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51A - 圆柱体、电子照像装置用的鼓体、夹持它们的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圆柱体、电子照像装置用的鼓体、夹持它们的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51A
CN1084651A CN 93116843 CN93116843A CN1084651A CN 1084651 A CN1084651 A CN 1084651A CN 93116843 CN93116843 CN 93116843 CN 93116843 A CN93116843 A CN 93116843A CN 1084651 A CN1084651 A CN 1084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ight cylinder
cylindrical
main shaft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168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本满
千叶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4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以高精度和高速度切割一个 圆柱体的端部的加工方法和装置。把一个细长管型 部件切割成具有预定长度的工件(30)。圆柱形销 (33a)与至少三个外圆周表面部分进行线接触。通 过安装在在一个主轴台上旋转的一个主轴上的各种 车刀以高精度和高速在工件(30)的每个端部切割出 至少一个内圆周表面。工件的每个端部具有与旋转 力传送部件进行连接的安装部分。

Description

圆柱体电子照像装置用的鼓体、 夹持它们的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电子照相装置中的所谓的鼓体或类似部件的圆柱体,它在采用电子成像方案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用作电子照像光敏鼓或者显象套筒,本发明还涉及制造上述的圆柱体的方法和装置。
在如图11所示的常规的采用电子成像系统的复印机中,放置在玻璃面210上的原稿(未示出)被照明灯200所发出的曝光光线220照射,原稿上的信息以一个潜象的形式被转换到已被充电装置400充电的光敏鼓300上。色粉由一个显影套筒301吸引到上述潜象上,使上述的潜象显影。该可视图象由一个传送装置500传送至复印纸D上,再由定影辊600加热、定影。在这种复印机中,为了得到质量好的拷贝,光敏鼓30和显影套筒301之间互相要保持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必须保持在一个严格确定的允许范围内(参见日文版的“复印机基础技术(Fundamental Technique ofCopying Machine)”。CANON,第3章,第2页,1987年)。
举个例子来说,如图13所示,装在光敏鼓300一端的凸缘齿轮302的旋转轴312通过一个轴承313可旋转地安装在机架部件310上的轴承部件311中。光敏鼓300的另一端由装在框架部件310上的轴承部件303中的一个轴承303a加以可旋转的支撑。另一方面,套筒齿轮309的一部分装入显影套筒301的一端。与此同时,一对用于确定与光敏鼓300的距离的对接环306装在套筒齿轮309的二个端部。一对用来可旋转地支撑显影套筒301上靠近两个端部的两个部分的轴承306都各自被弹簧307的弹力推向光敏鼓307,从而使对接环305与光敏鼓300的两个端部的外圆周面相接触。也就是说,用于传送凸缘齿轮302和套筒齿轮309的旋转驱动力的旋转力传送部件装在光敏鼓300和显影套筒301的端部(见本发明人的第4-194658号日本专利申请)。
在用铝或类似材料拉制成的管形部件中选择那些处于预定的直正度和粗糙度允许范围内的部件,把每个选出的部件的二端切除,再把旋转力传送部件插入切开的端部中,由此得到上述的光敏鼓和显影套筒。
对每个管形部件的二个端部进行切割时,其两个端部的外周周表面部分要由机床(如数控车床)的工件夹紧装置夹紧并且固定住,这样不会引起弹性形变。当一个管形部件作为工件由工件夹紧装置固定住时,该管形部件900的轴向正直度也能从图12中实线所表示的自然弯曲状态校正到虚线所示的状态,并沿着θ11轴固定在直线状态。管形部件900在这个状态下进行切割。由于这一原因,当切割后的管形部件900从工件夹紧装置上卸下时,管形部件将回到实线所示的自然状态。当旋转力传送部件如凸缘齿轮和套筒齿轮被装入管形部件的端部中时,光敏鼓和显影套筒之间的距离在它们整个长度上就不能保持恒定。因此,在旋转时会发生偏心现象。
用于采用电子照像方案的图象形成装置如电子成像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设备或印压机中的电子照像装置的光敏鼓被制造成这样,即电子照像设备的鼓体(以下简称为鼓体)的经镜面磨削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一个光敏薄膜。为了制成一个具有较好的光敏薄膜的电子照像装置用的光敏鼓,鼓体必须具有很高的表面精度和很高的尺寸精度。在鼓体的二端根据下面的方法(a)或(b)切除之后,鼓体必须在其二端被支撑的状态下旋转;再使一个切割工具沿着鼓体轴向移动,从而对鼓体的外圆周面进行切割。
(a)将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管形部件切割成具有预定长度的工件。工件上邻近二个端部的部分由弹簧筒夹加以支撑,然后使工件转动,切割两个端面和二个端部的内、外圆周面。
