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2465A -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2465A
CN108582465A CN201810398721.0A CN201810398721A CN108582465A CN 108582465 A CN108582465 A CN 108582465A CN 201810398721 A CN201810398721 A CN 201810398721A CN 108582465 A CN108582465 A CN 108582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opy
frame beam
reinforced concrete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87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威
吴锋
张贵文
徐春丽
周杨
杨勇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87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2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2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2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20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e.g. with reinforcements or tensioning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3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 E04C5/165Coaxial connection by means of slee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0/00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 E04F10/005Rigidly-arranged sunshade roofs with coherent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包括1)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模具侧面开设雨篷受力钢筋孔,间距300,上下各一排;2)生产雨篷受力钢筋;3)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绑扎钢筋时,按照模具开孔位置侧面预埋钢筋机械套筒,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与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4)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的外露端密封,橡胶塞将外露孔封堵;5)待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绑扎完毕,工厂浇筑混凝土;6)预制构件运输至现场;7)预制构件现场吊装完毕后,雨篷板支模;8)雨篷受力钢筋与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固定;9)绑扎受力纵筋、分布加强钢筋、水平分布筋;10)浇筑混凝土。本发明还提供后浇雨篷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Description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其中,上海市要求在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线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同时,对采用混凝土结构体系建造的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进行了相应规定且逐步提高,从2016年开始,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大力推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现有装配式规范和图集提供的参考做法就显得捉襟见肘,严重制约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
目前,悬挑长度1m的后浇筑雨篷设计时,雨篷受力纵筋一般为8@100,构造钢筋一般为8@200,雨篷受力纵筋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然后现场支模板,机械连接受力钢筋,绑扎分布构造钢筋,浇筑混凝土。
此做法缺点:受力纵筋为8@100,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内预埋的钢筋机械套筒较多,不但费用较高,而且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生产及后期雨篷现场施工均十分不便。
第二种: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直接留出雨篷受力钢筋,然后现场支模板,绑扎分布构造钢筋,浇筑混凝土。
此做法缺点:预制构件生产制作时,模具外围甩出一米左右的钢筋,不但造成模台上大量钢筋堆积,影响生产;而且由于雨篷受力钢筋在模具内外重量差别很大,必然造成受力钢筋在模具内侧翘起,钢筋定位困难;此外,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外侧甩出大量雨篷受力钢筋,造成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在运输、吊装及施工浇筑的不便。
第三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在工厂正常生产,运至现场后,吊装完毕,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钻孔,植入雨篷受力钢筋,然后现场支模板,绑扎分布构造钢筋,浇筑混凝土。
此做法缺点:1.采用后期植筋连接,对原构件即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损坏较大;2.植筋费用较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3.在预制构件光滑侧面植筋后,浇筑混凝土,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整体性不好,容易形成受力薄弱处;4.图集《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13G311-1)第196页明确规定本植筋接长楼板做法不适用于新增悬挑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以实现施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雨篷,以实现施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模具侧面开设雨篷受力钢筋孔,间距300,上下各一排;
步骤2)生产制作预埋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雨篷受力钢筋;
步骤3)在制作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时,工厂绑扎钢筋时,按照模具开孔位置侧面预埋钢筋机械套筒(Ⅰ级接头),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与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完毕,采用专用工装或与梁中钢筋绑扎定位精准,固定牢靠;
步骤4)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的外露端密封,防止漏浆,并用橡胶塞将套筒外露孔封堵;
步骤5)待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绑扎完毕,所有预埋件安放齐全,固定牢靠后,工厂浇筑混凝土。
步骤6)预制构件养护、脱模、吊装,然后运输至现场;
步骤7)预制构件现场吊装完毕后,雨篷板支模;
