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7220B - 化妆品容器 - Google Patents

化妆品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7220B
CN108567220B CN201711474507.0A CN201711474507A CN108567220B CN 108567220 B CN108567220 B CN 108567220B CN 201711474507 A CN201711474507 A CN 201711474507A CN 108567220 B CN108567220 B CN 108567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ressing
hole
storage spa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45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67220A (zh
Inventor
崔满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eyang Rene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eyang Rene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307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8965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350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9122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692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0345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011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1395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165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3486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Taeyang Renew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eyang Rene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567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7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67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7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34/04Appli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 e.g. using roller or ba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2034/002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D
    • A45D2200/05Details of containers
    • A45D2200/051Airtight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D
    • A45D2200/05Details of containers
    • A45D2200/054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to the outlet of the container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容器,其中包括:主体,其上部的一侧面形成有按压部件被插入的按压槽,形成有内部贯通形成而可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圆筒部,包括导液部、连通孔和收容部,导液部插入于主体且内部贯通,一侧端结合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连通孔连接于导液部,形成有主体中储存的液体通过下侧面形成的开放孔流入的收容空间并与导液部连通,收容部在与按压槽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盖子,与主体的前端结合。按压部件具备:向主体外部凸出并受到外力的按压部;向按压部的下部延长形成并插进贯通孔的插入部;与插入部连接的状态下,外力施加时弹性变形,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的第一弹性部。

Description

化妆品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容器,具体是,可以始终通畅地流出恒定量化妆液而方便使用的化妆品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化妆品容器是在具有形成螺纹部的瓶颈的化妆品容器里储存化妆液。瓶颈的螺纹部上有盖子兼把手被螺旋接合。盖子兼把手的内部中央下端具备设有刷子的化妆液涂覆部件。
如上所述构成的普通的化妆品容器是将盖子转动或开放打开储存化妆液的化妆品容器后,使用化妆液沾上的刷子。
但如上所述的现有化妆品容器(韩国注册专利第10-1318673号)是在要护理的部位涂化妆液时,在刷子上需经常涂抹化妆液。而且还需要将刷子反复地放进化妆品容器内又拿出来,造成外部空气进入化妆品容器内而化妆液容易变硬。
化妆液中含有酒精成分,从产品的特性上挥发性强,因此盖子密封不好则容易挥发。现有的化妆品容器盖子是密封不彻底,化妆品容器内的化妆液容易挥发而造成化妆液变硬或变质现象,进而丧失产品应有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始终通畅地流出恒定量的化妆液的化妆品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妆品容器被密闭而防止化妆液变质和变硬的化妆品容器。
本发明的又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意外受到外力也不会露出化妆液而便于携带的化妆品容器。
本发明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度较窄的化妆品容器中没有形成向外侧凸出的部分,其审美感优良且纤细小巧的化妆品容器。
本发明的补充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控制按压部件移动的弹性体等与化妆液隔离,去掉化妆液的移动通道中不必要的部件而可长期保持化妆液特性的化妆品容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实施例得出本发明的其它目的。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主体,其上部的一侧面形成可插入按压部件的按压槽,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圆筒部,其具备导液部、连通孔和收容部,所述导液部在所述主体内形成且内部贯通,一侧端结合有流出液体的液体流出部的,所述连通孔连接于所述导液部,形成有所述主体中储存的液体通过一侧的开放孔流入的收容空间,并与所述导液部连通的,所述收容部与所述按压槽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的;盖子,其与所述主体前端结合。所述按压部件是,为了有外力施加时使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收容空间内而向第一方向移位,并使所述收容空间内收容着的液体中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位,使与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盖子还包括连结筋,该连结筋是在所述盖子的末端向所述主体的按压部件凸出;所述按压部件包括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并支撑所述按压部,且外径比所述按压部更小地形成的外径减少部;所述连结筋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延长,且所述连结筋的末端成弧形而与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面对应;从所述主体前端上结合的盖子凸出的连结筋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壁凸出并支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从而防止所述按压部移动位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按压部件还具备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收容部之间并根据所述外力施加与否开放或封闭所述开放孔的开闭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开闭部是被通过所述外力弹性变形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加压而封住所述开放孔,所述外力被释放时随着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加压力减少使所述开放孔的至少一部分开放。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开放孔可以形成与所述开闭部外面对应的形状,进而使所述开闭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插进。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按压部件还具备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位时,可以防止所述液体所述从收容空间向流出外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可以防止空气通过所述按压槽流出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按压部件还具备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位置时,沿着所述收容部的内周面滑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插入部利用以大小与所述收容部内径对应的外径形成的插入部中端部、以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小的外径形成的插入部前端部和插入部后端部构成;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在所述插入部前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内径对应的大小;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所述插入部后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内径对应的大小。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可以包括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置于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将所述储存空间分成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使所述液体储存在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空间内,施加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储存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以后,沿着所述主体内侧面移位而使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密闭的密闭部件,所述第二储存空间设置于所述挤压部和所述密闭部件之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密闭部件具备与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和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所述空气循环孔提供通道,进而在所述第二储存空间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与所述第一体积相同体积的外部空气可以通过所述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储存空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液体流出部具备:在上部区域形成并设有所述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孔的流出孔,以及在下部区域形成并插入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结合的结合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流出孔的剖面可以被形成为椭圆形。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导液部前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液部的中端部内径,所述结合部是插入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结合,还包括:置于所述结合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导液部前端部的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以及置于第二弹性部后端且直径大于所述导液部的中端部内径的流出调整球。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流出调整球,在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所述外力时,受到通过所述连通孔向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而向第三方向移动,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即第四方向移动,进而将置于所述导液部前端部和中端部的边界区域的流入孔封住。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补充液提供部,所述补充液提供部是可拆卸地插进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封住。所述补充液提供部具备:主体部插入部,其插进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的状态下提供补充液储存空间;挤压部,其将补充液储存空间分成第三储存空间和第四储存空间,使所述液体储存在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三空间内,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而所述第三储存空间内储存着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后,沿着所述主体部插入部的内侧面移位,使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补充液密闭部,其将所述补充液储存空间密封住的同时密封所述主体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补充液提供部是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主体结合或分开。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补充液密闭部具备由外面凸出且形成有贯通孔的补充液释放部,进而通过由插入于贯通孔的环形部件被施加的外力,使补充液提供部脱离主体。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主体,其上部的一侧面形成有按压部件被插入的按压槽,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可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圆筒部,其具备导液部、连通孔和收容部,所述导液部在所述主体内形成且内部以贯通的方式被形成,一侧端结合有流出液体的液体流出部,所述连通孔连接于所述导液部,并形成有所述主体中储存的液体通过一侧的开放孔流入的收容空间,与所述导液部连通,所述收容部与所述按压槽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盖子,其与所述主体的前端结合。所述按压部件,为了有外力施加时使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收容空间内而向第一方向移位,并使所述收容空间内收容着的液体中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位,使与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按压部件具备:向所述主体外部凸出并受到所述外力的按压部;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延长形成并插进所述贯通孔的插入部;在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外力施加时弹性变形,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的第一弹性部。所述插入部是所述按压部被施加所述外力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施加到所述按压部外力被释放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开放孔封住而限制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移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开放孔开放而使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自由移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盖子还包括从所述盖子末端向所述主体的按压部件凸出的连结筋;所述按压部件包括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按压部的下部而支撑所述按压部且外径小于所述按压部的外径减少部;所述连结筋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延长,所述连结筋的末端是形成弧形而与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面对应;在所述主体前端结合的盖子上凸出的连结筋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壁凸出而支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从而防止所述按压部移动位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还具备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位时,可以防止所述液体所述从收容空间向流出外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第一密封部件防止空气通过所述按压槽流出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按压部件还具备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位置时,沿着所述收容部的内周面滑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插入部利用外径大小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插入部中端部、外径小于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的插入部前端部以及插入部后端部构成,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前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大小,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后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大小。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挤压部,所述挤压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将所述储存空间分成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使所述液体储存在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储存空间,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而所述第一空间中储存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时,沿着所述主体的内侧面移位,使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密封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的密闭部件;所述第二储存空间是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密闭部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会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密闭部件具备与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和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所述空气循环孔可以提供在所述第二储存空间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使与所述第一体积相同体积的外部空气可以流入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通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液体流出部具备在上部区域形成并设有所述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孔的流出孔,以及在下部区域形成并与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插入结合的结合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插入结合时,所述结合部的外面和所述导液部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所述结合部包括:形成与所述流出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和所述相离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的第一结合部;形成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和所述相离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的第二结合部;以及可包围所述第二通孔地设置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移动与否的开闭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开闭部外力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受到通过所述连通孔向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弹性变形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补充液提供部,所述补充液提供部是可装卸地插入于主体的储存空间而密闭所述主体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所述补充液提供部包括:主体部插入部,其插进所述主体存储空间的状态下提供补充液储存空间;挤压部,其将所述补充液储存空间分成第三储存空间和第四储存空间,使所述液体储存到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三空间,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而所述第三储存空间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后,沿着所述主体部插入部的内侧面移位,使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补充液密闭部,其将所述补充液储存空间密封住的同时密封所述主体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补充液提供部可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主体结合或分离。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补充液密闭部具备由外面凸出且形成有贯通孔的补充液释放部,进而通过由插入于贯通孔的环形部件被施加的外力,使补充液提供部脱离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的化妆品容器包括:主体,其上部的一侧面形成可插入按压部件的按压槽,内部贯通而形成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圆筒部,其具备导液部、连通孔以及收容部,所述导液部在所述主体内形成且内部以贯通的方式被形成,一侧端结合有流出液体的液体流出部的,所述连通孔连接于所述导液部,形成有所述主体中储存的液体通过一侧的开放孔流入的收容空间,并与所述导液部连通的,所述收容部与所述按压槽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的;盖子,其与所述主体前端结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盖子还包括连结筋,该连结筋是在所述盖子的末端向所述主体的按压部件凸出;所述按压部件包括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并支撑所述按压部,且外径比所述按压部更小地形成的外径减少部;所述连结筋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延长,且所述连结筋的末端成弧形而与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面对应;从所述主体前端上结合的盖子凸出的连结筋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壁凸出并支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从而防止所述按压部移动位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按压部件,在有外力被施加时向第一方向移位,使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收容空间内而使所述收容空间内内收容着的液体中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被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位,使与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可包括:向所述主体外部凸出并受到所述外力的按压部;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延长形成并插进所述贯通孔的插入部;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外力被施加时受到弹性变形,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的第一弹性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圆筒部还可以包括:圆筒管,其与所述开放孔有段差地连接且内部贯通形成;开闭部支撑部,其设置于所述圆筒管内;开闭部,其设置于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末端;遮盖部,其可盖住所述圆筒管地形成且一侧和另一侧均开口而分别具备第一和第二开口部,与所述开闭部对应的部分形成圆锥台状。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插入部,在所述按压部被施加所述外力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施加到所述按压部外力被释放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开闭部支撑部和所述开闭部将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封住而限制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移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第二开口部开放而使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自由移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圆筒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开放孔的内径,从而围住所述开放孔,所述遮盖部是剖面为圆形且剖面向另一侧逐渐变小,从而第一开口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部的直径,所述开闭部支撑部为弹簧形态并设置于所述圆筒管内,所述开闭部为球形并设置于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末端,通过被施加到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外力可逆地开闭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圆筒管外面具备第一连结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进而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圆筒管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所述圆筒管是插进所述遮盖部的内侧而所述开放孔和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可相互连通流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还可以具备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位时,可以防止所述液体从所述收容空间流出外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可以防止空气通过所述按压槽流出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还可以具备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位置时,沿着所述收容部的内周面滑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插入部的结构包括:外径大小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插入部中端部、外径小于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的插入部前端部以及插入部后端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第一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前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大小,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后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大小。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挤压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将所述储存空间分成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使所述液体储存在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储存空间,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而所述第一空间中储存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圆筒管和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时,沿着所述主体的内侧面移位,使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密封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的密闭部件,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密闭部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会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密闭部件具备与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和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所述空气循环孔提供在所述第二储存空间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使与所述第一体积相同体积的外部空气可流入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通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液体流出部具备:在上部区域形成并设有所述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孔的流出孔,以及在下部区域形成并插入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插入结合的结合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结合部与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插入结合时,所述结合部的外面和所述导液部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所述结合部具备:形成与所述流出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和所述相离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的第一结合部;形成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的第二结合部;以及可包围所述第二通孔地设置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移动与否的开闭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开闭部,在外力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受到通过所述连通孔向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弹性变形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补充液提供部,所述补充液提供部是可装卸地插入于主体的储存空间而密闭所述主体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所述补充液提供部包括:主体部插入部,其插进所述主体存储空间的状态下提供补充液储存空间;挤压部,其将所述补充液储存空间分成第三储存空间和第四储存空间,使所述液体储存到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三空间,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而所述第三储存空间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后,沿着所述主体部插入部的内侧面移位,使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补充液密闭部,其将所述补充液储存空间密封住的同时密封所述主体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补充液提供部是可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主体结合或分离。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补充液密闭部具备由外面凸出且形成有贯通孔的补充液释放部,进而通过由插入于贯通孔的环形部件施加的外力,使补充液提供部脱离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中的所述液体流出部包括:在上部区域形成并设有所述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孔的流出孔,以及在下部区域形成并与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插入结合的结合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所述流出孔是剖面被形成为椭圆形态,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内径大于所述导液部中端部的内径,所述结合部是以插入的方式与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结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置于所述结合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导液部前端部的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以及置于第二弹性部后端且直径大于所述导液部中端部内径的流出调整球。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流出调整球,在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所述外力时,受到通过所述连通孔向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而向第三方向移动,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即第四方向移动,进而将置于所述导液部前端部和中端部的边界区域的流入孔封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的化妆品容器包括:主体,其上部一侧面向第一方向设有按压孔,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按压部件,其被插入所述按压孔,一端向所述按压孔的外侧凸出,另一端内部具备下部流入口;第一弹性体,其与所述按压孔的底面邻接,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下部流入口的内部;圆筒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提供使所述液体由所述主体内的储存空间通过液体流出部向外排出的通道。所述主体的具备按压孔的部分具备向内侧凹进的第一弧形部,所述按压部件的一端最外面与所述主体的最外面对应。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内部盖子,其在与所述按压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向内侧凹进的第二弧形部而结合于所述主体的前端;外部盖子,其具备收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收纳空间,并与所述内部盖子结合。所述主体上依次结合有内部盖子和外部盖子,所述内部盖子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部盖子和主体的最外面对应形成,所述第二弧形部是对所述外部盖子和主体的最外面向内侧凹进形成。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圆筒部包括:按压孔,其在与所述主体上液体流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所述主体的一侧面开口而收纳所述按压部件的一部分;第一开放孔,其在所述按压孔的一侧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使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连通;第二开放孔,其在所述按压孔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连通;圆筒管,其以比所述第二开放孔更大的直径连接并延长至所述储存空间内而内部被贯通形成;遮盖部,其设置成可盖住所述圆筒管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并具备与所述第二开放孔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和与所述圆筒管的末端邻接并与所述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部;开闭部,其设置成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将所述第二开口部可逆地开闭;开闭部支撑部,其设置于所述遮盖部的内侧用以控制所述开闭部移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圆筒管的内周缘比所述第二开放孔的内径更大地形成而围住所述第二开放孔,所述遮盖部是所述第一开口部侧插进所述圆筒管内部,所述第二开口部侧设置于所述圆筒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外侧面有锥度地形成,所述开闭部支撑部可以包括在所述遮盖部内侧凸出的一个以上的筋。
所述圆筒管上具备第一连结部,所述遮盖部上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进而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圆筒管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所述圆筒管的贯通形成的内部与所述遮盖部的第二放孔对应而使液体通过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连通。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使所述按压部件的位置移动受到可逆性控制,外力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所述按压孔内收容的液体中第一体积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外力被释放时,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对应的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按压孔。
所述按压部件可以包括:凸缘部,其剖面以圆状的圆筒形形成而可插入所述按压孔的内侧,在所述按压部件的底面的所述按压部件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向内侧凹进的下部流入口;头支撑部,其从所述凸缘部的上部延长,并以比所述凸缘部更小直径的圆筒形形成,上部侧具备向内侧凹进的贯通孔;头部,其结构包括向所述按压孔的外部露出并受外力施加的按压部,以及从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延长插入所述贯通孔的插入部;一对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其相互分离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外面。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凸缘部还包括: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长形成而贯通所述凸缘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并与所述下部流入口连通的液体传递通道;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所述凸缘部的下部邻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与所述凸缘部的上部邻接;所述液体传递通道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进而将所述下部流入部以横向贯通。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孔的一侧具备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连通的第一开放孔,所述按压孔的另一侧具备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放孔;所述按压部件上有外力被施加时所述第一弹性体压缩,使所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按压孔的内部,所述按压部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流出所述第一开放孔,所述第一开放孔和所述第二开放孔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上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弹性体复原,进而所述按压部向所述按压孔的外侧凸出,所述按压部内部则由第二开放孔流入液体。
所述按压部件包括:第一密封部件,其插进所述按压孔,向插进所述按压孔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沿着所述按压孔的内周面滑动;第二密封部件,其插进所述按压孔并向插进所述按压孔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防止所述按压孔内的液体向所述按压孔的外部流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是相互分离形成并防止空气流出流入所述按压孔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第一弹性体是比所述下部流入口的直径更大地形成而触及所述按压部件的下部面。
另外,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直径比所述下部流入口的直径更小地形成,进而所述第一弹性体的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下部流入口,其余一部分是可在所述按压部件的下侧给所述按压部件提供弹力。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可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分离设置于所述按压孔的外壁。另外,所述按压部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可内侧凹进地连接。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主体的储存空间包括体积可逆地变化的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收容传递于所述按压孔的液体,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含有由外部流入的空气,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储存着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圆筒管和所述第二开放孔流入所述按压孔,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体积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增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还包括液体供应部,该液体供应部是插进所述主体内部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封住,内部具备所述挤压部,并被所述挤压部分成第一和第二储存空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含有液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液体供应部具备空气循环孔,所述空气循环孔是插进所述主体内部的部分即一面开口,以将第一和第二储存空间依次具备的圆筒状形成,所述一面面对的另一面将所述主体后端部盖住并与外部连通。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第二储存空间设置于所述挤压部和所述空气循环孔之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从外部通过所述空气循环孔流入第一体积程度的空气给挤压部加压而使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进一步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液体供应部在与所述一面邻接的外面具备O型圈,所述O型圈在所述主体内的安置部分有段差地形成而使所述液体供应部和所述主体之间紧密结合,与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另一面邻接的外面是插进所述主体内部连结,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另一面与所述主体侧面末端对应地形成。
所述液体流出部的组成包括向所述内部盖子的外侧凸出使所述液体流出外部的流出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的内侧并插进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侧结合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以插进与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结合时,所述结合部的外面和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所述结合部具备:形成与所述流出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的第一结合部;形成与所述按压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的第二结合部;可包围所述第二通孔地设置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移动与否的开闭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开闭部是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所述外力时,受到由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一开放孔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弹性变形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压力变小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液体流出部,构成为向所述内部盖子的外侧凸出而所述液体向外部流出的流出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的内侧并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侧结合的结合部,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径比与所述按压部件侧面面对的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后端部内径更大地形成,还包括置于所述结合部末端和所述第一开放孔前端部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以及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后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放孔后端部内径的流出调整球。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流出调整球,在所述外力被施加于所述按压部件时,所述储存空间内含有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移动并加压所述流出调整球使所述第二弹性部压缩,进而使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从所述液体流出部排出,所述液体对所述流出调整球的加压压力减少时,所述流出调整球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复原力封住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后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化妆品容器,其多个实施例中的化妆品容器包括:主体,其上部一侧面向第一方向设有按压孔,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按压部件,其被插入所述按压孔,一端向所述按压孔的外侧凸出,另一端内部具备下部流入口;第一弹性体,其插入所述按压部件而与所述按压孔的上部侧邻接,进而控制所述按压部件的上下移动;圆筒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提供使所述液体由所述主体内的储存空间通过液体流出部向外排出的通道。所述主体的具备按压孔的部分具备向内侧凹进的第一弧形部,所述按压部件的一端最外面与所述主体的最外面对应,所述按压部件包括向所述按压孔的外侧凸出并被施加外力的按压盖子,以及连接于所述按压盖子的下部面且以比所述按压盖子更小的直径延长并插进所述按压孔内侧的盖子支撑部,所述第一弹性体是插进所述盖子支撑部且一端触及所述按压盖子的下部面。
所述按压盖子的组成包括:剖面为圆形且下部面具备空间的盖状的盖子部;沿着所述盖子部开口面形成的末端边缘向外面凸出并固定在所述按压孔内面的按压盖子固定部;由所述盖子部的内侧中心向下部侧凸出的插入筋;在所述插入筋的外面凸出的第一连结凸块。所述盖子支撑部的上部面包括:插进所述插入筋的插入收纳部,以及在所述插入收纳部的外面凹进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结凸块连结的第一连结槽部。所述盖子支撑部的下部面具备向所述盖子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向内侧凹进的下部流入口。.
