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9015B -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9015B
CN111339015B CN201911229094.9A CN201911229094A CN111339015B CN 111339015 B CN111339015 B CN 111339015B CN 201911229094 A CN201911229094 A CN 201911229094A CN 111339015 B CN111339015 B CN 111339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protocol data
control instruction
protocol
receiv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90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39015A (zh
Inventor
高炳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90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9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9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9015A/zh
Priority to US17/110,318 priority patent/US1150080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39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9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06F13/4286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using a handshaking protocol, e.g. RS232C lin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02Serial port, e.g. RS232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38Universal adapter
    • G06F2213/3808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方法包括: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并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并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采用本申请,通过线缆传输控制指令,可实现对特定设备的控制,在传输控制指令的同时,传输电信号,给用电设备供电,用户体验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传统设备的物联网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大多传统设备之间的通信线路较为复杂,布线所需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可通过线缆传输控制指令,以实现对特定设备的控制,此外,在传输控制指令的同时,可传输电信号,实现给用电设备供电,用户体验较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所述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第一USB接口从第一控制设备中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
所述发送端通过RS232协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或者,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
所述发送端通过UART协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之前,还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所述发送端通过HDMI接口从视频源设备中获取多媒体数据;
所述发送端通过压缩算法将所述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并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封装,生成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当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第一USB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时,
所述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USB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通过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所述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
所述发送端对所述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控制指令,所述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发送端的第四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接收端通过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接收端通过第三USB接口从第二控制设备中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
所述接收端通过RS232协议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或者,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所述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
所述接收端通过UART协议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之前,还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特定叠加信号;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特定叠加信号进行滤波,获得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当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接收端的第三USB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时,
所述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发送端的第四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发送端的第四USB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获取单元、第一封装单元、第一叠加单元、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多媒体数据;
所述第一叠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所述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解封装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用于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
所述第一解封装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所述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包括:获取单元、第二封装单元、第二叠加单元、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接收端的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所述第二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多媒体数据;
所述第二叠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接收单元、第二滤波单元、第二解封装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第三信号;
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用于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
所述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控制指令,所述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发送端的第四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第一存储器及与所述第一存储器相连的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存储器及与所述第二存储器相连的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存储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二存储器分别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代码,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分别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指令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控制指令,所述程序控制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指令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指令传输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方法包括: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端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发送端将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接收端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线缆传输控制指令,可实现对特定设备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耦合网络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耦合网络的接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协议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叠加信号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耦合网络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更好地阐明发送端通过发送端的USB接口从第一控制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中获取到控制指令后,将上述控制指令通过双绞线线缆发送给接收端,以控制与接收端的USB接口相连的输出设备(如:投影仪)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
