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0105A - 球窝接头 - Google Patents

球窝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0105A
CN108700105A CN201780011839.7A CN201780011839A CN108700105A CN 108700105 A CN108700105 A CN 108700105A CN 201780011839 A CN201780011839 A CN 201780011839A CN 108700105 A CN108700105 A CN 108700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ed element
sphere
ball
socket joint
actu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18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0105B (zh
CN108700105B9 (zh
Inventor
B·格兰内曼
L·皮德
M·瑞赫泰恩
余经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8700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1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00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10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0105B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105B9/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619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the female part comprising a blind socket receiving the male part
    • F16C11/0623Construction or details of the socket member
    • F16C11/0647Special features relating to adjustment for wear or play; Wear indic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01Parts of vehicles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车辆的、具有可变摩擦阻力的球窝接头(1),其具有:具有接头球体(3)的球销(2),接头球体容纳在接头壳体(4)中,以相对于接头壳体铰接地支承,其中,接头壳体(4)包括两个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壳体件(5、6),其作用到接头球体(3)的相对而置的侧面处;以及传动机构(7),壳体件中的至少一个(5、6)可利用传动机构运动,以对接头球体(3)施加可变的压力,其中,传动机构(7)具有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8、9),在传动元件处分别构造相对于旋转轴线(10)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11、12),其中,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8、9)在轴向(10)上经由至少一个在传动元件(8、9)的球体轨道(11、12)之间引导的球体(13)支撑在彼此上,并且第一传动元件(8)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并且可与可运动的壳体件(6)压力接触,而第二传动元件(9)以可围绕旋转轴线(10)旋转的方式支承,使得通过第二传动元件(9)的旋转,第一传动元件(8)可轴向移动,以对可运动的壳体件(6)施加轴向力。

Description

球窝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特别是用于车辆的、具有可变摩擦阻力的球窝接头,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球窝接头使用在车辆中、特别是使用在不同结构形式的车辆底盘中。此外,球窝接头相当普遍地用于使两个构件可旋转地可摆动地相互连接。作为重要结构元件,球窝接头具有球销以及接头壳体。在此,球销设有被接头壳体容纳的接头球体,从而球销相对于接头壳体铰接地支承。在由于以确定的方式旋转或摆动运动使球销相对于接头壳体相对运动时,在球销的表面和接头壳体或属于接头壳体的轴瓦之间产生摩擦。该摩擦产生与球销相对于接头壳体的运动相反的阻力。
出于不同的原因,在用于确定应用的球窝接头中存在的需求是,能主动地影响球窝接头的摩擦阻力。在结构方面,这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接头壳体包括两个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壳体件,这两个壳体件以夹钳的形式作用在接头球体的相对侧面处,其中,两个壳体件中的至少一个可运动,以便通过这种方式以不同程度将接头球体卡在可相对彼此运动的壳体件之间。根据施加到接头球体上的压力,可通过这种方式主动地影响球窝接头的摩擦阻力。
