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6385A - 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 - Google Patents

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385A
CN112996385A CN201980072077.0A CN201980072077A CN112996385A CN 112996385 A CN112996385 A CN 112996385A CN 201980072077 A CN201980072077 A CN 201980072077A CN 112996385 A CN112996385 A CN 112996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
hornet
chamber
hornets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20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万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344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6602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9/01487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096313A1/ko
Publication of CN112996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0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 A01M1/106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for fly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7/00Beehives
    • A01K47/02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frames for honeyco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4Arrangements connected with buildings, doors, window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包括:捕获室,其设置于蜂箱的蜜蜂出入口上面,由透光的网或者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用于捕获马蜂;以及捕获室入口,其位于捕获室的下部,以借助进入捕获室内部的光引诱马蜂的形式形成。在捕获室入口的下面,使得捕获室与地面隔开规定的距离,从而提供供马蜂和蜜蜂自由飞行的飞行空间。马蜂捕获器设置为,使得具有上升飞行习性的马蜂在飞行空间飞行,然后借助从捕获室内部出来的光引诱马蜂上升飞行至捕获室入口。本发明中,在飞入蜜蜂蜂箱的马蜂探索飞行的阶段将其捕获,因此可大量捕获马蜂,减少因马蜂给养蜂农户造成的损失。

Description

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蜂捕获器,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马蜂捕获器由将引诱剂放入捕获框架内并用引诱液引诱马蜂而将马蜂捉住的结构构成。例如,韩国登记实用新型第20-066750号记载了关于在捕获网内部设置引诱剂的马蜂捕获装置的内容。韩国登记实用新型第20-0480937号记载了关于为诱导马蜂而设置上下部开放的尖角形状的诱导网的马蜂捕获器的内容。
现有方式的问题在于,是用引诱剂引诱马蜂而使马蜂进入捕获框架内的方式,进入捕获框架内的马蜂只有一部分,没有实用性。另外,在周围蜜蜂蜂箱中,马蜂以自由地捕猎蜜蜂的状态存在,给养蜂造成严重的损害。用引诱液进行引诱而捕获的方式或将引诱剂涂抹在黏着剂上若马蜂落下则粘住的现有技术的方式等,只能捕获少量的马蜂。因此,大部分的马蜂在蜂箱中可以轻易地捕猎蜜蜂而获得吃食。
即使只看到马蜂个体数日益增加和每年养蜂受害加重的事实,也可知使用引诱液的现有技术的方式无法阻止马蜂个体数增加的事实,并且针对引诱剂方式的无用论也突显。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引诱液具有将远距离的马蜂召唤至蜜蜂蜂箱而使蜂箱焦土化等副作用的问题。此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引诱液的香气飘散,无法发挥引诱剂的功能,具有需要经常更换引诱液的繁琐和经济上的负担。
将引诱液放入捕获框架内用引诱剂进行引诱而抓住马蜂的现有技术的方式中,捕获率非常低的理由是因为马蜂在蜜蜂蜂箱内以可自由地捕猎的状态存在。蜂箱里作为马蜂的吃食的蜜蜂不计其数地聚集,可以轻易地捕猎蜜蜂,因此用现有技术的方式,即用引诱剂引诱马蜂而使得马蜂进入捕获框架内的数量非常少。
大黄蜂的主要吃食80%是蜜蜂,马蜂在周围的蜂箱中随时可轻易捕猎蜜蜂,并为了繁殖而抓密封给马蜂的幼蜂喂食,从而马蜂急剧增加。马蜂从养蜂农户那儿可轻易获取繁殖所需的吃食,被马蜂捕猎的蜜蜂作为用于马蜂繁殖所需的能量源被供给,马蜂个体数以快速的速度增加。这样的马蜂和蜜蜂的食物链每年因马蜂个体数的增加而导致过多的蜜蜂受害,从而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每年养蜂农户损失严重扩大,大黄蜂作为搅乱生态系统的物种,实情是正在推进立法。
如此,实情是,利用将马蜂引诱至放了引诱液的捕获框架而抓获的现有技术的方式,无法减少捕获率少并快速繁殖增加的马蜂的个体数。但是,捕猎蜜蜂并给幼蜂喂食抓住的蜜蜂而进行养育的马蜂是繁殖循环的主要个体,因此不捕获这一主要个体无法解决养蜂农户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课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蜂捕获器,阻止成为马蜂的吃食并消失的众多蜜蜂个体数的损失,破坏威胁生态系统的马蜂的繁殖循环,切断马蜂个体数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包括:捕获室,其设置于蜂箱的蜜蜂出入口上面,由透光的网或者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用于捕获马蜂;以及捕获室入口,其位于捕获室的下部,以借助进入捕获室内部的光引诱马蜂的形式形成。在捕获室入口的下面提供供马蜂和蜜蜂自由飞行的飞行空间。马蜂捕获器设置为,使得具有上升飞行习性的马蜂在飞行空间飞行,然后借助从捕获室内部出来的光引诱马蜂上升飞行至捕获室入口。
作为实施例,马蜂捕获器还包括进入引导部,其形成于捕获室入口的下面,引导马蜂进入捕获室入口,并防止马蜂在进入捕获室入口的途中下降飞行而逃脱。
作为实施例,捕获室的下部可以包括V形下部、Λ形下部、四方倾斜下部或平面下部。捕获室入口可以位于V形下部、Λ形下部、四方倾斜下部或平面下部的侧面或中央。
