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8004A - 终端装置及由其执行的方法、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及由其执行的方法、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8004A
CN108668004A CN201810195769.1A CN201810195769A CN108668004A CN 108668004 A CN108668004 A CN 108668004A CN 201810195769 A CN201810195769 A CN 201810195769A CN 108668004 A CN108668004 A CN 108668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ecution means
function execution
function
information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57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8004B (zh
Inventor
朝仓弘崇
阮龙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68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8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73Print job history, e.g. logging, accounting, 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2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games or graphical anim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装置及由其执行的方法、非暂时性记录介质。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使终端装置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取得部,在对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第一无线连接且利用第一无线连接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起动计算机程序时,从OS程序取得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第一确立部,在从OS程序取得了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即使不执行装置选择操作,也利用第一装置识别信息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第二无线连接;第一功能信息接收部,利用第二无线连接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第一功能信息;及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显示部。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及由其执行的方法、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能够显示用于选择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功能的功能画面的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备便携终端和多个复合机的通信系统。当用于起动输出程序的操作被执行时,便携终端按照输出程序执行以下的各处理。即,当检索操作被执行时,便携终端检索能够通信的多个复合机,并显示表示通过检索而发现的多个复合机的设备选择画面。接下来,便携终端执行与在设备选择画面中选择的复合机的通信,取得该复合机的装置信息。由此,便携终端能够利用该装置信息来显示用于选择该复合机应执行的动作的主画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0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用户为了使用于选择复合机应执行的动作的主画面显示于便携终端,需要执行包括输出程序的起动操作、检索操作及设备选择画面上的选择操作在内的多个操作。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用于使功能画面显示于终端装置的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存储终端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使所述终端装置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取得部,在对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所述终端装置的OS(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统)的简称)程序起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从所述OS程序取得所述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第一确立部,在从所述OS程序取得了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即便不执行用于从一个以上的功能执行装置之中选择连接对象的功能执行装置的装置选择操作,也利用从所述OS程序取得的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来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二无线连接,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比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小;第一功能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一功能信息;及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终端装置的显示部,该第一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根据上述的结构,用户使终端装置接近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而在终端装置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之间确立第一无线连接。这种情况下,在对利用第一无线连接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OS程序起动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程序从OS程序取得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第一装置识别信息。即使不由用户执行装置选择操作,终端装置也能够按照计算机程序而利用从OS程序取得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第二无线连接。然后,终端装置按照计算机程序,利用第二无线连接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第一功能信息,利用第一功能信息显示第一功能画面。因此,用户只要使终端装置接近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则即使不执行装置选择操作,也能够观察到第一功能画面。因此,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也可以取代上述的第一确立部而采用以下的第一确立部。即,也可以是,在从所述OS程序取得了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第一确立部利用从所述OS程序取得的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自动地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二无线连接。
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完全不对终端装置的操作部执行操作,终端装置也能够按照计算机程序而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自动地确立第二无线连接。然后,终端装置按照计算机程序,利用第二无线连接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第一功能信息,利用第一功能信息显示第一功能画面。因此,用户只要使终端装置接近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则即使完全不执行对于终端装置的操作部的操作,也能够观察到第一功能画面。因此,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上述的终端装置本身及由终端装置执行的方法也是新颖且有用的。而且,具备上述的终端装置和功能执行装置的通信系统也是新颖且有用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2示出便携终端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示出应用程序的初次起动时的时序图。
图4示出接在图3之后的时序图。
图5示出应用程序的第二次以后的起动时的事例A的时序图。
图6示出应用程序的第二次以后的起动时的事例B的时序图。
图7示出应用程序的第二次以后的起动时的事例C的时序图。
图8示出接在图7之后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信系统2的结构;图1)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2具备便携终端10和多个多功能机(以下称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设备)的简称)”)100、200。各装置10、100、200能够执行按照Wi-Fi方式的无线通信(以下称为“Wi-Fi通信”)和按照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简称)方式的无线通信(以下称为“NFC通信”)。
(便携终端10的结构)
便携终端10例如是便携电话、智能手机、PDA、笔记本PC、平板PC、便携型音乐播放装置、便携型动画播放装置等可移动型的终端装置。便携终端10具备操作部12、显示部14、Wi-Fi接口16、NFC接口18及控制部30。各部分12~30与总线(标号省略)连接。以下,将接口记为“I/F”。
操作部12具备多个按键。用户通过对操作部12进行操作,能够向便携终端10输入各种指示。显示部14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显示部14也作为所谓的触摸面板发挥功能。即,显示部14也作为操作部发挥功能。
Wi-FiI/F16是用于执行按照Wi-Fi方式的Wi-Fi通信的无线接口。Wi-Fi方式是用于按照例如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nc.(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简称)的802.11的规格及以此为标准的规格(例如802.11a、11b、11g、11n等)来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式。Wi-FiI/F16尤其支持由Wi-Fi联盟策划制定的WFD(Wi-Fi Direct(WiFi直连;注册商标)的简称)方式,能够执行按照WFD方式的无线通信(以下称为“WFD通信”)。WFD方式是由Wi-Fi联盟制作的规格书“Wi-Fi Peer-to-Peer(P2P)Technical Specification Version1.1”中记述的无线通信方式。
