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1964A - 电子血压计 - Google Patents

电子血压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1964A
CN108471964A CN201680076489.8A CN201680076489A CN108471964A CN 108471964 A CN108471964 A CN 108471964A CN 201680076489 A CN201680076489 A CN 201680076489A CN 108471964 A CN108471964 A CN 108471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mentioned
blood pressure
pressure
com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4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1964B (zh
Inventor
久保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1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1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1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1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the pressure being controlled by electric signals, e.g. derived from Korotkoff s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75Special features of memory means, e.g. removable memory ca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08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from analysis of pulse wave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6Determining posture tran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21Determining signal validity, reliability or quali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具备被佩戴到受检者的被测定部位的血压测定用袖带。具备使用该袖带测定受检者的血压值的血压测定部(ST104、ST105)。具备检测在由血压测定部进行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的外部压迫检测部(ST102、ST107)。

Description

电子血压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血压计,更详细地说,涉及具备被佩戴到受检者的被测定部位的袖带,通过向该袖带供应流体进行加压而压迫上述被测定部位来进行血压测定的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电子血压计,例如,如专利文献1(特开2008-188197号公报)公开的那样,已知如下电子血压计:当被启动时,向袖带供应空气而开始加压,基于袖带内的压力上升的程度,判断袖带是否已被适当地佩戴于上臂等被测定部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1881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为了高血压的治疗,测定夜间血压的重要性已受到关注。在夜间血压测定中,一般是在受检者的睡眠期间中通过设定计时器自动地进行血压测定,因此受检者无法在血压测定时有意识地纠正自身的姿势。因此,可能记录到各种姿势下的血压值。例如,睡在床面上的受检者将佩戴于上臂(被测定部位)的袖带压到躯干下的情况下,袖带成为从外部(躯干和床面)被压迫的状态,因此所记录的血压值存在受其影响的可能性。因此,如果用户(不仅是受检者,还包括例如医生、护士等医疗从业者。以下同样。)事后能确认在血压测定时对袖带是否有来自外部的压迫(外部压迫)就方便了。
然而,就本申请人所知,以往,作为电子血压计,并不存在用户能确认在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的电子血压计。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能确认在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的电子血压计。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的特征在于,具备:
血压测定用袖带,其被佩戴到受检者的被测定部位;
血压测定部,其使用上述袖带测定上述受检者的血压值;以及
外部压迫检测部,其检测在由上述血压测定部进行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本说明书中,“血压测定时”指的不是例如为了进行夜间血压测定等而佩戴着血压测定用袖带的整个期间,指的是实际上对上述血压测定用袖带进行加压或者减压来测定上述受检者的血压值的定时。
另外,“外部压迫”指的是来自卷绕于被测定部位的血压测定用袖带的外周面的外侧的压迫。换言之,不包括来自血压测定用袖带所卷绕的被测定部位(袖带的内周面侧)的压迫。典型的是,在夜间血压测定的情况下,当睡在床面上的受检者将佩戴于被测定部位的袖带压到躯干下时,发生外部压迫。此外,床面广泛地指床铺、被褥的上表面等受检者能睡在其上的面。受检者的躯干也可以穿着衣服。
在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中,在袖带佩戴于受检者的被测定部位的状态下,血压测定部通过向上述袖带供应流体进行加压来压迫上述被测定部位,进行血压测定。由此得到血压值。另外,外部压迫检测部检测在由上述血压测定部进行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因此,用户能基于该检测结果确认在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
在血压测定时随着由上述血压测定部对上述袖带加压而算出袖带柔量,该袖带柔量是对上述袖带加压每单位压力所需的应送入上述袖带内的空气量,
根据在上述袖带的压力为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的中压范围中,上述袖带柔量是否相对于上述袖带的压力变化而表现出极大值,来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本说明书中,“袖带柔量(cuff compliance)”是指对袖带加压每单位压力所需的应送入上述袖带内的空气量。例如,将毫升/毫米汞柱(ml/mmHg)作为单位。
另外,“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是基于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实验而设定的压力范围。
一般,在没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随着对上述袖带供应流体而从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加压到高压范围(超过120mmHg),袖带柔量逐渐减少而饱和。其原因是,在低压范围中袖带的容积容易增大,因此为使袖带压力上升而需要较多的空气量,但是当袖带压力上升到某种程度而袖带的张力变高时,袖带的容积实质上不再增大。另一方面,在睡在床面上的受检者在血压测定时将佩戴于被测定部位的袖带压到躯干下的情况下,上述袖带成为从外部(躯干和床面)被压迫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在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中,上述袖带将受检者的躯干推回,从而上述袖带的容积增大。因此,袖带柔量大体上从低的值(根据袖带对被测定部位的卷绕张力的影响而有波动)逐渐变化为高的值。另一方面,在高压范围(超过120mmHg)中,由于上述袖带的膨胀而将躯干从上述袖带上推开,因此与没有上述外部压迫的情况同样,袖带柔量逐渐地减少而饱和。其结果是,在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中,随着袖带压力的上升而上述袖带柔量表现出极大值。因此,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在血压测定时随着由上述血压测定部对上述袖带加压而算出袖带柔量,该袖带柔量是对上述袖带加压每单位压力所需的应送入上述袖带内的空气量。并且,根据在上述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中,上述袖带柔量是否相对于上述袖带的压力变化而表现出极大值,来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由此,能精度良好地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准数据取得部,上述基准数据取得部在上述袖带佩戴于上述被测定部位并且无外部压迫的状态下,对上述袖带加压,算出作为基准的基准袖带柔量,
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
算出在上述血压测定时算出的上述袖带柔量与上述基准袖带柔量之间的柔量比,
