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4274A - 一种车床夹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床夹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44274A
CN108544274A CN201810349537.7A CN201810349537A CN108544274A CN 108544274 A CN108544274 A CN 108544274A CN 201810349537 A CN201810349537 A CN 201810349537A CN 108544274 A CN108544274 A CN 108544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transmission
straight
fixtur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9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三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495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442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44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42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25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 B23Q1/44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using particular mechanisms
    • B23Q1/50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using particular mechanisms with rotating pairs only, the rotating pairs being the first two elements of the mechanism
    • B23Q1/52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using particular mechanisms with rotating pairs only, the rotating pairs being the first two elements of the mechanism a single rotating p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8Work-clamping means other than mechanically-actuated
    • B23Q3/088Work-clamping means other than mechanically-actuated using vacuum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孔、夹具底座、固定框架、真空管、第一翻转板、真空接头、第一夹具、第一翻转轴、第二夹具、第二翻转板、第二翻转轴,定位孔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夹具底座侧面,固定框架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夹具底座上端中部。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本实用设有的夹具底座内部在进行双工位角度调整时,通过工位切换机构切换好调整工位,再由调整驱动装置带动工位切换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进行传动,然后根据设置的工位控制对应联动机构以及角度控制机构进行第一翻转轴与第二翻转轴的控制,设有的第一翻转轴与第二翻转轴分别控制第一翻转板与第二翻转板进行角度翻转,就能够根据工件加工的角度需求来进行现场调整,省略了重新编程加工路径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夹具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车床夹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属于车床夹具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里,车床加工的成本相对于加工中心来说是比较低的,但由于车床本身的加工方法决定了其加工的范围,因此,很多零件无法在车床上加工,都不得不依靠加工中心来加工,这无疑增加了加工成本,不过,有些零件虽然从传统加工意思上来说一般都会选用加工中心,但是通过夹具的创新也可以用车床来加工。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车床夹具装置,使本身需要加工中心加工的零件用车床来加工。
现有的技术工位方面较为单一,且不利于根据工件加工角度需求进行现场调整,重新编程加工路径又过于耗费时间,不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加工效率,有待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床夹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工位方面较为单一,且不利于根据工件加工角度需求进行现场调整,重新编程加工路径又过于耗费时间,不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加工效率,有待优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孔、夹具底座、固定框架、真空管、第一翻转板、真空接头、第一夹具、第一翻转轴、第二夹具、第二翻转板、第二翻转轴,所述的定位孔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夹具底座侧面,所述的固定框架