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9104B -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9104B
CN108469104B CN201810199923.2A CN201810199923A CN108469104B CN 108469104 B CN108469104 B CN 108469104B CN 201810199923 A CN201810199923 A CN 201810199923A CN 108469104 B CN108469104 B CN 108469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deflector
wind
correction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99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9104A (zh
Inventor
齐涛
马列
姬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99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9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9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9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9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9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导风板、辅助导风板和设置在第一导风板内侧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微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的室内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增加了送风的风感的多样性,使得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变化趋势下得到舒适的风感,提高了送风控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空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空调,出风口的远流面积大,风量大,送风距离较远,吹到身上带来很大的不舒适感。虽然可以控制在无风感(风量小)的状态下,但在环境发生变化后,导风控制参数还是按照之前固定设置的,而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调节,即目前送风的风感单一,且用户的改变会带来不同的吹风感。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目前虽然可以控制在无风感(风量小)的状态下,但在环境发生变化后,导风控制参数还是按照之前固定设置的,而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调节,即目前送风的风感单一,且用户的改变会带来不同的吹风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导风板、辅助导风板和设置在第一导风板内侧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微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的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辅助导风板处于平行出风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
确定与所述距离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偏离空调器中心位置的角度;
确定与所述角度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与所述修正系数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设定温度发生变化后,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变化后的设定温度的差值重新确定对应导风板的修正系数;
按照重新确定修正系数修正第一导风板角度,按照重新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在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控制第一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微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风板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在空调器进入某个送风模式,按照固定参数导风送风后,检测室内环境的设定温度的变化,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的设定温度设置的变化趋势不断调节第一导风板的角度,随着环境变化趋势不同而调节,在不同环境下送出不同的风量,增加了送风的风感的多样性,使得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变化趋势下得到舒适的风感,提高了送风控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修正系数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修正系数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的室内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
由于目前虽然可以控制在无风感(风量小)的状态下,但在环境发生变化后,导风控制参数还是按照之前固定设置的,而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调节,即目前送风的风感单一,且用户的改变会带来不同的吹风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在空调器进入某个送风模式,按照固定参数导风送风后,检测室内环境的设定温度的变化,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的设定温度设置的变化趋势不断调节第一导风板的角度,随着环境变化趋势不同而调节,在不同环境下送出不同的风量,增加了送风的风感的多样性,使得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变化趋势下得到舒适的风感,提高了送风控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是空调器,也可是与空调器连接的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遥控器等控制设备。在空调器外的为其他设备时,其他设备获取空调器上设置的检测器检测到的信息来控制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在不同环境条件设定参数下送出舒适的风感。
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检测器(磁环+霍尔传感器)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图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而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电子设备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温度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空调器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应用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的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应用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辅助导风板处于平行出风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应用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
确定与所述距离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应用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偏离空调器中心位置的角度;
确定与所述角度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与所述修正系数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应用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检测到设定温度发生变化后,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变化后的设定温度的差值重新确定对应导风板的修正系数;
