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8782A - 手引导式工作器械 - Google Patents

手引导式工作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8782A
CN108568782A CN201810195154.9A CN201810195154A CN108568782A CN 108568782 A CN108568782 A CN 108568782A CN 201810195154 A CN201810195154 A CN 201810195154A CN 108568782 A CN108568782 A CN 108568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element
locking device
locking
manipulated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51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68782B (zh
Inventor
J.科尔布
M.法伊伦施密德
B.波斯纳
S.弗里德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8568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8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68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8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78Safety devices protecting the operator, e.g. against accident or noise
    • B23Q11/0089Safety devices protecting the operator, e.g. against accident or noise actuating operator protecting means, e.g. closing a cover element, producing an alarm sign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手引导式工作器械,其具有驱动马达和用于操控驱动马达的操作元件。工作器械具有壳体、第一操纵元件和第二操纵元件。第一操纵元件作用到用于操作元件的锁闭装置上。锁闭装置具有开启位置,在其中开启用于操控驱动马达的操作元件,以及锁闭位置,在其中锁闭装置机械地锁闭操作元件的操纵。第一操纵元件经由传递装置作用到锁闭装置上。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传递装置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建立有效连接,使得锁闭装置在第一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位于开启位置中并且在第一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位于锁闭位置中。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传递装置不起作用,从而锁闭装置与第一操纵元件的位置无关地位于锁闭位置中。

Description

手引导式工作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引导式工作器械。
背景技术
由文件DE 10 2012 025 309 A1已知一种带有第一操纵元件和第二操纵元件以及用于操控驱动马达的操作元件的手引导式工作器械。为了能操纵操作元件必须操纵两个操纵元件。第一操纵元件作用到锁闭装置上。第二操纵元件锁闭第一操纵元件的操纵。由此防止在第二操纵元件未被按压期间可操纵第一操纵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带有有利的结构的手引导式工作器械。
该目的通过一种带有驱动马达和用于操控驱动马达的操作元件的手引导式工作器械来实现,其中,工作器械具有壳体、第一操纵元件和第二操纵元件,其中,第一操纵元件作用到用于操作元件的锁闭装置上,其中,锁闭装置具有开启位置,在其中开启用于操控驱动马达的操作元件,并且其中,锁闭装置具有锁闭位置,在其中锁闭装置机械地锁闭操作元件的操纵,其中,第一操纵元件经由传递装置作用到锁闭装置上,并且其中,传递装置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建立有效连接,使得锁闭装置在第一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位于开启位置中,并且在第一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Stellung)中位于锁闭位置中,并且其中,传递装置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不起作用,从而锁闭装置与第一操纵元件的位置无关地位于锁闭位置中。
显示出,根据工作器械的结构,当粗暴地操纵第一操纵元件时,例如当工作器械落到第一操纵元件上使得第一操纵元件以高的操纵力被操纵,而第二操纵元件未被按压时,可导致第一操纵元件的损坏。
本发明现在设置成,使得第一操纵元件不直接地、而是经由传递装置作用到锁闭装置上,并且使第二操纵元件作用传递装置上。在此,第二操纵元件如此作用到传递装置上,使得传递装置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由此,锁闭装置在第一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位于开启位置中,而在第一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位于锁闭位置中。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操作者可相应地通过操纵第一操纵元件将锁闭装置调节到其开启状态中。
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传递装置不起作用,并且锁闭装置与第一操纵元件的位置无关地位于锁闭位置中。同样地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第一操纵元件相应地可被调节到操纵位置中。然而,第一操纵元件到该操纵位置中的调节不引起锁闭装置到开启位置中的调节、而是保持不起作用。
由此可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可彼此无关地、尤其以任意的顺序操纵第一操纵元件和第二操纵元件。仅当两个操纵元件位于操纵状态中时,锁闭装置才位于其开启位置中,并且为了操作驱动马达开启操作元件。由于操作元件被第一操纵元件机械地锁闭,因此一旦不仅第一操纵元件而且第二操纵元件不位于其操纵位置中时,不可操纵操作元件。
本发明尤其设置成,使得传递装置具有非激活的状态,在其中锁闭装置与第一操纵元件的位置无关地位于锁闭位置中。传递装置如此相应地不将第一操纵元件的调节运动传递到锁闭装置上,使得锁闭装置可实现其开启状态。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传递装置处于非激活的状态中。传递装置此外具有激活状态,传递装置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处于该激活状态中。在激活状态中,传递装置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建立有效连接。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的有效连接在此意味着,当第一操纵元件位于未被操纵的位置中时,锁闭装置位于锁闭位置中,而当第一操纵元件位于其操纵位置中时、即操作者操纵例如按压或移动第一操纵元件时,锁闭装置位于开启位置中。传递装置将第一操纵元件的操纵运动相应地传递到锁闭装置上,以用于锁闭装置在其锁闭位置与其开启位置之间的调节。