参见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01、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指令可用于控制相关设备的程序控制指令。应当说明的,程序控制指令可包括但不限于:转移指令(无条件转移和有条件转移)、程序调用指令及返回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发送端通过发送端的第一USB接口从第一控制设备中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应当说明的,发送端通过发送端的第一USB接口从第一控制设备中获取第一控制指令,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步骤:
应当说明的,以第一控制设备为笔记本电脑为例。
步骤1:笔记本电脑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2:发送端通过发送端的USB接口,接收由上述笔记本电脑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应当说明的,上述笔记本电脑与发送端之间可通过发送端的USB接口进行连接。
S102、发送端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方式1:
发送端可将发送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一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应当说明的,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几十kpbs到几百kbps之间。
发送端可将发送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一数据,具体的,
发送端可将第一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在第一控制指令的前部和结尾处分别加上第一协议头和第一协议尾,以获得第一数据,其中,第一协议头和第一协议尾,可包括但不限于:同步信息、地址信息或差错控制信息等必要的控制信息。
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具体的,
发送端对获得的第一数据可基于RS232协议,在第一控数据的前部和结尾处分别加上第二协议头和第二特定协议尾,以获得第一协议数据流。方式2:
发送端可将发送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一数据,并通过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协议对获得的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S103、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之前,还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步骤1:发送端通过HDMI接口从视频源设备中获取多媒体数据;
具体的,视频源设备可包括但不限于:DVD、机顶盒等设备。
步骤2:发送端通过压缩算法将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
上述压缩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
显示流压缩(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 standard,DSC)算法、色彩空间转换器(Color Space Converter,CSC)、JPEG2000编码算法或霍夫曼编码算法。
下面以DSC算法将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为例,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进行详细阐述。
下面以多媒体数据为视频为例,通过DSC算法将视频进行编码,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过程:
过程1:将视频中的每一帧图像分为若干的、互不重叠的方形条作为独立的编码单位,其中,编码按行扫描方式进行,可以相连的A1个像素组成的A1 x 1像素组为处理单位,可选的,A1可为3、4或5,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过程2:DSC算法可通过帧内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ifferential pulse codemodulation,DPCM)方法预测当前像素,对预测残差值采用简单的2的整数幂量化进行量化和重建像素,并对量化后残差信号进行熵编码(如可变长熵编码(Variable LengthCoding,VLC)),其中,熵编码在3x 1像素组上操作,每个分量可产生一个熵编码的子码流,这些子码流(也即是说,每个字流可为每个分量形成的压缩数据流)经打包、自流多路复用后输出。
应当说明的,DSC可支持以下但不限于以下预测模式:改进的中值自适应预测(Modified median adaptive prediction,MMAP)、块预测(Block prediction,BP)和中点预测(Mid-point prediction,MPP)。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可根据DSC压缩算法实现将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之外,还可根据上述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将所述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具体的,
可通过DSC算法、CSC联合将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
还可通过CSC、JPEG2000编码算法联合将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
步骤3:发送端通过差分信号技术可将上述经过压缩后的数据(码流数据)进行封装,生成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ing,DS)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方式1: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Transition-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TMDS)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
下面结合图2-3通过第一耦合网络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TMDS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进行叠加,并获得第一信号的过程进行简单阐述。
图2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第一耦合网络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第一耦合网络,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变压器T1。
应当说明的,TMDS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TXD_P、TXD_N、等端口输入到网络变压器T1,第一协议数据流通过CTC端口输入到网络变压器T1,接着,通过网络变压器T1对第一协议数据流与TMDS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进行叠加之后,获得第一信号通过T0_P及T0_N输出到网络端口,并最终通过与网络端口相连接的双绞线线缆将第一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应当说明的,网络变压器T1通过TX2_P、TX2_N、TX1_P、TX1_N、TX1_P、TX1_N接收第二协议数据流,网络变压器T1可通过CTA端口获取电信号、通过CTB端口进行接地。
如图3所示,网络变压器T1通过CTA端口获取电信号、通过CTB端口进行接地。
下面结合图4-6对第一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4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第一协议数据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协议数据流的电压(V)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其中,A为常数,应当说明的,纵轴表示电压(V),横轴表示时间(t)。
图5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的电压(V)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其中,B为常数,应当说明的,纵轴表示电压(V),横轴表示时间(t)。
图6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叠加信号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图所示叠加信号为图4所示的第一协议数据流与图5所示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进行叠加后所得到的第一信号;其中,A、B皆为常数,应当说明的,纵轴表示电压(V),横轴表示时间(t)。
方式2: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低摆幅的电流型差分信号(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
发送端将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
发送端可将第一信号通过Cat5e、Cat6、Cat6a或Cat7等双绞线发送给接收端。
具体的,发送端可将叠加后所获的第一信号,通过4对双绞线中特定的一对双绞线进行传输。
应当说明的,发送端将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之前,发送端还可将电信号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进行叠加,获得第一预设信号,发送端可通过上述4对双绞线中其他双绞线传输第一预设信号给接收端,其中,其他双绞线为上述4对双绞线中除上述特定的一对双绞线之外的任一对双绞线。
综上可知,发送端可将包含第一控制指令信息的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的同时,可传输电信号给接收端,可实现对接收端及与接收端相连的用电设备(如:输出设备)进行供电,用户体验较高。
S104、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情形1:
如果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TMDS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
则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包括控制指令信息的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和包括多媒体数据的TMDS形式的目标协议数据流。
下面结合图7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包括控制指令的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和包括多媒体数据的TMDS信号形式的的目标协议数据流的过程进行简单阐述。
图7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第二耦合网络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第二耦合网络,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变压器T2。
应当说明的,接收端通过网络变压器T2的D0_P、D0_N端口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并网络变压器T2对第一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之后,通过端口TC将包括控制指令的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输出,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