按照重新确定修正系数修正第一导风板角度,按照重新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应用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应用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控制第一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参照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的室内环境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述空调器包括:该室内机1包括具有出风口110的壳体100、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700以及辅助导风板800,第一导风板200设有多个散风孔210、且通过一转轴300转动安装于出风口110的下侧,以转动打开或盖合出风口110。壳体100内具有与出风口110连通的出风风道111,第二导风板700和辅助导风板800间隔相交设置、且转动安装于出风风道111内,第二导风板700和辅助导风板800在出风风道111内相交设置。其中,辅助导风板800可设于第二导风板700的内侧,使第二导风板700可对靠近出风口110的风流进行调控,以保证第二导风板700对空调器出风的风向、风量等的调控作用。
具体的,该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安装于室内的墙壁上。
在空调器制冷时,当空调器处于正常运行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0绕转轴300转动至最大开度并保持在最大开度,不影响出风口110的正常出风。当空调器处于无风感运行模式时,第一导风板200绕安装于出风口110下侧的转轴300转动,第一导风板200的上边缘从最大开度位置靠近出风口110的上边缘运动,第一导风板200转动至挡风位置,挡风位置具体为第一导风板200盖合出风口110或者部分遮盖出风口110的位置。在第一导风板200盖合于出风口110时,第一导风板200完全遮盖出风口110,空调器中的冷风完全被第一导风板200上的散风孔210分散,减少出风量以及出风速度,可达到最优的无风感效果,提高用户的舒适性;而在第一导风板200部分遮盖出风口110时,第一导风板200的上边缘与出风口110的上边缘形成一定间隙,空调器中的冷风除了通过散风孔210出风外,还可通过上述间隙出风,第一导风板200的导向使从间隙吹出的气流向斜上方吹出,虽然从间隙中集中气流吹出,但不会直接吹向用户,也能实现一定的无风感、防直吹和柔风效果,提高用户的舒适性。此外,第一导风板200还可在左右两侧设有单独控制的驱动模块,使第一导风板200可用于调节空调器出风的左右风向。
第二导风板700可具体用于调节空调器出风的上下风向,辅助导风板800可具体用于调节空调器出风的左右风向。第二导风板700和/或辅助导风板800处于最大出风位置时,第二导风板700和/或辅助导风板800与出风风道111内的风的流向一致。此外,室内机1的出风风道内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只设有一个导风板,该导风板可以只控制空调器出风的上下风向或左右风向,也可以沿不同方向旋转同时空调器出风的上下风向和左右风向。其中,第二导风板700和辅助导风板800在调节空调器出风的风向的同时,可通过风向的偏转实现对空调器出风量的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具有多风感模式,防直吹风感模式、柔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为实现多风感模式,空调器还设置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驱动出风风道送风避开人位置送风。该多风感模式可以直接根据用户控制进入某个风感模式,控制驱动导风板到达设定位置,然后送出指定风感的风。具体的,通过检测器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室内环境的温度,可通过与空调器连接的智能设备检测,也可以直接通过设置在空调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步骤S20,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在获取到室内环境温度后,获取到提前设置的设定温度,所述设定温度根据需求设置,可不断更新和变化。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根据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差值不同对应不同的修正系数,提前设置差值与修正系数的对应关系,且差值不同对应需要调节不同的导风板,例如,差值为a时,需要调节第一导风板,而差值为b时,需要调节第一和第二导风板,在差值为c时,需要调节第一、第二和辅助导风板。优选地,需要调节导风板优选为第一导风板。
而在之前进入某个风感模式后,导风板和空调器的设置的固定不变的,跟用户无关,会保证在空调器作用空间的大部分范围内保持这个风感模式的送风需求,而在环境变化后,不会调节导风板位置,进而空调器的送风到移动后位置不同,变得不舒适。这里所述的环境变化为设定温度的变化,设定温度变化,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就会发生变化,这样所需要的导风就会不同,不然用户所感受到的风感会发生变化,因此,确定因为设定温度变化导致的差值的变化而需要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所述修正系数可以是:差值为a,对应系数为k1,差值为-a(负号为变化方向为反向),对应系数为-k1(负号为调整方向),变化趋势包括方向和幅度,变化幅度不同,方向相同,则调整幅度不同,变化的方向不同趋势相同,调整的方向也不同。根据需求提前设置对应的关系。
步骤S30,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
在得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后,控制模块发出指令,控制第一导风板移动至该导风角度,保证送风需求。
而调节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后,在该导风角度下,可以保持对不同用户的送风需求。
本实施例通过在空调器进入某个送风模式,按照固定参数导风送风后,检测室内环境的设定温度的变化,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的设定温度设置的变化趋势不断调节第一导风板的角度,随着环境变化趋势不同而调节,在不同环境下送出不同的风量,增加了送风的风感的多样性,使得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变化趋势下得到舒适的风感,提高了送风控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步骤S2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与修正系数的对应关系上,为了更加准确的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导风,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风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对差值进行判定,在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按照用户位置进行修正。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设置第一导风板与用户位置的对应关系,用户位置不同,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修正系数也不同。而此时,辅助导风板处于平行出风状态,而第二导风板固定在预设的范围,例如,0-5度或者是2-8度等,提前设置。在获取到位置信息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位置不同,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角度不同,设置有两者的对应关系,在获取到用户位置信息后,即可得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用户位置信息包括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和偏移空调器的角度。
而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过程为:
1、参考图5,用户位置以距离为例,修正系数确定包括:步骤S221,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
步骤S222,确定与所述距离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不同,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也不同。在调节导风板角度时,遵循风避人的原则(以防直吹为例),在距离为A的时候,第一导风板的旋转角度为x,其他导风板可不调节。而在距离为B的时候,第一导风板的旋转角度为y。
2、参考图6,用户位置以偏移角度为例,修正系数确定包括:步骤S223,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偏离空调器中心位置的角度;
步骤S224,确定与所述角度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偏移角度为用户偏移空调器中心位置的角度,偏移角度不同,导风角度不同,因为偏移角度不同,用户离空调器的位置也会存在差异,同一参数下送给用户的风感不同,需要调节第一导风板的角度,进而用户移动后保持相应的风感,风感不发生变化。
