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6861B -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6861B
CN108666861B CN201810438094.9A CN201810438094A CN108666861B CN 108666861 B CN108666861 B CN 108666861B CN 201810438094 A CN201810438094 A CN 201810438094A CN 108666861 B CN108666861 B CN 108666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ght intensity
driving current
lasers
e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80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6861A (zh
Inventor
杨乐宝
王显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4380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686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7867 priority patent/WO2019214146A1/zh
Priority to US17/043,281 priority patent/US1194275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666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6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6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6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 H01S3/131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069Memorized or pre-programmed characteristics, e.g. look-up table [L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 H01S3/1305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23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3/02 - H01S3/22, e.g. tandem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active media
    • H01S3/2383Paralle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 H01S5/0607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by operating on the active medium by varying physical parameters other than the potential of the electrodes, e.g. by a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 mechanical deformation, pressure, light, temperatu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在第n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并利用光传感器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并根据投影第n个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各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校正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该实现方式简便易行且感测光强信息一致性高。

Description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背景技术
激光投影使用激光光源作为投影照明光源,因激光的指向性好而杂散光少,且色彩饱和度高,投影画面看起来鲜亮、色彩还原度高,而且其使用寿命较长。
激光投影通常将RGB三基色激光模组与MEMS(Micro-Electro-Mechani calSystems,微机电系统)微镜结合。从驱动的角度来说,属于扫描式投影显示。其中,常用的是单像素点扫描方式,该方式的原理如下:先将RGB三基色激光进行合束和整形,然后通过MEMS微镜进行X和Y方向扫描,在投影屏投射图像。具体来说,图像解调器根据图像信号生成激光驱动信号和扫描驱动信号;激光驱动器根据激光驱动信号向激光光源中的多个激光器分别发送激光驱动电流,以驱动各激光器同步出射投影各像素点的符合设定光强的激光;合束器将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合束后射入整形器,合束后的激光经整形器整形后的激光射入扫描振镜(MEMS微镜),扫描振镜根据扫描驱动信号进行X和Y方向扫描,在投影屏逐个投射像素点,由于扫描频率很高,人眼看到的是整幅投影图像,不会感知到逐个像素点投射过程。
由于激光光源中各激光器的出厂性能存在差异或长时间使用后性能出现衰减,导致了以设定的激光驱动电流驱动激光器时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与设定光强相比可能会存在误差,无法实现最佳的投影画面质量。例如某激光器的理论值为驱动电流为2A时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强度为50cd,但由于前述原因,激光驱动器根据激光驱动信号向激光器发送2A的驱动电流时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强度只有45cd,影响投影画面质量。现有技术中,解决的方案是在每个激光器的出光光路分别布设一个分束器和一个光传感器,利用与每个激光器对应布设的光传感器对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进行感测,从而实现对多个激光器的监测及对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的校正。该解决方案需要多个分束器和多个光传感器,激光光源的光学器件过多、光路过于复杂、工作温度较高、激光光源的体积较大、激光光源制作难度大且成本高,且由于使用多个光传感器,监测的一致性也无法保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且感测光强信息一致性高的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且感测光强信息一致性高的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包括:
在第n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
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并利用光传感器分别感测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
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并根据投影第n个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
根据各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所述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校正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投影当前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修正已有的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
所述利用光传感器分别感测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进一步包括: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分束为用于感测的第一激光和用于投影的第二激光,利用光传感器感测第一激光的光强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进一步包括: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优选地,所述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所述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所述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优选地,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分束后的第一激光的光强远小于第二激光的光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包括:
激光驱动器,在一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
光传感器,分别感测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
数据处理器,在第n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并根据投影第n个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各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所述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生成并向激光驱动器发送驱动电流校正信号;
存储器,存储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器,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投影当前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修正已有的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分束器,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分束为用于感测的第一激光和用于投影的第二激光,所述光传感器感测第一激光的光强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优选地,
所述存储器,还存储有预先获取的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
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所述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优选地,所述分束器分束后的第一激光的光强远小于第二激光的光强。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仪,包括激光光源和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所述激光光源包括多个激光器、与所述多个激光器对应的整形准直器、合束器和整形器,所述合束器将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合并光路,所述分束器设于合束器之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实现仅使用一个感测光强信息的光传感器,就可对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进行校正,简便易行且感测光强信息的一致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驱动电流的波形图。
图3示出激光投影仪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包括:
在第n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n为正整数):
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并利用光传感器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
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并根据投影第n个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
根据各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所述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校正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
其中,在一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时,可为先驱动第1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然后驱动第2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同时停止驱动第1个激光器出射激光,以此类推,这种情况下光传感器感测的光强信息依次为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也可为先驱动第1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然后驱动第2个激光器出射激光(此时不停止驱动第1个激光器出射激光,即此时第1个和第2个激光器同时出射激光),以此类推,由于在单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单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不变,这种情况下光传感器感测的光强信息依次为第1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第1个激光器出射激光与第2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之和,以此类推,后续步骤中直接通过简单的比例关系对应即可得到在这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例如,在第1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五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第1至5个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分别为1A、1.5A、2A、1.3A和1.6A,同时利用光传感器分别实时感测这五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这五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第1至5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分别为25cd、30cd、55cd、48cd和50cd,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第1至5个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分别为1A-25cd、1.5A-30cd、2A-55cd、1.3A-48cd和1.6A-50cd,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
在第2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根据投影第2个像素点时第1至5个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校正投影第2个像素点时由激光驱动信号确定的第1至5个激光器的驱动电流。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通过控制各激光器驱动电流的时序使得在一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依次出射激光,可实现仅使用一个感测光强信息的光传感器就可以对多个激光器的驱动电流进行校正,利用的光学器件少、光路简单、成本较低,对多个激光器的驱动电流的校正简便易行且感测光强信息的一致性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激光投影的扫描频率很高,单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很短,因此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一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时段很短,人眼看到的还是整幅投影图像,不会感知到逐个像素点投射过程,更不会感知到逐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投影当前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修正已有的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例如,在第1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自投影第2个像素点起,在每一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根据各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校正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并根据投影当前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实际光强修正已有的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其中,修正可以采用均值、最小方差等多种方式。