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54606B -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54606B
CN108454606B CN201810325214.4A CN201810325214A CN108454606B CN 108454606 B CN108454606 B CN 108454606B CN 201810325214 A CN201810325214 A CN 201810325214A CN 108454606 B CN108454606 B CN 108454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ub
air cushion
paddle
cush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52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54606A (zh
Inventor
陈再励
曹永军
钟震宇
唐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outh China Robotics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outh China Robotics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outh China Robotics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8103252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54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54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54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54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54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VAIR-CUSHION VEHICLES
    • B60V1/00Air-cushion
    • B60V1/04Air-cushion wherein the cushion is contained at least in part by walls
    • B60V1/046Air-cushion wherein the cushion is contained at least in part by walls the walls or a part of them being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VAIR-CUSHION VEHICLES
    • B60V1/00Air-cushion
    • B60V1/18Body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00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1/02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rotary type
    • B63H1/12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rotary type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in propulsive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壁式气垫船,该侧壁式气垫船收纳状态时形状规则,内部零部件保护得当,具有良好的便携性;空气舱外设置有动力回收系统,可有效利用能源,续航能力较佳;船体前方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可针对不同的作业内容安装不同的作业零部件至安装槽内,适用性较强;驱动桨叶采用子桨叶分体结构,维护成本较低;子桨叶收起时不易张开,可避免桨叶伤害到人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无人船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背景技术
气垫船又叫“腾空船”,是一种以空气在船只底部衬垫承托的气垫交通工具。气垫通常是由持续不断供应的高压气体形成。气垫船主要用于水上航行和冰上行驶,还可以在某些比较平滑的陆上地形和浮码头登陆。气垫船是高速船的一种,行走时因为船身升离水面,船体水阻得到减少,以致航行速度比同样功率的船只快。气垫船亦可用非常缓慢速度行驶,在水面上悬停。
随着无人载具的兴起,气垫船同样适合应用于无人载具领域当中,在一部分水上特殊作业中,可发挥出巨大的潜力。由于能源的限制,气垫船只适合短途高速的运动,因此,对其便携性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侧壁式气垫船,收纳状态时结构平整,内部零部件保护得当,具有良好的便携性;设置有动力回收系统,可有效利用能源,续航能力较佳;船体前方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可针对不同的作业内容安装不同的作业零部件至安装槽内,适用性较强;驱动桨叶采用子桨叶分体结构,维护成本较低;子桨叶收起时不易张开,可避免驱动桨叶伤害到人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壁式气垫船,该侧壁式气垫船包括船体、围裙模块、驱动模块和托升模块;
所述船体上沿竖直方向可有供托升模块安装的托升孔,后方开有供所述驱动模块收纳的收纳槽,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收纳槽上,并可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当驱动模块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驱动模块嵌入至所述收纳槽中;
所述围裙模块包括有刚性侧壁和柔性围裙,所述刚性侧壁分别设置于船体底部的两侧,所述柔性围裙设置于船体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当所述侧壁式气垫船运行在水面上时,所述刚性侧壁、柔性围裙、船体底面和水面间形成空气舱;
所述托升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托升桨叶和驱动所述托升桨叶转动的托升驱动装置,所述托升桨叶设置于所述托升孔中,运行时的排气方向朝下。
