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47C - 扩展频谱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扩展频谱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447C
CN1085447C CN97125682A CN97125682A CN1085447C CN 1085447 C CN1085447 C CN 1085447C CN 97125682 A CN97125682 A CN 97125682A CN 97125682 A CN97125682 A CN 97125682A CN 1085447 C CN1085447 C CN 10854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cuit
delay
time
ti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5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9025A (zh
Inventor
高草木惠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9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4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5Constructive combining of multi-path signals, i.e. RAK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Correlat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5Constructive combining of multi-path signals, i.e. RAKE receivers
    • H04B1/7117Selection, re-selection, allocation or re-allocation of paths to fingers, e.g. timing offset control of allocated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6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impulse radio
    • H04B1/7183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由无线电电路变换成为基带信号。定时控制电路检索处理基带信号,产生第一和第二复制码定时指示信号、定时脉冲、第一和第二延时指示信号。第一和第二复制码发生器分别在指定的定时产生第一和第二复制码。第一和第二相关器分别输出一个相关值。第一和第二同步检测器分别输出第一和第二符号信号。第一和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缓存第一和第二符号信号并向瑞克合并电路输出具有延时的符号信号以合并它们。

Description

扩展频谱接收机
本发明涉及针对移动通信系统(例如移动数字蜂窝电话应用)中所使用的码分多址方案通信系统(下文称为“CDMA方案”或“CD-MA通信系统)的一种扩展频谱接收机。本发明具体涉及“为了对利用多个通路中、按照不同定时而区分的多个定时信号来控制多个定时调节缓存器的延迟时间、在对延时了一个或多个符号周期的路径上的信号在进行瑞克(RAKE)合并过程中也能够采用”而设计的一种扩展频谱接收机。
按照移动通信(例如移动数字蜂窝电话通信等)所采用的CD-MA方案,同一频段同时可由多个信道来使用。为达此目的,在发送侧将发送的符号数据乘以扩展码(这些扩展码对于每个信道而言是互不相同的),借此,产生一种发送信号,以待发送出去。与此有关的是,对于如上所述的将发送符号数据乘以扩展码的处理称为“扩展处理”,而所产生的发送信号(用于发送的信号)称为“扩展频谱信号”。现在可采用以比发送符号数据速率高十几倍到几百倍数量级的高速率所产生的一系列码作为扩展码。顺便地说,扩展码的最小单元称为“片”。
用于CDMA通信系统的扩展频谱接收机自适应地接收从基站发出的发送信号。在扩展频谱接收机中,已接收信号与同步定时时所分配给该接收机的一个复制码相乘(该复制码也称为“解扩展码”,其实是与发送侧所使用的扩展码相同),其中,由乘法运算所得出的信号以逐个符号为基础地进行累积(integrate)。这种处理称为“相关性处理”或“解扩展处理”,而所获得的累积值称为“相关值”。附带地说,用于执行相关性处理的电路称为“相关器”。在相关性处理过程中,接收机所使用的复制码与发射机所使用的扩展码相同时可获得一个大的相关值。在这种情况下,所获得的相关值具有与发送符号数据的相等性。相反,在接收机所使用的复制码与发射机所使用的扩展码不同时,不可能获得相关码。据此,一收到由简单地相加多个信道的发送信号所获得的多重发射信号,就能够借助于在多重接收信号上和在分配给有关信道的扩展码上执行相关性处理从而获得仅是有关信道的发送符号数据。这就是构成在CDMA通信系统中分别地对各个信道单独地解调已扩展频谱信号的原理。
为了解调已扩展频谱信号,在已接收信号中内含的扩展码的定时必须与该接收机所使用的复制码的定时相匹配。在复制码的定时偏离开该扩展码的定时只是一片时,其结果与已接收信号乘以完全不相关的复制码所得到的结果相同,这就使获得大的相关值成为不可能。鉴于这个理由,在CDMA通信系统中在扩展码与复制码之间要求极其高准确度的定时同步。
在CDMA通信系统中使频率利用效率劣化或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它用户设备的干扰。虽然降低所有用户设备发射功率肯定会减轻或抑制相互干扰,但是各个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就会变坏。鉴于这种情况就产生了对于“能够保证在低接收功率电平时获得高通信质量的科技技术”的需求。尽管现已建议和研制了许多能够保证高通信质量的技术,但它们都未能展现其固有的能力,除非建立扩展码与复制码的同步。据此,可以有把握地说,扩展码的同步状态制约了CDMA通信的性能。
对此,应该说明陆上移动通信涉及到由于无线电波碰到建筑物、山等会有反射和绕射从而造成具有不同延迟的多条传播路径。在已知的常规窄带通信系统中,由于瞬时在先的符号的无线电波对瞬时在后的符号的无线电波施加了干扰(称为“符号间干扰”),从而导致特性明显降级。为了抑制或防止符号间干扰,要求使用自适应均衡器等,可是,这涉及到更复杂和更昂贵的系统结构配置,是一个大缺点。
相反,在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的情况下,复制码的定时能够只与多个路径之一上的信号相匹配,而与其它路径上的信号不相匹配。为此,仅在有关的一条路径上的信号呈现在解调后所获得的信号中,从而根本上消除了来自其它路径上的影响。从上文的描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可以保证高的瞬时分辨力的功率而无需提供自适应均衡器,这是因为虽然存在多条路径但符号间干扰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的缘故。
