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80C - 为各通信终端提供可调速宽的多媒体会议呼叫 - Google Patents

为各通信终端提供可调速宽的多媒体会议呼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80C
CN1086880C CN96105496A CN96105496A CN1086880C CN 1086880 C CN1086880 C CN 1086880C CN 96105496 A CN96105496 A CN 96105496A CN 96105496 A CN96105496 A CN 96105496A CN 1086880 C CN1086880 C CN 10868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witching node
messag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5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16A (zh
Inventor
布鲁斯·梅里尔·贝尔斯
斯递芬·马克斯·瑟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 Inc filed Critical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7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8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04L65/4046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with distributed flo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7Multimedia 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35Details
    • H04Q11/0464Primary rate access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6Digital apparatus individually associated with a subscriber line, digital lin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8Mobile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75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WWW interface, visual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5Primary rate access, PR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6User-to-user signaling, U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9ISD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4Conference cal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32Broadband, CATV,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37Picturephone, videotelephon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8Inter-exchang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多媒体会议呼叫提供了改变多媒体会议呼叫通信终端类型的通信类型转换的方法和设备。采用本发明,通信终端的用户可以在多媒体会议呼叫期间改变各自所用的通信类型。此外,一组用户还可以使用不在多媒体会议呼叫所使用的通信类型之内的其他通信类型来增强他们之间的通信联系。

Description

为各通信终端提供可调 带宽的多媒体会议呼叫
本发明涉及通信交换,具体地说,涉及多媒体会议呼叫。
随着多媒体会议呼叫的出现,在不是所有的与会者都希望或都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会议呼叫的所有媒体通信类型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此外,两个或更多个与会者可能随时希望使用其他媒体类型。现有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要求所有与会者一律都要使用这些媒体通信类型。美国专利5,195,086就提出了这种系统。例如,如果一个与会者在多媒体会议呼叫开始时来不及到达他的多媒体通信终端,那么他就不能先用他的无线电话参加多媒体电话呼叫,等到达后再转到他的多媒体通信终端上。如果会议呼叫只是一个话音呼叫,现代的商业性通信交换系统就可以使与会者应付这种情况。由于越来越多的商业性通信交换系统都作为一种综合业务来提供无线服务,因此这个问题就会相当普遍。如果执行多媒体会议的设备不属于商业性通信交换系统,那么商业性通信交换系统必需放弃话音呼叫而建立一个多媒体呼叫,接至会议呼叫设备。这通常要求与会者将会议信息送到商业性通信交换系统和会议呼叫设备这两个设施。
此外,多媒体会议呼叫需要占用相当大的通信带宽。在会议进行期间的不同时刻,一个与会者或许只想听会议的发言,或许只想看会议提供的数据部分。现有的多媒体会议呼叫系统不能适应这种需要,没有与会者人工干预的余地。此外,在多媒体会议呼叫系统开始进行多媒体会议期间,可能有许多希望参加这多媒体会议的人还没有随手可及的多媒体终端,因而参加不了这多媒体会议。因此,如果没有一种能使没有多媒体终端的人参加多媒体会议的机制,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广泛应用就会受到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控制在一组通信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议呼叫,所述通信终端组由一个具有一组交换节点的交换系统互连,而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一个通信终端对会议呼叫进行控制;在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执行会议呼叫;利用一个通过所述交换节点组的通信通路将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每个通信终端互连到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该第一个交换节点,每个通信通路通过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一个或几个交换节点;在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提供一组通信类型;利用由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执行的一个终端管理应用管理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由所述终端管理应用接收所有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的消息;由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一个第一独立通信终端向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发送一个第一消息,以便改变使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该第一独立通信终端占用的一个第一通信通路上的所述通信类型的数目改变的通信带宽;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只改变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该第一独立通信终端使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以便通过遍布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各交换节点和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该第一个交换节点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
本发明所提出的为多媒体会议呼叫提供改变多媒体呼叫通信终端类型的通信类型转换的设备和方法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此外,采用本发明,通信终端的用户可以在多媒体会议呼叫期间改变各自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所用的通信类型。而且,一组用户还可以使用不在多媒体会议呼叫所使用的这些通信类型之内的其他通信类型来增强他们之间的通信联系。
现有技术的多媒体会议系统要求所有参会者使用相同的媒体会议类型。在现有技术媒体会议呼叫中,当不是所有参会者都希望或者能够完全使用所有媒体通信类型的多媒体会议呼叫时,就会出问题。此外,两个或更多个参会者可能随时希望使用另外的媒体类型。现有技术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所有的参会者必须使用相同的媒体通信类型。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的一个例子是,当多媒体会议呼叫开始时,如果一个参会者不能到达其多媒体通信终端处,该参会者就不能使用他的无线电话先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到达多媒体通信终端后,再切换到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本发明提供了多媒体会议呼叫的设备和方法,通信类型可以转换,能在同一个多媒体会议呼叫中改变通信终端的类型。此外,通信终端的使用者可以在多媒体会议呼叫期间改变通信类型。同样,一组用户可以使用不是由一个多媒体会议呼叫目前使用的另外的通信类型,以便加强在该组用户间的通信。
在本说明的附图中:
图1例示了用来实现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图2例示了在本发明中所体现的消息流;
图3例示了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各种消息的格式;
图4例示了结合本发明所使用的软件体系结构;
图5在逻辑上例示了在一个交换节点内建立的各信令和传送通路;
图6例示了一个呼叫通过网络、传送、会话、应用这几个软件层的逻辑结构;
图7、8和9以流程图形式例示了网络层对各传送消息的响应;
图10以流程图形式例示了终端管理应用执行的操作;
图11以流程图形式例示了会议管理应用执行的操作;
图12例示了一个会议表;
图13例示了一个呼叫表;
图14例示了两个呼叫通过网络、传送、会话、应用这几个软件层的逻辑结构;
图15例示了在执行了合并操作后会议呼叫通过网络、传送、会话、应用这几个软件层的逻辑结构;以及
图16例示了一个按本发明构思的通信终端。
图1示出了由一组一次群速率接口(PRI)链路111-117连接的一组交换节点101-104。图中还示出了能支持全多媒体呼叫的通信终端106、107和108。此外,无线终端123通过无线链路接到基站122,再通过基本速率接口(BRI)链路124接到交换节点104。无线终端123和多媒体终端107在交换节点104上具有众所周知的共同的线路外部特征。也就是说,如果无线终端123对一个通信呼叫有效,那么这个有效性也反映到通信终端107上。用户在使通信终端107对这呼叫有效后,在挂断无线终端123时,这呼叫将继续接到通信终端107上。
为了理解图1所示的系统的工作原理,考虑下面这个例子。通信终端106正在与通信终端107和108建立一个多媒体会议。与这个会议有关的所有消息从这些通信终端发送给终端管理应用(TMA)128。会议的整个控制由会议管理应用(CMA)127执行。在通信终端106建立多媒体会议呼叫时,它建立了与通信终端108的通信,然后试图与通信终端107建立通信。此时,通信终端107的用户不在这终端处,但带有无线终端123。这用户用只具有话音通信能力的无线终端124回答多媒体会议呼叫。在交换节点104内的控制无线终端124的TMA向通信终端106发送一个传送消息,请求将对于将无线终端123接到会议呼叫的这个会议分支的通信类型改为只有话音。TMA128响应这个传送消息,发回一个传送完成消息,确认传送请求。于是交换节点102、103和104把用于将无线终端123接入交换节点101的会议的会议分支的带宽减小到满足支持只是话音的要求。TMA128将这个传送消息的信息传给CMA127。CMA127控制交换节点101内部交换网络,使得无线终端123只用话音参与会议,而通信终端108和106使用会议的全部多媒体能力。