所述侧壁式气垫船还包括动力回收装置,所述动力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固定板,所述回收装置固定板上开有连通空气舱和空气舱外部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前端为空气舱一侧,从排气管道的前端起,依次设置有溢流阀、一个或多个叶轮,所述叶轮连接有发电机。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立臂、横臂、驱动电机和驱动桨叶;所述立臂始端铰接在所述收纳槽中,所述横臂始端铰接在立臂末端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横臂末端上,所述驱动桨叶与驱动电机的转子连接;
所述立臂转动根部设置有倒角,所述收纳槽对应位置上开有限位倒角,当立臂展开至设定角度时,所述倒角与限位倒角接触形成限位。
所述驱动桨叶包括桨头、至少两片子桨叶;
所述至少两片子桨叶均匀设置在所述桨头外周并分别基于转轴与所述桨头铰接,所有转轴处于同一转轴平面上;
所述子桨叶可绕对应的所述转轴轴线摆动,所述桨头开有供所述子桨叶摆动的避让槽;
所述子桨叶的两个相对面分别为上表面和下表面;当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避让槽内壁接触时,所述子桨叶展开至极限位置一;当所述下表面与所述避让槽内壁接触时,所述子桨叶收起至极限位置二。
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桨头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所述电机转轴基于螺纹连接方式与所述桨头连接固定;
所述电机转轴运动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外螺纹锁紧所述内螺纹的转向相同。
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为相互配合的自锁螺纹。
所述横臂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子桨叶的长度;当所述子桨叶收起至极限位置二时,所述子桨叶贴合在所述横臂外周。
所述子桨叶根部使用顺磁性或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桨头顶面上对应于所述两个避让槽的位置上和所述两个避让槽之间分别设置有用永磁材料制成的磁块或磁片;
当所述子桨叶展开至所述极限位置一或收起至所述极限位置二时,基于所述子桨叶根部与所述磁块或磁片之间的吸引力保持位置固定。
所述驱动桨叶还包括线圈、两根电极棒和两片环形电极片;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桨头顶面上,分别绕经所述两个避让槽的上方;
所述电机转轴为中空转轴,两根电极棒分别穿过所述电机转轴的两端,所述两根电极棒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线圈的两端实现电连接并与所述桨头连接固定,所述两根电极棒的下部分别电连接有电刷头;
所述电刷头外分别对应设置有两片用于供电的环形电极片。
本发明提供的侧壁式气垫船,收纳状态时结构平整,内部零部件保护得当,具有良好的便携性;设置有动力回收系统,可有效利用能源,续航能力较佳;船体前方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可针对不同的作业内容安装不同的作业零部件至安装槽内,适用性较强;驱动桨叶采用子桨叶分体结构,维护成本较低;子桨叶收起时不易张开,可避免驱动桨叶伤害到人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侧壁式气垫船收纳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侧壁式气垫船展开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侧壁式气垫船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侧壁式气垫船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子桨叶安装前的驱动桨叶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桨叶俯视结构简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桨头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桨叶处于极限位置一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桨叶处于极限位置二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桨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壁式气垫船收纳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壁式气垫船展开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壁式气垫船,主要用于无人探测,包括船体1001、围裙模块、驱动模块和托升模块。
船体1001成长方体状,后方顶面开有供驱动模块收纳的收纳槽,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模块数量为二,因此,在船体1001后方两侧分别开有收纳槽。两个收纳槽之间和船体1001前方的两侧,分别开有供托升模块安装的托升孔。
围裙模块包括有刚性侧壁1003和柔性围裙1004,其中,刚性侧壁1003分别设置于船体1001底部的两侧,柔性围裙1004设置于船体1001底部的前端和后端。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壁式气垫船俯视图。托升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托升桨叶和驱动所述托升桨叶转动的托升驱动装置。具体运行中,较为大型的设备可采取航空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大功率柴油机作为托升驱动装置;小型无人气垫船则可以采取电机作为托升驱动装置;此外,在小型无人气垫船中,还可以选择压缩空气作为托升动力源。
本发明实施例侧壁式气垫船在运行时,托升模块启动,托升桨叶开始转动,朝船体1001底部充气。该侧壁式气垫船的刚性侧壁、柔性围裙、船体底部和水面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舱;在托升模块的作用下,空气舱气压升高,一般来说,空气舱的最终气压大约在1.05~1.2个大气压之间,然后,空气舱的气体会从柔性围裙溢出,从而使船体被空气舱托起,只有刚性侧壁浸入至水中;由于位于水下的体积较小,与一般无人船相比,航行速度较快。
