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0615A -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 Google Patents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0615A
CN108580615A CN201810602611.1A CN201810602611A CN108580615A CN 108580615 A CN108580615 A CN 108580615A CN 201810602611 A CN201810602611 A CN 201810602611A CN 108580615 A CN108580615 A CN 108580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s
workpiece
gap
compressed part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26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
李杨
田凯
张秀峰
鲁鹏
王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6026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0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0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061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7/00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 B21D7/16Auxiliary equipment, e.g. for heating or cooling of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0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插设机构包括:插设部,插设部用于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在工件弯折时,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其中,插设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相分离的第二位置。本发明的插设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弯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弯机,在对工件进行折弯时,由于工件的外边缘具有由一定的容纳间隙,在折弯机对工件进行折弯过程中,由于容纳间隙的存在,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在折弯机的折弯过程中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形,影响工件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插设机构,包括:插设部,插设部用于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在工件弯折时,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其中,插设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相分离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插设部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插设部为L形插板,L形插板包括两个矩形板,其中,一个矩形板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容纳间隙内。
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转接部,转接部与插设部相连接;第三驱动部,转接部设置在插设部与第三驱动部之间,第三驱动部与转接部驱动连接,以驱动转接部带动插设部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压紧部,压紧部与插设部间隔设置,压紧部用于压设在工件上;其中,压紧部沿垂直于插设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压紧部具有与工件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工件相分离的第四位置。
进一步地,压紧部为板体,压紧部至少包括柔性段,柔性段用于与工件相接触,柔性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机架,插设部相对于机架可移动地设置;第四驱动部,第四驱动部与机架相连接,第四驱动部与压紧部驱动连接,以驱动压紧部沿垂直于插设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压紧部为板体,机架包括:机架本体;连接板,连接板与机架本体相连接,第四驱动部设置在连接板上;其中,第四驱动部的驱动杆穿过连接板与压紧部相连接,以使连接板与压紧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与压紧部相连接;滑动部,滑动部设置在连接板上,导向柱穿设在滑动部内,第四驱动部驱动压紧部带动导向柱沿滑动部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导向柱为多个,多个导向柱间隔地设置在压紧部上,滑动部为多个,多个导向柱与各个滑动部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包括插设机构,插设机构为上述的插设机构。
本发明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能够在工件弯折时,防止工件发生变形。其中,在工件弯折时,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插设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相分离的第二位置。在工件的折弯过程中,将插设部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工件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从而可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本发明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能够在工件弯折时,防止工件发生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设机构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设机构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设机构的插设部与工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设机构的插设部与工件的局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80、工件;82、容纳间隙;90、插设部;100、第三驱动部;110、转接部;120、压紧部;130、机架;131、机架本体;132、连接板;140、第四驱动部;150、导向柱;160、滑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设机构,请参考图1至图4,插设机构包括:插设部90,插设部90用于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其中,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
本发明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能够在工件80弯折时,防止工件80发生变形。其中,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在工件80的折弯过程中,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工件80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从而可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本发明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能够在工件80弯折时,防止工件80发生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插设部90的存在可以使得工件80在折弯过程中,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相分离,避免了两个壁面直接接触产生的划痕或者导致的变形。且在折弯过程中容纳间隙82的两个相对的壁面可以相对于插设部90移动,从而不会出现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工件80为蒸发器或冷凝器,在折弯过程中,通过将插设部90插入到上下两层管路上,然后将插设部90向上抬起,从而实现了工件的上下两层的分离,在具体折弯时,由于上下两层不接触,从而可以防止工件的上下表面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工件的折弯质量。且插设部90的使用可以提高整体的折弯效率,代替了人工插板。