所述化妆品容器包括在所述盖子支撑部的外面与下部面相邻设置的第一密封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相离一定间隔向上侧设置的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的外面具备将所述盖子支撑部横向贯通的液体传递通道,所述液体传递通道可与所述下部流入口连通地形成。
所述按压孔的一侧具备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连接而与使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连通的第一开放孔,所述按压孔的另一侧具备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放孔,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所述第一弹性体被压缩,所述按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按压孔的内部,所述液体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流出所述第一开放孔,且所述第一开放孔和所述第二开放孔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弹性体复原而所述按压部件向所述按压孔的上部侧移动,所述按压孔的内部是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流入液体。
所述按压部件包括:第一密封部件,其插进所述按压孔,向插进所述按压孔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沿着所述按压孔的内周面滑动;第二密封部件,其插进所述按压孔并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防止所述按压孔内的液体向所述按压孔的外部流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是相互分离设置而防止空气进出所述按压孔。
所述圆筒部包括:按压孔,其在与所述主体上液体流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所述主体的一侧面开口而收纳所述按压部件的一部分;第一开放孔,其在所述按压孔的一侧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连通;第二开放孔,其在所述按压孔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连通;圆筒管,其以比所述第二开放孔更大的直径连接并延长至所述储存空间内而内部被贯通形成;遮盖部,其被可盖住所述圆筒管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地设置,并具备与所述第二开放孔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和与所述圆筒管的末端邻接并与所述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部;开闭部,其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将所述第二开口部可逆地开闭;开闭部支撑部,其设置于所述遮盖部的内侧用以控制所述开闭部移动。
所述按压孔的内部还包括面积比所述盖子支撑部宽并与所述按压孔的内部面相离形成的侧壁部,所述盖子支撑部插入所述侧壁部内部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触及所述侧壁部的内面,所述第一弹性体可以置于所述侧壁部的外面和所述按压孔的外面之间。
所述侧壁部是从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入口侧和与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入口侧面对的所述第二开放孔的出口侧向上部侧垂直延长地形成,所述液体是由所述储存空间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的出口侧流入所述侧壁部和所述盖子支撑部之间,所述液体在侧壁部和所述盖子支撑部之间可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入口侧排出。
所述圆筒管的内周缘比所述第二开放孔的内径更大地形成而围住所述第二开放孔,所述遮盖部是所述第一开口部侧插进所述圆筒管内部,所述第二开口部侧设置于所述圆筒管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外侧面被具有锥度地形成,所述开闭部支撑部可以包括在所述遮盖部内侧凸出的一个以上的筋。
所述圆筒管上具备第一连结部,所述遮盖部上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进而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圆筒管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所述圆筒管的贯通形成的内部与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放孔对应形成而使液体通过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连通。
所述圆筒管是其内径大于所述开放孔的内径而围住所述开放孔,所述遮盖部是剖面为圆形且向另一侧逐渐变小而使第一开口部的直径比第二开口部的直径更大地形成,所述开闭部支撑部为弹簧形态,被设置在所述圆筒管内,所述开闭部是以球形设置在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末端,进而通过被施加于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外力将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可逆地开闭。.
所述圆筒管的外面具备第一连结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具备与第一连结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进而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圆筒管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所述圆筒管是插入遮盖部的内侧,使所述开放孔和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之间可相互连通流体。
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内部盖子,其在与所述按压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向内侧凹进的第二弧形部而结合于所述主体的前端;外部盖子,其具备收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收纳空间,并与所述内部盖子结合。所述主体上依次结合有内部盖子和外部盖子,所述内部盖子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部盖子和主体的最外面对应形成,所述第二弧形部是对所述外部盖子和主体的最外面向内侧凹进形成。
所述按压部件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使所述按压部件的位置移动受到可逆性控制,外力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所述按压孔内收容的液体中第一体积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外力被释放时,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对应的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按压孔。
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包括体积可逆地变化的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收容传递于所述按压孔的液体,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含有由外部流入的空气,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储存着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圆筒管和所述第二开放孔流入所述按压孔,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体积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增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还包括液体供应部,该液体供应部是插进所述主体内部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封住,内部具备所述挤压部,并被所述挤压部分成第一和第二储存空间,且在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含有液体。所述液体供应部具备空气循环孔,所述空气循环孔是插进所述主体内部的部分即一面开口,以将第一和第二储存空间依次具备的圆筒状地形成,所述一面面对的另一面将所述主体后端部盖住并具备与外部连通。
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空气循环孔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从外部通过所述空气循环孔流入第一体积程度的空气加压挤压部而使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进一步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所述液体供应部是在邻接所述一面的外面具备O型圈,所述O型圈在所述主体内的安置部分被有段差地形成而使所述液体供应部和所述主体之间紧密结合,与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另一面邻接的外面是插进所述主体内部连结,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另一面是与所述主体的侧面末端对应形成。
所述液体流出部的组成包括:向所述内部盖子的外侧凸出而使所述液体向外部流出的流出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的内侧并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侧结合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被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结合时,所述结合部的外面和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
所述结合部具备:形成与所述流出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的第一结合部;形成与所述按压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的第二结合部;可包围所述第二通孔地设置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移动与否的开闭部。
所述开闭部,在外力被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受到由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第一开放孔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弹性变形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液体流出部的组成包括:向所述内部盖子的外侧凸出而所述液体向外部流出的流出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的内侧并被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侧结合的结合部;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径比与所述按压部件侧面面对的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后端部内径更大地形;还包括:置于所述结合部末端和所述第一开放孔前端部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以及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后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放孔后端部内径的流出调整球。
所述流出调整球,在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所述外力时,所述储存空间内含有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移动并加压所述流出调整球使所述第二弹性部压缩,进而使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从所述液体流出部排出,所述液体对所述流出调整球的加压压力减少时,所述流出调整球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复原力封住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后端。
根据本发明的化妆品容器,其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始终通畅地流出恒定量的化妆液;
化妆品容器是密封的,可以防止化妆液的变质,不仅卫生,在化妆液被耗尽之前化妆液也不会出现变硬的现象;
不受外力影响,可以均匀地排出恒定量的化妆液;
可以稳定阻断外部空气等流入,从而有效预防内部的化妆液变质;
意外受到外力也不会露出化妆液,故便于携带;
宽度较窄的化妆品容器中没有形成向外侧凸出的部分,其审美感优良,纤细小巧;
将控制按压部件移动的弹性体等与化妆液阻断,去掉化妆液的移动通道中不必要的部件,可长期保持化妆液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
图3是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分解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
图5和图6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上施加外力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上被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状态的概略图。
图8是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分解的分解透视图。
图9和图10是说明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概略图。
图11和图12是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
图13是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分解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
图15和图16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状态的概略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上被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状态的概略图。
图18是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分解的分解透视图。
图19和图20是说明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概略图。
图2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
图21b是将图21a的盖子被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22a是图21a的分解透视图。
图22b是显示图22a的圆筒部的示意图。
图23是图21a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
图24是图21b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
图25和图26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上施加外力时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27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上施加外力被解除时状态的概略图。
图28是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分解的分解透视图。
图29和图30是说明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概略图。
图31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
图32和图33是说明图31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状态的概略图。
图34是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主体和盖子的透视图。
图35是图34的分解透视图。
图3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
图37是图36中将外部盖子分离的示意图。
图38是图37的剖视图。
图39是图36的分解透视图。
图40是图37的主体部前端部的剖视图。
图41是概略图示图40中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件的示意图。
图42是概略显示图41中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状态的示意图。
图43是图42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图4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图45是概略显示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件的示意图。
图46是概略显示图45中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7是图46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图48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图49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剖视图。
图50是概略显示图49中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状态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剖视图。
图52是概略显示图51中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状态的示意图。
图5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
图54是图53中将外部盖子分离的示意图。
图55是图54的剖视图。
图56是图53的分解透视图。
图57是图55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剖视图。
图58是概略图示图57中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件的示意图。
图59是图56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图6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图61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剖视图。
图62是概略显示图61中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状态的示意图。
图63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主体部的前端部剖视图。
图64是概略显示图63中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状态的示意图。
图65是图63中主体部的后端部上具备的控制液体流入部分的放大图。
图66是图65的分解透视图。
符号说明
110、1110、11110:主体
130、1130、11130:圆筒部
131、1131、11131:导液部
132、1132、11132:收容部
140、1140、11140:按压部件
143、1143、11143:第一弹性部
145、1145、11145:第一密封部件
147、1147、11147:第二密封部件
150、1150、11150:密闭部件
151:液体注入孔
153:封闭部件
171、1171、11171:液体流出部
173:第二弹性部
175:流出调整球
113、1113、11113:按压槽
180、1180、11180: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补充、变更、删除等方式获得与之较退步的发明或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各实施例的附图中出现的属于同一技术方案且功能相同的构件是说明时使用同一个参考符号。
图1和图2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
根据图1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主体110,其一侧面形成插入按压部件140的按压槽113,内部被以贯通的方式形成用以储存液体;圆筒部130,其插入于主体110,结合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71,使主体110内部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部171流出;盖子170,其结合于主体110的前端115。
在此主体110储存空间内储存的液体可能是具有可从液体流出部171易通过移动的黏性的各种化妆品(化妆液)。
液体流出部17是盖子180与主体110分离时向外露出,盖子180与主体110结合时,隐匿在盖子180内不露在外。盖子180与主体110分离后,当外力被施加到按压部件140时,一定量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部171流到外部。
图3是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分解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
根据图3和图4,主体110的内部被贯通形成可以保存液体的收容空间。主体110可以使用可看得见内部化妆液的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如玻璃或合成树脂材料等皆可使用。主体110的一侧面上设有按压部件140被插入的按压槽113。
圆筒部130包括:被插入主体110,内部贯通形成,且一侧端设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71被结合的导液部131,以及连接于导液部131并形成储存在主体110中的液体通过下侧面形成的开放孔132a流入的收容空间且连通于导液部131的连通孔132b,以及在与按压槽11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孔132c的收容部132。
按压部件140具备:按压部141a,其向主体110外部凸出并受外力;插入部141b,其连接于按压部141a的下部,并插入于贯通孔132c;第一弹性部143,其设置在插入部141b的下侧面和收容部132之间,且受到外力时被插入部141b弹性变形,外力释放时通过弹性变形的恢复力恢复后使插入部141b移位。
第一弹性部143的一侧接触到插入部141b的下侧面,另一侧接触到开闭部148。按压部141a在外力下向第一方向位移时,触及按压部141a的第一弹性部143被压缩弹性变形。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第一弹性部143通过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向第二方向膨胀并弹性变形。因而按压部141a向第二方向移位。
按压部件140还具备开闭部148,其设置在第一弹性部143和收容部132之间,根据按压部141a是否被施加外力,将开放孔132a开放或封闭。
开闭部148被形成为与开放孔132a对应的形状。
作为一例,开放孔132a的剖面呈圆形时,开闭部148如图3所示形成球状,进而容易封闭开放孔132a。
开闭部148被通过外力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部143加压而封闭开放孔132a,随着外力的释放第一弹性部143的加压力减少时,将开放孔132a的至少一部分开放。
所谓使开放孔132a的一部分开放是指形成使储存在主体110储存空间的液体可通过开放孔132a移动的细缝。
具体是,开闭部148通过第一弹性部143与开放孔132a保持接触,但第一弹性部143未受外力时,将开闭部148向开放孔132a挤推的力量减少,进而液体可从开闭部148和开放孔132a之间流出流入。
开放孔132a被形成为与开闭部148的外面对应的形状则可插入开闭部148的至少一部分。开放孔132a具有将主体110的储存空间和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连通的通道作用,其中与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的边界区域呈弧形而可插入开闭部148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弹性部143的一侧与插入部141b的下侧面接触,另一侧与开闭部148接触。第一弹性部143呈剖面大小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少的形态。
具体是,触及插入部141b的第一弹性部143的一侧的大小与插入部141b的下侧面对应而易接收由插入部141b传递的外力,触及开闭部148的第一弹性部143的另一侧是比开闭部148最大剖面更小地形成而触及开闭部148的外面。
触及开闭部148外面的第一弹性部143的另一侧比一侧更小地形成,使施加的外力逐渐向另一侧集中,从而进一步有效地通过开闭部148封闭开放孔132a。
按压部件140上设有第一密封部件145,其与插入部141b结合的状态下,由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者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位时,可以防止液体从收容空间向外部流出。
第一密封部件145防止空气通过按压槽113进出收容空间。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被第一密封部件145密封而防止收容空间内的液体从按压槽113流出,进而用户为了使用液体给按压部件140反复施加外力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液体从按压槽113流出,从而预防液体沾上用户身体的一部分或者化妆品容器的外面。
第一密封部件145是与插入部141b结合的状态下,由按压部件140的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位时,沿着收容部132的内面滑动而防止收容在收容空间内的液体从按压槽113流出。
具体是,第一密封部件145与插入部141b的插入前端部141f结合的状态下比插入部中端部141d的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收容部132接触而被挤压,进而变形为与收容部132内径对应的大小。
其中插入部141b的结构包括外径大小与收容部132的内径对应的插入部中端部141d、外径小于插入部中端部141d外径的插入部前端部141f以及插入部后端部141e。
按压部件140上还设有第二密封部件147,其与插入部141b结合的状态下,由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者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动位置时,沿着收容部132的内周面滑动。
第二密封部件147是与插入部后端部141e结合的状态下比插入部中端部141d的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收容部132接触而被挤压变形成与收容部132的内径对应的大小。
在此第二密封部件147可以由具有可被外力变形的弹力的材料形成。
按压部件140的按压部141a受压力时,插入部141b沿着第一方向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插入部141b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位是表示向收容部132收容空间内的移动,此时插入部141b与规定收容空间的收容部132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所述内壁移动。
在此结合于插入部前端部141f的第一密封部件145和结合于插入部后端部141e的第二密封部件147也与收容部132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沿着内壁移动,与收容部132内壁的接触而被压缩变形的第一密封部件145和第二密封部件147会压迫收容部132的内壁,并沿着收容部132的内壁滑动。
此时位于收容部132收容空间中第二密封部件147下部的空间被第二密封部件147成为密封状态,进而由收容空间向导液部131流出的液体流出压力上升。
具体是,第二密封部件147可以阻挡液体从插入部141b和收容部132内壁的细缝移动而流失,使液体由收容空间向导液部131流出,因此与无第二密封部件147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强的压力流出液体。
此外用户将需克服第二密封部件147和收容部132内壁的摩擦力的外力给按压部141a施加,因此与无第二密封部件147的结构相比,需给按压部141a施加更强的外力。
另外,按压部件140上还具备在按压部141a和插入部141b之间形成且向外部凸出的外径减少部141c。
按压部件140被插入按压槽113以后,具有大小与外径减少部141c的外径对应的卡合槽161的卡合壳体160与主体110按压槽113形成的区域结合。此时卡合壳体160可以结合于主体110,使按压槽113和卡合槽161相互连通,施加到按压部件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插入部141b被卡合槽161支撑而防止按压部件140向外部脱离。
外径减少部141c的上面具备按压部141a的凸块r被插入的凸块收容部h,按压部141a的凸块r被收容到凸块收容部h时,按压部141a和插入部141b相互连接。
在此,按压部141a的截面面积的大小比所述外径减少部141c的截面面积大小更大地形成,与用户身体一部分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扩大而更易给按压部141a施加外力。
圆筒部130是插入到主体110内部的状态下位于按压部件140的下部而处于储存在主体110的液体易被按压部件140加压的位置,因此使与施加到按压部件140的外力相应量(体积)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部171流出外部。
圆筒部130的收容空间是在被施加的外力下被向第一方向移位的按压部件140缩小第一体积程度,进而收容到收容空间的液体中相当于第一体积的量通过导液部131流至液体流出部171。被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按压部件140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位,使圆筒部130的收容空间大小扩张第一体积程度,此时为了填补扩张的收容空间的第一体积,储存在主体110中的液体会流入收容空间。对此的动作原理是下面结合图5至图7详细说明。
密闭部件150将主体110下部的贯通区域密封住。
液体流出部171上还具备设置于上部区域并形成使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孔的流出孔171a,以及设置于下部区域并插入到导液部131前端部结合的结合部171c。
为了流出孔171a可以良好地紧贴皮肤,流出孔171a的剖面可以形成为椭圆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流出孔可以结合化妆用刷(无图示),从流出孔流出的液体通过柔和的刷子被用户皮肤吸收。此时用户可以感受到刷子的柔和触感,同时用液体进行皮肤美容。
导液部131前端部的内径比导液部131的中端部内径更大地形成,液体流出部171的结合部171c是被插进导液部131的前端部结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液体流出部171之结合部171c的外周面和导液部131的前端部内侧外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部173,第二弹性部173的后端设有直径大于导液部131中端部内径的流出调整球175。
此时,流出调整球175是按压部件140被施加外力时,在通过连通孔132b向导液部131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下向第三方向移动,对液体的压力变弱后,通过第二弹性部173向第三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四方向移动,进而将导液部131前端部和中端部的边界区域上形成的流入孔131b封住。
作为参考,上述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是与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垂直的方向。
化妆品容器还包括挤压部190,其设置在主体110的储存空间将所述储存空间分为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使与圆筒部130之间形成的第一储存空间储存液体,被施加于按压部件140的外力被释放而第一空间中储存的液体中与第一体积液体相应体积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32a流入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时,沿着主体110的内侧面移位,进而使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
第二储存空间设置于挤压部190和密闭部件150之间,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时,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会扩张第一体积程度。
下面结合图5至图8说明根据化妆品容器的外力施加与否的机制的过程中对挤压部190详细进行描述。
