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57584A -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57584A
CN108557584A CN201810459188.4A CN201810459188A CN108557584A CN 108557584 A CN108557584 A CN 108557584A CN 201810459188 A CN201810459188 A CN 201810459188A CN 108557584 A CN108557584 A CN 108557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llet
cylinder
station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91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57584B (zh
Inventor
姚业冲
杨洪达
薛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KAIYE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KAIYE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KAIYE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KAIYE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91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57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57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7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57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7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投纱设备的前序设备;通过进料装置、提升装置、输送系统、找头整理装置和吸头拽头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在投纱之前,实现自动有序进料、自动提升及落插、完成自动找头整理和吸头拽头的工作,大大的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投纱设备的前序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络筒机自动投纱设备是对纱棒进行自动投纱,但是投纱之前,需要人工进行找头整理。因为管纱在运输过程中,线头容易散乱缠绕打结。部分管纱到货时,该管纱出于运输方便,会将最后用于络筒的线头与管纱起绕线头打结在一起。使得吸头拽头工位吸线头的时候,经常的会出现线头不能够正常吸出的情况,大大的影响设备的运行,降低设备运行效率。
而自动络筒机中的管纱在投纱之前,需要将管纱的线头吸拽至一个固定的地方,否则随意飘散的线头会极大的影响后续设备的运行,从而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投纱设备的前序设备;通过进料装置、提升装置、输送系统、找头整理装置和吸头拽头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在投纱之前,实现自动有序进料、自动提升及落插、完成自动找头整理和吸头拽头的工作,大大的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包括进料装置,提升装置,输送系统,找头整理装置和吸头拽头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能够将成品管纱分批投入提升装置的上料口;
所述提升装置能够将上料口的管纱提升至输送系统的上管纱工位;
所述输送系统包括1根完整的输送用圆皮带,所述圆皮带经由各导向轮组成的轮组缠绕后由驱动装置带动形成一条闭环输送带;所述闭环输送带上通过表面覆板覆盖导向后形成空底托输入通道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所述通道内的底托随圆皮带驱动向前移动;
所述空底托输入通道的出口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衔接,所述上管纱工位位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处;所述上管纱工位设有能够打开或者封闭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将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运行的底托停留的第二交通机构组;
所述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沿管纱底托运动方向顺序设置有能够将管纱线条挑起的找头整理装置和能够将挑起的线头吸拽至固定位置的吸头拽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找头整理装置包括限位机构、夹紧机构、旋转驱动机构、找头整理用压头机构、松线机构、吹头气嘴;
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找头整理工位下方,能够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找头整理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和压紧机构分别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两侧,所述压紧机构能够将底托压紧至旋转驱动机构上,使得底托自输送用圆皮带上隔离开,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底托旋转;
所述找头整理用压头机构分别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上方,能够从管纱的顶部下压,将管纱紧压在底托上,使得管纱能够跟着底托同步旋转;
所述松线机构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一侧,包括剔刀、能够带动剔刀上下运动的上下升降驱动气缸、能够带动剔刀左右运动的左右伸缩驱动气缸,所述剔刀在左右伸缩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紧贴到管纱表面,并在上下升降驱动气缸的驱动下,沿管纱从上到下运动,从而将不断旋转的管纱表面贴附的线头挑起松开;
所述吹头气嘴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另一侧,能够将挑起松开的线头吹起。
当管纱运动至找头整理装置,管纱到达压头杆下后限位杆升起阻挡管纱底托前进,压头杆伸出压住管纱头部,旋转驱动机构和压紧机构将管纱底托压紧后旋转。挑头机构伸入管纱表面将打结的线头挑断,松线机构的剔刀伸至管纱的表面做上下运动,结合管纱本身的旋转运动将管纱线头理松,安装于吹嘴支架的吹嘴由上而下吹线头将线头缠绕至纱管顶部,随后限位杆下降将管纱放出该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能够上下伸缩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顶部设置有两根限位杆,所述两根限位杆随伸缩气缸升起后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输送用圆皮带的两侧,从而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找头整理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即由伸缩气缸带动两根限位杆升起,从输送皮带两侧穿过,挡住底托继续前进。
进一步的,所述找头整理装置还包括挑头机构,所述挑头机构包括一个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挑头驱动气缸,挑头机构刀片;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的水平板一端套设在挑头机构中心旋转轴上,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的水平板另一端通过挑头机构连接轴连接挑头驱动气缸一端,挑头驱动气缸另一端固定于找头整理系统固定支架上,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的竖直板上设置挑头机构刀片。挑头机构在挑头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绕挑头机构中心旋转轴转动,将挑头刀片紧贴到管纱上,随着管纱的旋转,如果管纱上存在打结在一起的线头,即会在旋转过程中被带入挑头刀片的刀刃中,进而被挑断,使上下缠绕在一起的线头松开。优选的,所述挑头机构刀片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两侧边向内侧凸出形成相对的2片挑头机构弹性刃,所述挑头机构弹性刃的外缘均为刃部。当刀片受挑头驱动气缸驱动,贴合到管纱表面上时,弹性刃不仅贴在管纱表面,且管纱表面如存在打结的线头,也会被弹性刃插入到线头内,随着管纱的旋转,将线头挑断,实现本系统所设置的挑头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挑头整理用压头机构包括能够上下运动的压头驱动气缸,所述压头驱动气缸一端固定于找头整理系统固定支架上,另一端设置有压头机构旋转轴,所述压头机构旋转轴下方连接压盘,所述压盘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上方。压头驱动气缸输出向下运动的驱动、压紧力,当压盘压紧在管纱顶部,管纱旋转时,由于有旋转机构,压盘跟随管纱自由旋转,不会产生过大的旋转阻力,同时压头驱动气缸本体不受旋转力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组和压紧驱动气缸,所述压紧轮组通过机架连接安装在所述压紧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且所述压紧轮组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一侧;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和旋转驱动轮,所述旋转驱动轮固定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所述旋转驱动轮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另一侧;
所述压紧驱动气缸伸出后能够带动压紧轮组紧压底托一侧,使得底托另一侧与旋转驱动轮紧密接触,并随旋转驱动轮旋转。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其输出转速根据系统需要进行设置;所述旋转驱动轮具有一个较宽的侧面,能够与底托外表面良好贴合;且所述旋转驱动轮与底托之间具有较好的摩擦力,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底托能够平稳旋转。优选的,所述压紧轮组包括2个具有一定间隔的旋转轮,能够正好压紧分布在底托的圆心与旋转驱动轮的圆心连线的两侧。能够有效的将底托压紧到旋转驱动轮上,方便平稳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松线机构还包括松线机构滑块,所述松线机构滑块一侧固定于上下升降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松线机构滑块中设置有松线机构导杆,在上下升降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滑块能够沿导杆升降运动;
所述松线机构滑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上并排布置有左右伸缩驱动气缸和缓冲器;所述左右伸缩驱动气缸和缓冲器的输出端共同固定有剔刀支架,所述剔刀支架的末端安装有剔刀。剔刀支架的伸缩运动由左右伸缩驱动气缸与缓冲器共同作用,左右伸缩驱动气缸在气压的作用下,将剔刀支架伸出,并将剔刀头抵在管纱表面;其后,缓冲器保持剔刀头与管纱表面保持一定的接触力,以使剔刀头可以随着管纱表面的纱线分布情况,时刻进行伸缩运动,不至于剔刀头接触力量太大,插入管纱过深,导致纱线损坏;也不至于剔刀头接触力量太小,与管纱产生虚接触,而无法完成挑起纱头的工作。所述剔刀选用陶瓷或者尼龙材质。以防在与管纱接触的过程中,产生静电,从而影响线头松开、飘起。
进一步的,所述吸头拽头装置包括负压风管、上风门机构、锁紧机构、档杆机构和下风门机构;
所述档杆机构位于吸头拽头工位下方,能够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吸头拽头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
所述锁紧机构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两侧,能够自两侧压紧底托,使得底托自圆皮带上隔离开;
所述负压风管一端连接系统负压空气管道,另一端分两路:第一路端口连接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一路端口的上风门机构,所述上风门机构设置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路端口内部设置有能够检测第一路端口内部是否有线头飘入的检测传感器;第二路端口连接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二路端口的下风门机构,且所述第二路端口通过下风门机构连接连接风管第一端,连接风管第二端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下方;
所述检测传感器、上风门机构和下风门机构通过信号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传感器为光纤探头。