并通过端口RXR0_P、RXR0_N输出包括多媒体数据的TMDS信号形式的的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输出。情形2:如果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LVDS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
则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包括控制指令的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和包括多媒体数据的LVDS形式的目标协议数据流。
S105、接收端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应当说明的,接收端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具体可包括下述场景:
场景1:如果发送端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且通过RS232协议对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则接收端通过RS232协议、USB协议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一特定指令。
下面结合图8对场景1所述内容进行阐述。
如图8所示,图8所示的场景1,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工作步骤:
工作步骤1:笔记本电脑可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控制指令(如:用户输入的命令行);
工作步骤2:发送端可通过发送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从笔记本电脑中获取到第一控制指令;
工作步骤3:发送端可将通过发送端的转换芯片上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一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并通过发送端的转换芯片上的RS232接口将上述第一协议数据流输出到第一耦合网络。
工作步骤4: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并将第一信号通过Cat5e、Cat6等双绞线发送给接收端。
工作步骤5: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包括控制指令的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
工作步骤6:接收端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
应当说明的,如果发送端可将发送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一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则接收端可将接收端中的转换芯片上的RS232接口所接收的第一协议数据流,通过RS232协议、USB协议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并通过接收端的USB接口发送第一特定控制指令给投影仪等输出设备,以对投影仪进行控制(如:对投影仪进行启动或关机)。
场景2:如果发送端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且通过UART协议对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则接收端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通过UART协议、USB协议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一特定指令。
应当说明的,图2-8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不应对本申请做出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首先,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进而,发送端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然后,发送端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将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接着,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最后,接收端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综上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线缆传输控制指令,可实现对特定设备进行控制,在传输控制指令的同时,还可传输电信号给接收端,可实现对接收端及与接收端相连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用户体验较高。
为了更好地阐明接收端通过接收端的接口从第二控制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或笔记本电脑,)中获取到控制指令后,将上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发送端,以控制与发送端相连的视频源设备(如:摄像头)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
参见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901、接收端通过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控制指令可用于控制相关设备的程序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通过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接收端通过接收端的第三USB接口从第二控制设备中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应当说明的,接收端通过接收端的第三USB接口从第二控制设备中获取第三控制指令,包括:
此处以第二控制设备为笔记本电脑为例。
步骤1:笔记本电脑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控制指令;
步骤2:接收端通过接收端的USB接口,接收由上述笔记本电脑输入的第三控制指令,应当说明的,上述笔记本电脑与接收端之间可通过接收端的USB接口进行连接。
S902、接收端将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将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方式1:接收端可将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三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接收端可将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三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具体的,
接收端可将第三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在第三控制指令的前部和结尾处分别加上第三协议头和第三协议尾,以获得第三数据。
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具体的,
接收端对获得的第三数据可基于RS232协议,在第三数据的前部和结尾处分别加上第四协议头和第四特定协议尾,以获得第三协议数据流。
方式2:接收端可将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三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三数据,并通过URAT协议对获得的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S903、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之前,还包括:
步骤1:接收端通过线缆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特定叠加信号,该特定叠加信号包括: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
步骤2:接收端对上述特定叠加信号进行滤波,获得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
应当说明的,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具体可包括:
方式1: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TMDS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
方式2: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LVDS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
接收端将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
接收端将第三信号通过Cat5e、Cat6、Cat6a或Cat7等双绞线发送给发送端。
具体的,接收端可将叠加后所获得的第三信号,通过4对双绞线中的一对其他双绞线进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用于传输第三信号的一对其他双绞线与用于传输上述特定叠加信号的一对双绞线,不是同一对双绞线。
应当说明的,接收端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接收端、第二接收端;
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工作过程:
第二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第三信号通过线缆转发给第一接收端,并通过第一接收端发送给发送端。S904、发送端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情形1:如果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TMDS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
则发送端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包括控制指令的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和包括多媒体数据的TMDS形式的目标协议数据流。
情形2:
如果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LVDS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
则发送端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控制指令相关联的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和多媒体数据关联的LVDS形式的目标协议数据流。
S905、发送端对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发送端的第四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
应当说明的,发送端对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指令,具体可包括下述场景:
场景一:如果接收端将第三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且通过RS232协议对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则发送端通过RS232协议、USB协议对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三特定指令。
下面结合图10对场景一所述内容进行阐述。
