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9137B - 养蜂容器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养蜂容器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9137B
CN108719137B CN201710443235.1A CN201710443235A CN108719137B CN 108719137 B CN108719137 B CN 108719137B CN 201710443235 A CN201710443235 A CN 201710443235A CN 108719137 B CN108719137 B CN 108719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ekeeping
bee
vessel
pulley
beeh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32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19137A (zh
Inventor
高京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ure Movement Ap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ure Movement Ap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ure Movement Ap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ure Movement Apicultu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19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9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19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91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7/00Beeh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7/00Beehives
    • A01K47/02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frames for honeyco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7/00Beehives
    • A01K47/06Other details of beehives, e.g. ventilating devices, entrances to hives, guards, partitions or bee esca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9/00Rearing-boxes; Queen transporting or introducing c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51/00Appliances for treating beehives or parts thereof, e.g.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蜂容器的结构,养蜂容器包括:养蜂容器,其在底板上沿两侧设有多个内侧框架,在两侧内侧框架之间形成有作业空间;多个蜜蜂出入口,空调装置,其设置于养蜂容器的一侧;导向架,其在内侧框架之间形成为多对;作业台,其在作业空间的内部,导向架上设置有滑轮;动滑轮和多个定滑轮,其结合于设置于作业台的下部的气缸的活塞杆;以及升降线,其固定于导向架的上部,经过滑轮连接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作业台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下以活塞杆出入距离的2倍高度进行升降,并且能够利用空调装置调节养蜂容器内部的温度,使得作业台升降从而调整顶盖的高度,并能够利用高度固定件对高度进行固定,从而进行养蜂和采蜜。

Description

养蜂容器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蜂容器的结构(A bee raising container structure),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养蜂容器的结构,为了一年四季饲养蜜蜂,而在养蜂容器的内部设置空调装置,从而保持合适温度,所述养蜂容器在包括外侧框架(frame)的外侧前后左右面和底面以及顶盖的下部形成有隔热壁体,为了装载高层的蜂箱,而在内外侧框架之间设置有多层结构的搁板,为了管理位于高处的蜂箱,能够利用设置于作业台内部的动滑轮使得容器到达高处,并且能够调节顶盖的高度,从而改善透气性,改进为方便养蜂和蜂箱管理。
背景技术
新闻(news)频繁报道为植物结果而传授花粉的蜜蜂的个体数最近正在减少,据报道,就蜜蜂的衰退而言,在欧洲可追溯到1960年代中期并于1998年以后进入加速化,在北美则从2004年起由于蜜蜂的损失造成通过花粉媒介实现的作物的收获以过去50年间前所未有的程度减少,而在中国养蜂也因复杂的原因正在衰退,据说也有仅靠人们的手才能使得果树进行授粉的农户。
