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727A -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727A
CN113676727A CN202110947409.4A CN202110947409A CN113676727A CN 113676727 A CN113676727 A CN 113676727A CN 202110947409 A CN202110947409 A CN 202110947409A CN 113676727 A CN113676727 A CN 113676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inition video
equipment
sending
interface
ul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74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炳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474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67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6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7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4Quan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sub-band based transform, e.g. wavel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9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d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N19/10-H04N19/85, e.g. fractals
    • H04N19/91Entropy coding, e.g.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or arithmetic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9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d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N19/10-H04N19/85, e.g. fractals
    • H04N19/96Tree coding, e.g. quad-tre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该发送方法包括:发送设备将获取的超高清视频通过压缩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码流数据;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所述发送设备通过集成在所述发送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接收设备;所述WIFI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不低于第一阈值。采用本发明,通过将超高清视频进行数据压缩之后,减少了待传输的数据,减少了传输时延,通过WIFI网络进行超高清视频传输,规避了进行复杂的通信线路布线操作,也降低了布线所需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WIFI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传统设备(机顶盒等视频源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线缆实现,但是通信线路较为复杂,布线所需成本较高、延时较高;另外,实际生活中,通过显示设备超低延时地播放DVD等视频设备中的超高清视频较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将结合WIFI网络与压缩算法以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该发送方法包括:发送设备将获取的超高清视频通过压缩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码流数据;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
所述发送设备通过集成在所述发送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接收设备;所述WIFI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不低于第一阈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该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通过集成在所述发送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接收到由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所述WIFI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不低于第一阈值
所述接收设备将所述数据包解封装为码流数据;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解压缩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设备,该发送设备包括: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应用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设备,该接收设备包括: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应用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
综上可知,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之后,通过将超高清视频进行数据压缩之后,减少了待传输的数据,减少了传输时延,实现了通过WIFI网络进行超高清视频的超低延时传输,规避了进行复杂的通信线路布线操作,也降低了布线所需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所示,
S101、发送设备将获取的超高清视频通过压缩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码流数据。
本发明中,发送设备将获取的超高清视频通过压缩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码流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方式1: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具体的,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JPEG-XS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JPEG-LS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其中,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包括: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VDC-M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其中,超高清视频可包括但不限于: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其中,高清视频数据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特点:分辨率可为:1080P、4K或8K分辨率;帧率可为30FPS、60FPS、100FPS或120FPS;高动态范围HDR(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
应当说明的,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还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步骤:
发送设备将超高清视频进行小波变换,获得小波变换系数;
发送设备将小波变换系数进行量化,获得量化后的数据;
发送设备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应当说明的,发送设备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
发送设备基于游程编码算法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发送设基于哈夫曼编码算法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发送设备基于二值图像的常数块编码算法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发送设备基于四叉树编码算法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发送设备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算法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发送设备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算法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方式2: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方式3: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特别的,
