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3473A -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23473A CN108623473A CN201710191170.6A CN201710191170A CN108623473A CN 108623473 A CN108623473 A CN 108623473A CN 201710191170 A CN201710191170 A CN 201710191170A CN 108623473 A CN108623473 A CN 1086234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xture
- compound
- container
- added
- ethyl ace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6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cleaving carbon-to-nitrogen, sulfur-to-nitrogen, or phosphorus-to-nitrogen bonds, e.g. hydrolysis of amides, N-dealkylation of amines or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1/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nitric or nitrous acid or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1/06—Prepar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 C07C201/08—Prepar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by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atoms by nitro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3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reduction of nitrogen-to-oxygen or nitrogen-to-nitrogen bonds
- C07C209/3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reduction of nitrogen-to-oxygen or nitrogen-to-nitrogen bonds by reduction of nitro groups
- C07C209/3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reduction of nitrogen-to-oxygen or nitrogen-to-nitrogen bonds by reduction of nitro groups by reduction of nitr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in presence of hydrogen-containing gases and a catalys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0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esters, anhydrides, or halides thereof by reaction with ammonia or ami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1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arboxamide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开了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I所示化合物对二溴苯为起始原料来合成2,5‑二溴对苯二胺。利用本发明的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合成2,5‑二溴对苯二胺,并且具有合成效率高、生产安全、工艺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因而更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5‑二溴对苯二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是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胺类化合物为许多含氮化合物合成的重要原料,不仅在有机和药物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广泛参与到许多生物化学过程中和天然产物合成中。如氨基酸和构筑生命体必须的核苷酸,以及维生素、激素类、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都包含氨基官能团。这也正是各种胺类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添加剂等各类工农业生产中的原因,人们也对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进行广泛、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2,5-二溴-1,4-苯二胺,又名2,5-二溴对苯二胺,其分子结构式如VII所示:
2,5-二溴对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制备航天复合材料、喷墨打印颜料以及高性能纤维,由于其中含有两个对位氨基,是合成各类聚酰亚胺和聚酰胺材料、聚氨酯与高性能合成树脂,尤其是直链刚性聚合物及高性能纤维的重要单体。同时也是高档颜料、染料、及医药产品的重要中间体;此外还可应用于照相化学品、染发剂等生产。
目前鲜有文献报道过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因此,寻找一条简单经济可行的合成2,5-二溴对苯二胺的方法,对于研究界和工业界都是一件非常紧要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的原料较贵、步骤复杂、合成率不高等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硝化反应
1.1)向容器A中先后加入二氯甲烷、对二溴苯和浓硫酸,得到混合物A,将容器A置于冰浴条件下进行冷却;
