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1801B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1801B
CN108611801B CN201710527444.4A CN201710527444A CN108611801B CN 108611801 B CN108611801 B CN 108611801B CN 201710527444 A CN201710527444 A CN 201710527444A CN 108611801 B CN108611801 B CN 108611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ashing
water
cover member
washing t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74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1801A (zh
Inventor
西纳·提拉考
爱卡沃特·瓦斯洪萨瓦
索米斯·平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11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1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1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1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7/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 D06F17/04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solely by water je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7Tub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thereto components or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具备:洗涤槽,用于收容洗涤物并进行洗涤;罩部件,安装在所述洗涤槽的内侧壁部,在与该洗涤槽之间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水路;以及辊,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罩部件,通过旋转促进洗涤物的移动。

Description

洗衣机
本申请以2016年12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41191号为基础,并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利益,并且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所谓的纵轴型的洗衣机中,考虑在设置于洗涤槽底部的波轮的上表面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辊。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或三个辊配设为在波轮上向半径方向延伸,通过这些辊,能够使洗涤物良好地在波轮上翻转。
在如上所述的、在波轮上设置辊的洗衣机中,辊移动洗涤物的效果只局限于波轮上的一部分区域,在洗涤槽内的洗涤物的衣物量多的情况下,难以得到提高洗涤物的翻转的效果。因此,考虑不将辊设置在波轮上,而是沿纵向设置在洗涤槽的内侧壁部。但是,在洗衣机中,也有在洗涤槽的侧壁部设置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水路(扬水路)的洗衣机,在设置有这种水路的情况下,需要有效地配置辊。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的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通过与图1不同的剖面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涤槽的结构的纵剖剖面图。
图3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罩部件的前视图。
图3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罩部件的后视图。
图4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罩部件的沿图3A的A-A线的纵剖侧视图。
图4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罩部件的沿图3A的B-B线的横剖俯视图。
图5是示出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罩部件安装辊单元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罩部件拆装辊单元的过程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单元的、从背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7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单元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8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件的前视图。
图8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件的后视图。
图8C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件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的分解立体图。
图10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主部的纵剖剖面图。
图10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主部的俯视图。
