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7101B -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7101B
CN108657101B CN201810368808.3A CN201810368808A CN108657101B CN 108657101 B CN108657101 B CN 108657101B CN 201810368808 A CN201810368808 A CN 201810368808A CN 108657101 B CN108657101 B CN 108657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switch button
car
button
driv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88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57101A (zh
Inventor
赖信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88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57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57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7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57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7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00Devices or single par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e.g. protection shields, protection screens;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smoke penetrating into distinct parts of buildings
    • A62B3/005Rescue tools with forcing a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该客车防火灾系统包括靠近客车的车窗设置的自动破窗装置、第一开关按钮和第二开关按钮,所述自动破窗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自动破窗装置进行破窗动作,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供电线路上,所述第二开关按钮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驱动部动作。本申请提供的客车防火灾系统的自动破窗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为电驱动的,第一开关按钮设置在第一驱动部的供电线路上,第二驱动部可以由第二开关按钮直接控制动作,如此,即使在客车电路被破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驱动部来实现自动破窗,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事故是现代社会危害较大和发生较为频繁的灾害,火灾一经出现,常常会出现灭火设施鞭长莫及和消防器材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突发火险难以及时控制、逃生通道不能及时打开,往往会造成灾害性后果。
现今,为了便于当客车发生意外紧急情况时车上乘客能够及时顺利逃生,通常在玻璃窗上安装破窗装置,现有的破窗装置需要乘客亲自操作安全锤击打车窗,如果力量不够,还需要多次击打,耗费时间,以致公交车上人员破窗开辟逃生通道的效率低,影响逃生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逃生效率、保障乘客安全的客车防火灾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包括靠近客车的车窗设置的自动破窗装置、第一开关按钮和第二开关按钮,所述自动破窗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自动破窗装置进行破窗动作,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供电线路上,所述第二开关按钮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驱动部动作;
所述自动破窗装置还包括偏置件、破窗部和阻挡部,所述偏置件用于向破窗部提供朝向车窗运动的偏置力,所述阻挡部用于对破窗部向车窗的运动进行阻挡,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阻挡部离开阻挡所述破窗部的位置,以将所述破窗部释放;
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高压气体容置部,所述第二开关按钮用于打开所述高压气体容置部,以通过高压气体容置部内的高压气体驱动所述阻挡部离开阻挡所述破窗部的位置,所述高压气体容置部内的高压气体还用于当所述阻挡部将所述破窗部释放时为所述破窗部的运动提供驱动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还具有失效状态,在失效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被触发后所述自动破窗装置不通电,在有效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被触发后所述自动破窗装置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在失效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切换;和/或,
所述系统包括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被触发后所述开关按钮由失效状态切换为有效状态,所述解锁按钮设置在客车的驾驶区域。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客车内的环境参数,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判断是否发生火灾,若为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处于失效状态,若为是,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切换到有效状态。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判断是否有发生火灾的风险,若是,则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当判定发生火灾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切换到有效状态。