从文献DE 10 2011 075 323 A1中已知具有可变摩擦阻力的球窝接头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此处公开的球窝接头中,接头壳体包括固定不动的壳体件以及可相对于固定不动的壳体件在轴向上运动的、呈环的形式的壳体件。此外,为球窝接头分配传动机构,其用于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动)转换成壳体环的平移运动(移动),以便通过这种方式经由壳体环将可变的压力施加到接头球体上。为了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平移运动,在传动机构中布置三个球体,其中,每个球体在可旋转的第一传动件的自身的、螺旋形的、轴向上升的球体轨道上被引导。第一传动件经由球体相对于固定在壳体侧的第二传动件支撑,伴随的效果是,根据所调整的旋转角度改变第一传动件的轴向位置。使用的传动机构具有比例如螺杆传动明显更高的效率,然而存在的缺点是,所需的多个(三个)螺旋形的轴向上升的球体轨道在加工中技术上很复杂,并且此外显著限制了可能的旋转角度(以及由此传动机构的行程)以及可使用的球体的数量。此外,由于螺旋形的球体轨道在轴向投影中交叉的伸延,产生在运动学方面不理想的引导,除了很低的滚动摩擦之外,其不利地引起高的滑动摩擦份额。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球窝接头,其可适宜地加工,由于尽可能大的可能的旋转角度,其具有相对大的传动行程并且也可配备多于三个球体。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这种球窝接头的传动机构。
所述目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所述的球窝接头实现。在此,涉及具有可变摩擦阻力的球窝接头,其特别适合用于车辆并且基本上具有带有接头球体的球销以及按照特别的方式设计的传动机构。在此,接头球体容纳在接头壳体中,以相对于接头壳体铰接地支承,其中,接头壳体包括两个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壳体件,其作用到接头球体的相对而置的侧面处。借助于传动机构,可使壳体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件运动,以对接头球体施加可变的压力。根据本发明,球窝接头的突出之处在于,传动机构具有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在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处分别构造有相对于旋转轴线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其中,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在轴向上经由至少一个在传动元件的球体轨道之间引导的球体支撑在彼此上。在此,第一传动元件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并且可与可运动的壳体件产生压力接触,而第二传动元件以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使得通过第二传动元件的旋转,第一传动元件可轴向移动,以对可运动的壳体件施加轴向力。
通过在使用传动机构时至少一个在传动元件的球体轨道之间引导的球体沿着唯一的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被引导,可借助于传动机构在驱动力矩很小时已经产生相对高的轴向力,其中,传动机构具有相对很小的结构空间。由于在传动元件中的每一个传动元件处分别构造仅仅唯一的球体轨道,其此外(由于球体轨道的螺旋形的走向)在轴向投影中是圆形的或部分圆形的,与从文献DE 10 2011 075 323A1中已知的解决方案相比显著简化了传动元件的加工。通过至少一个球体沿着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被引导,在具有传动机构的球窝接头中,在(第二传动元件的)旋转角度和第一传动元件经过的轴向调整行程之间存在固定关系,由此施加作用到可运动的壳体件上的轴向力。由此,施加的轴向力可根据第二传动元件的旋转角度准确地进行调整。
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分别可为不同设计的构件。适宜地,其分别构造为至少局部盘形的物体,在其轴向面处分别构造有容纳球体轨道的环绕的斜面。适宜地,两个传动元件的设有球体轨道的轴向面分别彼此面对。那么,至少一个球体布置在球体轨道之间,并且由此用于彼此支撑传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球体可根据需要在两个传动元件处滚动,以实现传动机构的调整。
本发明的一种有利改进方案规定,在传动元件之间被引导的球体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优选地为刚好三个。原则上,在球窝接头中使用的传动机构可配备有仅仅一个唯一的球体,以满足其基础功能。然而,由于传动元件非静定地支撑在彼此上,为此必须进行传动元件的相应支承。如果根据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刚好三个球体在传动元件之间被引导,得到的优点是,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静定地支撑在彼此上。基本上适用的是,随着球体数量的增加,在两个传动元件处的表面压力减小。由此,有利地也可使用多于三个球体,以保持构件负荷尽可能很小。然而在这种情况中,存在两个传动元件的支撑的超静定。因此,三个球体的数量被视为特别优选的。
