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5263A -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5263A
CN108605263A CN201680078509.5A CN201680078509A CN108605263A CN 108605263 A CN108605263 A CN 108605263A CN 201680078509 A CN201680078509 A CN 201680078509A CN 108605263 A CN108605263 A CN 108605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access
base sta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85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5263B (zh
Inventor
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5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5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5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 H04W40/1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based on available power or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D2D的通信方法和终端,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的发现信号,所述发现信号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终端的能力和/或状态进行D2D通信,提高了D2D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移动通信一般采用基于蜂窝网的通信方式。具体地,在蜂窝网中,当源终端需要向目标终端传输数据时,该源终端首先需要与基站建立连接,然后经由基站将源终端的数据发送至目标终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R12版本引入了D2D通信技术,也可以称为终端直连技术。在D2D通信技术中,终端可以利用基站分配的资源,与其它终端直接进行通信。
整个D2D过程大致可分为D2D发现过程和D2D通信过程,其中,在D2D发现过程,D2D终端会去检测其他D2D终端广播的发现信号,从而在近距离范围内检测其他D2D终端的存在,并识别其他D2D终端的身份信息。在D2D通信过程中,D2D终端之间可以近距离进行语音通话或多媒体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的数据交换。
LTE的R13版本引入了D2D协作中继通信技术。利用D2D协作中继通信技术,当终端处于无网络覆盖的环境,或终端的网络覆盖较差时,该终端可以将处于网络覆盖中的其他终端作为跳板,接入基站(或接入网络)。作为跳板的终端可以称为中继终端,或中继节点。
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终端,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其他类型的终端,例如,智能手环、无线电视、智能眼镜、机器人、手表等,这些特殊类型的终端成本较低,可能不具备直接接入基站的功能,常需要通过中继终端接入基站。这些特殊类型的终端可以支持不同的带宽和发射功率。此外,在D2D协作中继通信技术,不同中继终端的状态可能不同,例如,电量或负载达到某一阈值的中继终端可能无法为新的终端提供接入服务。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终端之间均是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D2D发现和D2D通信,无法根据终端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的通信方式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D2D的通信方法和终端,以提高D2D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提供一种基于D2D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的发现信号,所述发现信号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为中继终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基站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使用所述通信方式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能力等级之一,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能力等级与能力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所述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带宽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接入所述基站。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等级之一,所述第一终 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状态等级与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业务类型集合或终端集合;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二终端在发现信号中发送指示信息,指示允许接入的业务类型集合或终端集合;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是否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属于所述终端集合;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不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不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的状态具体可以指第二终端能够提供接入的业务类型集合;或者,第二终端的状态具体可以指第二终端能够提供接入的终端集合。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或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的接入概率;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生成随机数,并计算所述随机数的概率;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不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 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大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或负载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小于所述电量阈值或所述负载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和所述第二终端的负载中的至少一种。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物理层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媒体介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中。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ProSe协议层中。
本申请基于终端的能力和/或状态进行D2D通信,提高了D2D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发现信号的协议栈格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D2D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D2D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5G等。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还是可以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手持终端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终端,包括智能手环、无线电视、智能眼镜、机器人、手表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也可以是5G通信网络中的具有接入功能的接入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由上文可知,而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终端,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其他类型的终端,不同类型的终端的能力或状态可能不同。因此终端在进行D2D通信之前,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让其他终端了解自身能力或状态。例如,可以让其他终端了解该终端是否为低成本、低带宽的终端,该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电量、负载,以及该终端是否能够接收数据等,以便其他终端能够采用合适的通信模式与该终端进行D2D通信。
在D2D通信之前,期望发起D2D通信的终端会向周围终端发送发现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的发现信号中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该终端的能力或状态。
终端的能力例如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终端支持的带宽;终端的发射功率;终端是否可以作为中继终端,将其他终端接入基站;该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允许其他终端接入的业务的类型,和/或允许其他终端接入的业务的优先级(或概率)等。终端的状态例如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终端的 负载,终端的电量等。
图1是发现信号的协议栈格式的示意图。发现信号的协议栈可以包括ProSe协议层(或称为高层,upper layer),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层(PHY layer)。ProSe可表示Proximity Service,即邻近服务,ProSe协议层可以包括终端的ProSe标识,终端之间可以通过ProSe标识相互识别,并进行D2D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可以位于发现信号的物理层,例如,可以包含在的物理层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在一个例子中,终端可以通过发现信号物理层的DCI格式中的信息域指示终端的能力或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可以位于发现信号的MAC层,例如,可以包含在MAC层的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中。在一个例子中,终端可以通过发现信号的MAC CE中的比特或索引(index)指示终端的能力或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信息可以位于发现信号的ProSe协议层中。在一个例子中,终端可以通过发现信号的ProSe协议层中的信息域指示终端的能力或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对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将终端的能力或状态分成若干等级,不同的能力等级可以对应终端的不同能力,不同的状态等级可以对应终端的不同状态。指示信息具体包括能力等级信息和/或状态等级信息。通过能力等级或状态等级进行指示的方式可以节省指示信息的开销。
例如,终端的能力可以包括终端支持的带宽,或终端支持的最大带宽。可以预先划分终端的带宽等级,例如,可以将终端的带宽等级分为200kHz、1.4MHz、5MHz等多个档位。
又如,终端的能力可以包括终端支持的发射功率(如最大发射功率、平均发射功率等)。可以预先划分终端的发射功率的等级。例如,可以将终端的发射功率等级分为20dBm、23dBm等档位。
又如,终端的状态可以包括终端的电量。可以预先划分终端的电量的等级。例如,可以将终端的电量等级分为20%、50%、80%等档位。当然,终 端的状态还可以是终端的负载等其他状态,具体的划分原则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以D2D协作中继通信技术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D2D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图2中,第一终端为中继终端,第二终端希望通过第一终端接入基站。应理解,图2示出的通信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图2中的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图2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2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2中的全部操作。
210、第二终端发送发现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终端希望发起D2D通信,或第二终端希望通过其他终端接入基站时,可以广播发现信号。在一个例子中,第二终端可以是没有无线网络覆盖的终端,或者无法直接接入基站的低成本和/或低带宽的终端。
此外,第二终端的发现信号中可以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的能力。终端的能力以及指示信息在发现信号中的携带方式在上文由详细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220、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向匹配的通信方式。
例如,第二终端支持的带宽为200kHz,发射功率20dBm。第一终端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带宽资源和发射功率与该第二终端进行通信。
230、第一终端作为中继终端,将第二终端接入基站。
在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接入基站的过程中,第一终端使用步骤520确定的通信方式与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基于第二终端的能力确定合适的通信方式,并按照该通信方式将第二终端接入基站,提高了D2D协作中继通信的灵活性。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D2D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图3中,第二终端为中继终端,第一终端希望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应理解,图3示出的通信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图3中的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图3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3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3中的全部操作。