所述二氯甲烷与对二溴苯的体积重量比(mL∶g)范围为1.5~3;所述二氯甲烷与浓硫酸的体积比范围为0.8~1.1;
1.2)在冷阱中配制混酸,将浓硫酸滴入到浓硝酸中,得到混酸A;
所述硫酸和硝酸的质量比范围为8~9.5;
1.3)将步骤1.2)中制得的混酸A分次滴加到混合物A中,反应0.5~1h,得到混合物B;
所述混酸A和混合物A的体积比范围为0.2~0.4;
所述混酸A每次滴加量为0.2~0.4mL,每隔1~3s滴加一次;
所述滴加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后,将温度升至30~45℃;
1.4)将容器A中的混合物B倒入冰水浴中,分离有机层;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水洗、干燥、浓缩后,得到产物2-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
2)还原反应
2.1)在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B中,加入铁粉,搅拌后,调节pH值至4~5,得到混合物C;
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70%;所述铁粉和乙醇溶液的重量体积比(g∶mL)范围为0.25∶0.4;
2.2)将步骤1.4)中得到的化合物H分次加入到混合物C中,升温到70~100℃进行回流,反应3~5h后得到混合物D;
所述化合物II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2.3)将混合物D进行过滤除去铁粉,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产物2-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I;
3)酰化反应
3.1)在容器C中,加入步骤2.3)中得到的化合物III、乙酸乙酯和乙酸酐,搅拌5~10min,得到混合物E;
所述化合物III和乙酸乙酯的重量体积比(g∶mL)范围为0.5∶0.7;所述乙酸乙酯和乙酸酐的体积比范围为1.5~2.0;
3.2)在混合物E所在容器C中加入三乙胺,在60~80℃条件下回流反应2~4h,得到混合物F;
所述混合物E和三乙胺的重量体积比范围为7~10;
3.3)将所述混合物F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节至8~10后,进行冰浴;
3.4)将步骤3.3)中冰浴后析出的产物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得到2-乙酰胺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V;
4)硝化反应
4.1)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D中,滴加浓硫酸,控制反应温度在0℃以下,得到混酸B;
所述硫酸和硝酸的质量比范围为2.0~2.5;
4.2)将步骤3.4)中得到的化合物IV分次加入到装有混酸B的容器D中;将容器D置于20~40℃条件下反应0.5~1h,得到混合物G;
所述化合物IV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4.3)将混合物G在搅拌条件下倒入冰水浴中,过滤、水洗、干燥,得到2-乙酰胺基-5-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
5)还原反应
5.1)将步骤4.3)中得到的化合物V置于容器E中后,将冰乙酸加入到容器E中,搅拌,加入铁粉后将反应液加热到80~100℃,反应1.5~3h后得到混合物H;
所述化合物V和冰乙酸的重量体积比(g∶mL)范围为0.1∶0.3;所述化合物V和铁粉的重量比范围为1.1~1.3;
5.2)将混合物H进行过滤除去铁渣,浓缩除去残余的冰乙酸,使用氢氧化钠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2-乙酰胺基-5-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I;
6)水解反应
6.1)在装有步骤5.2)中得到的化合物VI的容器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甲醇;将容器F中的反应液升温至60~80℃,反应6~8h后,得到混合物I;
所述氢氧化钠溶液和甲醇的体积比范围为1.5~2.0;
6.2)将混合物I通过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2,5-二溴对苯二胺,即化合物VII;
所述乙酸乙酯与混合物I的体积比范围为4∶1~3∶1。
进一步,所述步骤1.1)、1.2)和4.1)中使用的浓硫酸的浓度均为70%以上;
所述步骤1.2)和4.1)中使用的浓硝酸的浓度均为65%以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1.4)中的萃取过程使用的溶剂是二氯甲烷。
进一步,所述步骤2.1)中调节pH值过程为添加浓盐酸,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37%以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还原反应还包括另一种反应形式,该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2.1)在装有化合物II的容器B中,依次加入乙醇和二水氯化亚锡;将容器B中的反应物升温到70~100℃进行回流,反应4h后,得到中间物A;
所述乙醇和二水氯化亚锡的体积重量比范围为0.8~1;
2.2)将中间物A的pH值调节至8~10后,使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化合物III;
所述乙酸乙酯与混合物I的体积比范围为0.25~0.3。
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的还原反应还包括另一种反应形式,该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6.1)在装有步骤5.2)中得到的化合物VI的容器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6mol/L的盐酸和甲醇;将容器F中的反应液升温至60~80℃,反应4~6h后,得到中间物B;
所述盐酸和甲醇的体积比范围为1.5~2;
6.2)将中间物B通过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2,5-二溴对苯二胺,即化合物VII;
所述乙酸乙酯与混合物I的体积比范围为4∶1~3∶1。
进一步,所述步骤1.1)中使用的有机溶剂除二氯甲烷外还包括:苯、正丁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腈、甲醇等;
所述步骤2.1)中的有机溶剂除乙醇外还包括;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酸、乙腈、甲醇等;