发送设备将超高清视频基于VDC-M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具体的,
VDC-M编码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编码过程:
步骤1:发送设备对超高清视频进行平坦度检测;
步骤2:将超高清视频进行离散余弦变换,以及确定预测模式;
步骤3:对变换系数进行熵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其中,超高清视频包括: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
方式4:
当超高清视频包括: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时,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通过中压缩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输入接口包括: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接口、Type-C接口、DP(DisplayPort)接口、USB(Universa lSeria lBus)接口、MIPI(MobileIndustryProcessor Interface)接口、DVI(Digita lVisua lInterface)接口或VGA(VideoGraphicsArray,视频图形阵列)接口。
应当说明的,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通过中压缩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具体可包括下述步骤: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的第一图像分别通过不同的视频压缩算法进行编码,得到第一图像关联的多个编码数据;第一图像为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的任一帧图像;
发送设备将多个编码数据中每一个编码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相互比较,从多个编码数据中确定出数据量最小的编码数据;
发送设备将数据量最小的编码数据作为第一图像关联的码流数据,将使发送设备获得数据量最小的编码数据的压缩算法作为第一图像关联的中压缩算法;
应当说明的,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通过中压缩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还可包括下述途径:
途径1: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更具体的,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每一个帧图像进行分割,使得所述每一个帧图像分别被分割成多个帧内块;
发送设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对当前帧内块进行预测,获得当前帧的预测值;
发送设备将当前帧内块的预测值与当前帧内块的真实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差块,将残差块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
发送设备将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得到量化后的数据;
发送设备将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其中,发送设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对当前帧内块进行预测,获得当前帧的预测值,可包括但不限于:
发送设备将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的一个目标帧内块进行拷贝,作为当前帧的预测值;目标帧内块为已编码的帧内块;或者,
发送设备将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的多个目标帧内块中的一个帧内块进行拷贝,作为当前帧的预测值。
其中,发送设备将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中已编码的帧内块进行拷贝之前,还包括但不限于:
发送设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完成对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中除当前帧内块之外的一个帧内块进行编码,得到一个目标帧内块;或者,
发送设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完成对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中除当前帧内块之外的多个帧内块进行编码,得到多个目标帧内块。
其中,发送设备将当前帧内块的预测值与当前帧内块的真实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差块,将残差块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可包括但不限于:
发送设备将当前帧内块的预测值与当前帧内块的真实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差块,将残差块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短时离散傅里叶变换系数;或者,
发送设备将当前帧内块的预测值与当前帧内块的真实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差块,将残差块进行离散正弦变换,得到离散正弦变换系数。
其中,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还可包括但不限于:
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HEVC-SCC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途径2:发送设备将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宽角度帧内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S102、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
本发明中,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方式1: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基于UDP通信协议封装成UDP数据包,将UDP数据包基于IPv4协议再次封装,获得数据包;
方式2: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基于TCP通信协议封装成TCP数据包,将TCP数据包基于IPv4协议再次封装,获得数据包;
方式3: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基于自定义通信协议封装成自定义数据包,将自定义数据包基于IPv4协议再次封装,获得数据包;
上述数据包,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地址包括:发送设备的IPv4地址;目的地址包括:接收设备的IPv4地址。
应当说明的,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还可包括:
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基于UDP通信协议封装成UDP数据包,将UDP数据包基于IPv6协议再次封装,获得数据包;
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基于TCP通信协议封装成TCP数据包,将TCP数据包基于IPv6协议再次封装,获得数据包;或者,
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基于自定义通信协议封装成自定义数据包,将自定义数据包基于IPv6协议再次封装,获得数据包。
应当说明的,发送设备将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还可包括:
发送设备将获取的控制信息和码流数据基于通信协议封装成数据包;该通信协议包括:UDP通信协议、TCP通信协议或自定义通信协议;
其中,上述控制信息包括:基于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获取的控制指令,和/或基于红外接收管从遥控器接收的红外光信号;
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
S103、发送设备通过集成在发送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设备。
本发明中,本发明中,WIFI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不低于第一阈值,其中,WIFI模块可为用于通信传输的WIFI 5或WIFI6模块,第一阈值可为9.6Gbps或1201Mbps。
当接收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时,
发送设备通过集成在发送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设备,包括:
发送设备将通过WIFI通信模块将数据包分别发送给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
应当说明的,所述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发送方法,还可包括:
发送设备通过WIFI通信模块接收由接收设备发送的预设数据包;
发送设备将预设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得预设控制指令,发送设备通过视频源设备控制接口将控制指令发送给与发送设备耦合的视频源设备,以对视频源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视频源设备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
或者,
所述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发送方法,还可包括:
发送设备通过WIFI通信模块接收由接收设备发送的预设数据包;
发送设备将预设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得预设电信号;
发送设备通过红外发射管将预设电信号转换为红外光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将红外光信号发送给与发送设备耦合的视频源设备,以对视频源设备进行控制。
参见图2,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2所示,
S201、接收设备通过集成在接收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接收到由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本发明中,WIFI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不低于第一阈值,其中,WIFI模块可为用于通信传输的WIFI 5或WIFI6模块,第一阈值可为9.6Gbps或1201Mbps。
当发送设备包括:第一发送设备、第二发送设备时,
接收设备通过集成在接收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接收到由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可包括但不限于:
接收设备通过集成在接收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接收第一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与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S202、接收设备将数据包解封装为码流数据;
本发明中,接收设备将数据包解封装为码流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
接收设备基于IPv6协议将数据包解封装为UDP数据包,将UDP数据包再次解封装为码流数据;或者,
接收设备基于IPv6协议将数据包解封装为TCP数据包,将TCP数据包再次解封装为码流数据;或者,
接收设备基于IPv6协议将数据包解封装为UDP数据包,将UDP数据包再次解封装为码流数据;
上述数据包,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地址包括:发送设备的IPv6地址;目的地址包括:接收设备的IPv6地址。
S203、接收设备通过解压缩算法将码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
本发明中,接收设备通过解压缩算法将码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可包括但不限于:
接收设备基于小波变换的解码算法将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
具体的,接收设备可将上述码流数据进行熵解码(如:可变长熵解码、二进制算术解码)后,将熵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反量化操作,恢复出小波变换系数,将上述恢复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小波逆变换,进而,可恢复出上述超高清视频。更具体的,
接收设备通过第二集成电路将码流数据基于JPEG-XS解码算法进行解码,获得超高清视频;其中,超高清视频包括: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
接收设备通过第二集成电路将码流数据基于JPEG-LS解码算法进行解码,获得超高清视频。
或者,
接收设备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解码算法将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具体的,
接收设备可将上述码流数据进行熵解码后,将熵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反量化操作,恢复出短时傅里叶变换系数,将上述恢复的短时傅里叶逆变换系数进行短时傅里叶逆变换,进而,可恢复出上述超高清视频。
或者,
接收设备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解码算法将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更具体的,
接收设备将超高清视频基于VDC-M解码算法进行解码,获得超高清视频。
其中,超高清视频包括: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
应当说明的,接收设备通过解压缩算法将码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还可包括:
接收设备通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解码算法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或者,
接收设备通过基于宽角度帧内预测方式的解码算法进行解码处理,得到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
更具体的,接收设备可将上述码流数据进行熵解码(如:游程解码算法、哈夫曼解码算法或基于二值图像的常数块解码算法)后,将熵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反量化操作,恢复出变换系数,将上述恢复的变换系数进行反变换,得到残差后,并基于每一个帧内块,进行重建,恢复出超高清视频。
应当说明的,上述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还可包括:
接收设备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将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接收设备将电信号封装为预设数据包,将预设数据包通过WIFI通信模块发送给发送设备,以控制与发送设备耦合的视频源设备(如:视频源设备中视频内容切换或视频源设备开机、关机)。
应当说明的,上述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还可包括:
接收设备基于集成在接收设备的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中获取控制指令;
接收设备将所述控制指令封装成预设数据包,将预设数据包通过WIFI通信模块发送给发送设备,以控制与发送设备耦合的视频源设备(如:视频源设备中视频内容切换或视频源设备开机、关机);
上述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设备,可用于实现图1实施例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中,图3所示的发送设备可用于执行图1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
如图3所示,发送设备30可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301、处理器302及WIFI通信模块303。
存储器301,可用于:应用程序指令;
处理器302,可用于:调用存储器301中存储的应用程序指令,实现图1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
处理器302,可用于:
将获取的超高清视频通过压缩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码流数据;
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
更具体的,当超高清视频包括: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时,
处理器302,可用于:
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通过中压缩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所述输入接口包括:HDMI接口、Type-C接口、DP接口、USB接口、MIPI接口、DVI接口或VGA接口;
其中,所述超高清视频包括: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
更具体的,处理器302,还可用于:
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所述码流数据;或者,
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所述码流数据。
WIFI通信模块303,可用于:
将生成的数据包包发送给接收设备;WIFI通信模块303的传输速率不低于第一阈值。
当接收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时,
WIFI通信模块303,可用于:
将数据包分别发送给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以实现分别对与第一接收设备耦合的第一显示设备、与第二接收设备耦合的第二显示设备进行控制。
应当理解,发送设备30仅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发送设备30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3的发送设备30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1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设备,可用于实现图2实施例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其中,图4所示的接收设备可用于执行图2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
如图4所示,接收设备40可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401、处理器402及WIFI通信模块403。
存储器401,可用于:应用程序指令;
处理器402,可用于:调用存储器401中存储的应用程序指令,实现图2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
WIFI通信模块403,可用于:
接收由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当发送设备包括:第一发送设备、第二发送设备时;