(b)如图10如示,将通过上面的方法(a)制造出来的工件101放置在一个V型块102中,再用一个压件102加以压紧、固定住。使切割工具转动,从而切割二个端面和二个端部的内外圆周表面。
在这些先有技术中,方法(a)会在工件旋转期间引起振动。旋转速度增大时,工件振动也加大,从而使加工精度下降。工件的旋转速度不能被设置得很高,这样生产率被降低了,发生的振动使加工精度降低,产品产出率也下降。
在方法(b)中,由于工件在轴线方向上有宽度,因此V型块在轴向上与工件的外圆周面实现线接触。由于工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三维形状及弯曲状态,接触位置变得不够稳定。当工件由压件压紧时,弯曲力矩作用在工件上使之弯曲或从中心轴偏移。因此不能指望实现高精度切割。
另外,在上述的常规技术中,使用的是金属管形部件,因此,材料成本很高,加工成本也很高。
本发明是在考虑了常规技术中未解决的问题后作出的,其目的是无论由金属还是由树脂材料构成都能实现一种具有很高精度的安装部分的圆柱体,以及一个使用该圆柱体的电子照相装置的鼓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很高的速度下以很高的精度夹持上述圆柱体的方法,以及加工该圆柱体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圆柱体具有一个安装部分,用于把一个旋转力传送装置安装入该圆柱体的一个端部的至少一个圆周表面,其中上述的安装部分被固定成这样,即当靠近圆柱体的端部的圆周上互相隔开的三个外圆周部分由与至少三个外圆周部分进行线接触的部件所紧固的时候,圆柱体保持弹性形变范围内的形变状态;靠近端部有至少一个由具有一个主轴的切割装置切割出来的内圆周表面,上述的主轴用于支撑切割工具和使该切割工具绕其旋转中心轴旋转,切割装置沿着该旋转中心轴运动。上述圆柱体由金属具体地如铝、铝合金或者树脂材料制成。
端面和二个端面上的内圆周表面被切割后的圆柱体适于用作电子照相装置中的鼓体。
夹持一个圆柱体的方法包括:提供用于支撑切割工具和使该切割工具绕主轴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主轴,并且圆柱体的一个端部上的至少一个内圆周表面要由沿着上述旋转中心轴运动的切割装置切割,使一个压紧部件定位,上述压紧部件具有对接部件与靠近圆柱体的端部的互相圆周隔开的至少三个外圆周表面部分进行线接触,从而使对接部件的中心轴与旋转中心轴对准;通过压紧部件的靠近部分紧固圆柱体从而使圆柱体保持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变形状态下。在这个方法中,有效地使压紧部件定位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把一个圆柱形测量仪表部件设定在接触状态,使用一个其外直径这样确定的一个圆柱体仪表部件:从要夹持的圆柱体的直径减去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变形量范围的量值,其中圆柱形仪表部件的对接外圆周表面与压紧部件的部件相接触;调整压紧部件的位置,使设定在接触状态下的圆柱形仪表的轴线与主轴的旋转中心轴对准。
此外,制造电子照相装置中的鼓体的第一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切割一个管型部件,制备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体;通过与靠近圆柱体端部的、在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至少三个外圆周表面部分进行线接触的对接部件紧固上述圆柱体,使上述圆柱体被固定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变形状态下;使用切割工具切割圆柱体的端部的内圆周表面和一个端面,上述的切割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支撑切割工具并使切割工具绕其旋转中心轴旋转的主轴,该切割装置沿着上述的旋转中心轴运动。
为电子照相装置制造鼓体的第二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切割一个管形部件制备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体,当一个芯插入圆柱体的时候通过与靠近圆柱体端部的、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至少三个外圆周表面部进行线接触的压紧部件紧固上述圆柱体;使圆柱体固定在一个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局部变形状态下;使用切割装置切割圆柱体的端部的内圆周表面和一个端面,上述的切割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支撑切割工具和使切割工具绕其旋转中心轴旋转的主轴,上述切割装置沿着上述旋转中心轴运动。
此外,用于加工圆柱体的装置包括:包括用于支撑切割工具并使切割工具绕其旋转中心轴旋转的主轴,上述切割装置可沿着上述旋转中心轴运动;用于夹持圆柱体的端部使端部与切割工具对置的夹持夹具,其中上述夹持夹具包括至少二个用于紧固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的压紧部件;与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并且位于压紧部件上圆柱体一例的至少三个圆周表面部分进行线接触的对接部件;用于使压紧部件这样定位,就是使主轴的旋转中心轴与对接部件的中心轴对准的压紧部件定位装置,以及用于把至少一个压紧部件压向圆柱体的驱动装置。
