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996A -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996A
CN108474996A CN201680079392.2A CN201680079392A CN108474996A CN 108474996 A CN108474996 A CN 108474996A CN 201680079392 A CN201680079392 A CN 201680079392A CN 108474996 A CN108474996 A CN 108474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region
imag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93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村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74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02B7/34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using different areas in a pupil pla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16Viewfinders combined with focus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03B17/20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visible in viewfin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Focusing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为了通过更简单的操作,以更接近用户期望的方式,实现图像拍摄。提供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设定单元,设定与由图像拍摄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设定是按照与所述图像一起显示的、用于辅助图像拍摄的显示信息进行的;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图像拍摄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

Description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能够拍摄诸如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之类图像的成像设备(比如数字静止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下面也统称为“数字照相机”))的功能之中,提出了辅助用户进行摄影的各种功能。作为这样的功能,还提出了自动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聚焦、白平衡和曝光的调整)的功能,比如自动聚焦(AF)、自动白平衡(AWB)和自动曝光(AE)。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自动控制曝光、闪光灯的发光等,以便获得适当曝光图像的技术的例子。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4408779B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由于成像设备自动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聚焦、白平衡和曝光的调整)(下面也简单地称为“自动控制”),因此用户能够在不进行复杂操作的情况下,以更适当的形式拍摄图像。
同时,存在其中为成像设备进行自动控制而指定的被摄对象(即,被认为更可取的被摄对象)与用户要摄影的被摄对象不一致的情况。在这类情况下,例如,进行成像设备的自动控制,以致与用户要摄影的被摄对象不同的被摄对象以更适当的形式被成像,并且自动控制的内容可能不同于用户想要的控制。这种情况下,还可设想其中为了拍摄用户想要的图像,用户进行手动调整(变更)例如聚焦、白平衡、曝光等的复杂操作,随后拍摄期望的被摄对象的图像的状况。
在这点上,本公开提出一种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操作,实现形式接近于用户的意图的图像拍摄的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设定单元,所述设定单元被配置成按照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另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处理器:按照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按照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本公开,提供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操作,实现形式接近于用户的意图的图像拍摄的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注意,上面说明的效果未必是限制性的。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可以获得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任意效果,或者根据本说明书可把握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块的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按照所述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9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按照第二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3是说明按照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4是说明按照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5是说明按照第四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6是说明由按照第五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的UI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7是说明由按照第五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的UI的再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18是说明由按照第五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的UI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19是说明由按照第五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的UI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20是说明按照第一例子的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21是说明按照第一例子的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结构实质相同的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构成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
此外,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实施例
1.1.照相机模块的构成例子
1.2.技术特征
1.3.处理
1.4.操作和效果
2.变形例
2.1.第一变形例:按照显示信息的对象区域设定的例子
2.2.第二变形例:对于支架摄影的应用例子
2.3.第三变形例:使用于控制的区域按时间顺序变化的例子
2.4.第四变形例:利用对象区域的设定结果的控制的例子
2.5.第五变形例:UI呈现例子
3.例子
3.1.第一例子:基于对象区域的设定的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例子
3.2.第二例子:应用例
4.结论
<<1.实施例>>
<1.1.照相机模块的构成例子>
首先参考图1,说明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块的构成的例子。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块的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记载“成像”或“图像拍摄”的情况下,它指示通过诸如照相机模块之类的成像单元(或成像设备)拍摄图像的操作。此外,在记载“摄影”或“照相”的情况下,它指示用户利用诸如照相机模块之类的成像设备进行摄影的行为。
如图1中图解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块包括镜筒11、滤光器12、图像传感器13、主处理单元14、照明控制单元15、传感器驱动单元16、相差AF处理单元17、图像处理单元18、聚焦驱动单元19、显示单元20、操作单元21、闪存22、聚焦致动器23和照明单元24。
此外,在图1中,照相机模块是与镜筒11一体地构成的。这里,照相机模块可被构成为以致镜筒11是可拆卸的。
镜筒11包括诸如透镜组和光圈之类的成像光学系统11A,并使入射到其上的光经滤光器12,会聚在图像传感器13上。
此外,成像光学系统11A的透镜组的透镜位置(即,焦点位置)可沿光轴L方向移动,以致能够调整聚焦。
滤光器12是用于减少出现在由图像传感器13拍摄的拍摄图像中的假色和波纹的光学元件。换句话说,滤光器12是低通滤光器,衰减来自成像光学系统11A的光的部分分量,并把衰减后的分量输出给图像传感器13。
图像传感器13是接收通过滤光器12,从成像光学系统11A入射的光(被摄对象光),从而捕捉拍摄图像的成像元件。作为图像传感器13,例如,可以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等。
此外,图像传感器13的受光面可包括例如检测用于相差AF的相差的检测像素,和除所述检测像素以外的不用于检测相差的普通像素(用来获得充当拍摄图像的图像的像素)。此外,作为检测用于相差AF的相差的构成,可以在图像传感器13的受光面之外,单独安装与所述检测像素不同的另外的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13把通过成像获得的拍摄图像(图像信号)提供给传感器驱动单元16。
显示单元20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面板,显示与照相机模块的成像模式相关的信息、成像前的预览图像、成像之后的确认用图像、AF时的处于聚焦状态的图像,等等。
操作单元21是由用户操作的开关组,包括电源开关、释放(成像触发)开关、变焦操作开关、成像模式选择开关,等等。
闪存22相对于照相机模块是可拆卸的。从主处理单元14供给的拍摄图像被记录(保存)在闪存22中。
聚焦致动器23由聚焦驱动单元19驱动,使成像光学系统11A的透镜位置沿着光轴L方向移动。
在照明控制单元15的控制下,照明单元24发出用于照亮被摄对象的光,或者充当AF用手电筒(torch)辅助光的光。
