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9735A - 多层编织元件 - Google Patents

多层编织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9735A
CN108699735A CN201780013852.6A CN201780013852A CN108699735A CN 108699735 A CN108699735 A CN 108699735A CN 201780013852 A CN201780013852 A CN 201780013852A CN 108699735 A CN108699735 A CN 108699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grain lines
broadwise
layer
knit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38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9735B (zh
Inventor
梅金·B·亚历克斯
马丁·雷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 Innovate CV USA
Nike Innovation LP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novation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novation LP filed Critical Nike Innovation LP
Publication of CN108699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9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9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9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11/02Fabrics formed with pockets, tubes, loops, folds, tucks or flap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differing diame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87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adhesive; fusible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9/00Gauze or leno-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5/00Woven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31/00Lappet, swivel or other looms for forming embroidery-like decoration o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34Handling the weft between bulk storage and weft-inser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34Handling the weft between bulk storage and weft-inserting means
    • D03D47/38Weft pattern mechanism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60Construction or operation of slay
    • D03D49/62Reeds mounted on slay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68Reeds or beat-up combs not mounted on the slay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04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for treating wef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06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for treating fabric
    • D03J1/08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for treating fabric for slitting fabric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16Apparatus for joining warp 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ulti-Layer Textile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编织元件,该编织元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集成到编织元件的前侧部上的第一表面中的第一多个经向线。编织元件可以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多个经向线,其中第二多个经向线集成到编织元件的背侧部上的第二表面中。第一纬向线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纬向线的第一部分被定位在第一多个经向线中的至少一个经向线的前方,以在前表面上形成图形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纬向线的第二部分可以在第一多个经向线和第二多个经向线之间延伸。

Description

多层编织元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月12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277,777的美国临时专利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专利通过引用的方式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案涉及多层编织产品。更具体地,本实施方案涉及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编织图形图像的多层编织产品。此外,本实施方案涉及使用不同类型的编织材料、编织工艺和编织图案以向编织产品赋予不同的性质。
概述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构思的精髓,这些构思在下面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被描述。本概述不意图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也不意图用作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本发明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本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编织元件,该编织元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多个经向线,该第一多个经向线被集成到该编织元件的前侧部上的第一表面中。编织元件还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多个经向线,该第二多个经向线被集成到编织元件的背侧部上的第二表面中。第一纬向线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纬向线的第一部分被定位在第一多个经向线中的至少一个经向线的前方,以在前表面上形成图形图像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纬向线的第二部分在第一多个经向线和第二多个经向线之间延伸。编织元件的第二纬向线可以包括反应性材料。
反应性材料可以是热反应性材料,该热反应性材料可以具有低于第一纬向线的熔点的熔点。
第二纬向线可以暴露在编织元件的背侧部上的第二表面上。
第一纬向线的第二部分可以在第一多个经向线和第二多个经向线之间延伸一段长度,该长度延伸跨过第一多个经向线中的三个连续的经向线。
第一纬向线可以包括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被定位在第二多个经向线中的至少一个经向线后方,以形成联结结构(tie structure)。
第二纬向线可以具有背衬部分,该背衬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编织元件的宽度,其中背衬部分的至少50%被定位在第二多个经向线后方。
第二纬向线可以包括比第一纬向线的旦尼尔更大的旦尼尔。
编织元件可以具有位于第一多个经向线和第二多个经向线之间的口袋(pocket)。
附图简述
下面参考所附的附图详细地描述了示例,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具有侧向修整设备的织机的俯视图;
图2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具有多个内部修整设备的织机的俯视图;
图3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具有侧向修整边缘和带有修整边缘的内部孔的示例性编织产品的一部分;
图4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具有侧向修整设备的织机;
图5至图11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包括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更多个修整设备形成的内部孔的编织物品的示例性部分;
图12描绘了具有比每英寸的经向线大体上更多的每英寸的纬向线的示例性编织元件;
图13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与多层编织物品结合使用的示例性织机打纬器(beater);
图14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使用反应性材料编织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5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用于随着片料正被编织而将三维效果引入到片料的装置;
图16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示例性编织系统内的示例性间歇编织捻接器;
图17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与供应部件相关联的示例性间歇编织捻接器;
图18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编织产品的示例性部分;
图19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编织产品的示例性部分;
图20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编织产品的示例性部分;
图21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被逻辑单元使用的示例性图案程序;
图22描绘了在本实施方案的方面中的图示了由第一材料输入部和第二材料输入部产生组合材料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23描绘了在第一表面上包括图形图像的编织元件;
图24A描绘了多层编织元件的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视图;
图24B描绘了多层编织元件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视图;
图24C描绘了多层编织元件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视图;
图25描绘了包括编织元件和基底元件的物品;
图26A描绘了用于制造多层编织元件的织机的一个实施方案;和
图26B描绘了用于制造多层编织产品的制造过程的图。
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然而,描述本身并不旨在限制本专利的范围。而是,发明人已设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还可以结合其他现有的或将来的技术以其他方式实施,以包括不同的步骤或步骤的组合,这些不同的步骤或步骤的组合类似于在本文件中描述的步骤或步骤的组合。此外,虽然术语“步骤”和/或“框”可以在本文中用于表示所使用的方法的不同要素,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被解释为暗示在本文公开的多个步骤之中或之间的任何特定的顺序,除非并且除了当单个步骤的顺序被明确地陈述时。
修整设备(finishing device)
可以提供一种修整设备,其可以独立于编织产品的第二侧部动态地修整编织产品的一个侧部。例如,编织物品的右侧部和左侧部可以彼此独立地被修整。这些侧部可以以非线性的方式来修整,诸如自然几何形状,这消除了对于至少一些后处理图案剪裁的需要。另外,本实施方案的一种或多种修整设备可以随着编织产品正被编织而动态地(例如,可移动地)被定位在编织产品的内部部分中。一旦被定位,则修整设备可在编织产品中产生孔、口袋和/或通道,并且修整这些产生部的边缘。内部修整可在经线的方向和纬线的方向上发生。