为了解调从多路径上接收的信号,要求首先单独地测量或确定来自多路径的每个的信号的定时。这种测量是借助于对接收信号和复制码执行相关性处理并且同时移位该复制码的定时来实现的。然后,针对沿横坐标取得的复制码的定时标绘出相关值的位置,而在各个定时时的相关值是沿坐标取得的,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图,称为“延迟图”(见图4B和图4C)。对此,应该说明,沿横坐标T所取得的值并不表示真实的时间,而表示“复制码的位移”。
在延迟图中,各个路径上的信号分别由单独的或离散的脉冲波形表示。为此,延迟图基本上对应于传播路径的脉冲响应。鉴于这些理由,多个复制码发生器和相应数量的相关器要被使用,并将它们安排得可单独地设定各个复制码的定时。然后,将多个复制码的定时分别与在相应数量的路径上的定时相匹配,如从延迟图中所读出的那样。按照这种方式,在各个路径上的信号可在无相互干扰的状态下单独地被解调。由于这多个已解调信号载带相同信息,因而借助于合成这些已解调信号就可实现增强的接收质量,这称为“路径分集效应”。上述的过程称为“瑞克方案”,这是因为从信号是由各个路径上集合得出的方面来看与瑞克功能相似的缘故。瑞克方案或功能固有地归功于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利用了在多传播环境中所遇到的障碍物,为此,瑞克方案对于保证在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取得高的通信质量是必要的。对此,把解调一条路径上的信号所使用的、由复制码发生器、相关器和同步检测器所组成的一组称为“指”,即比喻为瑞克的手指。据此,为了实现解调n条路径上的信号而进行瑞克组合需要有n个“指”,亦即n组,每组都包括复制码发生器、相关器和同步检测器。顺便地说,“复制码的定时与一条给定路径上的信号的定时相匹配”称为“手指分配”(finger allocation)。
为了体现出瑞克方案的大部分有益的特征,需要确定每个路径上的信号的定时及其接收电平,以便借助于将各个路径上的信号的定时按照接收电平从高到低的次序顺序地分配给“手指”,以可靠地实现同步化而不致失效。这个程序称为“检索”。借助于执行检索处理,可以在CDMA通信系统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建立了同步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基本概念,下文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背景。图1示出采用三指瑞克方案的一种常规的扩展频谱接收机的结构图。参照该图,由天线1所接收的高频信号在无线电电路2中经历频率变换和正交检测,以变换成为基带信号,然后输入到定时控制电路3中,以通过同步检索处理分别地确定第一至第三路径的定时。将相应于第一路径的第一定时信号输入到第一复制码发生器41和第一相关器51;将相应于第二通路的第二定时信号输入到第二复制码发生器42和第二相关器52;以及相应于第三路径的第三定时信号输入到第三复制码发生器43和第三相关器53。在第一至第三复制码发生器41至43中,三种码(每种码都与在发送侧所执行的扩展过程中所使用的扩展码相同)分别地被产生,以作为第一至第三复制码(亦称为“反扩展码”(reverse-spreading code))。第一至第三复制码在分别由第一至第三定时信号所给定的定时时分别地从第一至第三复制码发生器41至43提供给第一至第三相关器51至53。在第一相关器51中,从无线电电路2输入的基带信号乘以第一复制码,再把由乘法运算所得出的乘积信号以逐个符号为基础地进行累积,可得出一个第一相关值。第一相关值在第一同步检测器61经历同步检测,借此变换成为一个第一符号信号。然后该第一符号信号由响应定时控制电路3所提供的符号定时脉冲的第一闩锁电路71锁存(该第一闩锁电路用以作为一个定时调节缓存器)。在第二相关器52中,基带信号乘以第二复制码,从乘法运算中得出的乘积信号以逐个符号为基础地被累积,以获得一个第二相关值。然后,该第二相关值在第二同步检测器62中经历同步检测,而被变换成为一个第二符号信号。该第二符号信号由响应符号定时脉冲的第二闩锁电路72锁存(该第二闩锁电路用以作为一个定时调节缓存器)。在第三相关器53中,基带信号乘以第三复制码,由该乘法运算所得出的乘积信号以逐个符号为基础地累积,以获得一个第三相关值。然后,该第三相关值在第三同步检测器63中经历同步检测而被变换成为一个第三符号信号。然后该第三符号信号由响应符号定时脉冲的第三闩锁电路73锁存(该第三闩锁电路用以作为一个定时调节缓存器)。第一至第三闩锁电路71至73的输出信号由瑞克合并电路8合成或合并在一起。瑞克合并电路8的输出用以作为一个解调信号。
从图2可以看出,符号信号a1、b1和c1是第一指(由第一复制码发生器41、第一相关器51和第一同步检测器61组成)的顺序输出。符号a2、b2和c2是第二指(由第二复制码发生器42、第二相关器52和第二同步检测器62组成)分别在相对于符号信号a1、b1和c1有一个很小延迟的定时时的顺序输出。而符号信号a3、b3和c3是第三指(由第三复制码发生器43、第三相关器53和第三同步检测器63组成)分别在相对于符号信号a2、b2和c2有一个很小延迟的定时时的顺序输出。据此,在最领先的路径内、在每个符号周期的边界之前立即从定时控制电路顺序产生符号定时脉冲ta、tb和tc,借此,允许第一至第三闩锁电路71至73分别响应符号定时脉冲ta、tb和tc来锁存第一至第三指的输出信号,于是,符号信号a1、a2和a3在对应于符号定时脉冲ta的同一定时时分别由第一至第三闩锁电路71至73锁存;符号信号b1、b2和b3在对应于符号定时脉冲tb的同一定时时分别由第一至第三闩锁电路71至73锁存,以及符号信号c1、c2和c3在对应于符号定时脉冲tc的同一定时时分别由第一至第三闩锁电路71至73锁存。由于相应的符号信号部按照这种方式分别由第一至第三闩锁电路71至73锁存,因而借助于瑞克合并电路8合并或合成第一至第三闩锁电路71至73的输出信号就可以获得解调信号a、b和c。
然而,CDMA通信系统的常规扩展频谱接收机在下述方面有缺点,亦即,在该路径上相对于“在定时上最高领先的”路径呈现相应于一个或多个符号周期的延迟时,该路径上的符号信号不能在同一时刻与其它路径上的信号一起被锁存,因为在该指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只设置了一级闩锁电路,用以作为定时调节缓存器。换言之,只有在呈现少于一个符号周期延迟的路径上的信号才能由瑞克合并电路来合成,这意味着易于瑞克合并的脉冲是有限的。其后果是,即便在指的个数增加时,扩展频谱接收机的接收电平也不可能有效地提高,这是在改善CDMA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方面设置的困难。
根据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展频谱接收机,它甚至在该路径相对于最领先定时的路径呈现相应于一个或多个符号周期延迟时也能够对该路径上的信号执行瑞克合并,借此,保证改善的通信质量、同时把干扰抑制到尽可能的最小程度,以允许CDMA通信系统容纳增加数量的用户设备。
根据上述的目的和在说明书开始时所提到的其它目的,按照本发明的总体方面,这里提供一种扩展频谱接收机,它包括:
一个无线电电路,将由天线所接收的高频信号经过频率变换和正交检测而变换成为基带信号;
一个定时控制电路,通过对所述的基带信号进行检索处理,以检测多个路径上的定时,借此,产生第一和第二复制码定时指示信号、定时脉冲、第一和第二延时指示信号;
一个第一复制码发生器,用以在由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提供的第一复制码定时指示信号所指示的定时时产生第一复制码;
一个第二复制码发生器,用以在由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提供的第二复制码定时指示信号所指示的定时时产生第二复制码;