在会议呼叫期间,无线终端123回到了通信终端107,使通信终端107成为会议呼叫的一个部分。于是,用户使无线终端脱离会议呼叫。如果通信终端107的用户现在希望使用会议呼叫的所有多媒体能力,用户就使通信终端107向交换节点104内控制通信终端107的TMA发出信号,请求增加带宽。交换节点104内的TMA发送一个请求会议呼叫的所有多媒体能力的传送消息。这个传送消息发至通信终端106。TMA作出响应,发回一个传送完成消息。根据这个传送完成消息,交换节点102、103、104将带宽增加到满足提供多媒体能力的需要。此外,TMA将有关通信终端107现在使用所有多媒体能力的信息传送给CMA126。CMA126对一些必要的表进行更新后,请求连接管理应用软件(CM)129进行物理连接。CM控制交换节点101的内部网络,将通信终端107用所有多媒体能力接入多媒体会议。在这个例子中,呼叫一直是接到无线终端123或通信终端127的,因此这个通过交换节点102、103、104的多媒体会议呼叫的分支或者对于无线终端123或者对于通信终端107总之是保持在建立状态。虽然这个会议呼叫分支从无线终端123转接到通信终端107,但在交换节点104上始终保持有效。
在以后的某个时候,通信终端107和108可能希望在会议呼叫上再增加一个额外的通信类型,以便相互通信。通信终端106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增加这个具体的通信类型。通信终端107和108各自向通信终端106发送一个传送消息,请求这个额外通信类型。TMA128响应这两个传送消息,发回传送完成消息,使处在将通信终端107和108接到交换节点101的两个会议呼叫分支上的各交换节点都为这两个会议呼叫分支增加必需的通信带宽。TMA128还将这额外通信类型通知CMA127。作为响应,CMA127更新会议表,请求CM129进行必要的连接。
有关交换节点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的详细情况可参阅美国专利5,386,466“分布式通信系统的自动初始化”(“Automatic Initial-ization of a Distributed Telecommunication Sgstem”),该专利在此列作参考专利。带视频网络的交换节点的有关内容可参阅1993年6月30日递交、授予本申请同一受让方的美国专利申请08/085997(现为美国专利5,473,367)“采用蔡珀森的电视收看选择”(“VideoViel Selection by a chairperson”),该申请在此也列作参考。
为了有助于理图1所示的各交换节点和通信终端在各传送消息作用下的工作情况,考虑下面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是以两个通信终端之间的呼叫为背景来说明各传送消息在这种最简单的情况下的作用。这些消息对于会议呼叫的作用以后将结合图10至15详细说明。假设提出请求的通信终端106方的交换节点101向通信终端107发起一个逻辑呼叫。众所周知,在ISDN信令协议中,首先是由交换节点101通过交换节点102和103向交换节点104发送一个建立消息。各交换节点响应这个建立消息,分别建立必要的呼叫信息。接收到建立消息,交换节点104向通信终端107告警,从而使通信终端107向它的用户告警。交换节点104向交换节点101发回一个告警消息。当用户回答呼叫时,通信终端107就向交换节点104发送一个连接消息。接收到连接消息,交换节点104建立一个内部逻辑通路,向交换节点103和102发送连接消息。交换节点103和102也分别建立内部逻辑通路,将连接消息转发给下一个交换节点。当连接消息转发到交换节点101时,它经过了由交换节点102、103和104建立的各个逻辑通路。
以后,通信终端106和107的用户希望得到视频能力,使他们可以交换视频图象。为了在这呼叫上增加视频能力,通信终端106向交换节点101发出一个附加视频能力的请求。根据这个请求,交换节点101确定它是否具有提供视频的能力。如果交换节点101具有这种视频能力可提供,就向交换节点102发送TRANS 201(传送)消息,如图2所示。TRANS 201消息请求在呼叫上附加视频能力(该消息的实际内容以后将详细说明。)如果交换节点102能提供视频能力,就发回如图2中所示的TRANS-ACK 204消息。此外,交换节点102还向交换节点103发送图2中的TRANS 202消息。这消息也请求在交换节点102和103之间建立视频能力。假设交换节点103能够提供视频能力,它向交换节点102发回TRANS-ACK 206消息,向交换节点104发送TRANS 203消息。如果交换节点104能够提供视频带宽,那么交换节点104向交换节点103发送TRANS-COM 207消息。这个消息通过交换节点103和102转发回交换节点101。交换节点101和104分别通知通信终端106和107,现在提供视频能力。如果在再以后的某个时候,通信终端106的用户希望撤消视频能力,那么图2中所示的这些消息就再次通过相应交换节点发送。然而,这些TRANS消息现在是请求撤消这个视频带宽。
在视频和音频呼叫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供视频和音频能力。第一种方式是,一个信道用于视频而另一个信道用于音频。第二种方式是音频信息与视频信息一起在一个视频信道内传送。此时的传送消息可以使各交换节点放弃音频信道而添加伴有音频信息的视频信道。
在处理传送消息时,交换节点具有用传送确认(TRANS-ACK)消息相互协调的能力。为了说明这种能力考虑下面这个例子。通信终端106希望在一个接至通信终端107的逻辑呼叫上添加音频、视频和高速数据能力。通信终端106请求交换节点101添加这些能力。根据这个请求,交换节点101向交换节点102发送一个传送消息,请求在这呼叫上附加这三种带宽。交换节点102具有提供这些能力的资源,于是向通信终端106发送一个确认消息加以确认。然后,交换节点102向交换节点103发送一个传送消息。交换节点103具有的资源只是支持音频带宽和视频带宽,因此交换节点103在一个传送确认消息中将这个情况发送给交换节点102。交换节点120接受这些条件。于是,交换节点103向交换节点104发送一个传送消息,请求在这呼叫上附加音频和视频能力。交换节点104仅有提供音频带宽的资源。由于交换节点104是端点,因此它向交换节点103发回一个传送完成消息。这个传送完成消息明确了对于这呼叫只有音频带宽可提供。接收到这个传送完成消息,各交换节点将对这呼叫的带宽都改为只是音频带宽。
图3示出了以遵从消息和程序的CCITT ISDN Q.931标准为例的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四种新消息的详细情况。当然,熟悉该技术领域的人们可以看出,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其他标准。传送消息为TRANS 300,由信息元(IE)301至309及341组成。协议鉴别器IE301用来规定所用的协议,在本实施例中规定协议为ISDN Q.931。呼叫参考IE302给出呼叫参考号,规定这个传送消息是为哪个呼叫修改带宽的。消息类型IE303设置为TRANS,因为这是传送消息。转发指示IE304规定这传送消息是否用来为由呼叫参考IE302所指定的呼叫附加、撤消或改变带宽的。
承载能力IE305、信道标识IE306、数据链路标识IE307、低层一致性IE308和高层一致性IE309规定了由这传送消息规定的全部传送能力。低层一致性IE308和高层一致性IE309只供端点使用。然而,承载能力IE305、信道标识IE306和数据链路标识IE307由为呼叫提供传送的网络内的各交换节点使用。注意,终点也使用IE305、306和307。承载能力IE305以诸如话音、数据、视频那样的高层定义规定所请求的能力。信道标识IE306规定在这物理接口内的逻辑接口和物理信道。在两个交换节点之间,交换节点为它们之间的每个接口协商一个逻辑接口号。网络层对这个逻辑接口号作出响应,将它变换成一个系统接口号(sintf),再由较低的层变换成一个物理接口号。为了明确起见,高层的描述是指信道标识IE这与规定物理接口一样。例如,如果请求的是视频能力,那么这个请求的信道标识IE306中的一个IE规定了物理接口和信道,例如为所规定的PRI链路中的一个384kb信道的信道1。如果请求的是话音能力,那么信道标识IE的一个IE规定一个特定的B信道,如信道23。在承载能力IE305中请求视频的一个IE的位置与在信道标识IE306中指定物理接口和信道的相应IE的位置相同。如果请求的是分组数据链路,那么这些链路按信道标识IE306中的那些物理信道用在数据链路标识307中所规定的附加信息加以规定。数据链路标识的各IE的排列次序按支持信道标识IE306的要求。承载能力IE305中的信息规定了什么时候需要数据标识IE307中的一个IE。例如,如果承载能力IE305规定视频、话音和数据,信道标识就规定了物理信道,因而只使用一个数据链路示识IE307。这个IE规定了所要使用的这个物理信道上的逻辑链路。
低层一致性IE308和高层一致性309通常只由端点使用,用来为终接端点规定所建立的呼叫的类型和所使用的协议。低层一致性IE308由图4所示的物理层、链路管理层和网络层使用,而高层一致性IE309由图4的高于网络层的各软件层使用。为了理解层能力IE和承载能力IE之间的关系,考虑下面这个例子。如果用户希望利用LAPF协议建立一个从通信终端101至通信终端104的数据分组连接,可以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在承载能力中规定需要建立一个LAPF分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低层一致性IE308中包含任何信息。也可以不需要在高层一致性IE309中包含任何信息。各交换节点根据承载能力以最方便的方式建立分组交换连接。通常,交换节点将作为一个分组连接而不是电路连接来建立这个分组连接。在第二个例子中,用户希望具有一个通过交换节点102和103建立的64kb电路连接,而只在端点,即通信终端101和104,执行LAPF协议。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终端101要在传送消息的承载能力IE305请求一个每秒64kb的电路交换连接。这个传送消息于是要在低层能力IE308中指明这要求是一个应用LAPF协议的被分组的数据连接。这样,保证了这个分组连接具有一个可预测的通过交换节点102和103的传输时间。此外,还可以在通过交换节点102和103的电路交换64kb数据连接上执行专有的分组协议。高层能力IE309为图4中的表示层407规定要结合网络层接收的信息使用的高层协议。表示层407对图4中的应用层409内各种应用所使用的消息进行调整。表示层407可以用来操作的协议类型例如有:X400电子邮件标准,g4传真标准,文件传送或屏幕共享标准。正如很容易看出的那样,这些高层的协议与介入的交换节点102和103无关。
图3中示出了传送确认消息TRANS-ACK310。IE311、312、314具有与已说明的IE301、302、304相同的功能。消息类型IE313设置为TRANS-ACK。收到传送消息后,网络内的交换节点就用传送确认消息响应。如果接收交换节点能够提供在IE305、306和307中所请求的所有传送能力,则传送确认消息只包括IE311至314。如果接收交换节点不能提供某种传送能力,则在IE315、316或IE317、316中指明这种不能提供的传送能力,例如,如果传送消息请求视频传送,但接收交换节点不能提供,于是在传送确认消息的IE315和316中指明视频能力。显示IE319可以用来指明不能提供这种能力的原因。如果发送交换节点不顾接受降低传送能力,那么发送交换节点的唯一选择方案就是放弃这个传送消息的请求。同样,呼叫参考IE312规定了这个传送确认消息所关联的呼叫。
图3中还示出了传送完成消息TRANS-COM320。传送完成消息用来规定正进行呼叫的各交换节点对该呼叫进行了附加、撤消和改变后得到的最终传送能力。如果在这呼叫路径中的所有交换节点都已经接受了所请求的传送能力,则传送完成消息只包括IE321至324。如果所请求的传送能力中有一种或几种传送能力不能提供,则在IE325、326和327中指明这些不能提供的传送能力。在呼叫通路中的每个交换节点保留它可能从接收的传送消息中已经删去的任何传送能力的记录,并将所删去的传送能力包括在传送完成消息内。因此,当始发端收到传送完成消息时,这消息就向始发端指明了这呼叫的传送能力。此外,当介入的交换网络节点收到传送完成消息时,分别删去原来同意为呼叫提供的且出现在传送完成消息中的传送能力。
传送拒绝消息TRANS-REJ330用来拒绝一个传送消息。IE331至333和339在功能上与传送消息的IE301至303和341相同。IE334用来指明拒绝这个传送消息的原因。
图4示出了图1中的交换节点的软件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是以传统的OSI模型为基础,加以修改的以实现ISDN协议。按照在此所说明的本发明,为了包括ISDN能力对这个标准的模型进一步作了一些修改。