由于位于与圆柱体的每个端部的至少三个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外直径部分由与至少三个外圆周部分进行线接触的夹持夹具的压紧部件所压紧,因此可以把圆柱体固定在弹性形变范围内的局部变形状态下,圆柱体的轴不会偏离中心,并由很大的摩擦力固定住,从而可以以很高的精度并以很高的速度切割出端部。
图1是表示采用电子照像方案的图象形成装置中光敏鼓的鼓体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采用电子照像方案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用于显影套筒的鼓体的部分剖视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的正视图,
图4A和4B表示了图3中所示的加工装置的主要部分,其中图4A是从一个主轴台看到的局部剖视图,图4B是图4A中沿B-B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5A和5B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加工装置的支撑夹具的主要部分,其中图5A示出了其侧视图,而图5B侧是图5A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A和6B示出了图3所示的加工装置的车刀夹持器,其中图6A是其正视图,而图6B是其侧视图,
图7是用于解释本发明中对支撑夹具所作改进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解释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一个步骤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解释一个实验用圆柱体的示意图。
图10是用来解释先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11是常规的采用电子照像方案的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12是用于解释常规的加工装置中处于工件夹持装置夹持下的管形部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在一台采用电子照像方案的复印机中安装光敏鼓和成象套筒的部分的截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首先,我们描述一下由本发明的一种方法制造的用于电子照像设备的鼓体。
图1是表示采用电子照像方案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用作光敏鼓的鼓体的截面图。用作光敏鼓的鼓体1的二个端面2以及二个端部的内圆周表面3均以很高的精度切割成。同时,在鼓体的两个端面的内、外边缘处形成内、外倒角部分4和5。也就是说,在鼓体1的二个端部形成与上述的旋转力传送部件相连接的装配部分。
图2中的部分剖视图示出了采用电子照相技术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的显影套筒和鼓体。在前一步骤中,对于外径为图1中的光敏鼓的鼓体外径一半的显影套筒在鼓体11的右端部(图2)粘接上一个凸柱。鼓体11的外圆周表面以很高的精度进行切割。端面12和左端的内圆周表面13(图2)也以很高的精度切割成。也就是说,在鼓体11的端部形成了一个用于与上述的旋转力传送部件进行连接的安装部分。
下面描述实施本发明的加工圆柱体的方法的一个加工装置。
图3中的正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圆柱体加工装置的布置,图4A和4B示出了图3中的加工装置的主要部分,其中图4A是从一个主轴台看到的部分剖面侧视图,图14B是图4A沿B-B线的部分剖视图。
一对滑座21a和21b被配备在机架20的上表面上,并互相有一定的间隔,起到切割装置作用的主轴台22a和22b分别被支撑在滑座21a和21b上并互相对置。间隔块36被固定在机架20的上表面上、滑座21a和21b之间。一对倒置的U一形柱24a和24b在间隔块36的两端向上伸展,以便不与滑座21a和21b抵触。
加工装置借助于两个相同的夹紧夹具把呈圆柱体的工件30在靠近端部的地方固定位并且夹紧,上述的两个相同的夹紧夹具根据一种以后将要描述的方法分别与主轴台22a和22b对置。由于这个原因,下面将只描述一个夹紧夹具,对另一个夹紧夹具的描述将省略。
与作为压紧部件的驱动装置的液压缸26a安装成一个整体的导向装置由柱24a加以支撑。从上底座31a伸出的多根导柱27a插入导向装置25a的导引部(未示出)中。液压缸26a的活塞杆28a与上底座31a相耦合。起到一个压紧部件作用的一个上体35a可滑动地装在与主轴台22a对置的导槽37a中。上体35a可以通过多个螺栓38a相对于上底座31a固定在一个预定位置上。
下底座32a可滑动地安装在主轴台侧沿着隔块36的上边缘部分形成的导槽39a中。下底座32a可以通过多个螺栓41a相对于间隔块36固定在一个预定位置上。同时,起到其他压紧部件作用的一个下件34a可滑动地安装在与主轴台22a对置的下底座32a的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导槽中。下件34a可以通过多个螺栓42a相对于下底座32a固定在一个预定位置上。
如图5A和5B中所示,一个起到对接部件作用的圆柱形销33a在压力下插入并且固定在上件35a下端面上形成的一个孔中。圆柱形销33a的部分外圆周表面向外伸出。下件34a的上表面上有一个基本上呈V形的缺口。圆柱形销33a在压力下插入并固定在缺口的倾斜表面43a和44a上形成的孔中,部分圆柱形销33a向外伸出。因此,圆柱体的工件30和圆柱形销33a在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三个角度位置上互相接触。
