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9078A -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49078A CN108549078A CN201810293400.4A CN201810293400A CN108549078A CN 108549078 A CN108549078 A CN 108549078A CN 201810293400 A CN201810293400 A CN 201810293400A CN 108549078 A CN108549078 A CN 1085490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channel
- pulse signal
- point
- initial det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28—Details of pulse syste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28—Details of pulse systems
- G01S7/285—Receiv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01S7/4004—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01S7/4004—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 G01S7/4021—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of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侦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待检测雷达数据作为原始采样序列;对原始采样序列进行数字信道化处理,得到D个子频带信号;将D个子频带信号分别均匀划分为多段,确定对应的噪声门限,并利用噪声门限进行检测,确定各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对各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跨信道合并,得到合并脉冲信号;根据合并脉冲信号,确定对应的真实脉冲信号,并输出。本发明能够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情况下实现对雷达脉冲信号的检测,且检测精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侦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脉冲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装置在低信噪比、宽带复杂雷达脉冲环境下对脉冲信号的完整性检测。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战的关键是能否准确地获取敌方的电子设备信息,即对截获到的雷达信号进行较准确的分析。目前,雷达探测目标普遍是根据脉冲信号携带的幅度、频率、脉宽、方位等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因此准确地检测到接收机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至关重要。当信噪比较高、信号数量比较少时,可以根据信号与噪声的幅度比比值有效的检测出信号部分;但当信噪比较低、电磁环境较复杂时,信号与噪声之间的差异微弱,因此即使提高信道化接收机的信号检测的灵敏度也难以有效识别信号,反而会使信带较宽的带宽信号分布在多个信道内,导致原本的一个信号被误判断为多个分裂信号。
为此,曾德国等人提出了邻信道合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设计不同窗的低通滤波器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滤波,以产生分布在不同信道内多个子频带信号,再将相邻信道内包含有信号的信道相加以重构宽带信号。该方法设计的不同窗滤波器只有在信道数足够大时才可以高保真的恢复信号,而且信号的恢复能力受滤波器设计的影响很大。然而,在实际的脉冲信号检测中往往电磁环境较复杂、信号数量较集中,不宜将信道数设置的过大,并且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该方法设计的滤波器性能也会降低,不利于信号检测。因此,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环境下该方法的检测性能仍然较差。
此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提出了一种雷达脉冲跨信道融合检测方法。不同于曾德国等人所提方法,该方法不再设计不同窗滤波器,而是对所有的信号使用一组相同的滤波器。具体来说,该方法包括:第一步,数字信道化处理:对输入雷达信号x(n)使用一组性能相同的带通滤波器组,将所述输入雷达信号分割为多个子频带信号x0(m)、x1(m)、......、xD-1(m),其中D为对输入雷达信号x(n)抽取的倍数;第二步,跨信道融合处理:去除子频带信号x0(m)、 x1(m)、......、xD-1(m)的信道边界的虚假信号,剔除多余的噪声信道,根据无序的信道号对子频带信号进行融合处理,确保跨信道信号仅在单一信道有输出,在一个信道中形成完整的脉冲信号而得到信号幅度集合Sij,其中,S表示信号幅度,i表示第i路信道,1≤i≤N,j表示第j个采样点,N表示信道的路数;第三步:双门限脉冲检测处理:通过采用双门限检测算法确保检测到完整的脉冲信号。该方法虽然能够实现雷达脉冲跨信道合并及检测,但是该方法根据无序的信道号对子频带进行融合处理时,只有当前信道幅值大于相邻信道的信号幅值时,才保留当前信号幅值,否则当前信号幅值为零,这会使得同时处理多个宽带信号时容易发生信道合并错误。
综上所述,现有的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情况下检测性能较差,因此需要一种可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情况下实现雷达脉冲信号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情况下检测性能差的问题,能够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情况下实现对雷达脉冲信号的检测,且检测精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盲采数据,从中选取待检测雷达数据,作为原始采样序列;
步骤2,对所述原始采样序列进行数字信道化处理,得到D个子频带信号;且D个信道依次编号为1至D;其中,D取2的整次幂;
步骤3,将D个子频带信号分别均匀划分为多段,确定各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并利用所述噪声门限对各个子频带信号进行检测,确定各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
步骤4,按顺时针方向对D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跨信道合并,再对合并得到的信号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跨信道合并,从而将属于同一脉冲信号的多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一个信道内,得到至少一个合并脉冲信号;
