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237A - 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2237A
CN108702237A CN201680080755.4A CN201680080755A CN108702237A CN 108702237 A CN108702237 A CN 108702237A CN 201680080755 A CN201680080755 A CN 201680080755A CN 108702237 A CN108702237 A CN 108702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code rate
terminal
data communication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07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2237B (zh
Inventor
沈丽
刘继武
周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02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2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2En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generation operation, e.g. in order to reduce transmit distortions, jitter, or to improve signal shap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03M13/353Adaptation to th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方法包括:判断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预设的速率阈值,如果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调整第一编码速率为根据终端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所确定的第二编码速率,由此,终端基于上一次数据通信使用的编码速率所确定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适时进行编码速率的调整,不会因为预先设置的编码速率过高而产生较大量的数据量,进而即使在网络信号覆盖能力较差的通信网络中,终端仍然能够及时将数据传输到对方,避免出现数据丢失或传错等异常情况,例如,避免造成如语音通信中的卡顿和杂音等,由此来提高数据通信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终端会与对方协商一个较高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编码速率越高,通信中所产生的数据量越大。
而处于高速移动状态的终端所处的通信网络往往网络信号覆盖能力较差,无法将高编码速率所产生的大数据量的数据及时传输出去,导致通信对方所接收到的数据出现异常,如语音通信中的杂音和卡顿,降低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目的在于解决高速移动中的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通信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终端判断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组织,如果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则终端调整第一编码速率为根据终端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所确定的第二编码速率。可见,在进行数据通信之前,如果发现终端的移动速率高于预设的速率阈值,则可以根据上一次进行数据通信时使用的编码速率确定本次进行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及时矫正编码速率,避免过高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产生较大的数据量,出现数据丢失或传错等异常,也避免过低的编码速率带给用户不良的通信体验。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其中包括有以下结构:存储应用程序及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的存储器及处理器,处理器通过执行应用程序,以判断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预设的速率阈值,如果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调整第一编码速率为根据所述终端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所确定的第二编码速率。可见,终端在进行数据通信之 前,如果发现终端的移动速率高于预设的速率阈值,则可以根据上一次进行数据通信时使用的编码速率确定本次进行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及时矫正编码速率,避免过高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产生较大的数据量,出现数据丢失或传错等异常,也避免过低的编码速率带给用户不良的通信体验。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二编码速率通过判断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来确定,如果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移动速率未超过速率阈值,则将预设的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而如果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则获取上一次数据通信的误码率,再根据误码率与预设的误码阈值之间的带下关系来确定第二编码速率。由此,在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移动速率未超过速率阈值时,将预算的较低的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及时降低编码速率,由此较低的编码速率不至于产生较大量的数据量,进而即使在网络信号覆盖能力较差的通信网络中,终端仍然能够及时将数据传输到对方,避免出现数据丢失或传错等异常情况,例如,避免造成如语音通信中的卡顿和杂音等,由此来提高数据通信的通信质量;而在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时,基于上一次进行数据通信的误码率来确定第二编码速率,更好的及时矫正编码速率,避免过高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产生较大的数据量,出现数据丢失或传错等异常,也避免过低的编码速率带给用户不良的通信体验。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预设的误码阈值包括第一误码阈值及第二误码阈值,第一误码阈值大于第二误码阈值。由此,将误码阈值分成两个阈值等级,再将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误码率与误码阈值进行大小关系的比较,进而及时对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校正,更好的及时矫正编码速率,避免过高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产生较大的数据量,出现数据丢失或传错等异常,也避免过低的编码速率带给用户不良的通信体验。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终端根据误码率与预设的误码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编码速率,包括:如果误码率大于第一误码阈值,且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为最低编码速率,则将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或者,如果误码率大于第一误码阈 值,且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不为最低编码速率,则降低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至第三编码速率,将第三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或者,如果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阈值,则升高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至第四编码速率,将第四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由此,基于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误码率来逐级调整第二编码速率,使得调整后的第二编码速率更加与终端的移动速率相匹配,更好的及时矫正编码速率,避免过高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产生较大的数据量,出现数据丢失或传错等异常,也避免过低的编码速率带给用户不良的通信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协商的示意图;
