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042B - 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02042B CN108702042B CN201680082491.6A CN201680082491A CN108702042B CN 108702042 B CN108702042 B CN 108702042B CN 201680082491 A CN201680082491 A CN 201680082491A CN 108702042 B CN108702042 B CN 1087020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 recess
- stator core
- core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即使在从框架向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外周作用较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分割铁芯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且能够确保定子铁芯的圆柱度。旋转电机(1)具有:框架(4);以及定子铁芯(5),其固定于框架(4)的内周面,具有在圆周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分割铁芯(20),分割铁芯(20)在圆周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分别具有与相邻的分割铁芯(20)接触的接触面(24、26),定子铁芯(5)在外周面的与接触面(24、2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1凹部(3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通过热压配合或压入等将构成定子铁芯的多个分割铁芯固定在框架的内侧的旋转电机。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框架的内径、壁厚的偏差、分割铁芯的外径的偏差等,在分割铁芯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可能导致铁损的增加等。
另一方面,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仅将分割铁芯彼此的接合部的外周部压接到框架的内周的方式将定子铁芯压入框架的内周的旋转电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0509号公报(图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接合部以外的部分中,在分割铁芯与框架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减少上述的分割铁芯中产生的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但是,利用框架仅支承分割铁芯中的刚性较低的接合部,因此,在从框架向定子铁芯的外周面作用了较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可能使分割铁芯的一部分发生变形,定子铁芯的圆柱度破坏,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动。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从框架向定子铁芯的外周作用了较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分割铁芯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且能够确保定子铁芯的圆柱度的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应用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具有:框架;以及定子铁芯,其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具有在圆周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分割铁芯,所述分割铁芯在所述圆周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分别具有与相邻的所述分割铁芯接触的接触面,所述定子铁芯在外周面的与所述接触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1凹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应用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该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将多个分割铁芯配置成在圆周方向上连接,形成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在外周面的与所述分割铁芯彼此接触的接触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1凹部;以及通过热压配合将框架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观点,应用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具有:框架;定子铁芯,其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具有在圆周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分割铁芯;以及在与所述分割铁芯彼此接触的接触面对应的位置处、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单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从框架向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外周作用较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分割铁芯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且能够确保定子铁芯的圆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1的II-II截面的横剖视图。
图3是提取分割铁芯在圆周方向上排列的定子铁芯的一部分而示出的说明图。
图4是提取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铁芯的接触面的附近而示出的说明图。
图5是提取比较例1的分割铁芯在圆周方向上排列的定子铁芯的一部分而示出的说明图。
图6是在周方向的两侧的端部的接触面平坦的变形例中、提取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铁芯的接触面的附近而示出的说明图。
图7是在圆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接触面的第1突起部和另一侧的端部的接触面的第2凹部为截面大致矩形的变形例中、提取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铁芯的接触面的附近而示出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旋转电机等的结构,有时适当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但不对旋转电机等的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