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夹具底座上端中部,所述的第一翻转板与第二翻转板分别通过第一翻转轴与第二翻转轴扣合安装于固定框架中部,所述的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分别与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相连接,所述的真空管设有两个且通过真空接头分别与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相连接,所述的夹具底座包括调整驱动装置、工位切换机构、第一传动机构、联动机构、角度控制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壳体,所述的调整驱动装置右下端通过嵌入方式与壳体左上端相连接,所述的壳体顶部左端设有装设工位切换机构的凹槽,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分别设于壳体左端且与工位切换机构底部相连接,所述的角度控制机构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上端中部且顶部分别与第一翻转轴、第二翻转轴末端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设有两个且分别与角度控制机构两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与角度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右端设有的联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整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控制手轮、装置外框、主传动皮带、第二传动轴、主传动斜齿,所述的装置外框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分别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置外框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左端贯穿装置外框于控制手轮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主传动皮带相啮合,所述的第二传动轴右端通过主传动斜齿与切换机构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位切换机构包括切换压板、第二斜齿、主传动杆、第三斜齿、定位凹槽、定位弹簧、主传动直齿、定位框架,所述的定位凹槽设于壳体顶部左端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定位框架上端与定位凹槽底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且左侧与壳体相贴合,所述的主传动直齿设于定位框架内部下端,所述的主传动杆底部贯穿定位框架与传动直齿中部相套合,所述的第二斜齿上端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主传动杆顶端,所述的主传动杆中部设有第三斜齿,所述的第三斜齿底部通过定位弹簧与定位框架顶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齿左侧与主传动斜齿右上端相连接,所述的主传动直齿右侧通过啮合方式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小型涡轮、第二传动杆、第二直齿、第四斜齿、二号皮带,所述的第二传动杆顶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壳体顶部左端且中部与小型涡轮相套合,所述的第二直齿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第二传动杆底部,所述的第四斜齿左侧与小型涡轮相啮合且中部与二号皮带左端相啮合,所述的二号皮带右端与左侧设有的联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传动推杆、推杆摆动架、联动轮、小型单向角轮、第一单向角轮、角轮推杆、一号角轮推块、二号角轮推块、三号皮带,所述的第一单向角轮共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中部两端,所述的第一单向角轮分别通过三号皮带与角度控制机构底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小型单向角轮通过扣合方式分别安装于第一单向角轮中部且中部与角轮推杆下端相扣合,所述的角轮推杆中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号角轮推块、二号角轮推块,所述的一号角轮推块与小型单向角轮相扣合,所述的二号角轮推块与第一单向角轮相扣合,所述的角轮推杆通过传动推杆与推杆摆动架相扣合,所述的推杆摆动架下端与联动轮相扣合,所述的联动轮后端与二号皮带右端啮合连接,所述的三号皮带上端分别与角度控制机构两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角度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卡套、角度传动主轴、四号皮带,所述的角度传动主轴共设有两个且末端分别通过固定卡套扣合安装于壳体顶端中部,所述的角度传动主轴首端分别通过四号皮带与第一翻转轴、第二翻转轴相啮合,所述的两个角度传动主轴中部分别与三号皮带上端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导架、第二弹簧、一号齿条、弹簧复位板、二号齿条、第三直齿、五号皮带,所述的第三直齿通过五号皮带与右端设有的联动机构底部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三直齿底部与二号齿条上端啮合连接,所述的二号齿条左端通过弹簧复位板与一号齿条相连接,所述的固定导架上端与一号齿条左端相套合且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壳体下端中部,所述的弹簧复位板左侧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导架右侧相连接,所述的一号齿条底部左端与第二传动机构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四直