随着不断修正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对驱动电流校正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各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时段长度相同。进一步,在各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相邻时段之间具有等长度时间间隔。例如图2所示的,在一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第1至5个激光器的驱动电流的波形分别为201至205,第1至5个激光器依次间隔固定的时间间隔出射激光。这样,根据光传感器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而输出的电信号获取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时便于实现控制,也可避免由于激光驱动时序精确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的各激光器出射激光之间相互干扰,保证获取的实际光强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利用光传感器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进一步包括: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分束为用于感测的第一激光和用于投影的第二激光,利用光传感器感测第一激光的光强信息;
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进一步包括: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其中,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可通过对光传感器的前期测试得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分束后的第一激光的光强远小于第二激光的光强。这样,可减小分束对用于投影的激光的影响,保证激光投影画面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包括:
激光驱动器,在单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
光传感器,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
数据处理器,在第n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并利用光传感器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并根据投影第n个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各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生成并向激光驱动器发送驱动电流校正信号;
存储器,存储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可理解的是,存储器可以为集成的本地存储设备,或扩展存储设备,如:可插拔的存储卡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通过控制各激光器驱动电流的时序使得在一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依次出射激光,可实现仅使用一个感测光强信息的光传感器就可以对多个激光器的驱动电流进行校正,利用的光学器件少、光路简单、成本较低,对多个激光器的驱动电流的校正简便易行且感测光强信息的一致性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的数据处理器,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投影当前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修正已有的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其中,数据处理器可以采用均值、最小方差等多种方式实施修正。随着数据处理器不断修正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数据处理器对驱动电流校正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各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时段长度相同。进一步,在各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相邻时段之间具有等长度时间间隔。这样,根据光传感器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而输出的电信号获取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时便于实现控制,也可避免由于激光驱动时序精确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的各激光器出射激光之间相互干扰,保证光传感器获取的实际光强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分束器,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分束为用于感测的第一激光和用于投影的第二激光,光传感器感测第一激光的光强信息;
数据处理器,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存储器,还存储有预先获取的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
数据处理器,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其中,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可通过测试系统对光传感器的前期测试得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的分束器分束后的第一激光的光强远小于第二激光的光强。这样,可减小分束对用于投影的激光的影响,保证激光投影画面质量。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仪,包括激光光源、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和设于激光光源的出光光路的MEMS微镜113,激光光源包括多个激光器301、与多个激光器301对应的整形准直器、合束器302和整形器303,合束器302将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合并光路,驱动电流校正装置包括激光驱动器(图中未示出)、数据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分束器306和光传感器307,分束器306设于合束器302与整形器303之间。
分束器306设于合束器302与整形器303之间,这种情况下,光传感器307位于分束器306第一出光光路,整形器303位于分束器306第二出光光路。整形准直器用于整形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光斑尺寸并对其进行准直,整形器303用于整形经分束器306入射到整形器303的激光的光斑尺寸。
分束器也可设于整形器出光光路上(图3中未示出),整形器用于整形经合束器合并光路后入射到整形器的激光的光斑尺寸。光传感器位于分束器第一出光光路,分束器第二出光光路的激光作为激光光源的出射光束。
以分束器306设于合束器302与整形器303之间为例,分束器306将合束器302合束后的激光光束分为两束激光,一束射入光传感器307,另一束射入整形器303,经整形器303对光斑尺寸进行整形后作为激光光源的出射激光。激光光源的出射激光投射至MEMS微镜113即可在投影屏投影图像。
激光驱动器,在单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301出射激光;
分束器306,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分束为用于感测的第一激光和用于投影的第二激光,光传感器307感测第一激光的光强信息;
光传感器307,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
数据处理器,在第n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根据光传感器307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获取多个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并根据投影第n个像素点时各激光器301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建立各激光器301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各激光器301的设定光强及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生成并向激光驱动器发送驱动电流校正信号;