在有利的设计中,当第二操纵元件位于其操纵位置中时,第二操纵元件或传递装置使第一操纵元件保持在其操纵位置中。由此操作者在操纵第二操纵元件期间不必持续地操纵第一操纵元件。
当操作元件位于其操纵位置中时,操作元件在其操纵位置中有利地使第一操纵元件保持在其操纵位置中。由此操作者在操纵操作元件期间不必持续地按压第一操纵元件。然而还可设置成,在按压操作元件期间第一操纵元件复位或可复位到其未被操纵的位置中,并且当操作元件被放开时,锁闭装置才复位到其锁闭位置中。
当第二操纵元件在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使锁闭装置保持在其锁闭位置中时,得出简单的结构。由此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的情况中确保,第一操纵元件不可将锁闭装置调节到其开启位置中。第二操纵元件在此可直接或间接地、例如经由与第一操纵元件相联接的构件将锁闭装置保持在其锁闭位置中。
有利地设置保持轮廓,其使锁闭元件在操作元件的操纵位置中保持在开启位置中。由此防止例如当第一和/或第二操纵元件被放开时,锁闭装置在操纵操作元件的情况中复位到其锁闭位置中。在此,可设置成,附加地由操作元件将第一操纵元件和/或第二操纵元件保持在其操纵位置中。备选地可设置成,在操作元件的操纵位置中,第一和/或第二操纵元件可复位到其未被操纵的位置中。
当锁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锁闭元件时,得出简单的结构,其中,锁闭元件在锁闭位置中支撑在支撑部处并且在操作方向上阻碍操纵元件的运动。有利地,锁闭元件相对于操作元件的操作方向上的运动支撑在锁闭位置中。支撑部优选地壳体固定地布置并且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第二操纵元件和操作元件的情况中不被带动。有利地,锁闭元件直接与操作元件相互作用并且贴靠在锁闭轮廓处或操作元件的锁闭区段处。在备选的设计中,优选地设置成,锁闭元件与操纵元件的至少一个相联接并且在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伸到操作元件的摆动路径中并且在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位于操作元件的摆动路径外。
在一有利地实施方案变型中,传递装置包括摆动链节,并且第二操纵元件改变摆动链节的方位(Lage)、即摆动链节的摆动轴线的方位。第一操纵元件有利地仅在摆动链节的一方位中引起锁闭装置到开启位置中的调节。在摆动链节的一方位中在第二操纵元件未被操纵的位置的情况中,第一操纵元件到操纵位置中的调节有利的保持不起作用,并且锁闭装置保持在其锁闭位置中。在此,锁闭装置的锁闭元件的方位可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的情况中改变或保持不变。
当摆动链节在引导部(其方位由第二操纵元件调节)中被引导时,实现简单的结构。在一备选的实施方案变型中,有利地设置成,传递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并且当锁闭装置位于锁闭位置中并且第二操纵元件位于未被操纵的位置中时,第一操纵元件在操作方向上的运动引起弹性元件的形变。第一操纵元件的操纵运动相应地至少部分地被弹性元件的弹性吸收,从而第一操纵元件的操纵运动不作用于锁闭装置并且引起锁闭装置到开启位置中的调节。由此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第一操纵元件的操纵保持不起作用。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的有效连接由此被中断。弹性元件在有利的设计中还可通过第一操纵元件的合适的弹性设计自身来形成。第二操纵元件有利地使锁闭装置的锁闭元件保持在锁闭位置中。
在备选的有利的实施方案变型中,锁闭装置具有锁闭轮廓,其在锁闭位置中与传递装置的元件相接触。有利地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的情况中,第二操纵元件在操纵位置中将传递装置的元件带到与锁闭轮廓脱开接触。传递装置的元件与锁闭轮廓的带到脱开接触(Ausserkontakbringen)相应于锁闭装置到开启位置中的调节。在未操纵第二操纵元件的情况中,第一操纵元件是不起作用的,并且传递装置的元件在第一操纵元件的每个定位(Position)中与锁闭轮廓相接触,从而锁闭装置与第一操纵元件的定位无关地位于锁闭位置中。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第二操纵元件使传递装置的元件与锁闭轮廓脱开接触,使得锁闭装置与第一操纵元件的位置相关地位于其锁闭位置中或其开启位置中。由此传递装置是激活的并且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建立有效连接。锁闭轮廓有利地与操作元件紧固地相连接,并且第二操纵元件使传递装置的元件经由斜坡从锁闭轮廓的运动区域偏出。由此得出简单、紧凑的构造。在此,传递装置由传递装置的元件和斜坡形成。
在备选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传递装置具有中间杠杆,第一操纵元件作用到该中间杠杆上。第一操纵元件可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在该实施方案中相对于中间杠杆自由偏转。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第一操纵元件的偏转运动相反地引起中间杠杆的偏转运动。中间杠杆由此可在非激活的定位(在其中第一操纵元件可自由偏转)与激活的定位(在其中第一操纵元件的偏转运动引起中间杠杆的偏转运动且由此引起锁闭装置在开启位置与锁闭位置之间的调节)之间被调节。由此,第二操纵元件引起传递装置的中间杠杆在激活位置(在其中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有效连接)与非激活的位置(在其中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不存在有效连接)之间的调节。当锁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构造在中间杠杆处的锁闭元件(其在中间杠杆由操作元件的摆动区域摆动出来的情况中偏转)时,得出简单的设计。在此,中间杠杆可以有利的设计经由操作元件保持在关联于锁闭装置的开启位置的定位中。
在备选的、有利的设计中,传递装置包括杠杆,第一操纵元件和第二操纵元件作用到该杠杆上。设置成,杠杆如此铰接地支承,使得仅当第一操纵元件和第二操纵元件被操纵时,传递装置作用到锁闭装置上。在优选的设计中,根据翘板形式的杠杆在中间经由摆动链节与锁闭元件相连接,并且操纵元件的每个作用到杠杆的端部上。仅当两个操纵元件均被操纵时,锁闭元件才如此程度地偏出,使得锁闭装置位于其开启位置中。
在有利的、备选的设计中,传递装置是液压的或气动的传递装置,并且第二操纵元件在未被操纵的位置中中断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的液压的或气动的连接。由于液压的或气动的连接的中断,传递装置是非激活的,并且第一操纵元件在其操纵和其未被操纵的位置之间的调节不引起锁闭装置在其锁闭位置与其开启位置之间的调节。在第二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中形成在第一操纵元件与锁闭装置之间的液压或气动的连接。第一操纵元件在其未被操纵与其操纵位置之间的调节于是引起锁闭装置在其锁闭位置与其开启位置之间的调节。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手引导式工作器械的侧视图,