就蜜蜂的个体数减少的原因而言,有如下几种观点:在蜜蜂之间传播的未知的传染病、霉菌、气候变化、手机的电磁波、滥用杀虫剂等,但最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是不只是某一种原因起作用而是几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蜜蜂是谷物、果树、蔬菜等生长在陆地的大部分植物开花、结果所必需的动物,若蜜蜂消失则没有做这件事的代替生物,因而就会渐渐地无法获得农作物,若农作物消失草食动物则会减少,最终肉食动物也无法生存,所以可以说蜜蜂是珍贵的动物,以至于很早之前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也会在4年内灭亡。
蜜蜂群体由一只蜂王、大批工蜂和少数雄蜂组成,组成了几万只的巨大群体。蜂王身长15~20毫米,腹部长,比翅膀更向后面突出。雄蜂身长15~17毫米,与蜂王交配,并在交配后死去。工蜂身长12~15毫米,承担所有事情。就蜜蜂的寿命而言,虽然蜂王达数年,但是工蜂的情况,在秋季孵化也活到第二年春季,而在夏季孵化的工蜂因耗费很多能量所以只能活两个月左右。
在韩国,由蜜蜂进行的采蜜作业从花的开花时期的春天到初夏、从南部地区到北部将装载蜂箱的容器装于货车(truck)移动至开花的地方,以此提高采蜜的效果,虽然春季和秋季蜜蜂的个体数增加,但是夏季气温高蜜蜂几乎不进行产卵和育儿活动,采蜜活动结束后,在越冬期期间蜜蜂的个体数减少至平均一半,所以,对蜂农来说,顺利度过越冬期也是他们极为关心的事情。
以韩国的首尔和江原道附近为基准,蜜蜂的越冬期是从11月到第二年2月末,约4个月,南部的温暖的海岸线地区则一般是从12月到第二年1月末,约2个月,济州岛约1个月左右,因此,实际上,虽然蜂农们羡慕济州岛为冬季越冬地的地方,但是因为物流费及滞留费负担,所以只有极少部分蜂农移动至济州岛进行养蜂。
作为用于防止越冬期的蜜蜂个体数减少的先行技术,韩国公开专利10-2002-0041931号提出了一种冬季用养蜂舍。公开专利10-2002-0041931号的冬季用养蜂舍在混凝土(concrete)基础层上面形成有隔热底体,在前后和两侧面形成有隔热壁体,在隔热壁体170的上部附着有隔热顶体,从而构成养蜂舍,在壁体一侧设置有隔热出入门,并使其密闭,从而使得散至养蜂舍外部的养蜂舍内部的热最小化;在养蜂舍的壁体一侧面设置有具有空气流入扇(fan)的空气流入口,在与空气流入口相面对的位置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有具有空气分配扇和空气管(duct)的空气分配装置,在壁体前后面一侧的空气排出口设置有空气排出扇,从而能够使得养蜂舍内的换气有效进行,在养蜂舍的内、外部附着有温度检测传感器(sensor),并设置内置有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的控制板,从而根据养蜂舍内、外部的温度自动操作换气扇,进行适当的换气,所述控制板与温度检测传感器相连接,根据温度对换气扇进行操作。
然而,所述的冬季用养蜂舍具有如下问题:其在外部设置有隔热壁体,虽然可能能够在短暂的1~2天左右期间在某种程度上阻止养蜂舍内部的温度下降,但没有应对一周以上长时间寒潮持续的情况的加热装置,所以在阻止蜜蜂的冻死上是有局限的,并且更进一步,无法期待在越冬期蜜蜂的产卵和育儿活动,因为没有蜜蜂的出入口,所以即使在冬季以后,在养蜂舍的蜜蜂也无法进行采蜜活动。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2-0041931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想要解决如下课题:营造一年四季能够进行蜜蜂的产卵和育儿的春季的环境,从而使得蜜蜂能够一直产卵和育儿,进而使得蜜蜂的个体数增加,同时能够使得养蜂和采蜜活动同时进行,也能够提高容器的空间利用度;并且可以改变顶盖的高度,从而改善容器的透气性,进而改善蜜蜂的居住环境;有助于有高度限制的道路的通行,改善蜂箱和装载蜂箱的搁板的结构,从而改善蜂箱管理和采蜜的方便性,进而可以改善蜂农的收益。
为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养蜂容器包括:养蜂容器100,其在底板上沿两侧设有多个外侧框架(frame)200和多个内侧框架210,在外侧框架和内侧框架之间设置有能够装载蜂箱的多层搁板250,在两侧内侧框架之间形成有作业空间270,在包括外侧框架的外侧前后左右面和底板的上部形成有隔热壁体170,在一侧隔热壁体170设置有出入门;顶盖300,其结合于所述养蜂容器的上部,隔热壁体170结合于所述顶盖300的下部;多个蜜蜂出入口180,其形成为贯通所述隔热壁体;空调装置190,其设置于所述养蜂容器100的一侧;导向架(guide frame)230,其截面在所述内侧框架210之间呈
Figure BDA0001320547520000031
字形,开口部分以朝向内侧的形式设置,并且形成为多对;作业台400,其在所述作业空间270的内部形成为长方形,在与所述导向架230相对应的位置凸出地设置有滑轮(pulley)450;动滑轮520和多个定滑轮530,所述动滑轮520结合于气缸(cylinder)500的活塞杆(cylinder rod)510,所述气缸500设置于所述作业台400的下部,所述多个定滑轮530固定于与所述动滑轮520相隔开的位置;以及升降线(wire)550,其固定于所述导向架的上部,经过所述滑轮连接于定滑轮530和动滑轮520,并固定于作业台400的下板,并且所述养蜂容器构成为,所述作业台400在所述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下以活塞杆510出入距离的2倍高度进行升降,并能够利用空调装置190调节养蜂容器100内部的温度。
并且包括:波纹管183,其设置于作为蜂箱的出入口的小门和所述蜜蜂出入口180之间,所述小门设置于所述多层搁板;出入口调节挡板(shutter)185,其设置于所述波纹管183的外侧端部。