根据在上述中压范围中上述柔量比是否相对于上述袖带的压力变化而表现出极大值,来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本说明书中,“柔量比”是指(在血压测定时算出的袖带柔量)/(基准袖带柔量)。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基准数据取得部在上述袖带佩戴于上述被测定部位并且没有外部压迫的状态下,对上述袖带加压,算出作为基准的基准袖带柔量。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算出在上述血压测定时算出的上述袖带柔量与上述基准袖带柔量之间的柔量比。而且,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根据在上述中压范围中上述柔量比是否相对于上述袖带的压力变化而表现出极大值来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由此,能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仅当在上述袖带的压力不到40mmHg的低压范围中上述柔量比小于预定的阈值时,判断为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上述袖带的压力不到40mmHg的低压范围中,不只是由于外部压迫,有时也会由于上述袖带对被测定部位的卷绕张力的波动而致使上述袖带的容积难以增大。在该情况下,存在误判断为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的可能性。因此,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仅当在上述袖带的压力不到40mmHg的低压范围中上述柔量比小于预定的阈值时,判断为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因此,在上述袖带紧紧地卷绕于上述被测定部位的情况下,能避免由于该卷绕的张力的影响而误判断为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的事态。由此,能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部,上述存储部将表示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压迫信息与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测定的血压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存储部将表示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压迫信息与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测定的血压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通过读出该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用户能在事后确认在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具备报告部,上述报告部将表示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压迫信息与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测定的血压值相对应地进行报告。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中,报告部将表示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压迫信息与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测定的血压值相对应地进行报告。根据该报告部的报告内容,用户能知晓在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由此,例如,作为用户的医生在对受检者的健康状态进行诊断的情况下,能考虑到外部压迫对受检者的血压值的影响来进行诊断。具体地说,例如在外部压迫对受检者90的血压值的影响大的情况下,能忽略在有外部压迫时测定的血压值,而仅基于在没有外部压迫时测定的血压值进行诊断。
发明效果
从以上内容可知,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血压计,用户能确认在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的袖带和主体为一体型的血压计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上述血压计的模块构成的图。
图3是示出能通过网络与上述血压计进行通信的医院终端的模块构成的图。
图4的(A)是示出受检者将上述血压计佩戴于作为被测定部位的左上臂并采取仰卧在床面上的姿势(仰卧位)的状态的图。图4的(B)是示出受检者从图4的(A)的状态相对于床面改变躯干的角度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上述血压计的整体动作流程的图。
图6A是例示对上述血压计的袖带没有外部压迫的情况下的、血压测定时(加压过程)的袖带压力信号、脉搏波信号、泵驱动信号、袖带柔量的图。
图6B是例示对上述血压计的袖带有外部压迫的情况(在此,为袖带被压到受检者的躯干下的情况)下的、血压测定时(加压过程)的袖带压力信号、脉搏波信号、泵驱动信号、袖带柔量的图。
图7是例示由上述血压计进行血压测定时的内置于上述主体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的图。
图8A是示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B是示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C是示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D是示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E是示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F是示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G是示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H是示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9的(A)、图9的(B)是分别例示上述血压计的显示器中显示的图像的图。
图10的(A)、图10的(B)是分别例示上述血压计的显示器中显示的图像的图。
图11是选出图5的整体动作流程的一部分(与外部压迫的检测有关的部分)进行表示的图。
图12是示出图11中的袖带柔量运算处理的具体流程的图。
图13是示出图11中的外部压迫有无判断处理的具体流程的图。
图14A是示出没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的、血压测定时(加压过程)的袖带压力变化带来的柔量比的变化的图。
图14B是示出有对袖带的外部压迫的情况(在此为袖带被压到受检者的躯干下的情况)下的、血压测定时(加压过程)的袖带压力变化带来的柔量比的变化的图。
图15是例示上述医院终端的显示器中显示的图像的图。
图16是例示上述医院终端的显示器中显示的另一图像的图。
图17是例示上述医院终端的显示器中显示的又一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血压计的构成)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血压计(整体以标记1表示。)的外观。
该血压计1主要具有应卷绕到受检者的被测定部位的血压测定用袖带20和一体装配于该袖带20的主体10。
袖带20为了沿着周向卷绕于被测定部位而具有细长的形状,具备应与被测定部位接触的带状的内布20a以及与该内布20a相对的外布20b。该内布20a和外布20b彼此的周缘被缝合而形成袋状。在该袖带20内,内包有用于对被测定部位进行压迫的流体袋22(参照图2)。
在内布20a的表面(应与被测定部位接触的内周面)上,为了构成粘扣而设有未图示的大量微小的钩。另一方面,在外布20b的表面(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钩卡合的未图示的大量微小的环。
主体10在袖带20的长边方向(周向)上一体地装配于其一端(在佩戴时成为内周端的端部)20e和另一端(在佩戴时成为外周端的端部)20f之间的部位。
在将血压计1佩戴于作为被测定部位的左上臂90a(参照图4的(A))时,左上臂90a放置于图1中用箭头A表示的方向,袖带20与主体10一起配置在左上臂90a的前面。接着,从受检者看来,袖带20卷绕成左旋的漩涡状。然后,在外布20b的比主体10靠近内周端20e的部位将对应的内布20a的表面按压并固定。在袖带20的长边方向(周向)上另一端20f附近的剩余部分被折回以防止遮挡主体10。
图2示出血压计1的袖带20和主体10的概略模块构成。该血压计1包括搭载于主体10的作为控制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0、显示器50、操作部52、作为存储部的存储器51、通信部59、电源部53、泵32、阀33、压力传感器31以及加速度传感器34。主体10还包括搭载于该主体10的将来自压力传感器31的输出转换为频率的振荡电路310、对泵32进行驱动的泵驱动电路320、对阀33进行驱动的阀驱动电路330、对来自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进行AD(Analog to Digital:模拟到数字)转换的AD转换器340。
显示器50在本例中包括LCD(Liquid Cri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根据来自CPU100的控制信号,显示血压测定结果等与血压相关的信息。
操作部52具有:用于使主体10的电源接通、断开的电源开关52A;用于接受血压测定开始的指示的测定开始开关52B;以及用于调出存储器中存储的血压测定结果的存储器开关52C。这些开关52A、52B、52C根据用户的指示而将操作信号输入CPU100。
如图1所示,这些显示器50和操作部52设置在主体10的前面(在图1中为上表面)或者侧面。
图2中的存储器51存储:用于控制血压计1的程序的数据;为了控制血压计1而使用的数据;用于设定血压计1的各种功能的设定数据;血压值的测定结果的数据;以及后述的表示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有无受检者的体动、受检者的姿势的数据等。另外,存储器51用作执行程序时的工作存储器等。
CPU100根据存储器51中存储的用于控制血压计1的程序,响应于来自操作部52的操作信号,进行驱动泵32、阀33的控制。另外,CPU100基于来自压力传感器31的信号,进行算出血压值的控制以及进行检测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控制。而且,CPU100基于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进行检测有无受检者的体动以及受检者的姿势的控制。这些控制在后面详细说明。
通信部59由CPU100控制而将规定的信息通过网络900发送到外部装置,或者通过网络900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信息并将其交付给CPU100。该通过网络900的通信可以是无线,也可以是有线。在该实施方式中,网络900是互联网,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如医院内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这样的其它种类的网络,也可以是使用USB线缆等的一对一的通信。