图2、图3及图4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协商的示意图,以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语音通信为例,高速移动的第一终端在需要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根据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语音编码速率,与第二终端协商一个编码速率,再基于协商的编码速率建立语音通信。
例如,终端中的自适应可变速率多模式宽带语音编解码器(Adaptive Multi-Rate-Wideband speech codec,AMR-WB)有9种速率:6.6kbps,8.85kbps,12.65kbps,14.25kbps,15.85kbps,18.25kbps,19.85kbps,23.05kbps,23.85kbps,终端进行协商时通常采用23.85kbps的编码速率。终端的编码 速率越高,所产生的语音数据量越大,由此在相同的通信网络中,编码速率越高的终端的通信质量越好。
但在高速移动中的终端所处的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能力通常较差,造成过高的编码速率所产生的大数据量无法及时传输到第二终端,使得第二终端所接收到的数据出现异常,如部分数据丢失或部分数据误传等,造成语音通信中的卡顿或杂音,影响通信质量。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高铁上终端的数据通信为例,所提供的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的实现流程图,本实施例应用在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上,用以解决在高速移动的终端的数据通信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图2中,终端在准备进行数据通信时,执行以下步骤:
S201:判断是否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如果终端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执行S202,如果终端没有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执行S203。
以处于高速运行的高铁中的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为例,终端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判断是否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以判断出终端是否处于乘坐高铁的状态:
例如:终端利用终端所在的通信网络系统所反馈的系统消息中的字段highspeedflag的内容来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字段highspeedflag用以指示终端的移动状态,例如在字段highspeedflag为ture时,表明终端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即处于高铁专网的乘车状态。
判断出终端是否处于乘坐高铁的状态的方式还可以为:终端利用内部的感测器中枢(sensor hub)所采集到的信息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例如,终端首先利用sensor hub来采集各种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及气压计等所采集到的传感参数,如加速度、倾斜度及气压等,在整合这些传感参数之后,通过例如分类器、决策树等通用算法结合具体实现来获得终端的状态,例如,静止、走路、跑步、骑车、乘车等,从而可以确定是否处于高速移动状态,即处于高铁专网的乘车状态。
其中,只有在S201中,判断出终端当前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后,才需要进一步执行S202,判断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而如果终端没有在高速移动的状态,则无需进行具体的移动速率的判断。
S202:判断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预设的速率阈值,如果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执行S204,如果移动速率没有超过速率阈值,执行S203。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利用GPS及Sensor hub来获得终端的移动速率,之后终端再根据所获得的移动速率,判定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
或者,终端可以在它自己的调制解调器MODEM处于链接状态下利用相应的算法计算获得终端的移动速率,之后,终端再判断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
其中的MODEM处于链接状态是指终端处于数据传输状态,如通话状态或短消息传输状态等,区别于MODEM处于非链接状态,MODEM处于非链接状态是指终端处于待机状态。
这里的速率阈值例如可以为每小时200公里。
S203:基于当前的第一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
S204:调整终端当前的第一编码速率为预设的第二编码速率,执行S205。
S205:基于调整后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
这里的第二编码速率小于第一编码速率,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或经验数据确定,且第二编码速率与第一编码速率均为终端的编码解码器所能支持的编码速率。
例如,以终端中的编码解码器为AMR-WB为例,第一编码速率为23.05kbps,本实施例中,终端在判断出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且车速超过200km/h时,此时降低终端的编码速率到12.65kbps或者14.25kbps等。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终端在进行数据通信之前,如果在发现终端处于高速移动的乘车状态时,可以降低终端的编码速率,使得终端基于调整后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这样,由于较低的编码速率不至于产生较大量的数据量,进而即使在网络信号覆盖能力较差的通信网络中,终端仍然能够及时将数据传输到对方,避免出现数据丢失或传错等异常情况,例如,避免造成如语音通信中的卡顿和杂音等,由此来提高数据通信的通信质量,实现本实施例目的。
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另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在终端判断出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时,还可以通过判断终端在通信中的角色的不同,来调整相应的通信方式,实现改善通信质量的目的,图1中的终端通过执行图3中的以下步骤实现编码速率的调整:
S301:判断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如果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执行S302,如果移动速率没有超过速率阈值,执行S303。
本实施例中,终端判断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的实现可以参考图2中相关步骤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S302:判断是否为数据通信的发起方,如果终端是发起方,执行S304,如果终端不是发起方,执行S305。
在数据通信中,有以下通信特性:终端如果是主叫方,可以选择合适的通信制式进行数据通信,而终端如果是被叫方,则终端的通信制式会在终端接收到数据通信请求时根据其当前所处的通信网络确定,且无法进行更改或切换。因此,本实施例中,终端首先判断该终端是数据通信的发起方还是接收方。
以语音通信为例,终端判断自己是语音通信中的主叫方还是被叫方。
S303:基于当前的第一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
S304:判断终端所在通信网络的网络信号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信号阈值,如果网络信号值小于信号阈值,执行S306,如果网络信号值不小于信号阈值,执行S305。
这里的网络信号值是指能够表征通信网络的网络通信能力的参数值,如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值或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强度值,等等。例如,在网络信号值低于预设的信号阈值时,表明此时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S305:调整终端当前的第一编码速率为预设的第二编码速率,执行S307。
S306:切换终端的通信制式,执行S308。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双模单待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SRVCC)的方式进行通信制式的切换。
S307:基于调整后的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