为了操纵在球窝接头中使用的传动机构,适宜地,第二传动元件、即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的传动元件可通过形状配合的接合件从外部被旋转地驱动。在结构方面,形状配合的接合件优选地为构造在第二传动元件处的齿部。齿部例如可有利地可与电动机的从动轴或马达传动机构单元接触。齿部在此例如可用作所谓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其中,在电动机的从动轴处构造有螺旋形的蜗杆,其与蜗轮接合,以驱动蜗轮。在用于驱动第二传动元件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处,自锁作用是有利的。
原则上可设想的是,至少一个球体仅仅通过两个传动元件中的每一个传动元件的相应邻接的球体轨道被引导。特别是当如优选的那样使用多个、特别是三个球体时,有利的是,在传动元件之间布置用于沿着球体轨道引导至少一个球体的球体保持架。在此,球体保持架承担将多个球体彼此保持间隔限定的距离的功能,并且此外可用于防止球体丢失。球体保持架例如可由金属、塑料或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
球体保持架优选地为基本上盘形的构件,其优选地布置为,使得它的中轴线与球窝接头的旋转轴线重合。在操纵传动机构时,第二传动元件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其结果是,至少一个球体以及引导该球体的球体保持架以与第二传动元件相同的旋转方向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为了实现紧凑的结构形式并且为了可靠地引导至少一个球体,球体保持架在其轴向面处优选地具有如下这样的外轮廓,即,该外轮廓构造成基本上与相邻的传动元件的分别相对而置的外轮廓互补。
适宜地,在球体保持架处设置多个、与球体数量相当的凹口用于至少部分地分别容纳一个球体。
当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优选地同样球体保持架在安装状态中形状配合地相互连接使得形状配合连接防止这些构件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平移运动但这些构件可围绕旋转轴线彼此旋转时,可实现至少一个在两个传动元件之间引导的球体的特别可靠的引导。结构上特别有利地,所述作用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在第一传动元件处构造有圆柱形的区段,其穿过在球体保持架中的圆柱形的通孔并且伸入在第二传动元件处的圆柱形的凹口中。通过所描述的设计方案,保证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和球体保持架不可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相对彼此移动,然而可围绕旋转轴线相对彼此旋转,以能够实施传动机构的功能。
为了预先规定传动机构的初始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改进方案,在第一传动元件和在第二传动元件处分别构造止挡,其与各一个构造在球体保持架处的止挡相对应。通过提供止挡,传动机构可通过相应地驶向止挡而始终被引入已知的初始位置中,在之前的运行中由于在球体处出现的打滑,可能已经离开了该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传动元件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这种可轴向移动的支承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其中,为了该目的,有利地可为第一传动元件分配旋转止动部,该旋转止动部在保证轴向移动性的情况下防止第一传动元件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为了保证可靠的运行,应随时保证,至少一个球体位于两个传动元件的球体轨道之间。因此,有利地,为传动机构分配弹簧单元,利用弹簧单元可使两个传动元件轴向地彼此预紧。由弹簧单元施加的预紧力可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防止至少一个球体离开其由两个球体轨道预先规定的引导轨道。
为了在球窝接头处尽可能准确地调整摩擦阻力,以有利的方式,球窝接头的出众之处在于如下这样的装置,即,利用该装置可将第二传动元件的调整好的旋转角度分配给施加到可运动的壳体件上的轴向力并且进行储存。优选地可如此使该装置运行,即,基于所储存的在旋转角度和轴向力之间的关联性预先规定为了调整至期望的轴向力所需的、第二传动元件的旋转角度。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特别是用于以上描述的球窝接头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具有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在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处分别构造有相对于旋转轴线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其中,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在轴向上经由至少一个在传动元件的球体轨道之间被引导的球体支撑在彼此上,并且第一传动元件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而第二传动元件以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使得通过第二传动元件的旋转可使第一传动元件轴向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以及其改进方案详细解释和描述本发明。从所示出的实施例以及改进方案中也得到本发明的其他有利效果。在以下附图中:
图1以示意图以侧剖视图示出了球窝接头的一种实施例,
