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1898B -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1898B
CN108461898B CN201810442238.8A CN201810442238A CN108461898B CN 108461898 B CN108461898 B CN 108461898B CN 201810442238 A CN201810442238 A CN 201810442238A CN 108461898 B CN108461898 B CN 108461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branch
radiation branch
ground plane
radi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22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1898A (zh
Inventor
吴俊熠
郭彦良
陈建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61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1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1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1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92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the parasitic elements having dual-band or multi-band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移动装置包括:一接地面、一第一辐射支路,以及一第二辐射支路。该第二辐射支路耦接至该接地面,并邻近于该第一辐射支路。该第一辐射支路和该第二辐射支路共同形成一天线结构。该第一辐射支路由一信号源所馈入。该第二辐射支路由该第一辐射支路以互相耦合的机制所激发。

Description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7月31日、申请号为201410371618.9、发明名称为“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及其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达,移动装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见的例如:手提式电脑、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携带型电子装置。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装置通常具有无线通讯的功能。有些涵盖长距离的无线通讯范围,例如:移动电话使用2G、3G、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以及2500MHz的频带进行通讯,而有些则涵盖短距离的无线通讯范围,例如:Wi-Fi、Bluetooth以及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系统使用2.4GHz、3.5GHz、5.2GHz和5.8GHz的频带进行通讯。
天线为支援无线通讯的移动装置中不可缺少的元件。但是其缺点是,天线元件极易受到周遭的金属元件所干扰。举例而言,现今移动装置为追求造型美观及整体的薄形化设计,常会于其中加入金属背盖。若此金属背盖邻近于天线元件而设置,则往往会对天线的辐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移动装置的通讯品质大幅降低。
发明内容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接地面;一第一辐射支路;以及一第二辐射支路,耦接至该接地面,并邻近于该第一辐射支路;其中该第一辐射支路和该第二辐射支路共同形成一天线结构,该第一辐射支路由一信号源所馈入,而该第二辐射支路由该第一辐射支路以互相耦合的机制所激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金属背盖,相对于该接地面而设置;以及一或多个短路部,其中该金属背盖通过该一或多个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背盖包括分离的二部分,而至少一开孔形成于该金属背盖的该二部分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开孔大致为一矩形,而该开孔用于容纳一相机镜头、一近场通讯线圈、一闪光灯模块、一生物辨识模块,或是一无线充电线圈。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元件,内嵌于该第一辐射支路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路元件包括一电容器和一第一电感器,而该电容器和该第一电感器并联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容器为一可变电容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第二电路元件,其中该第二辐射支路的一端通过该第二电路元件耦接至该接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电路元件包括一第二电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支路大致为一L字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辐射支路大致为一L字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支路和该第二辐射支路之间的一耦合间隙小于6mm。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地面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或是以一显示器承载元件来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地面大致为一矩形,但具有一狭长内凹区间,其中该狭长内凹区间为无铺设金属的区域并邻近于该第二辐射支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辐射支路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该狭长内凹区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第二电路元件,其中该第二辐射支路的一端经由该第二电路元件耦接至该接地面,而该狭长内凹区间的一短边与该第二辐射支路的该端间之间距至少为3mm。