步骤8)采用一端带螺纹的所述雨篷受力钢筋,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固定;
步骤9)现场绑扎另加受力纵筋、分布加强钢筋、水平分布筋。
步骤10)现场浇筑雨篷板混凝土。
优选的,上述雨篷受力钢筋的布置为φ12@300。
优选的,上述受力纵筋的设置为φ6@100。
优选的,上述水平分布筋的设置为φ8@200。
优选的,上述分布加强筋的设置为3φ8@1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浇雨篷,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和雨篷受力钢筋,其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包括框架梁主体,所述框架梁主体上设置预埋钢筋机械套筒,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与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连接,
所述雨篷受力钢筋的螺纹端插入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中连接。
优选的,上述雨篷受力钢筋的布置为φ12@3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包括框架梁主体,所述框架梁主体上设置预埋钢筋机械套筒,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与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连接。
优选的,上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的外露端设置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上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的外露端采用橡胶塞堵塞。
本发明提供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模具侧面开设雨篷受力钢筋孔,间距300,上下各一排;
步骤2)生产制作预埋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雨篷受力钢筋;
步骤3)在制作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时,工厂绑扎钢筋时,按照模具开孔位置侧面预埋钢筋机械套筒(Ⅰ级接头),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与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完毕,采用专用工装或与梁中钢筋绑扎定位精准,固定牢靠;
步骤4)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的外露端密封,防止漏浆,并用橡胶塞将套筒外露孔封堵;
步骤5)待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绑扎完毕,所有预埋件安放齐全,固定牢靠后,工厂浇筑混凝土。
步骤6)预制构件养护、脱模、吊装,然后运输至现场;
步骤7)预制构件现场吊装完毕后,雨篷板支模;
步骤8)采用一端带螺纹的所述雨篷受力钢筋,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固定;
步骤9)现场绑扎另加受力纵筋、分布加强钢筋、水平分布筋。
步骤10)现场浇筑雨篷板混凝土。
本发明提供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有益效果包括:
1)预埋钢筋机械套筒数量大大减少,构件生产、施工便捷,费用低廉。
2)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预埋钢筋机械套筒减少三分之二,对框架梁损伤和破坏影响大大减小,相应误差也更容易控制。
3)因预埋钢筋机械套筒大大减少,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模具开洞亦相应减少,模具生产难度大大降低。
4)模具侧面开洞大大减少,预制构件生产、浇筑混凝土时,洞口封堵橡胶塞数量亦相应减少,工序更加简洁。
5)为了控制悬挑板裂缝,受力纵筋方向上下另加6@100,但不锚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只需现场直接绑扎即可,施工便捷。
6)加强悬挑板根部,在受力最大处分布钢筋加密三道,即3 8@100,有利于整体受力变形和控制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的裂缝。
7)因预埋钢筋机械套筒大大减少且没有模板外甩筋,预制构件生产和后期运输、吊装工作量大大减轻。
8)预埋钢筋机械套筒大大减少,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更加方便快捷。
9)后期现场施工时,受力钢筋直接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其余加强筋、构造分布筋等均现场正常绑扎,对原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扰动和影响几乎没有,便于实现后浇雨篷的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浇雨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上图1-图4中: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1、后浇雨篷2、雨篷受力钢筋3、受力纵筋4、分布加强筋5、水平分布筋6、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浇雨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一、按照设计要求,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模具侧面开设雨篷受力钢筋孔,间距300,上下各一排。此处考虑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减少,便于生产和施工,采用较大直径钢筋等强替代原受力钢筋。
步骤二、生产制作预埋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雨篷受力钢筋3。此处指的是雨篷板受力钢筋3需要满足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1中的锚固要求。
步骤三、在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1时,工厂绑扎钢筋时,按照模具开孔位置侧面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Ⅰ级接头),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与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连接完毕,采用专用工装或与梁中钢筋绑扎定位精准,固定牢靠。
其中,按照模具开孔位置侧面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Ⅰ级接头),是雨篷受力钢筋3同截面搭接所要求;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与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连接完毕,采用专用工装或与梁中钢筋绑扎定位精准。固定牢靠,指的是保证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定位误差要求。
步骤四、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的外露端做好密封,防止漏浆,并用橡胶塞将套筒外露孔封堵,防止杂物进入钢筋机械套筒,保证构件生产质量和后期施工便捷需要。
步骤五、待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绑扎完毕,所有预埋件安放齐全,固定牢靠后,工厂浇筑混凝土。
步骤六、预制构件养护、脱模、吊装,然后运输至现场。
步骤七、预制构件现场吊装完毕后,雨篷板支模。
步骤八、采用一端带螺纹的雨篷受力钢筋3即φ12@300,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连接固定。此处主要受力钢筋,即雨篷受力钢筋3的连接质量一定要保证Ⅰ级接头要求,直接影响后浇筑雨篷的整体安全。