一个第一相关器,用以确定所述的基带信号与由所述的第一复制码发生器所提供的第一复制码的一个相关值;
一个第二相关器,用以确定所述的基带信号与由所述的第二复制码发生器所提供的第二复制码的一个相关值;
一个第一同步检测器,经过对所述的第一相关器输出信号的同步检测,输出一个第一符号信号;
一个第二同步检测器,经过对所述的第二相关器输出信号的同步检测,输出一个第二符号信号;
一个第一定时调节缓存器,响应由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提供的定时脉冲,锁存由所述的第一同步检测器所输出的第一符号信号,并输出这个经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输出的第一延时指示信号所指示的一个延迟时间而锁存的第一符号信号;
一个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响应由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提供的定时脉冲,锁存由所述的第二同步检测器所输出的第二符号信号,并输出这个经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输出的第二延时指示信号所指示的一个延迟时间而锁存的第二符号信号;
一个瑞克合并电路,用以合成来自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的输出信号。
按照实现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和第二延时指示信号可以有准备地制定得以片周期为基础地或以符号周期为基础地、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指示出延迟时间。
按照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定时调节缓存器可以包括:
多级的第一闩锁电路,设置在第一同步检测器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和
多个第一开关,分别地设置在多级的第一闩锁电路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并且在第一延时指示信号的控制下被接通/断开。
类似地是,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可以包括:
多级的第二闩锁电路,设置在第二同步检测器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和
多个第二开关,分别地设置在多级的第二闩锁电路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并在第二延时指示信号的控制下被接通/断开。
按照实现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式,上述的定时控制电路可以有准备地制定得以利用长于一个符号周期的一种长码所获得的延时图为基础地产生第一和第二延时指示信号。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点和突出的优点将通过阅读下文以举例的方式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并参照以下附图就会明了。
图1示出一种常规的扩展频谱接收机结构的方框图;
图2示出用以说明一种用于使这种常规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的符号信号的定时相匹配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展频谱接收机结构的方框图;
图4A至4C示出用以说明一种用于获得多径的延时图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示出用以说明在图3所示的这种扩展频谱接收机中进行瑞克合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扩展频谱接收机结构的方框图;
图7A至7D示出用以说明在图6所示的这种扩展频谱接收机中进行瑞克合并的示意图。
现在参照附图并结合当前已被认为是优选或典型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被安排得可使从多个指输出的符号信号的延迟利用移位寄存器(它能够以片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来进行调节,以使符号信号的定时相匹配(该符号信号然后由瑞克合并电路合成或合并在一起)。
具体参照图3,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包括:一个第一移位寄存器171,设置在第一同步检测器161与瑞克合并电路18之间,用以作为一个定时调节缓存器来替代上文提到的第一闩锁电路71,并且被设计得能够以片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一个第二移位寄存器172,设置在第二同步检测器162与瑞克合并电路18之间,用以作为定时调节缓存器以替代上文提到的第二闩锁电路72,并被设计得能够以片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一个第三移位寄存器173,设置在第三同步检测器163与瑞克合并电路18之间,用以作为时间调节缓存器以替代上文提到的第三闩锁电路73,并被设计得能够以片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据此,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与图1所示的那种常规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不同,它用移位寄存器替代了闩锁电路。现在描述这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第一移位寄存器171包括:八级第一闩锁电路2111至2118,它们被设置得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的定时脉冲、依序地锁存第一同步检测器161的输出信号;和八级第一开关2211至2218,分别地设置在第一闩锁电路2111至2118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18之间,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的第一定时信号而受控被接通/断开。第二移位寄存器172包括:八级第二闩锁电路2121至2128,它们被设置得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13的定时脉冲、依序地锁存第二同步检测器162的输出信号;和八级第二开关2221至2228,分别地设置在第二闩锁电路2121至2128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18之间,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的第二定时信号而受控被接通/断开。