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6973A -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86973A
CN108486973A CN201810523116.1A CN201810523116A CN108486973A CN 108486973 A CN108486973 A CN 108486973A CN 201810523116 A CN201810523116 A CN 201810523116A CN 108486973 A CN108486973 A CN 108486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limited block
track girder
limit screw
limi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31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敏
张敏
武长虹
周华
吴玲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Ai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Ai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Ai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Ai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31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86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86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6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E01B25/22Tracks for railways with the vehicle suspended from rigid supporting rails
    • E01B25/24Supporting rails; Auxiliary balancing rails; Supports or connections for r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中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轨道梁横向晃动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用于支撑轨道梁的支撑立柱,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构件和设置在轨道梁上的第二限位构件,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以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本发明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限位装置。通过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能够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避免了造成蛇形线路,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避免了对轨道梁造成损伤,提高了轨道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中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的车辆保有量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目前已经呈井喷式增长,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尤其在人口繁多和道路错综复杂的大中型城市中,一旦出现交通拥堵,会造成人们出行不便,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中可以采用空中轨道列车分担一部分交通压力,即通过在空中开辟新的交通轨道来缓解日益提高的交通压力。
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结构主要包括轨道梁、用于支撑轨道梁的多个支撑立柱以及悬挂于轨道梁上并能够沿轨道梁行驶的列车。其中,为了便于轨道梁的安装,支撑立柱上设有用于安装轨道梁的两个安装臂,两个安装臂之间的间距大于轨道梁上的安装吊箍的宽度,从而使得安装臂和安装吊箍之间存在间隙,便于轨道梁的安装固定。但是,由于安装臂和安装吊箍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轨道梁能够沿着线路的横向方向摆动,造成线路蛇形,蛇形线路将会使列车通过轨道梁时产生更大的摆动、震动和噪音,严重影响列车行驶的速度,长期的摆到和震动进而引发轨道梁的疲劳破坏,会影响到列车的行驶可靠性以及列车内的人员安全。
基于上述现状,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轨道梁横向晃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用于支撑轨道梁的支撑立柱,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构件和设置在轨道梁上的第二限位构件,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以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支撑立柱上设有用于安装轨道梁的安装臂,轨道梁上设有用于将轨道梁安装至安装臂上的安装构件。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螺杆、第一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安装臂上的第一限位螺孔;第二限位构件为安装构件,第一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限位螺孔抵靠至安装构件,第一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限位螺母固定至安装臂以防止第一限位螺杆松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二限位螺杆、第二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安装臂底部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二限位螺孔;第二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构件上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限位螺孔抵靠至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限位螺母固定至第一限位块以防止第二限位螺杆松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限位块朝向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有限位槽,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限位螺孔抵靠至限位槽内。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支撑立柱包括竖向支撑臂、横向支撑臂以及用于连接竖向支撑臂和横向支撑臂的连接臂;安装臂设置在横向支撑臂上;安装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设置在轨道梁的两侧;其中,第一限位构件设置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第二限位构件设置在轨道梁的顶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上设有第三限位螺孔;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三限位螺杆、第三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第三限位螺孔抵靠至第四限位块,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限位螺母固定至第三限位块以防止第三限位螺杆松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上设有第三限位螺孔;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三限位螺杆、第三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一端与第四限位块抵靠,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二端穿过第三限位螺孔与第一安装部抵靠,第三限位螺杆的中部穿过第三限位螺孔并通过第三限位螺母固定至第三限位块以防止第三限位螺杆松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的底部设有齿轮;第二限位构件包括齿条以及设置在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齿