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9701B -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9701B
CN108469701B CN201810395772.8A CN201810395772A CN108469701B CN 108469701 B CN108469701 B CN 108469701B CN 201810395772 A CN201810395772 A CN 201810395772A CN 108469701 B CN108469701 B CN 108469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liquid crystal
sheet
conductiv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57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9701A (zh
Inventor
林志坚
王海
曾新勇
王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hui Hui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hui Hui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hui Hui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hui Huizhou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57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9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9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9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9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9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包括液晶盒、面光片、亮光片、彩色透光油墨层、反射光片、封口胶及密封框胶组件,面光片设置于液晶盒上,亮光片设置于液晶盒远离面光片的一侧上,彩色透光油墨层设置于亮光片上,反射光片设置于彩色透光油墨层上;密封框胶组件包括密封胶板、第一密封胶块及第二密封胶块,液晶盒内设置有安装腔体,密封胶板设置于安装腔体的一端,第一密封胶块和第二密封胶块分别设置于安装腔体的另一端,第一密封胶块和第二密封胶块之间设置有间隔,封口胶嵌置于间隔内。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彩的显示,并保证在非显示状态下,显示屏的依旧能保证底色一致,提高显示屏显示的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屏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LCD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物质,本身是不能发光的,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行。因此,灯管数目关系着液晶显示器亮度。最早的液晶显示器只有上下两个灯管,发展到现在,普及型的最低也是四灯,高端的是六灯。四灯管设计分为三种摆放形式:一种是四个边各有一个灯管,但缺点是中间会出现黑影,解决的方法就是由上到下四个灯管平排列的方式,最后一种是“U”型的摆放形式,其实是两灯变相产生的两根灯管。六灯管设计实际使用的是三根灯管,厂商将三根灯管都弯成“U”型,然后平行放置,以达到六根灯管的效果。
液晶显示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显示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字体颜色及外观要求也越来越美观。对于传统类型的黑白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一般只能实现黑或白的显示效果,显示效果比较单一,要实现多种颜色显示,只能在底玻璃层的表面上丝印需要的各种颜色油墨,实现多彩显示,但这种传统的做法在非显示状态下,能看丝印块状的油墨,影响显示屏的美观。这种带丝印颜色的传统液晶显示屏,在非显示状态下显出丝印颜色的问题,影响显示屏底色一致,不美观。如何能在普通黑白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基础上实现高性能多彩显示,成为设计开发人员研究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能够实现多彩的显示,并且能够保证在非显示状态下,显示屏的依旧能保证底色一致,提高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包括:液晶盒、面光片、亮光片、彩色透光油墨层、反射光片、封口胶及密封框胶组件,
所述面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上,所述亮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远离所述面光片的一侧面上,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设置于所述亮光片上,所述反射光片设置于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上;
所述密封框胶组件包括密封胶板、第一密封胶块及第二密封胶块,所述液晶盒内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密封胶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胶块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密封胶块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封口胶嵌置于所述安装间隙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液晶盒包括液晶层、第一导电玻璃层和第二导电玻璃层,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之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胶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上,所述第二密封胶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面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亮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面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包括多个彩色油墨片,多个彩色油墨片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和所述亮光片之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彩色油墨片为长方体状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封口胶包括限位部及连接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胶块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之间,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的厚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为ITO玻璃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胶板为长方体结构。