S308:以切换后的通信制式,使用第一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
基于前文中的通信特性,以终端初始所处的通信网络为4G网络为例,本实施例中,终端在判断出它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时,可以通过判断终端在通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叫方还是被叫方,来调整通信方式,从而改善通信质量。
例如,终端在它当前所处的4G网络的网络信号值低于信号阈值时,也就是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时候,可以选择将终端的通信制式切换到2G或3G模式后再进行数据通信,以改善数据通信的通信质量;
或者,结合本实施例前文中实现,终端还可以在它当前所处的4G网络的网络信号值不低于信号阈值时,也就是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高的时候(这里的相对较高,是指相对网络信号值低于信号阈值的情况),只需降低终端的编码速率即可,仍然可以使用当前的通信制式,进而改善通信质量。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所处的通信网络的网络通信能相对较好时,可以不直接进行通信制式的切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编码速率,减少需要进行传输的数据量,在终端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进行数据通信时,能够及时的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改善通信质量的目的。
由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切换通信制式达到改善通信质量的目的的实现方案,本实施例中,通过降低编码速率的方式达到改善通信质量的目的,丰富改善通信质量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对通信质量的需求。
图2或图3中,终端在它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时,调整进行数据通信时所使用的编码速率到一个预设的较低的第二编码速率,达到改善通信质量的目的。
而在实际实现中,这个第二编码速率可能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如编码速率仍然比较高或者编码速率调整过低等,因此,需要对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校正。
为实现对第二编码速率的校正,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本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任一终端,终 端通过执行图4所示步骤,实现对第二编码速率的校正,图4中可以包括有以下步骤:
S401:在终端使用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并且结束之后,获得使用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的误码率。
S402:判断误码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误码阈值,如果误码率大于第一误码阈值,执行S403,如果误码率不大于第一误码阈值,执行S404。
S403:判断第二编码速率是否为终端所支持的最小的编码速率,如果第二编码速率为终端所支持的最小的编码速率,执行S405,如果第二编码速率不是终端所支持的最小的编码速率,执行S406。
S404:判断误码率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误码阈值,第二误码阈值小于第一误码阈值,如果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阈值,执行S407,如果误码率不小于第二误码阈值,执行S405。
本文中所提到的误码率也可以理解为误码比例,即出现错误或丢失的码的数量与码的总数量之间的比例。
S405:保持第二编码速率不变,作为终端下一次进行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执行S409。
S406:降低第二编码速率,得到终端下一次进行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执行S409。
这里的降低第二编码速率,可以为降低到终端所支持的编码速率中低于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至少一个速率档的速率,这里的速率档可以理解为终端所支持的编码速率等级,每个编码速率等级作为一个速率档。
以终端的编码解码器AMR-WB为例,终端支持以下编码速率:6.6kbps,8.85kbps,12.65kbps,14.25kbps,15.85kbps,18.25kbps,19.85kbps,23.05kbps,23.85kbps。
在一种实现中,终端降低第二编码速率可以为降低编码速率到当前编码速率的低一个速率档的编码速率:
如终端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为12.65kbps,若误码率大于第一误码阈值,则终端降低第二编码速率为8.85kbps;或者,终端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为19.85kbps,若误码率大于第一误码阈值,则终端降低第二编码速率为 18.25kbps。
在另一种实现中,终端降低第二编码速率可以为降低编码速率为当前编码速率的低两个速率档的编码速率:
如终端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为23.05kbps,若误码率大于第一误码阈值,则终端降低第二编码速率为18.25kbps;或者,终端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为6.6kbps,此时编码速率为终端所支持的最小的编码速率,即使误码率仍然大于第一误码阈值,终端也不再对第二编码速率进行降低处理。
S407:判断第二编码速率是否为终端所支持的最大的编码速率,如果第二编码速率为终端所支持的最大的编码速率,执行S405,如果第二编码速率不是终端所支持的最大的编码速率,执行S408。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本次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且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移动速率也超过速率阈值,那么上一次数据通信中终端的编码速率通常是被降低到一定程度的编码速率,通常不会是终端所支持的最大编码速率,因此,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省略S407,而是在S404判断出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阈值时,执行S408。
S408:升高第二编码速率,得到终端下一次进行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执行S409。
这里的升高第二编码速率,可以为升高到终端所支持的编码速率中高于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至少一个速率档的速率。
在一种实现中,终端升高第二编码速率可以为升高编码速率到当前编码速率的高一个速率档的编码速率:
如终端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为12.65kbps,若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阈值,则终端升高第二编码速率为14.25kbps;或者,终端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为19.85kbps,若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阈值,则升高第二编码速率为23.05kbps。
在另一种实现中,终端升高第二编码速率可以为升高编码速率为当前编码速率的高两个速率档的编码速率:
如终端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为23.05kbps,在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阈值时,而23.05kbps的高一档的编码速率已经是终端所支持的最大编码速率 了,则终端直接升高第二编码速率为终端所支持的最高编码速率,即23.85kbps;或者,终端当前的第二编码速率为23.85kbps,此时编码速率为终端所支持的最大的编码速率,则不再对第二编码速率进行升高处理。
S409:判断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如果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执行S410,如果终端的移动速率没有超过速率阈值,执行S411。
这里终端判断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是在终端即将进行数据通信时所执行的步骤,也就是说,终端在每次进行数据通信之前的都会对其当前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进行判断。
S410:使用经过处理后的第二编码速率作为本次进行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如S405、S406或S408处理后的编码速率。
S411:使用第一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
