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5371B - 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5371B
CN108725371B CN201710257249.4A CN201710257249A CN108725371B CN 108725371 B CN108725371 B CN 108725371B CN 201710257249 A CN201710257249 A CN 201710257249A CN 108725371 B CN108725371 B CN 108725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s
airbag
tear seam
base
chut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72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5371A (zh
Inventor
裘德·D·苏扎
武天
阿丘塔·安妮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to CN2017102572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25371B/zh
Priority to US15/951,631 priority patent/US1056973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725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5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5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5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 B60R21/2176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the air bag components being completely enclosed in a soft or semi-rigid housing or co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2Tear s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囊组件,该气囊组件包括设置在仪表板外皮和气囊模块之间的滑槽通道。滑槽通道包括具有第一区段的基部、以及设置在基部的表面上的多个径向肋,所述多个径向肋从中间部分延伸至基部的边缘并且构造成将来自气囊展开的力朝向仪表板外皮上的撕裂缝传递。

Description

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车辆中的气囊组件,尤其涉及包括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的气囊组件。
背景技术
车辆中使用乘客气囊十分常见。在一些车辆设计中,乘客气囊可附接至横向汽车梁并通过气囊滑槽通道与仪表板外皮接口连接。在气囊组件中有两个弱化轮廓或撕裂缝以使气囊能够展开,一个在气囊滑槽通道处,一个在仪表板外皮处。在展开事件期间,气囊在滑槽门处推挤,使其撕裂开,从而允许气囊完全展开以保护乘客。由于气囊展开在数毫秒内发生,因此向上推到滑槽通道中,使撕裂缝在仪表板外皮处均匀打开具有挑战性。发明人已经意识到存在对能够将来自气囊展开的力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传递到撕裂缝的气囊滑槽通道的需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设置在仪表板外皮和气囊模块之间的气囊滑槽通道包括具有第一区段的基部、以及设置在基部的表面上的多个径向肋,其中,所述多个肋从中间部分朝向基部的边缘延伸并且构造成将来自气囊展开的力朝向仪表板外皮上的撕裂缝传递。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径向肋可设置成面向气囊模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气囊滑槽通道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横向肋和多个第一竖直肋,并且所述多个径向肋与所述多个第一横向肋和所述多个第一竖直肋相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部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区段,并且第二区段仅包括多个第二横向肋和多个第二竖直肋。所述多个第二横向肋和所述多个第二竖直肋相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第一对径向肋可朝向基部的第一角延伸,并且第二对径向肋可朝向基部的第二角延伸,以在气囊展开期间增加撕裂缝的第一角和第二角处的压力。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车辆中的气囊组件包括气囊模块、以及设置在仪表板外皮和气囊模块之间的气囊滑槽通道。滑槽通道可包括:基部,基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边界以及在大体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边界;以及设置在基部上的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多个第一肋和第二肋设置在面向气囊模块的表面上。多个第一肋从中间部分朝向边缘与第一方向成角度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部可包括撕裂缝和朝向撕裂缝延伸的多个第一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肋的端部可接触撕裂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肋的端部部分朝向基部的撕裂缝向下倾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肋可包括大体上平行于第一方向的肋和大体上平行于第二方向的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部可包括邻近乘客侧的第一区段、以及第二区段,其中,第一区段包括第一肋和第二肋,并且基部的第二区段仅包括第二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区段可超过基部的一半区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部以及第一肋和第二肋可由塑料制成并且一体成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第一对第一肋可延伸至撕裂缝的第一角,并且至少第二对第一肋可延伸至撕裂缝的第二角。第一角和第二角邻近乘客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部可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可具有四个圆角。