齿轮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以及
插销组件,被联接至所述壳体以围绕所述输出轴线与所述壳体共同旋转,所述插销组件包括:
第一销构件,包括第一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一指部,所述第一小齿轮围绕所述第一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
第二销构件,包括第二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二指部,所述第二小齿轮围绕所述第二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和
第三销构件,包括第三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三指部,所述第三小齿轮围绕所述第三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指部、所述第二指部和所述第三指部沿着所述输出轴线重叠以将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不能旋转地联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指部包括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汇聚至所述第一指部的顶端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所述第二指部包括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汇聚至所述第二指部的顶端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指部包括从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汇聚至所述第三指部的顶端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对着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侧对着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二侧,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侧对着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二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限定大约60°的第一内角,其中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限定大约60°的第二内角,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限定大约60°的第三内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指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指部包括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并且所述第三指部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面向相反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对着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对着所述第四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垂直于所述输出轴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进一步包括:
保持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指部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二指部包括第二孔,并且所述第三指部包括第三孔,所述保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内以将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联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保持构件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的未压缩最外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中的每个包括最外圆柱表面和从该最外圆柱表面凹进的润滑通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四小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销构件包括第四圆柱体,所述第四圆柱体的近端被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二指部的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相反的一侧,所述第四小齿轮围绕所述第四圆柱体能旋转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二销构件包括一对侧壁,该一对侧壁从所述第二表面向外延伸以阻止所述第一指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销构件移动。
11.一种用于差速器的插销组件,所述差速器包括适于被支撑以围绕输出轴线旋转的壳体、能围绕所述输出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的第一侧齿轮和第二侧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和第三小齿轮,所述插销组件包括:
第一销构件,包括第一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一指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适于支撑所述第一小齿轮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一指部包括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朝向所述第一指部的顶端汇聚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第二销构件,包括第二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二指部,所述第二圆柱体适于支撑所述第二小齿轮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二指部包括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朝向所述第二指部的顶端汇聚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
第三销构件,包括第三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三指部,所述第三圆柱体适于支撑所述第三小齿轮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第三指部包括从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延伸并朝向所述第三指部的顶端汇聚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对着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侧对着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三指部的第二侧,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侧对着所述第一指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指部的第二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指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指部包括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并且所述第三指部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面向相反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对着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对着所述第四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垂直于所述输出轴线。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销组件,进一步包括:
保持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指部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二指部包括第二孔,并且所述第三指部包括第三孔,所述保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内以将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联接在一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销组件,其中所述保持构件由弹性材料形成,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的未压缩最外直径。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销构件、所述第二销构件和所述第三销构件中的每个包括最外圆柱表面和从该最外圆柱表面凹进的润滑通道。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纵向轴线和所述第三圆柱体的纵向轴线形成60度角。
18.一种用于差速器的插销组件,所述差速器包括适于被支撑以围绕输出轴线旋转的壳体、能围绕所述输出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的第一侧齿轮和第二侧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三小齿轮和第四小齿轮,所述插销组件包括:
第一销构件,包括第一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近端的第一附接部分,所述第一圆柱体适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小齿轮;
第二销构件,包括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第二附接部分和第三附接部分,所述第二附接部分和所述第三附接部分将所述第二圆柱体的近端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三圆柱体的近端,所述第二圆柱体适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三附接部分适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三小齿轮;以及
第三销构件,包括第四圆柱体和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四圆柱体的近端的第四附接部分,所述第四圆柱体适于能旋转地支撑所述第四小齿轮;
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分、所述第二附接部分、所述第三附接部分以及所述第四附接部分沿着所述输出轴线重叠。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分包括第一指部,所述第二附接部分包括第一孔口,所述第一指部被能滑动地接纳在所述第一孔口内。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附接部分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附接部分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三附接部分包括第三表面,并且所述第四附接部分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面向相反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对着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对着所述第四表面。
CN201810325436.6A 2017-04-13 2018-04-12 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 Active CN1087304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86,659 2017-04-13
US15/486,659 US9958047B1 (en) 2017-04-13 2017-04-13 Differential assembly and multi-piece cross-pin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0475A true CN108730475A (zh) 2018-11-02
CN108730475B CN108730475B (zh) 2019-09-27

Family

ID=6201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5436.6A Active CN108730475B (zh) 2017-04-13 2018-04-12 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58047B1 (zh)
CN (1) CN108730475B (zh)
DE (1) DE10201810869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21474A1 (de) * 2018-12-12 2020-06-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Differentialgetriebe
DE202021101183U1 (de) * 2021-03-09 2022-06-13 Dana Italia S.R.L. Differentialbaugruppe
FR3142231A1 (fr) * 2022-11-17 2024-05-24 Hydromecanique Et Frottement axe de différentiel perfectionn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1475A (ja) * 1996-11-13 1998-05-29 Hino Motors Ltd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1531635A (zh) * 2002-08-02 2004-09-22 株式会社音户工作所 车辆用差动装置
CN2723772Y (zh) * 2004-08-06 2005-09-07 文登市东风车桥厂 小型卡车的四行星齿轮差速器
CN203067711U (zh) * 2011-09-06 2013-07-17 伊顿公司 锥齿轮差速齿轮机构
CN203162041U (zh) * 2011-09-06 2013-08-28 伊顿公司 用于差速器的安装系统以及差速器
CN204041716U (zh) * 2014-06-30 2014-12-2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的十字行星齿轮轴组件、组成轴件和差速器
CN205401636U (zh) * 2016-03-07 2016-07-27 瑞安市车辆配件厂 差速器十字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915A (en) * 1915-03-26 1915-12-28 Thomas H Sparks Differential gear.