图10C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主部的仰视图。
图11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部的立体图。
图11B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部的前视图。
图11C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12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的转轴的支承结构的上部的后视图。
图12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的转轴的支承结构的下部的后视图。
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以及侧部膨出部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内的洗涤水的侵入状态的纵剖剖面图。
图15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罩部件的水路与辊之间的关系的后视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路部分的概略性横剖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具备:洗涤槽,用于收容洗涤物并进行洗涤;罩部件,安装在所述洗涤槽的内侧壁部,在与该洗涤槽之间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水路;以及辊,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罩部件,通过旋转促进洗涤物的移动。
下面,参照附图,对适用于所谓的纵轴型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多个实施方式之间实质上共同的部分,使用共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新的图示和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4,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洗衣机1在例如由钢板构成为整体呈矩形箱状的外箱2的上部具备塑料制成的顶罩3。在所述外箱2内以被公知结构的弹性吊持机构(未图示)弹性地悬挂支承的方式设置有可贮存洗涤水的水槽4。此外,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在水槽4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在该排水口上连接有具备排水阀的排水路。
在所述水槽4内可旋转地设置有兼用作脱水槽的纵轴型的洗涤槽(旋转槽)5。如图2所示,洗涤槽5整体呈有底圆筒状,在其周壁部形成有多个脱水孔17。在洗涤槽5的上端部安装有例如液体封入式的旋转平衡器6。另外,在洗涤槽5的内底部配设有波轮7。未图示的洗涤物被收容在该洗涤槽5内,并进行由衣物的洗涤、漂洗、脱水等行程构成的洗涤运行。关于洗涤槽5内部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所述水槽4的外底部配设有公知结构的驱动机构8。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以及说明,但是该驱动机构8具备例如由外转子型的直流三相无刷电机构成的洗衣机电机9。另外,驱动机构8具备中空的槽轴10、贯通该槽轴10的搅拌轴11以及离合机构等,所述离合机构将所述洗衣机电机的旋转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给该轴10、11。在所述槽轴10的上端连接着所述洗涤槽5。在所述搅拌轴11的上端连接着所述波轮7。
所述离合机构例如以螺线管为驱动源,由以计算机为主体构成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这样,离合机构在洗涤以及储水漂洗的行程中,在洗涤槽5固定(停止)的状态下通过搅拌轴11将洗衣机电机9的驱动力传递至波轮7,并直接正反旋转驱动波轮7。另外,在脱水的行程中,离合机构在槽轴10与搅拌轴11连接的连接状态下通过槽轴10将洗衣机电机9的驱动力传递至洗涤槽5,并以高速向一个方向直接旋转驱动洗涤槽5(以及波轮7)。
所述顶罩3呈下表面开口并且其上表面朝向前方下降倾斜的薄型中空箱状。在顶罩3的中央部位于所述洗涤槽5的上方形成有大致圆形的洗涤物的出入口。在顶罩3的上表面设置有盖12,所述盖12整体呈矩形面板状,用于打开/关闭所述出入口。另外,虽然未进行详细图示,但是在顶罩3的上表面的前边部设置有横长形状的操作面板。在顶罩3内的后部设置有进行向水槽4(洗涤槽5)内的供水的供水机构。
在此,参照图2,对所述洗涤槽5进行说明。详细而言,洗涤槽5构成为,在圆筒状的主体部15的下端部连接槽底部16,并且在主体部15的上端部连接所述旋转平衡器6。所述主体部15由金属板、例如不锈钢板构成为上下两面开口的圆筒状。在主体部15的除了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水路的形成部分(罩部件的安装部分)以外的位置,形成有多个脱水用的脱水孔17。所述槽底部16由塑料制成,形成为圆形容器状,通过铆接以及螺纹紧固件与所述主体部15的下部结合。
在所述槽底部16的内底部(上表面)的圆形区域与所述波轮7之间形成有泵室20。另外,在槽底部16的外周部位于在圆周方向上间隔120度的三处形成有流出口21。所述波轮7呈在正面(上表面)具有用于生成水流的凸部的圆盘状,在其背面位于泵室20内一体地设置有向半径方向延伸且呈薄板状的多张泵叶片22。这样,构成离心泵,通过波轮7的旋转,洗涤槽5内的洗涤液(水和溶解有洗涤剂的水)朝向泵室20的外周方向(三个流出口21)喷出。
