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6220B -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 Google Patents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6220B
CN108476220B CN201680079460.5A CN201680079460A CN108476220B CN 108476220 B CN108476220 B CN 108476220B CN 201680079460 A CN201680079460 A CN 201680079460A CN 108476220 B CN108476220 B CN 108476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peripheral bus
format
internet protocol
camera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94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6220A (zh
Inventor
瑞恩·布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sc Co
Original Assignee
Qs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sc Co filed Critical Qsc Co
Priority to CN2020100793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2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76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6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17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only involving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e.g. SMTP, WAP or H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16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memory bus
    • G06F13/1668Details of memory controller
    • G06F13/1673Details of memory controller using buff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Processing of data at an internetworking point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36Protocol conversion between an external network and a hom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intermedi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7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ome appliance used
    • H04L2012/2849Audio/video appliances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视频桥接以将IP网络视频流转换为USB视频类别(UVC)的技术。将IP视频转换为UVC视频可以包括使用纯软件转换以及硬件辅助转换,并且可在特制的“转换”设备内完成,或作为仅在“终端节点”的操作系统内的应用或驱动程序中运行的仅软件解决方案。终端节点同时查看和使用多个USB UVC视频源。转换过程也可以将USB UVC视频控制协议转换为IP视频流控制协议。

Description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文件要求2016年1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5/007,080号的权益。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作为本文公开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专利文件涉及视频通信,并且在一个方面,涉及将视频数据传输至通用串行总线外围接口和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接口,以及传输来自该通用串行总线外围接口和互联网协议接口的视频数据。
背景技术
随着具有计算能力以实时处理和显示视频的高速数据网络和用户设备的不断增加的可用性,视频会议正快速成为社交网络的工具,例如两个用户之间的视频聊天,以及商业生产力工具,例如多个位置处的多个用户之间的视频会议。通常使用网络摄像机来拍摄视频,该网络摄像机通过外围连接(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而被连接至用户计算机。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用于允许用户设备经由互联网协议(IP)连接而连接至视频摄像机的技术,同时仍允许其操作系统使用非IP外围总线的本地可用视频处理能力。
在一个示例方面中,促进摄像机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多媒体信息的交换的方法包括:对于在IP接口处接收到的多媒体数据,将该多媒体数据从IP格式转换为外围总线格式,并在外围总线上输出所转换的多媒体数据。对于在IP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消息,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一控制消息转换为外围总线格式。对于在外围总线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二控制消息,该方法还包括在IP接口上转换并传送第二控制消息。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摄像机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多媒体信息的交换的桥接装置(apparatus)。该装置包括将该装置可通信地耦合至摄像机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接口、以互联网视频格式经由IP接口接收多媒体数据并提取被压缩的或未被压缩的数字视频的模块、将所提取的数字视频重新格式化为外围总线格式、将视频以外围总线格式呈现提供给用户设备的模块、对于以外围总线格式从用户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命令,将该第一命令转换为互联网格式的模块、和对于以互联网格式从IP接口接收到的第二命令,将该第二命令转换为外围总线格式的模块、以及用于提供用户设备与摄像机设备之间连接性的模块。
在又一方面,用于视频通信的系统包括被耦合至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摄像机装置、具有被耦合至IP网络的第一连接和与外围总线的第二连接的桥接装置、以及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的用户设备,其中该处理器执行本地支持外围总线上的视频通信的操作系统,并且其中桥接装置转码IP网络与外围总线之间的视频。
在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阐述了这些和其他方面及其实现方式和变型。
附图说明