例如,作为照明单元24,可以采用利用氙气灯管的闪光照明设备、包括能够进行连续发光的LED的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设备,等等。在照相机模块被安装在诸如智能电话机等之类的移动设备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比较小型的LED照明设备,作为照明单元24。
照明单元24通过其中形成具有预定图案的沟槽的投光镜头(未图示),把光投射到被摄对象现场,从而改善对于较暗的被摄对象或者低对比度被摄对象的AF精度。
主处理单元14控制构成照相机模块的各个部件。
主处理单元14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器(CPU)31、存储器32、模数转换器(ADC)33、数模转换器(DAC)34和通信I/F 35。
CPU 31通过执行保存在存储器32中的程序,实现照相机模块的各种功能。作为具体例子,CPU 31控制照明控制单元15、闪存22等,以致执行诸如AF、AWB、AE等、拍摄图像的拍摄、各种图像处理和拍摄图像的记录之类的各种处理。
此外,CPU 31可通过诸如显示单元20之类的输出I/F,向用户呈现用于辅助用户进行图像的摄影的信息。作为具体例子,CPU 31可使可用作决定用户拍摄的图像的构图的指标的信息(比如所谓的网格线)被重叠显示在诸如预览图像之类的拍摄图像之上。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CPU 31可使用于呈现与利用照相机模块的图像拍摄相关的状态、设定等的信息(比如所谓的直方图或各种图标)被重叠显示在拍摄图像之上。
此外,CPU 31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例如,预览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例如,网格线、直方图、图标等),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AF、AWB、AE等。具体地,CPU 31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的显示位置、显示范围(大小)等,在拍摄图像中,设定估计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存在于其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下面也称为“对象区域”)。随后,CPU 31通过利用设定的至少一个对象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对象区域,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该操作将在后面单独地详细说明。此外,CPU 31中的设定对象区域的部分对应于“设定单元”的例子,而利用设定的对象区域,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部分对应于“控制单元”的例子。
存储器32由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之类的易失性存储器、诸如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之类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等构成,并保存由CPU 31执行的程序,以及为CPU 31的操作所必需的数据。
ADC 33进行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DAC 34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通信I/F 35控制与因特网等的通信。
照明控制单元15控制照明单元24,以致发出用于照亮被摄对象的光,或者充当AF用手电筒辅助光的光。
换句话说,照明控制单元15与图像传感器13的成像操作同步地使照明单元24发出(开启)充当用于照明被摄对象的光的电子闪光。此外,照明控制单元15与AF操作同步地使照明单元24发出手电筒辅助光。
传感器驱动单元16控制图像传感器13,以致捕捉拍摄图像。此外,传感器驱动单元16对由图像传感器13拍摄的拍摄图像的图像信号进行AD转换(如果需要的话),并把作为结果的信号提供给主处理单元14和相差AF处理单元17。
相差AF处理单元17利用来自传感器驱动单元16的拍摄图像的图像信号中的检测像素的像素值,按照相差AF,计算使成像光学系统11A(透镜组)的透镜位置移动的透镜移动量,并把透镜移动量提供给主处理单元14。
图像处理单元18对由图像传感器13拍摄的,并通过传感器驱动单元16和主处理单元14供给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比如γ变换、颜色插值、和按照诸如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之类的预定压缩/解压缩方式的压缩和解压缩。此外,图像处理单元18计算指示拍摄图像的对比度的对比度评价值,并把对比度评价值提供给主处理单元14。主处理单元14利用来自图像处理单元18的对比度评价值,进行对比度AF(的控制)。
聚焦驱动单元19通过在主处理单元14的控制下,驱动聚焦致动器23,并使成像光学系统11A的透镜位置沿着光轴L方向移动,调整聚焦。
此外,相差AF处理单元17可被(内部)安装在图像传感器13中。
此外,相差AF处理单元17可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在相差AF处理单元17是用软件实现的情况下,例如,构成所述软件的程序安装在诸如主处理单元14之类的计算机中,并由主处理单元14的CPU 31执行。
这种情况下,由CPU 31按照程序进行的处理不一定是作为一系列的操作连续地进行的。换句话说,由CPU 31按照程序进行的处理也包括并行或单独地进行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者按对象的处理)。
这里,程序可被预先记录在充当安装在充当计算机的主处理单元14中的记录介质的存储器32中。
或者,程序可被保存(记录)在例如作为可拆卸记录介质的闪存22中,并以所谓的套装软件的形式提供。
此外,程序可从闪存22,安装在主处理单元14中,并且程序可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通信网络,或者诸如地面波之类的广播网络,下载到主处理单元14,并安装在内部存储器32中。
此外,参考图1说明的构成仅仅是例子,构成未必局限于图1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作为具体例子,照相机模块的组件之中的至少一些组件可被安装在照相机模块之外。作为具体例子,充当诸如主处理单元14之类的主控制实体的组件可被安装在诸如所谓的智能电话机之类的外部设备中,并通过通信,控制照相机模块中的各个组件的操作。此外,在由照相机模块的各个构成执行的功能之中,至少一些功能可由安装在照相机模块之外的组件执行。
上面参考图1,说明了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块的构成的例子。此外,在图1中图解所示的照相机模块中,控制构成照相机模块的各个部件的组件(比如主处理单元14)对应于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例子。在这点上,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便利理解本实施例的特征,拍摄图像的组件(比如图1中图解所示的照相机模块中的成像光学系统11A、滤光器12和图像传感器13)被称为“成像单元”,用于控制成像单元的操作的组件(比如主处理单元14)被称为“控制设备”。
<1.2.技术特征>
下面参考图2,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技术特征,尤其着重于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估计对象区域,并利用估计的对象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部分。图2是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图,图解说明用于用户拍摄图像的操作画面的例子。此外,在本说明中,将举例说明其中控制设备控制与AF相关的操作(即,聚焦于被摄对象的操作)的情况。
在图2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附图标记100指示其中由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用户界面(UI)的显示区域的例子。例如,由成像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作为预览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00中。
此外,附图标记101指示其中设定利用AF聚焦的位置(即,焦点位置)的区域。例如,控制设备从区域101内,搜索更可取的被摄对象,并根据与诸如相差AF和对比度AF之类的各种AF相关的操作,控制成像光学系统(例如,图1中图解所示的成像光学系统11A)的透镜位置,以致焦点在所搜索的被摄对象上。
此外,用于辅助用户进行图像的摄影的信息(比如指示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设定的信息)可作为显示信息,被显示在显示区域100中。此时,显示在显示区域100中的显示信息之中的至少一些显示信息可被重叠显示在显示于显示区域100中的预览图像上。
例如,在图2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在其中显示在显示区域100中显示的预览图像的区域(即,与成像单元的视角对应的区域)中,呈现网格线111,作为用于辅助用户进行构图的决定的显示信息。更具体地,在图2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呈现网格线111,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把显示区域100一分为三。
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按照呈现在其中呈现拍摄图像(例如,预览图像)的区域(即,与成像单元的视角对应的区域)中的显示信息(比如网格线111)的形式,设定估计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存在于其中的至少一个对象区域。
作为具体例子,在其中呈现网格线111,以致如图2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似的,显示区域100(即,在视角内的区域)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被一分为三的情况下,估计待摄影的图像的构图是根据所谓的三分法决定的。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控制设备估计在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网格线111和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网格线111的交点的位置(即,在三分法中,被认为更可取的被摄对象的位置)处,存在被摄对象,并设定以致包含所述交点的对象区域150。换句话说,在图2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设定4个对象区域150,以致包含网格线111的各个交点。
随后,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利用至少一个设定对象区域150中的至少一些对象区域150,来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AF。
作为具体例子,控制设备可以可选择地向用户呈现至少一个设定对象区域150。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可接收通过诸如按钮或旋钮之类的操作I/F,来自用户的操作,指定由用户选择的对象区域150,和利用指定的对象区域150来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
