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5141A -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5141A
CN108615141A CN201810416474.2A CN201810416474A CN108615141A CN 108615141 A CN108615141 A CN 108615141A CN 201810416474 A CN201810416474 A CN 201810416474A CN 108615141 A CN108615141 A CN 108615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her
information
account
teaching
cou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64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iuh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iuh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iuh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iuh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4164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51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5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51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1Recording time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encryption, e.g. re-encrypting a decrypted video stream for redistribution in a hom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包括:将系统平台、微信公众号与后台服务器建立连接,设置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教研员在线课程申报,管理员进行课程审批,审批通过在课程中心生成课程,并生成二维码;教师报名;教研员对教师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核;教研员将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教师在微信公众号登录教师账号,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生成考勤记录;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生成学时。采用系统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结合的方式,不受网络传输和计算机限制,实现了课程申报、开设、报名、签到等一系列过程的无纸化、智能化课程管理,便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签到信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在线教育通常包括在线视频、在线考试、在线交流等等,对于教学资源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通常情况下,在线教育容易受到网络传输条件以及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在线教育难以全方位覆盖到各个区域中。线下授课为有固定教学地点,面对面授课的教学方式。但是线下授课的前期教学资源管理以及学员信息管理,采用纸质的表格进行管理,又存在工作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何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优势,采用线上系统管理,线下授课的方式结合,提高管理效率和减少硬件条件的限制,是现有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线教育受到硬件条件限制以及线下授课存在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0:将系统平台、微信公众号与后台服务器建立连接,设置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
步骤S200:教研员通过个人终端登录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研员账号进行在线课程申报,填写课程信息,所述课程信息包括报名资格、学时、时间、地点,管理员进行课程审批,如果审批不通过,教研员修改课程信息,重新申报;如果审批通过,在课程中心生成课程,并生成与课程信息映射的二维码;
步骤S300:教师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的课程中心查看开设的课程,选择要参与的课程进行报名;教研员对教师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否则教师报名不成功;
步骤S400:教研员将所述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或通过个人终端登录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发布二维码,参与课程的教师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师账号,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生成考勤记录;
步骤S500: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生成学时;
所述个人终端内置二维码识别器、电子时钟系统、定位系统、微处理器、远程通讯模块。
所述步骤S400中教师扫描二维码签到的模式之一:
所述步骤S400具体是指,教研员通过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研员账号并扫描二维码进行授课签到,同时参与课程的教师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师账号并扫描二维码进行听课签到;授课签到的信息、听课签到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匹配度判断,匹配度结果反馈至系统平台或微信公众号上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并生成考勤记录。