齿、定位套板、六号皮带、第三传动杆、第五直齿,所述的定位套板左侧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壳体左侧下端且右端与第三传动杆相套合,所述的第三传动杆顶部通过嵌入方式设于第四直齿中部,所述的第四直齿左侧与传动直齿右侧相啮合,所述的第三传动杆下端通过六号皮带与第五直齿相啮合,所述的第五直齿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壳体底部左端且上端与一号齿条啮合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在需要车床夹具加工时,通过真空管分别连接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的真空接头并接通真空,从而方便进行工件夹取固定,设有的第一翻转轴与第二翻转轴用于带动第一翻转板与第二翻转板进行不同角度翻转设置,进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不同角度的加工,当需要调整第一翻转轴时,通过按压切换压板控制主传动直齿与第二斜齿的下降贴合主传动斜齿,而后转动控制手轮带动第一传动轴啮合主传动皮带下端,设有的主传动皮带上端则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主传动斜齿与第二斜齿啮合,由第二斜齿带动主传动杆转动,使主传动杆下端带动主传动直齿与第四直齿啮合,然后第四直齿带动第三传动杆下端啮合六号皮带并进行动力输出,然后六号皮带右端啮合带动第五直齿进行顺时针转动且上端啮合带动一号齿条向左移动,而后再由一号齿条右端带动弹簧复位板与二号齿条向左端平移,就能够通过二号齿条啮合第三直齿转动,设有的第三直齿通过五号皮带带动右端联动机构底部的联动轮转动,这样就能够控制推杆摆动架翻转带动传动推杆推进角轮推杆移动,就可以使角轮推杆上的二号角轮推块翘动第一单向角轮转动,最终第一单向角轮通过三号皮带带动右端角度控制机构内部角度传动主轴与四号皮带啮合,使右端设有的四号皮带与第一翻转轴啮合,从而进行角度控制。此外,当切换压板控制第三斜齿、主传动直齿上升时,则切换位置啮合第二直齿转动,而后通过第二传动杆带动小型涡轮与第四斜齿啮合,最终通过二号皮带带动联动机构控制角度控制机构进行第二翻转轴的角度调整,实现了双工位的控制,根据工件加工角度需求进行快捷有效的现场调整,不需要重新编程加工路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一种车床夹具装置,本实用设有的夹具底座内部在进行双工位角度调整时,通过工位切换机构切换好调整工位,再由调整驱动装置带动工位切换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进行传动,然后根据设置的工位控制对应联动机构以及角度控制机构进行第一翻转轴与第二翻转轴的控制,设有的第一翻转轴与第二翻转轴分别控制第一翻转板与第二翻转板进行角度翻转,就能够根据工件加工的角度需求来进行现场调整,省略了重新编程加工路径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夹具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车床夹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夹具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夹具底座第二形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定位孔-1、夹具底座-2、固定框架-3、真空管-4、第一翻转板-5、真空接头-6、第一夹具-7、第一翻转轴-8、第二夹具-9、第二翻转板-10、第二翻转轴-11、调整驱动装置-201、工位切换机构-202、第一传动机构-203、联动机构-204、角度控制机构-205、第三传动机构-206、第二传动机构-207、壳体-208、第一传动轴-2011、控制手轮-2012、装置外框-2013、主传动皮带-2014、第二传动轴-2015、主传动斜齿-2016、切换压板-2021、第二斜齿-2022、主传动杆-2023、第三斜齿-2024、定位凹槽-2025、定位弹簧-2026、主传动直齿-2027、定位框架-2028、小型涡轮-2031、第二传动杆-2032、第二直齿-2033、第四斜齿-2034、二号皮带-2035、传动推杆-2041、推杆摆动架-2042、联动轮-2043、小型单向角轮-2044、第一单向角轮-2045、角轮推杆-2046、一号角轮推块-2047、二号角轮推块-2048、三号皮带-2049、固定卡套-2051、角度传动主轴-2052、四号皮带-2053、括固定导架-2061、第二弹簧-2062、一号齿条-2063、弹簧复位板-2064、二号齿条-2065、第三直齿-2066、五号皮带-2067、第四直齿-2071、定位套板-2072、六号皮带-2073、第三传动杆-2074、第五直齿-20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孔1、夹具底座2、固定框架3、真空管4、第一翻转板5、真空接头6、第一夹具7、第一翻转轴8、第二夹具9、第二翻转板10、第二翻转轴11,所述的定位孔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夹具底座2侧面,所述的固定框架3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夹具底座2上端中部,所述的第一翻转板5与第二翻转板10分别通过第一翻转轴8与第二翻转轴11扣合安装于固定框架3中部,所述的第一夹具7、第二夹具9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分别与第一翻转板5、第二翻转板10相连接,所述的真空管4设有两个且通过真空接头6分别与第一夹具7、第二夹具9相连接,所述的夹具底座2包括调整驱动装置201、工位切换机构202、第一传动机构203、联动机构204、角度控制机构205、第三传动机构206、第二传动机构207、壳体208,所述的调整驱动装置201右下端通过嵌入方式与壳体208左上端相连接,所述的壳体208顶部左端设有装设工位切换机构202的凹槽,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03与第二传动机构207分别设于壳体208左端且与工位切换机构202底部相连接,所述的角度控制机构205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208上端中部且顶部分别与第一翻转轴8、第二翻转轴11末端