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1477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31477A CN108631477A CN201810204650.6A CN201810204650A CN108631477A CN 108631477 A CN108631477 A CN 108631477A CN 201810204650 A CN201810204650 A CN 201810204650A CN 108631477 A CN108631477 A CN 1086314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ing substrate
- wiring
- cover member
- motor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将连接线圈的绕组及引线的配线基板的端面绝缘。电动机(1)具备覆盖配线基板(8)的罩部件(9)。罩部件(9)具备圆环状的板状部(91)和从板状部(91)的外周缘向定子铁芯(24)侧立起的外周部(92)。外周部(92)配置于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51)之间,且延伸至比配线基板(8)靠定子铁芯(24)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在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露出的配线图案与铁芯保持架(51)绝缘。另外,罩部件(9)具备从板状部(91)的内周缘向定子铁芯(24)侧立起的内周部(93)。因此,能够使在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露出的配线图案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绝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配线基板对线圈供电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在将定子及转子收容于电动机壳体内的电动机中,在配置于电动机壳体内的配线基板上连接线圈的绕组及供电用的引线,经由配线基板上的配线图案进行向线圈的供电。在这种电动机中,为了将配线基板的软钎焊有引线的部分绝缘,在进行了软钎焊的部分涂布绝缘性的粘接剂。另外,用绝缘性的罩覆盖配线基板进行绝缘。或者,作为另一绝缘方法,也使用树脂模制配线基板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树脂模制电动机的电路基板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05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配线基板的基板表面形成配线图案。在为了增大流经配线图案的电流而加粗配线图案的配线宽度的情况下,有时配线图案扩展到配线基板的外周缘,使得配线图案在基板端面露出。但是,目前,在使用绝缘性的粘接剂或绝缘性的罩将配线基板绝缘的情况下,未考虑配线图案在基板端面露出的情况。因此,有可能不能使基板端面绝缘。例如,有可能不能将位于基板的外周侧的电动机壳体或位于基板的内周侧的电动机的轴和基板端面绝缘。另外,由于在树脂模制配线基板时要进行成形工序,因此制造工序会变得复杂。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即使不进行复杂的制造工序,也能够将连接线圈的绕组及供电用的引线的配线基板的端面绝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子;定子铁芯,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周侧;线圈,其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配线基板,其连接所述线圈的绕组及引线;铁芯保持架,其保持所述定子铁芯;以及罩部件,其具备从与所述定子铁芯相反的一侧覆盖所述配线基板的板状部及配置于所述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和所述铁芯保持架之间的外周部。
根据本发明,罩部件的外周部配置在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之间。因此,能够通过罩部件的外周部将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绝缘。另外,能够通过罩部件的板状部将配线基板的基板表面绝缘。例如,能够将安装于铁芯保持架的端部的轴承保持架或配置于轴承保持架和定子之间的制动器和配线基板的基板表面绝缘。因此,因为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就可以进行绝缘,所以无需为了绝缘而进行复杂的制造工序。而且,因为通过罩就可以可靠地绝缘,所以无需为了绝缘而加宽配线基板和铁芯保持架的间隙。