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控制设备可对于所述至少一个设定对象区域150中的每一个,进行诸如面部识别之类的各种识别处理,并按照识别结果,指定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0。利用这样的控制,例如,控制设备可指定至少一个设定对象区域150中的包含人物作为被摄对象的对象区域150,并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AF相关的操作,以致焦点在该人物上。
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控制设备可按照成像单元的状态(比如成像单元的方向(垂直定向和水平定向两者之一,等等)、成像单元的角度(是否水平)、或者成像单元是否在三脚架上),指定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0。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在成像单元在三脚架上,并且成像单元被水平支持的情况下,用户正在拍摄风景的可能性高。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成像设备可利用指示被摄对象的对象区域150来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以致优先考虑位于无限远距离的被摄对象。
当然,上述例子仅仅是示例,所述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控制设备能够根据预定条件,指定至少一个设定对象区域150之中的至少一些对象区域150即可。
此外,操作的内容无特别限制,只要控制设备能够根据设定对象区域150,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即可。作为具体例子,控制设备可按照至少一些对象区域150中的图像的亮度(即,与所述对象区域150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控制曝光(即,可控制与AE相关的操作)。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控制设备可按照至少一些对象区域150中的图像的色温,控制白平衡(即,可控制与AWB相关的操作)。
此外,控制设备可利用设定对象区域150来控制多个操作(例如,AF、AE、AWB,等等)。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可在多个操作中的每个操作的控制中,单独指定用于所述控制的对象区域150。此时,控制设备可在多个操作(例如,AF、AE、AWB,等等)中的每个操作的控制中,使用不同的对象区域150。作为具体例子,在其中设定多个对象区域150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可利用指示在深度方向的前侧的被摄对象的对象区域150来控制AF,并可利用指示后侧的被摄对象的对象区域150来控制AE。
此外,在上面的说明中,举例说明了其中把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技术特征应用于在用户通过由成像单元拍摄的预览图像检查被摄对象时,拍摄图像的成像设备的情况。另一方面,其应用目标无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应用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技术特征即可。作为具体例子,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技术特征可被应用于如在诸如所谓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或测距照相机之类的成像设备中似的,在用户通过取景器检查被摄对象的光学图像时,拍摄图像的成像设备。
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在取景器中安装所谓的透射式显示器,并使诸如网格线之类的显示信息被显示在透射式显示器上,显示信息可被重叠在被摄对象的光学图像上。利用这种构成,按照用于辅助用户的摄影的显示信息(比如网格线)的显示形式,能够从用户通过取景器视觉识别的被摄对象的光学图像(即,与成像设备的视角对应的光学图像)中,估计将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利用这样的特性,优选地,成像设备的控制单元按照重叠在被摄对象的光学图像上的诸如网格线之类的显示信息,设定至少一个对象区域150,并把至少一些的对象区域150用于图像拍摄。
上面参考图2,说明了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技术特征,尤其着重于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估计对象区域,并利用估计的对象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部分。
<1.3.处理>
下面参考图3,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例子,尤其着重于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估计对象区域,并利用估计的对象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部分。图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此外,在本说明中,将举例说明其中控制设备控制与AF相关的操作(即,聚焦于被摄对象的操作)的情况。
例如,在其中检测到与AF相关的操作的触发,例如,在其中用户半按下快门按钮的情况下,控制设备按照呈现给用户的网格线的形式,选择对象区域150(S101)。
随后,控制设备通过使至少一个设定的对象区域150被重叠显示在呈现在UI上的预览图像之上,向用户呈现对象区域150(S103)。此外,控制设备接收通过诸如按钮或旋钮之类的操作I/F,来自用户的操作,并指定用户在呈现给用户的至少一个对象区域150之中选择的对象区域150(S105)。
随后,控制设备根据指定的对象区域150,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AF相关的操作。更具体地,为了聚焦于指定的对象区域150中的被摄对象,控制设备根据与诸如相差AF或对比度AF之类的各种AF相关的操作,控制成像光学系统(例如,图1中图解所示的成像光学系统11A)的透镜位置(S107)。利用这样的控制,成像单元拍摄其中焦点在指定的对象区域150中的被摄对象之上的拍摄图像。
上面参考图3,说明了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例子,尤其着重于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估计对象区域,并利用估计的对象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部分。
<1.4.操作和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比如网格线,设定至少一个对象区域。随后,控制设备利用至少一个设定对象区域之中的至少一些对象区域,来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利用这样的控制,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能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以致在将利用成像单元成像的被摄对象之中,更接近用户意图的被摄对象被优先成像。
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可从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区域对象之中,排除除设定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于是,例如,能够进一步减小其中非用户预期的被摄对象被优先成像的情况的发生可能性。
作为具体例子,控制设备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AF相关的操作,以致即使在其中沿着深度方向,在不同的位置处存在被摄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焦点在非用户预期的被摄对象上的可能性。
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控制设备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AE相关的操作,以致即使在其中在成像单元的视角内,存在亮度不同的多个被摄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用户预期的被摄对象被较暗地成像的可能性(或者非用户预期的被摄对象被较明亮地成像的可能性)。
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控制设备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AWB相关的操作,以致即使在其中在成像单元的视角内,存在由色温不同的光源照明的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用与用户的意图更接近的色调对被摄对象成像。
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可把对象区域设定结果用于诸如所谓的面部识别之类的各种识别处理。因而,例如,由于控制设备能够从各种识别处理的对象中,排除除设定的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因此能够减少识别处理的计算量,进一步改善与识别结果的呈现相关的响应。
<<2.变形例>>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变形例。
<2.1.第一变形例:按照显示信息的对象区域设定的例子>
首先,作为第一变形例,将说明诸如网格线之类的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的例子,和按照所述显示信息的对象区域设定例子。
(基于网格线的设定例子)
首先参考图4-8,说明在其中控制设备显示网格线,作为重叠显示在拍摄图像上的显示信息的情况下的对象区域设定例子。图4-8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图解说明重叠显示在拍摄图像上的网格线的例子。
例如,图4图解说明其中沿着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即,视角)的对角线,呈现网格线111的例子。在图4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例如,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估计在网格线111的交点的位置(即,显示区域100的中心)处存在将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从而包含所述交点地设定对象区域150。
此外,图5图解说明其中呈现网格线111,以致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被一分为二的例子。在图5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例如,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估计在网格线111的交点的位置(即,显示区域100的中心)处存在将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从而包含所述交点地设定对象区域150。
