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0171B - 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0171B
CN108690171B CN201810568210.9A CN201810568210A CN108690171B CN 108690171 B CN108690171 B CN 108690171B CN 201810568210 A CN201810568210 A CN 201810568210A CN 108690171 B CN108690171 B CN 108690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ixed solution
mass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polyacrylamide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82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0171A (zh
Inventor
荣敏杰
赵海港
赵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uoer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uoer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uoer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uoer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82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0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0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0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0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0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7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nitrogen-containing monomer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6/00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7/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constitution; Paper-impregn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constitution
    • D21H17/20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 D21H17/33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21H17/34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21H17/41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ionic groups
    • D21H17/44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ionic groups cationic
    • D21H17/45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 D21H17/455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comprising tertiary amine or being at least partially quaternised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06Paper forming aids
    • D21H21/10Retention agents or drainage improv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per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为:用水将丙烯酰胺、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和醇类有机物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通氮除氧,然后于2~9℃下往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还原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剂引发聚合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溶液;往反应产物溶液中加入盐析剂,制得所述聚丙烯酰胺乳液;醇类有机物选自一元醇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丙烯酰胺乳液有效含量优选为40%~43%,3%水溶液表观粘度优选为800~1000mpa·s。本发明能制得高有效含量和更高水溶液表观粘度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其作为造纸助留剂使用,能使纸浆留着率更高,滤水效果更好,造纸助留剂用量更少。

Description

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乳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广泛应用于化工、煤炭、石油、造纸和水处理等各个领域,具有“百业助剂”的称号。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主要用作造纸助留剂,利用其自身所带电荷增强纸浆中纤维间的吸附力从而增强纤维的留着率。
当前市场上使用较广泛的用作造纸助留剂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存在以下特点:
从外观状态上看,第一类是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功能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而成的干粉状聚丙烯酰胺,其优点是:1.分子量较高,在800~1000万之间;2.支链极少,溶解性好,吸附能力强,留着率高;其缺点是现场使用时对操作条件要求较高:1.使用前需先溶解成0.3%的母液,溶解时间长达40~60分钟;2.降解速度快,在地层水中溶解后超过3小时的分子量损失率达50%。第二类是以阳离子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中的一种或两种与丙烯酰胺的水溶液为分散相,以芳烃类有机物为连续相,以司盘、吐温系列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乳化剂,经均质乳化后反应得到的油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该油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优点是:1.溶解速度快,3~5分钟即可完全溶解;2.有效含量较高,可达25%~30%,较干粉型聚丙烯酰胺高出5%~10%;缺点是:1.组成乳液的芳烃类有机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纸张品质并在使用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2.油包水型乳液体系稳定性较差,储存时间超过15~20天会发生两相分离,严重影响助留效率,使纸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发生纸张断裂,造成质量事故。第三类是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以硫酸铵为分散相,以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分散稳定剂,采用常温引发(30℃)聚合而成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优点是:1.溶解速度快,3~5分钟即可完全溶解;2.参与反应的各组分及反应生成物不会对所应用的产品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缺点是:1.采用常温(30℃)引发,无法生产高有效含量的乳液,导致产品的有效含量低(有效含量≤20%);2.纯水稀释后的溶液表观粘度较低,乳液质量分数为3%时的纯水溶液的表观粘度为120~160mpa·s,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只有300万,实际使用时乳液消耗量大,增加了纸张的生产成本。
CN200710049390.X公开了一种具有较高有效含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方法,但该方法制得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产品的稀释稳定性差,将其配制成3wt%的溶液时,溶液变成了透明凝胶。CN200610044560.2公开了一种阳离子丙烯酰胺共聚物水包水乳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阳离子均聚物为稳定剂、以多元醇为辅助稳定剂,制得了一种阳离子丙烯酰胺共聚物水包水乳液,但该方法制得的阳离子丙烯酰胺共聚物水包水乳液的有效含量(活性物含量)最高仅达25%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含量高和水溶液表观粘度较高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水将丙烯酰胺、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和醇类有机物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通氮除氧,然后于2~9℃下往所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还原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剂引发聚合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溶液;
