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0933A -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0933A
CN108520933A CN201810653631.1A CN201810653631A CN108520933A CN 108520933 A CN108520933 A CN 108520933A CN 201810653631 A CN201810653631 A CN 201810653631A CN 108520933 A CN108520933 A CN 108520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board
fixed frame
vessel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36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良辉
王文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ter Wor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36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209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20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0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第二连接片、主板及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容纳电池的容腔,电池置于容腔中,主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且盖合容腔;固定架上设有安装槽,第二连接片中部设在安装槽内,然后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绕设安装槽后与主板电连接。上述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固定架设置容腔,并把电池置于容腔内,可以便于安装,还可以缩小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而在固定架上设置安装槽,第二连接片绕设安装槽后,一端与抓拌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池电连接,实现主板与电池的电连接,第二连接片稳定地安装在固定架上,避免第二连接片被电池压折在容腔中而导致第二连接片断裂,影响电池与主板间的电力传送。

Description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电子设备中,电池都是通过柔性电路板(FPC)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主板连接,以实现电力的传输。柔性电路板一般都比较薄,受外力作用容易发生断裂,现在的电子设备都是直接将柔性电路板压紧在电池与主板之间,在安装过程中,柔性电路板容易受到较大的弯折力而发生断裂,或者柔性电路板上下左右过多的移动而导致发生断裂,影响控制主板和电池间的电力传输,导致控制主板与电池间的电力传输不稳定,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安装稳固、可以保护柔性电路板完整性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第二连接片、主板及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容纳电池的容腔,电池置于容腔中,主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且盖合容腔;固定架上设有安装槽,第二连接片中部设于安装槽内,且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伸入容腔内与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卡接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与卡接部的两端连接;第一本体与电池电连接,第二本体与主板电连接,卡接部卡接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卡接部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以及第二水平部;安装槽上设有竖直贴合部、第一水平贴合部以及第二水平贴合部;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分别与竖直贴合部、第一水平贴合部以及第二水平贴合部相适配。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分别设于第一竖直部的相对两端,且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均与第一竖直部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屏蔽罩,屏蔽罩置于电池与主板之间,且屏蔽罩固定在主板上。
进一步地,固定架在容腔靠近主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承电池的支承平台,电池抵接于支承平台。
进一步地,支承平台包括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分别位于容腔周侧的相邻两侧,且第一支承部与第二支承部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粘贴片,电池通过第二粘贴片粘接固定于支承平台上。