一般运行中,托升模块的托升驱动装置在固定转速后一般不做调整。考虑到水面的不稳定性,空气舱的气压会发生浮动的变化;当气压增大时,从柔性围裙喷出的气体流量会增多。一方面,水面波动会造成船体的不稳定,尤其是小型气垫船,另一方面,多余的气体溢出为托升模块所做无用功;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托升模块的动力,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解决的一个问题。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壁式气垫船侧视图。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船体底部的后方,即本发明实施例位于后方的柔性围裙上,设置有动力回收装置。动力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固定板4000,回收装置固定板4000上开有连通空气舱和空气舱外部的排气管道4002,其中,排气管道4002的前端为空气舱一侧,末端为空气舱外部一侧。从排气管道4002的前端起,依次设置有溢流阀4003、一个或多个叶轮4004,叶轮转轴4004连接有发电机,发电机结构在图中未示出。
当水面发生波动造成空气舱压力增大时,溢流阀打开,原从柔性围裙中溢出的部分气体流进排气管道,并驱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进一步的,发电机可以与蓄电池或该侧壁式气垫船的其他用电部件连接,以达到回收托升模块能源的目的;同时,可迅速的减低空气舱的气压,增强气垫船的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叶轮的回转面积不宜过大,具体实施中,还可以设置多条排气管道,已更好的回收动力。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只在于其动力回收模块的结构描述,回收的动力能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决定。
以上对船体结构及船体的托升运动进行了介绍,具体实施中,还需要驱动模块驱动,该侧壁式气垫船才可以进行运动。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侧壁式气垫船展开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侧壁式气垫船展开状态时的侧视图。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模块包括立臂4001、横臂6、驱动电机5和驱动桨叶。其中,立臂4001始端铰接在收纳槽中,横臂6始端铰接在立臂4001末端上,驱动电机5固定在横臂6上,驱动桨叶与驱动电机5的转子连接。
具体实施中,立臂绕铰接点转动,为了限制立臂的旋转角度,在立臂根部开有倒角,收纳槽一侧开有对应的限位倒角,当立臂转动至设定角度时,倒角与限位倒角相接触形成限位,立臂无法再进行转动。同理,立臂与横臂之间的连接和角度限位方式基于同一原理,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重复介绍。
需要说明的时,立臂与收纳槽之间的角度、立臂与横臂之间的角度时相互配合设计的。为了保证气垫船的驱动方向最优,当横臂和立臂展开位置固定完成时,横臂应保持水平姿态。
具体实施中,转轴处可设置阻尼,在不设置阻尼的情况下,当驱动桨叶开始转动时,推动力会使立臂和横臂保持展开状态。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模块三维结构示意图,其中横臂用于与立臂铰接的铰接结构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该示意图的子桨叶和转轴为了位置的示意更加清楚,转轴未安装至桨头上;同理,桨头也未完全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桨叶,该驱动桨叶包括桨头2、至少两片子桨叶3和与所述子桨叶3数量相等的转轴4。
所述至少两片子桨叶3均匀布置在所述桨头2外周,具体实施中,为了保证平衡性,子桨叶3的数量至少为两片;具体实施中,亦可采用更多数量的子桨叶3。子桨叶3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在同转速下提高驱动桨叶旋转时所产生的动力,但过多的叶片一方面会增加驱动桨叶的重量,另一方面会不利于气流的运动,因此,子叶片的数量多设计为2~6片。
图6示出了当驱动桨叶包括6片子桨叶时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中,为了保证桨头2的重心位于旋转轴4线上,使其在旋转时获得良好的平衡性,桨头2的形状设置需根据子桨叶3的数量进行设计,通用的桨头2结构为圆柱型结构,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的圆形,此外,还可以根据子桨叶3的数量进行设计。例如,驱动桨叶具有两片子桨叶3时,两片子桨叶3的重心需落在桨头2的旋转轴线上以保证运动的平衡性,两片子桨叶3之间应相差180°,即两片子桨叶3的轴线301在同一直线上。相应的,桨头2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等对称结构,子桨叶3分别设置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同理,当驱动桨叶具有三片子桨叶3时,相邻两片子桨叶3之间呈120°,相应的,桨头2可设计为正三棱柱、正六棱柱等结构,三片子桨叶3分别安装至桨头2的三个侧面上,三片子桨叶3的轴线301交于桨头2的旋转轴线上。以此类推,当桨叶具有更多数量的子桨叶3时,桨头2的结构可设计为圆形或根据相邻子桨叶3之间的夹角进行设计。图6示出了为当驱动桨叶包括6片子桨叶时的结构简图,桨头2可设计为圆柱型或正六棱柱形,每片子桨叶3的轴线301交于桨头2的旋转轴线上,相邻子桨叶3的轴线角度差值为60°。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桨头三维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桨叶包括有两片子桨叶3,后文以此为基础进行介绍,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桨头2结构设计为长方体结构。
