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0259B -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0259B
CN108610259B CN201810587077.1A CN201810587077A CN108610259B CN 108610259 B CN108610259 B CN 108610259B CN 201810587077 A CN201810587077 A CN 201810587077A CN 108610259 B CN108610259 B CN 108610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kettle
absorption
gas
react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70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0259A (zh
Inventor
宗蕾
何国锋
王勤
段立明
葛青松
张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YM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Y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YM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Y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70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0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0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0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0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0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0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 C07C209/0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 C07C209/1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with formation of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包括:将合成反应过程中、反应后和后处理分离釜中放空或排空的气体分别经过预处理后,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气体经吸收后,继续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二级反应器单元,以此类推,经过N级反应器单元吸收后,由尾气吸收装置吸收后排放至大气;吸收完毕后,将每一级反应器单元未达到设定饱和度的吸收液导入前一级反应器单元,当吸收液的饱和度大于等于设定饱和度后,则导入至反应釜中与新添加氯丙烯、氢氧化钠按比例反应,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循环生产;本发明能够实现原料的全回收利用,且无任何三废排放,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具体涉及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methy diallyl ammoniu chloride, DMDAAC)是一种水溶性极强的含有两个不饱和键的季铵盐。从70年代开始,其聚合物就广泛应用于在石油钻采工业,它在钻井、酸化、压裂、沙控、注水等工艺中是性能很好的油层黏土稳定剂。同时在造纸、采矿、纺织印染、日用化工以及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用途。因此,DMDAAC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阳离子聚合物单体,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国内主要有山东鲁岳、浙江新海天、银湖和我公司等几家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DMDAAC生产和销售,近些年也新增了不少DMDAAC生产厂家,竞争激烈。
虽然DMDAAC已进入规模化生产,但DMDAAC的生产工艺通常为:
1、原料二甲胺过量,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①易生成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由于溶于水,不易回收,导致除杂成本大;
2、原料氯丙烯过量,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上问题:①氯丙烯为剧毒品,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成烯丙醇,烯丙醇为剧毒品,后处理复杂,若处理不当对环境将造成严重影响;②回收过量的氯丙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大量氯丙烯的排出,污染环境的同时导致成本的升高。
上述两种工艺均存在反应过程中频繁放空、进料、真空泵放空中大量的有机物排出,增加对尾气吸收装置的负担,污染环境的同时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目前,常用的处理放空有机物的方法为通过尾气吸收塔进行吸收后再排向大气,而尾气吸收塔处理得到的废水又需要水处理净化,造成了污水处理负担的加重,同时造成了原料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规模的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其能够实现原料的全循环利用,且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三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氯丙烯、二甲胺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在反应釜中反应,再在后处理分离釜中分离,即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所述氯丙烯相对于所述二甲胺的投料量是过量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反应过程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所述反应后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和所述后处理分离釜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分别经过预处理后,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气体经吸收后,继续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二级反应器单元,以此类推,经过N级反应器单元吸收后,由尾气吸收装置吸收后排放至大气;
