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3236B - 电保险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保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3236B
CN108713236B CN201780013006.4A CN201780013006A CN108713236B CN 108713236 B CN108713236 B CN 108713236B CN 201780013006 A CN201780013006 A CN 201780013006A CN 108713236 B CN108713236 B CN 1087132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fuse
conductor
conductor rail
mel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30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13236A (zh
Inventor
瑞纳·施唐戈迈尔
阿尔弗雷德·凯尔博
米夏埃尔·沃尔特贝格
本尼迪克特·尼德迈尔
马蒂亚斯·亚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a Draexlmai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Lisa Draexlmai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610322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6103220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610996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6109962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610996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6109961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2016103239.3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202016103239U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a Draexlmaier GmbH filed Critical Lisa Draexlmai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713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3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13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3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4General constructions or structure of low voltage fuses, i.e. below 1000 V, or of fuses where the applicable voltage is not specified
    • H01H85/045General constructions or structure of low voltage fuses, i.e. below 1000 V, or of fuses where the applicable voltage is not specified cartridge type
    • H01H85/0456General constructions or structure of low voltage fuses, i.e. below 1000 V, or of fuses where the applicable voltage is not specified cartridge type with knife-blade en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055Fusible members
    • H01H85/08Fusi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fusibl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86Programmable, customizable or modifiable circuits
    • H05K1/0293Individual printed conductors which are adapted for modification, e.g. fusable or breakable conductors, printed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241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fuse and another component or apparatus
    • H01H2085/027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11Miniature fuses
    • H01H2085/0412Miniature fu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6Fuses formed as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055Fusible members
    • H01H85/08Fusi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fusible member
    • H01H85/10Fusi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fusible member with constriction for localised f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055Fusible members
    • H01H85/08Fusi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fusible member
    • H01H85/11Fusi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fusible member with applied local area of a metal which, on melting, forms a eutectic with the main material of the fusible member, i.e. M-effe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143Electrical contacts; Fastening fusible members to such contacts
    • H01H85/153Knife-blade-en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165Casings
    • H01H85/175Ca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sing shape or for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1F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保险设备(1)和用于此电保险设备的制造方法。保险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电绝缘的载体(2),安装在载体(2)上且以间隙(5)相互电绝缘地间隔开的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穿过载体(2)和第一导体轨(3)的第一通孔(6),和穿过载体(2)和第二导体轨(4)的第二通孔(7),其中,该间隙(5)通过从载体(2)的一侧穿过通孔(6、7)插入且在载体(2)的另一侧上熔化的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弯曲的线(8)桥接。

Description

电保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电连接的电保险设备以及用于制造电保险设备的制造方法。保险设备特别适合于使用在机动车内。
背景技术
本发明在下文中主要结合机动车内的车载电网解释。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可应用于要保护电连接的任何应用中。
为保护电导线和电路以防止过负载,在机动车车载电网中通常使用熔化保险器。从现有技术中为此特别地已知如下熔化保险器,在所述熔化保险器中借助于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熔化的金属体桥接两个导体轨之间的间隙。此类保险设备例如在DE 10 2014 115588中公开。保险设备包括电绝缘的载体,在所述载体上安装两个导体轨,所述导体轨通过材料缩窄部相互间隔开。具有低熔点的熔化的金属被安装为将材料缩窄部桥接。
类似的保险设备也在DE 10 2009 040 022 B3或JP H09 161 635 A1中示出。此外,GB 867 090 A描述了用于带有保险器的电路板的改进,其中导体轨起保险器的作用。US7 701 321 B2公开了用以将多个电路板相互连接的方法。US 5 010 438 A示出了可插接的模块,以阻断过渡振荡电压。US 2 895 031 A描述了具有低电阻的保险器。
当然,锡体在其尺寸、形状和定位方面可能很难可复现地安装。在锡安装时即使最小的偏差也导致在锡熔化即保险器触发时的不同的行为,使得保险装置的触发特性具有很大的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具有限定的且能可靠地复现的触发特性的电保险设备。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涉及用于制造此电保险设备的制造方法。
此技术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电保险设备具有:电绝缘的载体,安装在载体上的且以间隙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导体轨和第二导体轨,和穿过载体且穿过第一或第二导体轨的第一和第二通孔。通过从载体的第一侧插过通孔且在载体的另一侧上融化的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弯曲的线,将该间隙桥接。
线有利地连贯地由低熔点金属制成,且被弯曲大致180°,使得所述线形成带有两个相互平行走向的线端部的线弓。以此方式,线端部可穿过平面的载体的通孔插入。在两个插入的线端部之间,线弓与间隙间隔开地走向。
与在导体轨上熔化的金属体相比,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的优点是,由于过负载导致的熔化的金属不必从间隙流出或拉出。这实现了保险器的无延迟的断开或响应。如果弯曲的线由于过负载而升温到高于其熔点,则线开始熔化。熔化的金属汇集为液滴,所述液滴由于重力从线落下。线与间隙的间距因此大于液滴的尺寸,例如在3mm至15mm之间,使得线完全断开。
由于材料损失,线的横截面降低且线内的电流密度进一步升高。由此,线内的温度也进一步升高。线的熔化和液滴的形成加速。这继续进行,直至线具有由于低熔点金属的滴落和/或甚至蒸发导致的断开。由此,出现了导线断开。
此外,使用弯曲的线作为保险器的触发元件的优点是,可特别精确地设定保险器的触发准则。保险器的触发特性基本上取决于线的构造。通过线的尺寸设定,因此可确定保险器为何种电流强度设置以及保险器多快地触发。带有较大的横截面的线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因此,为加热线到高于线的熔点,需要更多的能量。在短时间负载峰值时的保险器的触发可因此惯性响应地设定。但在持久过负载时,保险器由于线的低熔点而足够快且可靠地响应。相应地,通过选择带有低热容量的线,制造在较短的负载峰值时即触发的保险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的优点是保险器可简单且可靠地制造。线的限定的尺寸设定允许制造带有精确相同的触发特性的大量的线。线的位置也通过在通孔内的布置预先给定。影响保险设备的触发特性的由制造决定的低熔点金属体的形状和位置的波动因此被降低到最小。