当检测到含管纱底托到达吸头拽头工位时,档杆机构升起限制随输送皮带运动至吸头拽头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同时打开上风门机构,当线头被吸入上风口后,势必会进入负压风管的第一路端口,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线头飘入后,即给出信号,此时上风门机构驱动关闭第一路端口,当上风门机构驱动关闭第一路端口的同时,下风门机构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慢慢开启,此时,第二路中形成负压吸力,并通过底托及管纱中心孔,在管纱中心孔的顶部形成一个负压空间,将隔断的线头引导到管纱中心孔附近,并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线头被吸入管纱中心孔,实现吸头、拽头工序。
进一步的,所述档杆机构包括能够上下伸缩的档杆驱动气缸,所述档杆驱动气缸的伸缩端部设置档杆安装座,所述档杆安装座上设置有两根阻挡杆,所述两根阻挡杆随档杆驱动气缸升起后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输送皮带的两侧,从而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吸头拽头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优选的,所述阻挡杆为圆柱体状,设有2根,分别在输送皮带的两侧,相对于输送皮带运动方向对称布置。当底托由输送皮带输送走时,挡杆驱动气缸带动挡杆安装座及阻挡杆降下,使阻挡杆上端部低于底托下端面,则底托不受阻挡杆的阻挡作用,可以在输送皮带的带动下,向前移动;当需要底托停留在本工位时,挡杆驱动元件工作,带动挡杆安装座及阻挡杆升起,并使阻挡杆上端部高于输送皮带的输送面高度,即可以阻挡到底托下端面的位置,底托运动至本工位时,即受阻挡杆的阻挡,无法继续前进。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为由三层凸台组成的圆形座,中心轴上自上而下加工有通孔,顶层凸台插入管纱中心孔内,底层凸台底部向内凹陷有吸口;
所述连接风管第二端设置有下吸嘴,所述下吸嘴第一端与连接风管密封连接,下吸嘴第二端插放于底托的吸口内与通孔对齐,且下吸嘴第二端顶端设有输送皮带过孔。输送圆皮带可经该皮带过孔正常运动;下吸嘴顶部与底托底部正好接触,这样在负压空气的作用下,可有效的通过底托在管纱中心孔中产生负压吸附力,将飘去的线头吸入管纱中心孔中。且吸口截面积较大,连接风管插放于吸口内与通孔对齐能够减少漏风,增大了负压吸力。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套分别设置在底托的底层凸台两侧的压紧装置,每套压紧装置包括能够沿远离和接近底托方向伸缩的锁紧驱动气缸,所述锁紧驱动气缸的伸缩端部设置有锁紧轮支架,所述锁紧轮支架上安装有一对锁紧轮,4个锁紧轮安装在锁紧轮支架上后,分处在底托的底层凸台两侧,锁紧轮的外周面能够在锁紧驱动气缸的驱动下与底托的底层凸台外周面接触。所述底托两侧的两对锁紧轮,共4个锁紧轮共同作用,将底托牢固锁紧,防止后续操作中发生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吸头拽头装置包括压杆机构,所述压杆机构设置于一套压紧装置所处一侧,即圆皮带运行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所述压杆机构包括压杆驱动气缸和压板,所述压板中间通过转轴固定,压板一端与压杆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可旋转式连接,压板另一端能够随着压杆驱动气缸来回旋转,压紧底托的中间凸台的台面或者退回松开对底托的中间凸台的台面的压紧。当压板另一端随着压杆驱动气缸旋转压紧底托的中间凸台的台面时,能够保证管纱的稳定性,便于吸纱头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吸头拽头装置包括吸头拽头用压头机构,所述吸头拽头用压头机构包括压片驱动气缸、转轴连杆、压片转轴、压片安装座和压片,所述压片驱动气缸的伸缩端部可旋转式连接转轴连杆一端,转轴连杆另一端固定于压片安装座上,所述压片一端固定于压片安装座上,所述压片安装座与压片转轴连接能够在压片驱动气缸的驱动下以压片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带动压片另一端来回旋转压紧和远离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管纱上端口。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线被吸入上风口后,线头必然的会经过管纱上端口,此时压头机构同步动作,利用压片将线头压住,贴附在管纱表面,防止线头再跌落。
进一步的,所述上风门机构包括上风门机构机架,所述上风门机构机架由上下两层板拼接而成,两层板中心对称的加工有上风口,上层板中心的上风口上部与负压风管的第一路端口连接,下层板中心的上风口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上方;
两层板中间设置有上风门板,所述上风门板与上风门驱动气缸通过上风门机构连接机构连接,使得上风门板在上风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对上风口实现开启或者关闭动作;具体的,所述上风门驱动气缸输出线性运动后,经连接机构转化成上风门板的旋转运动,所述上风门板绕转轴旋转,实现对上风口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上风门板靠上风口一侧设有切割刃,所述切割刃贯穿整个上风口。当线头被吸起,并通过上风口后,在上风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上风门板对上风口进行关闭过程中,切割刃将起割断作用,将多余的线头进行割断,防止过长而产生缠绕。
所述下风门机构包括下风门驱动气缸和下风门板,所述下风门板在下风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旋转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二路端口。从而实现下风门板将负压风管与下吸嘴进行连通或者隔开;当上风门板进行关闭的同时,下风门板在下风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慢慢开启,此时,下吸嘴中形成负压吸力,并通过底托及管纱中心孔,在管纱中心孔的顶部形成一个负压空间,在压头机构的同步作用下,将隔断的线头引导到管纱中心孔附近,并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线头被吸入管纱中心孔,实现吸头、拽头工序。
优选的,所述吸头拽头装置包括伸缩密闭机构,所述伸缩密闭机构包括能够上下移动的伸缩密闭驱动气缸,所述伸缩密闭驱动气缸的移动端部设置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固定连接伸缩套下端部,所述伸缩套上端部与伸缩套对接口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对接口上端部下层板中心的上风口下部固定连接;伸缩套在伸缩密闭驱动气缸的上下驱动下能够沿管纱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伸缩套优选波纹型伸缩套。伸缩套的上侧通过伸缩套对接口固定在上风口上,并通过上风门机构与负压风管相连通;当管纱进入时,伸缩密闭驱动元件将安装臂移动固定在上方位置,使伸缩套的下部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管纱流入;当管纱流入后,根据需要,伸缩密闭驱动元件带动安装臂向下移动,伸缩套的下端也随着安装臂向下移动,直至把管纱套入伸缩套内,即在管纱上部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当上风门机构打开时,在伸缩套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吸附力,可将管纱表面的纱头吸起,并吸入上风门机构内。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线被吸入上风口后,伸缩密闭驱动元件将安装臂移动固定在管纱上方位置,此时压头机构同步动作,利用压片将线头压住,贴附在管纱表面,防止线头再跌落。
优选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管纱到达吸头拽头工位被锁紧停止后,压片先压住管纱整理好的线头,上风门机构先打开对管纱头上的线进行吸取,2-3秒内如管道内检测传感器检测不到线,压片则松开。伸缩套下降套住管纱2-3秒以便增加对管纱的吸力,此动作可反复动作直至管道内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线,检测到线后上风门机构关闭的同时下风门机构打开对刚才飘起的切断的线下吸完成拽头(上风门机构关闭并剪断纱线、下风门机构打开几乎同时进行,管道的负压能保证线在剪断的一瞬间迅速被吸入管纱中心孔内)
进一步的,在空底托输入通道前,设有空底托回收桥接机构,所述空底托回收桥接机构由驱动器驱动驱动轮和同步带轮来带动输送平带运动,所述输送平带的一端与空底托回收通道相连接,输送平带的另一端为输送系统的空底托进料口。用于将后级管纱投送系统内回收的空底托,从投送系统的皮带上,桥接至本输送系统内,将管纱投送系统输出的空底托源源不断的输入到本系统中,供循环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机架,所述进料装置机架上设置有落料区、翻板组件、整理料斗和提升待料区;
所述落料区包括倾斜向下的落料板;
所述整理料斗设置于落料板底端,包括储管纱槽、料斗阻料弧面、整理料斗驱动气缸和料斗转轴;所述储管纱槽为若干个能够存储管纱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落料板垂直,凹槽底部设置有能够托住管纱的托板,所述托板与落料板接触不连接;所述托板外侧与凹槽顶端之间采用圆弧连接形成圆弧形筒状面的料斗阻料弧面,所述料斗阻料弧面的圆心线上设置有料斗转轴,所述料斗转轴与整理料斗驱动气缸连接,所述整理料斗驱动气缸运动带动储管纱槽和料斗阻料弧面以料斗转轴为中心翻转;
所述翻板组件包括翻板推料平面、翻板阻料弧面和翻板驱动气缸;所述翻板推料平面嵌置于落料板下侧开设的槽内部,翻板推料平面与落料板齐平,翻板推料平面底侧通过合页与落料板可翻转式固定连接;所述翻板推料平面顶端连接翻板阻料弧面,所述翻板阻料弧面是以翻板推料平面底端所在直线为圆心线形成的圆弧形面,位于翻板推料平面下方;所述翻板驱动气缸带动翻板推料平面和翻板阻料弧面绕合页翻转。将管纱推到储管纱槽内时,该翻板阻料弧面升起,防止管纱掉落到翻边安装空隙内,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优选的,所述储管纱槽顶端设置有剪线装置,所述剪线装置于每个能够存储管纱的凹槽顶端设有一个引导槽口,每个引导槽口对应设置有一把线头剪刀,所有的剪刀通过连杆连接后与剪线装置驱动气缸连接,剪线装置驱动气缸运动带动剪刀开合。在工作过程中,剪刀工作,可以将多余的线头剪除,以防管纱挂在设备上,影响后续工作。
优选的,所述落料板两侧设置有能够防止管纱掉落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方设置有补料检测关电开关。当补料检测光电开关照射区域无管纱时,给出信号,提示缺料。
优选的,所述翻板推料平面的宽度与所述储管纱槽的宽度相当。
该进料装置用于将成品管纱,按照设备运转需要,分批投入提升部件上料口,防止管纱过度堆积在提升部件上料口,影响提升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部件、待料平台、落料分拣机构和落料斗;
所述提升部件包括两边的提升架及中间通过驱动元件带动的提升带,所述提升部件底端为管纱上料区,所述提升带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能够拖放管纱的楔形搭扣;当一个楔形搭扣经过管纱上料区时,将一个管纱托起,沿着提升带上升。
上述提升带由驱动元件驱动,该驱动元件可以是减速电机,也可以是其他驱动元件,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元件为减速电机,且安装在顶部;根据需要该驱动元件也可以安装在底部或者其他部位。
所述待料平台设置于提升带的顶部,在待料平台端部设有让楔形搭扣豁口,与提升带对接,将管纱从提升带上接到待料平台上;所述待料平台向下倾斜,沿待料平台向下倾斜面上顺序设置有第一插片装置和第二插片装置,每个插片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料平台底部的插片驱动气缸和能够由插片驱动气缸驱动上下运动的插片,所述插片向上运动时伸出待料平台表面,且两个插片之间仅够容纳1个管纱;管纱由两个插片装置交替作用,使管纱依次向后运动来控制管纱运动的先后顺序。即本待料平台具有一定的斜度,管纱到所述待料平台上后会受重力影响,自动向下滚落,此时,先被第1个插片挡住;待2个插片中的管纱移走后,第2个插片升起,随后第1个插片降下,将后续管纱放入,2个插片间仅够容纳1个管纱;管纱放入后,第1个插片再次升起,将后续管纱继续挡住;当第2个插片前方工位的管纱完成相应的动作后,第2个插片降下,将2个插片间的那个管纱释放,使该管纱沿平台斜度继续运动到后续工位。
所述落料分拣机构设置于待料平台末端,在落料分拣机构所在的平台两侧,分别设有大小头识别开关;所述落料分拣机构两端各设有一个V形管纱头托板,每个V形管纱头托板能够由相应的托板气缸驱动沿滑轨朝向落料分拣机构中心和远离落料分拣机构中心运动;所述落料斗设置于落料分拣机构底部,所述落料斗下方对应上管纱工位。当管纱被第2个插片降下释放后,受重力影响,沿待料平台滚过去,滚落到落料分拣机构上;管纱滚落到分拣机构前,2个托板气缸都伸出朝向落料分拣机构中心运动,2个V形管纱头托板被驱动升到相对距离最小,这样管纱滚落下来,管纱的2端可以正好落在两端的V形管纱头托板上。此时,管纱的大头由于直径较大,会触发大小头识别开关,就能判断该侧是大头;此时管纱大头对应托板气缸带动V形管纱头托板沿远离落料分拣机构中心方向运动,管纱大头处顺着落料斗下落到达整理部件后完成插管动作。
优选的,所述大小头识别开关为压簧片。
优选的,所述提升带中下部设置有剪线器,所述剪线器固定于提升带两侧的提升架上,所述剪线器包括一个引导槽口,引导槽口处对应设置有一把剪刀,剪刀与剪线器驱动气缸连接,剪线器驱动气缸运动带动剪刀开合。管纱上升过程中,如意外产生飘落的线头,会被缠到剪线器的引导槽口内,剪线器内设有剪刀,规律运动,可将相应的线头剪断,以防线头对设备产生缠绕。
优选的,所述落料分拣机构中间为空腔,所述落料斗上部开口较大,与落料分拣机构的两侧相连接,落料斗向下逐渐收小。这样当管纱落下时,能够随落料斗的形状,调整为大头向下的竖直状态,向下滑落,方便后续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搭扣为两段式,分为左右两个楔形凸起,楔形凸起的末端固定于提升带上。方便后续管纱转移到待料平台上,并保证管纱在提升时的稳定。