作为实施例,为了去除捕获室内的马蜂尸体,捕获室的下部通过插槽可以与捕获室分离。捕获室的上部可以包括用于去除捕获室内的马蜂尸体的盖部。捕获室的上部还包括通过采集筒入口连接的采集筒,采集筒入口提供被捕获室捕获的马蜂向采集筒移动的路径,采集筒可以包括采集筒盖,和捕获室分离时密封采集筒的采集筒入口。
作为实施例,捕获室包括前面框架、左侧面框架、右侧面框架以及后面框架,各个框架可以由透光的网或者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各个框架可以通过铰链相互折叠。马蜂捕获器还可以包括蜜蜂出入调节部,其设置于后面框架的下端,用于调节蜜蜂出入口的大小。
本发明中,在飞入蜜蜂蜂箱的马蜂探索飞行的阶段将其捕获,因此大量捕获马蜂,可以减少因马蜂给养蜂农户造成的损害。本发明是设置于马蜂捕猎蜜蜂的蜂箱的蜜蜂出入口上面的结构,所以对捕猎蜜蜂给幼蜂喂食的马蜂的繁殖主要个体进行捕获,切断马蜂的幼蜂的能量源供给,可以减少马蜂个体数,破坏马蜂的繁殖循环。
本发明中,在飞入养蜂农户家的所有马蜂探索飞行的阶段捕获马蜂,因此,可以阻止养蜂农户的蜜蜂个体数损失,提高蜂蜜生产量。本发明大量捕获使得蜜蜂个体数减少的马蜂,可以恢复蜜蜂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众多有利作用。
本发明通过蜂箱入口的蜜蜂出入调节部可以保护蜜蜂的安全。本发明不使用引诱剂,因此没有要定期更换引诱剂的繁琐,没有因购买引诱剂而产生的经济负担,可以大量捕获马蜂。本发明容易设置且内部清扫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构成图。
图2是例示地示出图1所示的马蜂捕获器的捕获室下部的构成图。
图3是例示地示出图2所示的包括V形捕获室下部的马蜂捕获器设置于蜜蜂蜂箱的样子的构成图。
图4及图5是用于说明在图2所示的包括V形捕获室下部的马蜂捕获器内捕获马蜂的原理或过程的参考图。
图6至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马蜂捕获器的捕获室下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9至图11是用于说明在图8所示的包括平面形捕获室下部的马蜂捕获器内捕获马蜂的原理或过程的参考图。
图12是示出除了图1所示的马蜂捕获器的前面框架、左侧面框架、右侧面框架外包括由板材构成的底面部的例子的构成图。
图13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14及图15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16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17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结合有采集筒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18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19及图20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例子的构成图。
图21及图22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23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24及图25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截面图。
图26是例示地示出图25所示的马蜂捕获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7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截面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9及图3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马蜂捕获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借助光累计捕获的马蜂个体数变化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优的形态的附图是图19。
以下,为了使得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容易地实施本发明,将明确并详细地记载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马蜂的繁殖循环中蜜蜂是主要能量源。马蜂为了在养蜂农户的蜂箱中捕猎蜜蜂而向蜜蜂蜂箱入口前方飞行。本发明的特征结构为在马蜂的飞行阶段捕获马蜂。本发明不是使用引诱液来捕获马蜂,而是捕获为了捕猎蜜蜂而飞入蜂箱入口并探索飞行的马蜂。
马蜂抓住蜜蜂喂食给幼蜂而使幼蜂成长、繁殖。将蜜蜂作为吃食并具有繁殖循环的马蜂是马蜂增加的繁殖主要个体。本发明切断这样的马蜂的繁殖循环。捕获马蜂繁殖的主要个体,切断马蜂幼蜂成长所需的成长能量源。本发明可以破坏抓住蜜蜂喂给幼蜂而使马蜂个体数增加的马蜂的繁殖循环。
因此,为了执行对捕猎蜜蜂的马蜂的捕猎个体、这样的繁殖主要个体进行捕获的技术过程,需要了解马蜂捕猎蜜蜂的飞行习性。马蜂的飞行习性具有为了抓住蜜蜂而接近蜜蜂蜂箱入口并探索适合捕猎的蜜蜂的飞行过程。这可以称作马蜂的探索飞行。马蜂在蜂箱入口前方探索飞行的理由是,蜜蜂大多聚集在蜂箱入口,是最易捕猎的地点。
本发明具有在马蜂为了捕猎蜜蜂而在蜜蜂蜂箱入口前方探索飞行的阶段将马蜂捕获的结构和原理。本发明为了防止捕获的马蜂向外逃出包括以使得马蜂无法通过的孔大小穿孔的网或板材。此外,即使混合网和板材构成也无妨,因为这种构成材料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方面没有问题。本发明的前提是,所示的附图在平面上是由网构成的附图。
图1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构成图。参照图1,马蜂捕获器16可以设置于蜜蜂蜂箱86。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具有前面框架18、左侧面框架20以及右侧面框架22的本体。马蜂捕获器16的框架可以由以马蜂无法通过的孔大小穿孔的网14或板材50(参照图7)形成。为了使得马蜂无法通过,网14由一定大小的网眼形成,网的孔大小横竖约为5~6mm。
马蜂捕获器16的本体可以以与地面隔开一定高度的形式设置,以便马蜂探索飞行并进入。马蜂捕获器16可以紧贴设置于供蜜蜂出入的蜂箱入口10的前面12。这里,将马蜂捕获器16的下部定义为探索飞行室40(参照图2),将马蜂捕获器16的上部定义为捕获室42(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16在下部的探索飞行室40和上部的捕获室42的边界可以形成捕获室下部。
图2是例示地示出图1所示的马蜂捕获器的捕获室下部的构成图。参照图2,捕获室下部72可以是V形态。V形捕获室下部72由网14(参照图1)或板材50(参照图7)形成,可以具有两侧的倾斜面向上侧变宽的形态的V形形状。V形捕获室下部72可以具有捕获室入口46,以便马蜂在探索飞行室40探索飞行并进入捕获室42。
捕获室入口46可以形成为从V形下部左右两侧面隔开一定间隔并在左右两侧开放的形态。马蜂可以通过在V形捕获室下部72两侧开放的捕获室入口46进入捕获室42内部。在捕获室42除了形成由网14或板材50构成的前面框架18、左侧面框架20、右侧面框架22之外,还可以形成由网14或板材50构成的后面框架24,以便关在内部的马蜂不会逃出外部。