图1是IP视频通信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用户设备中的示例性软件协议栈实现方式的框图。
图3是示例性视频转码实现方式的框图。
图4是示例桥接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今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本地支持使用外围总线连接的视频摄像机。例如,用户经常使用外部摄像机设备(例如网络摄像机)来拍摄视频和/或音频,并将它们与在用户设备上运行的软件应用一起使用。许多现代操作系统本地支持摄像机功能以及用于某些通信外围设备的设备驱动程序。“本地”支持可能意味着,例如,用户不需要在他们的设备上安装专有的摄像机软件驱动程序,并且可以简单地将摄像机插入外围连接,等待操作系统识别摄像机并在几秒钟内开始使用摄像机。
本地支持的摄像机功能的一个这样的示例是在现代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等中常见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诸如微软的几种Windows版本之类的操作系统包括具有本地USB驱动程序的视频摄像机功能,因此为USB连接的摄像机提供“即插即用”的用户体验,而无需加载摄像机专用设备驱动程序或任何其他新的软件。
USB连接性的无线实现设备是市售的,但这样的产品并非普遍可用,并且经常要求用户安装额外的软件以使无线功能工作。因此,USB通常将用户设备与摄像机设备之间的连接性限制为USB电缆。因此,对有线连接的需求将用户设备与摄像机设备之间的距离限制为典型的USB连接器的长度,或最多约10米左右。此外,外围总线连接协议(例如USB)通常是点对点连接,这意味着只有单个用户设备才可以连接至USB摄像机并控制USB摄像机。和其他有线视频传输标准(例如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器或数字视频接口(DVI)电缆连接器)一样,存在类似问题。
外围摄像机设备的这种限制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限制了有用性。例如,要访问会议室中的USB摄像机,多个用户可能必须将其自己的,可能很长的USB电缆插入N:1 USB多路转接器,然后才能为用户提供一次一个访问权限(one-at-a-time access)。此外,USB用户设备或主机可使用USB连接至多个视频源,但USB标准不允许外部控制器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告知USB主机使用哪个视频源。一种解决方案可能是会议室预先使用USB或HDMI或DVI或其他合适的电缆进行预连线,以便在整个房间内有多个位置可供用户在房间内将其设备插入摄像机。然而,通过墙壁和导管来设定附带有连接器的预制电缆的路径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并且往往可能会导致连接质量的破坏性降低。这样的安装可能还需要中继器来延长长距离的连接,这是一种昂贵的解决方案。此外,并非所有市售的USB电缆延长器都支持所有USB网络摄像机,这使得选择正确电缆的过程异常困难。
Stienke等人的公开号为20090231485的美国专利公开了用于将移动设备连接至外部显示器的技术。尤其是,公开了一种通过USB(使用UVC编码)协议来承载视频数据的加密狗(dongle),以将移动设备侧的低分辨率显示器与高分辨率外部显示器连接在一起。该加密狗执行将分辨率从高分辨率降低至低分辨率。
Lohier等人的第8,451,910号美国专利公开了通过无线Wi-Fi接口来传送USB UVC格式的视频数据的无线网络摄像机的操作。视频编码适用于通过无线接口保持UVC视频的同步性质。
Nicolet等人的公开号为20080147928的美国专利公开了用于经由多个总线接口(诸如USB UVC和无线)将设备连接至主机的技术,使得总线接口可在操作期间无缝切换。通过为每个设备维持单个物理设备对象(PDO)来跟踪单个外部设备的多个总线之间的关系。
Chen等人的第8,019,917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USB UVC协议将音频视频数据传送至主机的音频/视频捕捉设备。尤其是,修改UVC协议以支持同一USB连接上的多个同步流(isochronous flows)。作为该技术的示例应用,特别提及视频会议。
然而,现有技术未能为本文所描述的一些操作问题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克服这些操作限制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技术可用于将IP网络视频流(stream)转换为USB视频类别协议(USB UVC),反之亦然。在另一有利方面中,所公开的技术可在用户设备外部的桥接设备中实现,或可被集成以在用户设备的硬件平台内操作,例如通过全软件或组合的硬件-软件实施方式。在本文中将对这些和其他方面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
图1是示出示例系统100的框图,其中视频可在几种视频源102和使用视频的终端节点设备122之间进行通信,例如,通过将显示器上的视频显示给终端用户。视频源102可包括具有内置在其中的摄像机功能的设备,例如经由IP链路能直接进行通信的视频摄像机104、具有内置摄像机的电话106、台式计算机108以及平板计算机或便携式计算机110。视频源还可以包括仍然可以产生视频信号的非摄像机源,例如,到IP转换器的具有视频的媒体源112。例如,媒体源112可以是诸如机顶盒的网络接收设备、或扫描仪或电影到数字视频转换器等。
视频源102可经由IP网络与终端节点设备122通信,该IP网络包括IP网络设备,例如以太网交换机114、例如蜂窝系统的基站或Wi-Fi网络的接入点的无线IP传送器和/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他IP功能。通常,IP网络可包括彼此连接的多个有线和无线网络。
作为示例,而非穷举地,终端节点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124、便携式计算机126、平板电脑128和/或具有图像显示器的电话130。终端节点设备122可以能够通过IP接口(例如,有线(wired)或有线(wireline)IP接口)发送和接收包括视频数据的数据。
终端节点设备122在其上操作的计算平台可包括操作系统。许多操作系统,例如Microsoft的几种Windows版本,提供本地支持,以便能够接收和传送视频数据,并控制与视频数据相关的数据。
图2是便于在摄像机设备(例如,视频源102)和用户设备(例如,终端节点设备122)之间交换多媒体信息的示例方法200的流程图。该方法200可通过桥接设备,例如桥接设备116,来实现。
方法200包括在202处通过IP接口接收多媒体数据。在几种实施方式中,IP接口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例如,使用cat5以太网电缆,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方法200包括在204处将多媒体数据从IP格式转码为外围总线格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IP格式可以包括H.264压缩格式的压缩数字视频,该压缩数字视频然后通过IP使用MPEG-2传输数据包进行传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IP格式可以包括未压缩的视频格式,例如,在RFC 4175中指定的IETF格式,或由视频服务论坛指定的未压缩的视频格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围总线格式可以包括用于通过USB来传输(carriage)视频的UVC格式,该UVC格式支持传输压缩的和未压缩的视频。IP格式的其他示例可以包括使用MPEG-2压缩的RTP、H.265(高效视频编码HEVC)、VP 8/9视频压缩、MPEG-DASH或HLS流(streaming)格式或其他合适的格式。外围总线格式可以包括其他外围总线格式,例如DisplayPort、HDMI等。
方法200包括在206处在外围总线上输出重新格式化的多媒体数据。合适的外围总线的一个这样的示例包括USB,该USB通过接收视频数据的用户设备的操作系统被本地支持。例如,本地支持可通过将用于操作外围总线的软件与安装操作系统的软件捆绑来提供。例如,该软件可以包括驱动程序软件,该驱动程序软件检测向外围总线插入/拔掉外部设备以及通过外围总线接收和传送数据。