第三移位寄存器173包括:八级第三闩锁电路2131至2138,它们被设置得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的定时脉冲、依序地锁存第三同步检测器163的输出信号;和八级第三开关2231至2238,分别地设置在第三闩锁电路2131至2138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18之间,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的第三定时信号而受控被接通/断开。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从基站发送的无线电波由天线11接收。由天线11所接收的高频信号在无线电电路12中经历频率变换和检测,以变换成为一个基带信号,并被输入到定时控制电路13,经过上文提到的检索处理,以分别地确定第一至第三路径各自的定时。对应于第一路径的第一定时信号输入到第一复制码发生器141、第一相关器151和第一移位寄存器171。对应于第二路径的第二定时信号输入到第二复制码发生器142、第二相关器152和第二移位寄存器172。对应于第三路径的第三定时信号输入到第三复制码发生器143、第三相关器153和第三移位寄存器173。在第一至第三复制码发生器141至143中,码(每个码都与在发送侧所执行的扩展过程中所使用的扩展码相同)分别地被产生作为第一至第三复制码(解扩展码)。将第一至第三复制码分别在由第一至第三定时信号所给定的定时时提供给第一至第三相关器151至153。在第一相关器151中,将无线电电路12所输出的基带信号乘以第一复制码,从该乘法运算所得到的乘积信号以逐个符号为基础地累积,以获得一个第一相关值。然后,第一相关值在第一同步检测器161中经历同步检测,借此,被变换成为一个第一符号信号。然后,第一符号信号由第一移位寄存器171的八级第一闩锁电路2111至2118响应定时控制电路13所提供的定时脉冲而被依序地锁存。在第二相关器152中,将基带信号乘以第二复制码,从该乘法运算所得到的乘积信号以逐个符号为基础地累积,以获得一个第二相关值。然后,第二相关值在第二同步检测162中经历同步检测,借此,被变换成为一个第二符号信号。然后,第二符号信号由第二移位寄存器172的八级第二闩锁电路2121至2128响应定时脉冲而被依序地锁存。在第三相关器153中,将基带信号乘以第三复制码,从该乘法运算所得到的乘积信号以逐个符号为基础地累积,以获得一个第三相关值。然后,第三相关值在第三同步检测器163中经历同步检测,借此,被变换成为一个第三符号信号。然后,第三符号信号由第三移位寄存器173的八级第三闩锁电路2131至2138响应定时脉冲而被依序地锁存。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171至173的输出信号由瑞克合并电路18根据例如最大比率合成方法(maximum rate synthesizing method)进行合成或合并在一起,从这里依序地输出以作为一个解调信号。
现在参照图4A至4C和图5详细地描述定时控制电路13的操作情况。
假设相应于第一至第三路径的符号信号(亦即第一至第三符号信号a1至a3出自于第一至第三指)相互具有如图4A所示的定时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在利用一种短码(它所具有的周期相应于一个符号周期)来确定相关性时可以获得一种延迟图,该图在每个符号周期都呈现出相同的图形,如图4B所示。不可能从这种延迟图确定出具有长于一个符号周期的较长延时的路径的定时。从另一方面说,在利用一种长码(它所具有的周期比一个符号周期长得多)来确定相关性时可以获得一种延迟图,该图与这些路径的延迟时间相对应,如图4C所示。据此,有可能根据利用长码所获得的延迟图中的峰值P1至P3并按照片数确定出在第二和第三路径上相对于领先的第一路径的延时量。
还假设第一至第三指的符号信号a1至a3分别在定时t1至t3时出现,第一和第二符号信号a1和a2领先第三指的延时符号信号a3分别为“t3-t1”和“t3-t2”。据此,借助于将第一指的第一符号信号a1延迟“t3-t1”和将第二指的符号信号a2延迟“t3-t2”,就可以使第一至第三指的符号信号a1至a3相互匹配。
更具体地说,以片为基础地指示出延迟时间的第一定时信号(亦即第一延时指示信号)从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到第一移位寄存器171,为此,八级第一开关2211至2218中只有对应于由第一定时信号所指示的延迟时间的第一级第一开关闭合。另外,以片为基础地指示出延迟时间的第二定时信号(亦即第二延时指示信号)从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到第二移位寄存器172,为此,八级第二开关2221至2228中只有对应于由第二定时信号所指示的延迟时间的第二级第二开关闭合。再则,以片为基础地指示出延迟时间的第三定时信号(亦即第三延时指示信号)从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到第三移位寄存器173,为此,八级第三开关2231至2238中只有对应于由第三定时信号所指示的延迟时间的第三级第三开关闭合。
以举例方式让我们假设第一和第二指的符号信号a1和a2领先第三指的第三符号信号a3分别为六片和三片。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移位寄存器171中,只有第七级的第一开关2217对应于指示延迟时间为六片的第一定时信号,而被闭合。而在第二移位寄存器172中,只有第四级的第二开关2224对应于指示延迟时间为三片的第二定时信号,而被闭合。另一方面,在第三移位寄存器中,只有第一级的第三开关2231对应于指示无延迟的第三定时信号,而被闭合。
在上述的结构安排的情况下,符号信号在同一定时时从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输出,于是,借助于由瑞克合并电路18将这些符号信号合成或合并在一起,就可以获得具有有效地增强的接收电平的解调信号,而不管路径上的延迟时间是短于还是长于一个符号周期。
顺便地说,虽然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171至173的每个是在图3所示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按八级实施的,但是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171至173的每个可以以与实际应用的路径上的延迟时间相对应的级数来实现。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扩展频谱接收机被安排得可借助于使用能够以符号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的移位寄存器来调节从多个指输出的符号信号的延迟量,借此,可使符号信号的定时相匹配,所述的符号信号根据瑞克方案再被合成或合并在一起。