电源部53向CPU100、压力传感器31、泵32、阀33、加速度传感器34、显示器50、存储器51、通信部59、振荡电路310、泵驱动电路320、阀驱动电路330以及AD转换器340的各部供应电力。
泵32、阀33和压力传感器31通过作为配管系统的共用的空气配管39连接到内包在袖带20中的流体袋22。泵32通过空气配管39向流体袋22供应空气,从而对内包在袖带20中的流体袋22内的压力(袖带压力)进行加压。阀33是通过通电来控制打开关闭的电磁阀,用于通过空气配管39将流体袋22的空气排出或者将该空气封入来控制袖带压力。泵驱动电路320基于从CPU100提供的控制信号对泵32进行驱动。阀驱动电路330基于从CPU100提供的控制信号使阀33打开关闭。
压力传感器31在该例中为压电电阻式压力传感器,通过空气配管39检测袖带20(流体袋22)的压力,在本例中检测以大气压为基准(零)的压力,并将其作为时间序列的袖带压力信号Pc进行输出。振荡电路310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31的基于压电电阻效应带来的电阻变化的电信号值而进行振荡,将具有与压力传感器31的电信号值相应的频率的频率信号输出到CPU100。
在本例中,压力传感器31的输出被用于通过示波(oscillomertic)法算出受检者90的血压值(包括收缩期血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和舒张期血压(DiastolicBlood Pressure)。以下同样。)。并且,压力传感器31的输出被用于通过算出袖带柔量(使袖带压力改变单位压力1mmHg所需的空气量)来判断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典型的是,在夜间血压测定的情况下,当袖带20与作为被测定部位的左上臂90a一起被夹在睡着的受检者的躯干下而从躯干和床面受到压迫时,发生外部压迫。
加速度传感器34包括一体地内置在主体10内的3轴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传感器34将主体10乃至与主体10装配为一体的袖带20的表示相互正交的3个方向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信号通过AD转换器340输出到CPU100。
在本例中,如图4的(A)所示,将主体10内的加速度传感器34的位置作为原点,设定有XYZ正交坐标系。Z轴设定为相对于主体10的前面垂直向外。Y轴设定为在血压计1如上所述佩戴于作为被测定部位的左上臂90a的状态下,沿着受检者90的左上臂90a从肘去往肩的方向。另外,X轴形成为与Y轴和Z轴垂直(这也取决于受检者90的姿势,但从受检者90看来大体朝向左侧方。)。此外,在图4的(A)中,受检者90采取仰卧在床面99上的姿势(仰卧位),但是实际上,特别是在夜间血压测定的情况下,受检者90可能采用各种姿势。例如,如图4的(B)所示,受检者可能采取相对于床面99改变了躯干的角度θ的姿势。
在本例中,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被用于检测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并且,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被用于根据重力加速度矢量G相对于上述XYZ正交坐标系的方向(例如,在图4的(A)和图4的(B)中,重力加速度矢量G相对于XYZ正交坐标系的方向不同。)来检测受检者90的姿势。
(外部压迫的检测方法)
图6A示出了对袖带20没有外部压迫的情况下的、血压测定时(加压过程)的袖带压力信号Pc、脉搏波信号SM、泵驱动信号Vout、袖带柔量CL。另一方面,图6B示出了对袖带20有外部压迫的情况(在此为袖带20被压到受检者90的躯干下的情况)下的、血压测定时(加压过程)的袖带压力信号Pc、脉搏波信号SM、泵驱动信号Vout、袖带柔量CL。袖带压力信号Pc表示由压力传感器31通过空气配管39、振荡电路310检测出的袖带20(流体袋22)的压力。脉搏波信号SM表示作为袖带压力信号Pc的变动成分而通过滤波器(未图示)提取出的信号(被用于通过示波法算出血压值)。泵驱动信号Vout表示为了对袖带20进行加压而从CPU100向泵驱动电路320输出的矩形波的信号(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袖带柔量CL被作为对泵驱动信号Vout的占空比按时间进行积分得到的值(按预定的每个压力区间算出)CMa、CMb、CMc、CMd、…而求出。为了易于理解,在图6A、图6B中,分别对袖带柔量CL的值CMa、CMb、CMc、CMd、…的列标注有包络线EV。
从图6A可知,在没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随着对袖带20供应空气而从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加压到高压范围(超过120mmHg),袖带柔量CL逐渐减少而饱和。其原因是,在没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在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中袖带20的容积容易增大,因此为使袖带压力上升而需要较多的空气量,但是当袖带压力上升到某种程度而袖带20的张力变高时,袖带20的容积实质上不再增大。另一方面,从图6B可知,在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在加压过程中袖带柔量CL表现出极大值。在该情况下,在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中,袖带20将受检者90的躯干推回,从而袖带20的容积增大。因此,袖带柔量CL大体上从低的值(根据袖带对被测定部位的卷绕张力的影响而有波动)逐渐变化为高的值。另一方面,在高压范围(超过120mmHg)中,由于袖带20的膨胀而将躯干从袖带20上推开,因此与图6A(没有外部压迫的情况)同样,袖带柔量CL逐渐减少而饱和。其结果是,在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中,随着袖带压力的上升,袖带柔量CL表现出极大值。
因此,能根据在加压过程的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中袖带柔量CL是否表现出极大值来检测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
(体动的检测方法)
图7例示了血压测定时的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加速度信号)。在血压测定时,特别是在夜间血压测定时,受检者90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加速度传感器34的X轴方向的输出αx、Y轴方向的输出αy、Z轴方向的输出αz表现出大体固定的值。但是,在受检者90翻身等暂时运动的情况下,如αx1、αy1、αz1所示,输出αx、αy、αz发生变化。
在本例中,CPU100作为体动检测部进行工作,在血压测定中,按每单位期间(例如1秒钟或者几秒钟)求出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αx、αy、αz的平均值<αx>、<αy>、<αz>。然后,求出单位期间中的各时刻的加速度输出αx、αy、αz分别相对于平均值<αx>、<αy>、<αz>变动的变动量(αx-<αx>)、(αy-<αy>)、(αz-<αz>)。然后,在这些变动量的平方和的平方根{(αx-<αx>)2+(αy-<αy>)2+(αz-<αz>)2}1/2超过预定的阈值(设为Δα。)时,判断为有“体动”。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平方和的平方根在阈值Δα以下,则判断为无“体动”。
因此,能基于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的变化检测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
(姿势的检测方法)
图8A~图8H示出了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90的姿势(躯干的角度和手臂的位置)与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说,在图8A~图8H中,在第1段(最上段)示出了作为躯干图案的8种“躯干的角度”。该“躯干的角度”是指在沿着身高方向观看睡在床面上的人的向视(在本例中是从头往脚看)中,扁平的躯干90b绕中心(大体上与脊柱一致)旋转的角度(在图4的(B)中以标记θ表示。)。在图8A中,躯干90b处于仰卧位,躯干的角度为0度。在图8B中,躯干90b处于仰卧位和右侧卧位的中间,躯干的角度为20度。在图8C中,躯干90b处于右侧卧位,躯干的角度为90度。在图8D中,躯干90b处于右侧卧位和俯卧位的中间,躯干的角度为160度。在图8E中,躯干90b为俯卧位,躯干的角度为180度。在图8F中,躯干90b处于俯卧位和左侧卧位的中间,躯干的角度为200度。在图8G中,躯干90b为左侧卧位,躯干的角度为270度。在图8H中,躯干90b处于左侧卧位和仰卧位的中间,躯干的角度为340度。
另外,在图8A~图8H中,第2段示出了作为与相对于人的躯干使手臂的位置可变相当的手臂图案的4种或者3种代表性的“手臂位置”。在图8A中,在第1栏(最左栏),左上臂90a处于沿着躯干90b旁边的“身侧旁”的位置,在第2栏,左上臂90a处于从躯干90b向侧方分离的“身侧分离”的位置,在第3栏,左上臂90a处于放在躯干90b上的“胸膛上”的位置,在第4栏(最右栏),左上臂90a处于向头侧举起的“欢呼”的位置。在图8B、图8C、图8D中,在第1栏(最左栏),左上臂90a处于绕到躯干90b的后侧的“后背侧”的位置,在第2栏,左上臂90a处于沿着躯干90b旁边的“身侧旁”的位置,在第3栏,左上臂90a处于绕到躯干90b的前侧的“胸膛侧”的位置,在第4栏(最右栏),左上臂90a处于向头侧举起的“欢呼”的位置。在图8E中,在第1栏(最左栏),左上臂90a处于沿着躯干90b旁边的“身侧旁”的位置,在第2栏,左上臂90a处于从躯干90b向侧方分离的“身侧分离”的位置,在第3栏(最右栏)左上臂90a处于向头侧举起的“欢呼”的位置。在图8F中,在第1栏(最左栏),左上臂90a处于绕到躯干90b的后侧的“后背侧”的位置,在第2栏,左上臂90a处于沿着躯干90b旁边的“身侧旁”的位置,在第3栏(最右栏),左上臂90a处于绕到躯干90b的前侧的“胸膛侧”的位置。在图8G中,在第1栏(最左栏),左上臂90a处于从躯干90b向前方分离的“胸前分离”的位置,在第2栏,左上臂90a处于沿着躯干90b旁边的“身侧旁”的位置,在第3栏(最右栏),左上臂90a处于向头侧举起的“欢呼”的位置。另外,在图8H中,在第1栏(最左栏),左上臂90a处于从躯干90b绕向胸前的“胸前”的位置,在第2栏,左上臂90a处于沿着躯干90b旁边的“身侧旁”的位置,在第3栏(最右栏),左上臂90a处于向头侧举起的“欢呼”的位置。