因此,有利于电动机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外周部延伸至比所述配线基板靠所述定子铁芯侧的位置。这样一来,即使罩部件因电动机驱动时的振动等而稍微移动,也能够用罩部件的外周部覆盖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而将其绝缘。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配线基板及所述板状部为环状,所述外周部从所述板状部的外周缘呈圆筒状延伸。这样一来,能够在整个圆周上将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覆盖而将其绝缘。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罩部件具备与所述板状部的内周缘相连的内周部,所述内周部配置于所述配线基板的内周侧端面的内周侧。这样一来,能够使配线基板和配置于其内周侧的部件绝缘。例如,能够使旋转轴和配线基板绝缘。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所述外周部形成有使所述引线穿过的切口。这样一来,不会有罩部件因与引线的干涉而不能覆盖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的情况。另外,由于引线与切口的边缘抵接而限制了罩部件的旋转,因此能够进行罩部件的周向的定位。另外,罩部件在周向上大幅度地动作而从配线基板脱开的可能性少。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罩部件具备从所述板状部朝向所述配线基板突出的凸部。这样,能够限制罩部件的轴线方向的位置,能够保持罩部件和配线基板的距离。因此,罩部件与引线的软钎焊部或其它软钎焊部接触的可能性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罩部件的外周部配置在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之间。因此,能够通过罩部件的外周部将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绝缘。另外,能够通过罩部件的板状部将配线基板的基板表面绝缘。例如,能够将安装在铁芯保持架的端部的轴承保持架或者配置在轴承保持架和定子之间的制动器和配线基板的基板表面绝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电动机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反输出侧观察转子及定子的俯视图。
图4是从反输出侧观察配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5是罩部件的立体图及俯视图。
图6是通过配线基板对三相线圈进行三角形接线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U相配线层的说明图。
图8是V相配线层的说明图。
图9是W相配线层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电动机,2…电动机部,3…电磁制动器,4…编码器,5…电动机壳体,6…编码器罩,7…密封材料,8…配线基板,8A…表面层,8U…U相配线层,8V…V相配线层,8W…W相配线层,9…罩部件,10…旋转轴,11…输出侧轴承,12…反输出侧轴承,13…电动机侧旋转轴,14…编码器侧旋转轴,21…磁铁,22…转子,23…定子,24…定子铁芯,25…绝缘件,26…线圈,26U…U相线圈,26V…V相线圈,26W…W相线圈,27…引线,28、28U、28V、28W…端子销,29…粘接剂层,31…摩擦板,32…电枢,33…板,34…螺线管,35…引线,41…磁铁保持架,42…编码器磁铁,43…感磁元件,44…传感器基板,45…基板保持架,46…传感器罩,47…传感器线,51…铁芯保持架,52…轴承保持架,53…制动器壳体,54…底部,55…筒状部,56…引线取出部,57…按压部件,58…固定部件,61…底部,62…侧壁部,63…传感器线取出部,81…配线图案形成部,82…臂部,83…通孔,84…焊盘,85A…接线用配线图案,85U…U相配线图案,85V…V相配线图案,85W…W相配线图案,86…环状区域,87…突出区域,88…接线区域,91…板状部,92…外周部,93…内周部,94…凸部,95…切口,100…输出轴,241…突极,251…反输出侧凸缘部,252…输出侧凸缘部,521…环状肋,551…小径部,561…切口,562…引线保持架,821…缩颈部,822…宽幅部,L…轴线方向,L1…输出侧,L2…反输出侧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电动机1的剖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将电动机1的轴线方向L的一侧和另一侧中、电动机1的输出轴100突出的一侧作为输出侧L1,将与输出轴100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作为反输出侧L2。电动机1的输出轴100设置于在电动机1的中心沿轴线方向L延伸的旋转轴10的输出侧L1的端部。