310、第二终端发送发现信号。
第二终端的发现信号中可以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的状态。例如,可以携带第二终端当前的电量、负载等。
320、第一终端确定能否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基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此时,第二终端可以按照预先配置的门限值,选择是否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接入和数据传输。以第二终端的电量为例,可以将门限值设置为第二终端的电量的30%。若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终端的电量为20%,则第一终端不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若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终端的电量为40%,则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终端是否允许其他终端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和/或第二终端允许其他终端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的业务的类型,和/或业务的接入概率(或优先级)。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在指示信息(指示信息例如可以是通过发现信号的某个信息域,即通过该信息域中的信息比特进行指示)中指示第二终端可以为业务1与业务2提供接入,不能为业务3提供接入。如果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期望接入基站的业务)为业务1,则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如果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为业务3,则第一终端不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在指示信息(指示信息例如可以是通过发现信号的某个信息域,即通过该信息域中的信息比特进行指示)中指示业务1接入概率为80%,业务2接入概率为30%。如果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期望接入基站的业务)为业务1,指示信息指示业务1的接入概率为80%,则,第一终端可以生成0-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如果随机数的概率小于80%(即落在0-0.8之间),则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否则第一终端不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
330、当第一基站确定第二终端能够提供接入服务时,通过第二终端接入基站。
上文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D2D的通信方法,下文结合图4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应理解,图4或图5的终端能够执行上文中由终端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简洁,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的终端400包括:
接收单元41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的发现信号,所述发现信号包括指示 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通信单元420,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终端的能力和/或状态进行D2D通信,提高了D2D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所述通信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过程中,使用所述通信方式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能力等级之一,所述通信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能力等级与能力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带宽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所述通信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等级之一,所述通信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状态等级与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 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业务类型集合或终端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是否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属于所述终端集合;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不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不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或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别的接入概率;生成随机数,并计算所述随机数的概率;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不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所述通信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大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或负载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小于所述电量阈值或所述负载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物理层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媒体介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中。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ProSe协议层中。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的终端500包括:
收发器51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的发现信号,所述发现信号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处理器520,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通过所述收发器510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终端的能力和/或状态进行D2D通信,提高了D2D通 信方式的灵活性。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处理器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过程中,使用所述通信方式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能力等级之一,所述处理器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能力等级与能力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带宽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所述通信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等级之一,所述处理器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状态等级与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器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业务类型集合或终端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是否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属于所述终端集合;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 务类型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不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不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器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或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别的接入概率;生成随机数,并计算所述随机数的概率;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不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所述处理器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大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或负载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小于所述电量阈值或所述负载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物理层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媒体介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中。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ProSe协议层中。
本文中术语“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 一种基于设备到设备D2D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的发现信号,所述发现信号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
    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使用所述通信方式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能力等级之一,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能力等级与能力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带宽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在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接入所述基站。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等级之一,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状态等级与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8. 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业务类型集合或终端集合;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是否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属于所述终端集合;
    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不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不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9. 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或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别的接入概率;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生成随机数,并计算所述随机数的概率;
    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不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10.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包括:
    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大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或负载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小于所述电量阈值或所述负载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11.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物理层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12.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媒体介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中。
  13.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ProSe协议层中。
  14.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基于设备对设备D2D通信的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的发现信号,所述发现信号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过程中,使用所述通信方式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能力等级之一,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能力等级与能力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确定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方式。