NFCI/F18是用于执行按照NFC方式的NFC通信的I/F。NFC方式是例如基于ISO/IEC14443、15693、18092等国际标准规格的无线通信方式。在本实施例中,NFCI/F18以NFC方式的Reader模式进行动作,能够从以NFC方式的CE(Card Emulation(卡仿真)的简称)模式进行动作的各MFP100、200的NFCI/F(图示省略)读出(即接收)数据。但是,在变形例中,也可以是,NFCI/F18以NFC方式的P2P(Peer To Peer(点对点)的简称)模式或CE模式进行动作,从各MFP100、200的NFCI/F接收数据。
在此,预先说明Wi-Fi通信与NFC通信之间的差异点。Wi-Fi通信的通信速度(例如最大的通信速度为11~600Mbps)比NFC通信的通信速度(例如最大的通信速度为100~424Kbps)快。而且,Wi-Fi通信中的载波的频率(例如2.4GHz段或5.0GHz段)与NFC通信中的载波的频率(例如13.56MHz段)不同。而且,能够执行Wi-Fi通信的最大的距离(例如最大为约100m)比能够执行NFC通信的最大的距离(例如最大为约10cm)大。
控制部30具备CPU32和存储器34。CPU32按照存储于存储器34的OS程序38来执行各种处理。存储器34由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OS程序38是用于实现便携终端10的基本动作的程序。OS程序38在本实施例中为Andoroid(注册商标),但在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程序(例如iOS等)。存储器34还存储MFP应用程序(以下称为“MFP应用”)40。MFP应用40是用于使各MFP100、200执行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MFP应用40例如可以从由各MFP100、200的供应商提供的互联网上的服务器安装于便携终端10,也可以从与各MFP100、200一起出厂的介质安装于便携终端10。
存储器34具备用于存储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清单(manifest)的存储区域即清单存储部42。清单是与各个应用程序对应的文件。清单在对应的应用程序向便携终端10安装时与该应用程序一起被下载而存储于清单存储部42。清单包括用于识别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包名和活动信息。包名是例如像“com.example.android.beam”等这样域从右侧朝向左侧排列的字符串。活动信息是用于定义由应用程序显示的各画面的信息,例如定义各画面的起动条件、动作等。
清单存储部42在MFP应用40向便携终端10安装时存储与MFP应用40对应的清单“EXAMPLE”。清单“EXAMPLE”包括用于识别MFP应用40的包名“X”和与后述的起动画面(参照S10)对应的活动信息“Y”。活动信息“Y”在由CPU32解释的情况下使CPU32执行以下的动作。即,在从外部设备接收NDEF(“NFC Data Exchange Format(NFC数据交换格式)”的简称)信息且该NDEF信息的开头记录的类型信息包括类型种类“0x04(NFC Forum external type)”及类型名“Z”的情况下,CPU32使后述的起动画面(参照S10)起动,将NDEF信息向MFP应用40供给。这在例如活动信息“Y”的被称为意图过滤器的区域包括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nfc.action.NDEF_DISCOVERED"/>”及
“<data android:scheme="vnd.android.nfc"
android:host="ext"
android:pathPrefix="/Z"/>”
这一记述的情况下实现。
另外,存储器34具备用于存储与MFP(例如100等)的利用履历相关的履历信息的存储区域即履历区域48。履历信息是由MFP应用40从MFP取得的信息。因此,在MFP应用40一次也未起动的状态下,履历信息未存储于履历区域48。
(MFP100、200的结构)
MFP100是能够执行包含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及复印功能的三个功能的周边设备、即便携终端10等的周边设备。MFP100具备图示省略的Wi-FiI/F及NFCI/F,能够执行WFD通信和NFC通信。向MFP100的Wi-FiI/F分配了MAC地址“A1”。而且,MFP100的型号名为“M1”,用于识别MFP100的序列号为“N1”。MFP100存储有表示MFP100自身能够执行的上述三个功能的功能信息102。
MFP200具备与MFP100大致同样的结构。但是,MFP200能够执行包括上述三个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四个功能。向MFP200的Wi-FiI/F分配了与MFP100的MAC地址“A1”不同的MAC地址“A2”。MFP200的型号名是与MFP100的型号名“M1”不同的“M2”。而且,用于识别MFP200的序列号是与MFP100的序列号“N1”不同的“N2”。MFP200存储有表示MFP200自身能够执行的上述四个功能的功能信息202。
各MFP100、200在被提供规定的触发器的情况下作为WFD方式的GroupOwner(以下称为“G/O”)进行动作。即,各MFP100、200形成自身作为主站进行动作的无线网络(以下称为“WFDNW”)。由MFP100形成的WFDNW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的简称)与由MFP200形成的WFDNW的SSID不同。SSID是用于识别WFDNW的识别符。需要说明的是,在变形例中,各MFP100、200也可以作为SoftAP进行动作而形成自身作为主站进行动作的无线网络。
(便携终端10的处理:图2)
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由便携终端10的CPU32执行的处理。CPU32对NFCI/F18与MFP(例如100)确立无线连接(以下称为“NFC连接”)的情况进行监视,在从NFCI/F18取得了表示确立了NFC连接的信息的情况下执行图2的处理。以下,将确立了NFC连接的MFP称为“对象MFP”。在图2的处理开始的时点,MFP应用40未起动。MFP应用40起动之前的各处理(后述的S5及S8)由OS程序38实现。MFP应用40起动之后的各处理由OS程序38及MFP应用40的组合来实现。
在S5中,CPU32经由NFCI/F18从对象MFP接收NDEF信息。NDEF信息包括AAR(“Android Application Record(Android应用程序记录)”的简称)、对象MFP的MAC地址、对象MFP的序列号、及NDEF信息的开头记录的类型信息。AAR包括MFP应用40的包名“X”。而且,NDEF信息的开头记录的类型信息包括类型种类“0x04”及类型名“Z”。
在S8中,CPU32当识别出接收到开头记录的类型信息为类型种类“0x04”及类型名“Z”的NDEF信息及已接收的AAR包含包名“X”时,判断是否存在按照包括类型种类“0x04”及类型名“Z”的类型信息而应执行的包括包名“X”的活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CPU32参照清单存储部42而判断为存在清单“EXAMPLE”内的活动信息“Y”。这种情况下,CPU32使通过包名“X”识别的MFP应用40起动。尤其是,将触发命令向MFP应用40供给,该触发命令是用于向MFP应用40指示与活动信息“Y”对应的后述的起动画面(参照S10)的显示的命令。由此,MFP应用40按照触发命令执行S10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触发命令不向MFP应用40指示在起动画面以后应显示的各画面(例如S20、S45、S55等的画面)的显示。这些画面不是按照触发命令来显示,而是在起动画面的显示之后按照MFP应用40内的命令来显示。CPU32还将在S5中接收到的NDEF信息与触发命令一起向MFP应用40供给(即交付)。在变形例中,CPU32也可以不将NFED信息内的全部信息向MFP应用40供给。例如,在后述的处理中仅利用NFED信息内的MAC地址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将MAC地址向MFP应用40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的处理中,以在确立与对象MFP的NFC连接时MFP应用40未起动的状况为前提,但也可以考虑在确立与对象MFP的NFC连接时MFP应用40已起动的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CPU32不将上述的触发命令向MFP应用40供给,但将NDEF信息向MFP应用40供给。这种情况下,跳过后述的S10而执行S15以后的各处理。
在S10中,CPU32使起动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4。起动画面被称为所谓的启动(splash)画面,包括对象MFP的供应商名。由此,能够通知用户起动了MFP应用40。
在S15中,CPU32判断是否已取得MFP应用40的使用许可。具体而言,CPU32判断在存储器34中是否存储有表示已取得使用许可的许可标志。在存储器34中存储有该许可标志的情况下,CPU32判断为已取得使用许可(S15为“是”),进入S47,在存储器34中未存储该许可标志时,CPU32判断为未取得使用许可(S15为“否”),进入S20。
在S20中,CPU32使许可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4。许可画面是用于从用户取得MFP应用40的使用许可的画面。许可画面包括用于供用户提供使用许可的“是”按钮。
在S25中,CPU32判断许可画面内的“是”按钮的操作是否被执行了。在“是”按钮的操作被执行了的情况下,CPU32在S25中判断为“是”,将上述的许可标志存储于存储器34,进入S30。另一方面,在“是”按钮的操作未被执行的情况下,即,在表示不提供使用许可的按钮的操作被执行了的情况下,CPU32在S25中判断为“否”,不执行S30以后的处理而结束图2的处理。由此,在未从用户取得MFP应用40的使用许可的情况下,即,在用户不希望使用MFP应用40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利用MFP应用40的S30以后的处理被执行。
在S30中,CPU32使功能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4。该功能画面是预先决定的默认的画面,包括分别表示预先决定的两个功能即打印功能及扫描功能的字符串。而且,该功能画面不包括对象MFP的型号名。用户并不能够在该功能画面上执行某些操作,该功能画面可以说是用于让用户等待至在后述的S45中显示与对象MFP对应的功能画面为止的等待画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变形例中,S30的处理也可以省略。即,也可以在S10的起动画面之后,不经由S30的功能画面而显示后述的S45的功能画面。
在S35中,CPU32与对象MFP确立经由Wi-FiI/F16的无线连接(以下称为“WFD连接”)。具体而言,CPU32将用于检索便携终端10的周围存在的无线网络的主站(例如,G/O、访问接入点等)的探测要求进行广播发送,从包含作为G/O进行动作的对象MFP在内的一个以上的主站分别接收包含该主站的MAC地址和由该主站形成的无线网络的SSID的探测响应。接下来,CPU32从已接收的一个以上的探测响应之中确定包含在S5中接收到的对象MFP的MAC地址的探测响应、即对象MFP为发送源的探测响应。接下来,CPU32确定在已确定的探测响应中包含的SSID、即由对象MFP形成的WFDNW(以下称为“对象WFDNW”)的SSID。并且,CPU32将包含已确定的SSID的探测要求向对象MFP进行单播发送。该探测要求是用于要求对象MFP参加到对象WFDNW中的命令。CPU32从对象MFP接收对于该探测要求的探测响应,而且与对象MFP执行各种信号(Authentication信号、Association信号、WPS Exchange、4-wayhandshake等)的通信。在执行WPS Exchange的通信的过程中,CPU32从对象MFP接收在对象WFDNW中利用的密码。并且,在上述的各种信号的通信的过程中,CPU32将密码向对象MFP发送。在对象MFP中密码的认证成功,其结果是,CPU32确立与对象MFP的WFD连接。由此,CPU32能够使便携终端10作为从站而参加到对象WFDNW中。而且,当与对象MFP的WFD连接确立时,CPU32将对象MFP的MAC地址存储于存储器34内的规定区域。该规定区域是用于存储便携终端10确立了WFD连接的设备(即对象MFP)的MAC地址的区域。CPU32将该MAC地址维持在规定区域内,直到与对象MFP的WFD连接被切断为止。