物理层401的主要功能是终接物理链路。具体地说,物理层401负责维护物理信道和控制物理信道的物理子信道。物理层401包括一个软件部分和一些物理接口。物理层401的软件部分负责直接控制与传送PRI和BRI信息的物理链路端接的物理接口。物理层401向链路层412提供物理子信道和物理信道,作为由链路层412可控制的实体。
链路层412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在物理信道上发送的信息能完整地和以正确的次序得到恢复。这是利用另一个协议层实现的,这协议允许在一个给定的传送分组数据的物理信道或物理子信道上建立多个通常称为逻辑链路的通信路径。这些逻辑链路用来识别和处理在链路层412和物理层401之间传送的数据。(这种协议的一个例子是在ISDN Q921中所采用的LAPD分组协议。在ISDN标准中,链路层412终止LAPD协议。)链路层412能支持多个协议,使得较高层不受所用的不同协议的影响。此外,链路层412允许较高软件层以抽象方式控制物理层401。
如图4所示,链路层412分为链路接口402和链路管理403。这样划分的原因如下。在这点上讨论ISDN信号在一个D信道上的传输是有助于对此并不很了解的读者的。在链路层412,有一组逻辑链路建立在一个D信道上。这些逻辑链路中仅有一个逻辑链路传送ISDN控制信号,这个链路在此称为逻辑D信道(LDC)。LDC由一个逻辑D信道号(LDCN)标识。
链路接口402完成大部分由链路层412执行的功能,包括建立逻辑信道。链路管理403标识较高软件层的各种链路接口。此外,链路管理在各逻辑链路和较高软件层之间传送信息。
网络层404处理在LDC上传送的信息,从而终止ISDN Q931协议。因此,这一层负责为在交换节点外部的呼叫的终接和始发协调系统资源的利用。网络层控制在一个接收或建立呼叫的接口上的各信道的分配。例如,如果通信终端101收到一个从交换节点102通过PRI链路150发来的呼叫,通信终端101的网络层404与它的对等层(交换节点102中的相应网络层404)进行协商,以便在PRI链路150中分配到一个B信道,如果以后需要一个第二B信道,再重复这个程序。这种协商利用诸如呼叫建立和连接消息之类的标准ISDNQ.931消息通过建立在PRI链路150的D信道上的LDC实现。网络层404对给定接口的所有B信道用这个接口的LDC进行标识。网络层404只关心建立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例如交换节点到交换节点)的呼叫。网络层不关心呼叫怎样在内部送到某个交换节点,而是将信息向上传送到更高的层,由更高的层确定呼叫在这个交换节点怎样传送。然而,网络层请求一个应用软件(以下将称为连接管理应用)为交换节点内的某个交换连接附加或撤消物理接口的某些功能。
具体地说,网络层执行呼叫建立首先是确定建立一个呼叫的这个请求是有效的和两个交换系统之间的资源可以处理这个呼叫。确定后,就将有关呼叫的信息传送给更高的软件层。反之亦然,当网络层接收到来自更高的软件层要求与另一个交换节点建立连接的请求时,将有关信息传送到较低的软件层。
网络层404通过LDC接收从与呼叫有关的另一个交换节点发来的信息。在LDC上接到信息后,就用呼叫参考号标识与这消息关联的呼叫。呼叫参考号由始发网络层在呼叫建立期间按照ISDN标准选择。这种标识的详细情况可参见图14。
传送层405是使呼叫通过具有如图1所示多个交换节点的复杂系统进行路由选择的关键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管理呼叫的外部(即交换接点之间)的传送。传送层405将图1的系统看作一系列节点,关心的是将各呼叫从本节点送到其他相应节点或端点。(正如在对会话层406所作的详细说明那样,是会话层406而不是传送层405解释诸如电话号码那样的终接信息,确定呼叫的终接节点和利用连接管理中请建立节点间的通路。)在包括多个交换节点和通信终端的整个系统中,为了建立通过各交换节点的呼叫,各传送层相互通信。这种在传送层之间的通信是必需的,因为这对于将呼叫通过各个介入的节点送达终接节点可能是必需的。传送层利用在交换节点之间建立的信令通路(LDC)相互通信。
对于节点间的路由选择而言,传送层405是开始以全局观点处理图1所示的整个系统的第一个层。传送层405利用会话层406提供的信息来选择节点之间的通路。传送层通过利用规定可用通路的表和对这些通路的可选方案执行它的在各节点之间进行路由选择的任务。这些表并没有规定所有的通路,而只是规定节点已经使用的那些通路。
传送层之间的通信由网络层404用已建立的LDC进行。传送层405将要发给它的对等层的信息传送给网络层404,由网络层404将这信息打包在标准ISDN Q931消息的一些信息元IE内。网络层404利用对特定节点已经建立的LDC将这信息发送给与它对等的网络层。类似,当另一个网络层接收到这种类型的信息时,这个网络层就解包信息,将信息送至传送层。
层管理413用来提供图4中的各软件层之间的通信。例如,当处在应用层409的连接管理应用请求在物理网络中进行连接时,这些请求就是通过层管理413传送的。管理信息库414存储着软件层所使用的各种表和记录。例如,下面将要说明的呼叫记录和会话记录就是存储在管理信息库414内。管理信息库414允许一个软件层访问一个由另一个软件层维持的记录。
对于有关层401至409的作用和结构可参阅美国专利5,386,466。
图5在逻辑上示出了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LCI)、业务接入点标识(SAPI)、终端标识(TEI)、系统接口号(sintf)、交换信使(angel)接口号(aintf)、逻辑D信道号(LDCN)、呼叫参考号(CRN)和各软件层之间的一般关系。如图5所示,链路接口层和物理层对通过一个信使实现。(信使(angel)这个概念在美国专利5,386,466中说明。)链路接口层402和物理层401由一个本地信使实现。交换节点102中的一个节点处理器实现链路管理层403、网络层404和更高的层。这个节点处理器提供交换节点102的全部控制。sintf、交换和aintf号与物理接口相关。sintf号由网络软件层404和更高的层用来标识物理接口。此外,由一个两端各接一个物理接口的链路连接的两个交换节点在链路初始化期间为这个链路协商一个逻辑接口号。
当接收到一个传送消息时,网络层404将信道标识IE中的逻辑接口号变换成相应sintf号。网络层404将物理接口看成是由sinft501和sintf2 502标识的。链路管理403进行在都用来表示物理接口的sintf号与交换和sintf号之间的变换。例如,链路管理403将sintf1 501变换成本地信使和aintf1 511。链路接口层402用aintf1511标识物理接口551。在sintf1 501与sintf2 502和aintf1 511与aintf2 512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sintf和aintf号标识各具体接口,而每个接口具有许多信道。例如,PRI接口551各都有24个信道。网络层404用各实际物理信道号分别标识与一个具体的sintf号关联的这些信道。类似,链路接口层402用各实际物理信道号分别标识与一个具体的aintf号关联的这些信道。这是可能的,因为ISDN标准的规范指定物理信道24用于执行信令传送。网络层404和更高的层利用sintf号控制链路接口层和物理层以便互连物理信道和确立这些信道的具体协议。在图5中没有示出B信道通过诸如网络515那样的物理网络互连的方式,而只示出了一个逻辑方式,例如通路507。
此外,图5在逻辑上示出了各信道的利用情况以及这些信道的终止和信息利用点。接口551的B信道532通过通路507与接口552的B信道553互连。通路507是通过交换节点内部的网络形成的。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来说显然清楚在接口551和552的B信道之间可形成一些类似的通路。B信道的电路交换在物理层进行,而分组交换或帧中继在链路接口层进行。图5和6中各层在建立呼叫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参阅美国专利5,386,466。
下面说明从应用软件层409、会话软件层406、传送软件层405和网络软件层404来看交换节点102处理各传送消息的情况。为了使解释更为清楚,首先简要地对呼叫最初怎样通过交换节点102建立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6示出了在网络软件层404、传送软件层405、会话软件层406和应用软件层409之间对呼叫进行标识和处理的方式。交换节点102执行这些软件层。在网络软件层404,一个呼叫的两个半侧分别都用CRN号(如CRN 520)和呼叫记录(如呼叫记录521)标识,如前面对图5所作的说明那样。由图6可见,呼叫记录对于所有这几个软件层是公用的,而每一层有附加信息与呼叫记录一起使用。呼叫记录取自每个交换节点内的一个公共表,呼叫记录号在一个具体的交换节点内是专用的。
传送软件层405对呼叫的两个半侧分别都用LDCN和呼叫记录号标识。可以用LDCN是因为在层4路由选择表内所列信息是用标记从一个交换节点到另一个交换节点的链路(或链路组)的LD-CN号标识的。注意,对于一个具体的呼叫来说,在图6所示的三个软件层的呼叫记录是相同的。会话软件层406是这个软件体系结构中将呼叫的两半侧连接在一起以便通过具有为之建立的专用会话记录(如会话607)的呼叫交换信号信息之处。会话记录与两个呼叫记录(如呼叫记录521和544)相关联,而这两个呼叫记录分别表示一个呼叫的一个半侧。(一个呼叫的半侧称为一个“半个呼叫”。)这个规则的一个例外是当该呼叫是对一个应用的呼叫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呼叫记录被利用,因为这种呼叫的另半侧接到应用软件层。
为了理解图6中的三个软件层对呼叫的处理,首先讨论通过交换节点102建立一个呼叫的例子。对于这个例子来说,需要参照示出与呼叫记录521和544关联的两个接口的图5。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呼叫记录521与PRI链路111关联,而呼叫记录544与PRI链路116关联。
假设一个呼叫从通信终端101通过交换节点102接到通信终端104。LDCN541与将交换节点102接到如图1中所示的交换接点103的PRI116关联。此外,假设在建立消息中的节点号指定了通信终端104。(在交换节点102中为一个从通信终端101至通信终端104的呼叫决定路由的方式参阅美国专利5,386,466。)当通过PRI链路111从通信终端101接收到建立消息时,网络软件层404产生一个送至传送软件层405的建立指示,并且建立开始建立第一半呼叫的呼叫记录521。传送软件层405检验节点号,确定交换节点102不是终接交换节点,因而层405不设置节点标志。如果这个节点标志被设置,则指示呼叫在交换节点102终接。拨号号码和节点标志一起送至会话软件层406。因为节点标志没有设置,因此层406不试图根据拨号号码来路由选择呼叫。由于在本例中节点标志未设置,会话软件层406就建立会话记录607,选择开始建立第二半呼叫的呼叫记录544。然后,节点号和呼叫记录号都作为一个建立请求送至传送软件层405。传送软件层405询问层4路由选择表,确定LDCN541是一个至通信终端104的通路。传送软件层405于是将呼叫记录544与LDCN541相关联,向网络软件层404发送建立请求,由网络软件层404通过PRI链路116建立与交换节点103的通信。
在交换节点102通过PRI链路116向交换节点103发送了一个建立消息后,交换节点103的网络软件层用一个呼叫进行消息作出响应。网络软件层404对这个呼叫进行消息的响应,通知连接管理应用应该通过交换节点102的交换网络互连B信道532和B信道533形成通路507以建立连接。会话记录607指向连接记录608。连接记录608由在应用层409执行的连接管理应用支持。连接管理应用响应来自网络软件层404的消息,建立这个连接,将这内部连接的参数写入连接记录607。
为了进一步理解传送消息怎样用来通过交换节点102增加或减少带宽,考虑下面这个例子。假设在上面这一段所说明的建立消息建立了一个通过交换节点102的话音连接,通过交换节点102的交换网络形成了图5中所示的通路507。然后,通信终端101用一个传送消息请求在D信道530上建立一个分组交换连接和在信道538上建立一个64kb数据信道。
为了设立为执行LADF协议的数据链路和具有64kb/s速率的数据信道所必需的附加带宽,通信终端101向交换节点102发送一个具有以下信息的传送消息。呼叫参考IE302设置为图5和6的CRN520,消息类型IE303设置为TRANS。重复指示IE304设置为附加带宽。承载能力IE305如下:第一承载能力IE规定了采用LAPD协议的分组数据链路,而第二IE设置为一个具有64kb带宽的电路数据链路。信道标识IE306如下:第一IE指明利用逻辑接口号的接口551和指明D信道530的使用,而第二IE指接口551和B信道538。紧接的单个数据链路标识IE307指明对于分组数据使用逻辑链路517中的一个链路。低层能力IE308指明通信终端104对于64kb数据信道执行的专有协议。高层能力IE309指明要执行的是X400电子邮件协议标准。图6的网络软件层404接收到这个传送消息后,加以分解。网络软件层404如果能够提供可请求的各传送能力,则回答一个仅包括IE311、312、313和319的传送确认消息。网络软件层404如果不能提供所请求的其中一种传送能力,则在IE315、316和317中标识所不能提供的这种传送能力,并在重复指示314中指出这种传送能力必需删除。此外,这个传送确认消息还可以指出采用其他承载能力、信道标识和数据链路标识这些IE,作为所请求的替代。