并且包括:支撑轴(shaft)320,其形成于所述顶盖300的下端棱角,高度固定孔(hole)330形成于所述支撑轴320;插入口,其形成为使得所述支撑轴320能够插入于位于所述养蜂容器100的棱角的外侧框架200的上部;升降支架(lifting support)370,其以能够旋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顶盖300的前后方连梁350的中央;以及高度固定件600,其螺丝结合于形成有所述外侧框架200的插入口的外侧,并且构成为,将升降支架370支撑放置于所述作业台400的上部,使得作业台400升降从而调整顶盖300的高度,并能够利用高度固定件600对高度进行固定,从而能够进行养蜂和采蜜。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蜜蜂能够一年四季一直进行产卵和育儿,从而能够增加蜜蜂的个体数,并且能够同时进行养蜂和采蜜活动,利用动滑轮也可以接近高高地堆叠起的蜂箱,所以即使将蜂箱堆叠3层以上,也能够进行管理作业,从而提高空间利用度,使得顶盖的层高可以随着时机和场所进行变化,从而改善容器的透气性,阻止霉菌入侵蜂箱,进而改善蜜蜂的居住环境;即使在有高度限制的道路上通行也会容易,在蜂箱安装脚轮(caster),在搁板的入口设置挡板,从而消除用人力搬运重蜂箱的不便,能够通过控制部改善养蜂管理和采蜜的方便性,从而使得蜂农的收益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养蜂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养蜂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正面图。
图3是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向架和作业台以及顶盖升降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作业台的底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挡板和作业空间的说明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和出入口调节挡板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排出口的结构说明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部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及新颖的特征进行详细地说明,在详细的说明之前,在说明本发明时,判断对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不必要地使得本发明的要旨模糊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养蜂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对本发明的养蜂容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正面图,图3是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向架和作业台以及顶盖升降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作业台的底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挡板和作业空间的说明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和出入口调节挡板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排出口的结构说明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部的构成图。
本发明是将养蜂容器构成为满足最适合蜜蜂进行产卵和育儿的韩国4月的气候条件的装置。据我们了解,韩国4月的最低气温约为5~13℃,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2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养蜂容器的内部与外部相隔离,因为蜜蜂的活动,在不开空调装置的状态下,4月最低温度为10℃左右,蜜蜂活动的同时散发热,所以最高气温为23℃左右。因此,本发明以如下形式构成:在寒冷的冬季,利用空调装置调高养蜂容器的内部温度,在夏季,通过空调装置降低养蜂容器内部的热,从而营造为如同春季气温一样的环境。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在底板150上面沿两侧设有成对的多个外侧框架200和内侧框架210,在两侧内侧框架210之间形成用于管理蜂箱的作业空间270,在外侧框架和内侧框架之间设置有能够装载3层以上多层的蜂箱的多层搁板250。在底板的上面和前后左右侧面和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的顶盖的下部形成有隔热壁体170。优选地,隔热壁体170利用将铁板贴于10厘米以上的发泡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EPS)或发泡聚氨酯(urethane)的外侧而制造的夹层板(sandwich panel)。
导向架230隔着作业空间270设置,在作业空间设置有沿着导向架升降的长方形的作业台400,所述导向架230的截面在所述内侧框架210之间呈“ㄈ”字形,并且所述导向架230形成为开口部分朝向内侧的多对。