而且,在所述洗涤槽5的侧壁部设置有水路(扬水路)23,所述水路(扬水路)23对于洗涤槽5内的洗涤液,从所述泵室20的各流出口21扬水,并从洗涤槽5的上部喷出(喷水)。在此,多个、例如三个水路23在洗涤槽5的圆周方向上间隔120度向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从洗涤槽5的槽底部16(流出口21部分)到主体部15的部分上安装罩部件,从而形成各水路23。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形成三个水路23时,在洗涤槽5内的两处设置第一罩部件24。在剩余的一处设置与第一罩部件24的结构不同的第二罩部件25。其中,在第一罩部件24上安装辊(辊单元)。对于该第一罩部件24以及辊(辊单元)的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所述第二罩部件25由塑料的成形品构成,如图1、图2所示,整体呈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大致板状。而且,第二罩部件25具备配置在所述主体部15的内周面侧的主部25a。并且一体地具备下侧连接部25b和延长部25c,所述下侧连接部25b设置在该主部25a的下部,并连接到槽底部16的流出口21,所述延长部25c从主部25a的上部到所述旋转平衡器6部分向上方内周侧延伸设置。所述主部25a呈圆弧状,横剖面向主体部15的曲面的相反侧弯曲。
如图1所示,在第二罩部件25的主部25a上形成有纵长的矩形开口部25d。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用于堵塞该矩形开口部25d的过滤部件26。虽然未进行详细图示,但是该过滤部件26以公知的方式构成为,整体呈矩形板状,在该板面上具有多个横长的狭缝状通水孔,并且在该通水孔部分上安装有用于捕获线屑的网状过滤器。
另外,在第二罩部件25的延长部25c位于所述旋转平衡器6的下方设置有在洗涤槽5的内壁部开口的洗涤剂投入口29。虽然未进行详细图示,但是相对于洗涤槽5例如通过卡合爪和卡合孔之间的卡合安装这样构成的第二罩部件25。此时,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在罩部件25的背面侧,沿着图1中的左右的边部设置有密封件。通过该密封件,罩部件25的背面与洗涤槽5的内壁面之间水密密封,形成水路23。
用户能够在开始洗涤运行时,预先从罩部件25的洗涤剂投入口29投入所需量的洗涤剂。然后,当洗涤运行开始并所述波轮7旋转时,进行以下循环:即、洗涤槽5内的洗涤水从泵室20的流出口21上涨到水路23,再从过滤部件26的通水孔供给到洗涤槽5内。此时,投入的洗涤剂被水溶解并运往洗涤槽5内。另外,过滤部件26的过滤器捕获洗涤水中含有的线屑(线头)。通过将过滤部件26从第二罩部件25上拆下,能够容易地进行过滤器的清扫。
接下来,参照图3A至图6,对所述第一罩部件24进行说明。第一罩部件24由塑料成形品构成,其外形与上述第二罩部件25大致相同。即、第一罩部件24整体呈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大致板状,并且具备配置在主体部15的内周面侧的主部24a。而且,一体地具备下侧连接部24b和延长部24c,所述下侧连接部24b设置在该主部24a的下部,并连接到槽底部16的流出口21,所述延长部24c从主部24a的上部到所述旋转平衡器6部分向上方内周侧延伸设置。
如图3A、图3B所示,延长部24c构成为前表面呈倒梯形形状开口、朝向后方稍微凹陷的形状,通过在延长部24c的后壁下部形成的连通口30,与所述主部24a的背面侧(水路23)的上端部相连。另外,如图5所示,在延长部24c的前面开口部安装有喷出口罩32,用于堵塞延长部24c的前面开口部。在该喷出口罩32上位于上部形成有横长缝隙状的喷出口32a。
如图4B所示,所述主部24a整体形成为圆弧状,横剖面向主体部15的曲面的相反侧弯曲。在该主部24a的前面部的纵长矩形状区域内,设置有凹状的安装部31,在所述安装部31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辊单元。该安装部31呈具有左右的侧壁和背壁、前表面开口的纵长矩形状的盒状。在安装部31的背壁部形成有纵长的开口部31a,所述开口部31a朝向配置有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辊的部分的背面开口。以与水路23分离的方式设置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辊。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3所示,主部24a中所述安装部31的前面开口部的左右部位为作为弯曲壁的罩侧弯曲壁39、39,所述罩侧弯曲壁39、39在从上方观察时,从左右两端部朝向中心部逐渐向内周侧膨胀。细节将在后面进行说明,但是这些罩侧弯曲壁39、39与保持部件的弯曲壁(保持部件侧弯曲壁)一起构成侧部膨出部。
虽然未进行详细图示,但是相对于洗涤槽5也是通过卡合爪与卡合孔之间的卡合安装该第一罩部件24。此时,如图3B所示,在第一罩部件24的背面侧一体地设置有外侧密封件保持槽24d以及内侧密封件保持槽24e。其中,外侧密封件保持槽24d在到第一罩部件24的主部24a以及下侧连接部24b的左右的侧边部向上方延伸。并且外侧密封件保持槽24d形成为在靠近连通口30的上部相连的倒“U”字状的形态。另外,内侧密封件保持槽24e形成为围绕上述安装部31(开口部31a)的外侧周围的纵长矩形框状。
在外侧密封件保持槽24d上保持着有端带状的外侧密封件33。这样,第一罩部件24的背面与主体部15的内壁面之间沿着水路23的外周围水密密封。另外,在内侧密封件保持槽24e上保持着框状的内侧密封件34。这样,第一罩部件24的背面与主体部15的内壁面之间沿着开口部31a的外侧的周围部分水密密封。
这样,在第一罩部件24与洗涤槽5(主体部15)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用于使洗涤水水位上升的水路23。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B所示,水路23如箭头a所示,从流出口21到安装部31的下部向上方延伸。进一步,水路23在此分支为两股,在安装部31(开口部31a)的左右向上方延伸,在安装部31的上部再次合为一体,直至所述连通口30。通过连通口30的洗涤水到达延长部24c内(前表面侧),从喷出口罩32的喷出口32a喷出到洗涤槽5内。在这种情况下,水路23设置在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辊的两侧部位置。
然后,如图4A所示,在第一罩部件24的所述安装部31位于其下边部设置有被卡止部35,所述被卡止部35用于卡止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辊单元的卡止片。并且在所述安装部31的上边部设置有嵌合孔36,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辊单元的嵌合凸部嵌合于所述嵌合孔36。进一步,在安装部31位于所述开口30a的上部以及下部设置有上部保持部37以及下部保持部38,所述上部保持部37以及下部保持部38用于分别保持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辊的转轴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为防脱状态。这些上部保持部37以及下部保持部38构成为,在向前方突出的横长板状的片部的前端面中央部具有“U”字状的凹部37a以及38a。