现在转到图1,描绘了织机100的俯视图。织机100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用于说明一个或更多个修整设备的某些方面。织机100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编织结构。例如,织机100可以包括提花织机、多臂织机和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织机。
织机100包括织轴110,织轴110保持一组经向线112处于张力状态中。尽管为了方便起见贯穿本说明书使用了术语“线”,但是可以设想的是,术语“线”可包括任何类型的材料(例如,线、纱、绳、编结材料、挤制材料、拉制材料、纺制材料和类似材料),其由包括纺织品材料、塑料材料、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和类似材料的任何物质形成。织机还包括沿织机100的侧向边缘邻近于编织面124(编织面124包括与纬向线交织的经向线)定位的第一修整设备116和第二修整设备118。尽管关于图1仅图示了两个修整设备,但是可以设想的是,在示例性方面中,可以实施任何数量和组合的修整设备。此外,可以设想的是,修整设备可定向在各种位置中以便以各种方式修整。例如,打褶器(tucker)可以被定向到左边以形成右修整边缘,或打褶器可以被定向到右边以形成左修整边缘。当考虑类型、位置、数量和定向时,修整机构的组合是近乎无限的。
修整设备116和118可以被手动地附接到织机的支撑框架(未示出)。可替代地,修整设备116和118可以定位在一个或更多个定位机构上。定位机构可以作用为在任何方向和/或旋转中移动修整设备。例如,定位机构可作用为以垂直、水平和/或枢转的方式移动一个或更多个修整设备。在示例性方面中,可以设想的是,定位机构可包括旋转臂,该旋转臂将修整设备116和118带到织机100上的位置和使修整设备116和118离开织机100上的位置,并且在纬向线的方向上横向地移动修整设备116和118。旋转臂可提升和下降修整设备116和118,以便在编织产品的不同的面/层上进行操作。在其他设想的方面中,定位机构可实施一个或更多个螺旋传动件、传送器、带、剑杆(rapiers)、气动件、液压件和类似物。
继续参考图1,修整设备116和118用于产生编织面124的修整边缘以产生边缘稳定性并防止边缘擦散。在后编织过程步骤期间,边缘修整对于保持产品整体性是重要的。修整设备116和118可使用打褶器或纱罗经向扭绞器(leno warp twister)以产生织边或修整的边缘。产生修整的边缘的另外的方式包括特别是当热反应性材料正被编织时用烧毛设备烧毛边缘,和当化学反应性材料正被编织时使用烧结激光。其他形式的修整被设想,诸如超声、滚边(binding)、锁边和类似形式。
修整设备116和118可以被编程以随着编织面124穿过修整设备116和118被供应而动态地横向移入和移出编织面124(在纬向线的方向上)。修整设备116和118的横向移动可以随已被编织的每个纬线而改变。该动态移动允许随着形成编织面而使编织面124被生成有以任何可能的形状(不只是线性形状)的修整的边缘。视觉和/或光学系统可以与修整设备116和118结合使用以监测修整设备116和118相对于编织面124的横向移动。
在示例性方面中,可以设想的是,在一个或更多个纬线上操作的修整设备修整了该一个或更多个纬线,同时允许一个或更多个经线不与该一个或更多个纬线交织以保持连续性。换句话说,当由在织轴宽度靠内的位置处修整的纬线形成自然侧向边缘时,经向线将从修整的边缘朝着织轴的侧向边缘延伸。这些经向线可不被终止直到后处理。终止中的延迟可允许稍后编织的纬线利用这些纬线。然而,还可以设想的是,修整边缘外部的经向线可在编织过程的任何点处被终止。
修整设备116和118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连接可编程地联接到逻辑单元114。逻辑单元114可以执行图案程序并且基于该图案程序指示修整设备116和118。此外,逻辑单元114还可以可编程地联接到修整设备116和118的视觉和/或光学系统。逻辑单元114可以从视觉和/或光学系统接收输入并且基于这些输入来指示修整设备116和118基于图案程序横向地移动到预定的位置。根据图案程序编织和修整编织面124减少了在面已被编织之后手动地产生图案形状的需要。
逻辑单元114可以利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媒介,该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媒介具有在其上维护的用于控制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的指令。例如,可以设想的是,逻辑单元114可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功能以用于执行被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媒介上的指令,使得通过执行那些指令,一个或更多个修整设备、织机、视觉系统和类似设备可形成具有修整的边缘的编织物品。可以设想的是,一组指令辨别修整设备将要修整编织物品的位置,以产生期望的结果。这些指令可被存储在逻辑单元114和/或远程计算设备处,其经由网络连接(有线或无线)来通信。
除了逻辑单元114之外,可以设想的是,修整设备的修整机构和定位机构可以具有与其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构。例如,定位机构可具有关联的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监测位置并控制对定位机构进行操作的驱动系统。类似地,修整机构还可具有控制修整器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关联的微控制器。修整机构微控制器可负责用于确保修整机构的部件被接合。逻辑单元、微控制器和其他部件的组合可以一起协作工作以修整一个或更多个边缘,包括内部边缘,而没有直接的人工干预。
修整设备116和118可以被编程以彼此独立地操作。结果是编织面124的第一边缘120可以具有不同于编织面124的第二边缘122的形状。如先前讨论的,可以设想的是,修整设备116和修整设备118各自具有彼此独立地操作的定位机构。因此,当需要时,每个修整设备可在横向方向上移动,该横向方向不直接地与另一个关联。
现在转到图2,描绘了具有定位在编织面226的内部部分处的多个修整设备的织机200的俯视图。织机200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用于说明一个或更多个修整设备的某些方面。织机200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编织结构。例如,织机200可以包括提花织机、多臂织机和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织机。
织机200包括织轴210,织轴110保持一组经向线212处于张力状态中。如先前讨论的,术语“线”不是限制性的,而是为了本描述的方便起见而使用的。织机200还包括安装到织机200的框架的支撑梁214。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和第二组修整设备218附接到支撑梁214。
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和第二组修整设备218可以例如通过如先前讨论的螺旋传动件或滚动件的使用而沿支撑梁214是可移动的。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和第二组修整设备218可能够围绕支撑梁214旋转,使得修整设备216和218的功能方面可以交替地在纬向线或经向线的方向上对齐。可替代地,第一组修整设备216的一个修整设备可被定向以在纬向线方向上操作(例如,打褶器),并且该组修整设备216的第二修整设备可被定向以在经向线方向上操作(例如,纱罗扭绞);对于第二组修整设备218同样适用。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和第二组修整设备218可能够当不使用时枢转为不挡路的。
在未被描绘的另一示例性布置中,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和第二组修整设备218可安装在可移动的臂上,该可移动的臂作用为提升、下降或横向地移动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和第二组修整设备218。此外,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可独立于第二组修整设备218被操作和移动。尽管在图2中仅示出了两组修整设备,但是可以设想的是,可采用多组修整设备以产生编织产品。
随着织机200编织该编织面226,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和第二组修整设备218剪裁并修整经向线和/或纬向线以在编织面226中产生孔。例如,随着织机200编织该编织面226,修整设备216和218沿编织面226的纬线横向地来回移动。修整设备216和218剪裁纬向线和遇到的任何经向线212,并且同时修整这些线的剪裁边缘。被剪裁的材料可通过以上关于图1概述的方法(打褶、纱罗经向扭绞、烧毛、烧结和类似方法)中的任一种来修整。这些组修整设备216和218可具有关联的视觉和/或光学系统以监测修整设备216和218相对于编织面226的横向移动。然而,如先前讨论的,可以设想的是,在示例性方面中,纬向线可被剪裁和修整同时为了连续性目的而保持经向线。
图2图示了通过第一组修整设备216和第二组修整设备218同时产生的两个孔220和222。如可看到的,孔220和222在经向线212的方向和纬向线的方向两个方向上被修整。图2还图示了在编织过程中的较早的时刻产生的另外的孔224。孔224由一组修整设备(216或218)产生,从而图示出这些组修整设备216和218可以彼此独立地操作。在该示例中,与修整设备关联的或独立于修整设备的剪裁机构可(通过使用任何已知的方法)终止形成内部孔的至少一部分的那些线。例如,可以设想的是,修整设备216和216剪裁并修整形成例如孔220的内部部分的纬向线和经向线。在该示例中,可以直到至少一个纬线已插入到编织物品的梭口中并横穿可被终止的那些经线延伸,修整设备才形成孔220。
这些组修整设备216和218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连接可编程地联接到逻辑单元228。逻辑单元228可以执行图案程序并且基于该图案程序来指示这些组修整设备216和218。此外,逻辑单元228还可以可编程地联接到这些组修整设备216和218的视觉和/或光学系统。逻辑单元228可以从视觉和/或光学系统接收输入并且基于这些输入来指示这些组修整设备216和218基于图案程序横向地移动预定的距离。根据图案程序编织和修整编织面226减少了在面已被编织之后手动地产生孔的需要。此外,在图1和图2中描绘的系统使得到包括自然形状图案的各种不同的图案的编织和修整。
以上关于图1和图2讨论的修整设备(即,修整设备116和118,以及成组的修整设备216和218)可以用在具有多面编织能力的织机上。当同时编织多个面时,修整设备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面的内部部分中产生孔并在一个或更多个面中的每个面上产生不同的侧边沿。孔的边缘和侧边沿可由修整设备来修整。在一个方面中,孔的边缘可被编织到在具有孔的面的上方或下方的对应面以产生一个或更多个通路或口袋。
图3描绘了示例性编织产品300的可由以上讨论的修整设备产生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编织产品包括一系列经向线312和一系列纬向线314。侧向修整设备,诸如图1的修整设备116和118,可用于产生编织产品300的侧向边缘316和318。侧向边缘316和318可以是自然形状的或几何形状的。此外,侧向边缘316可以与侧向边缘318相同或不同地成形。侧向修整设备可以使用打褶器、纱罗经向扭绞器、烧毛设备、烧结激光器和类似设备来修整侧向边缘316和318。
孔320可通过如以上关于图2讨论的一组或多组内部修整设备而产生。孔320可以是小的以产生网状图案、中等尺寸以产生用于让绳索或织带穿过的功能孔,或者它们可以是大的以允许图案部分分开和连接。孔320的边缘可以被修整。孔320的边缘可以被编织到位于编织产品300的上方和下方的编织面中的孔的边缘。叠放在彼此的顶部上的多个孔的一起编织可帮助产生通过编织产品300的通路。
编织产品300还包括可以由一组或更多组修整设备构造的另外的孔322。孔322的边缘可以被编织到在孔322的上方和下方的面,以在编织产品300中产生口袋。类似地,孔322的边缘的一部分可以被编织到孔322下方的面以产生可进入的口袋。
此外,可以设想的是,经向线分离器可以与修整设备的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结合使用。例如,可以设想的是,经向线分离器可以是被插入到将最后形成内部孔的横向边缘的两个经向线之间的楔状结构。通过在修整纬向线之前(或与修整纬向线同时)强行地分开两个常规平行的经向线,可以形成孔,这维持了经向线贯穿编织物品的经线的长度的连续性。可以设想的是,围绕每个分开的经向线的纬向线的修整将分开的经向线保持在期望的位置,该期望的位置可以在非平行定向中。
在另一示例性方面,可以设想的是,一系列修整设备可被实施以得到期望的孔。例如,纱罗经向扭绞器可以修整在多个大体上平行扭绞的经线中的多个经向线。一旦纱罗经向扭绞器已将经线扭绞,则另一修整设备可被实施,其剪裁两个大体上平行的扭绞的经线之间的纬线并且绕适当的所扭绞的经线继续打褶每个分别的新纬线端。此外,可以设想的是,经线分离器可随着发生纬线的打褶而分开两个大体上平行的扭绞的经线簇。
无毂纱罗经向扭绞器被设想为定位在一个或更多个内部经向线(最外侧经向线的内侧)上。在该示例中,当在编织物品的内部位置处需要孔时,无毂纱罗经向扭绞器可定位在位于孔的横向方向上的对应的经线上。在该示例中,修整设备可包括打褶器和剪裁器,其功能为用于在扭绞的经线簇之间形成孔。
图4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具有多个修整设备和提花设备的织机400的俯视图。织机400包括由多个经向线(例如,经向线410和412)构成的经线束。经向线可以基于提花针424的操纵而选择性地定位在上部或下部。在本图示中,仅图示了将经线保持在上部位置中的那些提花针,但是可以设想的是,甚至在下部位置中的那些经线也与提花针相关联。织机400包含第一修整设备416和第二修整设备418。使用定位机构414,修整设备是动态地可定位的。如在本示例性方面中图示的,定位机构包括两个杆,其可以是螺旋传动件。例如,可以设想的是,第一修整机构416主动地接合到两个杆中的第一个杆并且与第二杆被动地接合。类似地,可以设想的是,第二修整机构418与两个杆中的第二个杆主动地接合并且与第一杆被动地接合。当与杆主动地接合时,杆作用为横向地(或枢转地)移动修整设备。当被动地接合时,修整机构可被允许由杆支撑,但是不由该杆主动地定位。