方法200包括在208处,针对在IP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消息,将该第一控制消息转换为外围总线格式。该转换可使用查找表(LUT)机制来执行。第一控制消息可以是,例如,ONVIF控制消息。
方法200包括在210处,针对在外围总线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二控制消息,将该第二控制消息转换为IP接口格式。该转化可以使用LUT机制来执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消息可以包括USB UVC控制消息,并且IP接口格式可以包括ONVIF协议。
方法200包括在212处通过IP接口传送转换后的第二控制消息。例如,转换后的第二控制消息可以符合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NVIF)格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码操作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所描述的操作。图3是示出视频转码操作的示例的框图。方框302表示解压缩操作,其中IP接口上接收到的视频可以被解压缩。可使用在处理器上执行的代码、在硬件中、或使用硬件加速与解压缩操作的软件执行的组合来执行解压缩302。在此操作期间,转码信息304可以被提取。该信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视频再压缩操作306进行有效重新编码的信息,例如,运动矢量数据。为转码而提取的其他信息可以包括命令和控制信息、以及通常被包括在用户数据字段格式(例如H.264)中的信息,这对于将信息呈现给用户的应用是有用的。这些信息可以包括字幕数据、色彩空间定义等。该信息被提供给格式封装阶段308,其中视频再压缩操作306的输出被格式化以符合外围总线的编码视频格式,在该外围总线上转码的视频被发送至用户设备122。
再压缩操作306可以从所接收到的H.264视频产生运动静止图像压缩(MJPEG)兼容的视频输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通过IP接口接收到未压缩的视频时,该未压缩的视频可以被转码为诸如MJPEG的压缩视频格式。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解压缩操作302可被省略,或可选择的可简单地涉及将所接收到的IP数据包的数据包报头移除,以提取视频数据有效载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通过IP接口接收到未压缩的视频时,该未压缩的视频在通过外围总线转出时可能未被压缩。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图3中所描述的操作可简单地被省略;相反,来自IP数据包的视频有效载荷可被提取,并被重新封成USB UVC格式。
在IP网络侧,可使用任何公知的视频压缩和传输格式。视频编码格式可以是H.264、HVEC/H.265、MJPEG等。可通过使用单播、多播或广播传输的被封装在IP数据包内的MPEG传输、RTSP、RTP或.mp4文件格式来执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IP视频到UVC视频的转换可在桥接设备中完成,或作为在终端节点或用户设备的操作系统内的应用或驱动程序内操作的软件解决方案来完成。
在一个有利的方面中,由于IP网络允许去往/来自多个摄像机的通信,并且由于桥接设备能够监视和转换控制数据,因此终端节点122可以同时看到并使用多个视频源,例如,USB UVC摄像机。类似地,来自给定摄像机的多媒体数据可同时被传送至多个终端节点122。这可以被实现而使得桥接设备116可以接收来自源的单个视频流(stream),并且可在用于多个终端节点的多个USB UVC连接上产生多个输出。
在一个有利的方面中,实施方式可以克服与某些外围总线标准相关联的限制,这些外围总线标准允许外围设备一次仅与单个用户设备(主机)连接。使用所公开的技术,USB设备则可以同时被连接至多个终端节点。
在另一有利方面中,可使用低成本且无处不在的用于IP流量传输的可用以太网联网技术来实现视频分配,从而使得不必使用昂贵的HDMI或DVI输出以及对应的分配放大器将视频分配给多个地点。以太网分配允许与以太网一样多的主机(数千个)同时连接至同一视频源。Cat5或Cat6电缆可用于以太网接线。这些电缆可以在将它们路由穿过墙壁和导管之后在现场建造,从而使得安装过程价格低廉。单个的以太网Cat5和Cat6电缆可在100米的距离内运行,无需扩展器或额外的交换机。
此外,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控制视频流(stream)并且还支持多个访问位置,开启了现今视频会议应用未提供的附加应用层特征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桥接设备116可将其自身作为单个视频源呈现给USB主机,并且可根据任何外部控制设备的请求切换其输入,以使用以太网网络上的任何源。
以往,IP摄像机和IP流媒体(streaming)供应商使用专有控制协议,这使得任何给定的用户设备难以同时或在不同时间与多个摄像机一起操作,而不执行繁琐的软件安装。
由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定义的ONVIF控制协议提供允许摄像机和其他视频源以统一方式操作的视频控制和流媒体(streaming)协议,其允许支持ONVIF的控制器与许多不同的视频设备制造商一起协作。有利地,桥接设备116可将外围总线格式的控制命令转换为普通的ONVIF命令,并将ONVIF IP视频流(streams)转换为USB UVC视频流(streams)。
例如,ONVIF已经定义了被称为PTZ(云台变焦(pan tilt zoom))服务规范的协议。使用此协议,可以控制摄像机执行多种操作,例如放大或缩小、倾斜、以指定速度平移(pan)、查询其功能等等。正如操作208和210中所描述的,桥接设备116可以实现用于控制命令转换的查找表(LUT)。LUT可以具有对应于多个外围总线协议的多个列以及对应于ONVIF协议的列。每行可以提供给定的ONVIF命令和对应的外围总线命令的转换。通过使用命令转换LUT,桥接设备116可以执行命令转换,使得用户设备可以使用其自己的外围总线特定协议来控制摄像机,而摄像机总是由统一的单一控制协议来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处理音频数据。多媒体数据可以仅是视频、可以是音频和视频、或可以是仅取决于用户如何设置其会议会话的音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与摄像机同地协作(例如,在摄像机镜头附近)的麦克风来接收音频。或者,可以使用用户附近的麦克风,例如,用户设备的内置音频捕捉功能,来接收音频并使音频数字化。由于音频处理经常会经历比对应的视频处理延迟显著更短的延迟(例如,10到20毫秒,而不是视频的1到2秒),因此桥接设备116可以包括用于临时存储音频的缓冲器,以用于唇音同步(lip synchronization)或与相应的视频对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桥接设备上或在使用多媒体数据的用户设备上运行的应用上提供用户界面(interface)控制,以使用户能够控制唇音同步延迟调整。
图4示出了桥接设备404的示例实施方式。桥接设备可以包括以太网接口406,经由该以太网接口406,其能够与互联网通信,尤其是IP摄像机402,通过可能的以太网交换机114与互联网进行通信。IP摄像机402可以实现摄像机控制API,例如,用于远程控制摄像机的ONVIF API。桥接设备404可以经由以太网模块406从IP摄像机402以H.264或其他视频格式接收视频。以太网模块406可将接收到的IP流量的控制部分提供给控制和转换模块410,除了其它方面,该控制和转换模块410执行ONVIF命令和UVC命令之间的转换。
以太网模块406可将包括视频和/或音频数据的多媒体部分提供给媒体处理模块408,例如实现RTSP功能以接收和/或传送多媒体数据的Gstreamer模块。媒体处理模块408可以提取接收到的视频,并将提取的视频提供给转码模块412。重新格式化的多媒体数据可被提供给捕捉模块414。该捕捉模块414可位于桥接设备404内,使得在捕捉模块的输出处,重新格式化的多媒体数据可以看起来好像其已经被插设在主机设备的外围设备中的摄像机捕获。