图5和图6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上施加外力的状态的概略图,图7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之按压部件上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状态的概略图。
如图5和图6所示,盖子180被去掉后,要使用化妆品容器的用户利用身体的一部分(手指)给按压部141a向第一方向施加外力时,插入部141b沿着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因为插入部141b的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是意味着向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内移动,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大小由被插入的插入部141b缩小。
此时收容空间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换言之就是指插入部141b的第一体积程度插入到收容空间内。而且随着由按压部141a的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第一弹性部143被压缩并通过弹性变形。
随着向插入部141b收容空间内的位置移动,收容在收容空间内的液体通过导液部131移到液体流出部171。
在此,收容空间内的液体流出路径包括通过导液部131的流出和通过开放孔132a的流出路径,但插入部141b的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中,开放孔132a被开闭部148封住,因此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只能通过导液部131的流出路径移动。随之,用户可以使用通过液体流出部171流出(排出)的液体。
关于被开闭部进行的开放孔132a的密封,在本发明中已经详述了。
综上所述,插入部141b是外力被施加到按压部141a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施加到按压部141a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第一弹性部14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位于第二位置时将开放孔132a封住而限制液体通过开放孔132a移动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将开放孔132a开放而使液体通过开放孔132a自由移动。
流出调整球175是在由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通过连通孔132b移动的液体的压力下,向主体110的外部方向即第三方向移动。随之,因流出调整球175无法向外部流出的收容在导液部131中端部的液体是通过流出调整球175和流入孔131b之间的空间流入液体流出部171。流入液体流出部171的液体是通过流出孔171a流出外部。
随着收容在导液部131中端部的液体通过流出调整球175和流入孔131b之间空间流入,施加到液体流出部171的压力变弱,此时,流出调整球175通过第二弹性部173的弹力向第三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四方向移动而封住流入孔131b。此时收容在圆筒部130内的液体被以与流入液体流出部171的液体量同样的量消耗。
根据图7,施加到按压部141a的外力释放时,压缩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部143通过恢复力膨胀变形,进而按压部141a会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
此时,插入到收容部132收容空间内的插入部141b也由收容空间向第二方向移位。随着插入部141b向第二方向移动位置,收容空间内空出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间,而且插入部141b向第二方向移动位置中开放孔132a开放,因此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闲空间被通过开放孔132a移动的液体填满。
具体是,按压槽113被第一密封部件145密封而防止空气的流出流入,因此只要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内没有流入空气,则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闲空间处于真空状态。此时,利用主体110之第一储存空间S1内储存着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32a被吸进真空状收容空间内的现象,使收容空间内始终储存着一定量的液体。
此时向收容部132内的又另一个液体移动路径即导液部131被流出调整球175阻断液体移动,因此液体只能通过开放孔132a流入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内。
而且,为了液体能通过开放孔132a由主体110的第一储存空间S1向收容空间内移动,第一储存空间S1应仅含有液体,而且第一体积程度的液体会从第一储存空间S1流出,因此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也应该是可变的。
为此,本发明的化妆品容器包括挤压部190,该挤压部190在将第一储存空间S1规定的状态下防止空气的从外部流入。
挤压部190可以沿着主体110内侧面移位,移位是随着从第一储存空间S1流出的液体体积变化得以实现。
具体是,第一储存空间S1内只有液体,液体流出时发生的空闲空间应被空气或外部物质填充,但第一储存空间S1被挤压部190防止与外部交换物质,因此缩小的第一储存空间S1是通过减少自身大小使液体流出。
具体是,第一储存空间S1内只有液体,液体流出时发生的空闲空间应被空气或外部物质填充,但第一储存空间S1被挤压部190防止与外部交换物质,因此缩小的第一储存空间S1是通过减少自身大小使液体流出。
挤压部190将主体100的储存空间分割成第一储存空间S1和第二储存空间S2,施加到按压部件140的外力被释放,储存在第一储存空间S1的液体中一部分即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32a流入收容部132的收容空间时,沿着主体110的内侧面移动而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会缩小第一体积程度。
被挤压部190分割的第二储存空间S2是随着第一储存空间S1的体积缩小相对地扩张。
在此密闭部件150形成有与第二储存空间S2和化妆品容器1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152,空气循环孔152上设有第二储存空间S2扩张第一体积程度时与第一体积相同体积的外部空气流入第二储存空间S2的通道。
主体110内储存着的液体中相当于第一体积的量的液体移动至收容空间内,因此收容到收容部132之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再次处于等待用户外力的等待状态。
用户使用从液体流出部171流出的液体以后,如果判断还需要液体,则对由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按压部件140之按压部141a再次施加外力,使上述的一系列过程反复。
根据前面说明的实施例,收容部132的结构插入主体110的上部内面,但收容部132的结构也可以与主体110的前端部形成一体。
图8是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分解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图8,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除了补充液提供部290以外,该结构和效果与结合图1至图7说明的化妆品容器相同,因此只说明补充液提供部290。
补充液提供部290是将上述的挤压部293收容的状态下可被插进主体110中。
具体是,补充液提供部290具备:主体部插入部291,其插进主体110存储空间的状态下提供补充液储存空间;挤压部293,其将补充液储存空间分成第三储存空间S3和第四储存空间S4,使与圆筒部130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三空间S3内储存液体,施加到按压部件140的外力被释放而第三储存空间S3储存着的液体中与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32a流入收容空间后,沿着主体部插入部291的内侧面移位,使第三储存空间S3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补充液密闭部295,其将补充液储存空间密封住的同时密封主体110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
在此补充充液提供部290作为构件,可单独制作后插入主体110,或者从主体110卸下后给化妆品容器重新提供液体。
补充液提供部290可通过螺纹结构与主体110结合或分离,此时补充液密封部295上可以设有铜币插入部297,进而可插入普通铜币的一部分施加旋转力。
另外可以设有主体部插入部291被插进主体部110的储存空间时用以提升与主体110内侧面之间结合力的密封部291a,该密封部291a为用具有弹力的一种橡胶材料制成的部件,补充液提供部295被插进主体110内时,与主体110内侧面接触而变形的状态下用以提升主体部插入部291和主体110的密封及结合力。
图9和图10是说明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概略图。
根据图9和图10,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除了补充液提供部390之外,其结构和效果与根据图8说明的化妆品容器相同,因此下面只说明补充液提供部309。
图9和图10是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将主体部插入部391和补充液密封部395分离图示,但首先要说明的是,主体部插入部391和补充液密封部395是一体的。
补充液提供部390被插进主体110的储存空间,并为了与主体110的结合,可以用过盈配合方式而非螺纹结合方式结合。
为此补充液提供部390具备沿外周面凸出的补充液凸出部398,主体110则具备位置和形状与补充液凸出部398对应的补充液陷入部。
补充液提供部390通过补充液凸出部398和补充液陷入部的相互结合固定在主体110上。
补充液密闭部395具备由外面凸出且形成有贯通孔396a的补充液释放部396,进而利用通过插入于贯通孔396a的环形部件施加的外力,使补充液提供部395脱离主体110。
具体是,环形部件是以大小与贯通孔396a对应的形状单独制成,可作为补充液提供部390在主体110上的释放工具。
用户为了将补充液提供部390从主体110分离,将环形件插进贯通孔396a后,向使补充液提供部390远离主体110的方向施加外力时,主体部插入部391和补充液密封部395一起与主体110分离。
补充液密封部395上可以设置与上述的空气循环孔152发挥相同功能的空气循环孔395a。
图11和图12是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
根据图11和图1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主体1110,其一侧面上形成按压部件1140被插入的按压槽1113,其内部贯通形成而储存液体;圆筒部1130,其被插入主体1110,并结合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171,使主体1110内部液体通过液体流出部1171流出;盖子1180,其结合在主体1110的前端1115。
在此,主体1110储存空间储存着的液体是可通过液体流出部1171易移动的具有黏性的各种化妆品(化妆液)。
液体流出部1171是盖子1180与主体1110分离时露出外部,盖子1180结合于主体1110时隐匿在盖子1180内不露在外。盖子1180与主体1110分离后,按压部件1140被施加外力时,一定量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部1171流出外部。
图13是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分解的分解透视图,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
根据图13和图14,主体1110内部贯通形成在内部可保管液体的收容空间。主体1110可以用可看得见内部化妆液的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如玻璃或合成树脂材料等皆可使用。主体1110的一侧面上形成按压部件1140被插入的按压槽1113。
圆筒部1130包括:被插入主体1110,内部贯通形成,且一侧端设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171被结合的导液部1131,以及连接于导液部1131并形成储存在主体1110中的液体通过下侧面形成的开放孔1132a流入的收容空间且连通于导液部1131的连通孔1132b,以及在与按压槽111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孔1132c的收容部1132。
按压部件1140具备:按压部1141a,其向主体1110外部凸出并受外力;插入部1141b,其连接于按压部1141a的下部,并插入于贯通孔1132c;第一弹性部1143,其设置在插入部1141b的下侧面和收容部1132之间,且受到外力时被插入部1141b弹性变形,外力释放后以通过弹性变形的恢复力恢复并使插入部1141b移位。
按压部件1140上设有第一密封部件1145,其与插入部1141b结合的状态下,由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者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位时,可以防止液体从收容空间流出外部。
第一密封部件1145防止空气通过按压槽1113流出和流入收容空间。收容部1132的收容空间被第一密封部件1145密封而防止收容空间内的液体通过按压槽1113流出,进而用户为了使用液体给按压部件1140反复施加外力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液体通过按压槽1113流出,从而预防用户身体的一部分或者化妆品容器外面被沾上液体。
第一密封部件1145是与插入部1141b结合的状态下,由按压部件1140的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位时,沿着收容部1132的内面滑动而防止收容在收容空间内的液体通过按压槽1113流出。
具体是,第一密封部件1145与插入部1141b的插入前端部1141f结合的状态下比插入部中端部1141d的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收容部1132接触而被挤压,进而变形为与收容部1132内径对应的大小。
在此插入部1141b的结构包括:外径大小与收容部1132的内径对应的插入部中端部1141d、外径小于插入部中端部1141d外径的插入部前端部1141f和插入部后端部1141e。
按压部件1140上还设有第二密封部件1147,其与插入部1141b结合的状态下,由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者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位时,沿着收容部1132的内周面滑动。
第二密封部件1147是与插入部后端部1141e结合的状态下比插入部中端部1141d的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收容部1132接触而被挤压变形成与收容部1132的内径对应的大小。
在此第二密封部件1147可以由具有弹力而可被外力变形的材料形成。
按压部件1140的按压部1141a被施加外力时,插入部1141b沿着第一方向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插入部1141b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位是表示向收容部1132收容空间内的移动,此时插入部1141b与规定收容空间的收容部1132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所述内壁移动。
在此结合于插入部前端部1141f的第一密封部件1145和结合于插入部后端部1141e的第二密封部件1147也与收容部1132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沿着内壁移动,与收容部1132内壁接触而被压缩变形的第一密封部件1145和第二密封部件1147会压迫收容部1132的内壁的同时沿着收容部1132的内壁滑动。
此时位于收容部1132收容空间中第二密封部件1147下部的空间被第二密封部件1147成为密封状态,从而由收容空间向导液部1131的液体流出压力会上升。
具体是,第二密封部件1147可以阻挡液体从插入部1141b和收容部1132内壁的细缝移动流失,使液体由收容空间向导液部1131流出,因此与无第二密封部件1147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强的压力流出液体。
此外用户需将克服与第二密封部件1147和收容部1132内壁的摩擦力的外力给按压部1141a施加,因此需给按压部1141a施加与无第二密封部件1147的结构相比更强的外力。
另外,按压部件1140上还具备在按压部1141a和插入部1141b之间形成且向外部凸出的外径减少部1141c。
按压部件1140被插入按压槽1113以后,具有大小与外径减少部1141c的外径对应的卡合槽1161的卡合壳体1160与主体1110按压槽1113所形成区域结合。此时卡合壳体1160可以结合于主体1110,使按压槽1113和卡合槽1161相互连通,施加到按压部件1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插入部1141b被卡合槽1161支撑而防止按压部件1140向外部脱离。
外径减少部1141c的上面具备按压部1141a的凸块r被插入的凸块收容部h,按压部1141a的凸块r被收容到凸块收容部h时按压部1141a和插入部1141b被相互连接。
在此按压部1141a的截面面积的大小比所述外径减少部1141c的截面面积大小更大地形成,与用户身体一部分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扩大,进而更易给按压部1141a施加外力。
圆筒部1130是插入到主体1110内部的状态下位于按压部件1140的下部而位于储存在主体1110的液体易被按压部件1140加压的位置,因此使与施加到按压部件1140的外力相应量(体积)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部1171流出外部。
具体是,圆筒部1130包括:内部贯通形成,且一侧端设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171被结合的导液部1131,以及连接于导液部1131并形成储存在主体1110中的液体通过一侧区域开放的的开放孔1132a流入的收容空间且连通于导液部1131的连通孔1132b,以及在与按压槽111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孔1132c的收容部1132。
圆筒部1130的收容空间是被由于外力的施加而向第一方向移位的按压部件1140缩小第一体积程度,随之收容到收容空间的液体中相当于第一体积的量通过导液部1131流至液体流出部1171。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按压部件1140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位,使圆筒部1130的收容空间大小扩张第一体积程度,此时为了填补扩张的收容空间的第一体积,储存在主体1110中的液体会流入收容空间。下面结合图15至图18详细说明有关的动作原理。
密闭部件1150将主体1110下部的贯通区域密封住。
液体流出部1171上还具备设置于上部区域并形成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孔的流出孔1171a,以及设置于下部区域并插入到导液部1131前端部结合的结合部1171b。
在此为了流出孔1171a可以良好地紧贴皮肤,流出孔1171a的剖面可以形成椭圆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流出孔可以结合化妆用刷(无图示),从流出孔流出的液体可通过柔和的刷子被用户皮肤吸收。此时用户可以感受到刷子的柔和触感同时用液体进行皮肤美容。
结合部1171b被插入导液部1131的前端部结合时,结合部1171b的外面和导液部1131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Q。
结合部1171b具备第一结合部1171c、第二结合部1171d和开闭部1173。
第一结合部1171c具备形成与流出孔1171a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V1并连通第一连通空间V1和所述相隔空间Q的第一通孔H1。
第二结合部1171d具备形成与连通孔1132b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V2并连通第二连通空间V2和相隔空间Q的第二通孔H2。
开闭部1173可包围第二通孔H2地设置而决定液体是否通过第二通孔H2移动。
具体是,外力施加到按压部件1140时,开闭部1173受到通过连通孔1132b向导液部1131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而弹性变形,进而开放第二通孔H2,压力变小时以通过弹性变形的恢复力恢复而封住第二通孔H2。
开闭部1173为一种较薄的橡胶膜,将第二结合部1171d外周面像围住似的设置,因此可开闭第二通孔H2。
另外,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挤压部1190,其设置在主体1110的储存空间将所述储存空间分为第一储存空间S1和第二储存空间S2,在与圆筒部1130之间形成的第一储存空间S1储存液体,且施加到按压部件1140的外力被释放而第一储存空间S1中储存的液体中与第一体积液体相应体积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132a流入收容部1132的收容空间后,沿着主体1110的内侧面移位,使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
第二储存空间设置于挤压部1190和密闭部件1150之间,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时,第二储存空间S2的大小会扩张第一体积程度。
下面结合图15至图18说明化妆品容器的外力施加与否的机制的过程中对挤压部1190进一步具体描述。
图15和图16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按压部件受外力时状态的概略图,图17和图18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按压部件所受外力被释放时状态的概略图。
如图15和图16所示,盖子1180被去除以后,准备使用化妆品容器的用户利用身体的一部分(手指)向第一方向对按压部1141a施加外力时,插入部1141b沿着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因为插入部1141b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是表示向收容部1132的收容空间内移动,因此收容部1132的收容空间大小被插入的插入部1141b缩小。
此时收容空间的大小会缩小第一体积程度,换言之就是表示插入部1141b的第一体积程度会插进收容空间内。而且随着按压部1141a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第一弹性部1143会压缩并通过弹性变形。
随着向插入部1141b收容空间内的位置移动,收容在收容空间内的液体通过导液部1131移到液体流出部1171。
在此收容空间内的液体流出路径包括通过导液部1131的流出和通过开放孔1132a的流出路径,但插入部1141b的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中,开放孔1132a被插入部1141b封住,因此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只能从导液部1131的流出路径移动。随之用户可以使用从液体流出部1171流出(排出)的液体。
对于开放孔1132a的封闭具体说明就是,插入部1141b被插入收容空间内的同时与收容部1132的内壁面接触,并与贯通收容部1132内壁的开放孔1132a重叠而堵住开放孔1132a,进而防止液体通过开放孔1132a流出或流入。
综上所述,插入部1141b是外力施加到按压部1141a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施加到按压部1141a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第一弹性部114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位于第二位置时将开放孔1132a封住而限制液体通过开放孔1132a移动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将开放孔1132a开放而使液体通过开放孔1132a自由移动。
开闭部1173在由收容部1132的收容空间通过连通孔1132b移动的液体压力下将第二通孔H2开放。随之无法从第二通孔H2流出外部的收容在第二连通空间V2的液体会从第二通孔H2、相隔空间Q、第一通孔H1、第一连通空间V1依次经过后通过流出孔1171a流出外部。
第二连通空间V2收容的液体通过第二通孔H2流出时,施加到开闭部1173的压力变小,此时开闭部1173通过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第二通孔H2。在此圆筒部1130内收容的液体会消耗掉与通过流出孔1171a流出外部的液体量相应的量。
根据图17和图18,施加到按压部1141a的外力被释放时,被压缩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部1143通过复原力膨胀变形,进而按压部1141a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
此时,插入到收容部1132收容空间内的插入部1141b也由收容空间向第二方向移位。随着插入部1141b向第二方向移动位置,收容空间内空出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间,而且插入部1141b向第二方向移动位置中开放孔1132a开放,因此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闲空间被通过开放孔1132a移动的液体填满。
具体是,按压槽1113被第一密封部件1145密封而防止空气的流出流入,因此只要收容部1132的收容空间内没有流入空气,则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闲空间处于真空状态。此时利用主体1110之第一储存空间S1内储存着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132a被吸进真空状收容空间内的现象,使收容空间内始终储存着一定量的液体。
此时由将向收容部1132内的又另一个液体移动路径即第二通孔H2的开闭部1175阻断液体移动,因此液体只能通过开放孔1132a流入收容部1132的收容空间内。
而且为了液体能通过开放孔1132a由主体1110的第一储存空间S1向收容空间内移动,在第一储存空间S1内只有液体,而且第一体积程度的液体会从第一储存空间S1流出,因此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也应该是可变的。
为此,本发明的化妆品容器包括挤压部1190,该挤压部1190将第一储存空间S1规定的状态下防止空气从外部流入。
挤压部1190可以沿着主体1110内侧面移位,移位是根据从第一储存空间S1流出的液体体积变化得以实现。
具体是,第一储存空间S1内只有液体,液体流出时发生的空闲空间应被空气或外部物质填充,但第一储存空间S1被挤压部1190防止与外部交换物质,因此缩小的第一储存空间S1会通过减少自身大小使液体流出。
挤压部1190将主体1100的储存空间分割成第一储存空间S1和第二储存空间S2,施加到按压部件1140的外力被释放,储存在第一储存空间S1的液体中一部分即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132a流入收容部1132的收容空间时,沿着主体1110的内侧面移动而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会缩小第一体积程度。
被挤压部1190分割的第二储存空间S2是随着第一储存空间S1的体积缩小会相对地扩张。
在此密闭部件1150形成有与第二储存空间S2和化妆品容器11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1152,空气循环孔1152上设有第二储存空间S2扩张第一体积程度时使与第一体积相同体积的外部空气流入第二储存空间S2的通道。
另外,主体1110内储存着的液体中相当于第一体积的量的液体移动至收容空间内,因此收容到收容部1132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再次处于等待用户外力的等待状态。
用户使用从液体流出部1171流出的液体以后,如果判断还需要液体,则对由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按压部件1140之按压部1141a再次施加外力,使上述的一系列过程反复。
根据前面说明的实施例,收容部1132的结构被插入主体1110的上部内面,但收容部1132的结构与主体110的前端部形成一体也无妨。
图19和图20是说明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概略图。
根据图19和图20,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除了补充液提供部1390以外,该结构和效果与结合图18说明的化妆品容器相同,故只说明补充液提供部1390。
图19和图20中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将主体插入部1391和补充液密封部1395分开图示,但首先要阐明的是,主体部插入部1391和补充液密封部1395是一体的。
补充液提供部1390被插进主体1110的储存空间,并为了与主体1110结合,可以通过盈配合方式结合,不需使用螺纹结合方式。
为此,补充液提供部1390具备沿外周面凸出的补充液凸出部1398,主体1110则具备位置和形状与补充液凸出部1398对应的补充液陷入部。
补充液提供部1390可以通过补充液凸出部1398和补充液陷入部的相互结合固定在主体1110上。
补充液密封部1395具备由外面凸出形成且形成有贯通孔1396a的补充液释放部1396,进而利用通过插入到贯通孔1396a的环形件施加的外力,使补充液提供部1395脱离主体1110。
具体是,环形件是以大小与贯通孔1396a对应的形状单独制成,可作为补充液提供部1390在主体1110上的释放工具。
用户为了将补充液提供部1390从主体1110分离,将环形件插进贯通孔1396a后,向使补充液提供部1390远离主体1110的方向施加外力时,主体部插入部1391和补充液密封部1395一起与主体110分离。
补充液密封部1395上可以设置与上述的空气循环孔1152发挥相同功能的空气循环孔1395a。
图2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图21b是将图21a的盖子分离后的示意图。
根据图21a至图21b,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主体11110,其上部的一侧面形成有按压部件11140被插入的按压槽11113,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可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圆筒部11130,其包括在所述主体11110内形成且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一侧端结合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1171的导液部11131,以及连接于所述导液部11131,形成有所述主体11110中储存的液体通过一侧的开放孔11132a流入的收容空间,并与所述导液部11131连通的连通孔11132b,以及与所述按压槽11113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11132c的收容部11132;盖子11180,其与所述主体11110的前端结合。
在此主体11110储存空间储存着的的液体是具有易通过液体流出部11171移动的黏性的各种化妆品(化妆液),及其它具有流动性的流体。
液体流出部11171是盖子11180与主体11110分离时露出外部,盖子11180结合于主体11110时隐匿在盖子11180内不向外露出。盖子11180与主体11110分离后,按压部件11140被施加外力时,所述主体11110内部中的液体如化妆品等通过液体流出部11171向外流出一定量。
盖子11180可以用各种形态形成,用以盖住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1171,可以用与主体11110不同的材料形成。
图22a是图21a的分解透视图,图22b是显示图22b的圆筒部的示意图。图23是图21b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图24是图21b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
根据图22a至图24,主体11110内部贯通形成可在内部保管液体的收容空间。主体11110可以用内部化妆液可看得见的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如玻璃或合成树脂材料等皆可使用。主体11110的一侧面上形成按压部件11140被插入的按压槽11113。主体11110的内部具备圆筒部11130,因此可以控制主体11110的收容空间内液体的流出流入。
圆筒部11130包括:被插入主体11110,内部贯通形成,且一侧面设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1171被结合的导液部11131,以及连接于导液部11131并形成储存在主体11110中的液体通过另一侧侧面上形成的开放孔11132a流入的收容空间且连通于导液部11131的连通孔11132b,以及在与按压槽1111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孔11132c的收容部11132。
例如,圆筒部11130包括内部具备储存液体的收容空间的四边框状的收容部11132,收容部11132的一侧面上具备与导液部11131连接的连通孔11132b,另一侧面上具备与连通孔11132b相面对的开放孔11132a。收容部11132的上部面具备与按压按压槽11113面对的贯通孔11132c。进而流入收容部11132收容空间的液体通过贯通孔11132c被按压部件11140加压,并通过连通孔11132b和导液部11131以及液体流出部11171排出外部。
按压部件11140具备:按压部11141a,其向主体11110外部凸出并受外力;插入部11141b,其连接于按压部11141a的下部,并插入于贯通孔11132c;第一弹性部11143,其设置在插入部11141b的下侧面和收容部11132之间,且受到外力时被插入部11141b弹性变形,外力释放后通过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并使插入部11141b移位。
按压部件11140上设有第一密封部件11145,其与插入部11141b结合的状态下,由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者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位时,例如向主体11110纵向的垂直方向移位时,可以防止所述液体从收容空间流出外部。