图2以立体视图示出了可有利地应用在图1所示的球窝接头中的传动机构,
图3以分解图示出了图2中的传动机构,
图4以立体视图示出了图2中的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元件(下部的球体斜坡),其具有三个位于其上的球体,
图5以俯视图示出了图4中的第一传动元件(下部的球体斜坡),其具有布置在其上的球体,
图6以俯视图示出了在图2中示出的传动机构的球体保持架,
图7以俯视图示出了改进的球体保持架,
图8以从倾下方的立体视图示出了根据图2的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性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具有可变摩擦阻力的球窝接头1。球窝接头1可使用在不同的应用情况中,优选地,球窝接头1用于铰接地连接车辆的两个构件、特别是其底盘的两个构件。球窝接头1具有球销2,该球销设有接头球体3。球销2的接头球体3被接头壳体4容纳,以相对于该接头壳体铰接地支承。由此,球销2可相对于接头壳体4旋转和摆动运动。
在此,接头壳体4包括两个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壳体件5、6,其作用在接头球体3的相对侧面处。在此,壳体件5形成静止的壳体件并且将接头球体3支撑在面对销颈的侧面处,而壳体件6为可运动的壳体件,其类似于活塞地布置在用作缸的静止的壳体件5之内并且可在轴线10的方向上移动,轴线10与接头轴线以及还需解释的旋转轴线重合。通过可运动的壳体件6相应于在球窝接头1旁边右侧的、绘出的双箭头沿着轴线10的方向移动,可增大或减小在静止的壳体件5和可运动的壳体件6之间形成的间隙,以便通过这种方式使位于间隙中的球窝接头3以可变的压力卡在两个壳体件5、6之间并且由此影响球窝接头1的摩擦阻力。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球销2的接头球体3不直接地、而是经由共同地由可变形的材料制成的轴瓦25与壳体件5、6接触。
为了防止污物或湿气渗入内部的接头区域中,壳体件5、6通过环绕的密封件22彼此密封。如本身来看已知的并且因此未详细示出的那样,球窝接头1在其壳体开口处(接头壳体4的面对球销2的开口)借助于折叠密封件相对于外部环境密封,其中,折叠密封件的端部固定在接头壳体4处,而折叠密封件的相对的端部固定在球销2处。
在可运动的壳体件6之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与该可运动的壳体件直接邻接地,布置有传动机构7,该传动机构具有旋转轴线10,该旋转轴线与球窝接头1的接头轴线重合。在以下附图的范围中详细解释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功能,传动机构7用于使可运动的壳体件6可在轴向方向上运动、也就是说在旋转轴线10的方向上运动,以便可通过这种方式对接头球体3施加变化的压力。特别是,借助于传动机构7可将轴向力F(在图1中通过箭头指出)施加到可运动的壳体件6上。以下详细解释传动机构7的结构。
图2示出了传动机构7,其可使用在如图1所示的球窝接头1中。在图2中以立体图在已组装的状态中示出了传动机构7,传动机构7此外在图3至图6中以及图8中完全示出或者根据单个部件示出,从而以下解释涉及到以上所述的全部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为了避免重复,仅唯一地描述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
在图2中示出的传动机构7具有第一传动元件8和第二传动元件9。在第一传动元件8和第二传动元件9之间布置球体保持架14。第二传动元件9具有大直径的圆盘形的区域和相对小直径的与之邻接的区域,在邻接的区域处构造有驱动齿部17。驱动齿部17形成(仅仅部分地示出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特别是,第二传动元件9由此可借助于驱动齿部17经由蜗杆驱动,蜗杆例如布置在马达轴处。
球体保持架14和第一传动元件8在图2可见的区域中在外观上基本上构造成盘形。第一传动元件8、第二传动元件9和球体保持架14在旋转轴线10上同轴地布置并且可相对彼此围绕旋转轴线10旋转。根据第二传动元件9相对于第一传动元件8占据的相对旋转角度,在第一传动元件8和第二传动元件9之间的轴向距离改变,如通过在传动机构7右侧示出的双箭头指出的那样。
图3示出了传动机构7沿着旋转轴线10的分解图。从该图中得出,第一传动元件8具有大直径的圆盘形区域以及直径相对小的圆柱形的区段16。第一传动元件8一件式地由金属制成。第一传动元件8在下侧(面对根据图1的可运动的壳体件6的侧面)处具有平的走向,而在第一传动元件8的面对第二传动元件9的侧面处形成环绕的斜面。在该斜面中加工球体轨道11,其相对于旋转轴线10具有螺旋形的走向。球体轨道11从具有(距离下部的轴向面)很小的轴向距离的初始点开始上升到具有大的轴向距离的终点。在球体轨道11的终点的区域中,在第一传动元件8处在周向区域中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的槽,其用作旋转止动部15。借助于旋转止动部15可保证,第一传动元件8虽然可在旋转轴线10的方向上轴向运动,然而不可围绕旋转轴线10旋转。第一传动元件8由此也可被称为可移动的球体斜坡。
如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那样,形成在第一传动元件8处的球体轨道11用于容纳三个球体13,其中,这三个球体13可至少局部地在球体轨道11上滚动。特别是,从图5中可得到,球体轨道11在其轴向投影中具有部分圆形的走向,也就是说球轨道11相对于旋转轴线10的距离是恒定的。