进一步,所述扫描二维码进行授课签到和所述扫描二维码进行听课签到的操作方法相同,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S401:由教研员、教师分别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输入账号信息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S402: 教研员、教师分别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获取时间信息、定位信息、课程信息并与对应的账号信息打包成签到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匹配判断;教研员账号对应的签到信息为授课签到信息,教师账号对应的签到信息为听课签到信息,以授课签到信息为参照物;
步骤S403: 后台服务器向系统平台和/或微信公众号反馈匹配结果:当听课签到信息与授课签到信息匹配时听课的教师签到成功,当听课签到信息与授课签到信息不匹配时听课的教师签到失败。
所述步骤S400中教师扫描二维码签到的模式之二:
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
步骤S410:教研员打印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
步骤S420:教师登录微信公众号,打开定位功能,扫描二维码;
步骤S430:微信公众号将扫描时间、定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中二维码的签到时间信息、签到地点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否则,签到失败;
步骤S440:微信公众号上生成考勤记录,并同步至后台服务器,系统平台同步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在注册后首次登录微信公众号时,微信公众号采集人脸图像和指纹信息,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20还包括打开微信公众号中的人脸识别模块采集人脸图像,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与存在后台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验证;所述步骤S420还包括打开微信公众号中的指纹识别模块采集指纹信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与存在后台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30还包括:验证消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提示模块发出签到成功提示消息,验证失败,提示模块发出签到失败提示消息;所述步骤S430中还包括,在签到失败后,教研员在教研员账号手动添加考勤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40还包括后台服务器发送座次信息到微信公众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中还包括对参加课程的教师进行设置,如果存在必须参加课程的教师,则对教师账号进行分组,分为必须参加组和自由选择组,发送课程信息至必须参加组的教师账号。
本发明可采用不同的教师扫描二维码签到模式。同时,还可对线下授课现场进行录像。
对线下授课的现场进行录像形成视频文件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进行视频管理;所述视频文件通过Http上传视频到CC视频云平台,具体上传步骤如下:
步骤H1:教研员调用创建视频上传信息返回数据,并提取vid,metaurl,chunkurl等返回数据;
步骤H2:教研员调用上传META视频信息(metaurl)方法将视频文件描述信息发送到服务器;
步骤H3:教研员反复调用CHUNK上传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将文件实际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直到全部发完;如果调用CHUNK上传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中间出现中断,可使用断点续传方式上传META视频信息(metaurl)获取已发文件大小后继续调用CHUNK上传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将文件发送完成;
所述视频管理通过视频管理系统进行视频文件管理,所述视频管理系统包括VideoController单元、BaseController单元、CCUtils单元、Config单元、ApiServiceFunction单元、DemoUtil单元、Binary Convert单元、BaseService单元、IvideoService接口、VideoServiceImpl接口、VideoMapper接口;
所述VideoController单元分别与BaseController单元、CCUtils单元、IvideoService接口通讯;
所述CCUtils单元还与Config单元、ApiServiceFunction单元、Binary Convert单元、DemoUtil单元通讯;
所述VideoMapper接口、 VideoServiceImpl接口、IvideoService接口、BaseService单元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中还包括对参加课程的教师进行设置,如果存在必须参加课程的教师,则对教师账号进行分组,分为必须参加组和自由选择组,发送课程信息至必须参加组的教师账号。
工作原理:
如果教研员开设的课程,需要某些教师必须参加,则对教师进行分组,将必须需要参加的教师归于必须参加组,并单独向该组的教师账号发送消息提醒课程信息,便于必须参加组的教师及时的得到通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在线教育与线下授课结合起来,除了教研员授课,以及教师参加培训外,其他的一切管理信息均采用系统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在线教育中网络传输和计算机限制,实现了从课程申报、开设、报名、签到等一系列过程的无纸化、智能化课程管理,便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在扫描二维码签到时,结合了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来确定每个教师账号只能扫描一次,防止作弊代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教研员开设课程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本发明中线下授课二维码签到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4中视频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0:将系统平台、微信公众号与后台服务器建立连接,设置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
步骤S200:教研员通过个人终端登录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研员账号进行在线课程申报,填写课程信息,所述课程信息包括报名资格、学时、时间、地点,管理员进行课程审批,如果审批不通过,教研员修改课程信息,重新申报;如果审批通过,在课程中心生成课程,并生成与课程信息映射的二维码;