接下来,如图1、图2等所示,在上述洗涤槽5的内壁部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设置有通过旋转促进洗涤物的移动的圆筒状的辊41。如图5、图6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辊41由保持部件42保持,并作为辊单元43。辊41以辊单元43的状态可拆卸(拆装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各第一罩部件24的安装部31。下面,参照图7至图14,对辊41以及辊单元43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辊41进行说明。如图9等所示,辊41构成为具有:辊主部44、帽部45、金属制成的转轴46以及上下的衬套47、47。其中,如图10A至10C所示,辊主部44由塑料成形品构成,呈上表面开口(下端面具有底壁)的纵长中空圆筒状。并且辊主部44与其底面(下端部)连续地、一体地具有筒部48,转轴46插通并保持在所述筒部48中。筒部48呈圆管状,被设置成在辊主部44的轴中心部朝向轴方向(上方向)延伸至上部附近。
此时,如图10C所示,在辊主部44的底面形成有三个开口49。在轴方向上观察时,这些开口49间隔120度配置在偏离筒部48的位置,并连通到辊主部44的内部空间(筒部48的外周侧的空间)。另外,如图10B所示,在辊主部44的内周面一体地形成有间隔120度的三个加固肋44a,用于连接到所述筒部48的外周部。进一步,在辊主部44的内周面的上部一体地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间隔120度的三组卡合销44b以及钩44c,用于与帽部45连接。
与所述辊主部44相对地,帽部45也由塑料成形品构成,呈圆筒帽状。如图11A至11C所示,帽部45一体地具有圆筒壁部50,所述圆筒壁部50从构成辊41的上端面的圆盘状部分的下面向下方延伸,嵌入所述辊主部44的内周面。在帽部45的轴中心部一体地设置有筒部51,所述筒部51以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向下方延伸,并插通有所述转轴46。
另外,如图11A、图11B所示,在所述圆筒壁部50设置有凸轮部50a,所述凸轮部50a跨过圆周方向的三处,斜切圆筒壁部50的前端部,抵接并相对地引导所述辊主部44的卡合销44b。并且在该凸轮部50a的终端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卡合凹部50b。在卡合凹部50b上卡合固定有卡合销44b。进一步,在圆筒壁部50上形成有三个卡止孔部50c,辊主部44的钩44c以防脱状态卡止于所述三个卡止孔部50c。
这样,帽部45在使圆筒壁部50的凸轮部50a以与卡合销44b抵接的方式卡合于所述辊主部44的上端部之后,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卡合销44b卡合固定于卡合凹部50b,并且钩44c卡止于卡止孔部50c,以此被安装在辊主部44上。
然后,如图11C所示,在作为辊41的上端面的帽部45的上表面一体地设置有防止夹衣物用的肋52。如图12A所示,该肋52被设置成,位于转轴46的外周侧,呈向上方直立的环状(高度低的圆筒状)。如将在后面进行的说明,肋52通过堵塞与保持部件42的矩形开口部53a的上边之间的间隙,来防止洗涤物的衣物夹在该间隙。另外,亦如将在后面进行的说明,该肋52兼用作错误安装防止部件,即、能够相对于保持部件42保持朝向正确的辊41,而无法相对于保持部件42保持朝向相反的辊41。
如上所述,通过在辊主部44安装帽部45,并且使转轴46插通筒部48以及筒部51的内部,再通过上下的衬套47、47固定转轴46来组装辊41。这样,如图7A所示,辊41的形态为,转轴46贯通其轴中心部,该转轴46从辊41的上下两端面稍微向上下突出。
与上述结构的辊41相对地,保持部件42构成为如下所述。即、如图7A、7B、图8A至8C所示,保持部件42由塑料成形品构成,整体呈堵塞所述第一罩部件24的安装部31的纵长矩形状,构成为背面侧开口、前后方向较薄的盒状。保持部件42的前表面中央部为膨出部53,从上面观察时,所述膨出部53的形状为朝向前方膨胀为圆弧状(拱形)。并且形成有矩形开口部53a,所述矩形开口部53a用于使辊41的外周面中的一部分(小于整体的一半的面积)露出至该膨出部53。与辊41的长度尺寸相对应地,矩形开口部53a的上下方向长度形成为辊41卡合的长度。
此时,如图8A以及图13等所示,保持部件42的膨出部53的前表面部中位于开口部53a的左右的部分为作为弯曲壁的保持部件侧弯曲壁61、61。如将在后面进行的说明,这些保持部件侧弯曲壁61、61与罩侧弯曲壁39、39连续地、与它们一起构成侧部膨出部62、62。侧部膨出部62、62设置在辊41的两侧部位置,以相对于所述辊41的露出外周壁面画出流畅曲线的方式相连,发挥灵活地向该辊41引导洗涤物的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侧弯曲壁61、61的形状为,从上方观察的曲率以在所述辊41的附近更加沿着辊41的外周面的方式变化。
进一步,如图8C所示,保持部件42的膨出部53的前表面部中位于开口部53a的上部的部分为上部膨出部63。并且膨出部53的前表面部中位于开口部53a的下部的部分为下部膨出部64。上部膨出部63位于辊41的上部,以相对于该辊41的上端部流畅地连接的方式设置。同样地,下部膨出部64位于辊41的下部,以相对于该辊41的下端部流畅地连接的方式设置。
如图7A、图8B、图12A、图12B所示,在保持部件42的背面(内面)侧位于矩形开口部53a的上端部一体地设置有上部壁部54。另外,在保持部件42的背面侧位于矩形开口部53a的下端部一体地设置有下部壁部55。此时,在上部壁部54上以向背面侧开口的方式形成有可配置(通过)所述辊41的肋52的、较宽的上部切口部54a。在所述下部壁部55上以向背面侧开口的方式形成有可通过所述辊41的转轴46的、较窄的下部切口部55a。
如图7A、图7B、图8A至图8C所示,在保持部件42的背面(内面)侧位于上部壁部54的稍微上方一体地设置有上部轴受部56,所述上部轴受部56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辊41的转轴46的上端部。并且位于下部壁部55的稍微下方一体地设置有下部轴受部57,所述下部轴受部57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辊41的转轴46的下端部。这些上部轴受部56以及下部轴受部57分别具有在背面侧开口的“U”字状的切口部56a以及57a。辊41的转轴46从背面侧插入到切口部56a以及57a,由此,上部轴受部56以及下部轴受部57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辊41。