存储器,存储各激光器301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投影仪,通过控制各激光器301驱动电流的时序使得在一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301依次出射激光,可实现仅使用一个感测光强信息的光传感器307就可以对多个激光器301的驱动电流进行校正,利用的光学器件少、光路简单、成本较低,对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的校正简便易行且感测光强信息的一致性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处理器,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投影当前像素点时各激光器301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修正已有的各激光器301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其中,数据处理器可以采用均值、最小方差等多种方式实施修正。随着数据处理器不断修正各激光器301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数据处理器对驱动电流校正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各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时段长度相同。进一步,在各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相邻时段之间具有等长度时间间隔。这样,数据处理器根据光传感器307分别感测多个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而输出的电信号获取多个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时便于实现控制,也可避免由于激光驱动时序精确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的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之间相互干扰,保证数据处理器获取实际光强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存储器,还存储有预先获取的光传感器307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
数据处理器,根据光传感器307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光传感器307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其中,光传感器307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可通过测试系统对光传感器307的前期测试得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分束器306分束后的第一激光的光强远小于第二激光的光强。这样,可减小分束对用于投影的激光的影响,保证激光投影画面质量。即,经分束器306后入射光传感器307的光束的光强远小于入射分束器306的光束的光强。同样以分束器306设于合束器302与整形器303之间为例,经分束器306后入射光传感器307的光束的光强远小于入射分束器306的光束的光强即分束器306将合束器302合束后的激光光束分为两束激光,射入光传感器307的一束激光的光强远小于射入整形器303的另一束激光的光强。在具体实施时,以各激光器301出射P态偏振光为例,分束器306出光的第一光路光束的光强为分束器306出光的第一光路光束和第二光路光束的光强之和的0.8%左右。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分束器306为平板玻璃,入射平板玻璃的光束的入射角度为45°±20°。在光束透过平板玻璃时,会有一小部分光束被反射,被反射的小部分光束的光强占总光强的0.8%左右,因此,利用平板玻璃不镀高透膜的表面的反射光射入光传感器307,透射光射入整形器303,即可实现本实施例的分束需求,且基本满足本实施例对于分束比例的需求。另外,平板玻璃的反射比例与其入射光束的入射角度相关,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入射平板玻璃的光束的入射角度为45°±20°。平板玻璃的入射角度为45°±20°可通过调整合束器302或整形器303与平板玻璃之间的位置或角度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平板玻璃的分光性能(或者说反射性能)与激光的偏振态有关,与激光的波长无关。如果分束器306不采用平板玻璃,而是采用镀膜的光学元件等其他形式,由于驱动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后,或者说激光投影仪开始工作后激光器301及与其封装环境中的工作温度会升高,之后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中心波长会发生变化。采用镀膜的光学元件等其他形式的分束器306因为镀膜的原因,工作温度变化引起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波长变化会导致分束器306分光性能的变化,进而影响数据处理器获取实际光强的准确性。因此,采用平板玻璃作为分束器306,可以消除温度漂移的影响。数据处理器根据光传感器307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光传感器307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器306的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的准确性高。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平板玻璃的表面之一镀有高透膜。由于仅需一个表面进行反射,因此另一表面可以镀有高透膜,以减少激光光源的出射激光的光强损失,即减少用于投影的激光的光强损失。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光传感器307为一个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在光电二极管正常工作范围限定其感测光强的强度值的较小的情况下,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还包括设于分束器307与光电二极管之间的激光衰减器308。在此情况下,利用数据处理器计算各激光器301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时根据激光衰减器308对光强的衰减倍数做出相应计算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整形准直器包括与多个激光器301对应的多个整形准直镜309。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激光器301分别出射P态偏振光,或分别出射S态偏振光,这样,便于制作多个激光器301,例如便于布设多个激光器301的输入驱动信号的走线。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激光器301包括绿光激光器、蓝光激光器和两个红光激光器,及设于与两个红光激光器其中之一对应的整形准直器与合束器302之间的波片310。由于红光激光器对工作温度比较敏感,当工作温度在50℃到60℃时,其出光效率只有工作温度在-10℃到40℃时的65%左右。因此,采用两个红光激光器,可在保证激光光源整体红光光强的同时降低单个红光激光器的功率,从而降低单个红光激光器的工作温度和其封装环境中的工作温度。另外,即使工作温度偏高,红光激光器出光效率下降,两个红光激光器也可保证激光光源整体红光光强,避免由于工作温度升高、激光光源整体红光光强下降而造成投影图像画面颜色失真。在采用两个红光激光器时,由于两个红光激光器出射激光的波长相同,在与两个红光激光器其中之一对应的整形准直器与合束器302之间的波片310改变激光的偏振状态或者将两个红光激光器的出光方向布设为成90°,合束器302才能实现合束(本实施例中的合束器302实现对不同波长的激光进行合束的原理是,如图3中的合束器302中与激光器301对应的各“45°角斜面镜”均镀有光学膜,该光学膜只对某些特定波长和偏振状态的激光光束反射,而对其他激光光束透射,合束器302将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束通过光学膜实现合束)。其中,波片310优选为半波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激光器301还包括红外激光器,红外激光器可在激光投影仪为触控式激光投影仪时,与其他器件配合实现触控、反馈、测距等功能。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不对红外激光器、绿光激光器、蓝光激光器和两个红光激光器的布设方式作出限制,若为如图3所示的从左到右并排布设,可采用从左到右依次为红外激光器、红光激光器、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蓝光激光器,也可采用从左到右依次为蓝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红光激光器、红光激光器、红外激光器等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激光光源还包括光源外壳,光源外壳形成的内腔收容多个激光器301、整形准直器、合束器302、整形器303、分束器306、光电传感器307、激光衰减器308和波片310,光源外壳开设有出光口,即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中的分束器306、光电传感器307和激光衰减器308与激光光源的器件一起收容于光源外壳形成的内腔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投影仪还包括装置盖板312和装置基板,装置盖板312与装置基板配合形成装置外壳,激光光源和MEMS微镜313收容于装置外壳的内腔,MEMS微镜313设于激光光源的出光光路,装置外壳开设有出光口,MEMS微镜313的出射光自形成在装置外壳开设的出光口射出。