优选地,所述客车内设置有分别与多块车窗对应的多个自动破窗装置,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包括总控按钮和多个分控按钮,每个分控按钮对应一个自动破窗装置,所述总控按钮被触发时,多个所述自动破窗装置同时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所述分控按钮被触发时,与该分控按钮对应的自动破窗装置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
优选地,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自动破窗装置与所述车窗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车窗总高度的5/16至7/16。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将所述阻挡部吸合,以使得所述阻挡部将所述破窗部释放。
优选地,所述自动破窗装置还包括导向通道,用于对所述阻挡部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导向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当所述阻挡部将所述破窗部释放时,所述破窗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进行破窗。
本申请提供的客车防火灾系统的自动破窗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为电驱动的,第一开关按钮设置在第一驱动部的供电线路上,第二驱动部可以由第二开关按钮直接控制动作,如此,即使在客车电路被破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驱动部来实现自动破窗,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防火灾系统中的自动破窗装置处于不通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防火灾系统中的自动破窗装置处于通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防火灾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1、自动破窗装置;11、偏置件;111、弹簧;12、破窗部;121、破窗段;122、导向段;13、阻挡部;131、挡板;141、第一驱动部;1411、电磁铁;142、第二驱动部;1421、高压气体容置部;15、固定部;151、连通通道;16、导向套;17、导向通道;171、第一导向板;1711、第一孔单元;172、第二导向板;1721、第二孔单元;18、复位装置;19、调节装置;10、外壳;2、第一开关按钮;21、总控按钮;22、分控按钮;3、车窗;4、继电器;51、支路;52、旁路;53、总路;6、第二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包括靠近客车的车窗3设置的自动破窗装置1和开关按钮,自动破窗装置1包括第一驱动部141,第一驱动部141通电后驱动自动破窗装置1进行破窗动作,开关按钮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部141的供电线路上的第一开关按钮2,如此,当车内发生火灾等险情时,乘客可以通过按动第一开关按钮2来将第一驱动部141通电,使得自动破窗装置1动作来进行破窗,从而乘客能够及时逃生,另外,自动破窗装置1在不使用的时候不会消耗电能,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电动公交车、电动客车等用电汽车。当第一开关按钮2被按动时自动破窗装置1才会动作,避免自动破窗装置1发生误操作。
自动破窗装置1可以为任意方便将车窗破碎的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撞击、研磨、振动等方式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车窗的破碎,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自动破窗装置1包括偏置件11、破窗部12、阻挡部13和第一驱动部141,偏置件11用于向破窗部12提供朝向车窗3运动的偏置力,其例如可以为弹簧111或者弹性片,阻挡部13用于对破窗部12向车窗3的运动进行阻挡,第一驱动部141用于驱动阻挡部13离开阻挡破窗部12的位置,以将破窗部12释放(参照图2),使得破窗部12在偏置力的作用下撞击车窗3,进而将车窗3破碎。
具体地,破窗部12呈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一端连接偏置件11的一端,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端部,偏置件11的另一端固定,例如与固定部15固定连接,破窗部12的轴线与车窗3垂直,且破窗部12能够在偏置力的作用下沿与车窗3垂直的方向运动,配合破窗部12的锥形端部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破窗,阻挡部13包括挡板131,挡板131能够在阻挡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如图1所示,在阻挡位置,挡板131对破窗部12进行阻挡,如图2所示,在释放位置,挡板131离开破窗部12所在位置,从而将破窗部12释放,破窗部12在偏置力作用下沿与车窗3垂直的方向靠近车窗3运动并最终撞击车窗3以将车窗3破碎。
为了对破窗部12的运动进行导向,优选地,还包括导向套16,破窗部12位于导向套16内并能够沿导向套16运动。
挡板131优选沿与破窗部12垂直的方向运动,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挡板131沿竖向运动,当第一驱动部141通电时,第一驱动部141驱动挡板131向上运动以将破窗部12释放。
进一步地,锥形端部包括破窗段121和导向段122,其中,破窗段121位于靠近车窗3的一侧,破窗段121用于破窗,导向段122用于对破窗部12的复位(即向远离车窗3的方向运动以收回到导向套16中)进行导向,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导向段122呈圆台形,破窗段121呈锥形,形成破窗段121的锥面的锥度大于形成导向段122的锥面的锥度,当挡板131向下运动时,挡板131作用在导向段上122,并在导向段122的导向作用下,破窗部12复位至导向套16中。