图2至图6示出了在操纵元件和操作元件的不同位置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和图8示出了在操纵元件和操作元件的不同位置中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至13示出了在操纵元件和操作元件的不同位置中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显示了带有未被操纵的操纵元件和未被操纵的操作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沿着图14中的线XV-XV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6示出了来自图14的带有操纵的第一操纵元件和未被操纵的第二操纵元件和操作元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沿着图16中的线XVII-XVII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8示出了来自图14和16的带有操纵的第二操纵元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沿着图18中的线XIX-XIX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0示出了来自图14的带有操纵的第一和操纵的第二操纵元件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沿图20中的线XXI-XXI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2示出了来自图14的带有操纵的第一和第二操纵元件和操纵的操作元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沿着图22中的线XXIII-XXIII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4至图27示出了在操纵元件和操作元件的不同位置中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8至图31示出了在操纵元件和操作元件的不同位置中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2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3示出了带有未被操纵的操纵元件和未被操纵的操作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4示出了来自图33的带有操纵的操纵元件和操纵的操作元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绿篱剪作为用于手引导式工作器械1的实施例。本发明对于其它的手引导式、尤其手提式工作器械1也可以是有利的。工作器械1具有壳体2,在其中布置有驱动马达3。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马达3构造成电动机并且经由布置在蓄电池井(Akkuschacht)9中的蓄电池8来供以能量。代替蓄电池8,还可设置电池或电气联接导线来给驱动马达3供能。还可设置成,驱动马达3是内燃机。工作器械1具有带有未详细示出的刀梁的刀组件5来作为刀具,其由驱动马达3经由传动机构4往复驱动。工作器械1具有后把手6以及把手箍7以用于在运行中引导工作器械1。第一操纵元件11在该实施例中直接相邻于后把手6地设置在壳体2处。在该实施例中,在后把手6处支承有操作元件10以及第二操纵元件12。操纵元件11和12的另一布置方案也可以是有利的。
为了使驱动马达3运行,必须操纵操作元件10。于是仅当不仅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而且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更确切地说保持在操纵位置中时,才可操纵操作元件10。操纵元件11和12和操作元件10的操纵当前始终表示一种通过操作者的操纵、尤其按压或偏转。操纵元件11和12以及操作元件10为此从壳体2伸出,使得它们可被操作者抓握。在接下来的实施例中,操纵元件11和12以及操作元件10构造成摆动杠杆。然而,另外的设计、例如作为操作钮或待平移地运动的滑块也可以是有利的。
如图2所示,操作元件10在第一实施例中绕摆动轴线33可摆动地支承。操作元件10具有操纵区段25,其作用到开关30上,开关30可以是闭合/断开开关或电位计。在图2中,操作元件10以其未被操纵的位置23示出并且开关30以其未被操纵的状态31示出。在开关30的未被操纵的状态31中,驱动马达3未运行。操作元件10在图2中示出的状态中不可被操纵,因为锁闭元件40布置在操作元件10的摆动路径中。锁闭元件40是锁闭装置13的部分。锁闭元件40支撑在支撑部39处,其在该实施例中壳体固定地布置。操作元件10具有锁闭轮廓47,当操作元件10在操作方向43上被按压时,锁闭轮廓与锁闭元件40相互作用并且其压靠支撑部39。由此机械地锁闭操作元件10的操纵。在图2中,锁闭装置13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在其中不可操纵操作元件10。
锁闭元件40经由传递装置16与第一操纵元件11相连接。操纵元件11可绕摆动轴线34摆动地支承并且在图2中位于其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传递装置16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杠杆26和27形成,其在摆动链节28处可摆动地相互连接。在此,图示仅为示例性的并且显示了功能,然而未显示在构型上的设计。杠杆26与以一端部与第一操纵元件11并且以另一端部与摆动链节28相连接。第二杠杆以一端部与摆动链节28相连接并且在另一端部处承载锁闭元件40。然而另一设计也可以是有利的。第二杠杆27经由弹性元件、即弹簧29预紧。传递装置16处于其非激活的状态18中。在该状态中,锁闭元件40布置在引导元件49的保持区域38中。保持区域38将锁闭元件40到锁闭装置13的开启位置14(图5)中的路径封锁。弹簧29使杠杆27在朝向其开启位置14的方向上预紧,在该实施例中对着保持区域38。引导元件49在引导部36中可相对于壳体2移动地支承。引导元件49与第二操纵元件12相连接。第二操纵元件12位于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第二操纵元件12可绕摆动轴线35摆动地支承。
第一操纵元件11可由操作者在操作方向41上操纵并且由此绕摆动轴线34摆动。图3显示了在第一操纵元件11偏转到其操纵位置20中之后的布置。第一操纵元件11到操纵位置20中的调节通过操作者来实现。如图3所示,锁闭装置13另外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第一操纵元件11的偏转仅引起传递装置16的变化。杠杆26和27绕摆动链节28彼此摆动,由此拉紧弹簧29。锁闭元件40相反地不运动,而是被保持区域38另外保持在锁闭位置15中。保持区域38相应地引起的是,使传递装置16非激活并且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不引起锁闭装置13到其开启位置14中的调节。第二操纵元件12将锁闭装置13保持在其锁闭位置15中。
图4显示了带有在其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的第一操纵元件11的布置。第二操纵元件12在操作方向42上偏转到其操纵位置22中。第二操纵元件12绕其摆动轴线35的偏转引起引导元件49在引导部36中的运动。由此保持区域38远离锁闭元件40运动到一定位中,在其中保持区域38不锁闭锁闭元件40的运动。在该实施例中,保持区域38横向于锁闭元件40的运动方向运动。在图4中示出的位置中,锁闭元件40可从支撑部39的区域中移动出来。传递装置16由此在图4中处于激活状态17中,在其中,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引起锁闭元件40的运动并且引起锁闭装置13在其锁闭位置15与其开启位置15之间的调节。第一操纵元件11在图4中位于其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并且锁闭装置13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
由图4中示出的位置出发,第一操纵元件11偏转到其在图5中示出的操纵位置20中,如此使得传递装置16作用到锁闭元件40上并且使锁闭元件40从支撑部39的区域中运动出来。在图5中,第一操纵元件11在其操纵位置20中,并且第二操纵元件12在其操纵位置22中。锁闭装置13位于其开启位置14中,并且可使操作元件10偏转。