从图3中可得到,三个在球体轨道11上被引导的球体13借助于球体保持架14彼此保持确定的距离。球体保持架14为由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的基本上盘形的构件,该构件在中心具有中央的通孔24,其在传动机构7的装配状态中被构造在第一传动元件8处的圆柱形的区段16穿过。在球体保持架14中,此外为三个球体13中的每一个构造圆形的凹口23,凹口23分别至少部分地容纳球体13。在此,球体13中的每一个球体在一周向区段处在对应的凹口23中被引导。
与纯粹的圆盘形状不同地,球体保持架14在其两个轴向面处具有外轮廓,其基本上构造成与相邻的传动元件8、9的相应对置的外轮廓互补。换句话说,在球体保持架14的两个轴向面处分别形成有环绕的斜面,其走向与分别对置的传动元件8、9的斜面对应。应指出的是,构造在第二传动元件9处的斜面以及构造在该处的球体轨道12不能直接从根据图3的图示中得到。因此,应指出的是,在第二传动元件9的下侧处构造与第一传动元件8的球体轨道11互补的、在相应环绕的斜面处的球体轨道12。
不仅在第一传动元件8处而且在第二传动元件9处,分别构造止挡18(从根据图4的图中仅仅可看出第一传动元件8的止挡18),为了预先规定传动机构7的初始位置,止挡18与构造在球体保持架14处的止挡20对应。在传动元件8、9或球体保持架14处的止挡18或20分别弥补在构件处分别构造的斜面的开始区域和结束区域之间的轴向错位。
根据在图6中的图示,球体引导孔23非均匀地(即不是以120度的角度)分布在周缘上,而是布置为,使得在相对于球体轨道的走向的第一球体和最后一个球体之间得到120度之上的角度α,由此传动机构7整体具有在第一传动件8和第二传动件9之间最大可实现的约230度的旋转角度。由大的旋转角度得到传动机构7的可实现的大的轴向行程(“传动机构行程”)。
根据在图7中示出的球体保持架30的改进的实施方案,其替代地可设有五个球体引导孔31,由此,也可利用五个球使以上描述的形式的传动机构运行。虽然,在第二传动件相对于第一传动件的支撑方面,这种传动机构超静定,然而通过更多数量的球体减小了在球体轨道处的表面压力并且由此减小了相应的构件负荷。
最终,图8从斜下方的立体图示出了之前根据图2至6解释的传动机构7。特别是,可从该图中得到,构造在第一传动元件8的周向区域处的在轴向上伸延的槽在此被以旋转止动部15的方式作用的销填充。当传动机构7相应地容纳在合适地设计的壳体组件中时,第一传动机构元件8可相应地轴向可运动地被引导,其中,防止围绕旋转轴线10旋转。
在第一传动元件8的下侧面处、也就是说第一传动元件8的面对可运动的壳体件6的侧面处,此外设置有弹簧元件21。其构造成螺旋弹簧的形成,螺旋弹簧在球窝接头1的装配状态中支撑在可运动的壳体件6处(见图1)并且确保第一传动元件8相对于第二传动元件9预紧。由此,有效地防止(例如由于接触损失引起的)球体的丢失和/或打滑。
因此,在工作原理方面有一传动机构7,其具有呈可移动的球体斜坡形式的第一传动元件8以及呈可旋转的球体斜坡意义而言的第二传动元件9,在两个传动元件处分别构造有相对于旋转轴线10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11、12。第一传动元件8和第二传动元件9在轴向10上通过三个球体13彼此支撑,三个球体可在构造在传动元件8、9处的、彼此面对的球体轨道11、12之间被引导并且可在此处滚动。第一传动元件8以可在轴向10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而第二传动元件9以可围绕旋转轴线10旋转的方式被支承。通过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与布置在其之间的三个球体共同作用,得到,通过第二传动元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使第一传动元件轴向移动。由此,传动机构7将在第二传动元件9处(驱动侧处)引入的旋转运动以高的效率转换成第一传动元件8(输出侧处)在轴向上的平移运动。通过能使传动机构7与可运动的壳体件6机械地压力接触,可通过调整传动机构7对可运动的壳体件6施加轴向力F,由此,结果是可产生与第二传动元件9的旋转角度相关的、作用到接头球体3上的压力,并且由此可产生球窝接头1的可变的摩擦阻力。
附图标记列表
1 球窝接头
2 球销
3 接头球体
4 接头壳体
5 静止的壳体件
6 可运动的壳体件
7 传动机构
8 第一传动元件(可移动的球体斜坡)
9 第二传动元件(可旋转的球体斜坡)
10 旋转轴线、接头轴线
11 球体轨道
12 球体轨道
13 传动机构球体
14 球体保持架
15 旋转止动部
16 圆柱体
17 驱动齿部
18 止挡
19 环绕的斜面
20 止挡
21 弹簧元件
22 密封件
23 球体引导孔
24 中央的通孔
25 轴瓦
30 球体保持架
31 球体引导孔
α 角度
F 轴向力

Claims (16)

1.一种特别是用于车辆的、具有可变摩擦阻力的球窝接头(1),其包括:
具有接头球体(3)的球销(2),所述接头球体容纳在接头壳体(4)中,以相对于所述接头壳体铰接地支承,其中,所述接头壳体(4)包括两个能相对于彼此运动的壳体件(5、6),所述壳体件作用在所述接头球体(3)的相对而置的侧面处,以及
传动机构(7),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所述壳体件中的至少一个壳体件(6)能够运动,以对所述接头球体(3)施加可变的压力,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7)具有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8、9),在所述传动元件处分别构造有相对于旋转轴线(10)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11、12),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元件(8、9)在轴向(10)上经由至少一个在所述传动元件(8、9)的球体轨道(11、12)之间被引导的球体(13)支撑在彼此上,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元件(8)以能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