图7示出了使用砂漏形销73a替代圆柱体销的一种改进。其他任何部分都与使用圆柱形销的结构相同,对其的详细描述将省略。在这个改进中,与工件30的线接触的长度大于使用圆柱体销的结构。
图6A和6B示出了安装在每个主轴台的主轴上的车刀夹持器,其中图6A是其侧视图,图6B是正视图。
切削刀夹持器60a的参考圆柱体部分51a被安装在主轴台22a上的主轴23a的中央孔中。该参考圆柱体部分51a被固定成这样,即它的法兰61a由多个螺栓62a所紧固。车刀夹持器60a的自由端包括大、小直径部分。内直径车刀52a通过现有装置安装在直径部分上,端面车刀53a、内直径倒角车刀54a、外直径倒角车刀55a则通过已知装置安装在大直径部分上。
下面描述制造用于作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装置的鼓体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挤压或者拉延制在的一个细长管形部件被切割成许多件,每个件都有一个预定的长度,从而制备出工件30。在工件由夹持夹具支撑之前,使用后面将要描述的方法使上、下件35a和35a位于一个预定的位置上,活塞杆28a在液压缸26a的驱动下缩回,使上件35a与上底座31a一起运动,从而使上底座31a足以和下底座32a隔开。然后,工件30被放置在下件34a的二个圆柱形销33a上,活塞杆28a向下伸展,使上件35a与上底座31a一起运动。上件35a的圆柱形销33a与工件30进行接触。此刻,上底座31a的下端面与下底座32a的上端面之间有一个缝隙G(图4a)。
当上底座31a进一步向下运动、与下底座32a接触的时候,在圆周方向上以相等的角度位置定位的工件30的部分与圆柱形销33a进行线接触并被压紧,并且发生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几乎相等量的变形。工件30由它与圆柱形销33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所固定。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变形量由缝隙确定。由于这个原因,缝隙被设置在工件的弹性变形范围内。
主轴台22a与滑座21a一起向工件30运动。使用内直径车刀52a、端面车刀53a、内直径倒角车刀54a、和外直径倒角车刀55a(工件30的其他端部具有相同的车刀结构)切割工件的端部,如图6A和6B所示。工件30的其他端部以和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切割。
本实施例中的压紧部件并不局限于上、下压紧部件。压紧部件的数量可以为3个或者更多。根据压紧部件的数量,4个或者更多的部件可以使用来在4个或者更多的位置上紧固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制造电子照相装置的鼓体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芯70插入工件30的内部,工件30与芯70一起被固定并在弹性变形范围变形。第二实施例适用于壁厚为0.75mm或者更小以及与壁厚相比外直径比较大的工件30,以便不致减弱预定的夹持力。
芯70具有一个足以插入工件30中的外直径。如果芯70的硬度高于工件30的硬度,芯70可以是实体或者中空的。如果使用中空芯,则芯的壁厚最好设定为大于工件的壁厚。
在这个实施例中,接收芯70的工件被与芯70一起在弹性变形范围的变形状态下进行固定。工件30的夹持状态可以很稳定。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因此,对其的详细描述将省略。
工件的二个端部被支撑和固定的部分最好在1.5D至2D的范围内部,其中D为工件的外直径。
当每个支撑和固定位置相对于1.5D位置更接近相应的端部的时候,则弹性变形的范围内变形的工件端部的圆度可能被损害。
当支撑和固定位置相对于相应的2D位置更接近中心的时候,对工件的二端部进行切割期间工件的弯曲力矩会增加,使工件的二端部弯曲,从而使加工精度劣化。
申请人进行了把本发明的方法和常规的方法(b)进行比较的一个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中所使用的每个工件是这样得到的:铝制的〔JIS3003(Cu:0.05至0.20%;Mn:1.0至1.5%;Al:剩余量〕细长管型部件(外直径16.15±0.02mm,壁厚度0.75mm)被切割成长度为248mm的工件。
十个工件中有五个如图9所示由本发明的支撑夹具在S点进行支撑,其他五个则使用常规的使用V形块和压紧部件的结构在S点进行支撑。参照工件的轴向中央点C(图9)对十个工件二端部的A和B点的高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总结在表1和2中。点S被定义为与工件的每个端面隔开25mm的点,而点A和B则定义为与工件的二个端面隔开10mm的点。
上、下底座之间的缝隙G使用下列的方法设定为大约0.02mm。
松开螺栓,使上、下件能运动。把一个外直径为16.11长度为248mm的测量仪表放置在下底座的下件上,使上底座向下运动,与下底座相接触。在这个状态下,紧固螺栓使上、下件固定。当上件向下运动与下件接触的时候,把上、下底座之间的缝隙G设定为大约0.02mm。
                 表1
                              单位:μm
    工件名   支撑夹具 A C B
    No.  1   开启     5     0     16
  闭合     8     0     14
    No.  2   开启     5     0     12
  闭合     6     0     15
    No.  3   闭合     -2     0     11
  开启     8     0     16
    No.  4   闭合     6     0     13
  开启     6     0     14
No.  5 闭合 7 0 16