因为关在捕获室42里的马蜂有向上飞的习性,因此不会向捕获室42下面飞而通过捕获室入口46飞出。马蜂停留在捕获室42内部上面空间。即使马蜂偶尔下降至捕获室42底部,但在底部爬行的时候具有在狭小空间跳跃的习性,因此如果被关在捕获室42则很难通过捕获室入口46出来。
图3是例示地示出图2所示的包括V形捕获室下部的马蜂捕获器设置于蜜蜂蜂箱的样子的构成图。参照图3,马蜂捕获器16(参照图1)可以在捕获室42上部形成盖部48,以便可以容易地取出死了的马蜂。盖部48以开闭捕获室42上部的形式构成,可以由网14或板材50形成。马蜂捕获器16在两侧端或上端可以通过环等通常的固定装置固定在蜂箱前面12。
参照图2及图3观察马蜂被捕获的过程,马蜂为了捕猎蜜蜂而朝向蜜蜂聚集的蜂箱入口10探索飞行。马蜂探索飞行并进入探索飞行室40内,探索飞行室40是和地面隔开一定高度的马蜂捕获器16的下部空间。马蜂沿着V形捕获室下部72的下面飞行的同时通过捕获室入口46进入捕获室42。通过这一过程实现马蜂的捕获。本发明具有利用如果有向上开放的空间则向上飞的马蜂的习性的捕获原理。
图4及图5是用于说明在图2所示的包括V形捕获室下部的马蜂捕获器内捕获马蜂的原理或过程的参考图。在图4及图5中,马蜂的移动路径用虚线表示。
参照图4,马蜂捕获器16在捕获室入口46可以包括由网14或板材50构成的坎部52和顶板54。坎部52在形成于V形捕获室下部72两侧的捕获室入口46边缘具有一定的倾斜,并以一定高度竖立形成。顶板54可以以向捕获室入口46上面隔开一定高度的形式形成,以便马蜂穿过两侧的捕获室入口46从捕获室42内部两侧方向进入。
参照图5,马蜂捕获器16在捕获室42内部还可以包括由网14或板材50形成的上部综合捕获室62a。如图5所示,从探索飞行室40飞升至捕获室42的马蜂通过捕获室42上部两侧面可以进入上部综合捕获室62a。为了使得马蜂进入上部综合捕获室62a,从上部的左右两侧面隔开一定的间隔并具有一定倾斜的倾斜部64可以以一定长度形成于两侧。
倾斜部64的变窄的上侧末端和盖部48的距离可以隔开供马蜂通过的间隔而形成。在两侧倾斜部64的下方可以形成连接两侧倾斜部64的上部综合捕获室底部80。捕获室42内的马蜂通过在上部的两侧面以一定间隔隔开的空间被关在上部综合捕获室62a。马蜂因向上的习性进入前面渐渐变窄的由倾斜结构形成的倾斜部64的上面末端空间并被关在上部综合捕获室62a。图2至图5示出了V形捕获室下部72,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捕获室下部除了V形外可以具有其他的许多形态。
图6至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马蜂捕获器的捕获室下部的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图6示出∧形捕获室下部(以下称作∧形下部68),图7示出四方倾斜形捕获室下部(以下称作四方倾斜下部74),图8示出平面形捕获室下部(以下称作平面下部70)。参照图6,∧形下部68为两侧的倾斜面向下侧变宽的形态。参照图7,四方倾斜下部74为四方的倾斜面向下侧变宽的形态。参照图8,平面下部70形成为平面。
形成至捕获室下部的∧形下部68、四方倾斜下部74、平面下部70在捕获室下部中央可以形成开放一定大小的捕获室入口46。马蜂在蜜蜂蜂箱入口10前方探索飞行,可以进入和地面隔开的探索飞行室40里面。马蜂进入探索飞行室40里面后借助向上飞的习性,沿着形成于下部的面飞行的同时,通过位于捕获室下部中央的捕获室入口46而进入捕获室42内。
图9至图11是用于说明在图8所示的包括平面形捕获室下部的马蜂捕获器内捕获马蜂的原理或过程的参考图。在图9至图11中,马蜂的移动路径用虚线表示。
参照图9,马蜂捕获器16在捕获室入口46可以包括坎部52和顶板54。坎部52在形成于平面下部70中央的捕获室入口46边缘具有一定的倾斜,并以一定高度竖立形成。顶板54可以以向捕获室入口46上面隔开一定高度的形式形成,以便马蜂通过中央的捕获室入口46进入捕获室42内部。形成于捕获室入口46的坎部52和顶板54间接地切断捕获室入口46,发挥障碍物作用,使得马蜂难以逃出。
参照图10,马蜂捕获器16在捕获室42内部上下两侧还可以包括由网14或板材50构成的微型捕获室。例如,微型捕获室可以由下部微型捕获室76或上部微型捕获室78构成。
从探索飞行室40向上飞至捕获室42的马蜂可以通过捕获室42下部两侧面进入下部微型捕获室76。下部微型捕获室76可以包括与下部的左右两侧面隔开一定间隔并具有一定倾斜的下部倾斜部58,以便马蜂从捕获室42下部两侧面进入。下部倾斜部58的下侧末端可以以紧贴捕获室42底部的形式形成。下部微型捕获室76可以以一定长度形成有下部倾斜部58并可以在捕获室42底部的左右两侧形成马蜂的进入通道。
此外,此外,马蜂可以通过捕获室42上部两侧面进入上部微型捕获室78。上部微型捕获室78可以包括与上部的左右两侧面隔开一定间隔并具有一定倾斜的上部倾斜部60,以便马蜂从捕获室42上部两侧面进入。上部倾斜部60的上侧末端可以以紧贴盖部48的形式形成。上部微型捕获室78可以以一定长度形成有上部倾斜部60并可以在捕获室42上部的左右两侧形成马蜂的进入通道。捕获室42内的马蜂通过在两侧面以一定间隔隔开的空间进入下部微型捕获室76或上部微型捕获室78中任意一个并被关在里面。
参照图11,马蜂捕获器16在捕获室42内部可以包括由网14或板材50形成的上部综合捕获室62b。为了使得马蜂从捕获室42上部两侧面进入,上部综合捕获室62b可以包括从上部的左右两侧面隔开一定的间隔并具有一定倾斜的倾斜部64。
倾斜部64可以上下各一对以一定长度形成于两侧。一对倾斜部64可以具有前面逐渐变窄的鱼篓形状的倾斜结构。具有变窄的结构的倾斜部64的上下两末端距离可以以隔开供马蜂通过的间隔的形式形成。一对倾斜部64中上面的倾斜部64的末端可以紧贴于盖部48。在下面倾斜部64的下方可以构成连接两侧下面倾斜部的上部综合捕获室底部80。
捕获室42内的马蜂因向上的习性通过与上部两侧面隔开一定间隔的空间进入上部综合捕获室62b。此时,马蜂通过前面渐渐变窄的倾斜结构的倾斜部64的上下两末端空间并被关在上部综合捕获室62b。
图11所示的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图10所示的下部微型捕获室76。下部微型捕获室76可以和形成于捕获室42内的上部综合捕获室62b一起构成。空间越窄马蜂的压力越大,压力达到顶点时,迅速地将能量消耗殆尽。因为马蜂的这种特性,进入上部综合捕获室62b或下部微型捕获室76并被关在里面的马蜂会在早期死掉。
图12是示出除了图1所示的马蜂捕获器的前面框架、左侧面框架、右侧面框架之外包括由板材构成的底面部的例子的构成图。参照图12,底面部26a可以形成于马蜂捕获器16的下端。为了使得马蜂探索飞行并进入底面部26a,在前面框架18、左侧面框架20、右侧面框架22的下部可以包括一定大小的探索飞行室入口38。在马蜂进入探索飞行室40内部时,底面部26a切断下面空间,防止马蜂逃到外面,马蜂向上上升飞行,从而快速地进入捕获室入口46。
图13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参照图13,马蜂捕获器16可以拆卸左侧面框架20和右侧面框架22。此外,马蜂捕获器16可以构成为,在图10所示的微型捕获室76、78的下部倾斜部58和上部倾斜部60两侧形成槽66,网14或板材50插入槽中从而进行拆卸。
马蜂捕获器16可以构成为,在图5或图11所示的上部综合捕获室62a、62b的倾斜部64两侧形成槽66,网14或板材50插入槽中从而进行拆卸。这里,槽包括挖开一定深度的槽或类似插槽一样穿孔的槽。插入槽中的网可以容易地拆卸下来,具有可以轻松地将捕获室42内部的死去的马蜂取出外部或清扫出去的优点。