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支路位于一第一平面上,而该第二辐射支路位于一第二平面和一第三平面上,其中该第二平面和该第三平面都垂直于该第一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支路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辐射支路的至少一部分以一外观侧边元件来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观侧边元件为一显示器承载元件的一延伸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观侧边元件为一金属背盖的一延伸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结构用于涵盖一第一频带和一第二频带,该第一频带约介于698MHz至960MHz之间,而该第二频带约介于1710MHz至2690MHz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接地面、一第一辐射支路,以及一第二辐射支路;将该第二辐射支路耦接至该接地面,其中该第二辐射支路邻近于该第一辐射支路;以及利用该第一辐射支路和该第二辐射支路来形成一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辐射支路由一信号源所馈入,而该第二辐射支路由该第一辐射支路以互相耦合机制所激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提供一金属背盖,其中该金属背盖相对于该接地面而设置;以及将该金属背盖通过一或多个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制造方法还包括:将一第一电路元件内嵌于该第一辐射支路中;以及将该第二辐射支路的一端通过一第二电路元件耦接至该接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路元件包括一电容器和一第一电感器,该电容器和该第一电感器并联耦接,而该第二电路元件包括一第二电感器。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辐射支路、一第二辐射支路,以及一显示器承载元件,其中该显示器承载元件形成一接地面,该显示器承载元件至少具有一狭长内凹区间,而该第一辐射支路印制于一软性电路板上;将该软性电路板固定于该显示器承载元件的一塑料支撑区上,其中该软性电路板邻近于该第二辐射支路;以及利用该第一辐射支路和该第二辐射支路来形成一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辐射支路由一信号源所馈入,而该第二辐射支路由该第一辐射支路以互相耦合机制所激发。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路元件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电路元件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天线结构于低频频带的返回损失图;
图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天线结构于高频频带的返回损失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7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侧视分解图;
图7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侧视分解图;
图7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350、600、650~移动装置;
110~接地面;
120、620~第一辐射支路;
130、630~第二辐射支路;
140~第一电路元件;
150~第二电路元件;
151~接触弹片;
170~印刷电路板;
180~狭长内凹区间;
190~信号源;
210、310、760、765~金属背盖;
220、320~短路部;
330~金属背盖的开孔;
635~外观侧边元件;
740~显示器;
750、755~显示器边框元件;
C1~电容器;
GC1~耦合间隙;
L1~第一电感器;
L2~第二电感器;
T1~第二电路元件与狭长内凹区间的短边的间距;
R1、R2、R3、R4、R5、R6~返回损失曲线;
S810、S820、S830、S910、S920、S930~步骤;
W1~狭长内凹区间的宽度;
X、Y、Z~坐标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B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俯视图。请一并参考图1A、图1B。移动装置100可以是一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一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或是一笔记型电脑(NotebookComputer)。移动装置100可以至少包括一接地面110、一第一辐射支路120,以及一第二辐射支路130。移动装置100的前述元件可用导体材料制成,例如:银、铜、铁、铝,或是其合金。必须理解的是,移动装置100还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一处理器、一显示器、一供电模块、一触控模块、一收发器、一信号处理模块、一扬声器,或(且)一外壳(未显示)。
接地面110、第一辐射支路120,以及一第二辐射支路130可以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170上。但是需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接地面110和一第二辐射支路130也可以一显示器承载元件(Display CarryingElement)来实施(未显示),其中显示器承载元件由导体所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辐射支路120和第二辐射支路130还可通过雷雕制作工艺(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而附着于一塑胶外壳的内侧(未显示),或是设置于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 Board,FPCB)上(未显示),其中软性电路板则承载于一塑料支撑区(如图7C所示)上。第二辐射支路130耦接至接地面110,并邻近于第一辐射支路120。第一辐射支路120和第二辐射支路130共同形成一天线结构,其中第一辐射支路120由一信号源190所馈入,而第二辐射支路130由第一辐射支路120以互相耦合(Mutual Coupling)的机制所激发。信号源190可以是移动装置100的一射频(Radio Frequency)模块,其中信号源190的正极耦接至第一辐射支路120的一端,而信号源190的负极耦接至接地面110。为了加强互相耦合的效果,第一辐射支路120和第二辐射支路130之间的一耦合间隙GC1可设计为小于6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辐射支路120大致为一L字形,并位于一第一平面上(例如:第一平面可平行于图1A、图1B中的XY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辐射支路130也大致为一L字形,并位于一第二平面和一第三平面上(例如: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可分别平行于图1A、图1B中的XZ平面和YZ平面),其中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都垂直于第一平面。换言之,第一辐射支路120和第二辐射支路130可共同形成与接地面110的轮廓形状相容的一立体天线结构。因此,前述设计方式可具有微缩整体天线尺寸的优点,是以本发明的天线结构将不致于占用移动装置内部太多设计空间。