步骤S300:教师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的课程中心查看开设的课程,选择要参与的课程进行报名;教研员对教师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否则教师报名不成功;
步骤S400:教研员将所述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或通过个人终端登录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发布二维码,参与课程的教师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师账号,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生成考勤记录;
步骤S500: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生成学时;
所述个人终端内置二维码识别器、电子时钟系统、定位系统、微处理器、远程通讯模块。
所述步骤S400具体是指,教研员通过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研员账号并扫描二维码进行授课签到,同时参与课程的教师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师账号并扫描二维码进行听课签到;授课签到的信息、听课签到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匹配度判断,匹配度结果反馈至系统平台或微信公众号上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并生成考勤记录。
所述扫描二维码进行授课签到和所述扫描二维码进行听课签到的操作方法相同,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S401:由教研员、教师分别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输入账号信息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S402: 教研员、教师分别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获取时间信息、定位信息、课程信息并与对应的账号信息打包成签到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匹配判断;教研员账号对应的签到信息为授课签到信息,教师账号对应的签到信息为听课签到信息,以授课签到信息为参照物;
步骤S403: 后台服务器向系统平台和/或微信公众号反馈匹配结果:当听课签到信息与授课签到信息匹配时听课的教师签到成功,当听课签到信息与授课签到信息不匹配时听课的教师签到失败。
工作原理:
教研员和听课的教师针对同一节课进行签到,以教研员签到时间、签到地点为参照,若听课的教师签到时间、签到地点与教研员签到时间、签到地点匹配则签到成功:匹配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A:课程信息相同,时间信息(上课时间信息、下课时间信息)相同且定位信息相同;
B:课程信息相同,时间信息(上课时间信息、下课时间信息)在容差A范围内且定位信息在容差B范围内。
通常容差A是指±X分钟或者-M至+N分钟;容差B是指方圆Y米。
例如:教研员签到P课程的上课时间为9:00,设定此时容差A为±10min,则8:50-9:10签到都在时间容差A的范围内。
又例如:教研员签到P课程的地点为(精度104.07,纬度:30.67),设定此时容差B为方圆30米,则(精度104.07,纬度:30.67)为中心、30米为半径范围内签到都在容差B的范围内。
其余部分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0:将系统平台、微信公众号与后台服务器建立连接,设置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
步骤S200:教研员在线课程申报,填写课程信息,所述课程信息包括报名资格、学时、时间、地点,管理员进行课程审批,如果审批不通过,教研员修改课程信息,重新申报;如果审批通过,在课程中心生成课程,并生成二维码;
步骤S300:教师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的课程中心查看开设的课程,选择要参与的课程进行报名;教研员对教师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进入下一步,否则,教师报名不成功;
步骤S400:教研员将所述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参与课程的教师在微信公众号登录教师账号,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生成考勤记录;
步骤S500: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生成学时。
工作原理:
结合附图1和图2所示,将web端即系统平台、客户端即微信公众号与后台服务器建立连接,设置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教研员账号也可以作为学员参加课程培训,教师账号开设课程,成为教研员。当教研员需要开设课程的时候,首先提出课程申请,包括即将开设课程的基本信息,如果该课程不需要审批,则直接生成课程,如果需要审批,则发送给管理员审批,管理员审批通过后,在系统平台的课程中心生成课程。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的培训时间、时长、地点,上课签到和下课签到的时间段,并根据这些信息生成二维码,以供在线下授课的现场扫描二维码签到。教师可通过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陆账号,查看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的课程,如果该课程不需要报名,则只需要在线下授课的时间、地点去参加培训则可,如果该课程需要报名,则选择报名。如果需要资格审核,教研员对报名的教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该教师报名参加该课程通过,在个人中心可查看该课程。如果报名审核不通过,该教师报名不成功,没有学时计算。教研员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前来参加学习的教师,在微信公众号登录账号,扫描二维码进行上课签到,将得到的信息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定位信息、扫描时间信息一同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经后台服务器验证通过后,在课程中心生成上课签到记录,授课完成后,再次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课签到,将得到的信息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定位信息、扫描时间信息一同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经后台服务器验证通过后,在课程中心生成下课签到记录,上课签到记录与下课签到记录在课程设置的上课时间段和下课时间段内,则该教师形成考勤记录,对课程进行评价后,生成学时,该课程完成。将在线教育与线下授课结合起来,除了教研员授课,以及教师参加培训外,其他的一切管理信息均采用系统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在线教育中网络传输和计算机限制,实现了从课程申报、开设、报名、签到等一系列过程的无纸化、智能化课程管理,便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码包括签到时间信息和签到地点信息,所述签到时间信息包括上课签到时间点和下课签到时间点,所述签到地点信息与实际线下授课地点不符合时,教研员在微信公众号手动修改签到地点信息。