第一密封部件11145防止空气通过按压槽11113流出和流入收容空间。收容部11132的收容空间被第一密封部件11145密封而防止收容空间内的液体通过按压槽11113流出,因此用户为了使用液体给按压部件11140反复施加外力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液体通过按压槽11113流出,从而预防用户身体的一部分或者化妆品容器外面被沾上液体。
第一密封部件11145是与插入部11141b结合的状态下,按压部件11140从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位时,沿着收容部11132的内面滑动而防止收容在收容空间内的液体通过按压槽11113流出。
在此插入部11141b的结构包括:外径大小与收容部11132的内径对应的插入部中端部11141d、外径小于插入部中端部11141d外径的插入部前端部11141f以及插入部后端部11141e。
第一密封部件11145是与插入部11141b的插入前端部11141f结合的状态下比插入部中端部11141d的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收容部11132接触而被挤压,进而变形为与收容部11132内径对应的大小。
按压部件11140上还设有第二密封部件11147,其与插入部11141b结合的状态下,由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或者由第二方向向第一方向移位时,沿着收容部1132的内周面滑动。
第二密封部件11147是与插入部11141b的插入部后端部11141e结合的状态下比插入部中端部11141d的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收容部11132接触而被挤压变形成与收容部11132的内径对应的大小。
在此第二密封部件11147可以由具有弹力而可被外力变形的材料形成。
此外用户需克服与第二密封部件11147和收容部11132内壁的摩擦力给按压部11141a施加外力,因此需给按压部11141a施加与无第二密封部件11147的结构相比更强的外力。
另外按压部件11140上还可以具备在按压部11141a和插入部11141b之间形成且向外部凸出的外径减少部11141c。
按压部件11140被插入按压槽11113以后,具有大小与外径减少部11141c的外径对应的卡合槽11161的卡合壳体11160与主体11110按压槽11113所形成区域结合。此时卡合壳体11160可以结合于主体11110,使按压槽11113和卡合槽11161相互连通,施加到按压部件11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插入部11141b被卡合槽11161支撑而防止按压部件11140向外部脱离。
外径减少部11141c的上面具备按压部11141a的凸块r被插入的凸块收容部h,按压部11141a的凸块r被收容到凸块收容部h时按压部11141a和插入部11141b被相互连接。
在此按压部11141a的截面面积的大小比所述外径减少部11141c的截面面积大小更大地形成,与用户身体一部分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扩大,进而更易给按压部11141a施加外力。
按压部11141a被施加外力时,插入部11141b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施加到按压部11141a的外力被释放后,插入部11141a通过第一弹性部1114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位。插入部1141b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位是表示向收容部11132收容空间内的移动,此时插入部11141b与规定收容空间的收容部11132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所述内壁移动。
按压部件11140中结合于插入部前端部11141f的第一密封部件11145和结合于插入部后端部11141e的第二密封部件11147也与收容部11132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沿着内壁移动,与收容部11132内壁接触而被压缩变形的第一密封部件11145和第二密封部件11147会压迫收容部11132内壁的同时沿着收容部11132的内壁滑动。
此时位于收容部11132收容空间中第二密封部件11147下部的空间被第二密封部件11147成为密封状态,从而由收容空间向导液部11131的液体流出压力会上升。
第二密封部件11147可以阻挡液体从插入部11141b和收容部11132内壁的细缝移动流失,使液体由收容空间向导液部11131流出,因此与无第二密封部件11147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强的压力流出液体。
插入部11141b位于第二位置时,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压力上升,进而通过开放孔11132a流入的液体受限,且通过液体流出部11171排出液体。与此相反,插入部11141b位于第一位置时,收容空内的液体压力减少,向流体流出部11171的排出被阻断,同时通过开放孔11132a被填充液体,因此收容空间内会持有恒定量的液体。
开放孔11132a的一侧面与插入部11141b被插入的收容空间接触,开放孔11132a的另一侧面与设置于主体内的圆筒部11130接触。
圆筒部11130设置于主体11110内部,且位于按压部件11140的下部而使储存在主体11110的液体易被按压部件11140加压,使与施加到按压部件11140的外力相应量(体积)的液体通过液体流出部11171流出外部。
具体是,圆筒部11130包括:内部贯通形成,且一侧端设有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11171被结合的导液部11131,以及连接于导液部11131并形成储存在主体11110中的液体通过一侧区域开放的开放孔11132a流入的收容空间且连通于导液部11131的连通孔11132b,以及在与按压槽1111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贯通孔11132c的收容部11132。
圆筒部11130还包括:圆筒管11330,其与开放孔11132a有段差地连接且内部贯通形成;开闭部支撑部11340,其设置于圆筒管11330内;开闭部11350,其设置于开闭部支撑部11340的末端;遮盖部11360,其可盖住圆筒管11330地形成,且一侧和另一侧均开口而具备第一和第二开口部11361,11362,与开闭部11350对应的部分呈圆锥台状。
圆筒管11330是其内径大于所述开放孔11132a的内径而围住开放孔11132a,遮盖部11360是剖面为圆形且向另一侧逐渐变小,因此第一开口部11361的直径比第二开口部11362的直径更大地形成。开闭部11350在开闭部支撑部11340的末端设置成球形,进而通过施加到开闭部支撑部11340的外力可以可逆地开闭遮盖部11360的第二开口部11362。
通过开闭部支撑部11340和开闭部11350将所述遮盖部11360的第二开口部11362封住,进而限制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11132a移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第二开口部11362开放,使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11132a自由地移动位置。
例如,开闭部支撑部11340为弹簧形态,被设置在圆筒管11330内,并由圆筒管11330的一侧向另一侧延长,开闭部11350设置于开闭部支撑部11340的末端并可挡住遮盖部11360的第二开口部11362。圆筒管11330的内径t1比开放孔11132a的内径更大地连接成有段差,因此圆筒管11330内具备的开闭部支撑部11340不会向开放孔11132a脱离,而是保持在圆筒管11330内的位置。
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压力不高时,开闭部支撑部11340会松弛延长,开闭部11350不会封住第二开口部11362,因此液体可以通过第二开口部11362移动。与此相反,收容空间内的压力大时,液体会加压开闭部支撑部11340,进而开闭部11350密封住第二开口部11362而阻断空气流出流入。
圆筒管11330为圆筒状,内部是空的,遮盖部11360是内径大于圆筒管11330并可被圆筒管插进11330,且与圆筒管11330对应的圆筒形态以及可将从圆筒管11330露出一部分的开闭部11350包住地形成的圆锥台形态相互连接而成。圆筒管11330被插进遮盖部11360而圆筒管11330内具备的开闭部支撑部11340和开闭部11350不会流失并保持下去。
圆筒管11330的外面具备第一连结部11331,遮盖部11360的内侧具备与第一连结部11331连结的第二连结部11363,进而遮盖部11360与所述圆筒管11330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圆筒管11330是插入遮盖部11360的内侧,使开放孔11132a和遮盖部11360的第二开口部11362之间可相互连通流体。
例如,第一连结部11331和第二连结部11362分别形成凸块和槽的形态,因此可相互夹接并连结在一起,或者利用螺纹和螺纹槽螺旋结合而连结。第一和第二连结部11331,11362是用以将遮盖部11360紧密地固定在圆筒管11330上,因此其可形成结构多样,可以省略,但不限于此。
圆筒部11130的收容空间是被由于外力的施加而向第一方向移位的按压部件11140缩小第一体积程度,随之收容到收容空间的液体中相当于第一体积的量通过导液部11131流至液体流出部11171。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按压部件11140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位,使圆筒部11130的收容空间大小扩张第一体积程度,此时为了填补扩张的收容空间的第一体积,储存在主体11110中的液体会通过遮盖部11360的第二开口孔11362流入收容空间。
外力被施加时按压部件11140向第一方向移位,使至少一部分插入收容空间内,进而所述收容空间内收容的液体中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孔11132b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11171,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向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位,使与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11171的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11132a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收容空间。下面结合图25至图28详述有关的动作原理。
密闭部件11150将主体11110下部的贯通区域密封住。
液体流出部11171上具备设置于上部区域并形成液体向外部流出的孔的流出孔11171a,以及设置于下部区域并插入到导液部11131前端部结合的结合部11171b。
在此为了使流出孔11171a可更好地紧贴皮肤,流出孔11171a的剖面可以形成椭圆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流出孔上可以结合化妆用刷(无图示),从流出孔流出的液体可通过柔和的刷子被用户皮肤吸收。此时用户可以感受到刷子的柔和触感同时用液体进行皮肤美容。
结合部11171b被插入导液部11131的前端部结合时,结合部11171b的外面和导液部11131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Q。
结合部11171b具备第一结合部11171c、第二结合部11171d和开闭部11173。
第一结合部11171c具备形成与流出孔11171a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V1并连通第一连通空间V1和所述相隔空间Q的第一通孔H1。
第一结合部11171d具备形成与连通孔11132b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V2并连通第二连通空间V2和相隔空间Q的第二通孔H2。
开闭部11173是可包围第二通孔H2地设置而决定液体是否通过第二通孔H2移动。
具体是,外力施加到按压部件11140时,开闭部11173受到通过连通孔11132b向导液部11131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而弹性变形,进而开放第二通孔H2,压力变小时以通过弹性变形的恢复力恢复而封住第二通孔H2。
开闭部11173为一种较薄的橡胶膜,将第二结合部11171d外周面像围住似的设置,因此可开闭第二通孔H2。
另外,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还包括挤压部11190,其设置在主体11110的储存空间将所述储存空间分为第一储存空间S1和第二储存空间S2,在与圆筒部11130之间形成的第一储存空间S1储存液体,且施加到按压部件11140的外力被释放而第一储存空间S1中储存的液体中与第一体积液体相应体积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1132a流入收容部11132的收容空间后,沿着主体11110的内侧面移位,使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
第二储存空间S2置于挤压部11190和密闭部件11150之间,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时,第二储存空间S2的大小会扩张第一体积程度。
下面结合图25至图28说明化妆品容器的外力施加与否的机制的过程中对挤压部11190进一步具体描述。
图25和图26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的状态的概略图,图27和图28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被施加的外力释放时状态的概略图。
如图25和图26所示,盖子11180被除去以后,准备使用化妆品容器的用户利用身体的一部分(手指)向第一方向对按压部11141a施加外力时,插入部11141b沿着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由插入部11141b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是指向收容部11132的收容空间内的移动,因此收容部11132的收容空间大小随着插入部11141b插入缩小。
此时收容空间的大小会缩小第一体积程度,换言之就是表示插入部11141b的第一体积程度会插进收容空间内。而且随着由按压部11141a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第一弹性部11143会压缩并弹性变形。
随着向插入部11141b收容空间内的位置移动,收容在收容空间内的液体通过导液部11131移到液体流出部11171。
在此收容空间内的液体流出路径包括通过导液部11131的流出和通过开放孔11132a的流出路径,但由插入部11141b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中,开放孔11132a被插入部11141b封住,因此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只能从导液部11131的流出路径移动。随之用户可以使用从液体流出部11171流出(排出)的液体。
对于开放孔11132a的封闭具体说明就是,插入部11141b被插入收容空间内的同时液本的压力增加。随着液体的压力增加,液体通过开放孔11132a流入圆筒管11330而加压开闭部支撑部11340,与开闭部支撑部11340的末端连接的开闭部11350将遮盖部11360的第二开口部11362封住而封住开放孔11132a,进而防止液体通过开放孔11132a流出或流入。
综上所述,插入部11141b是外力施加到按压部11141a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施加到按压部11141a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第一弹性部11143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位于第二位置时将开放孔11132a封住而限制液体通过开放孔132a移动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将开放孔11132a开放而使液体通过开放孔11132a自由移动。
开闭部11173在由收容部11132的收容空间通过连通孔11132b移动的液体压力下将第二通孔H2开放。随之无法从第二通孔H2流出外部的收容在第二连通空间V2的液体会从第二通孔H2、相隔空间Q、第一通孔H1、第一连通空间V1依次经过后通过流出孔11171a流出外部。
第二连通空间V2内收容的液体通过第二通孔H2流出时,施加到开闭部11173的压力变小,此时开闭部11173通过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第二通孔H2。在此圆筒部11130内收容的液体会消耗掉与通过流出孔11171a流出外部的液体量相应的量。
根据图27和图28,施加到按压部11141a的外力被释放时,被压缩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部11143通过复原力膨胀变形,进而按压部11141a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
此时,插入到收容部11132收容空间内的插入部11141b也由收容空间向第二方向移位。随着插入部11141b向第二方向移动位置,收容空间内空出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间。然后因设置于圆筒管11330内部的开闭部支撑部11340而开闭部11350的加压变小,开闭部11350封闭第二开口部11362的力量减弱,进而液体通过第二开口部11362流入。液体通过圆筒管11330流入开放孔11132a,使收容空间内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间被填满。
具体是,按压槽11113被第一密封部件11145密封而防止空气的流出流入,因此只要收容部11132的收容空间内没有流入空气,则第一体积程度的空闲空间处于真空状态。此时利用主体11110第一储存空间S1内储存着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1132a被吸进真空状收容空间内的现象,使收容空间内始终储存着一定量的液体。
此时由将向收容部11132内的又另一个液体移动路径即第二通孔H2的开闭部11175阻断液体移动,因此液体只可通过开放孔11132a流入收容部11132的收容空间内。
而且为了液体能通过开放孔11132a由主体11110的第一储存空间S1向收容空间内移动,在第一储存空间S1内应只含有液体,而且第一体积程度的液体会从第一储存空间S1流出,因此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应具有可变性。
为此,本发明的化妆品容器包括挤压部11190,该挤压部11190将第一储存空间S1规定的状态下防止空气从外部流入。
挤压部1190可以沿着主体1110内侧面移位,移位是根据从第一储存空间S1流出的液体体积变化得以实现。
具体是,第一储存空间S1内只有液体,液体流出时发生的空闲空间应被空气或外部物质填充,但第一储存空间S1被挤压部1190防止与外部交换物质,因此缩小的第一储存空间S1会通过减少自身大小使液体流出。
挤压部11190将主体11110的储存空间分割成第一储存空间S1和第二储存空间S2,施加到按压部件11140的外力被释放,储存在第一储存空间S1的液体中一部分即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开放孔11132a流入收容部11132的收容空间时,沿着主体11110的内侧面移动而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会缩小第一体积程度。
被挤压部11190分割的第二储存空间S2是随着第一储存空间S1的体积缩小会相对地扩张。
在此密闭部件11150形成有与第二储存空间S2和化妆品容器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11152,空气循环孔11152上设有第二储存空间S2扩张第一体积程度时使与第一体积相同体积的外部空气流入第二储存空间S2的通道。
另外,主体1110内储存着的液体中相当于第一体积的量的液体移动至收容空间内,因此收容到收容部11132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再次处于等待用户外力的等待状态。
用户使用从液体流出部11171流出的液体以后,如果判断还需要液体,则对由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按压部件11140之按压部11141a再次施加外力,使上述的一系列过程反复。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收容部11132的结构被插入主体11110的上部内面,但收容部11132的结构也可以与主体110的前端部形成一体。
图29和图30是说明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概略图。
根据图29和图30,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除了补充液提供部11390以外,该结构和效果与结合图28说明的化妆品容器相同,因此下面只说明补充液提供部11390。
图29和图30中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将主体插入部11391和补充液密封部11395分开图示,但首先要阐明主体部插入部11391和补充液密封部11395是一体的。
补充液提供部11390被插进主体11110的储存空间,并为了与主体11110结合,可以用过盈配合方式而非螺纹结合方式结合。
为此补充液提供部11390具备沿外周面凸出的补充液凸出部11398,主体11110则具备位置和形状与补充液凸出部11398对应的补充液陷入部。
补充液提供部11390可以通过补充液凸出部11398和补充液陷入部的相互结合固定在主体11110上。
补充液密封部11395具备由外面凸出形成且形成有贯通孔11396a的补充液释放部11396,进而利用通过插入到贯通孔11396a的环形件施加的外力,使补充液提供部11395脱离主体11110。
具体是,环形部件是以大小与贯通孔11396a对应的形状单独制成,可作为补充液提供部11390在主体11110上的释放工具。
用户为了将补充液提供部11390从主体11110分离,将环形件插进贯通孔11396a后,向使补充液提供部11390远离主体11110的方向施加外力时,主体部插入部11391和补充液密封部11395一起与主体1110分离。
补充液密封部11395上可以设置与上述的空气循环孔11152发挥相同功能的空气循环孔11395a。
图31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剖视图,图32和图33是说明图31的化妆品容器的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状态的概略图。
根据图31至图33,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除了后述的内容外,和图21至图30中说明的实施例所述内容相似,故有关的内容不再详述。
根据图31至图33,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在液体流出部11471上设有流出调整球11475,因此可以控制通过液体流出部11471排出的化妆品即液体的量。
液体流出部11471具备设置于上部区域且形成液体流出外部的孔的流出孔11471a,以及设置于下部区域且插入导液部11431的前端部结合的结合部11471c,流出孔11471a的剖面可以形成椭圆状。
导液部11431的前端部内径大于导液部11431的中端部内径,结合部11471c可以插入所述导液部11431的前端部结合。此外还可以包括:置于结合部11471c的外周面11471c和导液部11431前端部的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11473,以及置于第二弹性部11473后端且直径大于所述导液部11431中端部内径的流出调整球11475。
流出调整球11475是按压部件11440被施加外力时,在通过连通孔11432b向导液部11431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下向第三方向移动,液体压力变弱时,通过第二弹性部11473向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即第四方向移动,进而将置于导液部11431前端部和中端部边界区域的流入孔11431b封住。
例如,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以按压部件11440为准在液体排出外部的部分即液体流出部11471和主体之第一空间S1上储存的液体流入的部分即圆筒管11330内可以分别具备球形的流出调整球和开闭部11350。
如图32所示,按压部件11440被按向第一方向即下侧时,施加外力的第二弹性部11473被加压至第三方向即向液体流出部11471外侧的方向,进而通过流出调整球11475开口而液体和空气通过液体流出部11471排出外部。此时开闭部支撑部11340将开闭部11350向第四方向加压,在主体限制液体流入。
如图33所示,按压部件11440向第二方向即上侧移动时,外力被释放的第二弹性11473向第四方向即向内部方向恢复,流出调整球11475是将液体流出部11471封住。此时开闭部支撑部11340向第三方向被弹性加压,使开闭口11350与遮盖部11360分离,进而使主体第一空间S1内的液体流入内部。
图34是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将机体和盖子的透视图,图35是图34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图34和图35,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可以具备收容液体的主体21110,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21110且所述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21171。所述液体流出部21171可以设置于由所述主体21110的前端21115延长的前端连接部21130,所述主体21110和盖子结合后可收纳于所述盖子21180内的空闲空间。
所述盖子21180还包括在所述盖子21180的末端向所述主体2110之按压部件21140凸出的连结筋21185,所述按压部件21140包括受外力的按压部21141,以及连接在所述按压部21141的下部并支撑所述按压部21141,且外径小于所述按压部21141的外径减少部21142。
所述连结筋21185向所述外径减少部21142延长,所述连结筋21185的末端具有与所述外径减少部21142的外面对应的环状,由结合在所述主体21110前端的盖子21180凸出的连结筋21185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21152的外壁凸出并支撑所述按压部21141的下部,从而防止所述按压部21141移动位置。
所述盖子21180和所述主体21110相互结合时所述盖子21180上具备的连结筋21185会接触到所述按压部件21140,具体是,所述连结筋21185是在所述按压部21141的下侧使连结筋21185末端的环形部分可以接触到所述外径减少部21142的外面。所述连结筋21185可以填充所述按压部21141的下侧和主体21110外面之间的空间,从而防止所述按压部21141向下侧移动。所述盖子21180和所述主体21110相互结合的时候,所述按压部件21140的位置被固定住,因此可以防止所述主体21110内部的液体在外力下通过所述液体流出部21171流出。
所述盖子21180的内面和所述主体21110中与所述盖子21180内面对应的位置上可以具备槽-凸块而相互结合,而且可以使所述盖子21180和所述主体21110更加牢固地连结在一起。
图3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图37是图36中将外部盖子分离的示意图,图38是图37的剖视图,图39是图36的分解透视图。图40是图37的主体部前端部的剖视图,图41是概略图示图40中受到外力的按压部件的示意图。图42是概略图示图41中按压部件3140受到外力时状态的示意图。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3100包括:主体3110,其上部一侧面向第一方向设有按压孔3113,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S;按压部件3140,其被插入所述按压孔3113,一端向所述按压孔3113的外侧凸出,另一端内部具备下部流入口3141a;第一弹性体3147,其与所述按压孔3113的底面相邻,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下部流入口3141a的内部;圆筒部3130,其设置于所述主体3110的一端,并提供所述液体由所述主体3110内的储存空间S通过液体流出部3171向外排出的通道。所述主体3110的具备按压孔3113的部分具备向内侧凹进的第一弧形部3131,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一端最外面与所述主体3110的最外面对应。
所述化妆品容器3100还可以包括:内部盖子3120,其在与所述按压孔3113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向内侧凹进的第二弧形部3121a而与主体3110的前端即一侧端3115结合;外部盖子3180,其具备收纳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的收纳空间3181,并与所述内部盖子3120结合。
所述主体3110上依次结合有内部盖子3120和外部盖子3180,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部盖子3180和主体3110的最外面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二弧形部3121a是对所述外部盖子3180和主体3110最外面向内侧凹进形成。
在此所述主体3110内部储存空间里储存的液体是易通过液体流出部3171移动的具有黏性的各种化妆品(化妆液),也可以是具有流动性的其它流体。
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是外部盖子3180与主体3110分离时露出外部,外部盖子3180与主体3110结合时隐匿在外部盖子3180内不露在外。所述外部盖子3180与主体3110分离后,按压部件3140上被施加外力时所述主体3110内部的液体例如化妆品等的一定量通过液体流出部3171流出外部。
所述外部盖子3180用以盖住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3171,可以形成各种形态,可用与主体3110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
所述主体3110是可利用内部贯通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S、设有所述外部盖子3180的主体3110的一侧端3115、与所述一侧端3115相面对地设置的另一侧端、连接所述一侧端3115和另一侧端且内部具备储存空间的侧面构成的容器形态。例如,所述主体3110可用六面体、圆筒形等各种形状形成。
所述按压部件3140可以形成与所述按压部件3140被插入的按压孔3113大致对应的形态,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下部即所述按压孔3113的底面可以具备第一弹性体3147。例如,可在所述按压孔3113向外露出一部分,通过露出的部分受到外力时,所述按压部件314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的弹力,在所述按压孔3113人上下移动。
所述内部盖子3120与所述主体3110的前端结合,其形状与所述主体3110的一侧端3115对应,并将所述弧形部件3160的一侧加压结合。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形状与所述主体3110的一侧端3115对应,使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露出来,而且可以与所述外部盖子3180连结固定住。
所述内部盖子3120是用不同直径的部件连接成外侧面形成段差而直径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与所述弧形部件3160相邻的部分的直径最大,插入所述外部盖子3180内部的部分直径最小。
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组成包括:外周缘与主体3110的外周缘对应形成的凸缘部3121;在所述凸缘部3121以比所述凸缘部3121更小的直径连接的中间部3122;以比所述中间部3122更小的直径形成在所述中间部3122并具备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通过的孔的顶部3123。所述顶部3123可由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形成,使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通过的孔所在部分以更小的直径形成。
在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凸缘部3121上形成所述按压部件3140凸出的孔,所述按压部件3140凸出的部分可以设置向内侧凹进去的第二弧形部3121a。所述弧形部3121a比周边更加凹进,因此向所述按压部件3140侧施加外力的部件容易加压所述按压部件3140。例如,利用人的手指等加压所述按压部件3140时,因所述第二弧形部3121a形成与人的手指对应的形状,所以不受形状的限制,并容易加压所述按压部件3140。
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3100在所述按压部件3140形成的部分的壳体即主体3110和内部盖子3120上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弧形部3131、3121a而确保加压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空间,进而所述按压部件3140通过所述按压孔3113露出时,可以避免其向所述主体3110和所述外部盖子3180的最外面的外部凸出。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3100在外力施加部分即设有按压部件3140的区域可以具备向内侧凹进的第一和第二弧形部3131、3121a。这样既不需增加化妆品容器3100的整体体积,又可以防止形成不必要的凸出部,因此宽度较窄的化妆品容器3100上也容易使所述化妆品容器3100内的化妆液按控制量排出。
所述外部盖子3180具备收纳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的收纳空间3181,可与所述内部盖子3120结合。所述收纳空间3181的侧面可以具备连结槽3182用以与所述内部盖子3120连结。所述外部盖子3180是外周缘可与所述主体3110的外周缘对应地设置。例如,所述主体3110为圆筒形时所述外部盖子3180也可以形成为圆筒形,所述主体3110为六面体时所述外部盖子3180也可以形成为六面体。
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中间部3122的外面具备连结凸块3124而插进所述外部盖子3180的连结槽3182,进而所述外部盖子3180可与主体3110稳定结合,并保护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防止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受污染。
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中间部3122和顶部3123插进所述外部盖子3180的内部收纳空间3181,进而所述中间部3122上具备的连结凸块3124可与所述外部盖子3180的连结槽3182连结。