其中,吸收完毕后,将每一级反应器单元未达到设定饱和度的吸收液导入前一级反应器单元,当吸收液的饱和度大于等于设定饱和度后,则导入至所述反应釜中与新添加氯丙烯、氢氧化钠按比例反应,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预处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先储存在缓冲罐中,然后等量或不等量的通入冷却装置中冷冻,再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N为选自大于等于2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吸收液为二甲胺的水溶液或者二甲胺与氢氧化钠混合而制成的水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反应器单元包括处理釜、位于所述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处理釜底部与所述吸收塔顶部的循环管、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处理釜与所述吸收塔之间循环的循环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控制所述处理釜内体系的温度小于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经过所述预处理后的气体先经过所述处理釜吸收后再经过所述吸收塔吸收,然后通入下一级反应器单元或进入尾气吸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设定饱和度为所述吸收液中中间产物丙烯基二甲基叔胺占所述吸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当N为2时,所述循环生产方法通过如下循环生产系统进行循环生产:
所述循环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反应釜、预处理系统、一级反应器单元、二级反应器单元和尾气吸收装置;
所述循环生产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用于提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后处理分离釜,以及用于将所述反应釜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后处理分离釜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抽至所述预处理系统中的真空泵;
所述循环生产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底部与所述反应釜上部的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底部与所述二级反应器单元底部的第二管路,以及分别与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二级反应器单元连通的吸收液储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包括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通的第一处理釜、位于所述第一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第一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处理釜底部与所述第一吸收塔顶部的第一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一处理釜与所述第一吸收塔之间循环的第一循环泵;
所述二级反应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收塔连通的第二处理釜、位于所述第二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第二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处理釜底部与所述第二吸收塔顶部的第二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二处理釜与所述第二吸收塔之间循环的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吸收塔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釜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处理釜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循环泵,所述第一处理釜底部与所述反应釜上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依次有流量计和第四循环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方面,所述吸收液储槽包括二甲胺水溶液储槽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储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的方面,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应釜、所述后处理分离釜连通的缓冲罐,以及与所述缓冲罐连通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处理釜连通。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循环生产方法能够实现原料的全利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氯丙烯过量投入生产时造成的剧毒物质的外排,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本发明的方法还能够实现三废的零排放,避免了污水处理的高成本,且符合当下对环境保护的高标准要求,有利于规模化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所使用循环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真空泵;2、第一搅拌机构;3、后处理分离釜;4、第一搅拌电机; 5、第二搅拌机构;6、反应釜;7、第二搅拌电机;8、预处理系统;9、流量计;10、第四循环泵;11、第一处理釜;12、氢氧化钠水溶液储罐;13、二甲胺水溶液储槽;14、第一吸收塔;15、第一循环泵;16、第三循环泵;17、第二循环泵;18、第二处理釜;19、第二吸收塔;20、尾气吸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现有技术中针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普遍采用二甲胺过量或者氯丙烯过量,但与此同时,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两者过量均会带来一些潜在或者不可避免的原料浪费或者污染环境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基于氯丙烯过量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其能够实现原料的全循环利用,且此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的三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氯丙烯、二甲胺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在反应釜6中反应,再在后处理分离釜3中分离,即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所述氯丙烯相对于所述二甲胺的投料量是过量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反应过程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所述反应后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和所述后处理分离釜3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分别经过预处理后,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气体经吸收后,继续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二级反应器单元,以此类推,经过N级反应器单元吸收后,由尾气吸收装置20吸收后排放至大气;
其中,吸收完毕后,将每一级反应器单元未达到设定饱和度的吸收液导入前一级反应器单元,当吸收液的饱和度大于等于设定饱和度后,则导入至所述反应釜中与新添加氯丙烯、氢氧化钠按比例反应,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先储存在缓冲罐中,然后等量或不等量的通入冷却装置中冷冻,再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