并且能与所述能够运动的壳体件(6)产生压力接触,而所述第二传动元件(9)以能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0)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使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元件(9)的旋转,所述第一传动元件(8)能够轴向移动,以对所述能够运动的壳体件(6)施加轴向力(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8、9)分别为至少局部盘形的物体,在其一个轴向面处各构造有一个容纳所述球体轨道(11、12)的环绕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元件(8、9)之间被引导的球体(13)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优选地为刚好三个。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元件(9)能经由形状配合连接的接合件(17)、特别是构造在其上的齿部从外部被旋转地驱动。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元件(8、9)之间布置有用于沿着所述球体轨道(11、12)引导所述至少一个球体(13)的球体保持架(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保持架(14)为基本上盘形的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保持架(14)在其轴向面处具有的外轮廓构造为基本上与相邻的传动元件(8、9)的分别相对而置的外轮廓互补。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体保持架(14)处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球体(13)数量相当的凹口(23),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球体(13)。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元件(8、9)、优选地同样所述球体保持架(14)在安装状态中形状配合地相互连接,使得形状配合连接防止这些构件(8、9、14)在垂直于旋转轴线(10)的平面中平移运动,然而这些构件(8、9、14)能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0)相对彼此旋转。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传动元件(8)处构造有圆柱形的区段(16),该圆柱形的区段穿过在所述球体保持架(14)中的圆柱形的通孔(24)并且伸入在所述第二传动元件(9)处的圆柱形的凹口中。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元件(8、9)处分别构造有止挡(18),为了预先规定所述传动机构(7)的初始位置,所述止挡各与一个构造在所述球体保持架(14)处的止挡(20)相对应。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第一传动元件(8)分配旋转止动部(15),所述旋转止动部在保证轴向移动性的情况下防止所述第一传动元件(8)围绕旋转轴线(10)旋转。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为所述传动机构(7)分配弹簧单元(21),利用所述弹簧单元(21)能使所述两个传动元件(8、9)沿轴向彼此预紧。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装置,利用所述装置能将所述第二传动元件(9)的调整好的旋转角度分配给施加到所述能够运动的壳体件(6)上的轴向力并且进行储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能够运行,以基于所储存的在旋转角度和轴向力之间的关联性预先规定第二传动元件(9)的为了调整至期望的轴向力所需的旋转角度。
16.一种特别是用于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1)的传动机构(7),所述传动机构具有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8、9),在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处分别构造相对于旋转轴线(10)螺旋形地伸延的球体轨道(11、12),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元件(8、9)在轴向(10)上经由至少一个在所述传动元件(8、9)的球体轨道(11、12)之间被引导的球体(13)支撑在彼此上,并且所述第一传动元件(8)以能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而所述第二传动元件(9)以能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0)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使得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元件(9)的旋转能使所述第一传动元件(8)轴向移动。
CN201780011839.7A 2016-02-18 2017-01-16 球窝接头 Active CN108700105B9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202532.5A DE102016202532A1 (de) 2016-02-18 2016-02-18 Kugelgelenk