  开启     8     0     13
  平均值   闭合(T)     4.2     0     13.6
开启(F)     7.2     0     14.4
  T-F     -3     0     -0.8
                    表2
                                              单位:μm
    工件   V形块     A     C     B
    No.  1   闭合     -16     0     12
开启 -9 0 7
    No.  2   闭合     -19     0     9
  开启     -9     0     7
    No.  3   闭合     -18     0     10
  开启     -8     0     8
    No.  4   闭合     -18     0     11
  开启     -7     0     9
    No.  5   闭合     -16     0     11
  开启     -8     0     7
    平均值   闭合(T)     -17.4     0     10.6
  开启(F)     -8.2     0     7.6
  T-F     -9.2     0     3
表1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时的情形,表2示了了使用常规方法(b)时的情形。每行中在支撑夹具“闭合”表示工件被压紧,支撑,和固定。每行中的“开启”表示工件未被压紧。
从表1和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每个工件二个端部的弯曲可以被减至最小。
二个端部分别由本发明的方法和常规的方法进行切割的工件的二端被支撑,再被旋转,以切割出它们的外圆周表面。
对工件的中央点(相应的于图9中的点C的每个部分)上的振动相对于端部(相应的于图9中的点A的每个部分)进行测量。结果表示在下面的表3中。
                    表3
                                           单位:μm
    工件 切割前的振动     切割后的振动
本发明的方法 先有技术
    1     10     10     13
    2     24     10     21
    3     24     14     10
    4     10     4     23
    5     22     18     14
    6     24     8     13
    7     18     7     23
    8     20     10     25
    9     26     6     13
    10     18     12     23
    平均值     19.6     9.9     17.8
从表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与使用常规方法(b)的工件比较,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的工件的圆度被大大地提高了。(实例1)
使用如图3和4中所示的加工装置在一个铝制管型部件的二个端部切割出内圆周表面部分,该铝制管型部件的外直径,壁厚,长度和轴向正直度(弯曲)由下面给出:
外直径:    16.11mm
壁厚度:    0.75mm
长度:      248.00mm
管型部件的轴向正直度(弯曲)30μm。
在固定圆柱体工件之前根据下列过程(a)至(f)对上、下件的定位进行调整。
(a)松开用于固定夹持下件的低底座的螺栓。
(b)在固定在下件的二个V形缺口的二个倾斜表面上的圆柱形销上放置一个测量仪表。这个仪表部件是具有很高硬度的实体部件。该仪表部件的外直径被设定为16.11mm±0.02mm,从而在工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变形和固定时比工件的外直径具有更小的变形量。
(c)仪表部件的轴与主轴台上的主轴旋转中心轴对准。在这个状态下,紧固上述螺栓。
(d)松开把上件固定在上底座上的螺栓,当上底座与下底座的部接触、无缝隙G的时候再紧固螺栓。
(e)在过程(d)之后,由一个位置检测装置(未示出)检测每个液压缸的活塞行程。当工件在弹性变形范围的变形状态下被固定的时候,上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到的信与被用来检测液压缸的输出。
作为一种使仪表部件的轴线与主轴的旋转中心轴对准的方法,把一个电子微型仪表安装在主轴上,旋转主轴,把该电子微型仪表的读数调整在预定的范围内(如5至10μm)。
当上、下件根据上述过程定位之后,工件由替代仪表部件的夹持夹具的圆柱形销的力所保持,以便产生一个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变形量0.02mm。
内直径车刀安装在每个车刀夹持器上,主轴速度被设定为5000rpm。车刀沿着每个主轴的旋转中心轴进刀,从而在工件的端部切割出内圆周表面部分。加工后的内圆周表面部分很好。此外,当主轴增加增加至10000rpm进行切割的时候,工件的保持和切割状态也未发生问题。(实例2)
把一个工件使用夹持夹具以与例子相同的方式进行夹持,使用相同的加工装置。
除了把内直径车刀安装在每个车刀夹持器之外,把内直径倒角车刀、外直径倒角车刀、端面车刀也安装在车刀夹持器上,主轴速度被设定在预定的速度上。沿着主轴的旋转中心轴使车刀前进。由内直径车刀切割工件的每个端部的内圆周表面,由端面车刀切割每个端面,以便确保内圆周表面的设计长度。在端面车刀的切割量达到一个预定的端面量之前,立即由内、外直径倒角车刀形成内、外倒角部分。
在例子2中,工件的每个端的内圆周表面、每个端面、每个外倒角部分和每个内倒角部分可以同时进行切割。同时,工件的轴向长度和每个端相对于工件轴线的角度可以以很高的精度进行调整。因此,例子适合于制造电子照相装置中的光敏鼓或者显影套筒的鼓体。(实例3)