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204设有两个且分别与角度控制机构205两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03通过联动机构204与角度控制机构205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207通过第三传动机构206与右端设有的联动机构204相连接,所述的调整驱动装置201包括第一传动轴2011、控制手轮2012、装置外框2013、主传动皮带2014、第二传动轴2015、主传动斜齿2016,所述的装置外框2013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208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传动轴2011与第二传动轴2015分别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置外框2013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传动轴2011左端贯穿装置外框2013于控制手轮2012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2011与第二传动轴2015通过主传动皮带201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传动轴2015右端通过主传动斜齿2016与切换机构202相啮合,所述的工位切换机构202包括切换压板2021、第二斜齿2022、主传动杆2023、第三斜齿2024、定位凹槽2025、定位弹簧2026、主传动直齿2027、定位框架2028,所述的定位凹槽2025设于壳体208顶部左端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定位框架2028上端与定位凹槽2025底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且左侧与壳体208相贴合,所述的主传动直齿2027设于定位框架2028内部下端,所述的主传动杆2023底部贯穿定位框架2028与传动直齿2027中部相套合,所述的第二斜齿2022上端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主传动杆2023顶端,所述的主传动杆2023中部设有第三斜齿2024,所述的第三斜齿2024底部通过定位弹簧2026与定位框架2028顶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齿2022左侧与主传动斜齿2016右上端相连接,所述的主传动直齿2027右侧通过啮合方式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203、第二传动机构207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03包括小型涡轮2031、第二传动杆2032、第二直齿2033、第四斜齿2034、二号皮带2035,所述的第二传动杆2032顶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壳体208顶部左端且中部与小型涡轮2031相套合,所述的第二直齿2033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第二传动杆2032底部,所述的第四斜齿2034左侧与小型涡轮2031相啮合且中部与二号皮带2035左端相啮合,所述的二号皮带2035右端与左侧设有的联动机构204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204包括传动推杆2041、推杆摆动架2042、联动轮2043、小型单向角轮2044、第一单向角轮2045、角轮推杆2046、一号角轮推块2047、二号角轮推块2048、三号皮带2049,所述的第一单向角轮2045共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208中部两端,所述的第一单向角轮2045分别通过三号皮带2049与角度控制机构205底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小型单向角轮2044通过扣合方式分别安装于第一单向角轮2045中部且中部与角轮推杆2046下端相扣合,所述的角轮推杆2046中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号角轮推块2047、二号角轮推块2048,所述的一号角轮推块2047与小型单向角轮2044相扣合,所述的二号角轮推块2048与第一单向角轮2045相扣合,所述的角轮推杆2046通过传动推杆2041与推杆摆动架2042相扣合,所述的推杆摆动架2042下端与联动轮2043相扣合,所述的联动轮2043后端与二号皮带2035右端啮合连接,所述的三号皮带2049上端分别与角度控制机构205两端相连接,所述的角度控制机构205包括固定卡套2051、角度传动主轴2052、四号皮带2053,所述的角度传动主轴2052共设有两个且末端分别通过固定卡套2051扣合安装于壳体208顶端中部,所述的角度传动主轴2052首端分别通过四号皮带2053与第一翻转轴8、第二翻转轴11相啮合,所述的两个角度传动主轴2052中部分别与三号皮带2049上端相啮合,所述的第三传动机构206包括固定导架2061、第二弹簧2062、一号齿条2063、弹簧复位板2064、二号齿条2065、第三直齿2066、五号皮带2067,所述的第三直齿2066通过五号皮带2067与右端设有的联动机构204底部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三直齿2066底部与二号齿条2065上端啮合连接,所述的二号齿条2065左端通过弹簧复位板2064与一号齿条2063相连接,所述的固定导架2061上端与一号齿条2063左端相套合且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壳体208下端中部,所述的弹簧复位板2064左侧通过第二弹簧2062与固定导架2061右侧相连接,所述的一号齿条2063底部左端与第二传动机构207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207包括第四直齿2071、定位套板2072、六号皮带2073、第三传动杆2074、第五直齿2075,所述的定位套板2072左侧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壳体208左侧下端且右端与第三传动杆2074相套合,所