工作原理:
当教研员在申报课程时定位的授课地点不够精准时,教研员可以登录微信公众号手动修改二维码的定位信息,使教师在签到时,避免因地点信息不符合签到验证不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
步骤S410:教研员打印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
步骤S420:教师登录微信公众号,打开定位功能,扫描二维码;
步骤S430:微信公众号将扫描时间、定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中二维码的签到时间信息、签到地点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否则,签到失败;
步骤S440:微信公众号上生成考勤记录,并同步至后台服务器,系统平台同步更新。
工作原理:
教师在扫描二维码的时候,微信公众号将此时的定位地点以及扫码时间,一通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收到的信息与存储的二维码的上课时间段、下课时间段、定位地点进行比较验证,如果时间和地点均符合,则验证通过,如果不符合则签到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30中还包括,在签到失败后,教研员在教研员账号手动添加考勤记录。
工作原理:
如果由于教师的手机上的微信公众号定位不准确,引起与后台服务器中存储的二维码的定位信息不一致导致的签到失败,则可以由教研员手动添加考勤记录,弥补教师由于智能手机定位不准,无法签到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在注册后首次登录微信公众号时,微信公众号采集人脸图像和指纹信息,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存储。
工作原理:
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在微信公众号首次登录时,借助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和指纹锁,完成人脸图像和指纹信息的采集,并发送在后台服务器存储,这样,可以将教师账号与实际本人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20还包括打开微信公众号中的人脸识别模块采集人脸图像,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与存在后台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验证。
工作原理:
在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时,为了防止同一智能手机登录其他教师账号进行代签到或者同一个人采用不同的智能手机分别登录不同的账号来代签到,结合了人脸识别,来唯一确定扫描二维码,是一个教师账号扫描一次,防止作弊代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20还包括打开微信公众号中的指纹识别模块采集指纹信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与存在后台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验证。
工作原理:
为了防止同一智能手机登录其他教师账号进行代签到或者同一个人采用不同的智能手机分别登录不同的账号来代签到,还可以结合指纹识别,来唯一确定扫描二维码,是一个教师账号扫描一次,防止作弊代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30还包括:验证消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提示模块发出签到成功提示消息,验证失败,提示模块发出签到失败提示消息。
工作原理:
在教师扫描二维码的时候,无论签到成功或者失败,都会发出提示消息,便于及时发现,采取纠正措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40还包括后台服务器发送座次信息到微信公众号。
工作原理:
当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时,向后台服务器发送信息,后台服务器验证通过后,向该教师账号发送座次信息,适用于对于有座次排序要求的线下授课。座次排序表可以由教研员事先根据教师报名信息进行安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述步骤S200中还包括对参加课程的教师进行设置,如果存在必须参加课程的教师,则对教师账号进行分组,分为必须参加组和自由选择组,发送课程信息至必须参加组的教师账号。
工作原理:
如果教研员开设的课程,需要某些教师必须参加,则对教师进行分组,将必须需要参加的教师归于必须参加组,并单独向该组的教师账号发送消息提醒课程信息,便于必须参加组的教师及时的得到通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对线下授课的现场进行录像形成视频文件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进行视频管理;所述视频文件通过Http上传视频到CC视频云平台,具体上传步骤如下:
步骤H1:教研员调用创建视频上传信息返回数据,并提取vid,metaurl,chunkurl等返回数据;
步骤H2:教研员调用上传META视频信息(metaurl)方法将视频文件描述信息发送到服务器;
步骤H3:教研员反复调用上传CHUNK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将文件实际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直到全部发完;如果调用上传CHUNK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中间出现中断,可使用断点续传方式上传META视频信息(metaurl)获取已发文件大小后继续调用CHUNK上传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将文件发送完成;
如图3所示,所述视频管理通过视频管理系统进行视频文件管理,所述视频管理系统包括VideoController单元、BaseController单元、CCUtils单元、Config单元、ApiServiceFunction单元、DemoUtil单元、Binary Convert单元、BaseService单元、IvideoService单元、VideoServiceImpl单元、VideoMapper单元;
所述VideoController单元分别与BaseController单元、CCUtils单元、IvideoService单元通讯;