电动机1从旋转轴10的输出侧L1朝向反输出侧L2,按顺序配置电动机部2、电磁制动器3及编码器4。电动机部2及电磁制动器3被收容于电动机壳体5。编码器4被收容在安置于电动机壳体5的反输出侧L2的端面的编码器罩6的内侧。编码器罩6具备与电动机壳体5的反输出侧L2的端面对置的底部61和从底部61的外周缘朝向电动机壳体5立起的侧壁部62。侧壁部62的前端和电动机壳体5之间的间隙由密封材料7密封。
电动机壳体5由铝等金属构成。电动机壳体5具备包围电动机部2的外周侧的方筒状的铁芯保持架51、安装于铁芯保持架51的输出侧的端部的壁厚的轴承保持架52、包围电磁制动器3的外周侧及反输出侧L2的制动器壳体53。旋转轴10通过被形成于轴承保持架52的中央的凹部保持的输出侧轴承11及被形成于制动器壳体53的底部中央的凹部保持的反输出侧轴承12可旋转地支承。输出侧轴承11及反输出侧轴承12是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保持有可滚动的球的滚珠轴承。
制动器壳体53具备保持反输出侧轴承12的壁厚的底部54和从底部54的外周缘朝向铁芯保持架51立起的筒状部55。在筒状部55的前端形成有嵌入铁芯保持架51的内周侧的小径部551。另外,在轴承保持架52的反输出侧L2的面的外周缘形成有嵌入铁芯保持架51的内周侧的环状肋521。在铁芯保持架51的两端组装轴承保持架52及制动器壳体53而装配电动机壳体5时,小径部551及环状肋521的外周面和铁芯保持架51的内周面的间隙通过未图示的O型环被密封。
旋转轴10具备:具有从轴承保持架52向输出侧L1突出的输出轴100的电动机侧旋转轴13;以及固定于电动机侧旋转轴13的反输出侧L2的端部的编码器侧旋转轴14。编码器侧旋转轴14从制动器壳体53的底部54向编码器罩6的内侧突出。电动机侧旋转轴13由磁性材料构成,编码器侧旋转轴14由非磁性材料构成。此外,电动机侧旋转轴13和编码器侧旋转轴14也可以由同一原料一体地形成。
电动机部2具备在电动机侧旋转轴13的外周面固接有磁铁21的转子22和包围转子22的外周侧的筒状的定子23。定子23具备由叠层铁芯构成的定子铁芯24和经由绝缘件25卷绕在设置于定子铁芯24的多个突极241中的每一个上的线圈26。定子铁芯24通过热套或压入而固定于铁芯保持架51的内侧。在定子23的反输出侧L2配置连接线圈26的绕组的配线基板8及覆盖配线基板8的罩部件9。在配线基板8上连接从形成于电动机壳体5的侧面的引线取出部56拉绕到电动机壳体5的内侧的供电用的引线27。
编码器4为磁编码器,具备经由磁铁保持架41固定于编码器侧旋转轴14的前端的编码器磁铁42和在反输出侧L2与编码器磁铁42对置的磁阻元件等感磁元件43。编码器磁铁42的与感磁元件43对置的磁化面磁化出一个N极和一个S极。装设感磁元件43的传感器基板44经由基板保持架45固定于制动器壳体53的底部54。杯状的传感器罩46固定在编码器罩6的内侧。传感器基板44的外周侧及反输出侧L2被传感器罩46覆盖。
就编码器4而言,伴随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一体旋转的编码器侧旋转轴14的旋转,编码器磁铁42旋转,感磁元件43检测编码器磁铁42的旋转带来的磁场的变化。感磁元件43的检测结果经由与传感器基板44连接的传感器线47输出到外部。传感器线47从形成于编码器罩6的传感器线取出部63引出到外部。此外,也可以使用光学式编码器来代替磁编码器。
电磁制动器3具备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一体旋转的圆环状的摩擦板31、在反输出侧L2与摩擦板31对置的圆环状的电枢32、在输出侧L1与摩擦板31对置的圆环状的板33、配置于电枢32的反输出侧L2的圆筒状的螺线管34。螺线管34通过螺栓固定于制动器壳体53。对螺线管34供电用的引线35和与电动机部2连接的引线27一起从引线取出部56引出到电动机壳体5的外部。
电磁制动器3具备对电枢32朝向摩擦板31施力的未图示的扭力弹簧。电磁制动器3在螺线管34中未通电的非通电时(非励磁时),通过扭力弹簧将摩擦板31夹持于电枢32和板33之间,所以通过摩擦力对电动机侧旋转轴13施加旋转负荷,产生制动力。另外,由于在对螺线管34通上电流的通电时(励磁时),电枢32抵抗扭力弹簧而被螺线管34吸引,所以在电枢32和摩擦板31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因为在电动机侧旋转轴13上未施加摩擦带来的旋转负荷,所以成为未作用制动力的状态。
(电动机部的配线构造及绝缘构造)
图2是电动机部2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是从反输出侧L2观察转子22及定子23的俯视图。定子23具备12个突极241(参照图1),配置线圈26的槽数N为12。另外,转子22的磁铁21是将外周面分割成8极并沿周向交替磁化出N极和S极的8极磁化磁铁。即,本方式的电动机部2为8极12槽。此外,定子23的槽数N和磁铁21的磁化极数M也可以不是8极12槽。即,只要满足定子23的槽数N=3n且磁铁的磁化极数M=2n或4n的条件即可(n为1以上的整数)。例如,也可以为6极9槽或4极6槽。
在安装于定子铁芯24的各突极241的绝缘件25的径向的两端形成有凸缘部。如图2所示,配置于线圈26的径向外侧的凸缘部具备覆盖定子铁芯24的反输出侧L2的端面的反输出侧凸缘部251及覆盖定子铁芯24的输出侧L1的端面的输出侧凸缘部252。在本方式中,卷绕线圈26的突极241及绝缘件25的数量为12,因此,12处的反输出侧凸缘部251呈圆环状配置。另外,在各绝缘件25上,在沿着反输出侧凸缘部251的内周面的两处压入端子销28。线圈26的绕组末端与从卷绕有该线圈26的绝缘件25突出的端子销28连接。例如,将绕组的端部缠绕于端子销28。