更具体地说,参照图6,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包括:一个第一移位寄存器371,设置在第一同步检测器361与瑞克合并电路38之间,替代上文提到的能够以片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的第一移位器171,并且被设计得能够以符号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一个第二移位寄存器372,设置在第二同步检测器362与瑞克合并电路38之间,替代上文提到的能够以片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的第二移位寄存器172,并且被设计得能够以符号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以及一个第三移位寄存器373,设置在第三同步检测器363与瑞克合并电路38之间,替代上文提到的能够以片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的第三移位寄存器173,并且被设计得能够以符号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据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与图3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不同,它使用能够以符号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的移位寄存器替代了能够以片周期为基础地调节延迟时间的移位寄存器。更具体地说,第一移位寄存器371包括:三级第一闩锁电路4111至4113,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符号定时脉冲,依序地锁存第一同步检测器361的输出信号;和三级第一开关4211至4213,分别地设置在第一闩锁电路4111至4113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路38之间,并且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第一定时信号而受控被接通/断开。第二移位寄存器372包括:三级第二闩锁电路4121至4123,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符号定时脉冲,依序地锁存第二同步检测器362的输出信号;和三级第二开关4221至4223,分别地设置在第二闩锁电路4121至4123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38之间,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第二定时信号而受控被接通/断开。第三移位寄存器373包括:三级第三闩锁电路4131至4133,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符号定时脉冲,依序地锁存第三同步检测器363的输出信号;和三级第三开关4231至4233,分别地设置在第三闩锁电路4131至4133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38之间,响应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第三定时信号而受控被接通/断开。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的天线31、无线电电路32、第一至第三复制码发生器341至343、第一至第三相关器351至353和第一至第三同步检测器361至363的操作情况类似于根据上文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的天线11、无线电电路12、第一至第三复制码发生器141至143、第一至第三相关器151至153和第一至第三同步检测器161至163的操作情况。
现在参照图7A至7D详细地描述定时控制电路33、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371至373和瑞克合并电路38的操作情况。
假设对应于第一至第三路径的符号信号(亦即,第一至第三符号信号a1至a3出自于第一至第三指)具有图7A所示的定时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符号信号a1是由第一闩锁电路4111(它构成第一移位寄存器371的第一级)响应立即在第一指的第一符号信号a1(参见图7C)的符号周期结束之前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符号定时脉冲t1(参见图7B)进行锁存的。随后,响应立即在第一指的随后的符号周期结束之前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符号定时脉冲t2(参见图7B),已由第一闩锁电路4411(构成第一移位寄存器371的第一级)所锁存的第一符号信号a1再由第二级的第一闩锁电路4112锁存,并且与此同时第二符号信号a2由第二移位寄存器372的第一级的第二闩锁电路4121来锁存(参见图7C)。随后,响应立即在第一指的随后符号周期的结束之前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符号定时脉冲t3(参照图7B),已由第一闩锁电路4412(它构成第一移位寄存器371的第二级)所锁存的第一符号信号a1再由第三级的第一闩锁电路4113来锁存,并且与此同时已由第二移位寄存器372的第一级的第二闩锁电路4121所锁存的第二符号信号a2由第二级的第二闩锁电路4222来锁存,同时第三符号信号a3由第三闩锁电路4131(它构成第三移位寄存器373的第一级)来锁存(参见图7C)。
据此,借助于分别响应第一至第三定时信号(第一至第三延时指示信号,它们是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仅闭合第一开关4213(它设置在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三级处)、第二开关4222(它设置在第二移位寄存器372的第二级处)、和第三开关4231(它设置在第三寄位寄存器373的第一级处),有可能将第一至第三符号信号a1至a3的定时调准对齐(参见图7D),它们将输入到瑞克合并电路38。
以举例的方式让我们假设第三符号信号a3相对于第一符号信号a1被延迟相应于150片的一个时段,而前者相对于第二符号信号a2被延迟相当于80片的时段。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符号周期相应于64片,延迟级的数目可以被确定为等于延迟的片周期除以符号的周期所得出的商。更具体地说,第一符号信号a1相对于第三符号信号a3被延迟为“2”,即“150”除以“64”的商,而第二符号信号a2相对于第三符号信号a3被延迟“1”,即“80”除以“64”的商。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分别响应第一至第三定时信号(它们是从定时控制电路33输出的)仅闭合第一开关4213(它设置在第一移位寄存器371的第三级处)、第二开关4222(它设置在第二移位寄存器372的第二级处)和第三开关4231(它设置在第三移位寄存器373的第一级处),有可能将第一至第三符号信号a1至a3的定时调准对齐,它们将输出到瑞克合并电路38。按照这种方式,借助于使用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371至373的符号周期为基础延迟符号信号,有可能在相当少数量的移位寄存器的情况下甚至在相应于一个或多个符号周期的延迟发生时、在各条路径之间建立同步。
在上述的结构安排的情况下,符号信号在同一定时时从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371至373输出。借助于瑞克合并电路38按照最大比率合成方法将这些符号信号合成或合并在一起,有可能获得具有有效地增强的接收电平的解调信号,而不管在路径上的延迟比一个符号周期短些还是长些。