线并非仅理解为带有圆形横截面的长的金属件,相反,横截面可具有任意的形状,例如卵圆形、矩形、方形等。桥接元件也不必一定是线,也可是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成形体承担此任务,所述成形体设计为用于插入到通孔内且在过载情况下熔化。线的粗细取决于被保护的导线的横截面。在此,被证明有利的是带有圆形横截面和横截面明显小于被保护的导线横截面的线。特别地,线的横截面为被保护的导线的横截面的64%至87%。线的直径典型地处于0.5mm至1.5mm之间。
电绝缘的载体特别地是板形载体,且可与导体轨一起形成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上可布置另外的电部件。为不影响保险设备的触发特性,载体优选地由导热差的材料制成。这会防止在线和/或导体轨内产生的热流出到载体内,所述热的流出将延迟保险设备的触发。作为此材料,例如合适的是常规的电路板材料,如FR4。因为FR4可使用直至大约300℃,所以FR4可由于弯曲的线的低熔化温度被使用。也可构思陶瓷制成的载体。因为陶瓷特别耐热,所以也可使用带有超过250℃的熔点的弯曲的线。
第一导体轨和第二导体轨可在其材料、厚度和/或宽度方面构造为相同或不同。第一和第二导体轨由熔点比弯曲的线的熔点更高的金属制成。为此,特别合适的是铜。导体轨的厚度根据保险器所设计用于的导线横截面来确定。在此,被证明有利的是导体轨的横截面积大致为被保护的导线的横截面积的18%至40%。特别地,导体轨的厚度在50μm至500μm(微米)之间。第一和第二导体轨通过间隙间相互隔开,所述间隙的间隙宽度在两毫米至三毫米之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形式中,线从载体的与导体轨对置的侧面插过通孔。然后,通过熔化特别地通过焊接将线直接与导体轨材料结合地连接。这允许简化且自动化地制造带有在线和导体轨之间的具有良好导电性的保险设备。
本发明的另外的有利的构造建议,将线从载体的侧面插过通孔,在所述侧面上也安装了导体轨。为了导体轨与弯曲的线的最佳接触,此外建议载体在通孔内具有导电的覆层,所述覆层与第一或第二导体轨导电地连接。由此,导体轨延伸穿过载体直至载体的背侧,使得通过线在载体的与导体轨对置的侧上和在通孔内的熔化实现与导体轨的接触。
为进一步支持线与导体轨的可靠的接触,可在载体上安装在载体的与导体轨对置的侧上邻接通孔且与覆层导电连接的焊接面。在线熔化以与导体轨连接时,低熔点材料在焊接面上分布,且由此在线和导体轨之间产生较大的接触面积。除良好的接触外,通过较大的接触面积也得到了线和导体轨之间的机械稳定的连接。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载体在前侧上和背侧上具有基本上全等地安装的第一和第二导体轨,所述导体轨通过通孔内的导电的覆层相互连接。此设计保证载体从两侧被加热且载体不由于不均匀的加热而弯曲。从一侧插过载体的线在另一侧通过熔化、特别地通过焊接与导体轨直接材料结合地连接。
优选地,线的横截面积沿线的长度改变。特别地,通过横截面积的局部缩小可实现线在熔化时的额定断开位置,例如在线的中间的额定断开位置。因此,可以以简单且有利的方式使触发特性与需求精确地匹配。通常,线的粗细取决于被保护的电导体和电路。为了能产生线与电接触部的稳定的连接,通孔必需与弯曲的线的横截面形状和横截面积匹配。通过获得额定断开位置,通孔不再必需与弯曲的线的构造匹配,而是在考虑触发准则的情况下使弯曲的线与载体匹配。相同的载体因此可用于具有不同的触发准则的保险器。
线优选地为实心线。实心线理解为完全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长的金属件。所述实心线的制造简单且廉价。但同时线也是稳定的且抗损坏和腐蚀。线与导体轨或焊接面的接触也通过使用此实心线被简化,因为线在插入到通孔后通过熔化直接与导体轨或焊接面连接。
优选地,线的低熔点金属是锡或锡合金。锡的特征特别地在于其231℃的低熔点。为改进线的硬度及抗拉强度和/或使线的熔点与触发特性匹配,线也可由锡合金制造。为此,特别合适的是以锡为主要重量成分且混合以铜、铅、银、铋和/或锑的合金。
也可通过导体轨的构造来影响保险器的触发特性。因此,保险器的触发特性取决于导体轨的长度。在优选构造中,因此第一和/或第二导体轨曲折地走向。在过负载情况下,不仅线内的温度升高,而且导体轨内的温度也升高。在此,热流出到将导体轨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内,热也流出到导线内。特别地,在导体轨短时,此热流出减缓了导体轨内的温度升高。在导体轨长时,则此效应几乎不影响导体轨内的温度升高。长导电体因此更快地加热。通过长导体轨因此也支持了线的更快且可靠的熔化,因为在导体轨和线之间更快地出现热平衡,这防止热从线流出到导体轨内。通过以曲折形式布置导体轨,尽管导体轨更长载体也可保持为尽可能紧凑。导体轨的长度大约为插头宽度的平方根的倒数的20至40倍。插头宽度在此理解为用于将导线与保险器连接的连接面的宽度。对于汽车应用中的保险器,插头宽度对于MINI保险器为2.8mm,对于ATO保险器为5.2mm,且对于MAXI保险器为8mm。
此外,第一和/或第二导体轨的横截面积也可沿所述导体轨的长度改变。有利的是横截面积向着通孔降低。由于逐渐降低的横截面积,导体轨内的电流密度升高,且因此在过负载时在通孔附近温度加速升高。在线和导体轨之间的快速形成的热平衡又降低了从线到导体轨内的热导出。同时,通过在连接部附近的导体轨的更大的横截面积,在此区域内导体轨的热容量升高,使得降低了热到连接部和被保护的导线内的流出,所述热流出可能损坏导线。
此外,为接收通孔,导体轨的横截面积在此区域内可增加。在线从载体的与导体轨对置的侧插过通孔的实施形式中,或在将导体轨安装在载体的两侧上的实施形式中,导体轨此外可具有用于将线与导体轨焊接的面。
特别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导体轨设计为相互对称。通过导体轨的对称的设计,可进一步加强通过曲折地安装的导体轨和通过带有逐渐降低的横截面积的导体轨所实现的效果,因为特别地在两侧降低了热从线到导体轨内的流出。
优选地,载体在间隙的区域内具有缺口,使得在触发情况下弯曲的线的熔化的金属可通过缺口流出。缺口可设计为钻孔或贯通孔。低熔点金属通过缺口的流出使在保险器触发时从线弓滴落的低熔点金属不会聚集在载体上并导致接触位置之间的短路。由此,与所安装的保险器的空间定向无关地支持了保险器的可靠的触发。
特别有利的是将载体内的缺口与弯曲的线的额定断开位置组合。因为线弓的低熔点金属优选地滴落上的区域是已知的,所以缺口可直接布置在额定断开位置下方,且低熔点金属可靠地通过空隙流出。
在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载体具有穿过所述载体和第一或第二导体轨的多个第一通孔和相同数量的第二通孔。间隙通过超过一个的弯曲的线被桥接。通过各保险元件的并联布置,降低了在各线内的电流强度。线可构造为具有更小的横截面,以此线的熔化且因此保险设备的触发时间缩短。特别有利地,此保险器可用于保护其中流过很高的电流的电路。此保险器的线必须相应地设计为粗线,以可承受高电流。但在过电流时线的熔化也相应地经历长的时间。通过将多个线并联,单个的线可设计为更细,且熔化足够快地进行。
相反,为延迟保险设备的触发,在弯曲的线附近两个导体轨的至少一个上可具有不桥接间隙的由相同的低熔点金属制成的金属体。不桥接间隙的金属体的优点是所述金属体用作用于弯曲的线的热阱。与导体轨电串联的弯曲的线在短时间负载峰值时通过电流流过被加热。在线内产生的热可通过共同接触的导体轨向金属体流出。在短时间负载峰值时,可由此例如降低线内的温度,且延迟线的熔化。在持续过负载时,金属体实际上不影响触发时刻。因为保险设备在此情况中处于热平衡,所以线和金属体都熔化。
此外,可建议作为导体轨上的附加的金属体的替代,将焊接面设计为用于接收比用于线与导体轨的机械和电稳定的连接所需的量更大量的低熔点金属。由此,在将线与导体轨连接的同时附加地产生金属体。为此所需的材料量可在线的尺寸设定时已考虑。
在有利的构造中,第一导体轨和多个第二导体轨安装在载体上,且多个在第一导体轨和相应的第二导体轨之间的间隙分别通过弯曲的线被桥接。也称为“多熔断器”的此设计实现了特别节约空间的结构。根据被保护的导线,相应的第二导体轨可不同地设计。因此,不同的第二导体轨可具有例如不同的宽度、厚度、长度和/或形状。各单个的弯曲的线也不必相同地设定尺寸。通过将弯曲的线插过通孔,各单个的线可在其构造上个别地与被保护的电导体和电路匹配。
换言之,电保险设备设置为用于保护电连接。保险设备具有电绝缘的保险载体,即不导电的载体。在保险载体上布置了第一电接触部和第二电接触部,其中第二电接触部与第一电接触部电绝缘。电接触部设计为两个相互分离的导体轨。此外,设置了一定量的即一个或多个保险元件,所述保险元件与第一电接触部和第二电接触部联接。前述线在此用作保险元件。在有利的扩展中,保险元件具有带有预先给定的载流能力的导电的保险材料和与保险材料接触的熔化剂,其中熔化剂具有比保险材料更低的熔点。
此外,建议了用于制造电保险设备的方法。方法具有如下步骤:提供电绝缘的保险载体,将第一电接触部布置在保险载体上且将第二电接触部与第一电接触部电绝缘地布置在保险载体上。此外,提供了多个保险元件与第一电接触部和第二电接触部的电连接。
在特定的实施形式中,保险元件具有带有预先给定的载流能力的导电的保险材料和与保险材料接触的熔化剂,其中熔化剂具有比保险材料更低的熔点。
保险载体可为不导电的任意的材料,即保险载体是电绝缘体。例如,保险载体可具有常规的电路板材料,例如纸基的FR2或FR3。也可使用作为由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织物制成的复合材料的FR4,或FR5。此外,材料可以是例如陶瓷材料或特氟龙。各材料的选择可在此特别地取决于所需的温度范围进行。
两个电接触部可在保险载体上设计为导体轨或者焊接点或焊接接触部。在两个电接触部之间在此存在将电流路径断开的缝隙。应理解的是电接触部在其与保险元件对置的端部上例如可与插接接触部或类似物相联接。这因此形成了向实际的保险元件的导通。应理解的是保险设备可具有任意数量的保险元件,特别是可具有例如仅一个保险元件。如果设置多个保险元件,则所述保险元件规则地电并联。此外,以此技术也可在电路板上存在多个完全相互独立的保险器。
与常规的保险器不同,保险元件并非仅包括在电负载过载时熔化的保险材料。而是保险材料与熔化剂接触。
可使用每个导电的材料作为保险材料,使得对于各应用具有预先给定的载流能力。载流能力在此理解为在保险元件触发即例如熔化前允许多大的电流流过保险元件。载流能力在此特别地基于所使用的材料确定,即例如所述材料的比电阻、所述材料的几何尺寸和所述材料的熔点。此外,保险材料必需具有对于各应用希望的触发特性。保险材料因此必需在电负载过载时例如在电流过高时在希望的触发时间内熔化且因此断开电流。
如果保险材料不被封装,则保险材料与环境空气和环境空气中包含的氧接触。通过与氧的接触使保险材料氧化。因此在保险材料的表面上形成了氧化物层。
不过,此氧化物层通常具有不同于保险材料的物理特性。特别地,氧化物曾可例如具有比保险材料更高的熔化温度。但由于更高的熔化温度,也可延迟保险器的触发。例如,外部氧化物层可如同围绕已液化的保险材料的软管起作用。通过此软管,液化的保险材料保持形状且继续传导电流。
熔化剂可例如是助溶剂,且用于在保险材料和氧化物层被加热时分解或破坏氧化物层。替代地,熔化剂也可延迟、降低或防止氧化物层的形成。
借助于熔化剂,因此可保证保险元件的触发特性不改变或保持恒定。可使用熔点处于保险材料熔点以下的任何材料作为熔化剂。例如,可使用具有分解氧化物层的特性的任何已知的材料。但特别地使用所谓的No-Clearn(免清洁)助溶剂,其中,在安装或焊接之后不需要清洁电路。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别有利的构造和改进方案从从属权利要求和如下的描述中得到,其中不同的实施例的特点可组合为新的实施例。特别地,一个权利要求类别的独立权利要求可类似于另外的权利要求类别的从属权利要求扩展。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电保险设备可具有桥状保险元件,所述保险元件分别具有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和在此保险部分的端部上的支座。支座的一个与第一电接触部电联接,且支座的一个与第二电接触部电联接,例如焊接或粘合。与在载体上熔化的锡体不同,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的优点是保险元件的熔化的金属不必流出或拉出。在桥状保险元件的情况下,因此保险器的断开或响应无延迟地进行。如果保险元件被加热到其熔点以上,则保险元件开始熔化。熔化的金属汇集为液滴,所述液滴由于重力从保险元件滴落。由于材料损失,线的横截面降低且线内的电流密度进一步升高。由此,线内的温度也进一步升高。保险元件的熔化和液滴的形成加速。这继续进行,直至保险元件具有断开且由此将导线断开。
电接触部之间的间距在此选择为使得不通过滴落的材料将保险元件桥接。保险载体也可竖立地构造,使得滴落的材料平行于保险载体滴落且不落在所述保险载体上。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电保险设备可具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至少部分地覆盖电接触部的至少一个。绝缘材料是不导电的材料。绝缘材料例如可覆盖电接触部的一个,在该处保险材料在液化时可滴到保险载体上。以此,防止两个电接触部之间的导电的桥接。绝缘材料可为此覆盖电接触部的仅一个或覆盖两个电接触部。绝缘材料可特别地也覆盖两个电接触部之间的保险载体上的空间。作为绝缘材料,在此考虑可耐受熔化的保险材料的温度的任何材料。例如,绝缘材料可以是树脂、塑料或类似物。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保险载体可在用于每个保险元件的每个电接触部上具有通孔。此外,保险元件中的相应的保险元件的各一端部可被引导穿过相应的通孔,且与相应的电接触部焊接。通孔可例如构造为载体元件内的贯通接触部。在此,各电接触部可布置在保险载体的与各保险元件对置的侧上或布置在各保险元件那侧上。混合布置也是可以的,即一个接触部处在相应的保险元件那侧上且一个接触部处在对置的侧上。