在本实施例中,当插设部90与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均接触时,在保证两个壁面可以相对于插设部90发生滑动时,也可以防止工件的上下表面发生相对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工件80具有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上的管路,其中,主体部上与管路之间形成容纳间隙82,或工件80由上下两层主体部组成,其中,主体部的一端相连接,另外一端相分离,相分离的一端均具有管路,管路之间具有容纳间隙82。
为了能够使得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插设部9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插设部9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针对插设部90的具体结构,插设部90为L形插板,L形插板包括两个矩形板,其中,一个矩形板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插设部90设置为L形插板,即L形插板包括两个矩形板,在具体使用时,一个矩形板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
为了能够使得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插设机构还包括:转接部110,转接部110与插设部90相连接;第三驱动部100,转接部110设置在插设部90与第三驱动部100之间,第三驱动部100与转接部110驱动连接,以驱动转接部110带动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设机构上设置有转接部110和第三驱动部100,其中,转接部110与插设部90相连接,转接部110设置在插设部90与第三驱动部100之间。通过将第三驱动部100与转接部110驱动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以第三驱动部100驱动转接部110带动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82的方向移动。
考虑到工件80在具体折弯时需要二次进料,插设机构还包括:压紧部120,压紧部120与插设部90间隔设置,压紧部120用于压设在工件80上;其中,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压紧部120具有与工件80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工件80相分离的第四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设机构上设置有压紧部120,其中,压紧部120与插设部90间隔设置,在工件80第一次折弯完成后,需要二次进料,此时压紧部120用于压设在工件80上。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压紧部120具有与工件80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工件80相分离的第四位置。
为了防止压紧部120损坏工件80,压紧部120为板体,压紧部120至少包括柔性段,柔性段用于与工件80相接触,柔性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压紧部120设置为板体,其中,压紧部120至少包括柔性段,通过将柔性段用于与工件80相接触,从而可以避免压紧部120损坏工件80。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可选地,柔性段由硅胶制备而成。
为了能够使得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插设机构还包括:机架130,插设部90相对于机架130可移动地设置;第四驱动部140,第四驱动部140与机架130相连接,第四驱动部140与压紧部120驱动连接,以驱动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设机构上设置有机架130和第四驱动部140,第四驱动部140与机架130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插设部90相对于机架130可移动地设置,从而可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相应地,第四驱动部140与压紧部120驱动连接,从而可以驱动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压紧部120为板体,机架130包括:机架本体131;连接板132,连接板132与机架本体131相连接,第四驱动部140设置在连接板132上;其中,第四驱动部140的驱动杆穿过连接板132与压紧部120相连接,以使连接板132与压紧部120相对设置。
优选地,插设机构还包括:导向柱150,导向柱150的一端与压紧部120相连接;滑动部160,滑动部160设置在连接板132上,导向柱150穿设在滑动部160内,第四驱动部140驱动压紧部120带动导向柱150沿滑动部160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设机构上设置有导向柱150和滑动部160,其中,导向柱150的一端与压紧部120相连接,滑动部160设置在连接板132上,导向柱150穿设在滑动部160内。在具体运动过程中,第四驱动部140驱动压紧部120带动导向柱150沿滑动部160的延伸方向移动。
优选地,导向柱150为多个,多个导向柱150间隔地设置在压紧部120上,滑动部160为多个,多个导向柱150与各个滑动部160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工件80为空调器的蒸发器或冷凝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包括插设机构,插设机构为上述的插设机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能够在工件80弯折时,防止工件80发生变形。其中,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在工件80的折弯过程中,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工件80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从而可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本发明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能够在工件80弯折时,防止工件80发生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设部(90),所述插设部(90)用于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在所述工件(80)弯折时,所述插设部(90)与形成所述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所述壁面产生相对位移;
其中,所述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所述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所述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纳间隙(8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插设部(90)具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部(90)为L形插板,所述L形插板包括两个矩形板,其中,一个所述矩形板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所述容纳间隙(8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机构还包括:
转接部(110),所述转接部(110)与所述插设部(90)相连接;
第三驱动部(100),所述转接部(110)设置在所述插设部(90)与所述第三驱动部(100)之间,所述第三驱动部(100)与转接部(11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接部(110)带动所述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纳间隙(82)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机构还包括:
压紧部(120),所述压紧部(120)与所述插设部(90)间隔设置,所述压紧部(120)用于压设在所述工件(80)上;
其中,所述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所述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压紧部(120)具有与所述工件(80)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所述工件(80)相分离的第四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120)为板体,所述压紧部(120)至少包括柔性段,所述柔性段用于与所述工件(80)相接触,所述柔性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机构还包括:
机架(130),所述插设部(90)相对于所述机架(130)可移动地设置;
第四驱动部(140),所述第四驱动部(140)与所述机架(130)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部(140)与所述压紧部(1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所述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120)为板体,所述机架(130)包括:
机架本体(131);
连接板(132),所述连接板(132)与所述机架本体(131)相连接,所述第四驱动部(140)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32)上;
其中,所述第四驱动部(140)的驱动杆穿过所述连接板(132)与所述压紧部(120)相连接,以使所述连接板(132)与所述压紧部(120)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机构还包括:
导向柱(150),所述导向柱(150)的一端与所述压紧部(120)相连接;
滑动部(160),所述滑动部(160)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32)上,所述导向柱(150)穿设在所述滑动部(160)内,所述第四驱动部(140)驱动所述压紧部(120)带动所述导向柱(150)沿所述滑动部(160)的延伸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5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柱(15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压紧部(120)上,所述滑动部(16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柱(150)与各个所述滑动部(160)一一相对应地设置。
11.一种折弯机,包括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插设机构。
CN201810602611.1A 2018-06-12 2018-06-12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Withdrawn CN108580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2611.1A CN108580615A (zh) 2018-06-12 2018-06-12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2611.1A CN108580615A (zh) 2018-06-12 2018-06-12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0615A true CN108580615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23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2611.1A Withdrawn CN108580615A (zh) 2018-06-12 2018-06-12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061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76A (zh) * 1993-06-02 1995-03-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弯曲加工装置和弯曲加工方法以及换热器
JPH10202334A (ja) * 1997-01-21 1998-08-04 Toyo Radiator Co Ltd 熱交換器コアの曲げ方法およびそのコア曲げ用の仮置きプレート
JP2000202555A (ja) * 1999-01-07 2000-07-25 Hitachi Ltd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曲げ加工装置と曲げ加工された熱交換器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US20140124184A1 (en) * 2011-07-20 2014-05-08 Kyoshin Kogyo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grip member for insertion tube in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heat exchanger using said grip member, and air conditioner and/or outdoor unit having said heat exchanger
CN106270268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折弯机及折弯方法
CN208303571U (zh) * 2018-06-12 2019-01-01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76A (zh) * 1993-06-02 1995-03-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弯曲加工装置和弯曲加工方法以及换热器
JPH10202334A (ja) * 1997-01-21 1998-08-04 Toyo Radiator Co Ltd 熱交換器コアの曲げ方法およびそのコア曲げ用の仮置きプレート
JP2000202555A (ja) * 1999-01-07 2000-07-25 Hitachi Ltd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曲げ加工装置と曲げ加工された熱交換器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US20140124184A1 (en) * 2011-07-20 2014-05-08 Kyoshin Kogyo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grip member for insertion tube in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heat exchanger using said grip member, and air conditioner and/or outdoor unit having said heat exchanger
CN106270268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折弯机及折弯方法
CN208303571U (zh) * 2018-06-12 2019-01-01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03571U (zh)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BRPI0408321A (pt) processo de recurvamento simultáneo de várias folhas de vidro, dispositivo de recurvamento para a execução do processo, e, aplicação do processo ou dispositivo
CN102029336A (zh) 线缆校直装置
CN206550908U (zh) 定位治具及其系统
CN104625997B (zh) 定位工装
CN108580615A (zh)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CN108401378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与usb接头的焊接治具
CN110212249A (zh) 四合一成型机
CN208303573U (zh) 折弯机
KR20100120601A (ko) 이동형 브이커팅장치 및 성형장치를 이용한 철판 절곡장치 및 방법
CN108543845A (zh) 折弯机
CN108105985A (zh) 面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936116U (zh) 一种铜排专用加工机
DE60100975D1 (de) Bördel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CN208303572U (zh) 顶升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CN108521716A (zh) 小尺寸类fpc折弯机构及其折弯方法
CN208913545U (zh) 位置调节机构
CN107940582A (zh) 风口结构和吊顶式空调
CN108543844A (zh) 顶升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CN203227707U (zh) 板材折弯装置
CN207570110U (zh) 柜机壳体及空调器
CN207494414U (zh) 扩口机构及具有其的胀管机
CN209272171U (zh) 校正结构
CN207147992U (zh) 一种吹气式玻璃检测设备
CN213769259U (zh) 一种用于板材切割后的物料成型包装对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