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通过液晶盒、面光片、亮光片、彩色透光油墨层、反射光片、封口胶及密封框胶组件,能够实现多彩的显示,并且能够保证在非显示状态下,显示屏的依旧能保证底色一致,提高显示屏显示的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在液晶显示屏内增加亮光片,实现只在显示状态下才看到丝印颜色的字符显示,即显示屏不显示时,看不到块状的丝印油墨。当人眼观察LCD产品表面时,外界的光线透过面光片、面玻璃、液晶盒、底玻璃,透过亮光片,亮光片有偏光反射作用,把光线反射到人眼,所以人眼是看不块状的丝印油墨颜色,实现了液晶显示屏不显示时,看不到块状的丝印油墨,提升了液晶显示屏的美观,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的增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增光片的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10包括:液晶盒100、面光片200、亮光片300、彩色透光油墨层400、反射光片500、封口胶600及密封框胶组件700,所述面光片200设置于所述液晶盒100上,所述亮光片300设置于所述液晶盒100远离所述面光片200的一侧面上,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400设置于所述亮光片300上,所述反射光片500设置于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400上。通过在液晶显示屏内增加亮光片,实现只在显示状态下才看到丝印颜色的字符显示,即显示屏不显示时,看不到块状的丝印油墨。
本发明的主要改变:增加一层亮光片;油墨颜色由原丝印在底玻璃表面上改到丝印在亮光片表面上。当人眼观察LCD产品表面时,外界的光线透过面光片、面玻璃、液晶盒、底玻璃,透过亮光片,亮光片有偏光反射作用,把光线反射到人眼,所以人眼是看不块状的丝印油墨颜色,实现了液晶显示屏不显示时,看不到块状的丝印油墨,提升了液晶显示屏的美观,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请参阅图1,所述密封框胶组件700包括密封胶板710、第一密封胶块720及第二密封胶块730,所述液晶盒100内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密封胶板71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胶块720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730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密封胶块720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730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封口胶600嵌置于所述安装间隙内。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密封胶板710、第一密封胶块720及第二密封胶块730,可以使得液晶盒100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保证液晶有效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例如,所述液晶盒100包括液晶层110、第一导电玻璃层120和第二导电玻璃层130,所述液晶层110、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120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130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液晶层110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120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13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120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130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120为ITO玻璃层。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130为ITO玻璃层。如此可以提高显示效果。
为了提高液晶盒的密封程度,例如,所述密封胶板7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120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130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胶块720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120上,所述第二密封胶块730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130上。如此,可以提高液晶盒的密封程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度,例如,所述面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亮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面上。如此,可以保证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度。
为了显示不同颜色效果,例如,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包括多个彩色油墨片,多个彩色油墨片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和所述亮光片之间。所述彩色油墨片为长方体结构。如此,可以使得液晶显示屏显示不同颜色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液晶盒的密封程度,所述封口胶600包括限位部610及连接部620,所述限位部610设置于所述连接部620上,所述限位部610嵌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胶块720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730之间,所述连接部62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120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130。