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4296A - 智能地震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地震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4296A
CN108594296A CN201810912898.8A CN201810912898A CN108594296A CN 108594296 A CN108594296 A CN 108594296A CN 201810912898 A CN201810912898 A CN 201810912898A CN 108594296 A CN108594296 A CN 108594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arthquake sensor
intelligent earthquake
mounting groove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28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4296B (zh
Inventor
冯京川
吴淮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28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429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7559 priority patent/WO20200293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4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4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4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4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 G01V1/18Receiving elements, e.g. seismometer, geophone or torque detectors, for localised single point measurements
    • G01V1/181Geopho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10Aspects of acoustic signal generation or detection
    • G01V2210/14Signal detection
    • G01V2210/144Signal detection with functionally associated receivers, e.g. hydrophone and geophone pai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地震传感器,该智能地震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用于为数据采集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可拆卸连接。该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检波器、控制板。供电装置包括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容置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供电装置还包括电源,该电源容置于第二容置腔,并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电源与控制板、检波器电性连接。供电装置还包括外接拓展接口,该外接拓展接口设于第二壳体。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转接板,转接板分别与控制板、检波器、外接拓展接口电性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在现场操作过程中携带不便而不利于施工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地震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地震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物理勘探向复杂地况延伸,为了更好的勘探地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地质勘查方法。其中,地震勘探应用最广。它是利用仪器检测、记录人工激发地震的反射波、折射波的传播时间、振幅、波形等,进行分析判断地层界面、地层性质、地震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现有的地震勘探设备一般包括结构相互独立的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线缆和供电装置,该数据采集装置和供电装置一般为一体机结构。在对陆地或海洋进行地震勘探时,由于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无法拆卸,导致只能将整个地震勘探设备取回,才能对地震勘探设备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现有的地震勘探设备携带不便,不利于地震勘探的施工,并且不利于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和降低地震勘探的成本。
以及,因为地震勘探设备为高度集成的装置,现有的地震勘探设备一般不留置外接拓展接口。导致当地震勘探设备需要在其他环境应用时,不能对应调整数据采集部分,从而造成局部区域采集不到数据或者采集到的数据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地震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因结构相互独立的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需通过裸露于外界的连接线缆电性连接,在现场操作过程中携带不便而不利于施工的技术问题。并且,扩展应用现有的地震勘探仪器,如检波器串和水听器等。在可拆分的情况下,实现外接功能。简单又能随意组合。操作方便、易扩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用于为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可拆卸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
检波器,所述检波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检波器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电源,所述电源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电性连接;
外接拓展接口,所述外接拓展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所述外接拓展接口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形成有对接空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对接空间,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对接空间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形成收容空间和至少一安装槽口,所述转接板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安装槽口分别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所述外接拓展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转接安装槽,所述保护壳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凹陷形成第二转接安装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装配,所述保护壳背离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转接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转接安装槽,所述保护壳容置于