顺便地说,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371至373是在图6所示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按照三级来实施的。然而,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至第三移位寄存器371至373的每个可以以与在实际应用时在路径上的延迟时间相对应的级数来实现。
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瑞克合并可以实现,尽管路径产生了相应于一个或多个符号的延迟。换言之,在根据本发明的扩展频谱接收机中,解调处理可以执行,以便合成或合并增加数目的路径的符号信号,这意味着根据本发明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可以获得改善的抗干扰特性。此外,鉴于相当低的发射功率而对其它用户设备没什么干扰,因而可以实现一种能够容纳增加用户数量的通信系统。还鉴于将移位寄存器用以作为定时调节缓存器来以符号周期为基础地延迟符号信号,因而多个符号信号的定时的调准对齐可以用一种简化的电路结构来实现。
针对上述的技术而言,对本发明能够作出许多修改和变型。对此,可以理解,本发明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是切合实际的。

Claims (7)

1.一种用于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无线电电路,将由天线所接收的高频信号经过频率变换和正交检测而变换成为基带信号;
一个定时控制电路,通过对所述的基带信号进行检索处理,以便检测多个路径上的定时,借此,产生第一和第二复制码定时指示信号、定时脉冲、第一和第二延时指示信号;
一个第一复制码发生器,用以在由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提供的第一复制码定时指示信号所指示的定时时产生第一复制码;
一个第二复制码发生器,用以在由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提供的第二复制码定时指示信号所指示的定时时产生第二复制码;
一个第一相关器,用以确定所述的基带信号与由所述的第一复制码发生器所提供的第一复制码的一个相关值,所述的第二复制码与所述的第一复制码相同;
一个第二相关器,用以确定所述的基带信号与由所述的第二复制码发生器所提供的第二复制码的一个相关值;
一个第一同步检测器,经过对所述的第一相关器输出信号的同步检测,输出一个第一符号信号;
一个第二同步检测器,经过对所述的第二相关器输出信号的同步检测,输出一个第二符号信号;
一个第一定时调节缓存器,响应由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提供的定时脉冲,锁存由所述的第一同步检测器所输出的第一符号信号,并输出这个经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输出的第一延时指示信号所指示的一个延迟时间而锁存的第一符号信号;
一个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响应由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提供的定时脉冲,锁存由所述的第二同步检测器所输出的第二符号信号,并输出这个经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所输出的第二延时指示信号所指示的一个延迟时间而锁存的第二符号信号;
一个瑞克合并电路,用以合成来自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的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定时调节缓冲器分别根据以片为基础地指示出延迟时间的第一延时指示信号及第二延时指示信号,将第一符号信号和第二符号信号锁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时调节缓存器包括:
多级的第一闩锁电路,设置在第一同步检测器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和
多个第一开关,分别地设置在多级的第一闩锁电路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并且在第一延时指示信号的控制下被接通/断开;
所述的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包括:
多级的第二闩锁电路,设置在第二同步检测器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和
多个第二开关,分别地设置在多级的第二闩锁电路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并在第二延时指示信号的控制下被接通/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控制电路被设计成根据利用长于一个符号周期的一种长码所获得的延迟图,产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延时指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控制电路被设计为产生具有与符号周期相同的周期的定时脉冲;和
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定时调节缓冲器分别根据以符号周期为基础地指示出延迟时间的第一延时指示信号及第二延时指示信号,将第一符号信号和第二符号信号锁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时间节缓存器包括:
多级的第一闩锁电路,设置在第一同步检测器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和
多个第一开关,分别地设置在多级的第一闩锁电路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并且在第一延时指示信号的控制下被接通/断开;
所述的第二定时调节缓存器包括:
多级的第二闩锁电路,设置在第二同步检测器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和
多个第二开关,分别地设置在多级的第二闩锁电路的输出端与瑞克合并电路之间,并在第二延时指示信号的控制下被接通/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展频谱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时控制电路被设计成根据利用长于一个符号周期的一种长码所获得的延迟图,产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延时指示信号。
CN97125682A 1996-12-25 1997-12-25 扩展频谱接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4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355836A JPH10190528A (ja) 1996-12-25 1996-12-25 スペクトル拡散受信機
JP355836/96 1996-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9025A CN1189025A (zh) 1998-07-29
CN1085447C true CN1085447C (zh) 2002-05-22