如图10所示,图10所示的场景一,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工作步骤:
工作步骤1: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可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控制指令(如:用户输入的命令行);
工作步骤2:接收端可通过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从笔记本电脑中接收到第三控制指令;
工作步骤3:接收端可将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三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三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并通过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的RS232接口将上述第三协议数据流输出到第三耦合网络。
工作步骤4: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第三信号通过Cat5e、Cat6等双绞线发送给发送端。
工作步骤5:发送端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
工作步骤6:发送端对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控制指令。
应当说明的,如果接收端可将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三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三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则发送端可通过发送端中的转换芯片上的RS232接口接收第三协议数据流,并通过RS232协议、USB协议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三特定指令,且通过接收端的USB接口发送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给视频源设备,以对视频源设备进行控制(如:对摄像头进行旋转、对与发送端的USB接口相连接的DVD、机顶盒进行启动或关机)。
下面还可结合图11对场景一进行阐述。如图11所示,以接收端包括第一接收端、第二接收端为例,图11所示的场景一,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工作步骤:
工作步骤1: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可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控制指令(如:用户输入的命令行);
工作步骤2:第二接收端可通过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从笔记本电脑中接收到第三控制指令;
工作步骤3:第二接收端可将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三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三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并通过接收端的转换芯片上的RS232接口将上述第三协议数据流输出到第三耦合网络。
工作步骤4:第二接收端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第三信号通过Cat5e、Cat6等双绞线发送给第一接收端。
工作步骤5:第一接收端将第三信号通过Cat5e、Cat6等双绞线转发给发送端。
工作步骤6:发送端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
工作步骤7:发送端对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控制指令。场景二:如果接收端将第三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且通过UART协议对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则发送端通过UART协议、USB协议对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三特定指令。
应当说明的,图10-11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不应对本申请做出限制。
应当说明的,图9所述的方法实施例中未阐述的定义和说明,请参见图1所述的方法实施例。
为了便于实施图1所述的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可用于实现图1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图12所示的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1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如图12所示,系统12可包括:发送端121和接收端122;应当说明的,发送端121和接收端122之间可通过线缆123进行通信。其中,
发送端121可包括:获取单元1211、第一封装单元1212、第一叠加单元1213、发送单元1214;
获取单元1211,用于通过发送端121的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第一封装单元1212,用于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
获取单元1211,还用于:获取多媒体数据;
第一叠加单元1213,用于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
发送单元1214,用于将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122。
第一封装单元1212,具体可用于:
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
通过RS232协议对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接收端122包括:接收单元1221、第一滤波单元1222、第一解封装单元1223;
接收单元1221,用于接收发送单元1214发送的第一信号;
第一滤波单元1222,用于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
第一解封装单元1223,用于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接收端122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第一解封装单元1223,具体可用于:
对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通过RS232协议、USB协议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一特定指令。
应当理解,系统12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并且,系统12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8的系统12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1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实施图9所述的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可用于实现图9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图13所示的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9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如图13所示,系统13可包括:接收端131和发送端132;应当说明的,接收端131和发送端132之间可通过线缆133进行通信。其中,
接收端131包括:获取单元1311、第二封装单元1312、第二叠加单元1313、发送单元1314;
获取单元1311,用于通过接收端131的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第二封装单元1312,用于将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
获取单元1311,还用于获取多媒体数据;
第二叠加单元1313,用于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
发送单元1314,用于将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
第二封装单元1312,具体可用于:
将第三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
通过RS232协议对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发送端132包括:接收单元1321、第二滤波单元1322、第二解封装单元1323;
接收单元1321,用于接收发送单元1314发送的第三信号;
第二滤波单元1322,用于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
第二解封装单元1323,用于对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发送端131的第四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
第二解封装单元1323,具体可用于:
对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通过RS232协议、USB协议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三特定指令。
应当理解,系统13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并且,系统13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13的系统13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9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4中的设备可为:图1中所述的发送端或图9中的接收端,具体的,
如图14所示,设备14可包括但不限于:输入端口1411、第一处理器1412、第一存储器1413及输出端口1414。其中,输入端口1411、第一处理器1412、第一存储器1413、输出端口1414之间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应当说明的,第一存储器1413与第一处理器1412耦合,第一存储器1413可用于存储设备14获取到的控制指令。
输入端口1411,可包括:图1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发送端的第一USB接口或图6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接收端的第三USB接口。
应当说明的,输入端口1411,可用于从输入设备(如:第一控制设备或第二控制设备)中获取到控制指令。
输出端口1414,可用于:将叠加后的叠加信号输出到其他设备。
当图14中的设备14为图1中所述的发送端时,
设备14通过输入端口1411从输入设备中获取第一控制指令,进而,第一处理器1412将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接着,将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最后,通过输出端口1414将第一信号并利用线缆发送给图1中所述的接收端。
第一处理器1412,具体可用于:
可将通过设备14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一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当图14中的设备14为图9中所述的接收端时,
设备14通过输入端口1411从输入设备中获取第三控制指令,进而,第一处理器1412将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议数据流;接着,将第三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最后,通过输出端口1414将第三信号利用线缆发送给图9中所述的发送端。