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凸起形成凸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装配,所述凸台伸入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外接拓展接口包括接口部和罩盖所述接口部的盖体部,所述接口部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外接线缆和辅助传感器,所述外接线缆将所述接口部与所述辅助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且/或,所述外接线缆与所述辅助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外侧壁、与所述外侧壁连接的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内侧壁,所述外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内侧壁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内侧壁围合形成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部槽壁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穿过所述贯穿孔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伸入所述容纳槽,并与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连接柱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三螺纹,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连接柱的二者之另一设有第四螺纹,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四螺纹相互啮合,将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因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可拆卸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装配在一起,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无须用裸露于外界的连接线缆即可实现相应功能。当需要利用该智能地震传感器对陆地等地震进行现场勘探时,可提前将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在现场勘探过程中一体化装配,通过检波器采集、接收数据,经过控制板分析数据,使得该智能地震传感器在现场勘探时携带方便,有利于地震勘探的现场施工,进而提高了地震勘探的效率、降低了地震勘探的成本,并且设置转接板和外接拓展接口使智能地震传感器具备外接功能,使智能地震传感器增加外接其他设备的功能,便于在多种环境使用。如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因结构相互独立的数据采集装置与供电装置需通过裸露于外界的连接线缆电性连接,在现场操作过程中携带不便而不利于施工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智能地震传感器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智能地震传感器B-B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供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电路板C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尾椎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尾椎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尾椎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尾椎组件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转接板外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短接板外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智能地震传感器的外接线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地震传感器100。
参照图1至图14,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包括数据采集装置10和用于为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0供电的供电装置30,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0与所述供电装置30可拆卸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0包括:
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形成有第一容置腔111;
检波器13,所述检波器13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1,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
控制板15,所述控制板15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1,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15与所述检波器13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装置30包括:
第二壳体31,所述第二壳体31形成有第二容置腔311,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31可拆卸连接;
电源33,所述电源33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311,并与所述第二壳体31固定连接,所述电源33与所述控制板15、所述检波器13电性连接;
外接拓展接口90,所述外接拓展接口90设于所述第二壳体31。
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转接板80,所述转接板80分别与所述控制板15、所述检波器13、所述外接拓展接口90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因数据采集装置10与供电装置30可拆卸连接,数据采集装置10与供电装置30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装配在一起,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无须用裸露于外界的连接线缆即可实现相应功能。当需要利用该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对陆地等地震进行现场勘探时,可提前将数据采集装置10与供电装置30在现场勘探过程中一体化装配,使得该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在现场勘探时携带方便,有利于地震勘探的现场施工,进而提高了地震勘探的效率、降低了地震勘探的成本。并且设置转接板80和外接拓展接口90使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具备外接功能,使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增加外接其他设备的功能,便于在多种环境使用。如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的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因结构相互独立的数据采集装置10与供电装置30需通过裸露于外界的连接线缆电性连接,在现场操作过程中携带不便而不利于施工,以及兼容更多使用功能和环境的技术问题。并且,扩展应用现有的地震勘探仪器,如检波器串和水听器等。在可拆分的情况下,实现外接功能。简单又能随意组合。操作方便、易扩展、成本低。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装置10和供电装置30装配在一起时,电源33为智能地震传感器100的内部电子元器件供电,包括其他智能地震传感器(未图示)、控制器(未图示)和检波器13等。该电源33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该电池能够往复充电,在没有外部输入电源的情况下,电源33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为该智能地震传感器100持续供电,以维持智能地震传感器100正常工作。