所述CCUtils单元还与Config单元、ApiServiceFunction单元、Binary Convert单元、DemoUtil单元通讯;
所述VideoMapper单元、 VideoServiceImpl单元、IvideoService单元、BaseService单元依次连接。
VideoController单元是视频管理的核心控制单元,其中SaveVideoInfoToCC()是上传视频到视频云平台的方法,该方法依赖于CCUtils单元,SaveVideoInfoToDB()添加视频信息到平台数据库操作。
VideoController单元连接BaseController单元,BaseController单元中GetUser()方法首先获取request请求中的Cookie对象,从Cookie对象中获取Sessionid,然后根据Sessionid值从Redis缓存中获取Session对象,并从Session对象中获取用户的信息,保证分布式系统的Session—致性。
IvideoService单元是视频管理的业务逻辑接口,继承了基类业务逻辑接口。
VideoServiceImpl单元是业务逻辑接口(IvideoService单元)的实现类,主要用于查询视频信息、删除和修改视频信息等业务逻辑操作。通过VideoMapper单元数据访问接口操作平台数据库,实现数据的持久化。
CCUtils单元是操作视频云平台的工具类,其中VideoCreat()方法是创建视频上传信息,UploadMeta()方法是上传META视频信息,UploadChunk()方法是上传CHUNK视频文件块。
Config单元是设置账户有关信息及返回路径的静态文件。DemoUtil单元实现了将xml字符串转换成document对象和解析获取视频信息接口得到的video节点功能。
ApiServiceFunction单元是上传视频的工具类,CreateHashedQueryString()方法是对HTTP通信协议传输参数进行THQS算法加密,CreateQueryString()方法是对Map数组进行按字母顺序排序,HttpRetrieve()方法实现了远程触发接口,返回响应结果的功能。
当需要和云平台进行HTTP通信时,需要将原始的QueryString转换为和请求时刻相关的HashedQueryString后再通过GET方法请求Spark API。
为了描述的方便,我们将QueryString转换为HashedQueryString的算法称为THQS算法。假设原来的QueryString为q,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即可得到最终用于通信的HashedQueryString:
(1)对于q中的每个键值对按照键的字母顺序升序排序,得到排序后的请求字符串qs;
(2)加人当前时间的Unix时间戳和Spark平台帐号对应的APIKey值,得到散列前的字符串qf:
qf←qs&time=12345&salt=aSdF1234
(3)计算得到qf的md5值,假设为abcdefg
hash←md5(qf)
(4)最终的HashedQueryString为:
hqs←qs&time=12345&hash=abcdefg
最后用hqs代替q进行HTTP通信,实现了对HTTP通信加密,保证了平台与视频平台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在UploadChunk()方法中实现了断点续传功能,通过使用POST方式将实际文件的指定部分二进制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会返回己接收到的实际文件长度,当服务器返回文件长度等于发送文件长度时即文件己发送完成。系统对HTTP报文传输进行了修改。
HTTP协议需要用户修改header中Content-Range内容。Content-Range:bytes x-y/z(x表示该段数据在文件中的开始位置=上次请求返回received数值,y表示该段数据在文件中的结束位置,z表示文件总长度),并且y表示文件索引下标位置,所以有y<=z-1,其中(binary)部分为文件部分块二进制内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00:将系统平台、微信公众号与后台服务器建立连接,设置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
步骤S200:教研员通过个人终端登录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研员账号进行在线课程申报,填写课程信息,所述课程信息包括报名资格、学时、时间、地点,管理员进行课程审批,如果审批不通过,教研员修改课程信息,重新申报;如果审批通过,在课程中心生成课程,并生成与课程信息映射的二维码;
步骤S300:教师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的课程中心查看开设的课程,选择要参与的课程进行报名;教研员对教师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否则教师报名不成功;
步骤S400:教研员将所述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或通过个人终端登录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发布二维码,参与课程的教师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师账号,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生成考勤记录;
步骤S500: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生成学时;
所述个人终端内置二维码识别器、电子时钟系统、定位系统、微处理器、远程通讯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具体是指,教研员通过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研员账号并扫描二维码进行授课签到,同时参与课程的教师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登录教师账号并扫描二维码进行听课签到;授课签到的信息、听课签到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匹配度判断,匹配度结果反馈至系统平台或微信公众号上个人账户的课程中心并生成考勤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二维码进行授课签到和所述扫描二维码进行听课签到的操作方法相同,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S401:由教研员、教师分别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输入账号信息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S402: 教研员、教师分别通过个人终端在系统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获取时间信息、定位信息、课程信息并与对应的账号信息打包成签到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匹配判断;教研员账号对应的签到信息为授课签到信息,教师账号对应的签到信息为听课签到信息,以授课签到信息为参照物;
步骤S403: 后台服务器向系统平台和/或微信公众号反馈匹配结果:当听课签到信息与授课签到信息匹配时听课的教师签到成功,当听课签到信息与授课签到信息不匹配时听课的教师签到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