为了实现子桨叶3的摆动功能,需要在桨头2上加工出供子桨叶3运动的空间,因此,需要对转轴4至桨头2外部之间的部分桨头2进行挖空以实现避让。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子桨叶3分别设置在桨头2的两个最小面积的相对面上,因此,用于避让的空间分别设置在两个最小面积的相对面与底面的连接处,以下对该用于避让的空间命名为避让槽201。避让槽201的设计可视子桨叶3的运动角度和子桨叶3的形状进行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的子桨叶3基于转轴4安装至桨头2上,具体的,该转轴4内嵌安装至桨头2上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子桨叶3根部与转轴4固定连接。所有的转轴4位于同一转轴平面上,以增加子桨叶运行时的平衡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轴4设置为圆柱状并安装于避让槽201内,顶面与底面分别铰接避让槽201两平行相对面上。子桨叶3根部从桨头2外部伸入,连接固定至转轴4外周。
本发明实施例子桨叶3的运动角度为90°,摆动两侧的极限位置分别为图示的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即本发明实施例子桨叶3的极限位置一为水平位置,对应的为子桨叶3的展开状态;极限位置二为竖直位置,对应的为子桨叶3的收起状态。具体设计中,子桨叶3的活动空间可视所需的摆动角度进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不一一介绍。
为了限制子桨叶3的运动角度,需要在子桨叶3的两个极限位置上设置限位结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内嵌安装在桨头2内,因此可以通过避让槽201对子桨叶3进行限位。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子桨叶3运动至极限位置一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中,当子桨叶3收起至极限位置一时,即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位置时,子桨叶3的上表面302与避让槽201内壁贴合,从而形成限位。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子桨叶3运动至极限位置二时的结构示意图。当子桨叶3展开至极限位置二时,即本发明实施例的竖直位置时,子桨叶3的下表面与避让槽201内壁贴合,从而形成限位。在子桨叶3中,下表面为与上表面302相对的面,由于视角关系,在图中未标出。
需要说明的是,避让槽201与子桨叶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的位置形状应分别与子桨叶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适配,使子桨叶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避让槽201接触时,位于避让槽201内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完全与避让槽201贴合,该设计有利于减轻避让槽201对子桨叶3的压强,增加子桨叶3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桨头带动子桨叶运动时,提供足够大的支撑面积,以驱动子桨叶运动。
需要说明的时,驱动桨叶的驱动元件较多,本发明实施例选用驱动电机进行驱动结构介绍。
此外,现有的电机转轴多采用方型转轴或在圆形转轴上切削一平面,从而与桨头2相对应形状的孔进行配合传动,在长期运行中,由于电机转轴的启停运动,桨头2的孔形状会发生轻微变形,从而导致桨头2脱出,容易发生意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转轴501采用螺纹的方式与桨头2连接固定,螺纹的旋向与桨头2工作时的旋转方向有关;驱动电机5的电机转轴501正常运转时的方向,应为电机转轴501的外螺纹锁紧桨头2内螺纹的方向。为了保证桨头2不轻易脱出,螺纹应设置为自锁螺纹,在电机转轴驱动桨头2启动时,电机转轴的螺纹锁紧在桨头2上;当电机转轴驱动桨头2停止时,由于螺纹的自锁作用,桨头2不会轻易脱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子桨叶3的长度大于驱动电机5的轴向尺寸,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子桨叶3摆动至极限位置二时,即图示垂直位置时,子桨叶3会越过驱动电机5,有可能与无人机的其余部件发生干涉,因此,需要增加电机的轴向尺寸。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桨叶中,在驱动电机5下方设置有横臂6,横臂6的轴向长度与驱动电机5的轴向长度之和大于子桨叶3的长度。当子桨叶3运动至极限位置二时,即垂直位置时,子桨叶3会贴在横臂6的外周,不会越过横臂6与无人机的其余部件发生干涉。
进一步的,在桨头不运动时,子桨叶会在重力作用下收起,但是在搬运或移动过程中,受到轻微的振动就会弹起,容易损坏;因此,需要将子桨叶稳定保持在收起状态或展开状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
其中,子桨叶在图中没有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实施方式有两种,一是使子桨叶带有磁性,从而可以在收起状态时通过磁性吸附在驱动电机外壳或在展开状态时通过磁性吸附在避让槽上;二是使驱动电机外壳和避让槽具有磁性,使子桨叶在收起状态时或在展开状态时可被吸附在驱动电机外或避让槽上。
实施例一:子桨叶根部和/或末端可使用片状磁铁等具有磁性的物质制成,从而使子桨叶带有磁性。为了让子桨叶能吸紧在避让槽上,本实施例在桨头的顶面上和两侧的避让槽之间安装有铁片、磁铁等可被子桨叶吸附的顺磁性或铁磁性物质,本发明实施例将其命名为磁吸片或磁吸块,当子桨6叶呈展开状态或收起状态时,可通过自身具有的磁性吸附在所述的顺磁性或铁磁性物质上,紧贴在避让槽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发生磁性的同级相斥现象,桨头顶面上和避让槽之间应分立的安装磁吸片707和磁吸块707用于分别被两片子桨叶吸附,避免使用一体结构。
实施例二:子桨叶采用顺磁性或铁磁性材料制成,桨头顶面上和两侧的避让槽之间安装有磁铁等具有磁性的物质,本发明实施例将其命名为磁片或磁块;当子桨6叶呈展开状态或收起状态时,可分别被吸附在所述的顺磁性或铁磁性物质上,紧贴在避让槽上。