如图4中描绘的,当如由纬线装填器422提供的纬向线被插入到经向线中时,未与纬向线交织以形成编织物品426的一部分的经向线可留在下部位置(或任何位置)中。此外,可以设想的是,未与纬向线交织的经向线(例如,经向线420)可被允许在编织过程的长度上维持连续性以确保一致的张力和其他特征。因此,可以设想的是,在后处理程序中,未与纬向线交织的经向线可从编织物品426分开。此外,在示例性方面中,非交织的经向线可在形成编织物品426时被移除。
在图4的图示方面中,修整设备416和418可以接近纬线插入位置定位;然而,可以设想的是,修整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定位在任何位置处。例如,经线修整设备可在纬向线的插入之前被定位。此外,可以设想的是,纬线修整设备可定位在纬线插入和压紧纬线之后的位置处。因此,一个或更多个修整设备可定位在沿编织物品的外形的任何位置处。
如先前讨论的,可以设想的是,多个可能的内部孔可使用一个或更多个修整设备而形成。例如,图5至图11图示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用于在编织物品的内部部分中形成孔的各种布置和技术。
图5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编织物品500的包括内部孔502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孔502通过修整一个或更多个纬向(即,填充)线以形成孔502周界的一部分而形成。在该图示中,一系列经向线,诸如经向线504和经向线506,延伸穿过编织物品500。经向线与一系列纬向线交织。纬向线(诸如纬向线510)的一部分在编织物品的内部部分处被修整。在该示例中,诸如纬向线508的其他纬向线延伸经线织轴的长度。
孔502通过修整(例如,打褶)纬向线而形成,否则该纬向线将穿过期望的内部孔。例如,纬线510围绕在褶512处的经线504被打褶。修整可在编织过程中(例如,在由精梳压紧之前,在由精梳压紧之后)发生和/或修整可作为后处理程序发生。孔502被形成有大体上线性的周界边缘。本文中讨论的其他孔(例如,图6中的孔602)可具有周界上的梯度边缘。可以设想的是,在经线和/或纬线上(并且以任何组合)可以实施任何形式的修整。例如,不同的线可使用折叠和焊接过程、打褶过程、烧毛过程和激活过程(例如,热激活)以及本文中所讨论的其他修整技术来修整。
图6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编织物品600的包括内部孔602的一部分。物品600被形成有多个经线,诸如经线604和606。物品600还被形成有多个纬线,诸如纬线608和610。孔602被形成为具有梯度周界(例如,外观中的半圆形)。该梯度周界可通过调整纬线所延伸的多个经线而实现。例如,纬线608比纬线610延伸得远,形成孔602的梯度周界。在该示例中,经线继续延伸穿过孔602;然而,可以设想的是,延伸到孔602中的经线可通过本文中所讨论的一种或多种修整技术来移除。在示例性方面中,经线的移除可在随后的纬线与待被修整的经线交织之后的任何点处发生。
图7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编织物品700的包括内部孔702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内部孔702通过牵拉经向线至该孔的一侧而形成,否则该经向线将横贯该孔。牵拉经向线可使用横向移动的综片(heddle)、经线分离器(上文讨论的)和/或纬线张紧过程来实现。纬向线张紧过程可施加横向力,该横向力将一条或多条经向线拉扯或牵引离开要形成的孔。该力可随着纬线正被修整而施加以防止过度材料累积。此外,可以设想的是,纬线可在应用修整过程之后(并且可能在由精梳压紧之前)从侧向边缘牵拉。其他示例性方面被设想。
在图7中示例化了可移动的经线的构思,图7具有多个经线,诸如经线704和706。经线和多个纬线(诸如纬线708和710)交织。纬线708在孔702的左侧部上被修整,并且纬线710在孔702的接近经线704的右侧部上被修整。纬线将经线保持在偏移位置,否则该经线将横贯孔702,这允许具有最小的经线的修整的孔702的形成。在该示例中,经线可能不需要做出修整过程,这可帮助保持经线穿过编织物品700的长度的连续性。
图8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编织物品800的包括内部孔802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孔802被设想为在将一个或更多个经线上使用一系列纱罗扭绞类操作而形成,否则该一个或更多个经线将横贯孔802。例如,经线804和经线806在偏移至孔802的相对侧之前初始地在位置812处被扭绞。经线804和806然后在孔802的远端处的位置814处再次被扭绞。该扭绞的经线保持在与的一个或更多个修整的纬线(诸如纬线808和810)分开的位置中。可以设想的是,在孔802之前或之后可实施任何数量的捻制。
图9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编织物品900的包括内部孔902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内部孔902被形成为具有形成孔902的横向周界的经线的一个或更多个扭绞的对。例如,可以设想的是,纱罗经向扭绞过程被施加到经线904和经线906。尽管扭绞未被图示为沿孔902的周界连续,但是其他方面可与被修整以形成孔902的一个或更多个纬线结合而实施扭绞。此外,可以设想的是,扭绞过程可在编织过程中的任何点处开始,并且在示例性方面中,不需要沿编织物品的长度连续。换句话说,两个或更多个经线的扭绞可在任何纬线处开始并且可在任何纬线处终止。孔的第一侧部被形成有纬线908的终止部,并且孔的第二侧部被形成有纬线910的终止部。
图10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编织物品1000的包括内部孔1002的一部分。孔1002以类似于关于图9讨论的方式形成。然而,不像在图9中描绘的,孔1002被形成有两个或更多个扭绞的经线的分开部,该两个或更多个扭绞的经线然后可以与诸如纬线1008的一个或更多个纬线一起保持在分开的位置中。如关于图7讨论的,可以设想的是,可以实施多个机构以用于将经向线从其对齐位置移动到偏移位置。例如,可以设想的是,经线分离器、横向可移动的综片和/或纬线张紧力可被实施,以将一个或更多个经线移动到偏移位置,这至少部分地产生孔1002。
可以设想的是,孔可具有任何形状的周界。例如,具有在不同的方向中的可变半径的多个弯曲部(例如,不同尺寸的凹向和凸向的曲面)可形成为周界的一部分。此外,孔可使用本文中讨论的技术的任何组合而形成。例如,在示例性方面中,纱罗经向扭绞可用于形成周界的一个部分并且可替代的技术可用于形成周界的另一部分。
图11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编织物品1100的包括两个层1102和1104的一部分。第一层1102可以以大体上平坦的方式延伸,而第二层1104可从第一层1102偏离以形成通路或口袋。例如,可以设想的是,第一经线1108形成第一层1102的一部分。并且第二经线1106被向下牵拉以形成第二层1104的一部分。该两层方式可允许材料(例如,织带、线、纱、别针(clip)和类似物)可穿过的通路。类似地,可以设想的是,纬线可在通路的一个端部处从第一层延伸到第二层以形成口袋状封闭。该口袋状封闭的开口端部可以以本文中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来修整。
如图11中描绘的,纬线1112与形成第一层1102的一个或更多个经线交织。纬线1110与形成第二层1104的一个或更多个经线交织。尽管纬线112可以以常规的方式被编织,但是可以设想的是,纬线1110可在一个或两个端部处被修整以分别形成口袋或通路。
具有可变数量的经向线的物品、反应性编织材料和编织方法
在图1至图9中,编织材料被描绘为每英寸具有大约相同数量的经向线和纬向线。然而,实际上,现在转到图12(其不旨在按比例绘制),单个编织物品1202通常相对于经向线和纬向线具有大体上不同的密度。例如,如所描绘的,编织元件1202可以具有比每英寸的经向线1204大体上更多的每英寸的纬向线1206(或者反之亦然)。在更具体的非限制性示例中,在一个表面上合并高分辨率图形图像的编织元件(如下文详细描述)可以具有近似5000的纬纱支数(pick count)(以每英寸的纬向线测量)和近似288的经纱支数(end count)(以每英寸的经向线测量)(诸如当使用288缎纹宽幅织机时)。每英寸的经向线和纬向线的数量在编织元件1202的不同位置处可以不同。
尽管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了术语“线”,但是可以设想的是,术语“线”可包括任何类型的材料(例如,线、纱、织带、编结件、丝、纤维),其可由任何类型的物质形成,包括纺织品材料、塑料材料、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挤制材料、有机材料、工程材料和类似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且如下文详细描述的,多个层的结合可以允许在不同表面上呈现不同特性的纺织物品。例如,从较粗(例如,较大旦尼尔)的经向线获得的一个层或表面可具有较大的耐磨性和拉伸强度特征,这可以更好地适合于物品的外表面。互补地,包括较细线(即,较小旦尼尔)的层或表面可以允许较好的皮肤接触表面并因此适合于内部的物品表面。此外,较细线还可以更适于形成编织图形表面,因为较高的分辨率可以用较细线来实现。因此,较细线层可以适于图形预期被合并处的位置。这些特征可以导致提供不同的特征的多个层组合(例如,较细线内表面、用于结构的较粗线内层和用于图形合并的较细线外部)。
转到图13,图13图示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与单个或多层编织物品结合使用的示例性织机打纬器1300。织机打纬器1300包括延伸织机打纬器1300的长度的多个筘1302。在筘中的每个之间形成的凹槽在本文中被称为筘齿1304。通常地,经向线将延伸穿过筘齿1304,使得筘1302可以将纬线压紧在编织物品中。在该图示的示例中,筘齿1304的尺寸在横穿打纬器1300的长度上不一致。
常规的打纬器具有基于经向线特征来选择的均匀的筘齿。然而,在本文设想的方面中,两个或更多个经向线可以同时压紧。在图示的示例中,在每个较大的筘齿1306之间有四个较小的筘齿1308,这导致同时压紧的较小旦尼尔的经向线与较大旦尼尔的经向线的4:1的比率。该比率可基于被打纬器同时压紧的不同的经线织轴的线支数来调整。在该示例中,较细经向线可具有四倍于较粗经向线的线支数。筘齿(凹槽的尺寸)的任何比率和任何顺序被设想,以当使用两种或更多种经线材料时有效地压紧纬线。打纬器的其他示例性布置被设想。
本实施方案的方面还涉及使用反应性材料来编织。图14描绘了图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的用于使用反应性材料编织的示例性方法1400的框图。术语“反应性材料(reactive material)”意味着包括各种各样的材料。例如,编织材料可以是水溶性的、可刻蚀的、热反应性的、可模制的、可熔的和类似性质的。此外,编织材料可涂有不同类型的材料以产生芯和关联的鞘。芯和/或鞘可具有不同的反应性和/或美观特性。通过说明性示例,鞘可以是水溶性的,并且芯可以是防水的。可替代地,鞘可以是防水的(同时可能是透水的),并且芯可以是水溶性的。在另一说明性示例中,鞘可以是一种颜色并且芯可以是第二种颜色。用这些反应性材料编织的产品可以被处理以产生某些美观特性和/或某些功能特性。该处理可以在产品正被编织时发生,或可以随着后编织处理步骤发生。
在框1410,用一种材料编织产品。该材料可具有如本文概述的反应性特征。可替代地,该材料可以不具有反应性特征。如将在下文中讨论的,可以设想的是,间歇捻接器可用于在编织物品内的预定的位置处插入特定的反应性材料。
具有带有反应性特征的材料的产品的编织可包括在反应之前具有低的拉伸系数的材料(例如,聚合物涂层的弹性材料,其中聚合物涂层阻止芯的弹性特性被体验)。在材料反应之后,可以体验到在下面的特征。因此,传统的编织技术和装备可以使用,其传统地依赖于较低的弹性,但是得到的编织产品可以通过移除限制性的鞘而(至少在期望的位置上)显示弹性特性。
在框1412,编织产品的选择性部分被处理或激活。在一方面,激活或处理可随着产品正被编织而发生。例如,不同的激活设备,诸如喷水器、加热设备、烧结激光、超声波、化学品和类似物可在产品仍在织机上时被施加到产品的选择性部分。在另一方面中,激活机构可以在编织完成并且已经从织机移除产品之后施加到产品的选择性部分。在一个示例中,产品的选择性部分用例如遮罩来处理。遮罩可防止反应性材料在预定位置中的激活,该预定位置期望保持如所编织的特征。可替代地,遮住的部分可确定反应性材料被激活的位置。
取决于编织材料的特性,产品的选择性部分的激活可产生不同的功能或美观特性。在一个示例中,激活可引起产品的选择性部分溶解或被消除,从而在产品中产生孔或开口区。激活可引起产品的选择性部分稍微熔化并然后重新形成以在产品中产生实心部分。此外,激活可引起产品的选择性部分改变颜色。在另一示例中,激活可引起产品的选择性部分被模制成某些形状。存在并且可以设想许多其他示例。
在框1414,可发生产品的进一步处理。例如,关于具有在框1412的遮罩的产品的选择性部分的处理,遮罩可以是反应性的,并且进一步处理可包括激活遮住的区。可替代地,遮罩可插入并用于使反应性材料的选择性部分免遭激活。在该情况下,产品的未被遮罩覆盖的其余部分可以使用本文讨论的激活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来激活。
图15描绘了用于随着产品正被编织而将三维(3-D)效果引入到产品中的装置。图15包括织机1500、一组经向线1510、纬线插入点1512、第一3-D效果器1514和第二3-D效果器1516。织机1500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编织结构。例如,织机1500可包括提花织机、多臂织机和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织机。
第一3-D效果器1514和第二3-D效果器1516可附接到一个或更多个可调整臂,该一个或更多个可调整臂作用为横穿面的宽度横向地来回移动和/或垂直地来回移动3-D效果器1514和1516,以引入张力中的变化和材料上的过剩。第一3-D效果器1514和第二3-D效果器1516还可附接到支撑梁并且通过例如螺旋传动件或滚动件来移动。此外,第一3-D效果器1514和第二3-D效果器1516当不需要时可被枢转为不挡路的。第一3-D效果器1514和第二3-D效果器1516的接触头部可包括任何形状,诸如圆柱形、椭圆形等等。材料接触表面的形状可以决定在编织产品中得到所产生的3-D外形。尽管仅示出了两个3-D效果器,但是可以设想的是,多个效果器可横穿面的宽度并且在经线方向中的任何位置处被定位。