(3)往步骤(2)得到的反应产物溶液中加入盐析剂,制得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所述醇类有机物选自一元醇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地,所述醇类有机物选自由异丙醇、乙二醇和正丁醇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醇类有机物为乙二醇;和/或所述醇类有机物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5%~10%,优选为6%~8%。
特别地,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用量之和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0%~43%,优选为40%;和/或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比为(1~1.5):(3~6),优选为1:(3~5)。
特别地,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0万;和/或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由阳离子单体聚合而成;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由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由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组成的组;更优选的是,所述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特别地,所述盐类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15%~25%,优选为15%~18%;所述盐类化合物选自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铵组成的组;和/或所述盐析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8%,优选为4%~6%;所述盐析剂选自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铵组成的组。
特别地,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2%~0.05%,优选为0.04%~0.05%;所述还原剂选自由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所述偶氮类引发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05%~0.015%,优选为0.012%~0.015%;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由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和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戊腈;和/或所述氧化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005%~0.002%,优选为0.0015%~0.002%;所述氧化剂选自由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钾。
特别地,在进行步骤(2)之前,用pH调节剂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的pH调节为4.0~5.0,优选为4.3~4.6;所述pH调节剂选自由盐酸、丙烯酸和乙二酸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pH调节剂为乙二酸。
优选地,在步骤(2)中,于5~7℃下依次加入还原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剂;在步骤(2)中,所述通氮除氧的时间为20~30min;和/或在步骤(2)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为3~5h。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提供了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优选的是,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有效含量为40%~43%,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0~1000万,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水溶液的表观粘度为800~1000mpa·s。
本发明在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所述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作为造纸助留剂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短、成本低、转化率高、生产效率高,更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方法能制得有效含量高、水溶液表观粘度较高、留着率高、溶解性好和利用率高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本发明能制得有效含量高达40%~43%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其有效含量超过市场常规的造纸助留剂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产品的有效含量的15%~20%,其纯水溶液表观粘度(乳液所占质量分数3%)高出常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5~8倍。
(2)本发明所制得的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作为造纸助留剂使用时,使得纸浆留着率和滤水效率有明显提升,造纸助留剂用量更少。经现场留着率试验对比,本发明所制得的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作为造纸助留剂使用时的用量较常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用量降低28~41%左右,且纸浆留着率提升33%左右,过滤设备过滤效率提升40%左右,过滤设备能耗降低29%左右;对比其他常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采用本发明中的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造纸助留剂,可以有效减轻造纸过程中废水处理的负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水将丙烯酰胺、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和醇类有机物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通氮除氧,然后于2~9℃(例如2℃、3℃、4℃、5℃、6℃、7℃、8℃或9℃)下往所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还原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剂引发聚合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溶液;
(3)往步骤(2)得到的反应产物溶液中加入盐析剂,制得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所述醇类有机物选自一元醇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反应产物溶液指的是包含反应产物的溶液。
在本发明中,一方面通过往聚合体系中加入醇类有机物作为助稳定剂,能有效控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体系粘度和温度;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低温引发(引发温度2~9℃)的复合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偶氮类引发剂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使得在合成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反应前期利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反应中后期依靠反应放热实现偶氮类引发剂分解出自由基,可以在反应中后期加速反应速率,来保证反应完全彻底;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聚合体系的粘度先增大后降低,从而保证本发明方法能够合成出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特别说明的是,在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过程中,转化率可达99%以上,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效含量指的是混合液中直接参与反应生成有用产物的所有原材料成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效含量也即丙烯酰胺和阳离子低聚物的用量之和占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百分数。