贯通接触部可具有导电的覆层。因此,贯通接触部可从保险载体的一侧向另一侧以及反向地传导电流。此贯通接触部也可称为导通孔。此外,贯通接触部可具有处在保险载体的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的焊接面以用于焊接相应的保险元件。
保险元件可因此很简单地与电接触部连接,例如焊接或粘合。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熔化剂可施加在保险材料的外侧上。熔化剂可因此例如涂覆、喷射或蒸镀到保险材料上。替代地,保险材料可浸入到包括熔化剂的浴槽内,然后将保险材料固定在保险载体上。此保险元件很简单地制造,且可制造为具有各种任意的形状和大小。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熔化剂布置在保险材料的内部内。保险材料可因此例如具有由熔化剂制成的芯。例如,保险材料可以是线,所述线在保险材料制造时具有由熔化剂制成的芯。但保险材料也可包括两个相互压紧的板,在板之间的空间内布置熔化剂。如果将板的边缘压紧,则熔化剂不可从板之间的中间空间逸出。
当然,熔化剂也可布置在保险元件的内部内以及保险元件的外侧上。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保险材料可具有软焊接材料,特别是锡或锡合金。使用如锡或锡合金的软焊接材料作为保险材料,可提供具有一定的惰性的保险元件。此惰性的保险元件因此不在短的电流峰值时触发,而是仅在持续较长的过负载情况下才触发。因此,可避免保险元件在短的电流峰值时已被破坏,所述短的电流峰值例如对于被保护的电缆和插接连接器尚不形成危险。同时保证保险元件在持续过载时熔化即触发,且断开电流。软焊接材料理解为其熔点低于450℃的焊接材料。熔点可例如低于250℃,特别地低于200℃。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保险元件可设计为线,特别是由锡或锡合金制成的线,所述线带有由熔化剂制成的芯。此外,保险元件的端部可在保险载体的与相应的保险元件对置的侧上与相应的电接触部焊接或粘合。保险元件因此可例如由通常的、商业上通用的焊锡形成,所述焊锡通常已具有由例如助溶剂的熔化剂制成的芯。现在,如果保险材料即锡或锡合金由于电负载过载熔化但由于氧化物层仍保持形状,则熔化剂穿过熔化的保险材料与氧化物层接触,且可破坏所述氧化物层。由于其较低的熔点,熔化剂在保险材料熔化时也已沸腾,且例如抛出气泡。这通过由此产生的压力机械地支持了氧化物层的破坏。
如果熔化剂的熔点充分远离保险材料的熔点,则熔化剂可在保险材料液化前已到达其沸点。熔化剂至少部分地过渡到气态状态。熔化剂建立的压力可因此撕裂或炸裂保险材料和氧化物层。
在保险元件由软焊接材料制成时,必须保证主体件,即特别是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在加工保险元件时不被损坏。保险元件因此必需以可安全加工的方式构建。在一个实施形式中,由焊锡制成的保险元件从一侧插到保险载体内且在保险载体的对置侧上被焊接。保险元件的主体件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通过保险载体从热源分离。因此,保险元件的主体件在焊接时被损坏的风险被最小化。
如果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连接意味着焊接,则此连接当然可通过另外的形式的电连接替代,例如粘合、压紧、贯穿拼合等。
对于保险装置在机动车内的使用,将保险装置安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几何尺寸被标准化。与此相关的国际通行的标准是ISO 8820-3,特别是ISO 8820-3:2010(E)(Roadvehicles–Fuse-links–Part 3:Fuse-links with tabs(blade type)Type C(medium),Type E(high current)以及Type F(miniature))。但严格地限制的壳体结构空间可能导致用作熔化导体的弯曲的线与壳体内壁碰撞。
电保险装置优选地布置在壳体内,两个接触部或更好地是接触板从所述壳体伸出。在此情况中,将优选地根据ISO 8820-3:2010成形的两个接触板安装在载体的第一侧上,且分别与两个导体轨的各一个导电连接,其中载体定位在壳体内,使得接触板部分地从壳体突出且相对于壳体的厚度布置在中间。其优点在于,载体非对称地布置在例如根据ISO8820-3:2010标准化的壳体内,以此获得了载体和壳体内壁之间的更大的空间。弓形的线可因此无碰撞地安置在壳体内,且保险装置的触发特性不再受到壳体的影响。此外,所述的布置提供的优点是用于与相对接触部接触的接触区域不再包括安装到载体上的导体轨,而是通过机械稳定的接触板形成,使得导体轨在将保险装置插入到相对接触部内时不可从导体分离或被破坏。接触板可精确地以通过标准ISO 8820-3:2010规定的措施制造,且与通常的保险器相同。如由标准所要求,接触板尽管载体非对称地布置时也相对于壳体的厚度布置在中心。特别简单地,接触板可通过冲压例如铜板或黄铜板的板来制造。此外,接触板具有比弓形的线更高的熔点,由此防止接触板在加热时变形。通过接触板可因此总是保证与相对接触部的可靠接触。
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壳体包括两个半壳体,其中第一半壳体形成用于接收线弓的中空空间,且第二半壳体形成用于载体的接收部且必要时形成用于载体的固定部。由此,可很简单地将保险装置整合到壳体内。首先,将接触板安装到载体上且将线焊接到贯通接触部内。然后,将载体嵌入到第二半壳体内,其中载体的第二侧朝向第二半壳体的壳体内壁,且壳体通过第一半壳体封闭。第一半壳体内的中空空间保证线弓不触及第一半壳体的壳体内壁。两个半壳体可通过卡锁、粘合、焊接或类似的方法相互连接。
优选地,两个半壳体相同。在此构造中,两个半壳体同时形成用于载体的接收部以及用于线的中空空间。由此,可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因为为制造壳体仅需一个工具模具;另一方面,也可排除在安装时的损坏,因为第一和第二半壳体在安装时不会混淆。
优选地,线弓的顶点与壳体的朝向所述顶点的内壁间隔开。特别地,线弓的顶点和朝向所述顶点的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在0.8mm至2mm之间,特别地至少为1mm。通过间距保证线弓不触及壳体的内壁且将线弓无碰撞地安置在壳体内。以此方式也可排除由于壳体对线弓造成的损坏,如由于热传导到壳体内导致的对于保险器的热影响。因此,可保证保险装置的可靠的触发。
为将保险装置整合到壳体内,特别地在壳体由两个相同的半壳体形成的情况中,进一步有利的是载体和线弓的顶点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载体到壳体中心的间距,即载体到两个半壳体之间的中点的间距,且等于载体的厚度。载体到壳体中心的间距通过所安装的接触板确定,因为所述接触板为满足标准必需相对于壳体的厚度居中地布置。在半壳体构造得相同时,第一半壳体的壳体内壁和载体的第一侧之间的间距等于因此至少等于载体的厚度与接触板的厚度的加和。在使用线弓时,在载体和顶点之间的线弓的间距小于载体到壳体中心的间距,且因此可保证载体的厚度,使得线不与壳体内壁碰撞。
此外,有利的是将接触板折弯。通过折弯,可增大载体与壳体中心的间距,而接触板总是相对于壳体的厚度居中地布置。由此,为安置弯曲的线在载体的第一侧和朝向第一侧的壳体内壁之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为使导体轨与接触板最佳地接触,此外建议两个导体轨分别形成接触区,所述接触区在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方面与接触板匹配。由此,产生了接触板在导体轨上的大面积的靠放面,所述靠放面用于将接触板与导体轨焊接,使得在接触板和导体轨之间形成可靠的接触。
在进一步优选的构造中建议,在接触区的区域内将一个或多个另外的贯通接触部引入到载体内。这实现了载体的第二侧与安装在载体的第一侧上的导体轨的电接触的形成。接触板可由此例如附加地从背侧与导体轨焊接。
为支持接触板与导体轨的可靠的接触,第一和第二接触板可具有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延伸到接触区的贯通接触部内且与贯通接触部焊接。接触板可由此直接通过背侧与贯通接触部接触或焊接。冲压和弯曲的接触片特别地适合于作为接触元件。接触片的冲压可与接触板的冲压在同一步骤中进行。
用以将接触板与导体轨连接的焊接位置不应受到机械载荷,因为焊接连接否则可能松开。两个接触板的至少一个或两个接触板因此有利地分别具有贯通孔。可在制造接触板和/或接触片的同一步骤中已引入了贯通孔。形成在壳体上的突出部,例如柱销,形状配合地接合到贯通孔内,将接触板保持在壳体上,且因此形成用于焊接位置的拉力释放部。
在优选的构造中,接触板在载体的侧边沿上安装到载体上,且线布置在与接触板对置的侧边沿附近。特别地,线平行于此侧壁走向。通过此布置,可实现载体的紧凑的构造且同时提供足够的面积以用于安装接触板。此外,线弓由此移动到壳体的区域内,这通过不通过接触板或与接触板协作的拉力释放部预先给定壳体的内部几何形状来实现。因此,在线弓的区域内的壳体的内部几何形状可最优地匹配于此区域,且提供相应的中空空间。
此外,以此方式在接触板和线弓之间获得了尽可能多的面积,所述面积用于将所安装的导体轨的长度与保险装置的触发特性匹配。特别地,导体轨可曲折地安装。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线弓也相对于两个另外的侧边沿居中地插过载体。因此,两个导体轨可相互对称地构造。这进一步有利地影响保险装置的触发特性。
此外有利的是载体在第一侧上和第二侧上具有基本上全等地安装的导体轨,所述导体轨通过贯通接触部相互连接。贯通接触部在此一方面考虑为用于插过弓形的线。在形成为用于安装接触板且使接触板与导体轨连接的区域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另外的贯通接触部。以此方式实现,在载体的两侧上流过相同强度或相同幅值的电流。载体因此从两侧均匀地加热,且不因不均匀的加热而弯曲。
在载体的此构造中此外有利的是将载体布置在壳体内使得安装在载体的第二侧上的导体轨不触及壳体内壁。由此,附加地支持了壳体内的保险器的可靠的触发,因为在线内且在导体轨内产生的热不可流出到壳体内。此外,由此防止壳体壁过强地加热,由于所述过强的加热可能损坏壳体壁。
导体轨的相互朝向的导体轨端部部分以及布置在下方的载体元件可具有空缺,所述空缺分别包围熔化导体的相应的纵向端部。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在空缺的范围内与导体轨端部部分材料结合地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的构造在此视作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装置的有利的构造。优选地,熔化导体成形为线形且至少基本上与导体轨平面地定向,或在横向于导体轨的主延伸平面的方向上向内错开布置,使得保险装置在此横向方向上即横向于导体轨的主延伸平面可构造得特别窄。优选地,熔化导体形成为具有将导体轨端部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直线的形式。保险装置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因此不由或几乎不由熔化导体确定。
保险装置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建议,在导体轨端部部分之间在载体元件内设计用作熔化导体的自由空间的通孔,空缺邻接所述通孔。如果在运行期间熔化导体应触发,即熔断,则熔化导体可由于载体元件内的自由空间在每个空间方向上自由下垂,且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撕裂,而不触及用作电路板的载体元件。
最后,根据另外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建议为布置在载体元件上的空缺具有金属覆层,以所述金属覆层材料结合地连接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优选地,金属覆层为铜,其中熔化导体由锡制造。通过相应的热引入,因此熔化导体可在其端部上熔化,而不使得载体元件的空缺上的金属覆层熔化。换言之,由此以简单且受控的方式实现将带有金属覆层的熔化导体焊接到空缺上。
如所阐述,所建议的构思也涉及用于制造电保险设备的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带有第一导体轨和第二导体轨的电绝缘的载体,所述第一导体轨和第二导体轨安装在载体上且相互以间隙间隔开,且所述载体带有穿过载体和第一或第二导体轨的第一和第二通孔。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弯曲的线从载体的一侧插过通孔。在将线插到两个通孔内后进行如下步骤:将弯曲的线在载体的另一侧上熔化。以此方法,可以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制造带有限定的触发特性的保险设备。
优选地,线熔化在选择的焊接过程中实现。由此,可在位置和时间上限制作用到线上的热,从而防止线由于加热而部分地被削弱或部分地形成材料聚集。
替代地,线也可在回流焊接过程中与载体焊接。为此,需要将线在上侧去封装,以保护其不受热影响。回流焊接特别地适合于在电路板上制造保险器的情况,因为线以及另外的电子部件可在同一个步骤中与电路板焊接。
