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9046B - 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9046B
CN108569046B CN201810676766.XA CN201810676766A CN108569046B CN 108569046 B CN108569046 B CN 108569046B CN 201810676766 A CN201810676766 A CN 201810676766A CN 108569046 B CN108569046 B CN 1085690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attribute
roller group
paper discharge
discharg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67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69046A (zh
Inventor
杨蕴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anwe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anwe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anwe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anwe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67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90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9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9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69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9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8Conveyor band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分联打印机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它还包括纸盒装置、排纸托盘、纸张属性识别装置和用于构建排纸通道的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的主输送通道;纸张属性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并将该属性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纸张属性信息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动作或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动作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的相应属性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和相应的排纸通道送至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排纸托盘。本发明能够实现分联输出。

Description

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分联打印机,都是基于针式打印机,也就是多连票据通过针式打印机后进入不同路径通道比如上联需要输出给客户,下联需要留存,多应用于自助机柜里面的票据分联输出,目前针式打印机的卡纸率还是比较高,无法做到无人值守的状态,远不如激光打印机稳定性,但是现行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无法完成上述过程,比如上联给用户,下联留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分联打印机,它能够实现分联输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联打印机,它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它还包括:
可置入至少两种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的主输送通道;
至少两个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相应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排纸托盘;
纸张属性识别装置,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并将该属性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
用于被动作从而构建排纸通道的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纸张属性信息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动作或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动作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的相应属性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或排纸辊组和相应的排纸通道送至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排纸托盘。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具体结构的分联打印机,以便实现更好地打印后纸张的分联动作,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前排纸托盘和至少一个后排纸托盘,所述前排纸托盘和所述后排纸托盘分别位于排纸辊组的两侧,所述前排纸托盘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一属性纸张,后排纸托盘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相应第N属性纸张,并且第N属性为非第一属性;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N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反转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处的第N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
进一步在实现打印后纸张的分联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纸张的双面打印,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接收到的双面打印指令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反转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动作构建双面打印通道,使位于排纸辊组处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和相应的双面打印通道送至打印部分继续打印。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组件的具体结构,分联打印机包括机体,所述路径选择组件包括:
导纸板,所述导纸板的一端部可摆动地连接在机体上;
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与所述导纸板相连,并且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以便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纸张属性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的动作,使至少一个导纸板向相应的方向摆动从而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输送至排纸辊组处的第N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和相应的排纸通道送至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后排纸托盘。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纸盒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纸盒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和排纸托盘一一对应的纸盒,每个纸盒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相应属性纸张,每个纸盒均对应设置一可驱动旋转的提纸辊组,所述提纸辊组用于将存放在相应纸盒内的纸张输送至打印部分。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纸张属性识别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纸张上设置有对应相应属性的标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相应的标记,从而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进一步将本分联打印机应用于激光打印机上,所述打印部分沿着主输送通道的输纸方向依次包括对位辊组、转影辊组和定影辊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联打印机的工作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S1:在主输送通道中纸张输送至纸张的尾部处于排纸辊组处之前,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S2: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继续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N属性纸张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反转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处的第N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联打印机,它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它还包括:
可置入第一属性纸张和第二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的主输送通道;
排纸托盘,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一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一属性纸张的前排纸托盘和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二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二属性纸张的后排纸托盘;所述前排纸托盘和所述后排纸托盘分别位于排纸辊组的两侧;
纸张属性识别装置,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并将该属性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
输纸通道,所述输纸通道具有后排纸通道,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反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和后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联打印机的工作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S1:在主输送通道中纸张输送至纸张的尾部处于排纸辊组处之前,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S2: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继续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反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和后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分联打印机通过纸张属性识别装置去识别纸张的属性,然后根据相应的属性去控制驱动排纸辊组的动作或排纸辊组和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的动作,从而将相应属性的纸张传送至相应的排纸托盘;其中,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的动作可以构建通过相应后排纸托盘的排纸通道,这样就实现了打印后纸张的分联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激光打印机双面打印打印单面的走纸路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激光打印机双面打印打印第二面的走纸路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两联分联打印机应用于激光打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两联分联打印机应用于激光打印并带双面打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三联分联打印机应用于激光打印并带双面打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路径选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输纸通道的输纸路径图一;
图8为本发明的输纸通道的输纸路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激光打印机双面打印打印单面的走纸路径图,如图2所示为激光打印机双面打印打印第二面的走纸路径图;该分联打印机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以及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的主输送通道;它还具有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初始状态时,在主输送通道中输送纸张时,路径选择组件3是被控制动作使输纸路径导向排纸辊组1的,从主输送通道内来的纸张就实现了双面打印中的单面打印,当要实现双面打印时,路径选择组件3被控制动作使输纸路径导向双面打印通道,实现了单面打印的纸张在排纸辊组1的反转盒路径选择组件3的导向向再次进入打印区域,实现第二面的打印,在双面打印通道中可以设置导引辊组10对其进行导向,但是其不是必须的。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为一种分两联的分联打印机,该分联打印机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它还包括:
可置入第一属性纸张和第二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的主输送通道;
排纸托盘,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一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一属性纸张的前排纸托盘41和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二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二属性纸张的后排纸托盘42;所述前排纸托盘41和所述后排纸托盘42分别位于排纸辊组1的两侧;
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用于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并将该属性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
用于被动作从而构建排纸通道的一个或两个路径选择组件3(此处路径选择组件3的数量不限),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纸张属性信息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动作或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动作和控制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相应属性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或排纸辊组1和相应的排纸通道送至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排纸托盘;具体地,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直接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42。
具体地,在实现单面打印过程中,输纸路径和激光打印机相同,但是在打印后,如果是第一属性的纸张,其直接排至前排纸托盘41,如果是第二属性的纸张,路径选择组件3被控制动作使输纸路径导向排纸通道,打印后的第二属性纸张在排纸辊组1的反转和路径选择组件3的导向下进入后排纸托盘42,在进入后排纸托盘42的输送路径上可以设置导引辊组10对其进行导向,但是导引辊组10不是必须的。
如图4所示,在实现打印后纸张的分联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纸张的双面打印,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接收到的双面打印指令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双面打印通道,使位于排纸辊组1处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相应的双面打印通道送至打印部分继续打印,在本实施例中,实现双面打印功能,设置了两个路径选择组件3,通过两个路径选择组件3的摆动从而导向双面打印通道或排纸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分联打印机包括机体,路径选择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如图6所示,所述路径选择组件3包括:
导纸板31,所述导纸板31的一端部可摆动地连接在机体上;图6中连接导纸板31的A部分为摆动支点;
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与所述导纸板31相连,并且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以便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纸张属性信息控制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的动作,使导纸板31向相应的方向摆动从而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相应的排纸通道(当然,中途可以添加导引辊组10送至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后排纸托盘42。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结构:
第一种是:采用电机或者离合器加上传动副的方式去驱动摆动支点摆动,从而带动导纸板31往方向1或方向2摆动;
第二种是:通过电磁阀连接导纸板31,并在导纸板31上设置回复弹簧,通过电磁阀拉导纸板31往方向1摆动,电磁阀停止动作后,通过回复弹簧将导纸板31往方向2摆动;
第三种是:通过电磁阀推拉导纸板31,带动导纸板31往方向1和方向2摆动,当然这里的电磁阀也可以采用活塞缸的方式去推动。
如图3所示,所述纸盒装置包括两个和排纸托盘一一对应的纸盒5,每个纸盒5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相应属性纸张,每个纸盒5均对应设置一可驱动旋转的提纸辊组51,所述提纸辊组51用于将存放在相应纸盒5内的纸张输送至打印部分;当然,纸盒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与排纸托盘一一对应,纸盒5的数量也可以设置1个,将两种属性的纸张均设置在该纸盒5内,通过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来确定纸张排出至哪个排纸托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纸张上设置有对应相应属性的标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用于识别相应的标记,从而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具体地,标记可以为黑标,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采用摄像头或黑标识别传感器,通过捕捉不同的黑标,从而判定纸张的属性;当然,标记还可以为二维码,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为二维码识别器,通过二维码识别器去识别相应的二维码,从而判定纸张的属性。