转码模块412可以重新格式化多媒体数据,以在其输出处符合外围总线标准。转码模块412还可以在控制和转换模块410的控制下,执行任何其他控制功能,例如比特率改变、分辨率改变、颜色空间旋转、伽玛校正等。
驱动模块416可用于与捕捉模块414以及控制和转换模块410通信,使得控制数据和多媒体数据经由驱动模块416进行传递,这使得对于主机接口模块418而言,就好像IP摄像机402被本地插入总线。例如,主机接口模块418可对应于USB设备,并且驱动模块416可包括USB小配件框架。主机接口模块418可以经由USB连接器与用户设备可通信地连接,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诸如UVC 1.1或UVC 1.5格式之类的外围总线格式。
应当理解的是,图4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被操作,使得从在用户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的角度来看,可能看起来像摄像机被插入至外围插座,例如,用户设备的USB连接器。应当进一步理解的是,大多数操作系统包括对某些类型的外围设备的支持。例如,在图4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IP网络中远程存在的IP摄像机能够简单地通过用户设备经由USB外围总线与桥接设备通信而与用户设备可通信地连接。
在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一种便于在摄像机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交换多媒体信息的装置包括将该装置可通信地耦合至摄像机设备的IP接口。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互联网视频格式经由IP接口接收多媒体数据并且例如通过使用在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程序进行解析以提取压缩或未压缩的数字视频的模块。该装置还包括将提取的数字视频重新格式化为外围总线格式的模块,例如使用LUT机制。该装置包括例如采用在用户设备上执行的软件驱动程序将视频以外围总线格式提供给用户设备的模块。该装置包括模块,其对于以外围总线格式从用户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命令,将该第一命令转换为互联网格式,并且对于以互联网格式从IP接口接收到的第二命令,将该第二命令转换为外围总线格式。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在用户设备与摄像机设备之间提供连接性的模块。可使用LUT机制来执行转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视频通信的系统包括被耦合至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摄像机装置(例如,102)、具有被耦合至IP网络的第一连接(例如,116)和具有与外围总线的第二连接的桥接装置、以及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的用户设备(例如,122),其中该处理器执行本地支持外围总线上的视频通信的操作系统。桥接装置(例如,116)在IP网络与外围总线之间对视频进行转码。可使用ONVIF PTZ协议对摄像机装置进行控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已公开的和其他实施方式以及功能操作和模块能以数字电子电路或计算机软件、固件或硬件来实现,包括本文中已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等效物,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已公开的和其它实施方式可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即,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编码的用于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机器可读存储基质、存储器设备、影响机器可读传播信号的物质的组合、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术语“数据处理装置”涵盖用于处理数据的所有装置、设备和机器,例如包括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除了硬件之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为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创建执行环境的代码,例如构成处理器固件、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代码。传播信号是人工生成的信号,例如机器生成的电信号、光信号或电磁信号,其被生成以对信息进行编码用于传送至合适的接收器装置。
计算机程序(也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脚本或代码)可以以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来编写,包括编译或解释的语言,并且可以以任何形式来配置,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作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适用于计算环境的其他单元。计算机程序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可被存储在保存其他程序或数据(例如,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多个协调文件中(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部分代码的文件)。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配置为在一台计算机或多台计算机上执行,这些计算机位于一个站点或跨越多个站点分布并通过通信网络互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过程和逻辑流程可通过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并生成输出来执行功能。过程和逻辑流程也可通过专用逻辑电路来执行,并且装置也可被实现为专用逻辑电路,专用逻辑电路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
举例来说,适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和专用微处理器以及任何种类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常,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基本要素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通常,计算机还将包括或可操作地耦合以从一个或多个用于存储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接收数据或将数据传输至一个或多个用于存储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设备或两者。然而,计算机不需要这种设备。适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器设备,例如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磁盘;磁光盘;和CD 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由专用逻辑电路补充或并入专用逻辑电路中。