根据图8A~图8H中的第1段(最上段)的“躯干的角度”以及与其对应的第2段的“手臂位置”的组合,分别确定血压测定时(特别是夜间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90的姿势。
在图8A~图8H中的第3段、第4段(最下段),分别在XZ坐标面内、XY坐标面内示出了受检者90采取由第1段的“躯干的角度”和第2段的“手臂位置”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的、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标准化为1)后的输出。在此,受检者90实质上处于静止状态,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上述平均值<αx>、<αy>、<αz>)与主体10中设定的重力加速度矢量G相对于XYZ正交坐标系的方向是相对应的。
例如,在受检者90采取由图8A、第1栏(最左栏)的“躯干的角度”为0度、“手臂位置”为“身侧旁”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在第3段的XZ坐标面内被检测为X=0、Z=1的点axz,在第4段的XY坐标面内被检测为X=0、Y=0的点axy。另外,在受检者90采取由图8A、第2栏的“躯干的角度”为0度、“手臂位置”为“身侧分离”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在第3段的XZ坐标面内被检测为-1<X<0、0<Z<1(第2象限)的点axz,在第4段的XY坐标面内被检测为-1<X<0、Y=0的点axy。在受检者90采取由图8A、第3栏的“躯干的角度”为0度、“手臂位置”为“胸膛上”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在第3段的XZ坐标面内被检测为0<X<1、0<Z<1(第1象限)的点axz,在第4段的XY坐标面内被检测为0<X<1、-1<Y<0(第4象限)的点axy。在受检者90采取由图8A、第4栏(最右栏)的“躯干的角度”为0度、“手臂位置”为“欢呼”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在第3段的XZ坐标面内被检测为-1<X<0、-1<Z<0(第3象限)的点axz,在第4段的XY坐标面内被检测为-1<X<0、-1<Y<0(第3象限)的点axy
另外,例如,在受检者90采取由图8G、第1栏(最左栏)的“躯干的角度”为270度、“手臂位置”为“胸前分离”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在第3段的XZ坐标面内被检测为X=-1、Z=0的点axz,在第4段的XY坐标面内被检测为X=-1、Y=0的点axy。另外,在受检者90采取由图8G、第2栏的“躯干的角度”为270度、“手臂位置”为“身侧旁”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在第3段的XZ坐标面内被检测为X=-1、Z=0的点axz,在第4段的XY坐标面内被检测为X=-1、Y=0的点axy。在受检者90采取由图8G、第3栏(最右栏)的“躯干的角度”为270度、“手臂位置”为“欢呼”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在第3段的XZ坐标面内被检测为0<X<1、0<Z<1(第1象限)的点axz,在第4段的XY坐标面内被检测为0<X<1、Y=0的点axy
从以上例子可知,在图8A~图8H中,在受检者90采取由第1段的“躯干的角度”和第2段的“手臂位置”的组合确定的姿势的情况下,该姿势与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组合)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只要确定了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XZ坐标和XY坐标的组合),则受检者90的姿势即“躯干的角度”和“手臂位置”的组合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受检者90的姿势被判断出。在本例中,CPU100作为姿势检测部进行工作,基于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希望是上述的平均值<αx>、<αy>、<αz>。),判断受检者90的姿势。由此,能简单地检测出受检者的姿势。
在该血压计1中,为了表示基于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而确定的受检者90的姿势,分别预先准备了图8A的第1段所示的插图A-1~A-4、图8B的第1段所示的插图B-1~B-4、图8C的第1段所示的插图C-1~C-4、图8D的第1段所示的插图D-1~D-4、图8E的第1段所示的插图E-1~E-3、图8F的第1段所示的插图F-1~F-3、图8G的第1段所示的插图G-1~G-3、图8H的第1段所示的插图H-1~H-3。这些插图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相当于是将躯干图案和手臂图案作为素材组合而成的。
在这些插图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中,受检者90的躯干90b用长圆表示。在表示该躯干90b的长圆的长轴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以在短轴方向上稍微偏离而重叠的形式,用圆和相当于鼻子的小三角形表示出受检者90的头90h。另外,在表示躯干90b的长圆的左侧,用圆表示出卷绕有袖带20的左上臂90a。一体装配于袖带20的主体10用长方形表示。
例如,在图8A中的插图A-1中,表示躯干90b的长圆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以表示躯干的角度为0度(仰卧位)。表示受检者90的头90h的圆偏向表示躯干90b的长圆的上方并重叠(此外,本段落中的上下左右指的是图8A中的上下左右。)。表示左上臂90a的圆与表示躯干90b的长圆的左侧相邻,以表示“身侧旁”。表示主体10的长方形位于表示左上臂90a的圆的上部,以表示主体10位于左上臂90a的前面。在插图A-2中,表示左上臂90a的圆从表示躯干90b的长圆分离,以表示“身侧分离”。在插图A-3中,表示左上臂90a的圆位于表示躯干90b的长圆的斜左上方,以表示“胸膛上”。在插图A-4中,表示左上臂90a的圆位于表示躯干90b的长圆的斜左上方,并且表示主体10的长方形位于表示左上臂90a的圆的下部,以表示“欢呼”。插图A-2~A-4的其它部分与插图A-1的内容同样地描绘。
另外,例如在图8G中的插图G-1中,表示躯干90b的长圆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以表示躯干的角度为270度(左侧卧位)。表示受检者90的头90h的圆偏向表示躯干90b的长圆的左方并重叠(此外,本段落中的上下左右指的是图8G中的上下左右。)。表示左上臂90a的圆从表示躯干90b的长圆分离,以表示“胸前分离”。表示主体10的长方形位于表示左上臂90a的圆的左部,以表示主体10位于左上臂90a的前面。在插图G-2中,表示左上臂90a的圆与表示躯干90b的长圆的下侧相邻,以表示“身侧旁”。在插图G-3中,表示左上臂90a的圆位于表示躯干90b的长圆的斜左下方,并且表示主体10的长方形位于表示左上臂90a的圆的右部,以表示“欢呼”。插图G-2~G-3的其它部分与插图G-1的内容同样地描绘。
这样,能利用插图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即作为表示“躯干的角度”的躯干图案和表示“手臂位置”的手臂图案的组合来示意性地表示受检者90的姿势。
在该血压计1中,在存储器51中将图8A~图8H中的第3段、第4段的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XZ坐标、XY坐标)与第1段的插图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一一对应地存储为姿势表。这样,通过预先准备表示受检者90的姿势的各种插图,从而在后述的显示处理(图5的步骤ST110)时,能通过简单的处理迅速创建包括受检者90的姿势的插图的图像数据。
(整体动作)
图5例示了血压计1的整体动作流程。
在电源开关52A接通的状态下,若测定开始开关52B被按下,或者在夜间血压测定的情况下到了预定的测定定时,则血压计1开始血压测定。在血压测定开始时,CPU100将处理用存储器区域初始化,将控制信号输出到阀驱动电路330。阀驱动电路330基于控制信号使阀33开放,将袖带20的流体袋22内的空气排出。接着,进行将压力传感器31调整为0mmHg的控制。
当开始血压测定时,首先,CPU100通过阀驱动电路330将阀33关闭,然后,一边利用压力传感器31(和空气配管39、振荡电路310)监视袖带压力信号Pc,一边通过泵驱动电路320对泵32进行驱动,进行将空气送到流体袋22的控制。由此,使流体袋22膨胀并且使袖带压力逐渐加压(步骤ST101)。
在该加压过程中,CPU100为了检测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而对泵驱动电路320的泵驱动信号Vout进行积分,取得如图6A、图6B中例示的表示袖带柔量CL的数据(步骤ST102)。
另外,在该加压过程中,CPU100为了检测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以及受检者90的姿势,而取得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步骤ST103)。
另外,在本例中,在该加压过程中,CPU100为了算出血压值,而通过滤波器(未图示)从袖带压力信号Pc取得作为变动成分的脉搏波信号SM(步骤ST104)。
接下来,CPU100作为血压测定部进行工作,基于该时点取得的脉搏波信号SM,通过示波法应用公知的算法尝试算出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和脉搏(步骤ST105)。
在该时点,在由于数据不足而未能算出血压值的情况(步骤ST105中为“否”)下,只要袖带压力没有达到上限压力(为了安全而预先决定为例如300mmHg。)(步骤ST106中为“否”),就反复进行步骤ST101~ST105的处理。
如果这样能算出血压值和脉搏(步骤ST105中为“是”),则进入步骤ST107,检测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以及受检者90的姿势。
在此,CPU100作为外部压迫检测部进行工作,基于在上述加压过程中袖带柔量CL是否表现出极大值来检测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即,在上述加压过程中如图6A中例示的那样袖带柔量CL表现为单调减少时,判断为没有外部压迫。另一方面,在该加压过程中如图6B中例示的那样袖带柔量CL表现出极大值时,判断为有外部压迫。