在本例中,网络软件层404能够提供所请求的这些传送能力。于是网络软件层404通过传送软件层405的LDCN519向对话软件层406发送附加传送能力的请求。会话软件层406利用呼叫记录544的会话记录607确定这个呼叫用的是LDCN541,从而用LDC-N541通知网络软件层404,对于呼叫记录544需要进行附加操作。
暂时回到这个呼叫的由图6中呼叫记录521和LDCN519所示的左半侧。网络软件层404向连接管理应用发送已经加到由呼叫记录521标识的连接上的一些新的参数。连接管理应用对这个信息进行响应,将附加连接信息存入连接记录608。
在这个呼叫的由呼叫记录544和LDCN541标识的右半侧,网络软件层404对从通信终端101收到的消息的承载能力IE作出响应,确定需要利用哪些传送设施来满足这些承载能力IE所提出的要求。如图5所示,网络软件层404利用逻辑链路518中的一个链路以提供采用LAPD协议的数据链路和具有64kb数据信道能力的B信道536。注意,如果网络软件层404有了一个分为若干逻辑链路的可用B信道,那么网络软件层404为了提供执行LAPF协议的数据链路也可以使用这些逻辑链路中的一个链路。现在,网络软件层404形成一个新的传送消息,这个消息包括与从通信终端101收到的相同的承载能力IE305以及规定接口552具体提供这些传送能力的资源的信道标识IE306和数据链路标识IE307。低层一致性IE308和高层一致性309被直接从呼叫左半侧向上传送到会话软件层406,再由会话软件层406向下发送到呼叫右半侧,并入由网络软件层404产生的新的传送消息。然后,网络软件层404将这个传送消息发给在交换节点103中的它的对等网络软件层。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交换节点103中的网络软件层接受在传送消息中所请求的所有传送能力。交换节点103中的网络软件层用一个不合IE315、316或317的传送确认消息进行响应。交换节点102中的网络软件层404响应这个传送确认消息向图6的应用层409中的连接管理应用发送对于呼叫左半部的参数,使这些参数可以存入连接记录608。连接管理应用还对这信息作出响应,控制交换节点102的交换网络,建立通路535。此外,连接管理应用向链路接口层402发送一个消息,请求建立通路539。
此时,通路507、535和539都通过交换节点102建立。在本例中,当交换节点103试图建立最初的传送能力时,通信终端104却不能提供应用LAPD协议的数据链路。于是,交换节点103在呼叫的左半侧(与图6所示类似)已在它的连接记录中记录了话音带宽、应用LAPD协议数据链路和64kb数据信道。然而,在对于呼叫的右半侧的连接记录中只记录有话音呼叫和64kb数据链路。接到从通信终端104发来的传送完成消息后,通过网络软件层,交换节点103中的连接管理应用只连接64kb数据链路。注意,话音呼叫连接已在建立过程期间完成。通信终端104发送一个传送完成消息,标识在使用的承载能力、信道标识IE和数据链路标识IE。这个消息由交换节点103接收后,从呼叫的右半侧向上通过各软件层传送到交换节点103的会话软件层406,再由会话软件层406从呼叫的左半侧向下传送到交换节点103的网络软件层404。网络软件层404删除掉数据链路能力,通知连接管理应用,这个数据链路不再使用。作为响应,交换节点103的连接管理应用从交换节点103的连接记录中删去这数据链路信息。然后,交换节点103中的网络软件层404形成一个传送完成消息,详细指明已经建立的只是64kb数据链路的情况,将这个传送完成消息发送给交换节点102。
交换节点102的网络软件层404接收到从交换节点103发来的传送完成消息后,通知连接管理应用,需要撤消通路539。于是连接管理应用从连接记录608中删去有关执行LAPD协议的数据链路的参考。然后,网络软件层404通过会话软件层406将传送完成消息向下发送到呼叫左半侧。网络软件层404响应这个传送完成消息,通知连接管理应用从连接记录608中删去有关执行LAPD协议的数据链路的参考。连接管理应用还向链路接口层402发送一个消息,以撤消通路539。在呼叫左半侧,网络软件层404组成另一个传送完成消息,发送给通信终端101。
在以后某个时候,通信终端101确定不再需要64kb数据链路,于是发送一个传送消息。在这个传送消息中,重复指示304设置为撤消,而承载能力IE305、信道标识IE306和数据链路标识307指明需撤消64kb数据链路。于是交换节点102将这个消息转发给交换节点103。接收到从交换节点103发回的传送确认消息,网络软件层404请求连接管理应用撤消通路535。此外,连接管理应用按照网络软件层404的请求更新连接记录608。通信终端104接到请求撤消这个数据链路的传送消息后发送一个传送完成消息,明确要撤消掉这个数据链路。
现在回到这种情况:当通信终端104接到建立64kb数据链路的传送消息时,就IE305至307而言通信终端104以与其他交换节点所进行的相同方式进行响应。一个呼叫的终接点是在图4中的应用层409执行的一个终端管理应用。有关终端管理应用的各种功能的详细情况可参阅美国专利5,182,751和美国专利5,386,466。简要地说,终端管理应用提供了终接一个呼叫所需的所有控制功能,使终端可以利用通信数据。终端管理应用能在一个交换节点上执行,从而大多数终端控制功能都在交换节点而不是通信终端内完成。但是,一个通信终端(如通信终端101)如果确实有自己的计算机的话,就可以实现图4所示的软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终端管理应用在这个终端上执行。于是如图1所示,通信终端101是呼叫的终接点。然而,如果通信终端101用的不是这种通信终端,终端管理应用要在交换节点102内执行,交换节点102就是呼叫的终接点。
在接到建立64kb数据链路的传送消息时,这个消息就传送给处在应用层409的终端管理应用。于是终端管理应用通过连接管理请求链路接口层402执行在低层一致性IE308中所规定的专有协议,使得链路接口层能正确地使用低层专有协议。此外,连接管理应用还命令通信终端104的表示层407执行在高层一致性IE309中所规定的X400电子邮件标准。
图7、8和9以流程图形式示出了网络软件404在执行图3所示各种传送消息过程中所进行的操作。网络软件层404执行实现传送消息中的大部分工作。图7和8示出了网络软件层404在从另一个交换节点接收到一个传送消息后的响应。图9示出了网络软件层404在从会话层406接收到一个传送消息后的响应。在这些图中所用的习惯是接收到的或发送到另一个交换节点的传送消息只由类似的消息码,例如TRANS识别;而由会话软件层406从呼叫的另半侧中继的传送消息则由消息码和词“消息”,例如TRANS消息来定义。
图7的判决方框701确定是否从另一个交换节点收到了一个TRANS消息。在前面这个例子中,交换节点102收到从通信终端101通过接口551发来的一个TRANS消息。如果判决方框701的判决为“是”,则判决方框702确定是否能提供由承载能力IE305、信道标识IE306和数据链路标识IE307规定的所请求的各个传送能力。如果能提供这些传送能力,则执行方框707,发回一个不含IE315、316和317的TRANS-ACK消息。如果判决方框702的判决为“否”,则方框703试图确定一个可替代的传送能力。如果不能提供任何所请求的传送能力,则发送一个TRANS-REJ消息,终止处理。如果至少可提供一个原来的或可替代的传送能力,则发回一个传送能力项经修改的TRANS-ACJ消息。然后,方框709向在应用层409的连接管理应用发送一个消息,请求将由新的传送能力所规定的传送参数输入连接表608。输入的传送参数或者是原请求的传送能力的参数,或者是替代的传送能力的参数,或者是两者的组合。最后,方框711通过传送层405向会话层406发送一个TRANS消息,这个消息是原来的TRANS消息和/或替代的传送能力减去IE306和307。IE306和307对于如图6中所示的呼叫左半侧都是唯一的。会话软件层406对这个消息进行响应,标识呼叫记录,标识与呼叫右半侧关联的LDCN,并将这消息以适当的标识从呼叫右半侧向下发送给网络软件层404。
回到判决方框701,如果判决为“否”,则控制转至判决方框712,确定是否从另一个交换节点接收到了一个TRANS-ACK消息。在前面的例子中,交换节点102在接口552收到从交换节点103发来的一个TRANS-ACK消息。这个TRANS-ACK消息是由呼叫右半侧收到的。如果判决方框712的判决为“是”,则转至判决方框713,确定在这个传送确认消息中是否有替代的传送能力。如果判决为“是”,则转至判决方框714,确定这些替代的传送能力是否能接受,也就是这个交换节点是否能提供这些替代的传送能力。如果判决方框714的判决为“否”,则执行方框716,向那个交换节点发送一个TRANS消息,请求删除任何不能接受的传送能力。然后,方框717通过传送软件层405向会话软件层406发送一个带有相同删除请求的TRANS消息。会话软件层406对这个消息进行响应,将这个消息从呼叫左半侧向下传送到网络软件层404。注意,如果接收到一个可接受的TRANS-ACK,就只在连接记录内插入传送参数和在交换节点内建立通路。
回到判决方框713和714。如果判决方框713的判决为“否”或判决方框714的判决为“是”,则都转至方框721,向连接管理应用发送一个消息,请求将传送参数输入连接表和通过交换节点的内部交换网进行连接。
回到判决方框712,如果消息不是一个TRANS-ACK消息,则转至图8的判决方框801,确定消息是否为一个TRANS-REJ消息。如果判决方框801的判决为“是”,则方框802向连接管理应用发送一个消息,请求从连接表中删去传送参数和撤消已经为这些传送参数通过交换节点的交换网络建立的各通路。注意,如果接收到的是TRANS-REJ消息而不是TRANS-ACK消息,那么对于连接管理应用来说就可能没有任何操作要执行。方框802执行后,方框803通过传送层405向会话层406发送一个含有TRANS-REJ消息的消息。会话层406将这个消息以及适当的呼叫记录和LDCN标识信息沿呼叫左半侧发送给网络软件层404。
如果判决方框801的判决为“否”,则转至判决方框804,确定消息是否为一个TRANS-COM消息。如果判决为“否”,则转至方框808,提供通常的处理。方框808是用来处理标准ISDN消息的。如果判决方框804的判决为“是”,则方框806确定在连接表608中哪些传送参数没有被承载能力IE325、信道标识IE326和数据链路标识IE327进行标识。在标识了这些传送参数后,方框806向连接管理应用发送一个消息,请求删去这些传送参数和对应的各通路。最后,方框807通过传送软件层405向会话软件层406发送一个含有原来的TRANS-COM消息但减去不带信道标识IE326和数据链路标识IE327的消息。会话软件层406对这个消息进行响应,将这个消息以及呼叫记录和LDCN标识信息沿呼叫左半侧向下传送给网络软件层404。
图9示出了网络软件层404响应从会话软件层406接收到的各种传送消息所进行的操作。判决方框901确定消息是否为一个TRANS消息。在前面的例子中,图6中所示的呼叫右半侧在呼叫左半侧已通过接口551接收到来自通信终端101的消息后接收到会话软件层406发送的一个TRANS消息。如果判决方框901的判决为“是”,则转至方框902。方框902对承载能力IE305进行响应,确定对于将要发送给下一个交换节点的TRANS消息的新的信道标识IE306和数据链路标识307。确定后,方框903形成这个新的TRANS消息,发送给下一个交换节点。注意,信息元301、302、303、304、305、308、309和341在这个新的TRANS消息中直接转发。
如果判决方框901的判决为“否”,则判决方框904确定从会话软件层406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一个TRANS-COM消息。如果判决方框904的判决为“是”,则方框906确定在连接表608中哪些传送参数没有在承载能力IE325、信道标识IE326和数据链路标识IE327中标识。确定了这些传送参数后,方框906向连接管理应用发送一个消息,请求从连接表608中删去这些传送参数和撤消对应的各通路。然后,方框907形成一个带有规定呼叫左半侧传送能力的新的信道标识IE326和数据链路标识IE327的TRANS-COM消息。方框907再将所形成的TRANS-COM消息发送给另一个交换节点。
如果判决方框904的判决为“否”,则转至判决方框908,确定是否从会话软件层406接收到一个TRANS-REJ消息。如果判决为“否”,转至对标准ISDN消息进行通常处理的方框909。如果判决方框908的判决为“是”,则方框911向连接管理应用发送一个消息,请求删除所有由于相应TRANS消息输入连接表608的传送参数。最后,方框912向下一个交换节点发送一个TRANS-REJ消息。在前面的例子中,方框912将TRANS-REJ消息从交换节点102发送给通信终端101。