进一步地,第二粘贴片包括第一贴合部,第二贴合部;第一贴合部与第一支承部相适配,第二贴合部与第二支承部相适配。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组件。
本发明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固定架设置容腔,并把电池置于容腔内,可以便于安装,还可以缩小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而在固定架上设置安装槽,第二连接片中部设在安装槽内,然后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与抓拌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池电连接,实现主板与电池的电连接,第二连接片稳定地安装在固定架上,避免第二连接片被电池压折在容腔中而导致第二连接片断裂,影响电池与主板间的电力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固定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体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主体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固定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固定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粘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组件;11、显示屏;12、第一连接片;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一粘接部;123、第二连接部;13、第一粘贴片;14、第一缓冲垫片;15、透明镜片;16、背胶;161、第一方孔;162、第一缺口;163、第二缺口;17、第二缓冲垫片;171、第二方孔;2、电池组件;21、电池;22、第二连接片;221、第一本体;222、第二本体;223、卡接部;2231、第一竖直部;2232、第一水平部;2233、第二水平部;23、屏蔽罩;24、第二粘贴片;241、第一贴合部;242、第二贴合部;3、主板;31、第一连接器;32、第一硅胶套;33、第二硅胶套;34、定位孔;35、第二连接器;4、固定架;41、第一通孔;42、插接槽;43、第一卡扣;44、容腔;45、安装槽;451、竖直贴合部;452、第一水平贴合部;453、第二水平贴合部;46、支承平台;461、第一支承部;462、第二支承部;47、定位柱;48、挡条;5、壳体;51、主体部;511、螺孔柱;5111、塑胶部;5112、金属螺母部;5113、盲孔;5114、第一突起部;5115、第二突起部;5116、凹陷部;512、第二卡扣;513、支撑部;514、显示开口;515、凹槽;516、第二通孔;517、第三通孔;518、定位槽;519、腔室;52、后盖;521、卡槽。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组件1、电池组件2、主板3、固定架4以及壳体5;显示组件1、主板3、固定架4、电池组件2依次层叠设于壳体5内;固定架4与壳体5固定连接且将显示组件1和主板3压紧在壳体5上;固定架4围合电池组件2且将电池组件2压紧在壳体5上。
上述电子设备,显示组件1、主板3、固定架4以及电池组件2依次层叠设于壳体5内,可以缩小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而且固定架4与壳体5固定连接把显示组件1、主板3压紧在壳体5内,且电池组件2被固定架4围合压紧在壳体5内,充分利用了固定架4的安装空间,电子设备的结构更紧凑;而且在安装时只需把显示组件1、主板3、固定架4以及电子组件层叠且使固定架4套设围合电池组件2,然后放置到壳体5内,再将固定架4与壳体5固定,即完成安装,装配非常方便。
参照图2、图5和图6,上述壳体5内设有螺孔柱511,固定架4上设有第一通孔41,固定架4通过螺钉固定到壳体5上,螺钉穿过第一通孔41与螺孔柱511螺纹连接。通过螺钉与螺孔柱511的螺纹连接,将固定架4固定安装到壳体5上,固定牢靠,固定架4不易与壳体5发生移位,整体结构更稳固。当然,固定架4与壳体5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固定,通过卡扣连接将固定架4与壳体5固定连接,安装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螺孔柱511有四个,且四个螺孔柱511呈方形阵列排列,当螺钉锁紧到螺孔柱511上时,可以从四个方位将固定架4固定安装到壳体5上,安装更牢靠。
参照图3,上述螺孔柱511包括塑胶部5111和金属螺母部5112;塑胶部5111嵌入于金属螺母部5112,螺钉与金属螺母部5112螺纹连接。优选的,金属螺母部5112为一金属螺母,塑胶部5111上设有用于安装金属螺母的盲孔5113,金属螺母热熔固定于盲孔5113内。金属螺母部5112上的螺纹为金属,在与螺钉多次连接配合时也不易损坏,螺孔柱511在螺钉多次拆卸安装后还可以保持完整性,使用寿命更长;而且螺钉与金属螺纹固定连接比螺丝与塑料螺纹固定连接更稳固,固定架4安装更稳定。
参照图4,上述金属螺母呈圆柱状,包括为一体结构的第一突起部5114、第二突起部5115以及凹陷部5116,第一突起部5114、第二突起部5115以及凹陷部5116均呈圆环形,第一突起部5114和第二突起部5115的直径大于凹陷部5116的直径,且第一突起部5114、第二突起部5115分别位于凹陷部5116的两侧;第一突起部5114和/或第二突起部5115上设有锯齿,且锯齿环绕第一突起部5114和/或第二突起部5115间隔设置。将金属螺母热熔固定到盲孔5113内时,由于第一突起部5114和第二突起部5115的直径大于凹陷部5116的直径,塑胶部5111的塑料受热融化而融入到凹陷部5116上,待金属螺母和塑胶部5111冷却后,凹陷部5116就会卡接在塑胶部5111上,金属螺母安装稳固,不易与塑胶部5111分离;而在第一突起部5114和/或第二突起部5115上间隔设置锯齿,在将金属螺母热熔固定到盲孔5113内时,塑胶部5111的塑料受热融化而融入到锯齿间的槽内,第一突起部5114和/或第二突起部5115与塑胶部5111的连接更稳固,金属螺母与塑胶部5111不易分离,螺孔柱511使用寿命更长。