所述步骤3.1)中的极性溶剂除乙酸乙酯外好包括异丙醇、乙酸、乙腈、甲醇等。
进一步,所述步骤2.3)和步骤5.2)中的重结晶过程除使用乙酸乙酯外,还包括碳原子数为1~6的一元酯或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且无需特殊反应的设备,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2)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所用原料和试剂容易从市场购得,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合成周期短,从而更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5-二溴对苯二胺。
4)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仅合成效率高,而且合成的2,5-二溴对苯二胺的纯度也很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合成化合物II的反应图;
图2为合成化合物III的反应图;
图3为合成化合物III的另一种反应图;;
图4为合成化合物IV的反应图;
图5为合成化合物V的反应图;
图6为合成化合物VI的反应图;
图7为合成化合物VII的反应图;
图8为合成化合物VII的另一种反应图;
图9为利用本发明所合成的2,5-二溴对苯二胺的核磁图;
图10为利用本发明所合成的2,5-二溴对苯二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硝化反应(如图1所示)
1.1)向2L三口烧瓶中先后加入500mL二氯甲烷、236g对二溴苯和400mL浓硫酸,得到混合物A,将容器A置于冰浴条件下进行冷却;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
1.2)在冷阱中配制混酸,将150mL浓硫酸滴入到114g浓硝酸中,得到混酸A;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65%以上。
1.3)将步骤1.2)中制得的混酸A分次滴加到混合物A中,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B;
所述混酸A每次滴加量为0.2~0.4mL,每隔1~3s滴加一次;
所述滴加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后,将温度升至40℃;
1.4)将容器A中的混合物B倒入冰水浴中,分离有机层;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水洗、干燥、浓缩后,得到产物2-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277.4g(收率98.7%);
2)还原反应(如图2所示)
2.1)在装有500mL水和750mL乙醇的3L三口烧瓶中,加入220g铁粉,搅拌后,添加浓盐酸调节pH值至4~5,得到混合物C;
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70%;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37%以上;
2.2)将步骤1.4)中得到的281g化合物II分次加入到混合物C中,升温到80℃进行回流,反应3h后得到混合物D;
所述化合物II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2.3)将混合物D进行过滤除去铁粉,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产物2-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I;
3)酰化反应(如图4所示)
3.1)在5L三口烧瓶中,加入836g化合物III、1500mL乙酸乙酯和900mL乙酸酐,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E;
3.2)在混合物E所在容器C中加入400mL三乙胺,在70℃条件下回流反应2h,得到混合物F;
3.3)将所述混合物F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节至8~10后,进行冰浴;
3.4)将步骤3.3)中冰浴后析出的产物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得到2-乙酰胺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V897.98g(收率92%);
4)硝化反应(如图5所示)
4.1)在装有274mL浓硝酸的2L三口烧瓶中,滴加484mL浓硫酸,控制反应温度在0℃以下,得到混酸B;
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65%以上。
4.2)将步骤3.4)中得到的106.44g化合物IV分次加入到装有混酸B的容器D中;将容器D置于30℃条件下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G;
所述化合物IV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4.3)将混合物G在搅拌条件下倒入冰水浴中,过滤、水洗、干燥,得到2-乙酰胺基-5-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120g(收率97.71%);
5)还原反应(如图6所示)
5.1)将步骤4.3)中得到的245.64g化合物V置于3L三口烧瓶中后,将2L冰乙酸加入到3L三口烧瓶中,搅拌,加入200g铁粉后将反应液加热到100℃,反应2h后得到混合物H;
5.2)将混合物H进行过滤除去铁渣,浓缩除去残余的冰乙酸,使用氢氧化钠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2-乙酰胺基-5-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I203.7g(收率91%);
6)水解反应(如图7所示)
6.1)在装有步骤5.2)中得到的化合物VI的2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浓度为30%的500mL氢氧化钠溶液和300mL甲醇;将容器F中的反应液升温至80℃,反应6h后,得到混合物I;
6.2)将混合物I通过250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2,5-二溴对苯二胺,即化合物VH156.92g(收率90.84%)。
实施例2: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硝化反应(如图1所示)
1.1)向2L三口烧瓶中先后加入500mL二氯甲烷、236g对二溴苯和400mL浓硫酸,得到混合物A,将容器A置于冰浴条件下进行冷却;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