图6示出了操作元件10在操作方向43上偏转到其操纵位置24中之后的布置。锁闭元件40在该定位中贴靠在支撑部39的保持轮廓48处。锁闭元件40在此在该实施例中保持在操作元件10的锁闭轮廓47和保持轮廓48以及引导元件49之间。保持轮廓48所引起的是,锁闭元件40可运动回到锁闭轮廓47与支撑部39之间。保持轮廓48由此使锁闭装置13保持在其开启位置14中。基于操作元件10到其操纵位置24中的偏转,使得操作元件10的操纵区段25相对于开关30运动并且操纵开关30。开关30现在处于其操纵状态32中,在其中驱动马达3处于运行。
图7和图8示出了可行的构型上的实施方案,其涉及在图2至6中示出的作用原理。在此,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所有附图中表示彼此相应的元件和带有相同和相似功能的元件。第一操纵元件11可绕摆动轴线34摆动地支承。第一操纵元件11在图7中呈现在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第二操纵元件12可绕摆动轴线35摆动地支承并且同样呈现在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操作元件10也位于未被操纵的位置23中。第二操纵元件12具有臂44,其与从壳体伸出的区段紧固地相连接并且在臂处悬挂有弹簧29。弹簧29使臂44与可摆动地支承在摆动链节28处的杠杆27相联接。不同于根据图2至图6的设计,摆动链节28在根据图7的设计中未设置在杠杆27与另一杠杆之间,而是在杠杆27与壳体2之间。弹簧29与杠杆27形成传递装置16,其在图7的图示中处于其非激活的状态18中。杠杆27具有保持突出部46。在第一操纵元件11处构造有支撑部39,其在第一操纵元件11的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位于杠杆27的摆动路径中。由此锁闭杠杆27。
如果在第一操纵元件11的未被操纵的位置19的情况中第二操纵元件12在操作方向42上被操纵并且偏转到图8中示出的操纵位置20中,则达到弹簧29。杠杆27通过支撑部39被阻止摆动。杠杆27是锁闭装置13的部分,其包括在杠杆27处的锁闭元件70并且包括在操作元件10处的锁闭区段68。锁闭区段70在锁闭装置13的锁闭位置15中位于锁闭区段68的摆动路径中,使得操作元件10不可在操作方向43上偏转。
如果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作方向41上摆动到图8中示出的操纵位置20中,则支撑部39从杠杆27的摆动路径摆出。如果在操作方向42上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并且调整到其在图8中示出的操纵位置22中,则杠杆27基于通过弹簧29的预紧绕其摆动轴线28偏转并且锁闭元件70实现离开操作元件10的摆动区域。于是操作元件10可在操作方向43(图7)上偏转到其操纵的位置24(图8)中。
在第一操作元件11处构造有保持轮廓45,杠杆27在操纵位置中贴靠在该处。在杠杆27的该位置处,锁闭装置13位于其开启位置14中。保持轮廓45位于第一操纵元件11的摆动路径中,并且在第二操纵元件12位于其操纵位置22中期间,第一操纵元件11保持在其操纵位置20中。当锁闭装置13位于其开启位置14中时,第一操纵元件11相应地保持在其操纵位置20中。由此在两个操纵元件11和12均位于操纵位置20或22中之后,操作者可放开第一操纵元件11。
如图8还示出,在操作元件10的操纵位置24中,锁闭区段68位于杠杆27的摆动路径中。操作元件10的锁闭区段68由此使传递装置16保持在其激活状态17中并且防止在放开第二操纵元件12的情况中杠杆27可摆回到在图7中示出的位置中。
由于弹簧29,未规定操纵元件11和12的操作顺序,而是可由操作者来选择。可行的是,首先按压第二操纵元件12并且由此拉紧弹簧29。于是如果将第一操纵元件11调节到操纵位置20中,则杠杆27由于弹簧29的力摆动到其操纵位置中。还可行的是,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并且随后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
图9至13显示了另一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操纵元件11经由传递装置16作用到锁闭元件40上。传递装置16包括两个杠杆26和27,其经由摆动链节28可摆动地相互连接。在根据图9的实施形式中然而不设置将杠杆预紧的弹簧。替代地在引导部51中引导摆动链节28。引导部51的定位联接到第二操纵元件12的位置处。通过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改变摆动链节28的定位。图9显示了带有在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的第一操纵元件11、在其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的第二操纵元件12以及在其未被操纵的位置23中的操作元件10的布置。锁闭装置13位于锁闭位置15中。锁闭元件40布置在操作元件10处的锁闭轮廓47与支撑部39之间并且机械地防止操作元件10的操纵。传递装置16通过杠杆26和27以及摆动链节28形成,并且处于非激活的状态18中。
如果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作方向41上被调节到其在图10中示出的操纵位置20中,则这引起摆动链节28在引导部51中的运动。引导部51和支撑部39彼此协调,使得锁闭元件40继续位于锁闭轮廓47与支撑部39之间并且锁闭装置13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在未被操纵的操纵元件12的情况中,第一操纵元件11相应地可在其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与其操纵位置20之间偏转,而这不引起锁闭装置13在其锁闭位置15与开启位置14之间的调节。传递装置16是非激活的。
图11显示了带有在其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的第一操纵元件11的布置。第二操纵元件12相对于图9的布置在操作方向42上偏转并且现在位于其操纵位置22中。由此使引导部51移动。传递装置26处于其激活状态中。锁闭元件40布置在锁闭轮廓47与支撑部39之间,并且锁闭装置13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如果第一操纵元件11由在图11中示出的定位摆动到其操纵位置22(图12)中,则锁闭元件40实现从支撑部39的区域中离开,并且可操纵操作元件10。在图12中,操作元件10仍位于未被操纵的位置23中。如果操作元件10在操作方向43上被操纵,则操作元件10达到在图13中示出的操纵状态24。操纵区段25在该位置中作用到开关30上并且将开关30从其未被操纵的状态(图12)调节到其操纵状态32(图13)中。
在根据图9至13的实施例的情况中,一备选的操作顺序也是可行的。如果由图10中示出的布置、即在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位置20的情况中将第二操纵元件12在操作方向42上调节到其操作位置22中,则使图10的图示中的引导部51向左移动。由于摆动链节28位于引导部51的端部区域中,调节元件40在引导部51向左移动的情况中同样向左运动。由此使得锁闭元件40从支撑部39的区域中离开,并且将锁闭装置13调节到其开启状态14中。
同样在根据图9至13的实施例的情况中,当第一操纵元件11和/或第二操纵元件12复位到其未被操纵的位置19或21中时,锁闭元件40被保持轮廓48保持在开启位置14中。在该实施例中,在支撑部39的端侧处设置有两个保持轮廓48。根据操纵元件11,12的操作顺序,保持轮廓48是激活的。