在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在将弯曲的线插过通孔的步骤前将阻焊漆施加到载体上,使得在第一和/或第二导体轨上产生留空,且将低熔点金属引入到至少一个留空内,以形成金属体。
通过施加阻焊漆可限定金属体的形状和位置,因为金属体在施加时仅可扩展直至阻焊漆。低熔点金属优选地以预成形的焊料沉积部的形式引入到留空内且在此处熔化。熔化可例如在炉内执行,特别地在回流炉内执行。
在用于制造保险装置的方法中,在一个实施形式中通过熔化导体将相应的导体轨导电地相互连接。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导体轨的相互朝向的导体轨端部部分上形成相应的空缺。熔化导体的相应的纵向端部在此布置到空缺上,使得所述空缺包围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被空缺包围的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然后熔化,且由此与导体轨端部部分材料结合地连接。
熔化导体在此具有比导体轨明显更低的熔化温度。在此,熔化导体例如可设计为线,特别是圆线或扁线。此外,熔化导体优选地是线形的且必要时是扁平的,例如通过(滚压)包层形成。导体轨优选地由铜制成且熔化导体由熔化温度明显低于铜的导电的材料制成。相互朝向的导体轨端部部分上的空缺优选地制造为通孔。空缺在其造型方面在导体轨端部部分内形成为使得所述造型基本上对应于熔化导体的端部分的形状。由此可保证熔化导体可特别精确配合地引入到导体轨端部部分的事先制造的空缺内。通过随后将相应地布置的熔化导体熔化,将熔化导体材料结合地且因此可靠地与导体轨端部部分连接。
通过该方法因此实现了保险装置的制造,所述保险装置在其导体轨端部部分之间具有熔化导体,所述熔化导体将两个导体轨端部部分相互导电连接。通过将熔化导体引入到导体轨端部部分内的空缺内且然后材料结合地与导体轨端部部分连接,可保证保险装置的很紧凑的结构形式同时保证保险装置的可靠的触发特性曲线。
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建议,在载体元件上制成导体轨且将空缺制成到导体轨端部部分上以及布置在下方的载体元件上。换言之,优选地形成基于载体的熔化保险器。载体元件可例如是具有FR-4等的形式的通常的电路板材料。通过将导体轨制成在载体元件上,也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复杂形状的导体轨。例如,可首先将铜施加到载体元件上,且然后将所施加的铜的一部分从载体元件腐蚀除去,使得导体轨保留在载体元件上。当在载体元件上制成导体轨后,将空缺制成到导体轨端部部分上以及布置在下方的载体元件上,例如通过从导体轨端部部分以及从位于下方的载体元件的区域冲压出空缺来实现。换言之,因此空缺也可形成穿过导体轨端部部分且穿过位于下方的载体元件的通孔。
另外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建议,至少在载体元件上制成的空缺具有金属覆层。由此明显有利于熔化导体的熔化和与导体轨端部部分和载体元件的材料结合的连接。此外,通过此措施也可在载体元件的两侧上设置导体轨,且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将导体轨与熔化导体导电连接。此外,由空缺的覆层促进了从导体轨通过金属覆层直至熔化导体的热传导。
根据另外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建议,将铜用作金属覆层。有利的是使用与导体轨相同的材料作为金属覆层。空缺上的金属覆层和导体轨的热特性和导电能力因此基本上相同,这此外对于设计为熔化保险器的保险装置且因此对于保险装置的熔化特性曲线起到积极作用。
在另外的有利的构造中建议,熔化导体平地布置到空缺内且与载体元件焊接。换言之,熔化导体因此平面地布置到所制成的空缺内。优选地,熔化导体形成两个导体轨端部部分之间的直的连接线,其中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接收在导体轨端部部分的空缺内,且材料结合地与导体轨端部部分连接。通过使熔化导体是平的,即平面地布置到空缺内且与载体元件优选地与载体元件的空缺上的金属覆层焊接,将熔化导体特别节约空间地安置在保险装置内。熔化导体具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与剩余的载体元件且与保险装置的壳体的相应的所需的最小间距。此外,熔化导体可优选地在每个空间位置中自由地下垂,且然后通过重力的影响撕裂,而不触及用作电路板的载体元件。
在另外的有利的构造中建议,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沉入地布置到空缺内如此深度,使得熔化导体不从由导体轨和载体元件形成的电路板在电路板的横向方向上伸出。例如,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可沉入地布置到空缺内或压入到空缺内如此深度,使得熔化导体至少与导体轨齐平地结束,即在电路板的横向方向上不伸出电路板。替代地,也可使得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沉入到空缺内如此深度,使得导体轨在电路板的横向方向上略突伸出熔化导体。因此,可实现保险装置的特别紧凑的结构形式,因为保险装置的最大横向尺寸不受到引入的熔化导体的影响。
另外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建议,将空缺尺寸设定为压紧配合且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在熔化前压入到空缺内。换言之,空缺因此制成为使其外部尺寸略窄于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的外部尺寸,即使得纵向端部比空缺更宽。通过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压入到尺寸确定为压紧配合的空缺内,因此实现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的冷变形,以此在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和空缺之间可形成特别可靠的连接。通过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压入,因此使得所述纵向端部的形状与空缺的造型匹配,使得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完全地或至少已大部分在空缺内以面的方式靠放到空缺的相应的侧上或壁上。在随后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熔化时,所述纵向端部可特别可靠地与导体轨端部部分材料结合地连接,且必要时附加地还与载体元件内的带有覆层的空缺连接。替代地,也可将空缺尺寸设定为略大于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即作为间隙配合,这通过使空缺尺寸设定为比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略大实现。其优点是熔化导体到空缺内的放入更简单地进行,因为仅需小的施力或甚至不需要施力。此外,在此情况中在将熔化导体端部布置到空缺内时的定位精度要求相对低。优选地,将配对保持件定位在空缺下方,其中然后例如通过压头将布置到空缺内的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压到配对保持件上,且由此使所述纵向端部冷变形。由此,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扩宽,且靠放到空缺的壁上或压到空缺的壁上。优选地,与空缺的配合类型无关,总是将配对保持件布置在空缺下方,然后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压制到或压入到空缺内。
优选地,通过压头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压入到空缺内。由此,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引入到空缺内且使所述纵向端部靠放到空缺的相应的壁上。
根据进一步有利的实施形式建议,将空缺制成为使得导体轨端部部分和/或载体元件分别从三个侧包围空缺。例如,空缺可制成为在电路板的俯视图中形成U形空缺,使得导体轨端部部分分别从空缺的三个侧包围。但空缺的另外的造型也是可以的,其中如所解释,空缺在其造型方面优选地与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的造型匹配,即几乎形成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的负形状。由此,可以以特别可靠的方式将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压入到事先制成的空缺内,以使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尚在熔化前即已与空缺机械接触。
在另外的有利的构造中建议由锡线截成熔化导体,例如由圆线或扁线截成熔化导体。锡线可例如以连续材料的形式提供,其中从此锡线截成分别恰好要求的熔化导体,即熔化导体从此锡线分离。由此,可以以特别简单且廉价的方式提供熔化导体。
根据另外的有利实施形式建议,将熔化导体制成为使得所述熔化导体包含由助溶剂制成的芯,优选地完全包围所述芯。换言之,因此使用带有位于内部的助溶剂的锡线。通过存在于熔化导体内的助溶剂,可防止实际的熔化导体材料在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熔化时被环境空气内所含的氧氧化。此外,通过助溶剂也防止在运行期间、特别地在熔化导体由于相应地流过的电流被加热时熔化导体被氧化。作为表面施加有助溶剂的实体锡线的替代,优选地使用带有由助溶剂制成的位于内部的芯的锡线,其中助溶剂例如可以是商业通用的焊锡。位于内部的助溶剂被保护防止环境影响,且也可不碎裂或另外地丢失。在熔化导体开始液化时,即在熔化导体开始熔化时,位于内部的助溶剂已事先液化,且因此在熔化导体内部内沸腾、建立相应的内部压力且机械地撕裂由于开始熔化或熔化而软化或已液化的熔化导体的材料以及氧化物层,从而如预期地断开熔化导体。此外,也可建议使得除助燃剂外也在熔化导体的内部内设置另外的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具有比熔化导体更低的熔点。即使在较大的导线横截面且因此较大的锡线横截面的情况下也可保证熔化导体的功能。特别地,在较长的产品生命周期中也可保证熔化导体的可靠且安全的运行,因为助溶剂被屏蔽不受环境影响,且此外不可从熔化导体分离。此外,形成了特别简单且因此有利的熔化导体的制造,因为不必事后才以助溶剂润湿熔化导体。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有利的构造中建议,为熔化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通过将热引入到导体轨内而将此纵向端部间接加热。优选地,紧靠熔化导体将热引入到导体轨上,且将热引入定量为使得熔化导体开始熔化但不完全熔断。例如,为熔化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可将要求的热量通过烙铁或也通过激光器引入,这通过将烙铁或激光器指向包围其内接收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的空缺的导体轨端部部分来实现。此方式的优点在于,导体轨具有比熔化导体自身明显更高的熔点,使得以此方式可明显更好地控制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的熔化。由此,可防止熔化导体以不希望的方式完全熔断,这可能在将用于熔化导体的熔化的热量在熔化导体上直接引入时发生。由于导体轨的更高的熔点,因此在将热引入到导体轨时可实现特别简单的用于熔化导体端部的熔化的过程控制。特别地,导体轨可由此也缓冲了此被引入的热的部分,以此简化了在熔化导体端部熔化时的过程控制。
附图说明
下文将通过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例。各图为:
图1在俯视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在图1中图示的保险设备的横截面视图;
图3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替代的实施例;
图4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另外的构造;
图5作为俯视图示出了设置有热阱的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
图6作为俯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在多熔断器(Multifuse)中的使用;
图7a至图7e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方法;
图8示出了在图7e中图示的处于触发状态的保险设备;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无壳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俯视图;