在实例3中,使用一个树脂管型部件来制造用于电子照相装置的光敏鼓,该树脂管型部件是通过注模或者挤压模塑法来形成的,它具有预定的加工精度和一个预定的正直度。
用于制造作为上述工件的树脂圆柱体的树脂材料是通过把玻璃纤维混合在作为热固型树脂的聚苯撑硫和聚醚酮中得到的。工件的尺寸如下:
外直径:40.00mm
壁厚度:5.00mm
长度:248.00mm
圆柱体的轴向正直度:30μm。
根据下列的与实例1中相同的过程执行加工装置的夹持夹具的上、下件的定位调整,使用一个其外直径这样得到的测量仪表部件:把树脂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中的变形量0.04mm从工件的外直径40.00mm中减去。
在上、下件定位之后,工件由压紧部件的圆柱形销的力固定住,以便保持弹性变形范围中的变形量0.04mm。
内直径车刀被安装在车刀夹持器上,主轴速度被设定为4000至6000rpm,以便切割出工件的每个端部的内圆周表面部分。
加工后的工件从加工装置中卸下,检查其正直度。正直度被保持在作为最初正直度的30μm上。成形的工件象图13在所示的复印机那样安装上一个法兰齿轮。在这个情形下,工件必须被精确地安装,工件和显影套筒之间的距离必须在旋转期间保持恒定。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当圆柱体被固定的时候,不会发生偏心,也不会振动。圆柱体的端部可以以高精度和高速度进行切割。由于这个原因,外直径精度和表面精度允许使用一般的管形部件,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当一个芯被插入圆柱体的时候,即使在圆柱体具有一个较小的壁厚度的情形下也能以高速度切割出圆柱体的二个端部。

Claims (11)

1.一个圆柱体,包括一个用于把一个旋转力传送部件安装入上述圆柱体的一个端部的至少一个圆周表面的安装部分,
其中上述的安装部分被固定成这样,即当靠近上述圆柱体端部的至少三个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外圆周部分被与至少三个外圆周部分进行线接触的对接部件所紧固的时候,上述圆柱体保持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一个变形状态,上述的靠近上述端部的至少三个内圆周表面由具有一个主轴的切割装置所切割,上述的主轴用于支撑一个切割工具并使该切割工具绕上述主轴的旋转中心轴旋转,上述的切割装置沿着上述的旋转中心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圆柱体,其中上述的圆柱体的构成材料是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圆柱体,其中上述的金属是从由铝和铝合金构成的一个组中选择出来的一个成员。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圆柱体,其中上述圆柱体的构成材料是树脂材料。
5.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个中的圆柱体制造的用于电子照相装置中的鼓体,其中上述端部处的上述端面和上述内圆周表面被切割。
6.一种夹持一个圆柱体的方法,包括:
当一个提供有一个用于支撑一个切割工具和使该切割工具绕主轴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主轴以及圆柱体的一个端部处的至少一个内圆周表面要由沿着旋转中心轴运动的切割装置切割的时候,
使具有与靠近上述圆柱体的上述端部处的在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至少三个外圆周表面部进行线接触的对接部件的一个压紧部件定位,从而使上述对接部件的中央轴与上述的旋转中心轴对准;以及
通过上述压紧部件的对接部件使上述圆柱体紧固,从而把上述圆柱体固定在保持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变形状态下。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上述使压紧部件定位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使用一个具有一个外直径的圆柱体测量仪表部件把上述圆柱体测量仪表部件设定在接触状态下,上述圆柱体测量仪表部件的外直径是这样得到的,即把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形变的形变量从待夹持的圆柱体的外直径中减去;其中上述的圆柱体测量仪表的外圆周表面与上述的压紧部件的上述对接部件进行接触;以及
调整上述压紧部件的位置,使设定在接触状态一的上述圆柱体测量仪表的轴与上述主轴的中心相对准。
8.一种制造用于电子照相装置的鼓体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切割管型部件以制备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体;
通过与靠近圆柱体端部的、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至少三个外圆周表面部分进行线接触的部件紧固上述圆柱体,从而使上述圆柱体固定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变形状态下;以及
通过具有一个主轴的切割装置切割上述圆柱体的上述端部的一个内圆周表面和一个端面,上述主轴用于支撑一个切割工具并使上述切割工具绕上述主轴的旋转中心轴旋转,切割装置沿着上述旋转中心轴运动。