特别地,在本发明中,当使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用量之和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0%~43%时,即可以得到有效含量为40%~43%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特别地,在本发明中,将有效含量为40%~43%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也记作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或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本发明发现,在聚合反应之前,将一元醇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混合液中,作为合成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过程中的新的助稳定剂以及采用低温引发的复合引发体系,相比采用多元醇作为助稳定剂和/或常温(一般为20~40℃)引发体系,可以制得有效含量明显更高以及水溶液表观粘度明显更高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产品。此外,本发明发现,本发明方法并不会由于在聚合体系中引入了一般用作链转移剂的醇类有机物,而影响所制得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相对分子质量。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000万左右。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醇类有机物选自由异丙醇、乙二醇和正丁醇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醇类有机物为乙二醇。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醇类有机物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5%~10%(例如5%、6%、7%、8%、9%或10%),优选为6%~8%(6%、6.5%、7%、7.5%或8%)。在本发明中,所述醇类有机物的用量优选为5%~10%,所述醇类有机物的用量过高或过小,都会导致所制得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水溶液表观粘度降低。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水溶液表观粘度指的是质量百分含量(质量分数)为3%的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水溶液的表观粘度,简记为乳液质量分数为3%时的纯水水溶液表观粘度或纯水水溶液表观粘度(质量分数3%)或3%水溶液表观粘度。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中,于5~7℃(例如5℃、6℃或7℃)下依次加入还原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剂。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用量之和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0%~43%(例如40%、40.5%、41%、41.5%、42%、42.5%或43%),优选为40%。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使得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用量之和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0%~43%,从而制得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而现有制备方法目前还无法制得如此高有效含量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在现有制备方法中,即使提高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在合成所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过程中,也会由于总反应物的含量过高,使得聚合体系的粘度一直不断增大从而导致聚合产品成为凝胶而得不到乳液。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比为(1~1.5):(3~6)(例如1:3、1:4、1:5、1:6、1.2:3、1.2:4、1.2:5、1.2:6、1.5:3、1.5:4、1.5:5或1.5:6),优选为1:(3~5)(例如1:3、1:3.5、1:4、1:4.5或1:5)。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用量之和占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百分数为40%~43%,且其中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10%,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33%。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0万(例如5、6、7、8、9或10万)。
在本发明中,所述阳离子低聚物一方面会与丙烯酰胺共聚,一方面起到稳定聚合体系的粘度和温度的作用。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由阳离子单体聚合而成;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由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由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组成的组;更优选的是,所述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本发明中,优选为采用由一种阳离子单体均聚而成的阳离子低聚物与丙烯酰胺进行共聚,如此,有利于得到溶解性好和利用率高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盐类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15%~25%(例如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优选为15%~18%(例如15%、15.5%、16%、16.5%、17%、17.5%或18%);所述盐类化合物选自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铵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盐类化合物为硫酸钾。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盐析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8%(例如4%、5%、6%、7%或8%),优选为4%~6%(例如4%、5%或6%);所述盐析剂选自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铵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盐析剂为硫酸钠。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2%~0.05%(例如0.02%、0.03%、0.04%或0.05%),优选为0.04%~0.05%;所述还原剂选自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由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偶氮类引发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05%~0.015%,(例如0.005%、0.006%、0.007%、0.0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或0.015%),优选为0.012%~0.015%(例如0.012%、0.013%、0.014%或0.015%);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由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和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戊腈。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优选为非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氧化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005%~0.002%,(例如0.0005%、0.0007%、0.0009%、0.0011%、0.0013%、0.0015%、0.0016%、0.0017%、0.0018%、0.0019%或0.002%),优选为0.0015%~0.002%(例如0.0015%、0.0016%、0.0017%、0.0018%、0.0019%或0.002%);所述氧化剂选自由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钾。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进行步骤(2)之前,用pH调节剂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的pH调节为4.0~5.0(例如4.0、4.1、4.2、4.3、4.4、4.5、4.6、4.7、4.8、4.9或5.0),优选为4.3~4.6(例如4.3、4.4、4.5或4.6);所述pH调节剂选自由盐酸、丙烯酸和乙二酸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pH调节剂为乙二酸。在本发明中,所述pH调节剂优选为乙二酸,因为盐酸为强酸,丙烯酸含不饱和键易发生水解,而乙二酸为二元有机酸,酸性较弱,保证调节过程中体系不易急速放热,从而有利于保证体系温度稳定。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中,所述通氮除氧的时间为20~30min(例如20、25或30min);和/或在步骤(2)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为3~5h(例如3h、4h或5h)。
根据一些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过程包括:
(1)用去离子水将丙烯酰胺、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而成的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和醇类有机物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43%的混合液,用乙二酸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至4.3~4.6,然后用制冷机将所述混合液的温度降至5~7℃。
(2)当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的温度降至5~7℃时,将所述混合液移入玻璃反应釜中,插入数显温度计,向其中通入高纯氮气20~30min,然后向所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混合液的质量的0.04%~0.05%亚硫酸氢钠(还原剂)、混合液的质量的0.012%~0.015%的偶氮二异戊腈(偶氮类引发剂)和混合液的质量的0.0015%~0.002%的过硫酸钾(氧化剂)5~7℃低温下引发聚合反应(常压下水溶液聚合),待混合液的粘度开始变大、粘稠后,停止充氮气,整个聚合反应的时间为3~5h,最后撤去恒温水浴锅,得到反应产物溶液;