更详细而言,接地面110大致为一矩形,其形成于印刷电路板170之上(即铺设有铜箔的金属区域),但是其具有一狭长内凹区间180,大致上为一具有长边与短边所形成的矩形(L1x W1),其中,狭长内凹区间180为无铺设金属的区域并邻近于第二辐射支路130,且部分的第二辐射支路130也可进一步地配置于狭长内凹区间18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狭长内凹区间180为一细长矩形,并形成于接地面110的一角落处。狭长内凹区间180可提供一净空范围,以维持第二辐射支路130本身的辐射性能。必须理解的是,若无设计此狭长内凹区间180,则第二辐射支路130必将明显突出于印刷电路板170之外,且占用移动装置100内的额外设计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狭长内凹区间180也可通过在印刷电路板170上裁切掉一细长矩形部分而形成。因此,加入此狭长内凹区间180也可具有缩小天线结构的尺寸的效果。
在天线原理方面,天线结构的第一辐射支路120可激发产生一第一低频共振模态和一第一高频共振模态,而天线结构的第二辐射支路130可激发产生一第二低频共振模态和一第二高频共振模态。当第一辐射支路120的电气长度与第二辐射支路130的电气长度两者相接近时,第一低频共振模态可与第二低频共振模态作结合,而第一高频共振模态可与第二高频共振模态作结合。更详细而言,第一低频共振模态邻近并略高于第二低频共振模态,而第一高频共振模态邻近并略高于第二高频共振模态。所以,天线结构可至少涵盖宽频的一低频频带和一高频频带。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移动装置100及天线结构可支援LTE(Long Term Evolution)和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的多频带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还包括一第一电路元件140和一第二电路元件150,其中第一电路元件140内嵌于第一辐射支路120之中,而第二辐射支路130的一端通过第二电路元件150耦接至接地面110。为节省设计空间,第二电路元件150可设置于狭长内凹区间180之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电路元件150也可设置于印刷电路板170上,而第二辐射支路130则通过一接触弹片(Contact Spring)151和第二电路元件150耦接至接地面110(如图1C所示)。第一电路元件140可用于调整天线结构的阻抗匹配,同时并具备调整天线结构的等效电气长度的功效。第二电路元件150也可用于调整天线结构的阻抗匹配及等效电气长度,而其详细组成及功能将于其后的实施例中作进一步说明。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200的立体图。图2和图1A、图1B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移动装置200还包括一金属背盖210和一或多个短路部(ShortingPin)220,其中金属背盖210通过前述短路部220耦接至接地面110,因此金属背盖210将与接地面110大致具有相等的电位。金属背盖210可用于美化移动装置200的外型,并提供时尚感的视觉效果。然而,有了金属背盖210加入,其将无可避免地影响到移动装置200的天线结构的辐射场型,即阻抗匹配性能。有鉴于此,本发明通过适当地设计前述的第一电路元件140和第二电路元件150来调整天线结构的阻抗匹配,从而抵消金属背盖210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图2的移动装置200的其余特征都与图1A、图1B的移动装置100相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
图3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300的立体图。图3A和图2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移动装置300的金属背盖310包括分离的二部分,其中至少一开孔330形成于金属背盖310的二部分之间。金属背盖310的开孔330大致为一矩形,而其可用于容纳一相机镜头、一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线圈、一闪光灯模块、一生物辨识模块,或是一无线充电线圈。因此,具有金属背盖310的移动装置300仍可用于支援例如:照相、近场通讯、指纹辨识,或是无线充电等多种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背盖310的开孔330还可改为不同形状,例如:大致为一圆形、一椭圆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或是一梯形,以相容于其他电子零件。图3B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350的立体图。图3B和图2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有多个开孔330形成于移动装置350的一金属背盖360的分离二部分之间,其中这些开孔330可位于金属背盖360的二部分之间的任意位置。图3A、图3B的移动装置300、350的其余特征都与图2的移动装置200相似,故这些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
图4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路元件140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第一电路元件140可以包括一电容器C1和一第一电感器L1,其中电容器C1和第一电感器L1并联耦接并内嵌于第一辐射支路120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器C1和第一电感器L1分别为一芯片电容器(Chip Capacitor)和一芯片电感器(Chip Inductor)。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器C1为一可变电容器(Variable Capacitor),例如:一变容二极体(Varactor Diodes)。电容器C1的电容值可由一处理器(未显示)根据一控制信号或是一使用者输入来进行调整。通过改变电容器C1的电容值,第一电路元件140可产生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控制第一辐射支路120和第二辐射支路130的操作频带。另外,电容器C1和第一电感器L1还可通过提供不同的阻抗值,来抵消与天线结构相邻近的金属背盖所造成的影响。
图4B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电路元件150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第二电路元件150可以包括一第二电感器L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感器L2为一芯片电感器。第二电感器L2可以提供额外的共振长度给第二辐射支路130,并进一步缩小天线结构的尺寸。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电路元件150也可再包括一可变电容器(未显示)。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值,第二电路元件150可产生不同的共振频率,从而控制第一辐射支路120和第二辐射支路130的操作频带。