尽管本文包含许多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或可能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的限制,而是作为对特定实施方式所特有的特征的描述。在单独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本文所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方式中组合实现。相反地,在单个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几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来实现。此外,尽管上文可将特征描述为以某些组合来发挥作用,并且甚至起初如此要求保护,但是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在某些情况下从该组合中删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针对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型。类似地,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了操作,但这不应当被理解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按顺序来执行这样的操作,或者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实现期望的结果。
仅公开了几个示例和实现形式。可基于所公开的内容对所描述的示例和实现形式以及其他实现形式做出变型、修改和优化。

Claims (19)

1.一种便于在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和多个用户设备之间交换多媒体信息的方法,包括:
通过互联网协议接口接收多媒体数据;
将所述多媒体数据从互联网协议格式转码为外围总线格式;
在外围总线上输出重新格式化的多媒体数据;
对于在所述互联网协议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消息,将所述第一控制消息转换为所述外围总线格式;和
对于在外围总线接口上接收到的第二控制消息,将所述第二控制消息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接口格式;和
通过所述互联网协议接口传送已转换的第二控制消息;
其中所述转换包括查找用于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的转换的查找表;
其中所述查找表具有对应于多个外围总线协议的多个列,和多个行,其中每行提供命令向外围总线命令的转换;以及
其中每个用户设备使用其自身的外围总线协议来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使得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同时访问并控制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提供的视频流,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由统一的单一控制协议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消息包括设备发现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括压缩视频,并且其中所述转码包括:
将所述压缩视频解压缩以产生未压缩视频;以及
以与所述外围总线格式相兼容的格式来重新压缩所述未压缩视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外围总线格式相兼容的格式包括运动静止图像压缩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互联网协议接口处接收到的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括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接收到的视频数据和从麦克风接收到的相关的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重新格式化包括缓冲所述音频数据以实现所述音频数据和所述视频数据之间的唇音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围总线为通用串行总线,并且其中所述外围总线格式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视频类别协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输出另一个外围总线上的多媒体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互联网协议接口格式包括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云台变焦格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括音频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缓冲所述音频数据以与视频数据对准。
10.一种便于在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和多个用户设备之间交换多媒体信息的装置,包括:
将所述装置可通信地耦合至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的互联网协议接口;
经由所述互联网协议接口以互联网视频格式接收多媒体数据并提取数字压缩视频的模块;
将提取的数字压缩视频重新格式化为外围总线格式的模块;
以所述外围总线格式向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呈现视频的模块;
对于以所述外围总线格式从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接收到的第一命令,通过查找用于转换的查找表将所述第一命令转换为互联网格式,并且对于以所述互联网格式从所述互联网协议接口接收到的第二命令,将所述第二命令转换为所述外围总线格式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之间提供连接性的模块;
其中所述查找表具有对应于多个外围总线协议的多个列,和多个行,其中每行提供命令向外围总线命令的转换;以及
其中每个用户设备使用其自身的外围总线协议来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使得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同时访问并控制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提供的视频流,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由统一的单一控制协议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命令包括设备发现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括压缩视频,并且其中所述重新格式化包括:
将所述压缩视频解压缩以产生未压缩视频;和
以与所述外围总线格式相兼容的格式重新压缩所述未压缩视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与所述外围总线格式相兼容的格式包括运动静止图像压缩格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互联网协议接口处接收到的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括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设备接收到的视频数据和从麦克风接收到的相关音频数据,并且其中所述重新格式化包括缓冲所述音频数据以实现所述音频数据和所述视频数据之间的唇音同步。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围总线为通用串行总线,并且其中所述外围总线格式包括通用串行总线视频类别协议。