第一处理器1412,具体可用于:
可将通过设备14的转换芯片上的USB接口所接收到的第三控制指令基于USB协议进行封装操作,获得第三数据,并通过RS232协议对获得的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可理解的,第一存储器1413,可用于存储:从与设备14相连的输入设备中获取的控制指令,还可存储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处理的程序。
应当理解,设备14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并且,设备14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14的设备14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1、图9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5中的设备15可为:图1中所述的接收端或图9中的发送端,具体的,
如图15所示,设备15可包括但不限于:输入端口1511、第二处理器1512、第二存储器1513及输出端口1514。其中,输入端口1511、第二处理器1512、第二存储器1513、输出端口1514之间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应当说明的,第二存储器1513与第二处理器1512耦合,第二存储器1513可用于存储设备15获取到的控制指令。
输入端口1511,可包括:图1方法实施例所述接收端的第二USB接口或图9方法实施例所述发送端的第三USB接口。
当图15中的设备为图1中所述的接收端时,
设备15通过输入端口1511接收到图1中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信号,进而,第二处理器1512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接着,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图1中接收端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如控制投影仪进行启动或关机)。
第二处理器1512,具体可用于:
可通过RS232协议对设备15中转换芯片的RS232接口所接收的第一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一数据,并通过USB协议对第一数据进行解封装,获得第一特定指令,且通过设备15的USB接口发送第一特定控制指令给投影仪等输出设备,以对输出设备进行控制(如:对投影仪进行启动或关机)。
当图15中的设备为图9中所述的发送端时,
设备15通过输入端口1511接收到图1中接收端发送的第三信号,进而,第二处理器1512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接着,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指令,第三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图9中发送端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如控制摄像头进行旋转)第二处理器1512,具体用于:
可通过RS232协议对设备15中的转换芯片上的RS232接口所接收的第三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可获得第三数据,并通过USB协议对第三数据进行解封装,获得第三特定指令,并通过设备15的USB接口发送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给视频源设备,以对视频源设备进行控制(如:对摄像头进行旋转、对与发送端相连接的DVD、机顶盒进行启动或关机)。
可理解的,第一存储器1513,可用于存储:从与设备15相连的输入设备中获取的控制指令,还可存储用于对控制指令进行处理的程序。
应当理解,设备15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并且,设备15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15的设备15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1、图9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可用于实现图1或图9中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图16所示的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
如图16所示,系统16可包括:设备14、设备15;其中,设备14与设备15之间可通过双绞线等线缆进行通信。其中,
设备14可包括但不限于:输入端口1411、第一处理器1412、第一存储器1413及输出端口1414。其中,输入端口1411、第一处理器1412、第一存储器1413、输出端口1414之间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设备15可包括但不限于:输入端口1511、第二处理器1512、第二存储器1513及输出端口1514。其中,输入端口1511、第二处理器1512、第二存储器1513、输出端口1514之间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应当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未解释的定义或说明,请参见图14、图15所述的实施例。
可理解的,关于图16的系统16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1、图9、图14、图15所述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设备的硬盘或内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系统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所述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端通过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第一USB接口从第一控制设备中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
所述发送端通过RS232协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或者,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一数据,
所述发送端通过UART协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协议数据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之前,还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所述发送端通过HDMI接口从视频源设备中获取多媒体数据;
所述发送端通过压缩算法将所述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并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封装,生成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第一USB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时,
所述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USB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5.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通过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所述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
所述发送端对所述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控制指令,所述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发送端的第四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端通过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接收端通过第三USB接口从第二控制设备中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
所述接收端通过RS232协议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或者,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所述USB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数据,
所述接收端通过UART协议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封装,获得传输速率低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协议数据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协议数据流与根据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之前,还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特定叠加信号;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特定叠加信号进行滤波,获得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接收端的第三USB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时,
所述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发送端的第四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具体为:
所述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发送端的第四USB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一接收端、第二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所述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包括:
所述第二接收端将所述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并将所述第三信号通过线缆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接收端发送给发送端。
10.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获取单元、第一封装单元、第一叠加单元、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第一接口获取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一协议数据流;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多媒体数据;
所述第一叠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数据流与根据所述多媒体数据所生成的差分信号形式的第二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一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一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解封装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用于通过第二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
所述第一解封装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一特定指令,所述第一特定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接口相连的第一特定设备。