参照图5和图6,上述固定架4上设有与螺孔柱511相适配的插接槽42,插接槽42与第一通孔41连通。在将固定架4固定安装到壳体5内时,插接槽42与螺孔柱511配合可以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固定架4更容易插接到壳体5内,且插接超与螺孔柱511的配合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固定架4放入到壳体5内之后就不会左右移动,便于将螺钉锁紧到螺孔柱511上。
参照图6,上述固定架4上设有第一卡扣43,第一卡扣43扣合主板3,以将主板3固定在固定架4上。通过第一卡扣43将主板3固定在固定架4上,不仅可以避免主板3在壳体5内发生移动,避免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安装拆卸也非常方便,装配速度更快。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螺丝将主板3固定安装到固定架4上,只需在固定架4上设置对应的螺纹孔即可。优选的,固定架4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47,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47为两个,两个定位柱47呈对角设置,主板3上设有与定位柱47相适配的定位孔34;主板3通过定位孔34与定位柱47的配合安装到固定架4上,定位柱47可以限制主板3的前后左右的摆动,与第一卡扣43一起将主板3固定在固定架4上,主板3的安装更稳固。
参照图6,第一卡扣43为两个,且在固定架4上呈对角设置。设置两个第一卡扣43,且两个第一卡扣43呈对角设置,不仅固定牢固,便于安装,也可以节省材料。当然,也可以设置四个第一卡扣43,四个第一卡扣43呈矩形阵列排列设置,进一步提高主板3的安装强度,固定更牢靠。
参照图1、图8和图9,上述壳体5包括主体部51和后盖52;显示组件1、主板3、固定架4、电池组件2依次层叠设于主体部51上,且固定架4与主体部51固定连接;后盖52置于主体部51上靠近电池组件2的一侧且盖合主体部51;主体部51上背离后盖52的一侧设有显示开口514,显示开口514正对显示组件1。优选的,主体部51的外侧周圈呈圆弧形,且主体部上设有可以容纳显示组件1、电池组件2、主板3以及固定架4的腔室519,螺孔柱511设在主体部51的腔室519内。在安装时,先把主体部51和后盖52分离,然后将显示组件1、主板3、固定架4、电池组件2依次放入壳体5内,且显示组件1正对显示开口514,主板3扣合固定在固定架4上,固定架4通过螺钉固定在螺孔柱511上,以将显示组件1和主板3压紧在主体部51靠近显示开口514的一侧,然后盖52合后盖52,以限制电池组件2的移动。
参照图8,主体部51上设有第二卡扣512,后盖52上设有与第二卡扣512相配合的卡槽521。后盖52通过第二卡扣512与卡槽521的配合固定到主体部51上,安装方便,连接稳固,而且便于拆卸。
参照图8,上述主体部51上设有支撑部513,主板3抵接于支撑部513上。优选的,支撑部513呈长条形。支撑部513可以支撑主板3,减少主板3与主体部51的接触面积,避免主板3上的元器件与主体部51内壁发生接触,导致元器件损坏。
参照图8,上述支撑部513至少有四个,且在主体部51上呈矩形阵列排列。设置至少四个支撑部513,且四个支撑部513呈矩形阵列排列,可以保证主板3平稳的抵接在支撑部513上,避免主板3发生倾斜。
参照图10,上述显示组件1包括显示屏11、第一连接片12;显示屏11通过第一连接片12与主板3电连接且第一连接片12粘接在主板3上。显示屏11通过第一连接片12与主板3实现电连接,保证主板3上的图像信号顺畅传输到显示屏11上,而第一连接片12粘接在主板3上,可以防止第一连接片12上下左右晃动导致断裂,更好的保护第一连接片12的完整性,显示屏11能长时间正常工作。
参照图11,上述第一连接片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第一粘接部122以及第二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21与显示屏11电连接,第一粘接部122粘接固定于主板3,第二连接部123与主板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1、第一粘接部122以及第二连接部123为一体结构,且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3分别位于第一粘接部122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12为柔性电路板(FPC)。具体地,第一粘接部122位于显示屏11与主板3之间,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3均位于显示屏11和主板3的侧边上。第一连接片12通过第一粘接部122粘接固定在主板3上,而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3则分别与显示屏11和主板3电连接,避免第一连接片12全部粘接于主板3,在安装时便于调整显示屏11与主板3之间的位置,更便于安装。
参照图11,上述第二连接部123由第一粘接部122弯曲延伸形成,且第二连接部123夹持主板3。第二连接部123夹持主板3,可以使第一连接片12安装更稳固,也可以防止主板3发生晃动。
参照图7,上述主板3上设有第一连接器31,第一连接器31与主板3电连接,第二连接部123插接于第一连接器31,以实现与主板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31为ZIF连接器,在安装时,只需将第二连接部123直接插接到第一连接器31上,就完成第一连接片12与主板3的连接,安装非常方便。