步骤S410:教研员打印二维码,放置在线下授课地点;
步骤S420:教师登录微信公众号,打开定位功能,扫描二维码;
步骤S430:微信公众号将扫描时间、定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中二维码的签到时间信息、签到地点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否则,签到失败;
步骤S440:微信公众号上生成考勤记录,并同步至后台服务器,系统平台同步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员账号、教研员账号和教师账号在注册后首次登录微信公众号时,微信公众号采集人脸图像和指纹信息,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0还包括打开微信公众号中的人脸识别模块采集人脸图像,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与存在后台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验证;所述步骤S420还包括打开微信公众号中的指纹识别模块采集指纹信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与存在后台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验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0还包括:验证消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提示模块发出签到成功提示消息,验证失败,提示模块发出签到失败提示消息;所述步骤S430中还包括,在签到失败后,教研员在教研员账号手动添加考勤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40还包括后台服务器发送座次信息到微信公众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中还包括对参加课程的教师进行设置,如果存在必须参加课程的教师,则对教师账号进行分组,分为必须参加组和自由选择组,发送课程信息至必须参加组的教师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线下授课的现场进行录像形成视频文件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进行视频管理;所述视频文件通过Http上传视频到CC视频云平台,具体上传步骤如下:
步骤H1:教研员调用创建视频上传信息返回数据,并提取vid,metaurl,chunkurl等返回数据;
步骤H2:教研员调用上传META视频信息(metaurl)方法将视频文件描述信息发送到服务器;
步骤H3:教研员反复调用CHUNK上传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将文件实际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直到全部发完;如果调用CHUNK上传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中间出现中断,可使用断点续传方式上传META视频信息(metaurl)获取已发文件大小后继续调用CHUNK上传视频文件块(chunkurl)方法将文件发送完成;
所述视频管理通过视频管理系统进行视频文件管理,所述视频管理系统包括VideoController单元、BaseController单元、CCUtils单元、Config单元、ApiServiceFunction单元、DemoUtil单元、Binary Convert单元、BaseService单元、IvideoService接口、VideoServiceImpl接口、VideoMapper接口;
所述VideoController单元分别与BaseController单元、CCUtils单元、IvideoService接口通讯;
所述CCUtils单元还与Config单元、ApiServiceFunction单元、Binary Convert单元、DemoUtil单元通讯;
所述VideoMapper接口、 VideoServiceImpl接口、IvideoService接口、BaseService单元依次连接。
CN201810416474.2A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86151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6474.2A CN108615141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6474.2A CN108615141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5141A true CN108615141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6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6474.2A Pending CN108615141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514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1395A (zh) * 2019-01-03 2019-05-24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校园卡的考勤签到终端
CN109949913A (zh) * 2019-02-14 2019-06-28 北京仁泽健康服务中心 一种供临床医生使用的患者教育云系统
CN110046867A (zh) * 2019-02-28 2019-07-23 惠州学院 人脸识别点名装置及方法
CN112203037A (zh) * 2020-10-12 2021-01-08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流媒体的网络教研方法
CN112396316A (zh) * 2020-11-17 2021-02-2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教师教学考核评价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203A (zh) * 2014-03-21 2014-07-02 沈阳化工大学 学生选课系统
CN104463399A (zh) * 2013-11-25 2015-03-25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学生培养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279720A (zh) * 2015-11-10 2016-01-27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实现课堂互动的系统与方法
CN105894414A (zh) * 2016-05-12 2016-08-2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wifi 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课堂点名方法