该提升装置采用提升部件、待料平台和落料分拣机构的配合,提升部件主要将进料部件中的管纱通过驱动元件带动皮带提升至规定高度,排序待料后经由大小头识别装置进入落料斗。保证了管纱大小头投放方向正确。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纱工位设置有插管找正装置;所述插管找正装置包括两个导向片,分别为第一导向片和第二导向片;所述两个导向片镜像对称,上方为半漏斗状结构,中部为半圆柱形结构,底部为半漏斗状结构;所述两个导向片受驱动并在一起,形成一个上方为漏斗状结构,中部为圆柱形结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的导向装置,且底部漏斗状结构的出口处对应上管纱工位;
插管找正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一端连接第一导向片,一端设置第一连接轴,中间通过第一旋转轴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旋转臂能够绕第一旋转轴旋转;
插管找正装置包括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二旋转臂一端连接第二导向片,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固定于插管找正装置机架上,中间设置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旋转臂能够绕第二旋转轴旋转;
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接轴,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
包括插管找正装置驱动气缸,所述插管找正装置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长度调节件。可以微调其长度,从而实现对上述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的打开、闭合的角度、位置的调节,以最大化的适应设备运行需要。
该插管找正装置位于前道工序提升部件的落料斗的下方,前道经提升、识别大小头后,大头朝下落下的管纱下落至插管导片,然后落至管纱底托完成插管工序。插管导片由两组漏斗状导向片组成,导向片由一组气缸及连杆组成来控制开合动作。当管纱下落时导向片闭合确保顺利落插在底托上,完成插管动作后导片打开。纱管底托带管纱由底部皮带带往下一个工位。由本插管找正装置辅助,由提升部件的落料斗下落的管纱能够正好落在底托上,方便后续由底托带着管纱在系统内流转运行。防止了落偏的可能,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精度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包括管纱分拣装置,所述管纱分拣装置设置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出口处,与后道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衔接;所述管纱分拣装置包括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回收通道和底托推行装置;
所述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包括一对夹持机械手,所述夹持机械手安装在夹持驱动气缸上,所述夹持机械手有两臂相对设置,夹持驱动气缸驱动两臂中间空间打开时宽度大于管纱端部直径,夹持驱动气缸驱动两臂中间空间夹紧时宽度小于管纱端部直径;从而对管纱形成夹紧力;
所述夹持驱动气缸固定在升降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气缸能够带动夹持机械手下降至管纱端部所处水平面上,也能够带动夹持有管纱的夹持机械手升起,且管纱底部高度超过底托顶部高度;即升降驱动气缸对夹持机械手产生升降运动,降下时,夹持机械手可降至管纱端部所处水平面上,以使夹持机械手实现夹持管纱端部的动作;所述升降驱动元件升起时,可将管纱从底托上拔出,并使管纱底部高度超过底托顶部高度,方便后续管纱的运动不再受底托的限制。
所述升降驱动气缸固定在左右移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左右移动驱动气缸左右移动,带动夹持机械手在回收通道上方和管纱上方来回移动;即当不合格管纱被从底托上拔出后,左右移动驱动气缸工作,将夹持机械手连同管纱从底托所在工位移动至回收通道上方,随后,夹持机械手将管纱释放,投入回收通道内。
所述底托推行装置安装在底托通道上,包括拨叉、伸缩驱动气缸及推行驱动气缸;所述拨叉具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一侧拨叉凸起,所述拨叉凸起设置在拨叉的在底托来料方向,且拨叉与底托突出底托通道的凸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拨叉安装在伸缩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伸缩驱动气缸能够带动拨叉向底托方向延伸将拨叉的开口伸入底托内使得拨叉上的拨叉凸起位于底托后方,或者伸缩驱动气缸带动拨叉向远离底托方向回缩使拨叉与底托分离;
所述伸缩驱动气缸安装在推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推行驱动气缸能够带动拨叉从底托通道的一端推行到另一端。即可使底托在拨叉的驱动下,由凸起推行底托突出底托通道的凸台将底托从底托通道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从而实现底托从前级输送系统的皮带上,转移到后级的投纱平台输送带上,完成两个系统之间的底托转运。
优选的,在所述升降驱动气缸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嵌套于左右移动导轨上沿左右移动导轨来回滑动,所述左右移动导轨与左右移动驱动气缸的运动方向一致。利用左右移动导轨来辅助支撑夹持机械手等装置左右移动的平稳运动。
当管纱完成拽头动作后到达分拣工位,分拣工位主要对前道工位过来的管纱进行识别和分拣,合格品由底托推行装置推拨至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中,不合格管纱由抓取回收装置提升后丢至回收通道。不合格品的检测在前道工序开展,后面是执行机构。采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拽头成功,连续检测若干次,光电传感器未检测到线头,即为不合格品,该管纱流至本分拣工位,机构执行,将其剔除。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线头,即为合格品,由底托推行装置推拨至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中。实现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输送系统的输出端和后道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之间的自动衔接,节约劳动力,大大的提供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交通机构组包括1个第三拨片,所述第三拨片由第三气缸驱动旋转打开或者封闭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将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运行的底托停留。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设置于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的进料口,设置有2个,每个进料装置的对应一个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有2个,每个提升装置将管纱提升对应至一个上管纱工位;
所述输送系统的闭环输送带上通过表面覆板覆盖导向后形成1条空底托输入通道和2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所述通道内的底托随圆皮带驱动向前移动;
所述空底托输入通道的出口与两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衔接形成一个交叉口,在空底托输入通道与2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交叉口设有第一交通机构组;所述第一交通机构组包括2个联动的拨片,第一拨片由第一气缸驱动旋转打开或者封闭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第二拨片由第二气缸驱动旋转打开或者封闭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
所述2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上管纱工位。
每个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出口处设置一个分拣装置,分为第一分拣装置和第二分拣装置,所述第一分拣装置和第二分拣装置分别包括一套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和一套底托推行装置;两个分拣装置中间设有统一的回收通道。
当需要底托进入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时,空底托输入通道连接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处,由第一交通机构组的相应第二拨片进行阻挡封闭;而空底托输入通道连接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处的第一交通机构组的相应第一拨片则收回,使2个通道相贯通,方便空底托由空底托输入通道进入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处。相应的,当需要底托进入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时,则第一交通机构组的2个拨片反向动作,封闭空底托输入通道与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连接处,打开空底托输入通道与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连接处,方便空底托由空底托输入通道进入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处。利用两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分流,分别对其上的底托进行上管纱操作,节约时间,大大的提供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投纱设备的前序设备;通过进料装置、提升装置、输送系统、找头整理装置和吸头拽头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在投纱之前,实现自动有序进料、自动提升及落插、完成自动找头整理和吸头拽头的工作,大大的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投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进料装置:
图3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管纱进入进料装置的运动轨迹;其中带箭头的线为管纱运动轨迹;
图5为整理料斗和翻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整理料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整理料斗的背面示意图;
图8为翻板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提升装置:
图9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提升及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提升及分拣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剪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楔形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提升及分拣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待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待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落料分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落料分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插管找正装置:
图18为插管找正装置位于前道工序提升部件的落料斗的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插管找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插管找正装置的导向片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插管找正装置的导向片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输送系统:
图22为拆除覆板后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空底托输入通道与2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底托的运行方向示意图;
图24为空底托回收桥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找头整理装置:
图25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找头整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找头整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找头整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压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压紧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挑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挑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吸头拽头装置:
图34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吸头拽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5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吸头拽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6为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锁紧机构和压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档杆机构、锁紧机构和压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档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压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管纱和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底托的截面图;
图43为连接风管及两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4为连接风管及两端的部分结构的截面图;
图45为伸缩密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6为上风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7为上风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8为压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压头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50为下风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管纱分拣装置:
图51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管纱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管纱分拣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3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管纱分拣装置的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4为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管纱分拣装置的底托推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料装置,2为提升装置,3为整理装置,4为输送投纱装置,5为插管找正装置,6为输送系统,7为找头整理装置,8为吸头拽头装置,9为管纱分拣装置,10为管纱,11为底托;
105为提升待料区,106为整理料斗,107为进料装置机架,108为落料区,109为翻转组件,10为管纱,111为补料检测关电开关,161为储管纱槽,162为剪线装置,163为料斗阻料弧面,164为整理料斗驱动气缸,165为料斗转轴,191为翻板推料平面,192为翻板阻料弧面,193为翻板驱动气缸,194为合页,1621为剪刀,1622为剪线装置驱动气缸,1623为连杆;
205为驱动元件,206为待料平台,208为提升带,209为剪线器,211为楔形搭扣,212为落料斗,213为第一插片,214为第二插片,215为第一插片驱动气缸,216为第二插片驱动气缸,217为托板气缸,218为V形管纱头托板,219为大小头识别开关,220为管纱落槽,261为让楔形搭扣豁口,291为剪线器驱动气缸,292为剪刀;
503为第一导向片,504为第二导向片,506为第一旋转臂,507为第二旋转臂,508为第一旋转轴,509为第二旋转轴,510为第一连接轴,511为第二连接轴,512为连杆,513为插管找正装置驱动气缸,514为底托或者装有管纱的底托;
601为空底托回收桥接机构,602为空底托输入通道,603为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604为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605为导向轮,606为圆皮带,611为输送平带,612为驱动轮,613为同步带轮,614为张紧轮;
701为找头整理用压头机构,702为松线机构,703为挑头机构,704为压紧机构,705为旋转驱动机构,706为限位机构,707为吹头气嘴,710为找头整理系统固定支架,711为压头驱动气缸,712为压头机构旋转轴,713为压盘,721为剔刀,722为升降驱动气缸,723为升降支架,724为缓冲器,725为伸缩驱动气缸,726为剔刀支架,727为松线机构滑块,728为松线机构导杆,731为挑头驱动气缸,732为挑头机构连接轴,733为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4为挑头机构刀片,735为挑头机构中心旋转轴,736为挑头机构弹性刃,741为压紧轮组,742为压紧驱动气缸,751为旋转驱动轮,752为旋转驱动电机;
801为负压风管,802为上风门机构,803为伸缩密闭机构,804为吸头拽头用压头机构,805为锁紧机构,806为档杆机构,807为线头,808为压杆机构,809为下风门机构,813为下吸嘴,814为输送皮带过孔,815为通孔,816为吸口,817为连接风管,821为上风门板,822为法兰,823为上风门机构机架,824为伸缩套对接口,825为上风门驱动气缸,826为上风口,827为切割刃,828为上风门机构连接机构,831为伸缩密闭机构驱动气缸,832安装臂,833为伸缩套,841为压片驱动气缸,842为连轴连杆,843为压片转轴,844为压片安装座,845为压片,851为锁紧驱动气缸,852为锁紧轮,853为锁紧轮支架,861为档杆驱动气缸,862为档杆安装座,863为阻挡杆,881为压杆驱动气缸,882为压板,891为下风门驱动气缸,892为下风门板;
901为第一分拣装置,902为第二分拣装置,903为回收通道,904为左右移动驱动气缸,905为升降驱动气缸,906为夹持驱动气缸,907为夹持机械手,909为拨叉,910为伸缩驱动气缸,911为推行驱动气缸,913为左右移动导轨,914为拨叉凸起,915为底托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包括进料装置1,提升装置2,输送系统6,找头整理装置7和吸头拽头装置8。
所述进料装置1能够将成品管纱分批投入提升装置的上料口。
具体的,如图3-8所示,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进料装置机架107,所述进料装置机架107上设置有落料区108、翻板组件109、整理料斗106和提升待料区105。
所述落料区108包括倾斜向下的落料板。
所述整理料斗106设置于落料板底端,包括储管纱槽161、料斗阻料弧面163、整理料斗驱动气缸164和料斗转轴165。所述储管纱槽161为若干个能够存储管纱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落料板垂直,凹槽底部设置有能够托住管纱10的托板,所述托板与落料板接触不连接。所述托板外侧与凹槽顶端之间采用圆弧连接形成圆弧形筒状面的料斗阻料弧面163,所述料斗阻料弧面163的圆心线上设置有料斗转轴165,所述料斗转轴165与整理料斗驱动气缸164连接,所述整理料斗驱动气缸164运动带动储管纱槽161和料斗阻料弧面163以料斗转轴165为中心翻转。
所述翻板组件109包括翻板推料平面191、翻板阻料弧面192和翻板驱动气缸193。所述翻板推料平面191嵌置于落料板下侧开设的槽内部,翻板推料平面191与落料板齐平,翻板推料平面191底侧通过合页194与落料板可翻转式固定连接。所述翻板推料平面191顶端连接翻板阻料弧面192,所述翻板阻料弧面192是以翻板推料平面底端所在直线为圆心线形成的圆弧形面,位于翻板推料平面191下方。所述翻板驱动气缸193带动翻板推料平面191和翻板阻料弧面192绕合页翻转。将管纱推到储管纱槽内时,该翻板阻料弧面升起,防止管纱掉落到翻边安装空隙内,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优选的,所述储管纱槽161顶端设置有剪线装置162,所述剪线装置162于每个能够存储管纱的凹槽顶端设有一个引导槽口,每个引导槽口对应设置有一把线头剪刀1621,所有的剪刀1621通过连杆1623连接后与剪线装置驱动气缸1622连接,剪线装置驱动气缸1622运动带动剪刀1621开合。在工作过程中,剪刀工作,可以将多余的线头剪除,以防管纱挂在设备上,影响后续工作。
优选的,所述落料板两侧设置有能够防止管纱掉落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方设置有补料检测关电开关111。当补料检测光电开关照射区域无管纱时,给出信号,提示缺料。
优选的,所述翻板推料平面191的宽度与所述储管纱槽161的宽度相当。
该进料装置用于将成品管纱,按照设备运转需要,分批投入提升部件上料口,防止管纱过度堆积在提升部件上料口,影响提升作业。
所述提升装置2能够将上料口的管纱提升至输送系统6的上管纱工位。
具体的,如图9-17所示,所述提升装置2包括提升部件203、待料平台206、落料分拣机构和落料斗212。
所述提升部件203包括两边的提升架及中间通过驱动元件205带动的提升带208,所述提升部件203底端为管纱上料区,所述提升带208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能够拖放管纱10的楔形搭扣211。当一个楔形搭扣经过管纱上料区时,将一个管纱托起,沿着提升带上升。
上述提升带由驱动元件驱动,该驱动元件可以是减速电机,也可以是其他驱动元件,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元件为减速电机,且安装在顶部。根据需要该驱动元件也可以安装在底部或者其他部位。
所述待料平台206设置于提升带208的顶部,在待料平台206端部设有让楔形搭扣豁口261,与提升带对接,将管纱从提升带上接到待料平台上。所述待料平台206向下倾斜,沿待料平台向下倾斜面上顺序设置有第一插片装置和第二插片装置,每个插片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料平台206底部的插片驱动气缸和能够由插片驱动气缸驱动上下运动的插片,所述插片向上运动时伸出待料平台表面,且两个插片之间仅够容纳1个管纱。管纱由两个插片装置交替作用,使管纱依次向后运动来控制管纱运动的先后顺序。即本待料平台具有一定的斜度,管纱到所述待料平台上后会受重力影响,自动向下滚落,此时,先被第1个插片挡住。待2个插片中的管纱移走后,第2个插片升起,随后第1个插片降下,将后续管纱放入,2个插片间仅够容纳1个管纱。管纱放入后,第1个插片再次升起,将后续管纱继续挡住。当第2个插片前方工位的管纱完成相应的动作后,第2个插片降下,将2个插片间的那个管纱释放,使该管纱沿平台斜度继续运动到后续工位。
所述落料分拣机构设置于待料平台206末端,在落料分拣机构所在的平台两侧,分别设有大小头识别开关219。所述落料分拣机构两端各设有一个V形管纱头托板218,每个V形管纱头托板218能够由相应的托板气缸217驱动沿滑轨朝向落料分拣机构中心和远离落料分拣机构中心运动。所述落料斗212设置于落料分拣机构底部,所述落料斗212下方对应上管纱工位。当管纱被第2个插片降下释放后,受重力影响,沿待料平台滚过去,滚落到落料分拣机构上。管纱滚落到分拣机构前,2个托板气缸都伸出朝向落料分拣机构中心运动,2个V形管纱头托板被驱动升到相对距离最小,这样管纱滚落下来,管纱的2端可以正好落在两端的V形管纱头托板上。此时,管纱的大头由于直径较大,会触发大小头识别开关,就能判断该侧是大头。此时管纱大头对应托板气缸带动V形管纱头托板沿远离落料分拣机构中心方向运动,管纱大头处顺着落料斗下落到达整理部件后完成插管动作。
优选的,所述大小头识别开关219为压簧片。
优选的,所述提升带208中下部设置有剪线器209,所述剪线器209固定于提升带两侧的提升架上,所述剪线器209包括一个引导槽口,引导槽口处对应设置有一把剪刀292,剪刀292与剪线器驱动气缸291连接,剪线器驱动气缸291运动带动剪刀292开合。管纱上升过程中,如意外产生飘落的线头,会被缠到剪线器的引导槽口内,剪线器内设有剪刀,规律运动,可将相应的线头剪断,以防线头对设备产生缠绕。
优选的,所述落料分拣机构中间为空腔,所述落料斗212上部开口较大,与落料分拣机构的两侧相连接,落料斗212向下逐渐收小。这样当管纱落下时,能够随落料斗的形状,调整为大头向下的竖直状态,向下滑落,方便后续操作。
优选的,所述楔形搭扣211为两段式,分为左右两个楔形凸起,楔形凸起的末端固定于提升带上。方便后续管纱转移到待料平台上,并保证管纱在提升时的稳定。
该提升装置采用提升部件、待料平台和落料分拣机构的配合,提升部件主要将进料部件中的管纱通过驱动元件带动皮带提升至规定高度,排序待料后经由大小头识别装置进入落料斗。保证了管纱大小头投放方向正确。
如图22-24所示,所述输送系统6包括1根完整的输送用圆皮带606,所述圆皮带606经由各导向轮605组成的轮组缠绕后由驱动装置带动形成一条闭环输送带。所述闭环输送带上通过表面覆板覆盖导向后形成空底托输入通道602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所述通道内的底托11随圆皮带606驱动向前移动。
所述空底托输入通道的出口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衔接,所述上管纱工位位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处。所述上管纱工位设有能够打开或者封闭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将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运行的底托停留的第二交通机构组。所述第二交通机构组包括1个第三拨片,所述第三拨片由第三气缸驱动旋转打开或者封闭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将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运行的底托停留。