US1544805A (en) 1923-09-12 1925-07-07 Alfred B Celander Differential spider
US3593595A (en) 1969-08-19 1971-07-20 Case Co J I Differential gear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3955443A (en) * 1975-01-30 1976-05-11 Jose Luis Estrada Differential gear mechanism with asymmetric pinion gears
US6146304A (en) * 1998-12-22 2000-11-14 Caterpillar Inc. Vehicle differential
DE19943920A1 (de) 1999-09-14 2001-03-15 Man Nutzfahrzeuge Ag Kegelradausgleichsgetriebe für Nutzfahrzeuge
US6743138B2 (en) 2002-07-23 2004-06-0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mpact differential housing assembly
DE102004008224B4 (de) 2003-02-21 2007-05-31 Tochigi Fuji Sangyo K.K. Differentialvorrichtung
US7591751B2 (en) * 2007-04-18 2009-09-22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Four pinion differential with cross pin retention unit and related method
US20090013533A1 (en) * 2007-07-10 2009-01-15 Isken Ii Dennis W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ssembly
WO2009014673A2 (en) * 2007-07-19 2009-01-29 Metaldyne Company Llc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fferential
CN102083648A (zh) * 2008-07-07 2011-06-01 迪尔公司 电动液压差速器锁
US8083628B2 (en) * 2009-01-19 2011-12-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ifferential carri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E102010055928A1 (de) 2010-12-23 2012-06-28 Daimler Ag Kraftfahrzeugdifferentialvorrichtung
DE102016221722A1 (de) 2016-11-07 2018-05-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Differentialvorrichtung sowie ein Fahrzeug mit der Differential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1475A (ja) * 1996-11-13 1998-05-29 Hino Motors Ltd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1531635A (zh) * 2002-08-02 2004-09-22 株式会社音户工作所 车辆用差动装置
CN2723772Y (zh) * 2004-08-06 2005-09-07 文登市东风车桥厂 小型卡车的四行星齿轮差速器
CN203067711U (zh) * 2011-09-06 2013-07-17 伊顿公司 锥齿轮差速齿轮机构
CN203162041U (zh) * 2011-09-06 2013-08-28 伊顿公司 用于差速器的安装系统以及差速器
CN204041716U (zh) * 2014-06-30 2014-12-2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差速器的十字行星齿轮轴组件、组成轴件和差速器
CN205401636U (zh) * 2016-03-07 2016-07-27 瑞安市车辆配件厂 差速器十字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08698B4 (de) 2023-12-21
CN108730475B (zh) 2019-09-27
US9958047B1 (en) 2018-05-01
DE102018108698A1 (de)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187B (zh) 具有分体式半轴法兰的电子后驱动模块
CN108730475B (zh) 差速器总成和多件式插销组件
US7901318B2 (en) Four pinion differential with cross pin retention unit and related method
US20060128516A1 (en) Helical gear differential
EP1777438A1 (en) Vehicle differential gear device, vehicle combined differential gear device and vehicle differential case
US10155444B2 (en) Disconnecting all-wheel drive driveline having flat tow capabilities
EP4043746B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a rotor bearing assembly
US9534665B1 (en) Electrical all-wheel drive
US9506549B2 (en) Differential assembly
US11015683B2 (en) Vehicle driving device
US11221069B2 (en) Shifting mechanism for a transmission
EP4112353A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an interaxle differential unit
US20210070158A1 (en) Vehicle driving device
US11231099B2 (en) Axle assembly and differential assembly with spider shaft retention
US8640815B2 (en) Boot assembly
US20120115669A1 (en) Differential apparatus
CN107709811B (zh) 带有扭转减振器的变速器
US11209077B2 (en) Inter-axle differential assembly
CN110056635A (zh) 传动系部件
US10113627B2 (en) Differential assembly with multi-piece cross-pin
US10941846B2 (en) Differential assembly having an overhanging ring gear
DE102012009942A1 (de) Antriebsstrang mit zumindest einer Gelenkwelle
KR101791308B1 (ko) 차동 장치를 위한 사이드 기어 일체형 인보드 조인트
DE112017005539T5 (de) Koppelanordnung mit gewinkelten befestigungslöchern
EP4311703A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an interaxle differential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