图10和11分别示出了由TMA128和CMA128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情况。在会议呼叫期间,所有发送给通信终端106的消息全由图1中的TMA128接收。TMA128对这些消息进行响应,发送相应的应答消息,将信息传给CMA127,以及控制通信终端106。CMA127对多媒体会议呼叫进行总控制,然而要通过由TMA128向挂在会议呼叫上的其他各通信终端发送相应消息来实施。此外,CMA127还通过向CM129发送请求控制交换节点101的内部网络。图10示出了TMA128的各种操作。判决方框1001确定在通信终端106上是否已动用了会议按钮,指示希望发起一个会议或再加另一个端参与会议。如果判决方框1001的判决为“是”,方框1002就将接至各出席终端的现呼叫置成保持状态。注意,如果在一个多媒体呼叫中通信终端106只与通信终端108连接,那么出席终端只包括通信终端108一个。然而,如果已经建立的会议呼叫包括通信终端106、107和108,那么将被置于保持的出席终端就是通信终端107和108。如果通信终端106在一个多媒体呼叫中只与通信终端108连接,那么这个通信终端108就称为“第一终端”。在方框1002执行后,方框1003接收通信终端106发出的拨号信息后,这个信息指明了新终端。接收到拨号信息后,方框1004请求图4的低软件层将一个新呼叫接到这个新终端。判决方框1009确定对这个新呼叫是否有回答。如果判决为“否”,则执行方框102,将现呼叫解除保持,使通信终端106返回现呼叫。如果判决方框1009的判决为“是”,则方框1010向CMA127发送一个消息,请求将新呼叫加到会议呼叫上。注意,如果一个会议呼叫还没有建立,则CMA127将采取一些必要步骤来启动一个多媒体会议呼叫。最后,方框1011对图13中所示的呼叫表进行更新。图13示出了通信终端106和108在一个多媒体呼叫中连接而无线终端123并入这个呼叫从而建立一个多媒体会议呼叫的情况。当无线终端123的用户将通信终端107接到这多媒体会议呼叫上而使无线终123拆线后,图13中的编号“123”将被编号“107”代替。
回到判决方框1001,如果还没有动用会议按钮,控制就转至判决方框1006,确定是否另一个终端已经发送了一个TRAMS消息,要求改变该终端的用来接到多媒体会议呼叫上的会议通路的带宽。如果判决为“是”,则执行方框1007,发回TRANS-COM消息。然后,方框1008向CMA127发送一个改变消息。这个改变消息指明了通信类型/带宽的改变情况和请求改变的通信终端。
如果判决方框1006的判决为“否”,则转至判决方框1013,确定是否从另一个终端接收到一个表示该终端请求拆线的消息。如果判决为“是”,方框1014就向CMA127发送一个拆线消息,于是方框1015从图13所示的呼叫表中删去该终端。
如果判决方框1013的判决为“否”,则判决方框1016确定是否通信终端106请求改变通信类型。如果判决为“是”,则一个改变消息发至1017,指明附加或删除的通信类型,方框1018改变对通信终端106的带宽。CM4 127将请求交换节点101内的物理网络按要求加上或减去带宽。
如果判决方框1016的判决为“否”,则判决方框1019确定是否通信终端106请求拆线。结果判决为“是”,方框1021向CMA127发送一个拆线消息,由TMA128向所有尚接在这多媒体会议呼叫的通信终端发送拆线消息。随后,方框1022清除图13的呼叫表。
如果判决方框1019的判决为“否”,则判决方框1023确定是否从CMA127接收到一个通知请求。如果判决为“否”,方框1028执行通常的处理。如果判决为“是”,则判决方框1025确定是否这通知请求是为通信终端106的。如果判决为“是”,方框1027就将改变情况通知通信终端106,使得通信终端106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判决方框1024的判决为“否”,方框1026请求如图4中所示的低软件层向在CMA127发出的通知请求中所指定的这些终端发送通知消息。在一个多媒体会议呼叫中通知消息的传输和功能可参阅美国专利5,373,549。
图11示出了由图1中的CMA127执行的操作。判决方框1101确定是否从TMA128接收到一个请求在一个多媒体会议呼叫上增加一个新终端的消息。如果判决为“是”,则判决方框1102确定是否通信终端106现接在一个多媒体会议呼叫中。如果判决为“是”,则在图12的会议表上添加这个新终端。于是方框1112通过向CM129发送一个请求,请求将新终端加到多媒体会议呼叫上。注意,当方框1111将新终端加到图12的会议表上时,“通信类型”这一栏就也得到更新。方框1106、1109、1112执行后,方框1113发送通知请求,将在参加这多媒体会议呼叫中所作的改变情况发送给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的各通信终端。
回到判决方框1101,如果判决为“否”,则判决方框1107确定是否从TMA128接收到一个改变消息。如果判决为“是”,方框1108就请求由CM129对变换节点101的物理网络或数据链路作相应改变。然后,方框1109更新图12的会议表。
如果判决该方框1107的判决为“否”,则判决方框1114确定是否从TMA128接收到一个拆线消息。如果判决为“是”,方框1116就从图12的会议表中删去拆线的终端。方框1117请求TMA128发出通知消息,指出拆线的这个终端不再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然后,判决方框1118确定图12的会议表中的终端是否多于两个。如果判决方框1118的判决为“是”,则判决方框1123确定是否拆线终端是TMA的终端,即通信终端106。如果判决为“是”,方框1124就撤消图12的会议表。从其他通信终端接来的各会议分支由图1O的方框1022撤消。然而,如果判决方框1118的判决为“否”,则方框1119就撤消会议表,然后,请求TMA128发出通知消息,通知其余终端,会议呼叫已经结束。
图14示出了接到终端106的两个呼叫的各种记录和逻辑控制链路,终端106的控制功能由TMA128处理。软件层401至409在终端106所接的交换节点101执行。接口1428接PRI链路118,而接口1429和1431分别接PRI链路111和114。如图14所示,终端106接着两个呼叫:第一呼叫由会话记录1403处理,第二呼叫由会话记录1404处理。第一呼叫的在半侧接到接口1429,用的是CRN1427和呼叫记录1422。第二呼叫的右半侧接到接口1431,用的是CRN1430和记录1423。从控制来看,这两个呼叫的左半侧都接到TMA128上。TMA128提供所有的必需控制功能。从终端106发出的信令通过CRN1424、呼叫记录1419和LDCN1411也接到TMA128上。TMA128和终端106用INFO消息相互通信。例如,如果终端106的用户希望从与在第一呼叫上的这方的交谈转到与在第二呼叫上的那方的交谈,用户就动用终端106上的标以第二呼叫的按钮。于是,终端106发送一个INFO消息,往PRI链路118送至TMA128。TMA128对这个INFO消息进行响应,控制物理层401,使第二呼叫的信息部分从接口1431转到接口1428。从记录标识来看,会话记录1403和1404分别用虚线1409和1408标识使用呼叫记录1419的呼叫的左半侧。TMA128利用这个来自会话记录1403或1419的信息在呼叫处理期间标识正确的记录。TMA128通过向终端106发送INFO消息控制终端106上的指示。连接记录1401由第一呼叫使用,而连接记录1402由第二呼叫使用。
图15示出了由于TMA128向低软件层发送一个合并请求而得到的结果。TMA128是在接收到终端106发来的请求在第一和第二呼叫之间建立会议的INFO消息后发出这合并请求的,而这IN-FO消息是响应用户按压了终端106上的一个会议按钮而产生的。TMA128还请求CMA127建立会议记录1201。合并请求标识会话记录1403和1404表示需要加以合并的这两个呼叫。会话软件层406中的合并模块根据合并请求建立合并记录1502,通过会话记录和呼叫记录标示CRN1427、CRN1430和CRN1424需要合并。合并记录1502标识了所有由会话记录1404和1403采用的信号传送。
建立合并记录1502后,会话软件层406的合并软件模块请求CM129通过在应用层409的CMA127将所有由图14的连接记录1401和1402标识的接入点(呼叫终接点)合并成单个呼叫记录。CMA129根据这个请求将连接记录1401和1402合并成一个新的连接记录,标为连接记录1501。然后,CM129控制物理网络,使得所形成的会议桥路将通过第一和第二呼叫的这两个右半侧接收的话音信息合并,而在单个B信道上接收两个呼叫左半侧的信息。如果呼叫还使用视频,CM129就会控制视频网络,为会议呼叫建立一个视频桥路。
如果交换节点103的控制终端108的终端管理应用请求为第二呼叫(由CRM1430标识)发送一个TRANS消息,请求将带宽从话音减小到低速数据带宽,那么网络软件层404就对这个TRANS消息作出响应,执行在前面对图6所说明的那些相应功能。然而,当一个请求发送给连接管理应用,要求撤消话音传送时,接收到一个TRANS-COM消息后CM129从连接记录1501确定对于第一呼叫仍然需要话音传送。CM129于是建立由网络软件层404在TRANS消息中请求的和由TRANS-COM消息确认的低速数据链路。然后,这TRANS消息向上传送给会话软件层406,由会话记录1404加以识别。会话软件层406于是向TMA128发送一个TRANS请求。TMA128响应这个请求,向CMA127发送第二呼叫要降为一个数据呼叫的信息。此外,TMA128可以向终端106发送一个INFO消息,作显示用。TMA128请求物理层401建立一个接至终端106的数据链路。
如果交换节点103的控制终端108的终端管理应用请求为第二呼叫(CRN1426标识)发送一个TRANS消息,请求将第二呼叫上的带宽从低速数据改为话音带宽,那么网络软件层404就对这个TRANS消息进行响应,执行在前面对图6所说明的那些相应的功能。接收到一个TRANS-COM消息,网络软件层404请求CM129在这呼叫上添加话音传送而撤消低速数据。CM129从连接记录1501确定话音传送必需并入现正进行的会议呼叫,从而控制物理网络和会议桥路加以实现。此外CM129还控制低软件层,撤消低速数据链路。与上面一样,如果会议呼叫上加有视频传送,连接管理应用还控制视频网络和视频会议桥路,将第二呼叫接入会议。
图16示出了一种适合作为通信终端106、107或108使用的通信终端。图象屏1607和1608用来表示显示器1310是分块显示的,这样就可以分开显示这多媒体会议的各个参与成员。众所周知,图象屏可以多于如图16所示的两个。呼叫状态1609用来以文本或图形形式显示多媒体会议呼叫的各种状态和情况。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在一组通信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议呼叫的方法,所述通信终端组由一个具有一组交换节点的交换系统互连,而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一个通信终端对会议呼叫进行控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执行会议呼叫;
利用一个通过所述交换节点组的通信通路将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每个通信终端互连到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该第一个交换节点,每个通信通路通过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一个或几个交换节点;
在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提供一组通信类型;
利用由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执行的一个终端管理应用管理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
由所述终端管理应用接收所有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的消息,
所述方法的特征是它还包括下列步骤:
由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一个第一独立通信终端向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发送一个第一消息,以便改变使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该第一独立通信终端占用的一个第一通信通路上的所述通信类型的数目改变的通信带宽;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只改变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该第一独立通信终端使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以便通过遍布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各交换节点和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该第一个交换节点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
2.权利要求1所提出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由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一个第二独立通信终端向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发送另一个第一消息,以便将所述第二独立通信终端占用的一个第二通信通路上的通信带宽改变为与所述第一独立通信终端所用的那些通信类型相同的通信带宽;以及