第一3-D效果器1514作用为刚好在纬线插入点1512处引入纬向线之前在沿面的宽度的选择的位置中增加该组经向线1510上的张力。纬向线随后在纬线插入点1512处被引入。由于另外的纬向线被插入并且纬线被压紧,所以经向线1510上的张力由第二3-D效果器1516保持。通过在纬向线的插入和压紧期间保持该组经向线1510上的增加的张力,由第一3-D效果器和第二3-D效果器产生的变形将被“锁定”就位。
此外,可以设想的是,一个或更多个3-D效果器在纬线插入点1512之后但是在压紧纬线的织机打纬器之前定位在织机上。因此,纬线可以如通常地以大体上线性的方式被插入,但是在编织被压紧并“锁定”就位之前,3-D效果器增加了一个或更多个经线(和插入的纬线)上的张力。该增加的张力可在3-D效果器的位置处产生材料上的过剩,一旦打纬器压紧经线,则该增加的张力被保持。该过程可向其他平面类型的编织物品引入变形。可以设想的是,一个或更多个3-D效果器的横向位置和垂直位置可在编织过程中动态地改变,这可导致自然三维外形被引入到编织物品中。
尽管3-D效果器被描绘为在通常向下定向中压下,但是可以设想的是,3-D效果器可在任何位置处的任何方向上并且以任何组合方式来施加压力。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可以实施任何数量和任何位置的3-D效果器。
间歇编织捻接器和动态张紧器
图16图示了系统1600,其包括间歇编织捻接器1614、动态张紧器1620、供应部件1618、织机1622和逻辑单元1624。然而,可以设想的是,另外的部件可结合(或独立于)本文的示例性方面中描绘的那些部件来实施。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关于图16所描绘、讨论或隐含的那些部件的任何数量也可实施于示例性方面中。
间歇捻接器1614可通过一个或更多个输入端口来接收两种或更多种材料,诸如材料A 1610和材料B 1612。如本文所使用的,由间歇捻接器1614接收的材料可包括例如纱、线、织带、线缕、编结件和类似物。此外,可以设想的是,该材料可至少部分地由有机物质(例如,棉、橡胶)、基于聚合物的物质(例如,尼龙、聚酯、合成橡胶)、基于金属的物质(例如,铜、银、金、铝)以及其他工程材料(例如,芳族聚酰胺合成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形成。该材料还被设想为具有变化的物理特征(如将在下文讨论的)。例如,材料可具有不同的直径、弹性、耐磨性、化学反应特点、张力模量、抗拉强度、吸湿性和类似特性。
材料A 1610和材料B 1612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材料。例如,材料1610和1612可以在直径、密度、颜色、功能特性、美观特性、制造模式(挤压、纺制、模制等)、施加到材料1610和1612的处理等等上不同。功能特性可包括弹性、硬度、水溶性、热反应性、化学反应性和类似特性。施加到材料1610和1612的处理可包括防水、涂蜡和/或施加涂层,涂层向材料1610和1612赋予磨砂(matte)、光泽、反光或光整。处理还可包括可与水、热、化学品和类似物起反应的反应性涂层。另外,可以设想的是,多物质材料被使用。多物质材料可以是具有外鞘的材料,该外鞘具有不同于内芯的物质。在该示例中,外鞘可向多物质材料赋予不同于内芯的特征的某些特征。例如,内芯可具有高的弹性并且外芯可以是防止多物质材料的拉伸的反应性涂层。因此,如下文将讨论的,可以设想的是,外芯的部分可以被选择性地移除(例如,通过化学手段或光而被反应性地移除,例如)以允许内芯的性质呈现在其中外芯已被移除的位置的那些部分中。多物质材料的可替代的布置被设想(例如,反应性芯、与非反应性纤维交织的反应性纤维)。
回到图16,在示例性方面中,间歇捻接器1614可通过第一输入端口(未示出)接收材料A 1610并且通过第二输入端口(未示出)接收材料B112。可替代地,材料A 110和材料B1612可通过单一输入端口来接收。尽管在图16中仅描绘了两种材料,但是可以设想的是,间歇捻接器1614可接收任何数量的材料。在示例性方面中,可以设想的是,材料由卷状结构保持以用于供应到间歇捻接器1614中以便有效接收。
间歇捻接器1614接收材料A 1610和材料B 1612。在由间歇捻接器1614接收之后,材料可穿过测量部件(未示出)被供应,该测量部件测量材料1610和1612的预定的距离。测量部件可包括肘节轮(toggle wheel)、计时系统、卡尺系统、和/或视觉或光学系统以测量材料的预定的距离/长度,该计时系统测量材料1610和1612被接收的速率。在对于材料A1610和/或材料B 1612已测量预定的距离之后,间歇捻接器1614可被编程以在预定的距离处终止材料A 1610和/或材料B 1612。
间歇捻接器1614可以使用诸如刀的机械装置以终止(例如,剪裁)材料1610和/或1612。此外(或以可替代方式),间歇捻接器1614可以使用激光、空气、超声、水、热、化学品和类似物以在预定的长度处终止材料1610和/或1612。因此,可以设想的是,间歇捻接器1614作用为在延展的材料的中间点处终止材料的连续延展。例如,材料可被保持在卷上,该卷具有准备穿过间歇捻接器1614而被供应的几百英尺的连续材料。在该示例中,间歇捻接器1614可以在沿几百英尺的连续材料的长度的任何点处(任何次数)终止材料。因此,材料的任何期望的长度可用在由间歇捻接器1614产生的所得到的组合材料的任何部分处。
间歇捻接器1614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机构来机械地操作,该一个或更多个机构由逻辑单元1624控制。例如,可以设想的是,间歇捻接器1614可以使用电机械机构(例如,致动器、气动件、液压件、马达)和/或类似物来终止材料,而没有来自人操作者的干预。通过由逻辑单元1624来控制间歇捻接器1614的终止部分,自动系统可被实现,其一旦开始,可能不需要由人来干预,以制造具有策略地定位在共同的纬道(weft pass)(或经线)中的各种材料的物品。
一旦终止,则材料1610和1612可由间歇捻接器1614连结在一起以产生组合材料1616。可以采用将材料1610和1612连结在一起的常规方法,诸如擦散材料1610和1612的端部并且连结被擦散的端部。例如,待被连结的材料可包括多条纤维,该多条纤维当在各自相应的端部处分开(例如,散开)时可以然后被相互啮合在一起以形成在第一材料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材料的第一端部之间的有效的结合。另外,为连结材料1610和1612可使用其他方法,诸如超声波熔合、激光、焊接、粘合、加热、包装、联结、折叠和/或扭绞。因此,可以设想的是,间歇捻接器1614可在沿第一材料的长度的位置处终止第一材料以相对于终止的位置形成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该示例中,第一端部邻近间歇捻接器1614的输出区域并且第二端部邻近间歇捻接器1614的输入区域。在该示例中,第一端部可以与第二材料的前一个第二端部(例如,也邻近间歇捻接器1614的输入部分)连结。此外,第一材料的第二端部然后可以和第二材料的新产生的第一端部(例如,邻近间歇捻接器1614的输出部分)连结。如将在下文讨论的,可以设想的是,可以以任何顺序连结任何数量的材料。
间歇捻接器1614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保持器。保持器可以在终止过程中和/或连结过程中将材料1610和/或1612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保持在期望的位置。例如,可以设想的是,压缩机构可在终止第一材料时保持第一材料。此外,可以设想的是,保持器可在被与第二材料的第二端部熔合时保持组合材料(例如,第一材料的第一端部),即使是暂时地保持。然而,还可以设想的是,终止和/或连结过程可在运行中(on the fly)做出(例如,随着材料连续穿过间歇捻接器1614)。
间歇捻接器1614还可以包括在输出部分处的排出部件(未示出)。一旦材料1610和1612已被组合以产生组合材料1616,则排出部件从间歇捻接器1614排出组合材料1616。排出部件可以使用滚筒、传送器、滑轮和其他机构来机械地排出组合材料1616。排出部件可以还/可替代地使用例如空气和/或水以从间歇捻接器1614排出组合材料1616。此外,可以设想的是,组合材料可以通过重力和/或由添加的材料部分施加的推动力而从间歇捻接器1614排出。
如可从图16看到的,组合材料1616可以包括由材料A 1610和材料B1612构成的可变长度段。例如,组合材料1616可以包括由材料A 1610构成的可变长度段1616A、由材料B1612构成的可变长度段1616B、以及再次由材料A 1610构成的可变长度段1616C。可设想其他布置,诸如B-A-B布置、A-B-A-B布置、B-A-B-A布置等等。当多于两种材料被使用时,组合段1616的构成可相应地被调整。借助于说明性示例,如果使用材料A、B和C,则一种可能的构成可以包括A-C-B-A。如可看到的,基于所使用的材料的数量、材料的可能的布置和所使用的材料的每个部分的长度,存在几乎无限多个可能性。
可以设想的是,间歇捻接器1614可以与例如织机的任何机构结合使用。此外,可以设想的是,间歇捻接器1614可独立于其他机构使用。间歇捻接器1614还可在制造过程的任何部分(例如,形成经线,穿过纬线)期间被实施。
在示例性方面中,一旦从间歇捻接器1614排出,则组合材料1616经由例如输入端口由供应部件1618接收。供应部件1618可被动地接收来自排出部件的组合材料1616。供应部件1618还可以从间歇捻接器1614主动地取回组合材料1616。例如,供应部件1618可以产生将组合材料1616拖拽到供应部件1618中的真空。
供应部件1618还被配置成随后将组合材料1616供应到织机1622中。组合材料1616可作为纬线被供应到织机1622中。然而,如先前讨论的,组合材料可以与形成经线束结合使用。如果组合材料1616作为纬线供应,则供应部件1618可以包括梭子、一个或更多个剑杆(rapier)、空气喷射器、水喷射器和类似物。
供应部件1618可以与动态张紧器1620关联。动态张紧器1620配置成随着组合材料1616由供应部件1618供应到织机1622中而向组合材料1616施加可变的量的张力。所施加的张力的量可取决于当组合材料1616正穿过动态张紧器1620时组合材料1616的性质。例如,与施加到组合材料1616的较少弹性的段的张力的量相比,更小程度的张力可被施加到组合材料1616的更大弹性的段。取决于组合材料1616的特性而施加可变的量的张力帮助确保组合材料1616被平稳地供应到织机1622中。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动态张紧器1620至少部分地基于已经穿过动态张紧器1620的组合材料1616的特征来动态地调整张力,以用于特定的纬道。例如,如果材料的非弹性部分最初穿过动态张紧器1620,则与当弹性部分或甚至随后的非弹性部分在共同的纬道上穿过动态张紧器1620时相比,可施加较大量的张力。
动态张紧器1620可以通过例如调整供应部件1618的输入端口的直径来施加张力。在其中供应部件1618是空气喷射器的情况下,张力可以通过改变用于将组合材料1616推进到织机1622中的空气的量而被调整。同样地,如果供应部件1618是水喷射器,则张力可通过改变用于将组合材料推进到织机1622中的水的力而被调整。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动态张紧器1620可由一个或更多个压缩表面形成,该一个或更多个压缩表面将变化水平的压缩力施加在组合材料上(例如,在滑轮状定向中旋转(或不旋转)的配合的盘,其具有可以是分开的或靠近的渐进配合的表面以将期望水平的压缩力施加到穿过渐进配合的表面的多个材料)。
动态张紧器1620可以使用基于卡尺的系统以决定张力何时应被调整和多少张力应被调整。例如,卡尺系统可检测组合材料1616的较厚的段并增加施加到组合材料1616的张力。动态张紧器1620还可使用视觉/光学系统以可视地检测从组合材料1616的一个段到组合材料1616的相邻的段的转变。视觉/光学系统还可检测段的特性,其决定多少张力应被施加;然后张力可相应地被调整。例如,视觉/光学系统可配置成检测从组合材料1616的一个段到下一个段的颜色或纹理改变。基于该改变,动态张紧器1620可以调整组合材料1616上的张力。动态张紧器1620还可使用计时系统以决定张力应该何时被调整。例如,组合材料1616可以以恒定的速率从间歇捻接器1614排出。动态张紧器1620可取决于排出的速率来调整张力。动态张紧器1620还可从例如逻辑单元1624接收输入并基于接收到的输入来调整张力。因此,可以设想的是,一个或更多个机构可以独立地或一齐地实施来调整动态张紧器1620,以在一个或更多个期望的位置处向所得到的产品赋予一种或多种期望的特征。
在一个方面中,动态张紧器1620可以被应用为质量控制测量件。例如,动态张紧器1620可将额外的量的张力施加到组合材料1616以在组合材料1616已作为纬线穿过梭口被供应之后调整组合材料1616。这可用于校正纬线关于正被编织的图案的对齐的微小的偏差。例如,如果组合材料具有设想被放置在特定的位置处(例如,在侧向地沿经线的特定的位置处)的特定的部分,则动态张紧器1620可赋予提高水平的张力以允许组合材料略微地延伸其横穿经线的一部分的长度。类似地,可以设想的是,动态张紧器1620可赋予降低水平的张力以允许组合材料略微地减少影响作为横穿特定的经线的部分的位置的长度。用于调整组合材料的位置的另外的机构被设想,其可不影响组合材料的拉伸(例如,合并在纬道的任一(或两个)端部处的多余部分以允许通过供应部件1618来侧向对齐)。
尽管动态张紧器1620在图16中被示出为整体地附接到供应部件1618,但是其他布置被设想。例如,动态张紧器1620可与供应部件1618物理上分开。动态张紧器1620可定位在间歇捻接器1614和供应部件1618之间。可替代地,动态张紧器1620可定位在供应部件1618和织机1622之间。此外,如先前讨论的,可以设想的是,在示例性方面中,一个或更多个部件可整体地或部分地被省略。
如提到的,供应部件1618将组合材料1616供应到织机1622中,作为经线或纬线。织机1622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编织结构。例如,织机1622可包括单织轴或多织轴织机、提花织机、多臂织机和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织机。