电动机部2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23具备三相线圈26。如图3所示,12个线圈26中的4个为U相线圈26U,剩余的8个中的4个为V相线圈26V,剩余的4个为W相线圈26W。U相线圈26U、V相线圈26V和W相线圈26W在周向上按顺序排列。因此,与U相线圈26U连接的端子销28U、与V相线圈26V连接的端子销28V以及与W相线圈26W连接的端子销28W在周向上按顺序各排列两个。此外,U相、V相、W相的排列顺序不限于这样的顺序,也可以为其它排列顺序。
如图2所示,配线基板8具备圆环状的配线图案形成部81和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臂部82。臂部82具备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相连的缩颈部821和设置于臂部82的前端且周向的宽度比缩颈部821宽的宽幅部822。另外,配线基板8具备呈圆环状配置于配线图案形成部81的外周缘的多个通孔83。配线基板8通过将从绝缘件25突出的端子销28插入通孔83并进行软钎焊而固定于定子23。在插入有端子销28的通孔83内涂布绝缘性的粘接剂。由此,端子销28被固定于通孔83。配线基板8通过比通孔83靠外周侧的缘部分与绝缘件25的反输出侧凸缘部251抵接而在轴线方向L上被定位。
图4是从反输出侧L2观察配线基板8的俯视图。在配线基板8上固定3根引线27。在引线27的前端露出芯线。通过在形成于配线基板8的3处焊盘84上软钎焊引线27的芯线,将引线27固定于配线基板8。在固定了引线27和焊盘84的部分涂布绝缘性的粘接剂(例如硅系粘接剂)。该粘接剂与将端子销28固定于通孔83的粘接剂相同。因此,在配线基板8上形成覆盖引线27的前端部及焊盘84的绝缘性的粘接剂层29(参照图1)。此外,图4中省略粘接剂层29的图示。
如图4所示,3根引线27从焊盘84朝向臂部82拉绕,通过固定部件58固定于缩颈部821。作为固定部件58,使用捆扎带或热收缩管、具有弹性的橡胶管等。设置于臂部82的前端的宽幅部822为防止固定部件58的脱落的形状。如图1所示,臂部82配置在引线取出部56,该引线取出部56设置于电动机壳体5。引线取出部56具备将铁芯保持架51的反输出侧L2的端缘朝向输出侧L1切口的切口561(参照图1、图2)和以覆盖切口561的方式固定于铁芯保持架51的外周面的引线保持架562。配线基板8的臂部82穿过切口561突出到铁芯保持架51和引线保持架562之间的空间。
引线保持架562以横跨铁芯保持架51和制动器壳体53的接合部的方式安装。固定于臂部82的引线27在臂部82的前端向反输出侧L2弯曲,与向电磁制动器3供电用的引线35一起从制动器壳体53和引线保持架562的间隙取出到电动机壳体5的外部。在引线保持架562的反输出侧L2设置有引线固定部,该引线固定部将被取出到电动机壳体5的外部并向轴线方向L拉绕的引线27、35固定于电动机壳体5的外侧面。引线固定部是通过螺丝紧固于制动器壳体53的外侧面的按压部件57将引线27、35固定的构造。
(罩部件)
如图1、图2所示,在配线基板8的反输出侧L2组装圆环状的罩部件9。罩部件9具备从反输出侧L2(即与定子23相反的一侧)覆盖配线基板8的基板表面的圆环状的板状部91、从板状部91的外周缘向输出侧L1立起的圆筒状的外周部92、从板状部91的内周缘向输出侧L1立起的圆筒状的内周部93。如图2所示,在外周部92形成有用于使引线27穿过的切口95。切口95为将外周部92的周向的一部分切口的形状。罩部件9以使切口95与引线取出部56的角度位置一致的方式安装。
图5(a)是罩部件9的立体图,图5(b)是罩部件9的俯视图。如图5(a)所示,在罩部件9上形成有三个从板状部91向输出侧L1(即定子23侧)突出的肋状的凸部94。三个凸部94为相同直径的圆弧状,被配置在除形成有切口95的角度范围以外的角度范围。如图1所示,罩部件9的凸部94的前端面与配线基板8在轴线方向L上对置。因此,通过凸部94限制罩部件9相对于配线基板8的轴线方向L上的位置,确保配线基板8和罩部件9的板状部91的距离。
如图1所示,罩部件9配置于配线基板8和电磁制动器3之间,可以在配线基板8和电磁制动器3之间沿轴线方向L移动。罩部件9的外周部92延伸至比配线基板8靠输出侧L1(即定子铁芯24侧)的位置。外周部92的轴线方向L的尺寸设定为以下尺寸:即使罩部件9在配线基板8和电磁制动器3之间最大程度移动到电磁制动器3侧的位置,外周部92的前端部也位于比配线基板8靠定子铁芯24侧的位置。另外,罩部件9的内周部93与外周部92相比,轴线方向L的尺寸短,但延伸至覆盖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的位置。
罩部件9的外周部92配置于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51之间,从外周侧覆盖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另外,罩部件9的内周部93配置于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和电动机侧旋转轴13之间,从内周侧覆盖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因此,外周部92将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与铁芯保持架51绝缘,同时,内周部93将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绝缘。另外,罩部件9的板状部91配置于电磁制动器3的板33和配线基板8的基板表面之间。因此,板状部91将配线基板8的基板表面及固定于基板表面的引线27与板33绝缘。