步骤九、现场绑扎另加受力纵筋φ6@100、分布加强钢筋3φ8@100、水平分布筋φ8@200。
步骤十、现场浇筑雨篷板混凝土。
本发明提供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有益效果包括:
1)雨篷受力钢筋3的布置为φ12@300,采用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Ⅰ级接头)连接,套筒间距300mm,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数量大大减少,构件生产、施工便捷,费用低廉。
2)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减少三分之二,对框架梁损伤和破坏影响大大减小,相应误差也更容易控制。
3)因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大大减少,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模具开洞亦相应减少,模具生产难度大大降低。
4)模具侧面开洞大大减少,预制构件生产、浇筑混凝土时,洞口封堵橡胶塞数量亦相应减少,工序更加简洁。
5)为了控制悬挑板裂缝,雨篷受力钢筋3方向上下另加受力纵筋4φ6@100,但不锚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1,只需现场直接绑扎即可,施工便捷。
6)加强悬挑板根部,在受力最大处设置分布加强筋5加密三道,即3φ8@100,有利于整体受力变形和控制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的裂缝。
7)因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大大减少且没有模板外甩筋,预制构件生产和后期运输、吊装工作量大大减轻。
8)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大大减少,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更加方便快捷。
9)后期现场施工时,雨篷受力钢筋3直接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1中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连接,其余加强筋、构造分布筋等均现场正常绑扎,对原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扰动和影响几乎没有,便于实现后浇雨篷的施工。
本发明提供的后浇雨篷,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1和雨篷受力钢筋3,其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1梁包括框架梁主体,框架梁主体上设置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与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连接,雨篷受力钢筋3的螺纹端插入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中连接。
其中,雨篷受力钢筋3的布置为φ12@300。上述的后浇雨篷还包括受力纵筋4、水平分布筋6和分布加强筋5。受力纵筋4的设置为φ6@100,端部不锚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1。水平分布筋6的设置为φ8@200。分布加强筋5的设置为3φ8@1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包括框架梁主体,框架梁主体上设置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与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连接。
其中,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的外露端设置有密封装置。
其中,预埋钢筋机械套筒7的外露端采用橡胶塞堵塞。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模具侧面开设雨篷受力钢筋孔,间距300,上下各一排;
步骤2)生产制作预埋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雨篷受力钢筋;
步骤3)在制作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时,工厂绑扎钢筋时,按照模具开孔位置侧面预埋钢筋机械套筒,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与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
步骤4)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的外露端密封,防止漏浆,并用橡胶塞将套筒外露孔封堵;
步骤5)待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绑扎完毕,所有预埋件安放齐全,固定牢靠后,工厂浇筑混凝土;
步骤6)预制构件养护、脱模、吊装,然后运输至现场;
步骤7)预制构件现场吊装完毕后,雨篷板支模;
步骤8)采用一端带螺纹的所述雨篷受力钢筋,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连接固定;
步骤9)现场绑扎另加受力纵筋、分布加强钢筋、水平分布筋;
步骤10)现场浇筑雨篷板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篷受力钢筋的布置为φ12@300。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纵筋的设置为φ6@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分布筋的设置为φ8@2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侧面后浇雨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加强筋的设置为3φ8@100。
6.一种后浇雨篷,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和雨篷受力钢筋,
其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包括框架梁主体,所述框架梁主体上设置预埋钢筋机械套筒,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与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连接,
所述雨篷受力钢筋的螺纹端插入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中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浇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篷受力钢筋的布置为φ12@300。
8.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梁主体,所述框架梁主体上设置预埋钢筋机械套筒,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与雨篷受力钢筋预埋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的外露端设置有密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机械套筒的外露端采用橡胶塞堵塞。
CN201810398721.0A 2018-04-28 2018-04-28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8582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8721.0A CN108582465A (zh) 2018-04-28 2018-04-28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8721.0A CN108582465A (zh) 2018-04-28 2018-04-28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2465A true CN108582465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8721.0A Pending CN108582465A (zh) 2018-04-28 2018-04-28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246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2045A (zh) * 2019-03-19 2019-05-28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式后加结构板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