第一误码阈值及第二误码阈值可以根据通信质量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一误码阈值可以设置为5%,第二误码阈值可以设置为1%,误码率大于5%时,表征终端的编码速率偏低,误码率小于1%时,表征终端的编码速率偏高,由此相应调整编码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流程为调整终端的编码速率为第二编码速率后,进行了数据通信,基于此次数据通信对终端编码速率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第二编码速率用做下一次数据通信的实现流程,这种方案适用于终端每次进行数据通信之前对编码速率进行校正的场景中。
也就是说,终端在每次进行数据通信之前的都会对其当前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进行判断,在终端判断出其当前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时,会使用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这里的第二编码速率是经过校正处理的第二编码速率,而这里的校正方案取决于终端最近一次在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的数据通信的误码率。
例如,将终端使用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作为终端的第1次数据通信,在第1次数据通信结束之后,使用图4所示的方案,对最近一次在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第二编码速率根据误码率进行校正,具体为,终端获得在第1次数据通信中的误码率,如果误码率大于第一误码阈值,终端降低第1次数据通信使用的编码速率一个速率档,得 到所述第2次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而如果误码率小于低于第一误码阈值的第二误码阈值,终端则升高第1次数据通信使用的编码速率,得到第2次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
而在需要进行第2次的数据通信之前,终端首先判断它自己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速率阈值,如果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终端则直接用前文中所得到的第2次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进行第2次数据通信,如果终端的移动速率没有超过速率阈值,终端则还是继续使用最原始的第一编码速率进行第2次数据通信,若终端再次出现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的情况,则可以结合图2或图3所示的方案再次实现对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编码速率的调整,调整时的编码速率使用上述第2次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在第2次数据通信结束之后,使用图4所示的方案,对最近一次在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第二编码速率根据误码率进行矫正,具体为终端获得它在第2次数据通信中的误码率,如果误码率大于第一误码阈值,终端降低第2次数据通信使用的编码速率一个速率档,得到所述第3次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而如果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阈值,终端则升高第2次数据通信使用的编码速率,得到第3次数据通信的编码速率。
以此类推,在每次数据通信结束之后,终端根据数据通信的误码率来校准编码速率,并用作下一次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时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编码速率,由此,调整终端在移动速率超过阈值的移动中进行数据通信时的最合适的编码速率,使得误码率保持在第一误码阈值及第二误码阈值之间,进而改善终端在移动速率超过阈值的移动中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通信质量。
图5为图1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终端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总线501,用以连接终端中的各个部件。
通信接口502及天线503,天线503通过通信接口502连接在总线501上。
存储器504,连接在总线501上,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505,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实现功能:判断终端的移动速率 是否超过预设的速率阈值,如果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速率阈值,调整终端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二编码速率,第二编码速率根据所述终端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确定,天线503使用第二编码速率进行数据通信。
图5所示为终端的一种实现结构,终端中各个结构的实现功能可以参考前文中实现,此处不再详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Claims (8)

  1. 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预设的速率阈值;
    如果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所述速率阈值,调整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二编码速率,其中,所述第二编码速率根据所述终端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确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码速率的确定,包括:
    判断上一次数据通信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所述速率阈值;
    如果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未超过所述速率阈值,则将预设的编码速率确定为所述第二编码速率;或者,
    如果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所述速率阈值,则获取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的误码率,并根据所述误码率与预设的误码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编码速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误码阈值包括第一误码阈值和第二误码阈值,所述第一误码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误码阈值。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误码率与预设的误码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编码速率,包括:
    如果所述误码率大于所述第一误码阈值,且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为最低编码速率,则将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确定为所述第二编码速率;或者,
    如果所述误码率大于所述第一误码阈值,且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不为最低编码速率,则降低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至第三编码速率,将所述第三编码速率确定为所述第二编码速率;或者,
    如果所述误码率小于所述第二误码阈值,则升高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至第四编码速率,将所述第四编码速率确定为所述第二 编码速率。
  5.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以实现功能:判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预设的速率阈值,如果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所述速率阈值,调整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二编码速率,所述第二编码速率根据所述终端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确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二编码速率,具体为:
    判断上一次数据通信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是否超过所述速率阈值;
    如果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未超过所述速率阈值,则将预设的编码速率确定为所述第二编码速率;或者,