述的第三传动杆2074顶部通过嵌入方式设于第四直齿2071中部,所述的第四直齿2071左侧与传动直齿2027右侧相啮合,所述的第三传动杆2074下端通过六号皮带2073与第五直齿2075相啮合,所述的第五直齿2075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壳体208底部左端且上端与一号齿条2063啮合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在需要车床夹具加工时,通过真空管4分别连接第一夹具7与第二夹具9的真空接头6并接通真空,从而方便进行工件夹取固定,设有的第一翻转轴8与第二翻转轴11用于带动第一翻转板5与第二翻转板10进行不同角度翻转设置,进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不同角度的加工,当需要调整第一翻转轴8时,通过按压切换压板2021控制主传动直齿2027与第二斜齿2022的下降贴合主传动斜齿2016,而后转动控制手轮2012带动第一传动轴2011啮合主传动皮带2014下端,设有的主传动皮带2014上端则带动第二传动轴2015转动主传动斜齿2016与第二斜齿2022啮合,由第二斜齿2022带动主传动杆2023转动,使主传动杆2023下端带动主传动直齿2027与第四直齿2071啮合,然后第四直齿2071带动第三传动杆2074下端啮合六号皮带2073并进行动力输出,然后六号皮带2073右端啮合带动第五直齿2075进行顺时针转动且上端啮合带动一号齿条2063向左移动,而后再由一号齿条2063右端带动弹簧复位板2064与二号齿条2065向左端平移,就能够通过二号齿条2065啮合第三直齿2066转动,设有的第三直齿2066通过五号皮带2067带动右端联动机构204底部的联动轮2043转动,这样就能够控制推杆摆动架2042翻转带动传动推杆2041推进角轮推杆2046移动,就可以使角轮推杆2046上的二号角轮推块2048翘动第一单向角轮2045转动,最终第一单向角轮2045通过三号皮带2049带动右端角度控制机构205内部角度传动主轴2052与四号皮带2053啮合,使右端设有的四号皮带2053与第一翻转轴8啮合,从而进行角度控制。此外,当切换压板2021控制第三斜齿2024、主传动直齿2027上升时,则切换位置啮合第二直齿2033转动,而后通过第二传动杆2032带动小型涡轮2031与第四斜齿2034啮合,最终通过二号皮带2035带动联动机构204控制角度控制机构205进行第二翻转轴11的角度调整,实现了双工位的控制,根据工件加工角度需求进行快捷有效的现场调整,不需要重新编程加工路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定位弹簧2026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技术工位方面较为单一,且不利于根据工件加工角度需求进行现场调整,重新编程加工路径又过于耗费时间,不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加工效率,有待优化,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根据工件加工的角度需求来进行现场调整,省略了重新编程加工路径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夹具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孔(1)、夹具底座(2)、固定框架(3)、真空管(4)、第一翻转板(5)、真空接头(6)、第一夹具(7)、第一翻转轴(8)、第二夹具(9)、第二翻转板(10)、第二翻转轴(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定位孔(1)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夹具底座(2)侧面,所述的固定框架(3)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夹具底座(2)上端中部,所述的第一翻转板(5)与第二翻转板(10)分别通过第一翻转轴(8)与第二翻转轴(11)扣合安装于固定框架(3)中部,所述的第一夹具(7)、第二夹具(9)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分别与第一翻转板(5)、第二翻转板(10)相连接,所述的真空管(4)设有两个且通过真空接头(6)分别与第一夹具(7)、第二夹具(9)相连接;
所述的夹具底座(2)包括调整驱动装置(201)、工位切换机构(202)、第一传动机构(203)、联动机构(204)、角度控制机构(205)、第三传动机构(206)、第二传动机构(207)、壳体(208),所述的调整驱动装置(201)右下端通过嵌入方式与壳体(208)左上端相连接,所述的壳体(208)顶部左端设有装设工位切换机构(202)的凹槽,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03)与第二传动机构(207)分别设于壳体(208)左端且与工位切换机构(202)底部相连接,所述的角度控制机构(205)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208)上端中部且顶部分别与第一翻转轴(8)、第二翻转轴(11)末端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204)设有两个且分别与角度控制机构(205)两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03)通过联动机构(204)与角度控制机构(205)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207)通过第三传动机构(206)与右端设有的联动机构(20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驱动装置(201)包括第一传动轴(2011)、控制手轮(2012)、装置外框(2013)、主传动皮带(2014)、第二传动轴(2015)、主传动斜齿(2016),所述的装置外框(2013)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208)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传动轴(2011)与第二传动轴(2015)分别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装置外框(2013)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