优选地,所述N为选自大于等于2的整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N为2。
优选地,所述吸收液为二甲胺的水溶液或者二甲胺与氢氧化钠混合而制成的水溶液。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吸收液为二甲胺与氢氧化钠混合而制成的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单元包括处理釜、位于所述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处理釜底部与所述吸收塔顶部的循环管、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处理釜与所述吸收塔之间循环的循环泵。
进一步地,控制所述处理釜内体系的温度小于50℃。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冷凝水对处理釜进行降温。
具体地,经过所述预处理后的气体先经过所述处理釜吸收后再经过所述吸收塔吸收,然后通入下一级反应器单元或进入尾气吸收装置20。
具体地,所述设定饱和度为所述吸收液中中间产物丙烯基二甲基叔胺占所述吸收液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
本发明提供如下当N为2时,所述循环生产方法所使用的循环生产系统:
所述循环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反应釜6、预处理系统8、一级反应器单元、二级反应器单元和尾气吸收装置20;
所述循环生产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反应釜6连通的用于提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后处理分离釜3,以及用于将所述反应釜6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后处理分离釜3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抽至所述预处理系统8中的真空泵1;
所述循环生产系统还包括连通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底部与所述反应釜上部的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底部与所述二级反应器单元底部的第二管路,以及分别与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二级反应器单元连通的吸收液储槽。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包括与所述预处理系统8连通的第一处理釜11、位于所述第一处理釜11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处理釜11的气体出口连通的第一吸收塔14,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处理釜11底部与所述第一吸收塔14顶部的第一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一处理釜11与所述第一吸收塔14之间循环的第一循环泵15;
所述二级反应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收塔14连通的第二处理釜18、位于所述第二处理釜18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处理釜18的气体出口连通的第二吸收塔19,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处理釜18底部与所述第二吸收塔19顶部的第二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二处理釜18与所述第二吸收塔19之间循环的第二循环泵17,所述第二吸收塔19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20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釜1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处理釜18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循环泵16,所述第一处理釜11底部与所述反应釜6上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依次有流量计9和第四循环泵10。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系统8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应釜6、所述后处理分离釜3连通的缓冲罐,以及与所述缓冲罐连通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处理釜11连通。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反应原理如下:
1、仲胺的烃基化反应
2(CH32NH+CH2=CHCH2Cl→(CH32NCH2CH=CH2+(CH32NH·HCl;
2、胺的烃基化反应
(CH32NCH2CH=CH2+ CH2=CHCH2Cl→[(CH2=CHCH22N(CH32]+Cl-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而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范围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下述中,如无特殊说明,所有的原料均来自于商购或者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而得。其中,“VOC”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简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按氯丙烯过量的比例(氯丙烯与二甲胺的投料摩尔比为2.05︰1)投料进入反应釜6反应,反应后物料转入后处理分离釜3进行处理得DMDAAC,使用真空泵1抽吸反应釜6反应中或反应后和/或排空、后处理分离釜3和/或排空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物的气体(检测得,氯丙烯含量1652 mg/m3,VOC的含量为1899mg/m3)至预处理系统8预处理后,未处理完成的含有机物的气体进入装有吸收液(二甲胺与液碱的混合物的水溶液)的第一处理釜11中,部分气体与吸收液表面反应,未反应的气体经过第一吸收塔14,与第一吸收塔14中的循环吸收液进行反应后从第一吸收塔14上方排出至装有吸收液(二甲胺与液碱的混合物的水溶液)的第二处理釜18,部分气体与吸收液表面反应,未反应的气体经过第二吸收塔19,与第二吸收塔19中的循环吸收液进行反应后从第二吸收塔19上方排出,排出气体检测氯丙烯含量为0 mg/m3,排出气体至尾气吸收装置20中,气体经尾气吸收装置20处理后排出,排出气体经多次检测VOC浓度<20mg/m3,满足排放标准。第二处理釜18中吸收后的物料(即吸收了氯丙烯后的吸收液)通过下方的第三循环泵16打入第一处理釜11中;
其中,取样检测中间产物烯丙基二甲基叔胺的含量,当含量≥80%时,直接经第四循环泵10打入反应釜6中,根据流量计9的流量计算物料量,并根据工艺比例补加原料进行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当含量<80%时,根据液位进行自动补充,进行再吸收,当烯丙基二甲基叔胺的含量≥80%时经第四循环泵10打入反应釜6中进行补加原料进行反应。从而最终实现原料1:1(氯丙烯和二甲胺)反应得到DMDAAC,实现了原料的全回收利用,且无三废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按氯丙烯过量的比例(氯丙烯与二甲胺的投料摩尔比为2.03︰1)投料进入反应釜6反应,反应后物料转入后处理分离釜3进行处理得DMDAAC,使用真空泵1抽吸反应釜6反应中或反应后和/或排空、后处理分离釜3和/或排空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物的气体(检测得,氯丙烯含量1348 mg/m3,VOC的含量为1586mg/m3)至预处理系统8预处理后,未处理完成的含有机物的气体进入装有吸收液(二甲胺与液碱的混合物的水溶液)的第一处理釜11中,部分气体与吸收液表面反应,未反应的气体经过第一吸收塔14,与第一吸收塔14中的循环吸收液进行反应后从第一吸收塔14上方排出至装有吸收液(二甲胺与液碱的混合物的水溶液)的第二处理釜18,部分气体与吸收液表面反应,未反应的气体经过第二吸收塔19,与第二吸收塔19中的循环吸收液进行反应后从第二吸收塔19上方排出,排出气体检测氯丙烯含量为0 mg/m3,排出气体至尾气吸收装置20中,气体经尾气吸收装置20处理后排出,排出气体经多次检测VOC浓度<20mg/m3,满足排放标准。第二处理釜18中吸收后的物料(即吸收了氯丙烯后的吸收液)通过下方的第三循环泵16打入第一处理釜11中;