逻辑单元1624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连接可编程地联接到间歇捻接器1614、供应部件1618、动态张紧器1620和/或织机1622。逻辑单元1624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执行本文提供的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包含于其上以用于执行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媒介可与逻辑单元1624一起实施以完成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逻辑单元1624可基于例如图案程序来指示这些不同的部件以产生与该图案一致的编织产品。
图21描绘了示例性图案程序2100,其可被捕获(例如,通过照相机)并由逻辑单元1624处理以计算在每个纬线(和/或经线)水平处需要材料A 1610和/或材料B 1612的多少段长度。图案程序2100包括一系列线,该一系列线对应于具有重叠在这些线上的图案的纬线。图案程序2100的各种段的长度可由逻辑单元1624决定,并且随后通信到例如间歇捻接器1614。例如,逻辑单元1624可决定段2110(对应于材料A 1610)、段2112(对应于材料B1612)和段2114(对应于材料A 1610)的长度/距离。这些段2110、2112和2114的不同的长度/距离可由逻辑单元1624通信到间歇捻接器1614;间歇捻接器1614然后基于这些输入来终止和组合材料。
此外,逻辑单元1624还可以可编程地联接到与这些部件关联的各种视觉/光学系统、计时系统、肘节轮系统和基于卡尺的系统。在一个方面,逻辑单元1624可以接收来自各种视觉/光学系统、计时系统、肘节轮系统和基于卡尺的系统的输入,并且基于这些输入和编程的图案/结构,指示间歇捻接器1614在预定的位置处终止材料A 1610或材料B 1612。此外,逻辑单元1624可基于接收到的输入来指示动态张紧器1620将预定的量的张力施加到组合材料1616。
如本文提供的,可以设想的是,逻辑单元1624可包括计算设备。因此,逻辑单元1624可维护可用于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例如,间歇捻接器、织机、动态张紧器、提花织机、测量部件、质量控制部件)的一组或多组指令以制造物品。该指令可包括能够协调材料的自动终止并捻接的逻辑,使得当该材料穿过梭口插入时,可相对于经线束被定位在界定的位置。此外,该逻辑可确保多个材料元件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随着被合并到物品中而适当地对齐和定位。
逻辑单元1624可存储指令或可接收指令。例如,可以设想的是,逻辑单元1624可经由网络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计算设备,该一个或更多个计算设备维护参数以完成特定的物品。当接收到制造特定的物品的指示时,适当的指令(或其部分)被通信到逻辑单元1624,用于控制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以实现物品的制造。因此,可以设想的是,逻辑单元1624可负责用于确保通常不同的部件可以一致地操作以通过这些部件中的每个部件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协调来自动地生产物品。
现在转到图17,图示了本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图17描绘了系统1700,其包括材料源1710、材料1712、材料1714、整体地连接到供应部件1718的间歇捻接器1716、和接收部件1720。供应部件1718和接收部件1720可包括第一剑杆和第二剑杆。常规的编织技术采用剑杆以横穿梭口供应纬线。供应纬线的第一剑杆与第二剑杆在横穿编织物的宽度的点处相遇。第二剑杆接受该纬线并横穿编织物的宽度(例如,经线束的长度)完成该纬线的行程。
供应部件1718可动态地被编程(例如,通过逻辑单元)以在沿编织物的宽度的不同的距离处而不是在编织物的中间点处将纬线递送到接收部件1720。此外,间歇捻接器1716可被编程以终止材料1712和/或材料1714并在供应部件1718遇到接收部件1720和传送组合材料之前产生组合材料。
图18描绘了可由系统1600生产的示例性编织产品1800的特写视图。编织产品1800包括一系列经向线1810。尽管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了术语“线”,但是可以设想的是,术语“线”可包括先前讨论的任何类型的材料,包括纺织品材料、塑料材料、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和类似材料。编织产品1800还包括一系列纬向线1812。在该示例中,纬向线1812的一部分包括例如由间歇捻接器(例如图16中的间歇捻接器1614)产生的组合材料纬向线。线1814提供由一种材料构成的纬向线的示例,而线1816图示了由多于一种材料构成的纬向线。
纬向线1812被编织以产生区1818。区1818可具有与编织产品1800的其余部分相比不同的功能特性。例如,区1818可具有与编织产品1800的其余部分相比更大的拉伸量。在另一示例中,区1818可由热反应性和/或化学反应性材料(例如,水溶性材料)构成。这些材料可以用适合的介质(热、水和/或化学品)处理以消除区1818或进一步改变区1818的功能特性。
另外,区1818可具有与编织产品1800的其余部分相比不同的美观特性。例如,区1818可以是不同于编织产品1800的其余部分的颜色,或由具有磨砂或光整的纬向线构成。区1818可包括标志、图形元素、几何形状的图案或自然形状的图案。此外,区1818可由具有与编织产品1800的其余部分相比不同的直径的纬向线编织。这可有助于向区1818赋予三维外观。
图20描绘了可由系统1600生产的产品2000的另一示例性部分。图20的重点在构成纬向线2010的组合材料上。由于此,经向线未被描绘。构成纬向线2010的组合材料包括第一材料(材料A)的第一段2012、第二材料(材料B)的第二段2014、以及第一材料(材料A)的第三段2016。第二段2014中的第二材料可包括卷曲的纱。卷曲的纱的示例包括聚酯填充物,该聚酯填充物用于夹克中的隔离物或作为枕状物中的填塞物。该类型的纱通常是抗拉伸的,这给予其松软性和体积。然而,卷曲的纱通常随着热被施加而拉伸;热引起卷曲的纱失去其卷曲。利用卷曲的纱的这些特性,热可以选择性地施加到产品2000的包含卷曲的纱的部分(即,区2018)。热的施加可引起区2018变长或拉伸,这为产品2000添加了三维性。在一个示例中该类型的过程是有用的,该示例是在鞋面的鞋跟部分的产生方面。
图19描绘了可由系统1700生产的编织产品1900的示例性部分。编织产品包括一组经向线1910和一组纬向线1912。就像上面,术语“线”意味着囊括任何数量的材料。纬向线1912的一部分包括由间歇捻接器(例如图17中的间歇捻接器1716)产生的组合材料的纬向线。纬向线1914是组合材料的纬向线的示例。另外,纬向线1912的一部分包括由一种类型的材料构成的纬向线(例如,纬向线1916)。
如以上描述的,系统1700包括可动态地调整以沿编织物的宽度递送纬向线不同距离的供应部件(这该案例中,第一剑杆)。对应的接收部件(第二剑杆)也可动态地调整以在交接的点处从供应部件接收纬向线。间歇捻接器可在接收部件从供应部件接收纬向线之前产生组合材料的纬线。结果是产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或美观特性的各种几何或自然形状的图案的能力。例如,编织产品1900的区1918由具有不同于构成区1920的纬向线的特性的纬向线构成。就像以上关于图18和图20,区1918和1920中的纬向线可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和/或不同的美观特性。
如所描绘的,可以设想的是,组合材料的任何组合可被实施在任何位置处以形成具有自然形状的特征部分的产品,该自然形状的特征部分通过选择性地改变纬线的基础材料而被赋予。例如,特征部分可在特定的位置处具有变化的美观的和/或功能性的特征。用于间歇性地在纬道中选择性地赋予期望的特征(与具有沿全部纬道的均一的特征相反)的能力提供了编织过程的增加的控制。
图22描绘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方面图示了利用间歇捻接器的示例性方法2200的框图。在框2202,第一材料被接收在间歇捻接器处。如先前讨论的,材料可以是任何材料,例如纱、线、织带和类似物。材料的接收可包括材料的一部分进入间歇捻接器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在框2204,第二材料被接收在间歇捻接器处。如先前讨论的,任何数量的材料可被接收在间歇捻接器处/由间歇捻接器使用。
在框2206,测量第一材料的长度。长度可被测量以导致在所得到的组合材料内在特定位置处第一材料的特定的长度。可以使用机械机构、计时机构、光学机构和用于测量材料的长度的其他技术来实现该测量。在框2208,做出决定以终止第一材料。可以使用控制间歇捻接器的终止件的逻辑单元来实现该决定。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材料的测量的长度和在所得到的组合材料中使用的期望的长度来做出决定。此外,逻辑单元可依赖于编程的图案,该编程的图案协调间歇捻接器和可结合间歇捻接器来使用的一个或更多个制造机器(例如,织机、编织机器、编结器)。一旦在框2208做出终止的决定,则在框2210,第一材料被终止。终止可受机械剪裁、化学过程、加热过程、超声过程和/或类似过程影响。
在框2212,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被连结。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连结可依赖于在这些材料中的每种材料的元件(例如,纤维)之中的机械连接。另外,可以设想的是,其他结合技术(例如,焊接、粘合剂)可用于连结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一旦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被连结,则所得到的组合材料可以在框2214被合并到产品中。例如,所得到的产品可使用多个机器和技术来形成,例如用于编织物品的织机、用于针织物品的针织机器、用于编结物品的编结机器和类似机器。
如先前讨论的,提花式机器可被实施以在合适的时间提升和下降合适的经线,以形成第一层和第二层。其他技术被设想,以用于形成多层编织物品。
多层编织元件
图23图示了多层编织元件2302的一个实施方案。术语“编织元件”是为了方便而使用的,然而可以设想的是,可以使用多层非编织纺织品。参考图23,编织元件2302可以具有带有前表面2310和面对前表面的背表面2312的结构。前表面2310可以包括编织图形图像2311,其包括团队或公司徽标、图片、装饰性设计、一个或更多个纯色或多色区域、并入到切口中的纯色或多色区域、并入了切口的纯色或多色区域或类似图形图像。背表面2312可以具有不同于前表面2310的特征的特征,并且尤其可以具有适于直接接触基底元件和/或结合到基底元件的大致平滑、均匀的结构。
如通过图24A中的编织元件2402所示出的,编织元件2302可以具有管状结构(例如,多层或多面结构),通过将一些经向线定位(例如,“降落”)到织物的一个侧部以形成第二层而形成该管状结构。图24A描绘了穿过图23的线A-A的编织元件2302的放大的横截面部分。为了简单起见,编织元件2402被描述为具有两个层的多层编织元件,然而可以设想的是,编织元件2402可以具有三层或更多层。图24A被放大以清楚地示出这些层,但是这些层可以是整体的和/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不容易区分出单独的层。
转到图24A,编织元件2402具有多个经向线或一组经向线,该经向线被描绘为在与编织物的经线方向相对应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经向线2414。第一经向线2414可以是大体上平行的。第一经向线2414可以在所描绘的横截面A-A(图23的横截面A-A)处与第一面或层2418相关联。可以设想的是,在一些位置(例如,其他横截面)中,第一经向线241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集成或交织到另一层中。类似地,多个经向线或一组第二经向线2416可以降落到织物的背侧部以形成所描绘的第二面或层2420。第一层2418被描绘为具有前表面2410,并且第二层2420被描绘为具有背表面2412(如图24B中所示)。
第一纬向线2422可以大致沿与编织物的纬线方向相对应的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方向大体上垂直于第一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对应于经线方向)。第一纬向线2422被描绘为具有第一部分2424,该第一部分2424被定位在第一经向线2414中的至少一个的前方(并且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定位在三个连续的第一经向线2414的前方)。因此,第一纬向线2422的第一部分2424在前表面2410上可以是可见的,以有助于编织图形图像(例如,图23的图形图像23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纬向线2420可以具有特定颜色或其他视觉特性,并且可以选择性地放置为在前表面2410上可见的,其中相关联的颜色或视觉特性由图形图像调用。第一纬向线2422的第一部分2424可以在任意数量的第一经向线2414(例如,两个、五个、十个、二十个或者甚至五十个或更多个连续的第一经向线2414,这取决于图形图像所要求的内容、修整的类型、期望的耐久性、期望的表面特性及类似物)的前方连续延伸。
多个纬向线可以在单个纬线插入步骤中一起插入,使得这些多个纬向线沿着纬线中的相同路径或者形成相同的纬纱(pick)。这个特征可以增加图形图像的选定区域处的颜色覆盖,并且可以提供纹理和/或三维效果,其中多个纬向线一起放置在前表面2410上。这个特征可以通过使用任何合适的多通道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双通道或三通道技术,其中在相同的纬线插入步骤中将多于一个纬向线插入梭道(即,在编织过程中经向线之间的暂时分离)。此外,多个纬向线可以在其插入梭道之前交织或包裹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优化与图形图像相关联的纬向线的旦尼尔,用于提供清晰、精细分辨率的图形细节。为了在图形区域中实现高分辨率,纬线中可以使用相对细的线。较粗的纬向线可以被包括在分辨率较低或纯色的区域中。在一个示例中,与图形图像相关联的纬向线的旦尼尔可以是近似50旦尼尔,其中一些线在相对低分辨率或纯色的区域中是75旦尼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甚至更小的旦尼尔(例如,30旦尼尔或更小)。当前实施方案不限于用于经向线或纬向线的任何特定旦尼尔,并且多个旦尼尔可用在单个编织元件中。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可能期望获得相对高的线密度,从而获得大量的图像像素。例如,当使用织机时,可以通过利用织机上可用的经向经纱的全部容量来最大化经纱支数(以织物的每英寸的经向经纱测量)。然后可以通过使用可能的最高纬纱支数来最大化纬纱支数(以织物的每英寸的纬向线测量),而不会由于编织设备的限制而导致显著的制造复杂性。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288缎纹宽幅织机或允许相对高线密度的另一合适的编织设备。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并且如上所述),多层编织元件的经纱支数近似是每英寸288个经向线,而纬纱支数近似是每英寸5000个纬向线。可以设想的是,经向线和纬向线的密度可以在单个编织元件内的不同位置处变化和/或可以在多层编织元件的层之间变化。