图14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
图15示出了未安装接触板的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的载体的俯视图;
图16示出了保险设备的俯视图,所述保险设备具有两个布置在载体材料上的导体轨,其中各相互朝向的导体轨端部部分具有相互朝向的空缺;
图17示出了保险设备的另外的俯视图,其中保险设备的熔化导体已布置到导体轨端部部分的对置布置的空缺上;和
图18示出了保险设备的另外的俯视图,其中熔化导体的被空缺包围的各纵向端部已熔化,且由此已与导体轨端部部分材料结合地连接。
附图仅是示意性图示且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相同的或作用相同的元件在各处提供以相同的附图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保险设备1的实施例的结构。电保险设备1包括板形的电绝缘载体2,所述电绝缘载体2由陶瓷或常规的电路板材料制成,例如FR4。载体的宽度大约为18mm,且长度大约为26mm。在此处所示的载体2的前侧曲折地且相互对称地布置安装了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两个导体轨3、4由铜制成,且分别具有大约0.250mm的厚度。两个导体轨3、4通过间隙5相互分离,所述间隙5优选地具有大约2.5mm的间隙宽度b。
在间隙5的区域内引入穿过载体2和穿过第一导体轨3的两个第一通孔6以及穿过载体和穿过第二导体轨4的两个第二通孔7。各通孔6、7的数量可根据电保险设备的应用情况变化。在通孔6、7内将导电覆层9安装到载体2上。
间隙以弯曲大约180°的线8桥接,所述线8连贯地由低熔点金属制成,例如由锡线制成,所述线8的第一端布置在第一通孔6内且所述线8的第二端布置在第二通孔7内。线具有圆形横截面,所述横截面的直径为0.5mm。以相同的方式可将由相同的低熔点材料制成的另外的弯曲的线定位在第二对通孔6、7内,使得间隙5通过两个并联的线8桥接。
在图2中在横截面视图中图示了在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1。在此视图中也可见,在通孔6、7内将导电的覆层9施加到载体2上,所述覆层9与第一导体管3或第二导体管4导电地连接。在载体2的背对导体管3、4的侧上附加地安装了焊接面10,所述焊接面10通过电覆层9与载体2的前侧上的导体轨3、4导电地连接。将弯曲的线8以两个端部各插入到一个通孔6、7内,所述两个端部与焊接面10直接焊接。焊接面10环形地包围通孔6、7。但也可使得焊接面是邻接到通孔上的、不围绕或仅部分地围绕通孔6、7的面,所述面在焊接时接收低熔点金属。
根据本发明的保险设备1的另外的实施例在图3中也以横截面视图示出。又将通过间隙5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安装到载体2上。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实施形式不同,两个导体轨3、4不安装在载体2的前侧上,而是安装在其背侧上。
连贯地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大约弯曲180°的线8布置到通孔6、7内,使得一个线端部定位到第一通孔6内,在此在焊接前从通孔6伸出大约1mm至3mm,且直接与背侧上的第一导体轨3焊接。类似地,另一个线端部布置在第二通孔7内且直接与第二导体轨4焊接。在此实施形式中,两个线端部之间的线部分在载体2的背对两个导体轨3、4的侧上走向,且以此方式将间隙5桥接。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保险设备1的第二构造,所述电保险设备1包括带有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的载体2。两个导体轨3、4如在图1和图2的情况安装在载体2的前侧上。弯曲的线8布置到通孔6、7内且与载体2的背对导体轨3、4的侧上的焊接面10焊接。焊接面10通过通孔6、7内的载体2的导电的覆层9与导体轨3、4接触。在布置到通孔6、7内的两个线端部之间,弯曲的线8具有横截面部分地减小的部分。在此部分内有利于由于过负载导致的弯曲的线8的熔化,使得此部分是额定断开位置11。通过形成此额定断开位置11,通孔6、7的尺寸和形状不必与线8的触发特性匹配,而是通过考虑到触发准则使线8与通孔6、7匹配。
在间隙5的区域内,在额定断开位置11下方,在图4中图示的载体2具有缺口12。在保险器触发情况中,从线8的额定断开位置11滴落的熔化的金属可通过缺口12流出,以此防止金属聚集在载体2上且导致两个导体轨3、4之间的短路。电保险设备1因此可与其空间定向无关地构建。一个替代方案建议将电保险设备1构建为使得弯曲的线8处在保险设备1下方,因此滴落的金属从保险设备1移开。
图5中的电保险器1基本上类似于图1中所述的电保险器1构建,但在间隙5附近在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上包括熔化的金属体13,所述金属体13由与弯曲的线8相同的低熔点金属制成。在间隙5的区域内,两个导体轨3、4形成扩宽的区域14,所述扩宽的区域形成了用于熔化的金属体13的接收部。金属体13靠近弯曲的线8布置,使得所述金属体13通过导体轨3或4与弯曲的线8形成热接触。以此方式,金属体13用作线8的热阱,使得可推迟线8的熔化。
图6中的电保险设备18具有多个安装在共同的载体2上的保险器区域。为此,在共同的载体2上安装了通过多个间隙5相互间隔开的共同的第一导体轨3和多个第二导体轨4。在每个间隙5附近,保险设备18具有穿过第一导体轨3或第二导体轨4且穿过载体2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和相同数量的第二通孔7。为桥接间隙5,将弯曲的线8布置到通孔6、7内,且在载体2的背对两个导体轨3、4的侧上与焊接面焊接(在图6中未示出),所述焊接面通过通孔6、7内的载体2的导电的覆层与导体轨3、4电连接。不同的保险区域不必构造为相同。可使得不同的保险区域具有不同数量的弯曲的线8,以用于桥接间隙5。线8也可在其构造上变化,以与不同的触发准则匹配。第二导体轨4可如在图6中所图示设计为相同。但也可使第二导体轨4不同地构造,且特别地与被保护的导线和电路的特性相匹配。
图7a至图e在横截面图示中示出了用于制造电保险设备1或18的方法,例如类似于图5中所示的保险设备1的制造方法。
在图7a中提供带有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的电绝缘的载体2,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安装在载体2的前侧上且以间隙5相互间隔开。载体此外具有穿过载体和第一导体轨3或第二导体轨4的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在通孔6、7内以导电的覆层9覆盖载体2,所述覆层9是载体2前侧上安装的导体轨3、4和载体2的背侧上安装的焊接面10之间的导电连接。
在将导体轨3、4安装在载体2上时可使用用于制造电路板的通常的方法。通孔6、7是特别地通过钻孔制成的孔。但替代地通孔6、7也可冲压、铣削、切割或以类似的方法引入到载体2内。通孔6、7可在安装导体轨3、4之前或之后引入到载体2内。
在图7b中所示的第二步骤中,除留空16外以阻焊漆15覆盖两个导体轨3、4。阻焊漆15的使用具有如下优点,即可产生很精确地成形且定位的留空16。
然后在图7c中图示的第三步骤中,将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金属体13引入到留空16内。为此,可将预成形的焊料沉积部16定位在留空16内且通过回流焊接过程熔化所述焊料沉积部16。在此,事先例如提供为方块形的焊料沉积部熔化开,直至通过阻焊漆15产生的留空16的边沿。在使用可剥下的阻焊漆15时,在金属体13冷却后可将所述阻焊漆15移除。载体2可在焊料沉积部熔化前装配以另外的电子部件以用于形成电路板,所述另外的电子部件在与金属体13相同的回流焊接过程中与载体2焊接。
在图7d中示出了将由连贯的低熔点金属制成的弯曲的线8布置到通孔6、7内。为此,将直的线弯曲大约180°,使得两个线端部相互平行地定向。现在,从载体2的前侧将弯曲的线8的一个端部插入到第一通孔6内且将其另一各端部插入到所属的第二通孔7内。弯曲的线8在此插入到通孔6、7内,直至在载体2的背侧上线端部部分地突伸出。
在随后的第五步骤中,如在图7e中图示,将布置在第一通孔6内的线端部在选择性焊接过程中与焊接面10直接焊接,所述焊接面10通过导电的覆层9与第一导体轨3导电地连接。类似的,将布置在第二通孔7内的线端部与焊接面10直接焊接,且因此形成向着第二导体轨4的导电连接。
为制造无热阱的电保险设备1,即无金属体13的电保险设备1,将在图7b和图7c中所示的步骤简单地跳过。替代地,也可将回流焊接过程作为用于安装金属体13的替代来只用于为载体2装配以另外的电子部件。
在图8中图示了触发的保险设备1的示例。作为过负载的结果,高电流流过弯曲的线8,使得弯曲的线8已加热到其熔点(锡:231℃)以上且熔化。弯曲的线8的熔化的金属从弯曲的线8滴落,直至线8在部分17内断开。保险设备1被触发。
图9示出了设计为电路板2的保险载体。在电路板2上形成两个电接触部3和4。接触部3、4在图9中的形象化图示中在其上端处具有分别指向各另外的接触部3、4的上部区域19,在所述上部区域19内分别布置用于接收保险元件7的通孔6、7。接触部3、4从此上部区域19垂直于主延伸方向向着电路板2的端部相互平行地走向。在此,接触部3、4之间的间距在上部区域19内比在相互平行走向的区域内更小。电路板2以及接触部3、4的几何成形仅示例选择且用于解释本发明。应理解的是可选择用于电路板2和接触部3、4的另外的几何形状。此外,电路板2例如可具有用于可与接触部3、4电联接的公端或母端插头元件(未图示)的接收部。
在图9中进一步以虚线示意,接触部3、4的上部区域19可放大。电接触部3、4可在此处具有用于另外的保险元件的另外的通孔(也以虚线图示)。所述通孔通过所示的布置然后电并联。
在通孔6、7的每个内引入保险元件8的一个端部,所述端部与各接触部3、4电连接且机械连接。此连接可例如通过焊接或粘合形成。
保险元件8自身设计为例如由锡或锡合金制成的线桥的形式。保险元件8具有保险材料(见图2和图3),所述保险材料与熔化剂(见图2和图3)特别是与助溶剂直接接触。在此,熔化剂的熔点低于保险材料的熔点。
如果保险设备1现在布置在电流路径内,则一个接触部3、4形成保险设备1的输入部且另一个接触部3、4形成保险设备1的输出部。如已提及,为此可例如在电路板2上设置相应的插头。替代地,保险设备1也可作为组成部分整合到装置内的更大的电路板内,例如汽车或另外的机动车的控制装置。
现在,如果电流流过第一接触部3、保险元件8和第二接触部4,则特别地将保险元件8加热。保险元件8在此尺寸设定为使其在过电流时在通过其保护的元件被损坏前熔化。即在过电流导致被保护的元件损坏前,所述保险元件8熔化。
如果保险设备1不被封装,则保险元件8与环境空气接触且因此也与氧接触。由于氧在保险元件8的表面上形成氧化物层(见图11)。如上文已解释,此氧化物层可能改变保险设备1的响应特性,且因此是不希望的。但保险元件8处的氧化物层被熔化剂破坏,只要作为催化剂的温度对于所需的反应足够高。因此,在相应的温度下将保险元件8从氧化物层释放,且维持希望的触发特性。
在图9中保险元件8形成为线桥,所述线桥被推过通孔且在通孔处被固定。但应理解的是可使用保险元件8的任何其它形式。例如,保险元件8也可设计为条形。条的端部可然后例如与电接触部3、4粘合或通过贯穿拼合连接。
图10的截面视图示出了保险元件24的可能的设计,使其例如可安装在电路板21上。对于图10的保险载体2,参见对于图9的保险载体2的解释。
保险元件24设计为桥状且具有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26,所述保险部分26由两个支座27、28支承。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26和支座27、28之间的角度大约为90°。应理解的是此角度仅示例地选择。保险元件24例如也可设计为半圆形。
保险载体21也设计为电路板。电接触部22和23布置在保险载体21的与保险元件24对置的侧上。支座27、28的端部被引导穿过通孔(未分开标记),且在电接触部22、23的侧上分别与相应的接触部22、23焊接。
保险元件24主要包括保险材料25。在保险载体21的与电接触部22、23对置的侧上,保险元件24以由熔化剂29形成的层覆盖,即所述层布置在保险元件24的表面上。在图10的图示中,熔化剂29到达直至保险载体21的表面。保险元件24因此完全被熔化剂29覆盖。熔化剂29可例如在浸入浴槽内或通过喷射施加。
现在如果由于过电流将保险材料25加热,则熔化剂由于更低的熔点首先液化且破坏了保险元件24的表面上的可能的氧化物层(见图11)。此外,熔化剂29的层自身进一步保护保险元件24的表面30也不直接与氧接触,且因此降低氧化。
被引导穿过通孔的支座27、28的端部直接焊接到通孔上。应理解的是支座27、28的端部例如也可弯折,且可在另外的位置处与接触部22、23焊接。
图11的截面视图示出了保险元件46的另外的可能的设计,使其例如可使用在电路板41上。对于图11的保险载体41,参见图9的保险载体2的解释。
与图10的保险载体21不同,在保险载体41的情况中,电接触部42、43布置在也布置了保险元件46的侧上。接触部42、43延伸穿过通孔到保险载体41的背侧,在所述背侧上所述接触部42、43与保险元件46焊接。此通孔也称为贯通接触或导通孔。应理解的是图2和图3的关于电接触部22、23、42、43的布置的细节可相互任意组合。电接触部42、43可因此布置在保险载体41的下侧上。