所述第一壳体11背离所述第一容置腔111的表面凸起形成凸柱113,该凸柱11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以容纳安装检波器13。控制板15可以通过螺接固定,与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或者通过卡接固定等固定方式。
该第二壳体31形成安装口,以使外接拓展接口90便于安装,该安装口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将安装口设于第二壳体31的侧面,如此设置,便于辅助传感器的接入,方便用户使用。具体的,该转接板80与控制板15和电源33串联连接,外接拓展接口90单独与转接板80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接安装槽内可以安装短接板81或转接板80.当第一转接安装槽115中安装短接板81时,第一地震传感器与控制板15连通,智能地震传感器100采用第一地震传感器进行采集数据;当第一转接安装槽115中安装转接板时,控制板15与内置第一地震传感器断开,并与外接拓展接口导通。智能地震传感器100采在外接拓展接口90接入辅助传感器时,此时控制板15通过辅助传感器内的第二地震传感器进行采集数据,方便使用。
参照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设置防水翻边20,该防水翻边20将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密封防水。
参照图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形成有对接空间17,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31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对接空间17。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对接空间17的保护壳60,所述保护壳60形成收容空间61和至少一安装槽口。所述转接板80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61,并与所述保护壳60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80通过所述安装槽口分别与所述控制板15、所述检波器13、所述外接拓展接口90电性连接;
所述保护壳60与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具体的,该第一壳体11包括朝向第二壳体31的底板和背离第二壳体31的顶板,该底板和顶板共同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该保护壳60与底板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控制板与外接拓展接口90的连接。
该保护壳60为转接板外壳62或短接板外壳63,用于对转接板80或短接板81进行保护和固定。防止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受到碰撞时,转接板80或短接板81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智能地震传感器100不能正常工作。该转接板外壳62或短接板外壳63可以通过螺接件与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或者通过卡接件使二者卡接固定,只要能使二者较好地固定即可。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转接板外壳62或短接板外壳63可以采用塑料件。塑料件可选择硬质塑料,如ABS、POM、PS、PMMA、PC、PET、PBT、PPO等。如此,更加有利于转接板外壳62或短接板外壳63的安装固定,提升转接板外壳62或短接板外壳63的设置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转接板外壳62或短接板外壳63的实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
该保护壳60的安装槽口可以设置为多个,其具体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设置多个安装槽口便于转接板80与多个模块电连接,并且使智能地震传感器100的整体安装结构紧凑。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在对接空间17内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设置。设置第一密封圈便于进一步地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密封,该第一密封圈抵接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和第二壳体31的上表面,从而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密封。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密封圈的材质可以为柔性材料,使用柔性材料可以让第一密封圈的抵接密封效果更好。具体的,可以采用硅胶或塑料或橡胶等材料。
参照图3至图7,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31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一密封槽312,所述第一密封槽312环绕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31的二者之一设有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容置于所述第一密封槽312,将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密封。通过第一密封槽312和密封凸筋的相互配合,进一步防止外部杂物影响智能地震传感器100的工作。
或者,所述第一密封槽312内还设有第二密封圈3121,所述第二密封圈3121将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密封。第二密封圈3121的部分伸出第一密封槽312,抵接于机壳的壁面,从而实现较好的密封;当采用第一密封槽312与密封凸筋相互配合的方案时,该第二密封圈3121抵接配合密封凸筋,实现更好的密封。
参照图6、图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转接安装槽115,所述转接板外壳62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115内。转接板外壳62的部分嵌设于第一转接安装槽115内,该转接板外壳62朝向第一转接安装槽115的槽壁的外表面凸设有多个凸筋,通过凸筋与第一转接安装槽115的抵接,可以使转接板外壳62较好地安装于第一转接安装槽115内,并且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31的上表面凹陷形成第二转接安装槽313,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31装配,所述转接板外壳62背离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115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转接安装槽3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设置第二转接安装槽313安置转接板外壳62伸出第一转接安装槽115的部分,该转接板外壳62朝向第二转接安装槽313的槽壁的外表面凸设有多个凸筋,通过凸筋与第二转接安装槽313的抵接,可以使转接板外壳62较好地安装于第二转接安装槽313内,并且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转接安装槽115,所述短接板外壳63容置于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115内。该短接板外壳63完全容置于第一转接安装槽115内,此时第一转接安装槽115可较好地固定短接板81,并且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31凸起形成凸台,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31装配,所述凸台伸入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115。通过凸台抵接完全容置于第一转接安装槽115内的保护壳60,从而实现对保护壳60的较好固定。