当编织图形图像时,图形形成线(例如,暴露于编织元件的前表面以形成图形图像的纬向线)通常具有位于经向线后方的浮动部分,以便浮动部分在某些区域中从视图被隐藏。因此,第一纬向线2422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经向线241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后方的浮动部分(例如,第二部分2426)。如所示出的,第一纬向线2422的第二部分2426在第一经向线2414和第二经向线2416之间延伸,使得查看前表面2410的观察者将不容易看到第二部分2426。当图形图像不需要与该线相关联的视觉效果时,第一纬向线2422的第二部分2426可以选择性地放置在第一经向线2414和第二经向线2412之间。第一纬向线2422可以在第一经向线2414和第二经向线2416之间延伸任何距离。可以设想的是,第一纬向线2422的第二部分2640可以在第一经向线2414和第二经向线2416之间连续延伸一段长度,该长度延伸跨过三个连续第一经向线2414,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连续延伸更长的长度(例如,跨过十个、二十个、五十个或者甚至一百个或更多个连续的第一经向线2414的长度,如由编织元件的图形图像和其他期望特性所要求的)。
第一纬向线2422还可以具有定位在第二经向线2416中的至少一个后方的第三部分2428。这可以提供第一层2418和第二层2420之间的结合效果。换句话说,第一纬向线2422的第三部分2428可以充当联结类结构(描绘为联结结构2450),以保持层2418和层2420之间的对齐和整体关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包括单独的纬向线,该单独的纬向线主要用作通过在第一经向线2414和第二经向线2416之间交替将层2418和层2420结合在一起的目的。
如图24B中所示,第二纬向线2430可以主要与第二层2420相关联,尽管它也可以在选定或大体上随机的位置与第一经向线2414交织,以提供层2418和层2420之间的结合效果。第二纬向线2430被描绘为位于与第一纬向线2422相同的横截面内(即,垂直于编织元件2402的前表面和背表面的相同平面)。尽管可以设想的是,第二纬向线2430和第一纬向线24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相同的横截面中,但是它们可以可替代地位于编织元件2402的不同横截面中。沿着纬线中不同路径的第一纬向线2422和第二纬向线2430可以在单独的纬线插入步骤中插入到编织物中。第二纬向线2430可以为编织元件2402提供功能特性,并且可以或者可以并不有助于前表面2410上的图形图像的视觉性质。如此,并且特别是当第二纬向线2430的主要目的是功能性的时,其特性可以大体上不同于第一纬向线2422的特性。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纬向线2430可以具有期望的机械性质,诸如一定的拉伸性、强度、导电性或导热性、磁性、渗透性、熔点、密度、卷曲度等。第一线2422和第二线2430也可以具有变化的视觉性质(例如,颜色、纹理、亮度等)、接触性质(纹理、柔软度等)和/或尺寸性质(旦尼尔等),其有助于编织元件2402的功能和/或结构特性。
为了说明,可以设想的是,第二纬向线2430可具有比第一纬向线2422的旦尼尔更大的旦尼尔,以向编织元件2402提供合适的强度、刚度及类似性质,而第一纬向线2422提供精细分辨率的图形图像。在经线或纬线中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线,以实现各种功能性质和/或视觉效果。可以使用的线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聚酯线(半消光、全消光、三叶形等),人造丝线、尼龙线、杂色线、间隔染色线、金属线(例如,如Lurex制造的)、单丝线、反射线和烧花线(即,dévore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更多个线可以由金属(例如,金、银、铜等)制成或包括金属(例如,金、银、铜等)并且可以被配置成导电和/或导热。
此外,可以设想的是,编织元件2402的经线或纬线中的一些或全部线可以具有响应于刺激而改变的性质(例如温度、湿度、汗水、电流、磁场、光等)。在一个示例中,并且如下文详细描述的,第二纬向线2430可以由响应于热的热反应性材料制成。热反应性材料可以是例如当经受一定温度时从固态转变成软化的状态或液态的热聚合物或热塑性聚合物。具体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聚酯、聚酰胺、聚烯烃和尼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纬向线2430可以具有热反应性材料的涂层和不是由热反应性材料形成的芯。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使用随着水的存在而在尺寸上改变的一个或更多个线。例如,线中的丝材或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吸湿性聚酯材料(诸如由日本的Tejin FibersLimited制造的各种吸湿性聚酯材料)形成。在一些构型中,线可整体地由吸湿性材料形成。在其它构型中,线可由吸湿性材料和非吸湿性材料两者的组合形成。例如,线可由50%的吸湿性聚酯材料和50%的非吸湿性聚酯材料形成。作为更具体的示例,线可以是具有75旦尼尔、24丝材结构的50%的半消光阳离子聚酯和50%的尼龙并排的共轭线。也可使用其他相对非吸湿性聚合物纤维或丝材,诸如人造丝、尼龙和聚丙烯。
被描绘为背衬部分2432的第二纬向线2430的大部分可以被定位或降落在第二经向线2412后方。有利地,这可以提供对编织元件2402的背表面2412的表面特性的控制。实际上,许多具有不同性质的纬向线可以降落在第二经向线2416后方,以针对各种各样的功能优化背表面2412的特性。
包括两层2418和2420的管状结构可以具有多个联结结构2450。可以在在整个编织元件2402上的任意或选定位置处放置联结结构,以提供层之间的均匀结合。可以设想的是,联结结构可以仅沿编织元件的周界定位(允许口袋状体积在层之间形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且返回参考图23,编织元件2302可以具有选定的区域,其中这些层或者没有被固定或者相对松散地固定,从而形成腔或口袋2352。口袋2352可以填充有填充材料,诸如泡沫、羽绒、空气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或物体。这可以在编织元件2302的前表面2310上提供三维视觉效果,和/或可以提供功能特性(例如缓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口袋2352可以被配置成容纳电子设备的至少一部分,诸如温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或类似电子设备。在口袋2352内具有电子设备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编织元件2302的实施方案中,编织元件2302的一个或更多个导电线可以提供到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和/或可以用于在电子设备和其他部件之间传送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层(例如,由图24A至图24C最佳描绘的前面的层或背面的层)可在口袋2352的边界处被切除,仅留下单层。这可以例如增加透气性和减少编织元件2302的重量,可以在前表面2310或背表面2312上提供期望的视觉或功能特性,和/或可以形成开口以允许用户插入和移除物体。
当形成口袋2352时,所描绘的孔2353可选择性地从围绕口袋2530的一个或更多个层切除。可替代地,在编织过程中,通过使用上述技术,孔2353可以一体地形成在编织元件2302的层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孔2353可以形成在编织元件2302的前表面2310和背表面2312两者上。在相对表面上的这些孔2353可以偏移,使得不存在穿过完整的编织元件2302的直接通道或路径。由于它们的视觉性质(例如,当孔位于前表面2310上时,观察者可以看到层之间的对比度)和/或它们的功能性质(例如,它们可以用作孔眼以向织物增加透气性),故可以包括孔2353。孔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在具有多于两层的编织元件中,可以设想的是,一个或更多个孔可以位于层中的任何一个、层的子集或所有层上。
编织元件可以具有由反应性材料形成的至少一个线,诸如水溶性材料、可蚀刻材料、热反应性材料、可模制材料或响应于温度、湿度、汗水、电流、光或其他刺激而变化的任何材料。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24B,编织元件2402可以具有可熔或不可熔的线。不可熔的线可以大体上由热固性聚酯材料形成,而可熔线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诸如热塑性聚酯的热反应性材料形成。任选地,热反应性线可以具有包括热聚合物或其他可熔涂层和不可熔芯的护套。热反应性线可以通过施加热量被激活(例如,至少部分熔化),并且然后被允许冷却以形成膜。当热反应性线被熔合成不可熔纱线时,该工艺可以具有使编织部件2402的结构变硬或刚性化的效果。此外,使用热反应性线可以具有将线(热反应性线和非热反应性线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或锁定在编织元件2402内的效果。在编织元件2402的部分中使用热反应性线的另一特征涉及如果编织元件2402的一部分变得损坏或断裂时限制散开。热反应性线也可以选择性地放置在将要被切除的部分(例如,孔)附近,以通过对由切割装置所提供的热量进行反应而在切割处提供密封。此外,热反应性线可用于将编织元件2402熔合或结合到其他结构,诸如纺织基底元件。任选地,可以提供具有不同熔化温度的热反应性线。使用具有不同熔化温度的热反应性线在热反应性线用于多种功能的情况下可以是有利的。例如,具有相对高熔点的热反应性线可用于将编织元件2402结合到基底元件。具有较低熔点的不同热反应性线可以随后被激活(并且在结合之后可能被重新激活),以在单独的后处理步骤中将纹理特性添加到前表面2410上。在这个示例中,纹理特性可以在低于用于结合的热反应性线的熔点的温度下形成,并且因此纹理特性可以形成,而不损害编织元件2402和基底元件之间的结合。
图24B的第二纬向线2430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具有低于编织元件2402内的其他线的熔点的热反应性材料形成。热反应性材料可以在编织过程之后的任何时间通过施加热量而被激活。施加热量可导致第二纬向线2430熔化和/或熔合到编织元件2402中的第二经向线2416和/或其他线,以增强或锁定编织结构。可替代地或另外地,热反应性材料可用于将编织元件2402熔合或结合到另一物体,包括如下所述的基底元件。还可以设想的是,为了它们的视觉效果,某些反应性线可以被包括。例如,某些线可以被激活以在编织元件2402的前表面2410上实现特定的视觉效果(例如,纬向线可以被部分或大体上熔化和冷却以在期望的区域中表现为光洁的饰面)。
在一个应用中,形成背表面2412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纬向线2430的背衬部分2432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诸如热反应性材料的反应性材料形成。背衬部分2432可以暴露在编织元件2402的背表面2412上,使得背表面2412在加热时能够熔合或结合到另一物体。可以设想的是,暴露的背衬部分2432将形成第二纬向线2430的相当大的百分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纬向线2430的背衬部分2432可形成延伸穿过编织元件2402的第二纬向线2430的长度(即,纬线方向上的宽度)的从约5%至约99%,且通常大于50%的任何位置。在更具体的例子中,背衬部分2432可以形成延伸穿过编织元件2402的第二纬向线2430的长度的大约80%。该百分比连同线的旦尼尔和编织元件2402中的位置一起可以被选择以优化背表面2412的特性,并且可以在编织元件22402的不同位置处的不同纬向线之间变化。
参考图24C,编织元件2402可以具有比与第二层2420相关联的第二经向线2416大体上更多的与第一层2418相关联的第一经向线2414。如所示出的,存在的第一经向线2414多达存在的第二经向线2416的大约两倍。当期望通过提供大量用于成像的纬向线(诸如第一纬向线2422)的潜在位置而在前表面2410上提供高质量图像时,这可能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经向线的总数的从约5%至约95%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与编织元件2402中特定位置处的层中的一个相关联。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经向线的近似30%可以在任何给定位置处降落到编织元件2402的背面,从而与第二层2420相关联,而近似70%与第一层2418相关联。