所述打印部分沿着主输送通道的输纸方向依次包括对位辊组61、转影辊组62和定影辊组63,这种结构的打印部分应用于激光打印机,当然本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喷墨打印机,不限于此。
该分联打印机的工作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S1:在主输送通道中纸张输送至纸张的尾部处于排纸辊组1处之前,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S2: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继续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42。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一种分三联的分联打印机,该分联打印机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它还包括:
可置入第一属性纸张、第二属性纸张和第三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的主输送通道;
排纸托盘,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一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一属性纸张的前排纸托盘41、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二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二属性纸张的第一后排纸托盘421和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三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三属性纸张的第二后排纸托盘422;所述前排纸托盘41位于排纸辊组1的一侧,所述第一后排纸托盘421和所述第二后排纸托盘422位于排纸辊组1的另一侧;
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用于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并将该属性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
用于被动作从而构建排纸通道的三个路径选择组件3(此处路径选择组件3不限于三个,还可以为其他数量),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纸张属性信息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动作或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动作和控制三个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相应属性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或排纸辊组1和相应的排纸通道送至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排纸托盘;具体地,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直接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或第三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三个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第一后排纸托盘421,或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三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第二后排纸托盘422。
具体地,在实现单面打印过程中,输纸路径和激光打印机相同,但是在打印后,如果是第一属性的纸张,其直接排至前排纸托盘41,如果是第二属性或第三属性的纸张,路径选择组件3被控制动作使输纸路径导向相应的排纸通道,打印后的第二属性纸张或第三属性纸张在排纸辊组1的反转和三个路径选择组件3的导向下进入第一后排纸托盘421或第二后排纸托盘422,在进入第一后排纸托盘421的输送路径和第二后排纸托盘422的输送路径上分别可以设置导引辊组10对其进行导向,但是导引辊组10不是必须的。
如图5所示,在实现打印后纸张的分联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纸张的双面打印,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接收到的双面打印指令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相应的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双面打印通道,使位于排纸辊组1处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相应的双面打印通道送至打印部分继续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路径选择组件3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的识别也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
如图3所示,所述纸盒装置包括两个和排纸托盘一一对应的纸盒5,每个纸盒5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相应属性纸张,每个纸盒5均对应设置一可驱动旋转的提纸辊组51,所述提纸辊组51用于将存放在相应纸盒5内的纸张输送至打印部分;当然,纸盒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与排纸托盘一一对应,纸盒5的数量也可以设置1个,将两种属性的纸张均设置在该纸盒5内,通过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来确定纸张排出至哪个排纸托盘。
所述打印部分沿着主输送通道的输纸方向依次包括对位辊组61、转影辊组62和定影辊组63,这种结构的打印部分应用于激光打印机,当然本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喷墨打印机,不限于此。
该分联打印机的工作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S1:在主输送通道中纸张输送至纸张的尾部处于排纸辊组1处之前,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S2: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继续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相应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第一后排纸托盘421或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相应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第二后排纸托盘422。
具体地,利用本基于激光打印的分联打印机可以实现像针式打印机一样的复写功能,复写功能是这样实现的:比如3联纸(打印1联,复写2联),主机往分联打印机里输入一页内容,系统自动将该页内容完整打印3张填写内容是一模一样的纸张(3联纸张上有预先印刷好的格式内容,作为票据单证打印,只需要打印填写部分即可,也就是说3联纸张的属性是预先印刷好的,分联打印机打印的内容是需要填入的内容,确保填入的内容完全一致即可达到针式打印机打印多联票据打印的效果一样)。三联打印的一致性是通过分联打印机系统锁定,不按PC主机的指令要求来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是:如图7、8所示,没有设置路径选择组件3,而且通过设置输纸通道,该输纸通道设置有主通道8,主通道8既能用于主输送通道中,用于将纸张导向排纸辊组1,同时设置有后排纸通道7,具体结构如下:
一种分联打印机,它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它还包括:
可置入第一属性纸张和第二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的主输送通道;
排纸托盘,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一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一属性纸张的前排纸托盘41和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二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二属性纸张的后排纸托盘42;所述前排纸托盘41和所述后排纸托盘42分别位于排纸辊组1的两侧;
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用于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并将该属性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
输纸通道,所述输纸通道具有后排纸通道7,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后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
本实施例的纸盒装置、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相同。
该分联打印机的工作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S1:在主输送通道中纸张输送至纸张的尾部处于排纸辊组处之前,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S2: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继续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后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42。