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限位块和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来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四限位块为第二安装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构件包括以及设置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五限位块;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四限位螺杆、第五限位螺杆以及第六限位块,第六限位块上设有螺纹通孔,第四限位螺杆的第一端通过螺纹通孔与第六限位块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四限位螺杆的第二端与第五限位块固定连接,第五限位螺杆的第一端通过螺纹通孔与第六限位块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五限位螺杆的第二端抵靠至第二安装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该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限位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构件和设置在轨道梁上的第二限位构件,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能够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避免了造成蛇形线路,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避免了对轨道梁造成损伤,提高了轨道梁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列车行驶的可靠性以及列车内的人员安全。
进一步地,支撑立柱上设有用于安装轨道梁的安装臂,轨道梁上设有用于将轨道梁安装至安装臂上的安装构件,安装臂和安装构件之间存在的安装间隙,以便于轨道梁的安装固定,提高了轨道梁的装配速度,有利于轨道梁的安装作业。
更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构件设置在安装臂的底部,第二限位构件设置在安装构件上,不仅便于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的安装和拆卸,而且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从轨道梁的两侧向轨道梁施加作用力能够更好地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使得轨道梁更加稳定,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更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构件设置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第二限位构件设置在轨道梁的顶部,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在轨道梁的顶部向轨道梁施加作用力能够更好地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使得轨道梁更加稳定,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方案1、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所述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梁的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构件和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上的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以抑制所述轨道梁的横向晃动。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轨道梁的安装臂,所述轨道梁上设有用于将所述轨道梁安装至所述安装臂上的安装构件。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螺杆、第一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臂上的第一限位螺孔;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为所述安装构件,所述第一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螺孔抵靠至所述安装构件,所述第一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螺母固定至所述安装臂以防止所述第一限位螺杆松动。
方案4、根据方案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二限位螺杆、第二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臂底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二限位螺孔;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螺孔抵靠至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限位螺母固定至所述第一限位块以防止所述第二限位螺杆松动。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螺孔抵靠至所述限位槽内。
方案6、根据方案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包括竖向支撑臂、横向支撑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竖向支撑臂和所述横向支撑臂的连接臂;
所述安装臂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上;
所述安装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两侧;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部。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上设有第三限位螺孔;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三限位螺杆、第三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限位螺孔抵靠至所述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限位螺母固定至所述第三限位块以防止所述第三限位螺杆松动。
方案8、根据方案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上设有第三限位螺孔;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三限位螺杆、第三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限位块抵靠,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限位螺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抵靠,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三限位螺孔并通过所述第三限位螺母固定至所述第三限位块以防止所述第三限位螺杆松动。
方案9、根据方案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底部设有齿轮;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齿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限位块和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来抑制所述轨道梁的横向晃动。
方案10、根据方案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块为所述第二安装部。
方案11、根据方案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五限位块;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四限位螺杆、第五限位螺杆以及第六限位块,所述第六限位块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第四限位螺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第六限位块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四限位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限位螺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第六限位块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五限位螺杆的第二端抵靠至所述第二安装部。