步骤5,根据每个所述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序号、起始点位置及结束点位置,确定所述合并脉冲信号在所述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进而根据所述合并脉冲信号在所述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得到真实脉冲信号,并进行输出。
在本发明提供的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中,首先从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盲采数据中选取感兴趣雷达数据,作为原始采样序列;接着,对原始采样序列进行数字信道化处理,得到D个子频带信号,并将D个子频带信号分别均匀划分为多段,确定各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利用噪声门限对各个子频带信号进行检测,确定各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对D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跨信道合并,再对合并得到的信号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跨信道合并,从而将属于同一脉冲信号的多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一个信道内,得到至少一个合并脉冲信号;最后,根据每个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序号、起始点位置及结束点位置,确定合并脉冲信号在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进而根据合并脉冲信号在所述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得到真实脉冲信号,并进行输出。不同于曾德国等人提出的邻信道合并的改进方法,本发明方法对脉冲信号的检测不依赖于产生子频带信号中使用的滤波器,而是通过对子频带信号分段,并对每段信号设置对应的噪声门限,利用噪声门限过滤噪声得到初始脉冲信号,继而对初始脉冲信号再进行双向跨信道合并从而将属于同一脉冲信号的多个分裂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脉冲信号,最后将该合并脉冲信号还原至原始采样序列中,即可得到对应的雷达脉冲信号。一方面,由于本发明提供的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不依赖于滤波器,因而不存在曾德国等人所提方法由于受滤波器设计的影响大所导致的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条件下检测性能差的缺点;另一方面,不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对脉冲信号进行合并时未采用其使用的双门限检测算法,而是利用双向循环跨信道合并算法进行跨信道合并,不再受限于信道幅值,能够对检测得到各信道初始脉冲信号进行准确合并。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情况下实现对雷达脉冲信号的检测,且检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在各信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对图2所示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得到的合并脉冲信号的频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仿真实验中线性调频信号的频谱图;
图5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对图4所示线性调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频谱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对图5所示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合并脉冲信号的频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盲采数据,从中选取待检测雷达数据,作为原始采样序列。
步骤2,对原始采样序列进行数字信道化处理,得到D个子频带信号,且D 个信道依次编号为1至D,D取2的整次幂。
具体的,步骤2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对所述原始采样序列每隔D个数据进行抽取,得到D个序列 x1(m),x2(m),…xd(m)…,xD(m);
其中,d=1,2,…,D,m=1,2,…,M,K表示原始采样序列的长度,x(n) 表示原始采样序列。
步骤2.2,设计一组偶排列、临界抽取多相滤波结构的滤波器组,利用滤波器组对D个序列x1(m),x2(m),…xd(m)…,xD(m)分别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D个序列x'1(m),x'2(m),…x'd(m)…,x′D(m)。
步骤2.3,将滤波后的D个序列x'1(m),x′2(m),…x'd(m)…,x′D(m)分别经过D点的离散傅里叶变换FFT,得到D个子频带信号y1(m),y2(m),…,yD(m)。
步骤3,将D个子频带信号分别均匀划分为多段,确定各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并利用噪声门限对各个子频带信号进行检测,确定各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
其中,步骤3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将每个子频带信号均匀划分为J段信号,并利用全部D个子频带信号的第1段信号,计算得到初始噪声门限并对段信号序号j进行初始化:令j=2。
其中,每段信号包括L个采样点,J为整数,J≥2,i=1,2,…,D,表示第i 个子频带信号的第一段信号的L个采样点的幅度均值,min()表示取最小值操作。
步骤3.2,对于第i个子频带信号的第j段信号,根据与其对应j-1段的噪声门限确定第j段信号的平均噪声电平;
利用第j-1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以及第j段信号的平均噪声电平,计算得到第i个子频带信号的第j段信号对应的迭代门限h(i,j)=G×S′ij+(1-r)×Vj-1;利用全部D个子频带信号的第j段信号对应的迭代门限,确定各子频带信号的第j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Vj=min{h(1,j),h(2,j),…,h(D,j)}。
其中,第j段信号的平均噪声电平为第j段信号的L个采样点中幅值小于第j-1 段噪声门限的采样点幅度的均值,i取1到D之间的全部整数,与各子频带信号的第一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为初始噪声门限;S′ij表示第j段信号的平均噪声电平,r表示遗忘因子;G表示门限系数;Vj-1表示第j-1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 V1=V0,V1表示第一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V0表示初始噪声门限。
步骤3.3,令j加1,重复执行步骤3.2,直至j=J,得到全部D个子频带信号的全部J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