(配线基板)
配线基板8是四层配线层隔着绝缘层层叠而成的四层基板,具备形成有连接U相线圈26U的U相配线图案85U的U相配线层8U、形成有连接V相线圈26V的V相配线图案85V的V相配线层8V、形成有连接W相线圈26W的W相配线图案85W的W相配线层8W(参照图7~图9)。另外,另一层是形成有焊盘84及接线用配线图案85A的表面层8A。表面层8A设置于配线基板8的反输出侧L2的基板表面。图4的俯视图是从表面层8A这一侧观察的配线基板8的俯视图,表示表面层8A的配线图案。
配线基板8经由软钎焊于贯通4层的通孔83的端子销28连接各层的配线图案及各相的线圈26。各层的配线图案(U相配线图案85U、V相配线图案85V、W相配线图案85W、接线用配线图案85A)以对三相的线圈26进行三角形接线的方式构成。图6是示意性表示通过配线基板8对三相线圈26进行三角形接线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U相配线层8U和U相线圈26U的说明图,图8是V相配线层和V相线圈26V的说明图,图9是W相配线层和W相线圈26W的说明图。图4、图7~图9中,阴影部分是各相的配线图案。U相配线图案85U、V相配线图案85V及W相配线图案85W分别具备设置于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的环状区域86和从环状区域86朝向基板外周缘沿径向突出的突出区域87。突出区域87形成为与各相的线圈26的数量及配置对应的位置及数量。本方式的电动机部2为8极12槽,三相线圈26以上述的U、V、W的顺序沿周向排列。因此,沿周向以等角度间隔在4处设置突出区域87。即,以90°的角度间隔在4处设置突出区域87。突出区域87的周向的宽度为包含相邻的两处通孔83的宽度。在周向上相邻的突出区域87之间分别设置有4处通孔83。
如图7~图9所示,U相配线图案85U、V相配线图案85V及W相配线图案85W除突出区域87的角度位置错开这一点以外,为相同形状。各相的配线图案上的突出区域87的角度位置为与配置各相的线圈26的角度位置对应的角度位置。如图3所示,在本方式中,从反输出侧L2观察,线圈26顺时针按U、V、W的顺序排列。因此,从反输出侧L2观察,突出区域87的角度位置为顺时针按U、V、W的顺序各错开15°的角度位置。
在本方式中,U相线圈26U的数量为4,但这些U相线圈26U通过U相配线图案85U及W相配线图案85W并联连接。即,就各U相线圈26U而言,缠绕该U相线圈26U的绕组末端的两个端子销28U中的一个固定于U相配线图案85U的突出区域87所设有的通孔83。另一方面,另一个端子销28U固定在处于从U相配线图案85U的突出区域87偏离的位置的通孔83。例如,如图7所示,另一个端子销28U固定在处于与W相配线图案85W的突出区域87重叠的位置的通孔83。其结果是,在U相配线图案85U和W相配线图案85W之间,U相线圈26U并联连接。同样,四个W相线圈26W通过W相配线图案85W和V相配线图案85V并联连接。另外,四个V相线圈26V通过V相配线图案85V和U相配线图案85U并联连接。
如图4所示,形成于表面层8A的接线用配线图案85A是将包含在周向上相邻的两处通孔83的扇型的接线区域88沿周向排列而成的图案。在设置于同一接线区域88的两处通孔83中,固定有连接不同相的线圈26的两个端子销28。由于各接线区域88彼此为未连接,因此三相线圈26经由接线用配线图案85A被三角形接线。固定引线27的三处焊盘84在沿周向连续排列的三处接线区域88分别各设置一处。在本方式中,在最接近配线基板8的臂部82的三处接线区域88(带阴影的部分)设置焊盘84。接线区域88从配线基板8的外周缘附近扩展至内周缘附近,因此,能够确保焊盘84的宽广的形成区域。
(本方式的主要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方式的电动机1具备覆盖配线基板8的罩部件9。罩部件9以罩部件9的外周部92被配置在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和铁芯保持架51之间的方式安装。因此,通过外周部92能够将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与铁芯保持架51绝缘。因此,即使配线图案在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露出,也能够包含该部分在内将配线图案与周围的部件绝缘。由此,能够减少设置于配线基板8的电路或与配线基板8连接的引线27发生短路的可能性。另外,因为能够将配线图案扩展至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流通大的电流。另外,因为以配置罩部件9这种简单的结构就可以进行绝缘,所以无需为了进行绝缘而进行复杂的制造工序。而且,因为通过罩部件9可以可靠地绝缘,所以无需为了绝缘而加宽配线基板8和铁芯保持架51的间隙。因此,对电动机1的小型化有利。