进一步,在所述保持部件42上设置有将辊单元43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罩部件24的安装部31上的结构,方式如下。即、如图7A、图7B、图8A至图8C所示,在保持部件42的下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横长形状的卡止片58。该卡止片58从上方插入到所述安装部31的被卡止部35的内侧,由此,保持部件42的下端部被卡止为防止向前方脱落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8A至图8C所示,在保持部件42的上端部一体地设置有抓手部59。该抓手部59在上下具有从保持部件42的上端背面侧的壁部向前方延伸的上部片部59a以及下部片部59b,这些上部片部59a以及下部片部59b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此时,如图6所示,在下部片部59b的下侧设置有用户能够插入手指的凹部59c,所述凹部59c为在前表面开口的凹状。上部片部59a位于保持部件42的上端,如图5所示,在其上面设置有卡合凸部60,所述卡合凸部60以相对于所述安装部31的卡合孔36可拆装的方式卡合。这样,用户向上下提拉抓手部59,能够缩小上部片部59a以及下部片部59b之间的间隔,使上部片部59a向下方(图8C的箭头b方向)弹性变形。在该状态下,能够使卡合凸部60相对于卡合孔36拆装。
如图7A所示,在上述结构的辊单元43的情况下,也是相对于保持部件42以从背面侧收容到膨出部53内的方式保持辊41。具体而言,辊41的转轴46的上端部插入到上部轴受部56的切口部56a,由此,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此时,辊41的上端面部的肋52配置在上部壁部54较宽的上部切口部54a内。并且转轴46的下端部插入到下部轴受部57的切口部57a,由此,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此时,转轴46中靠近辊41的下端面的下部部分配置在下部壁部55较窄的下部切口部55a内。
这样,如图7B等所示,以相对于保持部件42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辊41,辊41的前部侧的部分(比半周稍微窄的范围的部分)配置在矩形开口部53a内并向前方露出。另外,如图12A所示,在该保持状态下,辊41的上端面的肋52配置在与辊41的上端面侧的矩形开口部53之间的间隙部分,发挥防止夹入衣物的功能。此时,如从图12A、图12B明显可知,由于肋52的存在,当将辊41以上下反向安装在保持部件42上时,肋52会被卡在下部壁部55。由此,构成为无法将辊41上下反向地保持在保持部件42上。
而且,以相对于洗涤槽5的内壁部的第一罩部件24的安装部31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上述辊单元43。在向安装部31安装辊单元43时,首先,将保持部件42的下端的卡止片58以从斜上方插入的方式卡止于安装部31的下边部的被卡止部35的内侧(参照图6)。接下来,手持抓手部59,一边使上部片部59a向下方(箭头b方向)弹性变形,一边将辊单元43的上部嵌入于安装部31。由此,使嵌合凸部60相对于嵌合孔36嵌合。此外,相对于两处第一罩部件24分别进行辊单元43的安装。
由此,以嵌入到安装部31的方式安装辊单元43。此时,如图1所示,在辊单元43的背面侧,第一罩部件24上设置有上部保持部37以及下部保持部38。由此,在辊41的转轴46的上端部中,由上部保持部37在靠近上部轴受部56的下部防止向后方(背面侧)脱落。另外,在转轴46的下端部中,由下部保持部38在靠近下部轴受部57的上部防止向后方(背面侧)脱落。
在安装有该辊单元43的状态下,如图1、图2所示,辊41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洗涤槽5的内壁部的中段部。辊41自身的旋转促进洗涤物沿着洗涤槽5的内壁在圆周方向上移动。此时,如图13等所示,辊41(中心轴)位于洗涤槽5的内壁部的内周侧。在洗涤槽5的内壁部位于辊41的两侧部设置有侧部膨出部62、62,所述侧部膨出部62、62以相对于辊41的露出外周壁面画出流畅曲线的方式相连,用于灵活地向该辊41引导洗涤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膨出部62被设置成,设置于保持部件42的保持部件侧弯曲壁61与设置于第一罩部件24的罩侧弯曲壁39连续的形态。另外,如图13所示,在保持部件侧弯曲壁61的情况下,从上方观察的曲率以在辊41的附近沿着辊41的外周面的方式变化。进一步,位于辊41的上部设置有上部膨出部63,所述上部膨出部63相对于该辊41的上端部流畅地连接。并且位于辊41的下部设置有下部膨出部64,所述下部膨出部64相对于该辊41的下端部流畅地连接。
另外,如图14所示,在安装有该辊单元43的状态下,辊41的下表面的开口49通过保持部件42上的多处间隙与洗涤槽5内连通。因此,在洗涤和储水漂洗的行程中,洗涤槽5内的洗涤水流向箭头c的相反方向,从开口49侵入辊41内部。但是,在从洗涤槽5内排水时,辊41内的洗涤水流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通过开口49从辊41内排出。
在从安装部31上拆卸辊单元43时,与上述相反地,用户手持抓手部59,使上部片部59a向下方(箭头b方向)弹性变形。在该状态下,从卡合孔36向下方拔出卡合凸部60,向前方拉出保持部件42的上部(参照图6)。接下来,向斜上方拔出卡止片58,解除与被卡止部35之间的卡止,由此能够拆卸辊单元43。另外,在已从洗涤槽5(安装部31)上拆下了辊单元43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从保持部件42上拆卸辊41,另外也能够容易地安装。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洗衣机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上述结构中,在洗涤槽5的内壁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辊41,因此促进洗涤槽5内的洗涤物的移动,能够提高洗涤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辊41被配置成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的状态,因此在洗涤槽5的内侧壁部,洗涤物的翻转不局限于波轮7上等一部分区域,而是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良好地翻转,效率高。在此,尤其是在洗涤槽5内的洗涤物的衣物量多的情况下,洗涤物翻转困难,可能会造成去污不均匀。然而,通过辊41能够良好地进行通常的翻转,能够消除这种去污的不均匀。