步骤3.4,对于D个子频带信号中的任一子频带信号,利用步骤3.3计算得到的噪声门限对该子频带信号的每一个采样点进行检测,确定其中的脉冲点,脉冲点为幅度超过噪声门限的采样点;将每个信道内第一个脉冲点确定为该信道内的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并对该起始点之后的每一个脉冲点依次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为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直至找到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至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之间的采样点即构成该子频带信号的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将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之后的脉冲点确定为该子频带信号所在信道内的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并对该起始点之后的剩余脉冲点依次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为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直至找到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到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之间的全部采样点即构成该子频带信号的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依次类推,直至得到该信道内的全部初始检测脉冲信号。
具体的,步骤3.4中,确定一个脉冲点是否为对应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具体可以包括:
计算脉冲点与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之间的全部采样点的幅度均值,判断幅度均值是否超过判决门限:若幅度均值超过判决门限,则确定脉冲点不是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若幅度均值未超过判决门限,则确定脉冲点是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
其中,当脉冲点和起始点属于同一个段信号时,判决门限为脉冲点和起始点所属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的倍;当脉冲点和起始点属于不同的段信号时,判决门限为脉冲点和起始点所属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中较大者的倍。
值得说明的是,现有技术在进行雷达脉冲信号的检测时,通常将接收机刚开始一段时间接收到的信号都假设为噪声,对其不进行检测。而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如此,因此如果盲目的将刚开始接收到的信号认为是噪声,则会遗漏脉冲信号。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迭代生成自适应噪声门限,利用该自适应噪声门限检测每段信号,获得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能够全面的检测雷达数据中的脉冲信号,不会出现遗漏脉冲信号的问题。
步骤4,按顺时针方向对D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跨信道合并,再对合并得到的信号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跨信道合并,从而将属于同一脉冲信号的多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一个信道内,得到至少一个合并脉冲信号。
其中,步骤4中,按顺时针方向对D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跨信道合并,具体可以包括:
先对D个信道内的最后一个信道和第一个信道内满足合并规则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将最后一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第一信道,再对第一个信道和D个信道内的第二个信道内满足合并规则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将第一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第二个信道,……依次类推,直至将D个信道内的第D-1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D个信道内的第 D个信道。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跨信道合并过程中,所述的合并规则具体可以是:
第一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位置与第二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位置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的合并门限。其中,第一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和第二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属于不同的信道。
示例性的,假设某一原始采样序列经数字信道化处理后,被划分至第一信道至第八信道8个信道,并且在其中的7个信道均检测到了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如图2所示。图中,编号为1-7的矩形框分别表示所检测到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每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有对应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其中起始点用字母“S”表示,结束点用字母“E”表示,字母“S”或“E”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以下将以上述具体示例为例,详细说明按顺时针方向对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跨信道合并的过程:
首先,对第一信道和最后一信道中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位于第一信道的信号7的起始点位置(即图中的S7)和位于第八信道的信号6的结束点位置(即E6)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的合并门限,因此二者满足合并规则,认为信号7和信号6属于同一个脉冲信号,将信号7和信号6合并为一个信号放在第一信道内;接着,对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中的信号进行合并:不存在满足合并规则的信号,仅将信号7和信号6合并后的信号移至第二信道内;继续对第二信道和第三信道中的信号进行合并:由于不存在满足合并规则的信号,仅将第二信道内的信号(即信号7和信号6合并后的信号)移至第三信道;然后,对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中的信号进行合并:不存在满足合并规则的信号,仅将第三信道内的信号移至第四信道;对第四信道和第五信道中的信号进行合并:信号1和信号2满足合并规则,将二者进行合并,并移至第五信道;对第五信道和第六信道中的信号进行合并:信号2和信号3满足合并规则,将二者进行合并,并移至第六信道;类似的,按照相同的方法,对第六信道和第七信道、第七信道和第八信道进行合并,最终的合并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中的脉冲1、脉冲2、脉冲3即为合并得到的3个合并脉冲信号,其中脉冲1为图2中的信号1、2、3合并得到的,脉冲2 即图2中的信号4,脉冲3为图2中的信号5、6、7合并得到的。