本方式的外周部92延伸至比配线基板8靠定子铁芯24侧的位置。因此,即使罩部件9因电动机驱动时的振动等而稍微移动,也可维持由罩部件9的外周部92覆盖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的状态。因此,即使罩部件9因振动等而稍微振动,也能够将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绝缘。
本方式的罩部件9具备圆环状的板状部91,能够通过板状部91覆盖配线基板8的基板表面。因此,能够将配线基板8的基板表面与电磁制动器3绝缘。另外,外周部92从板状部91的外周缘呈圆筒状延伸,所以能够将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全周覆盖而绝缘。
本方式的罩部件9具备与板状部91的内周缘相连的内周部93,内周部93配置于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的内周侧。因此,通过罩部件9的内周部93能够将配线基板8的内周侧端面与电动机侧旋转轴13绝缘。
在本方式中,在罩部件9的外周部92形成有使引线27穿过的切口95,所以不存在罩部件9因与引线27的干涉而不能覆盖配线基板8的外周侧端面的情况。另外,引线27与切口95的边缘抵接,限制罩部件9的旋转。因此,能够进行罩部件9的周向的定位。另外,罩部件9在周向上大幅度地移动而从配线基板8脱开的可能性少。
本方式的罩部件9具备从板状部91朝向配线基板8突出的凸部94,因此,能够通过凸部94限制罩部件9的轴线方向L的位置,能够保持罩部件9的板状部91和配线基板8的距离。因此,罩部件9与引线27的软钎焊部或端子销28的软钎焊部接触的可能性少。
另外,本方式的电动机1构成为经由形成于配线基板8的配线图案对三相的线圈26进行三角形接线。如本方式,在槽数N为3×n且磁铁21的极数M为2×n或4×n时,当以对线圈26进行三角形接线的方式形成配线基板8的配线图案时,与以星形接线的方式形成配线图案的情况相比,能够加粗图案宽度。因此,在流通大电流的情况下,配线图案烧坏的可能性少。因此,使得在低电压下使用电动机1而流通大电流的情况下,不会使配线图案烧坏。
在本方式中,卷绕在定子铁芯24的突极241上的所有12个线圈的绕组的卷绕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定子23的制造变得容易。
Claims (6)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子;
定子铁芯,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周侧;
线圈,其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
配线基板,其连接所述线圈的绕组及引线;
铁芯保持架,其保持所述定子铁芯;以及
罩部件,其具备从与所述定子铁芯相反的一侧覆盖所述配线基板的板状部及配置于所述配线基板的外周侧端面和所述铁芯保持架之间的外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部延伸至比所述配线基板靠所述定子铁芯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基板及所述板状部为环状,
所述外周部从所述板状部的外周缘呈圆筒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具备与所述板状部的内周缘相连的内周部,
所述内周部配置于所述配线基板的内周侧端面的内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周部形成有使所述引线穿过的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具备从所述板状部朝向所述配线基板突出的凸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50004 | 2017-03-15 | ||
JP2017050004A JP2018157613A (ja) | 2017-03-15 | 2017-03-15 | モ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1477A true CN108631477A (zh) | 2018-10-09 |
CN108631477B CN108631477B (zh) | 2020-06-19 |
Family
ID=6370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04650.6A Active CN108631477B (zh) | 2017-03-15 | 2018-03-13 | 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8157613A (zh) |
CN (1) | CN108631477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6098A (zh) * | 2019-01-29 | 2020-08-04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泵装置 |