图14至23显示了一备选的实施方案。操作元件10可绕摆动轴线33摆动地支承在支承部59处。设置有与操作元件10紧固地相连接的锁闭轮廓57,其在该实施例中在操作元件10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3中呈弧形地绕第一操纵元件11的摆动轴线34伸延。在第一操纵元件11处构造有臂55,其是传递装置16的部分。臂55是弹性的。这可例如通过臂55的材料、例如塑料的固有弹性来实现。臂55在该实施例中在其自由端部处具有锁闭元件56,其直接相邻于锁闭轮廓57或贴靠在该处。在第一操纵元件11的所示出的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锁闭元件56在臂55处锁闭操作元件10的操纵。锁闭元件56与锁闭轮廓57形成锁闭装置13。在图14中同样示出在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的第二操纵元件12可绕摆动轴线35摆动地支承并且与偏转元件、在该实施例中斜坡58相连接。偏转元件同样是传递装置16的部分。
如图15所示,斜坡58位于带有锁闭元件56与锁闭轮廓57的平面中。斜坡58在该实施例中还布置在带有臂55的平面中。
图16和17显示了在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作方向41上的操纵的情况中的布置。在这样的操纵的情况中,臂55从在图16中从臂55的以虚线示出的定位55'运动至以实线绘出的定位。在此,锁闭元件56如图17所示在箭头60的方向上从锁闭元件56的以虚线示出的定位56'运动至以实线示出的定位。同样在第一操纵元件11的被操纵的位置20中,锁闭元件56直接处于与锁闭轮廓57相邻并且防止操作元件10的操纵。通过臂55和斜坡58形成的传递装置16处于其非激活的状态18中,因为操纵元件11的操纵不引起锁闭装置13到开启状态中的调节。在第二操纵元件1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斜坡58位于臂55的摆动路径以外。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位置20中,斜坡58相对于臂55的定位具有间距a。
图18和图19显示了在操作方向42上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之后的布置。在图18和19中,操纵元件12位于其操纵位置22中。斜坡58由此在箭头61的方向上运动到臂55的摆动路径中。第一操纵元件11位于其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并且锁闭装置13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通过臂55和斜坡58形成的传递装置16现在然而在其激活状态17中。基于斜坡58,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的情况中引起锁闭装置13到其开启位置14中的调节。
图20显示了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和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的情况中的布置。臂55沿着锁闭轮廓57运动。如图21所示,斜坡58引起臂55的侧向偏出。锁闭元件56从锁闭元件56的以虚线示出的定位56'经由以虚线示出的定位56''大致沿着斜坡58运动到以实线示出的定位中。如图21所示,锁闭元件56位于锁闭轮廓57的摆动路径外。锁闭装置13由此位于其开启位置14中。
图22和23显示了带有在其操纵位置24中的操作元件10的布置。在操纵操作元件10的情况中,锁闭轮廓57与操作元件10运动经过锁闭元件56处,并且操纵区段25将开关30调节到其操纵状态32中。
在根据图14至23的实施例的情况中,备选的操作顺序也是可行的。由在图16和17中示出的带有操纵的第一操纵元件11和未被操纵的第二操纵元件12的布置出发,操作者可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斜坡58由此使臂55侧向的偏出,从而在备选的操作顺序的情况中还实现将锁闭装置13调节到其在图20和21中示出的开启位置14中。
图24至27显示了一备选的实施方案。在图24至27中示出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中,传递装置16包括中间杠杆63,其可绕摆动轴线64摆动地支承。中间杠杆63具有第一引导部66,其使得中间杠杆63相对于摆动轴线64横向于摆动轴线64在图24的图示中在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成为可能。中间杠杆63此外具有第二引导部67,第二操纵元件12作用到该第二引导部上。中间杠杆63经由弹簧29弹性地支承。弹簧29示意性地示出并且构造成压力弹簧并且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的情况中逆着绕摆动轴线64的偏转预紧摆动杠杆63。中间杠杆63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的情况中逆着绕摆动轴线64的偏转在图23中示出的方位中此外经由壳体固定的支撑部39来支撑。在中间杠杆63处布置有锁闭装置13的锁闭元件70,其在图24中示出的布置中与操作元件10的锁闭区段68相互作用并且防止操作元件10的偏转。在图24中示出的定位的情况中,支撑部39所防止的是,锁闭区段68可经由锁闭元件70使中间杠杆63绕摆动轴线64偏转。在图24中示出的定位中,第一操纵元件11位于其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第二操纵元件12位于其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操作元件10位于其未被操纵的位置23中,并且开关30处于其未被操纵的状态31中。锁闭装置13位于锁闭位置15中。
图25显示了在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作方向41上偏转之后的布置。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操纵元件11处固定有臂55。在第二操纵装置1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的情况中,臂55沉入到中间杠杆63的凹口72中。第一操纵元件11不作用到中间杠杆63上,并且通过中间杠杆63形成的传递装置16位于其非激活的状态18中。
由在图24中示出的布置出发,如果第二操纵元件12在操作方向42上被调节到其操纵位置22中,则中间杠杆63相对于其摆动轴线64移动。中间杠杆63实现从支撑部39的区域中离开。在图26中示出的定位中,中间杠杆63的锁闭元件71位于操作元件10的第二锁闭区段69的摆动区域中。由此不可操纵操作元件10。中间杠杆63直接相邻于臂55的自由端部,使得传递装置16处于其激活状态17中。由图26中示出的定位起,如果如在图27中所示那样在操作方向41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则中间杠杆63绕摆动轴线64偏转,并且锁闭元件71实现从锁闭区段69的摆动区域离开。锁闭装置13由此处于其开启状态14中。图27显示了带有在其操纵位置24中的操作元件10的布置。在该位置中,开关30在其操纵状态32中。锁闭区段69以其端侧贴靠在第二锁闭元件71处并且由此防止中间杠杆63可摆回,即使第一操纵元件11被操作者放开。
在根据图24至27的实施例的情况中,在构型上规定操作顺序。操作者在操纵第一操纵元件11之前必须首先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如果首先操纵操纵元件11,如图25所示,则臂55锁闭第二操纵元件12与中间杠杆63的接下来的运动。
图28至31显示了另一实施例。如图28所示,设置有传递装置16,其包括杠杆76,两个操纵元件11和12作用到该杠杆上。杠杆76在摆动链节78处可绕摆动轴线79摆动地支承在锁闭区段77处。锁闭区段77在其纵向上可移动地支承在壳体固定的引导部75中并且以其自由端部形成锁闭装置13的锁闭元件70。锁闭元件70位于操作元件10的锁闭区段68的摆动路径中,使得锁闭装置13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
如果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作方向41上运动,则该布置达到图29中示出的定位中。杠杆76根据翘板的形式来构造,从而操纵元件11的偏转引起杠杆76绕摆动轴线79的偏转,然而不引起锁闭区段77在其纵向上的运动。在图29中示出的定位中,锁闭装置13相应地仍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开关30处于其未被操纵的状态31中。