这样,因为将上述器件封装于一个独立于MEMS微镜113的光源外壳形成的内腔中之后,如果需要调整激光投影仪尺寸,在不涉及光源外壳的位置时可直接对激光投影仪的装置外壳进行操作,光源外壳可以保证对其内腔中器件的密封防尘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激光光源还包括收容于光源外壳形成的内腔中的热敏电阻311,热敏电阻311用于感测光源外壳形成的内腔中的温度,可与其他器件配合实现对温度的监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光源外壳包括基板304和光源盖板305,基板304和光源盖板305配合形成光源外壳,上述器件固定于基板304上。其中,基板304和光源盖板305之间可采用扣合等多种形式的连接。基板304可在其顶面形成凸起的环状围挡,由该环状围挡与光源盖板305连接以形成内腔;也可利用可拆卸的环状围挡与基板304和光源盖板305一起形成内腔。装置盖板312和装置基板之间的可选连接方式与前述光源盖板305和基板304之间的可选连接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装置基板和形成光源外壳的基板304可为一块基板,即,装置基板即为基板304,基板304和光源盖板305配合形成光源外壳,基板304和装置盖板312配合形成装置外壳。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外壳开设的出光口设有全透镜315。全透镜315也可称为视窗玻璃,其可保证装置外壳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投影仪还包括收容于装置外壳的内腔中且设于激光光源与MEMS微镜313之间的反射镜314。如果需要调整投影方向,可将装置盖板312开启,通过调整反射镜314的位置或反射方向,调整激光光源出光入射MEMS微镜313的角度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1)

1.一种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n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
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并利用一个光传感器分别感测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
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并根据投影第n个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
根据各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所述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校正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投影当前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修正已有的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一个光传感器分别感测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进一步包括: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分束为用于感测的第一激光和用于投影的第二激光,利用一个光传感器感测第一激光的光强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进一步包括: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所述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所述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分束后的第一激光的光强远小于第二激光的光强。
6.一种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驱动器,在单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依次驱动激光光源的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
光传感器,分别感测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光强信息;
数据处理器,在第n个像素点的投影时段内: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获取所述多个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并根据投影第n个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建立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各激光器的设定光强及所述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生成并向激光驱动器发送驱动电流校正信号;
存储器,存储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器,自投影第n+1个像素点起,根据投影当前像素点时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和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修正已有的各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与实际光强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分束器,将合并光路后的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分束为用于感测的第一激光和用于投影的第二激光,所述光传感器感测第一激光的光强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还存储有预先获取的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
所述数据处理器,根据所述光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和所述分束比例计算各激光器出射激光的实际光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分束后的第一激光的光强远小于第二激光的光强。
11.一种激光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光源和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装置,所述激光光源包括多个激光器、与所述多个激光器对应的整形准直器、合束器和整形器,所述合束器将各激光器出射激光合并光路,所述分束器设于合束器之后。
CN201810438094.9A 2018-05-09 2018-05-09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Active CN108666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8094.9A CN108666861B (zh) 2018-05-09 2018-05-09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PCT/CN2018/107867 WO2019214146A1 (zh) 2018-05-09 2018-09-27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US17/043,281 US11942754B2 (en) 2018-05-09 2018-09-27 Driving current corr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laser devices, and laser proj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8094.9A CN108666861B (zh) 2018-05-09 2018-05-09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6861A CN108666861A (zh) 2018-10-16
CN108666861B true CN108666861B (zh) 2019-12-06

Family

ID=6377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8094.9A Active CN108666861B (zh) 2018-05-09 2018-05-09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2754B2 (zh)