此外,图6解说明其中呈现网格线111,以致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被一分为四的例子。在图6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类似于参考图2、4和5说明的例子,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估计在网格线111的交点的位置处存在将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从而包含所述交点地设定对象区域150。
此外,控制设备可以只对于网格线111的交点之中的一些交点,包含所述交点的位置地设定对象区域150。例如,在图6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设定对象区域150,以致只对于根据所谓的四分法,用附图标记111a和111b指示的网格线之中的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网格线111a和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网格线111a的交点,包含所述交点。
此外,图7图解说明其中根据按黄金比例,分割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的所谓斐波那契螺旋线(即,包括斐波那契数列的螺旋线),呈现网格线111的例子。在图7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例如,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估计在斐波那契螺旋线收敛的位置处存在将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从而包含所述位置地设定对象区域150。
此外,图8图解说明其中在假定利用切边等,切出正方形照片的情况下,在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呈现指示正方形区域的网格线111的例子。在图8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估计在由网格线111指示的正方形区域中(例如,正方形区域的中心),存在被摄对象,从而在所述正方形区域中,设定对象区域150。
此外,要意识到可根据通过操作I/F,从用户发出的指令,有选择地切换在图2和图4-8中图解所示的各个网格线111。此外在此时,控制设备可按照有选择地呈现的网格线111,变更待设定的对象区域150的面积。例如,在图2、图5和图6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利用网格线111分割的部分区域具有不同的面积。于是,例如,控制设备可按照利用网格线111分割的部分区域的面积,设定对象区域150的面积。
如上所述,例如,按照根据用于辅助用户进行构图的决定的显示信息(比如网格线)把拍摄图像(即,视角)分成多个部分区域的形式,能够估计用户预期的构图。利用这样的特性,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估计将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并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例如,AF、AE、AWB,等等),以致以更合适的形式,对被摄对象成像。因而,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能够在不进行用于聚焦、曝光、白平衡等的调整的复杂操作的情况下,使成像单元拍摄形式更接近于用户的意图的图像。
(排除区域设定例子)
下面,连同显示信息的例子一起,说明其中控制设备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所述显示信息,在拍摄图像(即,视角)中,设定从对象区域的设定对象中排除的排除区域,并按照排除区域的设定结果,设定对象区域的例子。
例如,图9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具体地,图9图解说明其中在拍摄图像被输出给外部显示设备(例如,外部显示器等)的情况下,用于可识别地呈现充当显示对象的区域(或者用于可识别地呈现非显示区域)的安全区域被重叠显示在拍摄图像上的例子。
图9中,附图标记113指示用于指示充当显示对象的区域(比如安全区域)的辅助线。在图9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的与辅助线113的内侧对应的区域105对应于安全区域(即,充当显示对象的区域),与辅助线113的外侧对应的区域103对应于安全区域的外部(即,非显示区域)。
归因于这种特性,在图9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可把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的与安全区域的外部对应的区域103,设定为排除区域。
具体地,控制设备根据用于把拍摄图像输出给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设定,识别显示区域100中的安全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并按照识别结果,使指示所述安全区域的辅助线113被重叠显示在拍摄图像(例如,预览图像)上。然后,例如,控制设备可估计在显示区域100中的,除排除区域以外的另外的区域中(即,在对应于安全区域的区域105内),存在被摄对象,从而在除所述排除区域以外的区域中,设定对象区域150。
此外,图10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具体地,图10图解说明其中在假定在成像之后,以与成像时不同的纵横比,显示拍摄图像的情况下,成像时的所述纵横比的差异作为显示信息,被重叠显示在预览图像上的例子。
在图10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的与辅助线113的外侧对应的区域103对应于由纵横比的差异引起的非显示区域,而与辅助线113的内侧对应的区域105对应于充当显示对象的区域。换句话说,在图10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可把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的,与由纵横比的差异引起的非显示区域对应的区域103,设定为排除区域。此外,后续操作与上面参考图9说明的类似。
(其中呈现指示与图像拍摄相关的状态或设定的显示信息的设定例子)
下面参考图11,说明在其中诸如直方图或各种图标之类的指示与图像拍摄相关的状态或设定等的显示信息被重叠显示在拍摄图像上的情况下,设定对象区域150的例子。图11是说明按照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图解说明其中指示与图像拍摄相关的状态、设定等的显示信息被重叠显示在拍摄图像上的例子。
例如,在图11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在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的一部分中,呈现其中呈现拍摄图像的直方图的辅助窗口141。此外,在图11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在显示区域100的一部分中,呈现指示与图像拍摄相关的状态、设定等的图标143。换句话说,在图11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诸如辅助窗口141、图标143之类的显示信息被重叠显示在拍摄图像(例如,预览图像)上。
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显示区域100中呈现的预览图像中的,其中重叠显示诸如辅助窗口141或图标143之类的显示信息的区域被所述显示信息遮挡,从而暂时看不见。因此,在图11中图解所示的状况下,控制设备可能估计在其中重叠显示诸如辅助窗口141或图标143之类的显示信息的区域中,不存在将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从而在其他区域中设定对象区域150。
此外,上面说明的例子仅仅是例子,根据显示信息的种类或显示信息,设定对象区域150的方法无特别限制,只要控制设备能够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呈现的显示信息,设定对象区域150即可。此外,可以组合上述各个例子之中的多个例子,来设定对象区域150。例如,控制设备可设定对象区域150,以致包含网格线111的交点之中的、存在于其中不显示辅助窗口141或图标143等的区域中的交点。
上面作为第一变形例,说明了诸如网格线之类的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的例子,和按照所述显示信息,设定对象区域的例子。
<2.2.第二变形例:对于支架摄影的应用例子>
下面作为第二变形例,说明其中在顺序切换与图像拍摄相关的设定时,把设定对象区域150的结果用于拍摄多个图像的所谓支架摄影的例子。例如,图12是说明按照第二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
在图12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呈现网格线111,以致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被一分为三。这种情况下,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说明的例子,例如,控制设备设定4个对象区域150,以致包含网格线111的各个交点。例如,在图12中,附图标记155a-155d示意指示设定的对象区域150中的、用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的对象区域。换句话说,图12图解说明其中控制设备认识到位于对象区域155a-155d中的每一个中的被摄对象是很可能将由用户摄影的被摄对象的例子。
在这点上,如图12中图解所示,在存在很可能将由用户摄影的多个被摄对象的情况下(即,在设定多个对象区域150的情况下),在顺序切换与图像拍摄相关的设定时,按照第二变形例的控制设备使成像单元拍摄各个被摄对象的图像。
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在图12中图解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例如,控制设备可使成像单元拍摄聚焦于位于对象区域155a-155d中的每一个中的被摄对象的多个图像。这种情况下,例如,控制设备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AF相关的操作,以致在对象区域155a-155d之中,顺序切换关注的区域时,焦点在位于所述关注的区域中的被摄对象上,并使成像单元拍摄图像。因而,用户能够在不进行聚焦于位于各个对象区域155a-155d中的被摄对象的复杂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较简单的操作,拍摄其中焦点在位于各个对象区域155a-155d中的被摄对象上的多个图像。
如上所述,按照第二变形例的控制设备通过顺序把多个设定对象区域150中的每一个用于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拍摄多个图像。此外,类似于上述实施例,控制设备控制的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内容无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子,控制设备可顺序把各个设定对象区域150用于与成像单元进行的AE或AWB相关的操作。此外,控制设备可在顺序切换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0,和所述操作的内容(例如,聚焦、曝光、白平衡等的设定)时,顺序使成像单元拍摄与被摄对象和关于成像的设定的每种组合对应的图像。
上面作为第二变形例,说明了其中在顺序切换与图像拍摄相关的设定时,把设定对象区域150的结果用于拍摄多个图像的所谓支架摄影的例子。