11.一种控制指令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包括:获取单元、第二封装单元、第二叠加单元、发送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接收端的第三接口获取第三控制指令;
所述第二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通过通信协议封装成第三协议数据流;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多媒体数据;
所述第二叠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协议数据流与差分信号形式的第四协议数据流通过第三耦合网络进行叠加,获得第三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包括:接收单元、第二滤波单元、第二解封装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第三信号;
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用于通过第四耦合网络将所述第三信号进行滤波,获得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
所述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目标协议数据流进行解封装操作,获得第三特定控制指令,所述第三特定控制指令用于控制与所述发送端的第四接口相连的第二特定设备。
12.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指令传输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控制指令,所述程序控制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指令传输方法。
CN201911229094.9A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11339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9094.9A CN111339015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US17/110,318 US11500804B2 (en) 2019-12-04 2020-12-03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structio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9094.9A CN111339015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9015A CN111339015A (zh) 2020-06-26
CN111339015B true CN111339015B (zh) 2022-05-24

Family

ID=71181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9094.9A Active CN111339015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0804B2 (zh)
CN (1) CN1113390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507B (zh) * 2020-09-02 2022-09-09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2256619A (zh) * 2020-10-27 2021-01-22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指令的发送、接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470336A (zh) * 2021-07-14 2021-10-01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指令的无线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3676727A (zh) * 2021-08-18 2021-11-19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5514622B (zh) * 2022-11-18 2023-04-14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交互式对象处理方法、网络通信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633719B (zh) * 2023-07-20 2024-03-01 北谷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架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919A (zh) * 2014-05-06 2014-09-24 深圳市道通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传输数字视频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204257275U (zh) * 2014-12-10 2015-04-08 深圳市昊一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率视频和高速率usb信号复合延长装置
CN105657485A (zh) * 2015-08-21 2016-06-08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播放设备
CN110474867A (zh) * 2019-06-26 2019-11-19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0531B (en) * 2003-11-04 2005-04-01 Benq Corp Local area network of controlling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a method thereof
US7830983B2 (en) * 2005-03-01 2010-11-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to minimize degradation in a D-MPSK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system
US8098724B2 (en) * 2008-10-02 2012-01-17 Altera Corporation Automatic calibration in high-speed serial interface receiver circuitry
JP5771986B2 (ja) * 2010-12-28 2015-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CN109213708B (zh) * 2017-06-29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解串链路发射机的驱动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919A (zh) * 2014-05-06 2014-09-24 深圳市道通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传输数字视频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204257275U (zh) * 2014-12-10 2015-04-08 深圳市昊一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率视频和高速率usb信号复合延长装置
CN105657485A (zh) * 2015-08-21 2016-06-08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播放设备
CN110474867A (zh) * 2019-06-26 2019-11-19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9015A (zh) 2020-06-26
US11500804B2 (en) 2022-11-15
US20210173802A1 (en)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9015B (zh) 一种控制指令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244088B (zh) 显示控制器、屏幕图像传送装置和屏幕图像传送方法
KR101492535B1 (ko) 모바일 고화질 멀티미디어 인터페이스를 생성하여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한 방법과 장치와 시스템
US10454986B2 (en) Video synchronous playback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110103472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of data and transmission thereof using video transmission standards
US11381869B2 (en)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for audio and video data in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
CN1108684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083170A (zh) 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201401044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Video Frames
KR20210027482A (ko) 볼류메트릭 비디오 전송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CN210670381U (zh) 一种音视频数据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传输系统
CN111277588A (zh)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012798A1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1681243A (zh) 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视频数据传输
CN113038200A (zh) 一种实现无线投屏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3734742U (zh) 一种视频拼接墙的回显系统
CN111277591A (zh) 一种改进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312859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3D video via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CN113365075A (zh) 一种应用轻压缩算法的超高清视频的有线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340206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装置与信号处理装置
CN210986124U (zh) 远距离传输场景中音视频数据的发送、接收装置及系统
CN114501091B (zh) 远程驾驶画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68391A (zh) 一种远距离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45446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57969B (zh)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