<1.旋转电机的整体结构>
使用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整体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旋转电机1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示出旋转电机1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1的II-II截面中的横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电机1具备定子2、转子3、框架4、负载侧支架11和负载相反侧支架13。旋转电机1被用作马达或者发电机。
转子3具有轴10、设在轴10的外周的转子铁心15和配置在转子铁心15上的多个永久磁铁(省略图示)。转子铁芯15是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构成的,配置成在径向上与定子2相对。
负载侧支架11设置于框架4的负载侧(图1中右侧),负载相反侧支架13设置于框架4的负载相反侧(图1中左侧)。设置在负载侧支架11上的负载侧轴承12和设置在负载相反侧支架13上的负载相反侧轴承14将轴10支承成绕旋转轴心AX旋转自如。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负载侧”是负载安装于旋转电机1的方向、即,在该例子中是轴10突出的方向(图1中右侧),“负载相反侧”是负载侧的相反方向(图1中左侧)。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轴向”是沿着轴10(转子3)的旋转轴心AX的方向,“圆周方向”是绕旋转轴心AX的圆周方向,“径向”是以旋转轴心AX为中心的径向。
定子2以在径向上与转子3相对的方式设置于框架4的内周面。定子2具有:定子铁芯5,其设置于框架4的内周面;线圈骨架6,其安装于定子铁芯5;绕组7,其卷绕于线圈骨架6;以及树脂部35。为了对定子铁芯5和绕组7进行电绝缘,线圈骨架6由绝缘性材料构成。另外,线圈骨架6可以是片状的绝缘体。
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5是在圆周方向上组合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12个)分割铁芯20(也称作铁芯片)而构成。各分割铁芯20在轴向上层叠通过例如冲切加工而形成为规定形状的多个电磁钢板而构成。分割铁芯20具有大致圆弧状的磁轭部21、以及与磁轭部21一体地设置的齿部22。齿部22具有:主体部22a,其设置成从磁轭部21向径向内侧突出;以及加宽部22b,其设置于主体部22a的内周侧前端,扩大了圆周方向的宽度。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相邻的加宽部22b彼此的前端在圆周方向上隔开,也可以接触。
在将线圈骨架6和绕组7安装于齿部22之后,各分割铁芯20在圆周方向上连结而形成定子铁芯5。而且,在通过压入或者热压配合等将该定子铁芯5固定于框架4的内周面之后,利用树脂进行模制。其结果,如图1所示,定子铁芯5(分割铁芯20)、线圈骨架6、绕组7借助由树脂构成的树脂部35而固定为一体。
如图2所示,安装在各个齿部22上的绕组7被收纳于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齿部22之间的槽部19中,绕组7的卷绕层的相对的侧部彼此隔着间隙19a配置。在间隙19a中,在模制时压入树脂,填充树脂部35。此外,在各分割铁芯20的后述芯槽18、第1凹部30内,在模制时也压入树脂,填充树脂部35。
如图1所示,在树脂部35的负载侧端部和负载相反侧端部分别形成有大致圆环形的突出部35a、35b。这些突出部35a、35b分别与负载侧支架11和负载相反侧支架13凹凸(inlow)嵌合。
<2.分割铁芯的详细构造>
使用图3和图4,对分割铁芯的详细构造的一例进行说明。图3是提取分割铁芯在圆周方向上排列的定子铁芯的一部分而示出的说明图。图4是提取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铁芯的接触面的附近而示出的说明图。另外,在这些图3和图4中,省略了线圈骨架6、树脂部35的图示。
如图3和图4所示,分割铁芯20具有圆弧状的磁轭部21和齿部22。齿部22具有主体部22a和加宽部22b。在分割铁芯20的外周面上的圆周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沿着轴向的芯槽18。在通过热压配合等将定子铁芯5安装于框架4的内周面时,为了减少槽部19的应力集中,设置有芯槽18。芯槽18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圆周方向的宽度朝径向内侧扩大的形状(等腰梯形形状。所谓燕尾槽形状)。
如图3所示,各分割铁芯20在圆周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分别具有与相邻的分割铁芯20接触的接触面24、26。即,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铁芯20使接触面24、26相互接触而连结。
分割铁芯20在圆周方向上的一侧(图3中左侧)的端部的接触面24具有第1突起部23,在圆周方向上的另一侧(图3中右侧)的端部的接触面26具有第2凹部25。在第2凹部25中收纳相邻的分割铁芯20的第1突起部23。第1突起部23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径向的宽度朝向圆周方向一侧的前端变小的锥形(大致梯形形状)。此外,第2凹部25为与第1突起部23相同的形状,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径向的开口宽度朝向圆周方向一侧的前端变小的形状(大致梯形槽形状)。另外,如
图4所示,在第1突起部23的前端部与第2凹部25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S,以使第1突起部23与第2凹部25的锥部可靠地接触。
此外,分割铁芯20在接触面26具有第2凹部25,其结果,在该第2凹部25的径向的两侧具有两个第2突起部27。第2突起部27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前端部的径向的宽度比根部的径向的宽度小的形状。
在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上,在与接触面24、26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1凹部30。具体而言,第1凹部30形成为以跨着具有第1突起部23的分割铁芯20的外周面和具有第2凹部25的分割铁芯20的外周面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如图4所示,具有第2凹部25的分割铁芯20(图4中左侧的分割铁芯20)中的第1凹部30的圆周方向的宽度La1大于第2凹部25的圆周方向的深度Lb(=第2突起部27的圆周方向的突出长度)。另外,具有第1突起部23的分割铁芯20(图4中右侧的分割铁芯20)中的第1凹部30的圆周方向的宽度La2未特别限定,但在该例子中,与上述宽度La1大致相同。另外,上述宽度La1与上述宽度La2也可以不同。
第1凹部30通过热压配合等,从框架4向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作用较大的压缩力,在利用第1突起部23的锥形向径向外侧按压第2凹部25的径向外侧的第2突起部27而使第2突起部27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允许第2突起部27向框架4侧的变形。由此,能够缓和接触面24、26上的来自左右分割铁芯20的压缩力,并且,能够防止发生了变形的第2突起部27从框架4承受反作用力。因此,第1凹部30的径向的深度设定为能够允许上述第2突起部27的变形的深度。