如以上的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16在飞进蜜蜂蜂箱86的马蜂探索飞行的阶段捕获马蜂,因此可以大量捕获马蜂,减少因马蜂给养蜂农户造成的损失。马蜂捕获器16设置于马蜂捕猎蜜蜂的蜂箱入口,捕获马蜂的繁殖主要个体,因此可以切断马蜂的幼蜂能量源供给,减少马蜂个体数,破坏马蜂的繁殖循环。
此外,本发明不使用引诱剂,所以没有要定期更换引诱剂的繁琐或购买引诱剂造成的经济负担,可以大量捕获马蜂。在相同条件下对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16和现有技术的引诱剂方式捕获框架进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16捕获85%的马蜂,现有技术的引诱剂方式捕获框架捕获15%的马蜂。
图14及图15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参照图14,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一字形捕获室下部72a。例如,可以包括和左侧面框架20a及右侧面框架22a隔开规定距离的一字形捕获室下部72a。此时,捕获室入口可以形成于左侧面框架20a及一字形捕获室下部72a之间以及右侧面框架22a及一字形捕获室下部72a之间。
这里,一字形捕获室下部72a不过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可以变形为V形和∧形之类的多种形状的捕获室下部。马蜂捕获器16所包括的多种构成要素可以由网或板材构成,或者可以由透明亚克力材料、透明塑料(聚碳酸酯)、玻璃等光透过率高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构成。
因为马蜂具有朝向光上升飞行的习性,所以马蜂进入捕获器内的探索飞行室时,透至探索飞行室内的光的量(透过量)给捕获率造成直接的影响。即,马蜂捕获器16内的光透过率越高马蜂捕获成功率越高。为此,马蜂捕获器16或马蜂捕获器16所包括的各种构成要素可以由透明亚克力材料、透明塑料(聚碳酸酯)、玻璃等光透过率高的材料,即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材料构成。
参照图15,在捕获室42内死去的马蜂的尸体堆积在捕获室下部72a。此时,因马蜂的尸体切断捕获室下部72a的光线,这样的光线切断可以减少马蜂捕获成功率。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16的捕获室下部72a可以以通过形成于马蜂捕获器本体的插槽2安装或滑动的形式构成。换句话说,通过插槽2拉拽捕获室下部72a,从而可以容易地去除堆积在捕获室下部72a的马蜂的尸体。在例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插槽2滑动或和本体连结的捕获室下部72a可以包括参照图1至图14进行说明的各种形态的捕获室下部中至少一个。
图16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参照图16,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一字形捕获室下部72a及进入引导部91。位于探索飞行室40中央的进入引导部91可以提供帮助或引导马蜂进入在2个一字形捕获室下部72a之间形成的捕获室入口46c的作用。位于探索飞行室40的中央的进入引导部91可以包括第一进入引导部91a及第二进入引导部91b。第一进入引导部91a具有一定倾斜,第二进入引导部91b可以平整地形成于第一进入引导部91a上面。第一进入引导部91a及第二进入引导部91b可以防止马蜂向外逃出。
图17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结合有采集筒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参照图17,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一字形捕获室下部72a。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此,马蜂捕获器16可以实现为前面说明的多种形态的结构。
采集筒100可以设置于马蜂捕获器16的上部。例如,马蜂捕获器16的捕获室42的上部中一部分和采集筒100的下部的一部分可以相互连接。即,采集筒入口101可以形成于捕获室42及采集筒100之间。如前面所说明的,因为马蜂具有上升飞行的习性,所以马蜂通过采集筒入口101可以向采集筒移动。此时,可以将活着的马蜂汇集至采集筒100。
部分产业(例如,医疗产业)需要活着的马蜂。但是,马蜂在一般的捕获容器之类的狭窄的空间因压力会在几个小时内死掉,所以,采集马蜂后为了使之保持活着或大量采集马蜂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使得捕获的马蜂保持活着的状态需要宽阔的空间,以便马蜂不受到压力。因此,和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16结合的采集筒100可以提供用于大量供给活着的马蜂的结构。
在例示的实施例中,虽然附图示出采集筒100的尺寸比马蜂捕获器16小,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此。例如,采集筒100的尺寸可以比马蜂捕获器16大。此外,采集筒100可以容易和马蜂捕获器16分离,分离的采集筒100的采集筒入口101可以用盖密封。
图18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参照图18,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蜜蜂出入口130。蜜蜂出入口130可以以开放马蜂捕获器16的前面部中一部分的形式形成。通过以开放马蜂捕获器16的前面部一部分的形态设置的蜜蜂出入口130使得蜜蜂出入蜂箱入口10,从而可以使得蜜蜂毫无压力、容易地出入蜂箱入口10。在例示的实施例中,蜜蜂出入口130可以形成于马蜂捕获器16的前面部、后面部、右侧面部或左侧面部中至少一个以上。
图19及图20是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例子的构成图。参照图19及图20,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前面框架18、后面框架24、左侧面框架20以及右侧面框架22。和前面的实施例不同,图19及图20中所示的马蜂捕获器16中可以省略一部分面密闭的探索飞行室40。例如,如图19及图20所示,前面框架18、左侧面框架20及右侧面框架22的高度可以比后面框架24的高度低。即,前面框架18、左侧面框架20及右侧面框架22可以仅从上部面存在至捕获室下部72。此时,探索飞行室40的三面开放,从而马蜂可以更加容易地进入探索飞行室40,蜜蜂也可以容易进入蜂箱入口10。
虽然在图19及图20中示出了探索飞行室40的三面开放的一部分结构,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此。例如,探索飞行室40的三面开放的马蜂捕获器16所包括的捕获室下部可以实现为一字形、V形、∧形、多个一字形等各种形态。此外,探索飞行室40的三面开放的马蜂捕获器16还可以包括参照图1至图18说明的多种构成要素。