降落到织物的背面的经向线的数量可以在编织元件内的不同位置处变化。例如,编织元件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具有高分辨率图像的区域和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其他区域。这里,在期望高分辨率的区域中,降落到背面的经向线的百分比可能较低,而在其他区域中,降落到背面的经向线的百分比可能较高。为了说明,返回参考图23,与包括图形图像2313的部分相比,边界部分2354可以包括其中更多经向线降落到背面的管状结构。有利地,在边界部分2354处的编织元件2302的背侧部上的另外的经线可以在编织元件2302的潜在易损坏的外边界附近提供结构完整性,而在图形图像2311处的前表面2310上的另外的经线可以有助于实现高分辨率。
如在图25中所描绘的,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物品2500(描绘为衬衫)可以具有基底元件2501和编织元件2502,其中编织元件2502在其前表面2510上具有图形图像。基底元件2501可以具有纺织结构。编织元件2502可以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固定到基底元件250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暴露在编织元件2502的背表面上的热反应性线可以被加热以将编织元件2502熔合或结合到基底元件2501。为了说明,当反应性第二纬向线2430(参考图24B)的背衬部分2432由热反应性材料形成时,当施加热量时,热反应性材料可以至少部分地熔合到图25的基底元件2501。该实施方案对于其提供的制造效率和简单性是有利的,因为结合机构设置在编织结构内并且不需要在后编织步骤中添加。
可替代地或另外地,粘合剂可用于将编织元件2502结合到基底元件2501。当使用粘合剂时,编织元件2502的背表面2512的表面特性可以被优化以适合与粘合剂相互作用。粘合剂可以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情况下施加到背表面2512和/或基底元件2501。可能期望以特定图案将粘合剂印刷到背表面2512而不覆盖整个背表面2512,因为覆盖整个背表面2512可能损害编织元件2502的某些特性(诸如柔性或透气性)。在施加粘合剂之后,背表面2510可以被放置成与基底元件2501直接接触,以允许粘合剂凝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优选使用在应用期间不需要加热的粘合剂。例如,在一些构型中,热反应性材料被包括在编织元件2502中,该热反应性材料可以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在结合到基底元件2501之前或之后)被激活,以产生与将编织元件2502结合到基底元件2501相分离的视觉或功能效果。在这些构型中,在结合步骤期间施加热量可能不经意地激活热反应性材料,从而导致复杂性或损害编织元件2502的某些特性。还可以设想的是,用于结合的热反应性线可以具有与编织元件2502的其他热反应性线不同的熔点。
编织元件2502的背表面2512可以被构造成具有适于直接固定(例如,直接接触)到基底元件2501的大致平滑、均匀的结构。换句话说,背表面25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构造成直接接触基底元件2501,而不在其间放置中间物体,诸如层压的背衬层或涂层。目前,在结合到基底元件之前,通常将中间物体或层施加到合并图形图像的单层编织元件的背表面。这个中间层主要旨在覆盖图形图像的背侧部上产生的松散且暴露的浮动线。然而,中间物体或层的这种应用损害了编织元件的某些特性。例如,中间层的应用会增加编织元件的尺寸、体积和重量并且会降低其柔性、弹性、透气性和对洗涤起皱的敏感性。
在当前描述的实施方案中,在另一方面,编织元件2502的多层构造允许捕获层(图24B的层2418和2420)之间的任何浮动部分和/或将这些浮动部分合并为联结结构,使得浮动部分不中断背表面的均匀性。实际上,编织元件的背表面不直接依赖于如图形图像所要求的成像纬向线的位置。作为这种多层结构的结果,可以选择前表面上纬向线的尺寸、数量和图案,而大体上不关心对背表面的影响并且可以避免中间物体或层。
根据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多层编织元件在美国测试和材料学会(“ASTM”)用于纺织织物的透气性的标准测试方法(ASTM D737-04(2012))下进行测试,并且与合并图形图像并具有适于结合的附接背衬层的典型单层编织元件相比,显示具有多出22%的透气性。同一个多层编织元件具有比具有背衬层的可比较的单层编织元件轻57.1%的重量。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根据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多层编织元件可以具有如根据ASTM D737-04(2012)测量的在1-15cfm范围内、或在2-11cfm范围内或在9.5-10.5cfm范围内的透气性。作为另一非限制性示例,根据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多层编织元件可具有小于2克/平方米(gsm)、或小于4gsm或在1-2gsm的范围内的重量。
此外,本实施方案可有利于减少通常由具有附接到其上的中间层的编织元件经历的洗涤起皱的程度。洗涤起皱通常是形成编织元件的线响应于在洗涤过程期间施加的热量和湿度以不同于附接纺织品的材料的速率收缩的结果。中间层可限制编织元件的线进行自调整作为响应的能力,从而导致编织元件弯曲。本实施方案的一个特征是,形成编织元件的背表面的线直接附接到基底纺织层,从而允许线有响应于上述收缩差而自调整的自由度,以消除或大体上减少洗涤起皱。此外,与具有单层的编织元件相比,本实施方案的多个层可以形成更稳定的编织结构。更稳定的编织结构可以减少编织元件内部的洗涤起皱(例如,由形成编织元件的线之间的不同收缩造成的洗涤起皱)。
编织元件可以由多种制造工艺中的任何一种形成,并且可以合并任何上述设备、工艺或特征。在由图26A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编织元件可通过织机2660在条带2604内初始编织。织机2660可以是能够例如通过使用提花设备、多臂织机或另一合适的纺织品制造设备(例如,288缎纹宽幅织机)来控制单独的经向线的任何类型的设备。
如所描绘的,经向线2614可以从单个经线轴2662供给。每个经向线2614可以由提花针2664单独控制。当纬向线插入梭道中时,经向线2614可由提花针2664选择性地操纵以定位在上部或下部。纬向线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插入设备(未示出)插入到梭道中,其包括梭子、剑杆或类似物。
如本文所描述的,在编织过程中由提花针2664进行的操作可以形成具有多个层的管状结构。可以单独地控制从经线轴2662供给的经向线2614,以与第一层2418相关联或者降落以形成第二层2420(如图24中所示)。为了说明,当主要与第一(顶部)层相关联的纬向线被插入时,与第二(底部)层相关联的所有经向线可以被保持在下部(除非形成联结结构)。与顶层相关联的经向线可以根据所插入的纬向线的期望路径选择性地保持在上部或下部。在另一方面,当要插入主要与第二(底部)层相关联的纬向线时,与第一(顶部)层相关联的所有经向线可被保持在上部(除非形成联结结构),而与第二(底部)层相关联的经向线可被选择性地保持在上部或下部。
参考图26B,条带2604可以由织机2660编织,以包括限定多个编织元件2602的多个部分。每个编织元件2602可以合并相同或不同的图形图像,其可包括徽标、彩色设计、具有切口或由切口形成的单色或多色区域等。在编织条带2604的至少一部分之后,条带2604可被卷到承载设备2606上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承载设备2606。承载设备2606可以由纸材料、橡胶材料、塑料材料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的带形成。承载设备2606的表面2608可以是粘性的或黏性的,以粘附到条带2604。承载设备2606可以附接到条带2604的前表面或背表面。
承载设备2606可将条带2604传送到切割设备,诸如激光切割机2640。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合适的切割设备。激光切割器2640可以将编织元件2602切割成形状。如图26B中所示,激光切割器2640可在编织元件2602的外边界2642处和/或在内部区域2644处切割。内部区域2644可以例如界定字母、徽标、装饰形状或类似物。可以在编织元件2602的边界的外侧的位置处从条带2604切出另外的形状2648。这些形状2648随后可以附接到编织元件2602附近的基底元件(例如承载衬底)上,或者可以用于另一目的。条带2604可以被编织成使得从其中切割形状2468的区域具有特定颜色,该特定颜色可以是或可以不是合并到编织元件2602中的颜色。还应注意,尽管编织元件2602在图26B中被描绘为在条带2604上可见,但在边界2642处切割之前,这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这种情况。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内部区域2644处仅切割一层(例如,当在内部区域2644内形成口袋时),从而在该区域处将编织元件减少到仅一层。
由于由激光提供的热量,在每个切口的边界处的线可以熔合在一起,这可以大体上防止编织元件2602散开或减少编织元件在边界处散开的倾向。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承载设备2606在切割步骤期间不被激光切割器2640断开。因此,在切割工艺之后,条带2604的废料可以从承载设备2606剥离,仅留下编织元件2602(并且可能还有形状2648)。可替代地,编织元件2602可以首先被剥离,留下编织元件2602与条带2604的废料隔离。
在切割步骤之后,编织元件2602可以经历一个或更多个后处理步骤2646。后处理步骤2646可以包括热定形、化学处理、着色、洗涤或类似步骤。后处理步骤2646可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包括切割、拼接或以其他方式修改编织元件2602的形状,这可涉及切除或以其他方式仅修改一层(例如,当形成如图23中所示出的口袋2352时)。在后处理期间,另外的部件(例如填充物或装饰附件)可以附接到编织元件26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存在后处理步骤,或者后处理步骤可以在切割之前或在附接到基底元件2601之后执行。
在图26B的实施方案中,在后处理步骤2646之后,编织元件2602然后可以施加到基底元件上,如上面参考图25所描述的。如上所述,编织元件2602可以包括暴露在其背表面上的热反应性线,并且当编织元件2602和基底元件直接接触时,可以施加热量以将编织元件2602结合到基底元件。当编织元件2602仍附接到承载设备2606时或在从承载设备2606移除之后,可发生这个结合步骤。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如上面详细描述的粘合剂。当使用粘合剂时,粘合剂可以在编织元件260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之后(包括在切割步骤之前)在任何点处印刷或以其他方式施加到编织元件2602。
本实施方案已经关于特定的示例进行了描述,这些特定的示例在所有的方面中旨在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可替代的实施方案对本实施方案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明显。某些特征和子组合具有实用性并且可以不参考其他特征和子组合而被使用,并且被认为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编织元件,所述编织元件包括:
第一多个经向线,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被集成到所述编织元件的前侧部上的第一表面中;
第二多个经向线,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被集成到所述编织元件的背侧部上的第二表面中;
第一纬向线,所述第一纬向线沿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纬向线的第一部分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中的至少一个经向线的前方,以在前表面上形成图形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纬向线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和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之间延伸;以及
第二纬向线,其中,所述第二纬向线包括反应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元件,其中,所述反应性材料包括热反应性材料,所述热反应性材料具有低于所述第一纬向线的熔点的熔点。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纬向线暴露在所述编织元件的所述背侧部上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纬向线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和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之间延伸一段长度,所述长度延伸跨过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中的三个连续的经向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纬向线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被定位在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中的至少一个经向线后方以形成联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纬向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编织元件的宽度的背衬部分,其中,所述背衬部分的至少50%被定位在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纬向线包括比所述第一纬向线的旦尼尔更大的旦尼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元件,还包括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和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之间的口袋。