所述主体3110的一端可以具备控制所述液体由所述主体3110通过液体流出部3171排出外部的圆筒部3130。
所述圆筒部3130包括:按压孔3113,其在与所述主体3110上液体流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所述主体3110的一侧面开口而收纳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一部分;第一开放孔3112,其在所述按压孔3113的一侧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3171连通;第二开放孔3132a,其在所述按压孔3113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3110的储存空间连通;圆筒管4330,其以比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更大的直径连接并延长至所述储存空间S内而内部被贯通形成;遮盖部3360,其设置成可盖住所述圆筒管3330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并具备与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连通的第一开口部3361和与所述圆筒管3330的末端相邻并与所述储存空间S连通的第二开口部3362;开闭部3350,其设置成在所述盖部3360的内侧将所述第二开口部3362可逆地开闭;开闭部支撑部3340,其设置于所述遮盖部3360的内侧用以控制所述开闭部3350移动。
例如,所述圆筒部3130被设置成在所述主体3110的一侧内部将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和所述主体3110内储存液体的空间之间连通起来,并给按压部件3140施加外力,进而控制所述主体3110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流出的液体量。
所述圆筒部3130可以连接有将上部和下部侧面贯通并与所述主体3110的长侧垂直的按压孔3113;在所述按压孔3113的一侧大致连接于中心部并与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连通的第一开放孔3112;在所述按压孔3113的另一侧大致连接于中心部并与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相面对而与所述主体3110内储存的液体连通的第二开放孔3132a。由所述按压孔3113和所述第一、第二开放孔3112、3132a形成的空间大体上形成+字状。
所述圆筒部3130的按压孔3113上有按压部件3140可以插入所述主体3110的上部面。随着所述按压部件3140上下移位,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部液体通过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下部流入内部,或者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流入,进而从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排出。
所述圆筒部3130还包括:与开放孔3132a有段差地连接且内部贯通形成的圆筒管3330;设置于圆筒管3330内的开闭部支撑部3340;设置于开闭部支撑部3340末端的开闭部3350;可盖住圆筒管3330且一侧和另一侧开口而分别具备第一和第二开口部3361、3362,与开闭部3350对应的部分为圆锥台状的遮盖部3360。
所述圆筒管3330的内周缘比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的内径更大地形成而围住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所述遮盖部3360是所述第一开口部3361侧插进所述圆筒管3330内部,所述第二开口部3362侧设置于所述圆筒管3330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开口部3362的外侧面具有锥度地形成。所述开闭部支撑部3340可以包括由所述遮盖部3360的内侧凸出的一个以上的筋。
所述开闭部支撑部3340可以具备弹簧等弹性体或杆状等种形态,在所述遮盖部3360的内侧凸出成如筋般的形态,进而限制所述开闭部3350的位置。
所述开闭部3350在所述遮盖部3360上与所述第二开口部3362所形成的末端邻接地形成,并设置于被所述开闭部支撑部3340分区的空间内。例如,所述开闭部支撑部3340在圆形剖面的遮盖部3360内侧面按相同间隔分别设置有三个。
所述圆筒管3330上具备第一连结部3331,所述遮盖部3360上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3331连结的第二连结部3363,进而所述遮盖部3360可与所述圆筒管3330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所述圆筒管3330的贯通形成的内部与所述遮盖部3360的第二开放孔3132a对应形成而使液体通过所述遮盖部3360的第二开口部3362连通。
所述开闭部支撑部3340和开闭部3350将所述遮盖部3360的第二开口部3362封住,进而限制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3132a移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开放所述第二开口部3362,使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3132a自由地移动位置。
所述开闭部3350为球形并形成在所述开闭部支撑部3340的末端,可以利用随着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上下移动液体体积变化而产生的外力将所述遮盖部3360的第二开口部3362可逆地开闭。所述圆筒管3330的内径t1是比开放孔3132a的内径更大地被连接成有段差,进而圆筒管3330内形成的开闭部支撑部3340不会向开放孔3132a脱离而是保持圆筒管3330内部中的位置。
另外,所述开闭部支撑部334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遮盖部3360内侧的弹簧。所述弹簧处于所述遮盖部3360的内侧,使所述弹簧末端形成球形开闭部3350。所述弹簧通过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上下移动下有弹性地左右移动,进而控制所述开闭部3350开闭所述第二开口部3362。
所述圆筒管3330的外面第一连结部3331,所述遮盖部3360的内侧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3331连结的第二连结部3363,因此所述遮盖部3360可与所述圆筒管3330紧密接触并固定住。所述圆筒管3330是插进所述遮盖部3360的内侧而使第二开放孔3132a和所述遮盖部3360的第二开口部3362之间连通液体。
例如,所述第一连结部3331和所述第二连结部3362分别形成凸块和槽的形状,以夹接方式连结,或者用螺纹和螺丝槽通过螺旋接合连结。所述第一和第二连结部3331、3362用以将遮盖部3360与圆筒管3330紧贴地固定住,因此可形成结构多样,也可以省略,但不限于此。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内储存着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圆筒管3330和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流入所述按压孔3113,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的体积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所述第二储存空间S2增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还可以包括液体供应部3150,其插进所述主体3110的内部将所述主体3110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封住,内部具备所述挤压部3190,并被所述挤压部3190分成第一和第二储存空间S1,S2,且在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含有液体。
所述液体供应部3150是插进所述主体3110内部的部分即一面开口,以依次具备第一和第二储存空间的圆筒状形成,所述一面面对的另一面将所述主体3110的后端部盖住并具备与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3152。
所述第二储存空间S2设置于所述挤压部3190和所述空气循环孔3152之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从外部通过所述空气循环孔3152流入第一体积程度的空气将挤压部3190加压,使所述第二储存空间S2的大小进一步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所述挤压部3190利用紧贴所述液体供应部3150的内侧面且一面和另一面开口的圆筒形挤压侧部3191,以及在所述挤压侧部3191内部,剖面为圆形并将所述挤压侧部3191封住的挤压面部3192构成。所述挤压面部3192与所述挤压侧部3191垂直连接,并包括中心部被有段差地形成而面向所述空气循环孔3152进而收纳所述圆筒管3330的圆筒管收纳部。
随着所述液体提供部3150内的液体向外部的流出,所述挤压部可以逐渐地接近所述主体3110。此时所述挤压部3190内具备所述圆筒收纳部,因此所述挤压部3190不受形状的限制,皆可向所述主体3110的圆筒3130侧邻近,进而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中的液体可大部分流出外部,不会留在所述主体3110内。
所述液体供应部3150在邻接所述一面的外面具备O型圈3154,所述O型圈3154在所述主体3110内的安置部分被有段差地形成,进而使所述液体供应部3150和所述主体3110之间紧密结合。将所述液体供应部3150插进所述主体3110内部时,所述O型圈3153与所述O型圈3153在所述主体3110内部的安置部分3119夹接结合而被牢固地固定住。
与所述液体供应部3150的另一面邻接的外面是插进所述主体3110内部连结,所述液体供应部3150的另一面可与所述主体3110的侧面末端对应形成。例如与述液体供应部3150的另一面邻接的末端部上被有段差地形成而插进所述主体3110被固定住,设置于所述主体3110内的液体供应部3150是可以不凸出并与主体3110如一体地形成。
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可利用向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外侧凸出而使所述液体流出外部的流出孔3171a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内侧并插进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内侧结合结合部3171b构成。
所述结合部3171b插进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结合时,所述结合部3171b的外面和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Q,所述结合部3171b可以形成与所述流出孔3171a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V1。
可以包括:第一结合部3171c,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V1和所述相隔空间Q连通的第一通孔H1;第二结合部3171d,其形成与所述按压孔3113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V2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V2和所述相隔空间Q连通的第二通孔H2;开闭部3173,其被可包围所述第二通孔H2地设置而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H2移动与否。
所述开闭部3173是,所述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时,受到在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而弹性变形,进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H2,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H2。
图43是图42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图4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根据图43,所述按压部件3140可以包括:凸缘部3141,其剖面以圆状的圆筒形形成而可插入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侧,在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底面的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向内侧凹进的下部流入口3141a;头支撑部3142,其在所述凸缘部3141的上部延长,并以比所述凸缘部3141更小直径的圆筒形形成,上部侧具备向内侧凹进的贯通孔3142a;头部,其以向所述按压孔3113的外部露出并在施加外力的按压部3145和所述按压部3145的下部延长而插入所述贯通孔3142a的插入部3146形成;一对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其相互分离形成在所述凸缘部3141的外面。
所述凸缘部3141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长形成而贯通所述凸缘部3141的一侧和另一侧,此外还可以具备与所述下部流入口3141a连通的液体传递通道3144。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3148与所述凸缘部3141的下部邻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件3149与所述凸缘部3141的上部邻接,所述液体传递通道3144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之间,进而将所述下部流入部3141a横向贯通。
所述按压孔3113的一侧具备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3171连通的第一开放孔3112,所述按压孔3113的另一侧具备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3110的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放孔3132a。
所述按压部件3140上有外力施加时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压缩,使所述按压部3145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部,所述按压部3145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3144流出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且所述第一开放孔3113和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之间,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上的外力被释放时,随着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的复原,所述按压部3145向所述按压孔3113的外侧凸出,所述按压部3145内部则由第二开放孔3132a流入液体。
所述按压部件3140包括:第一密封部件3148,其插进所述按压孔3113,向插进所述按压孔3113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沿着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周面滑动;第二密封部件3149,其插进所述按压孔3113并向插进所述按压孔3113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防止所述按压孔3113内的液体向所述按压孔3113的外部流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是相互分离设置而防止空气流出流入所述按压孔3113。
所述按压部件3140还可以具备:第一密封部件3148,其插进所述按压孔3113,由从所述、按压孔3113流出的方向即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位置时,防止所述一对按压部件3140底面之间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向所述按压孔3113的外部流出;第二密封部件3149,其插进所述按压孔3113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位置时沿着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周面滑动。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3148与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上侧邻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件3149可与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底面邻接形成。所述按压部件3140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形成的部分是可以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对应的形态向内侧凹进形成,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被插进固定住。
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与按压孔3113的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壁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可由具有弹性的O形圈(o-ring)或橡胶垫圈(rubber packing)形成,而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加压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壁的同时压缩变形,进而沿着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壁滑动。
此时在按压孔3113的内部位于按压部件3140的第二密封部件3149下部的空间被第二密封部件3149密封,从而由收容空间通过第一开放孔3112的液体流出压力会上升。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3149防止液体从按压孔3113的内壁细缝移动流失,使液体由收容空间向第一开放孔3112流出,因此与无第二密封部件3147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强压力流出液体。
所述按压部件3140上被施加外力时,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压力上升,进而限制通过第二开放孔3132a流入的液体,并通过第一开放孔3112排出液体。与此相反,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压力减少,被阻断向从第一开放孔3112的排出,同时通过第二开放孔3132a被填满液体,因此收容空间内会持有恒定量的液体。
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的直径比所述下部流入口3141a的直径更小地形成,进而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的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下部流入口3141a,而剩余一部分是可在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下侧给所述按压部件3140提供弹力。所述按压部件3140是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与所述按压孔的外壁相离形成。
另一方面根据图44,所述按压部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可向内侧凹进连接。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之间的侧面3141’向内侧凹进,因此所述按压部件中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之间和所述按压孔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可以扩张形成。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之间流入的液体不会受到液体黏度的限制,皆易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3144由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传递到第一开放孔3113。
图45是概略图示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件的示意图,图46是概略显示图45中外力施加到按压部件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7是图46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图48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所述按压部件3140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的弹性变形使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位置移动受到可逆性控制。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时,所述按压孔3113内收容的液体中第一体积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3170,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外力释放时,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的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对应的体积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按压孔3113。
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时被插进按压孔3113,使所述第一按压孔3113内收容的液体中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从所述液体流出部3170流出外部。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按压部件3140通过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第一弹性体3147的复原力与所述按压孔3113的底面相离,所述按压孔3113内的空间即收容空间增加。所述按压孔3113内的收容空间是由所述按压孔3113向所述按压部件3140移动而可逆地变化的液体可留之处,例如,也可将所述按压部件3140内形成的下部流入口3141a和液体传递通道3144一并包括。
可以使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的与所述第一体积液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由所述主体3110的储存空间S流入所述按压孔3113的收容空间。
所述圆筒部3130的收容空间被在所述按压部件3140上施加的外力下向所述按压孔3113的内侧移位的按压部件3140缩小第一体积程度,进而收容空间中收容的液体中与第一体积相应的量通过第一开放孔3112流至液体流出部3171。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外力被释放后所述按压部件3140面向所述按压孔3113的外侧移位,使圆筒部3130的收容空间大小扩张第一体积程度,为了填补此时扩张的收容空间的第一体积,所述主体3110中储存的液体通过遮盖部3360的第二开口孔3362流入收容空间。
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可利用向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外侧凸出而所述液体流出外部的流出孔3171a,以及设置于内部盖子3120的内侧并插入到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内侧结合的结合部3171b构成。
在此,为了使所述流出孔3171a可以良好地紧贴皮肤,流出孔3171a的剖面可以形成为椭圆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流出孔可以结合化妆用刷(无图示),从流出孔流出的液体通过柔和的刷子被用户皮肤吸收。此时用户可以感受到刷子的柔和触感,同时用液体进行皮肤美容。
所结合部3171b被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结合时,所述结合部3171b的外面和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Q。
所述结合部3171b可以具备:形成与所述流出孔3171a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V1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V1和所述相隔空间Q连通的第一通孔H1的第一结合部3171c;形成与所述按压孔3113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V2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V2和所述相隔空间Q连通的第二通孔H2的第二结合部3171d;设置成可包围所述第二通孔H2而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H2移动与否的开闭部3173。
所述开闭部3173是,所述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3140上时,受到由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而弹性变形,进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H2,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恢复力恢复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H2。
开闭部3173为一种较薄的橡胶膜,将第二结合部3171d外周面围住似的设置,因此可开闭第二通孔H2。
所述主体3110的储存空间包括体积可逆地变化的第一储存空间S1和第二储存空间S2,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收容传递于所述按压孔3113的液体,所述第二储存空间S2可以含有由外部流入的空气。
根据图48,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在与所述第二开放孔3132a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之间的侧面向内侧凹进,进而提供所述主体3110的储存空间S内的所述液体可通过第二开放孔3132a容易流入所述液体传递通道3144的空间。与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3148、3149之间的侧面也向内侧凹进,进而液体容易由所述液体传递通道流至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
下面结合图49至图52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除了后述的内容外,其它的与图36至图48中说明的实施例所述内容类似,故不再详述。
图49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主体之前端部的剖视图,图50是概略显示图49中外力施加到按压部件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1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主体之前端部的剖视图,图52是概略显示图51中外力施加到按压部件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根据图49至图52,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液体流出部3471上具备流出调整球3475,因此可控制从第一开放孔3112排出的化妆品液体的量。
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的组成包括;流出孔3171a,其向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外侧凸出而使所述液体流出外部;结合部,其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3120的内侧并插进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内侧结合。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内径与和所述按压部件3140侧面面对的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后端部内径相比可以更大地形成。
还可以包括:置于所述结合部3171b的末端和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前端部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3473,以及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部3473的后端并具有比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后端部内径更大直径的流出调整球3475。
所述流出调整球3475是所述按压部件3140上被施加所述外力时,所述储存空间内含有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移动并加压所述流出调整球3475使所述第二弹性部3473压缩,使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从所述液体流出部3171排出,所述液体对所述流出调整球3475的加压压力减少时,所述流出调整球3475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3473的复原力封住所述第一开放孔3112的后端。
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是在液体流出部3471上具备流出调整球3475,从而控制从第一开放孔3112排出的化妆品液体的量。
所述流出调整球3475是所述按压部件3140被施加外力时,在向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下向第三方向即液体流出部3171侧移动,压力变弱时,通过第二弹性部3473向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即第四方向移动,进而将第一开放孔3112的前端部和末端部的边界区域上形成的流入孔3431b封住。
例如,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可在以按压部件3140为准液体排出外部的部分即液体流出部3171和主体的第一储存空间S1中储存的液体流入的部分即圆筒管3330内分别具备球状的流出调整球3475和开闭部3350。
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下部可以具备第一弹性体3147、3147a。所述第一弹性体的3147、3147a的直径可以小于(见图48和图50)或大于(见图51和图52)在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底面延长的下部流入口3141a的直径。
如图49和图50所示,第一弹性体3147的直径小则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的至少一部分可插进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下部流入口,如图51和图52所示,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a直径大则所述第一弹性体3147a可触及所述按压部件3140的底面。
如图49和图51所示,外力释放后按压部件3140向按压部3113的外侧移动时,外力被除去的第二弹性部3473向第四方向即面向内部方向复原,流出调整球3475将液体流出部3171封住。此时开闭部支撑部3340是向第三方向被弹性加压,使开闭口3350与遮盖部3360分离,进而使主体第一储存空间S1内的液体流入内部。
如图50和图52所示,随着外力的施加,按压部件340被按向按压部3113的内部时,被施加外力的第二弹性部3473被向第三方向即面向液体流出部3171外侧的方向加压后被流出调整球3475开口,进而液体和空气通过液体流出部3471排出外部。此时开闭部支撑部3340将开闭部3350向第四方向加压,限制主体中液体的流入。
图5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透视图。图54是将图53中的外部盖子分离的示意图,图55是图54的剖视图。图56是图53的分解透视图。图57是图55的主体部前端部的剖视图,图58是概略图示图57中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件的示意图。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4100包括:主体4110,其上部一侧面向第一方向设有按压孔4113,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S;按压部件4140,其被插入所述按压孔4113,一端向所述按压孔4113的外侧凸出,另一端内部具备下部流入口4141a;第一弹性体4147,其与所述按压孔4113的上侧相邻并插进所述按压部件4140,进而控制所述按压部件4140上下移动;圆筒部4130,其设置于所述主体4110的一端,提供所述液体由所述主体4110内的储存空间S通过液体流出部4171向外排出的通道。