实施例四
一种分联打印机,它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可置入至少两种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的主输送通道;所述纸盒装置包括纸盒5,所述纸盒5包括主纸盒和至少一个次纸盒,主纸盒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第一属性纸张,每个次纸盒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相应第N属性纸张,并且第N属性为非第一属性,譬如,第一次纸盒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相应第二属性纸张,第二次纸盒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相应第三属性纸张,以此类推,每个纸盒5均对应设置一可驱动旋转的提纸辊组51,所述提纸辊组51用于将存放在相应纸盒5内的纸张输送至打印部分;
排纸托盘,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前排纸托盘41和至少一个后排纸托盘42,所述前排纸托盘41和所述后排纸托盘42分别位于排纸辊组1的两侧,所述前排纸托盘41对应于主纸盒,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一属性纸张,后排纸托盘42一一对应于相应的次纸盒,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相应第N属性纸张;
用于被动作从而构建排纸通道的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当打印第一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直接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打印相应第N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N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42。
在本实施例中,路径选择组件3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
所述打印部分沿着主输送通道的输纸方向依次包括对位辊组61、转影辊组62和定影辊组63,这种结构的打印部分应用于激光打印机,当然本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喷墨打印机,不限于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联打印机,它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可置入至少两种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的主输送通道;
至少两个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相应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排纸托盘;
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用于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并将该属性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
用于被动作从而构建排纸通道的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纸张属性信息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动作或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和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相应属性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或排纸辊组(1)和相应的排纸通道送至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排纸托盘;
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前排纸托盘(41)和至少一个后排纸托盘(42),所述前排纸托盘(41)和所述后排纸托盘(42)分别位于排纸辊组(1)的两侧,所述前排纸托盘(41)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一属性纸张,后排纸托盘(42)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相应第N属性纸张,并且第N属性为非第一属性;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N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N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联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体,所述路径选择组件(3)包括:
导纸板(31),所述导纸板(31)的一端部可摆动地连接在机体上;
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与所述导纸板(31)相连,并且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以便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纸张属性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导纸板摆动驱动机构的动作,使至少一个导纸板(31)向相应的方向摆动从而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N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相应的排纸通道送至存放打印后的相应属性纸张的后排纸托盘(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联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接收到的双面打印指令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双面打印通道,使位于排纸辊组(1)处的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相应的双面打印通道送至打印部分继续打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联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盒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和排纸托盘一一对应的纸盒(5),每个纸盒(5)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相应属性纸张,每个纸盒(5)均对应设置一可驱动旋转的提纸辊组(51),所述提纸辊组(51)用于将存放在相应纸盒(5)内的纸张输送至打印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联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上设置有对应相应属性的标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用于识别相应的标记,从而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联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部分沿着主输送通道的输纸方向依次包括对位辊组(61)、转影辊组(62)和定影辊组(63)。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联打印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S1:在主输送通道中纸张输送至纸张的尾部处于排纸辊组(1)处之前,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S2: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继续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N属性纸张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N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42)。
8.一种分联打印机,它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可置入第一属性纸张和第二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的主输送通道;
排纸托盘,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一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一属性纸张的前排纸托盘(41)和对应于纸盒装置中的第二属性纸张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二属性纸张的后排纸托盘(42);所述前排纸托盘(41)和所述后排纸托盘(42)分别位于排纸辊组(1)的两侧;
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2)用于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并将该属性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
输纸通道,所述输纸通道具有后排纸通道(7),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所述纸张属性识别装置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后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
9.一种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分联打印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S1:在主输送通道中纸张输送至纸张的尾部处于排纸辊组处之前,识别进入主输送通道的纸张的纸张属性信息;