方案12、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案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的第三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的第四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E-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1中的第五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F-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的第六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尽管本申请是结合轨道梁来描述的,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此,该限位装置显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场合,这种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顶”、“底”、“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旨在通过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能够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避免了造成蛇形线路,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避免了对轨道梁造成损伤,提高了轨道梁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列车行驶的可靠性以及列车内的人员安全。
参见图1至图10,图1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5中的第三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D-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8中的第四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E-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图11中的第五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F-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6是图14中的第六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发明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1和用于支撑轨道梁1的支撑立柱2,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2上的第一限位构件3和设置在轨道梁1上的第二限位构件4,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相配合以抑制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
其中,支撑立柱2包括竖向支撑臂21、横向支撑臂22以及用于连接竖向支撑臂21和横向支撑臂22的连接臂23;横向支撑臂22上设有用于安装轨道梁1的安装臂5,轨道梁1上设有用于将轨道梁1安装至安装臂5上的安装构件11。当然,支撑立柱2的结构以及安装臂5和安装构件11的安装位置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方式,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形式和安装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的应用中灵活地调整和设置支撑立柱2、安装臂5和安装构件11的安装位置的结构,只要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对轨道梁1的固定即可。
优选地,安装臂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臂5对称地设置在轨道梁1的两侧,且两个安装臂5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构件11的宽度,以便于轨道梁1的安装固定,提高了轨道梁1的装配速度,有利于轨道梁1的安装作业。当然,安装臂5和安装构件11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安装臂5和安装构件11的数量,无论安装臂5和安装构件11的数量增加为多少,将安装臂5和安装构件11对称地设置在轨道梁1的两侧以提高轨道梁1安装的稳定性即可。
优选地,安装构件11包括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设置在轨道梁1的两侧,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对称地设置在轨道梁1的两侧。
优选地,安装臂5为挂耳,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为安装吊箍,当然安装臂5、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将轨道梁1安装至支撑立柱2上即可。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限位构件3可以设置在安装臂5上,第二限位构件4可以设置在安装构件11的侧壁上;或者,第一限位构件3设置在横向支撑臂22的底部;第二限位构件4设置在轨道梁1的顶部;也可以将第一限位构件3同时设置在安装臂5上以及横向支撑臂22的底部,将第二限位构件4同时设置在安装构件11的侧壁上以及轨道梁1的顶部。当然,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的实际安装位置不限于实际安装位置不限于上述举例的安装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的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的实际安装位置,只要通过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的共同作用能够抑制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构件3包括第一限位螺杆31、第一限位螺母32以及设置在安装臂5上的第一限位螺孔33;第二限位构件4为安装构件11,第一限位螺杆31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限位螺孔33抵靠至安装构件11,第一限位螺杆3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限位螺母32固定在安装臂5上以防止第一限位螺杆31松动。当轨道梁1通过安装构件11安装至安装臂5上时,旋转第一限位螺杆31使得第一限位螺杆31的第一端抵靠至安装构件11以抑制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为了防止第一限位螺杆31松动,第一限位螺杆3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限位螺母32固定,有效防止了第一限位螺杆31松动,实现了对轨道梁1的有效限位,避免了轨道梁1相对于线路的延伸方向横向晃动,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1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为了提高限位效果,第一限位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构件3对称地设置轨道梁1的两侧,当轨道梁1通过安装构件11安装至安装臂5上时,通过位于轨道梁1两侧的第一限位构件3从轨道梁1的左侧和右侧同时向轨道梁1施加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对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当然,第一限位构件3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一限位构件3的数量,无论第一限位构件3的数量增加为多少,将第一限位构件3对称地设置在轨道梁1的两侧以提高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即可。
优选地,第一限位螺杆31为顶进螺杆;第一限位螺母32为防松螺母。