传动轴(2011)左端贯穿装置外框(2013)于控制手轮(2012)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2011)与第二传动轴(2015)通过主传动皮带(201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传动轴(2015)右端通过主传动斜齿(2016)与切换机构(202)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位切换机构(202)包括切换压板(2021)、第二斜齿(2022)、主传动杆(2023)、第三斜齿(2024)、定位凹槽(2025)、定位弹簧(2026)、主传动直齿(2027)、定位框架(2028),所述的定位凹槽(2025)设于壳体(208)顶部左端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定位框架(2028)上端与定位凹槽(2025)底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且左侧与壳体(208)相贴合,所述的主传动直齿(2027)设于定位框架(2028)内部下端,所述的主传动杆(2023)底部贯穿定位框架(2028)与传动直齿(2027)中部相套合,所述的第二斜齿(2022)上端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主传动杆(2023)顶端,所述的主传动杆(2023)中部设有第三斜齿(2024),所述的第三斜齿(2024)底部通过定位弹簧(2026)与定位框架(2028)顶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齿(2022)左侧与主传动斜齿(2016)右上端相连接,所述的主传动直齿(2027)右侧通过啮合方式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203)、第二传动机构(20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03)包括小型涡轮(2031)、第二传动杆(2032)、第二直齿(2033)、第四斜齿(2034)、二号皮带(2035),所述的第二传动杆(2032)顶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壳体(208)顶部左端且中部与小型涡轮(2031)相套合,所述的第二直齿(2033)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第二传动杆(2032)底部,所述的第四斜齿(2034)左侧与小型涡轮(2031)相啮合且中部与二号皮带(2035)左端相啮合,所述的二号皮带(2035)右端与左侧设有的联动机构(20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机构(204)包括传动推杆(2041)、推杆摆动架(2042)、联动轮(2043)、小型单向角轮(2044)、第一单向角轮(2045)、角轮推杆(2046)、一号角轮推块(2047)、二号角轮推块(2048)、三号皮带(2049),所述的第一单向角轮(2045)共设有两个且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壳体(208)中部两端,所述的第一单向角轮(2045)分别通过三号皮带(2049)与角度控制机构(205)底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小型单向角轮(2044)通过扣合方式分别安装于第一单向角轮(2045)中部且中部与角轮推杆(2046)下端相扣合,所述的角轮推杆(2046)中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号角轮推块(2047)、二号角轮推块(2048),所述的一号角轮推块(2047)与小型单向角轮(2044)相扣合,所述的二号角轮推块(2048)与第一单向角轮(2045)相扣合,所述的角轮推杆(2046)通过传动推杆(2041)与推杆摆动架(2042)相扣合,所述的推杆摆动架(2042)下端与联动轮(2043)相扣合,所述的联动轮(2043)后端与二号皮带(2035)右端啮合连接,所述的三号皮带(2049)上端分别与角度控制机构(205)两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控制机构(205)包括固定卡套(2051)、角度传动主轴(2052)、四号皮带(2053),所述的角度传动主轴(2052)共设有两个且末端分别通过固定卡套(2051)扣合安装于壳体(208)顶端中部,所述的角度传动主轴(2052)首端分别通过四号皮带(2053)与第一翻转轴(8)、第二翻转轴(11)相啮合,所述的两个角度传动主轴(2052)中部分别与三号皮带(2049)上端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传动机构(206)包括固定导架(2061)、第二弹簧(2062)、一号齿条(2063)、弹簧复位板(2064)、二号齿条(2065)、第三直齿(2066)、五号皮带(2067),所述的第三直齿(2066)通过五号皮带(2067)与右端设有的联动机构(204)底部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三直齿(2066)底部与二号齿条(2065)上端啮合连接,所述的二号齿条(2065)左端通过弹簧复位板(2064)与一号齿条(2063)相连接,所述的固定导架(2061)上端与一号齿条(2063)左端相套合且底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壳体(208)下端中部,所述的弹簧复位板(2064)左侧通过第二弹簧(2062)与固定导架(2061)右侧相连接,所述的一号齿条(2063)底部左端与第二传动机构(207)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7所述的一种车床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207)包括第四直齿(2071)、定位套板(2072)、六号皮带(2073)、第三传动杆(2074)、第五直齿(2075),所述的定位套板(2072)左侧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壳体(208)左侧下端且右端与第三传动杆(2074)相套合,所述的第三传动杆(2074)顶部通过嵌入方式设于第四直齿(2071)中部,所述的第四直齿(2071)左侧与传动直齿(2027)右侧相啮合,所述的第三传动杆(2074)下端通过六号皮带(2073)与第五直齿(2075)相啮合,所述的第五直齿(2075)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壳体(208)底部左端且上端与一号齿条(2063)啮合连接。