(3)待反应产物溶液的温度下降至25℃,加入混合液的质量的4%~6%的硫酸钠(盐析剂),搅拌3~5分钟,得到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本发明在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合成过程中,采用一元醇和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聚合体系新的助稳定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优选为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优选为偶氮二异戊腈)为辅助引发剂的复合引发体系于低温下引发聚合反应,并优选控制混合液pH为4.3~4.6、引发温度5~7℃和控制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质量百分浓度)为40%~43%,在常压下进行水溶液聚合,整个聚合反应仅需3~5小时,即可制得所述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产品。
本发明方法是一种可行的适合工业化生产造纸助留剂用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所制得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有效含量高,转化率高,单体含量少,溶解性极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对比其他助留剂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处理纸浆,能使纸浆留着率更高,滤水效果更好,造纸助留剂用量更少,且处理纸浆后,可以有效减轻造纸过程中废水处理的负荷。
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加入引发剂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往所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还原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剂引发聚合反应即可,即在这些物质的加入过程中,只要前一物质完全溶解或分散于所述混合液中,即可加入后一物质。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提供了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优选的是,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有效含量为40%~43%,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0~1000万,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水溶液的表观粘度为800~1000mpa·s。
本发明在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所述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作为造纸助留剂的应用。
下文将通过举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制备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以及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可能用到的实验原料、实验仪器设备以及性能测试的方法:
实验原料:
丙烯酰胺(AM)、阳离子低聚物(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而成)、盐类化合物(硫酸钾)、醇类有机物(异丙醇、乙二醇、正丁醇)、盐析剂(硫酸钠)、去离子水。
实验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精密pH计、1000mL玻璃反应釜、数显温度计、高压氮气瓶、旋转式粘度计、制冷机、机械搅拌器、秒表、科学计算器、玻璃棒、500mL烧杯、10mL注射器,乌氏粘度计、恒温水浴、250mL容量瓶、80目标准筛、秒表、科学计算器、吸耳球、100mL移液管。
测试方法:
(a)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388.00g去离子水,精确至0.01g,用玻璃棒搅拌至液面旋涡2cm深,用注射器吸取12.00g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产品,精确至0.01g,加入水中,继续搅拌5分钟后用旋转粘度计在2#转子、转速为30r/min、温度为23~25℃下测其读数,即为3%水溶液表观粘度。
(b)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由乌氏粘度计分别测定NaCl溶液及0.1%试样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水溶液)的流出时间分别记为t0和t1,按下列公式换算成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其中,A-试样的固含量,m-试样的质量,-平均分子量,ηsp=ηr-1,ηr=t1/t0,[η]-特性粘度。
(c)纸浆留着率、过滤设备的过滤效率、单吨纸乳液用量:
以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作为造纸助留剂,用水将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的水溶液,在抄造过程中,往混合浆料中添加所述乳液的水溶液进行造纸,计算造纸过程中纸浆留着率、过滤设备的过滤效率以及造10吨纸时,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用量。
①单吨纸乳液用量:
w=0.3/c
其中,w-单吨纸乳液用量(单位为kg),c-乳液有效含量。
②纸浆留着率测定:
将定量滤纸放入恒温干燥箱中105℃下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记为m0。将滤纸铺在布氏漏斗内,将已知纸浆纤维含量w1的样品取200g,放入DDJ动态滤水测试仪中,设定一个搅拌器转速进行搅拌,当流速稳定后开始滤水,同时用一个称量烧杯接收全部滤液。用布氏漏斗过滤滤液,把过滤后的滤纸在105℃下烘干并称重,记为m1
计算方法:
其中:R-留着率;m1-烘干后滤纸和留着在滤纸上纸浆纤维质量总和,g;w1-纸浆纤维含量,%。
③过滤设备的过滤效率:
其中:Y-过滤设备的过滤效率,A0-每小时过滤设备上留着物干基重量(在105℃烘干2小时并称重得到),A-每小时经过过滤设备的滤水总重量。
实施例1
①用去离子水将丙烯酰胺和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而成的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硫酸钾)、醇类有机物(乙二醇)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混合液,用乙二酸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至4.3,然后用制冷机将所述混合液的温度降至6℃;其中,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所述混合液中醇类有机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所述混合液中盐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
②当①中得到的混合液的温度降至6℃(引发温度)时,将所述混合液移入玻璃反应釜中,插入数显温度计,向其中通入高纯氮气30min,然后向所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混合液的质量的0.045%亚硫酸氢钠(还原剂)、混合液的质量的0.013%的偶氮二异戊腈(偶氮类引发剂)和混合液的质量的0.00175%的过硫酸钾(氧化剂)引发聚合反应(常压下水溶液聚合)5h,得到反应产物溶液。
③待反应产物溶液的温度下降至25℃时,加入混合液的质量的5%的硫酸钠(盐析剂),搅拌5分钟,得到有效含量为40%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用量指的是10吨纸乳液的用量。
实施例2
①用去离子水将丙烯酰胺和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而成的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硫酸钾)、醇类有机物(乙二醇)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混合液,用乙二酸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至4.3,然后用制冷机将所述混合液的温度降至6℃;其中,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所述混合液中醇类有机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所述混合液中盐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
②当①中得到的混合液的温度降至6℃时,将所述混合液移入玻璃反应釜中,插入数显温度计,向其中通入高纯氮气30min,然后向所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混合液的质量的0.045%亚硫酸氢钠(还原剂)、混合液的质量的0.013%的偶氮二异戊腈(偶氮类引发剂)和混合液的质量的0.00175%的过硫酸钾(氧化剂)引发聚合反应(常压下水溶液聚合)5h,得到反应产物溶液。
③待反应产物溶液的温度下降至25℃时,加入混合液的质量的5%的硫酸钠(盐析剂),搅拌5分钟,得到有效含量为40%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①用去离子水将丙烯酰胺和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而成的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硫酸钾)、醇类有机物(乙二醇)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混合液,用乙二酸调节所述混合液的pH至4.3,然后用制冷机将所述混合液的温度降至6℃;其中,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所述混合液中醇类有机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所述混合液中盐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
②当①中得到的混合液的温度降至6℃时,将所述混合液移入玻璃反应釜中,插入数显温度计,向其中通入高纯氮气30min,然后向所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混合液的质量的0.045%亚硫酸氢钠(还原剂)、混合液的质量的0.013%的偶氮二异戊腈(偶氮类引发剂)和混合液的质量的0.00175%的过硫酸钾(氧化剂)引发聚合反应(常压下水溶液聚合)5h,得到反应产物溶液。