为了保证挡板131的运动可靠性,优选地,自动破窗装置1还包括导向通道17,用于对挡板131的运动进行导向,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自动破窗装置1包括相互平行并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板171和第二导向板172,第一导向板171和第二导向板172均与车窗3平行,且第二导向板172相较于第一导向板171更靠近车窗3设置,在第一导向板171与第二导向板172之间形成导向通道17,第一导向板171和第二导向板172即构成导向通道17的通道壁,挡板131位于该导向通道17内并能够沿导向通道17上下运动,通过相对的两个导向板实现对挡板131运动的导向。
为了避免挡板131在运动过程中与导向通道17的通道壁发生干涉,优选地,在挡板131的相对两侧面和/或第一导向板171和第二导向板172相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凸起或凹槽(图中未示出),以减小挡板131与第一导向板171、第二导向板172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优选地,凹槽包括设置在挡板131上靠近破窗部12的一侧上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竖向延伸且延伸至与挡板131的上下两侧面相通,当挡板131位于阻挡位置时,破窗部12的锥形端部的端头位于该第一凹槽内,从而实现破窗部12与挡板131之间的相互定位,同时也方便了破窗部12的复位。
进一步地,在第一导向板171和第二导向板172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当阻挡部13将破窗部12释放时,破窗部12能够穿过通孔进行破窗。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向板171上的第一孔单元1711和设置在第二导向板172上的第二孔单元1721,第一孔单元1711和第二孔单元1721均与导向通道17相连通,导向套16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孔单元1711中且导向套16的端面与第一导向板171的内侧面相平齐,破窗部12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孔单元1711、导向通道17和第二孔单元1721伸出第二导向板172作用到车窗3上。
优选地,第二孔单元1721的孔径大于破窗段121的最大直径,小于导向段122的最大直径,如此,保证破窗部12不会完全脱离导向套16,避免其对乘客造成伤害,另外,还能够保证挡板131在向下运动时能够作用在导向段122上,以保证破窗部12的顺利复位。
其中,第一驱动部141可以为电机、气缸等能够驱动挡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部141包括位于导向通道17内的电磁铁1411,电磁铁1411通电能够将阻挡部13吸合,使得阻挡部13将破窗部12释放。
进一步地,由于在客车内发生火灾时,车内的供电线路极容易被破坏,因此,自动破窗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部142,开关按钮还包括第二开关按钮6,第二驱动部142可以由第二开关按钮直接控制动作而不需要用电,如此,即使在客车电路被破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驱动部142来实现自动破窗,从而对乘客的生命安全进行双重保护。
第二驱动部142例如可以为传动机构,阻挡部13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开关按钮6相连,当按压第二开关按钮6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阻挡部13运行,以将破窗部12释放,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部142包括高压气体容置部1421,第二开关按钮2用于打开高压气体容置部1421,以通过高压气体容置部1421内的高压气体驱动阻挡部13离开阻挡破窗部12的位置。为了提高破窗部12对车窗3的撞击力,优选地,在固定部15上设置有连通通道151,高压气体容置部1421通过连通通道151与导向套16的内腔连通,从而当第二开关按钮6打开时,高压气体能够进入导向套16并向破窗部12施加向车窗3方向运动的力,以保证破窗部12将车窗3破碎。
进一步地,自动破窗装置1还包括复位装置18,用于当第一驱动部141断电时将阻挡部13复位到阻挡位置,复位装置18例如为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为了调节破窗部12向车窗3的撞击力,自动破窗装置1还包括调节装置19,调节装置19例如可以调节作为偏置件11的弹簧111的压缩程度,优选地,调节装置19为调节螺栓或调节螺钉,在固定部15上设置有调节螺纹孔,弹簧111的端部有部分簧圈伸入调节螺纹孔内,调节装置19作用在伸入调节螺纹孔内的簧圈上,通过转动调节装置19即可改变弹簧的压缩程度,进而改变破窗部12向车窗3的撞击力。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保证外观,自动破窗装置1设置在外壳10内,同时还可以在外壳10上设置客车的其他附件。
进一步,申请人发现,在靠近车窗3中心位置施力时车窗3不容易破碎,而在距离中心为车窗3总高度的5/16至7/16范围内施力时车窗破碎所需要的力较小,因此,优选地,在高度方向上,自动破窗装置1与车窗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车窗3总高度的5/16至7/16。
为了避免客车处于正常状况下由于乘客尤其是小孩误碰到开关按钮而导致自动破窗装置1误操作,优选地,第二开关按钮2可以设置在比较隐蔽的位置,乘客不容易发现,而当客车内的电路系统发生破坏而无法利用电力进行破窗时,乘务人员或者驾驶员可以将第二开关按钮2的位置告诉乘客,以便于乘客及时破窗逃生。
优选地,第一开关按钮2具有失效状态和有效状态,在失效状态下,即使第一开关按钮2被触发,自动破窗装置1也不会通电,而在有效状态下,第一开关按钮2被触发后自动破窗装置1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
防火灾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客车内的环境参数,例如检测装置包括烟雾感应元件和温度检测元件,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开关按钮2在失效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控制装置根据温度、烟雾浓度等环境参数判断客车内是否发生火灾,若为否,则控制第一开关按钮2处于失效状态,若为是,则控制第一开关按钮2切换到有效状态。