参照图10,上述显示组件1还包括第一粘贴片13,第一粘接部122通过第一粘贴片13粘接固定在主板3上。优选的,第一粘贴片13为麦拉片,通过使用麦拉片将第一粘接部122粘接固定到主板3上,不仅连接牢固,而且麦拉片具有绝缘和缓冲的作用,以隔绝第一粘接部122与主板3之间的电连接,避免第一粘接部122对主板3造成干扰。
参照图10,上述显示组件1还包括第一缓冲垫片14,第一缓冲垫片14设于显示屏11与主板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垫片14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且第一缓冲垫片14垫片粘接固定在主板3上。第一缓冲垫片14可以将显示屏11与主板3隔离,还可以避免显示屏11与主板3发生冲击而损坏显示屏11或主板3。
参照图9和图10,上述显示屏11、第一连接片12、主板3以及固定架4依次层叠设于壳体5内;壳体5上设有显示开口514,显示开口514正对显示屏11,且显示屏开口514上设有盖合显示开口514的透明镜片15。在本实施例中,透明镜片15为亚克力注塑镜片。优选的,壳体5在显示开口514的周侧设有凹槽515,透明镜片15嵌入粘接固定在凹槽515上。设置透明镜片15,不仅可以便于观看显示屏11的图像或文字信息,还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落到显示屏11上,影响显示屏11的显示效果。
参照图7和图10,上述透明镜片15靠近显示屏11一侧设有背胶16,背胶16上设有与显示屏11的显示区相适配的第一方孔161。优选的,背胶16位于透明镜片15与凹槽515之间,且背胶16可以粘接在透明镜片15上或凹槽515上。在本实施例中,背胶16为非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第一方孔161可以限定透明镜片15的显示区域,以使显示屏11显示的内容刚好在第一方孔161中全部显示出来,显示效果更好。
参照图1、图9、图10,上述主板3上设有用于控制显示屏11开启或关闭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显示电池组件2电量的三色灯,传感器外设有第一硅胶套32,三色灯外设有第二硅胶套33,第一硅胶套32和第二硅胶套33分别套住传感器和三色灯,凹槽515上设有分别与第一硅胶套32和第二硅胶套33相适配的第二通孔516和第三通孔517,背胶16上设有分别与第一硅胶套32和第二硅胶套33相适配的第一缺口162和第二缺口163。第一硅胶套32依次穿过第一缺口162、第二通孔516,然后抵接在透明镜片15上,以使传感器能透过透明镜片15接收外界信号,以控制显示屏11的开启或关闭,例如放到口袋中时,显示屏11关闭,以节省电量;第二硅胶套33依次穿过第二缺口163、第三通孔517,然后抵接在透明镜片15上,以便于三色灯在透明镜片15上显示不同颜色的灯光,以表示电池组件2的剩余电量,利于绿黄红三色灯,绿色表示电量充满,黄色表示剩余电量低于总电量的50%,红色表示剩余电量低于总电量的20%。
参照图2,上述壳体5的主体部51在显示开口514背离透明镜片15的一侧设有与显示屏11相适配的定位槽518,显示屏11置于定位槽518中。设置定位槽518,不仅便于定位安装显示屏11,而且可以限制显示屏11的移动,显示屏11安装更稳固。
参照图9、图10,上述显示组件1还包括第二缓冲垫片17,第二缓冲垫片17设于背胶16与显示屏11之间,且第二缓冲垫片17上设有与显示屏11的显示区相适配的第二方孔171。优选的,第二缓冲垫片17由橡胶材料制成,也可以使用泡沫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垫片17贴紧在壳体5上且位于显示屏11与壳体5之间,背胶16位于透明镜片15与凹槽515之间。第二缓冲垫片17可以避免显示屏11与壳体5发生剧烈冲击,保护了显示屏11的完整性。
参照图12、图14,上述电池组件2包括电池21、第二连接片22;固定架4上设有容纳电池21的容腔44,电池21置于容腔44中,主板3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且盖合容腔44;固定架4上设有安装槽45,第二连接片22中部设于安装槽45内,且第二连接片22的一端伸入容腔44内与电池21电连接,另一端与主板3电连接。通过在固定架4设置容腔44,并把电池21置于容腔44内,可以便于安装,还可以缩小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而在固定架4上设置安装槽45,第二连接片22中部设在安装槽45内,而且第二连接片22的一端与抓拌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池21电连接,实现主板3与电池21的电连接,第二连接片22稳定地安装在固定架4上,避免第二连接片22被电池21压折在容腔44中而导致第二连接片22断裂,影响电池21与主板3间的电力传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片22也为柔性电路板(FPC)。
参照图13,上述第二连接片22包括第一本体221、第二本体222以及卡接部223;第一本体221和第二本体222分别与卡接部223的两端连接;第一本体221与电池21电连接,第二本体222与主板3电连接,卡接部223卡接于安装槽45内。优选的,第一本体221和第二本体222的长度均大于卡接部223的长度。卡接部223卡接在安装槽45内,而第一本体221和第二本体222分别与电池21和主板3电连接,第二连接片22具有足够的长度,在安装时,便于调整电池21与主板3之间相对位置,更便于安装。
参照图4,上述主板3上设有第二连接器35,第二连接器35与主板3电连接,第二本体222固定在第二连接器35上,以实现与主板3的电连接。优选的,第二连接器35为BToB连接器。