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车辆可包括:具有用于气囊展开的撕裂缝的仪表板外皮;以及用于容纳气囊的气囊模块;以及气囊滑槽通道。气囊通道包括:基部,基部具有与仪表板中的撕裂缝对应的撕裂缝;以及设置在基部的第一区段上的多个径向肋和多个U形肋或多个半圆形肋。多个径向肋和多个U形肋或多个半圆形肋可定位在面向气囊模块的表面处并且与气囊模块间隔开。径向肋从中间部分朝向基部的撕裂缝延伸,并且U形肋或半圆形肋具有不同的大小且一个包围另一个,并且每个U形肋或半圆形肋具有朝向车辆的前部的开口。U形肋或半圆形肋与径向肋相交。所述多个径向肋和U形肋或半圆形肋构造成将来自气囊展开的力朝向气囊滑槽通道的撕裂缝和仪表板外皮的撕裂缝传递。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部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区段,第二区段仅具有大体上平行于基部的侧面的肋,并且其中,第一区段邻近乘客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滑槽通道的撕裂缝可形成具有第一圆角、第二圆角、第三圆角和第四圆角的矩形。至少第一对径向肋延伸至第一圆角,并且第二对径向肋延伸至第二圆角。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径向肋和所述多个U形肋可构造成在基部的至少两个角上产生塑性应变。
本公开的具有径向肋模式的滑槽通道解决了传统气囊系统的至少一些问题。例如,滑槽通道的径向肋在气囊展开期间在撕裂缝的角部分处能够造成增加的塑性应变从而仪表板外皮可以以改善的方式跟随撕裂缝被撕裂开。
应理解,提供以上概述以通过简化的形式引入将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选择的概念。这并不旨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重要特征,其范围只受遵循下面详细描述的权利要求所限定。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用于解决上述或本发明中任一部分提及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几何附图从以下简洁描述将清楚地了解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代表本文所描述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
图1A为其中可实施本公开的滑槽通道的示例性气囊组件的透视图,其例示了气囊组件附接至仪表板外皮。
图1B为图1A中的气囊组件的透视截面图。
图1C为图1A中的气囊组件的截面图。
图2为滑槽通道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肋模式。
应了解,这些图旨在示出使用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的方法、结构和/或材料的总体特征并旨在不出下面的书写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这些附图并不是按比例的,并不会精确地反映任何给出的实施例的精确结构或性能特性,并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定或限制示例实施例所包括的值和性质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所公开的气囊组件。详细描述和附图仅提供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发明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变化、修改和改变所公开的示例。设想到不同应用和设计考虑的许多变化;然而,为简洁起见,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没有单独地描述每个设想的变化。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供了各种气囊组件的示例。示例中的相关特性在不同的示例中可是相同的、类似的或不类似的。为简洁起见,将不详细描述相关的特性。相反,相关特性名称的使用将提示读者具有相关特性名称的特性可相似于先前解释的示例中的相关特性。在该具体示例中将描述特定于给定示例的特性。读者应理解,给定特性不需要与任何给定的图或示例中的相关特性的特定描写相同或类似。
图1A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中的气囊组件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如图1A所示,气囊组件2附接至仪表板外皮8。图1B为图1B中的气囊组件的透视截面图,其例示了气囊组件2的截面图。气囊组件2可包括乘客气囊模块4和气囊滑槽通道6或滑槽通道6。乘客气囊模块4位于前排座椅乘客前方的仪表板外皮8上。气囊模块4附接至横向汽车梁(未示出)并且通过滑槽通道6与仪表板外皮8接口连接。即,滑槽通道6设置在仪表板外皮8和气囊模块4之间。仪表板外皮8通常由合成塑料聚合物制成,例如聚氯乙烯(PVC)。软泡沫可设置在滑槽通道6和仪表板外皮8之间的空间10中。气囊模块4构造成容纳气囊和与气囊展开有关的装置。如图1A所示,气囊组件4接收在滑槽通道6中。例如,气囊模块4可经由多个连接器7连接至滑槽通道6的侧壁12。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侧壁12围绕气囊模块4。
参考图1B和图1C,滑槽通道6可包括基部14和侧壁12。滑槽通道6的侧壁12可从基部14大体上垂直延伸并且形成腔室以接收气囊模块4。基部14可包括与覆盖气囊模块4的区域的侧边对应的撕裂缝16。进一步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基部14的表面上的撕裂缝16可呈U形。U形撕裂缝的底侧13邻近乘客。在气囊展开期间,滑槽通道6跟随撕裂缝16被撕开。由撕裂缝16限定的仪表板外皮的部分像围绕侧面15旋转的门一样打开,其中侧面15与底侧13相对且没有撕裂缝。类似地,仪表板外皮8可包括撕裂缝18。仪表板外皮8的撕裂缝18可定位在气囊模块4上方的位置处或对应于基部8的撕裂缝16。撕裂缝18可呈U形,其在图1B中用虚线示意性示出。应了解,滑槽通道6的撕裂缝16可包括弱化部分,弱化部分的厚度小于基部的主体的厚度,因此它们会在力的作用下断裂。类似地,仪表板外皮8的撕裂缝18为弱化部分,该弱化部分的厚度小于仪表板的主体的厚度。滑槽通道的撕裂缝16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形成,例如,注塑成型或在注塑成型后的第二操作(如激光或铣削)中形成。仪表板外皮8的撕裂缝18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形成,例如在凝塑成型工艺之后用刀铣削。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4可包括定位在面向气囊模块4的表面上的多个肋20。肋20的这种构造在软泡沫设置在仪表板外皮8和滑槽通道6之间的实施例中是有益的,因为更易于设置软泡沫。多个肋20可包括构造成将来自气囊展开的力有效地分布至撕裂缝的不同肋模式,如下面详细描述。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滑槽通道6的透视图。