下面参阅图3和图4,图3和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构件3包括第二限位螺杆34、第二限位螺母35以及设置在安装臂5底部的第一限位块36,第一限位块36上设有第二限位螺孔361;第二限位构件4包括设置在安装构件11上的第二限位块41,第二限位螺杆34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限位螺孔361抵靠至第二限位块41,第二限位螺杆34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限位螺母35固定至第一限位块36以防止第二限位螺杆34松动。当轨道梁1通过安装构件11安装至安装臂5上时,旋转第二限位螺杆34使得第二限位螺杆34的第一端抵靠至第二限位块41以抑制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为了防止第二限位螺杆34松动,第二限位螺杆34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限位螺母35固定,有效防止了第二限位螺杆34松动,实现了对轨道梁1的有效限位,避免了轨道梁1相对于线路的延伸方向横向晃动,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1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为了提高限位效果,第二限位块41朝向第一限位块36的一侧设有限位槽411,第二限位螺杆34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限位螺孔361抵靠至限位槽411内防止了第二限位螺杆34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二限位块41滑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限位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第一限位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臂5的底部均设有一个第一限位构件3;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构件4对车设置在安装构件11的两侧,位于轨道梁1同一侧的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水平对应。当轨道梁1通过安装构件11安装至安装臂5上时,通过位于安装构件11两侧的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从轨道梁1的两侧同时向轨道梁1施加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对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当然,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无论第一限位构件3和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增加为多少,将第一限位构和第二限位构件4对称地设置在轨道梁1的两侧以提高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即可。
优选地,第一限位块36和安装臂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二限位块41和轨道梁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二限位螺杆34为顶进螺杆;第二限位螺母35为防松螺母。
下面参阅图5和图6,图5和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构件3包括设置在横向支撑臂22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37,第三限位块37上设有第三限位螺孔371;第二限位构件4包括第三限位螺杆42、第三限位螺母43以及设置在轨道梁1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44,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一端穿过第三限位螺孔371抵靠至第四限位块44,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限位螺母43固定至第三限位块37以防止第三限位螺杆42松动。当轨道梁1通过安装构件11安装至安装臂5上时,旋转第三限位螺杆42使得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一端抵靠至第四限位块44以抑制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为了防止第三限位螺杆42松动,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限位螺母43固定,有效防止了第三限位螺杆42松动,实现了对轨道梁1的有效限位,避免了轨道梁1相对于线路的延伸方向横向晃动,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1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优选地,第三限位螺母4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三限位螺母43位于第三限位块37的左侧,另一个第三限位螺母43位于第三限位块37的右侧,从第三限位块37的两侧同时固定第三限位螺杆42,进一步提高了第三限位螺杆42的固定效果。当然,第三限位螺母43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三限位螺母43的数量,无论第三限位螺母43的数量增加为多少,将第三限位螺母43设置在第三限位块37的两侧以提高第三限位螺杆42的防松动效果即可。
为了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构件4对称地设置在第三限位块37的两侧。当轨道梁1通过安装构件11安装至安装臂5上时,通过位于第三限位块37两侧的第二限位构件4同时向轨道梁1的两侧施加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对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当然,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无论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增加为多少,将第二限位构件4对称地设置在第三限位块37的两侧以提高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即可。
优选地,第三限位块37和安装臂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四限位块44和轨道梁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三限位螺杆42为顶进螺杆;第三限位螺母43为防松螺母。
下面参阅图7,在第三实施例的一个替代方案中,为了提高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第四限位块44为第二安装部112,优选地,第四限位块44为第二安装部112的顶部部分,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一端穿过第三限位螺孔371抵靠至第二安装部112的顶部部分,相对于第四限位块44设置在轨道梁1的顶部的技术方案,在该实施例中,增大了第四限位块44与第三限位块37之间的间距,从而延长了第三限位螺杆42的长度,提高了第三限位螺杆42与第四限位块44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对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
下面参阅图8和图9,图8和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构件3包括设置在横向支撑臂22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37,第三限位块37上设有第三限位螺孔371;第二限位构件4包括第三限位螺杆42、第三限位螺母43以及设置在轨道梁1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44,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一端与第四限位块44抵靠,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二端穿过第三限位螺孔371与第一安装部111抵靠,第三限位螺杆42的中部穿过第三限位螺孔371并通过第三限位螺母43固定至第三限位块37以防止第三限位螺杆42松动。在安装轨道梁1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第三限位螺杆42以调整轨道梁1的位置,当调整好轨道梁1的位置时,通过第三限位螺母43对第三限位螺杆42固定,从而防止了第三限位螺杆42松动,实现了对轨道梁1的有效限位,避免了轨道梁1相对于线路的延伸方向横向晃动,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1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优选地,第三限位螺母4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三限位螺母43位于第三限位块37的左侧,另一个第三限位螺母43位于第三限位块37的右侧,从第三限位块37的两侧同时固定第三限位螺杆42,进一步提高了第三限位螺杆42的固定效果。当然,第三限位螺母43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三限位螺母43的数量,无论第三限位螺母43的数量增加为多少,将第三限位螺母43设置在第三限位块37的两侧以提高第三限位螺杆42的防松动效果即可。
优选地,第三限位块37和安装臂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四限位块44和轨道梁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三限位螺杆42为顶进螺杆;第三限位螺母43为防松螺母。