设想在S5中不接收对象MFP的MAC地址的比较例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便携终端10在S35中将探测要求进行广播发送而接收一个以上的探测响应的情况下,由于不知道对象MFP的MAC地址,因此无法从该一个以上的探测响应之中确定对象MFP为发送源的探测响应。因此,便携终端10需要使该一个以上的探测响应中包含的一个以上的SSID显示于显示部14,让用户执行用于从该一个以上的SSID之中选择对象WFDNW的SSID的操作、即用于选择对象MFP的装置选择操作。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中,便携终端10在S5中接收对象MFP的MAC地址,因此即使不由用户执行装置选择操作,也能够利用该MAC地址来与对象MFP确立WFD连接。
在S40中,CPU32利用在S35中确立的WFD连接,经由Wi-FiI/F16从对象MFP接收MFP信息。具体而言,CPU32对将MFP信息要求向对象MFP发送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从对象MFP接收MFP信息。MFP信息包括对象MFP的型号名、表示对象MFP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功能信息(例如图1的标号102)、及表示与各功能相关的对象MFP的能力的能力信息。与打印功能相关的能力信息例如包括表示纸张托盘的信息、表示打印分辨率的信息、表示打印色数的信息、表示可否执行双面打印的信息等。与扫描功能相关的能力信息例如包括表示原稿尺寸的信息、表示扫描分辨率的信息、表示扫描色数的信息等。与复印功能相关的能力信息例如包括表示纸张托盘的信息、表示复印色数的信息等。
在S43中,CPU32将履历信息存储于存储器34内的履历区域48。履历信息包括在S5中接收到的对象MFP的序列号和在S40中接收到的MFP信息。
在S45中,CPU32利用在S40中接收到的MFP信息,使功能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4。该功能画面是包括表示通过该MFP信息中包含的功能信息而确定的各功能的各字符串,用于从该各功能之中选择对象MFP应执行的功能的画面。该功能画面包括该MFP信息中包含的对象MFP的型号名。用户通过观察该功能画面内的型号名能够得知对象MFP,而且通过观察该功能画面内的表示各功能的各字符串能够得知对象MFP能够执行的各功能。当S45结束时,图2的处理结束。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在S45(或后述的S85)的功能画面中选择功能时的动作,将参照图4以后的附图而在后文中叙述。
如上所述,在从用户已取得使用许可的情况下(S15为“是”),执行S47。在S47中,CPU32判断在履历区域48中是否存储有履历信息。在履历区域48中存储有履历信息的情况下,CPU32在S47中判断为“是”,进入S50。而且,在履历区域48中未存储履历信息的情况下,CPU32在S47中判断为“否”,执行S30~S45。例如,在上次的图2的处理中从用户取得了使用许可(S25为“是”)但S35的WFD连接的确立失败的事例中,在本次的图2的处理中,可在S47中判断为“否”。
在S50中,CPU32判断在S5中接收到的序列号与履历信息内的序列号是否一致。即,CPU32判断上次的对象MFP与本次的对象MFP是否一致。CPU32在判断为两个序列号一致的情况下,在S50中判断为“是”,进入S65,在判断为两个序列号不一致的情况下,在S50中判断为“否”,进入S55。
在S55中,CPU32使包含OK按钮的确认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4。确认画面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应确立与和上次的对象MFP不同的本次的对象MFP的WFD连接的画面。由此,用户能够得知本次的对象MFP与上次的对象MFP不同。
在S60中,CPU32判断确认画面内的OK按钮的操作是否被执行了。在OK按钮的操作被执行了的情况下,CPU32在S60中判断为“是”,执行S30~S45。这种情况下,CPU32在S43中从履历区域48消去与上次的对象MFP相关的履历信息,并存储与本次的对象MFP相关的履历信息。而且,在OK按钮的操作未被执行的情况下,即,在表示不应确立与本次的对象MFP的WFD连接的按钮的操作被执行了的情况下,CPU32在S60中判断为“否”,不执行S30~S45而结束图2的处理。由此,在用户不希望确立与和上次的对象MFP不同的本次的对象MFP的WFD连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该WFD连接被确立。
在S65中,CPU32利用履历区域48内的履历信息,使与和上次的对象MFP相同的本次的对象MFP对应的功能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4。这样,由于在从本次的对象MFP接收MFP信息之前显示功能画面,因此能够使功能画面迅速地显示。
在S70中,CPU32判断与对象MFP的WFD连接是否为确立中。具体而言,CPU32判断在S5中接收到的对象MFP的MAC地址是否存储于存储器34内的上述的规定区域(即用于存储便携终端10确立了WFD连接的设备的MAC地址的区域)。在对象MFP的MAC地址存储于规定区域的情况下,CPU32判断为与对象MFP的WFD连接为确立中(S70为“是”),进入S80,在对象MFP的MAC地址未存储于规定区域的情况下,CPU32判断为与对象MFP的WFD连接不为确立中(S70为“否”),进入S75。
在S75中,CPU32与S35同样地再次确立与对象MFP的WFD连接。这种情况下,也与S35同样,CPU32将对象MFP的MAC地址存储于上述的规定区域。
在S80中,CPU32与S40同样地从对象MFP接收MFP信息。
在S85中,CPU32消去履历区域48内的履历信息,将包含在S80中接收到的MFP信息的履历信息存储于履历区域48。当S85结束时,图2的处理结束。
(由各设备10、100、200实现的处理:图3~图8)
接下来,参照图3~图8,说明通过图2的处理实现的具体的事例和在图2的S45及S65中显示的功能画面上选择功能时的动作。在图3~图8中,便携终端10与各MFP100、200之间的细线箭头、粗线箭头分别表示NFC通信、Wi-Fi通信。而且,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将便携终端10的CPU32执行的动作不以CPU32为主体来记载,而以便携终端10为主体来记载。
(MFP应用40的初次起动时的处理:图2及图3)
首先,参照图2及图3,说明在MFP应用40安装于便携终端10之后MFP应用40最初起动时的处理。
在T10中,用户使便携终端10接近MFP100。由此,在T12中,在便携终端10与MFP100之间确立NFC连接(图2的处理的触发器)。
便携终端10在T20中利用NFC连接来发送用于从MFP100读出NDEF信息的Read命令,在T30中从MFP100接收NDEF信息(S5)。NDEF信息包括包含包名“X”的AAR、MAC地址“A1”、序列号“N1”、及开头记录的类型信息(类型种类“0x04”、类型名“Z”)。
在T32中,MFP100在与便携终端10的NFC连接确立时起动G/O而形成WFDNW。MFP100在每当起动G/O时生成在WFDNW中应该利用的无线设定信息(例如,SSID、密码等)。在图3的事例中,MFP100生成SSID“D1”。
在T40中,便携终端10起动MFP应用40(S8)。然后,在T42中,便携终端10显示起动画面300。起动画面300包含表示MFP100的供应商名的字符串“AAA Company”。
在MFP应用40最初起动的阶段,表示已取得使用许可的标志未存储于存储器34内。因此,在T46中,便携终端10显示许可画面310(S15为“否”,S20)。许可画面310包括表示用户提供使用许可的“是”按钮和表示用户不提供使用许可的“否”按钮。
在T48中,用户选择许可画面310内的“是”按钮(S25为“是”)。这种情况下,在T50中,便携终端10的CPU32显示默认的功能画面320(S30)。功能画面320包括功能选择区域320A,该功能选择区域320A包含表示预先决定的打印功能及扫描功能的各字符串。但是,在该阶段,便携终端10不受理用于选择功能的操作。而且,功能画面320包括应记述MFP100的型号名的型号名区域320B。但是,在该阶段,便携终端10不知道MFP100的型号名,因此不将型号名记述于型号名区域320B。
接下来,便携终端10在T60中将探测要求进行广播发送,在T70中从MFP100接收探测响应(S35)。该探测响应包括MAC地址“A1”和SSID“D1”。便携终端10利用在T30中接收到的MAC地址“A1”来确定MFP100为发送源的该探测响应,并确定该探测响应中包含的SSID“D1”。然后,便携终端10在T80中将包含已确定的SSID“D1”的探测要求向MFP100进行单播发送,在T90中从MFP100接收探测响应,而且与MFP100执行各种信号(Authentication信号、Association信号、WPS Exchange、4-way handshake等)的通信(S35)。其结果是,在T92中,便携终端10确立与MFP100的WFD连接(S35)。
接下来,便携终端10在图4的T100中利用在图3的T92中确立的WFD连接将MFP信息要求向MFP100发送,在T110中从MFP100接收MFP信息(S40)。MFP信息包括型号名“M1”、功能信息102(参照图1)及能力信息104。能力信息104包括表示在MFP100中能够利用的纸张托盘为第一及第二托盘的信息作为与打印功能对应的信息。然后,在T112中,CPU32将履历信息存储到履历区域48内(S43)。履历信息包括在图3的T30中接收到的序列号“N1”和在T110中接收到的MFP信息(即,型号名“M1”、功能信息102、能力信息104)。
在T120中,便携终端10利用履历信息内的功能信息102及型号名“M1”来显示功能画面330(S45)。功能画面330包括功能选择区域330A和型号名区域330B。功能选择区域330A包括表示通过功能信息102确定的各功能(即,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的各字符串。型号名区域330B包括MFP100的型号名“M1”。
在T130中,用户在功能画面330上选择包含表示打印功能的字符串的打印按钮。这种情况下,便携终端10确定履历区域48内的履历信息中包含的与打印功能对应的能力信息104。然后,在T140中,便携终端10利用已确定的能力信息104来显示设定画面340。设定画面340包括用于选择纸张托盘的设定区域340A。
在T150中,用户选择第一托盘作为纸张托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示省略,但设定画面340构成为还能够选择打印分辨率、打印色数、双面打印的有无等。而且,设定画面340构成为能够选择表示打印对象的图像的图像文件。用户选择纸张托盘以外的各打印设定,并且选择图像文件。
在T160中,便携终端10首先对图像文件进行变换,生成具有MFP100能够解释的数据格式的打印数据。然后,便携终端10向MFP100发送打印执行指示,该打印执行指示包括打印数据和表示由用户选择的各打印设定(例如T150的第一托盘)的设定信息。打印执行指示是用于使MFP100执行打印功能的命令。
在T170中,MFP100对从便携终端10接收到打印执行指示进行响应,按照打印执行指示中包含的设定信息来执行利用打印数据的打印功能。
(MFP应用40的第二次以后的起动时的处理:图5~图8)
接下来,参照图5~图8,说明在图3及图4的处理之后MFP应用40再次起动时的处理。便携终端10在履历区域48中存储有履历信息(参照图4的T112)。
(事例A:图5)
在图5的事例A中,维持着在图3的T92中确立的WFD连接。T210~T242与图3的T10~T42相同。由于在图3的T48中便携终端10将表示已取得使用许可的标志已在存储器34内存储,因此不显示许可画面(图2的S15为“是”)。而且,在T244中,便携终端10判断为在履历区域48内存储有履历信息(S47为“是”),并判断为履历信息内的序列号“N1”与在T230中接收到的序列号一致(S50为“是”)。这种情况下,在T246中,便携终端10利用履历区域48内的型号名“M1”及功能信息102,与图4的T120同样地显示功能画面330(S65)。