1.2)在冷阱中配制混酸,将150mL浓硫酸滴入到114g浓硝酸中,得到混酸A;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65%以上。
1.3)将步骤1.2)中制得的混酸A分次滴加到混合物A中,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B;
所述混酸A每次滴加量为0.2~0.4mL,每隔1~3s滴加一次;
所述滴加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后,将温度升至40℃;
1.4)将容器A中的混合物B倒入冰水浴中,分离有机层;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水洗、干燥、浓缩后,得到产物2-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277.4g(收率98.7%);
2)还原反应(如图3所示)
2.1)在装有化合物II的1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00mL乙醇和434g二水氯化亚锡;将容器B中的反应物升温到80℃进行回流,反应4h后,得到中间物A;
2.2)将中间物A的pH值调节至8~10后,使用200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化合物III131.61g(收率87%)。
3)酰化反应(如图4所示)
3.1)在5L三口烧瓶中,加入836g化合物III、1500mL乙酸乙酯和900mL乙酸酐,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E;
3.2)在混合物E所在容器C中加入400mL三乙胺,在70℃条件下回流反应2h,得到混合物F;
3.3)将所述混合物F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节至8~10后,进行冰浴;
3.4)将步骤3.3)中冰浴后析出的产物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得到2-乙酰胺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V897.98g(收率92%);
4)硝化反应(如图5所示)
4.1)在装有274mL浓硝酸的2L三口烧瓶中,滴加484mL浓硫酸,控制反应温度在0℃以下,得到混酸B;
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65%以上。
4.2)将步骤3.4)中得到的106.44g化合物IV分次加入到装有混酸B的容器D中;将容器D置于30℃条件下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G;
所述化合物IV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4.3)将混合物G在搅拌条件下倒入冰水浴中,过滤、水洗、干燥,得到2-乙酰胺基-5-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120g(收率97.71%);
5)还原反应(如图6所示)
5.1)将步骤4.3)中得到的245.64g化合物V置于3L三口烧瓶中后,将2L冰乙酸加入到3L三口烧瓶中,搅拌,加入200g铁粉后将反应液加热到100℃,反应2h后得到混合物H;
5.2)将混合物H进行过滤除去铁渣,浓缩除去残余的冰乙酸,使用氢氧化钠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2-乙酰胺基-5-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I203.7g(收率91%);
6)水解反应(如图7所示)
6.1)在装有步骤5.2)中得到的化合物VI的2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浓度为30%的500mL氢氧化钠溶液和300mL甲醇;将容器F中的反应液升温至80℃,反应6h后,得到混合物I;
6.2)将混合物I通过250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2,5-二溴对苯二胺,即化合物VII156.92g(收率90.84%)。
实施例3: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硝化反应(如图1所示)
1.1)向2L三口烧瓶中先后加入500mL二氯甲烷、236g对二溴苯和400mL浓硫酸,得到混合物A,将容器A置于冰浴条件下进行冷却;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
1.2)在冷阱中配制混酸,将150mL浓硫酸滴入到114g浓硝酸中,得到混酸A;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65%以上。
1.3)将步骤1.2)中制得的混酸A分次滴加到混合物A中,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B;
所述混酸A每次滴加量为0.2~0.4mL,每隔1~3s滴加一次;
所述滴加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后,将温度升至40℃;
1.4)将容器A中的混合物B倒入冰水浴中,分离有机层;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水洗、干燥、浓缩后,得到产物2-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277.4g(收率98.7%);
2)还原反应(如图2所示)
2.1)在装有500mL水和750mL乙醇的3L三口烧瓶中,加入220g铁粉,搅拌后,添加浓盐酸调节pH值至4~5,得到混合物C;
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70%;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37%;
2.2)将步骤1.4)中得到的281g化合物II分次加入到混合物C中,升温到80℃进行回流,反应3h后得到混合物D;
所述化合物II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2.3)将混合物D进行过滤除去铁粉,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产物2-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I;
3)酰化反应(如图4所示)
3.1)在5L三口烧瓶中,加入836g化合物III、1500mL乙酸乙酯和900mL乙酸酐,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E;