下面参阅图10,在第四实施例的一个替代方案中,为了提高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第四限位块44为第二安装部112,优选地,第四限位块44为第二安装部112的顶部部分,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一端与第二安装部112的顶部部分抵靠,相对于第四限位块44设置在轨道梁1的顶部的技术方案,在该实施例中,增大了第四限位块44与第三限位块37之间的间距,从而延长了第三限位螺杆42的长度,提高了第三限位螺杆42与第四限位块44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对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
下面参阅图11和图12,图11和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构件3包括设置在横向支撑臂22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37,第三限位块37的底部设有齿轮38;第二限位构件4包括齿条48以及设置在轨道梁1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44,齿条48的第一端与第四限位块44固定连接,齿条48的第二端与第一安装部111固定连接,齿轮38与齿条48相互配合来抑制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在安装轨道梁1的过程中,通过转动齿轮38来调整轨道梁1的位置,当调整好轨道梁1的位置时,通过限定齿轮38的转动来限定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1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优选地,第三限位块37和安装臂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四限位块44和轨道梁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优选地,齿条48为锁止杆。
优选地,齿条48的至少一部分设有螺纹。
下面参阅图13,在第五实施例的一个替代方案中,为了提高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第四限位块44为第二安装部112,优选地,第四限位块44为第二安装部112的顶部部分,第三限位螺杆42的第一端与第二安装部112的顶部部分固定连接,相对于第四限位块44设置在轨道梁1的顶部技术方案,在该实施例中,增大了第四限位块44与第一安装部111之间的间距,从而延长了第三限位螺杆42的长度,提高了第三限位螺杆42与第四限位块44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对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
下面参阅图14和图15,图14和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的第六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构件3包括以及设置在横向支撑臂22的底部的第五限位块39;第二限位构件4包括第四限位螺杆45、第五限位螺杆46以及第六限位块47,第六限位块47上设有螺纹通孔471,第四限位螺杆45的第一端通过螺纹通孔471与第六限位块47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四限位螺杆45的第二端与第五限位块39固定连接;第五限位螺杆46的第一端通过螺纹通孔471与第六限位块47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五限位螺杆46的第二端抵靠至第二安装部112。在安装轨道梁1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第四限位螺杆45来调整轨道梁1的位置,当调整好轨道梁1的位置时,通过转动第五限位螺杆46使得第五限位螺杆46的的第二端抵靠至第二安装部112以抑制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实现了对轨道梁1的有效限位,避免了轨道梁1相对于线路的延伸方向横向晃动,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1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优选地,第四限位螺杆45和第五限位螺杆46在限位状态时,第四限位螺杆45的第一端和第五限位螺杆46的第一端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螺纹通孔471为螺纹孔。
下面参阅图16,为了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构件4对称地设置在第三限位块37的两侧。当轨道梁1通过安装构件11安装至安装臂5上时,通过位于第三限位块37两侧的第二限位构件4同时向轨道梁1的两侧施加作用力进一步提高了对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当然,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安装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无论第二限位构件4的数量增加为多少,将第二限位构件4对称地设置在第三限位块37的两侧以提高轨道梁1的限位效果即可。
优选地,第三限位块37和安装臂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四限位螺杆45为顶进螺杆;第五限位螺杆46为顶进螺杆。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该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限位装置,通过该限位装置有效抑制了轨道梁1的横向晃动,避免了造成蛇形线路,从而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1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避免了对轨道梁1造成损伤,提高了轨道梁1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列车的行驶可靠性以及列车内的人员安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所述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梁的支撑立柱,
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构件和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上的第二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以抑制所述轨道梁的横向晃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轨道梁的安装臂,所述轨道梁上设有用于将所述轨道梁安装至所述安装臂上的安装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螺杆、第一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臂上的第一限位螺孔;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为所述安装构件,所述第一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螺孔抵靠至所述安装构件,所述第一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螺母固定至所述安装臂以防止所述第一限位螺杆松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二限位螺杆、第二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臂底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二限位螺孔;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螺孔抵靠至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限位螺母固定至所述第一限位块以防止所述第二限位螺杆松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螺孔抵靠至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包括竖向支撑臂、横向支撑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竖向支撑臂和所述横向支撑臂的连接臂;
所述安装臂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上;