还可以在凸台或第二转接安装槽313设置接口,通过该接口使转接板80能与其他模块电性连接。
参照图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接拓展接口90包括接口部91和容纳所述接口部91的第三转接安装槽95,所述接口部91与所述转接板80电性连接。该外接拓展接头94还包括外接拓展接头外壳941,当外接拓展接头外壳941安装于第三转接安装槽95时,外接拓展接头94与接口部91电性连接。并且外接接头外壳941与第三转接安装槽95内侧壁抵接,从而使外接拓展接口90具备一定的防水密封性。所述外接拓展接头94与外接拓展接口90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外接线缆40和辅助传感器,所述外接线缆40将所述接口部91与所述辅助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且/或,所述外接线缆40与所述辅助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该外接线缆40包括外接接头外壳41、容置于所述外接接头外壳41内的外接拓展接头43、线缆本体45(该线缆本体45的一端与外接拓展接头45连接)、外接线缆接头47(该线缆本体45的另一端与外接线缆接头47连接)。
外接线缆接头47或辅助传感器与所述外接拓展接头94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所述外接线缆接头47可与其他带接头的辅助传感器可拆卸电性连接。外接线缆接头47用于连接外接拓展接口90和辅助传感器,该辅助传感器可以是水听器或者是外接检波器13等其他检测装置,从而使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具备其他功能和具备更多的连接选择。
参照图1、图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尾椎组件50,尾椎组件50用于将供电装置30和数据采集装置10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使智能地震传感器100正常工作,并且尾椎件53能将智能地震传感器100与安装面耦合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尾椎组件50包括连接件51和与所述连接件51连接的尾椎件53,所述连接件51邻近所述第二壳体31设置,所述连接件51凹陷形成连接槽511,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连接柱70,所述连接柱70穿过第二壳体31中间的贯穿孔,所述连接柱70的外侧面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连接所述连接槽511的槽壁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相互啮合,将所述连接柱70和所述连接槽5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上还嵌设有连接套19,该连接套19的内侧面设有第三螺纹,连接柱70背离尾椎组件50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与连接套19的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31和尾椎组件50的可拆卸连接。
通过螺纹副将二者螺纹连接可以较好地实现连接槽511和连接柱70的可拆卸连接。尾椎组件50通过将尾椎件53插接于安装面,并与安装面耦合,从而将智能地震传感器100与安装面耦合固定。该安装面可以是雪地面、沙地面或其他可安装固定的表面。
参照图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尾椎件53呈四棱锥状设置,所述四棱锥的横截面最大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51连接,且所述尾椎件53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弧面。四棱锥形的形状可以让尾椎件53插接入质地较硬的安装面(如泥土面),其被四棱壁隔开形成的四个两两相邻的弧面凹槽可以将尾椎件53与安装面的耦合性能提升,从而便于智能地震传感器100更准确接收信号。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尾椎件53呈其他多边形棱锥状设置,例如将尾椎件53呈三棱锥状设置、五棱锥状设置等。
参照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尾锥件53呈圆锥状设置,所述圆锥的横截面最大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柱5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尾锥件53可以呈圆锥状设置,该圆锥可以具备较高的高度,此时可以让尾锥件53较好地插入质地较松的安装面,如沙地面、雪地面等。并且使得尾锥件53在安装面上的插接深度较深,提高智能地震传感器100的耦合性,进而便于其准确接受信号。
参照图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尾锥件53呈圆盘状设置,所述圆盘状的横截面最小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柱51连接。如此设置可以让尾锥件53与安装面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其与安装面接触稳定性和耦合性。此类尾锥件53可以用于雪地面、沙地面等,便于智能地震传感器100更准确接受信号。
参照图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尾锥件53包括主体部55和自主体部55倾斜延伸的固定部57,此时该定位槽511设于主体部55朝向第二壳体31的表面,该固定部57的数量为多个,并沿主体部55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尾锥件53大致呈爪状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尾锥件53增大与安装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较好地与质地较硬的安装面(如泥地面等)耦合连接,进而使智能地震传感器100更准确接受信号。
参照图3、图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31包括外侧壁315、与所述外侧壁315连接的底壁317和与所述底壁317连接的内侧壁319,所述外侧壁315、所述底壁317和所述内侧壁319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容置腔311,所述第二壳体31还包括内侧壁319围合形成的容纳槽314,所述容纳槽314的底部槽壁设有贯穿孔(未图示),所述第二壳体31还包括穿过所述贯穿孔的连接柱70,所述连接柱70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槽314,所述第一壳体11的凸柱113伸入所述容纳槽314,该连接套19设置于所述凸柱113的端部,并与所述连接柱70可拆卸连接。该凸柱113的外轮廓与容纳槽314的槽壁的截面形状相适配,从而确保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31的装配方向的唯一性,同时保证智能地震传感器100的结构合理、紧凑。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尾椎组件50临近第二壳体31一端设有转盘71,所述转盘71上设有非回转体多面结构。在转盘71与第二壳体31贴合面上或设有多圈防水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盘71朝向所述第二壳体31的表面凹设形成至少一防水槽711,所述防水槽711环绕所述连接柱70设置,所述防水槽711内还设有密封件713,所述密封件713抵接所述第二壳体31,将所述转盘71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连接处密封。设置防水槽711和密封件713便于对贯穿孔进行防水密封,防止外部杂物通过贯穿孔进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31之间的对接空间17,影响智能地震传感器100的正常工作。该密封件713可以为塑料件、金属件或橡胶件等,其材质可以为硬质材质或柔性材质,只要能够密封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卡簧,该卡簧卡接于连接柱伸入第二壳体31内的部分,从而确保尾锥组件51与第二壳体31可拆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电源管理器(未图示),所述电源管理器用于反馈所述电源33充放电信息,所述电源管理器与所述电源33电性连接。