基部14可具有在第一方向L上的第一边界22和在大体上与第一方向L垂直的第二方向W上的第二边界2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4可呈矩形,其中,该矩形具有第一圆角32、第二圆角26、第三圆角30和第四圆角28。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4可具有第一区段34和第二区段36,每个区段具有不同的肋模式。例如,第一区段34可具有多个径向肋38。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4的第一区段34可占据基部14的边缘内的一半多的表面。第一区段34可为邻近前排座椅乘客的区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段34的径向肋38可从中间部分朝向撕裂缝16延伸。中间部分指的是围绕基部14的中心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径向肋38可延伸至撕裂缝16,其中径向肋38的一端接触撕裂缝16。在一些实施例中,径向肋38的端部部分31可朝向撕裂缝16倾斜或融出(blend out)。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径向肋38可从一个圆的中心延伸,并且一些径向肋38可从不同圆的中心延伸。换言之,多个径向肋22可从基部26的中间部分朝向基部24的撕裂缝与第一方向W或第二方向L成角度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4的第一区段34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横向肋42和多个第一垂直肋44。多个第一横向肋42可大体上平行于第一方向W,并且多个垂直肋44可大体上平行于第二方向L。所述多个第一横向肋42和所述多个第一垂直肋44可与多个径向肋38相交。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第一对径向肋38朝向邻近前排座椅乘客的角32延伸或延伸至角32,并且至少第二对径向肋朝向邻近前排座椅乘客的角26延伸或延伸至角26。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通道6的撕裂缝16可形成为具有第一圆角33和第二圆角35的U形。撕裂缝16的第一角33和第二角35对应于基部14的第一角32和第二角26并且在组装位置邻近前排座椅乘客。至少第一对径向肋延伸至撕裂缝的第一圆角33,并且第二对径向肋延伸至撕裂缝的第二圆角35。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4的第二区段36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横向肋46和多个第二竖直肋48。基部14的第二区段36可仅包括横向肋和竖直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段36可占据基部14的小于一半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肋可包括多个U形肋50。U形肋50可大小不一且一个包围另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U形肋50具有朝向车辆70前部的开口或具有与前排座椅乘客相对的开口。多个U形肋90与多个径向肋38相交。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U形肋50可进一步与多个横向肋相交。应了解,U形肋50还指代或包括具有半圆形的肋。
肋20可与基部14一体成型。例如,肋20和基部14可在注塑成型中形成。应了解,肋20大体上在基部的表面上形成。
具有根据本公开的径向肋模式的滑槽通道能够将来自气囊展开的力更加有效地传递到撕裂缝,并且因此改善了撕裂缝处的撕裂,以便于气囊的展开。
应了解,各种构造的径向肋都是可能的。例如,径向肋可从基部的中间部分延伸至基部的四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中的肋模式可为对称的,即,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均可包括径向肋。根据滑槽通道的大小和构造以及气囊展开的力,肋之间的距离、肋的宽度和高度可有所变化。
此外,应了解,滑槽通道可使用在组装在车辆的其他要求撕裂搪塑表皮的位置中的气囊组件中。
上述发明笼括具有独立效用的多个有区别的发明。虽然已经以具体形式公开这些发明中的每一个,但是上述公开和示出的特定实施例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因为许多变化是可能的。本发明的主题包括上面公开的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这些发明固有的各种元件、特性、功能和/或属性的所有新颖的和非显而易见的组合和子组合。在本公开或随后提交的权利要求叙述“一个”元件、“第一”元件或任何这样的等同术语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公开或多个权利要求应被理解为包括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元件,既不要求也不排除两个或更多个这样的元件。
申请人保留提交针对被认为是新颖和非显而易见的所公开的发明的组合和子组合的权利要求的权利。所公开的特性、功能、元件和/或属性的其他组合及子组合可通过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修改或通过在本申请或相关申请中提出新的权利要求来请求保护。这种修改或新的权利要求,无论它们是针对相同的发明还是不同的发明,以及它们在范围上与原始权利要求不同、更宽、更窄或相等,都应被认为在本文所描述的发明的主题内。

Claims (18)

1.一种气囊滑槽通道,设置在仪表板外皮和气囊组件中的气囊模块之间,所述气囊滑槽通道包括:
具有第一区段的基部,其中,所述基部具有撕裂缝;以及
设置在所述基部的表面上的多个径向肋,其中,所述多个径向肋从中间部分朝向所述基部的边缘延伸并且构造成将来自所述气囊展开的力朝向所述气囊滑槽通道的所述撕裂缝和所述仪表板外皮上的撕裂缝传递;以及
多个第一横向肋和多个第一竖直肋,其中,所述多个径向肋与所述多个第一横向肋和所述多个第一竖直肋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滑槽通道,其中,所述多个径向肋设置成面向所述气囊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滑槽通道,其中,所述基部的所述撕裂缝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滑槽通道,其中,所述基部进一步包括第二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区段仅包括多个第二横向肋和多个第二竖直肋,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横向肋和所述多个第二竖直肋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滑槽通道,其中,至少第一对径向肋延伸至所述基部的所述撕裂缝的第一角,并且第二对径向肋延伸至所述基部的所述撕裂缝的第二角,以在气囊展开期间增加所述基部的所述撕裂缝的所述第一角和所述第二角处的压力。
6.一种车辆中的气囊组件,包括:
气囊模块;
设置在仪表板外皮和所述气囊模块之间的气囊滑槽通道,所述气囊滑槽通道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边界和在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边界;以及