16.一种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装置,其被耦合至互联网协议网络;
桥接装置,其具有被耦合至所述互联网协议网络的第一连接以及具有与多个外围总线的第二连接,其中所述桥接装置在所述互联网协议网络上接收视频流;和
多个用户设备,每个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地支持在所述多个外围总线中的一个上的视频通信的操作系统;并且
其中所述桥接装置在所述互联网协议网络与所述多个外围总线之间转码所述视频流;
其中每个用户设备使用其自身的外围总线协议来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装置,使得所述多个用户设备同时访问并控制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装置提供的视频流,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装置由统一的单一控制协议进行控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摄像机装置可通过使用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云台变焦协议来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转码操作包括查找用于转换控制消息的查找表。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桥接装置包括用于临时存储音频数据以与所述视频流的视频数据对准的缓冲器。
CN201680079460.5A 2016-01-26 2016-11-15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Active CN108476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9353.0A CN111212258B (zh) 2016-01-26 2016-11-15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07,080 2016-01-26
US15/007,080 US9973638B2 (en) 2016-01-26 2016-01-26 Peripheral bus video communication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PCT/US2016/062024 WO2017131842A1 (en) 2016-01-26 2016-11-15 Peripheral bus video communication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9353.0A Division CN111212258B (zh) 2016-01-26 2016-11-15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6220A CN108476220A (zh) 2018-08-31
CN108476220B true CN108476220B (zh) 2020-02-07

Family

ID=575396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9353.0A Active CN111212258B (zh) 2016-01-26 2016-11-15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CN201680079460.5A Active CN108476220B (zh) 2016-01-26 2016-11-15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9353.0A Active CN111212258B (zh) 2016-01-26 2016-11-15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973638B2 (zh)
EP (2) EP4064715A1 (zh)
CN (2) CN111212258B (zh)
CA (1) CA3009172C (zh)
WO (1) WO20171318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73638B2 (en) * 2016-01-26 2018-05-15 Qsc, Llc Peripheral bus video communication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US11775952B2 (en) * 2017-02-28 2023-10-03 Ncr Corporation Multi-camera simultaneous imaging for multiple processes
CN108200387A (zh) * 2017-12-26 2018-06-22 深圳进化动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相机
EP3793780A4 (en) * 2018-05-18 2022-10-05 Corindus, Inc. REMOTE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ROBOTIC INTERVENTION PROCEDURES
US11190568B2 (en) 2019-01-09 2021-11-30 Bose Corporation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encoding system
CN109862322B (zh) * 2019-02-19 2020-12-08 深圳市研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vc数据传输的4g影音采集设备
US20200303084A1 (en) * 2019-03-19 2020-09-2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Llc Radiation tolerant underwater camera with high definition viewing and recording capability
CN110113305A (zh) * 2019-03-25 2019-08-09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1447401A (zh) * 2020-05-19 2020-07-24 株洲华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WO2022003412A1 (en) * 2020-06-30 2022-01-06 e-con Systems India Private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 of interest based streaming
CN111866131A (zh) * 2020-07-20 2020-10-30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协议栈的无线辅流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TWI776211B (zh) 2020-08-18 2022-09-01 茂傑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影音傳輸裝置
CN114339112B (zh) * 2020-09-30 2023-10-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A3096312C (en) 2020-10-19 2021-12-28 Light Wave Technology Inc. System for tracking a user during a videotelephony session and method ofuse thereof