另外,CPU100作为体动检测部进行工作,基于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的变化来检测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即,在上述加压过程中按每单位期间(例如1秒钟或者几秒钟)求出如图7中例示的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αx、αy、αz的平均值<αx>、<αy>、<αz>。然后,当单位期间中的加速度输出αx、αy、αz的变动量的平方和的平方根{(αx-<αx>)2+(αy-<αy>)2+(αz-<αz>)2}1/2超过了预定的阈值Δα时,判断为有“体动”。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平方和的平方根在阈值Δα以下,则判断为无“体动”。
另外,CPU100作为姿势检测部进行工作,基于上述加压过程中的加速度传感器34的输出(已述的平均值<αx>、<αy>、<αz>)来检测受检者90的姿势。即,CPU100基于存储器51内的姿势表中存储的图8A~图8H中的第3段、第4段的加速度传感器34的标准化后的输出(XZ坐标、XY坐标)与第1段的插图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的对应关系,来判断受检者90的姿势是否对应于图8A~图8H中的第1段(最上段)中的任意一个插图的姿势。
接下来,在图5中的步骤ST108中,CPU100使测定编号、测定时刻、所测定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脉搏、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以及受检者90的“姿势”相互对应起来存储于存储器51。
在此,例如,如下面的数据表(表1)所示,存储器51中存储的数据按每次血压的测定不断被累积。在本例中,按每30分钟进行了夜间血压测定。
(表1)数据表
在此,在“外部压迫”栏中,“1”表示有外部压迫,“0”表示没有外部压迫。在“体动”栏中,“1”表示有体动,“0”表示无体动。在“姿势”栏中,用确定图8A~图8H的第1段(最上段)中的插图的标记表示受检者90的姿势。此外,“姿势”栏中的标记“K-1”表示受检者90处于坐姿,作为被测定部位的左上臂90a自然垂向下方的姿势(例如对应于后述的图15中的最初的插图K-1。)。该姿势K-1在图8A~图8H的第3段、第4段中省略了图示,但是在XZ坐标面内中被检测为X=0、Z=0的点,在XY坐标面内被检测为X=0、Y=1的点。“利用高度差的校正”一栏在后面说明。
接下来,在图5中的步骤ST109中,CPU100作为血压校正部进行动作,根据所求出的受检者90的姿势对所测定的血压值进行校正。
众所周知,根据受检者90的心脏与被测定部位(在本例中为左上臂90a)的高度差,所测定的血压值会从本来的值(心脏与被测定部位处于相同的高度水平的情况下的值)发生偏离。因此,如数据表(表1)的“利用高度差的校正”的“校正量”一栏所示,根据所求出的受检者90的姿势,预先设定在经验上认为适当的校正量。例如,在姿势“A-1”中,受检者90的心脏和左上臂90a位于相同的高度水平,因此校正量设定为0[mmHg]。在姿势“C-2”中,左上臂90a位于比受检者90的心脏高的水平,因此校正量设定为16[mmHg]。另外,在姿势“B-2”中,受检者90的心脏与左上臂90a的高度差处于姿势“A-1”与姿势“B-2”的中间水平,因此校正量设定为8[mmHg]。
然后,CPU100根据所求出的受检者90的姿势,将预先设定的校正量与所测定的血压值相加。例如,如果所求出的姿势为“C-2”,则例如所测定的血压值为收缩期血压SBP=107[mmHg]、舒张期血压DBP=71[mmHg]时,分别加上作为校正量的16[mmHg]。其结果是,校正后的血压值为收缩期血压SBP′=123[mmHg]、舒张期血压DBP′=87[mmHg]。另外,如果所求出的姿势为“B-2”,则例如所测定的血压值为收缩期血压SBP=103[mmHg]、舒张期血压DBP=65[mmHg]时,分别加上作为校正量的8[mmHg]。其结果是,校正后的血压值为收缩期血压SBP′=111[mmHg]、舒张期血压DBP′=73[mmHg]。此外,如果求出的姿势为“A-1”,则校正量为0[mmHg],因此在数据表(表1)的“收缩期血压SBP′”栏、“舒张期血压DBP′”栏中,会分别填入与收缩期血压SBP、舒张期血压DBP相同的值。
在本例中,CPU100与测定编号、测定时刻、所测定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脉搏、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以及受检者90的“姿势”对应地将与该姿势相应的校正量、校正后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舒张期血压DBP′)追加存储于存储器51内的数据表(表1)。
接下来,在图5中的步骤ST110中,CPU100参照存储器51内的数据表(表1),作为报告部进行工作,在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上显示此次测定中所测定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脉搏、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以及受检者90的“姿势”。
最后,在图5中的步骤ST111中,CPU100通过阀驱动电路330使阀33开放,进行排出袖带20的流体袋22内的空气的控制。
此外,在图5的流程中,在袖带20的加压过程中,进行了袖带柔量数据的取得、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的取得、脉搏波信号的取得、血压值的算出,但是不限于此。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的取得、脉搏波信号的取得、血压值的算出也可以在减压过程中进行。
(血压计主体中的显示例)
如图9的(A)、(B)~图10的(A)、(B)所示,在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中设定有:用于以数值显示所测定的收缩期血压SBP的“最高血压”区域50a;用于以数值显示所测定的舒张期血压DBP的“最低血压”区域50b;用于用数值显示脉搏的“脉搏”区域50c;用于将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作为体动信息以插图进行显示的“体动”区域50d;用于将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作为压迫信息以插图进行显示的“压迫”区域50e;以及用于以插图显示受检者90的“姿势”的姿势区域50f。表示有体动的插图J-1包括表示受检者90的头的圆m1、表示受检者90的躯干的圆角长方形(角部为圆弧的长方形)m2以及表示身体的晃动的波形标记m3。另外,表示有外部压迫的插图J-2大体是在插图G-2中追加了表示床面的波形标记m4。这些插图J-1、J-2预先存储在存储器51中。此外,无体动时的“体动”区域50d以及没有外部压迫时的“压迫”区域50e分别是空白的。在姿势区域50f中,从图8A~图8H的第1段(最上段)的多个插图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中选择与数据表(表1)的“姿势”栏的内容(确定插图的标记)相应的插图来进行显示。由此,能通过简单的处理迅速创建包括表示受检者90的姿势的插图的图像数据。
在图9的(A)的例子中,在“最高血压”区域50a、“最低血压”区域50b、“脉搏”区域50c中分别用数值显示有:本次测定中所测定的收缩期血压(最高血压)SBP为115mmHg,舒张期血压(最低血压)DBP为87mmHg,脉搏为70BPM。另外,在“体动”区域50d中用插图J-1显示为有“体动”。在“压迫”区域50e中,用插图J-2显示为有“外部压迫”。而且,在姿势区域50f中,用插图G-2显示有受检者90的“姿势”。
在图9的(B)的例子中,与上面的例子同样,在“最高血压”区域50a、“最低血压”区域50b、“脉搏”区域50c中分别用数值显示有:本次测定中所测定的收缩期血压(最高血压)SBP为117mmHg,舒张期血压(最低血压)DBP为81mmHg,脉搏为70BPM。另外,在“体动”区域50d中用空白显示为无“体动”。在“压迫”区域50e中用空白显示为无“外部压迫”。而且,在姿势区域50f中,用插图A-1显示有受检者90的“姿势”。
在图10的(A)的例子中,与上面的例子同样,在“最高血压”区域50a、“最低血压”区域50b、“脉搏”区域50c中分别用数值显示有:本次测定中所测定的收缩期血压(最高血压)SBP为111mmHg,舒张期血压(最低血压)DBP为68mmHg,脉搏为70BPM。另外,在“体动”区域50d中用空白显示为无“体动”。在“压迫”区域50e中用插图J-2显示为有“外部压迫”。而且,在姿势区域50f中用插图G-2显示有受检者90的“姿势”。
在图10的(B)的例子中,与上面的例子同样,在“最高血压”区域50a、“最低血压”区域50b、“脉搏”区域50c中分别用数值显示有:在本次测定中测定出的收缩期血压(最高血压)SBP为131mmHg,舒张期血压(最低血压)DBP为85mmHg,脉搏为70BPM。另外,在“体动”区域50d中用插图J-1显示为有“体动”。在“压迫”区域50e中用空白显示为无“外部压迫”。而且,在姿势区域50f中用插图A-1显示有受检者90的“姿势”。
因此,用户能通过观看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的“最高血压”区域50a、“最低血压”区域50b、“脉搏”区域50c的数值,得知本次测定中所测定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脉搏的值。并且,用户能通过观看“体动”区域50d、“压迫”区域50e、姿势区域50f的插图,直观地得知血压测定时有无受检者90的体动、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受检者90的姿势。
此外,在图5所示的加压过程中,无法算出血压值而袖带压力达到上限压力的情况(步骤ST106中为“是”)下,将有错误与测定时刻相对应地存储于存储器51(步骤ST112)。在本例中,在存储器51内的数据表(表1)的所测定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栏中分别记录为“错误”。在这种有错误的情况下,也希望尽可能地在数据表(表1)的“外部压迫”栏、“体动”栏、“姿势”栏中分别记录检测结果。其原因是,存在该错误的原因是“外部压迫”、“体动”、“姿势”所造成的可能性。然后,在图5中的步骤ST110中,在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的“最高血压”区域50a、“最低血压”区域50b中,在本例中分别将“错误”作为文字串进行显示,并且在“体动”区域50d、“压迫”区域50e、姿势区域50f中分别显示表示检测结果的插图。在该情况下,用户能通过观看“体动”区域50d、“压迫”区域50e、姿势区域50f的插图来推断该错误的原因。
(外部压迫的具体检测方法)