<2.3.第三变形例:使用于控制的区域按时间顺序变化的例子>
在连续拍摄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或者在拍摄运动图像的情况下,当被摄对象或成像单元移动时,视角内的被摄对象的位置会变化。这种情况下,例如,有时理想的是使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AF、AE、AWB等)的区域按照视角内的被摄对象的位置的变化而移动。在这点上,作为第三变形例,说明使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AF、AE、AWB等)的区域按时间顺序变化的例子。
在使成像单元拍摄按时间顺序移动的被摄对象的情况下,例如,控制设备估计被摄对象的运动,并按照估计结果,使区域的位置按时间顺序变化,以致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AF、AE、AWB等)的区域跟随被摄对象。此时,作为估计被摄对象的运动的方法,例如,一般已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的方法,和利用成像单元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的方法。另一方面,按照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把诸如网格线之类的显示信息用于估计被摄对象的运动。
例如,图13是说明按照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图解说明按时间顺序,拍摄移动中的被摄对象的图像的例子。在图13中,附图标记155示意指示设定对象区域150中的用于利用成像单元拍摄图像的对象区域。在图13中例示的例子中,例如,沿着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即,视角)的对角线,呈现网格线111。这种情况下,例如,估计在利用呈现的网格线111时,用户将拍摄沿着网格线111向方向D11移动的被摄对象。
利用这种特性,例如,按照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使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AF、AE或AWB)的对象区域155(“关注的对象区域155”)的位置按时间顺序变化。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分析位于关注的对象区域155中的被摄对象的运动时,控制设备可优先进行沿着网格线111,向方向D11的移动的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使对象区域155的位置按时间顺序变化。
此外,图14是说明按照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图解说明其中按时间顺序,拍摄移动中的被摄对象的图像的另一个例子。与上面参考图9说明的例子类似,图14图解说明其中在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可识别地呈现充当显示对象的区域(比如安全区域)的例子。
例如,如图14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似的,在指示充当显示对象的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之间的边界的辅助线113附近设定的对象区域150,被选为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5。这种情况下,例如,用户不太可能对辅助线113的外侧(即,非显示区)进行摄影,相反用户可能对沿着离开辅助线113的方向D13a或D13b(即,离开辅助线113的方向)移动的被摄对象进行摄影。
利用这种特性,根据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使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5的位置按时间顺序变化。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分析位于关注的对象区域155中的被摄对象的运动时,控制设备可优先进行沿着离开辅助线113的方向D13a或D13b的移动的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使对象区域155的位置按时间顺序变化。此外,当分析位于对象区域155中的被摄对象的运动时,控制设备可降低关于朝着辅助线113侧的移动的分析的优先级,或者可将其从分析对象中排除。
利用这种控制,在其中使对象区域155的位置按时间顺序变化,以跟随移动中的被摄对象的情况下,按照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把诸如网格线之类的显示信息,用于被摄对象的运动的估计。利用这种构成,按照第三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减少与移动中的被摄对象的运动的估计相关的处理量,并且使对象区域155更精确地跟随所述被摄对象。
上面作为第三变形例,说明了使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比如AF、AE或AWB)的区域按时间顺序变化的例子。
<2.4.第四变形例:利用对象区域的设定结果的控制例子>
下面作为第四变形例,说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通过利用以诸如网格线之类的显示信息为基础的对象区域150的设定结果,有选择地切换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情况下的操作的例子。
在成像设备之中,例如,存在配置成有选择地切换使用的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不同的多种操作,作为相差AF的操作的成像设备。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在其中能够有选择地切换并执行利用安装在图像传感器内的相差传感器的像面相差AF,和利用安装在图像传感器外的相差传感器的独立相差AF的情况下,各个相差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可能彼此不同。在假定这种状况的情况下,按照第四变形例的控制设备根据对象区域150的设定结果,从可有选择地切换的多种操作之中选择更合适的操作。
例如,图15是说明按照第四变形例的控制设备的概况的说明图。在图15中,附图标记131和133分别示意表示指示用于相差AF的操作的传感器的检测范围的区域。此外,假定把区域131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和把区域133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用于不同的相差AF操作。此外,在图15中例示的例子中,与把区域133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相比,把区域131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能够精度更高地检测相差。
此外,在图15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呈现网格线111,以致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即,视角内的区域)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被一分为三。于是,在图15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设定4个对象区域150,以致包含网格线111的各个交点。
这里,在图15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4个设定对象区域150都被设定成位于区域133之内,并且位于区域131之外。这种情况下,即使当选择利用以区域131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的相差AF的操作时,也难以以致焦点在位于设定对象区域150中的被摄对象之上地控制聚焦。于是,在图15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按照第四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选择利用把区域133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的相差AF的操作。
另一方面,关注其中设定对象区域150被设定成位于区域131之内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利用把区域131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的相差AF的操作,能够以致焦点在位于对象区域150中的被摄对象之上地控制聚焦。于是,例如,控制设备可选择利用把区域131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和把区域133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当中的、具有更高精度的相差传感器(即,把区域131作为检测范围的相差传感器)的相差AF的操作。
此外,上面举例说明了其中切换相差AF的操作的情况,不过,本公开未必局限于上面说明的例子。作为具体例子,应意识到按照第四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可根据对象区域150的设定结果,有选择地切换AE和AWB的操作、诸如面部识别之类的各种识别处理,等等。
利用这种构成,按照第四变形例的控制设备通过利用对象区域150的设定结果,能够以更适当的形式,对位于对象区域150中的被摄对象成像。
上面作为第四变形例,说明了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通过利用以诸如网格线之类的显示信息为基础的对象区域150的设定结果,有选择地切换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情况下的操作的例子。
<2.5.第五变形例:UI呈现例子>
下面作为第五变形例,说明以更合适的形式,辅助用户进行图像的摄影的UI的例子,作为按照本实施例的UI的例子。
例如,图16是说明由按照第五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的UI的例子的说明图。图16图解说明其中控制设备根据呈现在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的网格线111,设定多个对象区域150,并且从多个对象区域150之中,选择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一个对象区域150的状态。此外,附图标记150a指示的对象区域指示用于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0(即,由控制设备选择的对象区域150)。此外,附图标记150b指示的对象区域指示不用于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0。
换句话说,在图16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以不同的形式(例如,以不同的颜色),呈现选择的用于控制与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0a,和其他对象区域150b。利用这种控制,用户能够识别控制设备设定的多个对象区域150中的、用于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例如,AF、AE、AWB等)的对象区域150a。