3.2)在混合物E所在容器C中加入400mL三乙胺,在70℃条件下回流反应2h,得到混合物F;
3.3)将所述混合物F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节至8~10后,进行冰浴;
3.4)将步骤3.3)中冰浴后析出的产物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得到2-乙酰胺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V897.98g(收率92%);
4)硝化反应(如图5所示)
4.1)在装有274mL浓硝酸的2L三口烧瓶中,滴加484mL浓硫酸,控制反应温度在0℃以下,得到混酸B;
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65%以上。
4.2)将步骤3.4)中得到的106.44g化合物IV分次加入到装有混酸B的容器D中;将容器D置于30℃条件下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G;
所述化合物IV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4.3)将混合物G在搅拌条件下倒入冰水浴中,过滤、水洗、干燥,得到2-乙酰胺基-5-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120g(收率97.71%);
5)还原反应(如图6所示)
5.1)将步骤4.3)中得到的245.64g化合物V置于3L三口烧瓶中后,将2L冰乙酸加入到3L三口烧瓶中,搅拌,加入200g铁粉后将反应液加热到100℃,反应2h后得到混合物H;
5.2)将混合物H进行过滤除去铁渣,浓缩除去残余的冰乙酸,使用氢氧化钠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2-乙酰胺基-5-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I203.7g(收率91%);
6)水解反应(如图8所示)
6.1)在装有步骤5.2)中得到的200g化合物VI的2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00mL浓度为6mol/L的盐酸和300mL甲醇;将2L的三口烧瓶中的反应液升温至60℃,反应4h后,得到中间物B;
6.2)将中间物B通过250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2,5-二溴对苯二胺,即化合物VII153.13g(收率88.64%)。
实施例4: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硝化反应(如图1所示)
1.1)向2L三口烧瓶中先后加入500mL二氯甲烷、236g对二溴苯和400mL浓硫酸,得到混合物A,将容器A置于冰浴条件下进行冷却;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
1.2)在冷阱中配制混酸,将150mL浓硫酸滴入到114g浓硝酸中,得到混酸A;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65%以上。
1.3)将步骤1.2)中制得的混酸A分次滴加到混合物A中,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B;
所述混酸A每次滴加量为0.2~0.4mL,每隔1~3s滴加一次;
所述滴加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后,将温度升至40℃;
1.4)将容器A中的混合物B倒入冰水浴中,分离有机层;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水洗、干燥、浓缩后,得到产物2-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277.4g(收率98.7%);
2)还原反应(如图3所示)
2.1)在装有化合物II的1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00mL乙醇和434g二水氯化亚锡;将容器B中的反应物升温到70~100℃进行回流,反应4h后,得到中间物A;
2.2)将中间物A的pH值调节至8~10后,使用200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化合物III131.61g(收率87%)。
3)酰化反应(如图4所示)
3.1)在5L三口烧瓶中,加入836g化合物III、1500mL乙酸乙酯和900mL乙酸酐,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E;
3.2)在混合物E所在容器C中加入400mL三乙胺,在70℃条件下回流反应2h,得到混合物F;
3.3)将所述混合物F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节至8~10后,进行冰浴;
3.4)将步骤3.3)中冰浴后析出的产物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得到2-乙酰胺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V897.98g(收率92%);
4)硝化反应(如图5所示)
4.1)在装有274mL浓硝酸的2L三口烧瓶中,滴加484mL浓硫酸,控制反应温度在0℃以下,得到混酸B;
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70%以上;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65%以上。
4.2)将步骤3.4)中得到的106.44g化合物IV分次加入到装有混酸B的容器D中;将容器D置于30℃条件下反应40min,得到混合物G;
所述化合物IV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4.3)将混合物G在搅拌条件下倒入冰水浴中,过滤、水洗、干燥,得到2-乙酰胺基-5-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120g(收率97.71%);
5)还原反应(如图6所示)
5.1)将步骤4.3)中得到的245.64g化合物V置于3L三口烧瓶中后,将2L冰乙酸加入到3L三口烧瓶中,搅拌,加入200g铁粉后将反应液加热到100℃,反应2h后得到混合物H;
5.2)将混合物H进行过滤除去铁渣,浓缩除去残余的冰乙酸,使用氢氧化钠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2-乙酰胺基-5-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I203.7g(收率91%);
6)水解反应(如图8所示)
6.1)在装有步骤5.2)中得到的200g化合物VI的2L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500mL浓度为6mol/L的盐酸和300mL甲醇;将2L的三口烧瓶中的反应液升温至60℃,反应4h后,得到中间物B;