另外,捕获室42可以包括底面(捕获室下部),以便可以捕获马蜂并将其关起来。为了有效地引诱马蜂,捕获室42可以由光很好地透过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其中马蜂具有根据从外部进入捕获室内部的光的量和方向被引诱的习性和上升飞行的习性。
马蜂捕获器16设计为无论什么角度都会使流入捕获室42的光量最大化,蜜蜂和马蜂在捕获室附近活动时为了使得异物感或压力最少,可以将捕获室底面下侧作为开放的飞行空间。此时,捕获室底部下侧的开放的飞行空间可以给蜜蜂和马蜂提供自由移动及活动的空间。马蜂在开放的飞行空间飞行,然后可以根据光量和方向通过位于上侧的捕获室入口进入捕获室42。
捕获室底部(下部)可以形成与本体的左/右侧面框架及后面/前面框架分别隔开规定的距离并且使得马蜂可以进入捕获室42的捕获室入口。或者,在捕获室底部可以形成有槽(例如,长孔或狭缝),从而形成马蜂进入捕获室42的入口。
图21及图22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参照图21及图22,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前面框架18、左侧面框架20、右侧面框架22以及后面框架24。前面框架18、左侧面框架20、右侧面框架22及后面框架24分别可以通过铰链140相互连接,可以以铰链为中心进行折叠。例如,前面框架18及左侧面框架20可以通过铰链140连接,前面框架18及右侧面框架22可以通过铰链140相互连接,右侧面框架22及后面框架24可以通过铰链140相互连接,左侧面框架20及后面框架24可以通过铰链140相互连接。
此时,如图22所示,通过多个铰链140可以使得前面框架18及左侧面框架20以相互面对的形式折叠,使得右侧面框架22及后面框架24以相互面对的形式折叠。此时,用于保管马蜂捕获器16的体积减少,因此马蜂捕获器16的保管可以变容易。在例示的实施例中,铰链140连接各构成要素,各构成要素可以实现为相互可折叠的多种结构体(例如,圆筒形固定部件等)。
图23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图。参照图23,马蜂捕获器16可以包括前面框架18、左侧面框架20、右侧面框架22以及后面框架24。在后面框架24的下端可以形成防止马蜂进入并提供使得蜜蜂自由出入的功能的蜜蜂出入调节部151。蜜蜂出入调节部151可以以调节供蜜蜂可出入的蜜蜂出入口152的大小的形式构成。例如,蜜蜂出入调节部151可以上下移动,通过调节蜜蜂出入调节部151可以调节蜜蜂出入口152的大小。
在例示的实施例中,蜜蜂出入调节部151在蜜蜂带着花粉进入蜂箱的时候可以提供使得蜜蜂不掉花粉并顺畅地扩宽蜜蜂出入口的大小的功能。蜜蜂出入调节部151可以基于多种方式紧固连接或结合于后面框架24。例如,蜜蜂出入调节部151可以通过插入在后面框架24的两侧形成的槽并上下移动的推拉门方式或使得凸出部挂在凹凸处的方式等紧固连接。
图24及图25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截面图。参照图24,马蜂捕获器1000包括马蜂捕获部1100、马蜂入口部1200以及光透过部1300。马蜂捕获器1000可以利用马蜂的上升飞行A及光敏感性B将马蜂捕获于马蜂捕获部1100内。此外,马蜂捕获器1000可以形成用于蜜蜂的自由飞行C的开放空间。
马蜂捕获部1100可以捕获通过马蜂入口部1200进入的马蜂。马蜂入口部1200使得上升飞行的马蜂可以进入马蜂捕获部1100。马蜂入口部1200在马蜂上升飞行的时候可以位于利于进入马蜂捕获部1100的地方。例如,马蜂入口部1200,如图24所示,可以形成于马蜂捕获部1100的下面中央。马蜂入口部1200也可以形成于马蜂捕获部1100的下面两边缘。
马蜂入口部1200可以包括第一进入引导部1210和第二进入引导部1220。如图24所示,第一进入引导部1210从马蜂入口部1200的中央向两侧边缘方向以一定角度倾斜,整体可以形成为V字形状。第二进入引导部1220位于第一进入引导部1210的上面,可以形成为水平的顶板形状。第一进入引导部1210和第二进入引导部1220之间可以形成有进入引导空间,以便马蜂容易地进入马蜂捕获部1100内。另外,第一进入引导部1210和第二进入引导部1220引导马蜂的进入方向,限制马蜂的飞行空间,起到防止逃脱作用,使得在马蜂捕获部1100内被捕获的马蜂不再能出去。
光透过部1300作为包围马蜂捕获部1100的面,可以包括捕获上面部1310、捕获侧面部1320以及捕获下面部1330。光透过部1300可以由光可以很好地透过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或者,光透过部1300设置为穿有多个孔的网结构,从而可以通过孔使得光通过。此外,光透过部1300可以由反射光的一部分的材料构成。
捕获上面部1310作为马蜂捕获部1100的上侧面,可以起到马蜂捕获器1000的一种盖作用。即,打开捕获上面部1310可以除去在马蜂捕获部1100内被捕获的马蜂。捕获侧面部1320可以根据马蜂捕获器1000的形状构成为多个面。例如,马蜂捕获器1000如果是四棱柱形状则构成为4个面,如果是六棱柱形状则构成为6个面。捕获下面部1330作为马蜂捕获部1100的下侧面,可以形成马蜂入口部1200。即,马蜂入口部1200可以根据捕获下面部1330的配置决定入口的位置或大小或入口数量等。
图24所示的马蜂捕获器1000可以由多个马蜂捕获部构成。例如,参照图25,马蜂捕获器1000可以包括第一马蜂捕获部1110和第二马蜂捕获部1120。第一马蜂捕获部1110和第二马蜂捕获部1120可以通过捕获部区分板1115得到区分。进入第一马蜂捕获部1110的马蜂可以通过捕获部区分板1115和捕获侧面部1320之间而进入第二马蜂捕获部1120。
此外,马蜂捕获器1000在马蜂捕获部1100内可以包括多个移动引导件。例如,参照图25,第一马蜂捕获部1110内可以包括第一移动引导件1111,第二马蜂捕获部1120内可以包括第二移动引导件1121和第三移动引导件1122。第一至第三移动引导件1111、1121、1122可以分别单个地设置于左右的捕获侧面部1320侧。被捕获的马蜂具有沿底面爬行的习性,因此被关在第一移动引导件1111和第二移动引导件1121的下面空间D、E或第三移动引导件1122的上面空间F。
另外,马蜂捕获器1000内的进入引导部1210、1220、捕获部区分板1115以及移动引导件1111、1121、1122可以由光能够很好地透过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此外,它们可以设置为穿有多个孔的网结构,因此使得光可以通过孔穿过。
图26是例示地示出图25所示的马蜂捕获器的结构的立体图。马蜂捕获器1000可以具有一体型结构,但如图26所示,也可以具有组装型结构。
马蜂捕获器1000具有组装型结构的情况,可以便于清扫,可以减少体积、容易保管。参照图26,马蜂捕获器1000可以分为捕获上面部1310、捕获侧面部1320、捕获下面部1330以及捕获部区分板1115等。这些由光可以透过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或光可以透过的网结构构成。
另外,马蜂捕获器1000在捕获侧面部1320被固定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插槽方式使得捕获上面部1310、捕获下面部1330以及捕获部区分板1115紧固连接。捕获侧面部1320可以包括左侧侧面部、右侧侧面部、后面侧面部以及前面侧面部。例如,捕获上面部1310可以朝左侧侧面部和右侧侧面部方向(L-R)移动。通过将马蜂捕获器1000的捕获上面部1310向左侧侧面部方向移动可以去除被捕获至捕获部区分板115上的马蜂。