具体的,步骤4中,对合并得到的信号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跨信道合并,可以包括:
先对D个信道内的最后一个信道和第一个信道内满足合并规则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脉冲信号,将第一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最后一个信道,再对D个信道内的第D个信道和第D-1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将第D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第D-1个信道,接着对第D-1个信道和D个信道内的第D-2个信道进行合并,将第D-1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第D-2个信道……依次类推,直至将D个信道内的第二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第一个信道。
基于上述步骤4,通过利用双向循环跨信道合并技术将分裂在多个信道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完整的脉冲信号,可使跨信道合并的结果时更加精确,实现脉冲信号的全面合并。
步骤5,根据每个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序号、起始点位置及结束点位置,确定合并脉冲信号在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进而根据合并脉冲信号在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得到真实脉冲信号,并进行输出。
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根据每个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序号、起始点位置,确定合并脉冲信号在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sn=(dn-1)*D+start_n。
其中,dn表示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的序号,dn∈{1,2,…,D},表示N个合并脉冲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信号集,start_n表示合并脉冲信号的起始点位置,end_n表示合并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位置。
步骤5.2,根据每个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序号、结束点位置,确定合并脉冲信号在原始采样序列中的结束位置en=(dn-1)*D+end_n。
步骤5.3,利用原始采样序列中的第sn个采样点至第en个采样点构成真实脉冲信号,并进行输出。
至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即结束。
综上,可以看出,不同于曾德国等人提出的邻信道合并的改进方法,本发明方法对脉冲信号的检测不依赖于产生子频带信号中使用的滤波器,而是通过对子频带信号分段,并对每段信号设置对应的噪声门限,利用噪声门限过滤噪声得到初始脉冲信号,继而对初始脉冲信号再进行双向跨信道合并从而将属于同一脉冲信号的多个分裂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脉冲信号,最后将该合并脉冲信号还原至原始采样序列中,即可得到对应的雷达脉冲信号。一方面,由于本发明提供的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不依赖于滤波器,因而不存在曾德国等人所提方法由于受滤波器设计的影响大所导致的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条件下检测性能差的缺点;另一方面,不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对脉冲信号进行合并时未采用其使用的双门限检测算法,而是利用双向循环跨信道合并算法进行跨信道合并,不再受限于信道幅值,能够对检测得到各信道初始脉冲信号进行准确合并。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宽带雷达脉冲信号情况下实现对雷达脉冲信号的检测,且检测精度高。
以下仿真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方法的效果:
1、仿真内容:
在本仿真实验中,雷达接收机的待检测雷达数据的长度N=200000,由18个雷达信号混合而成,其中有10个单载频脉冲信号和8个线性调频脉冲信号。单载频脉冲信号的频率为160MHz,脉冲重复周期为40μs,脉宽为10μs,到达时间为25μs,幅度为8个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调频斜率为负,频率为100MHz,脉冲重复周期为40μs,脉宽为10μs,到达时间为5μs,幅度为带宽为 80MHz;噪声幅度0.2。
为简化实验步骤,本仿真实验仅对起始频率为20MHz、结束频率为100MHz 的线性调频信号进行实验,图4所示即为所选取的线性调频信号。
2、仿真内容及结果分析: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对图5所示的线性调频信号进行数字信道化处理,将其划分在8个信道内,并检测每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一步跟。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段数据中包含了12个初始脉冲检测信号,第一信道至第四信道分别分布有3个信号。
继续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对图5中各信道内满足合并规则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脉冲信号。图6所示即为合并脉冲信号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经合并后,第一信道分布3个信号,第四信道分布3个信号,实验结果与图4所示一致,因此实验结果正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盲采数据,从中选取待检测雷达数据,作为原始采样序列;
步骤2,对所述原始采样序列进行数字信道化处理,得到D个子频带信号,且D个信道依次编号为1至D;其中,D取2的整次幂;
步骤3,将D个子频带信号分别均匀划分为多段,确定各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并利用所述噪声门限对各个子频带信号进行检测,确定各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
步骤4,按顺时针方向对D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跨信道合并,再对合并得到的信号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跨信道合并,从而将属于同一脉冲信号的多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一个信道内,得到至少一个合并脉冲信号;
