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车,尤其是一种无人机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无人机的种类繁多,且无人机形状不规则,不容易固定,导致其转运非常不便,并且专业用来运输无人机的车辆很少,二般都是临时改装的车辆来进行运输,这样就导致无人机、尤其是大型的无人直升机运输时非常困难,稍有不慎就会损伤无人机或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如中国专利CN107284334A公布的一种无人机专业运输车,它包括车体,在车体尾部设有液压尾杆,与液压尾杆饺接的设有斜板,在车体内设有尾部支架,在车体的两侧设有通槽,在通槽内装配有定位杆,在车体底部设有对称排布的底板钩,与底板钩相配的设有拉紧带;在对称的底板钩的内侧设有支腿卡槽。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对各型号的无人直升机进行运输,并且使用可靠,固定简便,能保证无人直升机的运输安全。
但是该无人机专业运输车到放飞点时,需要将无人机从车厢内部移到车厢的外面,通常需要液压车等装置,移出复杂,所需时间长,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开合车厢顶部,自动将无人机升到车厢的顶部,方便直接放飞无人机,同时能增加车厢顶部的面积,便于无人机降落,使用方便的一种无人机运输车,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机运输车,包括设置在车厢内部的运输箱和控制箱;所述运输箱位于车厢的尾部,运输箱内部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升降装置连接,无人机放置在升降板上;运输箱的顶部活动装有左顶板和右顶板,左顶板和右顶板分别与展开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箱位于车厢的前部,控制箱与运输箱之间设有隔板,控制箱的一侧设有侧门,控制箱内装有无人机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无人机的运输和控制集中在一辆车上,且实现了无人机的快速放飞,并方便回收,是一种全新的无人机运输车,使用方便。
左顶板和右顶板向车厢的两侧打开,然后升降板升起到车厢的顶部,无人机可以去起飞。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运输箱的尾部装有两个对开的门,方便人员以及无人机的进出。
优选的,所述展开装置包括展开液压缸、展开导轨和展开滚轮;所述左顶板和右顶板的两端均通过展开导轨与车厢两端的顶部连接;所述展开液压缸固定在车厢两端的顶部,且位于左顶板和右顶板的下方,展开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左顶板和右顶板连接,展开滚轮固定在车厢两侧的顶部,且展开滚轮设有多个,展开滚轮位于左顶板和右顶板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展开液压缸设有四个,分别固定在车厢两端的顶部,左顶板的两端均与展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右顶板的两端也均与展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展开液压缸启动,左顶板和右顶板沿展开导轨向车厢的两侧展开。
展开导轨限制左顶板和右顶板的位置,防止左顶板和右顶板向车厢的两端移动。展开导轨同时支撑左顶板和右顶板,使左顶板和右顶板保持水平状态。展开导轨能有效减少液压缸的径向力,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左顶板和右顶板在展开滚轮上滚动,减少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展开导轨包括固定导轨和滑动导轨,固定导轨为U形导轨,固定导轨固定在车厢两端的顶部,滑动导轨滑动插在在固定导轨内,滑动导轨安装在左顶板和右顶板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展开导轨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
优选的,还包括侧撑装置,侧撑装置包括侧撑液压缸和侧撑杆;侧撑液压缸固定在车厢的两侧,且位于车厢的外侧,侧撑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侧撑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活动安装在左顶板和右顶板的一侧,左顶板和右顶板展开后,侧撑杆形成三角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顶板和右顶板展开时,侧撑液压缸同时启动,侧撑液压缸推动侧撑杆向上移动,使左顶板和右顶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侧撑杆有效降低了展开液压缸和展开导轨的受力情况,且使左顶板和右顶板稳定,扩大了车厢顶部的面积,便于无人机的降落。
当左顶板和右顶板收回时,侧撑杆收回到车厢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侧撑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装有支架,支架上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装有侧撑滚轮,侧撑滚轮位于侧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撑槽限制了侧撑滚轮的位置,同时减少了侧撑液压缸的径向力,并且方便侧撑杆升降。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升降液压缸、升降绳、平衡绳、限位导轨和限位轮,所述升降液压缸固定在车厢的一侧,升降液压缸上装有升降轮;所述升降绳的一端固定在车厢的一侧,且位于升降轮缩回时的下方,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板的一侧,升降绳压在升降轮上;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装有平衡轮,且平衡轮位于升降板的两侧;所述平衡绳的一端位于车厢一侧的底部,且与升降液压缸在同一侧,平衡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车厢另一侧的顶部,平衡绳依次穿过升降板两侧的平衡轮;所述限位导轨固定在车厢的两侧,限位轮活动位于限位导轨内,限位轮通过轮轴固定在升降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液压缸和平衡绳均设有两个。