同样地,捕获下面部1330和捕获部区分板1115可以朝前面侧面部(未示出)和后面侧面部方向(F-B)移动。捕获下面部1330和捕获部区分板1115贯通前面侧面部和后面侧面部并可通过插槽方式紧固连接。捕获部区分板1115向前面侧面部方向移动,从而从马蜂捕获器1000抽出。就马蜂捕获器1000而言,通过将捕获部区分板1115向前面侧面部方向抽出,可以使得死了的马蜂向下面方向掉落而去除。
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1000除了捕获上面部1310、捕获下面部1330以及捕获部区分板1115之外还可以通过多种紧固连接方式将进入引导部1210、1220和移动引导件1111、1121、1122等组装起来。此外,马蜂捕获器1000利用捕获部区分板1115可以选择使用具有一个马蜂捕获部1100的结构(参照图24)和具有第一马蜂捕获部1110和第二马蜂捕获器1120的结构(参照图25)。
图27是例示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截面图。参照图27,马蜂捕获器2000包括马蜂捕获部2100、马蜂入口部2200以及光透过部2300。马蜂捕获器2000可以利用马蜂的上升飞行A及光敏感性B将马蜂捕获至马蜂捕获部2100内。此外,马蜂捕获器2000可以形成有用于蜜蜂的自由飞行C的开放空间。
马蜂捕获部2100可以捕获通过马蜂入口部2200进入的马蜂。马蜂入口部2200可以使得上升飞行的马蜂进入马蜂捕获部2100。马蜂入口部2200可以形成于马蜂捕获部2100下面的两边缘。光透过部2300可以包括捕获上面部2310、捕获侧面部2320以及捕获下面部2330。
马蜂入口部2200可以形成于捕获下面部2330。马蜂入口部2200可以包括进入引导部2210。进入引导部2210可以从捕获侧面部2320的下面两侧边缘向中央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并具有钩子形状。因此,进入引导部2210可以形成为将V字整个翻转过来的形状(∧形状)。进入引导部2210和捕获下面部2330之间可以形成有进入引导空间,以便马蜂容易地进入马蜂捕获部2100内。另外,进入引导部2210和捕获下面部2330可以起到防止捕获至马蜂捕获部2100内的马蜂再次逃走的作用。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参照图28,马蜂捕获系统3000包括蜂箱3100和马蜂捕获器3200。马蜂捕获器3200包括捕获上面部3210、捕获侧面部3220以及捕获下面部3230。
在捕获侧面部3220可以形成有通过插槽方式对图25所说明的移动引导件3121进行紧固连接的插槽。另外,在捕获侧面部3220可以形成有用于紧固连接捕获部区分板3115的插槽。捕获部区分板3115通过插槽可以沿箭头方向放入和抽出。捕获下面部3230可以具有抽屉式结构。捕获下面部3230具有抽屉式结构的情况,可以像抽屉一样沿箭头方向放入和抽出。
如果马蜂堆积于马蜂捕获器3200内,则可以切断朝向捕获下面部3230下面的开放空间的光。就马蜂捕获器3200而言,取出捕获下面部3230便可以轻易地去除被捕获的马蜂。马蜂捕获器3200使得马蜂尸体容易去除,从而可以维持向开放空间的光透过率,防止因光切断导致马蜂捕获率下降。
马蜂捕获器3200也可以通过捕获上面部3210去除马蜂。如果想通过捕获上面部3210去除马蜂,则需要一个个地取出马蜂或将马蜂捕获器3200整个翻转。但是,马蜂捕获器3200将捕获下面部3230设置为抽屉式,从而可以轻易地去除被捕获的马蜂,阻止因光切断导致的马蜂捕获率减少。
另外,马蜂捕获器3200内活着的马蜂和死了的马蜂共存。想要从马蜂捕获器3200去除马蜂时,可能会受到活着的马蜂的攻击。因此,具有难以从马蜂捕获器3200去除马蜂的问题。图28所示的马蜂捕获器3200利用捕获部区分板3115简单地区分活着的马蜂和死了的马蜂,通过捕获下面部3230可以容易地去除死了的马蜂。
首先,捕获部区分板3115及捕获下面部3230插入于马蜂捕获器3200。此时,死了的马蜂位于捕获部区分板3115上面,活着的马蜂在捕获部区分板3115上面飞行。然后,抽出捕获部区分板3115后重新插入。此时,死了的马蜂掉至捕获下面部3230,活着的马蜂留在捕获部区分板3115上面的空间。再然后,抽出捕获下面部3230并去除死了的马蜂后,将捕获下面部3230按照最初的状态推入。图28所示的马蜂捕获器3200通过上述的方式简单地区分活着的马蜂和死了的马蜂,并可以容易地去除死了的马蜂。
图29及图3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参照图29,马蜂捕获系统4000包括蜂箱4100和马蜂捕获器4200。马蜂捕获器4200包括捕获上面部4210、捕获侧面部4220以及捕获下面部4230。马蜂捕获器4200还可以包括通过捕获上面部4210可紧固连接的采集筒4240。
马蜂捕获器4200可以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或塞子或盖子等多种方式连接采集筒4240。采集筒4240可以包括紧固连接部4241。采集筒4240可以将紧固连接部4241插入至捕获上面部4210。被马蜂捕获器4200捕获的马蜂可以通过紧固连接部4241进入采集筒4240。马蜂捕获器4240可以利用采集筒4240采集活着的马蜂。
参照图30,马蜂捕获器4200可以通过紧固连接部4251及连接管4252和采集筒4250连接。紧固连接部4251可以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或塞子等方式将采集筒4250连接于马蜂捕获器4200。连接管4252可以连接马蜂捕获器4200和采集筒4250。具有上升飞行习性的马蜂可以通过连接管4252进入采集筒4250内。
图30的马蜂捕获器4200因使用连接管4252可以将采集筒4250设置于蜂箱4100上面。马蜂捕获器4200只要将采集筒4250放在蜂箱4100上面就可以,所以可以简便地设置,可以使得采集筒4250的入口朝向上侧、旁边或下侧。此外,马蜂捕获器4200可以通过紧固连接部4251将采集筒4250简便地分离,以免受到活着的马蜂的攻击。此外,如果向图30的马蜂捕获器4200的采集筒4250中放入酒,则也可以容易浸泡马蜂酒。
图3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又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参照图31,马蜂捕获系统5000包括蜂箱5100和马蜂捕获器5200。马蜂捕获器5200包括开放空间形成部5210。开放空间形成部5210使得在地面和马蜂捕获器5200之间可以形成蜜蜂能够自由移动的开放空间。
例如,就开放空间形成部5210而言,通过将马蜂捕获器5200固定于蜂箱入口面的规定高度可以形成开放空间。为了将马蜂捕获器5200固定于规定高度,开放空间形成部5210可以包括后面侧面部5211。这里,后面侧面部5211指的是前面说明的捕获侧面部中和蜂箱5100接触的侧面部。
后面侧面部5211可以和用于将马蜂捕获器5200固定于蜂箱5100的蜂箱固定部5212构成为一体。马蜂捕获器5200通过将蜂箱固定部5212的槽嵌入至蜂箱5100的固定装置(例如,螺丝钉等)而容易地进行固定。可以根据蜂箱固定部5212固定于蜂箱5100的位置来决定马蜂捕获器5200的开放空间高度。
继续参照图31,后面侧面部5211可以向蜂箱出入口5211方向延长形成。后面侧面部5211向捕获下部面下面延长的部分可以起到使得马蜂捕获器5200稳定地固定的一种支架作用。