WO2022104638A1 (zh) * 2020-11-19 2022-05-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传数据的处理方法、图传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0385A (zh) * 2020-12-17 2022-06-2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摄像头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电视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076A (zh) * 2007-05-30 2008-10-15 盛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用ip网络连接电视和电脑进行互动娱乐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57806A (zh) * 2012-05-29 2013-1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7207A1 (en) * 1998-04-24 2002-05-16 William J. Sgambati Control interface for audio video components
US7162554B1 (en) * 2001-07-11 2007-01-09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peripheral bus
US7506057B2 (en) * 2005-06-17 2009-03-17 Fotonation Vision Limite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paired connection between media devices
US7543327B1 (en) * 2003-11-21 2009-06-02 Arecont Vision Llc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network cameras capable of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image formats at video rates
US20050239445A1 (en) * 2004-04-16 2005-10-27 Jeyhan Karaoguz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egistration, authentication and access via broadband access gateway
US7644211B2 (en) * 2004-12-07 2010-01-0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USB messages over a data network between a USB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host computers
US8504707B2 (en) * 2004-12-07 2013-08-06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USB messages over a data network
CN100442858C (zh) * 2005-10-11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网络中多媒体实时传输的唇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US8553882B2 (en) * 2006-03-16 2013-10-08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cable network to other network and/or devices
US8451910B1 (en) 2006-07-13 2013-05-28 Logitech Europe S.A. Wireless multimedia device with real time adjustment of packet retry function and bit rate modulation
CN101507268A (zh) 2006-09-06 2009-08-12 诺基亚公司 具有增强型视频显示接口的移动终端设备、外挂装置和外部显示设备
US20080147928A1 (en) * 2006-10-05 2008-06-19 Richard Nicolet Transparent support of multiple bus interfaces on a device
US20080205417A1 (en) * 2007-02-26 2008-08-28 Huamin L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idging wire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544563B1 (en) * 2007-03-23 2017-01-10 Proximex Corporation Multi-video navigation system
AU2008202703B2 (en) * 2007-06-20 2012-03-08 Mcomms Design Pt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content
ATE547886T1 (de) * 2007-12-19 2012-03-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vorrichtungen und programm zum abwickeln der protokollübersetzung zwischen eps und gprs
EP2099199A1 (en) * 2008-03-06 2009-09-09 Fifthplay NV Plug-and-play coupling of sensors to an embedded device
JP2009260818A (ja) 2008-04-18 2009-11-05 Nec Corp サーバ装置と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TWI381737B (zh) 2009-01-20 2013-01-01 Quanta Comp Inc 數位影音擷取裝置與其方法
TWI482044B (zh) * 2009-07-14 2015-04-21 Wistron Corp 防止攝影功能被盜用之電腦裝置及網路攝影機電源控制方法
US20110302334A1 (en) * 2010-06-07 2011-12-08 Lakshmi Kantha Reddy Ponnatota Flow Control in 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Non-Uniform Data Rate Encoded Video Over a Universal Serial Bus
US9116821B2 (en) * 2011-03-23 2015-08-25 Avoc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B device virtualization
KR101805427B1 (ko) * 2011-04-19 2017-1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예약녹화된 방송을 출력하는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134945B2 (en) 2011-06-07 2015-09-15 Clearcube Technology, Inc. Zero client device with integrated serial bandwidth augmentation and support for out-of-band serial communications