而且,虽然在洗涤槽5的内壁侧部安装有第一罩部件24,从而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水路23,但是,所述辊4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于该罩部件24。这样,第一罩部件24发挥安装辊41和形成水路23的两个功能,由此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节省空间。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在洗涤槽5内设置辊41来良好地翻转衣物,能够得到有效地配置辊41以及水路23的优异效果。
此时,以与所述水路23分离的方式设置所述辊41,因此,便于通过规划水路23来对水路23的水的流向和喷出位置、流量进行调整(设定)等。与辊41位于水路23中的情况不同,线屑难以挂到或者堵塞辊41,能够确保水路的良好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罩部件24上位于辊41的背面侧设置有开口部31a。通过开口部31a,能够确保辊41与洗涤槽5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能够使辊41的配置空间在洗涤槽5的径方向上较小。
另外,在所述第一罩部件24与洗涤槽5之间围绕开口部31a的外侧的位置设置有内侧密封件34。由此,水路23设置在开口部31a的外侧,并被围绕开口部31a的内侧密封件34密封,能够防止开口部31a中的洗涤水漏出。第一罩部件24内的水路23设置在辊41的两侧部位置,因此能够比较紧凑地配置水路23以及辊41,确保水路23的剖面面积(水的流量)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即、以相对于洗涤槽5可拆卸的方式设置辊41。由此,即使在辊41的安装部附近容易附着污渍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容易地拆卸辊41进行清扫,能够提高清扫性能。在保持部件42上设置有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辊41的轴受部56、57。这样,无需将容易附着污渍、换言之污渍难以去除的复杂形状的部分拿到洗涤槽5侧,能够更加提高清扫性能。
在保持部件42上设置有在拆装辊单元43时用于搭手的抓手部59,因此利用抓手部59能够简单地进行辊单元43的拆装工作。保持部件42上设置有用于支承辊41的两端的转轮46的轴受部56、57。由此,能够通过轴受部56、57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辊41,无需在洗涤槽5侧设置轴受功能。
另外,在辊41的端面位于转轴46的外周侧设置了用于堵塞与保持部件42的矩形开口部53a之间的间隙的防止夹衣物用的肋52。由此,能够通过肋52防止洗涤物的衣物夹在辊41与矩形开口部53a的上边部之间的间隙中,效率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由于辊41的自重而导致与下端侧相比,辊41的上端侧更容易在与保持部件42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通过将肋52设置在辊41的上侧的端面,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夹衣物。
而且,将肋52构成为兼用作错误安装防止部件,即、能够相对于保持部件42保持朝向正确的辊41,无法相对于保持部件42保持朝向相反的辊41。由此,能够将错误安装、即、相对于保持部件42以反向安装辊41的情况防患于未然。由于肋52兼用作错误安装防止部件,因此与区别于肋52单独设置错误安装防止部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简化结构。
所述辊41包括辊主部44和安装于该辊主部44的一端部的帽部45,构成为相对于辊主部44嵌合帽部45后通过旋转来安装。由此,能够相对于辊主部44简单地安装帽部45,能够容易地进行辊41的组装工作。更加具体而言,在辊主部44的内周面设置卡合销44b,并且在帽部45设置卡合凹部50b和朝向该卡合凹部50b相对地引导卡合销44b的凸轮部50a。由此,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容易组装的辊41。
在所述第一罩部件14的安装部31设置通过与保持部件42的协同作用将辊41的转轴46保持在防脱状态的上部保持部37以及下部保持部38。由此,与用保持部件42独自保持转轴46的情况不同,能够简化保持部件42的轴受部56、57的结构。拆卸时也容易从辊单元43拆卸辊41。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辊41构成为中空状,并且构成为在其下端面设置开口49。由此,即使洗涤液侵入辊41内,也能够容易地从开口49排出该洗涤液,能够将洗涤液积存在辊41内的情况防范于未然。当然也能够价格低廉地制造重量轻的辊41。此时,在轴方向观察时,辊41的开口49配置在偏离保持转轴46的筒部48的位置。这样,便于在用塑料成形品构成辊41(辊主部44)时形成开口49。
除此之外,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洗涤槽5的辊41的两侧部设置了以相对于辊41的露出外周壁面画出流畅曲线的方式相连的侧部膨出部62、62。由此,能够灵活地被辊41朝着露出外周壁面引导洗涤物。在这种情况下,洗涤物不会堵在或者挂到辊41部分上,能够灵活地移动。
此时,将侧部膨出部62构成为设置在塑料制成的保持部件42以及第一罩部件24上。由此,能够价格低廉地在形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容易地设置侧部膨出部62。也便于相对于洗涤槽5进行辊41(辊单元43)的拆装操作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部膨出部62被设置成保持部件42的保持部件侧弯曲壁61与第一罩部件24的罩侧弯曲壁39连续的形态。这样,能够以画出更加流畅曲线的方式在较大范围内设置侧部膨出部62。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部件侧弯曲壁61的情况下,构成为从上方观察的曲率在辊41的附近发生变化。由此,能够通过画出流畅曲线的侧部膨出部62,向辊41灵活地引导洗涤物。并且能够在辊41附近构成更加适合防止衣物堵塞和挂到的形状。由于在位于辊41的上部的位置设置了上部膨出部63,因此也能够防止衣物堵塞和挂在辊41的上部部分。由于在位于辊41的下部的位置设置了下部膨出部64,因此也能够防止衣物堵塞和挂在辊41的下部部分。