步骤5,根据每个所述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序号、起始点位置及结束点位置,确定所述合并脉冲信号在所述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进而根据所述合并脉冲信号在所述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得到真实脉冲信号,并进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将每个所述子频带信号均匀划分为J段信号,每段信号包括L个采样点;J为整数,J≥2;
利用全部D个子频带信号的第1段信号,计算得到初始噪声门限 表示第i个子频带信号的第一段信号的L个采样点的幅度均值,min()表示取最小值操作;
对段信号序号j进行初始化:令j=2;
步骤3.2,对于第i个子频带信号的第j段信号,根据与其对应j-1段的噪声门限确定所述第j段信号的平均噪声电平;所述第j段信号的平均噪声电平为第j段信号的L个采样点中幅值小于所述第j-1段噪声门限的采样点幅度的均值,i取1到D之间的全部整数,与各子频带信号的第一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为初始噪声门限;
利用所述第j-1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以及所述第j段信号的平均噪声电平,计算得到所述第i个子频带信号的第j段信号对应的迭代门限h(i,j)=G×S′ij+(1-r)×Vj-1;其中,S′ij写表示所述第j段信号的平均噪声电平,r表示遗忘因子;G表示门限系数;Vj-1表示第j-1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V1=V0;
利用全部D个子频带信号的第j段信号对应的迭代门限,确定各子频带信号的第j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Vj=min{h(1,j),h(2,j),…,h(D,j)};
步骤3.3,令j加1,重复执行步骤3.2,直至j=J,得到全部D个子频带信号的全部J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
步骤3.4,对于D个子频带信号中的任一子频带信号,利用步骤3.3计算得到的噪声门限对该子频带信号的每一个采样点进行检测,确定其中的脉冲点;所述脉冲点为幅度超过所述噪声门限的采样点;
将每个信道内第一个脉冲点确定为该信道内的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并对该起始点之后的每一个脉冲点依次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为所述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直至找到所述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所述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至所述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之间的采样点即构成该子频带信号的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
将所述第一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之后的脉冲点确定为该子频带信号所在信道内的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并对该起始点之后的剩余脉冲点依次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为所述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直至找到所述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所述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到所述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之间的全部采样点即构成该子频带信号的第二个初始检测脉冲信号;依次类推,直至得到该信道内的全部初始检测脉冲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4中,确定一个脉冲点是否为对应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脉冲点与所述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之间的全部采样点的幅度均值,判断所述幅度均值是否超过判决门限;其中,当所述脉冲点和所述起始点属于同一个段信号时,所述判决门限为所述脉冲点和所述起始点所属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的倍;当所述脉冲点和所述起始点属于不同的段信号时,所述判决门限为所述脉冲点和所述起始点所属段信号对应的噪声门限中较大者的倍;
若所述幅度均值超过所述判决门限,则确定所述脉冲点不是所述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
若所述幅度均值未超过所述判决门限,则确定所述脉冲点是所述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对所述原始采样序列每隔D个数据进行抽取,得到D个序列x1(m),x2(m),…xd(m)…,xD(m);
其中,d=1,2,…,D,m=1,2,…,M,K表示原始采样序列的长度,x(n)表示原始采样序列;
步骤2.2,设计一组偶排列、临界抽取多相滤波结构的滤波器组,利用所述滤波器组对所述D个序列x1(m),x2(m),…xd(m)…,xD(m)分别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D个序列x′1(m),x′2(m),…x′d(m)…,x′D(m);
步骤2.3,将所述滤波后的D个序列x′1(m),x′2(m),…x′d(m)…,x′D(m)分别经过D点的离散傅里叶变换FFT,得到D个子频带信号y1(m),y2(m),…,yD(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按顺时针方向对D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跨信道合并,具体包括:
先对所述D个信道内的最后一个信道和第一个信道内满足合并规则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将所述最后一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所述第一信道,再对所述第一个信道和所述D个信道内的第二个信道内满足合并规则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将所述第一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所述第二个信道,……依次类推,直至将所述D个信道内的第D-1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所述D个信道内的第D个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对合并得到的信号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跨信道合并,具体包括:
先对所述D个信道内的最后一个信道和第一个信道内满足合并规则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脉冲信号,将所述第一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所述最后一个信道,再对所述D个信道内的第D个信道和第D-1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进行合并,将所述第D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所述第D-1个信道,接着对所述第D-1个信道和所述D个信道内的第D-2个信道进行合并,将所述第D-1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所述第D-2个信道……依次类推,直至将所述D个信道内的第二个信道内的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合并至所述第一个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规则为:
第一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起始点位置与第二初始检测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位置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预设的合并门限;
其中,所述第一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和所述第二初始检测脉冲信号属于不同的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根据每个所述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序号、起始点位置,确定所述合并脉冲信号在所述原始采样序列中的起始位置sn=(dn-1)*D+start_n;
其中,dn表示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的序号,dn∈{1,2,…,D},表示N个合并脉冲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信号集,start_n表示合并脉冲信号的起始点位置,end_n表示合并脉冲信号的结束点位置;
步骤5.2,根据每个所述合并脉冲信号所在的信道序号、结束点位置,确定所述合并脉冲信号在所述原始采样序列中的结束位置en=(dn-1)*D+end_n;
步骤5.3,利用所述原始采样序列中的第sn个采样点至第en个采样点构成真实脉冲信号,并进行输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93400.4A CN108549078B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93400.4A CN108549078B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49078A true CN108549078A (zh) | 2018-09-18 |
CN108549078B CN108549078B (zh) | 2021-11-02 |
Family
ID=6351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93400.4A Active CN108549078B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49078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8836A (zh) * | 2019-12-06 | 2020-04-10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脉冲到达时间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12737711A (zh) * | 2020-12-24 | 2021-04-30 | 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噪声基底估计方法及其宽带载波检测方法 |
CN112904288A (zh) * | 2021-01-14 | 2021-06-04 | 无锡国芯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脉冲信号合并的系统、脉冲信号合并的方法 |
CN113433513A (zh) * | 2020-03-23 | 2021-09-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信道检测方法 |
CN114966594A (zh) * | 2022-05-18 | 2022-08-30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一种基于带宽融合的宽带信号侦收方法 |
CN115529213A (zh) * | 2022-11-28 | 2022-12-27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分离lfm脉冲重叠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8060A (zh) * | 2011-07-21 | 2014-04-09 | 波音公司 | 使用数字雷达接收机的雷达脉冲检测 |
US20150177376A1 (en) * | 2012-06-22 | 2015-06-25 | Brookhaven Science Associates Llc | Atmospheric radar |
US20150287422A1 (en) * | 2012-05-04 | 2015-10-08 | Kaonyx Labs,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measurement, entity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path propagation effect measurement and mitigation in source signal separation |
CN106385288A (zh) * | 2016-08-30 | 2017-02-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雷达脉冲跨信道融合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07634768A (zh) * | 2017-09-11 | 2018-01-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fpga的mwc压缩采样宽带数字接收机pdw形成方法 |
-
2018
- 2018-03-30 CN CN201810293400.4A patent/CN1085490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8060A (zh) * | 2011-07-21 | 2014-04-09 | 波音公司 | 使用数字雷达接收机的雷达脉冲检测 |
US20150287422A1 (en) * | 2012-05-04 | 2015-10-08 | Kaonyx Labs,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measurement, entity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path propagation effect measurement and mitigation in source signal separation |
US20150177376A1 (en) * | 2012-06-22 | 2015-06-25 | Brookhaven Science Associates Llc | Atmospheric radar |