WIFI通信模块403,可用于接收第一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与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处理器402,可用于:
将WIFI通信模块403接收的数据包解封装为码流数据;
通过解压缩算法将码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
处理器402,具体可用于:
基于IPv6协议将数据包解封装为UDP数据包,将UDP数据包再次解封装为码流数据;或者,
基于IPv6协议将数据包解封装为TCP数据包,将TCP数据包再次解封装为码流数据;或者,
基于IPv6协议将数据包解封装为UDP数据包,将UDP数据包再次解封装为码流数据;
上述数据包,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地址包括:发送设备的IPv6地址;目的地址包括:接收设备40的IPv6地址。
处理器402,具体可用于:
基于小波变换的解码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或者,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解码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或者,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解码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
其中,所述超高清视频包括: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
处理器402,具体还可用于:
通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解码算法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或者,
通过基于宽角度帧内预测方式的解码算法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
应当理解,接收设备40仅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接收设备40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4的接收设备40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2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装置或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或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上述描述的装置、设备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将获取的超高清视频通过压缩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码流数据;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
所述发送设备通过集成在所述发送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接收设备;所述WIFI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不低于第一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超高清视频包括: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时,
发送设备将获取的超高清视频通过压缩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码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通过中压缩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所述输入接口包括:HDMI接口、Type-C接口、DP接口、USB接口、MIPI接口、DVI接口或VGA接口;
其中,所述超高清视频包括: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获取的超高清视频通过压缩算法进行处理,得到码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所述码流数据;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所述码流数据;
其中,所述超高清视频包括: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通过中压缩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的第一图像分别通过不同的视频压缩算法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一图像关联的多个编码数据;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的任一帧图像;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多个编码数据中每一个编码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相互比较,从所述多个编码数据中确定出数据量最小的编码数据;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数据量最小的编码数据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关联的所述码流数据,将使所述发送设备获得所述数据量最小的编码数据的压缩算法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关联的所述中压缩算法;
所述输入接口包括:HDMI接口、Type-C接口、DP接口、USB接口、MIPI接口、DVI接口或VGA接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通过中压缩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所述输入接口包括:HDMI接口、Type-C接口、DP接口、USB接口、MIPI接口、DVI接口或VGA接口;
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宽角度帧内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每一个帧图像进行分割,使得所述每一个帧图像分别被分割成多个帧内块;
所述发送设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对当前帧内块进行预测,获得所述当前帧的预测值;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当前帧内块的预测值与所述当前帧内块的真实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差块,将所述残差块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得到量化后的数据;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对当前帧内块进行预测,获得所述当前帧的预测值,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的一个目标帧内块进行拷贝,作为所述当前帧的预测值;所述目标帧内块为已编码的帧内块;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的多个目标帧内块中的一个帧内块进行拷贝,作为所述当前帧的预测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中已编码的帧内块进行拷贝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完成对所述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中除所述当前帧内块之外的一个所述帧内块进行编码,得到一个所述目标帧内块;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完成对所述当前帧内块所处的帧图像中除所述当前帧内块之外的多个所述帧内块进行编码,得到多个所述目标帧内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当前帧内块的预测值与所述当前帧内块的真实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差块,将所述残差块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系数,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当前帧内块的预测值与所述当前帧内块的真实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差块,将所述残差块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短时离散傅里叶变换系数;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当前帧内块的预测值与所述当前帧内块的真实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残差块,将所述残差块进行离散正弦变换,得到离散正弦变换系数。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基于HEVC-SCC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JPEG-XS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JPEG-LS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所述码流数据;或者,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所述码流数据。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输入接口获取的超高清视频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获得码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超高清视频进行小波变换,获得小波变换系数;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小波变换系数进行量化,获得量化后的数据;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量化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获得码流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