在T250中,便携终端10判断为与MFP100的WFD连接为确立中(S70为“是”),其结果是,不执行用于再次确立与MFP100的WFD连接的处理(S75)。在T270、T280中,便携终端10利用WFD连接从MFP100接收MFP信息。在此,在图4的时点,在MFP100中第一及第二托盘有效,但在图5的时点,例如以第二托盘从MFP100卸下为起因而在MFP100中仅第一托盘有效。因此,在T280中接收的MFP信息包括表示仅第一托盘有效的能力信息106。然后,在T282中,便携终端10消去履历区域48内的履历信息,将包含已接收的MFP信息的履历信息存储到履历区域48内(S85)。
T290与图4的T130相同。在T300中,便携终端10利用履历信息内的能力信息106来显示设定画面350。设定画面350内的设定区域350A构成为能够仅选择第一托盘。这样,在MFP100的能力信息被变更的情况下,便携终端10能够显示按照变更后的能力信息106的设定画面350。因此,用户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印设定。T310~T330与图4的T150~T170相同。
(事例B:图6)
在图6的事例B中,在图3的T92中确立的WFD连接被切断,MFP100停止了G/O。图6的T210~T230与图5的T210~T230相同。在T440中,MFP100再次起动G/O,形成由新的SSID“D2”识别的WFDNW。图6的T240~T246与图5的T240~T246相同。
在T450中,便携终端10判断为与MFP100的WFD连接不为确立中(S70为“否”)。这种情况下,在T460~T492中,便携终端10再次确立与MFP100的WFD连接(S75)。T460~T492除了T470的探测响应及T480的探测要求中包含的SSID为“D2”之外,与图3的T60~T92相同。图6的T270~T330与图5的T270~T330相同。
(事例C:图7及图8)
在图7及图8的事例C中,确立与和MFP100不同的MFP200的NFC连接。T510~T520除了MFP200取代MFP100而为对象这一点之外,与图3的T10~T20相同。在T530中,便携终端10从MFP200接收NDEF信息。NDEF信息包括AAR、MFP200的MAC地址“A2”、MFP200的序列号“N2”、及开头记录的类型信息(类型种类“0x04”、类型名“Z”)。在T532中,MFP200起动G/O,形成由SSID“D3”识别的WFDNW。
T540、T542与图5的T240、T244相同。在T544中,便携终端10判断为履历信息内的序列号“N1”与在T530中接收到的序列号“N2”不一致(图2的S50为“否”)。这种情况下,在T550中,便携终端10显示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应确立与MFP200的WFD连接的确认画面355(S55)。在T552中,用户选择确认画面355内的OK按钮(S60为“是”)。这种情况下,在T554中,便携终端10与图2的T50同样地显示默认的功能画面320(S30)。
T560~T592除了T570的探测响应包含MAC地址“A2”及SSID“D3”及T580的探测要求包含SSID“D3”之外,与图3的T60~T92相同。由此,便携终端10确立与MFP200的WFD连接(S35)。
在图8的T600、T610中,便携终端10利用在图7的T592中确立的WFD连接来从MFP200接收MFP信息(S40)。MFP信息包括MFP200的型号名“M2”、功能信息202(参照图1)及能力信息204。然后,在T612中,便携终端10消去履历区域48内的履历信息,将包含已接收的MFP信息的新的履历信息存储于履历区域48。
在T620中,便携终端10利用履历信息内的功能信息202及型号名“M2”来显示功能画面360(S45)。功能画面360包括功能选择区域360A和型号名区域360B。功能选择区域360A包括表示通过功能信息202确定的各功能(即,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FAX功能)的各字符串。型号名区域360B包括MFP200的型号名“M2”。T630~T670除了对象为MFP200这一点之外,与图4的S130~S170相同。
(本实施例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使便携终端10接近MFP100(图3的T10)而在便携终端10与MFP100之间确立NFC连接(T12)。这种情况下,在对利用NFC连接从MFP100接收到NDEF信息(T30)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OS程序38起动MFP应用40时,MFP应用40从OS程序38取得NDEF信息。由于NDEF信息包含MAC地址“A1”,因此即使不由用户执行用于选择在图3的T70中接收的探测响应内的SSID“D1”的操作、即用于选择MFP100的装置选择操作,便携终端10也能够按照MFP应用40而利用MAC地址“A1”与MFP100确立WFD连接(T60~T92)。然后,便携终端10按照MFP应用40而利用WFD连接从MFP100接收包含功能信息102的MFP信息(图4的T110),利用已接收的功能信息102来显示功能画面330(T140)。因此,用户只要使便携终端10接近MFP100,则即使不执行装置选择操作也能够观察到功能画面330。因此,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另外,用户只要使便携终端10接近MFP100(T10)而在便携终端10与MFP100之间确立NFC连接(T12),就能够使MFP应用40起动(T40)。因此,用户可以不用执行用于使MFP应用40起动的起动操作。因此,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另外,当MFP应用40起动后,即便不由用户执行用于检索便携终端10的周围存在的主站的检索操作,便携终端10也将探测要求进行广播发送(T60)。因此,用户可以不用执行检索操作。因此,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尤其是,如图6的事例B那样,即使完全不由用户执行对于操作部12及作为触摸面板发挥功能的显示部14的操作(例如,上述的起动操作、装置选择操作、检索操作、图3的T48的操作、图7的T552的操作),便携终端10也能够按照MFP应用40而与MFP100自动地确立WFD连接(T492)。因此,用户只要使便携终端10接近MFP100,则即使完全不执行对于操作部12及显示部14的操作也能够观察到功能画面330。因此,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对应关系)
便携终端10、MFP100分别是“终端装置”、“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一例。在图5、图6的各事例A、B中,MFP100是“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的一例,在图7、图8的事例C中,MFP200是“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的一例。MFP应用程序40是“计算机程序”的一例。包名“X”是“程序识别信息”的一例。NFCI/F18、Wi-FiI/F16分别是“第一无线接口”、“第二无线接口”的一例。在图3中,T12的NFC连接、T92的WFD连接分别是“第一无线连接”、“第二无线连接”的一例。而且,图6的事例B的T212的NFC连接、T492的WFD连接也分别是“第一无线连接”、“第二无线连接”的一例。而且,图5及图6的T212及图7的T512的NFC连接是“第三无线连接”的一例。图7的T592的WFD连接是“第四无线连接”的一例。在图5的初期状态下已确立的WFD连接及图6的T492的WFD连接是“第五(或第六)无线连接”的一例。
图3的T30的NDEF信息、图5的T230(或图7的T530)的NDEF信息分别是“第一确定信息”“第二确定信息”的一例。图3的T30的MAC地址“A1”、序列号“N1”、图5的T230(或图7的T530)的序列号“N1(或N2)”、图7的T530的MAC地址“A2”分别是“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第二装置识别信息”、“第三装置识别信息”、“第四装置识别信息”的一例。图4的T110的功能信息102、图8的T610的功能信息202分别是“第一功能信息”、“第二功能信息”的一例。功能画面330、功能画面360分别是“第一功能画面”、“第二功能画面”的一例。设定画面340、设定画面350分别是“第一设定画面”、“第二设定画面”的一例。打印功能是“第一功能”的一例。图4的T110的能力信息104、图5的T280的能力信息106分别是“第一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的一例。图4的T160的打印执行指示、图5的T320的打印执行指示分别是“第一功能执行指示”、“第二功能执行指示”的一例。
以上,虽然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但它们只不过是例示,不对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包括对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后的技术。以下,列举上述的实施例的变形例。
(变形例1)各设备10、100、200也可以取代NFCI/F而具备用于执行按照与NFC方式不同的通信方式(例如,红外线方式、TransferJet(注册商标)方式、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方式)的无线通信的I/F。这种情况下,各设备10、100、200可以利用经由该I/F的无线连接来执行相当于NDEF信息的信息的通信。即,“第一通信接口”并不局限于NFCI/F18,也可以是用于执行按照其他通信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I/F。
(变形例2)例如,MFP100也可以在与便携终端10的NFC连接确立之前(例如图3的T10之前),生成用于识别应由MFP100形成的无线网络的SSID(以下称为“对象SSID”)并存储。这种情况下,在图2的S5中,便携终端10也可以取代对象MFP的MAC地址而接收包含对象SSID的NDEF信息。在S35中,便携终端10也可以从根据探测要求的广播发送而接收的一个以上的探测响应之中确定包含对象SSID的探测响应,并执行包含该对象SSID的探测要求的单播发送。在本变形例中,即使不由用户执行装置选择操作,便携终端10也能够与对象MFP确立无线连接。在本变形例中,对象SSID是“第一(或第二~第四)装置识别信息”的一例。
(变形例3)在图2的S43中,便携终端10也可以取代序列号而存储包含对象MFP的MAC地址的履历信息。这种情况下,在S50中,便携终端10也可以判断履历信息内的MAC地址与在S5中接收到的MAC地址是否一致。在本变形例中,MAC地址是“第二(或第三)装置识别信息”的一例。
(变形例4)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MFP100作为主站(即G/O)进行动作。也可以取代于此而是,例如,在图2的S35中,便携终端10作为G/O进行动作,将包含对象MFP的MAC地址的Invitation要求向对象MFP发送,确立与对象MFP的WFD连接。即,“第二(或第四)无线连接”既可以是用于供终端装置作为从站进行动作的无线连接,也可以是用于供终端装置作为主站进行动作的无线连接。而且,在其他的变形例中,便携终端10也可以不支持WFD方式,这种情况下,可以不是按照WFD方式的无线连接,而作为所谓的传统(legacy)来与MFP100确立无线连接。而且,在其他的变形例中,便携终端10也可以不与MFP100确立按照Wi-Fi方式(例如WFD方式、传统)的无线连接,这种情况下,可以与MFP100确立按照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方式的无线连接。即,“第二(或第四)无线连接”并不局限于WFD连接。
(变形例5)也可以是,OS程序38即使接收不包含程序包名“X”的NDEF信息,也使MFP应用40起动。即,“第一确定信息”也可以不包含程序识别信息。
(变形例6)也可以不执行图2的S15~S25。即,“第一判断部”及“许可画面控制部”能够省略。
(变形例7)图4的T110、图5的T280及图8的T610的各MFP信息也可以不包含能力信息。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显示图4的T140等的设定画面。即,“第一能力信息接收部”、“第一设定画面控制部”、“第二能力信息接收部”及“第二设定画面控制部”能够省略。
(变形例8)图2的S43及S47~S85能够省略。这种情况下,可以在S15为“是”的情况下进入S30。即,“存储控制部”、“第二判断部”、“确认画面控制部”、“第二确立部”、“第二功能信息接收部”及“第二功能画面控制部”能够省略。