CN201810349537.7A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车床夹具装置 Pending CN1085442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9537.7A CN108544274A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车床夹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9537.7A CN108544274A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车床夹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44274A true CN108544274A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15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9537.7A Pending CN108544274A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车床夹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4427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0709A (zh) * 2019-11-08 2020-03-06 丽水市翔隆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化打孔装置
CN111014501A (zh) * 2019-12-30 2020-04-17 烟台辰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推力杆热铆压装置
CN111069715A (zh) * 2020-01-14 2020-04-28 洪飞 一种同时精密加工两个轮毂齿轮的固定工装
CN111745443A (zh) * 2020-06-29 2020-10-09 黄山市马勒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双工位夹具的加工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0709A (zh) * 2019-11-08 2020-03-06 丽水市翔隆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化打孔装置
CN111014501A (zh) * 2019-12-30 2020-04-17 烟台辰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推力杆热铆压装置
CN111069715A (zh) * 2020-01-14 2020-04-28 洪飞 一种同时精密加工两个轮毂齿轮的固定工装
CN111069715B (zh) * 2020-01-14 2020-12-01 金珍珍 一种同时精密加工两个轮毂齿轮的固定工装
CN111745443A (zh) * 2020-06-29 2020-10-09 黄山市马勒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双工位夹具的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4274A (zh) 一种车床夹具装置
CN105108771B (zh) 一种可变刚度机器人关节结构
US7857727B2 (en) Concentric joint mechanism capable of rotating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CN102729255A (zh) 一种果实采摘机器人灵巧手手指结构
CN105127979A (zh) 一种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6003007A (zh) 一种应用于夹持杆件的联动式机械臂
CN104440075A (zh) Led球泡灯座全自动装配机
CN106926224A (zh) 一种仿生可攀爬和操作的机械臂
CN105023814B (zh) 具有到位离合与单向传动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
CN202607676U (zh) 一种果实采摘机器人灵巧手手指结构
CN109570976A (zh) 扭簧安装机构及应用其的扭簧自动装配机
CN106002936B (zh) 一种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机器人平台操作手
CN106274563A (zh) 一种座椅角度调节器
JP2007083316A (ja) 関節構造の駆動機構
CN105945626A (zh) 一种运用谐波减速器的盘式刀库
CN201154478Y (zh) 激光加工机器人机构
CN110480666A (zh) 一种位置可调式机械手吸盘装置
CN110293361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焊接专用工装夹具
CN206578816U (zh) 一种基于抓取并联结构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12225826U (zh) 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动力传动装置
CN208575840U (zh) 一种可快速精确转动的机械手
CN106826767A (zh) 一种基于抓取并联结构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9477664U (zh) 扭簧安装机构及应用其的扭簧自动装配机
CN207858187U (zh) 一种夹爪
CN111633426B (zh) 一种无缝焊接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