Family

ID=18445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56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447C (zh) 1996-12-25 1997-12-25 扩展频谱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28329A (zh)
EP (1) EP0851600A3 (zh)
JP (1) JPH10190528A (zh)
KR (1) KR100315197B1 (zh)
CN (1) CN108544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4207B2 (ja) 1998-11-10 2004-08-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FI982856A (fi) 1998-12-31 2000-07-01 Nokia Networks Oy Vastaanottomenetelmä ja vastaanotin
KR100353338B1 (ko) * 1999-03-17 2002-09-18 소니 가부시끼 가이샤 확산 스펙트럼 통신 장치
JP3464624B2 (ja) 1999-04-28 2003-1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ル拡散受信装置
US6356581B1 (en) * 1999-05-28 2002-03-12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n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thod of providing symbol data from demodulator to a processor
DE60033892T2 (de) 1999-07-30 2007-12-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orrichtung zur Spreizspektrumdatenübertragung mit einem Datenempfänger
JP3279547B2 (ja) * 1999-09-20 2002-04-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受信機の同期捕捉装置
GB2357406B (en) 1999-12-14 2004-01-2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Combiner
US6608858B1 (en) * 2000-01-26 2003-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ath doppler adjusted frequency tracking loop
JP3440919B2 (ja) * 2000-04-07 2003-08-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パス検出回路
JP3398708B2 (ja) * 2000-05-31 2003-04-21 エヌイーシーマイク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ル拡散受信装置
KR100373338B1 (ko) * 2000-06-24 2003-02-25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부호분할 다중접속 코드 타이밍 추적장치
EP1175019B1 (en) 2000-07-21 2004-03-17 STMicroelectronics N.V. RAKE receiver for a CDMA system, in particular incorporated in a cellular mobile phone
US6735240B1 (en) * 2000-11-21 2004-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deskew buffering signals
KR100366292B1 (ko) * 2000-11-29 2002-12-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핑거의 fifo 수를 줄이는 심볼 컴바이닝 방법, 이를이용한 레이크 수신기 및 이러한 레이크 수신기를구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US7236500B1 (en) * 2000-12-19 2007-06-26 Intel Corporation Demodulation of multi-user, multi-protocol data in a reconfigurable datapath
JP3866535B2 (ja) * 2001-06-26 2007-01-10 株式会社東芝 符号分割多重通信装置及びその伝送路補正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FR2826529A1 (fr) * 2001-06-26 2002-12-2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tation de radio un recepteur pour recevoir des informations transmises selon plusieurs trajets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mis en oeuvre dans un tel recepteur
US7099293B2 (en) * 2002-05-01 2006-08-29 Stmicroelectronics, Inc. Buffer-less de-skewing for symbol combination in a CDMA demodulator
KR100426622B1 (ko) * 2001-11-16 2004-04-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국 수신기에서의 다중 경로 신호 컴바이닝 장치 및 그방법
US6795334B2 (en) * 2001-12-21 2004-09-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US7463671B2 (en) * 2002-02-19 2008-12-0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Rake receiver interface