CN112789791A (zh) * | 2018-10-12 | 2021-05-11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电机 |
CN113039708A (zh) * | 2018-11-26 | 2021-06-25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定子、电动机和送风装置 |
WO2021128878A1 (zh) * | 2019-12-27 | 2021-07-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轴向磁悬浮轴承、电机、压缩机和空调器 |
CN113544946A (zh) * | 2019-03-29 | 2021-10-22 |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机 |
CN113922595A (zh) * | 2020-07-10 | 2022-01-11 |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12560B2 (ja) * | 2019-06-14 | 2024-07-09 | ニデックドライブ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回転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ロボット |
CN111711304B (zh) * | 2020-07-23 | 2021-11-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58A (zh) * | 1994-03-14 | 1995-12-13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伺服马达 |
CN1771649A (zh) * | 2004-03-03 | 2006-05-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车用旋转电机设备 |
US20090127964A1 (en) * | 2007-11-05 | 2009-05-21 | Honda Motor Co., Ltd. | Brushless motor |
CN104283392A (zh) * | 2013-07-02 | 2015-01-14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以及直流无刷马达 |
CN104421136A (zh) * | 2013-08-23 | 2015-03-18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电动压缩机 |
CN205249013U (zh) * | 2014-12-03 | 2016-05-18 |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 马达 |
-
2017
- 2017-03-15 JP JP2017050004A patent/JP2018157613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3-13 CN CN201810204650.6A patent/CN1086314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58A (zh) * | 1994-03-14 | 1995-12-13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伺服马达 |
CN1771649A (zh) * | 2004-03-03 | 2006-05-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车用旋转电机设备 |
US20090127964A1 (en) * | 2007-11-05 | 2009-05-21 | Honda Motor Co., Ltd. | Brushless motor |
CN104283392A (zh) * | 2013-07-02 | 2015-01-14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以及直流无刷马达 |
CN104421136A (zh) * | 2013-08-23 | 2015-03-18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电动压缩机 |
CN205249013U (zh) * | 2014-12-03 | 2016-05-18 |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 马达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9791A (zh) * | 2018-10-12 | 2021-05-11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电机 |