CN106385288A (zh) * | 2016-08-30 | 2017-02-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雷达脉冲跨信道融合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07634768A (zh) * | 2017-09-11 | 2018-01-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fpga的mwc压缩采样宽带数字接收机pdw形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SLETTEN MA 等: "An airborne, real aperture radar study of the Chesapeake Bay outflow plum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 * |
叶金伟: "基于FPGA的宽带跨信道信号的识别与处理",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张楠: "宽带信道数字划分与重构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8836A (zh) * | 2019-12-06 | 2020-04-10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脉冲到达时间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10988836B (zh) * | 2019-12-06 | 2021-12-28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脉冲到达时间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13433513A (zh) * | 2020-03-23 | 2021-09-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信道检测方法 |
CN113433513B (zh) * | 2020-03-23 | 2024-03-2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信道检测方法 |
CN112737711A (zh) * | 2020-12-24 | 2021-04-30 | 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噪声基底估计方法及其宽带载波检测方法 |
CN112904288A (zh) * | 2021-01-14 | 2021-06-04 | 无锡国芯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脉冲信号合并的系统、脉冲信号合并的方法 |
CN112904288B (zh) * | 2021-01-14 | 2023-08-29 | 无锡国芯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脉冲信号合并的系统、脉冲信号合并的方法 |
CN114966594A (zh) * | 2022-05-18 | 2022-08-30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一种基于带宽融合的宽带信号侦收方法 |
CN115529213A (zh) * | 2022-11-28 | 2022-12-27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分离lfm脉冲重叠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49078B (zh) | 2021-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49078A (zh) | 一种雷达脉冲信号跨信道合并及检测方法 | |
Zhou et al. | Hybrid event detection and phase‐picking algorithm using convolutional an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 |
Yang et al. | Simultaneous earthquake detection on multiple stations via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 |
CN104793253A (zh)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航空电磁数据去噪方法 | |
CN111310700B (zh) | 一种用于辐射源指纹特征识别的中频采样序列处理方法 | |
CN109344772A (zh) | 基于谱图和深度卷积网络的超短波特定信号侦察方法 | |
CN110929842B (zh) | 非合作无线电信号突发时间区域精确智能检测方法 | |
Yar et al. | A complete framework of radar pulse detection and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for cognitive EW | |
CN110619264A (zh) | 基于UNet++的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5550702A (zh) | 一种基于svm的gnss欺骗式干扰识别方法 | |
CN110764152B (zh) | 一种无人机快速检测与识别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5114949A (zh) | 一种基于水声信号的舰船目标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15392285A (zh) | 一种基于多模态的深度学习信号个体识别模型防御方法 | |
Zhang et al. | Integrated processing method for microseismic signal based on deep neural network | |
CN114842280A (zh) |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识别微地震信号算法 | |
Alasonati et al. | Signal classification by wavelet-based hidden Markov models: application to seismic signals of volcanic origin | |
US20090248336A1 (en) | Analyzer for signal anomalies | |
CN108596383B (zh) | 储层分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291733A (zh) | 一种便携式石油检测器 | |
Li et al. | MorseNet: a unified neural network for mors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in spectrogram | |
CN111856558B (zh) | 一种地震记录自动增益方法 | |
CN114710215A (zh) | 一种跳频信号快速盲检测的方法 | |
CN114358162A (zh) | 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跌倒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7255836B (zh) | 基于矢量混合距离排序的多分量地震数据滤波方法 | |
CN114721053B (zh) | 一种井中微地震事件的初至拾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