而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在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需要根据用户位置信息来调节各导风板的导风角度,根据用户位置得到各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首先检测模块检测用户与空调的距离L以及用户相对空调左右偏移的角度α、β,若α的角度范围为0°≤α≤15°或β的角度范围为0°≤β≤15°,此时只判定用户与空调的距离,导风板旋转角度遵循风避人的原则,在2.5m≤L≤3.5m第一导风板的旋转角度Ra范围为35°≤Ra≤45°;在1m≤L<2.5m,第一导风板的旋转角度Ra范围为50°≤Ra≤65°,在L<1m时,第一导风板都处于最大出风角度。若α的角度范围为15°<α≤45°或β的角度范围为15°<β≤45°时,此时优选方案1:控制第一导风板左右驱动电机驱动角度不同,实现第一导风板往用户偏向空调的反方向进行修正,方案2:通过辅助导风板对角度进行反向修正,举例为若α的角度为α=30°,此时辅助导风板向α的反方向摆动30°。
而在一实施例中,在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控制第一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具体的,若房间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c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差△Tc1,Tc1优选范围为5℃≤△T1≤10℃。第二导风板与辅助导风板不在根据用户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第二导风板固定的参数保证在0°≤Ra1≤5°,辅助导风板处于平行出风方向,此时第一导风板按照用户的相对位置控制进行调节,若房间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c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差△Tc2,△Tc2优选范围为2℃≤Tc2≤5℃,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c1,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以及辅助导风板都按照用户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若房间温度Tc小于第三预设温度△Tc3,△Tc3优选范围为△Tc3≤2℃,第一导风板处于完全挡风位置,第二导风板与辅助导风板再根据用户相对位置进行调整。
通过结合设定温度变化以及用户位置来调节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使得空调器送风更加舒适合理,进一步提高了送风的准确度。
参考图7,所述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与所述修正系数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在检测到设定温度发生变化后,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变化后的设定温度的差值重新确定对应导风板的修正系数;
步骤S50,按照重新确定修正系数修正第一导风板角度,按照重新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
在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后,需要重新确定差值,并重新确定的差值确定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根据重新确定的第一导风板角度修正系数调节第一导风板。可以理解的,可以根据重新确定的用户位置信息调节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的角度。
通过不断检测环境变化,检测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是否发生变化,进而不断调节导风角度,调整出风方向,使得用户在每个用户都保持相符合的风感,提高送风控制的准确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导风板、辅助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微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风板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通过在空调器进入某个送风模式,按照固定参数导风送风后,检测室内环境的设定温度的变化,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的设定温度设置的变化趋势不断调节第一导风板的角度,随着环境变化趋势不同而调节,在不同环境下送出不同的风量,增加了送风的风感的多样性,使得用户在不同环境温度变化趋势下得到舒适的风感,提高了送风控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的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辅助导风板处于平行出风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
确定与所述距离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偏离空调器中心位置的角度;
确定与所述角度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与所述修正系数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在检测到设定温度发生变化后,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变化后的设定温度的差值重新确定对应导风板的修正系数;
按照重新确定修正系数修正第一导风板角度,按照重新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在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控制第一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可读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导风板、辅助导风板和设置在第一导风板内侧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微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的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具体包括: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的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
在检测到设定温度发生变化后,根据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与变化后的设定温度的差值重新确定对应导风板的修正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辅助导风板处于平行出风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
确定与所述距离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中提取用户偏离空调器中心位置的角度;
确定与所述角度对应的第一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导风角度,根据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与所述修正系数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控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按照重新确定修正系数修正第一导风板角度,按照重新修正后的导风角度调节对应导风板的导风角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对应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在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检测空调器所作用空间内用户的位置信息;
控制第一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导风板和辅助导风板的导风角度修正系数。
8.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导风板、辅助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微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风板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CN201810199923.2A 2018-03-09 2018-03-09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469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9923.2A CN108469104B (zh) 2018-03-09 2018-03-09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9923.2A CN108469104B (zh) 2018-03-09 2018-03-09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9104A CN108469104A (zh) 2018-08-31