(变形例9)“功能执行装置”也可以不是能够执行打印功能、扫描功能等的设备,也可以是PC、服务器等其他设备。
(变形例10)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图2~图8的各处理通过软件(即程序)来实现,但这些各处理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通过逻辑电路等硬件来实现。
另外,本说明书或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是以单独或各种组合的方式发挥技术有用性的要素,不限定于申请时权利要求记载的组合。而且,本说明书或附图中例示的技术是同时实现多个目的的技术,实现其中一个目的本身就具有技术有用性。
标号说明
2:通信系统,10:便携终端,12:操作部,14:显示部,16:Wi-Fi接口,18:NFC接口,30:控制部,32:CPU,34:存储器,38:OS程序,40:MFP应用程序,42:清单存储部,48:履历区域,100、200:MFP,102、202:功能信息,104、106、204:能力信息,300:起动画面,310:许可画面,320、330、360:功能画面,320A、330A、360A:功能选择区域,320B、330B、360B:型号名区域,340、350、370:设定画面,340A、350A、370A:设定区域,355:确认画面。

Claims (18)

1.一种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存储终端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使所述终端装置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取得部,在对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系统程序起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所述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
第一确立部,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了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即使不执行用于从一个以上的功能执行装置之中选择连接对象的功能执行装置的装置选择操作,也利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的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来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二无线连接,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比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小;
第一功能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一功能信息;及
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终端装置的显示部,该第一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2.一种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存储终端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使所述终端装置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取得部,在对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系统程序起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所述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
第一确立部,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了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利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的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自动地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二无线连接,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比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小;
第一功能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一功能信息;及
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终端装置的显示部,该第一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确定信息还包含用于识别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识别信息,
对利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来使通过所述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程序识别信息而识别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起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第一判断部,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起动时,判断是否已从用户取得了所述计算机程序的使用许可;及
许可画面控制部,在判断为未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于从所述用户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许可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在判断为已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所述许可画面不显示,
在判断为已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确立部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所述第二无线连接,
在所述许可画面中从所述用户取得了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确立部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所述第二无线连接,
在所述许可画面中未从所述用户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不确立所述第二无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第一指示发送部发挥功能,
在所述第一功能画面中由用户选择了第一功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指示发送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发送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的第一功能执行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第一能力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与所述第一功能相关的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能力的第一能力信息;及
第一设定画面控制部,在所述第一功能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所述第一功能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使第一设定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一设定画面用于选择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的设定,
在所述第一设定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第一设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指示发送部向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发送包含表示所述第一设定的第一设定信息的所述第一功能执行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确定信息还包含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二装置识别信息,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存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之后,将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和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存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存储器;及
第二判断部,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和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之后,在与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三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三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二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二确定信息中包含的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在判断为所述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所述第一功能画面再次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在判断为所述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功能画面不再次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确认画面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使确认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确认画面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应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