(第二实施方式)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罩部件以及辊、水路的结构上。即、图15示出了第一罩部件71的背面侧的状态。该第一罩部件71与上述第一罩部件24等相同地、一体地具备:主部71a,配置在洗涤槽5的主体部15的内周面侧;下侧连接部71b;以及延长部71c,通过连通口30与主部71a的上部相连。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在延长部71c的前表面安装有具有喷出口32a的喷出口罩32。
虽然未进行详细图示,但是多个辊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旋转自如地设置于第一罩部件71的前表面(表面)侧,以促进洗涤物的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根辊72、73上下排列设置。另一方面,在第一罩部件71的背面侧位于与洗涤槽5的内壁面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水路(扬水路)74,所述水路(扬水路)74对于洗涤槽5内的洗涤液,从泵室20的各流出口21扬水,并从洗涤槽5的上部喷出(喷水)。
此时,为了形成水路74,在第一罩部件71的背面设置有密封件保持槽,并且在密封件保持槽上配置有用于将与洗涤槽5的内壁面之间水密密封的密封件。在此,沿着水路74的外周围设置有外侧密封件33。并且上部内侧密封件75以及下部内侧密封件76分别设置成矩形框状,以围绕辊72以及73的各配设部位。
这样,如箭头d所示,水路74从流出口21到主部71a的下部向上方延伸,并从此处分支为两股,在辊72、73的左右两侧部向上方延伸。然后,在主部71a的上部再次合为一体,直至连通口30。并且在与辊72、73之间相对应的位置,水路74以在左右方向上连接左右两侧的水路的方式向横方向延伸。在第一罩部件71上位于该水路74向横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有横长缝隙状的中段喷水口77。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波轮7的旋转而在水路74扬水的洗涤水的一部分从中段喷出口77喷出到洗涤槽5内。剩余的部分则经过进一步的扬水而从喷出口罩32的喷出口32a喷出到洗涤槽5内。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通过将辊72、73配置在洗涤槽5内的上下方向的较大范围,能够良好地翻转洗涤物。而且,能够利用辊72、73之间的空间来设置中段喷出口77,能够从洗涤槽5的中段部喷出(循环)洗涤水。
(第三实施方式)
图1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图。该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罩部件81的结构上。在该第一罩部件81的前表面侧设置有安装部82。在该安装部82上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旋转自如地安装有用于促进洗涤物的移动的辊83。并且,在第一罩部件81的背面侧位于与洗涤槽5的内壁面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水路(扬水路)84。
在第一罩部件81的背面的密封件保持槽上配置用于水密密封与洗涤槽5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件85来形成该水路84。此时,水路84被设置成在辊83的背面侧向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在洗涤槽5的直径方向上构成为薄型。根据这样的第三实施方式,能够确保水路84以及辊83的功能,并且使第一罩部件81在宽度方向上形成为相对小型(宽度窄)。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罩部件上设置水路以及辊的情况下,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配置,也可以为如下所述的配置关系。即、也可以在罩部件的左右任意一方安装辊,在另一方配置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水路。或者,也可以在罩部件上配置两个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并在左右(圆周方向)稍微留出间隔而排列的辊,再在它们之间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水路。
另外,辊的结构也存在各种变形例。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转轴而在端面部一体地设置轴部,或者将辊的外周面构成为锥面状、即外径尺寸在上端部最大且从上端部越朝向下方越小。对于用于保持辊的保持部件的结构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在构成辊单元的保持部件上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辊,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洗涤槽(罩部件)侧设置支承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辊。由此,与构成为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零部件数,实现简单并且价格低廉的结构。侧部膨出部的形状和结构也存在各种变形例,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侧部膨出部只设置在保持部件上或者只设置在罩部件上。
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宗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洗涤槽(5),用于收容洗涤物并进行洗涤;