例如,如图3所示,在自动破窗装置1的供电线路上设置与第一开关按钮2串联的继电器4,通常状况下(即控制装置判定客车内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继电器4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开关按钮2即使被触发也不会将自动破窗装置1的电路接通,此时第一开关按钮2处于失效状态,当控制装置判定客车内发生火灾时,控制装置向继电器4发送信号,使得继电器4闭合,此时若第一开关按钮2被触发,则会将自动破窗装置1的电路接通,以使得自动破窗装置1动作。
进一步优选地,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检测装置检测的环境参数判断是否有发生火灾的风险,即检测的数值大于常规值且小于确定发生火灾时的值,此时,控制装置首先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示乘客和乘务人员有发生火灾的危险,使得乘客和乘务人员能够及时排查,消除隐情,而当控制装置判定发生火灾时才控制第一开关按钮2切换到有效状态。
为了避免控制装置发生误判断而耽误了乘客及时逃生,优选地,防火灾系统还包括解锁按钮(图中未示出),解锁按钮被触发后,第一开关按钮2由失效状态切换到有效状态,解锁按钮设置在客车的驾驶区域,只有驾驶员可以进行操作,如此可避免其他乘客进行误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客车内设置有分别与多块车窗3对应的多个自动破窗装置1,第一开关按钮2包括总控按钮21和多个分控按钮22,每个分控按钮22对应一个自动破窗装置1,总控按钮21被触发时,所有的自动破窗装置1同时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而分控按钮22被触发时,与该分控按钮22对应的自动破窗装置1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该控制可以通过相应的电路实现,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路包括多条并联的支路51,每条支路51上依次设置有一个继电器4、一个分控按钮22和一个自动破窗装置1,另外,在每条支路51的自动破窗装置1和分控按钮22之间连接一旁路52,多个旁路52经一总路53接直总供电线路,在该总路53上设置有总控按钮21和继电器4,如此,当控制装置控制继电器4打开时,总控按钮21被触发,则所有的自动破窗装置1均通电开启,而当其中的一分控按钮22被触发时,其所在支路51上的自动破窗装置1通电开启。
本申请提供的客车防火灾系统的自动破窗装置1包括第一驱动部141和第二驱动部142,第一驱动部141为电驱动的,第一开关按钮2设置在第一驱动部141的供电线路上,第二驱动部142不用电,可以由第二开关按钮6直接控制动作,如此,即使在客车电路被破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驱动部142来实现自动破窗,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近客车的车窗设置的自动破窗装置、第一开关按钮和第二开关按钮,所述自动破窗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自动破窗装置进行破窗动作,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供电线路上,所述第二开关按钮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驱动部动作;
所述自动破窗装置还包括偏置件、破窗部和阻挡部,所述偏置件用于向破窗部提供朝向车窗运动的偏置力,所述阻挡部用于对破窗部向车窗的运动进行阻挡,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阻挡部离开阻挡所述破窗部的位置,以将所述破窗部释放;
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高压气体容置部,所述第二开关按钮用于打开所述高压气体容置部,以通过高压气体容置部内的高压气体驱动所述阻挡部离开阻挡所述破窗部的位置,所述高压气体容置部内的高压气体还用于当所述阻挡部将所述破窗部释放时为所述破窗部的运动提供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还具有失效状态,在失效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被触发后所述自动破窗装置不通电,在有效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按钮被触发后所述自动破窗装置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在失效状态和有效状态之间切换;和/或,
所述系统包括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被触发后所述开关按钮由失效状态切换为有效状态,所述解锁按钮设置在客车的驾驶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客车内的环境参数,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判断是否发生火灾,若为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处于失效状态,若为是,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切换到有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判断是否有发生火灾的风险,若是,则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当判定发生火灾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切换到有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内设置有分别与多块车窗对应的多个自动破窗装置,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包括总控按钮和多个分控按钮,每个分控按钮对应一个自动破窗装置,所述总控按钮被触发时,多个所述自动破窗装置同时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所述分控按钮被触发时,与该分控按钮对应的自动破窗装置通电并进行破窗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自动破窗装置与所述车窗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车窗总高度的5/16至7/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将所述阻挡部吸合,以使得所述阻挡部将所述破窗部释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防火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破窗装置还包括导向通道,用于对所述阻挡部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导向通道的通道壁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当所述阻挡部将所述破窗部释放时,所述破窗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进行破窗。