6.2)将中间物B通过250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2,5-二溴对苯二胺,即化合物VII153.13g(收率88.64%)。
Claims (8)
1.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硝化反应
1.1)向容器A中先后加入二氯甲烷、对二溴苯和浓硫酸,得到混合物A,将容器A置于冰浴条件下进行冷却;
所述二氯甲烷与对二溴苯的体积重量比(mL∶g)范围为1.5~3;所述二氯甲烷与浓硫酸的体积比范围为0.8~1.1;
1.2)在冷阱中配制混酸,将浓硫酸滴入到浓硝酸中,得到混酸A;
所述硫酸和硝酸的质量比范围为8~9.5;
1.3)将步骤1.2)中制得的混酸A分次滴加到混合物A中,反应0.5~1h,得到混合物B;
所述混酸A和混合物A的体积比范围为0.2~0.4;
所述混酸A每次滴加量为0.2~0.4mL,每隔1~3s滴加一次;
所述滴加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后,将温度升至30~45℃;
1.4)将容器A中的混合物B倒入冰水浴中,分离有机层;萃取水层,合并有机层,水洗、干燥、浓缩后,得到产物2-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
2)还原反应
2.1)在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B中,加入铁粉,搅拌后,调节pH值至4~5,得到混合物C;
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70%;所述铁粉和乙醇溶液的重量体积比(g∶mL)范围为0.25~0.4;
2.2)将步骤1.4)中得到的化合物II分次加入到混合物C中,升温到70~100℃进行回流,反应3~5h后得到混合物D;
所述化合物II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2.3)将混合物D进行过滤除去铁粉,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产物2-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II;
3)酰化反应
3.1)在容器C中,加入步骤2.3)中得到的化合物III、乙酸乙酯和乙酸酐,搅拌5~10min,得到混合物E;
所述化合物III和乙酸乙酯的重量体积比(g∶mL)范围为0.5~0.7;所述乙酸乙酯和乙酸酐的体积比范围为1.5~2.0;
3.2)在混合物E所在容器C中加入三乙胺,在60~80℃条件下回流反应2~4h,得到混合物F;
所述混合物E和三乙胺的重量体积比范围为7~10;
3.3)将所述混合物F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节至8~10后,进行冰浴;
3.4)将步骤3.3)中冰浴后析出的产物进行过滤、冰乙醇洗涤,得到2-乙酰胺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IV;
4)硝化反应
4.1)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D中,滴加浓硫酸,控制反应温度在0℃以下,得到混酸B;
所述硫酸和硝酸的质量比范围为2.0~2.5;
4.2)将步骤3.4)中得到的化合物IV分次加入到装有混酸B的容器D中;将容器D置于20~40℃条件下反应0.5~1h,得到混合物G;
所述化合物IV每次加入量为0.5~1g,每隔2~5s加入一次;
4.3)将混合物G在搅拌条件下倒入冰水浴中,过滤、水洗、干燥,得到2-乙酰胺基-5-硝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
5)还原反应
5.1)将步骤4.3)中得到的化合物V置于容器E中后,将冰乙酸加入到容器E中,搅拌,加入铁粉后将反应液加热到80~100℃,反应1.5~3h后得到混合物H;
所述化合物V和冰乙酸的重量体积比(g∶mL)范围为0.1~0.3;所述化合物V和铁粉的重量比范围为1.1~1.3;
5.2)将混合物H进行过滤除去铁渣,浓缩除去残余的冰乙酸,使用氢氧化钠将滤液的pH值调节至8~10,水洗、过滤、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得到2-乙酰胺基-5-氨基对二溴苯,即化合物VI;
6)水解反应
6.1)在装有步骤5.2)中得到的化合物VI的容器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甲醇;将容器F中的反应液升温至60~80℃,反应6~8h后,得到混合物I;
所述氢氧化钠溶液和甲醇的体积比范围为1.5~2.0;
6.2)将混合物I通过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2,5-二溴对苯二胺,即化合物VII;
所述乙酸乙酯与混合物I的体积比范围为4∶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1.2)和4.1)中使用的浓硫酸的浓度均为70%以上;
所述步骤1.2)和4.1)中使用的浓硝酸的浓度均为6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的萃取过程使用的溶剂是二氯甲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调节pH值过程为添加浓盐酸,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37%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还原反应还包括另一种反应形式,该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2.1)在装有化合物II的容器B中,依次加入乙醇和二水氯化亚锡;将容器B中的反应物升温到70~100℃进行回流,反应4~6h后,得到中间物A;
所述乙醇和二水氯化亚锡的体积重量比范围为0.8~1;
2.2)将中间物A的pH值调节至8~10后,使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化合物III;
所述乙酸乙酯与混合物I的体积比范围为0.25~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还原反应还包括另一种反应形式,该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6.1)在装有步骤5.2)中得到的化合物VI的容器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6mol/L的盐酸和甲醇;将容器F中的反应液升温至60~80℃,反应4~6h后,得到中间物B;
所述盐酸和甲醇的体积比范围为1.5~2;
6.2)将中间物B通过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三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后得到2,5-二溴对苯二胺,即化合物VII;