CN108469104B true CN108469104B (zh) 2020-08-04

Family

ID=63265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9923.2A Active CN108469104B (zh) 2018-03-09 2018-03-09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91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279B (zh) * 2018-12-19 2021-09-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990428B (zh) * 2019-04-18 2020-06-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安装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0195922B (zh) * 2019-07-01 2021-09-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780235B (zh) * 2020-06-24 2022-06-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251615A (zh) * 2021-05-11 2021-08-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465026A (zh) * 2021-06-17 2021-10-0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广角出风头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87412B (zh) * 2021-07-30 2023-01-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54199B (zh) * 2021-08-06 2022-09-27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介质
CN114719424A (zh) * 2022-04-07 2022-07-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调节送风角度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4893899B (zh) * 2022-06-16 2023-06-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046302A (zh) * 2022-07-11 2022-09-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5183433B (zh) * 2022-08-15 2023-1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56125A (ja) * 1985-05-10 1986-1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ツト
CN102798194A (zh) * 2011-05-25 2012-1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913443A (zh) * 2015-05-29 2015-09-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5546747A (zh) * 2015-12-31 2016-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39114A (zh) * 2017-02-28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
CN107166657A (zh) * 2017-06-01 2017-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5519B (zh) * 2015-08-07 2017-09-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7525238B (zh) * 2017-08-22 2020-09-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红外信号收发器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56125A (ja) * 1985-05-10 1986-1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ツト
CN102798194A (zh) * 2011-05-25 2012-1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913443A (zh) * 2015-05-29 2015-09-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5546747A (zh) * 2015-12-31 2016-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39114A (zh) * 2017-02-28 2017-06-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
CN107166657A (zh) * 2017-06-01 2017-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9104A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910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75113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97871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89035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8902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20813B (zh)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880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2011B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48904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522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JP6940623B2 (ja) 無風感制御方法、装置及び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エアコン
CN107606705B (zh) 立式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029389B1 (en) Controlling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comfort degre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controlling system
CN108332375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5900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2337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036710A1 (en)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system
EP3680567A1 (en) Concentration estimation device
CN10848900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521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6699B (zh) 立式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76938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73536B (zh)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618B (zh) 机器人空调及其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120808B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