此外,只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选择的对象区域150a和其他对象区域150b即可,其方法无特别限制。作为具体例子,控制设备可用不同的颜色,呈现对象区域150a和对象区域150b。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控制设备可以只使对象区域150a和150b中的所选对象区域150a闪烁。
此外,图17是说明由按照第五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的UI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图17图解说明其中根据呈现在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的网格线111,设定的多个对象区域150中的一个对象区域150,被选为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5的状态。此外,附图标记111c指示的网格线是其至少一部分被包含在对象区域155中的网格线,即,用于设定对象区域155的网格线。此外,附图标记111d指示的网格线指示不用于设定对象区域155的网格线。
换句话说,在图17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网格线111中的用于设定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对象区域155的网格线111c,和其他的网格线111d。利用这种控制,用户能够识别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网格线111。
此外,它在只要网格线111c和其他的网格线111d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的,其方法就无特别限制方面,类似于在图16中图解所示的例子。
此外,图18是说明由按照第五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的UI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类似于上面参考图14说明的例子,图18图解说明在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可识别地呈现诸如安全区域之类的作为显示对象的区域的例子。换句话说,在图18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位于对象区域155中的被摄对象很可能沿着离开位于所述对象区域155附近的辅助线113a的方向D13a或D13b移动(即,该被摄对象不太可能朝着辅助线113a移动)。
在这点上,在图18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以不同的形式,呈现辅助线113a和其他的辅助线113b,从而向用户给予指示辅助线113a被用于估计位于对象区域155中的被摄对象的移动方向D13a和D13b的通知。
此外,它在只要辅助线113ac和其他的辅助线113b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的,其方法就无特别限制方面,类似于在图16和17中图解所示的例子。
此外,图19是说明由按照第五变形例的控制设备呈现的UI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类似于上面参考图9说明的例子,图19图解说明在其中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区域100中,可识别地呈现诸如安全区域之类的作为显示对象的区域的例子。
如上所述,在拍摄图像被输出给外部显示设备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可把显示区域100中的不显示拍摄图像的区域103设定为排除区域。在这点上,在图19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设备以与其他区域105(即,充当显示对象的区域)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呈现被设定为排除区域的区域103。利用这种控制,用户能够识别排除区域(即,其中不设定对象区域150的区域)。此外,它在只要被设定为排除区域的区域103和其他区域105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的,其方法就无特别限制方面,类似于在图16和18中图解所示的例子。
上面作为第五变形例,说明了用于以更合适的形式,辅助用户进行图像的摄影的UI的例子,作为按照本实施例的UI的例子。
<<3.例子>>
下面,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例子。
<3.1.第一例子:基于对象区域的设定的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例子>
首先作为第一例子,说明其中在诸如所谓的数字照相机之类的成像设备中,实现上面说明的根据连同拍摄图像一起呈现的面部表情信息(例如,网格线),设定对象区域,并把所述对象区域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例如,AF、AE、AWB等)的功能(在本说明书中,也被称为“按照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功能”)的例子。
作为具体例子,按照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功能可被实现成以致它可作为独立的功能,被有选择地启用或禁用。例如,图20是说明按照第一例子的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的例子的说明图,图解说明在自动控制功能被实现成独立功能的情况下的操作菜单的例子。
在图20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用于操作成像设备的操作菜单,提供用于开启或关闭(启用或禁用)“基于网格线的自动控制”的功能的操作菜单M11。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来自用户的操作,操作菜单M11被设定为“开启”的情况下,按照本示例的控制设备(例如,成像设备)启用基于网格线的自动控制功能(即,按照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功能)。
此外,待呈现的网格线的种类可根据现有的操作菜单来设定。例如,在图20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可作为操作菜单M11地单独提供用于设定网格线的种类的操作菜单M13。这种情况下,在操作菜单M11被设定为“开启”的情况下,按照本示例的控制设备可根据在操作菜单M13中设定的网格线的种类,设定对象区域。
此外,操作菜单M13可被配置成能够把网格线的显示设定为关闭(即,能够进行使网格线不被显示的设定)。这种情况下,在其中操作菜单M13的网格线的显示被设定为“关闭”的情况下,按照本示例的控制设备可被限制,以致操作菜单M11不能被设定成“开启”。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即使当操作菜单M11被设定为“开启”时,在其中通过操作菜单M13,网格线的显示被设定为“关闭”的情况下,按照本示例的控制设备也可实质上禁用按照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功能。
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按照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功能可被实现成现有功能提供的操作模式之一。例如,图21是说明按照第一例子的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解说明在自动控制功能被实现成现有功能提供的操作模式之一的情况下的操作菜单的例子。
图21中图解所示的例子是其中根据网格线,自动控制AF的操作模式的项目M151,作为与AF相关的操作的设定,被追加到设定“自动聚焦区”的操作菜单M15中的例子。这种情况下,当在操作菜单M15中,选择项目M151时,按照本示例的控制设备启用根据网格线,自动控制AF的功能(即,按照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功能)。
此外,类似于在图20中图解所示的例子,可根据操作菜单M13,设定待呈现的网格线的种类。这种情况下,在启用根据网格线,自动控制AF的功能的情况下,按照本示例的控制设备优先在操作菜单M15中,选择项目M151,从而根据在操作菜单M13中设定的网格线的种类,设定对象区域。
此外,在图21中图解所示的例子中,类似于在图20中图解所示的例子,在其中操作菜单M13的网格线的显示被设定为“关闭”的情况下,按照本示例的控制设备可被限制,以致操作菜单M15中的项目M151不能被选择。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即使当在操作菜单M15中选择了项目M151时,在其中通过操作菜单M13,网格线的显示被设定为“关闭”的情况下,按照本示例的控制设备也可实质上禁用根据网格线,自动控制AF的功能。
此外,成像设备可被配置成以致对于上面参考图20和21说明的各个操作菜单的操作可被分配给例如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一些按钮(例如,功能按钮)。
上面作为第一例子,说明了其中在诸如所谓的数字照相机之类的成像设备中,实现根据连同拍摄图像一起呈现的面部表情信息,设定对象区域,并把所述对象区域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功能的例子。
<3.2.第二例子:应用例>
下面作为第二例子,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应用例。上面着重于其中把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应用于诸如所谓的数字照相机之类的成像设备的情况,说明了上述实施例和各个变形例。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根据连同拍摄图像一起呈现的显示信息(比如网格线),设定至少一个对象区域,并把设定对象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各种的操作即可,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应用目标不一定局限于成像设备。
作为具体例子,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可适用于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设备,比如内窥镜或者手术用显微镜。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可适用于安装在诸如汽车之类的车辆中的车载设备,比如所谓的导航设备。
此外,可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被应用于的各种设备的使用形式,变更用于操作由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提供的UI的操作I/F。
作为具体例子,可以应用其中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等的用户的视线方向的检测结果被用作用户输入的操作I/F(所谓的基于视线的输入的操作I/F),作为用于操作由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提供的UI的操作I/F。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对于可在手术中使用的设备,比如内窥镜或者手术用显微镜,存在其中为了避免用户(例如,外科医生)的手由于对设备的操作而变脏的情形,代替触摸面板的操作I/F,应用上面说明的基于视线的输入的操作I/F的情况。另一方面,例如,在其中在呈现给用户的拍摄图像中,检测用户指定的位置的情形下,与通过诸如触摸面板之类的操作I/F,进行所述指定的情况相比,基于视线的输入的操作I/F可能检测精度较低。