所述乙酸乙酯与混合物I的体积比范围为4∶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使用的有机溶剂除二氯甲烷外还包括:苯、正丁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腈、甲醇等;
所述步骤2.1)中的有机溶剂除乙醇外还包括;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酸、乙腈、甲醇等;
所述步骤3.1)中的极性溶剂除乙酸乙酯外好包括异丙醇、乙酸、乙腈、甲醇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和步骤5.2)中的重结晶过程除使用乙酸乙酯外,还包括碳原子数为1~6的一元酯或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91170.6A CN108623473A (zh) | 2017-03-18 | 2017-03-18 |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91170.6A CN108623473A (zh) | 2017-03-18 | 2017-03-18 |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23473A true CN108623473A (zh) | 2018-10-09 |
Family
ID=63706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91170.6A Pending CN108623473A (zh) | 2017-03-18 | 2017-03-18 |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23473A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6665A (zh) * | 2013-11-08 | 2014-03-12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n,n-二烷基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
-
2017
- 2017-03-18 CN CN201710191170.6A patent/CN1086234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6665A (zh) * | 2013-11-08 | 2014-03-12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n,n-二烷基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OORNBOS, T.等: "Complete N-alkylation of 1,4-diamino-2,5-dibromobenzene and of 1,4-diamino-2,5-dimethoxybenzene", 《ORGANIC PREPARATIONS AND PROCEDURES》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09625A (zh) | 一种2-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6146502A (zh) | 艾代拉里斯的合成方法及制备中间体 | |
CN104892614B (zh) | 一种6H‑异吲哚并[2,1‑α]吲哚‑6‑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8033917A (zh) | 一种5-氟胞嘧啶的制备方法 | |
CN103626772B (zh) | 一种替莫唑胺及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
CN113181850A (zh) | 一种吲哚类化合物的微通道制备方法 | |
CN104250219B (zh) | 一种叔丁基丙烯酰胺磺酸的生产方法 | |
CN108623473A (zh) | 一种2,5-二溴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 |
CN103402973B (zh) | 化合物及其生产方法,以及用于生产磷酸奥司他韦的方法 | |
CN102267983B (zh) | 一种含均四嗪环的均三嗪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96858A (zh) | 胞嘧啶的制备工艺 | |
CN101659626B (zh) | 合成薄荷酰胺过程中薄荷基羧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1333173A (zh) | 化合物n-〔4-(丁醛-4-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二甲酯及应用其制备培美曲塞的方法 | |
CN106349229B (zh) | 雷迪帕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中间体化合物 | |
CN108383754B (zh) | 一类芳基肟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819480B (zh) | 四芳基双金属卟啉的连续生产工艺 | |
CN110437292A (zh) | 一种2′-o-取代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制备方法 | |
CN110467557A (zh) | 阿普斯特的三组分一锅煮合成法 | |
CN108863900A (zh) | 一种5-氟吲哚-2-酮的制备方法 | |
CN105294416B (zh) | 一种1,5‑二羰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03923B (zh) | 一种1‑(2‑嘧啶)哌嗪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 |
Tsai et al. | Pro‐aromatic Dihydroquinazolinones–From Multigram Synthesis to Reagents for Gram‐scale Metallaphotoredox Reactions | |
CN109485639B (zh) | 一种舒尼替尼制备方法 | |
CN110407846A (zh) | 一种5-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制备方法 | |
CN110724146B (zh) | 一种枸橼酸托法替布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