保险元件46的几何形状与图10的保险元件24的几何形状相同。因此,保险元件46具有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48和两个支座49、50。在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48下方布置了由绝缘材料52制成的层。绝缘材料52覆盖了两个接触部42、43的处于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48下方的端部。绝缘材料52防止向下滴落的保险材料47造成两个接触部42、43之间的电接触。当然,绝缘材料52也可例如使用在图10的布置中,和/或也覆盖电接触部42、43的更大的部分。
与图10相反,在保险元件46的情况中熔化剂不布置在所述保险元件46的表面上。而是在保险元件46的情况中熔化剂51布置在所述保险元件46的内部内。保险元件46因此在其内部内具有由熔化剂51制成的芯。在保险元件46的外侧上,因此形成氧化物层53。
如果由于过电流将保险元件46加热,则熔化剂51液化。例如也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在保险材料47完全液化前熔化剂51已达到其沸点。在熔化剂51内的气泡形成机械地支持了保险元件46的破坏。但即使无气泡形成,只要保险材料47液化,熔化剂51也与氧化物层53接触。在熔化剂51与氧化物层53时,熔化剂51破坏氧化物层53且保险材料47可流出。
图12示出了由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保险设备1、20、4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为便于理解,在下文描述中参考图1至图3的附图标号。
在第一步骤“提供”S1中,提供电绝缘的保险载体2、21、41。在第二步骤“布置”S2中,将第一电接触部3、22、42安装在保险载体2、21、41上。在布骤S3中将第二电接触部4、23、43与第一电接触部3、22、42电绝缘地布置。然后,在第四步骤“电联接”S4中,将多个保险元件8、24、46与第一电接触部3、22、42和第二电接触部4、23、43联接。在此,保险元件8、24、46具有带有预先给定的载流能力的导电的保险材料25、47,且具有与保险材料25、47接触的熔化剂29、51。此外,熔化剂29、51具有比保险材料25、47更低的熔点。
保险元件8、24、46可例如作为桥状保险元件8、24、46提供,所述保险元件8、24、46分别具有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26、48和在保险部分26、48的端部处的各支座27、28、49、50。此保险元件8、24、46可很简单地构建。例如,支座27、28、49、50的一个可与第一电接触部3、22、42电联接,且支座27、28、49、50的另一个可与第二电接触部4、23、43电联接。
在保险载体2、21、41内,在电接触部3、22、42、4、23、43的每个上可为保险元件8、24、46的每个布置通孔6、7。此外,保险元件8、24、46的相应的各端部被引导穿过相应的通孔6、7,且与各电接触部3、22、42、4、23、43焊接。
熔化剂29、50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例如,熔化剂29、50可施加在保险材料25、47的外侧30上。补充地或替代地,熔化剂29、50也可布置在保险材料25、47的内部内。
可例如使用软焊接材料作为可能的保险材料25、47。特别地,可例如使用锡或锡合金。
为避免电接触部的短路可提供绝缘材料52,所述绝缘材料52至少部分地覆盖电接触部3、22、42、4、23、43的至少一个。
在图13中图示了保险设备1的结构。已知,例如在外部几何例如根据ISO 8820-3标准化的壳体内的保险器,所述壳体意味着通过标准确定的且严格地界定的壳体结构空间。如果弓形的线8与壳体内壁碰撞,则负面地影响保险器的触发特性。为避免与壳体碰撞,载体2必须非对称地定位在壳体内。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导致接触脚相对于壳体厚度D的非中心的位置,这由于标准的规定是不允许的。在图13中所示的保险设备1消除了此问题。保险设备1包括由陶瓷或例如FR4的通常的电路板材料制成的电绝缘的板形载体2,且包括安装在载体2上且以间隙5相互间隔开的由铜制成的两个导体轨3、4。为桥接间隙5,将弓形的线8从在此所示的载体2的第一侧68插入到贯通接触部61内,且在未示出的与第一侧68对置的第二侧69上与贯通接触部61焊接。弓形的线8由低熔点材料制成,例如由锡或锡合金制成。
不再提供所提及的由载体材料形成的接触脚。接触脚通过冲压的接触板62替代。通过冲压,可很简单地制成带有按标准规定的尺寸的接触板62。接触板62安装在载体2的第一侧68上且与导体轨3、4焊接。
在图13中所示的构造中,在载体2的与接触板62对置的侧边沿附近将线弓8插过载体2,且平行于载体2的侧边沿定向。由此在载体2上形成尽可能大的面积,特别地在接触板62和线弓8之间形成尽可能大的面积,使得导体轨3、4的构造可个别地与触发特性匹配。在此情况中,两个导体轨3、4以曲折形式安装到载体2上,且设计为相互对称。但可根据对于保险设备1的触发特性的要求,在形状、长度和横截面积方面改变导体轨3、4的构造。
此外,在图13中可见,两个接触板分别具有贯通孔63。此贯通孔63在冲压接触板62时随同地引入到接触板62内。贯通孔63在与壳体60配合时用作拉力释放部,以使得焊接位置不受到机械载荷。根据标准ISO 8820-3,接触板62在向着壳体的拉力和压力方向上根据保险类型必须耐受50N至90N的力。
此保险设备1现在如在图4中所示非对称地定位在壳体60内,而接触板62相对于壳体60的厚度D居中地布置。对于弓形的线8,以此方式在壳体内部内形成足够的空间,使得避免弓形的线8与朝向载体2的第一侧68的壳体内壁的碰撞。
根据图14很好地可见,如何最优地利用按标准限定的壳体内部以用于安置保险设备1,且如何将线弓8与壳体60的朝向线弓8的内壁间隔开地安置。壳体60包括两个相同的半壳体66、67。第一半壳体66(在此为右侧半壳体)与载体2的第一侧68相邻地形成用于线弓8的中空空间,而载体2布置在第二半壳体67(在此为左侧半壳体)内。因为半壳体66、67设计为相同,所以被构造用于接收载体2的结构空间同时是第一半壳体66的空缺,防止线弓8与壳体内壁碰撞。在此实施例中,接触板62构造为平的。对于载体2和线弓8的外部顶点之间的间距a,因此总是具有与由安装有接触板62的载体2的厚度所占据的相同的位置量。为防止线弓8与壳体内壁的碰撞,间距a应因此选择为小于厚度d。因此,线弓8的顶点与壳体内壁间隔开。
对于在载体2的第一侧68和第二侧69上基本上全等地安装导体轨3、4的情况,如在图14中所图示,载体2应不直接以第二侧69靠放在第二半壳体67的壳体内壁上,因为这也可能负面地影响保险设备1的触发特性。在此情况中,间距a也可选择为与厚度d相同。
在第一半壳体66上布置了柱销70,所述柱销为形成以上所提及的拉力释放部而接合到在图13中图示的接触板62的贯通孔63内,且在壳体完全安装时插到第二半壳体67的接收部71内。因为半壳体66、67设计为相同,所以相应地将穿过第二接触板62的第二柱销(未图示)布置在第二半壳体67上,且将用于第二柱销的接收部布置在第一半壳体66上。
图15示出了电绝缘的板形载体2的有利的构造。为清晰起见,在此未图示在图13中焊接的接触板62。两个导体轨3、4分别形成接触区64。接触区64在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方面与接触板62相匹配。接触板62然后焊接到此接触区64上。
如在图15中所示,在接触区64内设置了另外的贯通接触部65。通过贯通接触部65,可产生载体2的第二侧69与安装在第一侧68上的导体轨3、4的电接触。替代地,以此也可产生在基本上全等地安装在载体2的第一侧68和第二侧69上的导体轨3、4之间的连接。
在图16中在俯视图中示出了保险设备1。在此图示的保险设备1尚未完全制成。保险设备1在此处所示的情况中包括两个由铜制造的导体轨3、4,所述导体轨3、4布置在载体元件2上。载体元件2换言之因此具有电路板的类型,在所述电路板上制造了两个导体轨3、4。为制造导体轨3、4,可例如首先为整个载体元件2提供以薄的铜层,其中然后腐蚀去除所施加的铜,使得在载体元件2上仅保留两个导体轨3、4。
在载体元件2内制成用作空隙或自由空间5的通孔,例如通过从载体元件2冲压去除或另外地分离去除相应的载体元件材料来进行。在相同的或分开的制造步骤中,在各相互朝向的导体轨端部部分81和布置在下方的载体元件2处制成设计为通孔的空缺80。通孔在此意味着自由空间5和空缺80完全地在保险设备1的横向方向上即根据本图示垂直于观察平面延伸通过此观察平面。空缺80相对于保险设备1的主延伸平面仅设计为半打开。空缺80也可例如从导体轨3、4和载体元件2在导体轨端部部分81的区域内冲压去除或另外地分离去除。
如可见,空缺80基本上设计为U形,其中各侧82具有由铜制成的金属覆层83,所述侧82即为空缺80的区域内在导体轨3、4以及布置在下方的载体元件2上的相应的壁。金属覆层83换言之具有由铜制成的边缘金属化结构的形式。
在图17中在另外的俯视图中示出了保险设备1,其中在此处所示的情况中,作为保险设备1一部分的熔化导体8已被压入到空缺80内。在相互朝向的导体轨端部部分81的区域内的用作用于熔化导体8的边框的空缺80在此按照压紧配合设定尺寸。即,空缺80的尺寸设定为比插入到空缺80内的熔化导体8的相应纵向端部84更窄。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首先定位在空缺80上方,且然后以在此未图示的压头压入到空缺80内。通过使得纵向端部84比空缺80更宽,在压入过程期间纵向端部84在空缺80内冷变形,且由此至少基本上分别齐平地靠放到三个侧82上,确切而言,靠放到由铜制成的空缺80的金属覆层83上。
如可见,熔化导体8在此平地布置到空缺80内,即平面地插入到空缺80内。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沉入布置到空缺内的深度使得对于由导体轨3、4和载体元件2形成的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横向方向上,即在本图示中垂直于观察平面,熔化导体8不伸出所述电路板。换言之,熔化导体8压入到空缺80内,使得熔化导体8在横向方向上至少与导体轨3、4齐平地结束,或甚至相对于导体轨3、4略微沉入地布置。在此,熔化导体8优选地以其纵向端部84压入到空缺80内,使得熔化导体8然后是直的且例如不是弯曲的。在保险设备1的横向方向上,熔化导体8因此也在纵向端部84压入后具有直的形状,且因此在横向方向上不另外地影响保险设备1的尺寸。保险设备1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因此不受到引入的熔化导体8的影响。由此,在横向方向上可实现保险设备1的特别紧凑的结构形式。
在图18中在另外的俯视图中进一步示出了保险设备1,其中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已被焊接。在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已压入到空缺80内后,被空缺80或金属覆层83包围的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被焊接且因此与导体轨端部部分81材料配合地连接。在此,纵向端部84与在空缺80的区域内制成的整个金属覆层83材料结合地连接。
为将熔化导体8熔化,确切而言为将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熔化,通过将热引入到导体轨3、4内而不直接地而是间接地加热熔化导体8。由锡制成的熔化导体8具有比由铜制成的导体轨3、4明显更低的熔点。因此,将热直接引入到熔化导体8内仅可很困难地控制为使得熔化导体8仅在其纵向端部84上开始熔化而非在此将熔化导体8完全熔断。
为应对此问题,因此建议将熔化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所要求的热能通过向导体轨3、4内的热引入提供。为此,紧靠熔化导体8即紧靠纵向端部84在导体轨3、4的区域内引入热,且将热定量为使得熔化导体8在其纵向端部84的区域内开始熔化,但熔化导体8不完全熔断。为引入热能,可例如使用设计为压头的烙铁,将所述烙铁安放到导体轨3、4上。替代地,也可例如使用激光器,通过所述激光器分别将激光束在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附近指向两个导体轨3、4。热引入的位置可例如从纵向端部84间隔开以1cm至3cm。特别地,在使用激光器时,导体轨的表面由于由铜制成所以通常是光洁的,此光洁的表面是有利的。总之,因此通过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的间接的加热,实现了向熔化导体8内的特别地受控的热引入,且因此实现了纵向端部84的特别地定量且受控的熔化,使得纵向端部84可与导体轨3、4可靠地材料结合地连接。
在此所示的保险设备1是所谓的熔化保险器,其中在相应的时长上的充分的电流强度的情况下,熔化导体8熔化且由此触发保险设备1。保险设备1还具有在此未图示的壳体,所述壳体从外部包围载体元件2和导体轨3、4。保险设备1可例如使用在机动车车载电网内,其中保险设备1例如与机动车车载电网的导线接触,以保护所述导线不受过热负载的影响。
通过将熔化导体8平面地即平地焊接到用作电路板的载体元件2的长的金属化的空缺80内,与用作自由空间5的通孔组合的熔化导体8具有足够的空间,以维持距载体元件2和在此未图示的保险设备1的壳体的相应地所需的最小间距。在保险设备1使用期间,熔化导体8可由此在每个空间位置自由悬垂,且通过重力的影响被撕裂,而不触及载体元件2。
由于所述的熔化导体8的布置,可保证从熔化导体8到载体元件2以及到在此未图示的保险设备1的壳体的热输出都不过大,因为可维持相应地所需的最小间距。通过熔化导体8的布置,因此抵抗了由于热影响导致的壳体材料和载体元件2的电路板材料的破坏。此外,由于所述的熔化导体8的布置,可特别可靠地保证熔化导体8的且因此保险设备1的希望的触发特性曲线。