所述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沿管纱底托运动方向顺序设置有能够将管纱线条挑起的找头整理装置7和能够将挑起的线头吸拽至固定位置的吸头拽头装置8。
具体的,如图25-33所示,所述找头整理装置7包括限位机构706、夹紧机构704、旋转驱动机构705、找头整理用压头机构701、松线机构702、吹头气嘴707。
所述限位机构706位于找头整理工位下方,能够限制随圆皮带606运动至找头整理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05和压紧机构704分别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两侧,所述压紧机构704能够将底托压紧至旋转驱动机构705上,使得底托自输送用圆皮带上隔离开,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05能够带动底托旋转。
所述找头整理用压头机构1分别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上方,能够从管纱的顶部下压,将管纱紧压在底托上,使得管纱能够跟着底托同步旋转。
所述松线机构702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一侧,包括剔刀721、能够带动剔刀721上下运动的上下升降驱动气缸722、能够带动剔刀721左右运动的左右伸缩驱动气缸725,所述剔刀721在左右伸缩驱动气缸725的驱动下紧贴到管纱表面,并在上下升降驱动气缸722的驱动下,沿管纱从上到下运动,从而将不断旋转的管纱表面贴附的线头挑起松开。
所述吹头气嘴707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另一侧,能够将挑起松开的线头吹起。
当管纱运动至找头整理装置,管纱到达压头杆下后限位杆升起阻挡管纱底托前进,压头杆伸出压住管纱头部,旋转驱动机构和压紧机构将管纱底托压紧后旋转。挑头机构伸入管纱表面将打结的线头挑断,松线机构的剔刀伸至管纱的表面做上下运动,结合管纱本身的旋转运动将管纱线头理松,安装于吹嘴支架的吹嘴由上而下吹线头将线头缠绕至纱管顶部,随后限位杆下降将管纱放出该工位。
所述限位机构706包括能够上下伸缩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顶部设置有两根限位杆,所述两根限位杆随伸缩气缸升起后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输送用圆皮带的两侧,从而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找头整理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即由伸缩气缸带动两根限位杆升起,从输送皮带两侧穿过,挡住底托继续前进。
所述找头整理装置7还包括挑头机构703,所述挑头机构703包括一个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3,挑头驱动气缸731,挑头机构刀片734。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3的水平板一端套设在挑头机构中心旋转轴735上,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3的水平板另一端通过挑头机构连接轴732连接挑头驱动气缸731一端,挑头驱动气缸731另一端固定于找头整理系统固定支架10上,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3的竖直板上设置挑头机构刀片734。挑头机构在挑头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绕挑头机构中心旋转轴转动,将挑头刀片紧贴到管纱上,随着管纱的旋转,如果管纱上存在打结在一起的线头,即会在旋转过程中被带入挑头刀片的刀刃中,进而被挑断,使上下缠绕在一起的线头松开。优选的,所述挑头机构刀片734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两侧边向内侧凸出形成相对的2片挑头机构弹性刃736,所述挑头机构弹性刃736的外缘均为刃部。当刀片受挑头驱动气缸驱动,贴合到管纱表面上时,弹性刃不仅贴在管纱表面,且管纱表面如存在打结的线头,也会被弹性刃插入到线头内,随着管纱的旋转,将线头挑断,实现本系统所设置的挑头动作。
所述挑头整理用压头机构701包括能够上下运动的压头驱动气缸711,所述压头驱动气缸711一端固定于找头整理系统固定支架10上,另一端设置有压头机构旋转轴712,所述压头机构旋转轴712下方连接压盘713,所述压盘713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上方。压头驱动气缸输出向下运动的驱动、压紧力,当压盘压紧在管纱顶部,管纱旋转时,由于有旋转机构,压盘跟随管纱自由旋转,不会产生过大的旋转阻力,同时压头驱动气缸本体不受旋转力的影响。
所述压紧机构704包括压紧轮组741和压紧驱动气缸742,所述压紧轮组741通过机架连接安装在所述压紧驱动气缸742的输出端,且所述压紧轮组741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一侧。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05包括旋转驱动电机752和旋转驱动轮751,所述旋转驱动轮751固定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52的输出端,且所述旋转驱动轮751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另一侧。
所述压紧驱动气缸742伸出后能够带动压紧轮组741紧压底托一侧,使得底托另一侧与旋转驱动轮751紧密接触,并随旋转驱动轮旋转。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为减速电机,其输出转速根据系统需要进行设置。所述旋转驱动轮具有一个较宽的侧面,能够与底托外表面良好贴合。且所述旋转驱动轮与底托之间具有较好的摩擦力,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底托能够平稳旋转。优选的,所述压紧轮组741包括2个具有一定间隔的旋转轮,能够正好压紧分布在底托的圆心与旋转驱动轮的圆心连线的两侧。能够有效的将底托压紧到旋转驱动轮上,方便平稳驱动。
所述松线机构702还包括松线机构滑块727,所述松线机构滑块727一侧固定于上下升降驱动气缸722的输出端,所述松线机构滑块727中设置有松线机构导杆728,在上下升降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滑块能够沿导杆升降运动。
所述松线机构滑块727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支架723,所述升降支架723上并排布置有左右伸缩驱动气缸725和缓冲器724。所述左右伸缩驱动气缸725和缓冲器724的输出端共同固定有剔刀支架726,所述剔刀支架726的末端安装有剔刀721。剔刀支架的伸缩运动由左右伸缩驱动气缸与缓冲器共同作用,左右伸缩驱动气缸在气压的作用下,将剔刀支架伸出,并将剔刀头抵在管纱表面。其后,缓冲器保持剔刀头与管纱表面保持一定的接触力,以使剔刀头可以随着管纱表面的纱线分布情况,时刻进行伸缩运动,不至于剔刀头接触力量太大,插入管纱过深,导致纱线损坏。也不至于剔刀头接触力量太小,与管纱产生虚接触,而无法完成挑起纱头的工作。所述剔刀选用陶瓷或者尼龙材质。以防在与管纱接触的过程中,产生静电,从而影响线头松开、飘起。
如图34-50所示,所述吸头拽头装置8包括负压风管801、上风门机构802、锁紧机构805、档杆机构806和下风门机构809。
所述档杆机构806位于吸头拽头工位下方,能够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吸头拽头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
所述锁紧机构805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两侧,能够自两侧压紧底托,使得底托自圆皮带上隔离开。
所述负压风管801一端连接系统负压空气管道,另一端分两路:第一路端口连接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一路端口的上风门机构2,所述上风门机构2设置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路端口内部设置有能够检测第一路端口内部是否有线头807飘入的检测传感器。第二路端口连接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二路端口的下风门机构809,且所述第二路端口通过下风门机构809连接连接风管817第一端,连接风管817第二端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下方。
所述检测传感器、上风门机构802和下风门机构809通过信号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传感器为光纤探头。
当检测到含管纱底托到达吸头拽头工位时,档杆机构升起限制随输送皮带运动至吸头拽头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同时打开上风门机构,当线头被吸入上风口后,势必会进入负压风管的第一路端口,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线头飘入后,即给出信号,此时上风门机构驱动关闭第一路端口,当上风门机构驱动关闭第一路端口的同时,下风门机构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慢慢开启,此时,第二路中形成负压吸力,并通过底托及管纱中心孔,在管纱中心孔的顶部形成一个负压空间,将隔断的线头引导到管纱中心孔附近,并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线头被吸入管纱中心孔,实现吸头、拽头工序。
所述档杆机构806包括能够上下伸缩的档杆驱动气缸861,所述档杆驱动气缸861的伸缩端部设置档杆安装座862,所述档杆安装座862上设置有两根阻挡杆863,所述两根阻挡杆863随档杆驱动气缸升起后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输送皮带的两侧,从而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吸头拽头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优选的,所述阻挡杆为圆柱体状,设有2根,分别在输送皮带的两侧,相对于输送皮带运动方向对称布置。当底托由输送皮带输送走时,挡杆驱动气缸带动挡杆安装座及阻挡杆降下,使阻挡杆上端部低于底托下端面,则底托不受阻挡杆的阻挡作用,可以在输送皮带的带动下,向前移动。当需要底托停留在本工位时,挡杆驱动元件工作,带动挡杆安装座及阻挡杆升起,并使阻挡杆上端部高于输送皮带的输送面高度,即可以阻挡到底托下端面的位置,底托运动至本工位时,即受阻挡杆的阻挡,无法继续前进。
所述底托11为由三层凸台组成的圆形座,中心轴上自上而下加工有通孔815,顶层凸台插入管纱中心孔内,底层凸台底部向内凹陷有吸口816。
所述连接风管817第二端设置有下吸嘴813,所述下吸嘴813第一端与连接风管817密封连接,下吸嘴813第二端插放于底托812的吸口816内与通孔815对齐,且下吸嘴813第二端顶端设有输送皮带过孔814。输送圆皮带可经该皮带过孔正常运动。下吸嘴顶部与底托底部正好接触,这样在负压空气的作用下,可有效的通过底托在管纱中心孔中产生负压吸附力,将飘去的线头吸入管纱中心孔中。且吸口截面积较大,连接风管插放于吸口内与通孔对齐能够减少漏风,增大了负压吸力。
所述锁紧机构805包括两套分别设置在底托11的底层凸台两侧的压紧装置,每套压紧装置包括能够沿远离和接近底托方向伸缩的锁紧驱动气缸851,所述锁紧驱动气缸851的伸缩端部设置有锁紧轮支架853,所述锁紧轮支架853上安装有一对锁紧轮852,4个锁紧轮安装在锁紧轮支架上后,分处在底托的底层凸台两侧,锁紧轮的外周面能够在锁紧驱动气缸的驱动下与底托的底层凸台外周面接触。所述底托两侧的两对锁紧轮,共4个锁紧轮共同作用,将底托牢固锁紧,防止后续操作中发生运动。
所述吸头拽头装置8包括压杆机构808,所述压杆机构808设置于一套压紧装置所处一侧,即圆皮带运行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所述压杆机构808包括压杆驱动气缸881和压板882,所述压板882中间通过转轴固定,压板882一端与压杆驱动气缸881的伸缩端可旋转式连接,压板882另一端能够随着压杆驱动气缸881来回旋转,压紧底托11的中间凸台的台面或者退回松开对底托11的中间凸台的台面的压紧。当压板另一端随着压杆驱动气缸旋转压紧底托的中间凸台的台面时,能够保证管纱的稳定性,便于吸纱头动作。
所述吸头拽头装置8包括吸头拽头用压头机构804,所述吸头拽头用压头机构804包括压片驱动气缸841、转轴连杆842、压片转轴843、压片安装座844和压片845,所述压片驱动气缸841的伸缩端部可旋转式连接转轴连杆842一端,转轴连杆842另一端固定于压片安装座844上,所述压片845一端固定于压片安装座844上,所述压片安装座844与压片转轴843连接能够在压片驱动气缸841的驱动下以压片转轴843为中心旋转,从而带动压片845另一端来回旋转压紧和远离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管纱上端口。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线被吸入上风口后,线头必然的会经过管纱上端口,此时压头机构同步动作,利用压片将线头压住,贴附在管纱表面,防止线头再跌落。
所述上风门机构802包括上风门机构机架823,所述上风门机构机架823由上下两层板拼接而成,两层板中心对称的加工有上风口826,上层板中心的上风口上部与负压风管801的第一路端口连接,下层板中心的上风口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上方。
两层板中间设置有上风门板821,所述上风门板821与上风门驱动气缸825通过上风门机构连接机构828连接,使得上风门板821在上风门驱动气缸825的驱动下能够对上风口826实现开启或者关闭动作。具体的,所述上风门驱动气缸输出线性运动后,经连接机构转化成上风门板的旋转运动,所述上风门板绕转轴旋转,实现对上风口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上风门板821靠上风口826一侧设有切割刃827,所述切割刃827贯穿整个上风口826。当线头被吸起,并通过上风口后,在上风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上风门板对上风口进行关闭过程中,切割刃将起割断作用,将多余的线头进行割断,防止过长而产生缠绕。