CN201810368808.3A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Active CN108657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808.3A CN108657101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808.3A CN108657101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7101A CN108657101A (zh) 2018-10-16
CN108657101B true CN108657101B (zh) 2019-08-23

Family

ID=6378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8808.3A Active CN108657101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5710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917B (zh) * 2009-07-15 2012-10-03 蔡群 玻璃自动破碎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逃生系统和交通工具
CN101642609A (zh) * 2009-09-10 2010-02-10 江忠军 应急设施玻璃击碎装置
CN204236403U (zh) * 2014-08-22 2015-04-01 浙江福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破窗装置
CN205198747U (zh) * 2015-11-25 2016-05-04 陕西安益机电有限公司 车辆灭火逃生系统用破窗装置
CN206880954U (zh) * 2017-05-10 2018-01-16 李靖源 一种高效汽车破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7101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41502A1 (zh) 一种自动破碎玻璃应急逃生及报警系统和交通工具
US5547208A (en) Vehicle safety exit apparatus
WO2016102115A1 (en) Automatic window-breaking system and transportation facility having the same
US6081758A (en)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unlocking an automotive child safety door lock
KR20140045609A (ko) 능동형 도어락 시스템
CN204527098U (zh) 一种自动破碎玻璃应急逃生及报警系统和交通工具
CN208036204U (zh) 一种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CA3231784A1 (en) Intelligent anti-creeping system for rail train, control method, and rail train
CN206012527U (zh) 一种汽车逃生系统
CN108657101B (zh) 一种客车防火灾系统
CN108163801B (zh) 一种防拖拽自动断油的安全加油枪
WO2015062430A1 (zh) 校车儿童报警装置
JPH07269208A (ja) 車両のドアロック制御装置
CN104477124B (zh) 车载逃生装置、车载逃生方法及汽车
KR20170138284A (ko) 자동차 비상 상황 시 창문 개방장치.
CN104290733A (zh) 一种用于车辆起火的逃生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车辆
CN104806115A (zh) 一种防车辆碰撞的应急系统
CN204984069U (zh) 一种防车辆碰撞的应急系统
CN205468932U (zh) 一种具有主动保护功能的安全气囊
TWI661957B (zh) 主動車門防撞系統及其偵測方法
KR100249479B1 (ko) 자동차의 충돌사고 및 물 속으로 침몰사고시 도어의 비상 자동개방안전 제어시스템
CN114179615A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碰撞处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5890816U (zh) 一种客车侧翻主动引导逃生系统
KR100559624B1 (ko) 자동차 엔진룸의 화재 방지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4960488B (zh) 一种汽车紧急弹射逃生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4

Address after: No. 16, No. 1 building A District 519040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Jinhu Road

Patentee after: ZHUHAI GUANGTONG AUTOMOBILE Co.,Ltd.

Patentee after: YINLO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Jinhu Road No. 16

Patentee before: YINLONG ENE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