以上有关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结构可参考图10示出的驱动桨叶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零件编号707和708的部件可以为磁吸片、磁吸块、磁片或磁块,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其材质。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驱动模块的全剖局部视图。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在静止状态时,子桨叶意外展开并保持在展开状态,造成损坏,子桨叶顶面上的磁铁可使用通电线圈进行替代,由于桨头是运动的,因此,线圈的通电也要做出相应的设计。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桨头2顶面上嵌有一圈线圈701,线圈701关于桨头2旋转轴线中心对称的绕线绕经两个避让槽的上方。线圈701的两端设置在桨头2旋转轴线附近。由上文介绍的结构可知,驱动电机5的电机转轴501固定在桨头2的旋转轴线上;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转轴采用中空设计,外部固定有电机转子503,可通过与电机定子502的配合实现转动,内部设置有两根分立的电极棒702,电极棒702两端分别从电机转轴501的两端伸出,其中,上部分别与线圈701的两端进行电连接,下部伸入至横臂6内部并分别电连接有电刷头706。为了保证电极棒702与桨头2的同步转动,分别在电极棒702外伸出驱动电机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环703和下固定环704,其中,上固定环703与桨头2连接固定,下固定环704滑动的嵌在横臂上。对应于不同的电刷头706,在电刷头706外周分立的设置有两片环状电极705,两片环状电极705分别接至电源的两端。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局部磁性,可在避让槽上方分别设置两块铁芯708;需要说明的是,铁芯708设置的位置要位于线圈701内。
当驱动电机驱动桨头运动时,桨头通过上固定环带动两根电极棒转动;电极棒相对于线圈来说是固定的,因此,桨头的转动不会影响线圈和电极棒的连接状态。两个电极棒下端的电刷分别与对应的环状电极电连接,在电极棒随桨头一并旋转的同时,电刷头不间断的与环状电极电连接,因此,线圈在桨头转动时,可保持通电状态不变,并生成一个稳定的磁场。而在非工作状态下,由于线圈不通电无法产生磁性,子桨叶如果因意外情况脱离了收起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也快较快恢复收起状态,不会受磁性影响被吸附至展开状态。
通过以上两个实施例的介绍,可使子桨叶在收起状态时或展开状态时,保持较为稳定的收起状态或展开状态,有利于避免子桨叶在收纳时的损坏和提高运行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侧壁式气垫船,收纳状态时结构平整,内部零部件保护得当,具有良好的便携性;设置有动力回收系统,可有效利用能源,续航能力较佳;船体前方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可针对不同的作业内容安装不同的作业零部件至安装槽内,适用性较强;驱动桨叶采用子桨叶分体结构,维护成本较低;子桨叶收起时不易张开,可避免驱动桨叶伤害到人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侧壁式气垫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侧壁式气垫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围裙模块、驱动模块和托升模块;
所述船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供托升模块安装的托升孔,后方开有供所述驱动模块收纳的收纳槽,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收纳槽上,并可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当驱动模块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驱动模块嵌入至所述收纳槽中;
所述围裙模块包括刚性侧壁和柔性围裙,所述刚性侧壁分别设置于船体底部的两侧,所述柔性围裙设置于船体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当所述侧壁式气垫船运行在水面上时,所述刚性侧壁、柔性围裙、船体底面和水面间形成空气舱;
所述托升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托升桨叶和驱动所述托升桨叶转动的托升驱动装置,所述托升桨叶设置于所述托升孔中,运行时排气方向朝下;
所述侧壁式气垫船还包括动力回收装置,所述动力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固定板,所述回收装置固定板上开有连通空气舱和空气舱外部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前端为空气舱一侧,从排气管道的前端起,依次设置有溢流阀和一个或多个叶轮;
所述叶轮连接有发电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壁式气垫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立臂、横臂、驱动电机和驱动桨叶;所述立臂始端铰接在所述收纳槽中,所述横臂始端铰接在立臂末端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横臂末端上,所述驱动桨叶与驱动电机的转子连接;
所述立臂转动根部设置有倒角,所述收纳槽对应位置上开有限位倒角,当立臂展开至设定角度时,所述倒角与限位倒角接触形成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壁式气垫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桨叶包括桨头、至少两片子桨叶;
所述至少两片子桨叶均匀设置在所述桨头外周并分别基于转轴与所述桨头铰接,所有转轴处于同一转轴平面上;
所述子桨叶可绕对应的所述转轴轴线摆动,所述桨头开有供所述子桨叶摆动的避让槽;
所述子桨叶的两个相对面分别为上表面和下表面;当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避让槽内壁接触时,所述子桨叶展开至极限位置一;当所述下表面与所述避让槽内壁接触时,所述子桨叶收起至极限位置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壁式气垫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桨头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所述电机转轴基于螺纹连接方式与所述桨头连接固定;