    如果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所述终端的移动速率超过所述速率阈值,则获取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的误码率,并根据所述误码率与预设的误码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编码速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误码阈值包括第一误码阈值和第二误码阈值,所述第一误码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误码阈值。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误码率与预设的误码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编码速率,具体为:
    如果所述误码率大于所述第一误码阈值,且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为最低编码速率,则将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确定为所述第二编码速率;或者,
    如果所述误码率大于所述第一误码阈值,且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不为最低编码速率,则降低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编码速率至第三编码速率,将所述第三编码速率确定为所述第二编码速率;或者,
    如果所述误码率小于所述第二误码阈值,则升高所述上一次数据通信 中使用的编码速率至第四编码速率,将所述第四编码速率确定为所述第二编码速率。
CN201680080755.4A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8702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6945 WO2018035853A1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237A true CN108702237A (zh) 2018-10-23
CN108702237B CN108702237B (zh) 2021-08-31

Family

ID=61246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0755.4A Active CN108702237B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90652A1 (zh)
JP (1) JP6821014B2 (zh)
CN (1) CN108702237B (zh)
WO (1) WO201803585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3965A (zh) * 2019-08-29 2019-1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解调器语音编解码器的选择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883009A (zh) * 2021-09-29 2023-03-31 元祚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星遥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06282B2 (en) * 2018-04-12 2021-05-11 Phantom Auto Inc. Optimizing wireless networking using a virtu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verlay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3844A1 (en) * 2003-05-23 2004-11-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Bi-level and full-color video combination for video communication
KR20060077928A (ko) * 2004-12-30 2006-07-05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레이트 어댑테이션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데이터 레이트 결정 방법
US20060256869A1 (en) * 2005-01-26 2006-11-16 Douglas Chi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al-time video encoding
US20070127437A1 (en) * 2003-10-16 2007-06-07 Nec Corporation Medium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1232347A (zh) * 2007-01-23 2008-07-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语音传输的方法及amr系统
CN101754289A (zh) * 2008-11-28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用户状态的调制编码方式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2237971A (zh) * 2010-04-28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数据发送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77730A (zh) * 2010-08-11 2012-03-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音视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560862A (zh) * 2013-10-18 2014-02-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编码速率控制方法
CN104348574A (zh) * 2013-07-25 2015-02-1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调制编码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0729B2 (ja) * 1998-12-21 2003-09-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JP3565344B2 (ja) * 2002-02-21 2004-09-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干渉除去システム、及び、干渉除去方法
JP200328938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Nec Corp 音声符号化方式の変更方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網および通信端末
JP3993469B2 (ja) * 2002-06-12 2007-10-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適応変調方法
JP4242606B2 (ja) * 2002-06-20 2009-03-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DE602004004376T2 (de) * 2004-05-28 2007-05-24 Alcatel Anpassungsverfahren für ein Mehrraten-Sprach-Codec
US20080043643A1 (en) * 2006-07-25 2008-02-21 Thielman Jeffrey L Video encoder adjustment based on latency
JP5141771B2 (ja) * 2008-10-24 2013-02-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適応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方式による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5493471B2 (ja) * 2009-05-27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104994B (zh) * 2009-12-21 2015-03-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系统中向用户发射数据的方法和基站
CN102752037B (zh) * 2012-06-28 2015-01-28 东南大学 一种延时反馈下多天线中继预编码的鲁棒构造方法
US9826464B2 (en) * 2013-03-26 2017-11-21 Bandwidth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based on access conditions
CN104219539B (zh) * 2014-09-29 2018-10-30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td-lte信道检测的视频编码与传输的方法