CN110210166A (zh) * 2019-06-14 2019-09-0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叠合板拆分方法
CN110374194A (zh) * 2019-08-08 2019-10-25 南通联泷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装配式空调板、遮阳板雨篷及其施工方法
CN114525930A (zh) * 2022-03-05 2022-05-24 栾东兵 悬挑板阳角配筋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6125U (zh) * 2009-09-26 2010-07-14 朱生根 钢结构雨篷机构
CN202644872U (zh) * 2012-06-15 2013-01-02 湖北弘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厂房雨篷
CN105201159A (zh) * 2015-10-24 2015-12-30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自承重复合材料预制雨篷
CN205063206U (zh) * 2015-10-24 2016-03-02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自承重复合材料预制雨篷
CN205917838U (zh) * 2016-07-22 2017-02-0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阳台板安装节点
CN107013040A (zh) * 2017-06-02 2017-08-04 杭州宥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筒预埋式后浇楼板的施工方法
CN208759772U (zh) * 2018-04-28 2019-04-19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雨篷及其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26125U (zh) * 2009-09-26 2010-07-14 朱生根 钢结构雨篷机构
CN202644872U (zh) * 2012-06-15 2013-01-02 湖北弘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厂房雨篷
CN105201159A (zh) * 2015-10-24 2015-12-30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自承重复合材料预制雨篷
CN205063206U (zh) * 2015-10-24 2016-03-02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自承重复合材料预制雨篷
CN205917838U (zh) * 2016-07-22 2017-02-0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阳台板安装节点
CN107013040A (zh) * 2017-06-02 2017-08-04 杭州宥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筒预埋式后浇楼板的施工方法
CN208759772U (zh) * 2018-04-28 2019-04-19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雨篷及其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2045A (zh) * 2019-03-19 2019-05-28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工具式后加结构板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
CN110210166A (zh) * 2019-06-14 2019-09-0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叠合板拆分方法
CN110210166B (zh) * 2019-06-14 2023-04-18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叠合板拆分方法
CN110374194A (zh) * 2019-08-08 2019-10-25 南通联泷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装配式空调板、遮阳板雨篷及其施工方法
CN114525930A (zh) * 2022-03-05 2022-05-24 栾东兵 悬挑板阳角配筋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325B (zh) 一种集约化的永久支护装配式地下室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582465A (zh) 后浇雨篷、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及后浇雨篷制造方法
CN108104567B (zh) 混凝土塔筒纵缝连接结构、方法、片体的预制方法及混凝土塔筒
CN104264865A (zh) 装配式防火墙
CN110821022A (zh)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钢结构中的全预制高强度pc楼板
CN113513015A (zh) 一种半预制式混凝土钢筋笼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CN107059911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及其组装方法
CN208759772U (zh) 一种后浇雨篷及其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CN204112525U (zh) 高强度混凝土预制框架内嵌带竖缝预制剪力墙结构
CN210002415U (zh) 一种基坑阳角部位的板带联结结构
CN113481944B (zh) 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879250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墙体和装配结构
CN106149878A (zh) 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柱与梁板节点处的连接结构及方法
CN106149877A (zh) 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柱与梁板节点处的对接结构及方法
CN209703418U (zh) 装配式防汛墙
CN211080782U (zh) 一种灌浆套筒
CN204139369U (zh) 装配式防火墙
CN109098278A (zh) 装配式预制梁柱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9763658A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内布置布料机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6000021U (zh) 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柱与梁板节点处的连接结构
CN211312950U (zh) 装配整体式电梯井预制构件
CN110439267A (zh) 一种应用于叠合楼板施工的铝合金模板
CN105421780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8934108U (zh) 装配式预制梁柱的连接构造
CN209723341U (zh) 一种密拼缝连接的双向叠合板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