设置在所述基部上的多个第一肋和多个第二肋,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设置在面向所述气囊模块的表面处,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肋从中间部分朝向边缘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延伸,
其中,所述基部包括撕裂缝和朝向所述撕裂缝延伸的所述多个第一肋,所述多个第一肋与所述多个第二肋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所述撕裂缝呈U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肋的端部接触所述撕裂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肋包括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肋和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所述基部包括邻近乘客侧的第一区段、以及第二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包括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二肋,并且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二区段仅包括所述第二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区段超过所述基部的一半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所述基部以及所述多个第一肋和所述多个第二肋由塑料制成并且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至少第一对所述第一肋延伸至第一角,并且至少第二对所述第一肋延伸至第二角,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角和所述第二角邻近乘客侧。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组件,其中,所述基部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具有四个圆角。
15.一种车辆,包括:
仪表板外皮,所述仪表板外皮包括用于气囊展开的撕裂缝;
用于容纳气囊的气囊模块;以及
气囊滑槽通道,所述气囊滑槽通道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具有与所述仪表板外皮中的所述撕裂缝对应的撕裂缝,
设置在所述基部的第一区段上的多个径向肋和多个U形肋,所述多个径向肋和所述多个U形肋面向所述气囊模块并且与所述气囊模块间隔开,其中,所述径向肋从中间部分朝向所述基部的所述撕裂缝延伸,并且所述U形肋具有不同的大小且一个包围另一个,并且每个所述U形肋具有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开口,其中,所述U形肋与所述径向肋相交,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径向肋和所述U形肋构造成将来自气囊展开的力朝向所述气囊滑槽通道的所述撕裂缝和所述仪表板外皮的所述撕裂缝传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基部进一步包括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仅具有大体上平行于所述基部的侧面的部分所述U形肋,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段邻近乘客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滑槽通道的所述撕裂缝形成具有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的U形,其中,至少第一对所述径向肋延伸至所述第一圆角,并且第二对所述径向肋延伸至所述第二圆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多个径向肋和所述多个U形肋构造成产生集中于所述撕裂缝上的塑性应变。
CN201710257249.4A 2017-04-19 2017-04-19 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 Active CN108725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7249.4A CN108725371B (zh) 2017-04-19 2017-04-19 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
US15/951,631 US10569734B2 (en) 2017-04-19 2018-04-12 Passenger airbag chute channel with radial rib patter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7249.4A CN108725371B (zh) 2017-04-19 2017-04-19 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5371A CN108725371A (zh) 2018-11-02
CN108725371B true CN108725371B (zh) 2021-07-13

Family

ID=63852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7249.4A Active CN108725371B (zh) 2017-04-19 2017-04-19 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9734B2 (zh)
CN (1) CN1087253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3422B2 (en) * 2019-01-29 2021-02-09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Airbag door for a vehicle interior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3787B4 (de) 1997-02-01 2005-11-24 ZF Lemförder Metallwaren AG Gehäuse für den Gassack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H10250517A (ja) 1997-03-11 1998-09-22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29814233U1 (de) 1998-08-07 1998-10-22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Luftsackmodul
US6601870B2 (en) * 2000-04-28 2003-08-05 Inoac Corporation Tear structure of air bag door