所述下风门机构809包括下风门驱动气缸891和下风门板892,所述下风门板在下风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旋转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二路端口。从而实现下风门板将负压风管与下吸嘴进行连通或者隔开。当上风门板进行关闭的同时,下风门板在下风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慢慢开启,此时,下吸嘴中形成负压吸力,并通过底托及管纱中心孔,在管纱中心孔的顶部形成一个负压空间,在压头机构的同步作用下,将隔断的线头引导到管纱中心孔附近,并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线头被吸入管纱中心孔,实现吸头、拽头工序。
优选的,所述吸头拽头装置8包括伸缩密闭机构803,所述伸缩密闭机构803包括能够上下移动的伸缩密闭驱动气缸831,所述伸缩密闭驱动气缸831的移动端部设置有安装臂832,所述安装臂832固定连接伸缩套833下端部,所述伸缩套833上端部与伸缩套对接口824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对接口824上端部下层板中心的上风口下部固定连接。伸缩套在伸缩密闭驱动气缸的上下驱动下能够沿管纱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伸缩套优选波纹型伸缩套。伸缩套的上侧通过伸缩套对接口固定在上风口上,并通过上风门机构与负压风管相连通。当管纱进入时,伸缩密闭驱动元件将安装臂移动固定在上方位置,使伸缩套的下部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管纱流入。当管纱流入后,根据需要,伸缩密闭驱动元件带动安装臂向下移动,伸缩套的下端也随着安装臂向下移动,直至把管纱套入伸缩套内,即在管纱上部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当上风门机构打开时,在伸缩套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吸附力,可将管纱表面的纱头吸起,并吸入上风门机构内。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线被吸入上风口后,伸缩密闭驱动元件将安装臂移动固定在管纱上方位置,此时压头机构同步动作,利用压片将线头压住,贴附在管纱表面,防止线头再跌落。
优选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管纱到达吸头拽头工位被锁紧停止后,压片先压住管纱整理好的线头,上风门机构先打开对管纱头上的线进行吸取,2-3秒内如管道内检测传感器检测不到线,压片则松开。伸缩套下降套住管纱2-3秒以便增加对管纱的吸力,此动作可反复动作直至管道内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线,检测到线后上风门机构关闭的同时下风门机构打开对刚才飘起的切断的线下吸完成拽头上风门机构关闭并剪断纱线、下风门机构打开几乎同时进行,管道的负压能保证线在剪断的一瞬间迅速被吸入管纱中心孔内
如图22-24所示,在空底托输入通道602前,设有空底托回收桥接机构601,所述空底托回收桥接机构601由驱动器驱动驱动轮和同步带轮来带动输送平带运动,所述输送平带的一端与空底托回收通道相连接,输送平带的另一端为输送系统的空底托进料口。用于将后级管纱投送系统内回收的空底托,从投送系统的皮带上,桥接至本输送系统内,将管纱投送系统输出的空底托源源不断的输入到本系统中,供循环使用。
优选的,如图18-21所示,所述上管纱工位设置有插管找正装置5。所述插管找正装置5包括两个导向片,分别为第一导向片503和第二导向片504。所述两个导向片镜像对称,上方为半漏斗状结构,中部为半圆柱形结构,底部为半漏斗状结构。所述两个导向片受驱动并在一起,形成一个上方为漏斗状结构,中部为圆柱形结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的导向装置,且底部漏斗状结构的出口处对应上管纱工位。
插管找正装置5包括第一旋转臂506,所述第一旋转臂506一端连接第一导向片503,一端设置第一连接轴510,中间通过第一旋转轴508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旋转臂506能够绕第一旋转轴508旋转。
插管找正装置5包括第二旋转臂507,所述第二旋转臂507一端连接第二导向片504,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509固定于插管找正装置机架上,中间设置第二连接轴511,所述第二旋转臂507能够绕第二旋转轴509旋转。
包括连杆512,所述连杆512一端连接第一连接轴510,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511。
包括插管找正装置驱动气缸513,所述插管找正装置驱动气缸51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轴510。
优选的,所述连杆512上设置有长度调节件。可以微调其长度,从而实现对上述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的打开、闭合的角度、位置的调节,以最大化的适应设备运行需要。
该插管找正装置位于前道工序提升部件的落料斗的下方,前道经提升、识别大小头后,大头朝下落下的管纱下落至插管导片,然后落至管纱底托完成插管工序。插管导片由两组漏斗状导向片组成,导向片由一组气缸及连杆组成来控制开合动作。当管纱下落时导向片闭合确保顺利落插在底托上,完成插管动作后导片打开。纱管底托带管纱由底部皮带带往下一个工位。由本插管找正装置辅助,由提升部件的落料斗下落的管纱能够正好落在底托上,方便后续由底托带着管纱在系统内流转运行。防止了落偏的可能,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精度和准确性。
优选的,如图51-54所示,找头设备还包括管纱分拣装置9,所述管纱分拣装置9设置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出口处,与后道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衔接。所述管纱分拣装置9包括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回收通道903和底托推行装置。
所述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包括一对夹持机械手907,所述夹持机械手907安装在夹持驱动气缸906上,所述夹持机械手907有两臂相对设置,夹持驱动气缸驱动两臂中间空间打开时宽度大于管纱端部直径,夹持驱动气缸驱动两臂中间空间夹紧时宽度小于管纱端部直径。从而对管纱形成夹紧力。
所述夹持驱动气缸906固定在升降驱动气缸905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气缸905能够带动夹持机械手907下降至管纱端部所处水平面上,也能够带动夹持有管纱的夹持机械手907升起,且管纱底部高度超过底托顶部高度。即升降驱动气缸对夹持机械手产生升降运动,降下时,夹持机械手可降至管纱端部所处水平面上,以使夹持机械手实现夹持管纱端部的动作。所述升降驱动元件升起时,可将管纱从底托上拔出,并使管纱底部高度超过底托顶部高度,方便后续管纱的运动不再受底托的限制。
所述升降驱动气缸905固定在左右移动驱动气缸904的输出端,所述左右移动驱动气缸左右移动,带动夹持机械手在回收通道903上方和管纱上方来回移动。即当不合格管纱被从底托上拔出后,左右移动驱动气缸工作,将夹持机械手连同管纱从底托所在工位移动至回收通道上方,随后,夹持机械手将管纱释放,投入回收通道内。
所述底托推行装置安装在底托通道915上,包括拨叉909、伸缩驱动气缸910及推行驱动气缸911。所述拨叉909具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一侧拨叉凸起914,所述拨叉凸起914设置在拨叉的在底托来料方向,且拨叉与底托突出底托通道的凸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拨叉909安装在伸缩驱动气缸910的输出端,所述伸缩驱动气缸910能够带动拨叉909向底托方向延伸将拨叉的开口伸入底托内使得拨叉上的拨叉凸起914位于底托后方,或者伸缩驱动气缸910带动拨叉909向远离底托方向回缩使拨叉与底托分离。
所述伸缩驱动气缸910安装在推行驱动气缸911的输出端,所述推行驱动气缸911能够带动拨叉909从底托通道的一端推行到另一端。即可使底托在拨叉的驱动下,由凸起推行底托突出底托通道的凸台将底托从底托通道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从而实现底托从前级输送系统的皮带上,转移到后级的投纱平台输送带上,完成两个系统之间的底托转运。
优选的,在所述升降驱动气缸905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嵌套于左右移动导轨913上沿左右移动导轨来回滑动,所述左右移动导轨913与左右移动驱动气缸904的运动方向一致。利用左右移动导轨来辅助支撑夹持机械手等装置左右移动的平稳运动。
当管纱完成拽头动作后到达分拣工位,分拣工位主要对前道工位过来的管纱进行识别和分拣,合格品由底托推行装置推拨至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中,不合格管纱由抓取回收装置提升后丢至回收通道。不合格品的检测在前道工序开展,后面是执行机构。采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拽头成功,连续检测若干次,光电传感器未检测到线头,即为不合格品,该管纱流至本分拣工位,机构执行,将其剔除。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线头,即为合格品,由底托推行装置推拨至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中。实现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输送系统的输出端和后道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之间的自动衔接,节约劳动力,大大的提供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1设置于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的进料口,设置有2个,每个进料装置1的对应一个提升装置2,所述提升装置2有2个,每个提升装置2将管纱提升对应至一个上管纱工位。
所述输送系统6的闭环输送带上通过表面覆板覆盖导向后形成1条空底托输入通道602和2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所述通道内的底托11随圆皮带606驱动向前移动。
所述空底托输入通道的出口与两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衔接形成一个交叉口,在空底托输入通道与2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交叉口设有第一交通机构组609。所述第一交通机构组609包括2个联动的拨片,第一拨片由第一气缸驱动旋转打开或者封闭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第二拨片由第二气缸驱动旋转打开或者封闭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
所述2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上管纱工位。
每个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出口处设置一个分拣装置,分为第一分拣装置901和第二分拣装置902,所述第一分拣装置901和第二分拣装置902分别包括一套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和一套底托推行装置。两个分拣装置中间设有统一的回收通道903。
当需要底托进入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时,空底托输入通道连接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处,由第一交通机构组的相应第二拨片进行阻挡封闭。而空底托输入通道连接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处的第一交通机构组的相应第一拨片则收回,使2个通道相贯通,方便空底托由空底托输入通道进入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处。相应的,当需要底托进入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时,则第一交通机构组的2个拨片反向动作,封闭空底托输入通道与第一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连接处,打开空底托输入通道与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连接处,方便空底托由空底托输入通道进入第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处。利用两条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分流,分别对其上的底托进行上管纱操作,节约时间,大大的提供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1),提升装置(2),输送系统(6),找头整理装置(7)和吸头拽头装置(8);
所述进料装置(1)能够将成品管纱分批投入提升装置的上料口;
所述提升装置(2)能够将上料口的管纱提升至输送系统(6)的上管纱工位;
所述输送系统(6)包括1根完整的输送用圆皮带(606),所述圆皮带(606)经由各导向轮(605)组成的轮组缠绕后由驱动装置带动形成一条闭环输送带;所述闭环输送带上通过表面覆板覆盖导向后形成空底托输入通道(602)和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所述通道内的底托(11)随圆皮带(606)驱动向前移动;