所述安装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两侧;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上设有第三限位螺孔;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三限位螺杆、第三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限位螺孔抵靠至所述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限位螺母固定至所述第三限位块以防止所述第三限位螺杆松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上设有第三限位螺孔;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第三限位螺杆、第三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限位块抵靠,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限位螺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抵靠,所述第三限位螺杆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三限位螺孔并通过所述第三限位螺母固定至所述第三限位块以防止所述第三限位螺杆松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底部设有齿轮;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包括齿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顶部的第四限位块,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限位块和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来抑制所述轨道梁的横向晃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块为所述第二安装部。
CN201810523116.1A 2018-05-28 2018-05-28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Pending CN108486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3116.1A CN108486973A (zh) 2018-05-28 2018-05-28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3116.1A CN108486973A (zh) 2018-05-28 2018-05-28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6973A true CN108486973A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5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3116.1A Pending CN108486973A (zh) 2018-05-28 2018-05-28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869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6640A (zh) * 2020-08-14 2020-11-13 北京中建空列集团有限公司 可移动的悬挂式空中列车轨道检修系统
CN112626935A (zh) * 2020-12-14 2021-04-0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18006U (zh) * 2014-12-31 2015-06-24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限位装置
CN105064148A (zh) * 2015-08-10 2015-11-18 上海空列轨道技术有限公司 支柱轨道梁系统
CN105060136A (zh) * 2015-08-02 2015-11-18 周兆弟 用于塔吊的支撑横梁的轴向偏差消除机构
CN105220584A (zh) * 2015-11-04 2016-01-06 上海空列轨道技术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轨道
CN105839480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四川雅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中悬挂梁预埋桩的实现方法
WO2017101765A1 (zh) * 2015-12-15 2017-06-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道岔主动梁与垛梁间的连接装置
CN107034746A (zh) * 2017-04-21 2017-08-11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035260A (zh) * 2017-12-18 2018-05-15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隔板定位工装
CN208472478U (zh) * 2018-05-28 2019-02-05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18006U (zh) * 2014-12-31 2015-06-24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限位装置
CN105060136A (zh) * 2015-08-02 2015-11-18 周兆弟 用于塔吊的支撑横梁的轴向偏差消除机构
CN105064148A (zh) * 2015-08-10 2015-11-18 上海空列轨道技术有限公司 支柱轨道梁系统
CN105220584A (zh) * 2015-11-04 2016-01-06 上海空列轨道技术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轨道
WO2017101765A1 (zh) * 2015-12-15 2017-06-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道岔主动梁与垛梁间的连接装置
CN105839480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四川雅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中悬挂梁预埋桩的实现方法
CN107034746A (zh) * 2017-04-21 2017-08-11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035260A (zh) * 2017-12-18 2018-05-15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横隔板定位工装
CN208472478U (zh) * 2018-05-28 2019-02-05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6640A (zh) * 2020-08-14 2020-11-13 北京中建空列集团有限公司 可移动的悬挂式空中列车轨道检修系统
CN112626935A (zh) * 2020-12-14 2021-04-0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9375U (zh) 用于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设备架桥机的前支腿
CN108486973A (zh)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CN208472478U (zh)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CN107938492A (zh) 一种具有承重形变结构的桥梁
US20070194292A1 (en) Road safety barrier
JP2002331935A (ja) 地上子取付金具
CN108755290A (zh) 全装配格构式悬挂单轨轨道结构及装配工艺
CN208181081U (zh) 一种侧轮组件和具有其的轨道作业车
KR20120127951A (ko) 폐합구조의 연결부재가 일체로 형성된 프리캐스트 세그먼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트레스 리본교의 시공방법
CN105064237B (zh) 一种公路限高装置
CN201592660U (zh) 伞齿棘轮补偿装置
CN209112171U (zh) 一种撒砂装置安装结构、撒砂设备、转向架和轨道车辆
CN108978433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和公路桥梁的合建结构
KR101697830B1 (ko) 장대교량의 거더 변형 완화 장치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8995660B (zh) 一种索道换轨装置
CN209183712U (zh) 一种裂缝波导天线固定支架
CN208931343U (zh) 滚道梁固定装置、安全车及长钢轨运输车组
KR200400949Y1 (ko) 교량용 철로 침목 체결부재
CN207794640U (zh) 一种大跨度钢桁架高空散拼简易操作平台
JP3357465B2 (ja) 高架橋梁中央分離帯空間部遮蔽の梁構造
CN219671084U (zh) 一种道路桥梁设计护栏支撑架
CN206829014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护栏结构
CN215104957U (zh) 一种用于护栏管护的固定部件
KR950025198A (ko) 자기부상열차의 트랙 설치방법 및 그에 의한 트랙
RU2394972C2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анкерная угловая опора для воздушных линий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