所述密封胶板为长方体结构,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盒的密封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反射光片包括底玻璃层及底反射光层,所述底玻璃层设置于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400上,所述底反射光层设置于所述底玻璃层上,通过设置底玻璃层和底反射光层,可以使得液晶显示更清晰,显示效果更好。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通过液晶盒、面光片、亮光片、彩色透光油墨层、反射光片、封口胶及密封框胶组件,能够实现多彩的显示,并且能够保证在非显示状态下,显示屏的依旧能保证底色一致,提高显示屏显示的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在液晶显示屏内增加亮光片,实现只在显示状态下才看到丝印颜色的字符显示,即显示屏不显示时,看不到块状的丝印油墨。当人眼观察LCD产品表面时,外界的光线透过面光片、面玻璃、液晶盒、底玻璃,透过亮光片,亮光片有偏光反射作用,把光线反射到人眼,所以人眼是看不块状的丝印油墨颜色,实现了液晶显示屏不显示时,看不到块状的丝印油墨,提升了液晶显示屏的美观,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亮光片,亮光片有偏光反射作用,把光线反射到人眼,所以人眼是看不块状的丝印油墨颜色,实现了液晶显示屏不显示时,看不到块状的丝印油墨,提升了液晶显示屏的美观。由于液晶显示器在实际的显示过程中,光线从背光源发出最终从液晶显示器中的反射光片射出,光线会经过整个液晶显示器结构,可以理解,光线从一开始的背光源发出到最后的反射光片的射出,光线的能量会一定程度上被液晶显示器消耗或者吸收,因此,最后从反射光片射出的光线能量相比于最初的光线能量会有下降,亦即光线的强度会有下降,因此,当光线从反射光片射出后,人眼就不能非常好的识别到光线。因此,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增光片,所述增光片设置于所述亮光片和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之间,所述增光片包括扩散层、导光层、增强层、聚光层、偏光层、散射层、导热层和散热层,所述扩散层、所述导光层、所述增强层、所述聚光层、所述偏光层和所述散射层依次堆叠设置,所述导热层分别与所述扩散层的侧边、所述导光层的侧边、所述增强层的侧边、所述聚光层的侧边、所述偏光层的侧边连接,所述导热层还与所述散热层的侧边连接;所述导热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热层间隔设置,所述扩散层、所述导光层、所述增强层、所述聚光层、所述偏光层和所述散射层设置于所述两个所述导热层之间;所述扩散层设置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扩散层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扩散层的第一侧面设置于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上,所述导光层设置于所述扩散层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增强层设置于所述导光层远离所述扩散层的一侧面上,所述扩散层包括扩散膜、凹凸散光体及密封性气体,所述扩散膜开设有填充腔体,所述凹凸散光体设置于所述填充腔体内,所述扩散膜和所述凹凸散光体之间有密封间隔,所述密封性气体设置于所述密封间隔内;所述凹凸散光体为圆球状结构;所述增强层包括增光薄膜及多个增强聚光体,所述增光薄膜开设有薄膜内腔,多个所述增强聚光体分别设置于所述薄膜内腔内,多个所述增强聚光体依次首尾连接;所述增强聚光体为等腰梯形结构,并且所述等腰梯形结构的顶角的角度为100度~160度,所述等腰梯形结构包括第一聚光部、第二聚光部及第三聚光部,所述第一聚光部、所述第二聚光部和所述第三聚光部依次连接,上一个等腰梯形结构的所述第三聚光部与相邻的等腰梯形结构的所述第一聚光部相互垂直;所述聚光层内设置有多个聚光椎体,每一相邻两个所述聚光椎体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聚光椎体涂覆有镜面层;所述散射层内开设有多个散射槽,每一相邻两个所述散射槽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散热层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每一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孔之间设置有间隔。如此,当背光源将光线射入到液晶显示器上,并且通过亮光片进入到增光片中,当入射光线照射到扩散层,通过扩散层的漫反射,使得原有的光线被完全扩散,并且原有的光线增加了30%的亮度,同时还将原有的光线均匀照射入导光层中,光线经过导光层进入到增强层中,原有的光线增强层的折射、反射以及散射后,从而可以增加对原有光线的透光率,进一步扩大了光线散射的角度。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增光片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增光片的构思。如图1所示,请再次参阅图2-3,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增光片800,所述增光片800设置于所述亮光片300和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400之间,所述增光片包括扩散层810、导光层820、增强层830、聚光层840、偏光层850、散射层860、导热层870和散热层880,所述扩散层810、所述导光层820、所述增强层830、所述聚光层840、所述偏光层850和所述散射层860依次堆叠设置,所述导热层870分别与所述扩散层810的侧边、所述导光层820的侧边、所述增强层830的侧边、所述聚光层840的侧边、所述偏光层850的侧边连接;所述扩散层810设置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扩散层810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扩散层810的第一侧面设置于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400上,所述导光层820设置于所述扩散层810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增强层830设置于所述导光层820远离所述扩散层810的一侧面上;如此,当背光源将光线射入到液晶显示器上,并且通过亮光片300进入到增光片500中,当入射光线照射到扩散层810,通过扩散层810的漫反射,使得原有的光线被完全扩散,并且原有的光线增加了30%的亮度,同时还将原有的光线均匀照射入导光层820中,光线经过导光层820进入到增强层830中,原有的光线经增强层830的折射、反射以及散射后,从而可以增加对原有光线的透光率,进一步扩大了光线散射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扩散层810包括扩散膜、凹凸散光体811及密封性气体,所述扩散膜开设有填充腔体,所述凹凸散光体811设置于所述填充腔体内,所述扩散膜和所述凹凸散光体811之间有密封间隔,所述密封性气体容置于所述密封间隔内;所述凹凸散光体811为圆球状结构;如此,扩散膜由于包裹凹凸散光体811和密封性气体,从而保证扩散层810的扩散作用;凹凸散光体811用于将入射光线散射出来;密封性气体用于改善扩散层810的散射效果,提高了散射性能,也使散射层810发出的光最大程度地通过散射膜,保证发光效果;通过设置扩散膜、凹凸散光体811和密封性气体,可以有效增强液晶显示屏对入射光线的吸收率,提高散射效果;当外部的入射光线进入到扩散层内,原有光线先照射到扩散膜上,并通过扩散膜进入到凹凸散光体上,凹凸散光体将原有光线进行散射,使得入射光线可以散射出来,有效避免了直线反射,从而能有效提高光转化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