参照图13,上述卡接部223包括第一竖直部2231、第一水平部2232以及第二水平部2233;安装槽45上设有竖直贴合部451、第一水平贴合部452以及第二水平贴合部453;第一竖直部2231、第一水平部2232和第二水平部2233分别与竖直贴合部451、第一水平贴合部452以及第二水平贴合部453相适配。在安装时,第一竖直部2231贴合在竖直贴合部451上,第一水平部2232贴合在第一水平贴合部452上,第二水平部2233贴合在第二水平贴合部453上,卡接部223分为三段与安装槽45贴合连接,增大了贴合面积,卡接部223与安装槽45的连接更牢固。更具体地,上述第一水平部2232和第二水平部2233分别设于第一竖直部2231的相对两端,且第一水平部2232和第二水平部2233均与第一竖直部2231垂直连接;对应地,第一水平贴合部452和第二水平贴合部453也设于竖直贴合部451的相对两端,且第一水平贴合部452和第二水平贴合部453均垂直于竖直贴合部451。使第一水平部2232和第二水平部2233均与第二竖直部垂直连接,在安装时,第一水平部2232和第二水平部2233分别卡接贴合在竖直贴合部451相对两端的第一水平贴合部452和第二水平贴合部453上,第二连接片22安装更牢靠。
参照图12,上述电池组件2还包括屏蔽罩23,屏蔽罩23置于电池21与主板3之间,且屏蔽罩23固定在主板3上。屏蔽罩23不仅可以将电池21与主板3隔离,避免在安装过程中电池21与主板3上的元器件发生碰撞而导致主板3损坏,而且还可以屏蔽外界电磁波等干扰源对主板3上的元器件的干扰。
参照图14,上述固定架4在容腔44靠近主板3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承电池21的支承平台46,电池21抵接于支承平台46。设置支承平台46,电池21抵接在支承平台46上,可以避免电池21与主板3发生碰撞,电池21也可以更平稳地放置在容腔44内。参照图15,上述支承平台46包括第一支承部461、第二支承部462;第一支承部461和第二支承部462分别位于容腔44周侧的相邻两侧,且第一支承部461与第二支承部462垂直连接。将第一支承部461和第二支承部462分别设在容腔44周侧的相邻两侧,就可以平稳地支承电池21,制造固定架4所需的材料更少。
参照图14,上述固定架4在与第二支承部462相对一侧设有挡条48,挡条48用于将电池21限制在容腔44内,避免电池21发生移位,影响电池21与主板3间的电力传输。
参照图12、图14,上述电池组件2还包括第二粘贴片24,电池21通过第二粘贴片24粘接固定于支承平台46上。优选的,第二粘贴片24为易拉胶,易拉胶不仅可以将电池21粘接固定在支承平台46上,还可以减少电池21与支承平台46间的冲击力,而且在将电池21从支承平台46上取出时,也更容易。
参照图16,上述第二粘贴片24包括第一贴合部241,第二贴合部242;第一贴合部241与第一支承部461相适配,第二贴合部242与第二支承部462相适配。在安装时,第一贴合部241粘贴在第一支承部461上,第二贴合部242粘接第二支承部462上,以将电池21粘接固定在第一支承部461和第二支承部46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第二连接片、主板及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容纳所述电池的容腔,所述电池置于所述容腔中,所述主板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且盖合所述容腔;
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片中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伸入容腔内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与主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卡接部;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与所述卡接部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以及第二水平部;
所述安装槽上设有竖直贴合部、第一水平贴合部以及第二水平贴合部;
所述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分别与所述竖直贴合部、第一水平贴合部以及第二水平贴合部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相对两端,且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均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置于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板之间,且所述屏蔽罩固定在所述主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在所述容腔靠近所述主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承所述电池的支承平台,所述电池抵接于所述支承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平台包括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
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分别位于所述容腔周侧的相邻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垂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粘贴片,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粘贴片粘接固定于所述支承平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贴片包括第一贴合部,第二贴合部;
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相适配,所述第二贴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相适配。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