升降液压缸带动升降轮上升,升降轮通过升降绳带动升降板上升,平衡绳通过平衡轮稳定升降板,避免升降板倾斜,使升降板保持水平状态上升。
限位导轨和限位轮限制升降板的位置,使升降板只能沿限位导轨上下升降,防止升降板位置发生移动,导致平衡绳脱离平衡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导轨为U形槽体,槽体的两端设有挡板,限位轮位于限位杆的两端,且位于槽体内部,挡板挡住限位轮,限位杆与轮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导轨限制限位轮的位置,限位轮只能在限位导轨内升降,从而防止升降板发生倾斜或前后左右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绳为链条,升降轮为链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的强度高,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上设有升降槽,升降液压缸位于升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槽用于避开升降液压缸,升降板的面积可以做的较大,使用方便。
优选的,还包括防坠装置,防坠装置包括防坠气缸、防坠杆和防坠座;所述防坠座固定在车厢的两侧,从车厢的顶部向底部设有多个;所述防坠杆固定在防坠气缸上,防坠气缸固定在升降板的底部,防坠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防坠杆位于防坠座的上方,防坠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时,防坠杆远离防坠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坠装置能提高安全性,防止平衡绳断裂造成升降板自由下落,同时能减轻平衡绳的受力情况。
优选的,所述防坠杆上装有滑块,滑块活动安装在滑轨上,滑轨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能限制防坠杆的移动位置,避免防坠气缸的活塞杆受力。
优选的,所述防坠杆与防坠气缸之间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防坠杆上,另一端固定在防坠气缸活塞杆的末端;防坠杆的端部设有滑动斜面,防坠座的端部设有推动斜面,推动斜面与滑动斜面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上升时,在推动斜面和滑动斜面的作用下防坠杆可以自由缩回,无需防坠气缸频繁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运输车能够自动开合车厢顶部,自动将无人机升到车厢的顶部,方便直接放飞无人机,同时能增加车厢顶部的面积,便于无人机降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厢顶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顶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侧撑液压缸顶部支架、转动轴和侧撑滚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升降板位于车厢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升降板位于车厢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防坠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无人机运输车,包括设置在车厢6内部的运输箱 65和控制箱62;运输箱65位于车厢6的尾部,运输箱65内部装有升降板1,升降板1与升降装置连接,无人机放置在升降板1上;运输箱65的顶部活动装有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分别与展开装置连接;控制箱 62位于车厢6的前部,控制箱62与运输箱65之间设有隔板,控制箱62的一侧设有侧门64,侧门64的下方活动设有脚踏梯61,控制箱62内装有无人机控制系统。
实现无人机的运输和控制集中在一辆车上,主要适用无人直升机,实现了无人机的快速放飞,并方便回收,是一种全新的无人机运输车,使用方便。
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向车厢6的两侧打开,然后升降板升1起到车厢6 的顶部,无人机可以去起飞。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运输箱65的尾部装有对开门63,方便人员以及无人机的进出。
运输时脚踏梯61放置在控制箱62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展开装置包括左顶板72、右顶板71、展开液压缸82和展开导轨;所述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的两端均通过展开导轨与车厢6 两端的顶部连接;所述展开液压缸82固定在车厢6两端的顶部,且位于左顶板 72和右顶板71的下方,展开液压缸82的活塞杆分别与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 连接。