增强层830包括增光薄膜及多个增强聚光体831,所述增光薄膜开设有薄膜内腔,多个所述增强聚光体831分别设置于所述薄膜内腔内,多个所述增强聚光体831依次首尾连接;所述增强聚光体831为等腰梯形结构,并且所述等腰梯形结构的顶角的角度为100度~160度,所述等腰梯形结构包括第一聚光部、第二聚光部及第三聚光部,所述第一聚光部、所述第二聚光部和所述第三聚光部依次首尾连接;上一个等腰梯形结构的所述第三聚光部与相邻的等腰梯形结构的所述第一聚光部相互垂直;如此,增光薄膜用于包裹多个增强聚光体;增强聚光体用于实现对入射光线的增强作用,通过设置增光薄膜和多个增强聚光体可以有效提高入射光线的强度,提高光线的强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线亮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光层840内设置有多个聚光椎体841,每一相邻两个所述聚光椎体841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聚光椎体841涂覆有镜面层;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当光线从增强层830发射出来后,光线的亮度会被增强,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线亮度,增光片内设置有聚光层840,聚光层840内设置有多个聚光椎体841,每一相邻两个聚光椎体841之间设置有间隔,聚光椎体841涂覆有镜面层,当从增强层830射出的光线照射至聚光椎体841的表面时,由于聚光椎体841涂覆有镜面层,镜面层可以使得照射在镜面层的光线发射全反射,光线的能量不会损耗,由于每一相邻两个聚光椎体841之间设置有间隔,使得照射到第n个聚光椎体841的光线与照射到第n+1个聚光椎体841的光线进行叠加,亦即照射到第n个聚光椎体841的光线与照射到第n+1个聚光椎体841的光线相交,两个相交光线的光线强度叠加合并为一个光线,最终照射至偏光层850中。聚光层840的设置可以使得从增强层830出来的光线发生叠加,光线强度被提升为原来的两倍,进一步提高了光线的光线强度。在聚光层840提升光线强度后,光线从聚光层840照射至偏光层850上,偏光层850只允许一定入射角度的光线通过,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偏光层850只允许入射角度为[80°,90°]的光线通过。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线亮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层860内开设有多个散射槽861,每一相邻两个所述散射槽861之间设置有间隔;如此,当入射角度为[80°,90°]的光线从偏光层通过后,光线抵达至散射层860,由于散射层860内设置有多个散射槽861,使得入射角度为[80°,90°]的光线照射至散射槽861的表面时,散射槽861让入射角度为[80°,90°]的光线发生散射现象,让入射角度为[80°,90°]的光线往散射槽861的各个方向出射,使得入射角度为[80°,90°]的光线经过散射槽861后,光线不再以[80°,90°]的角度出射,而是向散射槽861的各个方向出射,最终照射至反射光片500上时,光线可以以各个角度照射至至反射光片上,由于经过增光片800,光线的亮度在照射至反射光片500上时的光线强度相比于初始的光线强度的几乎无变化,人眼可以更好的识别到。
进一步地,由于光线本身具备能量,因此,在光线穿射增光片时,无法避免的增光片会吸收光线的一部分能量,因此,当增光片吸收光线的一部分能量时,增光片的本身温度会因为吸收了一部分光线的能量而升高,若增光片长期吸收光线能量后,增光片可能会上升到一个将增光片损坏的温度,因此,为了杜绝这类情况的发生,在增光片800中设置有导热层810和散热层880,导热层810的一侧分别与扩散层810的侧边、导光层820的侧边、增强层830的侧边、聚光层840的侧边、偏光层850的侧边和散射层860的侧边连接,并且,导热层810的另一侧散热层880的侧边连接,所述导热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热层间隔设置,所述扩散层、所述导光层、所述增强层、所述聚光层、所述偏光层和所述散射层设置于所述两个所述导热层之间;所述散热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散热层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导热层上;即一个所述导热层上设置有一个散热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层设置有第一导热侧面和第二导热侧面,所述第一导热侧面和所述第二导热侧面相对设置,所述扩散层、所述导光层、所述增强层、所述聚光层、所述偏光层和所述散射层设置于所述导热层的第一导热侧面上,所述导热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热侧面上;请参阅图3,散热层880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881,每一相邻两个散热孔881之间设置有间隔。如此,当光线依次穿射扩散层、导光层、增强层、聚光层、偏光层和散射层后,扩散层、导光层、增强层、聚光层、偏光层和散射层因吸收光线的能量升高温度,导热层可以将这升高的温度快速传递至散热层中,散热层通过散热孔对增光片散热,有效地防止了增光片长期吸收光线能量后温度过高而导致损坏;此外,多个散热孔的设计可以增加散热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效率;再者,每一相邻两个散热孔可以使得散热层的散热效率更加均匀,范围更大。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盒、面光片、亮光片、彩色透光油墨层、反射光片、封口胶及密封框胶组件,
所述面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上,所述亮光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远离所述面光片的一侧面上,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设置于所述亮光片上,所述反射光片设置于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上;
所述液晶盒包括液晶层、第一导电玻璃层和第二导电玻璃层,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为ITO玻璃层,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为ITO玻璃层,所述面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亮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面上,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包括多个彩色油墨片,多个彩色油墨片均设置于所述液晶盒和所述亮光片之间,所述反射光片包括底玻璃层及底反射光层,所述底玻璃层设置于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上,所述底反射光层设置于所述底玻璃层上;