如图4所示,在所述作业台凸出地设置有滑轮450,所述滑轮450在与导向架230相对应的位置插入至导向架230的“ㄈ”字形的开口部分。
如图4所示,在所述作业台400的下部,中间设置有液压缸(hydraulic cylinder)500,在出入所述气缸500的活塞杆510的末端设置有与活塞杆510一起运动的一对动滑轮520,在与所述动滑轮520相隔开的位置,即气缸500主体所在的附近的两侧设置有定滑轮530。
连接于接近气缸500主体的作业台两侧滑轮450的两条升降线550缠绕于接近所述气缸500主体的定滑轮530并进行结合后,缠绕于与活塞杆510相结合的一侧的动滑轮520,然后再通过设置于气缸500主体附近的一侧的线固定件570固定于作业台400底面。
与位于活塞杆510附近的两侧滑轮450相连接的升降线550在设置于两侧滑轮之间的定滑轮530处合并缠绕后,与设置于气缸主体附近的定滑轮530相连接并缠绕后,再次缠绕于其他侧动滑轮520后,通过位于气缸500主体附近的其他侧线固定件固定于作业台400的底面。
连接于两侧滑轮450的升降线550通过滑轮450后沿着导向架230内部上升,并通过设置于导向架上端的又另外一个线固定件570来固定。
参照图4所示的箭头,若活塞杆510缩回向A方向移动,则升降线被松开,作业台依靠自身重量下降,若活塞杆向B方向伸展移动,则升降线被拉紧,作业台得到上升。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不同,动滑轮520和定滑轮530的连接可进行各种变形。
如上所述,通过动滑轮520和定滑轮530的结合,作业台400能够以活塞杆510运动距离的两倍距离进行升降,因此即使将蜂箱堆叠至3层以上的4层或5层,作业台400也足以升降到那个高度。
此外,作业台400沿着结实的导向架230进行升降,所以与无所依附地独立地进行升降因而不稳定的其它剪式(Scissor Type)升降台相比,制作出更加宽的作业台400,从而人们可以上去稳定地进行作业,并且也能够对高处的蜂箱进行管理。
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调节高度,养蜂容器的顶盖300以如下形式构成:在支撑三角形的顶盖300的顶盖桁架(truss)的下部设置有连梁350,以便支撑顶盖的重量,在顶盖300的四个棱角向着下方凸出地设置有形成有高度固定孔330的支撑轴320,将所述支撑轴插入外侧框架200的上部插入口从而调节高度,所述外侧框架200位于容器的四个棱角并形成为管(pipe)状。使得螺丝结合于形成有所述插入口的外侧框架200的外侧的高度固定件600结合,并插入于形成于支撑轴320的高度固定孔330,从而对顶盖300的高度进行固定。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顶盖300的外部利用如防水布一样的材料进行覆盖,为了使得顶盖升降,在位于顶盖的前后方的连梁350的中央,将棒状的升降支架370可旋动地设置于连梁350,必要时,将升降支架设置于上下升降的作业台400上,并通过气缸500的力量使得作业台向箭头方向上升,放置在作业台上的升降支架推升连梁350,从而使得顶盖300进行升降,并能够利用高度固定件600来固定上升的高度,不使用升降支架的时候,可折叠系在连梁上。
另外,将顶盖放下置于容器时,为了使得侧面隔热壁体170和顶盖的隔热壁体170无缝紧贴,在侧面隔热壁体170的上部设置有密封垫层(cushion)175,从而保持气密性,所述密封垫层175用如橡胶板或发泡聚氨酯一样的有弹性的材料制作。
在养蜂容器的前面设置有与隔热体相结合的出入口,在出入口的侧面设置有空调装置190,连接于空调装置190的室外机设置于容器的外面,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控制部800对养蜂容器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
在养蜂容器的两边侧面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多个蜜蜂出入口180。如图6所示,在所述蜜蜂出入口180设置有波纹管183,所述波纹管183一侧端部连接于蜂箱的小门,出入口调节挡板185结合于所述波纹管183其他侧,从而对蜂箱和蜜蜂出入口180之间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形成蜜蜂的通道。出入口调节挡板185可以通过滑动(slide)方式打开或关闭蜜蜂出入口180,从而在寒冷的冬季,可以使得出入口变窄,减少散至外部的热气,并且可以关闭没有设置蜂箱的出入口。
同时,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蜜蜂出入口180的正下方设置有用枝条或小木材制作的踏板760,以便蜜蜂容易起飞或着陆。
如图7所示,在养蜂容器的后面上部设置有空气排出口630,所述空气排出口630贯通隔热壁体170并设置有空气排出扇640。优选地,所述空气排出口630为弯曲为
Figure BDA0001320547520000071
字形的筒形,在容器的内侧端部设置有防虫网,能够开闭内外部的空气排出口挡板650结合于外侧端部,并且,将多个遮光板相互重叠地设置于形成空气排出口630的筒的内部,从而阻止外部的光进入至养蜂容器,进而利用从蜂箱逃脱的蜜蜂向着明亮的地方飞去的习性,使得蜜蜂不聚集在空气排出口630。
优选地,所述空气排出扇640和空气排出口挡板650连接于包括电磁阀(solenoidv alve)或步进电机(stepping motor)的空气排出挡板驱动部670,从而与空气排出扇640一起通过控制部800得到驱动。