在所述化妆品容器4100中,所述主体4110的具备按压孔4113的部分具备向内侧凹进的第一弧形部4131,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一端最外面与所述主体4110的最外面对应,所述按压部件4140包括向所述按压孔4113的外侧凸出并被施加外力的按压盖子4145,以及连接于所述按压盖子4145的下部面且以比所述按压盖子4141更小的直径延长并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内侧的盖子支撑部4142。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是插进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且一端可触及所述按压盖子4145的下部面。
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4100中设置于所述主体4110内部的化妆溶液的一种即液体是随着所述按压部件4140上被施加外力,由主体4110内的储存空间S通过液体流出部4171排出外部,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外力释放后,所述液体停止排出。此时,所述按压部件4140通过所述按压孔4113对外力可逆性地上下移动,所述按压部件4140可通过夹在所述按压部件4140和所述按压孔4113之间的第一弹性体4147上下移动。
在此所述主体4110内部储存空间里储存的液体是易通过液体流出部4171移动的具有黏性的各种化妆品(化妆液),也可以是其它具有流动性的流体。
所述主体4110是以内部贯通形成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S、具备所述外部盖子4180的主体4110的一侧端4115、与所述一侧端4115相面对设置的另一侧端、连接所述一侧端4115和另一侧端且内部具备储存空间的侧面形成的容器形态。例如,所述主体4110可用六面体、圆筒形等各种形状形成。
所述按压部件4140可利用向所述按压孔4113的外部露出的按压盖子4145和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内部的盖子支撑部4142构成。所述按压盖子4145是为了手指等易施加外力以比所述按压孔4113更宽面积的剖面构成,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是以比所述按压孔4113更小面积的剖面构成,进而容易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部,且容易上下移动。所述按压盖子4145和盖子支撑部4142可以形成一体,但本实施例中对分别构成的按压盖子4145和盖子支撑部4142进行说明。
所述按压盖子4145的组成包括:剖面为圆形且下部面具备空间的盖状的盖子部4145a;沿着形成所述盖子部4145a开口面的末端边缘向外面凸出并固定在所述按压孔4113内面的按压盖子固定部4145b;由所述盖子部4145a的内侧中心向下部侧凸出的插入筋4146a;在所述插入筋4146a的外面凸出的第一连结凸块4146b。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上部面包括插进所述插入筋4146a的插入收纳部4142a,以及在所述插入收纳部4142a的外面凹进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结凸块4146a连结的第一连结槽部4142。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下部面可以具备向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长度方向向内侧凹进的下部流入口4141a。
所述按压部件4140上分别具备的按压盖子4145和盖子支撑部4142是所述按压盖子4145上具备的插入筋4146a被收纳于所述插入收纳部4142a而连接,随着所述插入筋4146a插进所述插入收纳部4142a,所述插入筋4146a上具备的第一连结凸块4146b连结于所述插入收纳部4142a外面具备的第一连结槽部4142。
所述第一连结凸块4146b和所述第一连结槽部4142是向与所述插入筋4146a插进所述插入收纳部4142a内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连结,从而所述按压盖子4145和盖子支撑部4142之间连结会变得更加牢固。
按压盖子固定部4145b是可沿着所述盖子部4145a中形成开口部的末端边缘向外凸出,并固定在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面,进而将所述按压盖子4145固定住不向外脱离。
所述化妆品容器4100还包括在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外面与下部面相邻设置的第一密封部件4148,以及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4148相离一定间隔向上侧设置的第二密封部件4149,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之间的外面4141具备将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横向贯通的液体传递通道4144,所述液体传递通道4111是可与所述下部流入口4141a连通地形成。
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是在所述按压孔4113的下部侧可以具备由所述主体4110的储存部S传递的液体。所述按压孔4113的下部侧的液体是所述按压部件4140向所述按压孔4113的下部侧移动后,通过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下部流入口4141a移至上部侧。所述液体被传递至连接于下部流入口4141a的液体传递通道4144,进而所述液体可在所述盖子支撑4142上左右移动。
所述按压孔4113的一侧具备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连接而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4171连通的第一开放孔4112,所述按压孔4113的另一侧具备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4110的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放孔4132a。
所述按压部件4140上被施加外力时,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压缩,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部,所述液体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4144流出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且所述第一开放孔4113和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8之间。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复原而所述按压部件4140在所述按压孔4113向上移动,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部是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流入液体。
所述按压部件4140包括:第一密封部件4148,其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向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沿着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周面滑动;第二密封部件4149,其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并向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防止所述按压孔4113内部的液体向所述按压孔4113的外部流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是相互分离设置而防止空气流出流入所述按压孔4113内。
所述主体4110的一端上可以具备控制所述液体在所述主体4110通过液体流出部4171排出外部的圆筒部4130。
所述圆筒部4130包括:按压孔4113,其在与所述主体4110上液体流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所述主体4110的一侧面开口而收纳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一部分;第一开放孔4112,其在所述按压孔4113的一侧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4171连通;第二开放孔4132a,其在所述按压孔4113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4110的储存空间连通;;圆筒管4330,其以比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更大的直径连接并延长至所述储存空间S内而内部被贯通形成;遮盖部4360,其设置成可盖住所述圆筒管4330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并具备与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连通的第一开口部4361和与所述圆筒管4330的末端相邻并与所述储存空间S连通的第二开口部4362;开闭部4350,其在所述遮盖部4360的内侧将所述第二开口部4362可逆地开闭;开闭部支撑部4340,其设置于所述遮盖部4360的内侧用以控制所述开闭部4350移动。
例如,所述圆筒部4130被设置成在所述主体4110的一侧内部将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和所述主体4110内储存液体的空间之间连通起来,并给按压部件4140施加外力,进而控制所述主体4110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流出的液体量。
所述圆筒部4130可以连接有将上部和下部侧面贯通并与所述主体4110的长侧垂直的按压孔4113;在所述按压孔4113的一侧大致连接于中心部并与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连通的第一开放孔4112;在所述按压孔4113的另一侧大致连接于中心部并与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相面对而与所述主体4110内储存的液体连通的第二开放孔4132a。所述第一、第二开放孔4112、4132a在所述主体4110的纵向上并排形成,所述按压孔4113与所述主体4110纵向垂直,因此由所述按压孔4113和所述第一及第二开放孔4112、4132a形成的空间大体形成+字状。
所述圆筒部4130的按压孔4113上有按压部件4140可以插入所述主体4110的上部面。随着所述按压部件4140上下移位,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部液体通过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下部流入内部,或者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流入,进而从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排出。
所述按压孔4113内的液体被传递到与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下部流入口4141a连接的液体传递通道4144,所述液体传递通道4144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开放孔4112、4132a并排连接形成。例如,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流入按压孔4113的内部,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4144从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排出。
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部还包括面积比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宽并与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部面相离形成的侧壁部4113a。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插入所述侧壁部4113a内部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7、4148触及所述侧壁部4113a的内面,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可以置于所述侧壁部4113a的外面和所述按压孔4113的外面之间。
所述侧壁部4113a是在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入口侧和与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入口侧面对的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的出口侧向上侧垂直延长形成,所述液体是由所述储存空间S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的出口侧流入所述侧壁部4113a和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之间,所述液体是在侧壁部4113a和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入口侧排出。
所述侧壁部4113a是置于面积大于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按压孔4113内部,与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面相离且并排地设置于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面。所述侧壁部4113a的面积对应于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剖面,因此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上具备的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可触及所述侧壁部4113a的内面。
圆筒部4130还包括:圆筒管4330,其与开放孔4132a有段差地连接且内部贯通形成;开闭部支撑部4340,其设置于圆筒管4330内;开闭部4350,其设置于开闭部支撑部4340的末端;遮盖部4360,其可盖住圆筒管4330地形成,且一侧和另一侧均开口而具备第一和第二开口部4361、4362,与开闭部4350对应的部分形成圆锥台状。
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可通过圆筒管4330与主体4110的储存空间S连通。所述圆筒管4330的内周缘比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的内径更大地形成并且围住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所述遮盖部4360是所述第一开口部4361侧插进所述圆筒管4330内部,所述第二开口部4362侧设置于所述圆筒管4330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开口部4362的外侧面具有锥度。例如,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340可以包括由所述遮盖部4360的内侧凸出的一个以上的筋。
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340可以具备弹簧等弹性体或杆状等种形态,在所述遮盖部4360的内侧凸出成如筋般的形态,进而限制所述开闭部4350的位置。
所述开闭部4350在所述遮盖部4360上与所述第二开口部4362所形成的末端邻接地形成,并设置于被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360分区的空间内。例如,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340在圆形剖面的遮盖部4360内侧面按相同间隔相离设置有三个。
所述圆筒管4330上具备第一连结部4331,所述遮盖部4360上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4331连结的第二连结部4363,进而所述遮盖部4360可与所述圆筒管4330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所述圆筒管4330的贯通形成的内部是与所述遮盖部4360的第二开放孔4132a对应而使液体通过所述遮盖部4360的第二开口部4362连通。
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340和开闭部4350将所述遮盖部4360的第二开口部4362封住,进而限制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4132a移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开放所述第二开口部4362,使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4132a自由地移动位置。
所述开闭部4350是以球形设置于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340的末端,可以利用随着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上下移动液体体积变化而产生的外力将所述遮盖部4360的第二开口部4362可逆地开闭。所述圆筒管4330的内径t1比开放孔4132a的内径更大地连接成有段差,进而圆筒管4330内形成的开闭部支撑部4340不会从开放孔4132a脱离而是保持其在圆筒管4330内部中的位置。
所述圆筒管4330的外面具备第一连结部4331,所述遮盖部4360的内侧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4331连结的第二连结部4363,因此所述遮盖部4360可与所述圆筒管4330紧贴固定住。所述圆筒管4330是插进所述遮盖部4360的内侧而使第二开放孔4132a和所述遮盖部4360的第二开口部4362之间连通液体。
例如,所述第一连结部4331和所述第二连结部4362分别形成凸块和槽的形状,以夹接方式连结,或者用螺纹和螺纹槽通过螺旋接合连结。所述第一和第二连结部4331、4362用以将遮盖部4360与圆筒管4330紧贴地固定住,因此可形成结构多样,也可以省略,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化妆品容器4100还包括:内部盖子4120,其在对应于所述按压孔4113的位置形成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弧形部4121a而与主体4110的前端结合;外部盖子4180,其具备收纳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的收纳空间4181,并与所述内部盖子4120结合。
所述主体4110上依次结合有内部盖子4120和外部盖子4180,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部盖子4180和主体4110的最外面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二弧形部4121a是对所述外部盖子4180和主体4110最外面向内侧凹进形成。
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是外部盖子4180与主体4110分离时露出外部,外部盖子4180与主体4110结合时隐匿在外部盖子4180内不露出外部。所述外部盖子4180与主体4110分离后,按压部件4140上被施加外力时所述主体4110内部的液体如化妆品等一定量通过液体流出部4171流出外部。
所述外部盖子4180用以盖住液体流出的液体流出部4171,可用各种形态形盛成,可用与主体4110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
所述内部盖子4120是直径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小地用不同直径的部件连接使外侧面形成段差,与所述弧形部件4160相邻的部分的直径最大,插入所述外部盖子4180内部的部分直径最小。
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组成包括:外周缘与主体4110的外周缘对应形成的凸缘部4121;在所述凸缘部4121以比所述凸缘部4121更小的直径连接的中间部4122;以比所述中间部4122更小的直径形成在所述中间部4122并具备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通过的孔的顶部4123。所述顶部4123可由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形成,使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通过的孔所在部分直径更小。
在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凸缘部4121上形成所述按压部件4140凸出的孔,所述按压部件4140凸出的部分可以设置向内侧凹进去的第二弧形部4121a。所述第二弧形部4121a比周边更加凹进,因此向所述按压部件4140侧施加外力的部件容易加压所述按压部件4140。例如,利用人的手指等加压所述按压部件4140时,因所述第二弧形部4121a形成与人的手指对应的形状而容易加压所述按压部件3140并不受形状的限制。
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4100在所述按压部件4140形成的部分的壳体即主体4110和内部盖子4120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弧形部4131、4121a而确保加压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空间,进而所述按压部件4140通过所述按压孔4113露出时,可以避免其向所述主体4110和所述外部盖子4180最外面外凸出。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4100在外力施加部分即设有按压部件4140的区域可以具备向内侧凹进的第一和第二弧形部4131、4121a。这样既不需增加化妆品容器4100的整体体积,又可以防止形成不必要的凸出部,因此宽度较窄的化妆品容器4100上也容易使所述化妆品容器4100内的化妆液按控制量排出。
所述外部盖子4180具备收纳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的收纳空间4181,可与所述内部盖子4120结合。所述收纳空间4181的侧面可以具备连结槽4182用以与所述内部盖子4120连结。所述外部盖子4180是外周缘可与所述主体4110的外周缘对应地设置。例如,所述主体4110为圆筒形,则所述外部盖子4180也可以形成为圆筒形,所述主体4110为六面体,则所述外部盖子4180也可以形成为六面体。
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中间部4122的外面具备连结凸块4124而插进所述外部盖子4180的连结槽4182,进而所述外部盖子4180可与主体4110稳定结合,并保护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防止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受污染。
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中间部4122和顶部4123插进所述外部盖子4180之内部收纳空间4181,进而所述中间部4122上具备的连结凸块4124可与所述外部盖子4180的连结槽4182连结。
所述按压部件4140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的弹性变形使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位置移动受到可逆性控制。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4140时,所述按压孔4113内收容的液体中第一体积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4170,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的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对应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按压孔4113。
所述主体4110的储存空间包括体积可逆地变化的第一储存空间S1和第二储存空间S2,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将传递到所述按压孔4113的液体收容,所述第二储存空间S2上可以含有由外部流入的空气。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内储存着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圆筒管4330和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流入所述按压孔4113,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的体积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所述第二储存空间S2增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所述化妆品容器4100还可以包括液体供应部4150,该液体供应部是插进所述主体4110的内部将所述主体4110下部区域的贯通区域封住,内部具备所述挤压部4190,并被所述挤压部4190分成第一和第二储存空间S1,S2,且在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具备液体。
所述液体供应部4150可以具备空气循环孔4152,其插进所述主体4110内部的部分即一面开口,以将第一和第二储存空间依次具备的的圆筒状形成,所述一面面对的另一面将所述主体4110的后端部盖住并与外部连通。
所述第二储存空间S2设置于所述挤压部4190和所述空气循环孔4152之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从外部通过所述空气循环孔4152流入第一体积程度的空气将挤压部4190加压,使所述第二储存空间S2的大小进一步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所述挤压部4190利用紧贴所述液体供应部4150的内侧面且一面和另一面开口的圆筒形挤压侧部4191,以及在所述挤压侧部4191内部,剖面为圆形,且将所述挤压侧部4191封住的挤压面部4192构成。所述挤压面部4192与所述挤压侧部4191垂直连接,并包括中心部被有段差地形成而面向所述空气循环孔4152而收纳所述圆筒管4330的圆筒管收纳部。
随着所述液体提供部4150内的液体向外部流出,所述挤压部可以逐渐地接近所述主体4110。此时所述挤压部4190内具备所述圆筒管收纳部,因此所述挤压部4160不受形状的限制,皆可向所述主体4110的圆筒4130侧邻近地形成,进而所述第一储存空间S1中的液体可大部分流出外部,不会留在所述主体4110内。
所述液体供应部4150在与所述一面邻接的外面具备O型圈4154,所述O型圈4154在所述主体4110内的安置部分被有段差地形成而使所述液体供应部4150和所述主体4110之间紧密结合。
与所述液体供应部4150的另一面邻接的外面是插进所述主体4110内部连结,所述液体供应部4150的另一面可与所述主体4110的侧面末端对应形成。例如,与所述液体供应部4150的另一面邻接的末端部上被有段差地形成而被插进所述主体4110固定住,设置于所述主体4110内的液体供应部4150是可以不凸出并与主体3110如一体般地形成。
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的组成包括;流出孔4171a,其向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外侧凸出使所述液体流出外部;结合部4171b,其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内侧并插进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前端部内侧结合。
所述结合部4171b插进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前端部结合时,所述结合部4171b的外面和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Q,所述结合部4171b可以形成与所述流出孔4171a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V1。
所述化妆品容器4100可以包括: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V1和所述相隔空间Q连通的第一通孔H1的第一结合部4171c;形成与所述按压孔4113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V2,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V2和所述相隔空间Q连通的第二通孔H2的第二结合部4171d;被可包围所述第二通孔H2地设置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H2移动与否的开闭部4173。
所述开闭部4173是,所述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4140时,受到在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而弹性变形,进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H2,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H2。
图59是图56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图6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压部件和第一弹性体的透视图。
根据图59,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4140和第一弹性体4147中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是插入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盖子支撑部4142,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的上部面在所述按压盖子4145触及盖子部4145a的下部面并被固定住,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的下部面是可通过在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部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开放孔4112、4132a的外壁、设置于所述按压孔4113内部的侧壁部4113a和所述按压孔4113内部面固定住。
所述按压部件4140中盖子支撑部4142上具备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上还可以具备向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延长方向即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长而将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横向贯通,并与所述下部流入口4141a连通的液体传递通道4144。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4148是与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下部邻接形成,所述第二密封部件4149是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4148上向上侧相离形成,所述液体传递通道4144是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之间,进而将所述下部流入部4141a横向贯通。
所述按压孔4113的一侧具备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4171连通的第一开放孔4112,所述按压孔4113的另一侧具备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4110的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放孔4132a。
外力施加在所述按压部件4140时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压缩,使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部,所述按压孔4113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下部流入部4141a和所述液体传递通道4144从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流出。所述第一开放孔4113和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之间,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4140上的外力被释放时,随着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的复原,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向所述按压孔4113的外侧凸出,所述按压孔4113内部是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流入液体。
所述按压部件4140包括:第一密封部件4148,其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向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沿着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周面滑动;第二密封部件4149,其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并向插进所述按压孔4113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可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防止所述按压孔4113内部的液体向所述按压孔4113的外部流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是相互分离设置并防止空气流出流入所述按压孔4113内。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4148和第二密封部件4149是沿着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周面滑动而防止所述按压孔4113内的液体流出外部。所述按压部件4140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形成的部分是可以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对应的形态向内侧凹进形成,从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被插进固定住。