另一方面,在由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提供的UI中,如上所述,由于根据诸如网格线之类的显示信息,设定至少一个对象区域,并呈现给用户,因此对用户来说可取的是从呈现的对象区域中,选择期望的对象区域。换句话说,在由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提供的UI中,不必详细指定呈现的拍摄图像中的位置。于是,即使在应用用户指定的位置的检测精度较低的操作I/F(比如基于视线的输入的操作I/F)的情形下,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也能够进行更接近于用户的意图的控制。
此外,在其中多个成像单元(成像设备)相互协同地工作的系统中,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可控制各个成像单元的操作。这种情况下,例如,控制设备可把基于重叠显示在由多个成像单元之中的一些成像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上的显示信息(例如,网格线等)的对象区域150的设定结果,用于与其他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控制。
此外,上面说明的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应用例仅仅是例子。换句话说,只要能够根据连同拍摄图像一起呈现的显示信息,设定至少一个对象区域,并把至少一个设定对象区域用于控制各种操作即可,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应用目标无特别限制。
上面作为第二例子,说明了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的应用例。
<<4.结论>>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按照连同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信息(比如网格线),设定至少一个对象区域。此外,控制设备把至少一个设定对象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对象区域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利用这种控制,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能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以致利用成像单元成像的被摄对象之中的接近用户的意图的被摄对象被优先成像。
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能够从用于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操作的区域的对象中,排除除设定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于是,例如,能够进一步降低其中非用户预期的被摄对象的图像被优先拍摄的情况的发生可能性。
上面参考附图,说明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例子。在附加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应明白所述各种变更和修改自然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之内。
此外,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或例证性效果,而不是限制性效果。即,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以获得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其他效果。
另外,也可如下构成本技术。
(1)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设定单元,所述设定单元被配置成按照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2)按照(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把拍摄图像分成多个部分区域的信息,以及
所述设定单元按照依据所述显示信息,把图像分成所述部分区域的形式,设定所述区域。
(3)按照(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区域被设定成包括所述多个部分区域的边界的交点。
(4)按照(3)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设定单元按照图像被分成多个部分区域的形式,控制所述区域的面积。
(5)按照(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根据用于把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设定,把所述图像分成充当给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对象的部分区域,和其他部分区域的信息,以及
所述设定单元设定充当显示对象的所述部分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
(6)按照(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可识别地呈现与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状态的显示信息,以及
所述设定单元设定图像中的与由所述显示信息占据的区域不同的其他区域之中的至少一个区域。
(7)按照(1)-(6)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按照所述多个设定区域之中的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的所述区域,控制所述显示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显示形式。
(8)按照(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把所述图像分成多个部分区域的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致把图像分成多个部分区域的多个边界之中的、其至少一部分包含在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的区域中的边界是以与其他边界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呈现的。
(9)按照(1)-(8)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操作是聚焦操作,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致焦点在与所述至少一个设定区域对应的被摄对象上。
(10)按照(1)-(9)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按照所述设定区域,选择具有不同形式的多个操作之中的至少一些操作,作为所述操作。
(11)按照(10)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按照所述设定区域,选择在用于控制的图像的区域方面不同的多个操作之中的至少一些操作,作为所述操作。
(12)按照(1)-(11)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多个设定区域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定区域中的每一个,控制所述操作。
(13)按照(1)-(12)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设定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区域,个别地控制具有不同形式的多个操作中的每个操作作为所述操作。
(14)按照(1)-(13)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有选择地呈现所述设定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并根据选择的区域,控制所述操作。
(15)按照(1)-(14)任意之一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按照成像单元的状态,决定所述至少一个设定区域之中的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的区域。
(16)按照(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重叠显示在图像上的信息。
(17)一种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处理器:
按照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18)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按照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附图标记列表
11 镜筒
11A 成像光学系统
12 滤光器
13 图像传感器
14 主处理单元
15 照明控制单元
16 传感器驱动单元
17 处理单元
18 图像处理单元
19 聚焦驱动单元
20 显示单元
21 操作单元
22 闪存
23 聚焦致动器
24 照明单元
31 CPU
32 存储器
33 ADC
34 DAC
35 通信I/F

Claims (18)

1.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设定单元,所述设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由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把拍摄图像分成多个部分区域的信息,以及
所述设定单元根据依据所述显示信息把图像分成所述部分区域的形式,设定所述区域。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区域被设定成包含所述多个部分区域的边界的交点。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设定单元根据图像被分成所述多个部分区域的形式,控制所述区域的面积。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基于用于把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设定,把所述图像分成充当给外部显示设备的显示对象的部分区域和其他部分区域的信息,以及
所述设定单元设定充当显示对象的所述部分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可识别地呈现与由成像单元进行的图像拍摄相关的状态的显示信息,以及