另外,在后面侧面部5211的下侧末端部分可以包括能够调节蜜蜂出入口5111的大小的蜜蜂出入调节部5213。蜜蜂出入调节部5213可以沿着后面侧面部5211向上下方向移动。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5000通过调节蜜蜂出入口的大小可以防止马蜂进入蜂箱5100内。此外,马蜂捕获器5000通过蜜蜂出入调节部5213可以使得蜜蜂不掉落花粉且顺畅地出入蜂箱5100。
图3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的马蜂捕获实验结果的图表。图32的马蜂捕获实验从2019年8月24日至9月4日进行了12天。图32的实验通过调查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和现有的利用引诱液捕获的马蜂的个体数的方式进行。
参照图32可知,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所捕获的马蜂数量是全部捕获马蜂数量的83%,通过引诱液捕获的马蜂数量是17%。根据本实验,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和现有的使用引诱液的情况相比,可以捕获大约5倍左右更大量的马蜂。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借助光累计捕获的马蜂个体数变化的图表。图33的马蜂捕获实验从2019年9月3日至9月12日进行了10天。图33的实验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针对2个马蜂捕获器N1、N2,从9月3日至9月10日调查累计捕获马蜂的个体数后,9月11日将捕获的马蜂全部去除,9月12日再次捕获马蜂。
参照图33可知,随着捕获马蜂个体数增加,被捕获的马蜂数量减少。观察马蜂捕获器N1可知,捕获马蜂个体数在超过130的9月7日至9月10日之间几乎没有增加。马蜂捕获器N2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并且,9月11日全部去除捕获的马蜂后重新进行实验,结果是9月12日再次捕获了大量马蜂。
图33的实验结果显示,由于堆积于马蜂捕获器内的马蜂尸体遮挡光线,因此捕获的马蜂的数量减少。这说明马蜂对光线反应敏感。通过该实验结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可以将构成光透过部的捕获上面部、捕获侧面部以及捕获下面部等构成为光很好地透过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或光很好地通过的网结构。此外,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为了防止马蜂尸体遮住光线的现象,可以通过抽屉式或插槽方式构成捕获下面部。
如上面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可以通过组装式制作捕获上面部、捕获侧面部以及捕获下面部等。此外,马蜂捕获器可以在与蜂箱接触的后面侧面部或其相对侧的前面侧面部形成蜂箱固定部。马蜂捕获器可以利用蜂箱固定部以折叠的状态保管或以分解各个组装的构成的状态保管。
马蜂捕获器通过开放空间形成部可以固定于蜂箱。如果马蜂捕获器被固定,则其下面可以形成开放空间。马蜂捕获器为了使光很好地透过可以设置为透明的网结构。阳光穿过马蜂捕获器可以到达开放空间。此外,一部分光被反射,可以诱导远处的马蜂来到开放空间。
马蜂为了逮住蜜蜂而聚集到设有蜜蜂出入口的开放空间。马蜂在抓住蜜蜂之前具有上升飞行的习性。此外,马蜂对光敏感而朝向光上升飞行。马蜂捕获器利用马蜂的习性将马蜂引诱至马蜂出入口,在马蜂捕获部利用多种几何学式结构物(例如,进入引导部及移动引导件等)捕获马蜂。被捕获的马蜂可以通过捕获上面部去除(盖式)或通过捕获下面部去除(抽屉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马蜂捕获器和在实验结果中看到的一样,即使不使用引诱液也可以捕获大量马蜂。此外,本发明的马蜂捕获器由很好地透过光或反射光的一部分并闪烁的材料制作,在蜂箱的蜜蜂出入口前面提供开放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由马蜂的上升飞行造成的马蜂捕获率,并可以提高由蜜蜂的自由飞行造成的蜂蜜生产量。
上述内容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实施例之外,也可以包括单纯地设计变更或容易地变更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包括利用实施例可以容易地变形实施的技术。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并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而是应该由后述的权利要求书以及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均等的事项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马蜂捕获器,其设置于蜜蜂蜂箱,特征在于,包括:
捕获室,其设置于蜂箱的蜜蜂出入口上面,由透光的网或者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用于捕获马蜂;以及
捕获室入口,其位于捕获室的下部,以借助进入捕获室内部的光引诱马蜂的形式形成,
在捕获室入口的下面,使得捕获室与地面隔开规定的距离,从而提供供马蜂和蜜蜂自由飞行的飞行空间,
马蜂捕获器设置为,使得具有上升飞行习性的马蜂在飞行空间飞行,然后借助从捕获室内部出来的光引诱马蜂上升飞行至捕获室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入引导部,其引导马蜂进入捕获室入口,并防止进入捕获室入口的马蜂逃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捕获室的下部包括V形下部、Λ形下部、四方倾斜下部或平面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捕获室入口位于V形下部、Λ形下部、四方倾斜下部或平面下部的侧面或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去除捕获室内的马蜂尸体,捕获室的下部通过插槽与捕获室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捕获室的上部包括用于去除捕获室内的马蜂尸体的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捕获室的上部还包括通过采集筒入口连接的采集筒,
采集筒入口提供被捕获室捕获的马蜂向采集筒移动的路径,
采集筒包括采集筒盖,和捕获室分离时密封采集筒的采集筒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捕获室包括前面框架、左侧面框架、右侧面框架以及后面框架,
各个框架由透光的网或者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各个框架通过铰链相互折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蜂捕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蜜蜂出入调节部,其设置于后面框架的下端,用于调节蜜蜂出入口的大小。