CN103124446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以3G及Wi-Fi方式接入网络的无线宽带数据卡
JP5970897B2 (ja) * 2012-03-24 2016-08-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サーバ、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654766A (zh) * 2012-04-18 2012-09-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plc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及其应用
US20140043493A1 (en) * 2012-08-10 2014-02-13 Logitech Europe S.A. Video camera with live streaming capability
CN103823771B (zh) * 2014-03-04 2017-02-08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4091429A (zh) * 2014-06-27 2014-10-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无线传输方式在线测温系统
MY177317A (en) * 2014-10-16 2020-09-11 Epicamera Sdn Bhd An electronic platform
CN204334852U (zh) * 2015-01-21 2015-05-13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视频传输的广播高清电视接入装置
US9973638B2 (en) * 2016-01-26 2018-05-15 Qsc, Llc Peripheral bus video communication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076A (zh) * 2007-05-30 2008-10-15 盛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用ip网络连接电视和电脑进行互动娱乐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57806A (zh) * 2012-05-29 2013-1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2258B (zh) 2022-02-18
EP3408986B1 (en) 2022-05-18
CA3009172C (en) 2019-01-22
US20210084176A1 (en) 2021-03-18
EP3408986A1 (en) 2018-12-05
US20230308554A1 (en) 2023-09-28
US10791229B2 (en) 2020-09-29
EP4064715A1 (en) 2022-09-28
US9973638B2 (en) 2018-05-15
CN111212258A (zh) 2020-05-29
US20180359377A1 (en) 2018-12-13
CA3009172A1 (en) 2017-08-03
US11601557B2 (en) 2023-03-07
WO2017131842A1 (en) 2017-08-03
CN108476220A (zh) 2018-08-31
US20170214807A1 (en) 2017-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220B (zh) 使用互联网协议的外围总线视频通信
JP5815008B2 (ja) モバイル用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を構築し、円滑化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88615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orming compressed video traffic to network-aware ethernet traffic with A/V bridging capabilities and A/V bridging extensions
US8810668B2 (en) Camera system, video selection apparatus and video selection method
US7961653B2 (en) Relay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061414A1 (en) Ethernet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of disparate send and receive devices
US9338483B2 (en) Camera system, video selection apparatus and video selection method
US8607284B2 (en) Method of outputting video content from a digital media server to a digital media renderer and related media sharing system
US2009027153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339015B (zh)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EP2645710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terminal through ip network and mcu
CN110958431A (zh) 多路视频压缩后传系统及方法
KR101821124B1 (ko) 웹브라우저 상에서 미디어 스트림을 재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60029108A1 (en) Digital device, transcoder, and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JP2011010196A (ja)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5460422B (zh) 一种超高清网络视音频专业解码器和视频帧同步方法
JP6166692B2 (ja) Ipベースの映像伝送装置および放送システム
CN114339146B (zh) 音视频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2042701A1 (ja) マルチストリーム符号化制御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KR20170059504A (ko) 클라우드 컴퓨팅을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컨텐츠 인코딩 및 트랜스코딩 방법,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장치
EP3866401A1 (en) Move stream content from point to point over the existing ip gateway
US20230410765A1 (en) AV Over IP Terminal with Bidirectional Video Streaming
CN115550616A (zh) 无线传输系统、方法及装置
JP2014204329A (ja) Ip非圧縮映像デコーダ
JP2006217387A (ja) 放送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