图14A示出了没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的、血压测定时(加压过程)的袖带压力变化带来的柔量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图14B示出了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情况(在此为袖带20被压到受检者90的躯干下的情况)下的、血压测定时(加压过程)的袖带压力变化带来的柔量比的变化。在此,“柔量比”是指在血压测定时算出的袖带柔量与将没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状态作为基准而一次所测定的袖带柔量(将其称为“基准袖带柔量”。)之比。即,
(柔量比)=(在血压测定时算出的袖带柔量)/(基准袖带柔量)。
这样使用柔量比的原因是,为了能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断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在这些图14A、图14B中,在袖带压力为10mmHg、30mmHg、50mmHg、70mmHg、90mmHg、110mmHg、130mmHg、150mmHg,…的部位,分别用记号示出了多次血压测定时的柔量比的数据。另外,将这多次数据的平均值表示为折线图CLR。
从图14A可知,在没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柔量比(除了低压范围的袖带压力为10mmHg的部位以外)大体固定。另一方面,从图14B可知,在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在加压过程的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柔量比(坐标图CLR)表现出极大值。另外,从图14A、图14B可知,在没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情况下和有外部压迫的情况下,在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中,柔量比的波动都很大。认为其原因是,不只是由于外部压迫,有时也会由于袖带20对被测定部位的卷绕张力的波动而致使袖带20的容积难以增大。
因此,在本例中,考虑到这些情况,关于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只有在加压过程中,在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中柔量比CLR不到第1阈值REF1(在本例中为0.7)并且在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中柔量比CLR为第2阈值REF2(在本例中为1.3)以上的情况下,才判断为有外部压迫。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即,在加压过程中,在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中柔量比CLR为第1阈值REF1(=0.7)以上或者在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中柔量比CLR不到第2阈值REF2(=1.3)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外部压迫。在该判断条件中,REF1<REF2,因此将条件整合为在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中柔量比是否表现出极大值。
为了基于该判断条件判断有无外部压迫,CPU100作为外部压迫检测部进行工作,执行图11~图13所示的动作流程。
图11选出图5的整体动作流程的一部分(与外部压迫的检测有关的部分)进行表示。即,如果是在血压测定中(图11的步骤ST201中为“是”),则取得袖带压力,将当前的袖带压力设为pc[i](步骤ST202)。在此,i是表示处理次数的索引,初次为i=0。接下来,进行关于泵驱动信号(占空比)的运算,将当前的泵驱动电压设为duty[i](步骤ST203)。接下来,进行求出袖带柔量的袖带柔量运算处理(图12)(步骤ST204)。
如图12所示,在该袖带柔量运算处理中,如果是血压测定开始(加压开始)后的初次处理(在图12的步骤ST301中为“是”),将用于表示泵驱动电压的累计值(积分值)的累计变量duty_sum清零(使duty_sum=0)(步骤ST302)。接下来,使累计变量duty_sum加上当前的泵驱动电压duty[i](步骤ST303)。如果当前的袖带压力pc[i]没有达到预定的值(最初为10mmHg)(步骤ST304中为“否”),则返回图11的流程(步骤ST205中为“否”)。然后,在图11的步骤ST206中使表示处理次数的索引i递增(增加1),反复进行步骤ST202~ST203以及图12的步骤ST301~ST303的处理。在步骤ST304中当前的袖带压力pc[i]达到10mmHg时(pc[i]≥10mmHg且pc[i-1]<10mmHg时),如下求出袖带压力为10mmHg处的袖带柔量:Comp(0)=duty_sum/10mmHg(步骤ST305)。接着,将累计变量duty_sum清零,返回图11的流程(步骤ST205中为“否”)。然后,在图11的步骤ST206中使表示处理次数的索引i递增,反复进行步骤ST202~ST203以及图12的步骤ST301~ST303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T304中当前的袖带压力pc[i]达到30mmHg时(pc[i]≥30mmHg且pc[i-1]<30mmHg时),如下求出袖带压力为30mmHg处的袖带柔量:Comp(1)=duty_sum/20mmHg(步骤ST306)。这样依次反复进行处理,在步骤ST304中当前的袖带压力pc[i]达到50mmHg时(pc[i]≥50mmHg且pc[i-1]<50mmHg时),如下求出袖带压力为50mmHg处的袖带柔量:Comp(2)=duty_sum/20mmHg(步骤ST307)。另外,在步骤ST304中当前的袖带压力pc[i]达到70mmHg时(pc[i]≥70mmHg且pc[i-1]<70mmHg时),如下求出袖带压力为50mmHg处的袖带柔量:Comp(3)=duty_sum/20mmHg(步骤ST308)。另外,在步骤ST304中当前的袖带压力pc[i]达到90mmHg时(pc[i]≥90mmHg且pc[i-1]<90mmHg时),如下求出袖带压力为50mmHg处的袖带柔量:Comp(4)=duty_sum/20mmHg(步骤ST309)。另外,在步骤ST304中当前的袖带压力pc[i]达到110mmHg时(pc[i]≥110mmHg且pc[i-1]<110mmHg时),如下求出袖带压力为50mmHg处的袖带柔量:Comp(5)=duty_sum/20mmHg(步骤ST310)。接着,将累计变量duty_sum清零,返回图11的流程。
如果在图11的步骤ST205(相当于图5的步骤ST105)中判断为血压测定结束(步骤ST205中为“是”),则进行判断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的外部压迫有无判断处理(图13)(步骤ST207)。
如图13所示,在该外部压迫有无判断处理中,使用数式判断是否满足已述的判断条件。此外,为了进行该判断,CPU100预先作为基准数据取得部进行工作,在袖带20佩戴于左上臂90a并且没有外部压迫的状态下,对袖带20加压,算出袖带压力为10mmHg、30mmHg、50mmHg、70mmHg、90mmHg、110mmHg时作为基准的基准袖带柔量(标记COMP_STD)。
然后,只有在关于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
Comp(0)/COMP_STD<0.7…(Eq.0)
或者
Comp(1)/COMP_STD<0.7…(Eq.1)
成立(步骤ST401中为“是”),并且关于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
Comp(2)/COMP_STD≥1.3…(Eq.2)
或者
Comp(3)/COMP_STD≥1.3…(Eq.3)
或者
Comp(4)/COMP_STD≥1.3…(Eq.4)
或者
Comp(5)/COMP_STD≥1.3…(Eq.5)成立(步骤ST402中为“是”)情况下,才判断为有外部压迫。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T403中,将表示有外部压迫的有压迫标志进行置位。此外,式Eq.0~Eq.5中的COMP_STD为了简便而用相同的标记表示,但是分别表示袖带压力为10mmHg、30mmHg、50mmHg、70mmHg、90mmHg、110mmHg时的基准袖带柔量(在后面所述的式Eq.6~Eq.11中也同样。)。
另一方面,在关于低压范围(0mmHg~不到40mmHg),
Comp(0)/COMP_STD≥0.7…(Eq.6)
或者
Comp(1)/COMP_STD≥0.7…(Eq.7)
成立(步骤ST401中为“否”),或者关于中压范围(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
Comp(2)/COMP_STD<1.3…(Eq.8)
或者
Comp(3)/COMP_STD<1.3…(Eq.9)
或者
Comp(4)/COMP_STD<1.3…(Eq.10)
或者
Comp(5)/COMP_STD<1.3…(Eq.11)成立(步骤ST402中为“否”)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外部压迫。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T404中,将表示没有外部压迫的无压迫标志进行置位。
当在步骤ST403中对有压迫标志进行了置位时,在已述的数据表(表1)的“外部压迫”栏中,关于本次血压测定而记录表示有外部压迫的“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T404中对无压迫标志进行了置位时,在数据表(表1)的“外部压迫”栏中,关于本次血压测定而记录表示没有外部压迫的“0”。
其后,返回图11的流程,如果有外部压迫(步骤ST208中为“是”),则在步骤ST209(相当于图5的步骤ST110)中,关于本次血压测定,显示表示有外部压迫的压迫信息(例如,图9的(A)、图10的(B)中的插图J-2)。
这样,只要基于上述判断条件来判断有无外部压迫,就能进一步精度良好地判断有无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
(医院终端中的显示例)
图3示出能通过网络900与血压计1通信的医院终端200的模块构成。该医院终端200包括市面销售的个人计算机,其包含主体200M以及搭载于该主体200M的如下部分:包括CPU的控制部210、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的存储器220、包括键盘和鼠标的操作部230、包括LCD的显示器240、以及用于通过网络900进行通信的通信部290。
图15~图17例示医院终端200基于通过通信部290从血压计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在显示器240的显示画面中显示的图像。