第1凹部30的位于与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之间的(换言之,与框架4的内周面接触的)圆周方向两侧的角部R1的截面形状是被倒角成圆弧状的形状,以使得不会由于来自框架4的压缩力而在角部R1产生应力集中。此外,第1凹部30的位于底部的圆周方向两侧的角部R2的截面形状也同样是被倒角成圆弧状的形状。并且,分割铁芯20的接触面24、26的各角部和各角落部(图4中用标记R3~R8所示的)的截面形状也分别是被倒角成圆弧状的形状,以使不会由于接触面24、26的压缩力而产生应力集中。
<3.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大致如下这样组装。在将线圈骨架6和绕组7安装于齿部22之后,各分割铁芯20配置成在圆周方向上进行连接,形成定子铁芯5,该定子铁芯5在外周面的与分割铁芯20彼此接触的接触面24、2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1凹部30。然后,通过压入或者热压配合等,将该定子铁芯5固定于框架4的内侧。然后,使用树脂对定子铁芯5和安装于定子铁芯5的多个绕组7等进行一体化,形成树脂部35。这样,组装定子2。
接着,设置有轴10的负载侧支架11在使轴10和转子3插入到定子2的内侧的同时,固定于框架4的负载侧。这时,树脂部35的突出部35a与负载侧支架11的内周面的凹部嵌合而定位。而且,负载相反侧支架13在使轴10压入到负载相反侧轴承14的同时,固定于框架4的负载相反侧。这时,树脂部35的突出部35b与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内周面的凹部嵌合而被定位。根据以上内容,旋转电机1组装完成。另外,组装负载侧支架11和负载相反侧支架13的顺序可以与上述顺序相反。
<4.分割铁芯的比较例的构造、课题>
在说明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前,对分割铁芯的比较例的构造和课题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5所示的比较例1的定子铁芯5’是在圆周方向上连结多个分割铁芯20’而构成的。在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上,在与接触面24、26对应的位置处未设置有第1凹部30。定子铁芯5’以及分割铁芯20’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的定子铁芯5以及分割铁芯20相同。
在这样的比较例1的构造中,定子铁芯5’(分割铁芯20’)的外周面与框架4的内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在通过热压配合等从框架4向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作用较大压缩力的情况下,由于框架4的内径、壁厚的偏差、分割铁芯20’的外径的偏差等,可能在分割铁芯20’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导致铁损的增加等。
此外,在比较例1的定子铁芯5’中,在外周面的与接触面24、26对应的位置未设置有第1凹部30,因此,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在与接触面24、26对应的位置处,也与框架4的内周面接触。因此,在向接触面24、26作用较大的压缩力而由于第1突起部23的锥形向径向外侧按压径向外侧的第2突起部27’而使第2突起部27’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第2突起部27’的外周面与框架4接触,抑制了向径向外侧的变形,因此,第2突起部27’从框架4承受朝向径向内侧的反作用力。由于该反作用力,可能在分割铁芯20’的接触面24、26的附近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径向内侧的第2突起部27’向径向内侧的变形等、分割铁芯20’的一部分可能发生变形。其结果,定子铁芯5’的圆柱度可能破坏,定子2与转子3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动。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这样的压缩应力、变形,如上述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0509号公报)所记载那样,可考虑仅分割铁芯彼此接触的接触面的外周部被压接于框架的内周面的结构(以下称作“比较例2”)。在该比较例2的情况下,在接触面以外的部分中,在分割铁芯与框架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减少由于上述的框架的内径、壁厚的偏差、分割铁芯的外径的偏差等引起的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但是,利用框架仅支承分割铁芯中的刚性较低的接触面附近,因此,在从框架向定子铁芯的外周面作用较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分割铁芯的一部分可能发生变形,定子铁芯的圆柱度破坏,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动。此外,框架的内周面与定子铁芯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定子与框架之间的导热下降,散热性下降。
<5.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解决上述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课题,抑制在分割铁芯20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中,在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的与接触面24、26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1凹部30。由此,能够在分割铁芯20的接触面24、26附近,在定子铁芯5与框架4之间形成基于第1凹部30的间隙。其结果,即使在向接触面24、26作用较大的压缩力且接触面24、26附近的部分向框架4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上述间隙允许该变形,能够缓和接触面24、26上的压缩力,并且,能够防止变形后的部分从框架4承受反作用力。因此,能够抑制在分割铁芯20的接触面24、26附近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分割铁芯20的变形。其结果,分割铁芯20的变形引起的定子铁芯5的圆柱度不会破坏,能够防止定子2与转子3之间的间隙产生变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框架4支承分割铁芯20中的刚性比较高的齿部22的部分,因此,即使在从框架4向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作用较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定子铁芯5的圆柱度,能够防止定子2与转子3之间的间隙的变动。
并且,与上述比较例1相比,能够利用第1凹部30减少框架4的内周面与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减少框架4的内径、壁厚的偏差、分割铁芯20的外径的偏差等影响。因此,能够抑制在分割铁芯20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