所述设定单元设定图像中的与由所述显示信息占据的区域不同的其他区域之中的至少一个区域。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多个设定区域之中的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的区域,控制所述显示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显示形式。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用于把所述图像分成多个部分区域的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致把图像分成所述多个部分区域的所述多个边界之中的、其至少一部分被包含在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的区域中的边界是以与其他边界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呈现的。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操作是聚焦操作,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致焦点在与所设定的至少一个区域对应的被摄对象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设定的区域,选择具有不同形式的多个操作之中的至少一些操作作为所述操作。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设定的区域,选择在用于控制的图像的区域方面不同的多个操作之中的至少一些操作作为所述操作。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设定的多个区域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控制所述操作。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设定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区域,单独地控制具有不同形式的多个操作中的每个操作作为所述操作。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有选择地呈现所设定的至少一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并基于选择的区域控制所述操作。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成像单元的状态,决定所设定的至少一个区域之中的用于控制所述操作的区域。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显示信息是重叠显示在图像上的信息。
17.一种控制方法,包括由处理器:
根据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由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18.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根据用于辅助摄影的显示信息,设定与由成像单元拍摄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区域,所述显示信息与所述图像一起被显示;和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控制与由成像单元进行的成像相关的操作。
CN201680079392.2A 2016-01-26 2016-11-10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084749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2193 2016-01-26
JP2016012193 2016-01-26
PCT/JP2016/083437 WO2017130521A1 (ja) 2016-01-26 2016-11-10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996A true CN108474996A (zh) 2018-08-31

Family

ID=5939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9392.2A Pending CN108474996A (zh) 2016-01-26 2016-11-10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0635B2 (zh)
JP (1) JP6834988B2 (zh)
CN (1) CN108474996A (zh)
WO (1) WO20171305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3282A1 (en) 2015-06-18 2016-12-22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apture photographs using mobile devices
US11503206B2 (en) * 2020-07-15 2022-11-15 Sony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photographic context assistan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59163A (ja) * 2002-02-28 2003-09-12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35873A (ja) * 2004-11-09 2006-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CN101335837A (zh) * 2007-06-28 2008-12-31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设备、摄影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JP2010087956A (ja) * 2008-10-01 2010-04-15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3011811A (ja) * 2011-06-30 2013-01-17 Nikon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鏡筒
JP2014013398A (ja) * 2013-08-06 2014-01-23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4221055A (zh) * 2012-04-23 2014-12-17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8779B2 (ja) 2004-09-15 2010-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5561019B2 (ja) 2010-08-23 2014-07-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撮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59163A (ja) * 2002-02-28 2003-09-12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35873A (ja) * 2004-11-09 2006-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CN101335837A (zh) * 2007-06-28 2008-12-31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设备、摄影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JP2010087956A (ja) * 2008-10-01 2010-04-15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3011811A (ja) * 2011-06-30 2013-01-17 Nikon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鏡筒
CN104221055A (zh) * 2012-04-23 2014-12-17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JP2014013398A (ja) * 2013-08-06 2014-01-23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30521A1 (ja) 2018-11-15
JP6834988B2 (ja) 2021-02-24
WO2017130521A1 (ja) 2017-08-03
US20180367741A1 (en) 2018-12-20
US10560635B2 (en)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4295B1 (ko) 촬영 장치 및 촬영 방법
JP6512810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8102465B2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ing method for photographing an image by controlling light irradiation on a subject
US20150208001A1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WO2015049899A1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WO2018017625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smart digital camera
JP2008046354A (ja) 被写体追尾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2000002833A (ja) カメラ
CN108474996A (zh)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JP6253509B2 (ja) 画像表示方法、制御装置、顕微鏡システム
JP610213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影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8163365A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969938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xposure amount control method
JP5928016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2009219085A (ja) 撮像装置
JP6349703B2 (ja) 電子カメラ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7028640A (ja)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方法、および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
JP2021018315A (ja)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H08146302A (ja) 顕微鏡システム
JP5407538B2 (ja) カメラ、およびフォーカス検出領域表示プログラム
JPH05183798A (ja) ビデオカメラ
JP5704501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362766B1 (ko) 어두운 곳에서 보조화면 영상을 디스플레이하는 디지털영상 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채용한 디지털 영상처리장치
JP5981898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97301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