CN106157203A (zh) * 2016-06-16 2016-11-23 北京数智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课教学平台
CN107369220A (zh) * 2017-07-14 2017-11-21 安徽智星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课堂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07591039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武汉海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教育学习平台
CN107680189A (zh) * 2017-10-10 2018-02-09 天津科技大学 基于安卓系统的高校考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3399A (zh) * 2013-11-25 2015-03-25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学生培养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903203A (zh) * 2014-03-21 2014-07-02 沈阳化工大学 学生选课系统
CN105279720A (zh) * 2015-11-10 2016-01-27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实现课堂互动的系统与方法
CN105894414A (zh) * 2016-05-12 2016-08-24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wifi 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课堂点名方法
CN106157203A (zh) * 2016-06-16 2016-11-23 北京数智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课教学平台
CN107369220A (zh) * 2017-07-14 2017-11-21 安徽智星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课堂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07591039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武汉海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教育学习平台
CN107680189A (zh) * 2017-10-10 2018-02-09 天津科技大学 基于安卓系统的高校考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微助教: "0414【学生端】一键"扫码加入课堂"", 《HTTPS://PORTAL.TEACHERMATE.COM.CN/0414-SCAVENGING/》 *
湖北工程学院: "微助教v2.0使用手册(170104)", 《HTTP://ZPZX.HBEU.CN/INFO/1009/1831.HTM》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1395A (zh) * 2019-01-03 2019-05-24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校园卡的考勤签到终端
CN109949913A (zh) * 2019-02-14 2019-06-28 北京仁泽健康服务中心 一种供临床医生使用的患者教育云系统
CN110046867A (zh) * 2019-02-28 2019-07-23 惠州学院 人脸识别点名装置及方法
CN112203037A (zh) * 2020-10-12 2021-01-08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流媒体的网络教研方法
CN112203037B (zh) * 2020-10-12 2022-12-27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流媒体的网络教研方法
CN112396316A (zh) * 2020-11-17 2021-02-2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教师教学考核评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5141A (zh) 一种用于线下授课的智能课程管理方法
CN209231993U (zh) 一种智能教室管理综合系统
US20050214732A1 (en) Internet educational system combining teaching, academic affairs, and its method
CN108768992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匿名传输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67017A (zh) 移动装置的出勤验证
CN109300064A (zh) 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脸识别和二维码上课防代签系统
CN104410947B (zh) 一种基于无线的智能终端点名调度方法
CN108256832A (zh) 建筑设计招投标系统
CN108537690B (zh) 一种旅游管理系统
CN108985611A (zh) 一种个人信用品德评估系统和实施方法
CN110033399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慧班牌的信息发布、提取方法与系统
CN112862643A (zh) 一种多媒体远程教育平台系统
CN109118605A (zh) 基于手机定位的教学专用课程签到装置和方法
CN111461738A (zh) 一种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报名平台
CN109948995A (zh) 教学管理系统
CN108805765A (zh) 一种教学系统
CN111612664A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平台
CN110163603A (zh) 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72943A (zh) 一种在线排课系统
CN105788388A (zh) 一种基于WiFi-Direct的课堂答题系统
CN10692042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77805A (zh) 教学教务数据化管理平台及方法
CN105550965A (zh) 一种民政网络调查系统及方法
CN114943509A (zh) 一种无纸化会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766818A (zh) 签到交互系统及签到交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