此外,与如上述比较例2那样仅使接触面的外周部与框架4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大框架4的内周面与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定子2与框架4之间的导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分割铁芯20在圆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接触面24具有第1突起部23,在圆周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接触面26具有第2凹部25,在该第2凹部25中收纳相邻的分割铁芯20的第1突起部23,第1突起部23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径向的宽度向上述一侧的前端变小的锥形。由此,起到如下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分割铁芯20在各自的第1突起部23收纳在相邻的分割铁芯20的第2凹部25中的状态下在圆周方向上连接。在组装这种结构的旋转电机1时,多个分割铁芯20配置成在圆周方向上连接,形成定子铁芯5,该定子铁芯5在外周面的与接触面24、26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1凹部30。这时,通过第1突起部23与第2凹部25的凹凸嵌合使各分割铁芯20的定位变得容易,并且,容易保持定子铁芯5的圆筒形状。
此外,在通过热压配合等从框架4向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作用压缩力、且对接触面24、26作用较大的压缩力的情况下,第1突起部23的锥形向径向两侧按压第2凹部25的两侧的第2突起部27而使其变形,由此,能够缓和接触面24、26的压缩力。由此,能够抑制在分割铁芯20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并且,能够确保定子铁芯5的圆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分割铁芯20在圆周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接触面26上具有两个第2突起部27,该两个第2突起部27配置于第2凹部25的径向的两侧,第2突起部27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是前端部的径向的宽度小于根部的径向的宽度的形状。由此,起到如下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分割铁芯20在各自的第1突起部23收纳在第2凹部25中的状态下在圆周方向上连接,该第2凹部25形成于相邻的分割铁芯20的两个第2突起部27之间。而且,第2突起部27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是前端部的径向的宽度小于根部的径向的宽度的形状。其结果,第2凹部25的截面形状是径向的开口宽度朝向底部变小的形状,能够设为与锥形的第1突起部23嵌合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第1凹部30形成为以跨着具有第1突起部23的分割铁芯20的外周面和具有第2凹部25的分割铁芯20的外周面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具有第2凹部25的分割铁芯20中的第1凹部30的圆周方向的宽度La1大于第2凹部25的圆周方向的深度Lb。
由此,能够防止从框架4作用于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的压缩力妨碍第2凹部25的径向外侧的第2突起部27的变形(挠曲)。其结果,能够防止由于妨碍第2突起部27的变形而使得在分割铁芯20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第1凹部30的至少位于与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之间的角部R1是倒角的形状。
由此,能够抑制由于从框架4作用于定子铁芯5的外周面的压缩力而使应力集中于第1凹部30的框架4侧的角部R1。因此,能够抑制在分割铁芯20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变形等。
<6.变形例>
另外,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内容,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以下,说明这样的变形例。
(6-1.分割铁芯的接触面为平坦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割铁芯20构成为在圆周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的接触面24具有第1突起部23,在圆周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接触面26具有第2凹部25,但接触面也可以是不具有突起部和凹部的平坦面。图6示出本变形例中的分割铁芯的接触面部分的结构的一例。
如图6所示,本变形例的分割铁芯20A在圆周方向的一侧(图6中左侧)的端部具有在径向上平坦的接触面34,在圆周方向上的另一侧(图6中右侧)的端部具有与接触面34接触的在径向上平坦的接触面36。多个分割铁芯20A使接触面34、36相互接触而在圆周方向上连结。在定子铁芯5A上,在外周面的与接触面34、36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1凹部30。本变形例的其它结构与上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本变形例,在通过热压配合等将框架4固定于定子铁芯5A的外侧时,在对分割铁芯20A彼此的接触面34、36作用较大的压缩力、且接触面34、36附近的部分向框架4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第1凹部30允许该变形,能够缓和接触面34、36的压缩力。因此,能够抑制在分割铁芯20A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
(6-2.分割铁芯的第1突起部和第2凹部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矩形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割铁芯20构成为在接触面24具有截面形状为朝向前端变小的锥形的第1突起部23,在接触面26具有截面形状为径向的开口宽度朝向前端变小的形状的第2凹部25,但第1突起部和第2凹部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大致矩形。图7示出本变形例中的分割铁芯的接触面的部分的结构的一例。