其中,取样检测中间产物烯丙基二甲基叔胺的含量,当含量≥80%时,直接经第四循环泵10打入反应釜6中,根据流量计9的流量计算物料量,并根据工艺比例补加原料进行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当含量<80%时,根据液位进行自动补充,进行再吸收,当烯丙基二甲基叔胺的含量≥80%时经第四循环泵10打入反应釜6中进行补加原料进行反应。从而最终实现原料1:1(氯丙烯和二甲胺)反应得到DMDAAC,实现了原料的全回收利用,且无三废排出。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所使用的循环生产系统,循环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反应釜6、预处理系统8、第一处理釜11、第一吸收塔14、第二处理釜18、第二吸收塔19和尾气吸收装置20;
本例中,循环生产系统还包括与反应釜6底部连通的用于提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后处理分离釜3,以及用于将反应釜6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后处理分离釜3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抽至预处理系统8中的真空泵1。
本例中,循环生产系统还包括连通第一处理釜11底部与反应釜6上部的第一管路、连通第一处理釜11底部与第二处理釜18底部的第二管路,以及分别与第一处理釜11、第二处理釜18连通的吸收液储槽(包括二甲胺水溶液储槽13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储槽12)。
具体地,第一吸收塔14位于第一处理釜11的上方且与第一处理釜11的气体出口连通,同样地,第二吸收塔19位于第二处理釜18的上方且与第二处理釜18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一吸收塔14顶部的液体进口与第一处理釜11底部的一个液体出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连通,第一循环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吸收液在第一处理釜11与第一吸收塔14之间循环的第一循环泵15,同样地,第二吸收塔19顶部的液体进口与第二处理釜18底部的一个液体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连通,第二循环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吸收液在第二处理釜18与第二吸收塔19之间循环的第二循环泵17。
具体地,第一管路上设置依次有流量计9和第四循环泵10,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循环泵16。
本例中,后处理分离釜3上设置有用于搅拌后处理分离釜3内部混合液的第一搅拌机构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搅拌机构2运动的第一搅拌电机4,反应釜6上设置有用于搅拌反应釜6内部混合液的第二搅拌机构5,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搅拌机构5运动的第二搅拌电机7。
本例中,循环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未示出),控制系统分别与真空泵1、第一搅拌电机4、第二搅拌电机7、流量计9、第四循环泵10、第一循环泵15、第二循环泵17和第三循环泵16通信连接。
具体地,预处理系统8包括分别与反应釜6、后处理分离釜3连通的缓冲罐(未示出),以及与缓冲罐连通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气体出口与第一处理釜11连通。缓冲罐的设置可以防止一次性向后续系统通入太大量的气体,进而可能造成后续系统吸收不完全,冷冻装置的设置可以先行部分冷却气体中含有的有机物,有利于后续系统的吸收。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氯丙烯、二甲胺为原料,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在反应釜中反应,再在后处理分离釜中分离,即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所述氯丙烯相对于所述二甲胺的投料量是过量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反应过程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所述反应后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和所述后处理分离釜中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分别经过预处理后,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气体经吸收后,继续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二级反应器单元,以此类推,经过N级反应器单元吸收后,由尾气吸收装置吸收后排放至大气;
其中,吸收完毕后,将每一级反应器单元未达到设定饱和度的吸收液导入前一级反应器单元,当吸收液的饱和度大于等于设定饱和度后,则导入至所述反应釜中与新添加氯丙烯、氢氧化钠按比例反应,制成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所述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放空和/或排空的气体先储存在缓冲罐中,然后等量或不等量的通入冷却装置中冷冻,再将未能处理的气体通入至装有吸收液的一级反应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选自大于等于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为二甲胺的水溶液或者二甲胺与氢氧化钠混合而制成的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单元包括处理釜、位于所述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处理釜底部与所述吸收塔顶部的循环管、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处理釜与所述吸收塔之间循环的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处理釜内体系的温度小于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预处理后的气体先经过所述处理釜吸收后再经过所述吸收塔吸收,然后通入下一级反应器单元或进入尾气吸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为2时,所述循环生产方法通过如下循环生产装置进行循环生产:
所述循环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反应釜、预处理系统、一级反应器单元、二级反应器单元和尾气吸收装置;
所述循环生产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反应釜连通的用于提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后处理分离釜,以及用于将所述反应釜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后处理分离釜内放空和/或排空气体抽至所述预处理系统中的真空泵;