第二确立部,在所述确认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应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确定信息中包含的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的第四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第四无线连接,在所述确认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不应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不确立所述第四无线连接;
第二功能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四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二功能信息;及
第二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第二功能信息,使第二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二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第一能力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与第一功能相关的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能力的第一能力信息;
第一设定画面控制部,在所述第一功能画面中由用户选择了所述第一功能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使第一设定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一设定画面用于选择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的设定;
第一指示发送部,在所述第一设定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第一设定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发送第一功能执行指示,该第一功能执行指示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且包含表示所述第一设定的第一设定信息;
第二能力信息接收部,在判断为所述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利用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五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第二能力信息,该第二能力信息表示与所述第一功能相关的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能力,且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不同;
第二设定画面控制部,在再次显示的所述第一功能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所述第一功能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使第二设定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二设定画面用于选择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的设定,且与所述第一设定画面不同;及
第二指示发送部,在所述第二设定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第二设定的情况下,利用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第六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发送第二功能执行指示,该第二功能执行指示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且包含表示所述第二设定的第二设定信息。
10.一种终端装置,其中,具备:
第一无线接口;
第二无线接口,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不同,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比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小;
显示部;
取得部,在对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系统程序起动计算机程序时,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所述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
第一确立部,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了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即使不执行用于从一个以上的功能执行装置之中选择连接对象的功能执行装置的装置选择操作,也利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的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来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二无线连接;
第一功能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一功能信息;及
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一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11.一种由终端装置执行的方法,其中,
包括按照所述终端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的以下的各步骤:
取得步骤,在对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系统程序起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所述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
第一确立步骤,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了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即使不执行用于从一个以上的功能执行装置之中选择连接对象的功能执行装置的装置选择操作,也利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的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来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二无线连接,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比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小;
第一功能信息接收步骤,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一功能信息;及
第一功能画面控制步骤,利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终端装置的显示部,该第一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12.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第一无线接口;
第二无线接口,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不同,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比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小;
显示部;
取得部,在对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系统程序起动计算机程序时,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所述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
第一确立部,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了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利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的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自动地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二无线连接;
第一功能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一功能信息;及
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一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13.一种由终端装置执行的方法,其中,
包括按照所述终端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的以下的各步骤:
取得步骤,在对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一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一确定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响应而由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系统程序起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所述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
第一确立步骤,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了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利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的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自动地确立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二无线连接,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比能够执行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最大距离小;
第一功能信息接收步骤,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一功能信息;及
第一功能画面控制步骤,利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终端装置的显示部,该第一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14.一种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存储终端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使所述终端装置的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取得部,通过经由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无线接口与第一功能执行装置之间确立的第一无线连接,从所述终端装置的操作系统程序取得第一确定信息中包含的至少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一装置识别信息;