如图7所示,本变形例的分割铁芯20B在圆周方向上的一侧(图7中左侧)的端部的接触面44具有第1突起部43,该第1突起部43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朝向圆周方向一侧突出的大致矩形。此外,分割铁芯20B在圆周方向上的另一侧(图7中右侧)的端部的接触面46具有第2凹部45,该第2凹部45收纳第1突起部43。第2凹部45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朝向圆周方向一侧凹陷的大致矩形槽状。此外,分割铁芯20B在接触面46上具有两个第2突起部47,该两个第2突起部47配置于第2凹部45的径向上的两侧。第2突起部47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矩形。在定子铁芯5B上,在外周面的与接触面44、46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1凹部30。本变形例的其它结构与上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本变形例,在通过热压配合等将框架4固定于定子铁芯5B的外侧时,在对分割铁芯20B彼此的接触面44、46作用较大的压缩力、且径向外侧的第2突起部47朝框架4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第1凹部30允许该变形,能够缓和接触面44、46的压缩力。因此,能够抑制在分割铁芯20B中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应力。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当存在“垂直”“平行”“平面”等记载时,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记载。即,这些“垂直”“平行”“平面”允许设计上、制造上的公差和误差,是“实质上垂直”“实质上平行”“实质上为平面”的意思。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当存在外观上的尺寸、大小、形状、位置等“同一”“相同”“相等”“不同”等记载时,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记载。即,这些“同一”“相等”“不同”允许设计上、制造上的公差、误差,是“实质上同一”“实质上相同”“实质上相等”“实质上不同”的意思。
此外,除了以上已经叙述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各变形例的方法来利用。另外,虽然没有一一例示,但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
标号说明
1:旋转电机;4:框架;5:定子铁芯;20:分割铁芯;23:第1突起部;24:接触面;25:第2凹部;26:接触面;27:第2突起部;30:第1凹部;La1:圆周方向的宽度;Lb:圆周方向的深度;R1:角部。
Claims (5)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电机具有:
框架;以及
定子铁芯,其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具有在圆周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分割铁芯,
所述分割铁芯在所述圆周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分别具有与相邻的所述分割铁芯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定子铁芯在外周面的与所述接触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1凹部,
所述分割铁芯在所述圆周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端部的所述接触面上具有第1突起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所述端部的所述接触面上具有第2凹部,该第2凹部收纳相邻的所述分割铁芯的所述第1突起部,
所述第1突起部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径向的宽度朝向所述一侧的前端变小的锥形,
在所述第1突起部的前端部与所述第2凹部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规定尺寸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铁芯在所述圆周方向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的所述接触面上具有两个第2突起部,该两个第2突起部配置于所述第2凹部的所述径向的两侧,
所述第2突起部的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所述截面形状为前端部的所述径向的宽度比根部的所述径向的宽度小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凹部设置成以跨着具有所述第1突起部的所述分割铁芯的外周面和具有所述第2凹部的所述分割铁芯的外周面的方式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
在所述第1凹部中的、在具有所述第2凹部的所述分割铁芯侧设置的所述第1凹部的所述圆周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2凹部的所述圆周方向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凹部的至少位于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外周面之间的角部是倒角的形状。
5.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多个分割铁芯配置成在圆周方向上连接,形成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在外周面的与所述分割铁芯彼此接触的接触面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1凹部,所述分割铁芯在所述圆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所述接触面上具有第1突起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所述端部的所述接触面上具有第2凹部,该第2凹部收纳相邻的所述分割铁芯的所述第1突起部,所述第1突起部的与轴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径向的宽度朝向所述一侧的前端变小的锥形,在所述第1突起部的前端部与所述第2凹部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规定尺寸的间隙;以及
通过热压配合将框架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6/055664 WO2017145332A1 (ja) | 2016-02-25 | 2016-02-25 |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02042A CN108702042A (zh) | 2018-10-23 |
CN108702042B true CN108702042B (zh) | 2020-10-23 |
Family
ID=59684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82491.6A Active CN108702042B (zh) | 2016-02-25 | 2016-02-25 | 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21058B2 (zh) |
CN (1) | CN108702042B (zh) |
WO (1) | WO20171453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9047658A (ja) * | 2017-09-04 | 2019-03-22 | 株式会社ミツバ | 電動モータ |
KR102031852B1 (ko) * | 2018-05-08 | 2019-10-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동식 압축기 |