S2: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第一属性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继续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识别到的纸张属性信息为相应第二属性纸张时,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二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后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42)。
10.一种分联打印机,它包括控制单元、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可置入至少两种属性纸张的纸盒装置,所述纸盒装置、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构成一可使纸张从纸盒装置依次输送至打印部分和排纸辊组(1)的主输送通道;所述纸盒装置包括纸盒(5),所述纸盒(5)包括主纸盒和至少一个次纸盒,主纸盒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第一属性纸张,每个次纸盒用于存放打印前的相应第N属性纸张,并且第N属性为非第一属性,每个纸盒(5)均对应设置一可驱动旋转的提纸辊组(51),所述提纸辊组(51)用于将存放在相应纸盒(5)内的纸张输送至打印部分;
排纸托盘,所述排纸托盘包括前排纸托盘(41)和至少一个后排纸托盘(42),所述前排纸托盘(41)和所述后排纸托盘(42)分别位于排纸辊组(1)的两侧,所述前排纸托盘(41)对应于主纸盒,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第一属性纸张,后排纸托盘(42)一一对应于相应的次纸盒,并用于存放打印后的相应第N属性纸张;
用于被动作从而构建排纸通道的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当打印第一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正转,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的第一属性纸张送至前排纸托盘(41);当打印相应第N属性纸张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排纸辊组(1)反转和控制至少一个路径选择组件(3)动作构建相应的排纸通道,将主输送通道输送至排纸辊组(1)处的第N属性纸张通过排纸辊组(1)和构建的排纸通道送至相应的后排纸托盘(42)。
CN201810676766.XA 2018-06-27 2018-06-27 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8569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6766.XA CN108569046B (zh) 2018-06-27 2018-06-27 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6766.XA CN108569046B (zh) 2018-06-27 2018-06-27 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9046A CN108569046A (zh) 2018-09-25
CN108569046B true CN108569046B (zh) 2024-03-19

Family

ID=63573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6766.XA Active CN108569046B (zh) 2018-06-27 2018-06-27 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904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7902A (ja) * 1998-12-11 2000-06-27 Hitachi Koki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22763A (ja) * 2000-05-16 2001-11-20 Fuji Xerox Co Ltd 後処理装置
TW568839B (en) * 2001-09-21 2004-01-01 Toshiba Corp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4108617A (zh) * 2013-04-17 2014-10-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JP2016104659A (ja) * 2014-12-01 2016-06-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自動原稿送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8428817U (zh) * 2018-05-04 2019-01-2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59465A (ja) * 2012-02-07 2013-08-19 Riso Kagaku Corp 排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7902A (ja) * 1998-12-11 2000-06-27 Hitachi Koki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22763A (ja) * 2000-05-16 2001-11-20 Fuji Xerox Co Ltd 後処理装置
TW568839B (en) * 2001-09-21 2004-01-01 Toshiba Corp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4108617A (zh) * 2013-04-17 2014-10-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供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JP2016104659A (ja) * 2014-12-01 2016-06-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自動原稿送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8428817U (zh) * 2018-05-04 2019-01-25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9046A (zh) 201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19839A (en)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movable sheet guide member
US6192295B1 (en) Method of sorting printed documents and feeding them to a finishing machine
US637776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without a solid medium, among control boards in a printing apparatus
KR20010029608A (ko) 매체 시트의 양면상에 프린팅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프린트레코딩 장치 및 호스트 프린트 레코딩 시스템용 콘트롤러
US5481336A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feed detection and paper feed control
CN102950889B (zh) 喷墨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36982A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打印机控制器
US8550446B2 (en) Scanning-printing integrated apparatus
US20030053114A1 (en) Method for aligning two or more independent printing systems with a single control unit and intelligent print controllers
CN108569046B (zh) 分联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EP0361780B1 (en) Text and color printing system
US20110170147A1 (en) Optical reader, control method of optical reader,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7926801B2 (en) Sheet-feeding apparatus
EP0064144B1 (en) Sheet stacking system for producing a stack of flexible sheets including adjacent offset groups
JPH0611573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装置
JP406777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4503712A (zh) 一种计算机、打印机及双面打印方法
JPH09152949A (ja) 印刷制御装置
JP2014049778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US8472087B2 (en) Office machine with both platform-type scanning mode and feeder-type scanning mode
CN104626748A (zh) 打印装置
JP2005170626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220947259U (zh) 一种高速双面打印双排纸口机构
CN214114408U (zh) 走纸装置及打印机系统
US20240118843A1 (en) Print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