由图28中示出的定位出发,如果在操作方向42上操纵第二操纵元件12,如图30中所示,则杠杆75在反方向上偏转,然而区段77不运动,从而锁闭装置13继续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
通过将第一操纵元件11调节到其操纵位置20中,如图29中所示,或通过将第二操纵元件12调节到其操纵位置22中,如图30中所示,则传递装置16被调节到其激活状态17中。相应另外的操纵元件11,12的操纵如图31所示引起锁闭装置13到其开启状态14中的调节。由此可操纵操作元件10、即将操作元件10调节到其在图31中示出的操纵状态24中。在根据图28至31的实施例的情况中,操纵元件11和12起同等作用,因为该两者相应地作用到杠杆67的一端部上。
图32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实施方案变型,其带有可绕摆动轴线35摆动地支承的第二操纵元件12、可绕摆动轴线34摆动地支承的操纵元件11以及可绕摆动轴线33摆动地支承的操作元件10。操作元件10具有锁闭区段68,其在锁闭装置13的所示出的锁闭状态15中与中间杠杆83的锁闭元件70相互作用。中间杠杆83可绕第一操纵元件11的摆动轴线34摆动地支承并且经由弹簧84与第一操纵元件相联接。
图32显示了在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位置19中、第二操纵元件1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传递装置16的非激活状态18中、操作元件10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3中以及开关30的未被操作的状态31中的布置。如果在操作方向41上操纵来自在图32中示出的定位的第一操纵元件11,则弹簧84拉紧。然而中间杠杆83不运动,因为其经由第二操纵元件12的突出部85被机械地阻碍摆动运动。如果第二操纵元件12在未被操纵的第一操纵元件11的情况中在操作方向42上偏转,则突出部85开启中间杠杆83的摆动运动。传递装置16位于其激活状态中。如果紧接着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作方向41上偏转,则中间杠杆83以操纵元件11偏转并且将锁闭装置13调节到其开启状态14中。
在根据图32的实施例的情况中,一备选的操作顺序也是可行的。如果首先在操作方向41上操纵操纵元件11,则预紧弹簧84。如果第二操纵元件12之后在操作方向42上偏转,则开启中间杠杆83的运动并且将锁闭装置13调节到其开启状态14中。
图33和34显示了一实施例,在其中传递装置16是液压的或气动的传递装置16。图33显示了带有在非激活状态18中的传递装置16的布置。第一操纵元件11在未被操纵的位置19中示出。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纵方向41上操纵的情况中作用到活塞90上,其支承在气缸92中并且其被弹簧91逆着操作方向41预紧。气缸91的内部经由管路93与阀89相连接。在第二操纵元件1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阀89使管路93与打开到周围环境中的管路94相连接。阀89经由另一管路98与第二气缸97中的阀95相连接,阀95被弹簧96加载。在活塞95处构造有锁闭元件70,其在锁闭位置13中与操作元件10的锁闭区段68共同作用并且由此在操作方向43上锁闭操作元件10的调节。弹簧96在朝向锁闭装置13的锁闭位置15的方向上使活塞95预紧。在阀89的所示出的位置中,管路93不与管路98相连接。在未被操纵的第二操纵元件12的情况中,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作方向41上的操纵由此不作用到在图33中位于其锁闭位置15中的锁闭装置13上。
图34显示了在第二操纵元件12的操纵位置22中的布置。在第二操纵元件12的该位置中,阀89使管路93与管路98相连接。如果第一操纵元件11被调节到其操纵位置20中,则活塞90在气缸92中运动并且挤压气体或流体穿过管路93经由阀89到管路98中并且从此处到气缸97中。这引起活塞95逆着弹簧96的力的调节。由此锁闭元件70实现从锁闭区段68的摆动路径中离开,并且操作元件10可运动到在图34中示出的操纵位置24中。由此可将开关30调节到其操纵状态32中。如图34所示,锁闭区段68和锁闭元件70布置成,使得锁闭区段68在操作元件10的操纵位置24中将锁闭元件70保持在锁闭装置13的开启位置14中。由此操作者可在操作元件10的操纵位置24的情况中松开操纵元件11和12。
通过前述实施例的任意的组合得出另外有利的实施形式。示意图反映出各个功能原理并且不限制于所示出的设计,而是可在维持功能原理的情况下以合适的方式来改变,以便于获得有利的在构型上的设计。

Claims (14)

1.一种带有驱动马达(3)且带有用于操控所述驱动马达(3)的操作元件(10)的手引导式工作器械,其中,所述工作器械(1)具有壳体(2)、第一操纵元件(11)和第二操纵元件(12),其中,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作用到用于所述操作元件(10)的锁闭装置(13)上,其中,所述锁闭装置(13)具有开启位置(14),在其中开启用于操控所述驱动马达(3)的所述操作元件(10),并且其中,所述锁闭装置(13)具有锁闭位置(15),在其中所述锁闭装置(13)机械地锁闭所述操作元件(10)的操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经由传递装置(16)作用到所述锁闭装置(13)上,以及所述传递装置(16)在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的操纵位置(22)中在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与所述锁闭装置(13)之间建立有效连接,使得所述锁闭装置(13)在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位置(20)中位于所述开启位置(14)中并且在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0)中位于所述锁闭位置(15)中,并且其中,所述传递装置(16)在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不起作用,从而所述锁闭装置(13)与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的位置(19,20)无关地位于所述锁闭位置(1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10)在其操纵位置(24)中使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保持在其操纵位置(2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在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使所述锁闭装置(13)保持在其锁闭位置(1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设置保持轮廓(48),其使所述锁闭元件(40)在所述操作元件(10)的操纵位置(24)中保持在开启位置(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装置(13)包括至少一个锁闭元件(40,70),其中,所述锁闭元件(40,70)在所述锁闭位置(15)中支撑在支撑部(39)处并且在操作方向(43)上阻碍所述操作元件(10)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装置(16)包括摆动链节(28),以及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改变所述摆动链节(28)的方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