US6719320B2 (en) * 2002-03-27 2004-04-13 Collins & Aikman Automotive Company, Inc. Controlled tether arrangement for an airbag
US6921105B2 (en) * 2003-03-04 2005-07-2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lly molded passenger airbag cover
KR100520551B1 (ko) * 2003-10-10 2005-10-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인비져블 에어백용 피에이비 도어 설계 방법
JP2007118688A (ja) * 2005-10-26 2007-05-17 Takata Corp 内装パネル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42095B2 (ja) * 2006-11-06 2011-12-21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481887B (zh) * 2009-07-29 2014-12-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附带于转向管柱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JP5611619B2 (ja) * 2010-03-04 2014-10-22 タカタ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パネル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016317B1 (en) * 2010-03-09 2011-09-13 Tk Holdings Inc. Airbag assembly
US8579325B2 (en) 2010-11-09 2013-11-12 Salflex Polymers Ltd. Active bolster
US8474868B2 (en) 2011-04-19 2013-07-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bolster with hermetic seal
US8931798B1 (en) * 2013-08-02 2015-01-13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Foam-in-place interior panels having integrated airbag doors including substrates with airbag chute-door assemblies for motor vehicles
JP6166653B2 (ja) * 2013-12-25 2017-07-19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321419B2 (en) * 2014-09-17 2016-04-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mless instrument panel passenger air bag door
EP3478539B1 (en) * 2016-06-30 2021-07-21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Trim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DE102017100330A1 (de) * 2017-01-10 2018-07-12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Gmbh Airbag-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10363897B2 (en) * 2017-10-02 2019-07-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assenger airbag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04846A1 (en) 2018-10-25
CN108725371A (zh) 2018-11-02
US10569734B2 (en) 2020-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74602A (en) Cover for accommodating an air bag
US7967330B2 (en) Crash pad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416225B (zh) 无缝的仪表板乘客安全气囊门
JP5133132B2 (ja)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973942B1 (en) Active bolster with integrated vent
CN210416504U (zh) 用于侧面安全气囊的硬盖
CA2025029A1 (en) Module cover of air bag system
EP1510415A1 (en) Occupant-leg protection device
US20050156408A1 (en) Emblem, module cover and airbag apparatus
KR20120055031A (ko) 조수석 에어백 도어
USRE36003E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N105083200A (zh) 无缝式乘客安全气囊系统
US9333937B1 (en) Airbag cover with stress relief features
CN108725371B (zh) 具有径向肋模式的乘客气囊滑槽通道
CN112543715A (zh) 仪表板和仪表板的制造方法
GB2580711A (en) A vehicle airbag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forming
US20210107424A1 (en) Airbag door structure
JP2017197098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750013B2 (ja) エアバッグ用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US9409544B1 (en) Active bolster stress relief vents for failsafe weld protection
US11858454B2 (en) Tether design for airbag assemblies
JP5931358B2 (ja) 車両用内装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56288B2 (ja) エアバッグドア構造
KR102096842B1 (ko) 에어백 커버
JP2000280846A (ja) エアバッグ収容のケーシング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