9.一种制造用于电子照相装置的鼓体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切割一个管型部件,以制备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体;
通过与靠近上述的圆柱体端部的、在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至少三个外圆周表面部紧固插入了一个芯的上述圆柱体,从而使上述的圆柱体固定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局部变形状态下;
通过具有一个主轴的切割装置切割上述的圆柱体端部的一个内圆周表面和一个端面,上述的主轴用于支撑一个切割工具并使该切割工具绕上述主轴的旋转中心轴旋转,上述切割装置沿着上述的旋转中心轴运动。
10.一种用于加工一个圆柱体的装置,上述装置包括:
包括一个主轴的切割装置,上述的主轴用于支撑一个切割工具以及使上述的切割工具绕上述主轴的旋转中心轴旋转,上述的切割装置沿着上述的旋转中心轴运动;以及
一个用于夹持上述的圆柱体的端部从而使上述的端部与上述切割工具对置的夹持夹具,其中上述的夹持夹具包括:
至少二个用于紧固上述的圆柱体的外圆周表面的压紧部件;
与圆周方向上互相隔开的、在上述压紧部件上位于上述的圆柱体侧的至少三个外圆周表面部进行线接触的对准部件;
用于使上述的压紧部件定位的压紧部件定位装置,该装置使上述主轴的旋转中心轴与上述的部件的中央轴对准;以及
用于把至少一个上述的压紧部件压向上述圆柱体的驱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中上述压紧部件包括上、下压紧部件,上述的部件分别被配置在位于上述的圆柱体一侧的其他压紧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V形状缺口的斜倾表面上。
CN 93116843 1992-09-04 1993-09-04 圆柱体、电子照像装置用的鼓体、夹持它们的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846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317692 1992-09-04
JP263176/92 1992-09-04
JP5210995A JP2905672B2 (ja) 1992-09-04 1993-08-03 円筒体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用のドラム基体とその保持方法、製造方法並びに加工装置
JP210995/93 1993-08-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51A true CN1084651A (zh) 1994-03-30

Family

ID=2651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116843 Pending CN1084651A (zh) 1992-09-04 1993-09-04 圆柱体、电子照像装置用的鼓体、夹持它们的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905672B2 (zh)
CN (1) CN108465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3260C (zh) * 2003-11-21 2007-12-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摄影成像设备的圆周面的加工方法、显影辊和感光鼓
CN100415415C (zh) * 2002-08-09 2008-09-03 佳能株式会社 圆筒部件的加工方法、圆筒部件的加工装置及圆筒部件
CN100560278C (zh) * 2002-08-06 2009-11-18 佳能株式会社 轴构件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08274268A (zh) * 2018-04-09 2018-07-13 郑州宇恒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圆柱工件内调节式钻头定位装置
CN110039615A (zh) * 2019-04-15 2019-07-23 安徽飞瑟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拼接设备
CN110306864A (zh) * 2019-06-19 2019-10-08 河南省工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倒装法的烟囱钛钢钢内管液压提升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9429B1 (en) * 1999-06-28 2001-04-03 Xerox Corporation Machining hollow cylinders
JP5191653B2 (ja) * 2006-12-25 2013-05-08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円形ブランク絞り加工成形品の耳プロフィール解析装置
JP5673481B2 (ja) 2011-10-19 2015-02-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射出装置
CN106239206B (zh) * 2016-08-18 2018-06-01 天津爱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轴向加工用辅助工装
KR101857272B1 (ko) * 2017-04-26 2018-05-14 덕흥 주식회사 스크류 가공장치의 클램핑 구조