JP7254675B2 (ja) * | 2019-10-15 | 2023-04-10 | 株式会社ミツバ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
JP2023168728A (ja) * | 2022-05-16 | 2023-11-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86205A (ja) * | 2000-12-14 | 2002-06-28 | Nissan Motor Co Ltd | 回転電機 |
JP2007028799A (ja) * | 2005-07-15 | 2007-02-01 | Asmo Co Ltd | コアの製造方法 |
JP2010148329A (ja) * | 2008-12-22 | 2010-07-01 | Mazda Motor Corp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コア構造 |
CN102104286A (zh) * | 2009-12-22 | 2011-06-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定子及设有该定子的电机 |
CN102823112A (zh) * | 2010-04-08 | 2012-12-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的层叠铁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42620A (ja) * | 2011-08-18 | 2013-02-28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回転電機 |
-
2016
- 2016-02-25 CN CN201680082491.6A patent/CN10870204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2-25 JP JP2018501504A patent/JP6621058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2-25 WO PCT/JP2016/055664 patent/WO201714533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86205A (ja) * | 2000-12-14 | 2002-06-28 | Nissan Motor Co Ltd | 回転電機 |
JP2007028799A (ja) * | 2005-07-15 | 2007-02-01 | Asmo Co Ltd | コアの製造方法 |
JP2010148329A (ja) * | 2008-12-22 | 2010-07-01 | Mazda Motor Corp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コア構造 |
CN102104286A (zh) * | 2009-12-22 | 2011-06-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定子及设有该定子的电机 |
CN102823112A (zh) * | 2010-04-08 | 2012-12-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的层叠铁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02042A (zh) | 2018-10-23 |
WO2017145332A1 (ja) | 2017-08-31 |
JP6621058B2 (ja) | 2019-12-18 |
JPWO2017145332A1 (ja) | 2018-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42700B2 (ja) | 分布巻ラジア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及びその固定子 | |
US9735636B2 (en) | Rotor an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 |
EP3039773B1 (en) | Fixing method and fixing structure for fixing a coil insulator, stator using the same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ing the same | |
CN107408852B (zh) |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 |
CN108702042B (zh) | 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
JP2012016141A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 |
US20180006512A1 (en) | Armature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 |
WO2017141361A1 (ja) |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
JP6461381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
CN112640259A (zh) | 马达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 |
CN109075627B (zh) | 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
JP6498536B2 (ja) | コアおよび回転電機 | |
US20180145549A1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CN108702043B (zh) | 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
US20190020228A1 (en) |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JP6652308B2 (ja) | 電機子、回転電機および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 |
JP5900180B2 (ja) |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鉄心 | |
CN112236925B (zh) | 旋转电机的定子以及旋转电机 | |
JP7294920B2 (ja) | 回転電機 | |
CN114726126A (zh) | 旋转电机的转子 | |
JP2014023233A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 |
JP6017990B2 (ja) |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 |
JP5607591B2 (ja) | ステータ用外筒、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
EP4089889A1 (en) | Motor | |
JP2023161169A (ja) |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ロータ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