链节(28)在引导部(51)中被引导,其方位由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来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装置(16)包括弹性元件并且在所述锁闭装置(13)的锁闭位置(15)中引起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在操作方向(41)上的运动,并且在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引起所述弹性元件的形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装置(13)具有锁闭轮廓(57),其在所述锁闭位置(15)中与所述传递装置(16)的元件相接触,以及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在操纵位置(22)中在操纵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的情况中将所述传递装置(16)的元件带到与所述锁闭轮廓(57)脱开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轮廓(57)与所述操作元件(10)紧固地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使所述传递装置(16)的元件经由斜坡(58)从所述锁闭轮廓(57)的运动区域中偏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装置(16)具有中间杠杆(63),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作用到所述中间杠杆上,以及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在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可相对于所述中间杠杆(63)自由偏转并且在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的操纵位置(22)中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的偏转运动引起所述中间杠杆(63)的偏转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装置(13)具有至少一个构造在所述中间杠杆(63)处的锁闭元件(70,71),其在所述中间杠杆(63)的偏转的情况中从所述操作元件(10)摆动区域中摆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装置(16)包括杠杆(76),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和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作用到所述杠杆上,其中,所述杠杆(76)如此铰接地支承,使得所述传递装置(16)仅当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和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被操纵时才作用到所述锁闭装置(13)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装置(16)是液压的或气动的传递装置(16),以及所述第二操纵元件(12)在未被操纵的位置(21)中中断在所述第一操纵元件(11)与所述锁闭装置(13)之间的液压的或气动的连接。
CN201810195154.9A 2017-03-11 2018-03-09 手引导式工作器械 Active CN108568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002353.0A DE102017002353A1 (de) 2017-03-11 2017-03-11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DE102017002353.0 2017-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8782A true CN108568782A (zh) 2018-09-25
CN108568782B CN108568782B (zh) 2023-01-31

Family

ID=61616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5154.9A Active CN108568782B (zh) 2017-03-11 2018-03-09 手引导式工作器械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141828B2 (zh)
EP (1) EP3372348B1 (zh)
CN (1) CN108568782B (zh)
DE (1) DE1020170023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3905A (zh) * 2019-11-26 2021-05-28 创科无线普通合伙 用于电动工具的开关
CN112038137A (zh) * 2020-09-23 2020-12-04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CN116511600A (zh) * 2022-01-28 2023-08-01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手持式工作器具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7126A5 (en) * 1985-07-23 1988-09-15 Gestle Ag Combin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ecurity door lock - includes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number combination locks coupled to common locking mechanism
EP1193036A2 (de) * 2000-09-30 2002-04-03 Festool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Werkzeugwelleblockiereinrichtung
EP1506706A1 (de) * 2003-08-14 2005-02-16 GARDENA Manufacturing GmbH Handhaltbares Gerät mit elektromotorischem Antrieb
EP1616472A1 (de) * 2004-07-15 2006-01-18 GARDENA Manufacturing GmbH Fahrbares Bodenbearbeitungsgerät
US20100236801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CN103765051A (zh) * 2011-08-31 2014-04-30 精英工程化控制系统股份公司 换档装置
US20140242888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Robert Bosch Gmbh Hand power tool
CN105196257A (zh) * 2014-06-20 2015-12-30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手持式工作器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39920A (en) * 1916-10-12 1917-09-11 Edward Larson Safety device for firearms.