CN107116371B (zh) * 2017-05-22 2023-02-07 佛山市高明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铝型材加工装置
JP6986861B2 (ja) * 2017-05-31 2021-12-22 牧野フライス精機株式会社 ワーク支持部材
CN108972819A (zh) * 2018-07-02 2018-12-11 安庆市美尔家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木门加工的定型装置
JP7487139B2 (ja) * 2021-04-01 2024-05-2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ーボ機械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0278C (zh) * 2002-08-06 2009-11-18 佳能株式会社 轴构件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00415415C (zh) * 2002-08-09 2008-09-03 佳能株式会社 圆筒部件的加工方法、圆筒部件的加工装置及圆筒部件
CN100353260C (zh) * 2003-11-21 2007-12-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摄影成像设备的圆周面的加工方法、显影辊和感光鼓
CN108274268A (zh) * 2018-04-09 2018-07-13 郑州宇恒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圆柱工件内调节式钻头定位装置
CN110039615A (zh) * 2019-04-15 2019-07-23 安徽飞瑟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拼接设备
CN110039615B (zh) * 2019-04-15 2021-08-31 安徽飞瑟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拼接设备
CN110306864A (zh) * 2019-06-19 2019-10-08 河南省工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倒装法的烟囱钛钢钢内管液压提升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905672B2 (ja) 1999-06-14
JPH06198502A (ja) 1994-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51A (zh) 圆柱体、电子照像装置用的鼓体、夹持它们的方法以及加工方法和装置
CN1092810C (zh) 圆筒形部件及其生产方法
CN1264644C (zh) 倾斜并旋转的工作台设备
CN1080163C (zh) 带有减振结构的眼镜片加工设备和方法
CN101031388A (zh) 用于处理光学工件表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106C (zh) 旋转切削方法和设备
CN1762624A (zh) 小偏心距多偏心及双向偏心轴的加工方法
US5898984A (en) Cylinder member holder, machining apparatus having said holder, and machining method using same
CN1164729A (zh) 冲压制造有底空心圆筒的方法
JP4016426B2 (ja) 被加工物に円錐形又は所定形状の穴を穿孔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205631664U (zh) 活塞印刷机及其印刷机构
CN205631681U (zh) 活塞印刷机及其印刷机构
US5711835A (en) Method of machining a drum-shaped workpiece for an x-ray diagnosis apparatus or photocopier
CN216326950U (zh) 一种倒置式回转机床
JP4401701B2 (ja) 円筒部材の加工方法及び円筒部材の加工装置及び円筒部材
CN1480292A (zh) 轴构件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281364C (zh) 圆筒部件的加工方法
CN1486807A (zh) 圆筒部件的加工方法、圆筒部件的加工装置及圆筒部件
US4626150A (en) Machine tool for machining workpieces by chip removal according to a quadric surface of revolution, particularly for super finishing of cylindrical surfaces
CN1821814A (zh) 复合透镜的制造方法
JP3686393B2 (ja) ルータ研磨機
US5187900A (en) Auxiliary device for a machine tool
JP384017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支持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14029513B (zh) 一种倒置式回转机床
CN1882406A (zh) 数控自动车床的棒材供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