所述空底托输入通道的出口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衔接,所述上管纱工位位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入口处;所述上管纱工位设有能够打开或者封闭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将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运行的底托停留的第二交通机构组;
所述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沿管纱底托运动方向顺序设置有能够将管纱线条挑起的找头整理装置(7)和能够将挑起的线头吸拽至固定位置的吸头拽头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头整理装置(7)包括限位机构(706)、夹紧机构(704)、旋转驱动机构(705)、找头整理用压头机构(701)、松线机构(702)、吹头气嘴(707);
所述限位机构(706)位于找头整理工位下方,能够限制随圆皮带(606)运动至找头整理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05)和压紧机构(704)分别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两侧,所述压紧机构(704)能够将底托压紧至旋转驱动机构(705)上,使得底托自输送用圆皮带上隔离开,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05)能够带动底托旋转;
所述找头整理用压头机构(1)分别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上方,能够从管纱的顶部下压,将管纱紧压在底托上,使得管纱能够跟着底托同步旋转;
所述松线机构(702)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一侧,包括剔刀(721)、能够带动剔刀(721)上下运动的上下升降驱动气缸(722)、能够带动剔刀(721)左右运动的左右伸缩驱动气缸(725),所述剔刀(721)在左右伸缩驱动气缸(725)的驱动下紧贴到管纱表面,并在上下升降驱动气缸(722)的驱动下,沿管纱从上到下运动,从而将不断旋转的管纱表面贴附的线头挑起松开;
所述吹头气嘴(707)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另一侧,能够将挑起松开的线头吹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06)包括能够上下伸缩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顶部设置有两根限位杆,所述两根限位杆随伸缩气缸升起后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输送用圆皮带的两侧,从而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找头整理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头整理装置(7)还包括挑头机构(703),所述挑头机构(703)包括一个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3),挑头驱动气缸(731),挑头机构刀片(734);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3)的水平板一端套设在挑头机构中心旋转轴(735)上,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3)的水平板另一端通过挑头机构连接轴(732)连接挑头驱动气缸(731)一端,挑头驱动气缸(731)另一端固定于找头整理系统固定支架(10)上,所述L型的挑头机构安装支架(733)的竖直板上设置挑头机构刀片(7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挑头整理用压头机构(701)包括能够上下运动的压头驱动气缸(711),所述压头驱动气缸(711)一端固定于找头整理系统固定支架(10)上,另一端设置有压头机构旋转轴(712),所述压头机构旋转轴(712)下方连接压盘(713),所述压盘(713)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管纱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704)包括压紧轮组(741)和压紧驱动气缸(742),所述压紧轮组(741)通过机架连接安装在所述压紧驱动气缸(742)的输出端,且所述压紧轮组(741)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一侧;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05)包括旋转驱动电机(752)和旋转驱动轮(751),所述旋转驱动轮(751)固定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752)的输出端,且所述旋转驱动轮(751)位于找头整理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底托另一侧;
所述压紧驱动气缸(742)伸出后能够带动压紧轮组(741)紧压底托一侧,使得底托另一侧与旋转驱动轮(751)紧密接触,并随旋转驱动轮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线机构(702)还包括松线机构滑块(727),所述松线机构滑块(727)一侧固定于上下升降驱动气缸(722)的输出端,所述松线机构滑块(727)中设置有松线机构导杆(728),在上下升降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滑块能够沿导杆升降运动;
所述松线机构滑块(727)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支架(723),所述升降支架(723)上并排布置有左右伸缩驱动气缸(725)和缓冲器(724);所述左右伸缩驱动气缸(725)和缓冲器(724)的输出端共同固定有剔刀支架(726),所述剔刀支架(726)的末端安装有剔刀(7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拽头装置(8)包括负压风管(801)、上风门机构(802)、锁紧机构(805)、档杆机构(806)和下风门机构(809);
所述档杆机构(806)位于吸头拽头工位下方,能够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吸头拽头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
所述锁紧机构(805)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两侧,能够自两侧压紧底托,使得底托自圆皮带上隔离开;
所述负压风管(801)一端连接系统负压空气管道,另一端分两路:第一路端口连接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一路端口的上风门机构(2),所述上风门机构(2)设置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路端口内部设置有能够检测第一路端口内部是否有线头(807)飘入的检测传感器;第二路端口连接能够打开和关闭第二路端口的下风门机构(809),且所述第二路端口通过下风门机构(809)连接连接风管(817)第一端,连接风管(817)第二端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下方;
所述检测传感器、上风门机构(802)和下风门机构(809)通过信号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档杆机构(806)包括能够上下伸缩的档杆驱动气缸(861),所述档杆驱动气缸(861)的伸缩端部设置档杆安装座(862),所述档杆安装座(862)上设置有两根阻挡杆(863),所述两根阻挡杆(863)随档杆驱动气缸升起后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输送皮带的两侧,从而限制随圆皮带运动至吸头拽头工位的含管纱底托继续前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1)为由三层凸台组成的圆形座,中心轴上自上而下加工有通孔(815),顶层凸台插入管纱中心孔内,底层凸台底部向内凹陷有吸口(816);
所述连接风管(817)第二端设置有下吸嘴(813),所述下吸嘴(813)第一端与连接风管(817)密封连接,下吸嘴(813)第二端插放于底托(812)的吸口(816)内与通孔(815)对齐,且下吸嘴(813)第二端顶端设有输送皮带过孔(814)。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805)包括两套分别设置在底托(11)的底层凸台两侧的压紧装置,每套压紧装置包括能够沿远离和接近底托方向伸缩的锁紧驱动气缸(851),所述锁紧驱动气缸(851)的伸缩端部设置有锁紧轮支架(853),所述锁紧轮支架(853)上安装有一对锁紧轮(852),4个锁紧轮安装在锁紧轮支架上后,分处在底托的底层凸台两侧,锁紧轮的外周面能够在锁紧驱动气缸的驱动下与底托的底层凸台外周面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拽头装置(8)包括压杆机构(808),所述压杆机构(808)设置于一套压紧装置所处一侧,即圆皮带运行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所述压杆机构(808)包括压杆驱动气缸(881)和压板(882),所述压板(882)中间通过转轴固定,压板(882)一端与压杆驱动气缸(881)的伸缩端可旋转式连接,压板(882)另一端能够随着压杆驱动气缸(881)来回旋转,压紧底托(11)的中间凸台的台面或者退回松开对底托(11)的中间凸台的台面的压紧。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拽头装置(8)包括吸头拽头用压头机构(804),所述吸头拽头用压头机构(804)包括压片驱动气缸(841)、转轴连杆(842)、压片转轴(843)、压片安装座(844)和压片(845),所述压片驱动气缸(841)的伸缩端部可旋转式连接转轴连杆(842)一端,转轴连杆(842)另一端固定于压片安装座(844)上,所述压片(845)一端固定于压片安装座(844)上,所述压片安装座(844)与压片转轴(843)连接能够在压片驱动气缸(841)的驱动下以压片转轴(843)为中心旋转,从而带动压片(845)另一端来回旋转压紧和远离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管纱上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13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门机构(802)包括上风门机构机架(823),所述上风门机构机架(823)由上下两层板拼接而成,两层板中心对称的加工有上风口(826),上层板中心的上风口上部与负压风管(801)的第一路端口连接,下层板中心的上风口位于吸头拽头工位处停留的含管纱底托的正上方;
两层板中间设置有上风门板(821),所述上风门板(821)与上风门驱动气缸(825)通过上风门机构连接机构(828)连接,使得上风门板(821)在上风门驱动气缸(825)的驱动下能够对上风口(826)实现开启或者关闭动作;
所述上风门板(821)靠上风口(826)一侧设有切割刃(827),所述切割刃(827)贯穿整个上风口(826)。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空底托输入通道(602)前,设有空底托回收桥接机构(601),所述空底托回收桥接机构(601)由驱动器驱动驱动轮和同步带轮来带动输送平带运动,所述输送平带的一端与空底托回收通道相连接,输送平带的另一端为输送系统的空底托进料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进料装置机架(107),所述进料装置机架(107)上设置有落料区(108)、翻板组件(109)、整理料斗(106)和提升待料区(105);
所述落料区(108)包括倾斜向下的落料板;
所述整理料斗(106)设置于落料板底端,包括储管纱槽(161)、料斗阻料弧面(163)、整理料斗驱动气缸(164)和料斗转轴(165);所述储管纱槽(161)为若干个能够存储管纱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落料板垂直,凹槽底部设置有能够托住管纱(10)的托板,所述托板与落料板接触不连接;所述托板外侧与凹槽顶端之间采用圆弧连接形成圆弧形筒状面的料斗阻料弧面(163),所述料斗阻料弧面(163)的圆心线上设置有料斗转轴(165),所述料斗转轴(165)与整理料斗驱动气缸(164)连接,所述整理料斗驱动气缸(164)运动带动储管纱槽(161)和料斗阻料弧面(163)以料斗转轴(165)为中心翻转;
所述翻板组件(109)包括翻板推料平面(191)、翻板阻料弧面(192)和翻板驱动气缸(193);所述翻板推料平面(191)嵌置于落料板下侧开设的槽内部,翻板推料平面(191)与落料板齐平,翻板推料平面(191)底侧通过合页(194)与落料板可翻转式固定连接;所述翻板推料平面(191)顶端连接翻板阻料弧面(192),所述翻板阻料弧面(192)是以翻板推料平面底端所在直线为圆心线形成的圆弧形面,位于翻板推料平面(191)下方;所述翻板驱动气缸(193)带动翻板推料平面(191)和翻板阻料弧面(192)绕合页翻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2)包括提升部件(203)、待料平台(206)、落料分拣机构和落料斗(212);
所述提升部件(203)包括两边的提升架及中间通过驱动元件(205)带动的提升带(208),所述提升部件(203)底端为管纱上料区,所述提升带(208)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能够拖放管纱(10)的楔形搭扣(211);
所述待料平台(206)设置于提升带(208)的顶部,在待料平台(206)端部设有让楔形搭扣豁口(261),与提升带对接,将管纱从提升带上接到待料平台上;所述待料平台(206)向下倾斜,沿待料平台向下倾斜面上顺序设置有第一插片装置和第二插片装置,每个插片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料平台(206)底部的插片驱动气缸和能够由插片驱动气缸驱动上下运动的插片,所述插片向上运动时伸出待料平台表面,且两个插片之间仅够容纳1个管纱;