CN113039708A (zh) * | 2018-11-26 | 2021-06-25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定子、电动机和送风装置 |
CN113039708B (zh) * | 2018-11-26 | 2023-10-1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定子、电动机和送风装置 |
CN111486098A (zh) * | 2019-01-29 | 2020-08-04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泵装置 |
CN111486098B (zh) * | 2019-01-29 | 2022-03-2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泵装置 |
CN113544946A (zh) * | 2019-03-29 | 2021-10-22 |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机 |
WO2021128878A1 (zh) * | 2019-12-27 | 2021-07-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轴向磁悬浮轴承、电机、压缩机和空调器 |
CN113922595A (zh) * | 2020-07-10 | 2022-01-11 |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113922595B (zh) * | 2020-07-10 | 2023-11-21 |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1477B (zh) | 2020-06-19 |
JP2018157613A (ja) | 2018-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1477A (zh) | 电动机 | |
CN108631473A (zh) | 电动机 | |
JP3189348U (ja) | 軸方向磁束電気機械 | |
CN104471837B (zh) | 用于旋转电气装置的转子 | |
JP2762314B2 (ja) | ダイナモエレクトリック機のためのステータ | |
TWI398074B (zh) | 發電機及其使用的空心磁芯 | |
EP3249792A1 (en) | Rotor assembly for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
JP2014033495A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 |
JP2013074788A (ja) | スイッチド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 |
JP2015073355A (ja) |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着磁装置 | |
KR101798919B1 (ko) | 회전전기기계 | |
US20100295397A1 (en) |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 | |
CN100416991C (zh) | 步进电机及制造步进电机的方法 | |
US5907205A (en) | Constant reluctance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devices with laminationless stator | |
JP2002272031A (ja) | シンクロナス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 |
JP3927319B2 (ja) | モータ | |
EP0673558A1 (en) | Rotor with hollow cylindrical permanent magnet | |
WO2020188789A1 (ja) |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 |
JP3800506B2 (ja) | ギャップワインディングモータ | |
JP2005176463A (ja) | モータ | |
JP7543229B2 (ja) |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コア、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 |
JP7359738B2 (ja) | シングル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機 | |
JP3632721B2 (ja) | 永久磁石形同期電動機 | |
JP7255348B2 (ja) |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送風装置 | |
JP3493188B2 (ja) |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