US10524179B2 (en) * 2015-04-10 2019-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adaptation during handoffs
KR102515541B1 (ko) * 2016-07-19 2023-03-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무선백홀 네트워크에서의 고속 이동체 단말 및 그의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과, 기지국의 제어정보 수신 방법
CN108289316B (zh) * 2017-01-10 2020-10-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小区选择或重选方法、小区切换参数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3844A1 (en) * 2003-05-23 2004-11-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Bi-level and full-color video combination for video communication
US20070127437A1 (en) * 2003-10-16 2007-06-07 Nec Corporation Medium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060077928A (ko) * 2004-12-30 2006-07-05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레이트 어댑테이션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데이터 레이트 결정 방법
US20060256869A1 (en) * 2005-01-26 2006-11-16 Douglas Chi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al-time video encoding
CN101232347A (zh) * 2007-01-23 2008-07-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语音传输的方法及amr系统
CN101754289A (zh) * 2008-11-28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用户状态的调制编码方式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2237971A (zh) * 2010-04-28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数据发送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77730A (zh) * 2010-08-11 2012-03-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音视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48574A (zh) * 2013-07-25 2015-02-1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调制编码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60862A (zh) * 2013-10-18 2014-02-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编码速率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 SRINIVASAN等: ""Variable-rate speech coding using discrete time wavelet extrema representation"", 《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TWENTY-NINTH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 SYSTEMS AND COMPUTERS》 *
周林等: ""多元速率兼容LDPC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研究"", 《信号处理》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3965A (zh) * 2019-08-29 2019-1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解调器语音编解码器的选择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503965B (zh) * 2019-08-29 2021-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解调器语音编解码器的选择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883009A (zh) * 2021-09-29 2023-03-31 元祚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星遥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237B (zh) 2021-08-31
JP6821014B2 (ja) 2021-01-27
US20190190652A1 (en) 2019-06-20
JP2019531645A (ja) 2019-10-31
WO2018035853A1 (zh)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5330A (zh) 一种连接双耳蓝牙耳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02237A (zh) 一种编码速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3916367A (zh) 一种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62699A (zh) 一种网络自适应编码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325378A (zh) 一种终端语音降噪方法及终端
CN111128203A (zh) 音频数据编码、解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87167A (zh) 一种语音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30077483A1 (en) Min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network device
CN108133712B (zh) 一种处理音频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9642087B2 (en) Methods for reduc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in voice communic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11225240A (zh) 自动调整占用带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US9426569B2 (en) Audio signal bandwidth to codec bandwidth analysis and response
JP2007511157A (ja) ボイスチャンネルにおける非音声データを転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788494A (zh)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7059678A1 (zh) 实时语音通话中的实时语音接收设备及降低延迟的方法
CN107682360B (zh) 一种语音通话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768790A (zh) 用于传输语音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99035A1 (zh) 一种参数调节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3965553A (zh) 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98426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of radio
CN102970440A (zh) 提示用户更换通话场所的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111586245B (zh) 一种静音包的传输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72479B (zh) 一种传输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0743210B2 (en) Using uplink buffer status to improve video stream adaptation control
US899636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decoding mode of in-band signa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