因为在此处详细描述的设备和方法是实施例,所以所述设备和方法可以以通常的方式由专业人员在宽范围内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尤其是,具体部件的机械布置和相互尺寸关系仅是示例。
附图标记列表
1、20、40 (电)保险设备,保险装置
2、21、41 保险载体,载体
3、22、42 第一导体轨,第一电接触部
4、23、43 第二导体轨,第二电接触部
5 间隙,自由空间
6 第一通孔
7 第二通孔
8、24、46 线,保险元件,熔化导体
9 覆层
10 焊接面
11 额定断开位置
12 缺口
13 金属体
14 放大的区域
15 阻焊漆
16 留空
17 断开的线部分
18 电保险设备
19 上部区域
25、47 保险材料
26、48 浮动的保险部分
27、28、49、50 支座
29、51 熔化剂
30 外侧
b 间隙宽度
52 绝缘材料
53 氧化物层
S1 方法步骤“提供”
S2 方法步骤“布置”
S3 方法步骤“布置”
S4 方法步骤“联接”
60 壳体
61 贯通接触部
62 接触板
63 贯通孔
64 接触区
65 另外的贯通接触部
66 第一半壳体
67 第二半壳体
68 载体的第一侧
69 载体的第二侧
70 柱销
71 用于柱销的接收部
80 空缺
81 导体轨端部部分
82 侧
83 金属覆层
84 纵向端部
D 壳体的厚度
a 载体和线弓的顶点之间的间距

Claims (55)

1.一种用于保护电连接的电保险设备(1),具有:
a)电绝缘的载体(2),
b)安装在所述载体(2)上的且以间隙(5)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
c)穿过所述载体(2)且穿过所述第一导体轨(3)的第一通孔(6),和穿过所述载体(2)且穿过所述第二导体轨(4)的第二通孔(7),
d)其中,通过从所述载体(2)的第一侧插过所述第一通孔(6)和所述第二通孔(7)且在所述载体(2)的另一侧上融化的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弯曲的线(8)将所述间隙(5)桥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保险设备(1),其中,所述线(8)从与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对置的所述载体的侧面插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保险设备(1),其中,将所述线(8)从所述载体(2)的安装了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的侧面插过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所述载体(2)在所述第一通孔(6)和所述第二通孔(7)内具有导电的覆层(9),所述覆层(9)与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导电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在所述载体(2)的与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对置的侧上,在所述载体(2)上安装邻接所述第一通孔(6)和所述第二通孔(7)且与所述覆层(9)导电连接的焊接面(10)。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所述线(8)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线的长度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所述线(8)的低熔点金属是锡或锡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导体轨和所述第二导体轨的长度改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所述载体(2)在所述间隙(5)的区域(12)内具有缺口(12),使得在触发情况下所述线(8)的熔化的金属能够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所述载体(2)具有穿过所述载体(2)和所述第一导体轨(3)的多个第一通孔(6)以及穿过所述载体(2)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的相同数量的第二通孔(7),且通过多于一个的弯曲的线(8)将所述间隙(5)桥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在所述弯曲的线(8)附近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不桥接所述间隙(5)的由低熔点金属制成的金属体(13)。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其中,第一导体轨(3)和多个第二导体轨(4)安装在所述载体(2)上,且在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相应的第二导体轨(4)之间的多个间隙(5)分别通过弯曲的线(8)被桥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多个线(8、24、46)作为保险元件具有带有预先给定的载流能力的导电的保险材料(25、47)和与所述保险材料(25、47)接触的熔化剂(29、51),其中,所述熔化剂(29、51)的熔点低于所述保险材料(25、47)的熔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所述保险设备(1、20、40)带有桥状的线(8、24、46),所述线分别具有各一个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26、48)和在所述保险部分(26、48)的端部上的各一个支座(27、28、49、50),其中,所述支座(27、28、49、50)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导体轨(3、22、42)电联接且所述支座(27、28、49、50)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导体轨(4、23、43)电联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保险设备(1、20、40)带有至少部分地覆盖电接触部的绝缘材料(5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载体(2、21、41)在所述电接触部的每个上具有用于每个所述线(8、24、46)的第一通孔(6)或第二通孔(7),且相应的所述线(8、24、46)的端部分别被引导穿过相应的第一通孔(6)或第二通孔(7)且与相应的第一导体轨(3、22、42)或第二导体轨(4、23、43)焊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熔化剂(29、51)施加在所述保险材料(25、47)的外侧(30)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熔化剂(29、51)布置在所述保险材料(25、47)的内部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保险材料(25、47)是软焊接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保险材料(25、47)是具有锡或锡合金的软焊接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16、18和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线(8、24、46)由锡或锡合金制成,带有由熔化剂(29、51)形成的芯,且其中,线(8、24、46)的端部在所述载体(2、21、41)的与相应的线(8、24、46)对置的侧上与相应的电接触部焊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所述保险设备带有两个接触板(62),所述接触板(62)安装在所述载体(2)的第一侧(68)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的一个导电连接,其中所述载体(2)定位在壳体(60)内,使得所述接触板(62)部分地从所述壳体(60)突出且相对于所述壳体(60)的厚度(D)居中地布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壳体(60)包括两个半壳体(66、67),其中,第一半壳体(66)形成用于弯曲的所述线(8)的中空空间,且第二半壳体(67)形成用于所述载体(2)的接收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两个半壳体(66、67)彼此相同。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弯曲的所述线(8)的顶点与所述壳体(60)的朝向该顶点的内壁间隔开。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载体(2)的第一侧(68)和弯曲的所述线(8)的外顶点之间的间距(a)小于等于所述载体(2)到壳体中心,即所述第一半壳体(66)和所述第二半壳体(67)之间的中点的间距,且等于所述载体(2)的厚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接触板(62)被折弯。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分别形成接触区(64),所述接触区在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方面与所述接触板(62)相匹配。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在所述接触区(64)的区域内形成至少一个另外的贯通接触部(65),以形成所述载体(2)的第二侧(69)与安装在所述第一侧(68)上的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的电接触。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接触板(62)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延伸到所述接触区(64)的贯通接触部(65)内且与所述贯通接触部(65)相焊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两个接触板(62)的至少一个具有贯通孔(63),所述贯通孔(63)形状配合地接合到形成在所述壳体(60)上的柱塞(70)内以用于拉力释放。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弯曲的所述线(8)在所述载体(2)的第一侧(68)上布置在与所述接触板(62)对置的侧边沿附近。
3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弯曲的所述线的顶点在所述载体(2)的第一侧(68)上布置在与所述接触板(62)对置的侧边沿附近。
3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中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的相互朝向的导体轨端部部分(81)以及布置在下方的所述载体(2)具有空缺(80),所述空缺(80)包围所述线(8)的相应的纵向端部(84),以及所述线(8)的纵向端部(84)在所述空缺(80)的范围内与所述导体轨端部部分(81)材料结合地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体轨端部部分(81)之间在所述载体(2)内形成通孔以用作用于所述线(8)的自由空间(5),所述空缺(80)邻接所述第一通孔(6)和所述第二通孔(7)。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保险设备(1、20、40),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载体(2)上的所述空缺(80)具有金属覆层(83),所述线(8)的纵向端部(84)与所述覆层材料结合地连接。
37.一种用于制造电保险设备(1、20、40)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a)提供(S1)电绝缘的保险载体(2、21、41),
b)将第一电接触部布置(S2)在所述保险载体(2、21、41)上,
c)将第二电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电绝缘地布置(S3)在所述保险载体(2、21、41)上,
d)将多个保险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电接触部电联接(S4),其中,所述保险元件具有带有预先给定的载流能力的导电的保险材料(25、47)和与所述保险材料(25、47)接触的熔化剂(29、51),其中所述熔化剂(29、51)具有比所述保险材料(25、47)更低的熔点,