根据所述另一个第一消息,只改变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该第二独立通信终端使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以便通过遍布所述第二通信通路的各交换节点和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该第一个交换节点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
3.权利要求1所提出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所述改变通信类型的数目这个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由所述终端管理应用向所述第一独立通信终端发回一个第二消息;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另一个第一消息,由所述终端管理应用向所述第二独立通信终端发回另一个第二消息。
4.权利要求3所提出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
所述改变所述第一通信通路上的通信类型的数目这个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上添加一个附加通信类型的步骤;
所述改变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上的通信类型的数目这个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上添加所述附加通信类型的步骤;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独立通信终端在仍与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所有其他通信终端通信的同时可以利用所述附加通信类型相互通信的步骤。
5.权利要求4所提出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
所述改变所述第一通信通路上的通信类型的数目这个步骤还包括更新一个会议记录以反映所述第一独立通信终端所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的改变情况的步骤;以及
所述改变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上的通信类型的数目这个步骤还包括更新所述会议记录以反映所述第二独立通信终端所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的改变情况的步骤。
6.一种控制在一组通信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议呼叫的设备,所述通信终端组由一个具有一组交换节点的交换系统互连,而所述通信终端中的一个通信终端对会议呼叫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
用来在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执行会议呼叫的装置;
利用一个通过所述交换节点组的通信通路将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每个通信终端互连到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该第一个交换节点的装置,每个通信通路通过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一个或几个交换节点;
在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提供一组通信类型的装置;
在由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第一个交换节点执行的一个终端管理应用中管理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的装置;
在所述终端管理应用中接收所有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的消息的装置,
所述设备的特征是它还包括:
在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一个第一独立通信终端中向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发送一个第一消息,以便改变使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该第一独立通信终端占用的一个第一通信通路上的所述通信类型的数目改变的通信带宽的装置;以及
在遍布所述第一通信通路的各交换节点和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该第一个交换节点中,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只改变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该第一独立通信终端使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以便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的装置。
7.权利要求6所提出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设备还包括:
在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一个第二独立通信终端中用来向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控制通信终端发送另一个第一消息,以便将所述第二独立通信终端占用的一个第二通信通路上的通信带宽改变为与所述第一独立通信终端所用的那些通信类型相同的通信带宽的;以及
在遍布所述第二通信通路的各交换节点和所述交换节点组中的该第一个交换节点中,用于根据所述另一个第一消息,只改变所述通信终端组中不是所述控制通信终端的该第二独立通信终端使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以便参与多媒体会议呼叫的装置。
8.权利要求6所提出的设备,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在终端管理应用中用来改变通信类型的数目的装置包括:
用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向所述第一独立通信终端发回一个第二消息的装置;以及
用来在接收到所述另一个第一消息后向所述第二独立通信终端发回另一个第二消息的装置。
9.权利要求8所提出的设备,其特征是其中:
所述用来改变所述第一通信通路上的通信类型的数目的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上添加一个附加通信类型的装置;
所述用来改变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上的通信类型的数目的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上添加所述附加通信类型的装置;以及
所述设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交换节点中用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独立通信终端在仍与所述通信终端组中的所有其他通信终端通信的同时可以利用所述附加通信类型相互通信的装置。
10.权利要求9所提出的设备,其特征是其中:
所述用来改变所述第一通信通路上的通信类型的数目的装置还包括用来更新一个会议记录以反映所述第一独立通信终端所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的改变情况的装置;以及
所述用来改变所述第二通信通路上的通信类型的数目的装置还包括用来更新所述会议记录以反映所述第二独立通信终端所用的通信类型的数目的改变情况的装置。
CN96105496A 1995-05-26 1996-05-22 为各通信终端提供可调速宽的多媒体会议呼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8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452,484 US5590127A (en) 1995-05-26 1995-05-26 Multimedia conference call providing adjustable bandwidth for individual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452484 1995-05-26
US452,484 1995-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16A CN1137716A (zh) 1996-12-11
CN1086880C true CN1086880C (zh) 2002-06-26

Family

ID=2379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54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880C (zh) 1995-05-26 1996-05-22 为各通信终端提供可调速宽的多媒体会议呼叫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590127A (zh)
EP (1) EP0744857B1 (zh)
JP (1) JP3369402B2 (zh)
CN (1) CN1086880C (zh)
AU (1) AU5239396A (zh)
CA (1) CA2173300C (zh)
DE (1) DE69633987T2 (zh)
SG (1) SG424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1858A (ja) * 1994-10-12 1996-04-30 Hitachi Ltd テレビ対話監視システム
JPH08256318A (ja) * 1995-03-17 1996-10-01 Fujitsu Ltd 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のカメラ制御装置
US5894321A (en) * 1995-06-16 1999-04-13 Intel Corporation Media object description for self configuring conferences
US6021428A (en) * 1997-09-15 2000-02-01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improving e-mail routing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telephony call-in-center
GB9603582D0 (en) 1996-02-20 1996-04-17 Hewlett Packard Co Method of accessing service resource items that are for use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644108B2 (ja) * 1995-12-19 2005-04-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話システム、接続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話方法
US6237029B1 (en) 1996-02-26 2001-05-22 Arg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able digital protocol processing
US6154445A (en) * 1996-04-18 2000-11-28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Telephony communication via varied redundant networks
US6069890A (en) 1996-06-26 2000-05-30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Internet telephone service