图5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300的天线结构于低频频带的返回损失(Return Loss)图,其中横轴代表操作频率(MHz),而纵轴代表返回损失(dB)。如前所述,第一电路元件140的电容器C1的电容值可用于控制天线结构的操作频带。举例而言,当电容器C1具有一第一电容值(例如:0.8pF)时,天线结构可操作在约介于880MHz至949MHz的频率区间(如返回损失曲线R1所示);当电容器C1具有一第二电容值(例如:1.2pF)时,天线结构可操作在约介于846MHz至934MHz的频率区间(如返回损失曲线R2所示);而当电容器C1具有一第三电容值(例如:1.6pF)时,天线结构可操作在约介于825MHz至865MHz的频率区间(如返回损失曲线R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更广域地改变电容器C1的电容值,天线结构共可涵盖约介于698MHz至960MHz之间的低频频带。
图5B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300的天线结构于高频频带的返回损失图,其中横轴代表操作频率(MHz),而纵轴代表返回损失(dB)。举例而言,当电容器C1具有第一电容值(例如:0.8pF)时,天线结构可操作在约介于2200MHz至2400MHz的频率区间(如返回损失曲线R4所示);当电容器C1具有第二电容值(例如:1.2pF)时,天线结构可操作在约介于2050MHz至2250MHz的频率区间(如返回损失曲线R5所示);而当电容器C1具有第三电容值(例如:1.6pF)时,天线结构可操作在约介于1720MHz至2146MHz的频率区间(如返回损失曲线R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更广域地改变电容器C1的电容值,天线结构共可涵盖约介于1710MHz至2690MHz之间的高频频带。
请再次参考图1A、图1B。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的元件尺寸和元件参数可如下列所述。第一辐射支路120的长度约为44mm。第二辐射支路130的长度约为69mm。狭长内凹区间180的宽度W1约为1.2mm。第二电路元件150与狭长内凹区间180的短边的间距T1至少为3mm,以避免第二辐射支路130与接地面110间发生泄漏现象(Leakage Phenomenon)。电容器C1的电容值约介于0.6pF至4pF之间,优选约为0.9pF、1.5pF,或2.7pF。第一电感器L1的电感值约介于6nH至12nH之间,优选约为8.2nH。第二电感器L2的电感值约介于7nH至15nH之间,优选约为10nH。在此设计下,附加金属背盖的移动装置100可仅有约5.2mm的厚度,故其很适合应用于各种超薄形的结构设计。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600的立体图。图6和图1A、图1B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移动装置600的一第二辐射支路630的至少一部分以一外观侧边元件635来实施,例如:一金属边框(Metal Bezel)。外观侧边元件635以导体材料制成,并位于移动装置600的一外壳(未显示)的外表面上。外观侧边元件635可通过第二电路元件150耦接至接地面110,以形成第二辐射支路630的一部分。在此设计下,外观侧边元件635不仅可用于美化移动装置600的外型,也可作为移动装置600的天线结构的一部分。图6的移动装置600的其余特征都与图1A、图1B的移动装置100相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
图7A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600的侧视分解图。如图7A所示,移动装置600还包括一显示器740、一显示器承载元件(Display Carrying Element)750,以及一金属背盖760。显示器承载元件750以导体材料制成,并用于承载显示器740,例如:一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必须理解的是,为简化附图,图7A并未列出移动装置600的其他元件。显示器承载元件750介于显示器740和金属背盖760之间,而前述的印刷电路板170(未显示)介于显示器承载元件750和金属背盖760之间。显示器承载元件750的至少二侧边限位部可以再朝向金属背盖760的方向作延伸,以形成前述的外观侧边元件635。换言之,外观侧边元件635可以是显示器承载元件750的二侧边限位部的一延伸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承载元件750与金属背盖760为二独立元件,两者彼此分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承载元件750与金属背盖760共同设计为一体成型元件。
图7B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650的侧视分解图。图7B和图7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在移动装置650中,一金属背盖765的至少二相对边缘朝向一显示器承载元件755的方向作弯折,以形成前述的外观侧边元件635。换言之,外观侧边元件635可以是金属背盖765的一延伸部分(亦即,弯折的边缘部分)。图7B的移动装置650的其余特征都与图7A的移动装置600相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
图7C显示根据本发明图7A和图7B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600(650)的俯视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7A、图7B、图7C以便于理解。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此种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S810,提供一接地面、一第一辐射支路,以及一第二辐射支路。在步骤S820,将第二辐射支路耦接至接地面,其中第二辐射支路邻近于第一辐射支路。在步骤S830,利用第一辐射支路和第二辐射支路来形成一天线结构,其中第一辐射支路系由一信号源所馈入,而第二辐射支路系由第一辐射支路以互相耦合机制所激发。
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此种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S910,提供一第一辐射支路、一第二辐射支路,以及一显示器承载元件(Display Carrying Element),其中显示器承载元件形成一接地面,显示器承载元件至少具有一狭长内凹区间,而第一辐射支路印制于一软性电路板上。在步骤S920,将软性电路板固定于显示器承载元件的一塑料支撑区上,其中软性电路板邻近于第二辐射支路。在步骤S930,利用第一辐射支路和第二辐射支路来形成一天线结构,其中第一辐射支路由一信号源所馈入,而第二辐射支路由第一辐射支路以互相耦合机制所激发。
必须了解的是,以上步骤无需依次序执行,而图1A-图7B的任何一或多个装置特征都可套用至图8、图9的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其可应用于具有金属背盖的移动装置。根据一些量测结果,本发明相较于先前技术至少可有下列优点:(1)提升天线效率;(2)节省能量消耗;(3)降低制作成本;(4)缩小移动装置及天线结构的整体尺寸;以及(5)易于与各种功能模块相结合。因此,本发明可同时满足现今薄形化、时尚造型,以及高天线效率的移动装置设计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元件尺寸、元件形状,元件参数,以及频率范围都非为本发明的限制条件。天线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调整这些设定值。本发明的移动装置及天线结构并不仅限于图1A-图9所图示的状态。本发明可以仅包括图1A-图8的任何一或多个实施例的任何一或多项特征。换言之,并非所有图示的特征均需同时实施于本发明的移动装置及天线结构当中。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彼此之间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两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