第一功能信息接收部,以不要求用于从一个以上的功能执行装置之中选择连接对象的功能执行装置的装置选择操作的方式,利用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一功能信息,所述第二无线连接是利用从所述操作系统程序取得的所述第一装置识别信息而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确立的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速度比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的速度小;及
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第一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终端装置的显示部,该第一功能画面至少包括用于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的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第一判断部,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起动时,判断是否已从用户取得了所述计算机程序的使用许可;及
许可画面控制部,在判断为未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于从所述用户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许可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在判断为已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所述许可画面不显示,
在判断为已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确立部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所述第二无线连接,
在所述许可画面中从所述用户取得了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确立部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确立所述第二无线连接,
在所述许可画面中未从所述用户取得所述使用许可的情况下,不确立所述第二无线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第一确定信息还包含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二装置识别信息,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存储控制部,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之后,将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和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存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存储器;及
第二判断部,在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和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之后,在与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第三无线连接且利用所述第三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接收到第二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二确定信息中包含的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的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在判断为所述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第一功能信息,使所述第一功能画面再次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在判断为所述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功能画面不再次显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确认画面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使确认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确认画面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应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无线连接;
第二确立部,在所述确认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应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确定信息中包含的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的第四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第四无线连接,在所述确认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不应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确立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不确立所述第四无线连接,
第二功能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四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一个以上的功能的第二功能信息;及
第二功能画面控制部,利用所述第二功能信息,使第二功能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二功能画面用于从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能够执行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功能之中选择所述第二功能执行装置应执行的功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所述非暂时性记录介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还作为以下的各部发挥功能:
第一能力信息接收部,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表示与第一功能相关的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能力的第一能力信息;
第一设定画面控制部,在所述第一功能画面中由用户选择了所述第一功能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使第一设定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一设定画面用于选择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的设定;
第一指示发送部,在所述第一设定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第一设定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发送第一功能执行指示,该第一功能执行指示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且包含表示所述第一设定的第一设定信息;
第二能力信息接收部,在判断为所述第三装置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装置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利用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第五无线连接,从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接收第二能力信息,该第二能力信息表示与所述第一功能相关的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的能力,且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不同,
第二设定画面控制部,在再次显示的所述第一功能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所述第一功能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使第二设定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该第二设定画面用于选择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的设定,且与所述第一设定画面不同;及
第二指示发送部,在所述第二设定画面中由所述用户选择了第二设定的情况下,利用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第六无线连接,向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发送第二功能执行指示,该第二功能执行指示用于使所述第一功能执行装置执行所述第一功能,且包含表示所述第二设定的第二设定信息。
CN201810195769.1A 2017-03-10 2018-03-09 终端装置及由其执行的方法、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Active CN108668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6671 2017-03-10
JP2017046671A JP6866700B2 (ja) 2017-03-10 2017-03-10 端末装置と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004A true CN108668004A (zh) 2018-10-16
CN108668004B CN108668004B (zh) 2021-09-24

Family

ID=63445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5769.1A Active CN108668004B (zh) 2017-03-10 2018-03-09 终端装置及由其执行的方法、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856363B2 (zh)
JP (1) JP6866700B2 (zh)
CN (1) CN108668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33597A1 (en) * 2018-10-26 2020-04-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empora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mobile terminal