罩部件(24、71、81),安装在所述洗涤槽(5)的内侧壁部,在与该洗涤槽(5)之间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水路(23、74、84);以及
辊(41、72、73、83),以上下方向为轴方向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罩部件(24、71、81),通过旋转促进洗涤物的移动,
所述水路(23、74、84)构成为从配设于所述洗涤槽(5)的内底部的波轮(7)的下部的泵室(20)使洗涤液上升,并从比所述辊(41、72、73、83)靠上部设置的喷出口(32a)喷出,
所述辊(41、72、73、83)以与所述水路(23、74、84)分离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部件(24、71、81)上位于所述辊(41、72、73、83)的背面侧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部(31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部件(24、71、81)与所述洗涤槽(5)之间围绕所述开口部(31a)的外侧的位置设置有密封件(34、75、7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辊(72、73)上下排列设置于所述罩部件(71),
并且在位于所述辊(72、7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中段喷出口(77),所述中段喷出口(77)用于将所述水路(74)的洗涤水喷出到所述洗涤槽(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24、71)内的水路(23、74)设置在位于所述辊(41、72、73)的两侧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81)内的水路(84)设置成通过所述辊(83)的背面侧。
CN201710527444.4A 2016-12-13 2017-06-30 洗衣机 Active CN108611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1191 2016-12-13
JP2016241191A JP6825897B2 (ja) 2016-12-13 2016-12-13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1801A CN108611801A (zh) 2018-10-02
CN108611801B true CN108611801B (zh) 2021-09-10

Family

ID=62633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7444.4A Active CN108611801B (zh) 2016-12-13 2017-06-30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25897B2 (zh)
CN (1) CN1086118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7483B2 (ja) 2018-05-15 2022-11-09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ダイカスト金型用鋼及びダイカスト金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1588A (ja) * 2002-10-03 2004-04-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KR20120082968A (ko) * 2011-01-16 2012-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및 이에 구비되는 펄세이터
KR20130037427A (ko) * 2011-10-06 2013-04-16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세탁기용 롤러장치
CN205258861U (zh) * 2015-12-09 2016-05-25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1801A (zh) 2018-10-02
JP2018094066A (ja) 2018-06-21
JP6825897B2 (ja) 2021-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3655B1 (ko) 배수펌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EP2653601A1 (e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KR20050118895A (ko) 세제공급장치를 갖는 세탁기
KR101481519B1 (ko) 세탁기 필터장치
JPH09786A (ja) 噴射ノズル組立体を具備した洗濯機
KR20150094326A (ko) 세탁기
CN108611801B (zh) 洗衣机
KR20090006393A (ko) 세탁기
CN108221260B (zh) 洗衣机
JP6454875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6933884B2 (ja) 洗濯機
KR20190044228A (ko) 세탁기
CN110073048B (zh) 洗衣机
JP6886283B2 (ja) 洗濯機
KR100830487B1 (ko) 드럼세탁기의 세제 공급장치
US11131047B2 (en) Washing machine
CN111279027B (zh) 具有洗涤剂供应装置的洗衣机
JP7148221B2 (ja) 洗濯機
JP3747874B2 (ja) 洗濯機
KR100665510B1 (ko) 드럼 세탁기의 리프터 장착 구조
JP2013141551A (ja) 洗濯機
JP2012192064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0261475B1 (ko) 펌프 케이스의 필터 결합구조
KR0119904Y1 (ko) 국부세탁부재가 구비된 세탁기
CN117120682A (zh) 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