③待反应产物溶液的温度下降至25℃时,加入混合液的质量的5%的硫酸钠(盐析剂),搅拌5分钟,得到有效含量为40%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实施例1-3制得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结果,可以得到醇类有机物用量与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①中,用去离子水将丙烯酰胺和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而成的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硫酸钾)、醇类有机物(乙二醇)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3%的混合液;其中,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3%。
本实施例得到了有效含量为43%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对本实施例制得的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①中,用异丙醇代替乙二醇作为助稳定剂,用量与实施例2中乙二醇的用量相同。
其它不同之处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①中,用正丁醇代替乙二醇作为助稳定剂,用量与实施例2中乙二醇的用量相同。
其它不同之处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混合液中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4%。
其它不同之处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通过改变还原剂的用量,研究了还原剂用量与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结果可知,在0.04%~0.05%的范围之内,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的表观粘度随着还原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实施例9
实施例9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通过改变偶氮类引发剂的用量,研究了偶氮类引发剂用量与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结果可知,在0.012%~0.015%的范围之内,当偶氮引发剂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13%时,制得的所述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取得最大值933mpa·s。
实施例10
实施例10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通过改变氧化剂的用量,研究了氧化剂用量与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关系,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的结果可知,在0.0015%~0.002%的范围之内,当氧化剂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018%时,制得的所述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取得最大值971mpa·s。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①中不加入醇类有机物作为助稳定剂;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引发温度为30℃。
在本对比例中,当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时,得到了有效含量为20%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对本对比例制得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在本对比例中,当将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增加至8%,将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增加至32%时,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无法得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得到胶状物。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①中,用改性木薯淀粉代替乙二醇作为助稳定剂,用量与实施例2中乙二醇的用量相同;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4%;引发温度为30℃。
在本对比例中,当总反应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时,得到了有效含量为30%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对本对比例制得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在本对比例中,当将所述混合液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增加至8%,将所述混合液中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增加至32%时,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无法得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得到胶状物。
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改性木薯淀粉为从市面上购买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改性木薯淀粉。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①中,用改性木薯淀粉代替乙二醇作为助稳定剂,用量与实施例2中乙二醇的用量相同。
在本对比例中,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无法得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得到胶状物。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①中,用聚乙二醇代替乙二醇作为助稳定剂,用量与实施例2中乙二醇的用量相同。
在本对比例中,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无法得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得到胶状物。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①中,用甘油代替乙二醇作为助稳定剂,用量与实施例2中乙二醇的用量相同。
在本对比例中,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无法得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得到胶状物。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引发温度为30℃。
本对比例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无法得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得到胶状物。
表2:醇类有机物用量与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关系。
醇类有机物用量(%) 6 7 8
3%水溶液表观粘度(mpa·s) 858 934 893
表3:还原剂用量与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关系。
还原剂用量(%) 0.04 0.045 0.05
3%水溶液表观粘度(mpa·s) 869 934 956
表4:偶氮类引发剂用量与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关系。
偶氮类引发剂用量(%) 0.012 0.013 0.014 0.015
3%水溶液表观粘度(mpa·s) 763 933 899 831
表5:氧化剂用量与新型高有效含量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3%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关系。
氧化剂用量(%) 0.0015 0.0016 0.0017 0.0018 0.0019 0.002
3%水溶液表观粘(mpa·s) 698 813 866 971 903 834

Claims (16)

1.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水将丙烯酰胺、阳离子低聚物、盐类化合物和醇类有机物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由阳离子单体聚合而成;所述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所述醇类有机物选自由异丙醇、乙二醇和正丁醇组成的组;所述醇类有机物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6%~8%;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用量之和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0%~43%;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比为(1~1.5):(3~6);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通氮除氧,然后于2~9℃下往所述混合液中依次加入还原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剂引发聚合反应,得到反应产物溶液;
(3)往步骤(2)得到的反应产物溶液中加入盐析剂,制得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0~1000万,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所述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水溶液的表观粘度为800~1000m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用量之和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0%;和/或