US2046531A (en) * 1933-05-09 1936-07-07 Herbert E Page Two-hand control device
US3563356A (en) * 1969-04-01 1971-02-16 Keystone Mfg Corp Safety mechanism
US3844360A (en) * 1972-12-18 1974-10-29 Textron Inc Hand held power tool with duplex handle
US3873796A (en) * 1973-07-06 1975-03-25 Black & Decker Mfg Co Trigger mechanism for hand-operated power device including independently operable locking devices providing automatic lock off and manual lock-on operation
US4569431A (en) * 1984-05-17 1986-02-11 Terryl K. Qualey Dual hand control
DE9018178U1 (de) * 1989-09-08 1998-04-09 Stihl Maschf Andreas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GB9224660D0 (en) * 1992-11-25 1993-01-13 Black & Decker Inc Improved switch mechanism
DE19621729B4 (de) * 1996-05-29 2007-10-25 Starting Industrial Co., Ltd. Gashebeleinrichtung für einen Motor
DE19913712A1 (de) * 1998-04-04 1999-10-07 Marquardt Gmbh Elektrischer Schalter
US5969312A (en) * 1998-06-24 1999-10-19 S-B Power Tool Company Ambidextrous powers-switch lock-out mechanism
US6108916A (en) * 1998-08-14 2000-08-2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Movable handle for a power tool
US6469269B1 (en) * 2001-04-02 2002-10-22 Jenn Feng Industrial Co., Ltd. Two-stage self-locking switch structure for hand tools
US6575285B2 (en) * 2001-11-14 2003-06-10 Jenn Feng Industrial Co., Ltd. Safety switch for power tools
AUPS001902A0 (en) * 2002-01-18 2002-02-07 Ramsay, George Stephen Improvement to power tools and trigger handles therefore
US6548776B1 (en) * 2002-04-12 2003-04-15 Jenn Feng Industrial Co., Ltd. Safety device for on/off switch of an electric tool
US6753490B2 (en) * 2002-10-16 2004-06-22 S-B Power Tool Corporation Ambidextrous switch lockout system
DE10332241A1 (de) * 2003-07-16 2005-02-03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DE102005038629B3 (de) * 2005-08-10 2006-12-21 Siemens Ag Formschlüssige Verriegelung zur Verhinderung des Einschaltens eines Schalters
DE102006000316A1 (de) * 2006-06-29 2008-01-03 Hilti Ag Haupthandgriff mit Sicherungsverriegelung
US8800835B2 (en) * 2008-07-17 2014-08-12 Stanley Fastening Systems, Lp Fastener driving device with mode selector and trigger interlock
WO2010115438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Husqvarna Ab Battery-powered portable tools
CN201493816U (zh) * 2009-07-13 2010-06-02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DE102011089722A1 (de) * 2011-12-23 2013-06-27 Robert Bosch Gmbh Werkzeugmaschine
DE102012025309A1 (de) 2012-12-22 2014-06-26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mit einem Antriebsmotor zum Antrieb mindestens eines Werkzeug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DE102013009891A1 (de) * 2013-06-13 2014-12-18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rbeitsgerät mit einem Verbrennungsmotor
US10014128B2 (en) * 2013-12-17 2018-07-03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Portable power tool with trigger switch, trigger release and lock-on mechanism comb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7126A5 (en) * 1985-07-23 1988-09-15 Gestle Ag Combin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ecurity door lock - includes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number combination locks coupled to common locking mechanism
EP1193036A2 (de) * 2000-09-30 2002-04-03 Festool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Werkzeugwelleblockiereinrichtung
EP1506706A1 (de) * 2003-08-14 2005-02-16 GARDENA Manufacturing GmbH Handhaltbares Gerät mit elektromotorischem Antrieb
EP1616472A1 (de) * 2004-07-15 2006-01-18 GARDENA Manufacturing GmbH Fahrbares Bodenbearbeitungsgerät
US20100236801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CN103765051A (zh) * 2011-08-31 2014-04-30 精英工程化控制系统股份公司 换档装置
US20140242888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Robert Bosch Gmbh Hand power tool
CN105196257A (zh) * 2014-06-20 2015-12-30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手持式工作器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1828B2 (en) 2021-10-12
DE102017002353A1 (de) 2018-09-13
EP3372348A1 (de) 2018-09-12
US20210299805A1 (en) 2021-09-30
CN108568782B (zh) 2023-01-31
EP3372348B1 (de) 2019-11-27
US11772221B2 (en) 2023-10-03
US20180257191A1 (en) 2018-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8782A (zh) 手引导式工作器械
NO139318B (no) Ombindingsverktoey.
CN105196257B (zh) 手持式工作器械
ITFI20070165A1 (it) "pinza vibrante a forza di serraggio regolabile, per la raccolta di frutti"
CN100382921C (zh) 具有锯片导向系统的便携式动力弓锯机
US4243257A (en) Gripper mechanism
CN102666023B (zh) 夹紧设备
US20070006840A1 (en) Operat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vibratory rammer
CN208142053U (zh) 一种开关辅助触头的可靠转换方式
US4240300A (en) Operation mechanism
JP6132744B2 (ja) ガス遮断器
JP4189579B2 (ja) 平行開閉チャック
CN105190815B (zh) 用于开关设备的驱动器
US20120282027A1 (en) Actuating Device For A Soil Compaction Device With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Soil Compaction Device With Such An Actuating Device
WO2015161796A1 (zh) 剪切装置和剪切设备
RU2494609C1 (ru) Захватно-срез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A2612527A1 (en) Engine clutch actuator
CA2524410C (en) Bias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 presser foot
JPS5817157Y2 (ja) 移動農機におけるベルトテンションクラッチ
EP3219966B1 (en) Wire throttle adjustment device
KR101434509B1 (ko) 에어모터의 외장형 콘트롤밸브
US862223A (en) Compress.
US839579A (en) Baling-press.
JP6210930B2 (ja) 引張試験機における試験片のチャック装置
JP2523572Y2 (ja) テンショ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