本发明虽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移动装置,包括:
接地面;
第一辐射支路;
第二辐射支路,耦接至该接地面,并邻近于该第一辐射支路;
一天线结构,至少由该第一辐射支路和该第二辐射支路所形成,该第一辐射支路由一信号源所馈入,而该第二辐射支路由该第一辐射支路以互相耦合的机制所激发;以及
外观侧边元件;
其中该接地面大致为一矩形,但具有一狭长内凹区间以形成一净空区,其中该净空区系位于该接地面与该外观侧边元件之间,
其中该第二辐射支路的至少一部分系以该外观侧边元件来实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还包括:
金属背盖,相对于该接地面而设置;以及
一或多个短路部,其中该金属背盖通过该一或多个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外观侧边元件系以导体材料制成,并形成该移动装置的边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外观侧边元件系以导体材料制成,并位于移动装置之一外壳之外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还包括:
第一电路元件,内嵌于该第一辐射支路之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电路元件包括电容器和第一电感器,而该电容器和该第一电感器并联耦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电容器为一可变电容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二辐射支路还包括:
第二电路元件,配置于该净空区内,其中该第二辐射支路的一端系通过该第二电路元件耦接至该接地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二电路元件包括第二电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辐射支路大致为一L字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二辐射支路大致为一L字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辐射支路和该第二辐射支路之间的一耦合间隙小于6m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接地面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或是以一显示器承载元件来实施。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净空区的一短边与该第二辐射支路的该端间之间距至少为3mm。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辐射支路位于一第一平面上,而该第二辐射支路位于一第二平面和一第三平面上,其中该第二平面和该第三平面都垂直于该第一平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辐射支路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二辐射支路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该净空区内。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外观侧边元件为一显示器承载元件的一延伸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外观侧边元件为一金属背盖的一延伸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天线结构用于涵盖一第一频带和一第二频带,该第一频带约介于698MHz至960MHz之间,而该第二频带约介于1710MHz至2690MHz之间。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外观侧边元件之至少二侧边限位部可以再朝向一背盖之方向作延伸,以形成外观侧边元件。
CN201810442238.8A 2014-06-26 2014-07-31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461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316,050 2014-06-26
US14/316,050 US9680223B2 (en) 2014-06-26 2014-06-26 Mobil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1410371618.9A CN105226377B (zh) 2014-06-26 2014-07-31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1618.9A Division CN105226377B (zh) 2014-06-26 2014-07-31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1898A CN108461898A (zh) 2018-08-28
CN108461898B true CN108461898B (zh) 2020-10-16

Family

ID=549314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2238.8A Active CN108461898B (zh) 2014-06-26 2014-07-31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410371618.9A Active CN105226377B (zh) 2014-06-26 2014-07-31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1618.9A Active CN105226377B (zh) 2014-06-26 2014-07-31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80223B2 (zh)
CN (2) CN108461898B (zh)
TW (1) TWI5609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9664B (zh) * 2014-07-22 2016-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07078377B (zh) * 2014-10-17 2019-09-13 维斯普瑞公司 用于手持设备在具有宽双工间隔的低lte频带中工作的可调谐多谐振天线系统、设备以及方法
US20160111889A1 (en) * 2014-10-20 2016-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ed conductive back cover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WM502257U (zh) * 2014-12-04 2015-06-01 Wistron Neweb Corp 寬頻天線