  17. 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支持的带宽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18.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基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确定是否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接入所述基站。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为预先设定的多个状态等级之一,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等级,通过预先设定的终端的状态等级与状态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21. 如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允许其他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的业务类型集合或终端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是否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属于所述终端集合;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当前业务的业务类型不属于所述业务类型集合,或所述第一终端不属于所述终端集合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22. 如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当前业务或所述第一终 端的终端类别的接入概率;生成随机数,并计算所述随机数的概率;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随机数的概率不满足所述接入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23. 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大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或负载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终端的电量或负载小于所述电量阈值或所述负载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无法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接入所述基站。
  24. 如权利要求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物理层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25. 如权利要求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媒体介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中。
  26. 如权利要求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发现信号的ProSe协议层中。
CN201680078509.5A 2016-03-18 2016-03-18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08605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6806 WO2017156789A1 (zh) 2016-03-18 2016-03-18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5263A true CN108605263A (zh) 2018-09-28
CN108605263B CN108605263B (zh) 2022-03-15

Family

ID=59850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8509.5A Active CN108605263B (zh) 2016-03-18 2016-03-18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4) US10433356B2 (zh)
EP (1) EP3379866A4 (zh)
JP (1) JP2019513309A (zh)
KR (1) KR20180124841A (zh)
CN (1) CN108605263B (zh)
HK (1) HK1254260A1 (zh)
TW (1) TWI724139B (zh)
WO (1) WO20171567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6523A1 (ko) * 2016-02-26 2017-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로의 연결 요청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EP3422793B1 (en) * 2016-03-25 2020-05-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6569574A (zh) * 2020-10-01 2023-08-08 京瓷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方法、中继用户设备和远程用户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59522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105155A (zh) * 2013-04-01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009538A (zh) * 2013-03-07 2015-10-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与设备对设备通信有关的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3846A1 (en) * 1999-03-01 2000-09-06 Alcatel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957086B2 (en) * 2002-05-01 2005-10-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capability discovery and protocol negoti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2355728A (zh) * 2011-09-29 2012-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模式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34573A1 (ja) * 2012-08-28 2014-03-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US9226211B2 (en) * 2013-01-17 2015-12-29 Intel IP Corporation Centralized partitioning of user devices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US9445352B2 (en) 2013-07-30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discovery of LTE-direct relay for out-of-coverage devices
JP2015035712A (ja) * 2013-08-08 2015-02-19 Kddi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間直接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5474558B (zh) * 2013-08-18 2019-1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器操作方法和设备
US9609581B2 (en) * 2014-01-21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meters for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EP3833141B1 (en) * 2014-01-29 2023-08-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source selection for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or communication
US9930643B2 (en) * 2014-05-02 2018-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CN106537953B (zh) 2014-05-09 2020-01-21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 用于改善或启用用户设备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电覆盖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38518B (zh) * 2014-07-31 2020-03-3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5338639A (zh) * 2014-08-08 2016-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设备到设备资源池测量及上报的方法及设备
CN105357711A (zh) * 2014-08-20 2016-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d2d通信设备发现的过载控制方法及设备
US20160143002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US9699153B2 (en) * 2015-01-19 2017-07-04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US10057352B2 (en) 2015-03-13 201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net of everything device relay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CN105246027A (zh) * 2015-09-25 2016-01-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中继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59522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009538A (zh) * 2013-03-07 2015-10-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与设备对设备通信有关的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05155A (zh) * 2013-04-01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9866A4 (en) 2019-05-22
US20190373656A1 (en) 2019-12-05
HK1254260A1 (zh) 2019-07-12
TW201735711A (zh) 2017-10-01
US10433356B2 (en) 2019-10-01
JP2019513309A (ja) 2019-05-23
KR20180124841A (ko) 2018-11-21
WO2017156789A1 (zh) 2017-09-21
US10841965B2 (en) 2020-11-17
US11032861B2 (en) 2021-06-08
TWI724139B (zh) 2021-04-11
US20200344829A1 (en) 2020-10-29
US20180352595A1 (en) 2018-12-06
EP3379866A1 (en) 2018-09-26
CN108605263B (zh) 2022-03-15
US20210266996A1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20133B2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D2D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820728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EP2854468B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9075905B (zh) 一种非授权频谱下ack/nack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TWI730073B (zh) 終端直通通信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US11044697B2 (en) Paging method and paging apparaus
US20220046759A1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Mode,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10266996A1 (en) Device to device-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0996395B (zh) 用于辅链路的传输配置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EP3567927A1 (en)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3973270A (zh) 消息发送、消息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3011342A1 (zh) 信道发送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23151391A1 (zh) 波束训练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644344B (zh) 业务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6045083A1 (zh) 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JP6833859B2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方法
JP2021022951A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に基づく通信方法及び通信端末
CN114258070A (zh) Sl和wlan互操作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5175327A (zh) 一种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42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