其中,在设计为第一导体轨(3)的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和设计为第二导体轨(4)的所述第二电接触部的相互朝向的导体轨端部部分(81)上制成相应的空缺(80),将熔化导体的相应的纵向端部(84)布置到所述空缺(80)上,使得所述空缺(80)包围所述熔化导体(8)的纵向端部(84),以及将被所述空缺(80)包围的所述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84)熔化且以此与所述导体轨端部部分(81)材料结合地连接。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险元件提供为桥状保险元件,所述保险元件分别具有自由浮动的保险部分(26、48)且在所述保险部分(26、48)的端部上具有各一个支座(27、28、49、50),其中,所述支座(27、28、49、50)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3、22、42)电联接,且所述支座(27、28、49、50)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电接触部(4、23、43)电联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提供绝缘材料(52),所述绝缘材料(52)至少部分地覆盖了电接触部(3、22、42、4、23、43)的至少一个。
40.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险载体(2、21、41)内在所述电接触部(3、22、42、4、23、43)的每个上布置用于每个所述保险元件的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且相应的所述保险元件的各一端部被引导穿过相应的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且与相应的电接触部(3、22、42、4、23、43)焊接。
41.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熔化剂(29、51)施加在所述保险材料(25、47)的外侧(30)上。
42.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熔化剂(29、51)布置在所述保险材料(25、47)的内侧内。
43.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险材料(25、47)作为软焊接材料提供。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险材料(25、47)作为锡或锡合金提供。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险元件作为线提供,所述线带有由所述熔化剂(29、51)制成的芯,且其中,所述保险元件的端部在所述保险载体(2、21、41)的与相应的保险元件对置的侧上与相应的电接触部(3、22、42、4、23、43)焊接。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险元件作为由锡或锡合金制成的线提供。
4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载体(2)上制成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且所述空缺(80)制成在所述导体轨端部部分(81)上以及位于下方的载体(2)上。
48.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制成在所述载体(2)上的空缺(80)具有金属覆层(83)。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铜作为所述金属覆层(83)。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导体平地布置到所述空缺(80)内且与所述载体(2)焊接。
5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84)沉入布置到所述空缺(80)内的深度使得所述熔化导体不从由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第二导体轨(4)和载体(2)形成的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横向方向上伸出。
5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缺(80)作为压紧配合设定尺寸,且所述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84)在熔化前被压入到所述空缺(80)内。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压头将所述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84)压入到所述空缺(80)内。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缺(80)制成为使得所述导体轨端部部分(81)和/或所述载体(2)分别从三个侧(82)包围所述空缺(80)。
55.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为熔化所述熔化导体的纵向端部(84),通过将热引入到所述第一导体轨(3)和所述第二导体轨(4)内间接地加热所述熔化导体。
CN201780013006.4A 2016-02-24 2017-02-24 电保险设备 Active CN1087132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03220.4A DE102016103220A1 (de) 2016-02-24 2016-02-24 Elektrische Sicherung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Sicherungseinrichtung
DE102016103220.4 2016-02-24
DE102016109962.7A DE102016109962A1 (de) 2016-05-31 2016-05-31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icherungseinrichtung und Sicherungseinrichtung
DE102016109961.9 2016-05-31
DE102016109962.7 2016-05-31
DE102016109961.9A DE102016109961A1 (de) 2016-05-31 2016-05-31 Elektrische Sicherungsvorrichtung und Herstell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Sicherungsvorrichtung
DE202016103239.3U DE202016103239U1 (de) 2016-06-20 2016-06-20 Elektrische Sicherungseinrichtung mit einem Gehäuse
DE202016103239.3 2016-06-20
PCT/EP2017/054307 WO2017144654A1 (de) 2016-02-24 2017-02-24 Elektrische sicherung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3236A CN108713236A (zh) 2018-10-26
CN108713236B true CN108713236B (zh) 2021-07-23

Family

ID=5816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3006.4A Active CN108713236B (zh) 2016-02-24 2017-02-24 电保险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420575B1 (zh)
CN (1) CN108713236B (zh)
WO (1) WO20171446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26909A1 (de) 2021-10-18 2023-04-20 Lisa Dräxlmaier GmbH Trennschaltanordnung zur absicherung eines fahrzeug-bordnetz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7090A (en) 1956-08-30 1961-05-03 Emi Ltd Improvements to fused printed circuit panels
US2895031A (en) 1958-07-24 1959-07-14 Chase Shawmut Co Fusible protective devices
US4612529A (en) * 1985-03-25 1986-09-16 Cooper Industries, Inc. Subminiature fuse
US5130689A (en) * 1989-05-09 1992-07-14 Leach & Garner Co. Intermetallic time-temperature integration fuse
US5010438A (en) 1989-06-16 1991-04-23 Square D Company Plug-in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module
DE4223621C1 (de) * 1992-07-17 1993-10-21 Siemens Ag Hochfrequenz-Schmelzsicherung
JPH09161635A (ja) 1995-12-14 1997-06-20 S M C:Kk 温度ヒュー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14338A1 (de) * 2007-03-26 2008-10-02 Robert Bosch Gmbh Thermosicherung
US7701321B2 (en) 2007-05-10 2010-04-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printed circuits
DE102009040022B3 (de) 2009-09-03 2011-03-24 Beru Ag Verfahren zum Ausbilden einer Schmelzsicherung und Leiterplatte mit Schmelzsicherung
DE202014010528U1 (de) 2014-10-27 2015-11-23 Lisa Dräxlmaier GmbH Mehrfache Sicherungs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44654A1 (de) 2017-08-31
EP3420575A1 (de) 2019-01-02
EP3420575B1 (de) 2020-08-12
CN108713236A (zh) 2018-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0053B2 (ja) ヒューズエレメント、及びヒューズ素子
CN110268501B (zh) 熔丝器件
KR20160065853A (ko) 전류 퓨즈
JP2011181445A (ja) ヒューズ及びヒューズの製造方法
JP7319237B2 (ja) ヒューズ素子
JP5264376B2 (ja) ヒュー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713236B (zh) 电保险设备
KR102481793B1 (ko) 온도 퓨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인쇄회로기판
TW202133207A (zh) 限流保險絲
JP5282897B2 (ja) ヒューズ
KR100820517B1 (ko) 회로 기판
KR101534277B1 (ko) 가용성 링크
JP2008021488A (ja) ヒューズ
JP2013073674A (ja) ヒューズ
CN109564820B (zh) 具有断开保险功能的电气连接装置
TW202333178A (zh) 電熔斷器
JP7416505B1 (ja) 保護素子
JP2000315447A (ja) 接続端子及び回路遮断装置
JP6944028B2 (ja) 基板接続構造、及び、導体部接続方法
CN219936980U (zh) 熔断器
JP5878028B2 (ja) ブレードヒューズ
KR20240072295A (ko) 전기 퓨즈
JP2002367496A (ja) 温度ヒューズ
JP2007103171A (ja) 導電パターンのヒューズ構造
JP2016006738A (ja) ヒューズ用可溶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