所述发送设备通过集成在所述发送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接收设备,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通过所述WIFI通信模块将所述数据包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封装成数据包,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将获取的控制信息和所述码流数据基于通信协议封装成所述数据包;所述通信协议包括:UDP通信协议、TCP通信协议或自定义通信协议;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基于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获取的控制指令,和/或基于红外接收管从遥控器接收的红外光信号;
所述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通过所述WIFI通信模块接收由接收设备发送的预设数据包;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预设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得预设控制指令,所述发送设备通过视频源设备控制接口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与所述发送设备耦合的视频源设备,以对所述视频源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视频源设备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
或者,
所述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通过WIFI通信模块接收由接收设备发送的预设数据包;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预设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得预设电信号;
所述发送设备通过红外发射管将所述预设电信号转换为红外光信号,通过所述红外发射管将所述红外光信号发送给与所述发送设备耦合的视频源设备,以对所述视频源设备进行控制。
16.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通过集成在所述接收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接收到由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所述WIFI通信模块的传输速率不低于第一阈值;
所述接收设备将所述数据包解封装为码流数据;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解压缩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发送设备包括:第一发送设备、第二发送设备时,
接收设备通过集成在所述接收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接收到由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集成在所述接收设备中的WIFI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与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解压缩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基于小波变换的解码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或者,
所述接收设备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解码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或者,
所述接收设备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解码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
其中,所述超高清视频包括:YUV格式的超高清视频,或者RGB格式的超高清视频。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解压缩算法将所述码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超高清视频,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基于帧内块拷贝预测方式的解码算法进行解码处理,得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或者,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基于宽角度帧内预测方式的解码算法进行解码处理,得到所述计算机生成的计算机图形、或者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接收设备将所述电信号封装为预设数据包,将所述预设数据包通过所述WIFI通信模块发送给发送设备,以控制与所述发送设备耦合的视频源设备。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基于集成在所述接收设备的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中获取控制指令;
所述接收设备将所述控制指令封装成预设数据包,将所述预设数据包通过所述WIFI通信模块发送给发送设备,以控制与所述发送设备耦合的视频源设备;
所述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
22.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应用程序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方法。
23.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应用程序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接收方法。
CN202110947409.4A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36767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7409.4A CN113676727A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7409.4A CN113676727A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727A true CN113676727A (zh) 2021-11-19

Family

ID=7854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7409.4A Pending CN113676727A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6727A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6773A (ja) * 1996-10-23 1998-05-15 Nec Corp 画面データ転送用符号化方式
US20110135210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Sony Corporation Embedded graphics coding: reordered bitstream for parallel decoding
CN102129769A (zh) * 2011-01-14 2011-07-20 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万能遥控方法
JP2011238086A (ja) * 2010-05-12 2011-11-24 Fujifilm Corp ドキュメント配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20130136125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Wyse Technology Inc. Bandwidth optimization for remote desktop protocol
JP2013153257A (ja) * 2012-01-24 2013-08-08 Axell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3294438A (zh) * 2013-06-21 2013-09-11 镇江冈山电子有限公司 虚拟桌面图像的控制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172886A (zh) * 2015-12-29 2017-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以及服务器压缩数据的方法
CN108197168A (zh) * 2017-12-18 2018-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7780A (zh) * 2018-10-26 2019-03-29 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819262A (zh) * 2019-03-06 2019-05-2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图像编码器及图像传输系统