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与按压孔4113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侧面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可由具有弹性的O形圈(o-ring)或橡胶垫圈(rubber packing)形成,而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加压所述按压孔4113内侧面的同时压缩变形,进而沿着所述按压孔4113的内侧面滑动。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4149防止液体从按压孔4113的内壁细缝移动流失,使液体由收容空间向第一开放孔4112流出,因此与无第二密封部件4147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强压力流出液体。
所述按压部件4140上被施加外力时,所述按压孔4113内含有液体的空间即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压力上升,进而限制通过第二开放孔4132a流入的液体,并通过第一开放孔4112排出液体。与此相反,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4140的外力被释放时,收容空间内的液体压力减少,向从第一开放孔4112的排出被阻断同时通过第二开放孔4132a被填满液体,因此收容空间内会持有恒定量的液体。
所述第一弹性体4147的直径大于所述盖子支撑部4142且小于所述按压盖子4145的直径。
另一方面,根据图60,所述按压部件4140a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之间的外面4141’可向内侧凹进连接。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4140a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之间的外面4141’向内侧凹进,因此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和所述第一、第二开放孔4113、4132a之间的空间可以扩张形成。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4148、4149之间流入的液体不会受到所述液体黏度的限制,易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4144由所述第二开放孔4132a传递到第一开放孔4113。
下面结合图61至图62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除了后述的内容之外,均与图53至图60中说明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相似,故省略有关内容的说明。
图61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主体部前端部的剖视图,图62是概略显示图61中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的状态的示意图。
根据图61和图62,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液体流出部4171上具备流出调节球4475,进而控制通过第一开放孔4112排出的化妆品液体的量。
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的组成包括;流出孔4171a,其向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外侧凸出而使所述液体流出外部;结合部,其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4120的内侧并插进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前端部内侧结合。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前端部内径与和所述按压部件4140侧面面对的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后端部内径相比可以更大地形成。
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液体流出部4171还可以包括:置于所述结合部4171b的末端和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前端部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4473,以及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部4473的后端并具有比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后端部内径更大直径的流出调整球4475。
所述流出调整球4475是所述按压部件4140被施加所述外力时,所述储存空间内含有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移动并加压所述流出调整球4475使所述第二弹性部4473压缩,进而使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前端部从所述液体流出部4171排出,所述液体对所述流出调整球4475的加压压力减少时,所述流出调整球4475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4473的复原力封住所述第一开放孔4112的后端。
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是在液体流出部4471上具备流出调整球4475,从而控制从第一开放孔4112排出的化妆品液体的量。
所述流出调整球4475是所述按压部件4140被施加外力时,在向第一开放孔4112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下向第三方向即液体流出部4171侧移动,压力变弱时,通过第二弹性部4473向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即第四方向移动,进而将第一开放孔4112的前端部和末端部的边界区域上形成的流入孔4431b封住。
例如,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可在以按压部件4140为准液体排出外部的部分即液体流出部4171和主体的第一储存空间S1上储存的液体流入的部分即圆筒管4330内分别具备球状的流出调整球4475和开闭部4350。
图63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主体部前端部的剖视图,图64是概略显示图63中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5是图63中主体部之后端部上具备的控制液体流入部分的放大图,图66是图65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图63至图66,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中与第二开放孔4132a和主体4110的储存空间连接的部分可以具备圆筒管41330和遮盖部41360。
所述圆筒管41330是其内径大于所述开放孔4132a的内径而围住开放孔4132a,所述遮盖部41360是剖面为圆形且向另一侧逐渐变小,因此第一开口部41361的直径比第二开口部41362的直径更大地形成。
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1340为弹簧形态,被设置在所述圆筒管41330内,所述开闭部41350是以球形设置在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1340的末端,进而通过施加于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1340的外力将所述遮盖部41360的第二开口部41362可逆地开闭。
所述圆筒管41330是其内径大于所述开放孔4132a的内径而围住开放孔4132a,遮盖部41360是剖面为圆形且向另一侧逐渐变小,因此第一开口部41361的直径比第二开口部41362的直径更大地形成。开闭部41350是在开闭部支撑部41340的末端设置成球形,进而通过施加到开闭部支撑部41340的外力可以可逆地开闭遮盖部41360的第二开口部41362。
通过所述开闭部支撑部41340和开闭部41350将所述遮盖部41360的第二开口部41362封住,进而限制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41132a移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开口部41362开放,使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41132a自由地移动位置。
例如,开闭部支撑部41340为弹簧形态,被设置在圆筒管41330内,并由圆筒管41330的一侧延长至另一侧,开闭部41350设置于开闭部支撑部41340的末端,并可挡住遮盖部41360的第二开口部41362。圆筒管41330的内径t1比开放孔41132a的内径更大地连接有段差,因此圆筒管41330内具备的开闭部支撑部41340不向开放孔脱离41132a,是保持其在圆筒管11330内的位置。
所述按压部件4140未被施加外力时,开闭部支撑部41340会松弛延长,开闭部41350不会封住第二开口部41362,因此液体可以通过第二开口部41362移动。与此相反,收容空间内的压力大时,液体会加压开闭部支撑部41340,进而开闭部41350密封住第二开口部41362而阻断空气流出流入。
所述圆筒管41330为圆筒状,内部是空的,遮盖部41360是内径大于圆筒管41330并可插进圆筒管41330,且与圆筒管41330对应形态形成的圆筒形态及可将从圆筒管41330露出一部分的开闭部41350包住地形成的圆锥台形态相互连接而成。圆筒管41330是插进遮盖部41360而圆筒管41330内具备的开闭部支撑部41340和开闭部41350不会流失并保持下去。
圆筒管41330的外面具备第一连结部41331,遮盖部41360的内侧具备与第一连结部41331连结的第二连结部41363,进而遮盖部41360与所述圆筒管41330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圆筒管41330是插入遮盖部41360的内侧,使开放孔41132a和遮盖部41360的第二开口部41362之间可相互连通流体。
例如,第一连结部41331和第二连结部41362分别形成凸块和槽的形态,进而可相互夹接并连结在一起,或者利用螺纹和螺纹槽螺旋结合而连结。第一和第二连结部41331、41362是用以将遮盖部41360紧密地固定在圆筒管41330上,因此其可形成结构多样,可以省略,但不限于此。
现有的普通化妆品容器是将盖子转动将存有化妆品的化妆品容器打开后,用沾着化妆液的刷子进行化妆。
但本发明是将按压部件按下,会始终通畅地流出恒定量的化妆液,因此便于化妆。
本发明的化妆品容器是与转动盖子打开化妆品容器后沾化妆液的现有方式不同,始终处于密封状态,因此防止化妆液变质,干净卫生,化妆液在用尽之前不会变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特征,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变形;而这些修改或者变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6)

1.一种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上部的一侧面形成插入按压部件的按压槽,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
圆筒部,其具备导液部、连通孔和收容部,所述导液部在所述主体内形成且内部贯通,一侧端结合有流出液体的液体流出部,所述连通孔连接于所述导液部,形成有所述主体中储存的液体通过一侧的开放孔流入的收容空间,并与所述导液部连通,所述收容部在与所述按压槽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以及
盖子,其与所述主体前端结合,
所述按压部件
在有外力施加时使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收容空间内而向第一方向移位,并使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液体中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而在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向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移位,使与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所述第一体积的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按压部件具备:
向所述主体外部凸出并受到所述外力的按压部;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延长形成并插进所述贯通孔的插入部;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外力施加时弹性变形,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的第一弹性部,
其中,所述液体流出部包括:
流出孔,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上部区域而形成使所述液体流出到外部的孔;以及
结合部,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下部区域而插入到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而与其结合,
其中,当所述结合部插入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而与其结合时,所述结合部的外面和所述导液部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
其中,所述结合部包括:
第一结合部,形成与所述流出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
第二结合部,形成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以及
开闭部,设置为包围所述第二通孔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移动与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
在所述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时,由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施加到所述按压部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由所述第二位置移位到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开放孔封住而限制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移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开放孔开放,使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自由移动位置;
所述盖子还包括连结筋,该连结筋在所述盖子的末端向所述主体的按压部件凸出;
所述按压部件包括;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并支撑所述按压部,且外径比所述按压部更小地形成的外径减少部;
所述连结筋向所述外径减少部延长,且所述连结筋的末端成弧形而与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面对应;
从所述主体前端上结合的盖子凸出的连结筋向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壁凸出并支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从而防止所述按压部移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还具备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位时防止所述液体由所述收容空间流出外部的第一密封部件;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防止空气通过所述按压槽流出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按压部件还具备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位时,沿着所述收容部的内周面滑动的第二密封部件;
所述插入部由以大小与所述收容部内径对应的外径形成的插入部中端部、以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小的外径形成的插入部前端部和插入部后端部构成;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前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内径对应的大小;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后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内径对应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置于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将所述储存空间分成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使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储存所述液体,施加于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储存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以后,沿着所述主体内侧面移位而使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密闭的密闭部件,
所述第二储存空间设置于所述挤压部和所述密闭部件之间,
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
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受到通过所述连通孔向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弹性变形,进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闭所述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补充液提供部,所述补充液提供部可拆卸地插进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并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密闭住,
所述补充液提供部包括:
主体部插入部,其插进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的状态下提供补充液储存空间;挤压部,其将补充液储存空间分成第三储存空间和第四储存空间,使与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三储存空间内储存液体,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而第三储存空间内储存着的液体中与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后,沿着主体部插入部的内侧面移位,使第三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补充液密闭部,其将补充液储存空间密封住的同时密封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
8.一种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上部的一侧面形成有按压部件被插入的按压槽,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
圆筒部,其具备导液部、连通孔以及收容部,所述导液部在所述主体内形成且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一侧端结合有流出液体的液体流出部;所述连通孔连接于所述导液部并形成有所述主体中储存的液体通过一侧的开放孔流入的收容空间并与所述导液部连通,所述收容部在所述按压槽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
盖子,其与所述主体的前端结合,
所述按压部件,
为了有外力施加时使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收容空间内而向第一方向移位,而使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液体中第一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连通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即第二方向移位,使与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按压部件具备:
向所述主体外部凸出并受到所述外力的按压部;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延长形成并插进所述贯通孔的插入部;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外力施加时弹性变形,施加的外力被释放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的第一弹性部,
所述圆筒部还包括:
圆筒管,其与所述开放孔连接有段差且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开闭部支撑部,其设置于所述圆筒管内;开闭部,其设置于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末端;遮盖部,其盖住所述圆筒管地形成且一侧和另一侧均开口而分别具备第一和第二开口部,与所述开闭部对应的部分形成为圆锥台状,
其中,所述液体流出部包括:
流出孔,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上部区域并使所述液体向外部流出;以及
结合部,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下部区域并插入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而与其结合,
其中,所述结合部插入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而与其结合时,所述结合部的外面和所述导液部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
其中,所述结合部包括:
第一结合部,形成与所述流出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
第二结合部,形成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以及
开闭部,设置为包围所述第二通孔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移动与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在所述按压部被施加所述外力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施加到所述按压部外力被释放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位,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开闭部支撑部和所述开闭部将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封住而限制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移动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第二开口部开放而使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自由移动,
所述盖子还包括从所述盖子末端向所述主体的按压部件凸出的连结筋,
所述按压部件包括被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按压部的下部而支撑所述按压部且外径小于所述按压部的外径减少部,
所述连结筋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延长,所述连结筋的末端是形成弧形而与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面对应,
在所述主体前端结合的盖子上凸出的连结筋是向所述外径减少部的外壁凸出而支撑所述按压部的下部,进而防止所述按压部移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开放孔的内径,从而所述圆筒管围住所述开放孔,
所述遮盖部的剖面为圆形且剖面向另一侧逐渐变小,从而第一开口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部的直径,
所述开闭部支撑部为弹簧形态,被设置于所述圆筒管内,
所述开闭部为球形,被设置于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末端,通过施加到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外力可逆地开闭所述遮盖部之第二开口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管的外面具备第一连结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进而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圆筒管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
所述圆筒管是插进所述遮盖部的内侧而所述开放孔和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相互连通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还具备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当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位时,防止所述液体从所述收容空间向外部流出,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防止空气通过所述按压槽流出流入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按压部件还具备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结合的状态下,当由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第二方向或者由所述第二方向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位置时,沿着所述收容部的内周面滑动,
所述插入部包括:外径大小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插入部中端部、外径小于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的插入部前端部以及插入部后端部,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前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大小,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插入部后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比所述插入部中端部外径更向外侧凸出形成,并与所述收容部接触被挤压而变形为与所述收容部的内径对应的大小。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挤压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将所述储存空间分成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使所述液体储存在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储存空间,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而所述第一储存空间中储存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圆筒管和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时,沿着所述主体的内侧面移位,使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还包括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密闭的密闭部件,
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密闭部件之间形成,
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会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所述密闭部件,具备与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和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
所述空气循环孔提供通道,进而在所述第二储存空间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与所述第一体积相同体积的外部空气流入所述第二储存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在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受到通过所述连通孔向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弹性变形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补充液提供部,其可装卸地插入于主体的储存空间而密闭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
所述补充液提供部具备:
主体部插入部,其插进所述主体存储空间的状态下提供补充液储存空间;挤压部,其将所述补充液储存空间分成第三储存空间和第四储存空间,使所述液体储存到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三储存空间,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而所述第三储存空间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开放孔流入所述收容空间后,沿着所述主体部插入部的内侧面移位并使所述第三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补充液密闭部,其将所述补充液储存空间密封住的同时密封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孔的剖面形成为椭圆形态,
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内径大于所述导液部中端部的内径,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插入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置于所述结合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导液部前端部的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以及置于第二弹性部后端且直径大于所述导液部中端部内径的流出调整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调整球,
在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所述外力时,受到通过所述连通孔向所述导液部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压力而向第三方向移动,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反方向即第四方向移动,进而将置于所述导液部前端部和中端部的边界区域的流入孔封住。
19.一种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上部一侧面向第一方向设有按压孔,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
按压部件,其被插入所述按压孔,一端向所述按压孔的外侧凸出,另一端内部具备下部流入口;
第一弹性体,其与所述按压孔的底面邻接,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下部流入口的内部;
圆筒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提供所述液体由所述主体内的储存空间通过液体流出部向外排出的通道,
所述主体的具备按压孔的部分具备向内侧凹进的第一弧形部,所述按压部件的一端最外面与所述主体的最外面对应,
其中,所述圆筒部包括:
按压孔,其在与所述主体上液体流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所述主体的一侧面开口而收纳所述按压部件的一部分;
第一开放孔,其在所述按压孔的一侧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连通,
第二开放孔,其在所述按压孔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液体流出部包括:
流出孔,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上部区域并使所述液体流出外部;以及