所述电机转轴运动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外螺纹锁紧所述内螺纹的转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壁式气垫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为相互配合的自锁螺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壁式气垫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长度之和大于所述子桨叶的长度;当所述子桨叶收起至极限位置二时,所述子桨叶贴合在所述横臂外周。
7.如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壁式气垫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桨叶根部使用顺磁性或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桨头顶面上对应于所述两个避让槽的位置上和所述两个避让槽之间分别设置有用永磁材料制成的磁块或磁片;
当所述子桨叶展开至所述极限位置一或收起至所述极限位置二时,基于所述子桨叶根部与所述磁块或磁片之间的吸引力保持位置固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壁式气垫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桨叶还包括线圈、两根电极棒和两片环形电极片;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桨头顶面上,分别绕经所述两个避让槽的上方;
所述电机转轴为中空转轴,两根电极棒分别穿过所述电机转轴的两端,所述两根电极棒的上部分别与所述线圈的两端实现电连接并与所述桨头连接固定,所述两根电极棒的下部分别电连接有电刷头;
所述电刷头外分别对应设置有两片用于供电的环形电极片。
CN201810325214.4A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Active CN108454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5214.4A CN108454606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5214.4A CN108454606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54606A CN108454606A (zh) 2018-08-28
CN108454606B true CN108454606B (zh) 2019-06-21

Family

ID=6323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5214.4A Active CN108454606B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54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4959B (zh) * 2018-11-16 2020-08-04 刘石全 气垫船
CN109606598B (zh) * 2018-11-16 2021-05-25 刘石全 推进器及用该推进器的两栖登陆艇
CN110406522B (zh) * 2019-08-05 2021-12-14 威海鲨鱼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体功能的气垫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4459B2 (en) * 1999-05-21 2002-10-15 Avionic Instruments, Inc. Lifting platform with energy recovery
CN205652126U (zh) * 2016-05-09 2016-10-19 文伯清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CN107128443A (zh) * 2017-05-09 2017-09-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空两栖飞船
CN107856663B (zh) * 2017-11-07 2019-05-07 威海菲沃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气垫的气垫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54606A (zh)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4606B (zh) 一种侧壁式气垫船
RU2016102944A (ru)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ыполненный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CN106516110A (zh) 可垂直起降飞行的水空两栖滑翔机
JP2002506162A (ja) 動く水からの動力の取り出し
JP3172459U (ja) 水中翼船型兼モ−タ−ボ−ト型船舶
CN110685851B (zh) 一种水轮装置及带有水轮装置的船
CN204688404U (zh) 一种无人机可折叠螺旋桨
KR102439586B1 (ko) 풍력 발전소
EP2545276A2 (en) Wind power system
CN204937445U (zh) 海洋游船用节能风帆
CN105129079A (zh) 一种混合动力长航时多轴飞行器
CN108528708A (zh) 一种桨叶及无人机
CN102795340B (zh) 一种航行器、流体动力发电机及桨
CN108438202B (zh) 一种无人机
JP6781525B2 (ja) 風力発電機搭載型船舶
CN108357642B (zh) 一种光动能无人船
KR102487530B1 (ko) 부유식 해상 풍력 발전장치
CN107681827B (zh) 用于水下滑翔器或混合动力滑翔器的水流发电系统
KR101751900B1 (ko) 위그선 수중 고 양력 장치
Zhao et al. A concept design of a small ocean vehicle with flap-foils to harvest wave energy
CN211230704U (zh) 一种风帆助航-风力发电装置
CN203237391U (zh) 船舶伸缩式抗横摇结构
CN102849200A (zh) 船用永磁式机桨一体化推进装置
CN203473231U (zh) 船艇用水下电动推进器
CN202167942U (zh) 船用永磁式机桨一体化推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