US6795490B2 (en) * 2002-04-17 2004-09-21 Thomson Licensing S.A. Signal detection in a direct-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040170218A1 (en) * 2003-03-01 2004-09-02 Andreas Molisch Rake receiver for ultra wide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236510B2 (en) * 2003-10-01 2007-06-26 S5 Wireless, Inc. Equalizer with decision feedback frequency tracking and bit decoding for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US7453855B1 (en) * 2005-12-08 2008-11-18 Meru Networks Multiuser detection 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echniques for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in which all users employ same spreading code
JP4809148B2 (ja) * 2006-07-10 2011-11-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及び移動端末の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
DE102007043767B4 (de) * 2006-09-18 2015-07-09 Mediatek Inc. Empfänger eines CDMA-Systems mit einer Pfad-Abgleichschaltung
US8831139B2 (en) * 2006-12-01 2014-09-0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ay matching in a rake receiver
JP2008193471A (ja) * 2007-02-06 200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5615A (en) * 1992-12-31 1994-05-24 Gte Government Systems Corporation DSSS communications correlation
US5490165A (en) * 1993-10-28 1996-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element assignment in a system capable of receiving multiple signals
US5859874A (en) * 1994-05-09 1999-01-12 Globalstar L.P. Multipath communication system optimizer
JP3305877B2 (ja) * 1994-06-23 2002-07-24 株式会社東芝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無線通信装置
US5614914A (en) * 1994-09-06 1997-03-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time and space diversity transmission for determining receiver location
JP3444444B2 (ja) * 1994-09-30 2003-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JPH08186521A (ja) * 1995-01-05 1996-07-16 Japan Radio Co Ltd 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システム
US5764687A (en) * 1995-06-20 1998-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modulator architecture for a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60028A (en) * 1995-08-11 1999-09-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28329A (en) 2000-10-03
EP0851600A3 (en) 2003-01-08
KR100315197B1 (ko) 2002-01-15
CN1189025A (zh) 1998-07-29
EP0851600A2 (en) 1998-07-01
KR19980064637A (ko) 1998-10-07
JPH10190528A (ja) 1998-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47C (zh) 扩展频谱接收机
CN1178408C (zh) 用于分集发射通信系统中的交织及去交织器
FI113820B (fi) Menetelmä purskeisen signaalin etsimiseksi
CN1073319C (zh) 伪噪声信号的相关和解调装置
CN1287413A (zh) 具有嵌入式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瑞克接收器
CN102497218B (zh) 移动台、发送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182314A (zh)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
CN1150709C (zh) Cdma蜂窝系统两级变码片速率扩频和解扩方法
CN1059529C (zh) 用于接收码分多址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57006C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设备及为此使用的基站检测方法
CN1312624A (zh) 直接序列扩频波形的纠偏瑞克接收机
CN1581741A (zh) 突发信号接收器
CN1192109A (zh) Cdma无线通信系统
CN1302488A (zh) 运用切换天线获得发送分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157074C (zh) 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带信号解调装置与方法
CN1619981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搜索小区和多径的装置和方法
CN1711708A (zh) 根据信号与干扰及噪声比耙式合并的方法和设备
CN1543112A (zh) 双模式调制解调器和集成小区搜索方法
CN1159858C (zh) Cdma接收器
CN1462123A (zh) 路径定时检测方法与设备以及自适应阵列天线系统
CN1123987C (zh) 移动台接收方法和移动台接收机
CN100385810C (zh) 一种二维扩频码片级差分检测方法
CN1222115C (zh) 用于码跟踪瑞克接收机分支的方法以及瑞克接收机
CN1890890A (zh) 包括瑞克接收机的站
CN1180542C (zh) 采用能量估计的瑞克接收机多径搜索装置及多径搜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