结合部,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下部区域并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侧而与其结合,
其中,当所述结合部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而与其结合时,所述结合部的外面和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
其中,所述结合部包括:
第一结合部,形成与所述流出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
第二结合部,形成与所述按压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以及
开闭部,设置为包围所述第二通孔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移动与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内部盖子,其在与所述按压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向内侧凹进的第二弧形部而结合于所述主体的前端;以及
外部盖子,其具备收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收纳空间,并与所述内部盖子结合,
所述主体上依次结合有内部盖子和外部盖子,所述内部盖子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部盖子和主体的最外面对应形成,所述第二弧形部相对于所述外部盖子和主体的最外面向内侧凹进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部还包括:
圆筒管,其以比所述第二开放孔更大的直径连接并延长至所述储存空间内而内部被贯通形成;
遮盖部,其设置成盖住所述圆筒管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并具备与所述第二开放孔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和与所述圆筒管的末端邻接并与所述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部;
开闭部,其设置成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将所述第二开口部可逆地开闭;以及
开闭部支撑部,其设置于所述遮盖部的内侧用以控制所述开闭部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管的内周缘比所述第二开放孔的内径更大地形成而围住所述第二开放孔,
所述遮盖部是所述第一开口部侧插进所述圆筒管内部,所述第二开口部侧设置于所述圆筒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外侧面有锥度地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管上具备第一连结部,所述遮盖部上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进而所述遮盖部紧密接触所述圆筒管并被固定住,
所述圆筒管的贯通形成的内部与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放孔对应而使液体通过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而所述按压部件的位置移动受到可逆性控制,
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所述按压孔内收容的液体中第一体积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外力被释放时,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对应的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按压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包括:
凸缘部,其剖面以圆状的圆筒形形成且插入所述按压孔的内侧,在所述按压部件的底面的所述按压部件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向内侧凹进的所述下部流入口;
头支撑部,其从所述凸缘部的上部延长,并以比所述凸缘部更小直径的圆筒形形成,上部侧具备向内侧凹进的贯通孔;
头部,其以向所述按压孔的外部露出并在施加外力的按压部,以及从所述按压部的下部延长插入所述贯通孔的插入部形成;
一对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其相互分离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外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还包括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长形成而贯通所述凸缘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并与所述下部流入口连通的液体传递通道,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所述凸缘部的下部邻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与所述凸缘部的上部邻接,
所述液体传递通道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进而将所述下部流入口横向贯通。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上有外力施加时所述第一弹性体被压缩,使所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按压孔的内部,所述按压孔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流出所述第一开放孔,所述第一开放孔和所述第二开放孔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弹性体复原,进而所述按压部向所述按压孔的外侧凸出,所述按压孔内部则由第二开放孔流入液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包括:
第一密封部件,其插进所述按压孔,向插进所述按压孔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沿着所述按压孔的内周面滑动;
第二密封部件,其插进所述按压孔并向插进所述按压孔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防止所述按压孔内的液体向所述按压孔的外部流出,
所述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件是相互分离设置并防止空气流出流入所述按压孔内。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包括体积可逆地变化的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收容传递于所述按压孔的液体,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含有由外部流入的空气,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储存着的液体中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圆筒管和所述第二开放孔流入所述按压孔,
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体积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增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体供应部,该液体供应部插进所述主体内部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封住,所述液体供应部在内部具备挤压部并被所述挤压部分成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且在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含有液体,
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作为插入所述主体内部的部分的一面开口并具备依次具备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的圆筒状形成,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与所述一面面对的另一面将所述主体后端部盖住并具备与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
所述第二储存空间设置于所述挤压部和所述空气循环孔之间,
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时,从外部通过所述空气循环孔流入第一体积程度的空气加压挤压部而使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进一步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供应部是在与所述一面邻接的外面具备O型圈,所述O型圈在所述主体内的安置部分被有段差地形成而使所述液体供应部和所述主体之间紧密结合,
与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另一面邻接的外面是插进所述主体内部连结,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另一面与所述主体侧面末端对应地形成。
3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孔向所述内部盖子的外侧凸出,以及所述结合部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的内侧。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在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受到由所述按压孔部件内的空间向所述一开放孔的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弹性变形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压力变小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
3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径比与所述按压部件侧面面对的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后端部内径更大地形成,
其中,所述液体流出部还包括:
第二弹性部,置于所述结合部末端和所述第一开放孔前端部内侧外周面之间;以及
流出调整球,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后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放孔后端部内径。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调整球,在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所述储存空间内含有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移动并加压所述流出调整球使所述第二弹性部压缩,进而使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从所述液体流出部排出,
所述液体对所述流出调整球的加压压力减少时,所述流出调整球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复原力封住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后端。
36.一种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上部一侧面向第一方向设有按压孔,形成有内部以贯通的方式形成而储存液体的储存空间;
按压部件,其被插入所述按压孔,一端向所述按压孔的外侧凸出,另一端内部具备下部流入口;
第一弹性体,其插入所述按压部件而与所述按压孔的上部侧邻接,进而控制所述按压部件的上下移动;
圆筒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提供所述液体由所述主体内的储存空间通过液体流出部向外排出的通道;
所述主体的具备按压孔的部分具备向内侧凹进的第一弧形部,所述按压部件的一端最外面与所述主体的最外面对应,
其中,所述按压部件包括:
按压盖子,向所述按压孔的外侧凸出并被施加外力;以及
盖子支撑部,连接于所述按压盖子的下部面且以比所述按压盖子更小的直径延长并插进所述按压孔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插进所述盖子支撑部且一端触及所述按压盖子的下部面,
其中,所述圆筒部包括:
按压孔,其在与所述主体上液体流出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所述主体的一侧面开口而收纳所述按压部件的一部分;
第一开放孔,其在所述按压孔的一侧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连接并与液体流出外部的液体流出部连通,
第二开放孔,其在所述按压孔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连接并与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液体流出部包括:
流出孔,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上部区域并使所述液体流出外部;以及
结合部,形成在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下部区域并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侧而与其结合,
其中,当所述结合部插入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而与其结合时,所述结合部的外面和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内面之间形成相隔空间,
其中,所述结合部包括:
第一结合部,形成与所述流出孔连通的第一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一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
第二结合部,形成与所述按压孔连通的第二连通空间并具备将所述第二连通空间和所述相隔空间连通的第二通孔;以及
开闭部,设置为包围所述第二通孔并决定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移动与否。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盖子包括:
剖面为圆形且下部面具备空间的盖状的盖子部;
沿着所述盖子部开口面形成的末端边缘向外面凸出并固定在所述按压孔内面的按压盖子固定部;
由所述盖子部的内侧中心向下部侧凸出的插入筋;在所述插入筋的外面凸出的第一连结凸块,
其中,所述盖子支撑部的上部面包括:插进所述插入筋的插入收纳部;以及在所述插入收纳部的外面凹进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结凸块连结的第一连结槽部,
所述盖子支撑部的下部面具备向所述盖子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向内侧凹进的下部流入口。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所述盖子支撑部的外面与下部面相邻设置的第一密封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相离一定间隔向上侧设置的第二密封部件,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的外面具备将所述盖子支撑部横向贯通的液体传递通道,
所述液体传递通道与所述下部流入口连通地形成。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外力时,所述第一弹性体被压缩,所述按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插进所述按压孔的内部,所述液体通过所述液体传递通道流出所述第一开放孔,且所述第一开放孔和所述第二开放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之间,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弹性体复原而所述按压部件向所述按压孔的上部侧移动,所述按压孔的内部是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流入液体。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包括:
第一密封部件,其插进所述按压孔,向插进所述按压孔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或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沿着所述按压孔的内周面滑动;
第二密封部件,其插进所述按压孔并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排出地移位时,防止所述按压孔内的液体向所述按压孔的外部流出,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是相互分离设置而防止空气进出所述按压孔。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部还包括:
圆筒管,其以比所述第二开放孔更大的直径连接并延长至所述储存空间内而内部被贯通形成;
遮盖部,其被盖住所述圆筒管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地设置,并具备与所述第二开放孔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和与所述圆筒管的末端邻接并与所述储存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部;
开闭部,其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将所述第二开口部可逆地开闭;以及
开闭部支撑部,其设置于所述遮盖部的内侧用以控制所述开闭部移动。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孔的内部还包括面积比所述盖子支撑部大并与所述按压孔的内部面相离形成的侧壁部,
所述盖子支撑部插入所述侧壁部内部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触及所述侧壁部的内面,
所述第一弹性体置于所述侧壁部的外面和所述按压孔的外面之间。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部是在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入口侧和与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入口侧面对的所述第二开放孔的出口侧向上部侧垂直延长形成,
所述液体是由所述储存空间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的出口侧流入所述侧壁部和所述盖子支撑部之间,所述液体是在侧壁部和所述盖子支撑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入口侧排出。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管的内周缘比所述第二开放孔的内径更大地形成而围住所述第二开放孔,
所述遮盖部是所述第一开口部侧插进所述圆筒管内部,所述第二开口部侧设置于所述圆筒管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外侧面有锥度地形成。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管上具备第一连结部,所述遮盖部上具备与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进而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圆筒管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
所述圆筒管的贯通形成的内部与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放孔对应形成而使液体通过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连通。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管是其内径大于所述开放孔的内径而围住所述开放孔,
所述遮盖部是剖面为圆形且向另一侧逐渐变小而使第一开口部的直径比第二开口部的直径更大地形成,
所述开闭部支撑部为弹簧形态,被设置在所述圆筒管内,
所述开闭部是以球形设置在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末端,进而通过施加于所述开闭部支撑部的外力将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可逆地开闭。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管的外面具备第一连结部,所述遮盖部的内侧具备与第一连结部连结的第二连结部,进而所述遮盖部与所述圆筒管紧密接触并被固定住,
所述圆筒管是插入遮盖部的内侧,使所述开放孔和所述遮盖部的第二开口部之间可相互连通流体。
4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内部盖子,其在与所述按压孔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向内侧凹进的第二弧形部而结合于所述主体的前端;
外部盖子,其具备收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收纳空间,并与所述内部盖子结合,
所述主体上依次结合有内部盖子和外部盖子,所述内部盖子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部盖子和主体的最外面对应形成,所述第二弧形部是对所述外部盖子和主体的最外面向内侧凹进形成。
49.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使所述按压部件的位置移动受到可逆性控制,
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所述按压孔内收容的液体中第一体积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外力被释放时,流至所述液体流出部的与所述第一体积液体对应的体积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放孔由所述储存空间流入所述按压孔。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储存空间包括体积可逆地变化的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所述第一储存空间收容传递于所述按压孔的液体,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含有由外部流入的空气,
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力被释放时,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储存着的液体中与第一体积液体相同体积的液体通过所述圆筒管和所述第二开放孔流入所述按压孔,
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体积缩小所述第一体积程度,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增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51.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妆品容器还包括:液体供应部,该液体供应部插进所述主体内部将所述主体下部区域之贯通区域封住,所述液体供应部在内部具备挤压部并被所述挤压部分成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且在所述第一储存空间内含有液体,
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作为插入所述主体内部的部分的一面开口并具备依次具备第一储存空间和第二储存空间的圆筒状形成,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与所述一面面对的另一面将所述主体后端部盖住并具备与外部连通的空气循环孔,
所述第二储存空间,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空气循环孔之间形成,
所述第一储存空间的大小缩小第一体积程度时,从外部通过所述空气循环孔流入所述第一体积程度的空气加压挤压部而使所述第二储存空间的大小进一步扩张所述第一体积程度。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供应部是在邻接所述一面的外面具备O型圈,所述O型圈在所述主体内的安置部分被有段差地形成而使所述液体供应部和所述主体之间紧密结合,
与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另一面邻接的外面是插进所述主体内部连结,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另一面是与所述主体的侧面末端对应形成。
53.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孔向所述内部盖子的外侧凸出,以及所述结合部设置于所述内部盖子的内侧。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在外力施加到所述按压部件时,受到由所述按压部件内的空间向所述第一开放孔前端部方向移动的液体的压力弹性变形而开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压力变弱时通过所述弹性变形的复原力复原而封住所述第二通孔。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内径比与所述按压部件侧面面对的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后端部内径更大地形成,
还包括:置于所述结合部末端和所述第一开放孔前端部内侧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以及置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后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放孔后端部内径的流出调整球。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调整球,在所述按压部件被施加所述外力时,所述储存空间内含有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移动并加压所述流出调整球使所述第二弹性部压缩,进而使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前端部从所述液体流出部排出,
所述液体对所述流出调整球的加压压力减少时,所述流出调整球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复原力封住所述第一开放孔的后端。
CN201711474507.0A 2017-03-10 2017-12-29 化妆品容器 Active CN108567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30719 2017-03-10
KR1020170030719A KR101889650B1 (ko) 2017-03-10 2017-03-10 화장용기
KR1020170035077A KR101891221B1 (ko) 2017-03-21 2017-03-21 화장용기
KR10-2017-0035077 2017-03-21
KR10-2017-0069274 2017-06-02
KR1020170069274A KR101903456B1 (ko) 2017-06-02 2017-06-02 화장용기
KR1020170101133A KR101913958B1 (ko) 2017-08-09 2017-08-09 화장용기
KR10-2017-0101133 2017-08-09
KR10-2017-0116595 2017-09-12
KR1020170116595A KR101934866B1 (ko) 2017-09-12 2017-09-12 화장용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7220A CN108567220A (zh) 2018-09-25
CN108567220B true CN108567220B (zh) 2021-02-05

Family

ID=63576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4507.0A Active CN108567220B (zh) 2017-03-10 2017-12-29 化妆品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12839B2 (zh)
CN (1) CN1085672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40240B1 (ko) * 2018-11-02 2020-07-31 인탑스 주식회사 화장품 용기
KR102428027B1 (ko) * 2022-02-07 2022-08-01 한상범 마이크로 니들이 장착된 스탬프형 유체 주입용기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8265A (en) * 1995-08-30 1997-11-18 Aaron Medical Industries, Inc. Battery powered cautery assembly
WO2004062422A1 (en) * 2003-01-10 2004-07-29 Harro Oil Company Pty Ltd Nail polish applicator
CN2799010Y (zh) * 2000-12-30 2006-07-26 李宗哲 凝胶状口红
KR20100003580U (ko) * 2008-09-25 2010-04-02 문사충 버튼 압축식 화장품용기
CN102131421A (zh) * 2008-08-26 2011-07-20 衍宇株式会社 笔型化妆品容器
CN102415677A (zh) * 2010-09-24 2012-04-18 株式会社常盘 化妆品涂布容器
CN103038141A (zh) * 2010-04-06 2013-04-10 雷西尔国际有限合作公司 用于分配计量体积的纯净或无菌可流动物质的输送系统
KR101301917B1 (ko) * 2012-08-07 2013-08-30 (주)톨리코리아 저장통의 교체사용이 가능한 혼합식 화장품용기
KR20130115670A (ko) * 2012-04-13 2013-10-22 김길수 실리콘재 펌프로 작동되는 버튼식 립글로스 화장품 용기
KR20150137500A (ko) * 2014-05-29 2015-12-09 (주)레이원 액상분사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09882U (ko) * 2009-03-31 2010-10-08 (주)톨리코리아 에어리스 펌프를 가지는 아이크림화장품용기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8265A (en) * 1995-08-30 1997-11-18 Aaron Medical Industries, Inc. Battery powered cautery assembly
CN2799010Y (zh) * 2000-12-30 2006-07-26 李宗哲 凝胶状口红
WO2004062422A1 (en) * 2003-01-10 2004-07-29 Harro Oil Company Pty Ltd Nail polish applicator
CN102131421A (zh) * 2008-08-26 2011-07-20 衍宇株式会社 笔型化妆品容器
KR20100003580U (ko) * 2008-09-25 2010-04-02 문사충 버튼 압축식 화장품용기
CN103038141A (zh) * 2010-04-06 2013-04-10 雷西尔国际有限合作公司 用于分配计量体积的纯净或无菌可流动物质的输送系统
CN102415677A (zh) * 2010-09-24 2012-04-18 株式会社常盘 化妆品涂布容器
KR20130115670A (ko) * 2012-04-13 2013-10-22 김길수 실리콘재 펌프로 작동되는 버튼식 립글로스 화장품 용기
KR101301917B1 (ko) * 2012-08-07 2013-08-30 (주)톨리코리아 저장통의 교체사용이 가능한 혼합식 화장품용기
KR20150137500A (ko) * 2014-05-29 2015-12-09 (주)레이원 액상분사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7220A (zh) 2018-09-25
JP6612839B2 (ja) 2019-11-27
JP2018149266A (ja)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2360B2 (en) Art instrument
CN108567220B (zh) 化妆品容器
US20180295967A1 (en) Cosmetic container
JP2008023310A (ja) 化粧品容器の化粧溶液吐出誘導具の構造
KR200338799Y1 (ko) 리퀴드 타입의 화장품 도포용기
US7229229B2 (en) Liquid dispenser
KR101237448B1 (ko) 연질 브러시를 갖는 튜브형 액상 화장품 용기
KR102004283B1 (ko) 화장용기
JP2021107257A (ja) 定量吐出容器
CN107028328B (zh) 液状化妆品容器
KR101806051B1 (ko) 화장용기
US20180255905A1 (en) Cosmetic-fluid dispenser
KR200430516Y1 (ko) 화장액 분출용 에어리스 튜브
KR200372911Y1 (ko) 분리형 펌프식 액상 화장품 용기
KR101913958B1 (ko) 화장용기
JP6069003B2 (ja) 液体塗布具
KR101903456B1 (ko) 화장용기
KR101151002B1 (ko) 화장품 용기
KR101891221B1 (ko) 화장용기
US20160128446A1 (en) Liquid Cosmetic Applicator
KR101889650B1 (ko) 화장용기
KR102036479B1 (ko) 스포이드형 화장품 용기
KR101934866B1 (ko) 화장용기
JP6956588B2 (ja) 塗布栓
KR101913955B1 (ko) 화장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