US5841780A (en) * 1996-08-29 1998-11-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ISDN BRI link restoration without loss of calls
US6016307A (en) 1996-10-31 2000-01-18 Connect One, Inc. Multi-protocol telecommunications routing optimization
US6473404B1 (en) 1998-11-24 2002-10-29 Connect One, Inc. Multi-protocol telecommunications routing optimization
US6335927B1 (en) 1996-11-18 2002-01-01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quested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hybrid network
US6754181B1 (en) 1996-11-18 2004-06-22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rectory service supporting a hybrid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7145898B1 (en) 1996-11-18 2006-12-05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selecting a gateway of a hybrid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6690654B2 (en) 1996-11-18 2004-02-10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between remote parties
EP0941609B1 (de) * 1996-12-09 2003-02-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unterstützung multimedialer dienste über eine schnittstelle sowie ein entsprechend ausgestattetes teilnehmerendgerät
US6078582A (en) 1996-12-18 2000-06-20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Internet long distance telephone service
US6731625B1 (en) 1997-02-10 2004-05-04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a call back architecture in a hybrid network with support for internet telephony
US5920546A (en) * 1997-02-28 1999-07-06 Excel Switch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erencing in an expandab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137869A (en) 1997-09-16 2000-10-24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Network session management
US6574216B1 (en) 1997-03-11 2003-06-03 Verizon Services Corp. Packet data network voice call quality monitoring
US6870827B1 (en) * 1997-03-19 2005-03-22 Verizon Services Corp. Voice call alternative routing through PSTN and internet networks
US6292479B1 (en) 1997-03-19 2001-09-18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Transport of call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hrough divers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5995608A (en) * 1997-03-28 1999-11-30 Confertech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demand teleconferencing
US7412533B1 (en) 1997-03-31 2008-08-12 West Corporation Providing a presentation on a network having a plurality of synchronized media types
US7490169B1 (en) 1997-03-31 2009-02-10 West Corporation Providing a presentation on a network having a plurality of synchronized media types
EP1021917A4 (en) 1997-03-31 2002-05-15 Broadband Associat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A DISPLAY ON A NETWORK
US7143177B1 (en) 1997-03-31 2006-11-28 West Corporation Providing a presentation on a network having a plurality of synchronized media types
US6097733A (en) * 1997-06-13 2000-08-01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managing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AR010180A1 (es) * 1997-06-30 2000-05-17 Siemens Schweiz Ag Procedimiento para operar una red con terminales
US6128280A (en) * 1997-07-16 2000-10-03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Dynamic connection bandwidth control
JP3048986B2 (ja) * 1997-11-04 2000-06-05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272214B1 (en) 1997-11-24 2001-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control of participation in telemeetings
US6611503B1 (en) * 1998-05-22 2003-08-26 Tandberg Telecom 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with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US6275531B1 (en) * 1998-07-23 2001-08-14 Optivision, Inc. Scalable video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1033863A1 (en) * 1999-03-01 2000-09-06 Alcatel System for partly adding a party to a conference call
WO2001041472A1 (en) * 1999-12-02 2001-06-07 Nokia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477150B1 (en) * 2000-03-03 2002-11-05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n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80890B2 (en) * 2001-04-04 2007-02-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hone connector component operationally connectable through packet network to any selected one or more switch components for originating and/or terminating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US20040004942A1 (en) * 2001-09-24 2004-01-08 Teleware, Inc.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v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onference session management
US6985961B1 (en) * 2001-12-04 2006-01-1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for routing incoming message to various devices based on media capabilities and type of media session
US7031448B2 (en) * 2002-01-09 2006-04-18 Avaya Technology Corp. Selectable muting on conference calls
US7023965B2 (en) * 2002-07-17 2006-04-04 Avaya Technology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name of a speaker on a tele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call
US8411594B2 (en) 2002-09-20 2013-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manager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130282B2 (en) * 2002-09-20 2006-10-31 Qualcomm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50170819A1 (en) * 2004-01-29 2005-08-04 Barclay Deborah L.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ll barge-in
EP1728402B1 (fr) 2004-03-17 2018-05-16 Orange Procede, serveur et systeme de gestion d"une session «push-to-talk»
EP1578152A1 (fr) * 2004-03-17 2005-09-21 France Telecom Procédé, serveur et système de gestion d'une session "push-to-talk"
US7773581B2 (en) * 2004-03-19 2010-08-10 Ericsson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erencing with bandwidth control
JP2006238328A (ja) * 2005-02-28 2006-09-07 Sony Corp 会議システム及び会議端末装置並びに携帯端末装置