US9742076B2 (en) * 2015-08-17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ce efficient multi-band antenna
CN105762512B (zh) * 2016-03-25 2019-03-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
CN106384868B (zh) * 2016-09-28 2019-06-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天线的频段扩展结构
CN106505303A (zh) * 2016-09-30 2017-03-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6329062A (zh) * 2016-09-30 2017-01-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6340708A (zh) * 2016-09-30 2017-01-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KR102573516B1 (ko) 2016-11-28 2023-09-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839208A (zh) * 2016-12-21 2021-12-2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641183B (zh) * 2017-07-04 2018-11-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
TWI648907B (zh) * 2017-09-04 2019-01-2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
TWI709321B (zh) * 2019-01-24 2020-11-0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
CN112151940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深圳市超捷通讯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所述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11029725B (zh) * 2019-12-31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EP3869613A1 (en) * 2020-02-20 2021-08-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ntenna arrangement with enhanced bandwidth
GB202002592D0 (en) * 2020-02-24 2020-04-08 Novocomms Ltd Narrow bezel multiband antenna suitable for a tablet or laptop computer
TWI731788B (zh) * 2020-09-11 2021-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9264U (en) * 2005-08-10 2006-04-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frame having antenna
CN103138042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通讯装置
CN103219581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宽频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1943A (en) * 1988-08-03 1991-10-29 Agence Spatiale Europenne Planar array antenna, comprising coplanar waveguide printed feed lines cooperating with apertures in a ground plane
JP2005086531A (ja) * 2003-09-09 2005-03-31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US6882322B1 (en) * 2003-10-14 2005-04-19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Gapless concatenated Vivaldi notch/meander line loaded antennas
WO2007122870A1 (ja) * 2006-04-10 2007-11-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無線icデバイス
CN200944432Y (zh) * 2006-05-12 2007-09-05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平面印刷电路板天线
US7612725B2 (en) * 2007-06-21 2009-11-03 Apple Inc. Antennas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ductive bezels
CN101888751A (zh) * 2009-05-11 2010-11-1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功能的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96149B (zh) * 2009-11-13 2014-09-0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变频天线电路、构成它的天线部件、以及使用了它们的无线通信装置
FI20096320A0 (fi) * 2009-12-14 2009-12-14 Pulse Finland Oy Monikaistainen antennirakenne
FI20105158A (fi) 2010-02-18 2011-08-19 Pulse Finland Oy Kuorisäteilijällä varustettu antenni
TWI451631B (zh) * 2010-07-02 2014-09-01 Ind Tech Res Inst 一種多頻天線以及使天線可多頻操作之方法
KR101675002B1 (ko) * 2010-08-17 2016-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및 안테나 성능 향상 방법
KR101257093B1 (ko) * 2011-06-10 2013-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9475086B2 (en) * 2013-01-18 2016-10-25 Féinics Amatech Teoranta Smartcard with coupling frame and method of increasing activation distance of a transponder chip module