CN (1) CN108666861B (zh)
WO (1) WO20192141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6861B (zh) * 2018-05-09 2019-12-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CN113701891B (zh) * 2021-08-25 2023-02-24 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温漂抑制模型的构建方法、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4409A (en) * 1994-07-15 1997-1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ice for driving a semiconductor laser by a plurality of driving elements
US5982790A (en) * 1997-01-16 1999-11-09 Lightwave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reducing pulse-to-pulse energy variation in a pulsed laser
JP5022587B2 (ja) * 2005-10-07 2012-09-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レーザ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補正パターンの導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7188563A (ja) * 2006-01-11 2007-07-26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5233235B2 (ja) * 2007-10-10 2013-07-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制御
US20090160833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Microvision, Inc. Laser Projection White Balance Tracking
JP5120000B2 (ja) 2008-03-19 2013-01-1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62427A (ja) * 2008-04-25 2009-11-12 Nippon Avionics Co Ltd レーザ樹脂溶着機
JP5501187B2 (ja) * 2010-10-04 2014-05-21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プロジェクタ
JP6011771B2 (ja) * 2012-03-30 2016-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ーザ駆動回路、レーザ駆動方法、プロジェクタ装置、及び、レーザ光を用いる装置
JP2013257266A (ja) * 2012-06-14 2013-12-26 Sharp Corp バーンイン装置
JP6024331B2 (ja) * 2012-09-19 2016-11-1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6151051B2 (ja) 2013-03-08 2017-06-21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レーザ投射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レーザ駆動制御方法
JP2015060055A (ja) * 2013-09-18 2015-03-3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レーザ光の光量の補整方法
JP2017106976A (ja) * 2015-12-07 2017-06-1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6699189B2 (ja) * 2016-01-19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6649148B2 (ja) * 2016-03-25 2020-02-19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レーザ投射表示装置
CN107728410B (zh) * 2017-09-30 2020-08-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仪的图像失真校正方法和激光投影仪
US10175565B1 (en) * 2017-12-15 2019-01-08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Light pulse system
EP3564748A4 (en) * 2018-02-27 2020-04-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METHOD,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666861B (zh) * 2018-05-09 2019-12-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CN108646509B (zh) * 2018-05-09 2020-08-2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36483A1 (en) 2021-02-04
WO2019214146A1 (zh) 2019-11-14
US11942754B2 (en) 2024-03-26
CN108666861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5534B2 (en) Projector that projects a correction image between cyclic main image signals
EP2712194B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8197066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5281923B2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10133165B2 (en) Optical device
US10499023B2 (en) Projec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rojection device
CN108666861B (zh)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US11693305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5233999B2 (ja)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方向算出プログラム
JP2004507751A (ja) 複数のレーザのずれ検出及び補正装置
JP2014186068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208092417U (zh)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装置
KR101185297B1 (ko) 영상 프로젝터
CN108646509B (zh) 多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校正方法及装置、激光投影仪
JP2020519937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CN110161788A (zh) 激光光源装置以及影像显示装置
CN208092416U (zh) 激光模组、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装置
CN208092415U (zh) 激光模组、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装置
JP2014059522A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101823418B1 (ko) 레이저 광섬유 조명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3

Address after: 261031 workshop 1, phase III, Geer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Park, 3999 Huixian Road, Yongchun community, Qingchi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 268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