EP1863198A4 (en) * 2005-03-25 2012-03-14 Nec Corp PRESSER TYP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PRESSING FOR TRANSMITTING
US7899170B2 (en) 2005-04-28 2011-03-01 Apple Inc. Multi-participant conference setup
EP1875769B1 (en) * 2005-04-28 2018-03-28 Apple Inc. Multi-participant conferencing
US7864209B2 (en) 2005-04-28 2011-01-04 Apple Inc. Audio processing in a multi-participant conference
US7949117B2 (en) 2005-04-28 2011-05-24 Apple Inc. Heterogeneous video conferencing
US8861701B2 (en) 2005-04-28 2014-10-14 Apple Inc. Multi-participant conference adjustments
US7817180B2 (en) 2005-04-28 2010-10-19 Apple Inc. Video processing in a multi-participant video conference
US7692682B2 (en) 2005-04-28 2010-04-06 Apple Inc. Video encoding in a video conference
US7715541B2 (en) * 2005-09-01 2010-05-11 Broadsoft M6,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using a personal conference to privately establish and control media connections with a telephony device
JP2008113381A (ja) * 2006-10-31 2008-05-15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KR101343664B1 (ko) * 2007-04-05 2013-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PoC 세션에서 지원하는 미디어 타입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구현하기 위한 PoC 시스템과 PoC 단말
CN101777987B (zh) * 2009-01-09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会议业务计费方法及系统
US8238538B2 (en) 2009-05-28 2012-08-0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tateful home phone service
US8433755B2 (en) 2010-04-07 2013-04-30 Apple Inc. Dynamic designation of a central distributor in a multi-participant conference
US9065665B1 (en) * 2010-06-14 2015-06-23 Shoretel, Inc. Conferencing system with seamless connection
US8711736B2 (en) 2010-09-16 2014-04-29 Apple Inc. Audio processing in a multi-participant conference
US8694587B2 (en) * 2011-05-17 2014-04-08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call bridge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0313405B2 (en) * 2016-02-04 2019-06-04 Cloud9 Technologies, LLC Dynamically configured conferencing
CN113572836B (zh) * 2021-07-21 2022-07-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3128A2 (en) * 1990-04-12 1991-10-23 AT&T Corp. Multiple call control method in a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system
EP0583094A2 (en) * 1992-07-23 1994-02-16 AT&T Corp. ISDN-based system for making a video ca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6293A (en) * 1987-12-18 1989-01-03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nhancement Inc. Enhanced dedicated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US5014266A (en) * 1988-12-28 1991-05-07 At&T Bell Laboratories Circuit switching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logical links between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5182751A (en) * 1990-12-31 1993-01-26 At&T Bell Laboratories Switching system using identical switching nodes
US5386466A (en) * 1991-12-30 1995-01-31 At&T Corp. Automatic initialization of a distribute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5422883A (en) * 1992-10-16 1995-06-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ll setup and channel allocation for a multi-media network bus
US5408526A (en) * 1992-10-29 1995-04-18 At&T Corp. Conference calling system
US5369694A (en) * 1992-12-23 1994-11-29 At&T Corp. Unattended meet-me-conference controlled by a telephone terminal
US5373549A (en) * 1992-12-23 1994-12-13 At&T Corp. Multi-level conference management and notification
US5384771A (en) * 1993-08-27 1995-01-24 At&T Corp. Multimedia call configur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3128A2 (en) * 1990-04-12 1991-10-23 AT&T Corp. Multiple call control method in a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system
EP0583094A2 (en) * 1992-07-23 1994-02-16 AT&T Corp. ISDN-based system for making a video ca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173300A1 (en) 1996-11-27
EP0744857B1 (en) 2004-12-08
EP0744857A3 (en) 1998-07-08
US5590127A (en) 1996-12-31
JP3369402B2 (ja) 2003-01-20
CN1137716A (zh) 1996-12-11
DE69633987D1 (de) 2005-01-13
SG42407A1 (en) 1997-08-15
CA2173300C (en) 1999-11-02
DE69633987T2 (de) 2005-10-06
EP0744857A2 (en) 1996-11-27
JPH0936917A (ja) 1997-02-07
AU5239396A (en) 1996-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80C (zh) 为各通信终端提供可调速宽的多媒体会议呼叫
CN1097370C (zh) 用于选择性参与多媒体通信会议呼叫的设备和方法
CN1097375C (zh) 改变通信带宽以提供自动回呼和呼叫保持的方法
CN1090855C (zh) 建立会议呼叫的方法以及发起一个三方会议呼叫的方法
CN1138259A (zh) 通信呼叫过程中的呼叫带宽调整
US7683923B2 (en) Videoconference system and a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CN1064501C (zh) 一种组织通信的方法
JP3556674B2 (ja) 2点間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ールをブリッジ・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ールに変換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US6020915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analog voice-only endpoint with pseudo multimedia service
EP0660572B1 (en) Terminating Fax service dependent on location of wireless phone
JPH10243428A (ja) 分散型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分散型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における呼出し処理方法
CN1142303A (zh) 用于管理网络计算机应用的系统
EP0627145A1 (en) A method of producing an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CN103444162A (zh) 用于将现有多方通话的控制传输给用于控制会议的应用的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US7805968B2 (en) System for setting up and controlling a conference circuit
JPH0343821B2 (zh)
JPH04124957A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処理システム
JPH03296356A (ja) 着信要求制御方式
JPH02281854A (ja) 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T & T.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T + T IPM CORP.

Effective date: 200108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10804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AT & T Cor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Florida

Applicant before: AT & T IPM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626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