一般托架结合于蜂箱的底板,本发明中,将附着两对制动器(brake)装置的脚轮安装于托架内侧。装满蜜蜂时,蜂箱的重量约为50~60千克,从而在管理蜂箱时费很大力,所以若移动时滚动脚轮进行移动,则作业变得方便,同时具有移动蜂箱时不刺激蜜蜂的效果。如图5所示,为了使得蜂箱的移动更加方便,将板形态的挡板750利用因弹簧(spring)等而具有弹性的铰链730设置于放置蜂箱的搁板250的内侧入口,平时挡板750关闭,拉出蜂箱时,挡板750借助蜂箱被打开从而填充搁板250和作业台400之间的缝隙,并利用脚轮700进行滚动并能够向作业台400移动。优选地,不移动蜂箱时,为使得蜂箱固定于搁板250上,锁住脚轮700的制动器使其不移动。
优选地,利用如下等的方法使得波纹管和蜂箱的小门的连接容易进行结合和分离:在蜂箱的小门周围制造凸起并使得波纹管嵌入,或者在波纹管的端部周边形成钳口(jaw),在蜂箱的小门周围设置
Figure BDA0001320547520000072
字形插销,转动插销,使得波纹管和蜂箱的小门连接或分离。
为了养蜂容器的有效管理,在蜂箱的内部和蜂箱的外部-养蜂容器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700,向控制部800传送其结果,若在控制部800达到所设定的一定的温度范围,则通过控制部800使得空调装置190和空气排出扇640以及空气排出挡板驱动部670操作,若在蜂箱的内部设置红外摄像机,并连接于控制部800,可以通过显示器(display)观察蜂箱内部的状态,则可以减少为确认蜂箱的状态作业者戴防虫网进行的确认作业的不便和在作业途中给蜜蜂造成的压力。
如图8所示,设置于养蜂容器的控制部800包括:存储器(memory),其存储程序(program);中央处理部,其对通过输入部输入的数据(date)和存储于存储器的信息进行比较、判断;输出部,其通过显示器对通过输入部输入的数据和存储于存储器的信息以及通过中央处理部的判断而实行的状态进行输出。
将操作部的信息输入于控制部800的输入部,所述操作部将信息输入于包括温度传感器700的信息、红外摄像机的影像、存储器的输入信息变更的控制部,并通过中央处理部的判断实现空气排出扇640、空气排出挡板驱动部670以及空调装置190的操作。
为了在远距离掌握养蜂容器的状态并进行合适的操作,可以另外地设置无线通信装置900。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900以如下形式构成:将输出部的信息改变为无线信号并进行传送,从而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在远距离进行确认,并且可以在远距离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接收输入的信息,并输入于输入部。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使得容器的温度一年四季保持为如春天一样的状态,从而蜜蜂能够一直进行产卵和育儿,在养蜂舍设置蜜蜂的出入口,从而能够直接进行采蜜活动,利用动滑轮能够接近即使堆叠很高的蜂箱,所以即使将蜂箱堆叠3层以上,也可进行管理作业,使得顶盖的层高可随着时机和场所发生变化,从而改善容器的透气性,阻止霉菌侵入蜂箱,进而改善蜜蜂的居住环境,并且,即使在有高度限制的隧道或有天桥的道路上也能够通行,也不会妨碍长距离运行,将可在作业台上滚动的脚轮安装于蜂箱,将挡板设置于搁板的入口可遮盖住蜂箱和作业台之间的缝隙,从而可消除用人力搬运重蜂箱的不便,使得养蜂容器通过控制部自动进行管理,从而使得蜜蜂的个体数增加和改善采蜜的便利性,进而使得蜂农的收益得以改善。
标号说明
100:养蜂容器 120:蜂箱
150:底板 170:隔热壁体
175:密封垫层 180:蜜蜂出入口
183:波纹管 185:出入口调节挡板
190:空调装置 200:外侧框架
210:内侧框架 230:导向架
250:搁板 270:作业空间
300:顶盖 320:支撑轴
330:高度固定孔 350:连梁
370:升降支架 400:作业台
450:滑轮 500:气缸
510:活塞杆 520:动滑轮
530:定滑轮 550:升降线
570:线固定件 600:高度固定件
630:空气排出口 640:空气排出扇
650:空气排出挡板 670:空气排出挡板驱动部
700:温度传感器 730:铰链
750:挡板 760:踏板
800:控制部 900:无线通信装置

Claims (5)

1.一种养蜂容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养蜂容器(100),其在底板上沿两侧设有多个外侧框架(200)和多个内侧框架(210),在外侧框架和内侧框架之间设置有能够装载蜂箱的多层搁板(250),在两侧内侧框架之间形成有作业空间(270),在包括外侧框架的外侧前后左右面和底板的上部形成有隔热壁体(170),在一侧隔热壁体(170)设置有出入门;
顶盖(300),其结合于所述养蜂容器(100)的上部,隔热壁体(170)结合于所述顶盖(300)的下部;
多个蜜蜂出入口(180),其形成为贯通所述隔热壁体(170);
空调装置(190),其设置于所述养蜂容器(100)的一侧;
导向架(230),其截面在所述内侧框架(210)之间呈
Figure FDA0002583736120000011
字形,开口部分以朝向内侧的形式设置,并且形成为多对;
作业台(400),其在所述作业空间(270)的内部形成为长方形,在与所述导向架(230)相对应的位置凸出地设置有滑轮(450);
动滑轮(520)和多个定滑轮(530),所述动滑轮(520)结合于气缸(500)的活塞杆(510),所述气缸(500)设置于所述作业台(400)的下部,所述多个定滑轮(530)固定于与所述动滑轮(520)相隔开的位置;以及
升降线(550),其固定于所述导向架(230)的上部,经过所述滑轮(450)连接于定滑轮(530)和动滑轮(520),并固定于作业台(400)的下板;
并且所述养蜂容器构成为,所述作业台(400)在所述动滑轮(520)和定滑轮(530)的作用下以活塞杆(510)出入距离的2倍高度进行升降,并能够利用所述空调装置(190)调节养蜂容器(100)内部的温度;
还包括:
支撑轴(320),其形成于所述顶盖(300)下端的棱角,高度固定孔(330)形成于所述支撑轴(320);