展开液压缸82设有四个,分别固定在车厢6两端的顶部,左顶板72的两端均与展开液压缸82的活塞杆连接,右顶板71的两端也均与展开液压缸82的活塞杆连接,展开液压缸82启动,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沿展开导轨向车厢6的两侧展开。
展开导轨限制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的位置,防止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 向车厢6的两端移动。展开导轨同时支撑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使左顶板72 和右顶板71保持水平状态。展开导轨能有效减少液压缸的径向力,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展开导轨包括固定导轨83和滑动导轨84,固定导轨83为U形导轨,固定导轨83固定在车厢6两端的顶部,滑动导轨84滑动插在在固定导轨83内,滑动导轨84安装在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的两端。展开导轨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
还包括展开滚轮81,展开滚轮81固定在车厢6两侧的顶部,且展开滚轮81 设有多个,展开滚轮81位于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的下方。左顶板72和右顶板 71在展开滚轮81上滚动,减少摩擦力。
如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侧撑装置,侧撑装置包括侧撑液压缸74和侧撑杆73;侧撑液压缸74固定在车厢6的两侧,且位于车厢6的外侧,侧撑杆73 的一端通过转动轴77与侧撑液压缸74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活动安装在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的一侧,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展开后,侧撑杆73 形成三角支撑。
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展开时,侧撑液压缸74同时启动,侧撑液压缸74 推动侧撑杆73向上移动,使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侧撑杆 73有效降低了展开液压缸82和展开导轨的受力情况,且使左顶板72和右顶板 71稳定,扩大了车厢6顶部的面积,便于无人机的降落。
当左顶板72和右顶板71收回时,侧撑杆73收回到车厢6的两侧。
侧撑液压缸74的活塞杆末端装有支架75,支架75上装有转动轴77,转动轴77的两端装有侧撑滚轮76,侧撑滚轮76位于侧撑槽78内。
侧撑槽78限制了侧撑滚轮76的位置,同时减少了侧撑液压缸74的径向力,并且方便侧撑杆73升降。
如图5至图9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1、升降液压缸21、升降绳23、平衡绳3、限位导轨41和限位轮44;升降液压缸21固定在车厢6的一侧,升降液压缸21上装有升降轮22;升降绳23的一端固定在车厢6的一侧,且位于升降轮22缩回时的下方,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板1的一侧,升降绳23压在升降轮 22上;升降板1的底部装有平衡轮11,且平衡轮11位于升降板1的两侧;平衡绳3的一端位于车厢6一侧的底部,且与升降液压缸21在同一侧,平衡绳3的另一端固定在车厢6另一侧的顶部,平衡绳3依次穿过升降板1两侧的平衡轮 11;限位导轨41固定在车厢6的两侧,限位轮44活动位于限位导轨41内,限位轮44通过轮轴43固定在升降板1的底部。
升降液压缸21和平衡绳3均设有两个。
升降液压缸21带动升降轮22上升,升降轮22通过升降绳23带动升降板1 上升,平衡绳3通过平衡轮11稳定升降板1,避免升降板1倾斜,使升降板1 保持水平状态上升。
限位导轨41和限位轮44限制升降板1的位置,使升降板1只能沿限位导轨 41上下升降,防止升降板1位置发生移动,导致平衡绳3脱离平衡轮11。
限位导轨41为U形槽体,槽体的两端设有挡板42,限位轮44位于限位杆 45的两端,且位于槽体内部,挡板42挡住限位轮44,限位杆45与轮轴43连接。
限位导轨41限制限位轮44的位置,限位轮44只能在限位导轨41内升降,从而防止升降板1发生倾斜或前后左右的移动。
升降绳23为链条,升降轮22为链轮。
升降板1上设有升降槽12,升降液压缸21位于升降槽12内。升降槽12用于避开升降液压缸21,升降板1的面积可以做的较大,使用方便。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还包括防坠装置,防坠装置包括防坠气缸52、防坠杆53和防坠座51;防坠座51固定在车厢6的两侧,从车厢6 的顶部向底部设有多个;防坠杆53固定在防坠气缸52上,防坠气缸52固定在升降板1的底部,防坠气缸52的活塞杆伸出时防坠杆53位于防坠座51的上方,防坠气缸52的活塞杆缩回时,防坠杆53远离防坠座51。
防坠装置能提高安全性,防止升降绳3断裂造成升降板自由下落,同时能减轻升降绳3的受力情况。
防坠杆53上装有滑块,滑块活动安装在滑轨上,滑轨安装在升降板1的底部。滑块能限制防坠杆53的移动位置,避免防坠气缸52的活塞杆受力。
如图9所示,防坠杆53与防坠气缸52之间装有弹簧54,弹簧54的一端固定在防坠杆53上,另一端固定在防坠气缸52活塞杆的末端;防坠杆53的端部设有滑动斜面531,防坠座51的端部设有推动斜面511,推动斜面511与滑动斜面531相配合。
升降板1上升时,在推动斜面511和滑动斜面531的作用下防坠杆53可以自由缩回,无需防坠气缸52频繁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