例如,如图15所示,在显示器240的显示画面中,设定有:表示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90的姿势的“测定姿势”区域240a;表示受检者90的体动或者压迫的有无的“体动/压迫”区域240b;表示所测定的血压值或者校正后的血压值的血压/脉搏区域240c;以及表示在该血压/脉搏区域240c中显示的记号的图例的图例区域240d。
在“测定姿势”区域240a中,沿着时间的推移(血压/脉搏区域240c中的横轴所示的测定时刻)排列显示有与上述数据表(表1)的“姿势”栏中记录的标记“K-1”、“A-1”、“C-2”、…对应的插图K-1、A-1、C-2、…。作为用户的医生能通过观看该“测定姿势”区域240a中显示的姿势的插图,直观地得知血压测定时受检者90的姿势的随时间的推移。在图15的例子中直观地可知,在测定时刻23:00至6:00之间,受检者90的姿势如K-1、A-1、A-1、C-2、C-2、B-2、B-2、G-2、A-1、A-3、A-1、B-2、、C-2、C-2、B-2这样发生了变化。
在“体动/压迫”区域240b中,在数据表(表1)的“体动”栏中记录的表示有体动的体动信息以标记M-1显示在横轴方向上与有体动的测定时刻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数据表(表1)的“外部压迫”栏中记录的表示有外部压迫的压迫信息以标记M-2显示在横轴方向上与有外部压迫的测定时刻对应的位置。标记M-1是在圆角长方形内填入“体动”的文字而构成的。标记M-2是在圆角长方形内填入“压迫”的文字而构成的。作为用户的医生能通过观看“体动/压迫”区域240b中显示的标记M-1、M-2,直观地得知在特定的血压测定时有受检者90的体动、有对袖带20的外部压迫。在图15的例子中直观地可知,在时刻1:00、3:00的血压测定时有体动,在时刻2:30的血压测定时有外部压迫。
在血压/脉搏区域240c中,在本例中分别用折线图显示有数据表(表1)中的所测定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以及“脉搏”栏所记录的脉搏值PR。用户能通过观看这些折线坐标图,直观地得知受检者90的血压值、脉搏的随时间的推移。另外,用户能通过一并观看“测定姿势”区域240a中显示的姿势的插图和血压/脉搏区域240c中显示的血压值的折线图,直观地得知姿势、体动以及外部压迫对受检者90的血压值的影响。
由此,例如,作为用户的医生在对受检者90的健康状态进行诊断的情况下,能考虑到姿势、体动以及外部压迫对受检者90的血压值的影响来进行诊断。具体地说,例如在受检者90的姿势对血压值的影响大的情况下,能仅基于在受检者90采取特定的姿势(例如A-1)时所测定的血压值进行诊断。另外,在体动或者外部压迫对受检者90的血压值的影响大的情况下,能忽略在有体动时所测定的血压值或者在有外部压迫时所测定的血压值,仅基于在无体动并且没有外部压迫时所测定的血压值进行诊断。
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血压/脉搏区域240c中,以折线图显示数据表(表1)中的校正后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来代替数据表(表1)中的所测定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由此,作为用户的医生能通过一并观看“测定姿势”区域240a中显示的姿势的插图和血压/脉搏区域240c中显示的校正后的血压值的折线图,直观地得知是否根据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90的姿势适当地校正了受检者90的血压值。
另外,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血压/脉搏区域240c中,与数据表(表1)中的所测定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一起,以折线图显示数据表(表1)中的校正后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由此,作为用户的医生能通过一并观看“测定姿势”区域240a中显示的姿势的插图和血压/脉搏区域240c中显示的校正前后的血压值的折线图,直观地得知是否根据血压测定时的受检者90的姿势适当地校正了受检者90的血压值。
(变形例)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图8A~图8H所示,将受检者90的姿势作为8种“躯干的角度”与4种或者3种“手臂位置”的组合进行了检测。而且,与此对应地将受检者90的姿势以将8种躯干图案与4种或者3种手臂图案组合得到的插图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来表示。然而,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躯干的角度”作为0度(仰卧位)、90度(右侧卧位)、180度(俯卧位)、270度(左侧卧位)这4种来粗略检测,与此对应地表示为4种躯干图案。
另外,受检者90的“手臂位置”也可能会采取图8A~图8H中的4种或者3种代表性的“手臂位置”以外的特殊的手臂位置。在该情况下,希望关于该特殊的手臂位置,规定在图8A~图8H的第3段的XZ坐标面内、第4段的XY坐标面内应被检测的点,并且准备表示该特殊的手臂位置的手臂图案。例如在图17中的测定时刻3:30,如“测定姿势”区域240a中所示,受检者90的躯干的角度为0度(处于仰卧位)。在该情况下,左上臂90a为相对于受检者90的躯干90b向前方分离(向大致竖直上方伸出)的手臂位置。与此相应,希望规定在图8A的第3段的XZ坐标面内、第4段的XY坐标面内应被检测的点,并且准备表示该手臂位置的手臂图案(在本例中为插图A-3′)。
另外,在上面的例子中,用图8A~图8H的第1段(最上段)的插图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表示了受检者90的姿势。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用其它类型的插图,例如用图8A~图8H的第2段的插图来表示受检者90的姿势。图8A~图8H的第2段的插图对从竖直上方观看的受检者90的姿势进行了示意性表示。在第2段的插图中,受检者90的头90h用椭圆表示,躯干90b用半椭圆表示,左上臂90a用圆角长方形表示。利用这种插图,用户也能直观地得知血压测定时受检者90的姿势的随时间的推移。
另外,在该血压计1中,袖带20和主体10构成为一体,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代替这种构成,使袖带20和主体10独立构成,通过相当于空气配管39的细长管进行连接。在该情况下,希望将加速度传感器34搭载(内置)于袖带20,以能检测受检者90的姿势。
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例示,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形。上述多个实施方式能分别单独成立,但是也能将实施方式彼此组合。另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种特征也能单独成立,但是也能将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彼此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 血压计
20 袖带
31 压力传感器
34 加速度传感器
50、240 显示器
51、220 存储器
100 CPU
200 医院终端
A-1~A-4、B-1~B-4、C-1~C-4、D-1~D-4、E-1~E-3、F-1~F-3、G-1~G-3、H-1~H-3、J-1、J-2 插图
M-1、M-2 标记。

Claims (6)

1.一种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具备:
血压测定用袖带,其被佩戴到受检者的被测定部位;
血压测定部,其使用上述袖带测定上述受检者的血压值;以及
外部压迫检测部,其检测在由上述血压测定部进行血压测定时是否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
在血压测定时随着由上述血压测定部对上述袖带加压而算出袖带柔量,该袖带柔量是对上述袖带加压每单位压力所需的应送入上述袖带内的空气量,
根据在上述袖带的压力为40mmHg以上、120mmHg以下的中压范围中,上述袖带柔量是否相对于上述袖带的压力变化而表现出极大值,来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准数据取得部,上述基准数据取得部在上述袖带佩戴于上述被测定部位并且无外部压迫的状态下,对上述袖带加压,算出作为基准的基准袖带柔量,
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
算出在上述血压测定时算出的上述袖带柔量与上述基准袖带柔量之间的柔量比,
根据在上述中压范围中上述柔量比是否相对于上述袖带的压力变化而表现出极大值,来判断有无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仅当在上述袖带的压力不到40mmHg的低压范围中上述柔量比小于预定的阈值时,判断为有对上述袖带的外部压迫。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部,上述存储部将表示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压迫信息与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测定的血压值相对应地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具备报告部,上述报告部将表示上述外部压迫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压迫信息与由上述血压测定部测定的血压值相对应地进行报告。
CN201680076489.8A 2015-12-28 2016-10-03 电子血压计 Active CN1084719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7066 2015-12-28
JP2015257066A JP6627502B2 (ja) 2015-12-28 2015-12-28 電子血圧計
PCT/JP2016/079314 WO2017115517A1 (ja) 2015-12-28 2016-10-03 電子血圧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1964A true CN108471964A (zh) 2018-08-31
CN108471964B CN108471964B (zh) 2020-11-27

Family

ID=59224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489.8A Active CN108471964B (zh) 2015-12-28 2016-10-03 电子血压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3214B2 (zh)
JP (1) JP6627502B2 (zh)