插入口,其形成为使得所述支撑轴(320)能够插入于位于所述养蜂容器(100)的棱角的外侧框架(200)的上部;
升降支架(370),其以能够旋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顶盖(300)的前后方连梁(350)的中央;以及
高度固定件(600),其螺丝结合于形成有所述外侧框架(200)的插入口的外侧;
并且所述养蜂容器构成为,将升降支架(370)支撑放置于所述作业台(400)的上部,使得作业台(400)升降从而调整顶盖(300)的高度,并能够利用高度固定件(600)对高度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容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波纹管(183),其设置于作为蜂箱的出入口的小门和所述蜜蜂出入口(180)之间,所述小门设置于所述多层搁板;
出入口调节挡板(185),其设置于所述波纹管(183)的外侧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容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垫层(175),其用于在所述隔热壁体(170)的上部保持顶盖和壁体之间的气密性;
空气排出口(630),其设置于与养蜂容器(100)内部的所述空调装置(190)相对向的位置;
遮光装置,其结合于所述空气排出口(630)的内部;
空气排出挡板(650),其结合于所述空气排出口;
空气排出挡板驱动部(670),其驱动所述空气排出挡板;
温度传感器(700),其设置于蜂箱内部和养蜂容器的内部,并测量温度;以及
控制部(800),其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700)的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空调装置(190)和空气排出挡板驱动部的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养蜂容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以如下形式构成:
具有止动装置的脚轮(700)结合于蜂箱的下部,在所述搁板(250)的内侧入口,挡板(750)结合于有弹性的铰链(730),平时通过弹性保持闭合的状态,若拉出蜂箱,则挡板(750)被展开的同时能够连接搁板(250)和作业台(400)之间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蜂容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控制部(800)包括:
输入部,其输入控制信号;
存储器,其存储系统操作条件;
中央处理部,其对通过所述输入部输入的信号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条件进行比较、处理;以及
输出部,其输出从所述中央处理部产生的信号,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部控制所述空气排出扇(640)、空气排出挡板驱动部(670)以及空调装置(190)的操作,
所述输入部与为拍摄蜂箱的内部而设置的红外摄像机、温度传感器(700)、输入并调整系统操作条件的操作部相连接,无线通信装置(900)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从而即使远距离上也能够对养蜂容器的状态进行确认、操作。
CN201710443235.1A 2017-04-24 2017-06-13 养蜂容器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19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52206A KR101880284B1 (ko) 2017-04-24 2017-04-24 양봉 적재함의 구조
KR10-2017-0052206 2017-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9137A CN108719137A (zh) 2018-11-02
CN108719137B true CN108719137B (zh) 2021-01-26

Family

ID=63407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323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19137B (zh) 2017-04-24 2017-06-13 养蜂容器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880284B1 (zh)
CN (1) CN108719137B (zh)
WO (1) WO2018199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8518B (zh) * 2018-09-10 2023-12-05 南宁利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家禽育种出苗框
CN112996385A (zh) * 2018-11-05 2021-06-18 宋万镐 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
IL287065B1 (en) * 2019-04-10 2024-05-01 Hivetech Solutions Inc A portable indoor controlled beehive system