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质量比为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离子低聚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0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盐类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15%~25%;
所述盐类化合物选自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铵组成的组;和/或
所述盐析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8%;
所述盐析剂选自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铵组成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盐类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15%~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盐析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2%~0.05%;
所述还原剂选自由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组成的组;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05%~0.015%;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由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和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组成的组;和/或
所述氧化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005%~0.002%;
所述氧化剂选自由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组成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4%~0.0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12%~0.01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剂的用量为所述混合液的质量的0.0015%~0.002%。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戊腈;
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钾。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步骤(2)之前,用pH调节剂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的pH调节为4.0~5.0;
所述pH调节剂选自由盐酸、丙烯酸和乙二酸组成的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步骤(2)之前,用pH调节剂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的pH调节为4.3~4.6。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于5~7℃下依次加入还原剂、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剂;
在步骤(2)中,所述通氮除氧的时间为20~30min;和/或
在步骤(2)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为3~5h。
15.由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作为造纸助留剂的应用。
CN201810568210.9A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8690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8210.9A CN108690171B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8210.9A CN108690171B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0171A CN108690171A (zh) 2018-10-23
CN108690171B true CN108690171B (zh) 2023-09-12

Family

ID=63849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8210.9A Active CN108690171B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0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275A (zh) * 2020-12-25 2021-04-30 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用助留剂及其应用
CN112812226B (zh) * 2020-12-30 2023-05-12 大庆师范学院 一种磁性cpam水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1771B (zh) * 2021-08-03 2021-10-08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化型水包水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54773B (zh) * 2021-08-09 2021-10-29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聚丙烯酰胺造纸助留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6675B (zh) * 2021-12-17 2023-04-07 湖北康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支化阳离子聚合物乳液及其在污泥脱水上的应用
CN115286742B (zh) * 2022-08-31 2023-11-21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包水型助留助滤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6352A (zh) * 2007-02-02 2007-08-15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6352A (zh) * 2007-02-02 2007-08-15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0171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0171B (zh) 一种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447682B2 (en) Water-soluble or water-swellable polymers as water loss reducers in cement slurries
CN107759738B (zh) 一种水溶性热增黏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279963B (zh) 耐温抗盐多元共聚预交联凝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24503B (zh) 钻井液用高温抗盐降滤失剂改性树胶树脂
EP3882284B1 (en) Acrylamide copoly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09535319A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干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164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12668B (zh) 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制备方法
EP3536717B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crylonitrile-based polymer for producing carbon fiber
CN110790862B (zh) 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789907A (zh) 一种酸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0859B (zh) 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4152200A (en) Process for draining formed paper
CN101618937B (zh) 一种疏水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10790861B (zh) 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67269A (zh) 一种食品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10790860B (zh) 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35749B (zh) 种子溶胀法制备低盐低粘度聚丙烯酰胺水包水分散液
CN116102677B (zh) 一种耐温型酸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35320A (zh) 一种性能可控的多糖类物质改性干强剂的制备方法
Eissa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ovel Polyacrylate Thickeners for Textile Printing
CN110204649B (zh) 以过渡金属盐类催化过硫酸盐-可聚合叔胺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高分子聚阳离子电解质
CN117645869B (zh) 一种乳液态聚合物复合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386B (zh) 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