且/或,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存储器(未图示),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且/或,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还包括发光器(未图示),所述发光器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并指示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100的工作状态。
电源管理器用于反馈电源33的充放电状态以及接收电源33的管理信息,从而对电源33实现更好的管控,便于智能地震传感器100工作。
存储器用于保存智能地震传感器100检测到的信号,从而方便用户使用智能地震传感器100。
发光器,用于指示控制器或存储器的工作状态。发光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光器为LED灯,第一壳体11外部设有可视窗(未图示),通过该可视窗能够从数据采集装置10外部观察到发光器的颜色或闪烁频次。根据发光器的颜色或闪烁频次,能够反馈该数据采集单装置的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也能够反馈存储器的运行、剩余存储空间等状态是否正常等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用于为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可拆卸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
检波器,所述检波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检波器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电源,所述电源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电性连接;
外接拓展接口,所述外接拓展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所述外接拓展接口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形成有对接空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对接空间,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对接空间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形成收容空间和至少一安装槽口,所述转接板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安装槽口分别与所述控制板、所述检波器、所述外接拓展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转接安装槽,所述保护壳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凹陷形成第二转接安装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装配,所述保护壳背离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的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转接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凹陷形成第一转接安装槽,所述保护壳容置于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凸起形成凸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装配,所述凸台伸入所述第一转接安装槽。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拓展接口包括接口部和罩盖所述接口部的盖体部,所述接口部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地震传感器还包括外接线缆和辅助传感器,所述外接线缆将所述接口部与所述辅助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且/或,所述外接线缆与所述辅助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外侧壁、与所述外侧壁连接的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内侧壁,所述外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内侧壁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内侧壁围合形成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部槽壁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穿过所述贯穿孔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伸入所述容纳槽,并与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地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连接柱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三螺纹,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连接柱的二者之另一设有第四螺纹,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四螺纹相互啮合,将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
CN201810912898.8A 2018-08-10 2018-08-10 智能地震传感器 Active CN108594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2898.8A CN108594296B (zh) 2018-08-10 2018-08-10 智能地震传感器
PCT/CN2018/107559 WO2020029396A1 (zh) 2018-08-10 2018-09-26 智能地震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2898.8A CN108594296B (zh) 2018-08-10 2018-08-10 智能地震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4296A true CN108594296A (zh) 2018-09-28
CN108594296B CN108594296B (zh) 2021-04-27

Family

ID=63618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2898.8A Active CN108594296B (zh) 2018-08-10 2018-08-10 智能地震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4296B (zh)
WO (1) WO202002939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481A (zh) * 2019-09-23 2019-12-13 深圳市深创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声传感探头和地震检测系统
WO2020029399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地震传感器
WO2020029398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地震传感器
CN111830555A (zh) * 2020-08-03 2020-10-27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备压制干扰的无线智能组合检波器系统
WO2021022878A1 (zh) * 2019-08-06 2021-02-11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设备测试仪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9911A1 (en) * 2002-04-24 2006-01-12 Ascend Geo,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cquiring and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S2402512R1 (es) * 2011-10-10 2013-10-10 Aplicaciones Geofisicas Y Ciencias Del Subsuelo S L Geofono de prospeccion sismica para la caracterizacion del subsuelo, y sistema de prospeccion que incorpora dicho geofono