CN111510763A (zh) * 2020-04-10 2020-08-07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211791839U (zh) * 2020-04-10 2020-10-27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传输系统
WO2020251420A2 (en) * 2019-10-05 2020-12-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moving blocking artifacts inside coding unit predicted by intra block copy
CN112187939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传输场景中控制指令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2261469A (zh) * 2020-10-27 2021-01-22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传输场景中控制指令的发送、接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306974A (zh) * 2019-07-30 2021-02-0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5823A (zh) * 2020-12-09 2021-03-26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视频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20210173802A1 (en) * 2019-12-04 2021-06-10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structio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6773A (ja) * 1996-10-23 1998-05-15 Nec Corp 画面データ転送用符号化方式
US20110135210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Sony Corporation Embedded graphics coding: reordered bitstream for parallel decoding
JP2011238086A (ja) * 2010-05-12 2011-11-24 Fujifilm Corp ドキュメント配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2129769A (zh) * 2011-01-14 2011-07-20 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万能遥控方法
US20130136125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Wyse Technology Inc. Bandwidth optimization for remote desktop protocol
JP2013153257A (ja) * 2012-01-24 2013-08-08 Axell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3294438A (zh) * 2013-06-21 2013-09-11 镇江冈山电子有限公司 虚拟桌面图像的控制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172886A (zh) * 2015-12-29 2017-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以及服务器压缩数据的方法
CN108197168A (zh) * 2017-12-18 2018-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7780A (zh) * 2018-10-26 2019-03-29 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819262A (zh) * 2019-03-06 2019-05-2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图像编码器及图像传输系统
CN112306974A (zh) * 2019-07-30 2021-02-0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51420A2 (en) * 2019-10-05 2020-12-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moving blocking artifacts inside coding unit predicted by intra block copy
US20210173802A1 (en) * 2019-12-04 2021-06-10 Shenzhen Lenkeng Technology Co.,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structio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CN111510763A (zh) * 2020-04-10 2020-08-07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211791839U (zh) * 2020-04-10 2020-10-27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传输系统
CN112187939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传输场景中控制指令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2261469A (zh) * 2020-10-27 2021-01-22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传输场景中控制指令的发送、接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565823A (zh) * 2020-12-09 2021-03-26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视频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剑, 张秉权: "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 兵工自动化, no. 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694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video data
CN109074161B (zh) 用于360度视频的混合图形及像素域架构
KR102120571B1 (ko) 넌-4:4:4 크로마 서브-샘플링의 디스플레이 스트림 압축 (dsc) 을 위한 엔트로피 코딩 기법들
CA2951384C (en) Entropy coding techniques for 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 (dsc)
TW201830963A (zh) 具有用於視頻寫碼之樣本存取之線性模型預測模式
JP2013521717A (ja) リモートディスプレイに画像をレンダリングするためのデルタ圧縮ならびに動き予測およびメタデータの修正を可能にすること
JP2018531556A6 (ja) 非4:4:4クロマサブサンプリングのディスプレイストリーム圧縮(dsc)のためのエントロピーコーディング技法
CN111510763A (zh) 基于wifi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08684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KR20050021445A (ko) 비디오 데이타의 인트라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CN111083170A (zh) 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1343479A (zh) 远距离传输场景中音视频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KR102185027B1 (ko) 디스플레이 스트림 압축을 위한 벡터 기반 엔트로피 코딩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6028031B (zh) 视频编码装置和方法、视频解码装置和方法
JP2010098352A (ja) 画像情報符号化装置
CN113365075A (zh) 一种应用轻压缩算法的超高清视频的有线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9275434B2 (en) Phase control multi-tap downscale filter
US880517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mory storage of video data
US10609411B1 (en) Cross color prediction for image/video compression
CN115866297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6727A (zh) 一种基于wifi的超高清视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3365073A (zh) 一种应用轻压缩算法的超高清视频的无线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20210204020A1 (en)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for multimedia data
JP2018525901A (ja) ディスプレイストリーム圧縮における変換モード用ブロックサイズの変更
US201102434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compr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