DE102016202532.5 2016-02-18
PCT/EP2017/050752 WO2017140444A1 (de) 2016-02-18 2017-01-16 Kugelgelenk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0105A true CN108700105A (zh) 2018-10-23
CN108700105B CN108700105B (zh) 2021-01-12
CN108700105B9 CN108700105B9 (zh) 2022-05-27

Family

ID=57821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839.7A Active CN108700105B9 (zh) 2016-02-18 2017-01-16 球窝接头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8874B2 (zh)
EP (1) EP3417183B1 (zh)
JP (1) JP6835863B2 (zh)
CN (1) CN108700105B9 (zh)
DE (1) DE102016202532A1 (zh)
WO (1) WO201714044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7317A (zh) * 2015-11-11 2017-06-30 林德液压两合公司 斜轴结构方式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
CN109281924A (zh) * 2018-11-19 2019-01-29 广西天正钢结构有限公司 外包自收口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96524A (zh) * 2019-06-17 2020-12-18 富尔西亚排气系统公司 防卡嗒声的排气阀
CN113891785A (zh) * 2019-10-02 2022-01-04 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 铰接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0639B (zh) * 2021-02-22 2023-02-28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球关节装置及机械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3162A (en) * 1988-09-19 1990-05-08 Fleming Matthew C Radiation shield swivel mount
US20120282015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Zf Friedrichshafen Ag Ball and socket joint for a vehicle
US8616799B2 (en) * 2011-05-05 2013-12-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Ball and socket joint for a vehicle
CN203516441U (zh) * 2013-11-06 2014-04-02 苏州喜和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浮动万向接头
CN204704257U (zh) * 2015-05-15 2015-10-14 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球型万向接头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3280A (en) * 1967-03-23 1970-02-03 Trw Inc Wear compensating wedge for pivot joints
US4420987A (en) * 1981-03-17 1983-12-20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circulating ball disc actuator
JPS60164409U (ja) * 1984-04-11 1985-10-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前輪懸架装置
JPH0619172B2 (ja) * 1986-06-13 1994-03-16 武蔵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ボ−ルジヨイント
JPS63182974U (zh) * 1987-05-20 1988-11-25
US5110223A (en) 1990-03-27 1992-05-05 Ina Bearing Company, Inc. Shim thrust bearing apparatus
BR0006443A (pt) * 2000-12-12 2004-06-08 Dana Industrial Ltda Articulação esférica com sistema de restrição de movimento angula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3162A (en) * 1988-09-19 1990-05-08 Fleming Matthew C Radiation shield swivel mount