所述液晶显示屏还包括增光片(800),所述增光片(800)设置于所述亮光片(300)和所述彩色透光油墨层(400)之间,所述增光片包括扩散层(810)、导光层(820)、增强层(830)、聚光层(840)、偏光层(850)、散射层(860)、导热层(870)和散热层(880),所述扩散层(810)、所述导光层(820)、所述增强层(830)、所述聚光层(840)、所述偏光层(850)和所述散射层(860)依次堆叠设置,所述扩散层(810)包括扩散膜、凹凸散光体(811)及密封性气体,所述扩散膜开设有填充腔体,所述凹凸散光体(811)设置于所述填充腔体内,所述扩散膜和所述凹凸散光体(811)之间有密封间隔,所述密封性气体容置于所述密封间隔内;所述增强层(830)包括增光薄膜及多个增强聚光体(831),所述增光薄膜开设有薄膜内腔,多个所述增强聚光体(831)分别设置于所述薄膜内腔内,多个所述增强聚光体(831)依次首尾连接;所述聚光层(840)内设置有多个聚光椎体(841),每一相邻两个所述聚光椎体(841)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聚光椎体(841)涂覆有镜面层;所述散射层(860)内开设有多个散射槽(861),每一相邻两个所述散射槽(861)之间设置有间隔;
所述密封框胶组件包括密封胶板、第一密封胶块及第二密封胶块,所述液晶盒内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密封胶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胶块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密封胶块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封口胶嵌置于所述安装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胶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上,所述第二密封胶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油墨片为长方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胶包括限位部及连接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胶块和所述第二密封胶块之间,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层和所述第二导电玻璃层的厚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板为长方体结构。
CN201810395772.8A 2018-04-27 2018-04-27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Active CN108469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5772.8A CN108469701B (zh) 2018-04-27 2018-04-27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5772.8A CN108469701B (zh) 2018-04-27 2018-04-27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9701A CN108469701A (zh) 2018-08-31
CN108469701B true CN108469701B (zh) 2023-12-26

Family

ID=63263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5772.8A Active CN108469701B (zh) 2018-04-27 2018-04-27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970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204A (zh) * 2001-01-17 2002-08-2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式单层彩色化反射型双稳态液晶显示器
CN2904024Y (zh) * 2006-01-20 2007-05-23 句容骏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件
CN208314403U (zh) * 2018-04-27 2019-01-01 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204A (zh) * 2001-01-17 2002-08-2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式单层彩色化反射型双稳态液晶显示器
CN2904024Y (zh) * 2006-01-20 2007-05-23 句容骏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件
CN208314403U (zh) * 2018-04-27 2019-01-01 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9701A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2280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3615170U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01401701Y (zh) 液晶屏的背光源模块结构
WO2016057588A2 (en) Direct view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 unit for direct view display device
JPS6134583A (ja) 照明装置
CN102062972A (zh) 平面显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05301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3278873B (zh) 彩色滤光片结构及用该彩色滤光片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
WO2016045159A1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JP6663471B2 (ja) 異形液晶発光装置
CN106950641A (zh) 一种导光板、光学模组及全反显示装置
CN201496844U (zh) 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CN104487887B (zh) 显示装置和发光装置
CN108121114A (zh) 具有二向色滤光器的显示装置
JP2007513375A (ja) ディスプレイ
JP2007335312A (ja)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
KR102257200B1 (ko) 프리즘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8214611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0835510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619187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70686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15154413A1 (zh) 一种单向透光膜、光收集器和背光源模组
CN208314403U (zh)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CN108469701B (zh) 基于多色丝印的正显反射型液晶显示屏
CN103499899A (zh) 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