所述落料分拣机构设置于待料平台(206)末端,在落料分拣机构所在的平台两侧,分别设有大小头识别开关(219);所述落料分拣机构两端各设有一个V形管纱头托板(218),每个V形管纱头托板(218)能够由相应的托板气缸(217)驱动沿滑轨朝向落料分拣机构中心和远离落料分拣机构中心运动;所述落料斗(212)设置于落料分拣机构底部,所述落料斗(212)下方对应上管纱工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搭扣(211)为两段式,分为左右两个楔形凸起,楔形凸起的末端固定于提升带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纱工位设置有插管找正装置(5);所述插管找正装置(5)包括两个导向片,分别为第一导向片(503)和第二导向片(504);所述两个导向片镜像对称,上方为半漏斗状结构,中部为半圆柱形结构,底部为半漏斗状结构;所述两个导向片受驱动并在一起,形成一个上方为漏斗状结构,中部为圆柱形结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的导向装置,且底部漏斗状结构的出口处对应上管纱工位;
插管找正装置(5)包括第一旋转臂(506),所述第一旋转臂(506)一端连接第一导向片(503),一端设置第一连接轴(510),中间通过第一旋转轴(508)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旋转臂(506)能够绕第一旋转轴(508)旋转;
插管找正装置(5)包括第二旋转臂(507),所述第二旋转臂(507)一端连接第二导向片(504),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509)固定于插管找正装置机架上,中间设置第二连接轴(511),所述第二旋转臂(507)能够绕第二旋转轴(509)旋转;
包括连杆(512),所述连杆(512)一端连接第一连接轴(510),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511);
包括插管找正装置驱动气缸(513),所述插管找正装置驱动气缸(51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轴(510)。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纱分拣装置(9),所述管纱分拣装置(9)设置于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的出口处,与后道投纱部件平台的入料通道衔接;所述管纱分拣装置(9)包括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回收通道(903)和底托推行装置;
所述不合格管纱抓取回收装置包括一对夹持机械手(907),所述夹持机械手(907)安装在夹持驱动气缸(906)上,所述夹持机械手(907)有两臂相对设置,夹持驱动气缸驱动两臂中间空间打开时宽度大于管纱端部直径,夹持驱动气缸驱动两臂中间空间夹紧时宽度小于管纱端部直径;
所述夹持驱动气缸(906)固定在升降驱动气缸(905)的输出端,所述升降驱动气缸(905)能够带动夹持机械手(907)下降至管纱端部所处水平面上,也能够带动夹持有管纱的夹持机械手(907)升起,且管纱底部高度超过底托顶部高度;
所述升降驱动气缸(905)固定在左右移动驱动气缸(904)的输出端,所述左右移动驱动气缸左右移动,带动夹持机械手在回收通道(903)上方和管纱上方来回移动;
所述底托推行装置安装在底托通道(915)上,包括拨叉(909)、伸缩驱动气缸(910)及推行驱动气缸(911);所述拨叉(909)具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一侧拨叉凸起(914),所述拨叉凸起(914)设置在拨叉的在底托来料方向,且拨叉与底托突出底托通道的凸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拨叉(909)安装在伸缩驱动气缸(910)的输出端,所述伸缩驱动气缸(910)能够带动拨叉(909)向底托方向延伸将拨叉的开口伸入底托内使得拨叉上的拨叉凸起(914)位于底托后方,或者伸缩驱动气缸(910)带动拨叉(909)向远离底托方向回缩使拨叉与底托分离;
所述伸缩驱动气缸(910)安装在推行驱动气缸(911)的输出端,所述推行驱动气缸(911)能够带动拨叉(909)从底托通道的一端推行到另一端。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络筒机自动投纱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通机构组包括1个第三拨片,所述第三拨片由第三气缸驱动旋转打开或者封闭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将含管纱底托输出通道上运行的底托停留。
CN201810459188.4A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Active CN108557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9188.4A CN108557584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9188.4A CN108557584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7584A true CN108557584A (zh) 2018-09-21
CN108557584B CN108557584B (zh) 2023-07-04

Family

ID=6353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9188.4A Active CN108557584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5758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0704A (zh) * 2018-10-16 2019-02-01 珠海市格润新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门轴自动焊接装置
CN109368401A (zh) * 2018-10-15 2019-02-22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取料下降机构和取料提升机构
CN111874733A (zh) * 2019-01-28 2020-11-03 张曼莉 一种机械自动化纺纱用便于上下料的纺纱卷轴
CN113529182A (zh) * 2021-07-13 2021-10-22 柳州市罗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缫丝工快速引绪自动装置
CN113844956A (zh) * 2020-06-28 2021-12-28 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络筒自动找头插纱生产工艺
CN115258828A (zh) * 2022-08-02 2022-11-0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纺织机的智能换管纱机器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920A (zh) * 2009-04-02 2010-10-06 山东澳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络筒机上纱设备
CN104003253A (zh) * 2014-06-19 2014-08-27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络筒cbf挑头器找头装置
CN104030090A (zh) * 2013-03-08 2014-09-10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及关联工位
CN106115371A (zh) * 2016-08-11 2016-11-16 常州锦琦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管纱自动投送装置
CN106882647A (zh) * 2015-10-20 2017-06-23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机的工位的上纱线拾取过程的校准方法
CN208631833U (zh) * 2018-05-15 2019-03-22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920A (zh) * 2009-04-02 2010-10-06 山东澳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络筒机上纱设备
CN104030090A (zh) * 2013-03-08 2014-09-10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及关联工位
CN104003253A (zh) * 2014-06-19 2014-08-27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络筒cbf挑头器找头装置
CN106882647A (zh) * 2015-10-20 2017-06-23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机的工位的上纱线拾取过程的校准方法
CN106115371A (zh) * 2016-08-11 2016-11-16 常州锦琦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管纱自动投送装置
CN208631833U (zh) * 2018-05-15 2019-03-22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401A (zh) * 2018-10-15 2019-02-22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取料下降机构和取料提升机构
CN109368401B (zh) * 2018-10-15 2023-08-29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取料下降机构和取料提升机构
CN109290704A (zh) * 2018-10-16 2019-02-01 珠海市格润新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门轴自动焊接装置
CN109290704B (zh) * 2018-10-16 2024-05-14 珠海市格润新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门轴自动焊接装置
CN111874733A (zh) * 2019-01-28 2020-11-03 张曼莉 一种机械自动化纺纱用便于上下料的纺纱卷轴
CN113844956A (zh) * 2020-06-28 2021-12-28 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络筒自动找头插纱生产工艺
CN113529182A (zh) * 2021-07-13 2021-10-22 柳州市罗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缫丝工快速引绪自动装置
CN115258828A (zh) * 2022-08-02 2022-11-0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纺织机的智能换管纱机器人
CN115258828B (zh) * 2022-08-02 2023-09-1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纺织机的智能换管纱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7584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7584A (zh)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CN111644338B (zh) 一种挂钩全自动生产装置
US4571931A (en) Spinning and winding plant
GB2181402A (en) Palletizing system
EP0668231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fabric covering sheet into cutting machine
CN108423495A (zh)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投纱设备
CN108423494A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找头整理系统
CN208631833U (zh)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找头设备
JPS58157678A (ja) 自動ワインダ−における管糸搬送システム
CN109626130A (zh) 一种自络筒小车系统
JPH02251626A (ja) 粗紡機におけるスライバ連続供給装置
CN110217554A (zh) 自动进料装置及自动化磨床
CN108327977B (zh) 一种智能卡包装机
CN213536876U (zh) 一种替代纺织员工的纺织插纱机器人
CN213103284U (zh) 一种胶印机剔废分仓装置
CN208500011U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自动找头设备用吸头拽头装置
CN111392513A (zh) 一种自动插纱机器人装置
CN209651619U (zh) 一种自络筒小车系统
EP0457558A2 (en) Sheet stacker and feeder
CN113979198B (zh) 吊牌自动穿绳机及自动穿绳方法
CN216610104U (zh) 耳机充电盒自动贴泡沫设备
US5170954A (en) Transport system for a textile machine having manual re-supply assisting means
CN208843481U (zh) 一种用于自动络筒机的自动投纱设备
CN211336646U (zh) 一种扣件装袋机构
JPS58152767A (ja) 自動ワインダ−における管糸搬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