US20120282015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Zf Friedrichshafen Ag Ball and socket joint for a vehicle
US8616799B2 (en) * 2011-05-05 2013-12-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Ball and socket joint for a vehicle
CN203516441U (zh) * 2013-11-06 2014-04-02 苏州喜和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浮动万向接头
CN204704257U (zh) * 2015-05-15 2015-10-14 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球型万向接头机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7317A (zh) * 2015-11-11 2017-06-30 林德液压两合公司 斜轴结构方式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
CN106907317B (zh) * 2015-11-11 2021-09-24 林德液压两合公司 斜轴结构方式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
CN109281924A (zh) * 2018-11-19 2019-01-29 广西天正钢结构有限公司 外包自收口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81924B (zh) * 2018-11-19 2020-10-23 广西天正钢结构有限公司 外包自收口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96524A (zh) * 2019-06-17 2020-12-18 富尔西亚排气系统公司 防卡嗒声的排气阀
CN112096524B (zh) * 2019-06-17 2022-12-20 富尔西亚排气系统公司 防卡嗒声的排气阀
CN113891785A (zh) * 2019-10-02 2022-01-04 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 铰接设备
CN113891785B (zh) * 2019-10-02 2024-01-05 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 铰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6202532A1 (de) 2017-08-24
US11028874B2 (en) 2021-06-08
CN108700105B (zh) 2021-01-12
JP6835863B2 (ja) 2021-02-24
US20190055983A1 (en) 2019-02-21
EP3417183A1 (de) 2018-12-26
JP2019511682A (ja) 2019-04-25
WO2017140444A1 (de) 2017-08-24
EP3417183B1 (de) 2020-01-01
CN108700105B9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0105A (zh) 球窝接头
CN107939290B (zh) 一种静态指向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执行机构
CN107191471B (zh) 球接头及包括该球接头的系统
US4940321A (en) Drive unit for electrically driven remote-controlled mirror
CN1143064C (zh) 电致动器和包括这种致动器的制动钳
CN107407392B (zh) 传动装置安装套件
CN102619870B (zh) 球窝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57942A (zh) 连杆动作装置
CN102213480A (zh) 空气排出器
CN107031462A (zh) 用于座椅调角器圆盘机构的球轴承应用
CN114450505B (zh) 行星滚柱丝杠传动装置
CN109963770A (zh) 转向传动机构和转向系统
CN102472376A (zh) 直线运动执行元件
KR102046301B1 (ko) 편심 롤링 베어링
JP2019511682A5 (zh)
US7455470B2 (en) Swivel ball bearing
US9850757B2 (en) Axial piston machine utilizing a bent-axis construction
JP3373733B2 (ja) ウォッブル板装置を備えた往復動ピストン型機械
JPH0247340Y2 (zh)
JPS6238881A (ja) 回転するピストンを備えたピストンポンプ
EP0006082A2 (en) Apparatus for translating rotary movement to rectilinear movement
JP2007278505A (ja) 遊びなしの等速ジョイント
CN107076281B (zh) 传动辊
CN108539915A (zh) 直线运动机构
US4643077A (en) Hydraulic radial piston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Claims

Correct: Correct

False: error

Number: 03-01

Page: ??

Volume: 37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