CN (1) CN108471964B (zh)
DE (1) DE112016006095T5 (zh)
WO (1) WO20171155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7606A (zh) * 2019-06-27 2020-12-29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血压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6252A1 (en) * 2017-09-14 2019-03-2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nflation apparatus for an inflation-based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6900A (ja) * 1991-12-30 1993-07-20 Shimadzu Corp 血圧計
US6224558B1 (en) * 1999-03-12 2001-05-01 Critikon Company, L.L.C. Signal enhancing and artifact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cuff
CN1400882A (zh) * 2000-11-14 2003-03-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
CN1517060A (zh) * 2003-01-24 2004-08-04 ŷķ������ҽ����ҵ��ʽ���� 脉搏波测定装置
WO2006124768A1 (en) * 2005-05-12 2006-11-23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CN101325907A (zh) * 2005-12-05 2008-12-1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能够高精度测定血压的血压测定装置
CN101340845A (zh) * 2005-12-20 2009-01-0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计算血压值的电子血压计
JP2012061105A (ja) * 2010-09-15 2012-03-29 Terumo Corp 血圧計
CN202723842U (zh) * 2011-03-31 2013-02-13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装置
CN103919526A (zh) * 2013-01-11 2014-07-16 株式会社百利达 生物信息管理模块、睡眠监测器以及控制装置
JP2014233529A (ja) * 2013-06-04 2014-12-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血圧計
CN104605834A (zh) * 2012-02-23 2015-05-13 株式会社百利达 血压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73038A (en) * 1981-04-15 1982-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Hemonanometer
JPS60225538A (ja) * 1984-04-25 1985-11-09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自動血圧計
JPH0282940A (ja) * 1988-09-19 1990-03-23 Omron Tateisi Electron Co 電子血圧計
JP4134234B1 (ja) 2007-02-05 2008-08-20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CA2995279C (en) * 2009-06-02 2020-12-15 Cordex System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assessing reactive hyperemia using segmental plethysmography
US9788733B2 (en) * 2009-06-02 2017-10-17 Cordex System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assessing reactive hyperemia using segmental plethysmography
JP5811766B2 (ja) * 2011-10-26 2015-11-1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WO2016030232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for oscillatory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nibp)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unit for an nibp apparatus
JP6610251B2 (ja) * 2015-12-28 2019-11-27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関連情報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6900A (ja) * 1991-12-30 1993-07-20 Shimadzu Corp 血圧計
US6224558B1 (en) * 1999-03-12 2001-05-01 Critikon Company, L.L.C. Signal enhancing and artifact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cuff
CN1400882A (zh) * 2000-11-14 2003-03-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子血压计
CN1517060A (zh) * 2003-01-24 2004-08-04 ŷķ������ҽ����ҵ��ʽ���� 脉搏波测定装置
WO2006124768A1 (en) * 2005-05-12 2006-11-23 State Of Oregon Acting By And Through The State Board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CN101325907A (zh) * 2005-12-05 2008-12-1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能够高精度测定血压的血压测定装置
CN101340845A (zh) * 2005-12-20 2009-01-0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计算血压值的电子血压计
JP2012061105A (ja) * 2010-09-15 2012-03-29 Terumo Corp 血圧計
CN202723842U (zh) * 2011-03-31 2013-02-13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装置
CN104605834A (zh) * 2012-02-23 2015-05-13 株式会社百利达 血压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919526A (zh) * 2013-01-11 2014-07-16 株式会社百利达 生物信息管理模块、睡眠监测器以及控制装置
JP2014233529A (ja) * 2013-06-04 2014-12-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血圧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7606A (zh) * 2019-06-27 2020-12-29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血压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13214B2 (en) 2022-01-04
JP6627502B2 (ja) 2020-01-08
DE112016006095T5 (de) 2018-09-20
JP2017118983A (ja) 2017-07-06
WO2017115517A1 (ja) 2017-07-06
CN108471964B (zh) 2020-11-27
US20180296101A1 (en)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9623B (zh) 血压关联信息显示装置
CN110225711B (zh) 指动脉血压监测器
JP2017118982A5 (zh)
US11944414B2 (en) Blood pressure estimation using finger-wearable sensor array
CN113520357B (zh) 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及方法
US11185237B2 (en)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blood pressure devices
CN110301906A (zh) 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8471964A (zh) 电子血压计
US20130261474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capable of measuring electrocardiogram
JP6597805B2 (ja) 血圧計
US20190387987A1 (en) Method For Analysing Cardiovascular Parameters Of An Individual
JP2020018542A (ja) 血圧測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18983A5 (zh)
JP2010051364A (ja) 手首式血圧計
CN209678496U (zh) 一种血压袖带
CN117835898A (zh) 生物体状态推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