CN103969679A (zh) * 2013-02-04 2014-08-06 英洛瓦(天津)物探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可配置的获取单元
CN104854477A (zh) * 2012-11-02 2015-08-19 费尔菲尔德工业公司 用于地震数据采集的陆基单元
CN106249280A (zh) * 2016-10-17 2016-12-21 北京达耐美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数字地震检波器
CN207067415U (zh) * 2017-07-14 2018-03-02 威海双丰物探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点型矿用无缆检波器
CN207232402U (zh) * 2016-10-17 2018-04-13 北京达耐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数字地震检波器及地震勘探系统
CN108318915A (zh) * 2018-01-31 2018-07-24 连琼娥 一种具有在线发电功能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检波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6106A (en) * 2011-10-25 2013-05-08 Zimiti Ltd Unattended ground sensors with screw thread for aiding installation into the ground
CN205374762U (zh) * 2016-01-26 2016-07-06 惠源 一种压电检波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9911A1 (en) * 2002-04-24 2006-01-12 Ascend Geo,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cquiring and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S2402512R1 (es) * 2011-10-10 2013-10-10 Aplicaciones Geofisicas Y Ciencias Del Subsuelo S L Geofono de prospeccion sismica para la caracterizacion del subsuelo, y sistema de prospeccion que incorpora dicho geofono
CN104854477A (zh) * 2012-11-02 2015-08-19 费尔菲尔德工业公司 用于地震数据采集的陆基单元
CN103969679A (zh) * 2013-02-04 2014-08-06 英洛瓦(天津)物探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可配置的获取单元
CN106249280A (zh) * 2016-10-17 2016-12-21 北京达耐美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数字地震检波器
CN207232402U (zh) * 2016-10-17 2018-04-13 北京达耐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数字地震检波器及地震勘探系统
CN207067415U (zh) * 2017-07-14 2018-03-02 威海双丰物探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点型矿用无缆检波器
CN108318915A (zh) * 2018-01-31 2018-07-24 连琼娥 一种具有在线发电功能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检波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9399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地震传感器
WO2020029398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地震传感器
WO2021022878A1 (zh) * 2019-08-06 2021-02-11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设备测试仪
CN110568481A (zh) * 2019-09-23 2019-12-13 深圳市深创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声传感探头和地震检测系统
CN111830555A (zh) * 2020-08-03 2020-10-27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备压制干扰的无线智能组合检波器系统
CN111830555B (zh) * 2020-08-03 2023-09-05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备压制干扰的无线智能组合检波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4296B (zh) 2021-04-27
WO2020029396A1 (zh)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4296A (zh) 智能地震传感器
CN208621766U (zh) 智能地震传感器
CN106249280A (zh) 一种智能数字地震检波器
CN207232402U (zh) 一种智能数字地震检波器及地震勘探系统
RU2604102C2 (ru) Зонд со встроенным датчиком и связанный с ним способ
US10120088B2 (en) Cableless seismic sensors and methods for recharging
AU2011249136A1 (en) Ocean bottom seismic cabl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8621767U (zh) 智能地震传感器
BR112015009853B1 (pt) Unidade terrestre para aquisição de dados sísmicos referências cruzadas relacionadas a pedidos de patente
CN106170349A (zh) 传声装置及其制作与使用工艺
CN103033845B (zh) 单分量垂向组合式海底地震采集系统
AU2011360952B2 (en) Seismic sensing device
CN208621768U (zh) 智能地震传感器
US9301258B2 (en) Geophysical data acquisition and power transf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4028798A1 (en) Docking station for wireless seismic acquisition nodes
CN208860965U (zh) 智能地震传感器
CA2894075C (en) A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apparatus having solar panel and battery
US9753174B2 (en) Geophysical survey node rolling method and system
RU2381526C1 (ru) Наземно-донная сей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
CN213482468U (zh) 一种多工作模式无线智能微动采集装置
CN210270198U (zh) 辅助参数记录仪
CN212932982U (zh) 地震勘探设备辅用一体机
CN208187463U (zh) 智能温室环境采集器
CN212517813U (zh) 地震勘探设备辅用机
CN212515068U (zh) 一种震动数据采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