9.一种纺织元件,所述纺织元件包括:
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具有前表面;
第二层,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一层交织,所述第二层具有背对所述前表面的背表面;以及
第一线,所述第一线集成到至少所述第一层中,
其中,所述第一线包括暴露部分、未暴露部分和向下联结部分,
其中,所述暴露部分暴露在所述前表面上,
其中,所述未暴露部分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向下联结部分与所述第二层交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线的所述暴露部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纺织元件的所述前表面上形成图形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的至少一个口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织元件,其中,所述口袋包括至少一个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线的所述未暴露部分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连续地延伸一段长度,所述长度延伸跨过第一多个经向线中的三个连续的经向线。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元件,还包括集成到至少所述第二层中的多个第二纬向线,所述第二纬向线具有暴露于所述第二层的所述背表面的背衬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织元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纬向线包括至少一个热反应性线,所述热反应性线具有低于所述多个第一线中的至少一个的熔点的熔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元件,其中,所述背衬部分延伸所述纺织元件的宽度,并且其中,所述背衬部分的至少50%暴露在所述背表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元件,其中,所述纺织元件是编织元件。
18.一种物品,所述物品包括:
编织元件,所述编织元件包括:
第一多个经向线,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被集成到所述编织元件的前侧部上的第一表面中;
第二多个经向线,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被集成到所述编织元件的背侧部上的第二表面中;以及
第一纬向线,所述第一纬向线沿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纬向线的第一部分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中的至少一个经向线的前方,以在前表面上形成图形图像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纬向线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多个经向线和所述第二多个经向线之间延伸,以及
基底纺织元件,所述基底纺织元件被固定到所述编织元件的所述背表面并且与所述编织元件的所述背表面直接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编织元件的所述背表面用粘合剂固定到基底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中,所述编织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热反应性线,其中,所述热反应性线适于当施加一定量的热时熔化,以将所述编织元件的所述背表面固定到所述基底元件。
CN201780013852.6A 2016-01-12 2017-01-11 多层编织元件 Active CN108699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277777P 2016-01-12 2016-01-12
US62/277,777 2016-01-12
PCT/US2017/013009 WO2017123629A1 (en) 2016-01-12 2017-01-11 Multi-layered woven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9735A true CN108699735A (zh) 2018-10-23
CN108699735B CN108699735B (zh) 2021-07-30

Family

ID=5826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3852.6A Active CN108699735B (zh) 2016-01-12 2017-01-11 多层编织元件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613830B2 (zh)
EP (1) EP3402914B1 (zh)
JP (1) JP6678750B2 (zh)
KR (1) KR102094952B1 (zh)
CN (1) CN108699735B (zh)
CA (1) CA3010957C (zh)
HK (1) HK1256158A1 (zh)
MX (1) MX2018008563A (zh)
WO (1) WO20171236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0456B (zh) * 2016-01-28 2019-02-11 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多梭子分區編織系統、方法及材料
KR102505812B1 (ko) * 2016-05-16 2023-03-06 조지아 테크 리서치 코오포레이션 직물 복합 재료의 연속 제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423272B2 (en) * 2017-06-16 2022-08-23 Inman Mills Method of forming a fabric containing a functional code pattern
WO2019167089A1 (en) * 2018-02-28 2019-09-06 Naimoli-Tech S.R.L. Flexible electric heater integrated in a fabric and process for making a flexible electric heater integrated in a fabric
US10609986B2 (en) * 2018-03-23 2020-04-07 Reebok International Limited Articles of footwear having a leno woven upper with stretch zones
JP7066220B1 (ja) 2020-11-12 2022-05-13 ミレー・マウンテン・グループ・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リュックサ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3677A (en) * 1876-02-15 Improvement in fabrics
JPS57154430A (en) * 1981-03-12 1982-09-24 Osaka Ozaki Orimaaku Kk Fabric with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and weaving thereof
US20130186506A1 (en) * 2012-01-24 2013-07-25 NIKE. Inc. Multiple Layer Weaving
CN104473376A (zh) * 2013-05-31 2015-04-01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编织用于鞋类物品的编织部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92453A (en) * 1929-08-10 1931-02-10 Monadnock Mills Blister-ornamented woven fabric
FR1414230A (fr) * 1963-11-15 1965-10-15 Heinrich Otto & Sohne Fa Tissu double
JPS57185790U (zh) 1981-05-15 1982-11-25
JPH04127288U (ja) 1991-04-30 1992-11-19 善光 中川 ポケツト用織布
US20030096550A1 (en) 2001-06-04 2003-05-22 The Stearns Technical Textiles Company Fusible non-woven fibrous web
WO2013112684A1 (en) 2012-01-24 2013-08-01 Nike International Ltd. Intermittent weaving splicer
WO2013112685A1 (en) 2012-01-24 2013-08-01 Nike International Ltd. Weaving finishing device
US20130255103A1 (en) * 2012-04-03 2013-10-03 Nike, Inc. Apparel And Other Products Incorporating A Thermoplastic Polymer Material
CN203080178U (zh) * 2013-03-15 2013-07-24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经三纬提花保暖机织面料
CN203373506U (zh) * 2013-04-29 2014-01-01 海宁市天一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镂空的提花面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3677A (en) * 1876-02-15 Improvement in fabrics
JPS57154430A (en) * 1981-03-12 1982-09-24 Osaka Ozaki Orimaaku Kk Fabric with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and weaving thereof
US20130186506A1 (en) * 2012-01-24 2013-07-25 NIKE. Inc. Multiple Layer Weaving
CN104126041A (zh) * 2012-01-24 2014-10-29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多层编织
CN104473376A (zh) * 2013-05-31 2015-04-01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编织用于鞋类物品的编织部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78750B2 (ja) 2020-04-08
CA3010957A1 (en) 2017-07-20
US20170198424A1 (en) 2017-07-13
KR20180100221A (ko) 2018-09-07
CA3010957C (en) 2021-08-31
US11613830B2 (en) 2023-03-28
EP3402914A1 (en) 2018-11-21
MX2018008563A (es) 2018-11-09
KR102094952B1 (ko) 2020-03-30
JP2019503438A (ja) 2019-02-07
HK1256158A1 (zh) 2019-09-13
CN108699735B (zh) 2021-07-30
EP3402914B1 (en) 2021-06-23
WO2017123629A1 (en) 2017-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6041B (zh) 多层编织
CN108699735A (zh) 多层编织元件
JP2019505695A (ja) 導電性布、導電性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8800606B2 (en) Weaving finishing device
CN104114473B (zh) 间歇编织接合器
KR960012830B1 (ko) 로프 대체 벨트
US7455079B2 (en) Venetian blind tape
KR100932657B1 (ko) 자카드방식으로 제직되는 트리플블라인드지 및 그의 제직방법
US20070048491A1 (en) Water resistant carp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 same
JP6122189B1 (ja) 布生地の製造方法及び布生地
JP2005534816A (ja) 繊維材料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繊維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61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