TWI505562B (zh) * 2012-01-09 2015-10-21 Wistron Neweb Corp 寬頻天線
US8952851B1 (en) * 2012-06-14 2015-02-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rect feed patch antenna
US9112280B2 (en) * 2012-07-10 2015-08-18 Sony Corporation Antenna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associated with antenna apparatus
WO2014011943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Wireless Research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enhancing electronic steerable case antenna employing direct or wireless coupling
TWI536657B (zh) * 2012-08-27 2016-06-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金屬殼體的天線結構
TWI590519B (zh) * 2012-08-27 2017-07-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於金屬殼體的天線結構
TWI508367B (zh) * 2012-09-27 2015-11-11 Ind Tech Res Inst 通訊裝置及其天線元件之設計方法
CN202977704U (zh) * 2012-11-01 2013-06-05 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金属边框手机的天线结构
US9153857B2 (en) * 2012-11-15 2015-10-06 Chih-Hao Teng Method for enhancing signal strength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08738B1 (en) * 2012-12-24 2015-04-14 Valor Communication, Inc. Facilitating a painting or a drawing on an insert card retained within or on a rear surface of a cell phone protector case
KR102049791B1 (ko) * 2013-01-08 2019-11-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스피커 장치를 구비하는 단말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033693B2 (ja) * 2013-01-22 2016-1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3151613B (zh) * 2013-01-31 2016-02-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耦合馈入式天线装置
KR102022296B1 (ko) * 2013-05-27 2019-09-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CN103606736B (zh) * 2013-09-18 2016-06-08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全金属边框的新型lte天线
US9461500B2 (en) * 2013-11-21 2016-10-04 Htc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ing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9343802B2 (en) * 2014-10-15 2016-05-17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9264U (en) * 2005-08-10 2006-04-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frame having antenna
CN103138042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通讯装置
CN103219581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宽频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1381A (zh) 2016-01-01
US9680223B2 (en) 2017-06-13
CN108461898A (zh) 2018-08-28
TWI560939B (en) 2016-12-01
CN105226377A (zh) 2016-01-06
CN105226377B (zh) 2018-06-08
US20150380820A1 (en) 2015-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1898B (zh)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647339B2 (en) Wearable device
TWI556506B (zh) 行動裝置
TWI643397B (zh) 行動裝置
CN111463547B (zh) 移动装置
US20150123871A1 (en) Mobile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with conductive frame
CN104425880B (zh) 移动装置
TWI577081B (zh) 行動裝置
EP2712025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s with high isolation characteristics
US945549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element therein
TW201444176A (zh) 行動裝置
TWI638486B (zh) 行動裝置
TWI658641B (zh) 行動裝置
TWI577082B (zh) 通訊裝置
CN111697317B (zh) 移动装置
CN109428158A (zh) 移动装置
TW201524000A (zh) 通訊裝置
CN111697351B (zh) 移动装置和天线结构
TWI669851B (zh) 行動裝置
CN103633450A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TWI549355B (zh) 行動裝置
CN112311910A (zh) 移动装置
US11322826B2 (en) Antenna structure
TW201507265A (zh) 行動裝置
US9148180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element there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