CN201980072077.0A 2018-11-05 2019-11-04 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 Pending CN1129963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34497A KR101966024B1 (ko) 2018-11-05 2018-11-05 말벌포획기
KR10-2018-0134497 2018-11-05
KR20190117272 2019-09-24
KR10-2019-0117272 2019-09-24
PCT/KR2019/014873 WO2020096313A1 (ko) 2018-11-05 2019-11-04 꿀벌의 벌통에 설치되는 말벌 포획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385A true CN112996385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44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2077.0A Pending CN112996385A (zh) 2018-11-05 2019-11-04 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878276A4 (zh)
CN (1) CN1129963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380B (zh) * 2021-11-24 2024-01-01 丁爀 黃蜂捕捉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1941A (en) * 1984-02-16 1985-11-12 Schneidmiller Rodney G Insect trap selective for wasps
KR101557265B1 (ko) * 2015-06-04 2015-10-02 이철호 말벌 수집 장치
KR20160000802U (ko) * 2014-09-01 2016-03-09 주식회사 대동금속 말벌 포획기
CN205547082U (zh) * 2016-04-28 2016-09-07 胡绍安 具有捕捉马蜂功能的蜜蜂箱
US20160286792A1 (en) * 2013-11-26 2016-10-06 Bradley Carpent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st control
CN108347912A (zh) * 2015-11-06 2018-07-31 吴承财 马蜂捕获装置
CN108719137A (zh) * 2017-04-24 2018-11-02 未来移动养蜂株式会社 养蜂容器的结构
CN108719237A (zh) * 2018-08-22 2018-11-02 遵义师范学院 用胡蜂巢无伤摘取转移器具摘取着生在低处胡蜂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1941A (en) * 1984-02-16 1985-11-12 Schneidmiller Rodney G Insect trap selective for wasps
US20160286792A1 (en) * 2013-11-26 2016-10-06 Bradley Carpent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st control
KR20160000802U (ko) * 2014-09-01 2016-03-09 주식회사 대동금속 말벌 포획기
KR101557265B1 (ko) * 2015-06-04 2015-10-02 이철호 말벌 수집 장치
CN108347912A (zh) * 2015-11-06 2018-07-31 吴承财 马蜂捕获装置
CN205547082U (zh) * 2016-04-28 2016-09-07 胡绍安 具有捕捉马蜂功能的蜜蜂箱
CN108719137A (zh) * 2017-04-24 2018-11-02 未来移动养蜂株式会社 养蜂容器的结构
CN108719237A (zh) * 2018-08-22 2018-11-02 遵义师范学院 用胡蜂巢无伤摘取转移器具摘取着生在低处胡蜂巢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380B (zh) * 2021-11-24 2024-01-01 丁爀 黃蜂捕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8276A1 (en) 2021-09-15
EP3878276A4 (en) 202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5239B1 (ko) 말벌 포획장치
KR101799771B1 (ko) 말벌 포획장치
KR102040486B1 (ko) 시각, 후각과 온도습성을 이용한 말벌유인 포획기
KR101966024B1 (ko) 말벌포획기
KR101723346B1 (ko) 말벌 수집 장치
JP2007014232A (ja) 昆虫の羽化交尾促進方法及び装置
WO2016120649A2 (en) Device to manage honey bee's swarming
KR200446750Y1 (ko) 포획망 내부로 유인제가 구비되는 말벌포획장치
EP3372075A1 (en) Wasp-capturing device
US20210386048A1 (en) Wasp catching device provided on beehive
CN112996385A (zh) 设置于蜜蜂蜂箱的马蜂捕获器
KR101934779B1 (ko) 토종벌통의 토종벌 출입문
KR102108379B1 (ko) 꿀벌의 벌통에 설치되는 말벌 포획기
US20240008458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pest denial, apiar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US11540494B2 (en) Beehive excluder including stacked rows of openings and cantilevered extension clips
KR20210053778A (ko) 꿀벌의 벌통에 설치되는 말벌 포획기
KR102230146B1 (ko) 꿀벌의 벌통 위에 설치되는 말벌 포획기
KR20210035692A (ko) 말벌 포획기
AU2009238296A1 (en) Pest trap for beehive
CN215957794U (zh) 用于诱捕马蜂的蜂箱
KR20200071829A (ko) 유해성 말벌류 발생 현황 모니터링 IoT 시스템
JP2024520709A (ja) スズメバチ捕獲器
JP2011000116A (ja) ハチノスツヅリガ捕獲装置
KR102298809B1 (ko) 벌통 해충 포집 트랩
KR102661716B1 (ko) 여왕벌의 격리에 의한 응애 구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