所述循环生产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底部与所述反应釜上部的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底部与所述二级反应器单元底部的第二管路,以及分别与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二级反应器单元连通的吸收液储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器单元包括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通的第一处理釜、位于所述第一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第一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处理釜底部与所述第一吸收塔顶部的第一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一处理釜与所述第一吸收塔之间循环的第一循环泵;
所述二级反应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收塔连通的第二处理釜、位于所述第二处理釜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处理釜的气体出口连通的第二吸收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处理釜底部与所述第二吸收塔顶部的第二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循环管上的用于将所述吸收液在所述第二处理釜与所述第二吸收塔之间循环的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吸收塔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尾气吸收装置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釜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处理釜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循环泵;
所述第一处理釜底部与所述反应釜上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依次有流量计和第四循环泵;
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反应釜、所述后处理分离釜连通的缓冲罐,以及与所述缓冲罐连通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处理釜连通。
CN201810587077.1A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Active CN108610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7077.1A CN108610259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7077.1A CN108610259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0259A CN108610259A (zh) 2018-10-02
CN108610259B true CN108610259B (zh) 2020-09-29

Family

ID=63664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7077.1A Active CN108610259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025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3028A (zh) * 2012-12-26 2013-03-27 四川康庄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的提纯方法
CN104557569A (zh) * 2013-10-22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99238U (zh) * 2015-12-16 2016-05-04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尾气回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3028A (zh) * 2012-12-26 2013-03-27 四川康庄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的提纯方法
CN104557569A (zh) * 2013-10-22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两步法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工艺改进;刘立华,龚竹青;《两步法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工艺改进》;20060630;第23卷(第6期);第588-592,62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0259A (zh) 201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0406B (zh) 一种高效吹脱与尾气氨资源化氨氮废水闭路处理集成工艺
AU2020101661A4 (en)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recover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biogas slurry
WO2011032311A1 (zh) 一种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水的处理方法
CN103588329A (zh) 一种复式中和反应器及分散兰56生产过程中的缩合母液废水预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及方法
CN106007087B (zh)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及氨回收系统
CN103570760B (zh)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生产设备及其方法
CN108610259B (zh) 一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循环生产方法
CN104909489B (zh) 一种三氯异氰尿酸生产工艺污水处理方法
CN211256109U (zh) 一种四乙基氢氧化铵制备装置
CN111925351A (zh) 一种尿素与丙二醇(或乙二醇)连续溶解的方法
CN104108686B (zh) 一种氯化亚砜生产过程中的泄压排气、吸收及循环利用方法
CN109650568A (zh) 一种含氨废液真空暴气脱氨系统和方法
CN109336105B (zh) 爆轰合成金刚石的连续提纯工艺及其装置
WO2023207098A1 (zh) 电站锅炉有机酸化学清洗废液蒸馏-氧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US20230312360A1 (en)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polyaluminum chloride form aluminum slag
CN104211106B (zh) 一种不产生氨氮废水的碳酸稀土制备方法
CN114682067B (zh) 一种气流中一氧化氮的去除装置和工艺
CN102838632B (zh) N,n-二甲基苯胺法连续化生产亚磷酸三甲酯的工艺
CN208526225U (zh) 一种尾气处理系统
CN204848972U (zh) 一种带有冷凝箱的汞蒸气冷凝装置
CN1793093A (zh) 制备1,1,2三氯乙烷的方法
CN204752631U (zh) 一种环保橡胶软化剂的连续生产系统
CN113603097B (zh) 一种在线回收高沸裂解催化剂的装置及工艺
CN115028142B (zh) 一种利用废盐酸制备氢气的系统
CN204825007U (zh) 一种汞回收冷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