CN110199916B (zh) * 2019-07-17 2024-03-15 成都大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模块化方式堆叠的养蜂装置
CN110199917B (zh) * 2019-07-18 2024-03-15 成都大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蜂集装箱
CN114731971B (zh) * 2022-03-31 2023-04-11 成都锦城学院 一种依季节性跨区养蜂的移动式养蜂系统
CN114680062B (zh) * 2022-04-28 2023-04-11 普洱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蜜蜂养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81383B1 (ko) 2000-11-29 2003-04-26 이석건 동절기용 양봉사
CN2657980Y (zh) * 2003-11-14 2004-11-2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单油缸-滑轮同步升降机构
KR100677861B1 (ko) * 2006-04-25 2007-02-02 유한회사 벌과사람들 이동 봉사 적재함
KR100708334B1 (ko) * 2006-05-02 2007-04-17 주식회사 광림 양봉용 컨테이너 장치
JP2009084901A (ja) * 2007-10-01 2009-04-23 瑞樹 ▲たか▼岡 昇降作業台装置
CN101438682A (zh) * 2008-12-16 2009-05-27 缪江敏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养蜂箱上的养殖装置
KR101168089B1 (ko) * 2010-03-25 2012-07-24 권혁숭 고소작업대
CN201824938U (zh) * 2010-07-07 2011-05-11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养蜂专用汽车
CN202439605U (zh) * 2012-02-07 2012-09-19 湖北新楚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移动养蜂车
CN203618545U (zh) * 2013-10-18 2014-06-04 严立超 一种蜂箱
CN204070132U (zh) * 2014-07-31 2015-01-07 宿迁王氏蜜蜂园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移动养蜂车
CN104255581B (zh) * 2014-09-09 2016-08-17 广西宁明县泽群蜂业园 一种养蜂箱
KR101749512B1 (ko) * 2016-04-04 2017-06-21 미래이동양봉 주식회사 벌통 적재함의 구조
CN205865598U (zh) * 2016-08-16 2017-01-11 阳光蜂慧(北京)蜜蜂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蜜蜂养殖的智能化养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9137A (zh) 2018-11-02
WO2018199519A1 (ko) 2018-11-01
KR101880284B1 (ko) 2018-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9137B (zh) 养蜂容器的结构
EP2156103B1 (en) Animal shelter structure
CN106035247A (zh) 一种适用于水虻连续养殖和转化餐厨剩余物的小型化装置
CN106106381A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收集装置
KR100886447B1 (ko) 돈사의 환기방법과 그 시스템
CN107264999A (zh) 一种蜂箱容器的结构
MX2012008469A (es) Cajon de anidamiento para abejorros.
CN209314549U (zh) 一种牛棚管理系统
CN205830834U (zh) 一种适用于水虻连续养殖和转化餐厨剩余物的小型化装置
KR20090011244U (ko) 토봉용 벌통
KR20210076809A (ko) 벌통
KR101075984B1 (ko) 가축 사육용 축사
CN209914592U (zh) 一种节能保温种植养殖组合馆舍
CN205865565U (zh) 一种外挂和内置式双蛋箱户外大鸡笼
CN106689013B (zh) 一种花鳗鲡全年候陆基精养温室
CN201451000U (zh) 宠物屋
RU2743582C1 (ru) Пчелопавильон
KR20210001612U (ko) 이동이 가능한 통합관리 꿀벌 아파트
CN109479735A (zh) 一种牛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JP6808866B1 (ja) アシナガバチ類用飼育容器
AU2013245470B2 (en) Animal shelter structure
CN110352908A (zh) 一种蛇房的构造与建设
CN212911318U (zh) 一种小蚕房
CN218921233U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温的牛羊养殖棚
JPH0984480A (ja) 畜 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