CN201810653631.1A 2018-06-22 2018-06-22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520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3631.1A CN108520933A (zh) 2018-06-22 2018-06-22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3631.1A CN108520933A (zh) 2018-06-22 2018-06-22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0933A true CN108520933A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3631.1A Pending CN108520933A (zh) 2018-06-22 2018-06-22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2093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277A (zh) * 2011-07-20 2013-01-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保持结构
US20130301197A1 (en) * 2011-02-24 2013-11-14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174512A (zh) * 2018-03-16 2018-06-15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8444879U (zh) * 2018-06-22 2019-01-29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1197A1 (en) * 2011-02-24 2013-11-14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91277A (zh) * 2011-07-20 2013-01-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保持结构
CN108174512A (zh) * 2018-03-16 2018-06-15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8444879U (zh) * 2018-06-22 2019-01-29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2785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CN108254975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322577A (zh) 移动终端
CN108234848B (zh) 一种电子装置、摄像头固定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01726788B (zh) 导光板、背光模块、液晶显示器装置及电器设备
CN208353775U (zh) 电子设备
CN105376465A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摄像机
CN201278545Y (zh) 移动电话的液晶屏结构
CN208444879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284157U (zh)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257505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520933A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492722A (zh)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770250A (zh) 电子设备
WO2020199768A1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418041B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79906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transparent area
CN201401698Y (zh) 背光模组
US20120039068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1447307A (zh) 电子装置、外接接口部件以及电子系统
CN103363387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7141483B2 (ja) 支持フレーム、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組立方法、ディスプレイスクリーン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1502243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272177A (zh)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16403491B (zh) 一种全透明显示装置及透明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