US11416191B2 (en) * 2019-02-13 2022-08-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nction executing device for executing communication of function execution information with terminal device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997A (zh) * 2010-01-15 2010-07-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蓝牙链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81970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行动电话做为行动式卡片阅读机的交易系统及方法
US8072638B2 (en) * 2007-05-28 2011-12-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image, and external device
US20120191254A1 (en) * 2011-01-24 2012-07-26 Lg Electronics Inc. Network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5210784A (ja) * 2014-04-30 2015-11-24 株式会社ライフシード Lan接続システム
CN105302412A (zh) * 2015-09-29 2016-02-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的状态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322986A (zh) * 2014-05-30 2016-0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功能执行系统、功能执行装置以及通信终端
CN105323761A (zh) * 2014-07-29 2016-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设备控制装置以及设备控制方法
CN105744466A (zh) * 2016-01-26 2016-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连接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5843761A (zh) * 2012-03-30 2016-08-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功能执行装置
CN106063362A (zh) * 2014-01-29 2016-10-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媒介设备
CN205750830U (zh) * 2015-12-23 2016-11-3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近场通信标签、移动终端及车辆
JP2017027100A (ja) * 2015-07-15 2017-0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160235B2 (ja) * 2013-05-20 2017-07-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2275B (en) * 2006-06-23 2008-10-21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Home security system intergrating local wireless network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120019124A1 (en) * 2009-03-26 2012-01-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segmented illumination device
JP6194798B2 (ja) * 2014-01-09 2017-09-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とプリンタ
JP6381247B2 (ja) * 2014-03-25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と携帯端末を有するシステム
JP2017004048A (ja) 2015-06-04 2017-0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共有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共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2638B2 (en) * 2007-05-28 2011-12-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image, and external device
CN10181970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行动电话做为行动式卡片阅读机的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1789997A (zh) * 2010-01-15 2010-07-2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蓝牙链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20191254A1 (en) * 2011-01-24 2012-07-26 Lg Electronics Inc. Network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843761A (zh) * 2012-03-30 2016-08-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功能执行装置
JP6160235B2 (ja) * 2013-05-20 2017-07-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63362A (zh) * 2014-01-29 2016-10-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媒介设备
JP2015210784A (ja) * 2014-04-30 2015-11-24 株式会社ライフシード Lan接続システム
CN105322986A (zh) * 2014-05-30 2016-0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功能执行系统、功能执行装置以及通信终端
CN105323761A (zh) * 2014-07-29 2016-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设备控制装置以及设备控制方法
JP2017027100A (ja) * 2015-07-15 2017-0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5302412A (zh) * 2015-09-29 2016-02-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的状态显示方法及装置
CN205750830U (zh) * 2015-12-23 2016-11-3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近场通信标签、移动终端及车辆
CN105744466A (zh) * 2016-01-26 2016-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连接方法及蓝牙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56363B2 (en) 2020-12-01
US20230284340A1 (en) 2023-09-07
CN108668004B (zh) 2021-09-24
US11690138B2 (en) 2023-06-27
JP6866700B2 (ja) 2021-04-28
US11503669B2 (en) 2022-11-15
JP2018151790A (ja) 2018-09-27
US20210084715A1 (en) 2021-03-18
US20180263078A1 (en) 2018-09-13
US20230012434A1 (en) 2023-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00585A1 (en) Function Execu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0582362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KR102039522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을 이용한 nfc 태그의 기록방법 및 장치
KR102077824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을 이용하는 화상형성방법 및 장치
JP6327075B2 (ja) 機能実行機器
US970634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6950242B2 (ja) 通信装置
US939862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832317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2033722B (zh)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US11690138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receiving device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and selecting a target device from at least one function executing device
US914890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3747435A (zh) 计算机可读介质和通信设备
US10853008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036214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hich establishes wireless connection with external apparatus
US12010764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receiving device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and selecting a target device from at least one function executing device
JP6819417B2 (ja) 通信装置
JP6237860B2 (ja) 通信装置
JP2022185912A (ja) 端末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JP2020048231A (ja) 通信機器
CN113746796A (zh) 计算机可读介质和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